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2024-07-19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共10篇)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1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先行组织者”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重视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也是科学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因而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不仅不能放松数学科学概念的教学,而且还应切实加强,找到实施科学教育新的突破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在其著名的《认知同化论》(即意义学习论)中提出,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已有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发生的。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即“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利用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对此作一分析。

一、设计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促进数学概念教学

1.设计陈述性组织者(expositive organizer)

如果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关联不大,这就适宜用陈述性组织者。陈述性组织者以一种简化的、纲要的形式去呈现新学习的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预先嵌入一个上位观念,用它来同化新的学习材料。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为了减少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而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困难,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通过精心组织将要呈现给学生的材料(通常被称为引导性材料),建立学习新概念的认知框架,帮助学生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变量,让学生对新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

比较性组织者是指用于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基本类似概念的整合,并增加本质不同而貌似相同的新旧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的组织者。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对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概念异同的比较性组织者。例如,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比较,还有平面几何中的一些概念或判断也常常作为立体几何概念或判断的先行组织者。

3.设计具体模型组织者(model organizer)

具体模型组织者是梅耶(R.E.Mayer)在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梅耶等人研究表明,具体模型组织者似乎更有助于为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知识。这主要由于具体模型直观、形象,能通过类比方式促进学生对新材料理解。例如,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曾用“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神话来启发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牛魔王先变,它变的目的是千方百计想逃跑,牛魔王变成白鹤,孙悟空变成丹凤,牛魔王变成香獐,孙悟空相应地变成饿虎……孙悟空是随着牛魔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牛魔王是“自变量”,而孙悟空则是牛魔王的“函数”。牛魔王能变,但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这就好像是自变量有它的允许值范围,也就是函数的定义域。孙悟空善变,也只能七十二变,也是有范围的,这就是函数的值域。设计这种组织者,能把抽象的函数概念类比到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当然,除了上述呈现方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如实验、多媒体等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不失时机地呈现不同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概念,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设计和使用先行组织者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

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之前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和对各种数学现象与数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认识和理解大多是非本质的。布卢姆《人的特性和学校学习》一书中证明了前概念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另外,大量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会影响科学概念的建构和掌握,因而教师设计使用组织者前首先应调查、诱导学生暴露其前概念。通常可采用谈话、书面表达、墙报、分类卡片、调查问卷等方法。

2.先行组织者的使用应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只在每节课的开始设置先行组织者,实际上这是不完全的。其实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的开始都应有一定的引导材料。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阶段,自制力较差,所以他们表现出上课不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好动和易疲劳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中随时注意组织教学工作,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进行教学。即使先行组织者呈现于课始,随后的教学活动也应对它展开和延伸,时刻保持前后呼应,若后继教学与之脱节,则使先行组织者的使用流于形式。例如逻辑联结词的教学中,通过呈现具体实例组织者,让学生自主探索真值表,再呈现“与生活中的„或且非‟相比较”的比较性组织者,真正理解逻辑中的“或且非”与生活中“或且非”的异同,最后还可呈现数学史“理发师悖论”的组织者:“给一切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按照这条准则,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脸呢?使逻辑概念和生活体验相结合,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注意。

总之,“先行组织者”对学生的思维起着导向作用,可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帮助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是实施概念教学的“绿色通道”。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和创造力方面毕竟有其局限性,概念教学中应将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教授新教材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而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陈述性组织者

使用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例如,学习“蚂蚁”之前先让学生学习“昆虫的基本特征”,那么“昆虫”概念就是学生学习“蚂蚁”概念的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例如,在让学生学习关于白蚁的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学习蚂蚁与白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就属于比较性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如下图所示:

运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1)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

(2)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3)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

(5)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6)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7)需要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

策略描述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在新授课开始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有知识的联系,并整合到更加上位的知识结构中去。先行组织者常常用来展示概念的框架和全貌,在系统讲授某一领域的观点的时候,或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比较时,这一策略的作用尤为突出。(费兹科

和麦克卢尔,2008)先行组织者能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更加清晰,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上位的联结点,从而达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先行组织者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包摄性水平较高的文字(如文章摘要等),也可以是图片表格等。在实验报告或者学习任务单中先行组织者也常常出现。

先行组织者有着如下的特点:

◆高度概括:先行组织者常常以概括性框架的形式出现,体现出一般性和包

含性。◆注重条理性、逻辑性:逻辑关系和条理性是先行组织者的一般特性。◆有助于提高认知效率:先行组织者的使用有助于内容的整体性呈现,帮助学习者梳理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概念的定义、概括性结论或者新材料与某些熟悉例子之间的类比。常常分为说明性先行组织者(expository advance organizer)和比较性先行组织者(comparative advance organizer)。(Ausubel, 1960)说明性先行组织者呈现的是一堂课或几堂课所包含的具体信息,提供相对一般性的观念、原则或范畴。课堂当中的具体信息都跟这些一般信息相联系。学生可以由此体会具体信息之间的联系。生物课中的家族树,化学课中的元素周期表

就是起这样的作用。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呈现的是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之间的异同。这种先行组织者着眼两类相似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借助熟悉的知识快速掌握新知识。英语课中不同时态动词形式的对比可以用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呈

现。

操作指南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一般要先于正式学习材料,先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先行组织者的内容对后来正式学习内容必须具有同化作用,其中说明性先行组织者应当体现高度概括的上位知识对下位知识的同化,比较性先行组织者体现同级知识之间的同化。由于运用先行组织者的目标是知识表征的理化、逻辑化,先行组织者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包括三个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补充下位知识、建立

知识结构

◆呈现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优势在于概括性和条理性。呈现先行组织者常常采用图表形式,体现出高度的概括性。教师也可以在导入过程中提出学习内容的多个关键特征或属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通过学习任务补充下位知识

在此阶段教师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并进一步说明先行组织者与新学内容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先行组织者的基础上展开学习。

◆建立新知识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将新学习任务纳入到先行组织者所呈现出的概念框架

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2

事实上“问题教学”这一概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有关专家就已提出。尽管这一提法已过去了近50年, 但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因为它就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而且这一方式的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 就是由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组成,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知识、自我引导的策略和团队合作的技巧。这一精神也是《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

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营造一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的情境。入乎其境, 才能感乎其情。要调动学生的思维, 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后, 接下来就是如何设计问题了。下面我通过一些教学实例, 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及如何改进问题的设计。

一、精心导入, 激发兴趣

如何才能将生物课上得更有趣, 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一段好的导言问题可能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增,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 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进而主动地去寻找答案。下面节选了几节课的导言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实例1:在讲“性别决定”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则中国年轻女性自杀状况报告资料:某山区, 一个妇女一连生了4个女孩, 周围的人瞧不起她, 婆家人瞧不起她, 就连她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认为自己没本事, 生不了男孩子, 便自杀了。然后设问:生女孩是女人的过错吗?以此引起学生共鸣, 但不急于下结论, 进一步设问:那生男生女究竟由谁来决定?学生议论纷纷。这样, 在学生充满期盼的目光中, 自然导入新课, 效果不言而喻。

实例2:在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 联系到植物的许多生理活动, 在讲到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时巧妙设问:“锄禾日当午”, 难道只为了除草吗?然后引导学生从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点入手总结归纳其原因: (1) 可以疏松土壤,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 在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的基础上, 可以促进土壤中好氧性细菌的呼吸作用, 加快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同时可以增加植物周围CO2浓度, 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3) 可以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 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元素N的吸收。 (4) 可以破坏土壤硬化造成的毛细管, 降低土壤中水分的散失。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产生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想学。

二、全盘考虑, 循序渐进

提出的问题要有新颖性、关联性和探究价值。设计问题须全盘考虑, 更要注意问题的坡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 要设计辅助性问题, 最好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使全部问题都有内在的关联, 最后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向新境界, 达到探究之目的。高考试题也有同样的特征, 此类问题主要用在实验教学课中, 效果特别好。下面以教材中探究酶作用特性的实验为例, 列出以下供学生讨论的问题串。

问题:酶 (H2O2酶)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与无机催化剂 (Fe3+) 相比, 其催化效率如何呢?

(1) 简述本实验的原理:。

(2) 尝试提出一种假设:。

预期可能的结果是:。

(3) 实验选材为何用新鲜肝脏?为使实验效果更显著, 可对新鲜肝脏作怎样处理?。

(4) 若用肉眼观察, 请提出两种检测指标:。

(5) 实验过程中:。

(6) 复述实验的主要方法步骤: (略)

(7) 本实验的结论是:。

三、把握节奏, 关注全体

在教学中, 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要把握教学节奏,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请学生坐下并及时点评。课堂提问时, 先告诉学生要提问的问题,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再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谁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切不可先把学生叫起来, 再问要问的问题, 也不可先点拨再回答, 更不可让学生齐声回答。当然, 问题难度不同, 要请不同的学生回答, 问题必须适合各类学生的水平, 既不能无人回答, 又不能人人都轻易就能回答, 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让学困生有增强自信的机会。

例如:在讲述选修课本“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 通过课前设计预习提问:什么是抗体?是由谁分泌的?分布在哪里?作用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上课进程中则可以围绕预习时的问题, 设计如下层次性比较明了的问题。

1. 传统的提取抗体的方法如何?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

2. 能否用细胞培养方法制备大量抗体?

通过师生的问答, 引出单克隆抗体概念, 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特性。接着在学生阅读基础上继续提问。

3. 用什么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4. 为什么要用抗原注射小鼠?

5. 胰蛋白酶的作用是什么?

6. 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筛选?

7.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哪些?

8.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这样的设计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其中第5、6两个问题属于较难层次的, 第3、7、8三个问题属于中间层次, 其余则属于较易层次的。对此, 可根据学生对问题思考时的表情来确定哪一部分学生适合于回答哪一类问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确定回答问题的人。不论何种方式, 其最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使学生不致慌乱而不知所措, 进而失去对问题思考的积极性, 导致无人回答的现象。这样以来, 一堂有节奏的课就生成了。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篇3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认真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满堂灌”“满堂练”,到现在的“满堂问”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简单的、随意的提,学生齐声的答,而是所提问题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但是,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用些肤浅问题和单调的问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数学教学背道而弛。所以,实现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不但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策略、技巧,更重要是要优化设计问题的设计。下面就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须解决的问题,就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设计问题

马克思说过:“无论数学的哪个分支,最终都会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仅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效果斐然,但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生活化,也不是只要联系生活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构建作为数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将生活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生活和数学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新课标十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在讲授《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两岸通航之前,要从我们郑州到达祖国的宝岛台湾,我们需要从新郑机场乘飞机抵达香港,然后转机才能到达,如今通航后呢?我们可以直接到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此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法则,我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子涉及了位移的合成问题,从最初到达最终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看做两次位移的和。”位移是物理量,如果去掉它的物理属性,它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向量。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做出两次位移之和呢?三角形法则的引入水到渠成。

设计情境式问题,并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主要是基于将情境贯穿本堂课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情境只当成导入的作用。

二、在比较中设计问题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通过对已有相关知识的复习回顾,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与已有相关知识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境;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比或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圆锥曲线的性质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以与椭圆的几何性质相类比;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子进行类比:点和圆相对运动产生三种位置关系,若把点换成直线,那么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又会产生几种位置关系呢?学生很容易分析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类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概念的情境,而且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就能容易地从类比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在归纳总结中设计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归纳总结是把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化的重要一环,常常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教师直接总结,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程度和数学思想方法不能得到强化,其结果就不会理想。如果在课堂归纳总结时能够精心设计问题,就能够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知识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悬念性,有余音绕梁的作用,那么课后就会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如果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也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为后一节课教学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感觉到似曾相识,但又不十分清楚,不能马上解决,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冲动,想跃跃欲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问题设计则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在问题中开始,在问题中结束,激发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在开放的课堂中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战胜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问题的开放性是培养求异思维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全方位、深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还要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的目的。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设计怎样的问题都必须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高中数学三年如何教学设计 篇4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一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瑞典教育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18个班的学生进行的试验,进一步表明外界的殷切期望会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即“皮格马利翁一罗森塔尔”效应。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新课标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学生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 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5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意识是前提,良好学习习惯是前提,教师的点拨提供了工具,必要的交流促进了提高,真正使学生从数学学习获得乐趣。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低效的,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 自主意识;习惯;点拨;交流;乐趣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在教学提倡的重要理念,教师课讲得再好,学生大脑没有动起来,不能主动学习,还是不能有好的效果。数学更是因为其学科特点使许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明知数学很重要也望而却步。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许多教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数学本身特点和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是关键。俗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学习的自主意识,被动地学习可以说是学习数学的大忌。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学生的学习不是无条件的,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导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但学习如果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怎么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呢?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这些潜能是可以开发的。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想动,想主动去学习。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希望他人认可,让他人认可有很多方法,直接表扬是一种,会做题目体现自身能力也是其中一种,例如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发下相关的简单预习练习,可以说每一个同学都会做,这样学生自然有了信心,然后再安排学生做一些较难题目,循序渐进。许多学生不想学习数学是没有信心,不敢去学,只要教师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从而有了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有兴趣去学,想去探究,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基础。好的习惯是解决问题前提,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更需要好的习惯。课前是否预习,基础题目是否真会做,会不会考虑相应的变式,课后是否反思总结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有这样的.习惯吗?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好的习惯,从而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课上如果有没听明白的课后又不问,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当然没有兴趣了,没有兴趣就更不可能主动学习了。如何养成好习惯呢?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可以用任务的形式引导,也可以上课时引导。例如学新内容时的创设情境,举例说明,变式训练,课堂小结等都可以让学生做,自然成习惯,水到渠成。习惯一旦形成,为学生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第三,让学生学会从学习数学中获得乐趣有促进作用。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兴趣和乐趣一样,其实是一种误解。有了兴趣才能发现乐趣,但有兴趣并不一定都能发现乐趣,也是需要条件的。有了兴趣后还可能又失去,比如说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再比如兴趣比较多时,难免出现问题。怎样能让兴趣持久?最好是让学生感到其中有乐趣。数学因其学科特点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但并不是完全枯燥无味的。

首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比如说较难理解的函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变量的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等,让学生从中感到与生活很近,从函数中有时可以预知一些未知的事情,从中找到乐趣。其次还可以从做题中找乐趣,机械性地做题显然不行,让学生会做一道题方法较多,可直接教给他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当然也可以师生互动,相互验证,把枯燥的解题变成一种游戏,学生自然高兴了。有了乐趣后兴趣更高了,这也是一节课为什么讲法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教师的学法点拨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有力工具。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很多,类比、数形结合、转化等等,但在具体做题时许多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这在很多时侯限制了学生思维,不能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局限性很明显。其实数学问题很多地方思想方法是雷同的,适当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效果显著。要想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教师的适当点拨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在这里发挥相应作用,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工具,还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第五,及时的讨论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现代课堂教学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学生是否“动”起来,这好像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动又可以表现为多个方面,回答问题,板书,讨论总结,像老师一样上黑板上讲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交流是必要的,只是一个学生讲,只是一部分学生板书回答是没有用的,要让学生交流,把不同的想法不同一问题出来。一个数学问题有时不仅包括一个知识点,还可以包括好多,还可以包括方法,还可以包括其他做法,还可以包括变式,甚至还包括错误想法。都拿出来,都挖出来。如果学生每一节课都适当讨论交流,那么对数学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当然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6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求:必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将学习过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知识的主动获取转化,即通常所说的探究教学法。然而许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感到深不可测,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探究式教学?不知道怎样开展探究式教学?以为探究就是做实验,实验就是探究。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探究教学法。所谓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或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充分地发表见解,全面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从而培养它们自觉探索知识能力;同时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教师对探究目标、探究途经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

那么,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怎样开展探究式教学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

一、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的开展关键是怎样创设值得探究的问题情境,以便让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证实。我们所说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情境必须具备的特征有三个。第一是新颖性,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新鲜感,以激发它们探究的兴趣;第二是难度可控性,所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让学生能尝到胜利果实,足以引发它们继续探究的欲望;第三是可持续性,所提出的问题既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又要能使学生能不断进行假设和验证,这样的问题才值得探究。

鉴于现行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多为陈述性的,所以,值得探究的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总结起来,我认为我们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从身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其实,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是非常多的。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就能提出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来。

例如,我在《电路分析及其应用》一课中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师:在傍晚特别是在夏天的傍晚,当我们把电灯打开,大家会发现这时的电灯的亮度与深夜时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暗一些。师:为什么?

生:因为打开的用电器多。

师:为什么打开的用电器多灯就会暗?

(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就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就增大,导线电阻分得的电压就会增大,电灯分得的电压就会减小,从而变暗)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只要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觉的现象就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跟着老师的引导探究出答案,从而把简单电路分析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关系理解透彻,既达到了知识目标,又达到了能力目标。

第二是从实验中提出问题。

物理中有许多有趣的小实验,而这些小实验往往能反映出很多物理知识来,所以,从实验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多思考、多动脑筋。例如,我在《自感》一课中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让几个学生手牵手与自感线圈并联再与两节1.5伏的电池并联,当开关闭合后再断开时,学生的手会感到有微麻。

师:为什么小小的两节电池会产生这么神奇的威力? 这个新奇刺激而又不危险的实验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探究欲望。

二、注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探究中不断提高与创新,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有两个作用:一是选择和创设值得探究的问题情境,二是要启发、帮助学生把搜索到的资料与问题情况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校正继续探究的方向。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去探究问题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从最简单的现象或实验入手,然后引导学生从现象中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假设,并引导他们逐一解决。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先从他们所想的方法去探究(即使方法是错的),然后再从中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方向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多做准备,在课堂中反应要较敏捷。

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电路分析及其应用》一课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当我们晚上走在路上,很多时候都会看到路灯坏了,这时我们都会想到什么? 生:这是路灯的质量问题。

师:那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假如有一盏路灯,无论安装质量多好的灯泡,没过多久就会损坏甚至烧掉,而且还发现它经常在深夜时烧。这又是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得出它的原理跟刚才电灯变暗问题的原理是一致的,它只是刚才分析过程的逆过程)

师:假如你是路灯维修员,你怎样使路灯寿命增长呢?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生:讨论。

生:并入一个电阻。师:设定一些实际数字,让学生计算在很多用电器关闭后要使这盏路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并入的电阻阻值,再计算如果并入电阻后其它用电器正常使用时用户两端的电压。(例如:假设原来路灯与九个“220V,25W”的用电器并联,且刚好这时的电压是220V,路灯的规格也是“220V,25W”,关闭了九个用电器后,路灯两端的电压就会增大,要使路灯两端的电压还是220V,如果并联一个电阻,则并联的电阻阻值是215欧姆,如果在正常使用九个用电器和路灯时这个电阻一直并联在电路中,那么这九个用电器和路灯两端的电压就会变为116V,所以如果并联一个电阻的话会影响到整个电路中的用户。)生:通过计算知道并联的电阻阻值要比较小,而这个小的电阻会使整个电路正常工作时用户两端的电压小很多。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并联一个电阻是行不通的。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串入一个电阻。

师:那这个电阻不就白白消耗一部分电能,从长远的角度看,切合实际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生:把两盏路灯串连起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本来傍晚电灯暗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教师又再提出一个路灯问题,从逆过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之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路灯寿命增长”的问题,这样层层深入探究,使学生对简单的串、并联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路灯寿命增长”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探究,发现错误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到真正的答案。这样,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学生能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要探究的新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是很容易发现到新的问题从而引起探究行为的。

再来举一个例子吧,在《薄膜干涉》一课中,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先让学生用稠度适中的肥皂液做第一个实验,即透过自制肥皂膜,观察酒精灯火焰在肥皂膜上的图像及其变化。(学生动手做实验,个个十分投入,很快学生中就发出阵阵小声的赞叹声,兴致很高,每组学生都能做出同课本插图一样明显的干涉图像。)这时我适时依次地给出以下问题:

⑴ 干涉条纹有何特点?

⑵干涉条纹是哪两个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⑶干涉条纹为何是水平的?

⑷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为什么可用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

⑸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的薄膜厚度怎样变化?干涉条纹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这五个问题除了问题⑵和问题⑸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以外,其他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课本以及讨论来解决。

接着我又让学生做实验二和三,即先后用较稠肥皂液和最稠的肥皂液做实验,引导学生比较前后实验现象的不同,进一步得出结论:条纹宽度与薄膜厚度有关,膜越厚条纹越密,当膜厚到一定程度,条纹过密以至于看不见干涉条纹,并引导学生用刚学的干涉知识去解释。

这样,问题和实验环环相扣,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凑有序,同时,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起,始终保持着对所研究问题的高度兴趣,从而达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探究教学的实质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从而培养他们自觉探究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包含了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这一问题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图略)对于图甲来说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一:如果电路中的L4烧掉了,这个电路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L1、L2、L3其中的一个烧了呢,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问题三:如果L1、L2、L3其中一个被短路呢?为什么?

(先提问学生各问题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实验,最后做出解释)问题四:灯泡的亮暗很容易反映出电路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如果不是灯泡而是电阻(图乙),你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电路不正常工作的问题出在哪呢?例如:如果发现通过R4的电流突然增加了,你能否知道问题所在呢? 问题五:如果给你一个电流表或一个电压表,你怎样检测出电路的故障出在哪里?

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从直观的灯泡故障问题转移到抽象的电路故障问题的探究中,并学会了使用基本仪器来检测电路的方法。这种做法使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当中,使探究能继续进行。

五、注意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探究(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又能够去做的事,这就使知识得到拓展,使探究得到延续。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把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注意把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对个别学生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达到分层辅导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电路分析及其应用》中把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和应用学习完后,我就让学生举一些有关电灯的其他物理现象并做解释。然后再自己给出下面的几个例子,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究。

第一:为什么同一时间段距离变压器的用户的电灯比距离远的要亮?

第二:大家都知道灯泡的灯丝是用钨丝来做的,当灯泡亮了之后,钨丝会有什么情况出现?(钨丝温度升高之后会升华)升华之后它的温度如何变化?电阻值又如何?功率呢?

第三:当灯泡烧了之后,很多人会摇一摇,把断了的灯丝搭上了再用,但是,这里就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重新搭上的灯泡,与原来相比,消耗的功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安全性又如何?

然后再引导学生,单单一个灯泡就有这么多的问题可以去研究,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么多用电器,就应该有更多的问题值得去研究,所以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去进行研究,有问题可以跟老师一起讨论和研究。

类似的引导可以用一两分钟去完成,并不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但却能提起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达到知识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如何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篇7

一、政治学科的本质

虽说政治学科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程,但是从整体来看这四册书的学习内容,都是借助一个个素材来解读政治知识。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政治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各种生活案例,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在处理纷纭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政治的学科思想、学科思维, 培养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将思维能力外化成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格( 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格) 。所以,我们政治学科培养出的学生,若干年后可以忘掉曾经学过的政治知识, 可以忘掉曾经分析过素材案例,但我们一定要努力使他们在头脑中沉淀下一种思维视野、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决定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所以要想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紧扣教材、课标和学情。

例如,“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依据课标从教材结构上来看: 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承上作用即学生在理解了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展; 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的基础上,接下来需进一步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另一方面,启下作用即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从学情的分析来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是: 了解文化创新的地位作用,但不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所具备的能力基础是: 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能灵活运用; 所具备的情感基础是: 对文化创新的途径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以学定教,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确定为: 在知识目标上,学生能够表述“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够列举实例,印证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现实问题; 在能力目标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在情感目标上,培养学生增强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文化创新的途径”,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又具有现实意义。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因为“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三、教材内容的处理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应当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由此看来,教材已不是唯一可用的课程资源。所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教材作为“基础信息材料”,然后根据课标、学情和现实社会热点,通过必要的取舍和加工,来完善和优化教材。在文化创新一课中, 本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还要把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引向现实,进一步了解我国在文化创新中存在的成功与不足,最终还要让学生去探究如何才能弥补不足,如何才能将我们的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最终实现我国的文化强国梦。

四、教学方法的确定

1. 自主学习环节。在这一学习环节,本人更侧重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阅读提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这一学习环节中安排了如下三个学习内容: 首先,对教材基础知识以提纲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只要课前学生能自学明白的,课上就不再交流探究。其次,为了拓宽学生阅读面,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仅靠书本上那点素材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这一课当中,本人为学生提供了八则相关案例,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查阅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化创新案例,然后让学生试着去表述,最后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即“请任选一则事例,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该事例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提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交流互动环节。课堂上,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运用知识、拓宽思维视野,在处理纷纭复杂的信息当中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社会和生活现象。

3. 反馈建构环节。在这一学习环节,安排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查漏补缺,然后在案例分析中,对教材知识进行建构运用。例如,本课在巩固强化和查漏补缺的环节,设置一个评析题,即“中国将重新拍摄《花木兰》,对此网友们在采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是摒弃国外表现技术的问题上产生分歧”,通过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区别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在建构运用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节课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分析说明“本节课教学模式( 专题开放式案例导学) 的改革与创新之处”。

五、案例素材的选取

1. 针对性。由于每节政治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选取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时代性和实践性。高中政治的课程理念要求,政治教学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实际。所以在案例的使用上都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最新发生的热点话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学有所用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可接受性( 接地气) 。所选案例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内在情感需要,激发学生想要互动交流的欲望,才有可能被学生理性接受。

4. 整体性。要么在案例素材的选取上要坚持一例到底的原则; 要么就围绕一个话题( 如文化创新问题) ,多角度、多层次的素材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例如,本课就是围绕我国文化创新这个话题,从国内正面成功案例到国际反面失败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解读。

5. 多维度、平衡呈现。案例分析中,教师所选取的素材案例,不能用一边倒、先入为主、未审先判的态度有选择性地呈现。而是要把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立场、观点和材料尽可能多维度、平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判断。

例如,文化创新这节课,在案例素材的选择上就是坚持以上几个原则。 具体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设计“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 坚持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以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始终。首先,明线是围绕“《贵妃醉酒》的继承与创新”和“我国的文化创造力缺失” 两个话题,以“我国文化创新的成与败”为主线,借助于“时事与理论”的有机统一,分别从: 1成功与失败; 2正面与反面; 3国内与国际; 4文化创新与文化强国等进行多角度分析与解读。其次,暗线是以“文化创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情感主线,借助于情感由喜转忧,从忧到明,即明确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明确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基本路径。最终,借助于明暗两条线索,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六、问题设计

现代学习方式强调,课堂要有问题意识,要通过问题引领学习,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在我们高中政治的课堂中,问题设计又有哪些特点? 具体来说我坚持了如下4个原则:

第一,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要抓人眼球。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本节课在导入中就选取了三个版本的贵妃醉酒,从梅兰芳的京剧版到交响京剧版再到李玉刚反串流行音乐版,让学生在音频的欣赏中分析它们的异同和创新之处。也许这三个版本的《贵妃醉酒》学生都听过,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把这3个版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以这样的设计就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二,在提问的时候,尽可能自然地把基础知识包含在问题当中。比如,在学生阅读“三个贵妃醉酒”的文字信息之后,我让学生谈谈《贵妃醉酒》是如何实现它的继承与创新? 学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去学习考虑“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第三,问题要有生成性。所谓课堂生成性问题,就是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当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思考。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本人会设置一个“我的疑惑”环节,让学生把自学中有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留着课上交流互动; 在分析“我国的文化创新成功与失败”案例中,本人和学生一起去结合材料,从 “文化创新”的角度,合理设计问题。这样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设问的对比,指导学生如何质疑。

第四,问题之间,要尽可能地体现关联性、梯度性和思维性。几个问题相互之间不能是平行并列的; 应该先提出一个主要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个主要的问题再延伸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形成高阶思维。

例如,在分析“我国文化创造力”案例的时候,我首先让大家结合材料,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合理设计问题。在学生问答交流之后,我又设置了如下3个问题:

( 1)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保护激活文化创造力,解决我国文化创造力缺失的问题”?

( 2) 请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的“拿来主义”?

( 3) 有人认为我国文化不仅要“走出去”,更应该“走进去”。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上述这三个问题之间就能体现出关联性、梯度性和思维性。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的设问,将学生对文化创新的认识从理论引向现实; 关于我国文化创新的问题,将学生的视角从国内正面成功案例引向国际反面失败案例、由文化创新推广到文化强国梦的实现; 借助这一系列的问题,逐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处、深处。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读后活动 设计与实施

G633.41

正文:

一、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多元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磨练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科学和人文素养(潜在目标);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知识;能力的任务,还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挖掘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相关的人和事,做到有效的优化教学。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活动的误区

(一)读后活动设计偏离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活动不能离开教学目的,所有的活动都要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而不可单一的为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而忽视紧扣教材。从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读后设计来看,虽然基本兼顾到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但由于教师设计的不精确,它们往往会与前面教学内容严重脱节。此外,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挖掘,这违背了活动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以及读后环节应侧重深化和巩固知识的设计原则。

(二)注重活动的量,忽视活动的质

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活动,针对这一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又存在这样的误区,觉得课堂上应多设计活动、任务,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信息的大容量。然而,如果我们将活动只停留在表面上,不去关注它的有效性,最终是浪费时间,也不能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要想高质有效地完成任何一件事,充足的时间是有力的保证,否则极易出现这样的场面:学生还未进入角色,老师已宣布活动结束,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活动。问题的教学就显得有些仓促,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思维活动量不够,当然有效性教学也就难以实现。

(三)活动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的效力。教师设计活动就该常“动”常新,以“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吸引他们加入活动。此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或改变活动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现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和运用,但若想使讨论富有成效,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题”首先必须有讨论价值。如果教师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只能使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在本案例中,笔者认为讨论环节是否有必要就值得商榷,因为从学生反馈中可看出,他们的答案并非为讨论的结果,而仍旧为个人的观点而已,或者说只是一种“泛泛而谈”,毫无深度可言。所以,先前的讨论实质是无效的。当然,如果教师对此环节能进行一些调整,活动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做到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以后,才能做到相对应的语言输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词汇和句型,并在读后活动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巩固这些词汇和句型。

(一)词汇的巩固

词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对这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词汇的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应提倡语境真实化,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词汇的不同含义。同时难度适宜的英语阅读材料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语境线索,让学生领悟到词汇所承载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二)句型的强化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短语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篇文章由各式各样的句子组成。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句型和语法结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句型结构的用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巩固句型的使用。其中利用句型造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

(三)语篇的复述

复述课文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还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在进行复述活动时,既可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培养读写能力。复述课文的形式有很多,有口头上的,也有笔头上的(类似于摘要)。可以复述整篇文章,也可以对某一个精彩片段进行复述。复述可以根据文章中所蕴涵的线索来进行,如时间线索、地点转移的线索,还可以根据图表、关键词等进行。通过语篇复述,能使文章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痕迹更加明显,加强他们对文章中的词、句、篇的逻辑结构的理解。

小结: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活动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对于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产生了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形式多样的读后活动,让学生体验具有真实语境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遵循认知规律,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左季秋.刍议新课标条件下高中英语课文读后活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3).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全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论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在问题思考中感受语文文本中的美

借助问题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感受文本中的美,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而且,对文本价值的展示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美,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阅读《我与地坛》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美”。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母亲是怎样面对我给出的难题的?(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去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美,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在生命之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在阅读鉴赏中体会语文文本中的美

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保障。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自主阅读、去欣赏文本中的相关句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多角度解读和鉴赏,如:“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等句子进行解读,之后,我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跟随作者的笔调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空中楼阁图,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意境,而且,也能确保本节课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中的美,使学生在鉴赏中体会美,感悟美。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价值,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鉴赏中体悟文本中的美,最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篇10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一中 梁玉英

摘要:利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优化了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但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历史教学;激发兴趣;教学补充;发挥整合的优势

正文:

利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优化了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正如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棗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但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和课本是知识传递的主要媒介,黑板、粉笔、挂图、地图等是主要教学辅助工具,传统历史教学教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课堂教学容量小、学生负担重、效率低下、枯燥乏味。但传统教学手段也其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一、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效用

(一)·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的这个特点,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屏幕显示的内容可以随意重复和迅速更换,可以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还可以随画面变化产生相应的声音,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能够有效地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如讲《重庆谈判》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影片,让学生对这一事件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对策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主动发言。这样,可以活跃气氛,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例如在讲到“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这一栏内容时,借助于优美的图片,就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其代表成就,既了解了我们祖先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学生的兴趣很高,一举两得。又如:在讲到“我国的青铜文明”这一栏内容时,借助于大量的图片,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各种各类青铜器有了一个清晰形象的了解,学生学到了很多文物知识,而这样的效果,不借助于多媒体是根本达不到的。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

虽然学习有时限性,但是明显的意识或目标定向能够促进有效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教师对预先学习对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而学生认同了这种界定,那么也会有利于学习成功。所以有效学习本身是一个有目的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有意图的学习。

按照传统的教学,老师也会在课堂中强调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或是重难点之类,但是往往说完后记得的学生少之又少。那么,当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这个弊端就比较容易克服了。当我们在课堂使用幻灯片时,比较常用“超级链接”这一方法,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举个例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课中,老师在介绍这次革命的成就时,往往会使用很多图片,一般老师都会首先把所有突出行业排列在一起作为子目录,使用超级链接再分别把子目录与需要展示的图片链接,这样就始终可以贯穿学习的主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教“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相关内容时,“遵义会议”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及理解其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我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录像,可以看到红军虽然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被动挨打、土气低落,几乎全军覆没的背景;遵义会议后红军采用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加深了对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内容的记忆。再比如在讲授《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时,播放了一段历史录象资料后,演示了自制的解放军挺进中原和三大战役等有关地图的课件,同时引导学生回答诸如解放军的反攻方向的确定、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进攻战略等问题,通过一步步的演示,模拟实战进程引导学生逐一回答问题。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在影视中才能见到的地图动态表现手法,笔者还动用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室,使所有学生均可亲自动手,以战争指挥员的角度进行地图进程的指挥运作,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地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对这一阶段的相关史料掌握得十分牢固,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作用

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画同步,视听结合,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作用,特别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历史知识,而且要教学生从历史事件本身去思考和归纳了是发展的规律,以达到以古鉴今明事晓理的目的。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对感性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力,如果我们总是用枯燥的语言来进行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会让学生反感,而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事件,那么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感官,生动形象地了解历史。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一目中,通过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如《〈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向井敏少尉与野田岩少尉在南京举行杀人竞赛》的图片、《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活埋中国军民》、《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割下的中国人的头颅》等图片。再将这些图片与现在的一些事实如“2002年7月8日的日本右翼分子趁机抬头,禁止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新闻相对比,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无须教师用生硬空洞的语言,长篇累犊地教育,仅仅是几张真实的照片就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深刻的认识爱国主义的重要!

(四).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等特点,有效地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等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扩大信息量,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内在联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它们容量大、节奏快,还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收到简而不漏、活而不乱的效果。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我不仅分析战争原因、性质、过程和影响,还用投影片对《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对照分析比较,使学生自然得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并加强了认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讲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最早的测报地震的仪器,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课文和插图,学生很难理解地动仪为什么能够测知地震的方向及地点?而通过录像剪辑,通过近景、特写镜头,把局部放大,将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具体而又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看得明白,听得懂,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能发明如此精确,灵敏的仪器,真是了不起!由此了解到欧洲的同类发明要比我国迟一千多年,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既传授了历史知识,又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如讲《世界之交的世界格局》这节课,主要讲述两极格局解体以及对世界局势的产生的影响,美国因想极力构建单极世界而不惜采取单边主义以及国

际恐怖主义等都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威胁,学生对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制止战争和反恐的问题很难得出结论,因此,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让学生提炼其中的观点,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操作误区

据多年的观察、了解和总结,在当前的历史多媒体教学中,许多历史存在的思想误区和错误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从“人灌”到“机灌”,侧重形式,忽视本质

于是我们许多历史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外衣掩盖下,仍然进行着“换汤不换药”的传统模式教学,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主体,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讲得天衣无缝,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而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忽视了自己应起的导向作用,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有的教师往往热衷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致使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很深,但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辨,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一张网”的教学宗旨,这样的课件真是“绣花枕头稻草芯”。

(二).教师不主导,学生不思考,效率低下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看老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一些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积极思考的主人,而是成为对画面的观赏者,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不去留意和思考实质性的历史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三).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

还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价值,对于那些适宜传统教学手段解决的教学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不仅无明显增强,有的甚至是完全的失败。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通过屏幕在课堂上展示,而这样使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如其这样,还不如让老师自己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或挂图方便。还有一些老师,在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准备不足,操作不够熟练,一到课堂上,往往因紧张导致操作失误,自己慌乱,学生哄笑,这样的教学结果可想而知了。

三、纠正误区的对策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确实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并非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多,教学预期目标就越能达到,教学效果就越好。为避免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同时,正确处理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由于传统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授本来就单调,加上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征,其结果往往是讲者索然无味,听者心不在焉,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多媒体辅助

教学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如它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字、电影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与便捷的多向交互方式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实现的,但它仍然有自己的局限。例如,尽管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动态逼真,但仍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实物、标本;尽管计算机多媒体提供了学生模拟技能训练的良好机会,但不能代替学生的实地调查参观;尽管计算机多媒体具有人机交互及人工智能的某些任务,但不可能替代教师在课堂中的情感交流、现场讲演、组织讨论、评价分析等主导作用。而传统教学手段并非一无是处,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就足以说明它有很多优点。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基于历史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和历史教育的目标,历史教学更少不了传统教学手段。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历史为背景,以最终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核心。而人文学科教学较之于自然学科教学,更重视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的言谈举止和“眉目传情”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回应、反思、质疑等,都有助于丰富并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既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助于落实教学目标。

(二).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所以根据每堂历史课的目标需要来设计、使用多媒体,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与否的前提。多媒体教学中要避免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与学科课程大相径庭的现象,使多媒体教学要素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目前,多媒体教学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研究方向也是开放的,多媒体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将双边活动中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弱化。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的关键环节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出现“放有余而收不足”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成败只在举手间。面对多媒体,广大教师要做多媒体的真正主人,不要成为多媒体的“套中人”。

(三).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一般而言,像图表、地图、短小历史影片、历史图片等资料、内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来展现,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于一些板书,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一些讨论,则不必样样都采用多媒体工具来设计。有些通过老师的口头表达,更容易与学生沟通,和学生产生共鸣。甚至有助于老师的课堂即兴发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多媒体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四).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教案,熟练多媒体操作技术

要想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质量,除了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修养。一方面,要积累和储存各种历史资料; 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优化了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储存,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材,除了认真学习和钻研历史学科教材和教参资料之外,还要掌握最新的史学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并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多媒体教案要做到辅助重点突出,体现出演示它要解决的最关键、最适合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以强化课堂效果,千万不可哗众取宠,用过多的声色来调解和堆砌,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破坏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上历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学生对历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历史科成绩就上去了。结束语:

新时代的到来为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每一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学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教育领域,适逢教育科学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蓬勃兴起的春天。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引起这个领域的变革,并代表着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当然,多媒体教学也需要合理利用,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辅助而非主导,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选取得当,这就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必须以课本的相关内容为依托,课件要突出重点难点,制作的课件要考虑全面、周到。只要提高了驾驭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历史教师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不被社会所淘汰。总之,让历史教师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对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学习、应用和创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找到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教学效率,这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廖洪明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J】 成才之路 2009年第5期 2.杨香龙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J】 《商情》 2010年第38期

3.庞戈芳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发挥多媒体辅助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佳效益 【J】 《教育信息技术》

2010年第8期

4.杨连科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5.薛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点滴体会

作者简介:

上一篇:市廉租房实施方案下一篇:暑期社区义诊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