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2024-10-13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精选13篇)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1

城北办邵火庙小学落实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总结

接到教育局关于学习贯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后,我们高度重视,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加强督促检查等措施,让广大教职工吃透了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和思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明确学习步骤

针对标准,我们首先召开了专题班子会,就如何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详细了学习方案和计划,明确了目标和责任。同时,组织教代会组成人员和部分教师代表结合标准对《东关小学师德考核办法》、《教师业绩考核方案》、《教师培训方案》等进行了初步修改和酝酿。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通过校园网、明白纸等形式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发到每个教师手中,并通过宣传栏、教师集会、教研组学习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了宣讲和解读,让教师切实认识到《标准》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掀起了学习和落实的积极性。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精神深入人心 在组织教师吃透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学标准、找差距”等主题活动,引领教师对照标准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找准差距和不足。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专业发展点评活动,组织教师互帮互助,找出不足和差距,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研讨会、“ 我的专业发展之路”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标准深入人心。

四、作好结合文章,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一是将学习与教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驾驭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二是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引导教师规范办学行为,科学从教、以爱施教;三是与育人结合,提高育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成效。

城北办邵火庙小学

2016年12月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2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中学地理教师知能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熟练掌握了地理学科知识, 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而这恰恰是教师作为专业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能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具有相当水平的地理教学能力, 但教育能力水平较低,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明显不足。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 而我们的地理教师却是毫无办法, 无能为力, 无所作为。第三是地理实践能力差, 地理教师特有的教学技能技巧没有形成。如地理实践和科技活动指导组织能力、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和绘制技能、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等, 都是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 而正好又是多数地理教师所缺失的。

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首先, 地理教师要更新知识, 系统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除了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外, 还要系统学习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论、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科研方法等知识。其次是掌握相应的地理教育教学技能。这方面的技能技巧有地理科技活动及指导能力、地理实践教学能力、地理板图板画设计绘制能力、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地理教育科研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结果, 更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编排体例与旧教材有明显的区别, 新教材提供地理事实材料, 要求通过各种活动, 师生合作, 共同探究、分析, 最后得出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更加关注合作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地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如何掌控引导教学过程, 如何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快乐历程等, 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所以地理教师要创新教法, 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自身也应该学会感受过程、体会过程、享受过程, 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要落实这一目标, 地理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 地理教师要热爱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事业, 对地理教学充满热情和激情。有些地理教师自己对地理就不感兴趣, 当年大学时期学地理也是无奈之举。参加工作后, 又认为在中学里地理是副科、小学科, 地位低, 抬不起头, 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学好地理。导致教学没有激情和热情, 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师生都得不到快乐情感的体验。其次, 地理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 积极投身课改。有一些地理教师观念保守, 对课改有抵触情绪, 总认为原来的教材好教, 原来的学生听话, 不愿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更有甚者, 干脆以旧教材为标准, 根据旧教材备课和上课。再次, 地理教师对地理新事物要高度敏感, 积极关注和追踪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现在社会已进入知识大爆炸时代, 各种现代技术被应用到地理科学研究中, 各种现代技术用来辅助地理教学, 产生了许多新的地理科学知识, 形成了许多新的地理教育技术。地理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和掌握, 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第四, 地理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人地观和人生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们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环境在时刻变化, 作为地理教师, 一方面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些变化, 预见其后果, 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人地观和人生观。随着经济的发展, 周围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 只看到不利的一面, 把环境破坏无限放大, 一味否定;更有的地理教师把悲观的论调传导给学生, 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3

一、校本教研——让教师鉴赏教学的魅力

为了实现“让工作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的”教研工作目标,我们在“基础教育抓基础”的办学思想统帅下,着力开展了务本求实的校本教研活动。

关于校本教研,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为语数教研组和综合教研组,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网络组织、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计划、校本教研记录。每学期各组都按计划真实地开展3次以上活动,每次活动都确定一个专题,活动的流程为:讲课——说课——评课——专题辅导。活动中大家根据主讲教师所执教的课围绕专题共同进行教学诊断,找出差距。一次次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每位教师从内心产生一种动力,驱使教师们在专业方面不断向上,追求完善。

中心校每期组织三个“一”活动。(1)一次与兄弟学校的教研联谊活动。促进校与校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增进友谊。(2)学校由教务处组织一次全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明确教研活动的主题,抽取学校骨干教师献课和说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并写出听课后的体会。(3)学期末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由各教研组推荐教师参与竞赛。

二、课题研究——让教师体验研究的乐趣

我校切实把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开学初每位研究教师都要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了使教师的研究方案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四次以上有关课题研究的培训。从课题研究基础知识的辅导到如何选择课题、怎样制定研究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较实用的辅导。在平时的研究中做到“四个有”:有统一研究的主题,有固定的研究时间,有准备的中心发言稿,有具有价值的活动反思。

我校上一个县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的立题、开题、实施、结题等过程管理由我担任组长及课题主持人,全方位进行指挥监控。并分解成三个校级子课题进行具体研究,研究效果明显,过程资料齐全规范,已于2007年成功结题。该课题在2008年科研成果评比竞赛活动中获得县级二等奖。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素质明显增强,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2008年4月,我校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比,推荐出邓国东、宋晓芬老师指导的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天青石探秘”参加县级比赛,获得全县的一等奖。成绩的取得,让教师们极大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们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我们学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展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肯定能推动我乡乃至全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我们考虑再三最后把“利用乡土资源实施校本活动课程研究”作为我校的科研课题来进行研究。2008年6月,我校提交了县级课题“探究家乡资源实施校本活动课程研究”的立项申请。2008年10月,经过专家开题会议,通过了课题立项,现在正式投入研究。我们预期的研究成果是:攥写研究报告、编著家乡资源乡土教材、收集经验论文和问题反思等。

三、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感受成长的幸福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俯拾皆是,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书,多研究一些教育理论,多一些理性思考。组织新课标的学习,各位教师都撰写所任学科新课标的学习体会,学校召开专题交流会。教师写出学习心得,学校对此项活动有过程记录、总结、反思。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由于本周期(2007--2012年)的继续教育工作实行微机管理及培训。我们把培训重点放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科目上,要求各位教师参与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完成作业并上传作业,培训辅导员对学员上交的作业进行批改评分。通过培训,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的电脑知识和电脑与课程知识的有机整合,提高了我们应用电脑制作课件和应用远教资源上课的能力”。

四、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教师的公开课竞赛、说课和评课竞赛活动的组织认真、公正、公开。并按照评委给出的分数进行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列,再录取成绩优胜者评定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二)教育教学优秀论文及教学案例竞赛等的宣传、发动、推荐、评比工作常规性地开展。我们在平时注重让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重视教师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动员教师撰写论文、案例,定期进行论文、案例的收集、评比工作,选送到上级部门参加评选。今年我们还加大了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向各级报刊发表教学经验文章,多参加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本学年我校教师有三人获得市级的等级奖。

(三)组织好师生的各种竞赛,完全凭学生自愿报名参赛。指导教师获得相应的等级指导奖。教师曾靖秋获得县级“奥运”主题演讲赛二等奖。我校教师曾靖秋参加卡拉OK歌唱比赛获得全乡第一名。

(四)每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乡教育管理中心都要对获奖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并在年度考核时按奖惩方案嘉奖分值。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4

关于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措施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根据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师配备

我校现有学生1150人,教学班21个,平均班额55人。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7人。

二、配套设施

我校是与原红沙沟片四处小学合并而成。学校校舍等硬件设施陈旧,校舍拥挤。

三、课程设置

1、依法科学设置课程、安排课时

我校坚持按国家课程标准及省市相关的要求开齐开足了课程。具体做法:每学期由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似定课程计划,在此基础是拟定课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并规范到班、上墙。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校本课程,全面落实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课程,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有明确的要求,使各类课程的开设有计划实施,落实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个人课程表,并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没有增减学时的现象。

四、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

我校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安排各学科课程。我们还特别注重了加强各学科、各年级组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等都给予了相应的倾斜,并设立了年级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本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多年来,我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六不”原则,即(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允许教师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做到执行规定不含糊,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定期检查,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

五、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体育锻炼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到操场上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体魄,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要求,一二年级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3节体育课,每天课间操30分钟,每天下午安排30分钟课外活动,当天无体育课的班级,活动1小时,确保了学生每个学习日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六、严格管理和考核挂钩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考核制度,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晋级、教学绩效均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月考核、期末业绩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挂钩。

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程规范方面

(1)对把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校在原操场上新建教学楼,为了学生安全,学校报请上级同意,体育课以校园内小幅度活动和内堂为主。

(2)学校把是否按课表行课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禁止不按课表正常行课、随意调课、随意增减某些课程课时的行为。

2、关于大班额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资源整合校舍紧张和师资不足及学校教师大龄化问题,造成了我校以前年级大班额情况,对此,我校已向上级申请改善校舍和加大师资配备。新教学楼已经在建,从今年秋学期开始,我校起始班级将不存在大班额问题,校舍拥挤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5

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 落实情况及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五日

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落实情况及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指挥部: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指挥部7月10日下发的通知关于《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安排》要求,我标段细致准备、逐项完善现将近期的工作落实情况及下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管理制度标准化 1项目部

根据通知中所列出的7项基本管理制度(1.综合管理制度 2.施工管理制度 3.质量管理制度 4.砼管理制度 5.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6.计财管理制度 7.物资设备管理制度)为基础,组织项目各部门建立健全一系列的项目管理规范性文件,现已初步制定了《管理制度手册》,并结合我项目架子队情况及承担的施工任务进行细化、补充,形成一套有效的项目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今后的施工作业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确保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实现标准化目标。下阶段7月20日前将对编制的《管理制度手册》进行细化、补充完善。责任落实人项目书记张世强。

2架子队

现已完成搭建、承租,桥涵架子队办公室(位于同抚大堤大桥)、路基架子队办公室(位于二村老派出所)、房建架子队办公室(位于联检综合楼),架子队管理人员均由我单位正式员工担任。

根据项目部制定的《管理制度手册》完备各项架子队管理制度。办公地点整修、办公设施、上墙图表及职责牌将于7月22日前落实完成。

二、人员配备标准化 1项目部

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采用框架式,项目部设置有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2人、项目党工委书记、项目总工程师、财务负责人、经济师2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3人、物资工程师3人、试验负责人2人、桥梁工程师4人、路基工程师4人、房建工程师4人、通信工程师1人。项目部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做了详细的要求,能确保施工管理的需求。其他相关专业工程师及数量将随工程进展情况陆续进场增加,2架子队

架子队设置有作业队长,技术负责人,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并且各个作业班组都设置了班组长,严格按照“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要求配备作业队人员,结合各个作业队专业性质以及承担的施工任务进行配置,确保人员数量和队伍素质满足施工任务的需要。

三、项目部标准化 1项目部硬件设施

项目驻地在临建时就按照指挥部的要求标准化布局、标准化建设。生活区、办公区布置分明为院落式,总占地面积4000m²。C20砼硬化场地1500m²,现已做到水电通、道路平、信息化全覆盖。

2“五室五小”设施(1)五室

设有大小会议室2间总面积300 m²,资料室1间40 m²,办公室13间,活动室1间,阅览室1间,设施满足安全、卫生、通风、美观等要求。

(2)五小 1宿舍

对承租驻地房屋进行改造,更换了塑钢型门窗,房顶采用阻燃型材料,屋内粉刷墙面铺设地板,设施整齐、清洁,各项制度标牌挂设健全。

2食堂

布局合理总面积200m²,满足所有员工正常就餐。卫生环境达标,炊事员及工作人员均已取得健康证上岗。

3卫生间

共设置4处总面积100m²为室内水冲式,有专人进行管理保持清洁卫生。

4淋浴室

共设置2间,设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能同时满足5人洗浴。

5、办公室、活动室设置满足功能需要,设施完备。

四、文明施工及现场会安排 1联检综合楼

联检大楼停车区、办公区、生活区临建设施已开始建设,标识牌、五图一牌及便道彩门已开始制作安装,7月25日前落实到位。责任落实人房建生产副经理韩兆军。

2施工便道

由于近期降雨及大规模生产活动对本标段内的施工便道平整有所影响,我项目确保在八月份现场会前一星期完善到位,保证平整畅通,标志标识明显,无翻浆扬尘。责任落实人生产副经理卜小雨。

3拌和站

各项管理制度均已制定完善。拌和站停车区填筑整修将于7月20日完成。彩门、围栏封闭、制度牌、五图一牌、现场标识牌均已进行加工和安装,在7月25日前完成。责任落实人拌和站站长唐立新。

4桥梁、涵洞施工现场

对桥涵现场基坑防护已统一布置,按照《标准化管理制度》图例5标准执行,现有施工点已落实到位。对现场材料堆码存放、场地平整问题已经布置安排,现场标识牌、五图一牌已按标准开始加工制作对上述内容将于7月25日前安装落实到位。责任落实人工程部长郭则居。

5路基施工现场

土方填筑挂线施工,均已责任落实到管段工程师及工班长,做到不规范不施工。公里、百米牌,五图一牌根据标准要求已开始制作安装,7月25日前落实到位。责任落实人生产副经理卜小雨。

五、其他

下阶段我项目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重点将围绕上述内容逐项落实逐项细化,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化建设既定目标积极迎接8月份现场会检查,让指挥部领导放心。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15日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6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实现教育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湖北电视台“落实责任,教育惠民”媒体问政节目的同时学习局下发“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的文件,结合前段时间自查自纠情况,针对学校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情况开展了回头看,认真组织开展了对服务对象的电话回访,结合回访结果与学校自查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疏理了存在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改进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真正成为促进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整体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学校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学校自身作风建设。广大教师围绕“三抓一促”要求,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群众,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2、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坚持校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设立服务电话、征求意见箱,开通电子邮箱,广纳民意;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切实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教师师德师风比较严谨。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未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同时,严格自律,做到了不以教谋私,不接受和索要学生及家长钱物,不接受学生家长宴请,不违规推销教辅材料,不搞有偿家教。

4、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各学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无乱发滥补、乱开滥支和超标准公务接待、报销条据的现象;严格落实食堂财务管理规定,无虚报、挤占学生生活费的现象;学生资助资金管理规范,有效使用,无挤占、挪用、截留、缓发学生资助资金的现象。

5、教育收费合理合规。各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学校严格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范围、标准,无强制学生就餐、购校服、买保险、订学生奶、买饮用水等现象。严格执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规定,落实“一科一辅”要求和遵循学校推荐、学生自愿原则,从未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6、后勤保障有力。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推进规范有序,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无私自立项、擅自扩大规模和标准举债建设、党员干部插手项目建设的现象。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中小学学生安全管理的规定,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安全档案建设规范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对待学校工作缺乏大局意识,要求不高,眼光不长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看似兢兢业业,实际上事倍功半;有的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办法不多,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高,甚至于对工作中出现的与学校制度不符的现象,因抹不开情面,要么网开一面,要么视而不见,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

2、教师中还存在少数不符合师德规范的现象。一是还存在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极少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够耐心细致,出现超量布置作业、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让其站着上课、罚抄作业及批评学生言语过度等现象,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二是少数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存在坐着讲课、不用普通话讲课、靠在学生课桌上讲课、上课接打手机等现象。

3、部分教师业务能力还存在不足。一是对待家长缺乏耐心,讲解教育政策不透彻,容易让家长产生误解。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运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不会用现代教育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三是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少数教师厚待优等生、兼顾中间生,而对于学困生,由于没有有效的转却不求其学知,但求其不闯祸,没有履行好教师的责任。

4、部分学校考勤制度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由于少数学校管理较为松懈,部分教师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考勤制度,利用上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甚至有中途脱岗现象。

三、整改措施

为切实推进“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建设,践行学校“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的承诺,决心从以下方面切实进行整改:

1、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要求严格执行“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要求,召开党员会、干部座谈会和教职工大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思想根源,剖析问题本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2、制定考评机制,实行干部考核。针对少数学校领导干部思想滑坡,进取意识不强,工作能动力差的问题,办事处将制订针对学校主职干部的考评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为全校教师统一制定形象牌,将教师的工作置于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

3、健全常规制度,强化学校管理。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校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制度要做到因校制宜,以人为本,据实长效,便于操作,彻底消除有违师德的现象,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上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口碑,进而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

4、建立长效机制,狠抓督办落实。将不定时开展检查,强化督。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7

教材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标准的主要物化载体, 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 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 是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载体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因此, 如何在教材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帮助和指导教师通过教学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是教材编写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儿童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为个人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而小学体育也承担着为中学体育打基础的任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小学阶段不编写学生用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 需要编写教师用书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后在学校进行使用。从这个层面来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小学教师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兼具了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双重功能。

正因为如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对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实施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体例结构的编排与设计等方面, 探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一、创新教材内容体例结构, 以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分四部分阐述了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但相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讲, 显得宏观而不便于一线教师把握。那么, 要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的要求, 需要在教材内容体例结构的构建上进行创新。为便于教师通过教材的阅读和使用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学的指导,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采取“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和“教学实施指导与示例”四部分的内容体例结构的设计。

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设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帮助体育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的性质, 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和课程内容四个层次的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 掌握小学三个水平阶段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 以便于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师资、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 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二是帮助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不仅将小学体育学科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 而且实质性地融合了健康教育内容, 考虑到体育教师学科背景的实际和教学特点, 既要让体育教师拿到教材就能够实施教学, 还要在此基础上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空间, 需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都比较强的健康教育内容的体例结构设计。三是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是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的核心载体, 如果没有运动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和锻炼, 也就谈不上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的内容按照“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术”、“游泳或冰雪类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分为六大类教材内容, 但仅简要列举了一些具体项目, 没有进一步明确小学三个水平阶段具体的教材内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中需要对该部分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四是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组织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的编写需要帮助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 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规范并提高教学的效率, 实施学习评价。

与《课程标准》相对应, 《教师用书》体例结构的构建, 便于教师将《课程标准》与教材选择和教学实施综合考虑, 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满足体育教师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构建以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载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学生科学从事体育锻炼、自我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学习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既是体育教学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的课程内容, 在《教师用书》中要编写好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内容,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但在教材编写中, 还不能让体育教师误认为“运动知识、技术和方法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在强调运动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载体作用的同时, 还要适当挖掘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 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学生也只有在学习、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诸多心理感受, 感悟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这也是体育与其他学科本质的不同。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顽强、坚韧不拔、果断、勇敢、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体验体育乐趣、学会悦纳别人等品质, 而学生只有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身体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这些心理感受, 才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因此, 在编写《教师用书》时要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作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作用, 不但要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教好它, 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次、恰当地提高技术的含量和适宜的难度, 并与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行为、态度和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 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对学生多元的教育价值。

学校体育的本质, 首先是教育, 以育人为宗旨。《教师用书》的编写要改变过去多针对体育知识、技术本身进行阐述和分析的教材体系, 要构建以教材概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组成的结构体系, 从体育单项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层层剖析单项教材的教育、健身、心理、社会、生活、思想品德等多元价值, 特别是在教学建议部分, 从如何指导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角度切入, 把技术教学与教师的引导点、启发点、关注点、思考点、提问点、评价点等相结合, 转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既充分发挥知识、技能、方法的载体作用, 也使传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体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重构健康教育内容, 以利于课程内容要求的实现, 帮助教师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把学科名称由原来的小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 并从课程内容上实质性融合了部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从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5个领域丰富和增加各水平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 并提出“重视健康教育”和“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 每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等教学要求。怎样帮助体育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取健康教育教学收益的最大化, 是教材编写必须要认真研究的层面。

(一) 精选知识技能, 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帮助教师把握内容

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 涉及多个学科课程内容, 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选择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与其他学科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什么关系;怎样开展教学是教材编写需要研究和合理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学科课程健康教育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相比,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是对学生实施的公民教育和常识教育, 教材的编写要从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健康生活能力和健康素养的角度切入, 以避免和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 在教材内容选择上, 要明确一个课时的概念,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课时要求精选核心知识技能, 使教师通过一课时就能够实施, 以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综合以上的考虑, 《教师用书》在2001年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较大地充实和完善, 呈现了多个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知识点明确、简练、通俗易懂, 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保持有效地衔接和递进, 帮助体育教师较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 (见表1) 。

(二) 创新编写结构, 指导教师实施健康教育教学

健康教育内容的编写, 一方面要体现教育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在体例结构的设计上要考虑体育教师的实际和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际, 对教学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可操作性要强。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结构要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范例的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要相对详细、清晰,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便易行、可操作。据此设计的教学操作方案, 能够有效地加强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教材在编写体例结构上的构建要体现“三贴近”, 即:贴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实际、贴近体育教师实际、贴近学生学习认知的实际。

《教师用书》在编写结构体例上进行了新的设计, 以水平二的“爱护 (认识) 我们的身体”为例, 其主要发展与变化见表2。

编写体例结构设计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 特别要重视健康知识与指导体育锻炼以及和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根据内容特点, 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活动要多种多样, 包括教师讲解、引导、答疑解惑和学生的“说一说”、“练一练”、“小组讨论”、“分组比赛”、“课外拓展”等, 这对导学导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着主要的作用。《教师用书》编写的每篇教材题目具体、知识点明确、内容集中、图文并茂、语言通俗、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使学生容易理解;编写方法突破了原来的结构体系, 新增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提示、拓展活动、评价与建议、参考资料等部分, 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通过活动促使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方法的编写与设计要将课程内容的有关要求具体化, 以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

《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方面的课程内容归类为六大类, 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典型性、指导性和选择性, 适合在各地小学开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各水平、各类教材的核心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 怎样把握各类教材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实施的难易程度, 是《教师用书》编写时需要帮助体育教师解决的问题。

具体的说, 就是《教师用书》的编写要将《课程标准》中有关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具体化, 使体育教师明白教什么, 为什么教, 用多少课时教, 在教学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怎样合理搭配教材, 教学中的重难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是什么,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这个载体转化为促进学生生成、发展的教育手段, 以及如何激励、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等, 最终使体育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的系统思路, 帮助、指导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一) 明确不同类别教材授课时数, 以便于教师合理把握教学容量

课时怎么定, 一个教材需要多少课时, 这个教材在学年、学期教学中占多大比重, 是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开展教学时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 《教师用书》编写要帮助教师把握小学三个水平阶段教学内容安排及授课时数, 以统筹各水平阶段的教材容量, 便于操作。

教学内容和授课时数的确定, 要依据《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和运动技能的类别和内容, 并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授课时数的规定;同时, 要结合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季节气候和地域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每类教材的具体内容。这既要在课时规定范围内保证基本的教学内容, 也要给不同地区和学校选择内容的较大空间。选择的内容与掌握的内容可以相互置换, 以利于加大内容的指导性和选择性。

综合以上因素, 《教师用书》的编写确定了供体育教师参考的小学三个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时数和比例 (见表3) 。

(二) 要体现体育教学的规定性和灵活性, 指导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阶段是人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因此, 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使学生具备较基本、全面的体育基础知识、动作技术、技能和锻炼的方法, 促进学生身体良好的发育成长, 为一个健康的身体奠定良好地基础。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着为中学打基础的任务, 这也要求课程内容要搭建一个基础广阔的平台, 在课程内容上要有基础性、规定性。在课程内容结构中, 在以“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理念下, 没有对各水平阶段运动技能方面的六大分类教材内容的或基础或核心的基本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也难以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方面体现小学三个水平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递进。这也使得在过去10年的课改中, 体育教师在落实课标精神和要求, 以及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 走了一些弯路。

因此, 《教师用书》在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上, 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体现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具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考虑我国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要为地方、学校和教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留有可拓展的空间, 体现教材内容结构设置较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根据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经验, 特别是10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用书》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 对每一类教材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性的掌握、基本掌握、了解、选择4个层次的教学要求。这样的结构安排有利于保障《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贯彻落实,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 加强教材内容编写的层次性, 以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衔接和递进

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性, 运动技能教材的编写排列, 会面临同一类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出现的问题。《课程标准》将小学三个水平阶段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都归类为“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术”、“游泳或冰雪类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六大类, 没有对同一类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教材编写和怎样实施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因此, 《教师用书》对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 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并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细化, 而且同一类运动技能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出现要体现层次性和内容的衔接与递进。

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 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内容, 对小学水平一至水平三6个年级各类内容进行总体设计, 特别是对同类教材在不同水平和年级的出现, 从教材名称、动作要求、技术要点、教材重难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编写, 要符合相应水平阶段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动作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体现层次性, 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编写。如, 《教师用书》中篮球教材内容的编写, 从水平一的拍球游戏, 到水平二的原地运球、直线运球, 再到水平三的左右手运球、曲线运球, 都体现教材编写的层次性和技术上的衔接与递进。

(四) 注重教材与游戏相结合, 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 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 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要努力贯彻这一要求, 并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一方面在教材内容分类上进行体现, 另一方面要在具体运动技能教材编写中结合教材特点, 不同程度地融入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式, 以改变过去在教学建议中单纯解决运动技术的编写方式。这种编写方式会更加密切地将各类运动实践类教材与相关“体育游戏”结合, 更加突出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性强的特点, 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合儿童少年的兴趣需要, 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有所得, 也为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水平一《教师用书》的编写单列一章“体育游戏”, 并在各项运动实践类教材中融入游戏内容。水平二和水平三《教师用书》的编写在每一类运动实践类教材中都增加相应的发展运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如“发展投掷运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发展小篮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与游戏”等。

综上所述,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在内容选择、编写和体例结构的编排设计上, 要能够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并能够有效呈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才能有利于教师通过《教师用书》的使用, 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至2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3至4年级、5至6年级.全一册 (送审稿) [M].

[4]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体育与健康教材修订编写方案.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8

两年来,我区采取了“起步稳、抓长效;勤指导、树典型;倡合作、促提升”的工作模式,推进三级校本教研工作,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意义上向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方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一名教师无论多聪明、多博学,多优秀,他的精力是有限的、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全面的、经验及教训也是单一的!我们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那么,只有把不同水平的教师个体放在团队中,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才能提高区域教学水平!我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的领导尤为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工作规划》,下发了《区域校本教研工作实施办法》文件,教育局领导将各校实施校本教研工作情况纳入学年目标考核中;各校校长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研讨,明确强化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研训部门则分三个层面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

第一个层面:校级。以学校为单位,分学科分年级进行校本教研,学科教师人数少的学校可以跨年级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活动。

第二个层面:片级。我们根据各校地理位置及办学规模、水平分了三个区域,即东片区、中片区和西片区;我们确定名校为片区组长,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片区组长所在学校的学科主任或学科组长与学科教研员共同承担组织片区校本教研工作,学科教研员参加每一次的片区校本教研活动;片区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

第三个层面:区级。由学科教研员负责区级校本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员要及时了解掌握每所学校及片区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情况,以此确定活动主题和推荐展示观摩活动的学校或片区,每学期各学科至少召开一次观摩展示活动。

二、基础扎实、分步推进、适时指导

第一,从学科教材入手,进行校本教研工作;第二,从课堂教学入手,进行校本教研工作;第三,从学生能力习惯培养入手,进行校本教研工作;第四……每一步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学科教研员都全程参与其中,针对学科特点提出科学的指导性建议,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效果。

倘想达到最高处,就要从低处开始。我们为什么先把“教材”作为抓手,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呢?原因之一:教师每天都上课,每天都用到教材,掌握和熟悉教材是教师一项重要而又深刻细致的工作,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教学年限长短,教师对教材本身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有言可发!教师可谈经验、说教训;讲困惑、提建议;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下教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教材都有了更深层次、更透彻的理解!原因之二:近几年各科教材都在不断地更新,新教材如何使用,教师怎样能更好地用好教材?只有通过校本教研这项工作才能够更好地落实,也只有通过校本教研工作,才能使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都有提升:新教师学会如何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基本的校本教研过程能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做到会上课;一般水平的教师,他们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能上好每一节课;骨干教师、名师探究细节问题处理技巧,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做到每节课都是高品质的课!

三、典型引领、合作共赢、总结提升

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活动与选树典型具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辨证作用,“典型引领”是推动、提高校本教研活动质量的关键所在。各学科教研员在典型的宣传上能找准结合点,教研员根据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精心选择、适时推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效果好的学校在区域内做展示观摩活动。通过展示活动,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研讨的热情,把向优秀典型学习作为自觉的行动,作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追求;在向优秀典型学习时,教师们能对照剖析自己团队的现状,扬长避短,既看到成绩,又认识不足。几年来,在区域内,我们根据工作重点、分层次进行校本教研展示活动。每次展示活动上,团队呈现的科学全面的教材分析、激烈精彩的争辩场景、教师严谨的教学程序、真实有效的课堂、凸显学生主动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参会教师收获满满,难以忘怀。常常是校本教研活动结束了,教师参与研讨的热情仍在。

总之,在上级领导指導下,我区扎实有序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在省、市学科等诸多评优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校本教研活动的优势,注重教师团队对教材的研习,均取得理想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落实校本教研工作有效之路,坚定信念、坚守品质、坚持长效地实施三级校本教研工作,提高区域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开放式学校组织特征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康家小学防溺水工作落实汇报 篇9

我校根据上级关于近期溺水情况的通报及邵庄教管办安全科的要求,我校召开了安全工作小组会议,并对我校防溺水工作进行了具体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

3、在宣传栏加入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内容,各班级教室张贴防溺水挂图。

4、各班级召开了防溺水教育专题班会,安全教育课中都有防溺水的内容。

5、把教育部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发到每一位学生家长,并与家长签订了防溺水安全责任书,通过家长飞信群提醒对学生的安全监管。(一封信存根、安全责任书、飞信都已存留)

6、进行安全防汛大排查,建立了防汛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7、建立了危险水域巡查和责任人包靠制度,加强学生上学前、放学后等重点时段管控。

8、建立健全了防汛防溺水安全档案,并随时收集、整理。

树搭棚小学冬季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篇10

“安全大于天,生命重如山”学校安全工作事关重大。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及通知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排除一切安全隐患;通过师生齐抓共管,营造了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切实保障了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现就我校冬季安全工作自查整改情况作如下汇报

基本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因我校地处大片山林边缘,学校以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以校长栾吉红为组长的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我校坚持做到消防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管理机制,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与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定期全面展开校园消防安全排查,杜绝学生火种的来源,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二、广泛开展冬季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进入冬季后,做好安全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校对全体同学提出以下要求:

1、交通安全要求:

冬季常有积雪和霜冻,导致路面较滑,有时还有大雾,交通条件比较差。同时,冬季天黑得早,很多学生放学回家时天色已经渐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广大师生注意上学和放学时的交通安全,放学时不要逗留,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按时回家,不要在教室或校园内逗留,在路上玩耍。

2、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居住在平房的同学要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用煤炉取暖时,应认真检查烟囱等通风设施,同时注意经常使室内通风换气,预防煤气中毒。

使用煤气灶具时,应调节进风至火焰呈蓝色,使煤气充分燃烧。管道煤气中常掺有难闻气味的含硫化合物,用于警告!若闻到异常气味,即煤气有泄漏,应迅速关闭煤气开关,打开门窗,严禁明火,预防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3、防滑、防溺水

不要在冰上行走玩耍,往返学校经过结冰地带的要绕行,不能走捷径,不能抱侥幸心理而冒险。尤其不要私自到野外结冰面滑冰。

4、饮食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不喝生水,不购买无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食品。

5、环境卫生

爱护环境卫生,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流行病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6、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冬季天气较冷,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易发生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等身体损伤,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时,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注意自我保护,严禁冒险行为。体育老师上课时对活动安全提出防护措施。

7、防寒保暖教育。冬季气候寒冷,学生在户外活动中、上下学路上很容易冻伤,并引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防寒保暖、预防疾病教育。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合理安排学生户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8、火灾预防教育

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火灾隐患比较大。要高度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和对学生的火灾预防教育。

三、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自查和整改工作。

1、学校对校内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修,对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的灭火器及时添置。

2、冬季来临,容易引起火灾,学校对线路、插座、开关及各种用电器材进行了检修,以免线路及用电器由于老化引起火灾。对平时来客来访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

3、对学校周边小卖部出售烟花炮烛的商店进行监管,严禁学生

购买。

4、强化小组长带路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无事故。加大道路安全交通教育的力度,确保学生有序、安全的来回。

与此同时,将学校安全工作已纳入教师绩效工资和学生操行综合评分重点项目,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注重常规教育,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讲,日日查,杜绝学校冬季师生安全事故发生。

存在问题:

1、学校房屋教室较多,部分门窗玻璃损坏,封闭不严。

2、学校门卫管理责任不够。

3、师生宿舍屋檐因风化严重,会有碎块坠落。

4、学校围墙部分有裂痕。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健康;体育教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改革被高度重视起来。新课程标准正是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中学体育教学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进行教学,并根据水平四的要求每节课中有重点地体现五个领域。那么,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做呢?

一、中学体育教师必须熟悉和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标准中水平四的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

四的要求,初中1~3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中要提高发展运动技术能力。

1.运动参与的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领域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水平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要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达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则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及对上体育课的态度有明确的了解并能根据具体实际来设计每一节体育课。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平时与学生座谈交流来获取信息,通过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激活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了解,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自然就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运动技能的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领域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水平目标: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观赏体育比赛。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体育赛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方法传授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如利用课的开始部分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所学项目的锻炼方法、竞赛规则、简单技战术知识;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如何观赏体育比赛等有关知识,或利用下课前的小结时间向学生进行传授,以达到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观赏体育比赛。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体育赛事的水平目标。

3.身体健康的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领域目标:发展体能。

(2)水平目标: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体育课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体能,学生体能的优劣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体能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有氧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该节体育课主要发展学生哪一方面的体能,在设计课的目标时就应有所侧重,安排课的内容和练习方法时就要加以考虑。如:通过多种练习(如短距离跑或反复跑等)发展位移速度;通过多种练习(如定时跑、定距跑或跳绳等)发展有氧耐力;通过多种练习(如球类运动等)发展反应速度和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如推举杠铃、负重蹲起等)发展上、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多种练习(如仰卧起坐等)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耐力。

4.心理健康的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领域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水平目标: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地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文化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但这些学生又比较喜好体育运动;一些文化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受目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担心体育运动会影响其文化学科的成绩而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两种现象都体现出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如何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地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例如:对第一种现象可以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其一起活动并结成良好关系,根据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循循善诱地使他们重新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以第二种现象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认识到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影响文化学科的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文化学科的成绩等道理。

5.社会适应的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领域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水平目标: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中的道德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以一支篮球队为例:一般情况下,进攻时:中锋的主要职责是策应和寻找机会得分,前锋的主要职责是突破、寻找机会得分,后卫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进攻;防守时:中锋的主要职责是防止对方中锋策应和突破得分,前锋的主要职责是防止对方后卫顺利地组织进攻,后卫的主要职责是防止对方前锋顺利地突破得分,各司其职。因此,一支优秀的篮球队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和谐的,他们的合作精神也是非常良好的,他们的体育道德也是非常高尚的。这支篮球队的队员将来在社会上的联系最多,关系也最密切,大都成为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这也是作为教师最希望看到的。如果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多注重安排那些分工和职责明确,需要全体精诚合作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对建立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观念与教学目标上进行转变

(1)从主宰到朋友。旧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角是教师,一节体育课中,教师教什么内容,这节课学到哪部分为止,教师首先定了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超越这个范围,这样就使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无法发挥各自的特长;一些基础差的或不喜爱这个项目的学生“吃不了”,为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而苦苦挣扎,最后使他们厌恶体育课。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则主张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关系,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要求以健康为中心设计每节体育课,让学生“吃得好”又“吃得饱”。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1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统一部署,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多项活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总体上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制度体系日臻健全、层层部署落实有力、课程育人作用增强、实践育人扎实推进、文化育人氛围浓厚、管理育人切实加强、育人合力逐步形成、网络育人取得突破等八个方面。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所处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更加复杂,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指导各地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将德育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着力构建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健康成长成才。

[来源:教育部网站(有删节);编辑:龙贤东]

落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工作总结 篇13

2012年

为了有效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落实“治未病”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面就这方面工作做简单总结。

一、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我校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

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我们要依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及文明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 题学生” 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

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不断探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性、内容,还是从产生源头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它们既有区别,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我校树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同时,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充分发挥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专兼职教师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放,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在本学期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时,鉴于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以个体健康的心理为前提的,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组织教师围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这个课题进行研讨、并做好了相关记录。

五、加强学习,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促进防未病工作的时效性。

我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

上一篇: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公开选拔副处级年轻干部拟任人选任前公示的下一篇:1415上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