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

2024-07-06

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精选8篇)

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 篇1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写特点,谈谈如何做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战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尤为突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想设计好一节课。首先要了解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路、性质与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一个过程”,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传统教案的设计与编写必须首先变革。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等方面。

第二、深入钻研教材,用活、用好教材。

同一本教材不同地区使用,有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第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如何搞好新课程教学,是摆在我们 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教师要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念”。

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 篇2

一、全体数学教师要通读一遍教材

为了更好地备好课, 上好课, 通读教材是一切工作的开始, 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先把本年级的全册书通读一遍, 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画出其结构框架图, 并对每一个版块制定出相应的课时, 了解每一个版块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全体教师组内分工进行备课

数学组再分为几个备课小组, 这可以依据老带新的原则, 合理分工。各备课组还应该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再进行细致分工, 明确每一位教师的主要备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还要知人善任, 力求让每一位教师发挥其优势, 把自己善长的内容备出来。这样有利于备出质量。

三、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每一位教师都要对自己负责的教材版块进行认真细致地备课, 先要搜集相关信息, 找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明确本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学段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然后结合一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写出自己的教案, 并概括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疑点。

四、全体教师集体钻研教材

这是集体备课中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全体教师都要参加。这时, 所有分组中的组长要代表本组成员对自己所负责的版块儿进行总结发言, 首先明确本部分在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指出本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还要把确切的教学过程、练习设计及学生的反应都分析出来。最后, 提出自己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以供集体研讨。

五、全体教师集体研讨

当每一位分组组长发完言后, 教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的把握和处理, 对各个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要加以科学评定, 对教学方法和练习设置进行细致研究, 并分析一下此教学方法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 形成集体的智慧结晶。

六、备课组组长形成共性教案

在全体发言阶段, 备课组组长要在其他教师研讨时做好细致记录, 力求把每一个教师的闪光点都记下来, 将个体的教案进行修补、完善, 重新设计一份具有共性化的教案, 并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一份。这是集体教研最关键的一环, 必须要抓好。

七、每位教师要对其进行个性化处理

共性化教案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后, 可以说具备了上课能用的功能。但是鉴于每位教师跟每位教师的风格和习惯是不一样的, 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 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进行再筛选。这样, 既吸收了集体的智慧, 又彰显了教师的自我个性, 达到了统一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 也必将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八、全体教师的课后小结

教师在上课时, 要及时将课程当中出现的不足与亮点加以积累记录, 作好课后小结, 并做好深层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初备课时忽视了哪一方面的问题呢?当下一次教研本课时, 对先前形成的教案作一修订和补充, 以有利于后面的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案。

当然, 在集体备课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有些组内教师由于不是自己发表中心言论而不认真备课, 听课时也不专心听, 在集体评议阶段也不诚恳发言, 怕自己的经验得失外泄等, 这都是狭隘的思想在作怪。所以, 我们的教研组长要激发起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定要认真而严格地按照集体备课的步骤来走, 将每一步和具体要求都落到实处, 使集体备课不能成为集体懈怠的一种形式, 而应该成为一种精益求精的趋势。

随着教改的推进, 向教学要质量已成为高中数学课的备然趋势, 所以, 分组备课、集体讨论的形式已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如今, 很多年轻教师能够在短短的三到五年间脱颖而出, 集体备课无疑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 备课的形式还应该常换常新, 进一步紧跟课改脚步, 丰富备课的内涵, 只有这样, 才会让集体教研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 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教研则是让艺术更精湛的内在功夫, 我们要精心备好课, 才能向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把集体备课的每一步都落到实处, 如通读教材时一定要仔细, 一行小字都不能忽视;分工备课时要考虑周到, 一个小知识点都不能遗漏;钻研教材时也要留心每一个版块儿设置的独具匠心;还要在集体研讨是认真发言, 对于成形的共性教案不能生搬硬套地拿到课堂上用;还要及时作好课后小结, 为下一轮的教研作好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只有教师备课充分了, 学生才会兴致高昂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把知识学好。所以, 备好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如何备好高中数学课给出了一个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 即通读教材、分工备课、钻研教材、集体教研、全体研讨、形成共性教案、个性化处理和课后小结八大步骤,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沿性,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如何备好数学课 篇3

一、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

1.系统了解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系统了解”,并非让我们详细地数出某章、某节是何内容,而是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反复考察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主要是指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国内外初、高等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数学在其他边缘学科、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未来发展态势等。

2.认真探讨内在联系。我们知道,数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使用同一版本)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材与教材、章与章、节与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没有联系就没有数学,缜密的数学体系,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内在联系:公式、法则的推导,定理、公理的引入,数与形的结合,立体感的建立等无一不是普遍联系的经典之作。

3.仔细关注能力要求。“可持续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等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证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不同能力的培养往往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将能力要求加以明确,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4.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让学生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

二、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1.合理安排、优化重组(内容)。有道是:“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各地文化底蕴有厚有薄,教学质量有高有低,教材的大范圍统一,则意味着其针对性的减弱,所以课本内容只能作为讲课的主要参考依据,而非唯一标准。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来看,学生要学的是知识体系的某些方面,而不是何种版本的教材。因而,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是十分必要的。

2.愉快教育、适度紧张(心理)。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教师备课的过程实质是“导演”利用多种“道具”形成多样可观可感的信息源的过程。唯有课程安排巧妙、课堂设置合理,才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使其在愉快教育、适度紧张等心理状态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3.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方法)。数学以其特有的“严密性”而著称,而这种严密意味着其逻辑体系的“不可拆分性”。这一“密不可分”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联通性与有序性。任何“一劳永逸”“一步登天”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只有教师因势利导,学生才能循序渐进。这个“势”往往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知识结构(同一科目的不同阶段、不同科目的同一阶段、不同科目的不同阶段)、认知水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导”的方法则有点拨、启发、暗示、互动、表扬、纠正等。

三、备课要做到“形散神不散”

1.有限的篇幅与不漏的“天网”。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每一篇教案都应成为一张无边的“天网”。尽管从内容、形式上来看,教案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从知识、能力、技巧乃至品质方面来看,应是一张无所不在的“天网”。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机会,消失于教案的“盲点”之中。要想将这张“网”织好、用好,教师的“修为”十分重要,它要求教师应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预见、应急能力等。

2.数学模型与实际运用。“数学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题模式。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使其成为技能的过程。这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能动的过程,仅仅靠学生往往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精心地组织、整理好相关内容,将数学模型引出、建立与实际运用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能尽快地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做好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准备。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精品课 篇4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精品课

大连开发区高城山小学范庆朝

奉献精品课活动我们大多数学校每学期必搞的一项教学活动,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什么是精品课呢?我认为精品课,就是通过自己精心准备上的一堂课,上完后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精品课与各级的优课不同,它是纯自己的东西,你可以自由发挥。那么怎么备好一节数学精品课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精心选课

精心,就是要想,要琢磨,需要哪些上课素材。当然首先要选好课,选好之后,不急去备课,而是去想,想生活跟本课有关的事,能不能上课时用上,这就是素材。如,我们每天都看电视,在看电视的同时,你也可以想电视中的哪些节目或形式你可以借鉴,甚至一段广告,都可能成为你教学中的素材。选课,要选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课。因为是每学期上一节,所以,你要通览教材,看看,哪节课适合你上,哪节课能发挥你的特长。有些人,把花时间去准备这样一节课,不屑一顾,他认为,平时上的常态课是最重要。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不否定常态课的重要性,但精品课是对自己上课提升的一种积淀,在你花时间去想去琢磨的同时,你就可能在无声的进步。当然我们要力争把常态课向精品课靠近。也有人说,我的每堂课都是精品,这就好比说,你的每堂课都是最完美的,没有再发挥的空间,这也是不现实的。

二、寻找创新点

一堂好课一定要有创新点,要有吸引别人眼球的地方,要有能给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每堂课不知道有多少人上过,要有新的东西,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要有自己的东西,寻找自己的创新点,不管是哪个环节都好,当然导入环节能有新点子更好。每个人都知道导入在一堂课的重要性。它是一堂课的前奏,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比较喜欢简单有趣的导入。如《图形的放缩》一课,我利用六个按钮,使一个笑脸发生变化,其中的两个按钮,点击时,使笑脸在宽度上放大、缩小;其中的两个按钮,使笑脸在高度上放大、缩小;另外两个按钮在宽度和高度上同时放大、缩小。让学生去发现每个按钮各有什么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对本课图形的放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在最后提出一个问题:“点击哪个按钮产生笑脸,与原来的笑脸比较像?”也牵出了本课的重点。所以导入要讲方法,要合适,要简单,要有趣,更要有实效性。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数学”。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我们的教学设计得离学生越近越好,所以我上过的课的课件,只有本班级或本学校能用,别的学校用不了,因为里面有很多与学生生活最近的东西。如《起跑线》一课,我利用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四百米比赛起跑时的视频进行导入,教学中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告诉学生我们学校跑道的宽度是1.22米,然后让他们去求学校的跑道差是多少,并告诉学生国际上标准的四百米跑道宽度是1.22米

或1.25米。可见我们学校的操场是按国际标准跑道画的,学生会非常的自豪。

四、灵活运用教材

不管深挖教材,还是拓展教材,首先要看本课教学目标,要清楚地知道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知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再加工。教师有权改变教材,要把保守的教材变活,要不断吸收有价值的素材,但不管怎么变通教材,都不能舍其本,都要围绕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当你对教材吃不准时,可以到网上尽可能多地搜索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或实录。这样可以帮助你了解教材,也可以帮你借鉴你认为有用的东西。

《起跑线》一课,书上只有一页内容,教学目标是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拓展,引出相邻跑道的长度相差多少,即跑道差。和学生一起去猜想跑道差跟什么有关系,一起去研究有怎样的关系,最后得结论:跑道差跟跑道的宽度有关系,跑道差等于2∏乘跑道的宽度。最后用它解决相关问题。并向学生介绍了实际画的跑道与理论上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整堂课很充实,学生学得很轻松,觉得很愉快,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

一堂数学课上得是否成功与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每一节课新授内容的不同,练习的目的不同,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练习设计。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使学生感兴趣,要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但不管怎样开放,我个人认为首先是完成书上的习题,书上的习题虽然不多,但都是教材编者对本课有针对性的练习。即使不能全做,也要有选择性的完成,不能因为是精品课就不去做书上的习题。

练习的形式有很多,比赛、游戏是最常见的练习形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可以把不同难度的习题赋予不同的分值,让学生来选择作答。如果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也可以设计成闯关游戏,让学生上机操作,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进入下一关。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力求创新,同样的一道题通过变通形式,就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如《图形的放缩》一课的“画一画”,让学生把下面的图放大,比一比谁画得像。我发现学生都能把线的长度画正确,而画不准线的位置,因此,我在用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时,只显示线的随机位置,让学生对线进行拖拽,以达到正确的位置。使学生知道不仅线的长度放大相同的倍数,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也放大相同的倍数,同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每课结尾的开放题,必不可少,既是本课的提升,也是本课的延伸。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习题都是围绕计算圆的面积展开,我把这样一道题作为课的结尾,突破了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的思维定式,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紧凑的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各个环节的相互融会贯通,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任意颠倒位置,一环套一环,就像阅读一本好看的小说,看了这页还想看下页。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每一环节。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教师各个环节的过渡语非常重要,良好课堂过渡语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可以明确课堂的教学思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增强教学的美感。另外,每堂课的时间分配一定要把握好,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教师拖课,也没有一个听课教师喜欢上课教师拖课,铃响下课,是最佳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也不是很难,关键在于最后一道题的设计,这道题一定要伸缩性,即使没有这样的题,可以准备一道备用题,时间充足就去完成。

七、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所以每个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自己的方法。教学中一定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革新。研究创造出自己的适用实效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乐学的积极性。本人教学中特别注意扬长避短,我喜欢研究制作课件,有好的设计或想法,需要能做出来。只会做课件,如果没有好的想法也是不行的,但会做是好的想法的基础。

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本课重在探索圆的面积的公式,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对极限的理解。既把圆分成若干个小扇

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当分成无限份时,拼出的就是一个长方形。可以说我在这儿花了很多心思,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达到了我想要达到的效果。课堂上,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想分的份数,课件就会相应显示出拼出的图形,随着学生说的数起来越大,显示的结果也是越来接近长方形,可以说达到效果用“震撼”两个字,一点也不为过。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出示一个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画出它的上面、正面和左面。应该说实物演示是最好的方法,但不可能每道题都让每个学生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如果教师在讲台前面搭出,由于学生处在不同的角度,又很难让每个学生看到正确的答案,这时,我就利用3DMAX制作一个课件,任意显示出立体图形的上面、正面和左面,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教学体会-怎样备好小学数学课 篇5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4、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

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

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

如何备好一节课 篇6

泥河中学 谢树文

最近花了两周的时间,阅读了《有效备课》,很有长进。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是实施与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如果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项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施工前的设计工作,这个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项工程的质量好坏。不言而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好 一节课。

一、重视新教材的研究和教法的改进

要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读教参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但也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

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积极建立群体间的合作学习关系,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好的课堂教学是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尽可能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使学生实现有差异地发展。,二、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走进学生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努力做到:满足差异性,体验趣味性,注重开放性。

四、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五、提升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篇7

一、备好知识线

每节数学课都有一定的知识点要传递给学生,从知识的生长性来看,小学数学知识可以分为:起始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终结知识。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可以分为难点知识和易学知识,也可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要读懂一节课的知识点,必须先独立反复读教材,做教材中的数学练习,也要做辅导资料的习题,在此基础上自己列出知识点,再参考教参资料,对照教材再看读懂了多少,经常这样做可以提高个人快速读懂教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看看其他版本的教材是如何编排。在此基础上列出《确定位置》这节课的知识点:

1.结合情景,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隐性知识)。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显性知识)

3.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隐性知识)

4.数对表示位置的唯一性。 (隐性知识)

5.数对(0,0)表示原点。(隐性知识)

知识挖出来后,要把知识点用2~3个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串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知识的难点分配到每个情景里面,情境的选择要符合“精而少、趣而实、活而简”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处是否有教学高潮,突破难点的手段是否新颖有效。在这个环节上很多教师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搜来的很多好的教学片段,全部搬到这节课来用,不会取舍,结果试教效果不佳。这样做好比把众人身上突出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却丑态百出!因此,数学知识点之间要体现整体性、协调性,自然性。

例如:为了教学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找数学课代表的座位在哪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交流碰撞,发现表示一个人位置的方法很多,而通过对比,发现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比较简洁。

又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学数对确定位置具有唯一性这个隐性知识,我是这样做的:下面的数对表示谁的位置,如果是你的请起立。数对:(4,3)(5,6) (5,7)(4),(4)是谁?请起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是第四组同学全部起立,也有的认为是第4行的站起来。也有的说不能有同学站起来。为此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得到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即表示第几组,第几个人。而一个 (4)不是数对,只有一个数字不能确定位置。在这过程中,把知识点埋在练习当中,教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二、备好情感线

备好教学的情感线容易被许多教师忽略,如果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骨架”,那么,课堂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血和肉”。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好的公开课应该在一种和谐、宽容、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之间充分享受这个交流互动的幸福时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中,将数学课程“四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把情感态度定位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刘兼教授在《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提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教育的理想就是使所有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教学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确定位置》这节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师生交流情感的小活动。

1. 上课伊始,问:今天上课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我说:“相同的是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能做到吗?

2. 我们班级每天帮助同学们收作业的是谁?对,数学课代表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的勤务员,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说出他的位置吗?

3. 我特别准备了三类精美的星星奖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它们分别是勇敢星,倾听星,智慧星。用来表扬不同层次的学生。

4. 教师利用充满爱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激励、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动力。

5. 这节课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请你站起来,一起回答这个问题,等等情感交流活动。

这些精心设计的情感交流的小环节,使课上得轻松,在欢声笑语中下课,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仿,最喜欢模仿老师。大量实践结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那么思维、记忆等机能都会受到压抑和阻碍。

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线

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出来了不一定就能上好,还需要备好课堂的组织,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10~20分钟,而一节课有40分钟,因此,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让课堂动静分明,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作用,互相转化,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个人素质很高,上起课来却总显得很无聊,整个课堂沉闷,学生做自己的事情,课堂一度失控,参与面低,互动少,教学效果不佳。

同样,许多教师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就想“东施效颦”,结果挫败而归。究其原因,没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小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是最高的教学艺术,如何细化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服务呢?

首先,平时课前要训练一些常规,如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

其次,在大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 (在整个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可以适当安排小组学习、个人独立学习的学习形式。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课时,告诉教师数学科代表的位置,采用的是个人回答的形式教学,我一般会先请中下生回答,再让中等生和优生补充答案的教学顺序,这样做的好处是低起点,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拉长了教学的过程,优化了教学的结果,这就是教学组织的细节。之后采用独立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他的位置表示出来。在反馈的基础上,小组内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表示方法?理由是什么?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孩子学习主动性,又照顾了孩子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

四、备好教师语言线

教师运用学生喜欢、熟悉、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巧妙地应用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可以分为:问题语言、激励语言、课堂气氛语言、肢体语言等,这都是备课时需要精心准备的。特级教师的课堂美,其中一个就是美在他的课堂语言。这些美的语言90%都是他事先背得滚瓜烂熟的。还有10%是来自平时的积累,临时发挥生成的。下面谈谈如何备好问题语言、评价激励语言、情感交流语言,课堂气氛语言。

1. 问题语言。

数学课就是要解决一个个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置要简洁、清晰、准确。数学课堂的起始问题空间要大,难度适中,让孩子跳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可以参与。

在知识达成的过程中,问题语言要精准,问得更细,可以反问、追问。还可以结合孩子回答问题的结果,以童真的形式质问孩子,会显得亲切,自然。

2. 激励语言。

评价激励语言是课堂教学当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可以使得班级充满正能量,让一个班级的孩子有一股凝结力,让他们在求学路上走的更远,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也要备几种课堂评价语言,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该如何评价,他回答好该作何评价,答非所问又该如何评价,都需要教师备好评价语言,因为它会影响后面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

3. 课堂气氛语言。

如何备好小学数学课之探讨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方法探讨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新课标,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行为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课标从全新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将理念指导于实践,在实践中孕育理念,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教学改革更富有成效。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备课时我们要将课程理念与数学实践相结合,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发展性、基础性、实践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素养全面提高的协调统一。可以说要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大力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在思想上实现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将理论学习与具体行为相结合,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这样才能将这些理念烂熟于胸,才能对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将这些理念自觉地运用于备课与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才能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体现出开放性、有效性,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二、备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与新课标同步,相比以往的教材在编排上有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体现学生的全体性与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可以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对现行小学阶段的全部教材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将新课标体现于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用教材。

2、科学整合教材,实现资源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视教材为经典、权威,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机械地照搬教材,是典型的教教材。新课标提出要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的教材观的彻底转变,带着学生走向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我们要摆脱讲教材的被动状态,要向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延伸,实现教材资源与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赋予数学知识以更丰富、更绚丽的外表,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真正实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与学生一起来学习。

三、要有效备好学生学情分析

备学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如何教,还要备如何学。要以学的姿态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是我们学习的主体,他们是有自己思想的“活人”,而且他们的学习程度、智力程度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尽可能体现因材施教,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活动和训练的时间。对于后进生而言,我们可以给他们留些简单的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我们还是要按照大纲的要求,按事先预设好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在介绍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我预设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接触过百分数,于是教学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上课时充分展示学生收集的材料,学生就会感到百分数的用处,马上就会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有了求知的欲望。教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后,马上安排后进生读写百分数,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接着安排优等生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

四、备好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體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带着学生融入快乐的大自然,蔚蓝的天空,奇特的云朵,艳丽的花儿,挺拔的树木,害羞的小草,美丽的小鸟,高耸的山峰,澎湃的海浪……汇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它们给了孩子们灵感,给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激励着孩子们,让他们乐于发现,乐于表现,乐于发挥。

上一篇:浅析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税收调查与研究)下一篇: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后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