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2024-10-21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精选6篇)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篇1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内容摘要】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做好表率,教会学生做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做好表率 教会学生做人 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每个高中生的身后,都站立着一个充满了期待与渴望的家庭,教育事业的不朽,教师价值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传承,都离不开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德行先行的保障。“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感受到育人成才的辛勤和不易,尤其是在教会学生“做人”、“立志树德”方面更觉得任务艰巨。本文仅就我多年工作中的一些摸索和实践谈谈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一、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高中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些高中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少学校没有把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中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始终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加强和改进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千秋大业。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溶为一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天地。英语课文的内容涉及之广,可谓上至 天文,下至地理,大凡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世界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科学,乃至政治,宗教,都可以作为教材。这就给老师以广阔的发挥空间,在传授英语这一语言技能的时候,可同时兼顾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入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第三册第六课作为教材补充材料(该课阅读材料是近几年中国载人航天的几大事件)。在阅读中,我让学生感悟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利用课文教学,有效学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上课之初,我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设计了一个英语小游戏“Hangman”,要求学生猜字母最后拼成一个老师脑海中已设定的单词。我引导他们,往航天事业的成就上靠拢,学生在有限的尝试机会中,结合自己观看的有关报道,最后猜出是“Taikonaut”(太空人)这一单词。原本英语中关于宇航员有其专门的单词——astronaut。但自从近几年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大放异彩以来,Taikonaut这一新生单词纷纷出现于国内外各大媒体,出现频率极高,从而使这一单词最终被收录到世界上几个权威词典和百科丛书中。我从这一新概念的单词入手,引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几个方面。先通过小组活动,请学生完成一个关于神舟五号一直到神舟七号的相关信息,包括它们的发射年份,所载航天员人数,在太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每一次的重大意义。教学中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参与非常踊跃,大家集体运用集体智慧,罗列出关于神

五、神六和神七的事迹。运用探究学习的原理,我让同学生分角色扮演航天员,请“著名航天员们”用英语讲述他们的激动人心的太空之行。“杨利伟”说他在火箭升空前很紧张,但作为首位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非常激动”,“极度自豪”,他在太空停留

了21个小时,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翟志刚”站起来说,他出了太空仓,进行了太空行走,并且在太空挥舞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尽管每一位“太空人”只说了几句话,且还不能像用汉语那样十分细致精确的进行描述,但每一位同学在讲述过程中饱含的热情和自豪感,以及倾听的同学所受到的感动,证实了在英语课堂可以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功不可没。

三、教师做好表率,以德育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是构建和师生关系的主动者。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老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使命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还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最终取得了较好结果。

四、充分挖掘教材,教会学生做人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随着教材内容改革,高中德育内容也紧跟时代,具有时代气息。高中英语每个单元中包括练习册共有三篇文章,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德育内容。必修五模块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通过学习体操王子李宁、拳王阿里、球王贝利等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在不同领域里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在必修2 模块2 通过学习表达抽烟、吸毒及其危害,让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爱他人,了解我国和一些国家中通过公益服务帮助沾染坏习惯的弱势群体的情况,远离毒品。必修3 模块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 ncient China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历史、名人事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有利于良好的人格塑造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

五、做到德育工作的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面狭窄,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很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的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而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

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寓教育于活动中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高中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高中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正如前任总理温家宝同志所说,“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各位教育同仁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中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篇2

【关键词】任课教师;德育;通用技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认真领会,审视自己的工作,明确职责,坚定执行。但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却常常遭遇这样一种情境:除了政教处,就是班主任唱“独角戏”,而其他的课任教师往往扮演“投诉人”或“旁观者”的角色置身事外。对此大多数教师也习以为常,殊不知常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德育工作,应该是“师师”有责,班主任老师固然重要,但其他课任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每位课任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绿叶扶花”的作用,积极配合班主任,大家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真正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任课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形象的德育功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的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和具有渊博学识的形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形象,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师以身示范,学生将以师为范”,师德优良也将会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2.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本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教师应善于并勇于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基础上,从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地进行德育渗透,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科课堂。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还包括在社会生活、思想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一种导向,其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我国有许多技术都日臻完善,更有很多技术是由我们国家首先独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使学生为自己生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进而引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激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2)增强专利意识,充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

专利是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部分,通过这部分教学,要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利意识。尽管专利法已经实施了12年,但是许多国民的专利法律意识仍较薄弱,猖獗的盗版行为和薄弱的专利意识,不仅让专利授权商蒙受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更是让专利授权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如今,社会公众的专利意识有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会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而专利教育更应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的发明意识,才能真正的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通过组织开展“专利教育进课堂”、“专利知识图片巡回展”等多种活动,让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后备人才的目的。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专利意识显著提高。

(3)树立环保意识

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有必要把学生关注环保的意识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提升到理性的认识,把保护环境、废品再生利用的教育深入到学校、家庭,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

而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用环保材料或废旧材料进行操作,在其中可大量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

(4)注重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或者课后的作业布置时都要求学生组合成兴趣小组共同完成。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有一些更加是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在教学此类内容时,我尽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按小组动手操作制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仅圆满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体验了团结协作带来的快乐。

3.在值周工作中渗透德育

值周工作是我校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的工作。加强值周工作的管理,是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意义深远,事关学校工作全局。如何在值周工作中进行德育,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思考。通过多年“教书育人”工作的体验,我深感学生的德育工作很重要,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用心和学生交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学习的技能、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好的育人的本职工作。这不仅需要时刻保持满腔的热心和责任心,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倾注更多的耐心、诚心和爱心,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一个名副其实的育人典范。

【参考文献】

[1]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4):2.42

[2]吴晓华论.任课教师实施德育的重要性与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1期

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 篇3

贵州兴义敬南镇 李波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为我们学校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让我们明白了如何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根本,内涵建设促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意味着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树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终身学习,为师者先善其德。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样充分肯定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不断完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融入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篇4

库车县第九小学

刘军燕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的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的顺着路标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校一向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制度,保障教师发展。学校始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活动,要求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必须认真学习《教职工学习制度》、《教师管理条例》、《教师文明行为和文明用语》、《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思想觉悟的提高,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教师。

强化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做智能型、开拓型、创造型大师;拓宽学科领域,做培养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复合型教师;扎实推进校本教师发展研究,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的好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 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总书记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念,并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必须着眼于当前工作环境、对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把握重点,强力推进。首先要强化师生理论武装。先进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理论,要积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理直气壮地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其次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灯,是人生前进的动力,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在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当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总书记在十九大系列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明晰自己在意识形态培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地担负历史责任,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把立德树人作为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处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综合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总而言之,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是对学生、对民族、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教育,就必须把加强师德师风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重视德育工作、改革德育工作、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立德树人的根本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广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塑造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蕴所在。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篇5

摘要: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创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优效?我们认为优效课堂是教师优效的“教”与学生优效的“学”共同组成的,二者同等重要。它既是一种理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一、怎样做到优效的“教”?我们认为教师起码应努力做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态度;

(二)备课;

(三)角色定位;

(四)透彻理解“课标”与“教材”;

(五)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六)拟好预习的导学案;

(七)学情反馈;

(八)环节意识;

(九)转变教的方式。

二、怎样做到优效的“学”?我们认为学生也应做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态度;

(二)先学;

(三)爱学;

(四)会学;

(五)学会;

(六)角色定位;

(七)学习习惯;

(八)学习方式;

(九)不断反思。

优效地理课堂中的师生行为之我见

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优化效果的课堂教学。优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最优化,关注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关注教学策略的最佳化,关注师生成长发展的高品位。

实现优效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和技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效果优。效果优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效率优。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效益优。效益优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的把握。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创建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优效?我们认为优效课堂是教师优效的“教”与学生优效的“学”共同组成的,二者同等重要。它既是一种理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一、怎样做到优效的“教”?我们认为教师起码应努力做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态度: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待教学应具备下列五种态度:积极进取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态度;勤奋务实的态度;理性合作的态度;认真自省的态度。具备了这五种工作态度,再怀有一颗爱心,这是把教学工作做到最优的必不可缺的前提。

(二)备课: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1.集体备课

(1)积极实施“三步一导”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达标检测题。

(2)落实好每天固定时间的说课制度。必须全员参与,务必先个人备课,对备课质量要精益求精,大到每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小到上课探究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某个知识点应该怎样进行处理,点拨这个知识点选用哪道例题,选用哪些习题来进行巩固等。

2.个人备课

(1)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2)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实的教案(详案不等于教学实录,要避免书写量过大的问题,突出强调实用性,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要避免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罗列过多、过细、过繁的现象,突出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教后反思;要避免学法设计浅层化、简单化,注重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坚决摒弃照抄教参教案的做法)。其他教师备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案头式、卡片式、旧案新备式等。所有教案都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重点的落实、疑难点的突破点拨上,重在设计教法,指导学法。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性化。

(三)角色定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体现在--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产生主动性,解决“要学”的问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解决“爱学”的问题;教会方法,形成独立性,解决“会学”的问题;培养习惯,养成自觉性,解决“想学”的问题;营造氛围,让学生的心热起来。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我们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角色:1.导学——指导、引导学生学习;2.助学——帮助学生学习;3.评学——评价学生的学习;4.督学——督促、检查、落实学生的

学习;5.同学——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亦为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四)透彻理解“课标”与“教材”:课标是教材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体现。教师要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准确无误地理解课标的真实含义与教材表述之间的细微差别,立足于课标的基准点去整合教材,拓展教材,抓住教材的关键点,保证教学的优效性。

(五)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不讲”、“三必讲”、“三个到位”。“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到位”——训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确保每一节课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拟好预习的导学案: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可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学习。

(七)学情反馈: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和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了解学情后能够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帮辅学生,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发展特长。

(八)环节意识:教学内容理解透了,怎样通过师生活动把它完美地展现出来非常关键。各个环节如何设计,怎样导入、承转、过渡、小结、提问、讨论、训练,要做到紧凑、流畅、自然。

(九)转变教的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同时生成对地理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学科思维方法。

二、怎样做到优效的“学”?我们认为学生也应做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态度:新课改让学生真正懂得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学习好,就必须做到: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形成自己的优效学习能力。

(二)先学: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学习也更主动、优效。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三)爱学: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和趋向,实现自主性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用格言激励自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会学:注重学法,在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性是“文理交融”,既具备理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又不失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要针对其文理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文、理科相应的学习方法。

(五)学会:学会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学会以综合的观点分析研究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等,学会用综合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解决地理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将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周围见闻的事物联系,与国内、国外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这样,才能感悟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和体验到优效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六)角色定位:“生为主体”,做到五个让: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有一个古老的教育谚语说:“告诉我的,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的,我记住了;让我参与的,我理解了”。

(七)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应抓好六个词十二个字:勤奋,主动,探究,动手,求精,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八)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过去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分析、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过分重知识再现而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课堂的基本要求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九)不断反思:学生每一节课过后,都应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得失。“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得怎样?”学然后知不足,思才能不断有进步。

参考文献:《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地理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之我见 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08-01

0

前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内容中明确指出了:“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德、智、体、美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全面解读教材,强化价值引领,重视情智共生

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较多,又比较复杂,多数学生常常难以“消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为学生对政治教材进行内在性解读,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并将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学科、社会等,还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蕴含于学科案例教材中,重视人格修养、生态文明、社会关爱、公民意识等教育。另外,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心灵美,指导学生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以《学会做人,道德为先》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文章中的某段案例设置问题,如“由于有人乱闯红灯,十字路口乱作一团,车辆拥堵动弹不得;街坊邻居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别人家里遇到困难,也不闻不问等。”然后设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在你看来,道德对于社会生活、发展有哪些影响?”此类探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未为切入点,选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若没有道德规范的调整,人们就不会知道该如何交往与共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才能够使人们懂得尊重彼此、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的道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二、回归生活本真,创新呈现方式,激发创新潜能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基础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联系生活,创新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教学内容以及国内外的重大案例、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新闻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政治课程变得新颖、生动、富有活力。另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通过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的发散、逻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以《价值与价值观》为例,教师可播放一些相关的案例,如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文花枝,她是一名青年导游,在一次带团途中遭遇车祸,当营救人员想先把坐在车门口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抢救出来时,她却高呼“我是导游,请你们先救游客”,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表现了一种不怕牺牲、先人后己的精神,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文花枝只能将左腿截肢。”然后教师设置问题: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的内容,评价文花枝的事迹?让学生们主动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并学会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评价文花枝的事迹。如此一来,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体验,还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增强教学开放,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多元智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社会、民族,增强其社会使命、责任感。且社会实践还能增强教学开放、拓展教学的空间,将政治教材与社会实践有效融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丰富学生的亲身经历与生活体验。另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创设情境、设计导思问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与行为等,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并择其中一个案例布置作业,如“在台湾城乡,孔子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随访时,都要去拜访‘三孔圣地,而且梨园戏、木偶戏等多会受到台胞们的欢迎,至于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除夕守岁等民俗,无一不是两岸同根同组的文化证明”。然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并布置作业:针对案例中某项传统文化制定传承保护方案,并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强化了学生正确的感受,增加了其爱国家、爱家乡以及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还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三维目标。

结语

综上所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应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周如东.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97-99.

[2]吴潜涛,吴俊.坚持“三个面向”与“立德树人”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47-49.

[3]李琨.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7-19.

上一篇:校园宣传文化标语50句下一篇:作文练习怎么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