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2024-07-10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用8篇)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篇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格局决定着孩子的高度。当你埋怨自己孩子不够优秀时,首先检讨自己,是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起到表帅作用?是否在有限的资源内力尽所能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也许就是燕雀培养不出有鸿鹄之志大雁的道理。

有一句农谚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礼拜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实实在在的验证了这一具有真理性的农谚。

礼拜天老同学相约,参加乐翻天一日游,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终南山游玩。听朋友介绍,那儿植被好,空气清晰,山大沟深,有很多刺激、惊险的玩乐项目,是夏季休闲游乐、度假避暑的宝地。

一大早我们到指定的地点,等旅游车来接送。

旅游大巴车准时开来,人们都自觉排队依次上车。

“快快快,往前挤,挤上车后,赶紧在前面抢个座位”。

正当我准备上车时,突然间身后撞来一个虎彪大汉,斜横着身子,堵在车门前,用双臂一把将我这个瘦弱的女人推向他身后,像一堵墙一样挡在我面前,为他的家人保驾护航。

他跑的满脸是汗,气喘吁吁,一只手拿根油条,另一只手提袋豆浆,嘴里边吃边碎沫四溅的回头对身后和他一样边吃边跑的女人和两个女儿吼。

我身后排队上车的人看到一情景,瞪大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什么。

上车之后,导游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安排座位,但顾客个个站在自己座位旁的过道边不能入座,因为自己的车位被那四口抢占,没得去处。

导游查明原因后,向哪位虎彪大汉解释。起先他满嘴的十二调五,就是不让位,说是坐后面颠簸的厉害,不安全。

导游再三解释说,咱们司机师傅是有十五年驾龄的车技高手,信誉度高,开车安全,请大家放心。

可那虎彪大汉就是不听,他媳妇和两个女儿竟然满口胡言帮他说话。他们一家人的不讲理引起全车人的不满,群起而攻之。虎彪大汉一看情况不妙,灰溜溜的坐后排自己的座位上,他媳妇和女儿看虎彪大汉让位,也跟着他们家的“大王”一起坐到后排自己的座位。

谢天谢地,总算一风浪平,终可安然出行。

导游为了让游客安全、文明、快乐地出行,给游客讲一些文明出行的注意事项。比如不准在车上抽烟,不准吃东西,不准大声喧哗,不准脱鞋子,不准随便扔垃圾……

“亚茹,给,豆浆,赶紧趁热喝”。

导游还没讲完,坐在后排虎彪大汉的媳妇――一个身材矮胖,皮肤黑粗,头发稀少,满脸横肉,粗喉咙,大嗓门的女人提一袋豆浆寄给中间隔着丈夫的小女儿。

“啪”小女儿没接住,一袋豆浆像点燃的烟花掉在车上,乳白色的豆汁溅了周围游客一身。

“你眼睛瞎了?手瘫痪了?一袋豆浆都接不住?……”虎彪大汉的媳妇在豆浆掉地溅游客一身的第一时间,不是向游客道歉,不立即打扫车厢内豆浆,而是大声谩骂自己的女儿。那一连串难听的骂语,真不敢相信那是出自一位母亲的口中,也真不敢承认那是一个母亲骂女儿的脏话。

被骂的女儿高声大哭。

顿时,车厢里男人的吼骂声,女人的责怪声,小女孩的.哭叫声,大女儿戴着耳机,高放“咚咚锵锵”无字无调的音乐声,使车厢混乱一团,吵闹无比。惊的前排一个不到两岁的小男孩害怕的“哇哇”直哭。

小男孩的母亲,一位温文尔雅,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她高挑的个头,白皙的皮肤,不浓不淡的妆容恰到好处,她着装时尚而不失大气。

她搂抱着吓哭的小男孩,轻轻地拍哄,悄悄地在小男孩耳边低语,小男孩竟然奇迹般地止住哭声。然后她起身微笑着用标准的普通话向车内的游客点头道歉,母亲道谢完后,抱起小男孩。

小男孩长的非常可爱,非常讨人喜欢。微黄的自然发质,西瓜皮式的发型,衬托得皮肤白里透红,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让人一见就有种想“啃”的冲动。他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忽闪忽闪机灵的转动,牙齿还没有完全长齐,笑起来也非常有感染力。他妈妈在他耳边悄语几句,只见他两只白嫩的小手双手合十,眼睛笑成一条线,用重重的童音断断续续地说:

“对不起,打扰大家了”。

小男孩道谢后,车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游客们竖起大拇指为这可爱的小男孩点赞。

不知是被小男孩母亲的美貌所惊艳?还是被小男孩母亲的优雅所震撼?或者是被小男孩母亲的温柔所感化?或许是被小男孩母亲的礼貌所打动?抑或还是被小男孩天真可爱的举动所影响?

总之,虎彪大汉一家在小男孩和母亲道歉的那一刻,哭声骂声吼叫声音乐声竟嗄然而止。

车厢里暂时趋于宁静。

还好,一路再没有听到虎彪大汉一家的吵闹,但他们一家人各具特色的鼾声,偶尔发出粗而响地吸吮嘴角哈喇子的声音,给安静的车厢增添了几份色彩,让最初扫兴的心情稍微得到缓解。

一车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到达景区。

奔着玩游项目的人们,顾不得欣赏景色,等导游发领安全装束设备后,自发的三个一群,五个一帮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个的旅游小组,互相照顾,互相拍照。谁都不愿意和虎彪大汉一家组合,都争先恐口的与小男孩母子组成一组,宁愿去照顾小男孩母子,即便小男孩走不动,是个小拖兜,需要人抱或者背着走完全程,善良的游客们也心甘情愿。这不只是因为小男孩的母亲漂亮。

听说,胡彪大汉一家在每个游玩项目上都挤队插队,和景区人员多次发生口舌,害得导游处处为他们陪情道歉,处处撮合。

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不敢预言小男孩长大后会有多大的建树 ,多高的成就,但我敢肯定,小男孩长大后肯定是一个彬彬有礼,干净阳光,温柔体贴,有教养,懂得顾及他人感受与感恩的好男儿。

因为他母亲的言传身教已潜移默化的烙印在他的心中,母亲那高雅的气质,儒雅的谈吐,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他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和教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篇2

家庭中夫妻感情稳定,并且相敬如宾,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很容易建立。如果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甚至性格的形成。

案例:

讨妈妈欢心的孩子

乐乐今年4岁,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孩子。妈妈性格非常的强势,而爸爸是个比较固执的人,他们夫妻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家庭小事发生争执。在他们争吵的时候,乐乐被吓得缩成了一团,躲在一边。乐乐每次和爸爸妈妈说话都是看着他们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挑爸爸妈妈喜欢的话说,讨得父母的喜欢。

但是自乐乐上幼儿园以后,胆子就变得特别小,不敢和别的小朋友说话,上课也不敢举手,上厕所也不敢给老师说,导致几次都尿到裤子里。有一天,爸爸妈妈出差后,她在家里大声地唱歌,无拘无束,玩得异常开心。奶奶觉得有点奇怪,就问乐乐:“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乐乐回答说:“因为爸爸妈妈出差了,我可以放心地玩了。”奶奶把孩子的话传达给乐乐的父母后,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从来不骂孩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怕他们呢?

乐乐说:“爸爸妈妈吵架时那么凶,我害怕,怕他们不喜欢我。在幼儿园,我也不知道老师和小朋友们是不是喜欢我,所以我就不敢说话。”

父母说:“孩子从小就特听话懂事,我们从来不骂她。和她在一起,只要我脸上没有露出笑容,她都会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可是没想到孩子会怕我们,更没想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胆子会这么小”。

通过这个案列,不难看出,在这个家庭里争吵不断,虽然孩子的父母从来不骂孩子,但却让孩子变得非常的敏感。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感觉生活很压抑,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敢表现出来,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给家长的建议:

第一,父母应调整好心态,互相尊重,给孩子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因为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容易养成自信与信他人,自我认同与肯定他人的健康心理。

第二,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暗示孩子怎样做才是好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找回自己,找回自信。

第三,父母关系要和谐,因为和谐的夫妻关系能帮助孩子顺利地实现性别认同。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平衡与适度亲密,还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叫做“幸福”的种子。

因为孩子在3岁之前,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更亲密。但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会本能地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男孩更依恋妈妈,女孩更依恋爸爸(虽然有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在乎爸爸,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发展“俄狄浦斯情结”。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同时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对方的爱。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懂得,尽管妈妈如此爱他,但爸爸才是妈妈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父母给他的爱。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本能———保护家庭的稳固。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爸爸或妈妈的成人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不相符的事情。

第四,父母关系要和谐,因为和谐的夫妻感情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择偶标准。看着父母恩爱的孩子,长大后更会懂得爱自己的另一半,更会懂得婚姻的实质是理解与宽容,信任与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篇3

多年前,美国芝加哥有一个名叫阿尔·卡彭的人名扬全城,不是因为英雄业绩,也不是因为非凡创举,而是因为他罪大恶极,从走私到谋杀,他什么坏事都干得出。但他总能逍遥法外,逃脱法律的惩处。

原因是他有一个被人称为“铁齿埃迪”的大律师。埃迪伶牙俐齿、精通法律。他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卡彭摆脱了牢狱之灾。卡彭为了感谢他,不仅给他很高的酬金,还分给他不菲的红利。埃迪因此过上了庄园别墅的奢侈生活,对卡彭的社会危害他却毫不关心。

但铁石心肠的埃迪心中也有一块柔软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儿子。他深爱他的儿子,希望他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一切。为此,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尽管他庇护坏人不遗余力,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走上正道。然而,他发现,要让儿子走上正道,他有两样东西是无法给予的——好的名声和好的榜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埃迪终于作出了改邪归正的决定。他向警方揭露了卡彭的一切滔天罪行。埃迪洗清了自己的罪恶之身,让儿子看到了一个英勇、正义、诚实的父亲。

可是他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年后,他在芝加哥的大街上遭到卡彭同伙的枪杀。他用生命给了儿子最珍贵的礼物。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礼物,才有了下面这个相关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英雄——美国少尉布彻·奥黑尔,他是南太平洋“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飞行员。一天,他所属的飞行队执行一项任务。出发不久,他发现燃料不足了,不能够完成飞行任务。所以,中队长让他返航。布彻·奥黑尔极不情愿地离开了编队返航。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情况:一个日军战斗机中队正朝他的航母飞过去。他清楚地知道,航母此时没有任何准备和防御能力,因为所有的战斗机都已经外出执行任务了,而他当时既无法及时与中队取得联系,又无法向航母发出敌情警报。他能做的只能是将敌人引开。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驾驶他的战斗机扑向敌人的机群。敌机猝不及防,一连两驾被他击落。然后,他在乱了套的机群里上下左右穿行,不断地朝敌机开火,直到弹药耗尽。即使这样,他仍然英勇地继续战斗。他尽可能多地撞击敌机的机尾和机器,让它们失去飞行能力。最后,受到重创的敌机不得不放弃原先的轰炸计划撤退。布彻·奥黑尔回到航母后,战友们从他的机枪上的摄像机上看到了他保护航母的全过程。据统计,他一共击落了5架敌机。

这件事情发生在1942年2月10日,布彻·奥黑尔因此成为“二战”中美国海军的第一位“王牌飞行员”,也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国会荣誉奖章”的海军飞行员。一年后,布彻·奥黑尔在一次空战中阵亡,年仅29岁。他的家乡没有忘记这位“二战英雄”,给他建造了纪念碑,现在的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也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你也许会纳闷,这两则故事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布彻·奥黑尔就是“铁齿埃迪”的儿子。

为了对儿子的爱,一个生活富有的父亲竟义无反顾,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并因此以生命为代价。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这样选择:自己隐退,或者叫对方消失。

这样既可以明哲保身,又对儿子有一个好的交代。然而埃迪走出的这一步,却是惊天动地的一步!他不仅挽回了过去的失足,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更为儿子树立了精神楷模和永不退却的正义之勇。

父母一旦给了孩子生命,就要对这个生命负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而在这所学校里,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什么,在今后的岁月中就会长出什么。

(张有军摘自《美国经典家教》,地震出版社)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篇4

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孩子出门在外最想念的是爸爸妈妈。孩子是看着爸爸妈妈的脊背长大的。所以孩子从小学做人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爸爸妈妈。

一个好人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位好的长辈给过他终生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终生难以摆脱的误导。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受益最大的还是好人自己和他的父母;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己和他的父母。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道染缸。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了家庭的和睦美满,我们每一位家长理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父母的形象。但是,拿出孩子用心灵拍摄的“照片”看一看,并不是每一张父母的照片都那么“光辉”,都那么“高大”。

过去,农民的儿子看到父母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洒大地,自己便学会了吃苦耐劳;老百姓的女儿每天看到母亲缝补浆洗,日夜操劳,便学会了关心体贴,勤俭持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这样“润物细无声”。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呢?一些年轻的父母,一下班回家便只想着疯狂地娱乐,有的甚至每晚把饭桌当牌桌,把客厅当赌场,全然不顾在一旁做作业的孩子。难怪有些孩子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进取。这些能都怪孩子吗?

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喝“你给我看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自己却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不时发出开怀的大笑,这能让孩子安心看书吗?

当你自己一边玩着麻将一边指责孩子懒惰、贪玩、不刻苦时,你想没想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孩子的目光像永不停息的雷达,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大人的言行举止。孩子自身也每时每刻在模仿着大人的习惯行为。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家长自身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家长有目的的同孩子谈话时才是教育孩子。家长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孩子。家长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和来客握手,怎样对待朋友和坏人,说话时的表情和举止,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不过我们自己不注意罢了。

有些父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却深得孩子的敬重,那是因为他们那种正直、朴实的为人,勤劳勇敢的行动,深深感染了孩子,教育了孩子。这正是人格的力量。伟大的父母正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

有一位农民父亲,将家里五个孩子全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记者去采访这些孩子,问他们的父亲是怎样把他们培养成才的,孩子们说:“身教。父亲从不讲大道理,他为我们制定一份计划,早晨五点起床,锻炼身体,包括他自己。每天早晨,父亲总是第一个起床,敲敲我们的房门,不多说一句话,我们便很自觉地爬起来。十几年如一日,父亲从未间断过。我们的毅力便在这十几年间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成为一棵不倒的大树。每个孩子从跨进小学的第一天起,父亲便发给我们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意味着以后我们要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们的独立性便从这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开始了„„”

诚然,教育需要一种智慧,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讲大道理充其量是一种知识,大道理讲多了,孩子便充耳不闻了,更糟糕的是在孩子心目中,你成了一个罗嗦的爸爸或罗嗦妈妈。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若自己与这些大道理背道而驰,比如,你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而自己却整天在麻将桌上混日子;要求孩子大公无私,而自己却爱占小便宜,那最后的结局便会有两种:一种是孩子瞧不起你,另一种便是接受你言行不一的“身教”。

据说,有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擅长于“国骂”,张口闭口“他妈的”,多次批评,不见成效,于是决定到去家访,想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谁知老师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孩子的父亲就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他妈的,在家里就他妈的捣蛋,光知道他妈的看电视,什么活也他妈的不干,不知道他妈的在学校怎么样。我跟你说,如果他妈的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你尽管他妈的给我揍。”

老师目瞪口呆。原来根源在这里!

我们的孩子对哪些父母有意见呢?只图享乐、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心胸狭窄、处事不公的父母,缺少教养、不讲公德的父母。请看江苏省某县一名初一学生写的一篇周记《打麻将的妈妈》: “三万„„八条„„”妈妈又在客厅里打麻将了。此时,我已无心再做作业了,一股无名的怒火从胸中升起。我气!我恨!我恨这个爱打麻将的妈妈!

一次考试,我得了个满分。我欢天喜地把试卷带回了家,想让妈妈也高兴高兴,也表扬表扬我。但我把试卷递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竟不屑一顾地说:“满分能值多少钱,也值得炫耀!”她一看我不高兴了,就随手递给我一张10元钞票说:“这是我昨天打麻将赢的,给你做个奖励吧!”我气愤地把钱撕成两半,伤心地哭了„„

笔者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读到这样的作文太多了。有很多孩子在作文中写到爸爸常常在客厅里与一帮人抽烟、喝酒、打麻将、说脏话,而把孩子关在卧室里做作业。最后,喝醉了,喝吐了,还要孩子出来“打扫战场”。每写到这里,孩子都无一不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气愤、厌恶和无奈之情。

每一位父母怎样为人处事,是对是错,孩子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妈妈在姥姥那儿总是笑脸如花,有什么好吃的总让我给姥姥送去。她还常常陪姥姥说话、散步。可不知为什么,只要看到奶奶,她的脸就拉得好长,连话也说不上几句„„ 孩子的眼睛是一架照相机,它会把看到的一切都拍摄下来,留在大脑的底片上。

那种“只爱自己的妈妈,不爱丈夫的妈妈”的现象,在年轻妈妈中相当普遍。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妈妈,在婆婆面前,你不称呼“妈妈”,在婆婆背后,你称孩子的奶奶叫“老太婆”,总有一天,你的儿媳也会称你为“老太婆”,到那时,你的儿子也会觉得理所当然。“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德性是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会的!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2007年前后,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两则公益广告,给人印象深刻。一则是:一个中年妈妈,在床前给自己已经年老的妈妈洗脚,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傍边看着。后来,这个孩子也端着一盆水,喊道:“妈妈,洗脚。”

它告诉人们,孝敬老人的美德是代代传递的。

另一则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手拿一张奖状,在兴奋地等待着爸爸的归来。几次听见响动跑出去开门,都不是爸爸。深夜,女孩手握奖状睡着了,梦中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突然,有一点响动,小女孩赤脚跑出去开门,边跑边喊“爸爸!爸爸!”但爸爸仍然没有回来。小女孩手握奖状,泪流满面。

它告诉人们,孩子是多么希望得到大人的鼓励和赞赏啊!“家长行为”,说到底是“社会行为”。

父母的行为,每天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引导着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目前,家长对孩子影响最坏的不良行为有:

1、夫妻吵架,互相谩骂。我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那些在学校喜欢打人骂人的孩子,他们打人的动作和骂人的语言和家长打骂人的动作、语言竟一模一样。

2、公共场所,不守公德。有的家长带孩子一道出门,在公共汽车上抢占座位,在公园攀折花木,在大街上跨越栏杆,在剧院乱仍垃圾„„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小便埋下了损坏社会公德的“种子”。

3、邻里相处,言行不当。有的父母不能和邻居和睦相处,常因小事而指桑骂槐,恶语相对。并向孩子暗示“咱不怕他”。孩子慢慢便学会了出言不逊,欺凌弱小,霸道无赖。

4、不满一切,埋怨社会。有一些父母,把社会看得一团漆黑,大谈“有钱有权好办事,朝中有人好做官,恶人被人敬,善人被人欺”的论调,这些思想一旦进入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促使孩子“弃善从恶,改正归邪”。可能有不少事实告诉我们:正直人吃亏,小人得利。说假话,钻空子,打哈哈,偷鸡摸狗能得到便宜,实话实说,实事实干,一是一,二是二的人反而一无所有,一贫如洗。对此种现象,我们必站得再高点,看得再远点。我们应该看到,不管任何历史时期,我们的国家都不乏正直之士,在封建社会中,有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清官”,出现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出现过剪奸除恶、扶危济贫的“侠客”;在现在社会更出现过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出现过铁面无私、大义灭亲、敢于激浊扬清、扶正去邪的优秀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高尚与卑鄙、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从来没有混淆过。要相信“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正直之士会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自己的形象。“好人”的丰碑自在老百姓的口上和心上。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奸佞之辈,贪婪之徒,龌龊小人也在不断繁殖,不断孽生,种子绵延不绝。但它们从来没有改变其被人民群众唾骂的历史命运。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必然还是这样!

父母的溺爱是孩子的灾难 篇5

文/艾小羊

路遇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于我们而言,不过是一次事故,过后就忘记了,而对于那个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生的灾难,现在她在娇惯中尝到蜜,生活终将以加倍的苦来归还于她。

女童不过三岁,穿一件浅粉红色的公主裙,被父亲高高地扛在肩上。

海洋公园的白鲸馆里,驯兽师正在指引白鲸表演跳舞。人流如花瓣一般,在水池周围围了一圈又一圈。没有站进内层的,就把孩子扛在肩上,远远地站在外面,只要孩子能看到就行了。

男人来得较晚,从我的身边奋力挤过,像一个奋勇向前的饺子。那样人声鼎沸的时刻,人们表达不满的方式,唯有眼神,不过,看到他肩上的孩子,眼神里已多了一层温柔。

女童手里拿了一支泡泡枪。泡泡枪几乎是来海洋馆游玩的孩子们的标配,女孩是粉红色的人鱼公主,男孩是蓝色的小海豚。只是,大多数孩子都只是将它拿在手里,或者在露天的地方玩。女童却不断地按着泡泡枪的发射机关,泡泡一片一片地涌出来,涌到了她前排游客的头上,飘到了她左边游客的脸上。

一支新泡泡枪,不舍得藏着掖着,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吧。那些没有在这里玩泡泡枪的孩子,是被父母告知,这样的地方不宜玩泡泡枪,因为泡泡是碱性液体,那些皮肤与头发中彩的人,会感觉不舒服。或者如果他们的孩子太过顽劣,至少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告诉他们,白鲸不喜欢泡泡,看到它就不会再跳舞了。孩子是世界上最讲道理的生物,世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方法不对或根本不想办法的父母。

那位父亲与旁边站立着的母亲,却似乎完全没有发现女儿制造出来的泡泡已经给旁人带来了不快。泡泡继续大量涌出来,方圆十平方米内的游客都不得不边看白鲸,边扇动右手,赶走这些不速之客。

向这一家三口行注目礼的人越来越多,女童显得非常得意。当孩子无法从父母处获得正确的信息,便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果然,她压低了泡泡枪的枪口,向距离她最近的一位女士的脸开火了。女士惊叫,忽然被一串泡泡封住了口鼻的感觉,我猜并不比被高压水枪爆头舒服太多。

同行的人掏出纸巾为她擦脸,“人这么多,要玩出去玩嘛。”女士小声说,显然,这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周围的气氛有些压抑,大家都在期待那对年轻的父母能够就此事说点什么,即使不道歉,至少应该阻止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令人吃惊的是,那对父母什么也没说,甚至依然盯着跳舞的白鲸,连目光都没有转换一次。

泡泡继续在白鲸馆上空飘移。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与女童以及她的父母保持距离。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刚进来,并不明白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兴冲冲地挤进了刚让出来的空当。

“啊!”很快,她便有了与之前那位女士同样的遭遇,甚至更惨。女童用泡泡枪直接对准了她的眼睛,她不断地揉着眼睛,眼线与睫毛膏迅速化开。

“谁家孩子,有娘生没娘教吗?”女孩一天的好心情大约都被毁了,她怒气冲冲地质问,试图盯着肇事者,可因为太不舒服,她不得不很快地又开始揉眼睛。女童的父母一言不发地挤出了人群,像三只吐着泡沫的横行的螃蟹,去祸害旁边海豚馆的游客去了。

他们经过我的身边时,女孩原本平庸却并不算丑陋的脸,在我的眼里竟然十分狰狞,如同日系恐怖片中的怨毒的小鬼。

路遇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于我们而言,不过是一次事故,过后就忘记了,而对于那个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生的灾难,现在她在娇惯中尝到蜜,生活终将以加倍的苦来归还于她。为人父母,最大的误会常常是自己子女的一切行为都是可爱的。在他们眼里,的确如此。

然而,如果男人当了爹,女人当了妈,却依然不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中成员只有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生存,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做他们的孩子,真是前世修得不好。而最令人心痛的是,所有的孩子根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 篇6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胎儿在体内就受到母亲“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与否与母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孕妇愉快的情绪,平静的心境,可以减少胎儿躁动,有利于其健康发育,这已为以后孩子接受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孩子呱呱落地以后,他首先熟悉的人就是父母,他第一次接受的生活训练,也是父母进行的。孩子从父母那儿学会了第一句话,学走了第一步路,懂得了第一个“为什么”。

其次,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最长。母亲在产假五十六天里,无时无刻不接触孩子,有的母亲还能直接抚养孩子几年。在这之后,虽有一部分孩子入托、入园,但全国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是在家庭中受教育的。即使入托、入园,以及入小学、中学,孩子大部分时间仍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7

这是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赏析课, 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模式, 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深层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实现对文本的深入与延展阅读。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读课文进行预习, 并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到平台上, 同学们在平台上对彼此的问题进行交流, 激发了研讨的热情;上课前, 教师浏览学生回帖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实体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分好类的学生问题, 层层深入推进教学过程。学生阅读当堂展示的回帖, 对比分析, 展开讨论, 发表见解。同学们在回帖展示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思维的提升。

这节深层阅读课, 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预设问题引导课堂教学的模式, 用学生的问题穿针引线, 推进教学过程。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养成与能力提升。

案例亮点

亮点1:让课前预习营造研讨氛围

在课堂教学前,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文本, 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每位同学至少在双课堂平台上提出两个问题, 并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 在网上回帖彼此解答疑问。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会发现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 深入研读文本。

亮点2:用学生问题引导课堂教学

教师将学生在虚拟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并将分类的问题以层层推进的方式呈现在实体课堂教学中, 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 充分进行讨论、分享, 以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 深入文本思考, 于无形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力。

出示:学生网络平台问题———解决“爱的区别”

许浩天:“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这两句中的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这爱是被动的, 源于依赖。“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则是成熟的爱, 不需要交换的感情, 它发自一个人的内心, 是主动的表达爱。

肖唐业轩:“需要”和“爱”之间不是先后顺序关系, 而应该是因果关系,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爱到底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因为爱所以被需要, 这种爱是成熟的;因为需要所以爱, 则是幼稚的。

教师小结:成熟的爱总是把“给别人爱”“爱别人””摆在第一位, “给别人爱”“爱别人”是“得到别人爱”“被别人爱”的前提, 所以说:“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则反之, 总是把“得到别人的爱”“被人爱”摆在第一位, “得到别人爱”“被人爱””是“给别人爱”“爱别人”的前提, 所以说“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出示:学生网络平台问题———解决“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王才玮:“父亲的良知”指的是对问题的理性判断, “母亲的良知”指的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想要成长、成熟, 必须两者兼备。

教师引导: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呢?抓住文本第8、9两段深入研读。

安雨萌:课文第8段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说明这种有机的融合需要父母的努力。

王熙源:我觉得不仅如此, 也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实践, 因为在第9段中又这样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韩雪婷:我同意韩雪婷的说法, 在第8段中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又希望孩子独立;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度专横, 还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不断的去鼓励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充满自信。父爱和母爱相互补充, 帮助孩子慢慢成熟起来。

教师小结:父爱和母爱各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表面上看似矛盾, 实则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融合父爱与母爱中积极的一面, 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慢慢从对父母的依附中走向独立, 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学科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父爱与母爱是与学生联系十分紧密的,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阐释了对爱的理解。学习这篇文章,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行文思路, 理清作者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 体会文中关键语句、重难点语句的含义,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做深入探究。

【学情分析】

对于父爱、母爱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 但是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 他们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 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理解父母的关爱与付出。而本文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更加强调对父母之爱的理性思考, 引导学生理解爱, 学会感恩, 懂得敬畏生命。在文本教学上更加注重对高中学生深入思考、议论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 (课前)

2.理解母爱和父爱的本质, 了解弗洛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爱的观点。

3.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把握文章思路结构, 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并在双课堂平台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间互相答疑

2.课堂教学以平台上学生的问题作为课文教学推进的手段,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享受爱的同时,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进而学会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回馈社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

难点: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理解及部分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双课堂平台网络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阶段

双课堂平台任务: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每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 在网上回帖彼此解答疑问。

二、课堂教学———探究学习阶段

(一) 作家作品介绍

艾瑞克·弗洛姆 (Erich Fromm) , 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代表作品:《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爱的艺术》。弗洛姆的核心观点:爱是一种积极的, 而不是消极的情绪, 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 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 即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二) 研读赏析

1.研读“爱的能力的发展阶段”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

(1) 思考:8-10岁的爱和15岁我们的爱有什么异同?

(2) 思考:爱的能力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思考:成熟的爱与不成熟的爱有什么区别?

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 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它是一种“自足”。一般来说, 可以用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来描述爱的特征。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 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 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2.研读“爱的对象的发展”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

(1) 思考:母爱与父爱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问人:宗昊也、王熙源、张雨阳、董倞妤等)

(2) 思考:母爱无私、无条件?父爱有条件?联系实际, 谈谈你的看法。

3.研读“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思考:

(1) 思考:原文中说“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指什么?何为“成熟的人”?

(2) 思考: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3) 思考:父爱和母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三) 总结梳理

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示例: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和母爱的歌颂, 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的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 你就越成功。

(四) 推荐阅读:毕淑敏《孩子, 我为什么要打你》

案例评说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对在“互联网+”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的探索教学案例, 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 通过对学生网络平台上的问题重新筛选、整合, 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升课堂交流互动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在文本上多下一点功夫, 让学生贴合教材联系具体生活实际, 会得到更好的收效。

案例实录

【新课引入】

教师:爱是人生命中一种永恒的情感, 不同年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爱有着不同的诠释方式。爱与被爱既是一种责任, 也是一种需要。对于爱, 你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李天婧:爱是一种无法语言来表达的情感, 它源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爱有很多种, 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与伴侣之间的爱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都是爱, 只是对象不同, 但爱是始终不变的。

刘一慧:爱是人类最美的一种情感, 因为就像王才玮说的它源自人的内心, 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而且我觉得每个人的爱都是补课被替代的。比如我对父母的爱, 长大以后我对他们的照顾赡养所包含的爱, 和我请一个阿姨照顾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不一样的。

韩沐洋:我觉得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对爱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这可能和我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比如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时, 我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爱, 但是我特别喜欢别人爱我, 但是慢慢的我开始去体会爱背后的一些东西, 而且我在和家人、朋友的接触中也明白要对别人付出爱, 爱是一种相互的情感, 不能你只享受爱。

教师:我们同学说的非常好。爱是一种既单纯又复杂的情感。单纯是因为它正如我们同学所说是源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复杂是因为它与人的年龄、阅历、对象、责任都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人本主任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 与作者进行一番深入的谈话。

(大屏幕出示:作家作品介绍)

【研读赏析】

1.研读“爱的能力的发展阶段”

教师:刚刚韩雪婷同学说她小的时候不懂爱, 但是喜欢被别人爱, 长大后她懂得了在被爱的同时也要学着爱别人, 作者在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作者写到”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 无条件的被人爱”, 在平台上王若涵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说”孩子在任何一个年龄都需要被人爱, 即便是现在十五岁的你们也是需要无条件的被人爱的?“,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八到十岁的爱和十五岁我们的爱有什么异同?

李怡菲:我觉得弗洛姆不是说只有八岁到十岁的儿童需要无条件的被人爱,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八到十岁的孩子还主要是享受别人带来的爱,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应该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爱别人, 或者说越大爱别人应该多与让别人爱自己。

韩沐洋:老师, 我觉得我和弗洛姆的英雄所见略同。 (全班笑)

教师:是的, 爱是一种能力, 而这种能力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不同的, 那么在作者看来爱的能力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 并进行总结归纳。

夏诗雨:我觉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八岁以前, 这个时候人不会爱, 只知道被爱。

第二个阶段……

教师:抱歉, 打断一下, 能不能结合原文依据来进行概括呢?

夏诗雨:好的。第一个阶段的原文依据是课文第三段第二行“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 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教师:非常好, 请继续。

夏诗雨:第二个阶段是八岁以后, 还是第三段第二行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 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第三个阶段应该是长大以后, 学会爱别人, 就像第三段最后说的“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任绍瑜:老师, 我有补充, 我认为在八岁之前还有一个阶段, 因为在第一段第二行说“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 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时间的存在”, 我觉得这个时候刚出生的婴儿不仅不会爱, 而且他根本意识不到爱,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一点点意识到别人对他的爱。

教师:大家是否认同王熙元说的 (同学们点头表示同意) 。刚刚夏诗雨提到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 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请问文中的“这一阶段”指代的哪个阶段?被唤起的爱, 和八岁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答:八岁到十岁的儿童;爱别人

教师:非常好, 我们将同学们的分析进行一个梳理, 就会看到一个人爱的能力的发展历程。

(出示幻灯片) (板书)

教师:在作者描述人爱的能力发展历程的这一部分, 我们看到同学们课前在平台上还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出示幻灯片)

教师:宗昊也说“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这几句话虽然作者说了是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 但是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张晨龙也就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他说“为什么不成熟的爱就是’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就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需要和爱之间前后顺序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来解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许浩天:“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这两句中的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这爱是被动的, 源于依赖。“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则是成熟的爱, 不需要交换的感情, 它发自一个人的内心, 是主动的表达爱。

肖唐业轩:“需要”和“爱”之间不是先后顺序关系, 而应该是因果关系,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爱到底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因为爱所以被需要, 这种爱是成熟的;因为需要所以爱, 则是幼稚的。

教师:的确, 成熟的爱总是把“给别人爱”“爱别人””摆在第一位, “给别人爱”“爱别人”是“得到别人爱”“被别人爱”的前提, 所以说:“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则反之, 总是把“得到别人的爱”“被人爱”摆在第一位, “得到别人爱”“被人爱””是“给别人爱”“爱别人”的前提, 所以说“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出示幻灯片)

2.研读“爱的对象的发展”

教师:一个人爱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同样的一个人爱的对象也是发展变化的。在平台上我们看到任绍瑜又带着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他说“是什么促使人成长的过程中, 对爱的理解逐渐改变”, 大家怎么看?

(出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父亲、母亲

教师:好, 关于父母之爱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了一番大讨论, 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互动。

(出示幻灯片)

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 梳理成两个大的问题:第一, 父爱和母爱有什么本质区别?第二, 父爱和母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出示幻灯片)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章第四至七自然段, 请同学们参考平台上大家回复的答案,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谈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刘玟:我认为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是, 母爱没有条件, 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教师:请用原文来解释父爱的条件是什么?

刘玟:在书49页第二行说“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 我认为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努力, 母爱就不需要付出努力。

刘雨涵:我认为父爱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顺从, 也是在49页第三行有这样一句话说“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老师和同学们点头表示认可, 出示幻灯片)

李元迪:我觉得母爱更亲切、更感性;父爱则比较深沉、理性。

教师:非常好, 在文章中作者用了两个特别贴切的表述表达了和李元迪一样的看法, 大家能找到么?

李元迪:文章第六段“母亲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 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 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教师:作者用哪两个不同的短语来形容父爱和母爱的区别?

全班齐答:自然世界、思想世界

教师: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七段说说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肖唐业轩:父爱的优点是他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 这恰是母爱所欠缺的。母亲无条件的爱有的时候会演化为一种溺爱, 这不仅不会带给孩子帮助, 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但同时文章也说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 这样才能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找到了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区别, 这些本质上的区别让我们分别看到了父爱和母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亲和母亲对于我们的影响,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同学们在平台上提出的另一组问题。

(出示幻灯片) (板书)

3.研读“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教师:请大家思考课文倒数第二段说“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指什么?何为“成熟的人”?

王才玮:“父亲的良知”指的是对问题的理性判断, “母亲的良知”指的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想要成长、成熟, 必须两者兼备。

教师: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呢?抓住文本第8、9两段深入研读。

安雨萌:课文第8段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说明这种有机的融合需要父母的努力。

王熙源:我觉得不仅如此, 也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实践, 因为在第9段中又这样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韩雪婷:我同意韩雪婷的说法, 在第8段中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又希望孩子独立;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度专横, 还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不断的去鼓励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充满自信。父爱和母爱相互补充, 帮助孩子慢慢成熟起来。

教师:父爱和母爱各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表面上看似矛盾, 实则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融合父爱与母爱中积极的一面, 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慢慢从对父母的依附中走向独立, 成为自己的主人。

(板书)

4.小结

教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 你就越成功。

(出示幻灯片)

希望我们同学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不仅对父爱、母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更能帮助自己不断具备爱人的能力, 让我们的爱变得越来越成熟。最后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 我为什么要打你》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粉丝” 篇8

然而,小时候的她与千千万万的普通孩子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别。从普通到优秀,朱成是怎样走过来的?最近作者采访了朱成的母亲成佩华女士。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育女历程中的点滴故事,也许会给众多渴盼儿女成才的父母一些启迪。

孩子,你的目标是只追前一名

在我们家,我们不和孩子谈远大的理想。在我们看来,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很重,从而丧失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给朱成从小定的目标就比她自身的能力稍微高一点点,也就是说“掂个脚尖就能摸到”。说起这个原则,是和当时的情况有关。女儿上幼儿园时,不喜欢午睡,不仅自己不睡,还老影响别人,弄得幼儿园老师一见我就告状。没办法,再看看女儿已经认识将近一千个字了。会背几十首唐诗了,干脆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得了。就这样,孩子提前一年入了学。结果年龄小,一上体育课,女儿跑步总是最后一名,这让好强的她非常沮丧。我安慰她:“没关系。你个子最小,跑最后一名是正常的。如果推迟一年正常上学的话,你说不定比谁跑得都快呢。你不用着急,只要下次跑步你追上前一名就行了。”

从跑步中得到的启发,被我引用到了孩子的学习上。女儿的成绩在班里属中游,但我还是那句话:没关系。你只要追上前一名就行了。

因为有了这个平常心,孩子的心态一直不错,学习不急不躁,一步步走得很稳当。因为追前一名很容易做到,孩子只需要多努力一把,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她不需太大的压力。就会努力实现它,并且能轻松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结果,朱成每进一个新学校,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每到毕业的时候,她的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名。

当然,她也不是每次考试都能如愿地前进一名。如果倒退了,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呢?我们会告诉她:“这次虽然你考得不好,但爸爸妈妈一样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弱项暴露出来了。提醒你在下次考试中弥补这些错误,所以考得不好也是在帮助你呢。”经过这样的劝导,孩子基本上能很快摆脱阴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重新充满自信。

心得:目标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孩子是不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果能够完成,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自信心就增强了。如果这种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多,孩子就会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并能激发潜能。相反,目标定得太高,孩子经过努力总也无法达到的话,他就会有挫败感,并最终放弃努力,产生敌对和畏难情绪。

做孩子永远的“拉拉队”

女儿小时候喜欢跳舞、唱歌,但她只肯在熟人面前表演。她3岁那年。街道居委会计划组织一台“六一”晚会,演员大都是附近的孩子,成成也接到了表演节目的邀请。没想到,女儿一口拒绝:“我不想去。”“为什么?”我奇怪地问,“你不是最喜欢唱歌跳舞吗?”“那么多人。我都不认识。”女儿犹豫着说。这也难怪,女儿还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过呢。

我鼓励她:“不用害怕,你一直是个勇敢的孩子,怎么能因为害怕就不敢去了呢?”

“妈妈说得对,成成,居委会的奶奶都亲自点名要你参加呢。”孩子的爸爸说,“表演一个你最拿手的,就像在家里一样,好不好?”

女儿点头答应了:“那我就唱《小燕子》吧,爸爸、妈妈。你们跟我一起去,好不好?”“当然啦。”我们笑着说。

万事开头难,女儿的第一次表演也是难得很。轮到女儿表演了,她却缩在她爸爸怀里不愿出去。她爸爸只好半拉半抱。把女儿推到台前,鼓励了几句,然后站在舞台一侧为她加油。

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成成紧张得低着头。音乐响起来了,可女儿依然低着头,没有任何动静。

下面的观众开始议论起来,笑声、议论声越来越大,女儿看上去更紧张了。

“唱啊!”孩子的爸爸在舞台一侧禁不住着急起来,但自己又不好上去,怎么办?突然,他灵机一动,和着音乐轻轻唱了起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边唱还边用手打着节拍。

听到爸爸的歌声,朱成扭过头看到舞台一侧的爸爸正看着自己呢,眼里满是鼓励,她也张口唱了起来,越唱声音越大,最后,两只胳膊还像燕子的翅膀一样张开,在舞台上“飞”了起来。

台下的嘈杂声消失了,台上的“小燕子”越飞越灵活、越唱越自如了。

居委会提供的可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舞台,但对年幼的女儿来说,再小的舞台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当时她最需要的是亲人的支持与鼓励。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站在她的身后,为她加油鼓劲。

心得: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一定会遭遇各种挑战和考验,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粉丝”,不仅为他的成功喝彩。更要帮助他、协助他妥善处理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女儿是个充满自信的人,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她不敢尝试的,这是我们从小精心呵护的结果。朱成很小的时候,我曾经给她买过一套十几个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布娃娃,如果在画报或商店里看到有漂亮的布娃娃,我们就会喊女儿来看,并提醒她:“记清楚哦,要记得给你的布娃娃换衣服啊。”

“好。”女儿总是认真地回答,然后很仔细地看,因为给布娃娃换衣服是她的大事。记住衣服的款式后,她就到我的针线篮里找布头和针线,开始给娃娃缝衣服。开始的时候。因为掌握不了尺寸,有时候太大,一件背心就把娃娃整个包住了;有时候又太小,娃娃的胳膊塞不进去……这时,我就给女儿提建议:是不是应该先拿尺子量一量娃娃的肩膀有多宽,腰有多粗,胳膊有多长啊……几次之后,女儿很快掌握了窍门,给娃娃缝的衣服越来越合身。

女儿再长大一些后,喜欢按自己身上穿的给娃娃缝衣服,而且要缝得一模一样,看上去就像自己的微缩版。她有什么衣服,娃娃也要有什么衣服,她把做好的娃娃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她总会抱着娃娃说:“今天咱们穿什么衣服呢?嗯,穿那个花的好不好?”然后把耳朵凑到娃娃嘴边。“听”上一会儿,接着说:“哦,你不喜欢花的,那么就穿黄的吧。

女儿抱着和自己穿得一模一样的娃娃上街,总会引起很高的回头率,有人还跑来问我们这大小不一但样式相同的衣服是在哪里买的。每到这时,女儿总是得意地说:“是我做的,是我做的。”

孩子7岁的一天,我们回家后看到她一只手拿着老虎钳,另一只手把着电扇,看上去还有模有样。她模仿她爸爸的样子,用老虎钳夹住螺帽,准备拧开螺丝,把电扇外边的铁丝网卸下来。可是她使劲一拧,纹丝不动,于是再一使劲,唉。还是纹丝不动。

我在一边忍俊不禁,忍不住说:“成成,你要反过来想一想,不能使蛮力。”

反过来?成成突然明白了,她把钳子调整了一下,往反方向一拧,哈,螺丝松动了。原来刚才方向反了。

就这样,在我们的指导下,女儿终于完成了拆卸工作。卸完后,女儿又开始进行清洗,她认真地把叶片、铁丝网一点点用小刷子刷干净。

装好之后,插上电,电扇顺利工作了,转得又轻又快,一点噪音也没有。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朱成的自信心更足了,碰到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动手试一试。我们也放手让她去尝试。虽然她闹过不少笑话,不过她的经验、能力在挫折中不断累积、提高。

心得:多干事手才能巧,心才能灵。从小,家长就需要鼓励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并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因为只有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孩子才能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作为。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上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下一篇:毛家店镇小学民族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