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体育教师(共12篇)
优秀体育教师 篇1
董玉泉老师, 孩子们眼中的“老”朋友;徒弟眼中的严师;一线体育教师眼中的专家、权威;专家眼中的全国最优秀的体育教师之一。不同的群体对其认识也不同, 但这些认识却有着褒奖和肯定这一共性, 都认为董玉泉老师是一位好教师, 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那么, 究竟什么样的体育教师才算是优秀体育教师,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本刊记者再一次走近已经年逾七旬的董玉泉老师, 希望从他的过往经历, 从他关于优秀体育教师的认识与思想当中, 能够抽丝剥茧地发现, 并与董老师一起为大家探寻优秀体育教师的特征, 以及优秀体育教师成功的秘诀。
优秀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一是大爱无疆, 要爱学生, 爱大多数学生, 爱每一个学生
千百年来, 如何对待所教育、所培养的对象, 是教师这-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 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这就是热爱学生。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热爱学生内涵广泛而丰富,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对此, 董玉泉老师做了这样的阐述:你尊重了学生, 学生才会尊重你, 尊重了学生也就尊重了自己;你关爱了学生, 学生才会关爱你, 关爱了学生也就关爱了自己;你信任了学生, 学生才会信任你, 信任了学生也就信任了自己。爱不是爱少数所谓成绩好的人, 而是爱大多数人, 爱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地发展, 培养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材, 这才是教育之根本。
一个教师给学生一片爱, 他得到的可能是爱的平方、爱的无限。以爱育爱, 可让爱在校园弥漫、传递。教师要用爱去淨化学生的心灵, 用爱去增强学生的自信, 用爱去开发学生的智慧, 用爱去挖掘学生的潜能。目前, 有不少教师有小爱, 但缺少大爱;不少教师有爱心, 但缺少爱的行动;有不少教师对学生有爱的期望, 但缺少有效的方式方法;更有少数人还在采用“惩罚”的方式, 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地成长, 同时也有损人民教师的形象, 要坚决杜绝。
董玉泉, 浙江杭州人, 浙江省特级教师, 原浙江省体育教研员。196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 从教30年, 形成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点研究;曾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等职。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专著两册, 参编体育课程教材《体育》、《体育与保健》等。课本和教材40余册, 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及获奖论文30余篇。
二是建立“如父如子亦如友”的关系, 用亲情联系师生
教育除了爱, 还要用亲情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是几千年流传下来对学生的要求, 意思是不要忘记师恩。但在教师的心目中, 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董玉泉老师如是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们对待学生应该有父亲般的慈祥, 有对子女般的呵护, 和有对朋友一样的真情。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师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在下降, 因为我们这一代是在读写中长大的, 可以说我们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学习时的教师, 所以才会有认师为父的感恩之情;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时代, 学生们在视听中成长, 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很多, 再不是局限在课堂之中的传授了, 所以他们并不会对教师的作用有我们这样的体会, 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 不管学生有这样和那样的看法和评价, 教师对待学生的爱心和真诚是不能改变的。
因为有了这份亲情, 教师才会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才会经常发现学生的聪明而不是迟钝;才不会因为“恨铁不成钢”牢骚满腹而放弃, 而是经常会带着问题去寻找方法和原因;才会宽容学生的错误和无知, 激励学生充满自信, 加倍努力赶上去。有了这份亲情, 教师才会和学生平等, 才会急学生所急, 难学生所难, 乐学生所乐;才会从学生出现的问题中去寻找教师自己的问题;才会低下头、蹲下身, 与学生对话交流、共同享受课堂的快乐, 永远使自己拥有一颗火热真挚的童心, 永远保持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 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 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
三是对教师职业有着执着的精神和不懈追求
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对教师工作的热爱和痴迷, 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追求。执者, 就是全身心投入, 用心教学, 把工作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追求, 就是认定一个目标坚持走下去。这样就会把工作变成事业, 把事业提升为艺术去追求。如把教学当作工作, 那么, 只要做到上班来、下班走, 上课来、下课走;如把教学当作事业, 那么, 除了上下班之外,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 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 在实现学生梦想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历史教师的一堂课上得精彩之至, 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 于是下课后, 大家围着这位教师, 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 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教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的, 至于写这节课的教案, 大概用了一刻钟。”基于这个故事, 董玉泉老师一语道破了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区别的关键:对教育独特的理解, 对教育的理想, 对教育的持久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是塑造、健全自身的人格魅力
所谓人格, 就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和倾向等。它们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巩固的。”人格魅力的四大支柱是性格、品德、才学和风度。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思想、行为、气质、情感、意志、品格和语言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有着为人师表的作用。
一个体育教师开始可能会因为仪表和技能吸引学生, 博得学生喜爱的首因效应。但真正赢得热爱和尊敬的教师, 必定是因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其中, 健全的人格是诸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学生因为尊重一个教师的人格才会喜欢该教师, 进而才会喜欢该教师的课。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 教师的参与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师的激励可以点燃学生自信, 教师的公正可以创造和谐氛围, 教师的微笑可以引发学生甜美的笑容, 教师的幽默可以给学生送来春风……
1993年, 董玉泉老师连续跑遍了温州市所属苍南、平阳、瑞安、乐清和永嘉五个县, 每天上午上小学三年级和初一年级两节示范课, 下午作关于《如何设计一堂好课》的讲座, 第二天再换一个县。没有车接送, 没有一分钱报酬, 今天喉咙哑了, 明天还要继续上课。听课教师非常感动, 不但受到了启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东西, 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份爱, 传递了一种执着和奉献的精神。事后, 在他到过的地方, 涌现出不少新人和不少有质量的好课, 这是对他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最好的回报和最大的奖赏。
2012年, 董玉泉老师到永嘉给90学时培训班的教师上课, 那天按正式学员规定只有90个人, 但参加听课教师有120多人, 会上县体育教研员对非正式参加听课的教师批评到:“没有要你们来, 为什么擅自参加了?”大家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董老师来的。”
曾有一个体育教师打电话给董玉泉老师时表示:听到董老师的声音就想努力。当时董老师反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董老师这么大的年龄还在努力, 他们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董玉泉老师告诉记者, 他有时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说了应该说的话。但是, 为什么会在教师中间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受到一线教师们的尊重和喜爱?原因大概在于人格魅力的力量。但我们知道, 董玉泉老师不仅说了, 而且说得很好, 说得有道理, 说道了教师们的心里;不仅做了, 而且做得很好, 作为前辈树立了榜样, 帮后辈教师们解决了实际困惑和问题, 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后辈教师。
五是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学艺术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础, 这也是做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有人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董玉泉老师却认为, “一桶水还不够, 应该还要常流水”。也就是要不断学习, 不断与时俱进, 除了专业知识外, 还包括思想、理念和情感, 否则就会落伍, 甚至被淘汰。而且, 在他的思想中,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其是一门综合学科, 与很多学科大跨度复合交叉在一起, 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学、生物学、管理学、营养学等等。体育学科本身又涵盖了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和冰上项目为基础的几十种学习内容, 因此, 体育优秀教师的素质和要求要比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更高, 要学习的东西更广泛。
董玉泉老师是这么说的, 更是这么做的。二十世纪80年代, 为了与时俱进,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 为了丰富、提高课堂的学习内容, 面对当时匮乏的资料, 在家中面对大橱镜子, 他自学了太空舞、韵律操, 交谊舞、艺术体操和健美操, 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练, 直到学会、学好、学美、学精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8年, 他到北京学习韵律操, 在培训结束时作为被选出的6名学员之一向国家体委领导汇报了学习成果, 当时他已经46岁, 作为男教师, 年龄又较大, 他的表现不但让在场的教师们惊讶, 而且博得了领导们的热烈掌声和赞美;并最终形成了男教师上高中女生艺术体操的特色。
除了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外, 优秀体育教师还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就教学方法来讲, 在董玉泉老师看来,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能够有效、便捷地解决各种问题, 从而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教学艺术的问题, 董玉泉老师认为, 教学艺术是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升华, 教学艺术是优秀体育教师的核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基于此, 董玉泉老师结合他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经验, 将他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梳理为以下14个方面内容: (1) 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2) 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方法经典) ; (3) 有趣味、欲罢不能; (4) 成本少、效益高; (5)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方法巧妙、产生惊喜,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6) 美不胜收, 像诗、像画、像歌 (图案、姿态、音乐、动作、语言之美) ; (7) 用心设计、用心教学; (8) 充满智慧 (教学机智、随机应变) ; (9) 教学神韵——人格与体格并存, 体现体育热血运动特征;刚柔相济——粗犷与细腻结合、精神文明与身体野蛮相结合;人课合一——教学艺术之最高境界, 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举一反三、随心所欲, 师生同乐、享受课堂; (10) 忘我。忘掉我是谁——忘掉年龄, 忘掉角色, 忘掉功利;同心、同乐、同行;童心、童乐、童趣;全身心投入; (11) 化教为学, 让学生学会方法、学会学习; (12) 教学方法变变变; (13) 问题设计的技巧与艺术,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 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 (14)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不要简单问题复杂化。
六是富有创新能力
作为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的创新定位, 不是在发现和发明的层面, 而大多数是定位在发奋、发展和改变的层面,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 董玉泉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创新是一种旧成分的新组合, 没有新的成分, 只有新的组合;创新是对权威的质疑, 对问题的挑战;创新是对习惯的反叛, 是互补和优化的结合;创新是传统的继承, 只是扬弃了阻碍发展的部分;创新是偶然间的顿悟, 是灵感的发现;创新是从失败中得出的经验, 是智慧结出的硕果。在体育教学中, 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 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 董玉泉老师例举了一节障碍跑课, 其中有一个障碍是套呼啦圈, 执教教师要求学生将呼啦圈快速地从身上套过, 大部份学生选择了与教师设计差不多的方法——从头上往下套或从脚下往上套, 但有一位学生选择了与大家不一样的方法, 他跑过去在呼拉圈前蹲下, 两手握住圈两边同时向后一翻, 身体即钻过了圈, 这个方法又快又好, 是一个创新的方法, 执教教师本应该以此为例, 表扬学生的创造能力, 但却说这是“犯规”, 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就这样被“封杀”了。
优秀体育教师成功的秘诀:坚持学习、积累、反思和创新
人人都想成功, 都在探索成功的奥秘。但成功不会是轻轻松松的成功, 也不会是随随便便的成功。凡成功者都有一个深刻而动人的故事, 都是经历过一番番痛苦的磨炼、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一回回机遇的等待、一天天希望的坚守、一串串艰苦的挣扎后才获得成功的。
平时董玉泉老师最喜爱做的三件事是读书和摘抄、联想和反思、听课和聊天。在他的眼中, 笔记本是“宝贝”, 是一生留下的经验总结, 整天形影不离;他喜欢与其他教师聊体育教育教学, 并把这作为是他最大的快乐, 他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取信息, 同时也会激发出新的灵感和思路;他喜欢联想与反思, 认为这个使他变得聪明和睿智, 促使他把教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教学的实例, 有时能把难以理解的问题领会贯通。
而他也将教师成长和成功的秘诀归因于学习、积累、反思和创新, 回首他的成功路, 他在50年的教学和教研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
学习, 使他获得了知识, 学会了技能, 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修养, 明确了方向, 增强了自信, 他是用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艺、坚实的功底为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积累, 使他充实, 使他丰满, 几百个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 几十本教学笔记, 成为他教学和教研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反思, 使他获得智慧, 变得聪明, 常常会使他在模糊中变得清晰, 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寻找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创新, 是继承中的发展, 是教师成功的生命。他总能在博采众长中提炼形成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他所做的, 也是一个优秀体育教师应该做的, 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并与时俱进, 努力做到站在改革之前沿引领教育教学的方法。
回忆过往的经历, 董玉泉老师谦逊地表示,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而且还没做好, 那就是体育教育教学;但他为体育教育教学而“痴迷”, 视体育教育教学为生命, 体育教育教学已融在他生命之中。虽然现在已经70有余, 但他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 仍然保留着年轻人的进取和追求, 并在受聘成立“拱墅区名师工作室”后喊出了“七十而立, 八十而展, 九十而终”的誓词。我们相信, 董老师毋庸置疑是优秀体育教师的代表, 在此, 本刊也倡议所有的青年体育教师们, 像老一辈优秀体育教师学习, 保持热情, 不断进取, 站在“巨人”的肩上,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年轻的优秀体育教师涌现, 继续追寻以董玉泉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体育教师的足迹, 继续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优秀体育教师 篇2
我对体育课的量、密度以及课堂的组织教学抓得较紧,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只重视追求课堂组织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心境和情绪的变化,造成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
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和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当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收效也大。反之,就会给体育课带来呆板的气氛,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滞塞学生思路,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和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活跃气氛最好出现4——5次,基本部分为主课的高潮。为此,我还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示范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富有明显的节奏性。
此外,还应注意两点: 首先,教师(我)的口令要富有感染力。教师(我)的口令是体育课上的组织手段,根据课上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的不同,教师(我)的口令声音大小、强弱可灵活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控制课堂气氛。 其次,教学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课上精炼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无疑地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在教原地侧向推铅球这一动作技术时,由于最后用力环节语言叙述比较多,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可以归纳为六个字:蹬、转、送、挺、推、拨,这不但形象地叙述了用力顺序,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记得牢,兴趣高。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还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意见。
浅谈怎样做一名优秀体育教师 篇3
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材为基础,明确教材宗旨,倡导健康第一
1.在新课改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新课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体育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我认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
2.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能从学习上把握教材及选用和开发教材。此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教学计划,即水平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较好的适应课程标准及目标体系的贯彻。
3.要上好健康理论课。体育理论课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让学生即获得了知识,又把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理论课与教材组合:体育理论课是由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组成。让学生了解体育和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同时也了解一些运动锻炼的两个重要方面。
4.教学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教师大都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过多追求成绩,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一是学习的难度降低,对分层学习提出了要求。二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要采取的教学内容是田径﹑球类为主,田径进行了长跑和快速跑的学习,这项进行的内容变化不大,但是在学生的跑的素质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比较容易达到目标;在球类的教学的过程中,已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二﹑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健康为目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常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而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提倡多種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素质,也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走进体育课堂
多媒体融入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视、听、思的有机结合,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为直观的教学信息。从而使教材知识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的展示于学生面前。这样也就改变了学生对一味“室外课”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与体育教学的结合进行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更能优化体育教学。
四、德育教育融入体育课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也是形成世界观的一个关键时期
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任务是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绝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技能。学生的道德情操正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具有高尚道德感的学生,就能负责任,守纪律,有礼貌,尊敬师长,爱护同学,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磨练学生意志进行良好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不仅对锻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特别对那些懦弱、粗鲁、消沉学生的个性改造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意志和优良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优秀体育教师 篇4
陈剑锋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学体育教师所需的能力包括:教法能力、组织能力、动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余训练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竞赛裁判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1]。周贤江等人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的研究中认为,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把专业知识放在重要的地位,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驾驭知识和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2]。李娟在对优秀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研究中表明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和能力[3]。
而一个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在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眼中有着不同的标准。该文旨在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分析一个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并对比学生和教师视角的不同,为今后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个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对山东省某中学初中部七年级学生150人,八年级学生150人,吉林省某中学高一学生51人,高二学生56人,高三学生46人,共计学生453人,以及中学体育教师30人发放开放式问卷。学生问卷问题为“你心目中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问卷问题为“你认为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共回收问卷483份,学生问卷453份,教师问卷30份。由于问卷均为现场填写,其故问卷回收率为100%。
1.2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的分析结果,学生的问卷中共提及95个条目,共计频次1475次;教师的问卷中共提及47个条目,共计频次176次。
在学生问卷中提及频次较多的条目有责任心认真负责(146)、和蔼可亲(135)、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起玩(118)、幽默风趣(99)、身材健壮高大威猛(76)、不体罚(69)、关心关爱学生(47)、体育知识能力技巧( 4 3 )等。
在教师问卷中提及频次较多的条目有体育知识能力技巧(25)、高尚的品德(11)、教学能力方法水平(11)、热爱体育 热爱教育( 1 1 )、科研意识 和能力( 1 0 )等。
2.2 维度划分
将问卷中出现的条目划分为8个维度,分别是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
其中,在工作态度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有责任心认真负责、不迟到不旷课、敬业、耐心等5个条目,共计172频次,而教师主要提及有责任心认真负责,耐心,团队协作,大局观等4个条目,共计14频次。在身体形象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身体健壮高大威猛、英俊帅气漂亮、面带笑容面容温和等7个条目,共计117频次,而教师在这一维度上仅提及了健康的体魄,共计9频次。在与学生相处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关心关爱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理解体谅学生等18个条目,共计338频次,教师在这一维度上主要提及关心关爱学生、容易沟通等4个条目,共计9频次。在教学方法及态度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不体罚、严格严厉、有自由活动时间等23个条目,共计242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教学水平能力、科研意识能力等18个条目,共计64频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和运动广泛全能型等6个条目,共计89频次,教师主要提及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和热爱体育热爱教育等3个条目,共计41频次。在道德素养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尊重学生不伤自尊和善良正直等12个条目,共计56频次,教师主要提及高尚的品德和乐于奉献等5个条目,共计17频次。在性格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等20个条目,共计433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有爱心等7个条目,共计9频次。在其他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像现在的老师一样等3个条目,共计28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模范榜样等5个条目,共计13频次。
2.3 教师、学生对比结果分析
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学生看来,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性格,其次是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在学生看来不是很重要。而在教师看来,教学方法及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则是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学生认为重要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则是教师认为不太重要的素质(见表1 )。
从学生角度来看,出现频次较高的条目(所占百分比在学生条目总频次的3%以上)主要分布于性格、工作态度、与学生相处、身体形象和教学方法及态度的维度上,在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和其他三个维度上没有频次较高的条目出现。其中,频次出现最高的条目“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工作态度这个维度中。从教师角度来看,出现频次较高的条目(所占百分比在教师条目总频次的3%以上)除性格和其他维度之外均有分布。其中,频次最高的条目“专业知识和能力”所属专业知识技能这一维度(见表2)。
2.4 不同维度的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工作态度这个维度上,每个年级都是“有责任心认真负责”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在身体形象这个维度上,每个年级都是“身材健壮高大威猛”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与学生相处这个维度上,七、八年级中“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一学生中“打成一片”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二学生中“师生关系好”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三学生中“关心关爱”出现的频次最高。教学方法及态度这个维度上,七年级学生中“严中有爱恩威并施”和“不体罚”出现的频次最高;八年级学生“不体罚”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分别是“打成一片”“师生关系好”“关心关爱学生”出现的频次最高。专业知识技能这个维度上,七年级、高二、高三学生中都是“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出现频次最高,八年级和高一学生中分别是“自身体育本质”和“运动广泛全能型”频次最高。道德素养这个维度上,七年级学生中“不恶言相对说话文明”出现的频次最高,八年级学生中“尊重学生不伤自尊”出现的频次最高,而高中学生在这个维度提及的频次普遍较少。
2.5 不同年级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七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幽默风趣,所属维度是性格,其次是和蔼可亲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性格和工作态度。对于刚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性格是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八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所属维度是与学生相处,其次是不体罚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教学方法及态度和工作态度。相比起七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觉得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与学生相处,而并非性格。高一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身体健壮高大威猛,所属维度是身体形象,其次是运动广泛全能型和幽默风趣,所属维度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和性格。高二年级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是工作态度,其次是和蔼可亲和体育专业知识能力技巧,所属维度分别是性格和专业知识技能。高三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体育知识能力技巧,所属维度是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身体健壮高大威猛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身体形象和工作态度。与初中年级学生相比,高中学生更加重视体育教师的身体形象、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理想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作为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性格和与学生相处方面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不是特别的重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又是“青春期”,急切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理解,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的是教师的关心关爱和理解,期待教师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而作为教师,则更多的从专业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态度认真,专业知识能力扎实,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教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认为重要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这点值得中学体育教师深入思考。
不同年级的学生认为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大致相同。其中,初中学生认为性格好和与学生相处好是一名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而高中学生则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但高中学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和身体上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认为,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该能与他们相处的很愉快,有很好的性格,这样才能更加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对体育有更加大的兴趣。如果一名体育教师不能与学生很好的相处,甚至用过分的言语和体罚等方式对待学生,就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初中学生往往会有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用心的学习那门课,因为不喜欢一位教师而不认真学习他所教授的那门课。而步入高中的学生在心智和身体上都逐渐的成熟,这时候的他们更加看重教师的内在专业素质,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逐渐的重视外在形象,所以教师的身体形象在学生眼中也十分的重要。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和专业知识等“硬件”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等“软件”也同样重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分为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等8个方面。中学生眼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体育教师自己认为的有所不同,中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素质,而教师则认为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所最重要的。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初中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高中生也认为这两点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
4.2 建议
该文学生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于两所中学,样本过于集中,反应的问题难免过于片面,后续研究中应扩大样本的采集。
该文并没有对学生的性别进行区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男女生理想中的体育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后续研究中应对学生性别区分。
未将教师区分为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二者对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后续研究中应区分不同经验的教师继续研究。
摘要:该文对453名中学生和30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分为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等8个方面;中学生眼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与体育教师自己认为的有所不同,中学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是最重要的素质,而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所最重要的;其中,初中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高中生也认为这两点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
优秀体育教师事迹材料 篇5
——优秀体育教师事迹材料
清徐县职工子弟小学王志胜
太原市清徐县职工子弟学校,王志胜,男,31岁,小教一级
自2005年9月进入县职工子弟小学以来,自己已经在体育教师岗位上走过了平凡的六个春秋。这六年时间,既是矢志教育教学、学习科研并重的六年,更是持续完善自我、不断拼搏奉献的六年,收获颇多,感触较深。当体育教师正好符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展示自己的能力。六年来,在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体育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坚持学习,努力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做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精力主要用在了学习科研上,以期不断提高自己,因为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教育活动有其客观规律,正确运用教学规律,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这个规律的核心便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靠自己不断地摸索才能得到。工作期间,自己主动订阅《体育教学》等杂志,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能够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以生为本,教育育人,树立自我良好形象
体育工作是我人生中驿站,也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我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按照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我致力于满足不
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自己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热爱那运动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平正确对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在工作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尽力与同志搞好关系,相互帮助,维护学校荣誉;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放松,树立体育教师的形象,规范衣着,普通话教学规范健康,举止文明有礼貌,严格要求,注重身教。对自己的要求力争达到最好。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和场地。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低年体育课中我安排了各种游戏来引导学生如何上好体育课;中段学生我主要是将教材融入游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段学生我主要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技能技术水平来开展教学。我每备一堂课就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场地器材来备教材,我的课堂教学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三、以校为家,勤奋努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认真组织每天的课间操和课余训练工作,精心计划、筹备每次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尽力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时刻为学生的活动安全着想,及时维护有隐患得体育设施和场地。
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我还负责校田径队的训练。由于训练的特殊性,无论寒暑,自己必须带领学生勤加锻炼,因此,风雨中、烈日下总能看到学生与我忙碌奔波的身影。每当别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的时候,学生已经在我的陪同下开始晨跑;每当别人躲避风雪,躲进屋内享受温暖的时候,我与学生训练的脚步却始终不能停止。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自己都手把手地教,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体育生,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只要知道,都解囊相助。由于
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取得好成绩有着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对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特殊学生的训练特殊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增加了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强化了同学们的团结拼搏意识,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
花开总有蜜蜂来。我的扎实、塌实和务实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学校的体育竞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男子4×100接力第一、冬季越野赛全县第六、跳绳踢毽子团体第六,其他项目的成绩更是举不胜举。
体育教师如何关注“体育内向生” 篇6
在体育课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害怕参与竞争,不敢表现自己;或是等到教师已经指定别的学生表演时,他却在下面悄悄地模仿;偶尔被教师点名展示时,也是妞妞捏捏,满脸通红;在一些分组合作学习中,也是不善于与人为伴,毫无主见,总是听别人的摆布。我在实践教学中还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上的“活跃生”与“骨干生”能很快被我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内向生”由于他们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以及情感的脆弱、自卑的情绪和对环境的冷漠等心理特征,我就缺乏对他们应有的心理了解,很难把握有利时机教育和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长期这样下去,这些学生就容易发展为焦虑和忧郁等心理疾病,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现今的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体育内向生”的心理状态是我们体育课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体育内向生”的特点
1“体育内向生”是一个“守纪律”、“谨慎”的群体
“体育内向生”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守纪律、听话、谨慎、顺从、安分守纪,他们相信教师为他们制定的各种规范,并能依此规范个人的行为,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捣乱、偷懒现象较少。同时这些学生很少提出要求,也很少与人争论。他们既不能以优秀的表现博得教师的青睐,也很少用越轨的行为招致教师的特殊关注。大部分“体育内向生”在相对独立的情形下做事胆小,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没有与别人合作的习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为“体育内向生”确立一个最终目标,但在实施时,却先要把最终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引导“体育内向生”从最小的目标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通过这种方法,让他们凭自己的努力跨越“门坎”,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顺其自然、不知不觉地接近目标,达到教育的要求。这种性格的内傾性,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对于来自内部的压力具有超常的忍耐性,另一方面造成他们孤僻、不好动的性格。对外来的冲击,或是姑息忍让,或避而远之。其内心的自尊与自卑常常处于不稳定的交替状态。他们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量最少,从表面上看,教师对这类学生不打不骂,不赞扬不批评,不鼓励不贬低,似乎并无任何伤害和妨碍。但是实际上,一但外界的压力超出了他们自身承受的能力,自尊就变成了自卑,使一些“体育内向生”向不健康倾向滑坡。这种冷落与忽视,正是妨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体育内向生”是一个不缺“智力”的群体
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单独和一些“内向生”交谈时,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也束手无策,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体育内向生”有正常的智力。个别学生的文化成绩还是优秀的,之所以在体育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是因为自身素质,二是重智轻体,三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没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习惯,缺乏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用简单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教育他们。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师应该用爱心去沟通、温暖他们幼稚的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3“体育内向生”是一个“庞大的、和平的”群体
“体育内向生”在班级中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易分化,不稳定,不愿意与同学协作。往往是躲在角落里独自“苦练”,容易形成“甘居淡薄”不出头,舒舒服服闯过关的处世态度。但是他们并非没有特长,只不过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和学生保持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把教师看作是自己人,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如果能责生先责己,以退为进,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促其反省,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抓住了他们的一个“特长”或“特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
二、培养“体育内向生”的“特长”和个性“特质”
1改变不闻不问的教师角色。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想法,对教师崇拜备至。倘若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指导,肯定哪些行为是做的好的、什么地方要继续努力,他们就感到无所适从,失去自我体察的机会,由此也就失去了产生愉悦感的依托。要知道儿童的尊严感来自于自己的活动和由活动取得的成绩。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对学生中那些不良品德、行为背后的不健康的心态给予矫正,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思想与个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对学生不健康的心态给予矫正,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思想与个性,培养“体育内向生”对体育运动认知、情感、意志支撑、兴趣等方面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调、自强以及乐观、豁达、协作、进取、坚强、果断等方面的品质。
2重视潜能开发,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刘易斯的教练曾这样说过:“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刘易斯,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科学证明:许多失语者是因为耳朵从来无法判断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而最终丧失说话能力。“体育内向生”会不会也是因为长期无法判断自己在体育中的价值能力而丧失学习兴趣呢?因此,未来的体育健康课教育首先更应该重视“体育内向生”的内在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观察力、分辩力、思维力、创造力发展,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自己,既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又对自己的体育能力和心理特点具有较全面的认识,能正确对待自己在体育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以扬长补短,悦纳自己。要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乐于与同伴交往,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促进活动中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学生有稳定的情绪,能理智地控制在各种体育教学场景中的勤学乐动,自动调节自我的情绪,做到快乐向上;有积极进取与乐观的态度,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追求、自强不息。最后,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即应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制力、毅力,在实践中不为艰难挫折击败的坚毅刚强的心理品质。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即轮流让他们担任体育委员、小组长,给他们提供换位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能在相应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思维增强自信心,要善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
3积极鼓励,培养竞争意识
要善于帮助“体育内向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信心。指导他们学习和锻炼,就要把他们从“静”的文化市场推向“动”的旋涡,也就是说要转化“体育内向生”。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外,体育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总之,我们希望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都能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要忽视“体育内向生”。因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用剥夺、疏远、贬抑和支配等方式伤害学生,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同样充满着对教师鼓励与称赞的期盼!未来的体育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躯体健康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健康的心理!把心理支援、心理辅导透射到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杜绝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发生!
优秀体育教师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育,规划
一、管理的重要性
在学校,也许你所在的班级名誉很高,也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校园一份子,但是这都离不开整个班级的管理。但不管是那种情况,班级管理在班级存在的时候就已经残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管理让班级更好,最终以良好的细胞力量促进整个校园的健康发展。
首先,按照战略要求来说,我们应该拟定好一个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和整个管理体制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战略规划对帮助管理者们履行其管理职责至关重要,并且对战略管理起着骨干的支持作用,当然它并非战略管理的全部而是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过程。班级管理看重战略规划是因为它可以为整个班级的发展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一个规划迫在眉睫。这种规划并不类似于一般的计划,所以我们在其中必须考虑到一些关键因素。作为班级的领导者,首先得确定他是否乐意管理这个班级,是否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最大程度上的保证领导者的积极性。其二是认识风格,管理人员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情况反过来自然会对他们如何制定计划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其三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一种价值为一个人建立了一种标准各种重要决策就是基于这个标准而作出的,各个管理人员(班委干部/辅导员)的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面对着相同的情况的管理人员也许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他们对于班级管理与自身的联系作出比较,有些人认为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就是为了自己,他本人有责任有义务这样做。所以整个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同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并且要打好这个件事的基础,然而在这个夯实的基础上,我们又得走出下一步—计划执行。
一个计划只是基于管理人员的理论构想,而真正执行下来,却需要扫除诸多障碍和实施必要手段。1.班级整体必须与班级目标、实力想适应,关键任务和执行计划所采取的步骤顺序必须加以确定和通告。2.须识别出那些负责具体任务的人员,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充分的理解。管理人员就有对其进行监督控制。3.对计划运营过程中达到有效控制,必须要掌握控制系统放入设计特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人力因素,而管理控制系统本身并不控制什么,因为它的控制对象本身是自由的,所以他们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控制作出反应,引起的更多的只是抵抗而不是接受,因而管理人员必须设计符合其特定情况的控制战略,方便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次,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决策能力。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而做出决策之前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做出决策准备。
最后,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的管理。整个班级管理中只有领导者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如盆和水,二者应该相互依存的,并且二者应该团结起来,虽然班级里的学生还不能称之为人力资源,但是它也具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比如说复杂性,因为班级里的个体各不相同,具有多样化,那么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就要适应这种多样性以及多种特征交叉的复杂性。对于规律性而言,虽然每个个体特征、思想、性格等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你确定好一条适合大众走的路线,几乎所有个体都会按照这种规律办事。最后说到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二、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
体育班级相对于一般班集体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班集体的成员都有一定的特长,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比如: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将专项技术的提高和娱乐集合在一起,同时针对体育生在文化程度上的普遍弱势,可是开展一些基本常识的普及活动。在大学里面,可以开展有关于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过级的集体学习,形成强有力的学习氛围,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在管理规划的制作上面,应该更多的注重就业素质的培养。当前,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能真正从事体育教育或是体育相关工作的比列并不大,因此,可以加强更多的就业素养的培养,这并非一朝一夕,采用的方式的途径也多样。如组织更多的无专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其实总结起来,有效地班级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注重自身施行管理的决策、魅力,带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而做好体育班级的管理,还要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做到以上要求,优秀的体育班集体及其管理将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了。
参考文献
[1]乔治.斯坦纳,李先柏译.战略规划[M].华夏出版社,2001.
优秀体育教师 篇8
正如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规程中所说,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素质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措施。比赛既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次检阅, 也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明确指引。
基于本次技能比赛规程, 从一名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来看, 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由基础性技能和形成性技能构成。基础性技能是指, 体育教师经过自身锻炼和专业院校的培养所具备的个人体育专业技能, 如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完成动作的质量等等。这些技能在大学时期以及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期往往处于巅峰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呈现下降的态势。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持续、规律的锻炼, 才能延缓技能水平的下降。形成性技能是指, 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教科研活动中, 经过自己的反思和学习不断积累并提高的教学技能。该类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积累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 包括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计划制订、教师教与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教学的反思与评价能力以及具备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等等。虽然, 其中一些教学技能在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经过了初步的培训,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 如制订教学计划、评课等能力。基础性技能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 是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形成性技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以及学习反思中逐步积累而成的, 反映出一名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教学能力综合发展提高的动态过程。在体育教学工作中, 两种教学技能互为补充, 缺一不可。
针对本次比赛规程的设置, 笔者认为, 可以适当加大形成性技能的评分分值比例, 基础性技能与形成性技能比例建议为4:6。原因有两个:一是形成性技能更能体现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反映出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二是加强形成性技能分值比例的导向, 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立足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那么, 具体分值如何分配呢?笔者建议:首先, 应降低自选项目的分值比例, 可由30%调整为20%。主要因为体育教师个人特长在大学期间或刚毕业那几年处于高峰期,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降低该项分值可以帮助更多不再年轻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到国家层面的比赛中, 既扩大了参与教师的面, 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素质。其次, 提高规定项目的分值, 可由30%提高到40%, 并适当增加教师抽取的模拟上课内容。规程规定, 参赛教师要在个人自选项目外的9个项目中, 随机抽取一项, 再随机抽取内容进行模拟上课, 由于随机备选的内容过多, 共9大项27小项, 将会导致比赛的偶然性变大。既然要求体育教师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 那么就会有相对专的和不专的内容, 抽到自己擅长的, 驾轻就熟;抽到不擅长的, 只能暗呼运气不佳。笔者认为, 在全国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大赛上, 应通过比赛规程的设置尽量降低运气及偶然性的成分, 以确保每个教师能充分地展示自我, 体现个人能力, 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保障比赛的相对公平。因此, 将基础性技能与形成性技能的分值比例由5:5调整为4:6, 可以使得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导向性更加明确, 对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了解也更加全面。
优秀体育教师 篇9
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 不仅需要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从物质和精神上提供切实的保证, 更重要的是教练员如何开展自己的训练工作, 体现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 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科学选材
现在体育运动比赛竞争很激烈, 能否问鼎, 不仅取决于必胜的意志和训练的程度, 同时也与运动员先天的条件分不开。现在体育训练方法更加客观和科学化了, 一种新的训练方法的出现, 很快就会传播开来。因此, 在训练方法、条件和手段的差别日渐缩小的情况下, 个人先天条件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
现在选材的误区大致有二:其一、单纯以高取人。虽然有一定身材高度的田径运动员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 但不能作为唯一的选材标准。比如独领世界撑杆跳高风骚多年的布勃卡身高为1.83米, 可令2米左右的运动员大为逊色。其二、选材在形态上的“按图索骥”。虽然在一些教科书中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各项比值都做了规定, 表明了评价分值, 但也不能完全追求分值的最优水平。现实证明, 我国的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形态的比值指数并不十分理想, 比如我国跳远运动员陈尊荣身材并不高, 才1.80米左右, 他的双腿从外观形态上来看垂直度并不理想, 但三度改写亚洲纪录, 取得我国男子在亚运史上跳远金牌零的突破, 被誉为“亚洲飞人”。所以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的数据“按图索骥”, 很难找到真正的人才。
实践证明要选好材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定: (1) 身体的形态比例适中; (2) 智商和心理素质较高; (3) 爆发力和动作速率较好, 动作协调性好; (4) 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练员, 第二方面是对运动员。
首先是教练员的选择。要做到所选运动的所练项目和教练员的专长相结合,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教练员的理念基础、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和经验。人无完人, 也不可能样样俱通、面面俱到, 所以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做到分工明确细致。
其次, 训练运动员也切忌“大锅煮”, 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运动队, 不管队员的项目、年龄、素质、技术差异如何, 大家都练一样的内容、安排一样的负荷, 这样训练, 效果肯定很差。即便是基础, 但由于队员情况各不相同, 也需要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明确联系的目的和要点, 自觉保证练习质量
训练质量不高, 最具体、最明显的就是表现为完成练习的质量不高, 只注重计划的量, 而未完成计划的实质, 为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必须明确只有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才能获得训练的效果, 达到训练的目的, 否则就是浪费了时间, 浪费了精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多对运动员的思想进行教育, 使之明确训练要注重实效, 量是基础, 质是飞跃, 量是质的保证, 质是量的前提, 只注重量的完成而不考虑它的质, 训练就没有实效性。比如, 在课时训练计划的实施中, 不考虑量与强度的关系, 不考虑时间的间歇, 一味赶进度, 坚持所谓的“一大”原则, 这就会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 要注重训练的科学性原则。
其次, 必须弄清每一个练习的实质和作用, 切实把握练习的要点。
第三, 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握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有些教练员不考虑中小学的训练特点, 为了某种利益搞短期行为, 过多采用专项身体训练, 拔苗助长, 还有一些教练员过多地进行一般身体训练, 使成绩增长不明显, 这都是片面的。
一般身体训练主要是全面发展和增强运动员的机体, 提高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到专项需要的水平, 而专项身体训练是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发展运动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比如短跑这个项目, 就是要发展以力量、速度为主的专项素质, 以满足短跑比赛的直接要求。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 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水平, 确定两者在训练中的比重, 这个比重一般随着运动员训练阶段的提高, 一般身体训练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中小学生只属于基础和初级训练阶段, 所以更重要的是基础。我国男子13岁~15岁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同年龄组运动员的成绩相比, 差距并不大, 但16岁以后成绩差距拉大了, 这就说明, 由于训练衔接不好, 以及在训练中过早地专门化, 使得运动成绩增长幅度逐渐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把握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和比例, 提高训练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四、及时搜集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后的生理、心理、技术等方面的变化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 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 再科学的训练计划或多或少会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为此, 及时搜集运动员的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是提高运动质量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的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队员记训练日记。教练员通过批阅训练日记与运动员交换认识, 这样不仅有利于从中获得所需的有关信息, 也有利于与运动员的感情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同时运动员在教练对自己训练日记的评语中, 获得好的评价, 受到启发和鼓舞, 并了解存在的问题, 以利改进。教练员不仅要求运动员写好训练日记, 还要及时查阅, 更要注重写好评语。
优秀体育教师 篇10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经常被挤占。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为了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文化课,提高考试成绩,占用体育课为孩子补习文化课是常有的事。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孩子们好不容易等到一周的两节体育课,却被其他教师无情地占用了。有的学校一周只安排一节体育课甚至干脆取消,他们只在乎孩子的文化成绩,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一般不会重视。这些做法无疑给学校体育带来众多的阻碍,给学校体育的拓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农村学校体育形同虚设。
(2)对体育课管理不够。由于学校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农村体育课教师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大部分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学校没有一套正规的管理系统,在整个教育规划中,体育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大部分都是形式化的结构。对于教师没有严格要求,更不要说对场地器材的严格规定了。由于对体育的认识不高,许多相应的政策措施就不能很好实施,一旦不能很好实施,体育课就势必落空。国家一再强调的体育项目达标,在农村成了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学校对体育课管理力度不够,任其自由发展,严重制约着孩子们体育技能的发展。
(3)体育意识淡薄,设施落后。体育教学要正常开展,教学设施、场地、器材要做到应有尽有,学校的这些必要条件是改进体育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很多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还很滞后,有的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只能在校园里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更多的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小、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运动量小,不能保证孩子的运动要求。体育教学很难实施,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严重影响体育项目的发展。
(4)体育课堂形式单一。大多农村体育课为自由活动时间,没有一项正规的训练,有的学校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步伐都走不统一。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教师从来不潜心研究体育教学,认为那就是一节孩子们自由玩耍的课。也有的老师干脆不去操场,学校也不闻不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程序多是先跑步,后做准备活动,最后做操,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体育教师上课情绪不高,极大地挫伤了农村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孩子们太过无聊,只能去教室做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怎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呢?
二、改变体育现状的思考
(1)改变观念,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功能。体育教学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承担着推进全民素质教育和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小学校体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改革农村体育教学可谓势在必行。
要改变这种落后现状,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配备并不断培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按《大纲》要求实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把体育课作为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农村教师要充分拓展体育教学场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合理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发挥农村体育自身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享受体育教学的快乐。
学校要多组织体育比赛,通过各种小型的体育比赛,发现对体育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对他们采取符合特点的训练,强化组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目的,不同方向的锻炼,同时要对各个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项目。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我们主要培养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意识,让他们热爱体育。针对中学生在生理心理的成熟,教师要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采取相应的训练,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体育是全民的体育,更是学校的体育,也是教学课标中必须完成的项目。尤其是师资落后的农村就更应该重视体育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技能和技术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从而达到体育的基本目标。
首先,要对课堂进行改革。针对农村体育课的局限,对农村学校的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成了最主要的载体。教师既然是最主要的载体,就应该对自身有个恰当的定义,不管你是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你如果教的是体育课,就应该对学生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合理地进行自我进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的教学要别出心裁。把学生的各项能力积极调动让他们在脑力和体力方面同时发展,保持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其次,根据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要求,教师要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农村学生锻炼的体育标准,对教学内容更应该大胆革新,让这种教学符合农村学生的特质。既然器材不够齐全,设施不够完备,我们就合理利用农村的地理优势,去锻炼学生的体能,比如爬山、长跑等。这都是符合农村实际的项目,而不能仅仅把体育课局限在校园,局限在教室。
第三,教师必须更新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不断对农村体育进行改革,努力探索农村体育的教学规律,从而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探究,需要不断总结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工作,使课堂内容与过程都成为学生的最爱,那么,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经常被忽略。要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体育现状。
优秀体育教师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师;学生体育骨干,合作
一、课前合作
课前备课时教师钻研教法,很有必要与学生骨干进行沟通。要求体委和体育骨干一起参与备课,首先备所授教材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知道怎样帮助老师,再者是师生共同研究本次课的学练方法,组织管理方法等。老师将自己的教学方案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不妥之处立刻进行修改,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征求学生意见,可取的一定要采纳。
二、课上合作
如果将一堂课比做一场戏的话,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双方的有机配合是很重要的。体育课的特点是学中练,练中学,在这些基本活动中各班的体育骨干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应高度重视与他们合作,因为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带头练习的能力、保护帮助的能力、指导的能力等。课堂上他们以小組长的身份与老师合作,指导全体学生练习,解决学生练习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后进生的掌握技术的困难问题。他们会不断地给课堂创造出生动快乐的局面,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课下合作
当每堂课上完后,体育教师都要做课后总结,听听学生的意见,尤其是班体委和骨干学生,这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他们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感受,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老师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这样,会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考核合作
体育课考核是体育老师的一项繁重的劳动,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出勤统计、体育成绩考核。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与登记等工作,如果只是体育老师去做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有体委和一些学生骨干来帮忙,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比如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成绩考核项目时,一位体育老师做课上要占用好长时间,如将体委和骨干学生都利用起来,进行分组测试,最多两节课就能测完,节省好多时间让学生锻炼。在体育课考试项目中,体操、球类、武术、田径等需要技术评定,请这些同学当评委,为每个同学打分,肯定会增加考核的公证度,使学生更加满意。
五、教改方法合作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出现,教材教法不断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体育老师必须更新观念,除了自我“充电”,补充新知识外,还要注意与学生合作的重大作用。应该明确地看到一个问题,有些学生的体育技能很强,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参加了一些长期或短期培训班,如:武术、跆拳道、摔跤、游泳等。他们培训有素,水平较高,有的东西老师都不会。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将学生的特长项目引进到体育课上来,请同学轮流当老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全班同学,同时老师也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方法,就完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死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迈开了教改的步子。
六、运动竞赛组织合作
阳光体育呼唤“智慧型”体育教师 篇12
关键词:阳光体育,智慧型,体育教师
0 引言
阳光体育的启动是新时期强调人才战略和富国强民之本,从人性化的层面看,启动阳光体育是实施“以人为本”的内在需求;从学校教育本层面看,是拓宽教育思路,合理提升学校体育的文化与内涵,全方位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改革。阳光体育的实施就是要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们走向户外、沐浴阳光下,激发他们投身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锻炼身心的意识。
1“智慧型”体育教师的基本描述
教师的种类分布并不单一,有技能型教师、维持型教师、学术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它们对于学校,学生所具有的才能是各有所长,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者某些专业技能方面以及教学手段上有着各自的优秀一面。而“智慧型”教师则是集多种类型优势于一起,还具有特别魅力的一类教师,其特征便是拥有独道的育人智慧。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与教师的特定育人感受有机整合。并在整合中对自身状态的调节和掌控,对学生想法的揣摩与引领,以及二者交流的能力都有着高人一等水平。另一面,智慧型”体育教师应是智慧型教师的分支概念,“智慧型”老师全面的水平,体育教师同样具备。“智慧型”体育教师应是理论、实践和情感智慧的集成体,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备的判断、创新和应变能力,以丰富的理论素养及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实践中既不循规蹈矩,又能巧妙安排、不失时机地展开工作,在情感、心灵智慧的协配下,使体育教学原则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做到有机结合。
2 阳光体育的开展需要“智慧型”体育教师
现阶段各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开展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阳光体育运动,而“身体的健康,心情的愉悦”是体育实践健康运行的首要体现,是促进学生们综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另外,“阳光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内容的创新性、更多师生的参加等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因此它具有实施创新的独特优势。同时,教师在体育实践下角色的重要性尤为凸显,由于在教学中,技能的示范、动作分析讲解、方法的掌握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开展中,教学程序设计出新意,采取有可操作性并且效果明显的方式来掌握整个教学环节。对此,相应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也要改变。即在“阳光体育”的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手段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心理发展,使之形成持续身体锻炼的体育意识,为将来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智慧,具有创新思想的体育教师方能感悟教育中的问题和学生需求,全面领会和谐发展的育人之道,从而推进“阳光体育”的顺利展开,造就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综合型人才。
3 智慧型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开展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智慧型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学校体育的知识结构、有着扎实综合的专业技能,更要接纳多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哲学等关联学科,使各学科的观点交叉融入到工作中,去分析判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教学,利用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体育的教育多面性,使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有新的理解,从而为“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1 勇于探究、创新的教改观念
阳光体育的思想本质也就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狭义体育思想的误导,而忽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因此,必将受到新环境的挑战,智慧型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网状知识面、立体的理论结构,勇于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新环境的要求,创新要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支撑,改变旧的教、授方式,使更合理科学、更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思路运用到阳光体育中,从而提高课内外教学的水平。
3.2 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需求,拥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热爱体育事业、坚定的职业信念,是体育教师优良的品质,体现了教师积极的价值取向。只有对体育育人工作的意义深刻理解、时刻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所面对的事物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使身心全部投入到阳光体育当中去,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动力和自信心,踏踏实实地工作。因此,增强服务意识,把阳光体育实践当做是给自身和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和老师同为课内外的主体,教师用积极向上的责任心,感染身边的所有人,学会情绪的控制,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使他们对体育学习的态度从被动达到自觉,自主。
3.3 情感投入意识
实践中,强化“情、知”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户外健身的积极性,培育他们正确的体育意识,不一味的就体育锻炼而强求学生,而造成淡化心理和情感因素作用的倾向。怎样使学生乐意从“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我乐学”上来,主动的学习健康知识,掌握锻炼技能,教师的情感投入特别重要,师生情感和谐是教学与健康锻炼获取良好效果的关键。阳光体育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是相互促进、合作化的感性关系。以情感为基础的交流,使师生联系十分融洽,情感智慧得到提升,教师先须了解自身,感悟自我,在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上,加强语言修养,调控自身思想境界,与学生建立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另一面,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课内外体育活动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全身心地对学生情感进行栽培,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给以积极的期待与鼓励,利用好体育的项目优势、因人因地而宜地运用多种的锻炼内容和手段来激发学生们内在的思想情感。
3.4 塑造优秀的人文素养
阳光体育的开展不仅仅存在于校园。家庭、社区以及单位场所等都是阳光体育的活动空间,它还要以广大青少年的锻炼热潮来带动整个社会的体育娱乐活动。因此,具备良好的人文内涵是转变成为智慧型体育教师的前提。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文化品位的要求很高。在注重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修养。阳光体育思想是顺应当前社会需要而提出并实践的,所以它的开展要求体育教师以现有水准为起点,提升其的思想水准和精神品位,来同校园内外各类人员交流,并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来显现其继续深造的科学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内涵。
4 以实施阳光体育为契机构建“智慧型”体育教师的提高途径
阳光体育实践需要大批具有育人智慧的“智慧型”体育教师,“智慧型”教师虽然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标准,但并不是遥不可及,通过改革和培训机制加上自身努力,体育教师都应在原有基础上不同层次的有所建树,向“智慧型”的体育教师迈进。
4.1 创造条件,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职后培训力度
师资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并得以与时俱进的最佳途径,阳光体育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先培训,后实践。总结教师传统培训中的诸多不足,在新时期应引入多元的培训体制。第一是培训内容多元化,不仅有创新教育理念的通识培训,更有各学科领域的分科培训;其次是培训形式变化,改变授课专家演讲的方式,让受训者参与其中去进行讨论、研讨、发表个人新观点,突出自身教育思想等;从激发积极性的目的出发,调动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第三是被培训对象多元化,除了体育教师外,还应包括学校的领导如校长、体育部主任和班主任等,通过培训促使他们对阳光体育运动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实施的困难、了解师资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等等。最后是培训专家的多元化,做到课程改革专家、运动专家、校长、优秀体育教师等的培训相结合,面向基层教师进行培训,扩大培训队伍的数量和层次,使培训具有实效性。
4.2 打造新环境,营造学校内外和谐的舆论氛围
阳光体育实践中要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营造具有激发教师创新欲望的新环境,通过外部环境对教师思想上、情绪上、责任心上的刺激,激发其新意识的形成,即而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同时要形成和谐的内环境,加强教师间对教学、教法的研讨、以及新事物的交流和看法,创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即而,拓宽每位老师从事教改的灵感和增强信心,所以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开展阳光体育。坚决以法治教,树立体育课时与其它课时的平等性,严格执行有关体育活动时间,不以任何文化学习理由挤占其所属时间。第二,开展阳光体育,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场所。保证学生足够锻炼的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模式,打造体育园地。通过主题鲜明的冬季长跑、各项团体球类活动,特色的地方体育来丰富课外体育的形式和内容。第三,重宣传、营造氛围。争取上级部门对青少年体质的重视,吸引社会关注,充分依靠媒体的导向作用,为青少年积极参与阳光体育做好健康积极的舆论宣传。
4.3 跟踪教育科技的前沿发展,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科技含量
开展好“阳光体育”,教师既要对体育学科有独道的掌握与理解,也要跟进时代发展,掌握近期教育科技。教育技术的更新,为体育工作带来新的技术和教学方法。以网络传播和信息交换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己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熟练的使用新科技已成为体育教师必备素质。它的推广应用为促进体育教学信息化、实施教改、开展阳光体育的意义重大。相信,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积累“智慧型”的体育教师距离不再遥远。
5 结语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阳光体育没有终极目标,只有理想目标,它是新时期每位体育工作者的追求与向往,是要用时间,用心去努力经营的。
参考文献
[1]苗秀丽.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
[2]刘仁盛.健康新理念与体育健康教育关系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4,(2):78.
[3]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82.
【优秀体育教师】推荐阅读:
体育优秀教师国培心得体会08-20
优秀体育设计教案08-31
体育优秀教案10-28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09-11
初中优秀体育公开课12-11
小学优秀体育说课稿10-25
大班体育活动优秀说课稿06-25
关于体育的日记500字优秀07-03
优秀体育工作者推荐内容10-18
小学体育课优秀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