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2024-10-22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精选8篇)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特点 社区实务和社区工作基础知识是社区工作者考试的必考点。而专业知识有限,对于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陕西人事考试网为了弥补广大考生的这一短板,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基础知识大纲: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特点,希望能为参加社区工作者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社会工作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性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以帮助社会上极度困难和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主,决定了这种助人活动的艰巨性,而国家和社会对这种活动的较高要求使其走向职业化。显然,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

2、注重专业价值。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强调平等之爱,要帮助所有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社会工作以帮助人为快乐,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它有崇高的理念,同时又脚踏实地、忘我地进行工作。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社会工作所必须的。

3、强调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用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人的活动。帮助人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否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会造成好人办坏事。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常常是复杂的助人服务,要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有素的方法和技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这是一些经过人们反复实践、行之有效、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教育和培训传递给新入这一行的人们,并通过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4、注重实践。社会工作要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简单地说,社会工作要在理论指导下具体地去做,这是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5、双方合作。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这并不是社会工作者单向地给予服务对象某种服务的过程,而是双方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分析问题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困难的过程。没有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配合与合作,就很难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6、多方协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也要与其他方面的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要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社会工作者就要与本机构(组织)中的同事、社区工作者、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多方面的人一起工作,解决问题。团队协同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2

1 5S管理的起源

有关5S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1],那时的日本人,已开始习惯抛掉不想要的东西,以“空”为佳。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企业制造的产品由于现场管理水平不高,质量低劣,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为此,日本企业认识到只有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才能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一时期,日本的一些现场管理专家从现场管理角度,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提高现场管理的做法,这些做法包括:①各种物品按规定、定量摆放整齐;②经常对实物进行盘点,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没有用的坚决清除掉;③确定放置场所,规定放置方法;④对工作场所经常进行打扫,清除脏污,保持场所干净、整洁。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发现,以上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长期使用却非常有效,于是便对这些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整理和整顿,之后又逐步提出了清扫、清洁和素养。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先系统提出“5S”管理框架的应该是日本的Takashi Osada[2]。由于Takashi Osada和其他一些学者的不懈努力,5S管理发展成为现场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日本的5S管理起先在制造业应用,特别是丰田公司成功实施5S管理后[2],5S逐渐扩展到其他的工业领域和服务业,之后在日本企业界掀起了学习和实施5S管理的热潮,这对日本企业现场管理的改善和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

2 5S管理的概念、作用

所谓“5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国内也翻译为修养,或教养),这5个词日语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为“5S”[3,4],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

企业通过实施5S管理,能够使现场干净、整洁、有序、布局合理、温馨、舒适,进而能够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减少成本,保障安全、提升士气和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与目标。因此,日本企业常将5S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基础。

由于5S管理是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因此它不会对其他管理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一般认为:5S管理是推行TPM/Tn PM的前提,是推行TQM(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5],是推行ISO体系的捷径[3],它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营造良好的整体氛围企业推行5S管理可以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推行其他管理活动将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2)体现效果,并增强信心实施TPM/Tn PM、TQM、ISO等其他管理活动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效果;而推行5S管理,可以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因此,企业在推行TPM/Tn PM、TQM、ISO等活动前,可以先导入5S管理,以增强员工的信心。另外,在推行TPM/Tn PM、TQM、ISO等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些内容,所以,在推行这些管理活动前,有必要先推行5S管理。

(3)为其他管理活动打下基础由于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5S水平的高低体现了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n PM、TQM等活动能否顺利推行。通过5S管理活动,能够改进企业的“体质”,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企业在推行其他管理活动的时候,可以将5S管理作为基础和前提先行推行,这可以对其他活动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5S管理的特点

对比5S管理和其他现场管理方法(如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等)可以发现,它们都是针对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善方法,但是5S管理的突出特点如下。

(1)5S侧重于作业现场环境的改善5S管理中前3个“S”(整理、整顿和清扫)主要体现的是对作业现场环境的改善,通过前3个“S”可以创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作业现场环境。

(2)5S侧重于员工素质的提高5S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培养员工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

(3)5S侧重于持续改善5S管理强调对作业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这体现了持续改善的管理思想。

4 5S管理的应用状况

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一些企业开始应用5S管理,一般用“Sort”(分类)、“Straighten”(定位)、“Scrub”(刷洗)、“Systematize”(制度化)和“Systematize”(标准化)这5个单词来代替5S,如表2所示。

欧美国家也有用5C来代替5S,5C具体为“Clear out”(清除)、“Configure”(安置)、“Clean&Check”(清洁及检查)、“Conform”(遵守)和“Custom&Practice”(习惯及实践),如表3所示。

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台湾的制造业开始应用5S管理现场,在电子制造业表现的尤为突出,这对台湾的电子制造业走向全球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台湾推广的“5S”管理表述和日本一样。

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5S管理传入我国香港,主要由浸会大学的何广明博士主持推广计划,并得到了香港政府工业署专款和优质教育基金的资助[6]。在香港“5S”管理一般被称作“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1],如表4所示。

从现有资料来看,发表在《设备维修》(1980年02期)的《TPM入门》一文,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提及5S管理;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较大的重视和推广。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日资、台资企业大量来大陆投资建厂,以及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培训5S管理,5S管理开始在大陆企业界引起了重视和推广。之后,一些制造业开始应用5S管理活动来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大陆企业在实施5S管理时存在着2个主要问题。

(1)5S管理实施的深度不够一些企业在实施5S管理时,仅停留在整理、整顿、清扫这个层面,而清洁、素养这个层面很少有企业能真正做到,因此一些企业在实施一段时间的5S管理后,由于效果不突出,最终不了了之。

(2)误以为“S”越多越好一些企业在没有弄清楚5S的原意和真正内涵,当然也没有真正做好5S,反而号称自己企业正在开展“6S”(加上Safety),甚至“7S”(加上Saving)、“8S”(加上Service)、“9S”(加上Satisfaction)等,这些企业误以为“S”越多越好。例如,关于“6S”的这种说法其实就不正确,因为5S中的前两个“S”就是为了安全;若真正做到了最前面的两个“S”,企业自然就安全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在后面加“Safety”这个“S”了;况且安全的首字母S取得是英文Safety的首字母,与原来的5S取得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并不一致。其他多加的“S”也违背了5S管理的原意。可以说,只要真正做好5S,其他的S都能水到渠成。相反,如果没有真正做好5S,而期望通过多加的“S”活动来达到目的,则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脚踏实地真正做好5S才是唯一选择。

5 5S管理的实施

企业在实施5S管理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如图1所示的过程[3]。整理、整顿、清扫是进行5S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它是5S管理的最初阶段;清洁是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以便能够使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得以持续开展,并保持好的整理、整顿、清扫水平,它是5S管理的较高阶段;素养是要求员工建立自律精神,养成自觉、自发进行5S活动的良好习惯,进而成为自立、自主型员工,它是5S管理的最高阶段。企业只有达到了最高阶段的习惯化,才能算作成功实施5S管理。

5S管理的核心是人“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实施5S管理时要特别关注员工素养的提高。员工素养提高的关键是培养员工认真、负责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如果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不关注员工素养的提高,结果只能是前文所说的“走过场”、“搞形式”和“不了了之”,如图2所示。

企业在具体实施5S管理可参考如下的方案:导入期→实施期→改进期→例行期;此为一个实施周期(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约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完成之后开始新一轮更高标准和要求的5S实施周期,类似于PDCA循环,各阶段的内容和目标,如表5所示。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在实施5S管理时,首先要准确把握5S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循序渐进推进5S;最后是5S的例行化。贯穿5S实施全过程的是员工素养的培养、改善和提高,这是5S管理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另外,一个阶段成功实施5S并不意味着5S管理的停止和结束,企业更要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开展新一轮的5S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功运用5S管理改善和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纲目.现代管理“五常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3,116-178.

[2]ROD G,RON F,KAORU K.Implementing 5S within a Japanese context: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J.]Management Decision,2008,4:565-579.

[3]聂云楚.如何推行5S[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2-9.

[4]刘承元,张志敏.专家博士的5S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9-20,95-128.

[5]SAMUEL K H.Japanese 5-S:where TQM begins[J.]The TQM Magazine,1999(5):311-320.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3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的迷思概念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而对于某一专业群体,对本专业知识理解情况的特点研究较少,本文以物理专业本科生为例,在综述了中、小学生迷思概念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在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方面,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和顽固性两大特点。

关键字:物理专业本科生 物理学科知识 迷思概念 特点

人们对迷思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得以迅速的扩展于80年代(Wandersee,Mintzes&Novak,1994)。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针对学生的概念学习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R. Duit指出“学生迷思概念的研究对自然科学教育的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直到今天迷思概念的研究仍然热切的关注着该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广泛的涉及了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包括了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概念理解情况的研究,而关于某一专业群体对本专业知识所具有的迷思概念的特点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物理专业本科生为例,在综述了中、小学生迷思概念特点的理论研究成果后,研究和分析物理专业本科生对本专业知识迷思概念的特点。

1.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迷思概念特点的研究

对于迷思概念的定义,不同的主试会从不同的视角给出迷思概念的定义方式,同样,对于迷思概念的特点,不同的主试从不同的侧重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现总结如下:

钟圣校(1993)、吴相儒(1996)认为迷思概念具有规律性、个别性、顽固性、不稳定性、思考性、普遍性、非正统性、历史性等特点。

台湾学者邱弘毅,于1998年将迷思概念的特点总结为5点。与钟圣校和吴相儒的观点类似,他也同样认为通常情况下迷思概念是顽固且不易转变的;迷思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它体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且对不同文化背景和性别的人来说它们是相同的,而有些迷思概念是个别的、个人所独有的。与钟圣校和吴相儒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有时迷思概念是相当不稳定的,容易出现又容易改变,但有时它们又是相当稳定的,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概念常常是以自己内在构架或信仰系统加以诠释的。此外,邱弘毅还认为迷思概念常常是不周全、片面或零碎的;迷思概念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年龄或者经验的不断增长,个体对同一个概念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也会有所改变。

与国内学者类似,国外学者也认为迷思概念是顽固的,由于学生会倾向用其原有的想法去解释科学概念,而排斥正式的科学概念,因此它们不易为传统教学概念转变。迷思概念是个人具有的,但有时也为多人所共享,因此兼有个别性和普遍性。个人拥有的迷思概念与科学家持有的概念有所差异。迷思概念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孩子中都有可能存在,它们是跨越年龄、能力和国际的。与国内学者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现在所说的迷思概念可能是相同领域中被人们早期广泛接受的想法,因此迷思概念与科学史的演进类似,具有历史渊源性。

综合以上述论,可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迷思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家提出的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概念,它是非常顽固的,即使经历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不易转变的;并且迷思概念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个别性;迷思概念又具有历史性,有其渊源可循。

2.物理专业本科生对本专业知识存在的迷思概念特点的分析

分析物理专业本科生这个群体,他们相较于中、小学生而言,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深入的学习经历及更加透彻的理解过程,因此他们迷思概念又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即隐蔽性和顽固性,具体分析如下:

2.1物理專业本科生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

物理专业本科生经历过系统和深入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

物理专业本科生自初中二年级开始学习物理,历经八年时间,到大学三年级完成普通物理的学习,对经典物理学体系已基本建立完成,且经历过理论物理学习,在知识认知方面拥有一套比较自洽的能帮助其进行日常教学及解决身边物理现象的物理理论知识体系。与只简单的学习和建构过物理学知识的中学生相比,他们很难意识到自身潜在的迷思概念。

物理专业本科生经过系统的解题培训

在我国凡经过高考选拔出的学生,均具有很强的解题能力,高考的考核方式为“解答题目”,通过做题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拥有较强的解答习题的功底,甚至有时在没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识的情况下,根据以往解题经验所得,就能将问题解答正确。这说明他们对于物理知识本质的理解很可能是只停留在表层阶段,而探测不出自身的迷思概念。

因此,经历过系统知识学习与系统解题能力培训的物理专业的学生,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2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迷思概念具有顽固性

物理专业本科生具有的迷思概念与中学生迷思概念的不稳定性相比,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并且学生与没有深入学习过经典物理学及理论物理学的中学生相比,他们学习的内容较多,较深,体系建构比较完善,他与中学生相比,更不易察觉出自身所存在的迷思概念,此外还会自认为对物理知识本质方面的理解比较透彻,具有对物理知识本质理解的肤浅性。

此外,物理专业本科生在头脑中建构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系统化的、趋于完整的,且有教师进行指导的,因此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概念体系,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迷思概念,但这个知识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具有顽固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的分析,可知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迷思概念同样也是存在于不同学生身上的,具有普遍性;许多迷思概念是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的,而其迷思概念的形成与中、小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迷思概念的存在更多地来自课堂学习及自身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迷思概念将比中、小学生的迷思概念具有更深刻的顽固性,难以转变;物理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又是比较完整且自洽的,对于经受过正统高考训练的,具有很强解题功底的物理专业本科生来说,其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

3.结束语

1.公文的特点、概念和作用 篇4

第一章

公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这是公文同一般文章不同的地方,是公文的显著特点之一。公文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只有法定的作者才能制发公文。所谓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职权和承担法定责任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用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并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出现,而是作为他所在的机关的代表的身份来发文的。这是领导人行使自己法定职权的一种表现。必须说明的是,以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在个人名字前面应冠以机关的名称与领导者的职务。一旦他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也就失去了他法定作者的地位。

2.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之点。公文的法定效力是由公文形成者的法定地位所决定的。公文的规范化格式,不仅增强了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也方便了公文的处理。

3.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这是公文的基本作用。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则指明了公文的具体作用:公文“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同时,“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又是公文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 公文的特点

一、政治性

历史上,公文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执政机关管理国家、施行阶级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现在,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施行领导与管理,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办理各项公务的重要工具,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政治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公文内容要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相一致,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公文内容要体现党的领导原则,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相一致,尤其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工具。

3.公文内容要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4.下级机关的公文不能与上级机关的政令相抵触。

二、权威性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依法行政是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公文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权利的重要工具。

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公文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下级机关对于上级机关公文的指示精神,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权威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 须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公文,不得越权制定公文。

2.制发公文的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如果制发规章制度、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必须在法定会议上以法定的程序通过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实用性

公文是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用来办理实际事务、处理实际问题、有直接应用价值的一种工具性文章。它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为推动实际工作服务的。因此,要树立为办事而写公文,为办好事而写公文的理念。

四、规范性

所谓规范性,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由于公文是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和管理政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所以,制发公文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

公文的规范性,主要体现为公文的制发和办理必须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例如公文的制发,必须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的程序。经过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文稿才能缮印、用印和传递等。

公文的规范性,还包括文体、书面格式和版面形式的规范化等,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公文体式的规范化。公文体式的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权威,有利于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从而保证公文的法定效力;同时也有利于文秘部门办理公文,提高办文效率。为了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便于公文处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公文处理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公文的体式作出了统一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体式制发公文,不能随心所欲,另搞一套。

五、时效性

首先,公文的运行要讲究实效;其次,公文的执行要讲求实效;再次,某一份公文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

公文的时效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1.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2.要充分考虑公文办理的时间,确保公文顺利办理; 3.要及时处理失效公文。

第三节

公文的作用

一、规范约束作用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权力机关所发布的各项命令、决定、决议和各种条例、章程、细则、规定等等,对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种活动都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坚决贯彻执行。此外,部分通知、通告,对人们的行为也有规范和约束作用。

二、指挥指导作用

公文是联系上下级机关、传达领导指示、发挥指挥和指导作用的桥梁与纽带。上级机关通过发布公文而向下级单位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和办法、规定一些工作范围和途径,以实现对下级单位工作的指挥和指导。下行公文中,大部分都具有这种指挥和指导作用。这种指挥和指导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级机关发布的各项命令、决定、决议、通知、批复等等,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执行;二是有些公文发布的范围较广,只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意见,要求下级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事实上,指挥和指导这两项作用在具体的公文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不易区分。但对下级单位来说,不管上级机关发布的公文是要求严格执行还是参照执行,都必须把它作为行动的依据,予以贯彻落实。

三、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大多具有宣传教育作用。阐述路线、方针、政策的公文,表彰或惩戒性的命令、决定以及表扬或批评性的通报等公文,其宣传教育作用更为巨大。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等领导机关制发的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文件,不仅是进行各种宣传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且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具有强大的宣传、鼓舞和教育作用。即使是一般领导机关制发的指导性公文,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常常以发布公文作为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之一,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一些会议也常常 印发一些重要文件作为会议的学习材料,以提高与会者的认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党和国家的宣传机构有时还将一些重要文件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介公布于众,让人们学习和了解,以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把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要求,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四、知照联系作用

各级机关、各类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活动,往往需要同上下左右的机关单位发生联系;为了协调行动,又往往需要相互交流信息、通报情况。而公文正是一种上传下达、沟通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联系和办理各种事项的有效工具。上级机关通过通知、决议、会议纪要等向下级传达指示、指导工作,下级机关通过报告、请示等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请求批准事项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使用通知、函等相互交流信息、商洽工作、处理问题。至于公告、通告、通报等公文,更是起着重要的知照作用。

五、凭证依据作用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有哪些? 篇5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有哪些?

答: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有: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6

本章介绍了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说明了问卷的基本结构,并详细描述了问卷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同时介绍了量表这种特殊类型的问卷;对问卷调查法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原则也作了明确的阐释;还评价了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其中重点是掌握当代最流行的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是一个操作性问题。

一、问卷法的概念及特点

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问卷调查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标准化,即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调查。

第二,大多是间接调查,就是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但也可以是直接调查。

第三,一般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提出问题,被调查者也用书面回答回答。第四,常用于抽样调查,即被调查者是通过概率或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而来,同时调查对象一般比较多。

第五,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即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但也常作为定性调查的手段之一。

问卷法虽然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但它并非万能的工具,而是有一定的适用性: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

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份调查问卷除了要有题目,通常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1.封面信

通常封面信的篇幅并不长,但在整个问卷中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内容:第一,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

第二,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第三,调查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第四,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其语言:

封面信的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应该尽量使用概括的语言,明确地说明实际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要亲切、中肯。在信的结尾应真诚地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2.指导语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可详可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简单的如“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钩。”

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

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如“从11到30题可选多个答案”等等。

3.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1)开放型问答

开放型问答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例如:您认为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问题?您对于惩治腐败有何看法?

开放式问答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回答往往是自然流露,内容丰富生动,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其缺点是:

第一,要求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对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会产生一定限制作用。

第二,回答者可能因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而不愿或草草答卷,从而降低回复率和有效率。

第三,回答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对于同一个问题,人们的回答往往是五花八门,所以难以进行编码和分类统计,不利于做定量分析。

(2)封闭型问答

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回答。其优点:

填写方便,对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无特殊要求。完成问卷省时省力,也便于统计和定量分析。

其缺点:不能充分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和想象力;难以发现回答中的偏差,因为它只是要求回答者在既定答案上打一个记号,所以对那些由于笔误错答的、故意错答的,或是不明题意而乱答的情况就难以辨别,从而会影响回答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填空式;两项式;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问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度的定序问题;矩阵式,即将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它实际上是矩阵的一种变形。

封闭型问答有许多优点,它的答案是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它不仅有利于被调查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节约回答时间,而且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因为被调查者对开放型问题往往不愿或不容易写出自己的看法,但对已有的答案却有可能进行真实的选择。它还可以做数据化处理,因此适用于定量研究。封闭型问答的缺点是:设计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答案很多或不太清楚的问题,很难设计得完整、周全,一旦设计有缺陷,被调查者就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它的问答方式比较机械,没有弹性,难以适应复杂的情况,难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填写比较容易,被调查者可能对自己不懂、甚至不了解的问题任意填写,从而降低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混合型问答

所谓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

4.编码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所有这些,都是对问卷分类和处理的依据。对问题答案的编码有前编码和后编码之分,封闭型问答的每一个答案,在设计问卷时就设计了代码,叫前编码;开放型问答的答案,一般是在调查结束后根据答案的具体情况再编定代码,叫后编码。

5.其他内容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三、量表

在问卷调查中,除了上述一般问卷,人们还常常使用一种特殊类型的问卷,即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量表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

第二,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也就是说,它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第三,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也就是说,量表所列指标的指标值必须以按一定强度顺序排列的分值来表示,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

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也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它们和一般问卷相比,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方式有所不同。

1.总加量表

总加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主要形式是提供关于某一问题的若干陈述,每一陈述都设定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判断和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被赋予一个分值,总的分值就可以说明被调查者的表态程度。

2.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被广泛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

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对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3.累积量表

累积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后来也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阶层、各种社会群体等态度。其形式是设计一些有顺序结构的态度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是建筑在前一个指标之上的,即量表中后一等级积累了前一等级的强度,受访者只要支持某个较强的变量指标,就一定会支持较弱的指标。

四、问卷法的实施

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

设计问卷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就要基本完成的工作。

1.问题设计

(1)提出问题

提出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要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结构和设计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背景性问题。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职业、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宗教信仰、党派团体等。有时还包括被调查者的某类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等。

第二类,客观性问题。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如:“您家有没有轿车”、“去年您全家的年收入多少”等等,都是事实方面的问题。又如:“您今年看了哪些电影”、“你喜欢通过何种方式购物”等等,都是行为方面的问题。第三类,主观性问题。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如:“您对住房改革有何看法?”

“您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您希望北京市交通采取哪些改革措施?”等等。这类问题如果须了解其强弱程度,则要用量表式问卷。

第四类,检验性问题。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它们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在问卷中先问:“您的工龄?”后再问:“您哪年参加工作?当时的年龄?”又如:先问企业收入,再问企业税收或先问企业税收,再问企业收入等等。

在这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情况都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对不同类型被调查者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他三类问题,则依调查目的、内容而选用。例如,家庭调查以客观性问题为主,民意测验以主观性问题为主,而一般来说,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2)问题的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这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既要从实证性、客观性的要求出发,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以达到如实反映社会现象本来面目的目的。

第二,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

第三,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第四,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应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第五,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第六,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第七,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3)问题的结构安排

为了便于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同时也便于调查者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者往往需要精心安排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设计问题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排列方式:

第一种,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第二种,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

第三种,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在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按一定逻辑来排列。但是,有时调查者为了防止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故意把一些问题的时间顺序颠倒,或分别安排在问卷的不同部分。特别是检验性问题的排列更应分散各处,否则就难以起到检验作用。总之,问题的排列不是一成不变的,调查者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在遵循以上三种排列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4)问题的表达

把握好问题表达的技巧,对于提高整个问卷的质量至关重要。由于问卷调查一般是自填式调查,被调查者只能根据书面问卷来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调查者在表述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俗易懂。

第二,简明扼要。

第三,准确清晰。

第四,客观中立。

第五,非否定句式。

(5)相关问题的接转

有些问题相关程度较高,为了保证回答的系统性和便于统计,需要对它们做特殊处理,即进行相关问题的接转。一般地说,相关问题的接转有以下几种方式:用文字说明;分层次排列;用线条连接。

2.答案的设计原则

答案的设计也是影响整个问卷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捷性原则。

第二,相关性原则。

第三,同层性原则。

第四,穷举性原则。

第五,互斥性原则。

第六,可行性原则。

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即请一些与今后正式被调查者同样的人填答问卷,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作若干次修改后,才能进行正式调查。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7

混凝土的抗冻性根据其所处的环境,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完全处于水中的抗冻性;二是暴露于大气中的抗冻性;三是暴露于大气中同时又接触水面的抗冻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混凝土自身孔结构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混凝土的3种抗冻性之间始终具有固定不变的相关性,并用处于其中一种情况下的相对抗冻性(如:试验通常采用的水融水冻或水融气冻)代替或表示处于其它情况下的相对抗冻性,当混凝土处于不同孔结构状态下,就会出现错误的判断。因此,应该将笼统的抗冻性概念细化为具体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明确各种抗冻性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完善相应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1 混凝土抗冻性概念的细化依据及其相互关系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的饱和度,当混凝土的实际饱和度低于混凝土的临界饱和度时,混凝土就具有较高的抗冻融循环能力[2,3]。其中,临界饱和度(使混凝土达到一定冻害程度的饱和度)只与混凝土的孔结构有关,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无关。对于孔结构一定的混凝土,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临界饱和度是固定不变的。而决定混凝土实际饱和度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二是外界的环境条件。具有同样孔结构的混凝土,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会有不同的实际饱和度。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处于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也会有不同的实际饱和度。2个影响因素单独或同时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实际饱和度。因此,对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且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实际饱和度与临界饱和度之差的大小,即抗冻性的高低,同时受孔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这一点就决定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抗冻性变化规律的复杂性。由于孔结构的不同,有些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可能呈正比关系,也有些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可能呈反比关系。在没有完善的实验数据确切地表明这种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对于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我们不能也无法都用某一种环境条件下抗冻性的相对高低,去判断处于其它环境条件下抗冻性的相对高低。因此,将混凝土的抗冻性概念细化区分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并区别对待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就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混凝土孔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可几孔径的种类,可以将混凝土划分为以超微孔为主要孔隙的超密实混凝土、以微毛细孔为主要孔隙的高密实混凝土、以大毛细孔为主要孔隙的普通混凝土和以大孔为主要孔隙的大孔混凝土(包括引气混凝土)等4类。

在混凝土孔结构种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饱和度之间有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环境条件的抗冻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混凝土的孔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比例关系就会随着孔结构种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对于抗冻性较好的引气混凝土而言,由于引入气泡的直径(20~200μm)远大于毛细孔的直径,使连通的毛细孔变成了间断的毛细孔。它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入性和抗渗漏性[4],降低混凝土在水中的饱和度;而且能同时降低混凝土在大气中的毛细孔凝结现象,即降低混凝土在大气中的饱和度。2种饱和度一般呈正比,它们与临界饱和度差值的大小也会呈正比关系。故引气混凝土在水中的抗冻性与在大气中的抗冻性,一般也应该呈正比关系。

(2)对于以大毛细孔为主要孔隙的混凝土而言,其在水中的饱和度与在大气中的饱和度一般呈反比关系。因为,大毛细孔只有直接与液体接触时才能被液体添满[5]。在大气中只有微毛细孔才能产生毛细孔凝结现象,而大毛细孔不仅不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中原有的水分反而会被排入到空气中[5]。这种混凝土在水中的饱和度较大,在大气中的饱和度相对较小。两者与临界饱和度的差值呈反比关系。

(3)对于以微毛细孔为主要孔隙的高密实混凝土而言,处在水中或大气中,其孔隙内部都可能有水存在。随着毛细孔压力(其大小与孔径尺寸有关,与孔长度无关,但作用方向与混凝土体积有关[6])、毛细孔阻力(其大小与孔径尺寸及孔长度均有关)、毛细孔凝结现象、浸水时间和大气湿度等因素的变化,混凝土在水中的饱和度与在大气中的饱和度可能呈正比关系,也可能呈反比关系。它们在水中与在大气中的相对抗冻性,也可能如此。

(4)对于以超微孔为主要孔隙的超密实混凝土而言,无论在水中还是在大气中,其孔隙内部一般都有水存在。故这种孔隙越多,混凝土在水中的饱和度与在大气中的饱和度都会相应增大。两者的变化又会呈正比关系。它们在水中与在大气中的相对抗冻性,也应该呈正比关系。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冻性即使呈正比关系的混凝土,由于环境条件和混凝土孔结构的不同,其临界饱和度与实际饱和度的差值不同,抗冻性的比例关系也不一样。已有研究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室内试验与自然状态的比例为1∶10.6,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室内试验与自然状态的比例为1∶13.6[7]。可知,引气混凝土的室外与室内抗冻性比值大于普通混凝土的室外与室内抗冻性比值。也就是说引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室内抗冻性相同,室外抗冻性却相对较高;室内抗冻性相对较低,室外抗冻性却可能相同或相对较高。

同样,高强混凝土抗冻性与普通混凝土抗冻性的室内外对比关系也不相同。因为,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结构相对密实,具有相对较多的微毛细孔和相对较少的大毛细孔。故高强混凝土在大气环境中具有更严重的毛细孔凝结现象,它可以使混凝土在大气环境中具有更高的孔隙体积吸湿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饱和度相对较大,造成混凝土抗冻性下降。所以,如果高强混凝土在室内的抗冻性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则在室外的抗冻性要远低于普通混凝土。甚至会存在高强混凝土在室内的抗冻性高于普通混凝土,但在室外的抗冻性却低于或相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现象。在没有试验数据表明两者的具体比例关系时,对于这2种现象,我们均无法根据混凝土在室内相对抗冻性的高低,去判断混凝土在室外相对抗冻性的高低。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会随着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甚至相反的变化。即在某种环境条件下相对抗冻的混凝土,在另外一种环境条件下却可能相对不抗冻。所以,在评价具有不同孔结构混凝土的抗冻性时,应该区分混凝土处于的环境条件即具体的抗冻性概念,不能轻易用一种抗冻性概念代替或表示另一种抗冻性概念。

2 混凝土抗冻性的测评方法

实际上,进行抗冻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不同组成结构的混凝土实际抗冻性的高低。通常认为快速试验法得出的抗冻性结果与长期实际环境的抗冻性结果有必然的联系,其前提应该是指试验条件与实际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当抗冻试验法的试验条件与实际环境不同,其抗冻性结果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联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目前没有完善的试验数据表明这种比例关系。因此,只有对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冻性比例关系已知的某些混凝土,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一种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水融水冻或水融气冻)测得的抗冻试验结果,来判断实际环境抗冻性的相对高低。而对于其它一些在不同环境下抗冻关系未知的混凝土(如非引气型高强混凝土),就不能通过比较与实际环境条件不同的抗冻试验结果,来判断这种混凝土实际环境抗冻性的相对高低。也不能通过这种抗冻试验结果,来判断这种混凝土与其它种类混凝土实际环境抗冻性的相对高低。

鉴于上述这些状况,对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冻性比例关系未知的混凝土而言,为避免出现判断失误,应该针对不同的抗冻性概念——具体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采取不同的、接近实际环境条件的模拟冻融试验和评价方法[8],并增设辅助性评价指标。初步建议如下:

(1)对于完全暴露在大气中的混凝土工程,应当重点考虑混凝土在大气中的抗冻性。抗冻融试验方法应将水融法改为气融法。具体试验方法可以将混凝土试块放在蒸汽养护室或蒸汽养护箱内进行吸湿和融化,然后再放入冰箱中冷冻。为了缩短冻融试验时间,可以适当提高融化温度,并且可以将混凝土试块切割成小块后再进行冻融试验。混凝土抗冻等级的确定也应以气融法为依据,才能更好地反映大多数混凝土工程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抗冻性。

(2)对于暴露在大气中且同时临近水面的混凝土工程,要同时考虑混凝土的吸湿性和在毛细孔压力作用下的吸水性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此,建议在进行气融法冻融试验的过程中,融化时将试块的底面与水面保持接触,使试块同时受毛细孔吸水性和吸湿性的双重影响,然后再进行冷冻试验。

(3)可以参照瑞典水泥与混凝土研究所提出的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方法[9],以临界饱和度(即规定冻害程度的饱和度)与实际饱和度(通过水汽吸附或简单的毛细孔汲水试验评估)的差值来评价抗冻性(饱和度定义为105℃时可蒸发水的总体积与受冻前有效空间中总开孔体积之比)。也可以参照原苏联提出的观点[5],认为储备孔(被蒸汽空气混合气体充填的孔)体积与充满冰水的孔体积之比越大,抗冻性越好,利用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孔隙体积含水率(其含义与饱和度基本一致)的高低作为辅助指标,来粗略判定混凝土抗冻性的好坏(因为混凝土临界饱和度的影响因素毕竟少于实际饱和度的影响因素,波动范围相对较小)。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那就是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达到一定饱和度所需要的时间。例如,混凝土安全无虞期的定义就是混凝土变为怕被冰冻伤害以前能够浸泡水中的时间[10]。如果混凝土达到一定饱和度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或者被水浸泡后干燥速率快(即饱和度降低速率快),在冰冻之前与临界饱和度的差值较大,其抗冻性就会得到提高。已有试验表明,有些水泥石的吸水率虽然相对较高,但其吸湿率却相对较小,而且干燥速率相对较快[11]。因此,在利用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含水率评定混凝土抗冻性时,还应加入时间的概念。也就是将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含水率概念进一步细化,区分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达到的平衡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平衡含水率,以及单位时间内的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含水率。

3 结语

(1)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也即混凝土的实际饱和度与临界饱和度之差)会随着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甚至相反的变化。所以,在评价和比较不同孔结构的混凝土抗冻性时,应该将笼统的抗冻性概念细化为具体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不能轻易用某一种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概念代替或表示处于其它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概念。

(2)对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冻性比例关系未知(如非引气型高强混凝土)、且抗冻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而言,应针对不同概念(即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采取不同的模拟试验和评价方法,使模拟冻融试验的环境条件尽可能接近实际环境条件。并可以利用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临界饱和度与实际饱和度的差值,预测混凝土抗冻性的好坏。也可以利用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孔隙体积含水率的高低作为辅助指标,来粗略判定混凝土抗冻性的好坏。此外,还应将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含水率概念进一步细化为平衡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平衡含水率,以及单位时间内的饱和度或孔隙体积含水率,并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

摘要:强调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概念的区别,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测试方法。指出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会随着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评价混凝土的抗冻性时,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模拟试验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抗冻性概念细化,环境条件,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立军,王永平.混凝土抗冻等级确定方法与生产技术的商榷[J].新型建筑材料,2004(5):45-47.

[2]汪澜.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1):546.

[3]A M内维尔.混凝土的性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475-477.

[4]陈立军,孔令炜,王德君,等.混凝土渗透性概念的细化及其测试方法[J].混凝土,2009(1):40-42.

[5]A E谢依金.水泥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5-6,262-264.

[6]陈立军,王永平,尹新生,等.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5(4):500-505.

[7]李金玉.我国混凝土坝工程和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新进展[J].商品混凝土,2005(2):54-60.

[8]陈立军,邢世俊,张丹,等.关于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方法的若干问题和建议[J].混凝土,2008(1):109-111.

[9]P Kumar Mehta,Paulo J M Monteiro.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和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93.

[10]徐丁华,冯文元.混凝土材料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142.

知识测评的概念和特点 篇8

关键词: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测评过程;特点

根据《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精神,我院2010级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级班为人社部第一批试点班。为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研究电气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人社部于2012年6月25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职业能力测评工作。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过程

本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为全国30所试点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首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作,得到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监督指导下制订了详细的测评工作方案,保证了本次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机电系、办公室、教研室等部门从所需设备材料、场地、考评、考务、资料准备到录像视频编辑等方面积极准备,有序工作。

1.测评对象分析

本次测评的对象是我院2010级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专业试点班30名学生,为学生的首次职业能力测评,也是全国第一批试点技工院校首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被测评的学生全为普通初中入读,已初步完成2年的工学一体化课程。

2.测评学生的课程内容

我院2010级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专业试点班30名学生的课程严格按照人社部开发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材进行学习。这些一体化课程是通过召开多次实践专家访谈会由典型工作任务提取转化,依照企业岗位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规律开发出来的,其中中级工层次的一体化课程共有5门课程,完成所有课程需要2年的在校专业学习,第3年在企业完成岗位工作的实践学习,实现顶岗工作。

二、职业能力测评内容及测评安排

职业能力测评采用职业能力测评试卷(A卷)(共30份),学生单人单桌,同时发放试卷,分“方案策划能力测评”与“方案实施能力测评”。学生根据试卷任务描述要求,拟定相关解决方案,按要求进行方案的编写,之后安装电路,并实现所编写的控制功能。测评卷中的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描述】最近,学院的教室、实训室等均安装了空调,以其中的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为例,共有6间实训室,每间实训室安装有3台5匹吸顶式空调(380V),当6间实训室的空调全部开启时,总耗电量高达每小时约100度。空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离开实训室(如午休)时忘记关闭空调,导致无人的室内开着空调;(2)当气温不是很热时,无须开启空调,或者开启两台空调足以满足降温需要,却仍开着3台空调;(3)开着空调的时候,门窗大面积敞开,致使制冷效果不明显。为了节约用电,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学院拟对这些空调的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空调用电的智能控制,要求:(1)教室没有人时,自动关闭空调电源。(2)气温在25℃以下时,自动停止全部空调的供电;气温在25℃~30℃时,仅能开启室内其中2台空调;只有气温在30℃以上时才能同时开启3台空调。(3)当场地的门窗未关闭到位时,空调电源将自动关闭,直至门窗关闭才自动恢复供电。

结合任务描述,主要从方案策划能力和方案实施能力进行测评:

1.方案策划能力测评

方案策划能力测试要求考生在2个小时内,按需要对实际工作案例的任务要求进行分析,借助相关工具书、多媒体网络,针对任务要求中的有关空调供电系统的改造要求,以一个实训室为单位,给出一个尽可能详实的,能完成此次任务的方案编写并全面细致地说明采取此方案的理由。测评过程,主要体现考生资料检索、方案策划、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内容主要包括:(1)列出PLC的I/O分配表;(2)画出电路原理图,即控制电路(PLC的I/O接线图)和主电路图;(3)使用的材料清单列表;(4)以一间实训室为单位阐述系统控制原理。“一间实训室为单位”指空调3台、门1扇与窗2个。

2.方案实施能力测评

方案实施能力测评要求考生在3小时内,按照所编写的工作方案,制作一个电路模型:在考场提供的木板上安装电路,用指示灯代替空调器,实现所编写的控制功能,并向考评员演示,回答考评员提出的问题,从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据测评的内容,相关技能操作主要包括:(1)根据设计方案的材料清单,在工具材料区领取所需的材料;(2)方案实施前的工作准备(元器件的检测、安全措施等);(3)木板上根据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安装接线;(4)在计算机上应用编程软件编写PLC控制程序,并下载到PLC中;(5)调试系统中的元器件,如传感器的位置和参数;(6)结合系统调试PLC程序,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相关数据;(7)验证系统功能的实现性,演示解说给考评员。测评过程主要体现考生方案的理解与实施、操作规范、PLC编程与调试、功能的演示解说等方面的能力。

三、测评场地要求与布置

结合这两个测评环节的场地要求,我院测评场地划分了三个区。

1.考核区

每位考生一个工位,配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一张桌面不小于120cm×60cm桌子,设有电源插座,四周间距不小于90cm。保证每个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测评工作,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2.工具材料区(模拟仓库)

为每位考生准备了装有常用电工工具的工具箱及测评中的供选择材料,考生根据编写方案所列的材料清单选择领取合适的材料。

3.信息检索区

考生可以通过工位上的计算机上网资讯,同时设立技术检索资料区域,存放纸质参考书籍、PLC编程手册、传感器参数手册等,便于考生查阅资料。

4.监考要求

测评监考小组由小组负责人、企业考评员、院校考评员共同组成,共4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管理处、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监督指导下,保证测评过程的规范性。

四、综合职业能力测评结果分析

1.方案策划能力测评结果分析

方案策划能力测评总配分30分,综合得分22.3分。分别从功能性能力和过程性能力两方面进行测评,大部分考生的功能性基本能实现,但是对成本的经济和方案的创新方面考虑较少,尤其是在阐述控制原理时,条理清晰度欠缺,层次也不够分明,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不够。

2.方案实施能力测评结果分析

方案策划能力测评总配分70分,综合得分61.5分。分别从安装、PLC编程、调试、安全规范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评,大部分考生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遵循技术规范及安全要求,在向考评员演示表述时的语言文字组织欠缺些。

测评结果,90分以上3人,80~89分15人,70~79分11人,60~69分1人,不合格0人。

分析:测评结果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学生能根据工作中的任务描述,明确任务要求,并能够较快找到需要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从而进行方案设计,注意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规范、技能技巧、操作规范及安全工作要求,思考及操作能力更切合企业要求。

五、职业能力测评模式特点分析

通过开展职业能力测评,了解到该类测评主要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的贴合度,通过测评考生方案策划能力及方案实施能力,达到掌握考生思维层面、技术操作层面掌握度的目的。与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的对比,其主要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点:

1.测评题目内容与日常校园生活贴近,就是解决身边的问题

测评题目以实际工作情景进行引入,而考证是按照职业标准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命题的,不是基于工作项目。考生对测评题目易于理解,并是解决身边的问题,更能引发考生的思考与工作情景体验。

2.测评内容更能体现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测评与常规的考证有一定差异,一般考证由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部分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某些技能点的掌握程度,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职业能力测评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这个方案,从中不但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看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看比较全面。

3.测评有一定的开放性,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测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测评的内容不是来自任何一本教材,而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现场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信息,通过收集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与实际工作的过程相同,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意识。此外,从评分标准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也很多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这些都与现有的考证鉴定不同。

4.测评体现工作的完整性,具有比较成熟的职业特点

考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进行成本预算(设备选型),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最后向考评员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电路功能,整个过程体现了比较成熟的职业特点,反映出比较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场心理素质。

5.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贯穿测评过程,考核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从方案策划到方案实施,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贯穿整个测评过程。区别于技能鉴定对于共性知识、基础知识广泛层面的考核,本次测评通过提供相关的信息检索资源,完成元器件的选择、材料清单的列举、PLC编程和传感器的调试等,并向考评员演示介绍自己设计的电路功能,以验证方案的有效和可行性。

6.测评难度提升,对于考评员的要求更高

这种没有统一答案的测评对考评员也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答案不是唯一的,测评结果有可能因为不同的考评员而稍有差异,因此要求考评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系统性工作认识,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若将考评员的数量增加到4位以上,取各考评员的平均值,将能更精确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

六、以职业能力测评推进我院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通过了解企业考评员、院校考评员在测评工作中的体会,职业能力测评模式虽然很多优点,推动了现行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但是也存在某些不足。如:职业能力测评通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来进行测评,则很难找到某一个完整地包含了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项目,一般而言,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可能只需要用到某一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另外的那些技能就无法测评到了。建议可以进行多个项目的测评,每个项目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都不同,相互补充,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成一些测评,再综合评价,那样就会全面一些。这就要求教师更加了解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将企业工作过程和内容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最终实现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并要更关注过程评价,让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也让我们思考如何以任务为载体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些不足和思考将推进我院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庄榕霞.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J].职教论坛,2013(3).

[2]庄榕霞,赵志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以正确的态度话题优秀的作文下一篇:观看励志电影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