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共9篇)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1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杨晴,女,土家族,1991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体育学院,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中小学体育课堂开设毽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发表文章2篇。获中南民族大学2016-2017专业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团员”;2017年湖北省大学生羽毛球竞标赛乙B组女子团体第五名;中南民族大学第三十一届体育运动会研究生女子组800米、三人制篮球第一名。
自入校以来,她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其主要事迹材料列举如下:
科研
以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发表《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研究》、《民族地区休闲体育发展因素浅析》;
中南民大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中小学体育课堂开设毽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项目主要负责人。
学习和活动
以专业和综合成绩第一获中南民族大学2016-2017专业一等奖学金;
担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的团总支,获2016-2017学“校优秀团员”;
代表中南民族大学参加2017年湖北省大学生羽毛球竞标赛,获乙B组女子团体第五名;
参加2016年中南民族大学第三十一届体育运动会获得研究生女子组800米、三人制篮球第一名、400米第二名、200米第三名。
杨晴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为年级第一,在学术课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她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时刻提醒自己端正学习态度,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她学习上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坚持“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学习与能力并重,一直对自己要求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上她也毫不松懈,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通过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家时事,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和提高自己;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规则制度,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时刻督促、检查自己;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能合理地统筹按排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2016年9月至今,她担任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团总支,积极组织和完成学校学院的各项工作。
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为同学们带头做表率,树立起一个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大学生的典范,同时积极配合老师、同学,认真负责完成各项工作。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同学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还注意积累各种工作经验,积极和其它系部的同学交流思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她还利用暑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生活上积极乐观,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每一天的挑战。从身边做起,尽自己最大努力带动身边的人。在班级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也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的同学。乐于助人,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平时的她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体育运动,保持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的面对新一天的挑战。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为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优秀运动员方向)的在读运动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与水平,3个班合计9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使用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等网络数据库和书籍、汇编材料等检索和收集与学习动机、尤其是成就动机相关的期刊、论文、著作、会议记录和政策法律文件等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由任课老师随堂发放。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约达97%。
1.2.3 逻辑分析法
对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进行研究,并对比不同性别下他们的动机选择情况,为该文的论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选项量化赋值,使用JMP10以及Microsoft 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为该文的论述提供数据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该次问卷调查的有效对象共92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50人。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1.37岁。分属蹦床、橄榄球、花样游泳、技巧、举重、篮球、排球、拳击、柔道、赛艇、沙滩排球、射击、摔跤、体操、田径、跳水、网球、武术、艺术体操、游泳、羽毛球和自行车这22个项目。
2.1 运动员大学生本科学习动机类型总体情况
(A=就业的需要;B=为了通过考试;C=为了父母、老师、教练等的期望;D=想增长自己有关方面的知识;E=挑战自我的能力;F=与他人更多交流;G=未来更好发展;H=对知识天生的渴求欲;I=学习给自己带来成就感;J=其他)。
图1显示的此次问卷回收的有效份数的运动员大学生本科学习动机类型汇总,其中选择“就业需要”的人最多,有33人;选择“未来更好发展”的次之,有30人;选择“为了通过考试”“为了父母、老师、教练等的期望”和“挑战自我能力”的人数基本持平;除此之外,并没有人选择“与他人更多交流”以及“学习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这两个选项。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些运动员的本科学习动机主要是集中于学习者的个人前途,比如:就业的需要、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有关知识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亦或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更好发展机会,获取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等。这些动机都并不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即不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结果的兴趣,因此,这些都属于远景的间接动机,且基本属于高尚、正确的间接性动机,与此同时选择“为了父母、老师、教练等的期望”这一低级且错误的动机人数较少,仅有5人,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些运动员在学习上更为关心自己的成绩和毕业问题,这样的动机能够有效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2.1.1 运动员总体的学习内部与外部动机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运动员本科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均值分别为2.73和1.80。根据有关概念,在4分为满分的选项赋值情况下,学习动机的总体情况较为良好。对内、外部学习动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该省运动员在学习的内、外部动机的离散程度上十分接近,这一结果能够较为充分说明该省运动员整体上对内外部动机的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方面他们自身对于学习表现出有较高的需要和兴趣。这些需要和兴趣会使得这些运动员认真对待学习这件事情,注意对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些运动员受到外界的奖励、惩罚、荣誉等方面对他们影响不大,说明这一类的刺激强化效果不佳。(如表1)
2.1.2 运动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
(1)学习的内部动机水平不高。
依据统计数据,在合计19人,仅占总人数的20.65%的人中,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增长自己有关方面的知识”这一选项,有13人,超过了这类人总数的2/3还多,具有极强指向性与一致性。与之相对,并没有人选择“学习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这一选项。从总体看,这些运动员的内部动机水平偏低。虽然他们的总体内部动机水平有2.73的均值,在满分为4分的情况下算是一个不错的数值,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仍然是流于表面,虽然表现出了对学习的兴趣,却给自己设定了较为轻易达到的目标,对外表现为成就动机水平偏低。与此同时,内部动机对个体的创造性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较高学习动机的个体通常会积极主动对当前的情境以及拥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联系和拓展,产生一些的可能,而这也正是竞技体育,甚至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与要求。
(2)学习的外部动机水平显著。
依据统计数据,在合计73人,约占总人数79.35%的人中,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集中于“就业需要”和“未来更好发展”这两个选项上,合计有63人,约占总人数的68.48%。因此,虽然他们的总体外部动机水平只有1.80的均值,在满分为4分的情况下相对较低,但是这些运动员中的绝大部分能够较为清楚的明确学习的目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业成绩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外部动机水平十分显著,这与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脱不开关系。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每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年均毕业生人数超过了400万人,而年均新增白领岗位的需求数仅为350万人左右。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人,如此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这就获得一个本科文凭,获取更多机会的就业机会成为了由于长时间训练导致综合竞争力薄弱的运动员的主要学习目标之一。
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运动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能力,这也是该模式的显著特征所在。[4]而从实际看,运动员从报名准入到具体学习,最后直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中处处都充斥着与之相违背的地方。高水平的运动员入学可以降低学习标准;学习与训练竞赛发生冲突时学习要为训练竞赛让路;为了运动成绩,运动员的资格造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可以代替文化课的学分等措施的实质,都与大学育人为本的本质相违背。[5]以南京体育学院的招生为例,获得全国前三名成绩的运动员可以免试入学,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运动员虽然必须通过单招文化考试,但是也可以享受降分录取的待遇,通常是根据招收人数进行划线,因此,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并无所谓他们的成绩高低,只要过线即可,这实质上会对他们的动机水平造成很大影响。这一措施对于帮助运动员接受本科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对运动员的极度不负责任,更是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一种滥用。
(3)成就动机水平较低。
通过问卷附属的AMS成就动机量表的统计结果显示,这92人中有39人的MA值大于0,表现出力求成功的动机,这类人肯冒风险,也喜欢尝试新事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竞争中获胜,和运动员这一特殊身份的动机要求相吻合。运动员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刻苦训练、奋勇拼搏、历经一次次的比赛,为祖国争得一项项荣誉。因此从实际来说,这一群体是当前所有职业中,最容易也是最频繁接受竞争压力的群体之一,成就动机对于他们心态的维持、竞赛水平的发挥以及竞技成绩的创造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就需要运动员有极强的成就动机,才能在一次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这也会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做事风格倾向,不仅影响他们的运动成绩,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通常表现为遇事积极主动,愿意承担责任,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坚持到底。而另一方面也有32人的MA值小于0,表现出避免失败的动机,这并不符合运动员应有的成就动机水平,这类人通常不愿意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往往不喜欢和他人去竞争,这不仅不符合竞技体育基本特征的要求,更是会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失去很多良好的机会,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有21人的MA值=0,这类人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在高成就动机和低成就动机之间摇摆,十分不稳定,同样也不利于生活和学习,更不利于他们创造优秀的运动成绩。因此,就汇总的数据显示,这些运动员的总体成就动机水平偏低,且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的人数基本相等,总体差异不大。
2.2 不同性别运动员学习动机水平对比
根据表2显示,男性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2.60,小于女性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2.83;但是在离散程度上,女性运动员0.625的标准差,要高于男性运动员的0.592,这说明女性运动员的内部动机水平要高于男性运动员,但是男性运动员内部动机水平的差异性要略小于女性运动员。另一方面,女性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高于总体均值2.73,说明相比男性运动员,女性运动员在内在的需要或喜好方面显示出较强方向性。男性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1.89,高于女性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1.72;但是在离散程度上,男性运动员0.610的标准差,要低于女性运动员的0.632,这说明男性运动员的外部动机水平要高于女性运动员,且男性运动员外部动机水平的差异性要略小于女性运动员。另一方面,男性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高于总体均值1.80,说明相比女性运动员,男性运动员在面对外在的环境、社会要求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方向性。
成就动机方面,女性运动员相比男性运动员更多表现出力求成功的动机,其46.00%的比例也超过总体42.39%的比例,这可能与女性群体相对弱势有关,因此,女性在学习中往往会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行动和努力,也会更加在意自己的成绩,她们更加渴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女性运动员相比男性运动员也更多的表现出避免失败的动机,其36.00%的比例同样也超过了总体34.78%的比例。这可能和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容易焦虑有关。女性运动员在应用退役策略的时候,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6]也可能与我国长期以往的教育和传媒造成的宣传偏向有关。我国的广告中,介绍消费品的广告大多选用女性主角,女性极频繁地出现在化妆品、药品、服装、家具、食品等生活消费品的广告上,而生产用品广告、公益广告则更多选用男性主角。广告中更多地甚至不相干地展示女性的姿容,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暗示女性只要美丽、性感就足够了。[5]这些长期的影响都会影响女性群体的成就动机水平。(如表3)
2.3 不同运动生涯阶段运动员的学习动机水平对比
根据表4显示,已经退役的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最高,达到了3.04,转换期的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2.92次之,在役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最低。而不论是已经退役的还是处于转换期的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均值均超过了2.73这一总体均值,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运动员学习的内部动机水平和他们所处的运动生涯阶段有密切联系,随着运动员逐渐离开竞技舞台的程度而变高。在离散程度上,转换期0.547的标准差最小,同时也要小于0.619的总体标准差,这说明转换期运动员的内部动机水平的差异性相对最小。而已经退役的运动员的标准差高达0.783,为所有分类中最高,这也符合退役后多样化选择带来的高认知偏差现象。因此综合来看,处于退役期的运动员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在自身内在需要以及喜好方面显示出较强方向性。外部动机方面,已经退役的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最低,只有1.67,转换期的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有1.69,和已经退役的运动员不相上下,在役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均值最高,达到了1.83,同时也超过了1.80这一总体均值。在离散程度上,转换期0.530的标准差最小,同时也要小于0.624的总体标准差,这说明转换期运动员无论是在内部动机水平,还是外部动机水平上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体现了较为明确的方向性。而在役运动员0.641的标准差超过了总体0.624的数值,这说明在役运动员更期望通过学习获得外部激励,而并不是关注学习这一行为本身,这也与其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和部分项目外部奖励的滥用等行为脱不开干系。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改变了运动员的生活方式,使其对运动员这一职业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然而这种“认同”在促进其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减少对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认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自己运动员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文化学习的认知。
处于退役期的运动员由于即将退役,迫切需要完成角色转化,而通常这样的角色转换的跨度较大,只有较少的人能够留在原来的专业队工作,运动员想要获得与适应新身份,就必须形成对新角色的认知、理解新角色的行为规范,养成新角色的行为模式和习惯。相比于在役运动员更多关注外部激励与他人的期望,即将退役和已经退役的运动员更多需要考虑的是自身,他们通常更看重自身的能力与发展,因此,体现出高内部动机而低外部动机的情况。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1)这些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基本属于正确的远景间接动机,内动动机水平不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业成绩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外部动机水平十分显著。成就动机方面,表现为较大离散的两极化,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倾向的人数几乎相等。
(2)女性运动员内在的需要或喜好方面显示出较强方向性,外在方面通常更依赖他人行动。男性运动员对外在的环境、社会要求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方向性。而不论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的离散程度上,男性运动员都要略低于女性运动员,显现出极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女性运动员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力求成功的倾向以及避免失败的倾向。
(3)在役运动员更期望通过学习获得外部激励,而并不是关注学习这一行为本身。处于退役期的运动员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自身内在需要以及喜好方面显示出较强方向性。
3.2 提高学习动机的激励对策
3.2.1 要增强运动员学习的内在动机水平
要提高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认识水平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他们排除那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强化正确的动机,尤其是对处于转换期的运动员进行监控,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以一个稳定的动机水平迎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男女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维持女性的内部动机水平,提高男性运动员内部动机的指向性。
3.2.2 多种方法控制外部动机的水平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外部激励手段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多方面联合的监督和压力体系,不要让重视学习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对运动员既要严格要求,也要适当运动表扬,将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控制在一个中等的强度上。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针对运动员文化底子较差的问题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难易度,从易到难,逐渐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还可以采用更加便于他们掌握和理解的方式方来进行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积累熟练度,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来延展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并强制性进行固定间隔的文化考试,对文化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安排参赛,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挂钩,提高他们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视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可以对其进行训练到学习的方法迁移,向自觉掌握训练规律和技巧一样掌握和理解学习的规律和技巧,增强其学习动机水平。在此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男女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控制男性的外部动机水平,维持其外部动机的指向性。
3.2.3 执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运动员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为了能够更贴近市场需求,他们的培养方案应和普通本科生相区分。据了解,目前高校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背离,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热情不高,造成归属感不强,学习动机水平下降。运动员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运动员的本科培养方案应当很好地考虑到其生源构成复杂,运动员之间文化背景差异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大量的对普通本科生课程体系的直接挪用。[7]只有这样,运动员通过循序渐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而这也是充分考虑了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条件,教师(教练)应不断地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完成各项任务,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8]
4 结语
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历来是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相比于竞技能力,从小就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在综合文化素质的构成上存在着诸多缺陷,在社会再就业中面临诸多困难,而这一切的根源也指向了运动员自身的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热潮的逐渐降温以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选择就读本科,这一问题愈发值得人们重视。该文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运动员学习动机诸多影响的因素尚显不足,对其学习动机的发展变化以及影响仍有进一步深入可能,今后也会对此问题进行关注。
摘要:为提高运动员本科学习的学习动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优秀运动员方向)的95名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属于远景的间接动机,内部动机水平不高且外部动机较为显著;女性运动员内部动机方向性更强、男性运动员外部动机方向性更强;处于退役期的运动员学习目的更为明确。
关键词:运动员,学习动机,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健.体育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浅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2):55-57.
[2](德)莱因贝格,著.动机心理学[M].王晚蕾,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3]刘斌,孙洪涛,张绍臣.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98-101.
[4]孔庆波,葛玉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48-52.
[5]虞重干.“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26(6):79-84.
[6]吴文菊.教育和传媒偏向对女性低成就动机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2,18(6):57-59.
[7]谢亚雄,顾秀萍.对运动训练专业(优秀运动员方向)培养方案目的与规格修订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1-84.
建构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技师学院;体育课程;课程标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是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必修课程,在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技师学院在实施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资源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体育课程标准代替体育教学大纲,构建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标准,全面促进职业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技师学院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课程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技师学院现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受“社会为本位”价值取向的引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竞技成绩和重少数体育尖子、轻体育普及与全体学生体质;重课内体育,轻课外体育”的误区。体育课程教学观念主要受“学科中心论”支配,强调体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强制性,强调实施体育课程模式的统一性,长期形成体育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态。技师学院中许多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滞后,由于缺乏自我学习与继续教育,导致体育课程发展能力欠缺和体育课程创新意识淡薄。
2.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非理性。随着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对培养专门技能人才的要求,现行体育课程的目标,存在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远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程度,远离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的问题。技师学院体育课程目标同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有较多的重复现象,未能反映技师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与体育能力的培养,忽视技师学院学生从事专门职业所需要的运动技能教育学习,缺乏从宏观的、学生发展的层面上对制订目标的依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3.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竞技性。技师学院现行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组成,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客观上不少运动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方面都难以面向全体学生。技师学院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竞技运动项目没有错,关键在于把竞技运动项目全盘照搬,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性,特别是在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上存在问题,未能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竞技项目教材化。
4.体育课程组织体系的传统性。技师学院现行体育课程组织体系基本上沿袭传统的行政化教学组织体系,以一个固定的教学班为基本單位组织体育教学,教师很适应这种组织教学形式,认为选择一位体育基础好、组织能力较强的体育班委,体育课就算成功一半了。事实上这种组织教学模式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一是教学组织过分地强调“统一”,二是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需要,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
5.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选拔性。技师学院现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比较陈旧,表现为过分强调对学生学习运动项目的客观化和量化评价。评价内容基本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办法,略加修改,显得比较呆板、单调;同时存在教师教的内容与学生考的内容不一致的现象。现行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基本上没有学生自我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消极被动,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民主化,对一些“非技能”类项目评价,尚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使得有关项目评价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二、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
1.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技师学院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第一,基础性。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社会职业竞争的积极态度;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第二,实践性。在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职业性。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职业运动技能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促进学生的职业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体育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提高为目标,通过学生主观认知,积极参与运动实践,并在运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运动技能、运动认知、运动情感、运动行为等具有自主性的体育智能结构。体育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培养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和重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运动心理调节功能,学会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是提高运动心理调节功能的基础。体育课程教学要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全面发展的需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心理目标,培养竞争、敢于竞争、乐于竞争的心理品质。
3.体育课程目标。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职业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发扬体育精神,遵守体育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运动认知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了解体育活动对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职业健康的影响。
4.体育课程方案。选项学习的流程,根据盐城技师学院实际情况,中技班、高技班、技师班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学分制管理,实施选择体育选项课的流程如下:学生运动兴趣调查→学校体育资源利用→教师力量合理配备→确定选项学习内容。一年级学生军训期间,发放体育选项学习及学生基本状况调查表,对学生的选项意愿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学院体育资源状况,结合教师选项教学能力,开设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内容供学生选择。选项学习的程序,学生先行了解学院开设的选项学习内容以及各项内容开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学院实行“两自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每学年进行一次选项,中技班一年级选四项,二年级选三项;高技班、技师班一年级选三项,二年级选两项;每项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选择。
5.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能:体能标准根据模块教学内容决定;评价采用A、B、C等级制。进步幅度由教师根据日常观察作A、B、C等级记录。知识与技能:理论知识和相关能力的考核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决定;通过以小组或个人为独立单位的理论考核、课外作业、专题答辩等形式,采用等第制和教师评的方法进行。运动技能内容标准(技评、达标)根据教学目标决定;评价采用A、B、C等级制。进步幅度由教师根据日常观察作A、B、C记录。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出勤率、锻炼态度认真、剖析自我、提出运动目标、自主运动、形成习惯等。以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好、一般、还需努力来评价。
6.体育课程管理。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学分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在两年体育课程学习中修满9个学分(每个学分8课时),共计72学时的体育课程,在其中,有两个学分是必修学分,7个学分是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的。必修学分课和和选修学分课程之间的安排方式。拟定必修学分课——健康教育安排在两年中,以专题的方式完成。田径学分则作为必选项目在一年级学习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可采用每学期测试的方式进行,学年成绩以两学期中的每一项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详见学生体质健康表)。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体质监测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学生体质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系统)。
三、技师学院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策略
1.打造教师群体。开设体育选项教学,促进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提高,关键需要一支观念新、素质高、善思考、敢创新的教师群体。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课程理论,深入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策略与方法,通过自学、参与培训、学术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断提升设计与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业务水平与能力。体育教师必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适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加强体育教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新的教育观、体育观,主动接受体育新理论、新方法,积极投身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2.满足学生兴趣。选项学习的前提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特长。学生应该享有选择体育学习的主动权,否则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就不会成功。在实施选项课教学中,面对学生选项报名人数不均等的情况,可以采取增加教学班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区分学生个体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体育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体育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体育教师要把握选项课教学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练、体验与探究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健康体魄,完善健全人格。体育教师还应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发挥班级体育骨干的力量,做好学生体育学习的管理工作。
3.体育学习评价制度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选项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又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体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必需多元化,体育教师应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形式,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的整体效应。
4.构造体育课程特色。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主要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因此,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综合素质。体育课程教学着眼于职业品德、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职业竞争、职业交往的培养。紧密结合职业特点指导学生选择体育运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运动技能。
体育课程是技师学院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技师学院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体育课程标准代替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技师学院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周兵,孟文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分析[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毛振明.體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4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学院学生)
董xx,来自江苏兴化,现就读于xx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2011年进入大一以来,董xx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勤奋刻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校院领导老师的辛勤教育指导下,她明确了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坚定理想和信念,激励自己向高素质人才靠拢,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永葆先进
董xx同志始终把“永葆先进”四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尽心尽力的完成党组织交给她的任务。通过复习党章,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和政治觉悟。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外,她还坚持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看新闻及相关报刊,并且用笔记下从中的收获,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学无止境
在学习上,她始终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进入大学以来,董xx同志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学习。这四年来,专业成绩一直很理想,综合排名也曾位居前列,英语方面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在专业证书上,她还通过了普通话、计算机的等级考试。
三、严于律己
生活中的董xx同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作风正派,没有不良爱好,与同学相处融洽,拥有很好地群众基础。因为她知道我党正是靠这些光荣的传统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走到了今天。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董xx同志深知“律人先律己”的道理,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改掉不好的习惯,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要求他人。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并以此来带动身边的同学。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5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此次,五系推荐我参加今天的报告会,我在愧不敢当的忐忑心情中受命。面对众多前辈,面对莘莘学子,实感无以凭借妄谈。在此,我谨抱持求教的心态,结合个人经历,肤浅地谈谈对为师理念的愚见与尝试,忝拟题目《德学义善,道存乎心》。我于2004年6月大学毕业,当年8月进入宿迁学院工作。在宿迁学院工作至今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专任教师,任教《大学英语》课程;另外,2007年以前,我同时兼任班主任;2006年至今,我同时兼任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工作至今,我荣幸获得各类表彰十余项。在工作过程中,我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稚嫩与浅薄渐失,朝气跟激情犹在。除了感谢母校的培养之外,我更要感谢宿迁学院给我的天地,感谢领导对我的知遇、感谢同事对我的支持、感谢学生对我的信任,我定当以诚挚之切为报!
选择教师这个我所热爱的职业之始,我便思考为师理念,即怎样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论语·述而篇第七》载,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用现在的话,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修养,学问不能讲求,听到义却不能躬行,有不善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每每读到此句,总会思考圣人对为人为师的训诫,常常联系我自己践行已久的人生信条务实,知足,进取,从中受到诸多启发。圣人所提的德学义善,既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师之道。道存乎心,方以为人,方以为师。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分别谈谈我对这个四字之道的理解与尝试:
一、德以立人
道德是人之根本,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就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与关键。在市场经济时代,道德在某种程度上被轻视或漠视。如在去年汶川地震之中,即曾发生所谓范跑跑事件。但是,也能有人对他这样点评:你可以不高尚,但你不应该做教师。由此,足见社会对教师高尚师德的期许。宿迁学院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并形成了相应的规章与制度。《宿迁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载明了四条要求:
一、坚持方向,爱岗敬业;
二、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热爱集体,团结协作。我不敢说我的言行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我可以说我时刻铭记我的教师职业身份,时刻铭记我的宿迁学院人身份!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6
贾登璞,男,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09级5班学生。现担任体育教育学院学生会文体部成员;辽宁省高脚竞速队队长;
先后参加了脚斗士院队和田径院队,并且在国内大赛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许多荣誉。
2009年四月在沈阳体育学院第四届脚斗士比赛中获得60kg至70kg级别的冠军.2010年8月辽宁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得两个第四名。
2010年9月全国体院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甲组4乘100米冠军。
2010年9月全国体院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甲组200米第三名
2010年9月全国体院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甲组标枪第四名。
2010年9月在沈阳体育学院第48届运动会中我在获得男子甲组200米冠军的同时打破了学院男子4乘100米的纪录,从而获得了优秀运动员荣誉称号。
2011年9月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得2个三等奖。
2011年5月在高脚竞速全国邀请赛中获得男子200米冠军。
2011年6月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男子甲组100米冠军。
2011年6月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男子甲组200米冠军。
2011年6月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男子甲组4乘100米冠军。
2011年沈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优秀裁判荣誉称号。
2010-2011学年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0-2011学年度获得国家二等助学金。2010-2011学年度获得还获得了优秀学生先进个人的称号。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7
开幕式于5月23日在武汉体育学院田径场隆重举行。杨贵仁理事长致开幕词,他指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继中央7号文件颁布以后,党中央又一次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具体的要求。强化体育课教学和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强健其体魄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锻炼习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 中的重要作用,把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 有趣、有效,注重开发学生的心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要造就一支能胜任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前五届活动造就了一大批勇于实践、坚持改革的优秀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出了一大批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优秀成果,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对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陈力副秘书长宣布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中学、东西湖实验学校、吴家山第三小学、吴家山第一小学、广埠屯小学、楚才小学和武昌区四美塘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汇报展示。学生们的表演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彰显了学生张扬、热烈、朝气蓬勃的面貌;同时, 这也反映出武汉市洪山区在大课间活动建设中取得的积极成效。
科学评估课堂教学,真实展示有效课堂
参加本次展示的38节实践课是在全国29个省市报送的494节体育录像课中经过层层筛选确定。通过现场展示课可以看出, 体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得到扎实有效地落实。“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发展体能、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等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得到落实,教师们不断探索,让展示的体育课堂活力十足,魅力四射。首次引入的6节健康教育展示课自14个省市的103节课中选出,不仅丰富了展示课内容,还引领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本届大赛理念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真实性。尽量消除课堂中虚假、作秀的成分,体现课的真实与自然,让观摩教师回到学校后能够把展示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二是让课堂评价走向科学化。本次大赛采用科学的仪器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并要求点评专家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点评。对“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及促进运动技能掌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评课标准从模糊走向了明确和完善,评课从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新颖性、时效性和安全性等六个方面展开。为了保证本次观摩展示活动呈现的课堂更加真实、有效,能够更好地呈现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并引领下一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大赛不仅在所有参赛课的评审程序上进行了严格把关,而且通过评审专家会议、专家与授课教师联席会议等多种途径对展示课的引领方向、成功与否等方面进行保障。
小学体育课堂:活力四射、魅力展现
本次展示的14节小学体育课中,授课教师们根据“学习技能、发展体能和能力”的课程精神,对主教材内容进行“游戏化”等处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都能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技术教学,在学习技术学过程中有效发展体能;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凸显,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与活动中,学生能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与锻炼,充分展现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力与魅力, 让观摩教师深受启发。在小学展示课堂中, 授课教师在安全教育、器材使用等环节,也显示出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课堂:注重课堂实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届观摩活动中,初中组的展示课堂, 普遍关注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关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凸显了课堂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在同课异构的课堂展示中,针对指定内容,不同教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教学方法运用与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与目标达成等方面分别展示了整体单元构建理念下的课时分配及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基于各自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识,给予了观摩者新的认识与思考;此外,能够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挖掘体育课堂的教育功能,授课教师针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予以具体的呈现和探讨,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统一思想、正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参照和借鉴的学习平台。
高中体育课堂:理念彰显动力, 操作蕴含张力
12节高中展示课精彩纷呈,课堂展示让参与观课的教师大开眼界。课堂充分展现了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高中体育课堂改革逐步走向完善,课堂教学操作步骤蕴含巨大张力,让学生学会技术、发展体能、 学会做人,实现技术、体能和立德树人三方面大丰收。如《弯道跑》一课,教师设计不同图形的弯道跑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体验动作、感知动作,表现出体育课堂的不一样的精彩,学生阳光、青春、灵动的表现得到了现场观摩教师一致好评;《跨栏课》和 《双杠课》的场地设计给观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篮球课》把篮球运动的战术分析、运用、教法指引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课堂能让学生懂得我要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要做成什么样,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能力。
健康教育课堂:推动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显现
6节展示的健康教育课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展示活动的内容,更是引领了健康教学课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开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讲解科学、 清晰、逻辑性强,设计的“P P T”内容生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处理、预防运动和生活中的伤害事故等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课的展示,也为观摩教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明白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及关注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和知识传授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专家与授课教师互敬、互动,研讨交流氛围浓烈
在本次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各个展示课场地都有两位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精彩点评。专家们从引领体育教学实际,面向常态体育课堂教学入手,为全体与会教师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教学业务和教学理念上的指导。在每节课的专家点评环节之后,与会观摩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关注的安全教育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问题与授课教师、指导教师、 专家们进行交流互动。专家们不厌其烦地解答,使活动的教研性和学术性得以突显。
交流互动,让一线观摩教师在研讨中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专家们严谨的治学精神、谦和的态度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观摩教师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把展示活动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扩散。现场研讨和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不时赢得的阵阵掌声成为本届教学观摩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体育器材展示、学校体育装备论坛:搭建交流平台
体育器材是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器材配备、管理和使用工作, 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首届全国学校体育器材展示会和学校体育装备论坛的举行,给学校体育器材装备采购部门、体育教师、体育器材生产企业搭建了一个了解、体验、交流的平台。优化学校体育器材场地配置,开发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展出的先进、科学、实用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以及进行的学校体育装备论坛,给与会领导、专家和体育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 篇8
【关键词】术科教师;职业压力;压力源;应对方式
1.1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总体压力状况
1.1.1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在总体压力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为了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总体状况,所以对山东体育学院50名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程度进行了百分比分析。结果认为“没有压力”的教师1人,占2%;认为“压力较轻”的教师4人,占8%;认为“压力一般”的教师22人,占44%;认为“压力很大”的教师23人,占46%;认为“压力一般”和“压力很大”的教师总计4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90%。
以上数据表明,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样本中,有九成的教师认为压力一般或压力很大,而认为没有压力或压力较轻的教师仅占总数的5%,这说明总体而言,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总体压力感较重,在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中职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这与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的几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徐长江的研究发现,有52.1%的教师面临较大或很大的职业压力。1徐富明、朱丛书等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有近七成的教师自认为有较大或很大的职业压力。2虽然这些统计数据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共同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职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1.1.2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术科教师中有87.5%认为压力一般或压力很大,而女术科教师中有94.44%认为压力一般或压力很大,男术科教师的压力低于女术科教师的压力。这与近年来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之前的研究结论大多是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的压力,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首先这是由男女的性别角色所决定的,男性对来自社会因素方面的压力反应较大,目前社会基本上男女的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一般在工作上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女性则在家庭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另外,人们一般鼓励男性去发展一种高成就和竞争的倾向,成功和地位变成男性角色的基础,在成就上的激烈竞争使得男性有更大的压力,而女性则比男性多了一份可以依赖对方的想法,所以女性工作上的压力和负担就相对小于男性。而在对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发现女术科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术科教师。
1.1.3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职称差异分析
教授和见习助教的压力相对小一些,而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压力相对大一些。通过对术科教师的访谈得知,副教授、讲师、助教评职称的压力相对教授和见习助教而言要大一些,由此带来的科研压力比较大,通过访谈还可以了解到,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之所以感到压力大还因为工作负荷量比较大。
1.2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1.2.1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主要压力源
将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压力源与之前的一些对一般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压力源相比较,结果发现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的压力源有其自身特点,学生在上课时的安全问题、各种检查、评比、所教班级学生人数增多、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社会,自己的文化功底不深,特别是外语水平较差,这几个主要压力源都是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特有的。
科研任务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的评定、个人的发展和教师评价等许多个人利益因素,平均分达到了3.00分,排在压力源之首也是理所当然。通过对一些术科教师的访谈,普遍反映平时的工作负荷量相当大,最大的一天甚至会有3节或者4节课,自己自由分配的时间很少,休息时间也很少,身心很疲劳,感觉到压力相当大,所以工作负荷量排在了主要压力源的第二位。近几年来,在上术科课时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如果在上课时出现安全事故也算是教学事故,对教师很多方面都会有影响,所以学生在上课时的安全问题排在了主要压力源的第三位。排在压力源第四位的各种检查、评比。以前欠缺的需要及时改进,以后的所有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访谈了解到这点也对术科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排在压力源第五位的是待遇不高,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这不仅是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普遍存在的,还是整个教师职业普遍存在的。排在第六位的是职称晋级压力,职称晋级关系到教师个人很多方面的利益,但职称晋级也相对很难,所以教师在职称晋级方面的压力也不小。对于很多术科教师而言,自身所学的知识很难满足现在的学生,需要机会去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繁重的工作使他们进修、培训等继续深造的机会少了很多,对此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压力。随着近年来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授课班级人数增多,很多术科教师反映由于班级人数增多,难以管理好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此,山东体育学院的术科教师存在一定的压力。对于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来说,有很大一部分以前是从事专业训练的,文化功底不深,特别是外语水平,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社会,对外进行学习交流很重要,但自己的外语水平还有所欠缺,外语水平成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障碍,对此,一些术科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压力。
1.2.2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主要压力源的性别差异分析
不仅是男女术科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有所不同,女教师的压力源比起男教师来说,多了来自所教班级学生人数增多、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社会,自己文化功底不深,特别是外语水平较差、需要参加各种资格、任职考试和学生个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难以管理这四方面的压力。而且在压力源的排序方面也有所不同,男教师的最大压力来自科研任务,而女教师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负荷量。从表中可以反映出山东体育学院的术科教师在主要压力源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这与之前一些相关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
1.2.3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主要压力源的职称差异分析
不同职称术科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有所不同,除了见习助教排在压力源之首的是学生在上课时的安全问题,其他职称术科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科研任务,但其压力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教授感觉科研任务的压力最大,讲师感觉科研任务的压力最小。总的来说,可以反映出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在主要压力源方面存在着职称差异,不同职称术科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也有所不同,压力大小程度也有所不同。
1.3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面对压力时应对方式的研究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教师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主动面对型、消极回避型、自我调控型。对压力事件的积极评价和计划解决可归为主动面对型;幻想、情绪宣泄与回避问题可归入消极回避型。研究表明:我国教师在应对职业压力时,采取以上两种应对方式的比例大体上相等,而自我调控型应对方式则介于两者之间,属于折中型的应对方式。3
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50名术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山东体育学院的术科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九成以上的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主动面对型,是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通常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顺其自然、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更多的参加体育锻炼来减轻自己的烦恼、常常喜欢找人聊天来减轻自己的烦恼等。但也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在面对压力时采取消极回避型的应对方式。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4.1.1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普遍存在压力。
4.1.2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存在性别和职称差异,女术科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术科教师。教授和见习助教的压力较小、副教授、讲师、助教压力较大。
4.1.3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压力源按压力从大到小排序为科研任务、工作负荷量、学生在上课时的安全问题、各种检查评比、待遇不高,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职称晋级、进修,培训等继续深造的机会少、所教班级学生人数增多、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社会,自己文化功底不深,特别是外语水平较差这九个方面。
4.1.4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在主要压力源方面也存在性别和职称差异。
4.1.5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在面对压力时有九成的教师会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2.2建议
针对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普遍存在压力,而且压力感较重,社会、学校、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为了缓解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针对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结果,认为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2.2.1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进行积极支持。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切实提高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尊重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劳动;帮助提高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正确进行改革提高体育院校术科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等来减缓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职业压力。
2.2.2学校方面
从学校方面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教师不断成长。除了社会因素方面,山东体育学院可以采取措施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尽量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改进学校的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职业和心理的辅导和咨询服务,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2.3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自身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当然,社会和学校只能为减缓教师职业压力提供外部条件,要想有效地减缓教师的压力,还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压力及其影响;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正视职业压力,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不断成长,努力提
升自身素质,增强承受能力,避免过多的失落情绪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自身需要做到的,可以说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对教师自身的不断改进和超越。
参考文献:
[1]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调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8,(6):120-123.
[2]徐富明,朱丛书等.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98.
材料学院优秀毕业生事迹材料 篇9
真正有力的灵魂,能够做到逆来顺受,如随势而动的水,安然的面对任何的飞升与跌落。
14级无机二班
我叫闫永辉,是材料学院14级无机二班的学生。曾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事,校宿管会文体部部长,材料学院足球队队长。时光荏苒,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结束,在这期间,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和学院的各个活动,认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挑战和历练,锻炼了自己的社交、组织和表达等能力,经过四年的历练,我逐渐成为一名自信、认真、踏实、意志坚定的大学生。
从思想方面,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自从大一开学,自己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认真学习,积极汇报思想动态,并在大二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期间努力提高自身觉悟,坚持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呼应党组织与校领导的各项倡导活动中。同时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学校和学院争光。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为今后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从学习方面,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的学以致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花果的芬芳,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学的成绩也算名列前茅,德智体综合发展,连续两年荣获校二等奖学金和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4-15学年也有幸评为“校三好学生”“院优秀团员”.此外也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使自己更加全面的进步。在大三上学期,成功申请学校的大创项目,期间有过困难,甚至放弃的念头,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实际锻炼的缘故,准备经验不足,导致实验失败。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向老师虚心请教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善于总结和思考经过一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一些收获和进步,希望可以如期达到目标,顺利结题毕业。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我还在大二期间学习了工程造价第二专业,经过两年的学习,每逢周末去上课,充分充实自己的生活,目前为止也顺利结业。这不仅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面临问题和困难时临危不惧的心态。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在校内校外都进行过一些尝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在担任院、班学生干部期间,以身作则,团结干部,发挥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以一颗平常心、责任心主导部门的各项工作。在宿舍中,注意个人卫生,勤于打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完成各项工作,在团日活动中一起组织大家配合班长的工作,使自己也投身在活动当中,体会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大一学生会,积极配合部长和学生会其他成员,完成各项体育活动的筹备工作。在大三自己担任宿管会文体部部长一职,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各个部门共同努力下,我亲自组织了第一届校宿舍文化节,组织上百人参加趣味活动,还有其他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大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另外,足球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也很荣幸的成为校院足球队大家庭的一员,发生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比如一名大一的学生被查出白血病,全队队员自发的为他捐款录制视频,鼓励他早日回到校园和球队,此举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赞扬和提倡。希望自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校和学院争取多项荣誉。
我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自己仅仅限制在大学校园之内,而应该扩大活动空间,尽量多地去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为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我积极参加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比如,2014年我随校青协去杨柳青敬老院看望老人以及参加大学生体育比赛的志愿活动等,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平时生活中,经常去兼职,勤工俭学,不仅可以贴补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增加与他人的互动,锻炼自己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2016年暑假,进入太原富士康产业园区人资部,帮助经理处理各种活动准备工作,学到很多知识,得到经理和同部门同事的一致认可。尤其在富士康三年一度的运动会中,各种舞蹈,阵型参差不穷,彰显年轻人的精神风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社会经验的缺乏,只有达到更高的平台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源,掌握新的技能,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一员。
【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06-06
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事迹简介10-03
天津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术型11-10
体育学院09-23
体育健康学院06-24
体育学院学生10-25
南京体育学院11-10
体育职业学院12-18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