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2024-11-03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精选10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篇1

这本书我觉得写的非常好,她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太多的美句,成语,但她写的语句通顺,看起来非常流利,不像有的书只能一字一句的看。还有这作者就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罗兰。

好了,现在先让我介绍下他们吧!

罗兰是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孩。她有一头棕色短发,她很开朗,活泼,逗人喜爱,而且她非常勇敢。

玛莉是个文静,乖巧的女孩儿。她一头长长金发,她懂事,听话,爱受人夸奖,不过她还有些胆小。

她们的妈妈,卡洛琳,很严厉。她经常在屋里做家务,还有一头棕色的长发,比较瘦,是中等偏高的个子。她把孩子教的很有教养,是个很有素质的女人。

罗兰和玛莉的爸爸,查尔斯,也很严厉,他常常出去打猎,不让自己和她们饿肚子,他偶尔也去镇上用动物的皮毛换东西。他很爱讲故事,讲小时候的故事。罗兰和玛莉的爷爷的故事,讲他自己的冒险经历和编一些故事。查尔斯,他还会拉小提琴,他喜欢边唱边拉,他拉的很好的。他能很英勇的把那些凶猛的动物给杀了,而且她的手很巧,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特别是木头。

现在,我已经把他们介绍完了。下面再讲一点关于他们的故事。

有一次,房子的烟囱着火了。没想到一个烧着的木棍掉到了玛莉的裙子下,正好玛莉坐在椅子上,罗兰什么也没想就把椅子使劲往后拖。从这个事情我知道罗兰很爱自己的家人,才这样勇敢地这样做,我想人在特别害怕的时候会有特别大的勇气,不会做的都会做了,我也要向罗兰学习这样勇敢的精神。

还有一次草原上突然起了大火,动物们吓得四处逃窜,眼看就要烧到自家的房子了。爸妈使劲扑火,打火,罗兰和玛莉帮不上忙,吓得发抖,没有过多久,火灭了。这里体现了他们爱生命,爱家,我想如果我在现场,我已经跑去灭火了。

一次爸去镇上买东西,回来的路上下了暴雨,村民都劝他别赶路了,等雨停再走,可他想着孩子妻子在家里盼望等待,他还是毅然冒着大雨和不怕野兽的风险回家了,这里说明爸爸是一个爱家人不怕困难,有责任心的人。我的爸爸也是这样的人,我也有这么温馨和睦的家。

妈妈有次不小心被修房子的橡木砸到了脚,缩成一团,可妈妈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就说没事,可见妈妈很顾家人,我的爸妈也这样,其实现实生活中,懂事的孩子都不让父母操心,家人操心,我想有时候我还很让父母操心呢。

这本书总的说来,体现的是罗兰一家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并勇敢地解决问题,我还很向往他们那种在森林里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地取材建木屋的生活。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篇2

然而,以上只是对这部小说的传统解读,如果从女性主义和清教主义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纯美的童话表层下潜藏着各种形式的社会压迫现象,使作品具备了超越一般儿童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意义:小木屋不仅是温馨的家,还是美国西部开发这个大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状态。本文将从以上两个角度展开论述,重新解读这部经典小说,从新的角度证明其长远的价值。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压迫

传统的英美文学评论界将儿童文学视为学术研究的“边缘地带”,[1]但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儿童文学评论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其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起到了主要作用,正对英美儿童文学评论及创作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对本文的重读以发现新的解读方法与含义;对传统文学史的修正以发现被埋没的作家作品并改写对女性歧视的本文;给儿童文学批评与创作新的定向,审视文化传统与实践。”[2]本文正是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统名著《草原上的小木屋》进行重读,把新的意义解放出来。

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代表作《第二性》中,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对女性进行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历史角度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女性已经被男性客体化,被塑造成了相对于男性的另一性,即“第二性”;在父权制体系中,“人是男性的。男人不是根据女人本身来定义女人,而是将其解释为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她是附属的,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3]《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的人物关系正符合波伏娃的理论。小说的主人公是女孩劳拉,故事从她的视角进行叙述,主要配角则是她的父母和两个姐妹。整部小说讲的是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州大森林,迁徙到堪萨斯州大草原,一年后搬走的经过,但与其说是一家人的经历,毋宁说是父亲一个人的经历,因为两次搬迁及大部分日常生活都由父亲一人决定,家里的女性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决策——她们集体失声了。姑且不论孩子们,理应与父亲享有同等话语权的母亲也几乎遭到了完全的忽视。离开森林的原因是父亲不愿呆在人多的地方,向往人烟稀少的大西部;即使母亲表示了温和的迟疑,父亲还是马上卖掉家产,率领全家上路了;一路西行,最后的落脚点由父亲一锤定音——父亲让马车停在哪里,哪里就是盖房子的地点;一年的草原生活中,父亲打到什么猎物,她们就吃什么;父亲从镇上买回什么,她们就用什么,因为她们已与世隔绝;母亲和女儿们只是做家务,照看婴儿;最后的一幕更为典型:父亲突然决定搬走,并立刻将家里的牛送给了邻居,开始准备远行。整个过程全家都在场,但母亲只是“沉默不语”,“坐了下去”,劳拉则“简直不敢相信”。[4]总之,唯一的男性是家庭的主宰,是主要者、主体和绝对,父亲即全家。四个女性只能追随父亲,附属于他,为他管理财产,而非拥有财产。她们本身和家产的去向都掌握在父亲手里,不需她们过问。所以,虽然父亲爱护家人,勤劳勇敢,但他按照父权制社会的规则,将妻女视为不能自主的次要者、他者。一家人的浪漫故事实质上只是他一个人的冒险。

波伏娃还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父权制社会造成的——所谓的“女性气质”并不取决于生理学,而是根据父权制的需要确定的:“女性气质的概念由习俗和风尚无中生有地人为形成,强加给每个妇女;妇女受到改造,她的关于适当的准则就能逐渐地接近男性采用的那一套。”[5]小说中的女性身处西方白人父权制社会,言行举止都力求符合父权制的女性标准,如温柔、顺从、文雅、细声慢语、不可以有主见等等,正如同时代的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所写:“就是她的那些女同学的母亲也是这样教育她们的女儿的,都要她们去做那种娇巧柔弱,胆小如兔的动物。”[6]劳拉的母亲正是这种“女性气质”的典型代表,如对丈夫言听计从,屡次搬家却没有怨言,不停地操持家务,几乎没有物质享受,却竭力保持小木屋和家人的整洁,每天将头发梳理光滑,精心养育三个孩子等。她的一生都耗费在井边、火炉前、饭桌旁、摇椅上这些女人似乎应该固守的地方,做着女人似乎应该安心做的事。整部小说中,她没读过一页书,除了搬家没出过一次门,没花过钱,当然也没挣过钱。她通过对父权的妥协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爱,失去的却是独立自主的可能性。书中的儿童,除了尚未懂事的小妹妹,也都受到父权制的压迫,从小被要求培养母亲那样的“女性气质”。生性活泼的劳拉经常被大人纠正言行,如不能哭,吃饭不能说话,不要大喊大叫,外出必须戴帽等,以致当她想做某事时,总是先考虑大人的要求,如不情愿地让出捡来的珠子。与劳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姐姐玛丽——她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淑女”:她永远文文静静,喜欢呆在屋里,即使与朋友告别也不见激情,甚至认为八岁的女孩不该玩“跳房子”游戏。总之,她女性化得不像儿童了。父权制对女性,包括女童的压制可见一斑。

更糟的是,以上三个女性人物几乎自我否定了主体性,很少“真正地采取主体的态度。她们仅仅得到了男性乐于赐予她们的,她们什么也没带走,只是接受。”[7]母亲不仅自己严守“妇道”,还时时刻刻按照父权社会的要求教育两个女儿;玛丽则完全被动地接受大人教导的一切,从未试图独立自主;只有劳拉身上还蕴含着希望,因为她虽然也努力遵从父母的教导,向往自由的本性却未泯灭,最明显的一次爆发发生在与印第安孩子对视的时候,她突然渴望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可以不穿衣服,骑上一匹欢快的小马,尽情地享受风和阳光。劳拉幻想的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她摆脱成人世界的束缚和压抑的潜意识,证明女性,即使在童年时期,也不缺乏获得主体性的潜力,只是在父权制价值观的压制下,没有机会将其发挥出来而已。幸运的是,劳拉的原型,即小说作者槐尔特,终于在晚年执笔写作,为自己赢得了女儿、妻子、母亲之外的独立身份——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至少部分地实现了主体性。

总之,《草原上的小木屋》中,女性人物的幸福生活表层下,隐藏着父权制社会强加于妇女的种种压迫。即使妇女本人意识不到,也无法改变客观现实。

2 清教主义产生的社会压迫

清教徒是北美殖民地的最早开发者,经发展形成占据美国社会主流地位的WASP(笃信新教,具有英格兰血统的白人)。劳拉一家正属于这一群体。他们以清教主义作为开发新世界的理论武器和思想动力,其主张的个人主义、天职思想曾对美国国家的建设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但辩证地看,清教也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体现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清教主义笼罩下的种族压迫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上帝安排、赐予每个人的天职,完成了这个天职,教徒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获得拯救。现在,上帝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要求他们在新大陆上建立新的伊甸园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以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文明,消除贫困、愚昧、落后……[8]这种主张固然使清教徒在开发新土地的过程中显示出排除万难、信心十足、勇于开拓的优点(也是劳拉一家人最值得赞扬的地方),但也使他们将对新土地的攫取视为理所当然,上帝的安排,从而完全无视原主人,即印第安人的权利和利益,给其带来深重的苦难。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劳拉一家幸福的象征,对印第安人来说却是白人殖民者圈地的地标,意味着他们不得不远离故土,迁向更荒凉的西部。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贯穿小说的始终:

小说开头就点明:劳拉一家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案》,规定拓荒者可以申请获得公有土地(放领地),即印第安人被迫让出的西部大片土地,从而开启了所谓的西部大开拓。劳拉的父亲知道早去的人可以挑选最好的地方,才率领全家匆匆上路。讽刺的是,他选定的房址位于一条废弃的印第安人小路旁,正好证明了土地的所有权。

一年的草原生活中,劳拉的父母和其他拓荒者坚持认为土地应该属于愿意开垦的人,“这是常识,是正义。”“印第安人只有进了坟墓才能变成好人。”[9]这样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言论在书中虽然不占主要篇幅,却也时时显露,反映了作者作为白人清教徒的局限性,也给这部优美的儿童文学名著打上了并不纯洁的底色。

据小说所述,印第安人一度打算杀掉所有侵占自己土地的白人拓荒者,可见种族矛盾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作者用同情的语气描述小劳拉的恐惧,却用“野蛮”、“咆哮”、“豺狼”等贬义词来反映印第安人的悲愤,毫不掩饰其种族歧视的观点。

结果,印第安人大撤退了,白人赢得了土地。虽然事情最终又产生了变化,但印第安人扶老携幼,沿着古老的小路迁往更西方的场景不啻为西方殖民者打着宗教的大旗横行霸道、掠夺财富的又一证据。

2.2 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迫

清教徒主张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奉行严厉的道德教条,谴责对尘世乐趣的追求,这正是其名称的由来,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必然会对人产生种种压制。劳拉一家对物质的要求极低,极为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都符合清教徒的特点。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张草垫床竟使母亲舒服得产生了罪恶感。[9]

综上所述,《草原上的小木屋》绝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文学作品,其童话般优美纯真的表层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赋予了作品多层的解读方式和长远的意义。本文所论述的几类社会压迫现象在小说中所占的比重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但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不能忽视的,证明了这部小说本质上还是西方白人主流价值观的产物,必须加以辩证的对待。

参考文献

[1]Johnson D,Lewis C E.Introduction:Children’s and Young-Adult Literature[J].African American Review,1998,32(1):5.

[2]张颖.从性别角色模式化到主观性——管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英美儿童文学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9.

[3]De Beauvoir S.The Second Sex[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52.

[4]罗拉·英加尔·槐尔特.草原上的小木屋[M].刘洊波,杨春丽,译.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222-223.

[5]De Beauvoir S.The Second Sex[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52:642.

[6]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简宗,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85.

[7]De Beauvoir S.The Second Sex[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52.

[8]温强.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2):132-137.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3

在寒假中,我看了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以劳拉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驾着篷车穿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在草原上露宿安营,盖木屋、挖水井等故事。他们生活在安全而又温馨的小木屋里,用智慧勇敢地克服了遇到的种种困难。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4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个拓荒者家庭中的女儿――罗兰・英格斯・德。这本小说给我们讲了什么故事呢?

它写了幼小的罗兰、妈、爸、姐姐驾着大篷车离开了家,来到堪萨斯洲大草原,开始了拓荒者的生活。那里一年四季变幻无穷,家庭生活温馨而甜蜜。爸爸打猎、种地,妈妈料理家务,照顾孩子,闲下来的时候就给孩子们拉琴、唱歌。后来它们又建起的小木屋,在这个草原上定居下来,他的生活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一家人抵过狼群的袋击,躲过草原大火,挨过热病的生死关头……

在那么艰辛的拓荒过程中,他们勇敢,坚强。从不困难屈服,我们也同样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5

《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主人公是小女孩罗兰,在罗兰六岁的时候,她们全家要到森林西部去,并在哪里定居下来,在这片大草原上,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有时,罗兰跟着她的爸爸上山打猎,可以看到肥壮的松鸡、可爱的云雀,甚至还有一些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但是美丽的大草原也存在着各种危险,比如:凶猛可怕的狼群、来势汹汹的热病、熊熊燃烧的大火……但这一切都没打倒他们,因为他们勇力地去面对,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这本不仅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的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向罗兰一家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奋斗,幸福一定会来到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篇6

故事讲述了在开拓新生活的期望鼓舞下,爸爸妈妈带着不满七岁的罗兰和姐姐玛丽、小宝宝琳琳,驾着大篷车离开了大森林。她们经过明尼苏达州和密苏里州。驶过了结冰的小河;渡过激流来到大草原;搭起小屋,在独立镇附近定居下来。爸爸开垦荒地、打猎,一家人共同抵抗狼的袭击;躲过草原大火;捱过热病的生死关头……最后离开大草原。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猎狗——杰克,因为杰克非常聪明:既会打猎又会抵挡狼群的攻击,保护家人;甚至在被水冲走与家人失散的情况下,能寻着一家人走过留下的气味,找到主人,实在太忠诚了!

我很喜欢爸爸。因为爸爸非常非常能干,几乎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搬到大草原后,爸爸砍了一些树给家人造了一间非常朴实、坚固能抵挡风雨的房子;爸爸还会打猎,肉可以吃,皮毛积起来到镇上交换生活必需品;爸爸还会拉小提琴,在爸爸空闲的时候,他就会拉起小提琴,在悠扬的琴声中,姐姐妹妹们唱着、跳着、笑着,开心极了……

看了这本书,我仿佛也来到了大草原,品尝到了妈妈烙的香喷喷的玉米饼;听到了爸爸悠扬的琴声;还看到了凶猛的印第安人,欣赏到了大草原美丽的风景……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篇7

这时,我真想放弃。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想起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里罗兰一家。大草原是美丽无比的,但是它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凶险。大草原上的生活是非常非常艰苦的,一切都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建。罗兰一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面对过湍急的河流,遭到过狼群的包围,遇上过草原上熊熊的大火,遭遇过热病的袭击……或许换成别人,根本无法在哪里生存。但是罗兰一家却没有退缩,他们都挺了过来,最后住进了爸爸亲手建造的小木屋,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卫生的甜美时光。这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他们身上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想到这里,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走上球台,再次和宋诚打了起来。这一次,我们打得十分激烈,我快速移动脚步,左推右攻,能连续接住她好几个球了。真没想到坚持下去收获这么大!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三年级 篇8

故事是这样的:1前,劳拉的爸爸决定带着全家到草原上去住,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动物。于是,他们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出发了。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了草原上。爸爸在草原上建了一个漂亮的小木屋,他们全家就在那里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劳拉的爸爸还认识了两个友好的邻居——爱德华兹先生和斯科特先生。这两个邻居帮了他们不少忙。可是,有一天,政府居然要把他们从草原上赶走!于是,劳拉一家到独立镇生活了。

这本书写出了小女孩劳拉的活泼可爱、天真善良、有许多奇特的想法和遇到狼群都不怕的特点;也写出了劳拉的姐姐——玛丽文静、大方的特点。更写出了杰克勇敢、听话、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优点。那优美的句子直接让我想入非非。

我读完这本书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一定要富裕,快乐、幸福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而且,我还有一处深深的感受:我们这一代的少年儿童过的太幸福了,认为现在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什么东西都是去商店里买,全然不知道已经错过了自己动手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草原上的小木屋 篇9

这个月我们班共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英国的罗拉.英加尔.槐尔特写的,我非常喜欢它。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劳拉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驾着马车,经历了重重困难搬家到大草原居住的故事。劳拉一家人是当时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缩影,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但也时时存在着威胁与危险。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们不怕,重建房子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他们也不怕......她们用行动与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劳拉一家人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经历的是常人不能经历的,他们在中途受到过伤害,可她们没有哭泣,也没有放弃,他们选择了坚强,她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而那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幸福。

现在,我们从小就有了爷爷奶奶的照顾,爸爸妈妈的呵护,还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吃着营养的饭菜,穿着美丽的衣裳,还有随时都可以吃的零食。但是,每当遇到困难时,就容易放弃,我们少了一种信念,少了一种坚定,少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而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一定要有爱,有坚定的信念,有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2

最近,我看了美国作家罗兰.怀德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是“小木屋”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后,掀起了到西部拓荒的热潮。罗兰当时是个两岁的小女孩,就开始跟着父母拓荒。到她成为老奶奶的时候写下了九部自传体的小说,被人称为“小木屋”系列。

《草原上的小木屋》主要描写了罗兰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驾着篷车,经历了重重困难搬家到堪萨斯大草原居住的故事。罗兰一家人,是当时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缩影。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但也时时存在着威胁和危险。熊熊燃烧的草原大火他们不怕,重建屋子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他们也不怕……他们用智慧和行动勇敢地克服了种种困难。

一个个小故事,优美而顽强,生动而光彩。我喜欢书中的人物:有一双巧手、爱唱歌谣的爸爸查尔斯,活泼可爱、喜欢梦想的罗拉,赤裸骑马的印第安小孩。也喜欢书中关于风景的描写:散发原始气息的大草原,宿营地繁星点点的天空。它给我的启迪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罗兰一家人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经历的是常人不能经历的,他们在途中受到过伤害,可他们没有哭泣,也没有放弃,他们选择了坚强。他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而那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幸福。

这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一定要有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可是我们现在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从小有爷爷奶奶的照顾,爸爸妈妈的呵护。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营养的饭菜,美丽的衣裳,还有随时可以吃的零食。我们也看了不少书,学了钢琴,舞蹈。但是每当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我们少了一种信念,少了一种坚定,少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篇10

罗拉一家离开大森林,驾着马车去西部草原游荡。在这个印第安人生活的草原上,他们遭遇了许多危险:被狼包围、全家染病、草原大火突袭等等。但罗拉一家并没有屈服,他们白手起家,盖起一栋小木屋,打造了新的.家具,开垦了大片荒地并种上庄稼。

小提琴奏着动听的旋律,草原上飘出咖啡的香味,罗拉一家即将过上安逸的生活,可是罗拉的爸爸为什么毅然决定离开草原呢?原来罗拉的爸爸不想被军队驱逐。

我觉得我们要像罗拉一家学习,当遇到困难时不屈服,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像玛丽、罗拉一样吃饭时不说话,还要帮助家长做事。学会尊重他人,大人说话时小孩要认真听,不能随意打断。罗拉一家与邻居友好相处,交上了许多朋友,这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医院护士长年终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