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信念(通用8篇)
体育教师信念 篇1
教师的教学信念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其研究目的除了了解教师所思所想外, 另一目的即是为了检视并探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绩效评估, 因为个人所持有的信念会引导其知觉、决策与行为, 不过信念与行动间并没有一对一的相应关系。因此, 教育研究者希望能有效地依靠教师个人所持有的信念与特质去预测其未来的行为表现, 而发展教师的教学信念研究也希望能预测教师的行为发展, 以期在师资培育中提供信念养成机制, 进而确保教师的教学表现能大致符合社会期待。为此, 探究体育教师教学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 了解教师在教学上的表现亦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大体而言, 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安排适当的教学环境,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及媒介, 以及提供立即性的回馈来引导学生学习等, 均为增进学生学习成就的关键。因此, 探讨体育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表现乃当前重要课题之一。综上所述, 教师的教学信念及其有效教学表现乃当前教育研究的焦点, 迄今, 国内外相关研究亦证实两者间存有密切的关系;此外, 许多研究亦发现, 教学信念和有效教学表现与教师的背景特质有密切关联。基于此, 本研究以中职体育教师为对象, 旨在探讨其教学信念及有效教学表现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260名福建省各市在职中职体育教师。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电子期刊查阅了体育教师教学信念及教学表现相关文章, 为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
本研究依选定之调查对象, 将问卷直接寄交遴选的280位福建省各市中职在职体育教师, 计回收265份, 回收率95%;废卷5份, 有效回收率93%。
3. 数理统计。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 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及有效教学表现之现况分析
1. 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之现况分析。
中职体育教师在其教学信念各层面上所呈现的描述性结果, 如表1所示。由表中数据资料可知, 除“社区角色”层面的每题平均得分低于4分外, 其余层面均超过4分。反映出中职体育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能力, 以及促进教学效能的策略与方法等教学直接相关的题项, 具有较高的信念特征;而对于如何带领学生与附近社区互动, 以及对社区应负的教育责任等题项, 则具相对稍低的信念特征;不过整体看来, 中职体育教师普遍具有相当高的教学信念特征 (M=4.31) 。进一步分析发现, “教师专业与能力”层面的信念特征最高, 且标准差最小, 显示出中职体育教师对此层面信念的看法颇为一致。其后依序是“学生差异与潜力”、“教学气氛”、“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决定与责任”、“社区角色”等层面。其中, “社区角色”层面的平均得分最低, 标准差偏高, 显示教师们对此层面信念的看法最不一致。
2. 中职体育教师有效教学表现之现况分析。
中职体育教师在其有效教学表现各层面上所呈现的描述性结果, 如表2所示。由表中数据资料可知, 除“教学媒体与资源”层面的每题平均得分低于4分外, 其余层面均超过4分。反映出中职体育教师大体上倾向认为自己对于教学活动有关的准备与安排、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以及辅导学生学习等方面, 具有良好的教学表现;而对于辅助教学活动有关之视听媒体与资源, 则倾向认为表现尚可;整体而言, 中职体育教师在其有效教学表现上, 倾向于自觉表现不错 (M=4.12)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中职体育教师认为表现最佳的是“教学准备与安排”层面, 其次是“教学技巧与方法”层面, 两者的平均得分相差不大, 且标准差也较小, 显示教师们对自己在这两个层面的表现普遍具有高度的信心。而在“教学媒体与资源”层面的表现, 平均数相对偏低, 且标准差偏高, 表明教师们对自己在此层面表现的认知分歧、落差也较大。
(二) 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的关系
教学信念各层面与有效教学表现各层面的积差相关分析结果, 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 教学信念各层面与有效教学表现各层面彼此间均有显著相关, 且均达p﹤0.05的显著水准, 相关值介于0.26到0.70之间。其中, 以“整体信念”与“教学准备与安排”层面的相关性最高 (r=0.70) , “整体教学信念”与“教学技巧与方法”层面的相关性次之 (r=0.69) , 且两者均达高度相关, 其他教学信念各层面与有效教学表现各层面间亦达中度或低度相关。
(三) 教学信念对有效教学表现之预测力分析
1. 整体教学信念对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预测力。
由表4可知, 中职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信念与整体有效教学表现两者间具高度正相关 (r=0.70, P<0.05) 。进一步以简单回归分析发现, 中职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信念可以有效预测其整体有效教学表现。又R2为0.50, 显示以整体教学信念可以解释整体有效教学表现50%的变异量, 且F (1.664) =662.12, P<0.05显示此回归模型具有统计上的意义。此外, 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 整体教学信念对于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系数达0.70 (t=25.74, P<0.05) , 表示中职体育教师整体教学信念越高, 对自我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知觉也就越高。
注:※p<0.05回归方程式:整体有效教学表现=0.80×整体教学信念+0.67
注:※p<0.05回归方程式:整体有效教学表现=0.282×教学策略与方法+0.186×教学决定与责任+0.134×社区角色+0.113×学生差异与潜力+0.110×教学气氛+0.792
2. 教学信念各层面对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预测力。
由表5可知, 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决定与责任”、“社区角色”、“教学气氛”, 以及“学生差异与潜力”五个层面, 可以有效预测其整体有效教学表现 (F=135.23, P<0.05) 。从解释量来看, 此五个教学信念变项与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多元相关系数R为0.71, 决定系数R2为0.51, 调整后的R2亦达0.50, 显示这五个教学信念变项共可解释整体有效教学表现50%的变异量, 其中以“教学策略与方法”层面的教学信念解释力最高, 达45.0%。另外, 从预测力来看, 以教学策略与方法层面的教学信念预测力最高, 其后依序是“教学决定与责任”、“社区角色”、“教学气氛”、“学生差异与潜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由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的现况分析得知:在教学信念部分, 中职体育教师普遍具有高度的教学信念特征;在有效教学表现部分, 教师们大都认同自己有不错的教学表现。
由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之关系分析得知: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各层面与其有效教学表现各层面彼此间均有显著相关, 其中整体教学信念与整体有效教学表现的相关值达高度正相关, 显示教师们的整体教学信念特征越高, 其整体有效教学表现越佳。
由教学信念对有效教学表现之预测力分析得知:就回归分析结果观之, 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可以有效预测其教学表现;其中, 以“教学策略与方法”层面的教学信念预测力最高, 其次是“教学决定与责任”。
(二) 建议
1. 对中职体育教师的建议。
中职体育教师在社区角色层面的信念特征稍低, 显示教师对于带领学生参与社区互动, 以及应清楚学校对社区的教育责任等的认同度略低。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育场景显然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内, 邻近社区所扮演的角色越显重要。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以宽广的心胸, 走出校外, 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区互动, 并理清学校对社区所担负的教育责任, 协助社区一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2. 对相关单位的建议。
研究结果发现, 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其有效教学表现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信念特征越高, 教学表现越佳。因此, 如何提升并维持教师高度积极而正向的教学信念, 即为当前教育部门的重要课题。建议教育部门及学校应大力拓宽体育教师在职进修渠道, 或者举办各类专业研习和学术研讨, 培养体育教师积极而正向的教学信念, 并充分提供其在教学专业上的支持体系, 促进其良好的教学表现。另外,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督导, 并在政策面上提升体育课的重要性, 多方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与支持。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其有效教学表现的现况及关系, 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及有效教学表现的现况、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的关系, 以及教学信念对有效教学表现的预测力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息息相关, 且教师的教学信念可有效预测其有效教学表现。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有效教学表现
参考文献
[1]许军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5) .
[2]杨建成.江苏省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8) .
[3]许柏荣.福建省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8) .
[4]杨丰源.广东惠州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5]潘芬.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育[J].科技信息, 2009 (8) .
体育教师信念 篇2
关键词:教师信念 隐喻 教师观 学生观
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与学真实、坚定不移的看法,它是一种潜意识或是无意识的价值观。教师通过回答隐喻问题,可以反映自己的教师信念。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小学英语教师如何使用隐喻表明自己的教师观、学生观;②如何分类小学英语教师的隐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怎样分析?③通过隐喻分析,了解小学英语教师信念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对象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42名小学英语教师,包括24名职前师范院校英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18名在职小学英语教师。其中,在职英语教师又包含9名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3名教龄在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教师,3名教龄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教师,3名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采集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教龄等。第二部分是两个开放式的问题:①英语教师像 ,因为 ;②学生像 ,因为 。
4.数据采集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共发放了42份问卷,收回42份问卷,并对42份问卷进行了编码,根据作答的完整度和时间长度,有3份试卷不合格,所以有效问卷39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观隐喻
笔者整理了问卷中“英语教师像 ,因为
。”这一问题的答案,并将隐喻分成了四类,即自然元素、人造物品、人类、其他,然后分析了各类教师隐喻观的数量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1)将教师看作自然元素
将教师看作自然元素的隐喻有海洋、春风等。这些教师认为自身角色是客观存在的,是资源提供者或是环境创造者,认识到环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将教师看作人造器物
将教师看作人造器物的隐喻有蜡烛、明灯、复读机、地图、桥梁、中转站、地图等。这类隐喻暗示了英语教师认同自己的引导作用。
(3)将教师看作人类
将教师看作人类的隐喻有师傅、推销员、演讲家、研究者、导游、妈妈、孩子等。这些隐喻表明英语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人,有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2.学生观隐喻
笔者整理了问卷中“学生像 ,因为 。”这一问题的答案,并将隐喻分成了五类,即自然元素、人造物品、人类、动物、其他,然后分析了各类学生隐喻观的数量及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1)将学生看作自然元素
将学生看作自然元素的隐喻有花朵、嫩芽、小树、矿石、水分子、太阳等。这些隐喻暗示了学生的稚嫩和脆弱,需要教师照顾和关心。
(2)将学生看作人造物品
将学生看作人造器物的隐喻有:水缸、艺术品、海绵、机器、小船、气球、白纸等。这些隐喻表明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意愿,被塑造成各种形状和用途的物品,同时也暗含教师希望学生可以被填满知识、充满知识、写满知识,不需要任何的理解,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知识。
(3)将学生看作人类
将学生看作人类的隐喻有徒弟、婴儿、演员、游客、顾客、奴隶等。婴儿的隐喻被提到5次,不同的教师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4)将学生看作动物
将学生看作动物的隐喻有猴子、蜜蜂、雏鸟等。雏鸟的隐喻表明教师认为学生非常脆弱,需要照顾。有两位在职英语教师把学生隐喻为蜜蜂,他们认为学生的学习要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精华。
三、结语
通过隐喻分析,笔者发现,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这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促使自己养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信念。
参考文献:
[1]高维.教学隐喻与教师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2]熊慧,李岚,周雪英.从隐喻看学习者教师视角下的外语教师角色[J].英语教师,2014,(11).
高校体育素质与理想信念教育思考 篇3
1、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关系
人们有了正确的理想和目标才能有对前途的追求, 就会产生动力, 促使人们去刻苦学习勤奋锻炼、积极实践。体育在高校教育培养育人的系统工程中, 发挥它自有的实践优势, 对大学生进行之有效的理想教育。
首先, 体育教育中大学生能够自我发现和形成他们个人理想。当前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锻炼和各种活动实践过程中, 需求不断的攻克本身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困难与压力, 经过坚持不断的锻炼、模仿、体验和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习手段和方法, 一步一步地提高本身锻炼效果和运动成果也正是在这种具体的行动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对本身体质状况体能心理承受力, 实践活动力以及潜在的爆发力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加强了大学生面对客观社会现实, 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并指导他们脚踏实地面对人生的转折时期, 开拓进取不断地实现确定的人生目标, 不断地树立阶段性的理想目标, 在面对社会现实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时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规律。 大学生在确立人生阶段目标时, 既不能眼光短浅, 也不能极端地脱离实际, 这样则能够减少大学生人生的坎坷和挫折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生活信心和勇气。
其次, 体育运动实践中大学生能够自我挑战和树立大学生终身理想。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多培养一些体育意识, 以学生受欢迎的专项体育课来取代基础体育课。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 专项体育课被正式确定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但究竟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上还是二年级以上为好。本人认为大学生一年级就应该上专项体育课, 在目前情况下, 高等学校体育课难以争取较多课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大纲》也只规定一年级为必修课, 二、三年级为选修课。若两年体育必修课均上专项课, 学生最多也只能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果一年级上基础体育课, 二年级上专项体育课, 那么学生就只有一个选择, 没有再挑选的余地。根据学生原始成绩与考核成绩相比值, 并把他们纳入体育成绩评定是刻不容缓的。根据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教育, 体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课内外化、整体结构化发展的原则, 为了使学校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大学生都富有理想和抱负, 他们年轻气盛, 勇敢进取、敢于创新、在丰富多彩的体育实践中, 经过自助锻炼和克服困难, 不断地突破自己身体心理状况和以往取得的运动成果, 不断地探索挖掘自身潜能, 不断创造新的运动成果, 他们把自己身心调整到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
2、培养大学生正确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 目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理想信念教育, 很大程度上滞留在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灌输层面, 主要表现在片面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践过程, 学生由于缺少充分的实践过程, 即使已经形成的理想信念, 也肯定缺少现实意义上的稳定基础, 而高校体育教育通过多渠道组织和开展生动、科学、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 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 将体育学科的理论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客观的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在亲自体验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和体会, 自主选择、自主扬弃, 从而使理论教育更能够潜移默化, 根深蒂固。
其次, 要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当前体育教学形式主要利用场地、器材、设施、师资、媒体等现成的客观条件, 面向大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 来引导学生在运动和身体锻炼过程中改良学习态度, 培养学习态度, 体验到运动的内涵, 深切感悟到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 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本身进行科学的训练和优良习惯的养成, 本身的锻炼形式、过程、成果等都需要在客观条件下科学的支配。
第三, 在群体运动项目中强化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群体体育运动项目, 大球类如排球赛, 足球赛, 篮球赛, 集体舞, 接力赛等, 需要众人参与讲究整体效果, 大学生在积极参加, 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既要发扬本身优势, 克服困难奋力拼搏, 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和最佳水平。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和其他队员以及集体三者之间, 客观存在着的关系。
3、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意义
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务必正确把握这一政治方向, 确立坚定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高校体育教育可以通过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事实以及本身特有的实践功能, 理直气壮地对当前大学生队伍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
首先, 体育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中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和信念。 体育通过科学有序地面向大学生展开丰富多彩而且有意义的体育实践活动, 来激发大学生运动兴趣, 引导大学生主动地接受锻炼, 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面对困难的斗志, 勇敢挑战自我, 敢于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 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 懂得体会胜利的喜悦和珍爱自己与他人的运动成果, 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加深对自身的感知和客观评价, 坚定对人生和社会的信心, 在运动旋律中确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充实, 正确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含义, 从而使他们更加爱护生命。
其次, 体育教育能以生动的史实教育大学生。经过对大学生进行体育发展史的教育时, 向他们充分展现中国体育在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史, 在旧中国体育教育和新中国体育教育的比较之下, 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而自觉地服从和拥护党的领导, 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热情, 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
第三, 体育教育能以高尚的精神鼓舞大学生。体育教育能充分利用教学师资和宣传媒体, 向大学生传播和展示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坛团结合作, 奋力拼搏, 勇创佳绩的感人事迹, 让他们看到奥林匹克会场升起的五星红旗的英姿, 听到会场上空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学生灵魂深处引起震撼和鼓舞, 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国力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从而从心灵深处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坚定他们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并最终坚定他们的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四,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对策。明确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但教学实践表明, 教研室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抓住这三个方面也就抓住了中心。因为教研室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 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如何将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上来, 将学生学习积极胜激发起来, 是教学管理的难点。体育课部 (教研室) 要加强对教师事业心、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 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榜样作用。 同时要实行教师教学工作承诺制及其管理办法, 即以什么样的教学风貌投入教学以及达到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应让教师做出承诺。
综上所述,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的重要环节, 对当前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具有现实实践意义。体育教育作为新形势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将有利地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摘要: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体育教育成为实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 在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上, 体育教育也将有力地服务于这一主题。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育,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1]董红印.试论大学生体育教学与理想教育的关系[J].魅力中国, 2014, (21) .
英语教师信念研究 篇4
一、教师信念概述
教师信念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态度、价值观、期望、设想等。教师信念体系主要包括教师自身、教师职业、语言、教学、课堂、学习、学习者等方面的信念。教师信念在教师的教学活动, 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 扮演着重要的、具有渗透性的角色 (Richards, 1998) 。Woods (1996) 指出, 由英语教师的信念、假想和知识组成的认知参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着教师对英语教学活动的理解及教学策略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 教师信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教师信念受文化、社会和所在地的教育体制的制约;教师信念较难测量, 人们通常通过他们的行为方式推断其信念, 而不完全以他们自己表述的信念为准, 因为行动和表述的信念有时差距很大;教师信念在一个人早年的学习生涯中就基本形成, 这种经历被称为“学徒式观察 (apprenticeship of observation) , 不易改变 (Lortie, 1975) , 只有通过不断的继续培训、终身学习和反思, 教师信念才能逐步改进和完善。
二、英语教师信念的特征
1. 多数英语教师对教与学的信念是相对一致或是相似的。
英语教师普遍认同教师信念的核心因素, 例如, Richards (1998) 等人发现, 英语教师信念, 如对英语课程的性质、英语的社会作用、英汉对比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教材的作用、教师角色等方面的看法比较一致。教师信念中的核心问题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 以及教与学的观念、内容与方法。Burns (1992) 总结出教师信念影响英语教学的五个核心因素:语言本质、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语言学策略, 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与英语学习能力, 语言课堂的本质, 教师的角色。
2. 英语教师对成功课堂的理解及其教学观各有不同。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因素, 如课堂管理、讲授、提问技巧、声音质量和行为等, 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一堂课的教学环节, 如课堂目的、规划、过渡、教材、任务类型和教学内容的流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课堂对学习者产生的效果,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参与、兴趣和学习互动。
3. 具有不同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同一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当某一教学模式与教师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相冲突时, 教师往往难以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建立合理的教师信念体系
教师信念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 随文化、社会和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对自己的信念体系不断进行检验和调整, 并加以完善, 从而逐步建立合理的、符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需求的教师信念体系, 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英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教师信念。
1. 教师专业化信念。
英语教师专业化信念包括教师对于英语教师职业、英语教学改革, 以及英语教师培训、发展和考核等方面的认识。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能力, 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和结构, 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 还必须具有扩展专业的能力, 即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 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教师专业化标准通常有六部分组成: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
2. 教师信念。
教师信念最根本地体现在对教师作用和角色的信念上, 即对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位。首先, 教师作为教育从业者的信念是指教师对于教学、课程和课堂的认识。从教学角度来看, 教师应当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能够利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做出教学决策;从课程角度来看, 教师参与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从课堂角度来看, 教师有效组织、管理课堂, 并对课堂进行行动研究。教师应在学习知识上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训练学生、学习情感上激励学生。
3. 教学信念。
教学信念包括教师对课堂的作用、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及风格、教学资源和有效教学标准的认识。教师信念反映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实践教学也直接受到教师信念的影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提供正确的语言范例、回答学习者的问题、改正学习者的错误。另外,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也受教师信念的影响, 不同的教师信念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4. 课堂信念。
课堂信念包括教师对课堂结构、课堂作业和课堂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认识。课堂是教师信念体系体现的主要场所, 课堂信念只接受教学信念的影响, 主要有三种类型: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型课堂, 注重语言交际和功能的互动型课堂和两者兼而有之的综合型课堂。课堂信念不同的教师往往在英语课堂的文化性、活动性、交际性、兴趣性, 以及知识性的投入比例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上有不同的认识。
5. 语言信念。
语言信念包括对英语的地位、作用及特点的认识。人们对英语的看法取决于他们与该语言和该语言使用者的接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英语代表不同的事物, 英语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技能和一门学科, 因此, 人们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英语信念: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体验一种文化;学习英语是习得一种语言技能, 把它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学习一门学科知识。英语教师对英语的认识不同, 形成不同的语言信念, 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6. 学习者信念。
一般来说, 传统的学习者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学习是复制的、接受的、复述的、竞争的和指令性的。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倡导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具有建构的、交流的、阐释的、协作的和反思的特点。那么, 学生应该由以往被动的只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主动构建知识, 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 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实质。成功外语学习者至少具备五个特点:积极参与所有语言学习的机会;领悟到语言是一个整体;领悟到语言是交际工具;管理自己的情感需求;监控二语的行为表现。
7. 学习信念。
学习信念主要是对学习定义、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认识, 以下是有效语言学习的特点:学习是复杂的过程;引起个人的某种变化;增加与个人相关的新的理解;可以有多种形式;总是受学习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社交互动的结果;经常需要调节;每个个体的学习都有所不同;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 与人们对自己的感觉有密切联系;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充分了解语言学习的特点, 才能对语言学习定义、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有更深刻的认识, 因而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策略培训,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 因材施教,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教师信念在教师的教学活动, 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 扮演着重要的、具有渗透性的角色。当某一教学模式与教师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相冲突时, 教师往往难以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继续培训、学习实践和反思, 教师信念才能逐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教师信念,学习者,教师专业化
参考文献
[1]Burns, A.Teacher belief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lassroompractice.Prospect, 1992.7:56-66.
[2]Lortie, D.School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3]Richards, J.C.Beyond Trai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英语教师要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篇5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学活动一般被看作是教师的行为, 而要了解教师的课堂行为, 必须要了解他行为背后的信念和思想 (Richards & Lockhart, 1996) 。近年来,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信念的影响, 认为真正使外语教学产生变化的是教师而不是方法 (William & Burden, 2000;严明, 2008) 。国内对教师信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将从构建教师信念体系入手, 对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探讨建立正确教师信念的方法, 期望对英语教师有所启发。
二、教师信念体系的定义和内容
William & Burden (2000) 认为:教师信念中的“信念”, 不是对于某种宗教或信仰的坚定意志, 而是泛指他所信以为真的东西, 他内心深处对特定事物的个人看法。根据朗文词典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 “教师信念体系”被认为是“语言教学中教师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教学、语言、学习和他们的学生的观念和理论。教师信念体系是来自教师的经历、观察、培训等比较稳定的构念。”
教师的信念体系是长时间逐渐形成的, 包括主观和客观层面, 有些很简单, 有些则比较复杂。对于语言教师信念的论述, 国外研究比较全面的是Richards & Lockhart (1996) 和William& Burden (2000)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教师信念体系:对学习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自己的信念。
1.对学习的信念。
教师只有真正明白学习是什么,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对学习的信念建立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或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William & Burden (2000) 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教师对于学习的信念:学习是复杂的过程;学习会带来个人的变化;学习会产生个人新的理解;学习有多种形式等。
2.对教学的信念。
Richards & Lockhart (1996) 指出:教学是一种个人活动, 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有职业感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条件、个人目标、态度和职业期待。有些教师把教学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有些则认为教师的职业高尚, 认真去做并倾注心血。成功的教师一般都是后者, 他们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3.对学生的信念。
对学生的信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如何看待师生关系。Meighan (1990) 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用七种比喻表达出来:抵制者、容纳器、原材料、客户、伙伴、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 (参见William & Burden , 2000) 。这些信念从第一种到第七种形成一个连续体:逐渐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 体现了师生的权利关系。根据目前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对自己的信念。
William & Burden (2000)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强调教学实际上是教师自己个性的一种展现, 认为教师的教学实际是把自己的“人格”带入师生关系之中。同时作者指出, 缺乏自尊心的教师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不能接受学生的教师同样很难接受自己。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同时反映了他对待自己的态度,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反映了他作为“人”的真实的自己。同时,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终身学习者。因此, 教师教学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三、目前教师信念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外语言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目前教师信念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不一致;二是教师信念和学生信念差异较大。
1.教师信念和教师行为不一致。
正确的教师信念意味着教师的行为要与其信念一致。然而, 很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与其信念并不一致。William & Burden (2000) 认为如果这个差异太大的话, 学生很可能会接受混乱的信息。Montgomery & Baker (2007) 研究了二语写作教师对于给予学生反馈的认识和实际行为的关系, 研究表明, 教师估计的反馈从数量和类型上都与实际中的不一致, 而且大部分教师对这一结果感到很吃惊, 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2.教师信念与学生信念不一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的信念往往与学生的并不一致。Matthew (1998) 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且提出:师生信念的不一致对外语学习 (语言的进步、对课堂的满意和对教师的信心) 有负面的影响。在一项师生的学习信念的对比研究中, Nunan (1999) 发现师生的信念差异十分显著, 并且认为:“不幸的是, 当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发生冲突时, 教师往往觉得只有两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或者是向学生让步或者是采取‘我是医生我知道怎样最好’的态度”, 他还建议:“关键是要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而且要创造师生双赢的局面。” Kumaravadivelu (1991) 认为这个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差异越大, 获得期望的学习效果的机率越小。
四、培养正确教师信念的有效途径
William & Burden (2000:53) 在建构主义的模式中提出, 要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首要的是“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和世界观”, 而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反思性教学的从业者”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Smyth (1991) 提出了一组帮助批评反思 (critical reflection) 的问题:我的教学行为能否反映我的教学观和教学信念?这些信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些信念要求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与之相适应?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谁?在实际教学中, 阻碍我的教学信念的东西是什么? (转引自 William & Burden, 2000) 。教师通过反思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信念, 不断监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反映了这些信念, 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尽量做到行为与信念一致。另外, 除了认识了解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之外, 教师还要去了解学生的信念。Matthew (1998) 指出, 学生的信念不会自动跟着新的方法改变, 老师应该向学生阐明课程的目标, 并有责任向学生解释某种方法或活动背后的依据,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误会、不满甚至反对”, 缩小师生的信念差异。正如Kumaravadivelu (1991) 所指出的那样:“师生信念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信念, 也不能跟着学生的意见跑, 因为学生的信念之间也存在很大, 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而是要承认这种差异, 积极想办法了解学生信念, 尽量减少师生信念分歧, 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依据近年来语言教学, 尤其是二语/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信念体系的内容并提出了当前英语教师信念存在的两大问题, 旨在鼓励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建立和调整自己的教师信念, 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然而, 由于信念是比较稳定的, 不易改变 (William & Burden, 2000) , 英语教师正确教学信念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摘要:教师信念决定着教学行为,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在对教师信念体系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英语课堂上教师信念所存在两大问题——与教学行为不一致、与学生信念差异较大, 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反思性教学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师信念,教学行为,学生信念,反思性教学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 B.Language-learning tasks:teacher intention and learner interpretat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991, 45 (2) :98-107.
[2]Matthew, P.Exploringthe gap between teachers'and learners'beliefs a-bout useful activities for EF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8 (2) :233-248.
[3]Richards, J.C.&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高职教师职业信念调查研究 篇6
信念, 在所查到的资料中是这样解释的,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对于信念一词, 我们可以拆开来说, 信念是“信”和“念”。信, 我们解释为相信;念, 内心的一种想法。正确的信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有着正确地、自觉地评价, 同时用这份信念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 是我们情感上的一种认定。信念一旦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 它就会对我们所做的事情起到支配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信念的在我们脑海中逐渐成熟, 我们会受这种意识产生依赖的感觉, 对我们今后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职教师, 这是一群可以称之为是特殊的教育群体,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注重的是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们的教学任务是比普通的大学院校教师不同, 现在更多的大学教师的主要内容是, 只是单纯的传授一些书本上的内容, 对于实践这一块并没有特别的重视, 这样也是使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 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 比较偏重于了理论的学习, 忽视了实践的必要性。我们说的高职教师的责任, 首先是在环境上, 他本身的教学环境就是高职类院校, 就是专门学习一项特长的学校, 不管是是护理还是其他的专业上, 他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这样的一个环境, 决定了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他跟注重的也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就像是护理专业, 只有亲自去动手, 去尝试, 才会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 还有自身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 知道这个专业在今后的毕业方向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所以, 这也是身为高职教师虽然累, 仍感到欣慰的原因, 就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环境来说, 她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就业率高。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他的信念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观点上的理解和指导上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教师的信念制约着教学情境和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影响着他所教育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今后的一个成绩, 教师的信念同时指导者教师的这个思考行为, 首先是教师的判断能力和感知能力, 这种行为会影响教师在授课的时的言谈举止。其次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 这种影响一般都不会被教师所注意到, 只有在教师进行反思的时候, 才会出现, 从而改变之前教学上的一些做法, 从而促进课程的改革。
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展, 高科技型的人才是社会需求量特别大的, 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如何能够让更多的高职类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就现在而言教师信念研究已经成为了教师成长研究中的新热点, 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高职教师的信念进行调查之后, 我们发现, 高职教师具有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现代教师信念, 但是仍然存在着“信念理论”和“实践理论”, 当学生的信念与教师的信念发生冲突时, 教师一般采取的措施, 不是说完全的否决学生的信念, 是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信念传授给学生。现在教师队伍里出现了80后的教师对阵90后的学生, 一批年轻的教师队伍已经逐步的取代了老教师, “取代”一词并不是取缔, 而是80后的老师的信念更能够让90后的学生接受, 老教师的一些信念或坚持的道理是最为传统和封闭的, 但是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紧跟时代的发展, 老教师信念已经被他们封为是古董级的思想, 这样使老教师跟现在的80后老师信念的距离越来越大。
其次, 在于教师的评级制度上, 很多老教师身居要职, 手下的都是一些年轻的80后教师, 80后的人普遍被贴的标签就是创新, 但是由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的限制, 使得她们一些先进的或是说能够跟好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不被认可, 老教师的信念越是传统, 就会越于信的课程理念相背离, 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很重要的一点。
再次, 每个行业的参与人员都希望得到同行业的认可, 这是给自己一种欣赏, 也是让自己不断努力上进的动力, 在教师队伍中, 很多年轻教师的信念是很希望能够被认可的, 但是由于体制的问题和教育经验方面的欠缺, 直接影响到了之后一个生涯规划和信念。
由于专业的限制, 不同专业的教师在对于自己的职业信念也有着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让一些文职类的教师, 他们的信念显著的高于那些相对于理科的教师, 不止是专业上的不同, 级别的高低,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信念的深度, 就好比说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来说, 在新年上高级教师的信念要比一级教师的信念高, 可以说级别越是搞得教师, 他们信念相对来说已经很高了, 基本处于坚持不移的状态。对于那些教师职业信念越传统, 越封闭的教师, 越是我们培训的重点人群, 如果教师不对自己的信念进行反思的话, 那他就会很难的接受和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 从而被淘汰。
现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产业链的不断调整, 需要培养的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树立正确的信念体系。影响树立正确的信念的因素包括教师本身的个人素质和环境因素。由于现在的教师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教育和教学的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 此时教师的信念在教学中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如何让高职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 也就是如何改革教育中的教师存在的弊端, 这个问题已经是各个高校提上日程的项目。首先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培训和指导, 这是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的前提, 也是在培养高职教师自身的素质培训。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师德是必备的条件, 它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必备思想素质, 高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来进行的, 那如何让教师很准确的把握住今后学生毕业的一个就业方向, 学校就要积极的与企业创立一种互惠的模式, 这样不仅让教师很清晰的了解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从而加大某一方面的重点培养, 使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加强, 为今后的就业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体育教师信念 篇7
教师的专 业发展需 要教育理 想的有效引领 。 古希腊哲 学家苏格 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人生航向的指南针,有理想的人,才会有信念、有追求。 教育是追求真、善、美的事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应该是怀 揣教育理 想 、 勇于追梦 的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抱定“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理想,以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 的赤子之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 、民族解放 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 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与教育实践,为后世留下了一座丰富的“宝藏”,有待今人去开发、去利用。 可见,教师只有有了教育理 想 ,才会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才会持续不断地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职业是十分辛苦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需要无私的奉献与艰辛的努力。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 ,非为已往 ,非为现在 ,而专为将 来。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教师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学生的一生 负责 ,要努力让 学生喜欢你,让学生喜 欢你的课 ,让学生喜 欢你曾经教过的学科,从而引领他们掌握学习的本领,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庄重承诺。
教师的专 业发展需 要教育信 念的有力支撑。 信念是人生的支柱,是牵引人类战胜挫折与困难、走向理想彼岸的力量源泉。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是一种基 于信念的 文化活动 。 德国哲学 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 不成其为 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教师要从事好教育事业, 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一辈子追求的“信仰”, 这种“信仰”是“唤醒学生潜能”的信仰, 是“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信仰 ,是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信仰,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仰 ,它集中表 现在教师 对教育工 作高度的 责任感和 强烈的事 业心。 教师只有具有崇高的教育信念,才会将教育宗旨铭记在心,将教育责任扛在肩头 , 才会自觉 点燃教育 希望的火炬,扬起教育生涯的风 帆 ,追求教育 生命的价值。
理想信念是干好教育事业的根基。 教师只有 树立崇高 的教育理 想和坚定 的教育信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放飞梦想、点燃激情、激发才智、收获幸福。 反思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依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素质教育步 履维艰 ,高效课堂难以为继,教学改革 任重道远 ,教师 “忙得不读书 ”、“水涨船不高 ” 等现象比比皆是,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 许多教师 依然在应 试教育的 圈子里备 尝艰辛 。 但只要冷 静思考我 们不难发 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是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教师专业发 展缺乏专 业精神的 有效引领 和专业信念的有力支撑。 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重 树教育理 想 ,重塑教育 信念。 教师要想从事好教师职业,就必须牢固树立“淡泊名利,奋斗终生”的教育理想。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 越来越快 , 生活要求 也越来越 高,生活压力 越来越大 ,教师同样 面临太多的诱惑, 也伴随着太多的痛苦,但淡泊名利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明澈的觉悟、潇洒的超脱,它会使人多一分清醒、 多一分思考 、多一分追 求 ,是做人的 崇高境界。 教师要有一定的胸襟,有一定的情怀,能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踏着枯燥的学问阶梯不断攀登,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体育教师信念 篇8
一般而言,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 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信以为真的观点和看法.[1]它主要以教师的思想与言行为表现形式, 这势必造成了教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渗透, 以及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落实.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 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师信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两者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在这新旧理念交替之际, 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充满着迷惘, 新旧信念的抉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冲击, 难免对具体的课堂教学造成偏差, 甚至迷失方向.为此, 本文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个案进行精细分析与教学反思, 以期待在新课程实施后, 数学课堂教学能起到理想成效.
教师的信念是隐藏教师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为了更好地阐述“教师信念”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我选取了“正弦定理”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正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5的教学内容之一, 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 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 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次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正弦定理, 希望通过本课题探索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1 教学设计
1) 创设一个现实问题情境作为提出问题的背景;
2) 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现实问题, 逐步将现实问题转化、抽象成过渡性数学问题, 解决过渡性问题时需要使用正弦定理, 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揭示解斜三角形的必要性, 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数学实质, 将过渡性问题引伸成一般的数学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边的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角及第三边.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先回答目标问题:在三角形中, 两边与它们的对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2.1 设置情境
利用投影展示:一条河的两岸平行, 河宽d=1 km, 因上游突发洪水, 在洪峰到来之前, 急需将码头A处囤积的重要物资及人员用船转运到正对岸的码头B处或其下游1 km的码头C处.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5 km/h, 水流速度|v2|=3 km/h.
2.2 提出问题
师:为了确定转运方案, 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有关的问题, 将各自的问题经小组 (前后4人为一小组) 汇总整理后交给我.
待各小组将题纸交给老师后, 老师筛选几张有代表性的题纸通过投影向全班展示, 经大家归纳整理后得到如下的5个问题:①船应开往B处还是C处?②船从A开到B, C分别需要多少时间?③船从A到B, C的距离分别是多少?④船从A到B, C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⑤船应向什么方向开, 才能保证沿直线到达B, C?
师:讨论一下, 应该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大家经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要回答问题①, 需要解决问题②, 要解决问题②, 需要先解决问题③和④, 问题③用直角三角形知识可解, 所以重点是解决问题④, 问题④与问题⑤是两个相关问题, 因此,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④和⑤.
师:请同学们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 先在练习本上做出与问题对应的示意图, 明确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怎样求解.
生:船从A开往B的情况如图2 (图略) ,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可求得船在河水中的速度大小|v|及v1与v2的夹角θ.
生:船从A开往C的情况如图3 (图略) , |AD|=|v1|=5, |DE|=|AF|=|v2|=3, 易求得∠AED=∠EAF=45°, 还需求θ及v.我不知道怎样解这两个问题, 因为以前从未解过类似的问题.
师:大家想一下, 这两个问题的数学实质是什么?
部分学生:在三角形中,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角和第三边.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在已知条件下, 若能知道三角形中两条边与其对角这4个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求出另一边的对角.
生:如果另一边的对角已经求出, 那么第三个角也能够求出.只要能知道三角形中两条边与其对角这4个元素的数量关系, 则第三边也可求出.
生:在已知条件下, 如果能知道三角形中三条边和一个角这4个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也能求出第三边和另一边的对角.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好, 只要能知道三角形中两边与它们的对角间的数量关系, 或者三条边与一个角间的数量关系, 则两个问题都能够顺利解决.下面我们先来解答问题:三角形中, 任意两边与其对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3 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以前遇到这种一般问题时, 是怎样处理的?
众学生:先从特殊事例入手, 寻求答案或发现解法.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特例, 可以先在直角三角形中试探一下.
师:请各小组研究在Rt△ABC中, 任意两边及其对角这4个元素间有什么关系?
全班学生哑雀无声.
通过以上教学, 我采取了新的教师信念来指导我的教学行为:①数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②讨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③教师可启发学生, 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与解题步骤.在这种信念的驱驶下, 我理所当然地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 同时给予一定程度的提示,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但是, 在最后节骨眼上, 学生居然得不出正弦定理的比例关系, 此时, 上课时间已过去将近35分钟了.我已不能容忍学生的反应.正在思考着一种替代的教学行为, 以走出困境.这时, 传统的教师信念已经呈现:①数学是符号、等式与运算的汇集;②学生通过聆听教师讲解获得知识;③教师应该清楚明了地向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在这种信念的驱驶下, 我作出了第二个决定, 把得出结论的过程完整地向学生讲了一遍.
3 几点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行为我作了几点反思:
1) 新的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的实施存在两难性.新课程的实施, 涌现了大量的教育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绝大多数的教师是赞同这些新理念.但新课程中有部分教育理念过于理想化与抽象化, 具体实践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教师原有传统的教学信念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已形成思维定势, 一时很难转变.再者, 在如此强大的现实面前, 让教育第一线教师, 拿着所谓的新的理念去走秀课堂, 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而在一节课上, 不惜花更多的时间去情境设计与课前引究, 就为的是课前的几分钟精彩.再如果让学生合作学习, 自学探究去归纳总结某些知识与结论.可一节课45分钟能经得起如此消磨吗?所以, 此时教师内心又会重新燃起旧的信念, 左右着具体的教学.如此形势背景下不得不让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2) 新的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存在相互影响性.教师信念是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大力支撑, 教师信念又影响着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当一个教师备完课, 此时也就意味着这节课将如何上.教师就会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与取舍, 就会发生不同的教学行为.反过来, 教师的教学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教师信念, 因为, 新的教学情境势必对教学行为作出显性与隐性的评估, 教师就会反思与总结, 这就给下一节课的教学行为起到新的升级与完善.所以, 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影响关系.我期待着新课程的实施者与推广者, 不要再一味“居庙堂之高远”, 也能察觉到教学是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
3) 新的教师信念与时代发展存在不可阻挡性.为何实施新课程?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需要创新的理念, 而创新理念就必须有着大批拥有创新理念的人才, 这些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需要长期教育的过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所提出的分组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新的教师信念都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要求的.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新旧思想交替过程是一个长期抗争的过程.所以, 在短时期内一下子让新的教师信念完全取代旧的教师信念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加快其取代的步伐, 期待新课程实施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期与短期的明确量化评价体系, 切莫让旧的理念再拖住历史发展的车轮, 别让“成绩第一”阻滞了新的教师信念.
参考文献
[1]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俞国良, 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 200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