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述职报告

2024-08-08

国际贸易述职报告(精选8篇)

国际贸易述职报告 篇1

国际贸易实习报告-国际贸易实习报告 国际贸易暑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实习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十字路口之一,不论你是什么专业,实习之后都要写一份实习报告。下面是小编怎专门整理的:国际贸易暑期实习报告。欢迎参阅,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实习报告栏目。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大三已经结束了,老师要求我们在大三的暑假进行实习,而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

让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加强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专业水平。

在整个具体实习过程中,真是地接触到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并对医药保健进出口这一行业有了深入彻底的了解,体会到贸易进程中不同当事人他们所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了公司的内外部运作策略,接触到真实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平台。

在这实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明白了跟别人的差距所作,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这个暑假,我经过学校安排到广东省纺织集团旗下的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

出口公司实习。公司是属国营公司,创立已有30多年历史,但因为经营不善,资金出现问题,而被国营的纺织集团收购。在大集团的带领下,公司显得更有建树,发展得更加有活力,公司董事指出,公司的运营状况不断地改善。明确地说,公司是一间代理进出口公司,主要为委托人做代理业务,收取代理费用。

一段时间后,小刘就让我熟悉抽检部分。公司的仓库是在芳村,去到那里,因为是约了检验单位去那为要出口的珠柏猴散这批药物进行抽检,所以我们到仓库首先就要把外包装拆掉,方便检验单位工作,检验单位比较苛刻,要求很高,我们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把所以准备工作做好,否则他们就会说要推倒下一期再约时间。因为有些货在3楼有些在4楼,我们奔波在两层楼间,还要不断跟他们通电话,在门口专人迎接,本来人手就不够,准备时间也越来越短,状况出现混乱。进行抽检,把货物都按编号编好,因为这批货分开几个仓放的,不同的货量要抽检相应比例的货样,把货样拿出来后,再用检验单位所带来的封条重新将外包装封好。编好并把它们装好后,回到仓库的值班室把单据填好。来之前小刘就已经把不同批号的货单(必须要做的工序,方便检货时核对等。)归类好,但检验单位人员老是把货的批号看漏!老是说我们做的单有问题,也把其它相关的单据都混淆!害得我们要不断地跟她们核对,跟好货和单。一次抽检就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抽检这个过程,极其的繁琐!货物种类多,单据也较多,核实就越繁琐。即使是做了五年的老员工,面对这一环节还是觉得很难应付,可见,做贸易需要很大的能耐,付出的也会很多……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良多,跟课本所学的更有切身体会,也从中充分认识了走向社会工作

自身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更需要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

首先,必须加强外语学习。进出口贸易,很大程度上,外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要件,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外语是我们与客户交流的桥梁,贸易流程中贸易函电、单证等都充分应用到,只有掌握外语,才能自如驾驭与外贸业务中。所以未来时间里,我必须不断加强外语学习,提高外语熟悉程度。

其次,总结自身不足。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贸易行业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有待提高,很多细节工作要有更多的充分认识。整个流程下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规避贸易风险,就要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搞好人际关系。这一因素在贸易行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开拓业务的同时就是拓宽人际关系网。人脉广才能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工作上很多事情也因此变得容易解决,更容易沟通,掌握更多的客户资料,最大程度地

减少风险。

在将来我会继续把认真学习的心态保持下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贸易实际操作水平,充分利用所有锻炼机会,逐步向资深贸易人员迈进。

国际贸易述职报告 篇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中国加入W T O,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国际贸易实务这一专业也日趋热门。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一所高校均开设了这一专业;这种快速增长导致了行内就业时竞争激烈,一次就业难度增加。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毕能否胜任日常有关国贸实务工作,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呢?学校的培养方案,是不是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呢?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经济贸易系对用人单位进行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为接下来要进行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做好铺垫。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企业背景信息

2、企业人才资源现状

3、请企业对调查项目选项作选择

三、调查说明

1、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界定为某高校06级毕业生能调查到的所有的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鉴于国贸实务学生的毕业去向未必和专业完全对口的问题,我们也调查了部分没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2、调查实施

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送发。问卷由封闭式和开放式题目构成。对于其中两个需要排序的题目,我们采取了赋分统计的方法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排序。调查从2009年2月1日开始,至2009年3月8日结束。

3、问卷回收

本次调查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4 2 7份,个别问卷存在某个别题空答的情况,我们统计时对空答的题目不算入统计。

四、调查结果

1、企业背景信息

1.1企业业务领域集中在商业和IT业,服务行业所占比例大。

所调查的企业中,181(44%)家企业属于商业领域,108(25%)家企业属于IT业,其他领域占了25%。金融、证券、保险业、外贸代理业、农业、旅游业6项一共占了16%。

在收回的问卷中,1 7 1家企业属于服务业(4 3%),其次是制造业6 8家(17%),贸易62家(16%),其他60(15%)家,流通业25家(6%),物流业5家(1%)。调查现显示,服务业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

1.2企业性质方面民企和个体占绝大部分,绝大多数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所调查的问卷中,有171(47%)家企业属于民企,135(37%)家企业属于个体。国企12%,三资4%。从大环境来看,在这个多种企业性质共存的社会里,民企和个体的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

调查表显示,200人以下的企业有230家(60%),200-500人的104家(27%),这两项相加就占了总数的87%。结合1.3的结果来看,民企和个体企业居多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人数绝大部分在500人以下。

2、企业人才资源状况

2.1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人才为主

所调查企业人员的学历中,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80%。其中本科346人,专科357人,总数相差不大,高中相对较少,有255人,专科学历的人是最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总共占20%,其中硕士116人,博士66人,博士后50人。由此可见,企业所需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专科人才。

2.2企业对国贸实务毕业生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企业反映毕业生仅有书面知识

该题是一项多选题,从面上看,企业对毕业生看法褒贬不一。

在肯定毕业生的企业中,有14%的企业认为国贸实务毕业生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表现出专业的水平;12%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

企业认为国贸毕业生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仅有书面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3 6%的企业选择了上述选项。15%的企业认为且知识结构设计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1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

还有7%的企业认为各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差异太大,难以确定毕业生的能力特点。

2.3约六成企业认可国贸毕业生各种资格认证,企业认为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是报关员、国际商务师和报检员。

调查显示,59%的企业认可各种资格证书的。其中39%的企业认为各种资格认证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的人才。也有14%的企业认为各种认证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

在这个题目中,2 1 2家企业选择了报关员,占了总数的31%。其次是国际商务师178票,报检员176票,均约占总数的26%。单证员、外销员、货代员共占了17%。

3、企业对几个调查项目选项所作的选择

3.1初级人才是企业主要需求人才;企业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高。

在企业人才需求层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初级人才是企业主要需求人才。初级人才选项共计503票,占总票数的44%。其次需求量大的是复合型人才,占19%。中级人才,高级人才分别占14%和13%。

在返回的406份问卷中中要求学生英语达到四级水平的有192个,占总数的48%,六级水平的127个,占总数的31%。三级只占6%。13%的企业要求学生掌握一门非英语语言。

3.2国贸实务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是企业认为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应首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与忠诚度、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能力等是企业在选择人才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调查显示,不管是从得票还是得分来看,国贸实务管理、国际金融、信息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会知识、贸易谈判、市场营销等知识与技能都排在前几位。其中信息资源管理列居选票数的第三位和重要性的第一位。出口项目组织规划、职业培训、电子支付等知识技能排序较靠后。

企业认为国贸实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一题个多选题,总共列出了20种国贸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允许企业最多选10项并按重要性排序。总计结果按照得票和得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职业道德与忠诚度、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是企业对国贸人才提出的必要素质,专业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能力,市场推广开拓能力;理论政策水平等是企业对国贸实务人才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潜在的领导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抵御诱惑定力等方面的素质不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内容。

3.3企业解决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需求的方法主要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

被调查企业中43%的企业选择了依托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2 4%的企业选择了依托外贸代理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需求;1 9%的企业选择了自己在工作中培养;另有14%的企业选择了接受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

3.4国贸实务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中,加强与培养能力是最主要的。

这是一道开放式题目,要求用人单位做主观答题。我们对424份作答的问卷进行了总结,统计结果如(表1)。

五、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从企业背景信息分析市场风向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最具潜力的就业领域,如服务行业中的中低端,商业、IT业这些领域涉及范围广,人才需求量大,是就业机会最大的领域,这是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客观反映。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量的企业急需一线的既掌握相关外贸专业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蓬勃发展的非公企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据统计,山东省和一些地方的人才招聘会,非公企业提供的岗位占到了70%至80%。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看,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中企业总数的99.5%以上是中小型企业,全部劳动力的65%至80%在中小型企业中就业。国贸实务毕业生就职于中小企业,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2、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必须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量企业急需一线国贸实务人才,而正真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不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在校期间实践量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调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在注重英语学习的同时,注意教学知识的更新;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

基础性和专业基础性课程,大部分应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传授。而英语的教学需要在各个环节不断加强,保证每个学期均有英语教学,其中重点在贸易英语会话及英语谈判的教学,一些专业课,如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等要采用双语教学。除公共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外,开设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需求。

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应积极增加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设立与之相契合的特定场景或案例的方式,创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环境,做到对症下药,增加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与操作能力。像大三阶段,教育的方式该以学生的兼职学习、定岗实习的时间,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学校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3、进行专业的职业证书培训

很多企业表示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太看重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格证书。但近六成企业还是认可学生的资格认证证书的。我们要做的关键是要提高资格认证的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代表学生真正的能力和实际水平。

目前社会上各种资格认知机构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证书和实际能力不成正比,这些现象使一些企业对资格认证的含金量持怀疑态度。学校应该推荐学生参加权威机构或部门的认证考试,同时做好相关的培训辅导工作,使学生真的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分析,研究判断国际贸易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势,进一步剖析国际国内贸易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本分类和素质要求。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企业,调查,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桂珍,石庆仁,郑彦.优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杨亚娟,牛文学,张栓举.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2008,(11).

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报告 篇3

2013年12月,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巴厘一揽子协议》。这是WTO成员取得的重大成果,也象征着对全球贸易、增长和发展的促进。在此前多年,WTO均没有发表磋商成果,多边贸易体系也因此受到质疑。《巴厘一揽子协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巴厘部长宣言》中,部长们重申了“将WTO作为全球贸易的首要平台进行磋商、执行贸易规则、解决争端、推动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以上承诺明确表明,各国愿意以巴厘岛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契机,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为在2014年抓住这一契机,有必要回顾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面临的挑战,并考虑如何制定政策加以解决。

激增的贸易保护

2013年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政策制定者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制止和扭转这一趋势

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全球新增407项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救济行动,而在上一份年度报告中,这一数量为308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了1.3%的全球商品进口(价值约为2400亿美元),这在原有国际贸易限制措施和其他阻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阻碍。

2013年,各国报告的贸易救济行动共355项,其中绝大部分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同2012年一样,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行动也超过了终止的贸易救济行动。

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有217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2%),终止调查或现有关税的有138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1%)。显然贸易救济行动正在增加,成员国应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13年,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至107项,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62项。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终止贸易救济行动的数量,仅占报告中总措施数量的1/3,这显示了多边贸易限制措施与贸易便利措施的比例。

2013年WTO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显示,WTO成员在努力抵住国内压力,消除贸易壁垒。当然,一些成员出现后退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需牢记的是,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在原有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基础上新增的,这些措施抵消了贸易在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的潜力。成员国应关注原有和新贸易限制措施的累积效应的风险。在这方面,G20国家有责任为其他WTO成员树立榜样和信心,这也是WTO下一步成功进行多边贸易自由化所必需的。

多边贸易发展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的积极成果为逐步重振多边贸易体系提供了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成功举行的一个因素是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视。在巴厘岛会议之前,各国对WTO能否管理和向前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存有疑义。巴厘岛会议部长们重申了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在此基础上WTO成员需考虑如何在国内提高多边贸易合作益处的认识和支持。取得本国支持,能使WTO成员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后巴厘工作计划,并且是以比过去几年应对多哈回合谈判挑战时更大胆和更少限制的方式。

多边贸易体系的价值对各国而言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对大经济体与小经济体不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对初级产品的出口国与制成品或服务的出口国也不同。要发挥WTO的磋商功能,所有成员都应作好妥协的准备。

每一成员的谈判政治授权均会影响多边贸易体系的整体福利,而这整体福利需要各成员商业利益的实现和成功的磋商来达成。这在全球经济变化时期是一个特别挑战。

WTO成员(包括那些发达的和发展中的最大贸易国)需要一个良好运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来管理其贸易关系。各成员也需关注WTO工作的“发展”要素以及如何使小国和欠发达成员从多边贸易体系中获益,因为小国在处理贸易关系时受到更多的限制。多边贸易体系对防止国际经济碎片化和两极化至关重要。

曾有人提出质疑,WTO不能有效地应对贸易、生产、技术模式发展和供应链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已经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贸易多边主义本身不需要进行更新。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还有很多遗留的传统贸易壁垒和贸易扭曲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多数WTO成员贸易政策事项的核心。

关注区域贸易谈判

区域贸易谈判和协定是多边贸易体系演进的重要分支

在本年度报告期间,各成员向WTO通报了23项区域贸易协定(RTAs),目前区域贸易协定的总数已达250个。2013年,各成员在继续原有谈判的同时也发起了一些新的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其中包括占世界贸易和GDP比重很大的成员之间进行的谈判。在继续第九次部长会议决定相关工作时,WTO成员很自然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新的地区贸易协定将怎样影响多边贸易体系?

当前地区贸易协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多个大的区域协定正处在磋商阶段。不论是从预期规模、参与方所占的经济比重,还是对制定全球标准的影响来看,这些大的区域协定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上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

这说明了WTO成员在处理区域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体系之间的关系上需继续努力。一方面这一工作有助于确保这些新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在建立暂时性的区域贸易协定透明机制方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透明机制应永久化。

另一方面,也应审视重振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CRTA)对地区主义的系统影响。秘书处对此曾作研究,反思如何设计和磋商区域贸易协定确保其与多边贸易体系协调运行,并考虑到第三方的利益。

WTO下设有很多支撑WTO规则有效性的透明机制,这些透明机制的良好运行有助于WTO的日常工作。但WTO透明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如WTO协定中设想的那样理想。

事实上,通报国内新贸易措施的成员数量并不多,并且从2012年的38个下降至2013年的35个。各时期的贸易监测情况似乎能反映多数跨境贸易措施,但却不能反映影响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境内贸易措施,包括补贴、国家援助、经济支持措施、公共采购、国内法规等。

提高贸易及贸易相关措施的透明度,是影响WTO核心职能的重要因素。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对WTO协议的执行非常关键。这是磋商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贸易争端,也是WTO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和贸易监测活动实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提高WTO在透明度方面的职能并不需要新的授权,而仅需要遵循现行的规则。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 篇4

系部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班级国贸04-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莱州市草编艺术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主要研究莱州市草艺品出口贸易的优势,及其所在地人文地理优势,还有生产加工的过程介绍和改进建议,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观望,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方向研究。

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介绍莱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

2.介绍草编艺术品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3.对其加工材料的来源做研究

4.对其市场生存能力做研究介绍

5.草编艺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6.举例研究齐生产成本和利润

7.对其销售和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8.分析与其他草艺品出口地(国)的产品对比

9.对其销售.加工流程做分析研究

10.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生产销售的问题

11.对生产和销售提出改进意见

12.对草编艺术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3、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根据国内的一系列研究情况综合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按照其宗旨和基本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履行谈判中承诺的市场开放的义务,将为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外开放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更为宽松、透明、稳定。这毫无疑问将为国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两面效应,后一点是我们尤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同的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中国外贸企业而言,“入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和中国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中国自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颁布第一部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用了整整时间。到法律框架已经日渐成熟,总的来看,中国外资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朝更开放自由的方向转变或转型时期,中国的外资法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可占。

理论上讲外贸企业应具有进出口功能,但由于某一时期中国特定的环境因素,假如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使得出口功能对中国外贸企业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无法自己生产产品出口,它们必须寻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出口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竞争力范畴,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

按照迈克尔(E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参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因素,我们根据海关统计数据,采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指标,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筛选评价。贸易竞争指数=Xi-Mi/Xi+Mi,其中Mi、Xi为某i产品的进出口额)。此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某i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

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外贸企业类型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不同的是,我们将纺织品与资源性产品分开,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存在的差异是,纺织品的竞争力要远高于其它产品,也高于资源性产品,但其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国内的分析结果一致。从总体上讲,目前中国的化工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尚无巨大优势可言,但必须看到,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要高于化工品及有关产品,而且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可能要高于其贸易竞争指数所反映的状况。因为在这些产品的`出口额中,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相关进口额高居不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目前具有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其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逐年上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的选择空间,很可能被继续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2.国外的外贸政策及其企业的发展:(以欧洲国家为例)

欧洲大部分国家对外贸易采取全方位开放的自由贸易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商品的进出口基本上是自由流通,元配额限制。但是,部分国家为了保护其自身的利益,在自由化贸易中也有些规定和限制,如:对农产品(肉类、牛奶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花卉等)采取限制进口和生产补贴。特别是西欧国家对待不同国别执行没有区别的关税政策,为了鼓励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些采取低关税的税率政策。关税税率总水平很低,平均为5%左右,其全部互免工业产品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其他商品全部享受最优惠的低关税。

欧洲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也是世界金融重要中心,经济发展稳定,资金雄厚,政局稳定,这些因素使他们成了一个较好的投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本输出区域。

洲的许多外贸企业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十分慎重,不轻易签订合同,一旦签了合同,则视签了约的合同为法律,不会随意修改,并能很好地执行合同。他们的外贸企业在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做贸易时,首先做好充足的资信调查,以免上当;其次他们严把质量关,对产品质量要求严谨,一定会选择信誉好的企业;第三如果发生一些纠纷,他们则会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的国际法等解决纠纷。

3.同时欧洲政府为促进企业“走出去”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政府帮助企业“走出去”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出口和鼓励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做法如下:

(1).设立促进外向型经济的专门机构。例如19原联邦经济劳动局和联邦外经局合并,组成直属联邦国务秘书的经济总局(SECO)。该局对内提供政策咨询,对外代表国家、经济界和企业的利益,开展涉及投资和贸易的谈判,并签署相关协议。

(2).设立法律框架。为了争取更大程度的投资自由化,联邦经济总局积极与外国政府商签投资保护双边协议(目前已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此类协议)。

(3).为企业提供出口风险担保和投资风险担保。出口风险担保(ERG)始于上世纪30年代,随着出口和担保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例如自1980年起,瑞士对出口风险担保实行了改革,总体方向是建立出口风险担保基金,依照风险大小收取担保费用,以达到收支平衡。投资风险担保(IRG)主要用来赔付由于发展中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战争等原因而遭受的损失,其作用近年来有所下降。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草编艺术品一直是以手工编制为主要生产方式,这也是其价值的所在,但由于是手工编制对其规格.质量都会有一定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希望得到好的方法解决。还有销售出口,方面经常会出现到期交不了货的情况,在此也想将这个问题完善。

5、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主要思路是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文献法、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公务员之家:

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年(3月—6月)

3月1日-3月20日查询有关网站,选题并填写课题表;

3月21日-3月28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月29日-4月3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填写开题报告;

4月4日-4月30日完成论文一稿;

5月1日-5月16日完成论文二稿;

5月17日-5月27日定稿;

5月28日-6月3日整理相关材料、打印、答辩。

7、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张维新.让企业摆脱政策不确定性的困扰.01期.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张平华.1月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第15页.

《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D·钱德勒.云南出版社,.

《经济发展环境中的社会信用问题研究》——曾斌求,彭积龙.湖南省统计局综合研究社.

《品牌全球化之舞》——张冰.期.

《企业战略观念在中国的演变》——郑友林.年.

《2008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王长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李向阳.选自《求是》.

《产业竞争理论》——迈克尔E波特.

《经济学原理》——N格列高里曼昆(美).机械工业出版社—12出版.

《ManagerialEconomics&OrganizationalArchitecture》,JamesBrickley,McGraw-Hill,3e,2004

《InternationalEconomics》,Salvatore,JohnWiley&Sons,7e,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所在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1.利用SimTrade提供的各项资源,做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2.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及产品。

3.使用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

4.掌握信用证支付方式的CIF贸易术语的贸易流程。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与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

5.根据磋商内容,正确使用贸易术语与结算方式签订外销合同。6.根据磋商内容做好备货工作,正确签订国内购销合同。7.正确判断市场走向,做好库存管理。

8.正确填写各种单据(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报关、议付单据,进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开证申请)。

9.学会合理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

10.体会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互动关系。

二、实习方法: 上机模拟操作

三、实习软件: SIMTRADE软件

四、实习时间: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17周、18周。

五、实验内容: 信用证(L/C)支付条件下的CIF贸易合同流程。

六、实验过程:

我们做的信用证(L/C)支付条件下的CIF贸易合同流程,每人担任三个角色,进口商、出口商和工厂。

首先,我们按照流程从注册公司开始,建立三个不同角色的公司。接着进口

商选择目标产品与交易对象,做好市场调查,发布广告和供求信息,选择出口商进行接洽,而出口商同样选择适合的工厂进行商贸交易,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订立合同。这一路下来十分顺畅,但从填单开始,一切就变得疑云重重了。尽管参照着样本,但还是问题百出。在填合同时,货物描述总是不准确,最后才明白,衣服的颜色深蓝应该是“dark blue”而不是“deep blue”,这才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其次,也是最棘手的时候,填制进出口预算表。尽管公式、计算方法全都给的很明确,但就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且牵涉到汇率换算,总是出错,不能得出合理的报价。这时,我不得不搬出了所有相关的教材,进行术业专攻。最终,在同学的帮助和自我不断潜心钻研的情况下,我终于完成了预算。得以进行以后的流程。

最后,资金不足的问题。不管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总是出现资金不足,我仔细回想后,终于明白,由于对业务操作的不熟悉,发广告时留错了邮箱,于是重复发了好多广告,而离最初的预算也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最恼火的是我竟然不知道到底应该向银行贷多少款才够用,于是每次一点点,结果贷了好多次,回想一下要是这个过程发生在现实工作中,估计我早就被公司炒鱿鱼了。

整个过程是从签订外销合同,到租船订舱、检验、产地证、保险、送货、报关、装船出口,直至押汇(或托收)、交单、结汇、核销、退税,这些是每笔进出口业务必经的过程。填单到最后时一切都很顺利,只是一些日期需要记得很清楚,单子的代号很多,要注意分清。很多同学在贸易进行时遇到了许多意外情况,致使贸易未完便终结,虽然我没有遇到,但这也让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整个流程是否合理,特别是作为进口商,保险是否足够保障货物的安全,避免功败垂成,一无所得还要惨受损失。

七、实现目标:

1、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

2、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

3、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

国际贸易课程综合报告 篇6

浅谈我国企业对美国“337条款”的应对

试论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业务中的风险与防范 103 试论中国对WTO成员国地位的合理运用

CEPA条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建议 105 中韩经贸合作的分析和思考

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单据缮制应注意的问题

对利率、汇率与GDP相互关系的思考

试析我国出口退税新政策

当前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10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发展我国技术贸易的措施与对策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2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113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关于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

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剖析

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贸易纠纷

低价出口的利弊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加入WTO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问题研究

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浅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自由贸易发展的影响 122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分析

技术差距理论在制造业产品出口中的运用分析 124 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26 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比较研究 127 浅谈当前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应诉策略

论中美关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争议

国际贸易中的代理制度与我国的外贸代理制 130 国际贸易中的专利权保护问题研究

纺织业国际市场结构及我国纺织业竞争策略选择 132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口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看我国海外投资的发展 134 海外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

贸易摩擦及其解决机制的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反补贴调查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我国政府行为选择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

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发达国家实行“有条件的”开放服务市场原因分析 143 出口信用保险浅析

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145 浅析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146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经济安全思考

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148 浅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跨国公司的新特征 14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151 汇率改革对我国国际贸易平衡的影响

152 国际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分析

153 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研究

154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创建竞争优势的途径 155 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贸易新特点及企业的对策 156 论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回避非关税壁垒

157 对国际贸易中的假冒伪劣问题的思考

158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159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160 反思我国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倾向

161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162 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内容概要 篇7

一、三个基本理念

整合思维基础上构建的《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特别关注组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以提高组织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沟通效率。在该框架中,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三个基本理念是:为组织和其他方创造价值、资本、价值创造过程。

1.为组织和其他方创造价值。

IIRC认为,组织持续创造价值表现为资本因组织的商业活动和产出而增加、减少或者转化。具体而言,此类价值由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为组织自身创造的价值,其内涵是为组织的财务资本提供者带来经济回报;二是为除财务资本提供者之外的其他方创造的价值,如组织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创造的价值。财务资本提供者密切关注组织为自己带来的价值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同时,IIRC认为当组织为其他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影响到该组织为财务资本提供者创造价值时,财务资本提供者也会对组织为其他方创造的价值感兴趣。因此,组织为资本提供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与为其他方创造价值的能力是相关的。

如图1所示,组织通过广泛的活动、互动和关系与其他方相联系。比如,客户对组织的商业活动和产出的满意度;供应商与组织交易的意愿及交易条件;业务伙伴同意与组织共同采取的计划;组织自身的声誉;对组织获得社会许可,开展经营活动所施加的条件;供应链条件或法律要求的约束等。当这些互动、活动和关系对组织为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至关重要时,应将其纳入综合报告范畴。为了突出利益相关者这一基本思想,《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将这一理念提升到三个基本理念的首要位置。

2.资本。

营利性组织的成功与各种形态的资本密不可分,《国际综合报告框架》中将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本分为六种:财务、制造、智力、人力、社会与关系以及自然资本。

如果将营利性组织视为一个不断循环的实体,那么其资金池就是财务资本。财务资本可以通过融资(如举债、增发股票、申请政府补助等)手段获得,也可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创造的可被用于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

相较于财务资本,以有形物体(如厂房、设备、建筑物等)出现的制造资本更易识别。需要注意的是,制造资本通常由其他组织生产,但也包括由本组织制造并用于销售或留作自用的资产。

智力资本是组织拥有或可控的、基于知识的无形资本,常见的如知识产权、隐性知识、系统、程序和协议等。

人力资本指组织中个体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以及个体的创新动力和组织经验。具体包括:组织中个体赞同并支持组织的治理框架、风险管理方法、道德价值观;员工理解、制定并执行组织的战略;员工的忠诚度和改善流程、产品和服务的动机等。

在开放系统观的视角下,无论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均是根植于大环境下的不同利益参与者,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结盟活动。组织必须重视并有效协调自身与所处大环境下的其他有关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与关系资本具体涵盖:共同的规范及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与组织形成的品牌和声誉相关的无形资本;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已经形成或力图构建和保护的关键利益关系、信任关系等。

自然资本是组织在存续期内所必需的环境和资源,如矿产、树木、生物、大气、水资源,甚至生态系统。

并非所有资本对所有组织都具有同等重要性或适用性。尽管大多数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各类资本,但其重要程度不同,因此IIRC并不主张将全部资本纳入综合报告中。总体而言,关于资本的分类和界定IIRC基本上维持了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但是,IIRC也表示,组织可以采用与框架不同的分类方式,但不论组织采用何种分类方式,都应当以框架中的类别作为指导,以确保组织不会忽略被使用的或有影响力的资本。

3.价值创造过程。

如图2 所示,价值创造过程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治理层如何优化商业模式,不断提高经营活动效益的永续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条件、技术变革、社会问题和环境挑战组成的外部环境构成了组织的经营环境。治理层一方面有责任创建合适的监督机构,支持组织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要统筹经营活动。商业模式下,组织利用各种资本作为投入,并通过组织的经营活动将其转化为产品。组织的商业模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强,该组织的长期生存能力也越强。

二、指导原则

1.重视战略和着眼未来。

综合报告有必要阐明当前组织的战略以及战略如何与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以提升组织价值,同时还需要对战略和资本之间的相关情况加以描述。要做到既重视战略又着眼未来,综合报告编制者必须对核心问题予以披露,如关键资本能否持续获得,在战略实现过程中现有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是否具有可承受性等。正式框架十分关注综合报告中披露的具有面向未来特征的非财务信息。尽管基于未来的信息的不确定性高于历史信息,但不能因此排除这类信息。在某些地区,存在法律或者监管部门要求营利性组织对某些面向未来的信息做出披露或声明,以强调在战略实现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2.信息连通性。

综合报告要显示对组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相互关联性和依赖关系的全貌。营利性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整合思维的应用越深,信息连通性就越能够在管理报告、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继而体现在综合报告中。信息连通性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信息之间的连通性:

(1)内容元素。综合报告将各内容元素融为一体,以从整体上反映动态的组织活动和系统的相互作用。比如对现有资源配置的分析,以及组织如何组合这些资源或做出进一步投资以实现其目标绩效;发现新的风险和机遇时,如何调整组织战略的信息;将组织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步伐的加快和放缓、社会期望的变化、因地球资源枯竭造成的资源短缺等。

(2)历史、现在和未来。组织对其从过去到现在的活动进行分析,可用于支持评估已报告的关于从现在到未来期间信息的合理性。此外,对组织从过去到现在这一期间的相关情况做出说明也有助于分析当前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质量。

(3)资本。主要表现为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权衡关系,以及其可用性、质量和价格可承受性对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

(4)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主要表现为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如:研发决策、技术、专业知识或人力资源投资对预期收益增长乃至目标市场份额的意义;环境政策、能源效率、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以及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对成本消减和新商机的意义;长期客户关系、客户满意度或声誉对收益和利润增长的意义。

(5)定量和定性信息。为保证综合报告恰当地反应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定性和定量信息都十分必要,而且两者互为基础。主要业绩指标作为叙述性说明的一部分,可成为连通定量与定性信息的有效方式。信息使用者在利用信息进行评估时,会将组织提供的信息和其他来源信息结合考虑,而不是分开阅读。所以,《国际综合报告框架》要求组织的全部沟通文件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综合报告的定量指标与治理层所使用的内部指标相一致。

(6)与管理相关的信息、董事会受托责任完成情况信息及对外披露信息。

(7)综合报告中的信息、组织的其他沟通文件中的信息以及其他来源信息。IIRC认为,当综合报告的结构逻辑性强,列报规范,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并且运用有效的搜索工具时,信息连通性和整体实用性均会得到提高。因此,可通过运用信息和沟通技术,提高对信息的搜索、访问、合并、连接、自定义、重新使用或分析能力。

3.利益相关者关系。

组织生存环境中存在众多利益相关者,其中组织与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特别要关注这类关系的质量水平和性质属性。通过对关系的聚焦可以反映组织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程度。正如图2所显示的,尽管价值创造在形式上通过组织体现,但组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是价值创造的本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支撑《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将利益相关者关系视作指导原则的理论基石。

4.重要性与简洁性。

重要性是指综合报告编制者应对与价值创造能力有实质性影响的事件予以披露。简洁性则要求综合报告在提供充足信息的同时避免冗余。

5.可靠性和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一份综合报告应涵盖所有重要事项(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事项),且要保证报告本身不存在重大差错。可靠性是由内部机制(如有效的内部报告系统)来增强的独立的外部保障。

三、内容要素

《国际综合报告框架》中的内容要素由七部分组成,即组织概览和外部环境、治理、机会与风险、商业模式、战略和资源配置、前景展望和绩效,以下就其中四要素做简单介绍。

1.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组织“做什么,如何做,怎样赚钱”的问题,换言之,就是通过经营活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和成果的循环体系,其本质是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问题。《国际综合报告框架》是向组织提供的一个编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框架的对象是每一个组织,而不是整个产业链,而商业模式则是每一个组织的核心要素,足见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2.战略和资源配置。

战略是组织的一系列选择,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性规划过程,是对组织整体性、长期性课题的规划。关于战略的披露至关重要,利益相关者可通过战略明晰组织现在、未来打算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与组织有关的其他组织希望通过综合报告了解该组织的内部资源配置与战略是否得到有效地结合,战略与组织各项内容元素之间的关联是否紧密。特别是当组织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时,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们更加关心自身在组织战略中的参与情况。与战略不同,策略是构成组织内部中层和底层的目标和措施。就战略与策略概念本身的宽度和广度而言,战略能更好地体现框架制定者将组织视为一个循环系统的整合观。

3.前景展望。

前景展望侧重于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组织在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挑战,以及这些风险和挑战对组织的业务模式和未来绩效的潜在影响。《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强调,组织陈述的期望和意图应始终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前景展望应与组织把握机遇的能力、对组织的竞争力状况、市场定位及其对风险所进行的符合实际的评估相称。

4.绩效。

简而言之,绩效是组织在报告期间经营成果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总称。《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希望通过对绩效的披露,描述组织战略的完成程度和组织对资本的影响程度。绩效由定性和定量信息组成,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状态、组织对资本的影响、机构如何应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需求与利益等。

四、正式框架发布的意义及对我国的启示

自2010 年8 月IIRC成立到《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发布,其间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尽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应用该框架的条件仍不成熟,但该框架的发布不仅折射出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对非财务信息的深度渴求,更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意义所在。继南非正式向上市公司授权使用综合报告之后,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交综合报告,否则,需就未提交的原因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此后,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上市公司纷纷采用综合报告,如微软、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大公司。

《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可持续理念更适应现今世界重要能源有限和商业环境复杂的形势。我国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尽管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尚未对大陆股民发布综合报告,但截至2014 年年底,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提供社会责任报告,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认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社会责任报告不能完全等同于综合报告,因为社会责任报告未能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合理整合,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综合报告有关问题的研究,做好框架应用的准备工作和前期建设,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提高,为帮助利益相关者预测组织的发展前景和价值创造能力,综合报告这种全新的报告形式浮出水面。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具体内容,认为该框架的应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综合报告,框架,基本理念,指导原则,内容要素

参考文献

尹蘅.整合报告的国际发展与经验借鉴[J].财会月刊,2014(9).

杨敏,刘光中,陆建桥等.综合报告国际发展冬天及我国应对举措[J].会计研究,2012(9).

网络财务报告:二维国际比较透视 篇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量的剧增,各国公司纷纷开始运用互联网披露企业与财务信息。网络报告具有低成本、大容量、高频率、广触及与高速传播等优势,然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充分利用了网络报告的这些优势。在实务操作中,各国公司披露网络财务报告的比例有所不同,而且,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与列报形式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对网络财务报告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了解现存的差异并探讨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规范全球网络财务报告很有必要。

一、内容与列报形式:国际比较的二维

网络财务报告(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IFR)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布企业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包括列报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网络财务报告。列报形式维度从静态向动态形式发展,静态形式包括文本、图画等;动态形式包括音频、视频以及可与用户互动的其他表现形式。与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相比,网络财务报告的最大特点是支持动态的、可与用户互动的列报形式。内容维度从财务报告的部分数据摘要向超越传统财务报告范围的方向发展。与纸质报告相比,网络财务报告额外发布财务信息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比较网络财务报告在各国的发展现状可以从这两个维度着手。如图1所示:

图1以内容与列报形式为坐标,以传统纸质报告的内容与列报形式为基准,把网络财务报告划分为四个象限。第Ⅰ象限,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比纸质报告的内容少,基本上是一些财务数据摘要,但是列报形式水平超过了纸质样式,利用了纸质样式不可能实现的动态表现形式;第II象限,内容维度已超出纸质报告的内容范围,列报形式也运用了动态表现形式;第III象限,网络财务报告内容与第I象限类似,仅是一些财务数据摘要,但列报形式只是纸质财务报告的电子版本,仍以静态形式呈报;第IV象限,内容包括年报以外的额外信息,但列报形式仍是纸质报告的电子版本,也属于静态表现形式。

二、差异比较

Debreceny,Gray,Rahman(简称DGR,2002)按内容与列报形式两个维度对22个国家共660家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DGR按内容与列报形式二维定义了IFR的数值,分别为0、1、2、3。内容维度分为四类:无网络财务报告为0;财务报告摘要内容为1;财务报告的全部内容为2;超出纸质报告的额外内容为3。列报形式分为三类:无网站为0;静态列报形式为1(与纸质报告相当);动态列报形式为2(包括超链接,音频、视频与数据库存取等)。如表1所示:

DGR把研究样本所在国分为六个组:(1)“新兴”国家(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智利);(2)“拉丁语系”国家(意大利、西班牙);(3)“法语-德语-日语”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南朝鲜);(4)“亚洲-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南非);(5)“日耳曼”国家(瑞典、丹麦、挪威);(6)“盎格鲁-美国”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与英国)。研究结果表明,各组网络财务报告的列报形式与内容都呈现出差异,具体见表2。

表2的数据表明,样本总体660家公司中有95家公司没有建立网站,此外,另有155家公司建立了网站却没有披露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列报形式维度的平均数为1.35,说明列报形式已超越静态形式,正向动态形式发展;而内容维度的平均数为1.51,说明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还少于纸质报告的内容,各公司总体上还未充分利用网络财务报告超大容量的优势。

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家各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列报形式维度方面,“新兴”组国家平均数只有1.04,几乎仍处于静态形式;“拉丁语系”组的平均数为1.10,略高于新兴组国家,但也以静态形式为主;“法语-德语-日语”组平均数为1.51,样本公司中动态列报的公司总数(85)超过了静态列报的公司数(56),可以推测该组国家的公司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亚洲-殖民地”组平均数为1.21,但该组国家披露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司中,运用动态形式的公司数(39)超过了运用静态形式的公司数(31),造成平均数较低的原因是有22%的公司未建立网站;“日耳曼”组平均数为1.38,有接近半数(49%)的公司运用动态列报形式;“盎格鲁-美国”组平均数最高为1.61,而其中美国公司的平均数为1.83,样本中高达83%的公司运用了动态列报形式,美国也是所有样本中列报形式平均数最高的国家,这与美国网络技术走在世界前沿不无关系。

内容维度方面,各国差异更大。诸如“盎格鲁-美国”组(1.84)、“日耳曼”组(1.87)、“法语-德语-日语”组(1.78)的平均数超过了总体平均数1.51,其中美国(2.20)、加拿大(2.53)、瑞典(2.13)、德国(2.03)、法国(2.30)已超出了纸质报告的内容范围,提供额外的信息;而“拉丁语系”组平均数只有0.98、“新兴”组的平均数为1.05、“亚洲-殖民地”组1.09,这几组国家的许多公司建立了网站却没有披露财务报告,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大部分是财务数据摘要,还没有一家公司在网上提供完整的财务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披露总体水平较高的国家,其披露网络财务报告的比例较高、内容更完整,而且网络财务报告的列报形式更为先进。

三、原因探析

上述分析表明,各国之间以及一国之内的各公司所披露的网络财务报告内容与列报形式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内容与列报形式也依赖于不同的社会环境。

(一)因特网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

因特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尽管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及全球,但其在各个国家的应用程度还是有所差异的。一方面,若公司所在国互联网已非常普及,信息用户会希望公司将更多的信息放在互联网上,以方便其获取信息。同理,若公司认为其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很多是互联网用户,则会更愿意披露网络财务报告;另一方面,各国之间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这也可能影响了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若公司已建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是否在网上披露财务报告只需权衡提供财务报告部分的成本与效益,无需考虑公司网站建设与维护这一沉没成本,成本效益较高,从而提高了公司披露网络财务报告的积极性。

(二)管理当局的观念创新

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而观念创新是管理当局从事创新行为的前提。在网络经济时代,有些企业的管理当局能马上意识到并及时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建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或披露财务信息,提高其竞争能力;而有些企业可能仍然保持旧有的观念,停留在传统的心智模式上,落后于互联网前进的步伐。因此,不同国家及一国之内各企业管理当局观念创新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网络财务报告的差异。此外,管理当局对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有所不同,包括有纸质报告的“补充”“替代”以及“创新”三种,内容与列报形式的不同组合体现了公司的披露战略。

(三)技术创新的步伐

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一个国家网络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程度。因此,各国技术力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各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差异。美国的信息技术总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互联网的产生到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出,美国的技术力量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国家往往是以美国的技术为参照标准,各国之间对技术创新的跟进力度差异又影响了其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步伐。

(四)相关的法律制度

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众多优势的同时,还将衍生出一些法律问题,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些潜在的诉讼风险。比如,信息使用者利用超链接进入到第三方网站,特别是链接到分析师的网站获取信息时,若企业没有适当的免责声明,投资者可能会认为所有与公司网站相链接的其他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均具有相同程度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当信息使用者因其他网站提供的信息导致决策失误时,可能仍会怪罪于公司,引起潜在的诉讼风险。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公司虽然有意在网上披露财务报告,但又惧于潜在的法律风险而举足不前。因此,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问题亟待解决,各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将影响该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程度。

(五)跨国公司的数量

跨越国界管理是跨国公司的一大特征,由于时空的限制,跨国公司的管理更具复杂性。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超越国界,在全球的任一角落,只要拥有电脑并能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访问公司发出的信息,这使母子公司之间的垂直管理或各子公司之间的横向交流都非常便捷。因此,跨国公司将更有可能运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的工具,开展网络财务管理,从而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因此可以推想,跨国公司数量多的国家,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

(六)企业资本结构

虽然大多数企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等),但其具体的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在不同国家则可能完全不同。Lang与Lundholm(1993)研究发现,介入权益资本市场的公司更可能从事自愿披露行为。在发行股票之前,管理者往往自愿披露有利的信息。当然,若市场对负面信息的反应不是很强烈的话,管理者也会披露一些负面信息。此外,Ball(1995)发现,高权益性筹资的国家比高债务筹资的国家披露水平要高。这是因为权益投资者比债权人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要求公司披露更多的信息。同理,若一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为了吸引资金,企业就会不断地在改进财务报告上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财务报告的要求和动力都会比较高。

(七)民族文化特性

经济组织的各种形式植根于文化与制度之中。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对各国的会计制度和实务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一个保密程度较高的社会中,企业保守秘密的倾向将影响会计信息的报告与披露。保密倾向越强,对外报告中披露的信息量就越少,信息资料的质量也往往不高。而在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社会中,社会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尽可能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以满足各个利益集团的需要。因此,文化的差异可能影响到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维度。

(八)缺乏统一的网络财务报告准则

上一篇:预备期党小组考察意见下一篇:护理部业务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