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共9篇)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1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几点思考
新发中学校长 高景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将“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抓好德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保障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德育教育。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即使智育再高,没有好的道德,也将是“废品”。鉴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对应关系,“立德”对教师来说是立师德,对学生来说是立学德。教师立德树人,必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小学的校长,办好一个学校,让人民群众满意,首先要以德育工作为先。领导要用更多的人文理念,在工作上给与更多的是表扬,激励教师去工作。同时,还要用真诚的阳光照耀学生成长的道路,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学校德育要从课程教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变单纯学习知识为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集中办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文明礼仪教育、学生养成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要体现学生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我们建设了层次楼廊文化、国学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艺术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在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二、抓好学生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前提和基础 开展素质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长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提出:“立德树人”之时,提高人的素质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立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三、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推进“立德树人”进程的必经之路
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领导,责任之重大。必须要制定出教育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建立一套复合校情的人性管理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
加强特殊群体的培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和帮助,当他们因学习困难而落后,因生活贫困而自卑、因家庭不幸而落泪,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用我们无私的爱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使他们在困难面前能勇敢面对,重新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去引导学生,并且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信念是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青春就将枯萎、衰败,生命就会黯淡无光。所以,身为教师更加要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和帮助学生。
立德树人,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它关乎着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育人工作是功德无量的事业,立德树人,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2
在场地器材布置、管理中,要体现规则意识,培养爱护器材和自觉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习惯。《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的第5条指出:课前,按课时计划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设备,以加强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在《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一课中,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作用,引导学生相互帮助,顺利完成每次练习变换中的场地器材布置工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从而培养团结友爱和互相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借助图文音像,传递正能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器材辅助教学已被很多教师接受与采纳,有效使用多媒体器材图像、声音或音乐节奏提高教学效果被广泛认同。
音乐的节奏、歌词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在《跑:直线跑的练习方法》一课中,利用音乐歌曲《清晨》——“清晨听到公鸡叫,喔噢!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花香鸟语春光好,喔噢!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早起运动身体好,喔噢!身强体健智慧也增高,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噢!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这些歌词与欢快节奏的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升华情感。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快乐和表达“幸福”的方式。因此,利用好这些教具、器材的特点,传播运动的正能量与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能起到润物细无声效果。
三、合作使用器材,打造团队精神
在许多运动项目中,通过合作使用器材,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是依靠团体内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的,除了球类运动之外,其他运动项目也可以有效利用这一形式。如《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教学中,执教教师利用废旧瓦伦纸箱和胶带纸制造了“传送带”,能容纳5~6位学生在合作中练习直立“滚翻”前进比赛,这项运动需要集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对于这些运动,学生会在实际训练时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优势互补是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互相信任、沟通顺畅。
四、动手自制器材,促进情意发展
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自制器材,以此开展动手、动脑、创新活动,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优良品德教育,还可以倡导低碳、环保的行动。特别是在体育器材不足或教学需要的情况下,要发动学生制作或修理简单的器材,如缝制小沙包、做毯子等。
加强“两史”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 篇3
制定实施方案,周密部署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了《宜昌市中小学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对全市“两史”教育活动做出全面安排部署,确保“两史”教育活动有序推进。各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行动,成立了“两史”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县(市、区)、校实施方案,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召开动员会议。年初组织召开了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今年四月,举行全市中小学“两史”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全市“两史”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加强活动宣传。各地、各校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校园宣传栏,大力宣传“两史”学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营造学习“两史”、弘扬爱国正气的良好氛围。市教育局关工委在宜昌教育网等媒体上报道活动进展情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全社会学习“两史”、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发挥“五老”作用,开展宣讲活动。制定宣讲活动方案。各县(市、区)、各学校根据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专项经费,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精心组建宣讲团。市教育局关工委精心挑选,聘请精通“两史”的教师、专家学者、“五老”志愿者等组建了“两史”教育宣讲团,市直学校聘请了“两史”教育“五老”宣讲员,当阳市教育局关工委组建7人“两史”“五老”教育宣讲团。适时开展宣讲活动。“五老”宣讲员根据各自的经历和实际,确定主题,深入学校,以亲身经历,宣讲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和崇高精神,宣讲国家的发展史和自己坚定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志,宣讲几十年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的经历,极大增强了“两史”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提高成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两史”教育。将“两史”学习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与语文、历史、政治课程紧密融合,并修订完善《长在宜昌》地方课程,设置“两史”教育章节,确保每学年“两史”教育不少于4课时。同时,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课,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两史 话两史”主题活动,“两史”成为所有学校的必修课。长阳县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结合校本课程,以地方史、家乡史为补充,进一步丰富“两史”教育内容。宜都市贺炳炎红军小学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学生社团,通过小小宣讲员开展“两史”教育,取得了突出效果。开展主题活动深化“两史”教育。将“两史”教育与“我的中国梦”“三爱”教育、朝读经典、“中华魂”等结合起来,将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清明节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网络向革命先烈鞠躬、敬献鲜花、留言;制作清明小报,到革命遗址参观学习,表达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怀念。2016年,全市清明网络签名寄语活动参与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全国孝心家庭罗必炎、湖北省首位少年楷模师楠等道德楷模走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截止目前,全市各地已邀请道德模范进校园120余人次,受众学生8万余人。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开展“六一”慰问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市教育局筹资30万元帮助学校建设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悦读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9所,实现乡镇全覆盖。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9月1日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种德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处的职业方位、事业方位和人生奋斗的方位,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注重自身政治观、业务观和师德观的培养塑造,始终坚持不懈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扎实工作。
常葆“育人心”,培养正确“政治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通过思政课来解决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问题,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有效引导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信仰坚定、立场坚定,自觉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真正地“信马言马”“在党言党”。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实际工作中,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要勇于发声亮剑,敢于用真理为学生解惑。
常葆“敬业心”,培养正确“业务观”。思政课教师作为青少年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责任。不管任何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要始终牢记“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不仅是党交给思政课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更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要不断提高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思政课教学当作崇高的事业。同时,思政课说到底是一门理论课程,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才能把一些道理将明白、讲透彻,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目的。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逐步探索、掌握思政课的授课艺术,真正把思政课的哲思、意蕴、理趣充分融为一体,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把思政课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并传递给学生,以达到思想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5
今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可能改变前行的方向和道路,而教师更应在铸魂树人、协同树人、智慧树人上肩负起时代重任,矢志奋斗、务实笃行,奋力开启“百年树人”激扬新征途。
铸魂树人以“立志”为先,才有强政治、引正道的托举能力。兴贤育德,责在师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为学先立志,要在筑梦铸魂的教学过程中,丰富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厚度”,升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温度”,将“小我”融入“大我”、“小家”汇入“大国”中,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集中体现在“教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最高要求和根本遵循上。为师先正身,要高度重视师风师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引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辨是非、走正道,营造尊师敬教、感念师恩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基本导向,持续提升思政课关键地位,厚植“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的奉献情怀,落实落细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为师办学要求,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新高地。
协同树人以“求索”为要,才有善创新、敢突破的战斗经验。兴国必先强师。各级各类1732万的教师队伍承载着全国2.8亿学生的教学需求,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考验着学校和教师在实践锻炼各个方面的本领水平。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抓待遇改善、专业发展、荣誉表彰为“规定动作”,给予教师在岗位上、事业上、生活上关怀与鼓励,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让其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教师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把教育改革、教育扶贫、学生成长等作为“树人”的有机结合面和辐射带动面,因材施教、分类施策,胸怀大局、放眼长远,为社会培育探索创新、敢于创造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要合理分配各地区教学资源,深化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保障教师合法合理权益的同时,提升知识涵养、专业素养和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尤其在艰难困苦的偏远地区,激励引导形成“站得稳、教得好、留得住、冲得上”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新风貌,敬教强师、科教强国。
智慧树人以“蜕变”为导,才有守初心、勇攀高的圆梦之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三尺讲台不忘初心,两袖清风默默耕耘,用知识、爱心、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阻断知识贫乏代际传递,共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辉煌。要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人生梦想、书本学问讲深教透,贯彻落实到底“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殷切期盼;要到社会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青春“主战场”上,既当知识传授者又当梦想引路人。要时刻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轨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思想,合理评估、精准对接、技术串联教学需求和方式方法,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科研攻关的搏击者、敢于实践敢于斗争的奋进者,用心用情发挥“智慧树人”的显著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以精湛业务、学术造诣提升服务,争创办学一流、争创教学佳绩,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责任感使命感,矢志成为学校的光荣、民族的脊梁。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6
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政课的重要性提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不禁引起笔者深思。思政课建设不仅与教师有关,与组织工作同样息息相关,作为青年组工干部的我们,又要如何做好为思政课推波助澜的“朵朵浪花”?
要帮助思政课提供“新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思政课“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思政课教师们更多是在学校内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很难接触到一线正在发生的、鲜活的事例。试想,思政课教师面对00后甚至05后讲述70年代甚至40、50年代发生的故事,又如何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我们青年组工干部,本就身处一线,疫情来临时,我们与英雄模范们携手逆行,汛情来临时,我们与他们一起宵衣旰食,对他们的事迹有最深的了解。将他们的故事搬上思政课堂,学生们才会有共鸣感:某某某的事迹我在微博热搜上看过,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工作和生活中捕捉和挖掘先进典型,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素材。
要成为思政课讲授“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笔者在基层组工实践中发现,不少中小学思政课政治性不够强、专业性不够深、时效性不够新,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讲好思政课,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的体现”,而这更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在党建引领校社共建的大背景下,帮助学校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是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主动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积极指导学校教师完善提升思政课程,甚至站上讲台,为学生们讲授一堂堂生动活泼、别开生面却又发人深省的思政课。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篇7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基二[20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三)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四)主要任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三、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
(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要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教育部将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学校要完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提出高等学校相关教材编写、修订和使用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三)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组织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用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教材并及时修订完善,同时编好、修订工程规划教材以外的大学相关教材。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地要组织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研讨活动,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各地要启动实施一批教学改革项目,激发学校和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方法。
(五)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高考命题中的作用。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各地要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
(六)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教师教育院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
(七)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指导专业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与指导。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联合宣传思想、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八)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要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建立相应研究平台和实验基地。各地要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九)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学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开发服务于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区域内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
(十)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和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部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修改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地要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和改进课程实施工作。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要求,确保教学效果。
四、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育部将健全课程教材工作管理机制,整合课程、教材、教学等各类专家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统筹协调高校和中小学课程建设。各地和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制订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将对各地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定期发布督导报告。加强督导问责,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要把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等各级教师培训的重点。要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健全激励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和各地定期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和教学名师评选,将研究和破解课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课程改革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把课程改革中重大研究任务列入教育部和地方有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承担单位要将项目成果作为重要科研成果予以承认,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考核范围。
教育部
立德树人,做好中职教师专题 篇8
每次到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早上一打开手机,就会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祝福信息,很多学生还专门选择了时间点,那就是在9月10日的零点发送信息,以此来表达对于教师特殊的爱,看到这样的信息,作为一名教师,我是非常感动的,自己心里也有太多的话想给学生说,我想说的便是,千言万语不如实际行动,今后自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第一件事便是为学生讲授知识,这对于自己的要求便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我非常认同我们的学习型社会,即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都需要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知识才不会过时,这一点是必须要做到和做好的,有了知识,便是我们的表达能力,如何把知识更好地表达出来,这也是对我们的能力要求,好的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在于知识储备多、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便是师德上,好的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成为道德标兵,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更好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我们所学习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说到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榜样,在平时的新闻评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信息,在我们的人民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特别是在我们的农村中,很多教师扎根农村,一工作就是一辈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教育事业,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我们才可喜地看到,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和关心孩子们的教育,不论是从受教育者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有一个不小的提升,这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 篇9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1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在第xx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
爱人者,人恒爱之。今天我的演讲将围绕爱的主旋律展开阐述!是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特别是,自从走上这个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是有多么的重要。有爱便有德,立德树人,是一名老师的使命与责任。
还记得六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局促和紧张。但讲台下那五十多双眼睛所传递的好奇、信任与敬佩,让我暗暗地松了口气。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对此,我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此以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我也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在渐渐泯灭。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一位老教师及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诉我,其实孩子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他还给了我一剂“灵丹妙药”——“爱心”,七年以来,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这两个字的真谛,用我的爱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识技能。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爱他人,爱社会的人,是不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中国梦,教师情,我有梦,我有情,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明白在21世纪的今天,我需要肩负起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给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站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讲稿,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当爱的使者》。
曾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今天,它终于结出果实,我也成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内的谆谆教导,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记得六年前,初登讲台,学校安排我任四年级英语和班主任工作。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英语是一门副科,不被家长和孩子重视,课堂上,对英语的积极性一点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板着脸,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尽管他们上课正襟危坐,作业一本不差,但效果一点也比之前好。这时,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老教师送来了他们的经验之谈:与学生用心去沟通,用心去爱他们。
慢慢地,在以后的运动会、拔河比赛、主题班会等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中,我都会成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主阵地。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在选拔选手之余,我会与学生也来场拔河比赛;在主题班会上,我会让学生尽情的去发挥他们想说的话,这样更好地让我了解每一个同学的心灵深处。班上有一个叫黎文孩子,双手有点残缺,同学们对他都有些排斥,而这个孩子个性又十分要强,在一次课余之时,我发现这个孩子居然唱歌唱的很好听,于是,在一次班会上,我让他来展示一下他的才能,那时起,其他同学对他也都刮目相看。我尽量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很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当教师真心实意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爱的深切,学生才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建议和教诲,这时候,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面对着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一颗颗水晶般纯净的心,我想:教育事业也许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老师们,让我们一同播下这颗种子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丰硕的果实。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一生都在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人们还说教师好比“春蝉”和“蜡炬”,因为教师毕生都在奉献,可谓“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人民教师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啊!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时,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何为育人?又如何育人?
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师作为一盏指路明灯,为的就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置于同一高度,统筹兼顾方能培养国家之栋梁之才。然而又如何育人呢?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
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被学生牢记或模仿,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要用一颗“关爱”的心去呵护学生。
我所教过的孩子很多,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那么对他们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在我教过的班里,有一个孩子父亲生病去世了,妈妈又体弱多病,经济上也不宽裕,看见别的孩子吃零食,眼睛不住的看着。一天,她终于把手伸向了同学的衣袋。当我发现了他的异常举动,目标锁定在他身上。对于她的教育我没有公开批评,背地里和她谈心,他承认自己所做的事,并表示以后不在做这样的事了。对于孩子我们更要尊重,因为孩子是正在成长的幼苗,这幼苗能否茁壮成长,与身边的影响、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雄地球于!”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教授科学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小学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教无定法,学有法。只要我们以“爱”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灵活创新的教育方法作为动力,“勤”字当头,就一定能将教育工作做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个人的力量汇聚成中国的力量,中国梦就能腾飞于世界之颠。
今天,中国梦带给我们的振奋如春藤般爬满了我们的眉宇心间,中国梦更需要我们用脚踏实地的努力来实现!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4从教十多年的时间,使我成长了很多,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一名人民教师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并且把“立德树人”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Z。所以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这更坚定了我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影响了学生,那么将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坚决不能成为“灵魂的刽子手”。
其次,要学习不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作为学生的时候,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成为教师,你会忘记这句古训吗?我们都不是圣人,而圣人也注重不断学习。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年代,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教师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向大家学习,向大教育家学习,向知名教师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甚至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和锻炼,我们的业务水平才能持续提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时候,为了查清楚一个知识点,资料查了一本有一本。查电脑查到深夜。
第三,要把爱与责任深刻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认清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努力做好“学生发展的服务者”;要爱自己,主动去做需要做的事,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我认为,教师须充分尊重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做到课上是他们的老师,课下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生病时,是他们的父母。,培养学生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记得有一次,我在上晚自习的时候,一位学生发高烧,给他家里打电话,没有人能来。让她一个女孩出去又不放心,怎么办,于是我就给我的家人打电话,买好了药让我儿子送到了学校。
在我任教十多年以来,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例如我们在班级公约中,我作为班主任,提到一条:“卫生清扫我先干,不光分配学生干,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的干;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做到每次活动守时参加”。这样,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干,学校分配的任务总是提前完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热爱学校,感恩学校,时时处处要当表率,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诚心才能给学生带来信心。在人品上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指导,注意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朋友们,让我们努力吧!努力对得起“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赞誉,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教师,努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5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立德奉献树人》.20xx年,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书和指南针,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每次的“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光斑斓里放歌”。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
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
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我依然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乐士,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凡却不平淡。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日益衰老的容颜,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不变的情怀!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推荐阅读: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09-20
立德树人做四有教师09-26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10-21
【热门】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07-02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师演讲稿06-15
立德树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稿09-15
不忘从教初心,潜心立德树人(高中优秀教师典型材料)08-24
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做龚全珍式的好教师”主题教育方案05-10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讲话稿07-22
教师如何备课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