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2024-10-10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通用10篇)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篇1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效性案例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中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案例通过对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效性,从影响中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教学案列:

三角函数中的计算是为学习三角函数奠定基础。所以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在计算这一内容上掌握的程度。在布置做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和“拓展探究题”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列分析:

(一)分析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C层,成绩中等的为B层,学困生的为A层。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等生和学困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基础性作业,供B层和A层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C层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层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A层。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对学困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等生和学困生可适当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在考核时也分层考核,在一张试卷中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和拔高题,基础题和中档题只供A组的同学完成,中档题和拔高题是优、中等生都要完成,而基础题是每个同学都要做的。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值设计不同,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篇2

一、老师精批细改

作业收齐后, 满负荷的教师可以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10本, 不够负荷的教师需要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18~20本, 进行精批细改, 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以便进行分类辅导,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 改进教法。

二、学生自我批改

作业做完后, 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 写出各种解法, 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 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分组批改

将作业按四人小组分开, 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 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 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 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 进行批改。这样, 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 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严谨的学习态度, 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 活跃课堂气氛。

四、师生当面批改

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 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 方法却因人而异。作业做的较好的, 教师应给予表扬, 指出其优点, 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要讽刺挖苦, 应该给予关心爱护, 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 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 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 做耐心的工作, 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种方法, 能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 弥补了周周清和月考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探究设计策略 篇3

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数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一。探究性教学注重增长学生的经验,以知识为桥梁,以实践探究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为最终目标。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探究是在融合分层教学和探究性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對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摸索。本人结合在高中数学作业分层探究的实践,谈谈作业分层探究设计的策略。

一、师生参与的广泛性策略

在作业分层探究中,要求学生广泛参与。这给教师进行作业分层探究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必须做好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作业分层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与体验,提供恰当的探究内容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只有师生全员参与、广泛参与、全程参与,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分层探究的吸引力。

高二4班共44位学生,按照成绩、性别、性格分为11个小组,每组4人,每组选出1人为小组长,负责协调、组织、考勤。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他们都能积极、认真参与到作业分层探究中来。

二、小组成员的合作性策略

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得以利用,使学生资源共享,营造一个不同意见想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多元、开放、民主的小组合作氛围。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小组成员的人际互动,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大胆地提问和讨论,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毫不保留地表现自己,暴露自己。这样,源自学生的生动的教学资源会自然显现出来。

梁润昌同学基础扎实,喜欢做难题,喜欢问问题。当他向我求助时,我没有立即写出整个解答过程或思路。要么,叫他陪我一起细读题目,要么,在关键处反问他该如何处理。有时,他的好朋友A、B(层次较差)也来凑热闹。我就叫他们一起探讨,叫他们先做,能做到哪就做到哪。开始时,他对与差生讨论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厌烦和失望。后来有几次,他准备来问我的问题,被层次较差的好朋友A、B七嘴八舌后,找到灵感,很快就解决了。原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三、分层辅导的及时性策略

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探究情况,不轻易出手相助。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参谋、教练、导演、学生的研究合作者、伙伴与朋友。到了必要的时候,及时跟进,该出手时就出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惟在启发导引”,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探究过程中,要及时抓住关键时机,引导学生对话、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正是在这样的交锋中,学生共享了对方的思想与经验,能产生辐射效果,使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思考与看法,并以此有效地推动探究的进展。

举个临时性分层+优生层辅导差生层+及时辅导的例子。某次堂上巡视,我发现张毅强同学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没掌握好,他的同桌做对了,但是做得很慢。这属于个别现象,不便在全班再讲。于是,我出了几道题,叫他和另外几个没掌握好的同学临时组成学习小组,课后一起探究,可以向同学求助,并且规定第二天,这些人在我办公室进行小测验,测几道换了数字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于是,他们问得可仔细啦,如,移项,十字法分解因式、求根公式、画草图,...。被问的同学回答得不耐烦就被骂。结果,在第二天的小测验中,他们全部顺利过关。

四、探究内容的创新性策略

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 把探究、创新融在一起,注重探究与创新的相互转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会探究的价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从整合探究活动入手,创设丰富的真实情境,设计同伴合作的活动,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对探究的内容进行整合,或有效的加以合并,着重突出课堂的重点;或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将课堂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在探究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才能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有时,可以降低探究内容的难度,着重提高成员的探究兴趣。有时,可以为突破新课的难点,将探究内容设为递进式的提问,作支架式的准备。有时,可以将探究内容与体育学科进行整合。

五、探究时空的灵活性策略

分层探究的时间、空间不固定划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将不再占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而是让学生活动、讨论、实验、辩论、操作。探究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内容、学习者和整个团体达到预定目标的状况。分层探究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课堂内,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了教室和课本桎梏,是开放的。可以在图书馆,可以在学生家里,可以在网络上。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有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六、过程评价的激励性策略

过程评价是多元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的大小是过程评价的重点。对不同层面学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弱化等级判定功能,将评价当做一种激励,当做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导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参与的程度和创新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进行的“扬长”评价,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其价值取向。

张昕晨同学学习比较懒惰,但集体观念强,重视老师的表扬。从他的总体表现来看,我不应该表扬他。有一次,我看见他在书上做了我准备提问的那道题,于是,我装出无意点到他的样子,点了他的学号。结果利用这次机会,尽情地表扬了他和他的小组。接下来,他们组在他的带动下,强劲了好些天。

七、自我评价的反思性策略

《礼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在反思中体验成功,汲取不足,促进内化。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探究活动,可以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可以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和积极思想,升华认识,拓宽视野,并努力践行,提升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高中数学作业分层探究设计,将会在实践中积累出更多的经验。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阶段总结 篇4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的平台,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与要求及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现状令人堪忧,设计好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目前初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现状

1.作业量过大

在现实的教学中,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不管是在发达文明的城市,还是在偏僻落后的乡村,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2.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作业整齐划一,使得一些优秀学生吃不饱,缺少兴趣,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按时完成,整日为作业而作业,疲于奔命,有时就干脆应付一下,照抄别人的作业了事.3.形式单调,缺乏个性

作业形式单

一、陈旧,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致使学生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二、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的现状,我在作业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和实践

(一)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为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1.实施分层作业和自选作业

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将“分层式”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A、B两类,一般规定题2~4题,自选题A、B各1~2题.具体要求:①对后进生,侧重于例题所讲内容和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即每次作业中的规定题.②对中等生,侧重于例题及和例题相似的变式题,即自选题A,但必须完成规定题.③对优生,侧重于应用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题及开发学生智力的拓展题,即自选题B,但也要完成规定题.2.“错题式”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已对学生讲清的问题,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明明当时会做的题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再碰上就又不会做了.于是教师就进行相同题型的大运动量训练,殊不知,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面对这一现状,我时时会陷入深思:什么样的作业纠错更适合学生?于是就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式”作业.所谓“错题式”作业,就是教师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策略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和“人本回归”的目的.3.数学口试作业

数学口试作业是让学生口头表达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是全体学生的日常常规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口试作业的内容分为自选题和选定题两种.自选题有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行确定,可以选择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也可选择其他来源.选定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主要选自作业和练习卷的订正,即选择学生错误率比较高或者概念应用比较强的题目作为口试作业.口试作业的时间由教师定期组织.一般自选题可以在每节新课前5分钟进行,全班同学按顺序进行.选定题每周末安排一次集中进行测评.每次测评后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敢说的习惯和能力.(二)改变单调的作业类型为丰富多彩的全方位作业类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以书面形式的作业为主外,我们还应加强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1.操作性作业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取是多途径的,可以是通过讲解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而获得.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首先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轴对称现象的美,然后带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种美.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可能比一味地讲解概念学生更容易接受.2.实践探究性作业

在学习完解直角三角形后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测量我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并写出你的测量方案和测量结果”.3.调查分析性作业

在学习完平均数、中数、中位数等统计知识后我直接让学生对我班的月考成绩表进行一次数据分析.三、作业设计的成效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了近几年的数学作业实践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1.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设计了富有情景性、生活性和个性化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他们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对完成数学作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甚至有学生出现“偷”卷子做的现象,整个班级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下成长.2.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转变

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为的是让学生以后自己自学,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为的是学生能够以后自己要学.由于教师树立了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学案等形式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的完成作业为主动探索研究,学生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3.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所减轻

通过布置“分层式”作业后,学生从原来重复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再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感到作业量比原来少,心理负担有所减轻,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4.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篇5

结题报告

摘 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二)、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初中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快于小学,因而一开始就感到有些吃力,25.6%的同学认为自己采取与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还有15.6%的同学认为小学数学要远比初中简单,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在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时间上,近一半(43.8%)的学生用了半个学期,32.9%的同学只用了一个月,18.7%的同学用了一个学期,还有14.6%的同学则用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三)、传统作业分析

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3.在初中阶段,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绝非不要作业。

(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题的实验步骤

1、初步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拟定课题实施方案,拟定实验计划,明确课题目标,研究策落。

2、采用个体调查法,分别对6个实验教师,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采用问卷、试卷、课堂听课等方法,初步摸清了教师们的数学专业水平,实际教学能力,科研意愿以及生源情况。情况如下:

其一,教师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理论生疏,对实施教学策落理解不透,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其二,教师都愿意承担实验,但有顾虑,怕教学质量上不去,科研知识少,不知道从何着手,感到困难。

其三,教师数学专业知识不扎实,数学今本共欠缺,对理解教材有困难,难以驾驭教材。

3、试验期间措施

第一,进行小本培训。培训学习内容有新课程继续教育理论,教科研方法,数学实际能力等。

第二、启动实验学科带头人整体实验工程,推动实验不断开展。第三、专业引领,自主探究。请上级业务专家指导,讲座,讲评,实验教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探索实验策落与方法。第四、检查指导,总结完善,实验领导掌握实验动态,定期对实验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不断使实验向前推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课题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作业: A类作业:“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B类作业:“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C类作业:“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甲组: 反应慢,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基础较差。乙组:反应快,但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但潜力较大。丙组:反应快,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扎实,整体素质较高。学生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两次考试和两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另一组。如甲组的同学可以进入乙组,乙组的可以进入到丙组。当然,若丙组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退回到乙组,乙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甲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操作:首先教师精心选习题,分量恰当、难易适度,增加探索和创新题。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制定对应的分层练习题,使相关练习置于各种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分层要有梯度,在学生自主作业、自愿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然后设计每个学生作业学分制,能自主完成比自己原有的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加分”予以鼓励。甲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鼓励研究“B类作业”;乙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和“B类作业”,鼓励研究“C类作业”;丙组学生必须完成“B类作业”和“C类作业”,鼓励和甲组结为帮扶对子。各组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争取当天作业当天清理,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对于那些大胆研究“高一级题目”的同学,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帮助甲组的同学,更要表扬奖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四、取得的显著成果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本人所任的九年级班级成绩在每次考试中,一直名列第一。

2、发表论文

我的论文《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发表早主流期刊《中学数学》上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 篇6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设计

一 意义与价值

现代课程理论的观点——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作出科学合理安排的一种构想。教学设计直接反映出教师的业务水平,反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对新课标的把握尺寸,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所以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把“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子课题研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是教师在教学方法有新的突破,在教学艺术出具特色,在教学风格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为培养特色教师奠定基础,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及非智力因素。二 研究目的

1、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节齐全,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扣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科学严谨,不能有形式无内容,也不能

有内容不注重形式,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所设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测试而实现的。

2、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是对教学内容的定位,是确定教学内容三维目标的主要依据,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贯穿分层教学思想,在备、讲、改、辅、作业等诸多环节中体现分层教学思想。、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设计要在科学合理可行的基础上,又要体现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三 研究内容

1、学生情况分层分析:

对学生学习改内容时,要分析各层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该内容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对各层学生进行测试和访谈,学习该内容可能存在的困难对各层学生进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分层方法。、教学内容分层分析:

教学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分析;教学内容所在单元的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体现的教学思想分层分析;教学内容在各层学生中应掌握的程度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分层分析。

3、教学目标分层分析:

研读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及分层教学的基本思想,针对每层学生的自身特征,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层上,即根据“最近发展区域”原理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侧重各有不同,但目标分层不是减少目标,分层是手段,是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时,要体现学生个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过程分层

⑴新课导入分层,揭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用问题引领新课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自己学”,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是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有意识的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

上巧妙的造成悬念,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⑵授课内容分层,讲授新知识时属于理解型的知识和技能应全部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体现的思维方法要求A,B层学生掌握,C层学生只作为了解内容;讲解例题时应以课本上的例题作为母题,应用变式训练方法引申为一题三问的递进式训练题,并明确要求每层学生应掌握的程度。

⑶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时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得各层学生都能达到提高和发展,对于C层学生的作业要求以课本上的例题为标准,量少难度低,以模仿性、知识性为主,A层上的学生则可以减少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上的学生可以选作A层和B层上的部分作业。

⑷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分层,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式即学生独立完成型、学生合作学习型、探究式学习型。

四 教学反思分层,、教学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主要从教材分析以及学生分析的角度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主要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和各层学生的反映情况及课后测评。

3、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和问题的深度分析分层,认真反思各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那些环节上效果是突出的,那些环节上偏离教师的设想,那些环节上动态生成的知识比较多。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阶段总结 篇7

一、目前初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现状

1. 作业量过大

在现实的教学中, 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 成了负担. 不管是在发达文明的城市, 还是在偏僻落后的乡村, 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 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 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 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

2. 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作业整齐划一, 使得一些优秀学生吃不饱, 缺少兴趣, 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按时完成, 整日为作业而作业, 疲于奔命, 有时就干脆应付一下, 照抄别人的作业了事.

3. 形式单调 , 缺乏个性

作业形式单一、陈旧 , 内容枯燥 , 脱离了学 生的实际 生活, 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 致使学生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 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的现状, 我在作业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和实践

(一 ) 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为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1. 实施分层作业和自选作业

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 更何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 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将“分层式”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A、B两类, 一般规定题2~4题, 自选题A、B各1~2题. 具体要求:1对后进生, 侧重于例题所讲内容和例题相仿的基本题, 即每次作业中的规定题. 2对中等生, 侧重于例题及和例题相似的变式题, 即自选题A, 但必须完成规定题. 3对优生, 侧重于应用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题及开发学生智力的拓展题, 即自选题B, 但也要完成规定题.

2. “错题式”作业

在教学中, 教师最不能理解的是, 明明已对学生讲清的问题, 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 明明当时会做的题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再碰上就又不会做了. 于是教师就进行相同题型的大运动量训练, 殊不知, 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 面对这一现状, 我时时会陷入深思:什么样的作业纠错更适合学生? 于是就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式”作业. 所谓“错题式”作业, 就是教师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 制定策略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和“人本回归”的目的.

3. 数学口试作业

数学口试作业是让学生口头表达对数学题目的理解, 是全体学生的日常常规性作业, 旨在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口试作业的内容分为自选题和选定题两种. 自选题有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行确定, 可以选择课本中的例题、习题, 也可选择其他来源. 选定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 主要选自作业和练习卷的订正, 即选择学生错误率比较高或者概念应用比较强的题目作为口试作业. 口试作业的时间由教师定期组织. 一般自选题可以在每节新课前5分钟进行, 全班同学按顺序进行. 选定题每周末安排一次集中进行测评. 每次测评 后一定要 及时给予 评价,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培养敢说的习惯和能力.

(二) 改变单调的作业类型为丰富多彩的全方位作业类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了以书面形式的作业为主外, 我们还应加强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

1. 操作性作业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取是多途径的, 可以是通过讲解而获得, 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而获得. 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 首先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轴对称现象的美, 然后带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种美.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可能比一味地讲解概念学生更容易接受.

2. 实践探究性作业

在学习完解直角三角形后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测量我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 并写出你的测量方案和测量结果”.

3. 调查分析性作业

在学习完平均数、中数、中位数等统计知识后我直接让学生对我班的月考成绩表进行一次数据分析.

三、作业设计的成效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 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了近几年的数学作业实践探索, 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设计了富有情景性、生活性和个性化的作业, 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他们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 对完成数学作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甚至有学生出现“偷”卷子做的现象, 整个班级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下成长.

2. 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转变

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 为的是让学生以后自己自学, 教师要求学生学习, 为的是学生能够以后自己要学. 由于教师树立了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通过设计学案等形式作业, 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学生由被动的完成作业为主动探索研究, 学生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 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 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所减轻

通过布置“分层式”作业后, 学生从原来重复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 不再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 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感到作业量比原来少, 心理负担有所减轻, 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4. 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浅析农村高中英语作业的分层设计 篇8

【关键词】英语作业;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为什么要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

1、新课标和新高考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2] 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任何形式的英語教学都不能一视同仁,应该做到因人而异。有效性、多样化的作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3]

而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开始,浙江将实施新的高考和招生方案,方案的目的是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的基础上个性发展。虽然英语还是每位学生必考的科目,但是英语必修课走班制度和分层教学必然是大势所趋。如此一来,英语作业的分层也将势在必行。

2、农村高中的学情决定。在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中,如果考入了农村普高,那么他必然有一门或者几门科目是相当薄弱的。男生的英语一般较差,而女生的英语相对较好;来自城区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较好,而来自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对较差。这就导致了一个班级英语成绩参差不齐而且差距很大。比如本人现在所教的高一(8)班,虽然是学生的自主招生班,但是从中考的分数来看差距还是挺大的。中考英语最高分有117分,最低只有80分;110分以上有7人,90分不到的有8人。还有8位非浙江籍的学生,中考成绩只有90多分,而且英语口语和单词记忆能力差。显然,给所有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不仅违背了教学原则,而且这种“一刀切”的作业方式使得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所以为了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在农村高中中必然要实施作业的分成设计。

二、如何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有差异地完成自己的个性作业,使学生完成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我会把班里的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学生是英语基础和成绩比较好,学习主动性自觉性都较强的学生;C层学生是英语基础较薄弱,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比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学生。而每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发展变化随时会做出调整。但是作业的分层不是教师给学生“分类”,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特别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1、因人定量。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量。例如学生的朗读作业,对于C层学生,我要求他们在早自修当中对于至少把课文朗读3遍。而A层学生只要求把课文读一遍,剩余的时间自己安排。

2、因人定度。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比如在布置定语从句练习的时候,对于C层学生我只让他们做最基础的定语从句关系词填空题,因为他们对于各关系词用法掌握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简单基础的填关系词能够让他们进一步加强课堂所学的各个关系词的用法;对于B层学生,除了做几题关系词填空题之外,我还增加了一些关于定语从句的改错题,中等生对于各个关系词的用法和区分有所了解,所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稍有难度的改错题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能力的提升;对于A层学生,我会提供一些定语从句高考题或者难度接近高考的题目给他们做。

3、因人定时。不同的学生做英语作业的时间也是不同的。C层学生完成一份作业的时间可能比A层学生要多花一倍。而传统的作业布置势必会导致C层学生和部分B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就会出现作业的不完成和抄袭作业的情况。长期以来就会形成做作业的恶性循环,英语作业对他们而言就成了一纸空文,英语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4、个体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个人的作业。比如我会给班级里英语书写潦草或者书写不够清楚规范的学生每周额外布置英语单词或者文章的书写作业,通过每周一笔一划的书写,逐渐地改正其潦草或者不规范的英语书写。

5、因人评价。除了英语作业要分层布置,对于作业的评价也要分层。比如单词默写,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C层学生60分就算通过,B层学生要70分,而A层学生就要80分。

以上都是本人正在积极尝试的做法,通过几个月的尝试,本人所教的班级英语成绩比中考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考英语全校成绩倒数60人中,本人所教的班级中占了6.67%,而到期中考时只有1.67%;中考英语全校成绩前60人中,本人所教的班级中占了18.33%,而到期中考时达到了26.67%。中考英语班级平均分要比另一个自主班低,到了期中考已经超过了另一个自主班。

三、实施作业分层的思考

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是英语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随着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作业的分层设计也必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对学自己有分析有评价,他们英语的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中。[4]而从本人的自身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英语作业的分层是可行的。俗话说的好: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只有真正设计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去完成作业,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本人也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

困惑一:要做到作业的分层,教师一定要备足课。随便的作业布置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每次作业的分层布置之中,有很大的时间会花在寻找合适的练习和作业,把各个题目分类汇编,这准备时间不亚于备一节公开课的时间。每次作业这样设计,对教师的时间精力,备课效率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今后教学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困惑二:每次的作业讲评课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考验。特别是讲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作业,如何做到既涉及到全体学生,又兼顾个体学生?在讲解A层学生作业的同时如何去关注B层和C层学生?目前我的做法是涉及到个体的作业都是学生先自己思考,有问题在下课之后来问我。但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真正处理分层作业讲解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我今后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人对于高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实践和摸索,希望本人肤浅的看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待今后有更有效的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佛年.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心得 篇9

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新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能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外通过布置合理的目标任务(即作业)能对课堂教学起有效的补充作用,更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布置除了传统的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多元化的目标。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下简单谈谈在作业布置中的几点心得:

二、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设置作业。

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学有余力的综合型的练习),中等生可选B(本次课内容上略有升华的),学困生可选A(本课的基础知识,可面向全体学生))。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这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做到少而精,形式多样。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天两天甚至一两周的时间。

例如,在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在学折线统计时,让生上网搜索这些图(如某地区一个月的天气变化统计图等),并对统计图做以分析。如学习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知各种物品的价位,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老师布置学生,到超市购物,把自己购买的物品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学习了时间后,回家自己制作一个漂亮的钟表模型,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就掌握了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并可以和家长玩“你说我拨”的时间游戏等形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作业布置可追求索性与开放性,拓宽学生的视野,释放作业的思维性。

心理学家说,如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作业,使他们不感兴趣,也就不愿动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作业也应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乐于完成。教师必须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的,也可以是展示创作成果的。如让生观察某一现象,编个数学故事、制作学具等,这些毫无思想制约的作业,学生做得既有兴趣,又培养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探索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布置教学案例 篇10

一、注重差异,尊重差异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是有差异的。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差异还不够明显,所以平时我们的作业是分为两个等级: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要求每个孩子都做,提高题也让每个同学去尝试,但要求不同。如何通过分层作业,让孩子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我对作业的内容、形式作了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案例1] 教学进位加法后,教师出示:9+2,9+3,9+4,9+5,9+6这一组算式。

1、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将这组算式作为一组巩固练习来完成。

2、发现:有不少学生从中发现了规律——和的个位比加数少“1”,这个“1”是用来将9凑成10的,这一层次的要求发展了全班80%学生的思维。

3、尝试:学生发现规律后,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出示“□+□=14”,实现认知的螺旋上升,从而真正落实个别化教育的思想,实施因材施教。[案例2]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教师出示课本70页第5题,“有10张1角,10张2角,10张5角的人民币,怎样付8角钱?”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师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三种不同要求:

1、会正确说出至少一种付8角钱的方法。

2、会正确说出至少三种付8角钱的方法。

3、能利用按顺序思考的方法,把所有可能付钱的方法一一列举,并找出你认为最方便的一种方法。这三种不同要求,更多地给孩子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一层比一层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求新求趣的欲望,特别是对第三层的要求,包含了数学中列举的思想,为之后的精英教育打下基础。

二、每周增加一课时的开放题训练

一年级的教材内容比较少,而课时量比较充足,所以开学初我们就把教材上的内容安排每周四课时上,定每周五为开放题日,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孩子。周五的开放题一般为5题,对于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只需要掌握其中的1~2题,有些孩子都要求掌握。每做对一题就奖励一颗星,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在保证基础水平的同时增加个性化的作业

上一篇:黄粱梦中心校2018年提升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下一篇: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