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学院(精选12篇)
体育健康学院 篇1
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 笔者认为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 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 抓住契机, 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所面对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大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其心理发展敏感期以及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彻底掌握这个时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尤为重要,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以心理健康为突破口,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笔者还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探索,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课堂环境, 促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 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 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 切实做到心中有数, 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 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 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 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 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且能充分挖掘潜能, 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形成健全人格, 促进心理健康.
2.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 复杂多变的环境, 给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 干扰.所 以应 在课 前画 好场 地, 放 好教 具, 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 在教学前滚翻时, 把垫子放成梅花型, 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 让学生一进入场地, 就感到心情舒畅, 愉快有趣, 渴望快点上课.
二、课堂教法灵活, 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对他们的学习还是人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只有自信的人, 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既保持不断的创造力, 又保持健康的心态.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因势利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较好, 而有的学生弹跳较好, 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得较快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 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 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 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 就会既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并激发和维持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 不要刻意追求成绩, 给学生压力, 使之紧张,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 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如:100米跑步练习中, 设定两条起跑线, 让速度较快的学生在后面, 跑速较慢的学生在前面, 同时起跑, 一方面可以让跑速较慢的学生获得比别人快的成功体验的心情, 另一方面, 让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 增加其运动量, 又增加了比赛气氛, 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树立成功的信念.
2.正确认识自我, 克服不利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 致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开放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 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 了解情况, 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各种问题.如在进行短跑测验时, 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形较胖和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导致体育成绩跑不快的学生, 明确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 而是素质和先天条件造成的, 促进学生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 同时给这些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 只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合格.有些学生往往自高自大, 缺乏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 在课堂上, 学习不专心, 注意力不集中, 有错不会改.教师应适时给予挫折教育, 加以启发、引导.
3.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 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 就会互相督促, 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形成互帮共进的风气.进行比赛时, 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 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 使情感得以升华,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 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及同学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 培养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4.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自制力与进取心.注重体育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 提醒学生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 才会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学生在这其中所形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将迁移和反映到现实生活中,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 缩短对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的过程, 并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 形成习惯.平时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性的体育游戏, 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 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活动中,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 竞赛性使得整个过程活泼而热烈.对学生来说, 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 而其结果通常又是不确定的.他们为了取胜, 就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 承受对手或竞争目标所施加的心理压力, 靠自己的力量、意志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同时, 注意个体差异, 以“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 同一内容不同要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 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
三、课堂结束的延伸, 渗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竞技活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 在课堂结束时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 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 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 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2.利用体育课外活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容易接受, 愿意积极参与, 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 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深刻,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 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 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 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 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 使身心健康在课外活动时间成长.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胖的学生或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 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 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出来做示范, 如在沙包掷远教学中, 让臂力强的大胖子来示范, 在技巧课练习中, 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得好的同学来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 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意义的教育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 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学生差异的学习情绪, 如焦虑、依赖、压抑等, 应采取必要措施, 加以排除, 使他们形成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总之, 良好的心理健康气氛的形成, 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措施.探索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健康心理气氛, 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时代的需要.
体育健康学院 篇2
干事受聘仪式
策
划
书
活动主办方: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
活动承办方: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一、活动简介
1、活动名称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干事受聘仪式
2、活动背景
作为学生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一次的换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通过此次会议对前一年学生会的重要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相关经验,为下一年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下一年学生会各部门具体的工作计划,以便能够更好的统筹规划,方便开展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在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加强学生会在新干事心目中的认同感,能让学生会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让大家进一步相互了解,相互提升。
3、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16日
4、活动对象
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全体人员
5、活动地点
B楼220
6、活动主办方 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
活动承办方
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二、活动工作分配 办公室:台签,背贴
聘任仪式的座位安排
准备好受聘人员名单
负责横幅、聘书的制作、ppt制作
选定一名主持人,准备好主持稿 宣传部:负责活动过程中的拍照工作
当天晚上的微信平台公布。文娱部:在聘任时播放ppt和音乐
负责活动当天的音响与话筒。
三、活动流程
1、参加人员分批进场
a.播放背景音乐
b.礼仪在入口处引领嘉宾入场
2、主持人致辞
3、主席王俊杰宣布聘任仪式开始
4、主持人串词
5、主席团成员一次讲话
6、主持人串词 7、14级部长代表发言
8、主持人串词 9、15级干事代表发言
10、主持人串词并邀请各部门部长和干事谈谈以后该如何做和以后的目标。
11、主持人串词并宣读学生会部长名单
12、主席团上台为所分管的部门颁发聘书(播放背景音乐)
13、主持人串词并宣读学生会干部名单
14、按部门,部长一次为自己的干事颁发聘书(播放背景音乐)
15、主持人宣布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干部受聘仪式圆满结束。
16、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17、仪式结束各个部门互相合作,做好会场整理并归还相关物资。
四、注意事项:
1、活动开始前进行投影仪的调试,确保仪式顺利进行。
2、活动当天,所有工作人员提前一小时到达,布置活动现场。
3、提前通知安排学生会14、15级干部于仪式上作代表发言。
4、各位学生干部要提前熟悉活动流程,做好详细的安排部署,防止活动当天出现秩序混乱,进入会场时听从引导员的引导,有序地做到位置上。
5、做好场地、设备的申请,准备好PPT、背景音乐等,并对设备进行调试。
6、证书提前准备(盖上团委的章)
7、着装
高职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篇3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刚刚起步,就已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着重讲授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为己所用、付诸实践,那么这个课程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就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应以学生人格及个性的成长为目的,而不能仅以学生考卷上的成绩为评判该课程的标准。要做到助人自助,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及人格的不断成长。
基于以上出发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把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设想: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大胆创新,实现教育和辅导的统一,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步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大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校教学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心理健康》课程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教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理论依据及应用
1.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是班都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他研究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何受到另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心理训练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心理素质好的同学作为示范,来鼓励和激发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与中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更成熟,他们对未来的设计更为理性。而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要在未来立足社会则多了一分压力。因此,他们对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环境更为渴求,甚至超过了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与中学生学习相比,大学的教育环境与课程安排给了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许多学生渴望更广泛、更全面的学习。我们这门课程的开设及良好的互动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经验,感悟了成长,并体验到了自我实践的快乐。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归属需要视为人的基础需要之一,它包括了个体交友、获得别人的赞同和鼓励、获得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等心理需要,这些需要构成了团体中的个体心理基础。这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则构成了团体吸引力和团体内聚力的一个基础条件。心理健康课应以助人自助、促进成长为最高境界,以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应该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把讨论和问卷调查结合,旨在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然后制定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案。方案中详细制定了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最后,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健康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接纳自己以及他人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格的成长。学生在许多小活动或游戏中悟到了大道理,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品质,提高了个性品质,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我们还把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也要主动和他人交往,从而消除社交恐惧感。
3.人本主义理论。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人是倾向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需要和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老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最核心的态度是真诚、无条件地关注和同感,这些远比教师的教学才能、专业知识、课程设计、教学工具重要。要提倡学生体验性地学习,把智性活动和感知、情感活动相结合。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从内心把每个学生看成是有发展潜力的个体,从而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可信赖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温暖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游戏和课堂活动等形式创造出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处于一种最佳的开放状态,并克服自身的弱点,敢于表达、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三)教学效果的评估
“不是锤的敲打,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获得了完美。”这正是我们心理健康课追求的境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作业、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和跟踪反馈等结合的方法,评估本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变化。从同学们的报告中证实了在课堂上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可以把学生学习知识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和辅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孟平.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体育健康学院 篇4
1 . 1 贵中医体育部专任教师现状分析
贵中医体育部专任教师情况如下:现有专任教师16人, 副高职称9人, 讲师3人, 助教4人, 男女教师为比例3∶2;大学本科11人, 研究生硕士5人。体育部教师年龄在50~60岁有7人, 40~50岁有2人, 30~40岁有7人, 平均年龄为42.1岁, 高级职称平均年龄为48.2岁, 中级职称平均年龄为32.8岁。可知教师职称结构、教师学历结构不符合正态分布, 正高职专任教师缺乏;教师年龄结构整体马鞍型, 青年师资力量薄弱, 存在师资力量与在校生源比例明显不足现象。为推进教学稳步发展, 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学的灵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学院及学校的地位高低。部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此基础上, 抓好在职教师和聘用教师的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 扶持青年教师的成长, 使其更快地成为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
1 . 2 贵中医体育部开设体育课程类别与项目设置现状分析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体育课程类别和项目设置如下:公共必修课:开设课程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24式太极拳、健美操、民族健身舞、八段锦、初级长拳、定向越野等不少于12门课程。体育保健课:开设易筋经、太极藤球、健身气功等课程 (因身体原因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一、二年级学生可参加该课程) 。 阳光体育课:800 m (女) 、1000 m (男) 、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 m、立定跳远等项目, 见表1。
1 . 3 贵中医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原则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灵魂, 是指导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线, 是教会学生学习认知和做事的指南。以遵循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同步原则, 早操与课外活动同行原则, 重点与难点突出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颖原则, 实用性和科学性并存原则。
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有助于全面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活动, 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本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有助于加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动生活方式和体育健康素养, 优先开设学生长期学习的运动项目和能较大幅度提高身体素质的项目,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宣泄不良情绪, 从思维意识上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每学期以学习1~2个运动项目为主, 保证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较快提升。
1 . 4 贵中医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学院目前在花溪校区上课。拥有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一座, (内含5块篮球比赛场、塑胶羽毛球训练场16块、武术练功房1个、30个乒乓球训练桌、健身房1个) , 风雨球馆一座 (内含2块篮球比赛场、塑胶羽毛球训练场8块、健美操房1个、30个乒乓球训练桌) , 两座室内体育馆都配有先进的灯光和音响, 通风自然, 采光良好, 室内设有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会议室、医务室、新闻发布会室等多功能房。室外标准400 m田径场2个 (分别内含1块标准的足球场) , 室外篮球场32块、排球场12块、塑胶网球场2块。
2 创建贵中医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2 . 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
以绿色、新颖、高效、活力、全面为主导思想。实行网上选课, 形成“三自主”选课模式。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内容、自主选择授课老师, 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 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补, 学校与社会互补。第一学期开设校本修课程, 第二至四学期开设选项课, 以俱乐部的形式呈现, 每人每学期只能选择1个运动项目, 3个学期分为不同阶段, 分别为专项选修课、专项指导课、专项提高课。
2 . 2 搭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体育成绩监控平台
体育课总成绩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质量分析的重要依据, 是体现教学效果的直接成果。将体育课的总成绩由体育综合能力、专项技能、平时成绩构成, 所在比重为30%、30%、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习态度、参与早操和课外活动的出勤率;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和早操、课外活动出勤率进行监控反馈。专项技能包括各项运动项目所教授内容的要点、重点、难点等技术动作;通过各项目趣味比赛和比赛中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进行监控反馈。体育综合能力包括1000 m、引体向上 (男) 、800 m、仰卧起坐 (女) , 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监控反馈, 见图1。
3 建构贵中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3 . 1 完善贵中医体育与健康课程选课、选项形式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开设由公共必修课、体育保健课、阳光体育课、选修课、体育社团锻炼课构成的新课程体系。把课外体育辅导、有组织的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形成课内、课外、校外有机联系课程结构的精神, 紧密结合我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要求, 逐步增加体育特色课教学、强化身体素质练习与提高、深入推进阳光体育工作等措施, 对我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模式、考试项目、评价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 重点突出“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专项课与阳光体育运动紧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课紧密结合”的思想, 使其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 包容性, 更符合“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 . 2 完善贵中医体育与健康课程类别和项目设置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体育课程类别和项目设置如下。
公共必修课:开设课程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体育游戏、民族健身舞、三人板鞋和高脚竞速、瑜珈、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不少于15门课程。体育保健课:开设太极藤球、中医推拿功法、养生六字诀、棋类等课程 (因身体原因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一、二年级学生可参加该课程) 。公共选修课:开设蹴球、珍珠球、气排球、七星功、32式太极剑、易筋经、武术与养生等不少于10门公共课以外的课程。阳光体育课: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等9门体育项目。
3 . 3 完善贵中医公共必修课选课方法与要求
依照我院体育教学整体计划, 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进行“三自主”选课。具体要求如下:一、二年级实行一学年一选方式 (即一学年两学期不换项目) 。一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课, 二年级学生在每学年开学前通过校园网教务在线选课系统选课。一旦选课认定, 无特殊原因, 中途不再办理转班换项、退班手续。如选课项目达到人数上限, 应服从系统自动调配到人数不足的班级。学生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程学习, 建议参加开设的体育保健康复班学习。根据国家规定每个专项班人数不得超过30人。
3 . 4 建立贵中医阳光体育课选课方法和要求
阳光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 自主选择运动时间、运动地点、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既可以集体开展也可以独自进行。阳光体育辅导教师挂牌上岗, 阳光体育辅导教师信息、辅导内容、辅导时间、辅导地点等在体育部网站进行公布;教师根据安排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辅导。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为17:00~18:30, 每辅导一次阳光体育活动按2学时计算课酬。
3 . 5 优化贵中医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评定形式
体育课评价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与体育知识、技能考核综合评定, 包括体育综合能力、专项技能、平时成绩等。体育成绩以百分制记分, 要求网上录入成绩, 实行网上成绩管理。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行早操一项否决制, 即早操不及格, 体育成绩不及格。
公共必修课:每班级90分及以上控制在30%以内, 80~89分占30%, 80分以下占40%。体育课考试内容与比重:平时表现和体育综合能力50%、专项技能50%。考评标准:专项技能标准见各项目教学大纲, 体能测试标准参考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执行。
参考文献
[1]于海浩.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构建探究——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J].运动精品, 2014, 11 (33) :4-6.
[2]申春梅.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 (8) :95-101.
[3]钟卫权.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7) :78-79.
[4]杨剑, 季浏, 田石榴.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 (3) :80-83.
体育健康学院 篇5
一、会长: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二、常务副会长:
于海达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三、副会长:
周建新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洪吉根浙江省国资信托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卫浙江省教育工会副主席
周晓明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于立平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处长
刘坚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与科研中心体育教研员
蒋怀长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杨震宇湖州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处副处长
黄明军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处处长
李郁华金华市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国胜金华市体育局竞训处副处长
翁芳衢州市柯城区新华中学工会主席
李任文舟山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罗铃芳台州市临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梁忠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科秘书
吴恒晔丽水市丽水学院体育系党支部书记
潘智慧丽水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四、秘书长:
万林华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
五、副 秘 书 长:
顾海春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团委副书记
施云峰杭州市第九中学政教处副主任
六、理事: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于海达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周建新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洪吉根浙江省国资信托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卫浙江省教育工会副主席
周晓明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俞富根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刘万荣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王馨华杭州市江干区天成教育集团副校长
鲍作鸥杭州市拱墅区拱宸中学副校长
孟胜慧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中学体育组组长
殷超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陈志相杭州市萧山区聋校校长、党支部书记
朱根年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中学体育组组长
方世红杭州市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徐跃进杭州市淳安县威坪中学校长
叶小妹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体育组组长 吕军杭州市富阳市大源中学副校长
刘泉国杭州市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于立平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处长
刘伟平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唐展宁波市江东区曙光中学体育组
桂世昌宁波市江北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 任志豪
朱苏龙
陈七一
许振喜
吴和莉
方小丽
岑州达
张国瑞
刘坚
陈雅莲
李胜
姜秀华
倪颍
张峥
郑胜寿
黄伟
叶世友
季庆生
何正跃
吴君艳
蒋怀长
黄艳
邵雪亮
崔海华
沈卫东
徐争春
娄利明
杨震宇
姜晓华
陈进武
陈正治
吴杭
潘永祁
黄明军
周国才 宁波市宁波港务集团北仑股份公司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总务主任 宁波市鄞州区体育局体育中心主任宁波市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宁波市余姚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 宁波市慈溪市体育局竞训科长 宁波市奉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与科研中心科长、体育教研员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实验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龙湾区纪委监察室党组成员温州市瓯海区瓯海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洞头县体育局副局长 温州市永嘉县城关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温州市苍南县第一中学体育组长温州市文成县第二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泰顺县第一中学总务处主任 温州市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温州市乐清市白象中学体育组组长 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嘉兴市浙江科技工程学院体育组长嘉兴市嘉善县第一中学副校长 嘉兴市海盐县体育局少体校 嘉兴市海宁市第一中学体育组嘉兴市平湖市体育局少体校 嘉兴市桐乡市第一中学总务主任 湖州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处副处长 湖州市湖州第一中学体育组组长 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中学体育组组长 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总务处主任 湖州市长兴县第三中学工会主席 湖州市安吉县教育局督导室(校长)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处处长 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体育组长
周忠绍兴市绍兴县鲁迅中学工会主席吕冶钢绍兴市新昌县城关中学体育组组长 吴先苗绍兴市诸暨市诸暨中学体育组长
朱伯根绍兴市上虞市体育局体育发展中心主任 叶秀春绍兴市嵊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总务处主任 李郁华金华市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国胜金华市体育局竞训处副处长
王康云金华市武义县大田乡人民政府乡长黄晔东金华市浦江县体育局少体校
赵承杭
劳天仁
陈玲娟
赵鑫芳
应向群
翁芳
叶炎富
岳海
陈体英
江玉梅
严新花
李任文
沈克锋
陈虎
张志岳
高和国
罗铃芳
梁忠
陈爱国
何胜尧
王利军
盛喜
林荣郁
潘继灶
陈梅芳
冯小龙
吴恒晔
潘智慧
项亮宏
潘孙国
叶清
诸葛彤
林祖良
翁吉发
龚贤伟 金华市磐安县体育局副局长 金华市兰溪市第一中学体育组组长 金华市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金华市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金华市永康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办公室主任衢州市柯城区新华中学工会主席 衢州市衢江区后溪中学体育组组长衢州市常山县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衢州市开化县实验小学体育组组长 衢州市龙游县第二中学教务处 衢州市江山市双塔中学舟山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舟山市体育局少体校 舟山市普陀区第二初级中学工会主席 舟山市岱山县大巨中学副校长 舟山市嵊泗县海星中学党支部书记 台州市临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 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中学政教处主任 台州市路桥区路桥中学体育组组长 台州市玉环县文体局少体校校长 台州市三门县体育局副局长 台州市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温岭市第三中学工会副主席 丽水市丽水学院体育系党支部书记 丽水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丽水市青田县青田中学体育组组长 丽水市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丽水市遂昌县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组组长 丽水市松阳县体育局 丽水市云和县体育局 丽水市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丽水市龙泉市司法局局长
高伟淼丽水市景宁县鹤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万林华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 顾海春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团委副书记 施云峰杭州市第九中学政教处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俄罗斯国立体育学院 篇6
培养冠军的摇篮
俄体院坐落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国家金融、工业、历史、文化中心。是俄罗斯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中心。从俄体院建立至今培养了46000名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其中包括115个国家的3500名留学生。
毕业生中有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如:列夫雅辛、瓦列里·布鲁缅里、叶列娜·瓦伊泽霍夫斯卡娅、亚历山大·尔什科夫、亚历山大·亚古舍夫、塔里娅·别伊里娜罗德里娜、瓦列里·哈拉莫夫、尼古拉·巴博森、鲍里斯·古列为奇、安德列·布金等。现今俄体院培养出了如:谢尔盖·费达罗夫、巴维尔·布列、安娜·库尔妮科娃等优秀运动员。
从俄体院建立至今,这里工作着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如:体育运动生物学方面的佳里萨·列夫斯基、伊万林茨基、基罗夫谢拉热里、法菲里,卡尔布曼,特霍夫聂夫斯基,尼吉秋克,沃尔科夫等。体育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诺维科夫,别里罗维奇,马特维耶夫,苏斯罗夫,波尔特罗夫,门德维捷夫等,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伯恩斯坦,多斯卡,波波夫,体育心里学方面的:卢金克体育社会学方面的:斯达良罗夫,斯达波夫,库津等。
教师的构成
今天学院共有400多名教师工作在各教研所,实验室。在39个教研室主任中有21个为教授或博士,18个为副教授。教师队伍中共有40多位教授或博士,现有7名院士其中2人是科学院院士,3人是教育科学院士,4人是俄功勋科学家,51名是体育运动功勋工作者,66名运动健将,5名是高等学院功勋工作者,40名俄功勋教练员,8名国际运动健将。
另外,俄体院共有3个学位评审小组:1个博士学位小组,2个副博士学位小组。有10个系部,1个副博士部,1个博士部,1个教练员高级学院,1个干部培训学院和科学研究中心。
在荣誉方面,1988年俄体院还被国际体育文化教育联盟授予证书并成为其成员。
学生关心的设施
俄体院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体育运动图书馆之一,其藏书量超过60万册,并且是一个复合型的图书馆,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保障。俄体院也是《运动俄罗斯》信息网的成员之一,因而能享有全国的体育信息。
俄体院拥有中心奥林匹克学院,俄罗斯最好的体育博物馆,以及名为《体育、教育与科学》的出版社,每月出版科学-理论杂志《体育理论与实践》,科学方法论杂志《体育、教育、培训、训练》,月刊《俄罗斯运动生活》,季刊《大众体育》。
俄体院拥有独一无二占地68公顷的体育场馆,包括14个专门体育馆,一个铺有塑胶跑道的田径馆,3个射击馆,1个冰上运动馆,3个泳池的游泳馆,1个足球田径场13块露天网球场。
在学院内有两栋学生宿舍供使用,另设有饭店、商店、校医院。
院系科设置:
球类系:
现有学生600余人。培养篮球、排球、手球、网球、乒乓球、足球、冰球、高尔夫球、台球、国际象棋的学生。
一对一搏击及实用运动项目系:
现有学生400余人。培养搏击项目(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桑搏式摔跤、揉道),东方一对一搏击、跆拳道、以及射击、击剑、现代五项、拳击、自由搏击、重竞技的学士。
周期性运动系:
现有学生400余人。培养公路自行车、划艇、滑冰、场地自行车、田径、汽车摩托车运动,游泳、跳水学士。
复杂轨道运动项目:
现有学生330余人。培养技巧运动,艺术体操。竞技体操、韵律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的学士。
人文科学系:
现有学生370余人。培养指导残疾人运动,医疗体育以及运动会、体育盛会、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和体育记者。
个人职业教育系:
建于1996年6月。主要方向是组织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其学习计划由运动员所属运动项目协会,系办和教研联合制定。
进入该系学习的学生必须是该项目国家队的主要成员。
硕士部:
现有学生120人。
函授部:
其专业设置和面授部一样。
预科部:
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学毕业生参加高考的培训及专业选择的指导。
外国学生语言预科部:
其主要任务是对外国学生的俄语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相应水平的证书,结合其它证书可以进入俄罗斯高等和中等学校学习。
副博士部:
本部分为面授两部分,现有学生150人,导师均为各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博士。外国学生申请者有被允许用母语答辩的可能性。
博士部:
本部只设面授部,每年培养10名博士生。
运动技术提高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 篇7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能力整体水平的培养,即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劳动者的使用效率,延长劳动力使用年限,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强竞争性。培养学生的素质是与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并间接影响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而体育教学评价则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作为体育教育系统中终结性的一个环节,体育教学评价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对分析结果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班级200名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要求,通过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等方式查阅有关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相关方面的专著和资料,并进行整理研究,全面了解本文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2.2、问卷调查法
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班级的20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95.5%。调查内容分别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内容以及评价主体三个维度进行逻辑分析,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符合本研究的基本要求。
2.2.3、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学常规处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运算。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维度的数据处理分析,有19.65%的学生对目前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感到满意,44.37%的学生对目前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感到较满意,35.98%的学生对目前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感到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目前的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不能令大多数学生感到满意,究其原因,现阶段学校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法,忽视了体育教学与学习过程评价,难以对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无法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学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也没有考虑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和进步程度,这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了他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课成绩评定取决于最终身体素质的测试及运动技能掌握水平,因此一些身体素质好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不需要怎么努力去学、去练就完全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拿到较好的体育成绩,而那些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不管自己怎样去努力去付出,结果体育成绩总是不理想,导致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失败体验,从而出现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3.2、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维度的数据处理分析,在学生希望的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中,课堂学习情况,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测试和平时出勤情况在所有评价内容中占了很高的比例依次排在前四位。
3.3、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评价主体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体育学习评价主体维度的数据处理分析,有43.4%的学生希望其他体育老师参加体育学习评价,有28.1%的学生希望由学生代表参加体育学习评价,有19.6%的学生希望自己参加体育学习评价,有8.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结论与建议
4、结论和建议
4.1、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比较单调贫乏,普遍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由于这种方法往往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且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最终结果,从而对激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及改进教学的作用不大。其结果往往导致原本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不去追求进步和发展;原本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达不到好的标准,从而失去体育学习的信心。
4.2、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呈现较为单一的现象,基本上只是局限于对基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即便考虑了出勤率,也是做一个简单的量化,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另外,评价内容的单一性使得评价和课程目标脱节。由于对学生只是局限于对基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合作、适应等方面的评定,使一些课程目标形同虚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体育健康学院 篇8
关键词:体质健康,教学改革,模块,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国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达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及评价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但从历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来看,虽然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呈增长趋势,但各项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却持续下降。
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解决这样的状况,学校体育课程采取各种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干预。就高校而言,学生体质的一大特点就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渐降低,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的教学改革,致力于改善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全部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博硕学位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库》等各学术期刊文献和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查询有关独立学院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的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支持,并奠定研究基础。
2.2.2 访谈法
从研究需要出发,走访学校教学委员会各位领导和老师、各分院负责人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体育模块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进行意见交流。
2.2.3 测量法
2011年5月,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法,对08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800米(女)、1000米(男)等7个项目的测量。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对获取的学生各项测试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1“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
根据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公共教学“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素质教育,习惯养成,终身体育。以及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的能力,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建立起“重在课堂教学,辅以课外活动,渗以体育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公共教学“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浙财院东[2011]9号文件中第四条的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历第16周之前,累计锻炼时间达15小时及以上,并且健康测试综评成绩合格者,体育模块课程考核成绩为“合格”,获得1个课程学分。”教学第3周开始到教学第16周,每周二下午13:00~16:30为体育模块教学时间,每学期共进行10周场地教学活动,2周专题理论讲座,2周健康测试锻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兴趣爱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选择锻炼时间和锻炼方式,并通过校园“一卡通”累计锻炼时间。
3.2“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2.1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师资的实际情况,教学形式采用场地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体育竞赛、讲座等方式。10个学生体育社团,40名社团指导员,30名体育社团教学部管理人员,学生会体育部等共同参与锻炼指导和管理工作。在固定时间内所有锻炼活动和竞赛同时开设,遇到雨天室外项目改为体育专题讲座,室内项目不变。第六周、第十三周安排专题讲座《体重管理与健康》、《体力活动与健康》。
3.2.2 采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
为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体育模块改革方案实施的目的,在本次改革实施的不同时期,进行精心组织和大力宣传。前期通过调研、座谈、论证会,中期通过各媒体报纸进行宣传,后期通过总结表彰等,通过以上宣传,不仅让学生了解体育模块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还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
4 结果与分析
4.1 08级学生参与体育模块教学情况分析
我院08级学生有1993人,除去7个07级留级学生(已修课程学分并参加过健康测试),共有1986名学生参加了“体育与健康”公共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据统计,全校08级学生参与活动的总时间为24427.8小时,平均每位学生锻炼时间为12.3小时,平均每位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为1.025小时,个人平均锻炼时间比原来上课模式大大增加。
4.2 08级学生“体育与健康”模块程考核情况分析
根据考核规定学生锻炼时间累计达15小时及以上并且体质健康综评成绩合格才予以体育模块课程考核成绩“合格”。经体育中心审核后认定,有1834名学生符合课程考核要求,授予体育模块课程学分,还有152名学生不符合要求,不授予体育模块课程学分。据分析,不及格的学生中,有1.3%是由于课程冲突或其他原因没有参与体育模块课程的锻炼,导致锻炼时间不合格。有6.3%的学生是因为健康测试不合格导致课程考核不合格,其中126名不合格学生中,100名学生健康测试成绩在50~59分,主要原因是肥胖或者800/1000m没有通过。这部分学生,完全是可以通过继续锻炼来提高成绩。
4.3 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的对比分析
通过改革实践,本学年08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前一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合格率从原来的68.64%上升到93.67%,优秀率从原来的0.92%上升到3.4%。在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严密的组织和部署,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积极的宣传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以往被动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转变,在自觉锻炼中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学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愿意活动到自觉活动,从单个活动到集体活动,自我锻炼意识不断增强,并能够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4.4 教学改革前后学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分析
从上文两表中可以看出08级学生两个学年男生、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身体形态并没有太大变化,虽然均值上有所变化,但经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已是成年人,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稳定,在身高体重上变化不大。
4.5 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所以本校在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测量时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1学年学生的肺活量较前一年有很大提高,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7<0.01),肺活量体重指数得分前后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在“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项目的选择和练习,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改以往的被动运动到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个体锻炼时间比原来上课模式大大增加。另外此次教学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不仅开设了原有必修课的所有体育项目,还增加印度舞、跆拳道、瑜伽、拓展运动、轮滑、太极拳等十几种运动项目,加大了学生可选择的范围。肺活量以及肺活量体重指数的提高说明“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改革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4.6 教学改革前后学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从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生2010-2011学年的1000米和握力较2009-2010学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检验1000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1),握力有显著性差异(P=.019<0.05),立定跳远相对2009-2010学年虽然在均值上有所提高,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804>0.05)。经调查,在模块教学期间多数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网球这些项目进行锻炼,在球类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球类比赛要求学生在场上进行不停歇地来回防守和进攻,对他们的耐力素质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女生经过一个学年的模块教学,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不少提高。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女生的800米成绩相对2009-2010学年均值从242.50秒提高到234.97秒,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31<0.05)。在握力上女生并没有太大变化,虽然均值有少许增大,但经检验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立定跳远上女生有很大的提高,均值从169.15cm米提高到173.48cm,经检验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13<0.05)。在模块教学期间除室内项目外,女生参加人数最多的就是素质拓展活动,在素质拓展活动区较多女生是进行跑步和跳绳的锻炼。跑步、跳绳等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她们的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促进立定跳远的成绩得到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我校的体育模块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到积极影响,08级学生2010-2011学年健康测试成绩较2009-2010学年有明显的进步,合格率从原来的68.64%上升到93.67%,优秀率上升到3.4%。
经体育模块教学后,学生身体形态(身高和体重)变化不大,与2009-2010学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学生肺活量较前一年有较大的提高,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值和大二时相比有较大提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生1000米进步较大,和2009-2010学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握力经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前后两年虽然均值有所提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800米成绩相对2009-2010学年均值有显著性差异;握力没有太大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有很大的提高,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提高,表明教学改革对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对学生身体素质改善是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如学生的1000米和800米都得到显著性提高,但是学生的上肢力量(女生)和下肢力量(男生)的变化却不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身体练习,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书健,王彤.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51-152.
[2]崔秀云,由文华.新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3(1):60-63.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编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体育健康学院 篇9
1 研究对象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共180名, 其中男生96名, 女生8 4名。
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3 结果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地调适和解决。那么什么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而在调查结果中表明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因素有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四种。
3.1 学习压力
在调查结果中 (如表1) 有96名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有影响, 而有62名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影响很大。在笔者与学生和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 这所学校的学生本来入学层次低, 对于专业学习、掌握难度大, 若不认真学习, 就很容易知识断层。适度的学习压力会使学生产生中等的学习焦虑, 心理学认为, 中等的学习焦虑可以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学习紧张, 易于集中注重力,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学生极度的焦虑、忧郁、惶恐, 长期经历危机状态可能导致心里不健康。
3.2 人际关系
在表2显示有78名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有影响, 而有43名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影响最大, 在调查结果中表明了这一项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因素;而且在表2中可以看见,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人际关系对自己影响很大。在访谈中了解到, 很多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有时因为小事, 同学之间闹矛盾, 而令到自己好难受情绪低落, 上课都不专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生活中, 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积极乐意, 人际关系稳定且广泛, 对于他人和自己能够客观的评价, 又有知心的朋友, 喜人之喜, 优人之优。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青年大学生个体产生极大的心理作用受人际关系的好坏的影响。
3.3 家庭因素
调查结果中 (如表3) 显示95人认为家庭因素对自己又影响, 认为影响很大的有56名学生。在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 这里学生的家庭环境比较好, 对自己的子女比较迁就, 学生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接受什么样的教养, 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对待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教育方式或过于严厉, 或放任不管, 或过度溺爱, 长此下去, 孩子便会失去心理平衡, 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3.4 社会因素
调查结果中 (如表4) 有113名学生认为环境因素对自己有影响, 而认为影响很大的有51名学生。在访谈中了解到, 现在的学生都追品牌、追明星;特别追品牌, 几乎每个人都要有几样名牌的衣服、鞋子、数码用品等, 而且会拿出来炫耀和跟别的同学对比, 这同样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学生喜欢玩游戏, 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寻找激情和乐趣, 在游戏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学生经常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人是社会的人, 个性的形成受社会制约。社会在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对公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其成长环境日趋复杂。不良生存环境、社会风气、媒体的宣传、误导、国际互联网带来不同的信息等, 都会成为不良心理的诱因。
3.5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表5和表6显示中, 在164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在课外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有62名学生, 占了受调查人数的37.8%, 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有102名学生, 占受调查人数的62.2%;而在这102名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中33.33%的学生的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下, 这些数据表明了, 有1/3的学生很少运动, 而在62.2%经常运动的学生中, 还有1/3的学生运动在30min以下;在访谈中了解到, 有大部分学生想运动, 但是时间不够、场地不足导致缺少运动, 特别是女生, 吃饭和洗澡占得时间都比男生多, 而且宿舍都比较多人, 所以运动的时间就少;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而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身心健康的人, 身体素质是否健康, 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 包括其个性、认知、意志等。因此在体育锻炼中, 教师要加强心理引导, 使得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调动, 使其情绪多表现为积极的心境状态, 而紧张的情绪得到减缓。同时, 有效的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愉快, 提高对于学习生活的满意度, 加强自信心, 心理状态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 同时体育锻炼的效果也提高了。
4 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增进健康, 陶冶情操, 又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形式, 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4.1 体育锻炼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 完善自我
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 特别是在参加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时, 学生能在身体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过程中, 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 在与同学之间竞争中, 在取得胜利的喜悦中, 获得自我满足, 提高自信心, 并在训练或比赛时不断自我完善。
4.2 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在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 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 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 为双方增强友谊、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 参加者可以通过收拾、表情、身体动作等方式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 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 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 并会获得较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同时,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敬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 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有助于其改善人际关系。
4.3 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在体育锻炼中运用竞赛、游戏中的一种或两者结合用的手段均能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通过体育锻炼,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 集体主义精神, 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4 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宣泄与调控
现代的青年大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参加社会就业的压力, 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 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 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通过体育活动, 可以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 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 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 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如克服比赛中紧张、恐惧的情绪。
5 结语
(1) 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体育锻炼过程可以根据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功能, 挖掘大学生有助心理健康的教育题材, 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以及借助科学可行教学评价, 从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从而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3) 通过体育锻炼,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 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 是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 也是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体育锻炼在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其身心健康, 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体育锻炼。
关键词:体育锻炼,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勇, 宋旭, 李彦.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1) :37.
[2]杨容.体育教学中如何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3) :58.
[3]苏耘.浅析学校体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12) :61.
体育健康学院 篇10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研究对象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的2006届、2007届、2008届学生共12063名。
研究内容依统计需要, 结合我院的体育器材使用情况, 本文对测试的指标进行筛选后确定6项指标以供分析, 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50米跑、800米跑 (女生) 、1000米跑 (男生) 。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依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手册的操作规范进行。测试器材使用教育部指定的器材生产厂家生产的各类器材, 由我院专兼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组织测试。
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 对比研究学院各年级同类指标之间相比较结果和学院不同年份相同学生同类指标之间相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与分析
2008学年我院1~3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从表1、表2统计结果来看, 我院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81.9%, 相同类别的学生经我院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自主锻炼后不及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8届 (一年级) 的不合格率最高,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疲于应付高考, 在思想上忽视体育“三基”的学习, 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而缺乏体育锻炼;2006届 (三年级) 的不合格率最低, 这与近两年来我院在国家示范性体育课程改革中把测试项目作为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纳入体育课成绩管理, 以及进行体育课分层教学、兴趣选课的改革有关。体育课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和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同样忙于实习或找工作, 但也善于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另外,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女生, 不合格率均高于男生, 这说明比较之下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有所不足。
2008学年我院1~3年级学生体质测定结果大一年级的体质总平均分为68.17, 大二年级的体质总平均分为68.84, 大三年级的体质总平均分为69.16。从结果可看出一年级学生和二、三年级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成绩平均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二、三年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三年级平均分值更高。这说明,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应试高考的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的, 因为缺乏体育锻炼, 所以体质健康平均分最低, 而两年的体育课学习和我院体育校园文化的熏陶, 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论与建议
我院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81.9%, 明显高于2007年的合格率78.8%, 但仍未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水平。由于近几年我院学生人数规模扩大, 而体育场所、器材等配套设施没能跟上日趋增长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硬件需求。体育场地、器材对体育教学及课后体育锻炼至关重要, 与国家规定的高校体育器材配备要求相比, 我院目前的体育场所严重不足。为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场所, 建议我院增加体育器材, 完善场地设施。必须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 尤其是要保障大学生喜欢的项目的场地、器材, 为学生的健身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要尽快采取有力措施,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
体育教学改革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适当增加体育选修课的课时量或学习年限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每学期体育教学的周期一般为16~18周, 且每周只有1~2个课时。要完成每学期一次的达标测验、理论课考核和身体锻炼等任务, 现有的教学时数明显较少。更主要的是高年级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少了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体育锻炼机会。因此, 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将体育教学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并适当增加学分, 严格体育考试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高校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由于近年来我院不断扩招, 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 生师比严重失调, 造成学校师资明显不足。现有的师资已不能保证正常体育教学的全面细致, 更无暇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教学。所以, 学校应通过委派、进修、深造等方式加大对我院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多开设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教学, 如散打、跆拳道、体育舞蹈、定向越野等, 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建设特色示范性院校体育课程建议采取一些其他手段使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如尝试设立单独的体育奖学金, 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 自觉地加入到课余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的锻炼习惯不是靠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养成的, 还应充分利用我院百年船政文化、示范性院校建设文化等因素, 大力打造校园体育文化, 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还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感情, 促进团结友爱, 增强集体观念与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职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浅析 篇11
摘要体育俱乐部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推动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使体育俱乐部活动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为丰富高校体育现代化的内容和寻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出的重要依据。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树立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念。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法,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教学模式为母板,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实行“多班分组男女分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使学生每次课都有新鲜感,由原来的“让我学,让我练”转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在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在自己感兴趣、爱好的项目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情况
(一)体育俱乐部开设的内容形式,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为主。俱乐部开设项目有排球、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运动训练课针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员,开设各专项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保健课是针对身体特征和病、弱、残等特殊群体开设,以指导健康、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俱乐部的开设比以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更具有实用性、自我教育和健康性。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情趣性,更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模式。
(二)课余时间训练采用会员制度,课余时间体育俱乐部教学采用会员制度的形式,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俱乐部中来。俱乐部会员可以凭会员证参加体育俱乐部举办的任何一项体育活动或参加培训,尽管在体育俱乐部的花费不是很大,但这种“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让诸多的大学生加倍珍惜体育活动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学习并掌握一项体育运动,为将来工作以后仍能坚持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三、大学生对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识及其可行性
(一)调查显示,9%的同学在老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时,是从来不听的;有17%学生偶尔不听,有74%的学生回答是喜欢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了解:学生只有在上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时,才有最好的表现,能够积极主动的练习,遇到难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有8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开设的项目比较全面,能够较好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在器材、场地、时间等方面也能得到保证。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自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及“素质教育”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以“终身体育”为主题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上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推行男女合班上体育课,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合理且好处较多,最大的一方面表现就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有异性在旁关注,表现欲的程度自然加大,这一缘由势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是可行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学生的体育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习与兴趣及特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是可行的。因为俱乐部以学生为主体,且组织方式生动活泼,所以它更多的是带给学生娱乐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也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随机抽取在校生462人的调查中94%设赞同票,约2%投反对票,4%弃权,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明我院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可行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也是可行的。俱乐部组织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上课的内容、教师和参加的次数,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灵活的选择。“俱乐部制”的教学采用了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多层次、多样化和娱乐性的情况下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俱乐部教学不能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安排没有体现出层次变化和个体的针对性,不能解决学生中“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问题。二是开设项目与学生選项的制约。在部分热门项目中,学生过于集中,只能临时调整,有些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限制而无法开设,因此学生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选项。三是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体育项目,这就使得教师专业知识显得滞后或老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俱乐部的管理应规范化。学生在俱乐部学习的考勤、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学生在各俱乐部之间自由转会制度也不完善,其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五、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建议
(一)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体育是高校的必修课,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体育场馆设施,在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选择室内课程较多,由于俱乐部教学不再受教学班和课程内容统一的限制,这样大大增加了体育课的单元时间。一般情况下,除上午1、2节不安排体育课外,其它时间都可以安排课程。这样,场馆设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二)对体育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开设俱乐部课程相对于普及教学而言,对教师的专项水平和组织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通过进修培训、师资引进等方式调整队伍结构,主动适应教学要求。
(三)建立俱乐部课程选课机制。为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志愿,应编制选课小册子,让每个学生了解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考核办法、任课教师等详细资料。根据学生志愿统筹规划,提出每门课程的计划人数。要实行计算机选课管理,必须淡化原有的行政班级,打破系、班的界限。如学校开设此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和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针对有利条件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问和场馆进行活动。
六、结束语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以生动活泼为前提,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将会是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优越互补,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才能得到显著提高,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念,虽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但其积极的实践意义不容否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沧.论体育教育的迫切性[J].体育与科学.2005.4.
体育健康学院 篇12
我国从2002年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共青团以及国家教育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高、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让各所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和体育教学的重视。中职阳光体育教学相比较中小学阳光体育教学有着学生活动时间多,没有升学压力等优势,但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在阳光体育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如何吸引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是现今中职体育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是近年由西方引入的一种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提倡“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体育项目、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在大学中开展,中职学校由于教育体制属于义务制教育范畴,学生以行政班为单位统一进行常规体育教学,使得中职学生无法像高职、本科学生那样完全自定体育课程的学习,而中职生阳光体育活动却有着宽泛的自由度,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和教师的权力,因此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依托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已经成熟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资源,大胆引入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方式,探索在中职阳光体育活动中能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做到主动学习,最终培养“终生体育”的概念。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专一年级中试行篮球俱乐部制的阳光体育教学,共有37位同学(其中男生17位,女生20位)报名参加篮球俱乐部,作为实验班,选定好每周四下午四点进行活动,其它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照传统阳光体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
2.2、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实验班和对照班从2016年3月至11月进行一学年(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效果对比,每学期的教学时间为36课时(18周),实验班的教学内容统一发布在网络平台和学生手机上,让学生随时查看,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意搭配教学模块,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班学生就是把对抗比赛放在了最前,然后在对抗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篮球技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班和其它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增长的对比
通过两个学期身体素质的测试,随机选取了耐力、50M、立定跳远等三项目,对比实验班和其它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增长的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班和一年级其它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差距(p<0.05),这说明长期进行有针对性地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生,而进行传统体育教学的其它一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对待身体素质测试态度不够端正,测试成绩与实验班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符合现今中职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基本情况,因此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3.2、实验班和其它一年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密度和负荷对比
通过实验测定实验班学生阳光体育课平均心率女生为131.7次/分,男生为129.1次/分,平均练习密度为30.14%;其它一年级学生阳光体育课平均心率女生为121.9次/分,男生为126.3次/分,平均练习密度为24.98%。学生主动练习的意识提高了,使得课程效果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都比其它一年级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
4、结论与分析
根据实验教学的结果,笔者认为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有着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在中职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学生主动练习的时间开始增加,练习密度相比较其它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辅导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情况,这使得整个教学班级形成一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是普通体育教学难以出现的情况。
(2)现今上海市中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需要改进,学生在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下存在厌学、被动学习的情绪,使得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练习密度低于实验班级,虽然能基本达到大纲的要求,但近几年学生练习密度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统一授课使得学生性别、对项目的喜好影响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动机,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反过来阻碍环境诱因的产生,因此让有着相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去学习是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的一种新方向。
(3)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在课堂强度上有着良好的反映,而且在锻炼效果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能够让初级学员通过观察高级学员的表现直观地感受到训练带来的效果,极大激励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这种情绪能够相互感染,使得初级学员主动提高练习密度,因此学生先提升身体素质,再提升运动技能,所以实验班体制测试项目的成绩明显优于同年级的其它同学,随着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开展,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掌握的训练计划使得练习效果的与其它学生对比更加明显,说明在学生逐渐适应了俱乐部制教学的方式,新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开始体现。
(4)利用信息手段帮助学生更快学习体育知识,新时代学生强调个性,希望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学习的方式,大学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计划、教学视频、安全防护等知识都是通过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期望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目的性。个性化定制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掌控自身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要在学生学习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通过网络平台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
(5)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为组建学校体育代表队打下基础。选择相应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有一部分具备一定的专项体育技能,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体育俱乐部将学生分成高、中、初三种等级的会员,由高带中、初,通过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进行会员升级和校体育代表队选拔,这样选拔出来的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水平,往往能在市级或者更高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问题与思考
虽然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在中职阳光体育活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学和课程发展中任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5.1、教学硬件设施限制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开展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总占地面积为38.9亩,有四块标准篮球场、一块200跑道足球场、两块排球场、400平米室内舞蹈房,这些体育场地只能基本满足同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7-8个班级。缺少室内场地使得恶劣天气情况下学生体育活动无法进行,羽毛球、网球等学生喜欢的项目无法开展,近年兴起的射箭、飞镖等项目更无法引入课堂。通过走访调查,上海市许多中职学校占地面积都在30-50亩之间,狭小的校园场所使得体育场地变得捉襟见肘,不少学校甚至开始开发屋顶、地下室等区域用以增加学生活动的场所,但无论如何开发,中职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的局限性一直都无法改变,没有合适的场地,相应的器材设备也无法安置,这也是全国中职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中职体育教学必须面对又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5.2、教师资源和教学理念限制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开展
近年中职学校改建成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应届体育院校的毕业生或者青年教师更趋向于在高等教育中任教,使得中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新式体育教学模式引入的渠道开始变窄,直接影响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在高职、本科院校还是逐步普及体育专项课或者体育俱乐部等新式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比中职体育行政班级上课的方式,无法实现有针对性的、区分性别的体育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学、不愿练”的情况。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借助上海健康医学院大学教育的资源,能够共享部分师资力量和教改理念,但上海市大部分中职学校是独立建校,光靠其自身更新发展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上海市部分中职学校联合以教育集团的形式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改革缓慢的情况。
5.3、中职学校发展前景限制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开展
相比较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中高职、本科组的激烈对抗,中职组开始出现参赛队伍减少,比赛水平下降等趋势。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开展篮球俱乐部制阳光体育教学之后,学生希望通过市级比赛或者学校之间的友谊比赛来验证自身体育锻炼的成果,但近几年中职体育比赛项目开始萎缩,上海市中专体育协会组织的各所中职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也逐步减少,这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造成中职学校规模萎缩的一种现状,生源下降、学生报到率下降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中职学校教学的开展,社会关注和理解更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层面,如何社会现实下保证在校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学是每位体育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5.4、学校重视程度影响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开展
体育课和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公共基础课,只有三个学期教学任务,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毕业生,因此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高于基础课程。学校的教学规划,家长对学生学业的关注,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等许多方面都集中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公共基础课要通过自身教学改革的成效吸引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成就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5.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更符合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与常规体育教学不同在于,常规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很容易磨灭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的学习热情,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鼓励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的学员,通过学员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共同进步。但中职体育俱乐部与大学体育俱乐部又有不同,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学习习惯是中职学生所不具备,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些能够很快达到的联系目标,强调学生的成就感,降低竞技体育的高度,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探究、合作、质疑中发觉自身技能的不足,主动参与基础练习,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摘要:阳光体育活动是为了促使青少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目的,让大众体育热潮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中职阳光体育活动采用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方式,由学生选取自己习惯的体育项目和教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俱乐部制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对俱乐部制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师资结构、场地保障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得中职校阳光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活动,俱乐部制,教学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吕伟.阳光体育运动下中职体育课模块教学实证研究——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J].职业时空,20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