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

2024-05-14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通用8篇)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1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 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好些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 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1、熟悉和精通课程标准和教材;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4、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5、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 加强田径、体操运动项目的训练。因此, 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的“三基”, 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有利于授课的环境, 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毕业于遵义师范学院体育系, 掌握了浓厚的体育理论专业知识, 加上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 体会很深, 现在与大家交流一下备课。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 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 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 重点就抓地越准, 难点就容易突破, 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 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 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 比如:CCTV-5, 体育老师多参加教育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质的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便备课时可以翻阅。它是写好教学反思日记的参考依据, 备好课也是老师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 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 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 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学, 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 合理安排。另外, 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 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 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 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这有利新世纪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展好乡村中学的体育课教学工作。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 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 就其内涵来说, 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 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 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 相互制约的,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 在备课时, 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 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 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 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 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 鼓励创新, 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 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 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 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 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 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 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 应积极参与。总之, 备课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基础是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溶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 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 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五、针对农村实际情况, 加强田径体操运动项目的训练

比如:径赛的短跑、接力跑、中长跑、田赛的跳高、跳远, 铅球等项目, 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课堂上使用的各种体育器材设备, 教师同时要传授相应的运动技艺。另外, 广播体操的每节内容的各个动作, 指导学生做操时按照口令, 节奏, 要求动作规范、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 作为一名专业体育教师, 平时应该多加强业务培训, 尽量走出去学习, 寒暑假, 积极参加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 充分为备好体育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2

方自桂

简述备课的现状:

一、我在看了大量的备课情况调研后总结平常备课中存在以下现象:

1、“克隆”。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字不漏地抄下来

2、“拿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有关备课的词条上网随便点一下,会找到很多。于是,轻轻点击“下载”,一个个与自己备课相关的教案、课件,便被原封不动地搬下来,成了自己的“成果”。

3、“拼盘”。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的新颖、独特的效果,在备课时,着实动了一番脑筋,这种资料“借”一点,那样刊物“摘”一点,出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教案。其实,这样的教案,全然没有考虑教材与学生,这种“四不像”的备课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纯粹是个“拼盘”,注定行不通。

4、“空手道”。从来不备课,上课时也就仅凭一张嘴,可以“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二、还有备课的文本角度来看:

1、分析学生形式化。

2、制定目标简单化(大多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教师未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3、过程设计“剧本”化。(只设计教师语言,或一问一答)

4、撰写教案模式化。(教师撰写的教案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组成,大量的篇幅是用来写教学过程的。这样的案例缺乏个性,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因为这样的教案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没有反映教学准备的过程。)

到底如何备好课:

一、首先做到有效备课文:备文本、备知识框架。

课程教育专家方智范教授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不能放弃作为教的主体作用。”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文本内容烂熟于心,做到了解文本内容,但是不能止于文本的解读和结论性的传授,不能只甘于做“二道贩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修的由过硬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对你所教的科目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一)立足文本,超越教参。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最基本的工作。就拿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吧,拿到一篇课文,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文本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告诉学生。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了解透彻,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结构;同时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从优取舍教学要点、方法和案例等。现在的网络科技很发达,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来辅助我们查阅本学科的资料与信息。于此同时在每教授完一节课后认真写课后反思,每周最少一篇。及时总结教学成败优劣和改进的措施,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或精彩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中对教材的把握和及时处理问题的情况等,通过反思摒弃缺点,发扬优点,以便以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钻研课标 我们知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因此要在钻研课标上下功夫。语文课标对语文学习的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

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

二、认真备人

做到有效备课,除了要考虑认真备教材和课标之外,更应该认真考虑的是学生的发展需要,人与文的交集,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关键。

(一)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相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着绝对的回答权。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有着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于这些课堂上的“生成”要有着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在备课时,对于要创设的情景或提出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要心中有数;对于学生要出现的可能情况要想全面,并逐个分析对策,研究解决方法。教师应做到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相统一,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又给了他们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达到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学生而“教”。

备课不仅是教师的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活动起来,所以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在备课阶段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机,比如教学《负荆请罪》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对人物的认识,然后请小组代表将本组总结的词语板书出来,其他的组补充板书。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才会有生命力。

(二)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做以引导,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想起《功夫熊猫》中的片段,师傅本来对这只又大又肥的熊猫非常头疼,认为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龙战士”,但是偶然发现他竟能够一跃几尺高,目的是为了得到高处的饼干,于是乎师傅因材施教,用食物激发了肥波的学武积极性,学成钱的包子戏法很有看头,这不也证明了师傅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吗?

语文学科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文性的发展,学做人得放在首位,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同时也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备自己

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教师的快乐来源于学生心灵的回应与情感的互动。教师连珠的妙语、生动的事例、精巧的名言、成功的教学,都会赢得学生赞赏的目光、会心的微笑、热情的掌声、由衷的敬意;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关爱、每一丝呵护、每一次教诲,都会融入学生的脑海,刻在学生的心扉。此情无价,此乐无限。

一位老师要能够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生活细节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老师要想吸引学生,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对教学的无比热爱、勤于钻研、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以及饱满的教学激情,可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师以自己对事业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和影响学生,可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为人师表,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学生上自己亲近的老师的课时,往往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会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对自己亲近,会把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自觉地运用到学习中去,化成无穷的力量。要使学生“亲其师”,教师首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这种威信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学问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三、备好教学过程

(一)备好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师肩负着教学的重担,那么在教学中教学要讲究方法。这个法是指被教学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般有讲授、谈话、演示、实验、参观、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无定法是指具体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各方面的不同情况,不套用或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工作公式化和模式化,而是思路要开拓,方法要灵活多样,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首先必须是有法,才能在有法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飞跃。这两者是有关联的。

在备课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要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年龄特征等具体情况而定。一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适合的教法。课文内容的不同,也决定了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在备课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合本班级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备课

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备课下了明确定义:“语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语文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有的备课走进了应付检查、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误区。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已升华为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语文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其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拥有大量“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其次,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再次,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最后,实现资源共享。

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认为备课应做到“六备”。一是脑中有“纲”。这个“纲”指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为它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的功能、内容、结构、方式、评价和管理的“六个改变”,我们必须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胸中有“标”。这个“标”指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年末督导评估的依据。其中学习水平目标写得非常清楚,备课时必须清楚。三是腹中有“书”。这个“书”是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师生对话的基础,对教材要学会加、减、乘、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有专业底气,对教材做到“懂、透、化”,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做到融会贯通,使教材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真正发挥实效。

如何备好课 篇4

备课对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意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备课工作是大量的、细致的,对待备课的态度,是衡量一个教师思想觉悟和工作态度的尺子,备课的水平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志之一。怎样备课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备课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了解备课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相应的教学理论水平。

一、备课的类型

教师备课应该具体表现在备好三种教学计划上。

1. 学期或学年计划。

接受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后,要熟悉和深入钻研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明确本学科总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本学科的主要内容、章节、课题的顺序,教材取舍特点,与相关学科的纵横联系和关系,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就可以制订学期或学年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按章节课题对教学时间的分配,各种教学形式及期中、期末考试的安排、教法、手段和必需的物质条件,等等。

2. 课题或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包括:章节课题的名称,教学目的,主要内容,课时的分配等项内容。教师应明确本课题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与前后课题之间的关系,考虑课堂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配合,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3. 课时计划。

课时准备,首先要求教师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本节课讲授内容的基本思想、重点及难点,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的,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与思想教育的任务,确定本节课的结构、教法和进行步骤,计划每一步骤的时间,准备必要的教具,最后写出教案。

课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内容:班级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步骤与进程,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具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制定教学目的,写出教学的步骤与进程,即什么时间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时间练什么?怎样练?教案可因人有详有略,不应强求一致,允许教师灵活地写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备课的主要内容

1. 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师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要求进行备课,平日所强调的“抓纲务本”中的“抓纲”就是指教学大纲。

教科书是以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师生教学用书,是教师备课的最基本最具体的材料。教学过程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让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所有。教师备课,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做到“弄懂”、“吃透”和“消化”。

相关参考资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备的辅导材料。教师广泛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对待讲内容的理解。

2. 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将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思想品德情况。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方面受已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学生的感情、意志、性格、爱好等的制约,所以教师了解学生,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对学生了解得越及时、越详细,教学方法的确定就越正确,教学就越主动,教学效果也就更好。教师不仅要了解个别学生,而且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氛围,以及他们对每节课接受的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3. 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为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两个“转化”,还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本节课的授课类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备课的关键问题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即确定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过程。

了解了上述几点,不是说就能备好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对于备好课是有直接影响的。部分教师非常认真备课,但备的课总有疏漏欠缺,或针对性不强,或不适用于学生实际,因此教学效果常常不够理想,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低。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最终惠及学生。

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备好课是有重要影响的,只有真正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教师才能使备课和授课结为一体,实现教学效果更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成东.教与学方式转变下的备课观.教育革新, 2011, (12) .

[2]单斌.“备学生”的意义和措施.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1, (5) .

[3]李洪文.教与学方式转变下的备课观.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1, (10) .

[4]顾琴.备课, 从课题开始.基础教育参考, 2012, (1) .

[5]程天敏.做好精致备课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教学参考 (综合版) , 2011, (12) .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5

我们的课堂虽然是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但学案仍是我们上课用到的工具,我们需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案,使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想上好课仍在于精心备课.首先,备学生如何面对课堂上的“学生”,如何巧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呢?通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感到备课中备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预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学案的过程中不会的是什么,易错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其次,备教材,也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目的明确、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最后,备时间,完成各个学习目标的时间应合理.所以一堂课下来评价的标准:一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二是是否让学生最大效率掌握本节课知识;三是关注各个环节是否做到最优化.例如我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节复习课,围绕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估计做出如下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熟悉公式的结构及角的结构,能灵活应运公式.

重點与难点:

重点:公式间的推导及联系

难点:公式正用,逆用,变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让学生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因为学生预习了,推导不是问题,那我就会设计问题:

C(α-β)为什么和向量的数量积建立起关系,如何确立关系?

第二,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再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差角公式:sin(α-β)=cos[(■+β)-α] tan(α-β)=■

和角公式:sin(α+β)、cos(α+β)、tan(α+β),以-β代替差角公式中的β.

二倍角公式:sin2α、cos2α、tan2α.让和角公式β=α.

第三,熟悉公式的结构(正用、逆用、和变形结构)并通过求值、求角两例题体会公式正用中对角的结构的关注.

辅助角公式:asinθ+bcosθ=____________;

(当■是什么数时,配角为特殊角?它是通过上述哪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呢?)

降幂公式:

sin2α=___________;cos2α=______________;

tanα+tanβ=________;1+tanαtanβ=_____;

1+cos2α=__________;1-cos2α=______;

1+sin2α=__________;1-sin2α=__________.

例1.(1)已知tan(α+β)=■,tan(β-■)=■,求tan(α+■)的值.

分析:求值题体会角的结构:如何把要求的角α+■用已知角α+β和β-■表示?目的转化成两已知角的和或差或二倍的关系,进而体现和差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正用.

(2)已知tan(α-β)=■,tanβ=■,α,β∈(0,π),求角2α-β的值.

分析:求角题转化求值题,需要确定2α-β角的范围,求值后需要2α-β角的范围.所以如何压缩2α-β的范围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结合课前对预习情况的检查确定某一位学生做好课堂小结.

一节课备下来,通过上课验证感觉还不错.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对各知识点相当熟悉,游刃有余,才能在“三三五”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6

一、教学应该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教学兴趣的来源

“提到“备课”, 教师常常自然而然地把思考的重心与“课”紧密联系起来, 考虑的主要是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要如何突破, 教学流程该如何安排等”以及如何能使堂课精彩顺畅的讲下来, 得到同学和其它老师的一致好评, 而很少真正顾及到学生从这堂课中真正学到了什么, 他所学的是否是他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或是他们感兴趣的, 久而久之, 学生也变得有些麻痹, 甚至也认为课堂就这样。例如我在讲授植树问题一节内容时, 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去讨论, 希望他们能自己得出规律, 可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学生说老师, 这节内容太难了, 你直接给我们讲讲吧!我又再次努力给他们提示, 用线或数的方法来找规律, 可学生仍不愿意去思考, 反而讨论树坑要挖多大等问题, 很是让我委屈, 最后直接给他们仔细讲解了内容, 但效果也很不好。而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从老师A和老师B的课例中找到了答案。

二、备课要有联系性, 要形成自己的系统

备课要突破“孤岛式”的教学, 使今日之教学与昨日、明日之教学形成一个系统。对这句话也感觉到了内容的深刻和自己平日教学中的肤浅, 课堂不是一个一个的“孤岛”, 而是前后紧密衔接的系统, 特别是我们数学知识的学习, 工作两年, 我先后教授了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数学, 其中有一个班是我一直带的, 另一个不是一直带的, 这其中就深深感觉到了二者的不同, 不是我带的那个好, 别的老师带的那个不好, 而是他们两个班级的“孤岛”现象出现了差异化, 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联系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补习时就感觉无从下手, 好似每个知识点都不曾学过, 知识的正向迁移很难。因些, 我在对自己不熟悉的班级开始了系统化的训练, 例如:在以前的教学中一上课就板着脸批评、数落学生的现象经常出现, 这样很容易使自己和学生间产生距离感, 互相无法靠近。所以, 在一节课的开始我试着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励学生, 感染学生, 使学生情感愉悦, 精神振奋。除了此种交流之外, 我还学到了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 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 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 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 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 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 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我从中也感悟到: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 丰富的情感, 他们需要理解, 需要渲泄, 需要沟通。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 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

三、教学应将教学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

要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让学生自觉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愉快地获得知识, 增长才干, 陶冶情操, 提高语言素养。

听了曾老师和张老师的课虽然觉得备课的系统性和生动性非常有效, 可有时觉得在农村实际教学中大费周章地去准备一节课, 却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 甚至会影响教学效率, 因为有很多现实条件的限制, 因此我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 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扪心自问, 我们都会发现, 自己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生也一样, 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 学校学习除了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考试外没有其他的作用, 那就很难被激发出“我要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学生提供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在教学中, 把这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 自得充满灵性的感悟, 进行乐此不疲的探索, 充满激情的进行价值创造, 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现在中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理论性强, 教学形式单一;而且脱离社会实际, 对学生生活指导无多大帮助等这些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教学课失去了魅力,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他们才愿意去上,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才能享受到讲课的乐趣, 自己从本心是还是希望能这样的给学生上课, 因为学生有了知识的累积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不累的, 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而言, 一定比简单的知识积累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琦, 张欣.“备课要超越课堂”.教师月刊, 2011年10月第10期.

[2]叶弈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芯兰.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4]耿克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安徽教育月刊.

[5]刘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6]李宏宇.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小学教育科研.

[7]周小山.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论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篇7

1 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 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 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 重点就抓地越准, 难点就容易突破, 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 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 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 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3 备课环境

教学环境, 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 就其内涵来说, 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 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 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 相互制约的,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 在备课时, 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 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 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 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4 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 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 鼓励创新, 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 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 在此基础上写出教

(上接314页) 子找平、压光, 终凝后浇水养护;案。另外, 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 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 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 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 应积极参与。

总之, 备课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基础是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溶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 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 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泥量等应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保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且引人注目的内容。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 而搞好体育教学必须从掌握教材、师生关系、备课、集思广益四个方面出发

浅谈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52-02

摘 要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 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如何; 备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 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好课就要了解场地器材,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还要研究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效率低,和体育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有极大关系,以至造成常规体育课学生无事可干,自由散漫的现象,体育课变成了放羊课、课外活动课。

1 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學大纲的同时,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

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2 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当然,教师对学生也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而应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举一反三,完成“我要健身”到“我会健身”的认识飞跃。

3 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

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没有按照学生的不 同身体条件,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 烦过多的重复训练,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前脚掌 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 习中,有的同学学了跳远,还想试做三级跳远,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 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 1—2 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 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 习下一项内容。

4 备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1)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职业中学物理教学思考下一篇:饮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