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活动策划方案

2024-08-17

行动学习活动策划方案(共8篇)

行动学习活动策划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藤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藤县行动学习实施方案>的通知》(藤办发〔20XX〕62号) 和中共藤县委员会组织部《藤县20XX年行动学习实施方案》(藤组通〔20XX〕42号)精神,保证全面深入推进我局行动学习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学习的实施意义

行动学习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培养人才队伍、促进科学工作、推动组织发展的思想方法体系,具有普遍性、开放性、发展性等特点,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机制,一系列民主开放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围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持续不断地开展团队学习、研讨、行动、反思,确保认识不断升华、实践不断发展,最终实现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进步、增强个人能力、提升组织文化。行动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干中学、学中干,强调以学习推进工作,以工作带动学习,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实现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五年一工程”为抓手,把行动学习与解放思想、赶超跨越相结合,与解除难题、推动工作相结合,与发扬民主、优化环境相结合,与培养干部、发现人才相结合,为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行动学习,解决局机关各股室、二层机构各单位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团队意识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民政干部队伍,推动人才发展;提高局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协同力和创新力,推进学习型、教练型领导团队的建设;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常态学习、注重实践、民主决策、重抓落实的良好风气,促进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学习型党组织的发展。

三、实施步骤

行动学习实施时间为20XX年6月—20XX年12月,实施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筹备启动阶段(20X年6月)

(一)制定实施方案(20XX年6月上旬)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藤县民政局行动学习实施方案,明确行动学习实施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工作思路等。

(二)成立机构(20XX年6月上旬)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本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党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班子领导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本单位行动学习实施工作,审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许景强 党组副书记、局长

副组长: 韦景金 副局长

黄寿森 副局长

江亚平党组副书记

苏杰明 副局长

成 员: 黄文思 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

许春玲 副主任科员、社会事务和基础政权股股长

冯秀琼 办公室负责人

容锦发 救灾救济股股长

陈昌富 优抚安置股股长

周 鹏 计财股负责人、救助站站长

覃庆雄 殡葬管理站站长

陈周贤 低保中心负责人

苏颖莲 低收入核对中心主任

黄德英 婚姻登记处主任

黄定森 太平婚姻登记处主任、项目办主任

黎菲萍 光荣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冯秀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敏玲、李桂勇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股室抽调。

(三)举行启动仪式和方法技能培训班(20XX年6月中下旬)

1.举行行动学习启动仪式(6月中下旬)

及时举行行动学习启动仪式,对行动学习推广实施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2.举办行动学习理念导入和方法技能培训班(6月中下旬)

要在本单位内部自行组织若干次行动学习知识技能培训,讲授行动学习的理论和理念、项目实施的流程和步骤、操作过程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特殊角色(组长、促进师)技能等,所需专家老师可向县行动办申请。

第二阶段:推动实施阶段(20X年7月—20XX年12月)

(一)确定选题(20XX年7月上旬)

局行动学习领导小组办公室广泛调研并征求本地、本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意见,提出若干个行动学习项目的建议题目,报领导小组确定1-2个行动学习项目。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每个项目可分为若干个分项目,每个分项目可再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分别实施、分步推进。

行动学习的选题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重要性。选择影响和制约本地、本单位整体工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二是紧迫性,应选择当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综合性,选择1个单位(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多个单位(部门)协作解决的综合性问题;四是可行性,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选择在一定人、财、物条件下,3-6个月内,最多不超过1年能较好解决或基本解决的问题,避免选题过大、过虚、过于随意。

根据上述要求和本局实际,确定这次行动学习的选题是:调查摸清全县孤儿基本情况,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法,做好认定工作,加大孤儿的救助工作力度,拓展孤儿安置渠道,创新贯彻落实孤儿保障制度,达到“应救尽救”,保障孤儿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建项目行动小组(20XX年7月中下旬)

根据行动学习各项目实施的需要,每个项目设召集人,由分管领导担任。在征求主要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由推动小组提出各项目行动小组人员名单,报领导小组审定,具体推动项目的实施。每个项目行动小组成员6—10 名,包括组长、联络员、学习委员、陈述者、核心学员等角色。另外,每个行动学习小组配备1—2 名促进师,如有条件可聘请专家作为观察员,为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随着项目实施和学习研讨的深入,每个项目可分为若干个分项目或子项目。

(三)建立行动学习相关制度(20XX年7月上旬)

要研究出台有利于推动行动学习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促进师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制定各类激励政策、机制,规范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营造民主平等、开放合作、积极进取、科学务实的工作学习氛围,激发参与者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团队学习,形成方案(20XX年7月中旬)

各项目、分项目和子项目都要组织召开行动小组分析研讨会,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集体学习、集中研讨、方案试点、总结反思等团队活动,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实施方案或问题解决方案。项目实施方案要明确项目召集人、牵头单位、参与单位、核心学员、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预期成果等,要明确整个行动学习过程的调研、培训、研讨、方案实施等活动的时间安排。项目实施方案需报上一级项目推动小组审批,并报县行动办备案。

(五)评审方案,付诸实施(20XX年7月—20XX年12月)

聘请与项目相关的专家和主管领导组成评估小组,对各项目的学习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改进意见)进行评估,提出修改建议或意见。项目学习小组在实施方案和推进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调研活动。每个行动学习小组在研讨形成项目的实施方案过程中,应安排2—4次调研活动,调研可采用座谈交流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2.组织研讨会。行动学习过程中,项目每个月至少组织1次核心学员研讨会,确保项目分管领导的参与;分项目每月至少组织2次核心学员研讨会。

3.邀请专家辅导。行动学习小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自行聘请专家或通过县行动办聘请,制定培训计划后报县行动办备案。随着项目推进的深入,下分子项目的新学员,可申请县行动办统一组织对新学员进行行动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操作技能培训。

4.严格过程控制。在项目推进之初,应按照行动学习的流程、步骤和县行动办推荐的方式方法实施,每个项目行动学习小组要保持与县行动办的紧密沟通,严格在县行动学习领导小组和推动小组的指导下开展行动学习。行动办要及时督查和密切把握行动学习项目的实施进度及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并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和推动小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控制措施。

5.加强学习交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行动学习小组鼓励学员通过“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网”、“藤县人民政府网——行动学习专栏”、“藤县行动学习QQ 群”以及各种行动学习培训班、研讨会、学员论坛等平台,积极参与行动学习的交流,促进反思和学习的不断深化。

6.创新方式方法。在熟练掌握行动学习的流程、步骤和“头脑风暴”、“团队列名”、“鱼骨刺图”、“开放空间”、“六顶思考帽”等常用研讨方法后,综合应用多种研讨方法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其他方式方法,解除工作中的难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7.反思完善,跟踪实施。项目实施方案在付诸实施过程中,对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项目学习小组要跟踪方案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完善原有方案和工作措施,再实施——再反思——再实施,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切实推进项目完成。

(六)总结固化,成果完善(20XX年12月)

1.总结固化。项目结束后,实施单位及学员要及时总结反思,将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保障机制以工作制度条例、主题片、主题画册等形式固化。

2.成果完善。项目结束后,实施单位要及时召开项目成果鉴定会,聘请专家组听取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成果物化情况的汇报,提出整改意见并予以完善。

第三阶段:评估表彰,深入实施(20XX年1月)

(一)实施情况评估

要组织考评小组对各实施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开展评估。

1.工作进展评估。单位行动学习考评小组实地调研各项目实施推进情况,听取项目小组对项目整体进展情况汇报,查阅物化成果资料,并对学员进行随机抽查座谈和问卷测评,最后进行综合评估。

2.学员成长评估。引入和创新应用360 度评估模型等手段,对学员的成长进行评估。

3.组织文化建设评估。通过对学员的广泛调研座谈和随机抽查测评方式,评估行动学习成果转化为组织内部知识、构建学习型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二)总结表彰,形成机制

局行动小组及其办公室根据实施情况,举办行动学习总结表彰会,对优秀项目成果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根据行动学习开展情况,将行动学习成果广泛应用于各项工作实践中,并通过不断反思完善,在全县民政系统范围内形成行动学习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行动学习实施工作由局行动学习领导小组负总责,行动学习推动小组负责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本单位开展行动学习,促进行动学习在全县民政系统的逐步推广,局行动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和服务工作。各股室、二层机构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行动学习,亲自带头参与和推动行动学习。

(二)强化保障,落实经费

要为行动学习提供经费保障,确保行动学习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宣传开展行动学习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措施方法,及时报道行动学习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行动学习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督查,确保落实

局行动办要定期对行动学习相关单位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全程跟踪、了解各行动学习小组的学习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并提醒纠正。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每月25日前向县行动办报送1篇本单位实施行动学习信息,上报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动态类信息要言简意赅、讲求时效,参考类、调研性信息应突出特点、突出亮点。

行动学习活动策划方案 篇2

1.1 学习是基于结构化知识的问题洞察

1971年, 行动学习法创始人, 英国的瑞文斯 (Reg Revans) 教授在他出版的《发展高效管理者》一书中, 他正式提出了行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个, 一是“投入行动是任何学习的基础”, 二是“最有效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交换 (分享和反思) 实现的”;他的行动学习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加以概括, 即:L=P+Q。在这个公式中, “L”就是“Learning, 学习”, “P”就是“Programmed knowledge, 成形的知识” (亦可理解为“讲授结构化知识”) ”+“Q”就是“Questioning insight, 共同思考富有洞察力的问题” (亦可理解为“分享与反思”) 。

1.2 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团队合作

1991年, 麦克·佩德勒 (Mike Pedler) 进一步发展了行动学习的理论, 他指出:“行动学习是一种组织中人员发展的方法, 其中, 任务是学习的媒介或载体, 其基本信念是, 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 没有学习就没有明智的行动。行动学习有三个因素:参与者、问题以及分享小组或者团队, 他们通过相互支持与相互挑战 (质疑) 取得进步, 行动学习意味着自我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双赢结果, 基于问题的行动既解决问题, 又改变着解决问题的人。行动学习的成功主要依靠询问, 而不是想当然的知识或指导。”

1.3 学习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1997年, 爱伦·毛姆福特根据他对行动学习的实践研究成果, 对瑞文斯的学习公式进行了修正, 将原来的“L=P+Q”变成了“L=Q1+P+Q2”, 他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来自于迫切解决某个问题的驱动力, 所以学习是以对相关问题、困惑或机会的发问开始的 (Q1) ;针对特定问题, 会有一些已经成形的相关知识, 知晓这些知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所以行动学习的第二步是获得这类知识, 这时往往以“P”的方式 (指导或讲授) 进行学习;最初提问引发的思考与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会引发对问题的重新定义、对过去经验的重新解释, 激发出更为多样化或更具深度的见解, 这就是第三步, 由团队成员共同促进 (Q2) 。新公式明确了学习首先从询问开始, 强调了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而不是线性的从“P”到“Q”的单一路径。

2 行动学习法对中职教学活动的启示

目前,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存在着一定的厌学情绪,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样的学生, 如果我们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要想在三年 (其实是两年甚至不到两年) 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 又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十分困难的, 这也正是目前社会上对中职学生认可度不高、中职生从业技能不精、发展受限、社会地位不高的直接和客观原因。行动学习的理论及其在许多国外和国内知名企业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践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和思考, 对于我们改进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 有着很好的启示。

2.1“学习”=“学+习”

行动学习将“用”作为主题和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 (以个人和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作为学习主题) , 将“用”与“学”整合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 从而实现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的目标。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习”是什么?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 经常会把“学习”两字挂在嘴边, 而忘记了“学习”的本义:“学习”=“学+习”。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言之吾听, 示这吾明, 行之吾知之矣。”这就说明, “行动”其实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的教育家和政治家都反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可见, 行动学习的理念, 国人其实并不陌生, 著名的教育家陶公就因此而将原来的名字“陶知行”改成了“陶行知”, 以强调和告诉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行动” (实践) 的重要性。反观我们现在的中职课程教学, 有多少门课程, 用多少的时间给学生用于“行动”呢?客观的说, 是很少。因此,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作为老师, 除了教授学生必须的理论知识以外, 还应留出足够的时间,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上, 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 学习中“行动”, 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负担, 学以致用, 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关于这一点, 笔者想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众所周知,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难学是举世公认的, 可对于中国人来说, 有几个人正常的人是不会说的中国话、写中国字的呢?难道十几亿的中国人都是天才吗?肯定不是的,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天天都必须用, 并且我们天天都在用中不断地学, 这种学与用的不断循环, 最终使我们熟练掌握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字。可见, 从一门课到一个专业, 要完全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不但要“学”, 还要“习”, 并且不断循环, 总结和提高, 才能取得成功, 这也正是行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取得巨大学习成效的最根本的原因。

2.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行动学习强调学习不是单向的的灌输, 而是双向、多向的交流, 知识和经验的充分分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目前的中职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主角, 其对课程内容的讲授基本上贯穿了课堂的始终,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极少, 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发问, 更无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和感受的时间, 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 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一些看起来跟自己毫无关系、自己根本不关心的东西, 学来有什么用?不知道教师下一步会讲到哪里, 讲什么内容, 学习逐渐地就完全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事情, 离学生越来越远, 学生的学习也就逐渐地就由有劲使不上到有劲不想使、不会使, 学习也就慢慢地成了一件痛苦而无聊的事情, 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呢?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也无从了解学生的需求, 无从知道学生学到了多少, 掌握了多少, 教师对学习进程的把握也就无从谈起, 教学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 教师的教学活动没有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实际上也就缺少让学生“行动”这一环节, 因此, 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2.3 团队 (小组) 是进行学习的理想组织

最新学习理论表明, 在社会情境下, 以互动方式进行的团队学习, 其效果远胜于个人学习。行动学习的核心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团队学习, 通过学习者间的支持与质疑激发反思和创新。

班级教学是现阶段中职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组织形式, 一个老师一般要面对40至50名学生进行授课, 这种学习组织形式的不足一是教师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 难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再就是容易形成一种群体的惰性, 形成你不想我也不想, 你不做我也不做, 大家滥竽充数混日子的局面;再就是容易引起学生对表达自己思想和愿望的害怕与恐惧 (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某人对几个人说话可以无拘无束, 但当听他讲话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怯场和害怕) 。行动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是在小团队中来进行的, 团队的人数一般是在5到9人之间, 一些研究表明, 在这样人数中的团队中进行学习, 易于开展充分交流、讨论和分享, 让思想的火花产生碰撞, 产生新的思想和观点, 形成创新, 容易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有鉴于此, 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不妨将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来进行课堂的教学, 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得到小组成员和老师的关注, 让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小组里让每一个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 还可以把每一个小组讨论或行动的结果拿出来展示和分享, 让更多的观点和成果得以交流,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学习是需要终身进行的

传统的学习和培训模式中, 学习的内容上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 是一种知识和内容的机械组合和堆砌, 很难从流程上管理知识的学习、消化、应用、提炼等全过程;行动学习以“提出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方式有机循环的进行下去, 就像一部前后关连的电视剧一样, 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提高。

“学习十几年, 工作几十年”是现阶段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真实写照,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行动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是一件需要不断循环连续进行的事情,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里, 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程度是相当迅速的, 人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 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 老师应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也教会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树立起长期终生学习的观念, 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取得进步, 获得成功。行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无疑让我们领悟到了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的一种崭新的、更具创新精神和学习效率的方法, 即在工作中、团队中学习, 经过思想的碰撞与反思后再将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再实践、总结和提高并不断循环和上升, 使学生的能力能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不断的实实在在的提高。

2.5 教师还应是学习的促进者

行动学习过程中, 教师是一名过程专家, 是一个令人信任的中立者、观察者, 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以更加有效的方法思考问题, 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 营造一个安全的、有利于说真话、有利于反思、有利于深入问题根源以及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学生或受训者是主角, 他们必须承担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学习的责任, 老师只是引导他们以更有效的方式思考与对话, 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真正学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在目前的中职课程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往往更多的局限于“授业”和“解惑”上, 而将“传道” (教授学习的方法) 置于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他们也会提出一定的问题, 然后不等学生思考就开始自顾自说, 把问题的答案全部告诉了学生, 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住。这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完全就变成了被动和机械的行为。在行动学习中, 对老师的定位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促进师。促进师不一定 (当然也可以是) 是某个学习专题或问题的专家, 他们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制定学习和讨论的规则, 控制学习和讨论的进程, 按照发问——引导思考——引导行动——引导反思——分享——获得结论, 并且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始终保持中立, 整个的学习和思考以及行动基本由学生来完成,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使学习的效果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由于在中职学校里, 学生多是对所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及内容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此, 作为教师, 必要的、基本的新知识传授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促进和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行动、自我学习、反思、分享并获得知识及技能的过程, 因为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教会他们“道”, 即学习的方法, 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之“道”, 才是根本, 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有“道”而学, 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行动学习中促进师这一角色的工作内容、模式及其工作步骤及作用无疑为中职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那就是, 老师不仅要扮演好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 还要做好学习的促进者,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道”。

3 行动学习理论指导下中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行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开展对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上,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使行动学习成了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创造一流业绩的利器。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 其教学内容和对象与企业员工培训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因此在应用行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行动学习模式, 笔者认为可按照下列方法来进行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行动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步骤设计

(1) 对行动学习的基本理论及过程和方法进行向学生必要的介绍, 特别是对行动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思考工具如头脑风暴法、六顶思考帽、鱼骨刺分析法、动态思维导图等做必要的介绍, 制定必要的学习规则, 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来源、学习和生活经历等, 为学习小组的划分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3) 将班级学生按照5~9人一组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将同组学生桌椅进行集中摆放在一起, 课堂教学时, 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一起的形式进行。

(4) 根据教学的内容, 按照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准备相应的问题, 对提问的方式及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引导过程进行准备, 对需要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讲解的相关新知识进行必要的准备。

(5) 每次课堂开始时, 先在全班进行一些能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小游戏 (破冰行动) , 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打破相互之间的心理隔阂, 为后一步的学习和讨论做好准备。

(6) 向学生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引导各组学生运用行动学习法的相关思考工具进行讨论并将各组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7) 教师根据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 对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必要新知识和技能进行课堂讲解。

(8) 结合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讲授, 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 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练 (做题) ,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讨论, 交换和分享个人和各组学习的成果。

(9) 教师回顾和点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 各组总结学习的成果并进行交流与分享。

3.2 行动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分组应当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 让有不同性别, 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分享和交流各自思考和行动的学习成果, 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2) 对学生所提问题应当结合课程的内容, 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及其生产和生活经历, 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 同时能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后面的内容。

(3) 教师要事先要制定好小组讨论的规则, 控制好思考、讨论和交流分享的进程, 指定各组的“小促进师”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

(4) 教师要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尊重他们思考和行动的成果, 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和实践, 促进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5) 建立更加灵活机动的学习成绩评价机制, 把学生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和动手操作等内容也纳入到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项目中, 促进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加到行动学生中来。

(6) 不能象在企业里开展行动学习那样, 完全抛开新知识讲授的环节, 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许多问题可能是完全陌生的, 也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和思路, 因此, 必有视具体情况, 对新知识讲授这一环节, 合理地予以保留。

(7)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注意与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 与已经学过的学习内容相衔接,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温故知新, 所学的知识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和巩固, 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摘要:行动学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流行于众多西方知名企业中的员工培训方式, 是被大量事实所证明了的, 对解决企业中现实存在的问题相当有效, 对改变人的心智模式和学习效果产生重大而深刻影响的一种学习模式, 这种在企业备受推崇的学习模式跟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行动学习法,中职教学活动,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张鼎昆著.行动学习[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5.

活动方案:现代交际的行动指南 篇3

(一)基本内涵

活动方案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筹划,主要应用于专项工作或重要事项。活动方案是计划的一种,对提出活动决策、实施活动决策、检验活动决策的全过程进行预先的考虑和设想,目前已广泛进入现代交际领域,比如晚会策划,产品促销,主题班会等,成为现代交际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

(二)基本特点

活动方案的特点一般可以概括为有预计性、方向性、条件性、程序性和效率性等五个方面。

1.预计性:活动的内容应该对潜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事先考虑,并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措施要求专一、周密。

2.方向性:活动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再好的方案,如果没有方向,势必与目标脱节,就不能成为方案。

3.条件性:活动必须在现有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之下进行,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再好的方案也是纸上谈兵。

4.程序性:为实现预期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或操作步骤。一般分为系统性程序和应用性程序两大类。

5.效率性:活动的措施能够保证活动进行的速度和效果,并以合理的效率实现活动目标。

二、活动方案的写作技法

(一)经典范例

牵手托起金色的希望

——《温暖》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王龙祥

[指导思想]

关爱贫困生是全社会的责任, 帮助贫困生是爱心的体现,与贫困生牵手结伴、共同进步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活动主题]

心系贫困生,关爱贫困生,与贫困生心连心,共同托起金色的希望。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学生乐于奉献。

2.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提升人格品位。

3.让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搜集信息与参与活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片,了解贫困生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2.调查、走访贫困生,特别是身边的孤儿、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以及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

3.以《同在蓝天下, 我们共同进步成长》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4.邀请本地区慈善机构的领导或乐于慈善事业的代表讲话。

[活动过程]

一、心系贫困生

1.揭题:《温暖2007——牵手托起金色的希望》。

2.观看多媒体片《我有一个梦想》。

3.畅谈感受,初露情感,让学生说出感受,表达心声。

二、关注贫困生

1.组织学生汇报各自了解的情况,说说所了解的贫困生的特殊困难,他们最需要怎样的帮助。

2.请出应邀参加活动的身边的贫困生(他们有的是孤儿、单亲儿童,有的是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说出心里话。

3.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的欲望。

4.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爱心大行动

1.同学们捐出零花钱,投入爱心箱。

2.捐出一本好书,一个学习用品 (让同学把心愿表达出来)。

3.邀请慈善机构的领导或当地乐于慈善事业的代表讲话。

4.播放多媒体片: 温总理到北京石景山学校看望农民工孩子。

5.诗歌朗诵:《同在蓝天下,我们共同进步成长》(学生活动前自己创作的) 。

四、牵手向明天

1.向应邀参加活动的贫困生赠送礼物并牵手结队。

2.制作一份贺卡,献给与你牵手结队的贫困生(送上你的问候与祝愿) 。

3.给远方的贫困生写封慰问信,表达一份浓浓的爱意。

4.请部分同学展示他们的贺卡,师生共同评点贺卡内容。

[活动结束]

1.师生齐诵 : 伸出你的手, 献出你的爱, 温暖你和我。今天, 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 明天我们将收获爱的硕果, 让我们手牵着手, 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2.教师总结;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选自《新语文学习》(教师版),本文略有改动)

(二)技法指津

活动方案从内容上分一般为行政性方案、商业性方案和日常性方案,因此相应地活动方案有三种:一是行政式,即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实施要求几个部分来写,一般适合于行政单项活动;二是商业式,即按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对象、活动方式、广告方式、活动准备及效果评估等几部分来写,一般适合于营销单项活动;三是日常式,即按活动方式、活动过程、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几部分来写,一般适合于交际单项活动。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活动方案通常形成以下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和撰写方法。

1.指导思想。

这部分提出制订方案的总原则与总理念,强调执行此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爱贫困生是全社会的责任,帮助贫困生是爱心的体现,与贫困生牵手结伴、共同进步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指导思想第一要具统一性,第二要具原则性,保证从认识上提高重视,确保方案实施的力度和效果,这是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活动主题。

其一,热点即主题。

心系贫困生,关爱贫困生,与贫困生心连心,共同托起金色的希望。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反映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国家虽然基本摆脱了贫困,但是仍有6000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之下,这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心系贫困生,关爱贫困生”,不但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而且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其二,学科即主题。

中学生的活动往往与学科有关,由学科教学延伸出主题是一种二次开发。《温暖》主题班会活动本质上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它既是生活的,又是语文的。

其三,生活即主题。

中学生的交往主要在于学校和家庭,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主要源于身边生活。贴近生活实际,选取反映身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作为主题,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3.活动目的。

对活动目的进行阐述,开展目的是什么?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让学生懂得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学生乐于奉献;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提升人格品位。

目的决定行动。《温暖》通过献爱心活动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4.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一般从三方面进行。一是人员分工,可以按人员的兴趣特长进行安排,比如制作多媒体就应请擅长CAI的制作,创作诗歌就应考虑具有文学特长的;二是活动内容:哪些同学负责调查、走访贫困生,哪些同学负责邀请本地区慈善机构的领导或乐于慈善事业的代表讲话,等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三是物资保证。物资既指硬件方面,比如温总理到北京石景山学校看望农民工孩子的视频,也指软件方面,比如宣传等。

5.活动过程。

这部分是方案的实质性核心部分,通常是将活动过程划分成若干环节,每一环节形成一个步骤,各自围绕目的、任务、措施分别展开。

一、心系贫困生→二、关注贫困生→三、爱心大行动→四、牵手向明天

活动的步骤明晰,环环相扣,主题直指“心系贫困生,关爱贫困生,与贫困生心连心,共同托起金色的希望”,不枝不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个人讲演和赠礼,又有集体的捐款和合唱。

6.活动结束。

可再次强调执行方案的希望和要求,呼应前文,总结全文。

三、活动方案的实战演练

(一)问题

1.反对浪费,提倡节约(2006年湖北省恩施州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作为中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班级准备开展一次“反对浪费,提倡节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撰写活动方案。

2.沟通,从心开始(2006年广东省湛江市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

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举办两项活动。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座谈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座谈会设计一个方案。

(二)提示

学校光盘行动活动策划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厉行节约做美德示范者,光盘行动做文明西邮人。

二、活动目的

以师生文明素质的提升和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为目标,以学校食堂、宿舍为主阵地,全面发动学校餐饮经营者和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校教育全覆盖,从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细节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宣传餐桌文明知识,倡导餐桌文明行为和光盘行动,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培养师生健康文明的餐饮文化,让“光盘”成为文明生活习惯,让节约成为校园最新风尚。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__年8月-9月

多渠道全覆盖开展“厉行节约光盘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的倡议动员、宣传教育和工作部署阶段。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校、学院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全媒体、多角度、大范围的宣传,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开展学生教育、活动推广,做到活动阵地全覆盖、活动对象全覆盖,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时代内涵,深刻理解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确保活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积极营造勤俭节约的浓厚校园氛围,让“文明餐桌”在学校蔚然成风,让“光盘行动”的观念深植师生心中。

(二)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9月

从需求和供给两侧发力,围绕“宣、教、查、管、带”等五个环节,扎实开展“厉行节约 光盘行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督查、管理和带动,积极推进餐饮服务的精细化,动员引导广大师生争做厉行节约、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践行者、示范者,切实减少校园餐食浪费,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校师生中蔚然成风。

(三)总结推广阶段:20__年10月

及时总结和推广本次活动中的经验,对在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同学持续践行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

四、活动内容

(一)多途径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印发倡议书、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公益海报、摆放光盘行动展板、粘贴文明用餐桌贴、用好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全媒体、多角度、大范围的宣传,积极营造文明就餐、光盘养德的就餐环境;开展厉行节约和文明就餐教育,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厉行节约 光盘行动”纳入“开学第一课”,教育教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扭转攀比炫耀浪费心态,争做“光盘侠”。(宣传部、学工部、校园委、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各学院)

(二)积极组织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举办征文、签名承诺接力、公益广告设计、制作手抄报等活动,培育厉行节约校园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如“餐厅劳动教育第二课堂”、“食堂餐盘回收体验日”、“我是食堂小杂工”等勤俭节约体验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换位思考,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组织开展“我节约我光荣——晒光盘获点赞”活动(“赞”包括水果、餐巾纸、洗碗布等,具体内容结合学校及各餐厅实际),通过正面激励来引导广大学生主动光盘,表达学校对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宣传部、学工部、校园委、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各学院)

(三)发挥学生骨干模范带头作用。设立文明用餐监督员,招募师生志愿者,发挥基层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教师党员和党员工作站、伙管会、宿管会等学生社团骨干,主动参与“厉行节约 光盘行动”系列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中,积极深入食堂和宿舍,问询师生需求、征集意见建议,引导督促师生按需点餐、文明就餐,带动和监督广大师生做厉行节约的宣传者、反对浪费的传播者、文明就餐的监督者、光盘行动的示范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舆论氛围和宣传教育工作进食堂、进班级、进宿舍、进头脑的宣教效果。(组织部、学工部、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各学院)

(四)切实加强食堂精准管理。健全餐饮质量反馈制度,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推广用餐行为准则,减少因饭菜质量、口味等因素导致的食物浪费,定期在广大师生中开展餐饮满意度调查,强化考核,稳步提升餐食品质;加强餐饮经营的精准管理,将厉行节俭的理念贯穿到采购、生产、加工、服务等食堂经营管理各环节,优化食材采购,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均衡,从源头减少浪费;优化供餐方式,科学安排餐食数量,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按照“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原则,倡导师生们按需、少量、多次取餐;要求广大师生使用学校配发的爱心不锈钢餐盒,减少一次性餐盒及食品专用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的使用,建设环保生态节约型校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在餐厅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LED屏幕等形式,营造健康、营养、文明、节俭的用餐氛围。(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实,要细化方案,明义明责,强化措施,做细做实,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厉行节约 光盘行动”宣传、教育、督查、管理和带动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争做厉行节约、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践行者、示范者。

(二)营造氛围,强化宣传。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要用好用活媒体和社会媒介,积极营造“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校园舆论氛围和宣传教育工作进食堂、进班级、进宿舍、进头脑的宣教效果,引导师生养成健康、文明、节约、光盘的消费模式,努力营造“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校园风尚。

“弯腰行动”活动方案 篇5

六塘中学 “弯腰行动”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美好心灵,我校积极响应“清洁家园,爱我六塘”这一环保主题,我校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一个“弯腰行动”的专题活动,针对学校校园和六塘集镇的整体街道,来一次大的清扫行动,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弯腰捡垃圾的良好习惯,做到心中有自己,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校,共建平安、和谐、洁净的校园。

二、活动时间:

2011年3月8日下午1点开始

三、活动安排

①由马梦痕校长发表动员讲话。

② 实行活动班主任的全程责任制,整个活动的总负责是副校长周达。③ 学校行政分配到各年级负责,六年级杜伟明,七年级李迎新,八年级刘俊恒,九年级杨全军。

附:宣传口号(也可班级自选):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园,校园的美丽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共同来创造。

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

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弯弯腰,净校园。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校园是我家,洁净是我责

创建卫生学校,你我共同奋斗!

做校园主人,当环保先锋!

保护校园环境,美化清洁家园!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绿化、美化、洁化我们的家园!

多一份自觉,多一份清洁。手拉手、心连心、创建文明卫生校园。营造绿色环境,净化生存空间。

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

阳光助学行动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资金,减轻贫困优秀学子的家庭困难,使受助者能够摆脱学费的困扰,开心无虑地踏进梦寐以求的高校大门,同时通过此次活动唤起更多的社会爱心,把“利群阳光”打造成更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社会公益爱心平台。

二、活动细则

(一)资助数量:20名;

(二)资助形式:一次性资助每名“利群阳光学子”助学金5000元人民币,帮助实现大学梦想;

(三)报名条件: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今年高考二本以上录取新生(不含免学费专业),原则上不与其它公益活动重复资助同一名学子。

(四)申报材料:

1.申请表1份(附申请书,另贴1张1寸近照);

2.身份证复印件1份;

3.贫困证明1份(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出具);

4.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1份(可在通知书到达后补交)。

三、助学金发放方式

助学金由__团县委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于8月15日前统一发放给受助学子。

四、活动流程

(一)活动报名:参加的优秀学子向团县委报名并提交相应材料;

(二)资格筛选:团县委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要求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拟资助者名单;

(三)名单公示:通过__电视台、__报等媒体对拟资助的利群阳光学子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姓名、就读学校、高考分数、录取院校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7天;

(四)确定名单:通过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资助学子名单。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

报名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行动方案》关键在于行动 篇7

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 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 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是城乡建设模式粗放, 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 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等。据有关数据显示, 在全国500多个取得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中, 真正按绿色建筑要求建成的仅有50多家。

绿色建筑, 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 对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对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是指导我们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有了好的方案, 关键在于执行。

根据以往绿色政策执行结果来看, 后续配套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更重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只是纲领性文件, 具体细则还需要分管的部门来具体研讨, 出台相关的配套细则。因此, 各地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我们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 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中要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 纳入总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 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绿色建筑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支撑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 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 设计行业最先受到挑战, 如何实现合理的、可持续的建筑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推动绿色建筑行动, 要加大政策激励。要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 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要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 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要研究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政策;要研究制定容积率奖励方面的政策, 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 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

发展绿色建筑, 要完善标准体系。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加快制 (修) 订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尽快制 (修) 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 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 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方案的研究 篇8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头脑风暴

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起源于德国,由于其优良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正被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借鉴、吸收与推广。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听课,缺乏实践以及思考,教学效果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发的过程。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实践内容大为增加,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最常见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其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俗称“六步法教学”。

1.咨询:将明确的项目目标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教材,上网查询,设备资料手册,国家标准等途径,学习项目的相关背景知识。项目目标要求要在上一次课中布置,以便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堂以及课外时间熟悉项目的背景知识。

2.计划:学生讨论项目的执行计划,在此过程中,充分讨论项目执行的各个细节,并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计划,以便进行比较选择。

3.决策:学生最终确定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后续实施过程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方案。

4.实施:学生根据自己讨论决定的技术方案,开始具体实施相应的任务,实施过程是项目具体执行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目标任务。

5.检查:教师通过项目目标对学生的实施内容进行检查,获取各个团队的完成情况。

6.评估:根据检查的结果,组织全体学生对各个团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包括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明确认识到本团队以及其它团队完成项目的情况,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关键问题

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控制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过程只是简单的听,记,缺乏思考时间和实践机会,综合能力提高有限。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后,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能够很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全程跟踪,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的过程要注意度的把握,教师讲的太多,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引导的不足,会让学生目的不明确,并偏离正确方向。学生则要能够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并积极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从以往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2.学习小组的构建

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组的人数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保持一致,根据课程中设计内容的大小来决定人数。分组要明确团队中各个学生的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过程中,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每次项目都要安排负责人,以及其它各个岗位的角色参与者,以便能够职责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经常性的更换角色,以便能够掌握各种能力。

3.行动导向教学微观方法的使用

为了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尽量采用多种模式的行动导向微观教学模式。比如:卡片法、头脑风暴法、旋转木马法、拼图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法等方法。微观教学法的采用,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方法。为避免学生产生疲劳,不宜在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相同的微观方法,或者采用固定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在传统的微观教学方法上进行延伸创新。微观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4.重视评估过程

评估过程往往会被忽视,一般认为只要学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简单的进行打分就当成评估过程。其实,评估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希望知道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完整的评估过程,能够避免简单打分的不足,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完成的质量。这里的完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积极肯定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以便在下次改进。评估的形式要多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把评估过程当做是一个集体讨论和展示作品的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所有团队的完成情况,进而对比提高。

5.时间的把握

由于将教学过程细分为六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时间要做到合理掌控,在任务目标下发的同时,要将执行的时间也明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时间观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由于各个团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完成的进度也可能有所差异,教师要尽量保证较慢的团队提高效率,让较快的团队在完成既定任务后,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合理的做法,可以在任务中,为较快的团队曾设一些附加内容。

四、小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下转第51页)(上接第48页)顺利实施,首先要对教学载体进行合理的开发与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并采用“六步法”项目实施步骤,并综合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基于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科学的运用行动导向法于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育锋.部分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5-11.

[3]朱浩,孙旭.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2009,11.

上一篇:母爱初三作文800字下一篇:初中英语作文翻译50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