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2024-10-02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通用13篇)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篇1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延伸阅读:设计中的Less和More & 苹果首席设计师:简约主义并非简单了事)

出色的设计很好,但是用户体验最重要。Path 2.0的设计就很出色,但从作者自己的感受来说,Path实际并没有没有什么用户,其本人称自己仅用过两次,周围使用Path的人也是寥寥(当然他的感受不一定就代表所有人)。这个就好比是时装表演上的衣服,大家都很欣赏,但没有几个人会穿。

仅有好看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用户体验。

今天所谓的web设计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设计,仅是样式、像素颜色之类的拼凑。真正的设计必须解决问题。真正的设计必须比摆弄一下PS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应该致力于营造深思熟虑、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然后才是让美学设计来锦上添花。

因此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抵如此,采用的都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设计,可以去看看Facebook、Google、Amazon的网站,他们所专注的是营造极佳的体验来取悦用户,并带来附加价值。Instagram的设计就是相当的实用主义,虽然没有Path那么性感,但是它让拍照、分享的过程简单、愉悦,这就够了。为什么Wesabe会败给Mint?

个人财务管理网站Wesabe成立的时间比同类的Mint早了10个月,但最后却败给了这个后起之秀。为什么?其CEO Marc Hudlund写过一篇反思文章。篇幅很长,但其总结的要点是:我专注于尽可能提高数据编辑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Mint关注的重点却是如何做到让你无需编辑。

也就是说,Mint所做的事情是引入你所有的数据,然后自动替你组织起来。这个才是箭头上的毒药,找到这一剂毒药是真正的设计师的核心工作。Dropbox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击中的?

作者谈到了以前给自己的一位设计师朋友推荐Dropbox时对方的感受。对方感到很错愕。Dropbox用到的是一种跟web历史一样老的图标样式:FamFamFam。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实在是糟糕透顶。但是,从把握设计的精髓来看,Dropbox实在是极具天分,尽管当时他们并没有什么设计师。

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你的桌面上。OK了。虽然在屏幕背后,隐藏着如此之多的技术和功能,但这没有关系。有个文件夹放在那里就够了。这就是Dropbox的毒药。设计迷思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去寻找什么很酷的调色板,不是去追求什么灰度和阴影效果,不是制造出虚有其表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些东西不能够喧宾夺主,设计的本质在于营造引人入胜的杀手级用户体验。而要想成为杀手,你得找到自己要射出去的那支箭的箭头上的毒药。(http:///blog/2012/05/582 —————————————————————————————————————————————————————

苹果首席设计师:简约主义并非简单了事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在谈话中经常会提到简约主义,他在产品设计中也始终追求简约的风格。但是,他反复强调,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设计追求简约主义

“设计这个词的含义既可能非常丰富,也可能一无所指。我们并不会真正谈论设计,而是谈论提出创意和生产产品的过程。”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说。

他在1998年设计的iMac,彻底改变了苹果的命运,当时该公司已濒临破产。在2001年,iPod更进一步,彻底变革了整个唱片行业。在2007年iPhone推出之时,它同样影响了整个手机业务。而在2010年,iPad的问世更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类型的发展。乔纳森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设计和开发任何东西都非常富有挑战性。”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力将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知道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在乔纳森的谈话中,简约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汇。但是,他总是会反复强调这个词具有的特殊含义。“简约主义不是没有一点凌乱,它本质上描述的是一个对象和产品的功能和位置。不凌乱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整洁的产品,但不是一个简约的产品。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简约主义的要求必须渗透到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它是最基础的东西。” 硬件中的简约主义并不总是与软件中的简约主义相一致。自从iPad、iPhone和iPod touch的操作系统iOS崛起以来,简约主义被打上了所谓的“复古”的烙印——也就是在新的设计中保留古典设计的装饰特点。于是,苹果Mac电脑和iOS设备中的日历中就出现了假冒的皮革纹理,甚至假冒的针脚。

当笔者就此征询乔纳森的意见时,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只是用外交式的口吻作答,“我关心的问题是与其他团队精诚合作,提出产品创意,然后设计硬件,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至于你谈到的这些元素,我并没有留意过。” 寻找创意关注细节

在设计了如此众多成功的产品之后,乔纳森早已对他及其同事提出的各种创意熟视无睹。但是,他仍然惊叹于创意的产生过程。“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说。如果要理解乔纳森,你就需要认识他的热情和诚实。这绝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他一生追求的东西。乔纳森说,他往往会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解决的问题来衡量他过去20年中的生活。在寻找创意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经常会苦思冥想、学习新东西、创造全新的流程以及向其他行业的专家请教。例如,在设计第一代iMac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曾向糖果行业的人请教,如何在生产糖果颜色的电脑外壳的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半透明度。

为了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乔纳森还专程前往日本,观摩了武士刀的制作过程。网上曾有传闻称,苹果iPad 2的设计灵感就部分源自于此。但是,乔纳森对此予以了否认。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深信不疑,是因为乔纳森和苹果均以注重细节著称。“有时候,我们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解决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就像„完善抽屉的背面‟。你可以说人们永远看到不它,因此没有必要完善它。我很难说清楚这样做为什么很重要,但是我就是认为它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证明你真正关心你的产品使用者。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是对的,我很难解释为什么。”

对于细节的关注最终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公司,并让人们形成了该公司永远不会失败的印象。其实,苹果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产品,例如2000年发布的Power Mac G4 Cube,以及2007年推出的苹果电脑。“在一个项目实施的大部分过程中,我们通常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某个创意。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情况都是如此。”乔纳森说,“很多时候,当一个项目进入成熟期,我们也拥有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却深感不安,因为你需要向你自己和别人推销它的价值,这种推销过程本身总是让你感觉你的产品还不够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告诉自己,„它还不够好,我们需要停下来。‟这样做是极其艰难的。”乔纳森还说,知道何时叫停一个项目是“我的一项重要职责”。团队是苹果未来成功的关键

乔纳森称,在苹果内部,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开发过程中时,这个过程会是相当的流畅。他说:“当我们坐在一起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将会很难确定谁是电气工程师,谁是机械工程师,谁又是工业设计师。”

团队合作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工作,弥足珍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设计团队中的很多人在一起共事了15年多,而且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学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一起犯错也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尝试过大量的新想法和遭受大量的失败,是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去年是苹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新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接管该公司才几个月,苹果的原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离开了人世。乔布斯的离世使得一些分析师预言,苹果公司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衰退。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乔纳森不以为然,“我们开发产品的方式与两年前、五年前、十年前完全相同。并不只有我们几个人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我们整个公司的团队都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

这个团队就是乔纳森相信苹果将会继续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已经变得相当着迷于一群人在一起学习,一起尝试解决难题。我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在你坐飞机的时候,当你看到大多数乘客正在使用你们曾经共同呕心沥血研制的产品时,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奖励。”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篇2

一、建筑是“容器”:我们该有怎样的容器?

建筑是什么?最简单易懂的解释是:它是保护人们不受严酷的气象条件和外敌侵害的“容器”。上古有巢氏带领人们在大树交叉的枝桠间搭建“巢居”,就是为了抵抗风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这个“容器”的作用已经不单单是抵御严酷的气候与外敌了,它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为人创造“便利舒适的环境”

衡量建筑的首要标准是当人处在建筑物内部时,是否感觉到便利、舒适。勒·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就是说建筑应为人们居住的便利、舒适提供正确、迅速的服务,要像机器那样有效率。人们为了在这个“容器”中的生活更加方便与舒适,导入了抽水马桶、热水器、冰箱、洗衣机、空调、地暖等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的新设备进入建筑,为人类创设便利、舒适的环境服务。

然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要使这些使得人在建筑内部感觉便利、舒适的设备启动,需要付出多大的能源与外部环境的代价?这些代价反过来是否又制约了人们享受便利、舒适的生活?日本建筑结构师松村秀一在《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一文中指出:在消耗能源这一点上,除了工业和运输交通消耗的能源之外,其他的能源全部都在建筑这个容器中消耗掉,拿日本的例子来说,室内的能源消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1/4以上,其中冷热空调占家庭能源消费的1/2以上,供应热水的能源消费占3/10之多。建筑成了消费大量能源和水并排出大量垃圾的末端机器似的东西。(1)因此,必须要在改善这种为了实现舒适的内部环境而侵害外部环境的状态方面下一些工夫。

1. 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在墙壁和屋顶大量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减少外部环境对室内温热环境的影响。

2. 被动式Passive方法:

不设置机械装置,利用材料的本身特性单纯地利用自然能源。如白天从窗户和屋顶把太阳能吸收进来储存,到了晚上再把储蓄的能源放出来。

3. 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如想办法把用过的洗澡水引到厕所中再利用,或者设计时就安放把食物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的发酵器等等。

4. 延长建筑使用期限:尽量不让建筑拆除后变成垃圾。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材料将来的分解与再利用。

(二)给予人“乐在其中的场所”

勒·柯布西耶指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同时,也强调“住宅是为了沉思默想的重要且必需的场所”,他说“那里存在着美,能够给人们带来必不可少的心灵上的静逸。”确实,人除了温饱与安全的需求外,还有强烈的审美需求,建筑如果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静逸”,终究是失败的建筑。

如何让建筑成为安放人们心灵的场所呢?

1. 善于发现“心情好”的场所

日本作家松山岩在《感受建筑·为了小小的场所》一文中向建筑师疾呼:请想一想,对你来说,感到心情好的、喜欢的场所是什么样的地方?他强调:设计建筑物的建筑师,规划街区的城市规划家们在考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发现自己喜欢的场所、心情好的场所,然后给这些场所以具体的素材、形式与尺寸。去发现心情好的场所,并把这个场所的秩序发掘出来,是建筑师必须经常返回的工作原点。(2)笔者认为,建筑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使自己心情好的场所,更要从建筑物的具体用途出发去发现让使用对象“心情好”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融合到设计的具象中去。

2. 借用“特殊的标准”

松山岩评判建筑的一个特殊标准是“光脚少女自由走动”。他说:我眺望建筑的时候,常常试着想象让光着脚的少女走进来,少女有时走,有时停,然后再走。如果少女光脚不能走的话,我就认为那个建筑有缺点,光脚的少女在建筑内部可以自由地奔跑的话,我就认为它是卓越的建筑。(3)“光脚少女自由走动”的意义在于“安全与自由”,而“安全与自由”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松山岩的另一特殊标准是“家中有没有供奉死者——自己祖先的佛堂的场所”。他反问:失去供奉死者的场所,不正是丧失了可以考虑比自己的一生更长久的时间的场所吗?(4)这个特殊标准的意义在于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对“意义”的思考大概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分野吧。

笔者认为,不管建筑师借用的标准如何特殊,都离不开人的本质属性与心理层面的需要。只有符合人的本质属性与心理层面需要的建筑才能安放人的心灵。

二、建筑是“综合体”:建筑师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进行综合考虑?

日本建筑师松村秀一认为:建筑是把对人类来说重要的诸类东西联结起来的物体。(5)在他看来,这种附着在建筑上的联结关系才是最有价值的。

(一)从产业联结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建筑的联结首先体现在产业上:木匠、泥水匠、五金匠、油漆匠、瓦匠、排水工、配电工、煤气工等等,不同的工种通过建筑联结在一起;而木匠使用的柱、梁等木材又是经林业人员之手栽种的,泥水匠使用的混凝土又来自水泥行业……因此,建造一栋建筑实际上需要众多产业的支撑,它们有时会跨越国境发生联系。建筑师在开始一个新项目时,应大胆自由地去构想“这次的项目让哪个产业的哪种技术来给我们作哪个部件,其优势是什么?

比如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在1928年构想的“Dymaxion居住机器”(Dymaxion是富勒创造出来的词,是“dynamic maximum tension”的缩写),设想借助美国先进的航空工业用铝合金来制造住宅部件,然后把这些小尺寸的部件打捆包装,用飞机向全世界运送。富勒将航空工业与住宅“联结”在一起的设想给人类创造了梦想。

(二)从功能转换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建筑物功能的转换已是常见的现象。比如,本世纪初,因为信息产业的发展,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周围的金融企业把办公楼迁移到虽然偏远但环境好、建筑面积宽敞的地方,致使华尔街附近写字楼的空房间越来越多,最终,纽约市下决心将这些写字楼转换成高级出租公寓。

在我国,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学校面临合并(关门),而供老年人居住的福利设施又大量紧缺。因此,快速的时代变迁要求建筑前瞻性地拥有多重功能。

(三)从技术与艺术的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一书中写道:“它(建筑物)所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和决定建筑细部的艺术处理,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对复杂的建筑问题持浮浅的观点,才会把这个整体分划为互相分离的技术方面与艺术方面。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6)

如何做才能使建筑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非技术加艺术的分离状“怪物”呢?

1. 要追求技术的完美

即合于工学的构造。建筑形态合于工学的构造,就是要求力学的机能与建筑的基本样式保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力学的机能便可在建筑上显示一种特殊的美。因此,追求技术的完美是走向艺术顶峰的必由之路,正如密斯所说:“当技术达到完美之时,就升华为艺术。”密斯在建筑实践中一直把建筑艺术看作是建造之美。

2. 要注重建筑的实用性

我国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在谈建筑艺术时指出:“美的建筑,就是实用性浓厚的建筑,工厂建筑在前代不列入美术中,现在成了建筑美术中的一大题目。”他说:“凡徒事外观美而不适实用的建筑,都没有美术的价值,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丑恶的。过去的建筑,常牺牲实用性而夸耀外观美,都是不合理的。现代建筑大多数是目的建筑,故首重平面图(房室支配),次重侧面图(房屋的外观),即以实用为第一义,以美为第二义。(7)

3. 要巧妙地应用材料的特色

古代建筑用石材,当表现出石材特有的美。现今建筑用铁,用玻璃,亦必发挥铁和玻璃所固有的材料美,如半透明玻璃的夜光的效果。用石材的建筑,柱是必要的,但是现代铁材建筑上没有柱的必要,就应当撤去。无用的装饰反而有损于建筑的美。

鉴于当代因使用不当的建筑材料导致“致病屋”现象频发的事实,早稻田大学教授、建筑环境学者田边新一重申“诚实的建筑”的概念。即使用木材、砖块、铁等“诚实的”材料依据“诚实的结构”建成的住宅。他认为,和食品一样,使用“诚实的材料”的想法在建筑上是必要的。

三、建筑是“具体化的时代相”:通过建筑,我们这个时代当自省什么?

丰子恺认为: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我们看各时代或各地方的建筑,可以从它们的样式上窥知当时当地人的思想与生活。故建筑可以说是具体化的时代相。(8)

我们可以从埃及金字塔的大而“笨”窥知上古君主专权时代帝王的绝对权威与人智的未开化状态;从希腊神殿力学的均整与视觉的协调窥知希腊时代人们自由自治的精神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从教堂建筑“高”而“尖”的特色窥知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基督教的勃兴与教徒们向上超升的渴望;从十七世纪华丽的宫室建筑,窥知“王权中心时代”的奢华浮夸;从现代新奇的高层建筑窥知商业的繁荣与资本的势力……

那么,若干年以后,后人亦可以通过当代建筑来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相。因此,当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时,应该自省。

(一)我们的建筑经济吗?

清华大学季元振教授在《建筑是什么》一书中引用了川口卫先生发表在2008年12月日本《新建筑》杂志上的对“鸟巢”工程的批评:“像‘鸟巢’这样的浪费性构筑物,作为代表现代奥林匹克的主要设施,是与奥林匹克精神不相符合的。”川口卫先生认为:“该方案(鸟巢)无论是四周还是开口部分的形状,采用的都是封闭的连续曲线,因此,采用更加合理的空间的轴力杆件系统就足以满足需求。而硬要采用巨大的刚性框架群来修建,只能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很不经济的结构。”(9)

事实上,一方面,我们很多政府的办公楼、形象工程造得堪比宫殿,另一方面,老百姓的“蜗居”现象并非个例。因此,我们更要考虑建筑的经济性,不能让建筑成为哗众取宠的工具。

(二)我们的建筑面向平民吗?

勒·柯布西耶曾向社会发出严重警告:“要么建筑革命,要么社会革命。”因为居住的保障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居住的不舒服是生活上莫大的一种苦痛。如果一方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得不到保障,另一方却占有大量的高档居住资源的话,矛盾终将会以最激烈的方式爆发。所以,住宅的供给是抚慰低收入群体、维持社会稳定的特别重要的条件。

(三)我们的建筑强韧吗?

建筑是人类身体与心灵的庇护所。哲学家阿兰《关于艺术的二十讲》中谈到:“建筑在自然中,顺应着自然而建造。可以说那是第二个自然,更坚固、更忠实、更明确的自然……这些建筑必须要比人强……它们是优秀的坚固的,在这块大地上最坚固的物体……”

当我们的建筑以楼薄薄、楼脆脆、楼水水的形象出现时,我们怎么能不质疑:我们的建筑到底牢固吗?是什么使我们的建筑成为薄薄、脆脆?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日]安藤忠雄等.“建筑学”的教科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⑥[意]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⑦⑧丰子恺.丰子恺谈建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篇3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换位思考的本质是什么 篇4

换位思考的存在是我们变得强大的重要因子,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意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做。

换位思考也是智慧的来源

第三方面,换位思考也是我们智慧的来源。换位思考其实说白了就是从自我的世界中跳出来,观察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当我们从自我狭隘范围走出来的时候,其实智慧就产生了。

协调合作的必然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篇5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金融活动,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不能简单等同小微金融,更不能等同P2P,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从创新支持和证券市场来研究推动。它不是互联网颠覆金融业,而是互联网出来之后,拓展了金融的空间,使金融的业态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金融有两种演进路径,却是“殊途同归”的。一种是从金融机构出发,吸收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向金融机构靠拢,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创新的金融模式。也就是说,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了互联网企业“淘金”,也包括了金融机构“触网”。现在,二者正同步进行中。

同时应从四大观念来审视互联网金融:第一,要从“大历史观”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互联网技术一经出现就与金融创新结合在一起。如证券交易所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中国的上交所、深交所很早就用上了互联网技术;中国银联也是互联网金融早期的成功范本。

第二,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1.0时代有,今天2.0时代有,将来3.0时代还会有。因此,应从“大网络观”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才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所以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了网络的跨界、颠覆,其渊源与整合,风险与低价会改变我们的金融生态。

第三,从“大金融观”看互联网金融。从我们的“银政保信基”可以看出跟互联网接轨的方式,同时我们的民间金融从民间借贷到私募股权基金再到信用管理调查等,一系列金融创新都可以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与互联网结合的金融产品、模式等。

第四,要从“大文化观”来看。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最重要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来改造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现在我们谈的大多是互联网技术、产品等,这远远不够。我相信,在互联网3.0时代,对金融业的改造会更加彻底。

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是否可从侧面反映出银行服务的不足?

专业人士认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服务没有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要,80%的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却只让20%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剩下80%的人根本享受不到。因此,为广大的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而互联网金融能快速使用户群聚集,并通过支付环节,为老百姓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篇6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或如何才能赚到钱,他们更多的想如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富人有强烈的赚钱意识,他不会局限于某地某时,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是他的家。

一、社交: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也成就了穷人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富人多是邀请富人,话题也是如何赚钱的门道经验。

二、业余生活:

穷人在家看电视,被肥皂剧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按照剧里的时尚来打扮自己;富人在外跑市场,就是打球时也不忘记带着项目和合同。

三、时间:

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他们在空闲里手脚都在忙,忙着去打牌,忙着去麻将桌上摸几把,赌运气;富人的闲时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修身养性,以利再战,脑子一刻也不闲着。

四、激情:

穷人只有激动没有激情,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也会激动;富人总有这样的.激情:每个人都终将不是穷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五、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他们迫切希望自己从属并依赖于某一团体,并以这个团体的标准要求自己;富人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体精神,一方面又暗地招兵买马,培养新人。

六、自信:

穷人的自信来自外表,来自外界的眼光和评价,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富人李嘉诚说: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决不过分悲观……这种自信来自内心,它决不会被外力所左右。

七、习惯:

表达是摄影创作的本质追求 篇7

当极具视觉美感的商业摄影被人们所熟知, 并被接受之后, 很多人误认为视觉美感就是摄影创作的本质追求, 有了视觉美感的创作就是一种艺术创作, 实则不然。

首先, 摄影是一种艺术,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就不能是只停留在感官上的享受, 而是要上升到思想层面, 当摄影只是传达视觉美感的时候, 那就仅仅是感官上的视觉快餐, 难以称之为艺术, 只有当摄影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 表达出了一定的思想性的时候, 摄影才具备了艺术的一般特性。

其次, 摄影是一种语言, 语言的功能并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 而是有更庄重的历史使命, 那就是传承历史与人文。摄影创作要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 则必须把镜头转向对人文的纪录, 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时代, 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视觉美感的追求上。

一、摄影的艺术特性决定了摄影创作的本质追求

摄影是艺术的其中一个门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就应该具备艺术应有的特性。在艺术的特性当中, 最重要的是艺术的思想特性和价值特性, 摄影要具备这两方面的特性, 就要求摄影作品必须有思想上的表达。

1. 摄影艺术的思想特性

在艺术的特性当中, 艺术的思想性是最基本一个特性, 这个特性决定了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思想深度和内涵。摄影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品中必须具有思想深度和内涵, 创作者必须在作品中寄予思想情感, 通过作品的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 这些思想是创作者赋予作品的灵魂, 这种灵魂的存在依靠创作者通过作品进行表达。如果一种艺术形式只存在一种外在的形式美感, 没有思想内容上的表达, 那就是缺少艺术的灵魂, 也就很难称之为艺术。

2. 摄影艺术的价值特性

艺术的价值在哪里?最基本的一点是给人审美的情趣和享受, 这样的艺术才值得鉴赏。如果一个艺术作品没有思想内容, 只有外在的形式美感, 就经不起推敲和鉴赏, 其艺术价值就大大贬值。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 其作品必须有值得鉴赏和玩味的东西, 不能只有外在形式美感, 这种价值的存在, 依靠摄影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的表达, 因此, 在摄影创作中, 要以表达作为本质的追求。

二、摄影的语言特性决定了摄影创作的本质追求

我们通常会认为文字是一种语言, 口头表达也是一种语言, 那么摄影也是一种语言吗?摄影是否具备语言的特性呢?

作为语言, 它的基本特性首先是传达信息, 其次是传承历史与人文。摄影也具备了这两个特性, 首先, 一张摄影作品存在很多的信息量, 我们可以通过摄影作品读到很多的信息, 因此摄影具备了传递信息的特性;其次, 摄影作品对历史的纪录, 也是对历史与人文的一种传承, 就像史书一样, 把历史纪录下来, 把文明传承下来, 而且摄影作品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 因此摄影具备了传承历史与人文的特性。

综上所述, 摄影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

那么摄影作为一种语言, 要传承历史与人文, 就必须具备人文特性与传承的永久性, 那么摄影就不能使简单的纪录, 更不能只追求外在形式美感的纪录, 这种纪录更应该注重艺术的表现和思想的表达。

1. 摄影语言的人文特性

人类文明的传承依靠的是语言, 中国有着璀璨的历史文明, 这些文明的传承最主要依靠的是语言, 以文字言语为主, 口头语言以及其它的艺术语言 (绘画、建筑、摄影) 为辅的一种模式, 因此语言承担着历史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

摄影作为一种语言, 承载起历史与人文传承的使命是义不容辞的。我们用镜头把今天的时代风貌、社会现状、时代人文纪录下来, 同时把我们的艺术思想融入摄影作品的时候, 这些作品也便有了传承历史与人文的作用, 反过来讲, 要让摄影作品完成传承历史与人文的历史使命, 必须在作品中融入艺术思想的表达。否则只有形式上的美感, 作品略显肤浅, 就缺少人文的特性。

因此, 摄影作品创作必须有思想的表达。

2. 摄影语言的生命特性

语言也有生命, 有的长, 有的短。从历史的经验看, 如果这种语言表达了思想和人文, 就会流传下来, 成为经典, 这就具备了传承的永久性;如果这种语言没有任何思想的表达, 就会很快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没有传承的永久性, 那就无法传承历史与人文。

摄影是一种语言, 要传承历史与人文, 那么摄影作品具备传承的永久性, 这才能完成语言的传承历史与文明的真正使命。因此, 在摄影作品的创作中, 就需要熟练的驾驭摄影这种语言工具, 把思想和文明寄予在摄影作品中表达出来, 这样的摄影作品才有更永久的生命力, 这样摄影才能完成作为一种语言的历史使命。而仅仅靠光与色形式上的美感, 是无法完成承载在摄影艺术的历史使命。

结语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 同时也是一种语言, 光色是摄影艺术的外在形式, 表达才是摄影艺术的精神内核。商业摄影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盛宴, 在这场盛宴中, 有浮华的餐具, 诱人的山珍海味, 但这不是生活的常态, 难免昙花一现。而表达式的摄影是一顿家常便饭, 表面看平平淡淡, 却拥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张力, 给人留下永恒的思考。

摄影创作的追求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外在形式的美感中, 表达才是我们摄影创作的本质追求。

参考文献

[1]林路.《摄影思想史》.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8.

[2] (美) 克拉克编.李钰婷译.《摄影的表达——用心触动每一次快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篇8

客观地看,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的确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一直被忽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很多对个人信息的掠夺已经由来已久,央视的曝光不管抓的是不是最典型和最关键的问题,其引发的对整个互联网上个人信息保护的忧虑都是迟早会被引爆的定时炸弹,而这个问题其实越早被重视,越早形成共识,也就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利。

实际上,要解决所谓“互联网隐私问题”,我们不能被被非专业的视角带偏了方向,也不应该为了撩拨公众的痛点而“盖歪了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其实是——“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对整个世界的巨大改变,其实本质上只是改变了两个变量——一个是信息的总量;一个是信息的流动速率。而这两个变量的高速提升背后恰恰是信息的“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高度降低,这就是计算机(包括今天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结合的伟大之处。

所以简单的Cookie也好,更复杂的位置、喜好,甚至是关系信息也罢,这些信息的大量自动产生和低成本的交换,是我们能够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美妙和神奇服务的基础。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必定是比个体更加了解其自身,因为这个了解的过程理论上是随时通过个人信息、轨迹等进行的。如果这些信息都被定义为隐私,都被用户因为恐惧而拒绝交换和输出,那么互联网的意义将彻底丧失。

所以个人信息切不可被简单粗暴的与隐私画上等号。因为很多时候个人信息完全不是隐私,而是用户愿意主动分享的东西。否则Facebook将不会存在,Instagram就不会有上亿月活用户,新浪微博上也不会有人愿意加V,腾讯微信上也不会有人用摇一摇和上传通讯录。

实际上,个人信息与隐私之间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疆界,没有人能静态地界定其区别。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的核心实质在对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上,而不是简单的泛化到隐私这个刺激性的词汇上。

要保护个人信息,貌似有很多制度要制定,有很多行规要建立,有很多共识要形成。不过简单来看,最关键的是两个核心问题的确立。

首先,个人信息应该明确是一种属于个人的资产;其次,这种资产应该遵循“价值交换”原则。这意味着对获取用户信息的企业必须给予用户“等价”的工具、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能存在单向掠夺,也不应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卖给他人而不对等获利。

这样的基本契约精神是否能在互联网行业建立,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法规、行规的基础,将会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篇9

103518000510特教胡蕊

A首先 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哲学认识论所揭示的各种认识特征,比如认识是人脑的反映,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从根本上说,教学活动都要受到这样一些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是,教学又不是简单地服从一般

认识规律,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 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教学认识主要指小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有决定性的特征,因为他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式不应当以成人的认识为对象的研究结果直接套用到学生身上

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主要是掌握人类在千百年来已经认识到了的知识经验,并且是已经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确定,由教科书具体陈述和体现的知识经验。它并不是直接去认识的,它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认识的方式也是间接的。马克思说过:“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孤立存在,即使是家庭作业,那也会有家长来督促完成。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学生在教学认识中,不仅仅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的各种能力也在经历变化发展。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接受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说教学活动的本质不仅仅只为了教育,它有许多特殊的认识活动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互相理解,教师理解学生的行为和赏识学生的个性;学生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并赏识教师的才华和人格。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勇于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自由参与问题的讨论,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另外,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适

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那就更要搞好了,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对于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要去尽你的努力去帮助他,而不是去嘲笑他,我最讨厌的就是有些人在学习上虽然可以但在思想上确实那样的自私自利,问她些作业上的问题不是说不知道就是说我还没做过,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自然地完成了。再请教她的时候她还是这样子回绝别人,明明做完了也这样说,这让我非常的反感。同学之间何必要这样呢!要是陌生人遇到这些问题,只要自己可以做到的,相信大家都会帮助的,更何况是同班同学呢!

我说这些并不是指某人的不是,只是想说我们在一起成为同学是缘分啊!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啊!

C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不会从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体作用,如果没有学生何来的教师呢!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群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引退”,而且还要担当十分重要的、“难度系数”更大的角色。

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什么 篇10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作出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根也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间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不少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比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面对长空,发出著名的“天问”,他问天问地,问人情伦理,问世道沧桑,问四季变化,这些问题后来成了科学家、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课题,唐代的柳宗元为此专门作了一篇《天对》予以回答。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屈原提出的问题可以做出比柳宗元当年准确得多的回答,但《天问》留给我们的思考已远远超出了问题的本身。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出创新。我们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学生也要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问,进而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张小玮: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篇11

比如,当下被炒热的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免费思维、迭代思维等,这些都不是本质。以前去商场买化妆品,营销人员都会让你闻闻味道,或者送你一个小瓶试用装,免费思维很早就有。还有迭代概念,自从有软件以来,就一直有迭代。所谓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包装出来的概念,很多要素在过去的产业中早就出现。

在我眼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

第一,海量的用户量。这是跟传统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传统行业要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获得一个较大的用户数字,像李宁作为零售商,花了十几年,开出七千多家直营店才能触及五、六线城市。相反,互联网可以帮你快速直接地面对海量用户。

第二,高效的信息流。最早的媒体就是广播、报纸、杂志、电视,这都属于同一时代的传统媒介。到了第二代互联网媒体是交互型的,像早前的四大门户、BBS,用户可以在上面留言。现在的信息流则是去中心化,它的特点是传播效率非常快,以前一个新闻热点可能有几个月的寿命,现在一个事件从发酵、传播到高峰值衰落,整个周期不过三五天。

第三,认知模式变化。以前是父辈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或者我把问题抛出去,大家一起讨论,但是讨论的东西还是基于我提出的想法。现在的认知模式发生了巨变,不再是权威时代下的我说你听。所以,如果你想去影响你的目标消费者或者用户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再依赖简单粗暴的办法,而是你们之间互相影响。

第四,快速反应能力。以前就有迭代概念,比如一个硬件产品的迭代周期可能是以季度来衡量的,从发现问题到重新开模、修模,再到相应的投产,基本上三个月是比较好的状态了。可是软件就不能以这个速度迭代了。MIUI和微信早期都是每周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因为在高效信息流时代,你的事件传播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你的项目管理周期以月来计,可能就不适应当下的商业环境了。

而这几年来,我也观察到用户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红利下沉。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的渗透率在三年前就很高了,用户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用的产品也都用了。当然,如果用户体验后觉得很糟糕,就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三年,大家的收入和消费习惯也没有太大变化。这就是意味着一、二线城市的新增人口红利有限,可扩展余地也有限。现有的人口红利已下沉到四到六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这些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的低廉化迅速切入市场,是新增用户人群,这是需要去观察的。

随之变化的还有信息结构。现在的信息化产品已经很集中,就是说信息快速向几个重点平台聚拢,用户的诉求不需要很多产品来实现,这就是信息化平台的快速集约化。可能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一些特殊产品,另当别论。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创业者依然想做统一化的大平台,几乎不可能。对于我们来说,选择面会下降。其实做市场和营销的同学都知道,你一定希望你面向的对象是分散的,比如我是做零售的,那我的渠道上一定是多多益善,越离散越好。这算是一个坏消息。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 篇12

一、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悟语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必备语法知识后,才有条件学习其他学科;个人和社会的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表情达意、交流感情、传递文化还是离不开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即积累语言,沉淀语感,运用语言的过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如,在王艳君老师《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中,老师指导生字书写没有平均花费时间,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写“思”,“思”的书写只指导写好“心”字底。这样,学生就会写好所有带“心”字底的字。

二、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感悟语用教学

(一)提高语文素养,感悟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它以语文能力(识字、 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二)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理解语用

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大量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课标“教学建议” 部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悟语用

创新思维的发散性是什么 篇13

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多向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便明确地提出了发散性思维,也即是多向思维。他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的特点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开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式各样的结论;如怎样将梳子卖给和尚?二是“灵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如:如果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又输了,原因可能是方向相反,还可能是前面有条河等等。三是“精细”,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四是“新颖”,答案可以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在上世纪50年代后,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指发散的量)、变通度(指发散的灵活性)和独创度(指发散的新奇成份)三个维度,而这些特性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人的多向性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其要点是:首先,遇事要大胆地敞开思路,不要仅仅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这正如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所说:“你考虑的可能性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其次,要努力提高多向思维的质量,单向发散只能说是多低水平的发散。其三,坚持思维的独特性是提高多向思维质量的前提,重复自己脑子里传统的或定型的东西是不会发散出独特性的思维的。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为自己提出一些“假如……”、“假设……”、“假定……”等,才能从新的角度想自己或他人从未想到过的东西。

发散思维的相关故事

发散性思维,通俗地讲,就是辅射地思,多向地思,从中心向各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由一点思及一片,思及一面。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便是创新的基石。它是典型、艺术化的思维,它能使我们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激情(浪漫),它是智慧(幽默)的发源地,是兴趣(幽默)的乐园。

比如:《刘墉论“夫”》。某日,乾隆皇帝下江南,见一农夫荷锄而过,即问左右道:“这是何人?”和坤抢前一步答道:“是个农夫。”乾隆又问:“这农夫的夫字怎写?”

和坤微微一怔,不知皇上此问何意,便即答曰:“农夫之夫,即两横一撇一捺。与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和匹夫的夫同一写法。”乾隆听罢大摇其头,大摆其手,说:“你身为宰相,纵无经天纬地之才,却如何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解!”转脸道:“刘墉,你来说说看,农夫的‘夫’字当作何解?”

刘墉见皇上点名让他解答,便不慌不忙地上前朗然答道:“农夫是刨土之人,故而上为土字,下加人字;轿夫为肩扛竹竿之人,应先写人字,再加两根竿子;孔夫子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当作天字出头之夫;夫妻是两个人,该是心心相印,二字加人可也;匹夫乃天下百姓之谓也,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为巍巍然大丈夫,理应作大字之上加一才对。用法不同,写法自当有别,岂可混为一谈?”乾隆闻言,拊掌大笑,赞道:“真不愧大学士也。”

再如:《凿壁偷光》。匡衡凿壁偷光被人发现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人太做作,白天那么多时间干啥了?偏偏夜里才看书,脑子会不会有问题?”

有人说:“笨驴一头,穷得连灯也点不起,还读什么书?要我早就下海捞票子去了。”

有的说:“匡衡凿壁偷光还不是想扬名四海?所以他的动机不纯,小小年纪就这样,长大以后不知会咋样呢?”

有的说:“这人太精明,连光也要偷呀?以后还真得防着他点呢!”

上一篇:往来收据填写规范及发票开具规定下一篇:小学六年级毕业寄语「班主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