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与故乡散文

2024-12-28

游子与故乡散文(共11篇)

游子与故乡散文 篇1

游子与故乡的情感散文

八十年代末,一首风靡全国,轰轰烈烈,众所周知的歌曲《我热恋的故乡》,深切地道出了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虽然那时的故乡有着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男人们为它累弯了腰,女人们也为它锁紧了眉。但是热爱她的儿女们仍然激情昂扬地唱着: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您变得地肥水美……

多么炽热沸腾的一颗爱乡之心啊!多么真挚而美好的向往之情啊!回首昨天,展望今天,改革春风的浪潮唤醒了我们中国的这块神州大地,时代赋予了我们中华儿女又一个崭新的名字:打工者。

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怀揣着对改变命运,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勇敢地走出大山,背负的行囊里不仅装着御寒的衣裳,更有着一家老小的未来和希望。融入城市的钢筋水泥,汇入城市的霓虹灯火,为了家人和梦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在异乡。

望着离别站台上双鬓染白的父母,眼里噙满泪水的妻子,还有那天真可爱的儿女们朝你挥手。你铮铮男儿心也被一股锥心的刺痛攫住。你何尝不想与他们朝夕相处,乐享天伦之福?可是为了能创造出明天美好的幸福生活,你们不得不去外面广阔的天地打拼。

于是,广袤的乡村由最初的热闹陷入了冷清。从前那繁忙而喧嚣的农耕景象,那瓜果飘香,鸡鸭成群,牛羊满坡,四世同堂的原始风光不浮现了。留下的都是势单力薄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这种见惯不怪的现象又诞生了一个新鲜的名词: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正是他们这群参差不齐的队伍重新定位成了担负农活,家务的主力军。老人们彷佛一下变回了年轻,他们重拾锄头游走在田间地头;不但要自已担水做饭,还要兼顾照料孙子,孙女们的学习,生活。小心翼翼地发挥着余热。妇女们也是一边打理农活,一边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及嗷嗷待哺的幼儿。那样凡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一肩挑,不是单身胜似单身的双重角色,谁不唏嘘呢?!

那些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们在外最企盼的又是什么?是忙碌了一天能给家里父母,妻儿通上一个电话,聊上一次视频。只要一听到父母,妻儿那熟悉的声音,一天劳作的艰辛便会荡然无存。一看见他们那熟悉的身影,那思念的潮汐便会洗却了满身的疲惫。无数个夜晚他们都会枕着一首归心的牧歌,游戈在甜蜜的梦乡……

慈爱的父母啊:您们在家可一定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已。家里的农活就不要再做了吧,辛苦勤俭一辈子也该歇歇了。您们不生病,就是对儿最大的安慰。

亲爱的儿女啊:你们在家要好好学习,孝顺长辈哟!只要你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为父再苦再累心也甜呐。请原谅父亲不能随时在身边陪伴你们的成长。因为我搬起了砖头就无法抱你,抱起了你就无法养家啊。我都恨不得能像哪吒那样长出三头六臂来矣。

亲爱的老婆:虽然我们聚少离多,过着新时代的“牛郎织女”生活,但是请你相信,我们暂时的别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你用多少个不眠之夜一针一线绣出的绣花鞋垫,让我垫在脚下,暖在心上。我知道那是你殷切的祈盼我踏踏实实走四方,平平安安回家乡。

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在异乡落地生根,但我们终久是要落叶归根。隆重的春节里,无论我们相距多远,我们都要顶风冒雪地赶回家大团圆,过新年啊……

斗转星移,踏梅寻香自寒来。如今我们的家园早己是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了:乡村里条条公路直达家,户户老屋换新装。家里家电一应俱全。红砖白墙的高楼別墅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刷叫人眼前一亮!一辆辆私家车欢快地飞奔在城乡无界线的幸福大道上……咱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热恋的故乡!正如三毛歌里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我们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和目标一一为了游子梦中的橄榄树,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有朝一日把我们美丽家园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游子与故乡散文 篇2

黄晳暎,1943年1月4日出生于中国长春,8·15光复后回国,毕业于东国大哲学系。庆北高中在读时凭借发表在《思想界》的《立石附近》入选了新人文学奖,1970年创作了以越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塔》回归文坛。初期的作品大多数都受到了唯美主义的影响,这一面比起同时代的作家来说,他的文章更加流畅,叙述上更有优势。1971年发表的《客地》,被评价为战后韩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劳动小说,《客地》突破了他一贯的唯美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以现实主义为背景,真实反映了民众的悲欢离合。此后又陆续创作了反映南北战争时期的战争悲剧《韩氏年代记》、《去森浦的路》,成为韩国民众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二、《去森浦的路》归属意义分析

心灵的故乡到底在哪里?黄晳暎的小说《去森浦的路》是一部遗失故乡,却给我们展现了真实生活的感人作品。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在急速的产业化过程中丧失了故乡和漂泊在异乡的游民的悲欢离合。下面主要从归属本能和人物性格以及具体内容展开详细的分析。

1. 归属本能的心境

原来游子与文学作品就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前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主人公中最多的类型就是游子。可是从1970年结合现代的时代背景,又重新在韩国的小说中看见游子们的身影。被夺去了故乡的人们,失了根的人们再次粉墨登场讲述了他们悲伤的故事。只是从前传奇的主人公游子们都是没有烦恼,只是冒险与放浪的存在,现在韩国小说里所展现的游子们大多都是被冷落和没有希望的存在。

《去森浦的路》讲述的是流浪劳动者的归乡之路。故事的背景是从一个冬天的早晨开始到那天下午之间发生的故事,虽然只是那么短的时间里,主人公却对自己的“前生”进行了回顾。“森浦”是小说里“乌托邦”的设定,为了去理想里的“乌托邦”用旅行构造形成了空间的构造。对于与英达一起同行去森浦的打零工的郑氏而言,森浦不仅仅只是故乡,而是闲暇又富饶的安居之处,原因就是他从荒废的生活中开始想从故乡得到补偿的安乐的归属本能。但他并没有能到达他的“乌托邦”。他所想的“乌托邦”结果因为事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而变得面目全非。英达从开始对“乌托邦”的茫然感,到再次理解和感受到了郑氏的悲哀跟失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家对于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致和到位。当然作家没有用善意的视线来看待都市的城市化建设。从他的其他作品里可以看出,堕落为杀人犯的都市贫民,丧失了人间的自然性和善良的本性,最终导致了可悲的结局。在这里的都市只是感受不到人间美,而是冷冰冰的人间炼狱。这样的话,游子们对于“归乡”与家庭意识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文章中郑氏、英达、白桦虽然没有特别的言语表现,但在字里行间,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对于家乡浓浓的思念和不可缺失的归属意识。

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带有着回归意识的本能,有着家人和自己童年美好回忆的故乡,就是那个回归的目的地。这里的“回归”换而言之,就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虽然记忆中的森浦与现实中的森浦有很大的差异,但为了那断不开的思念而找寻的路显得更加不寻常的美好。

2. 人物性格分析

小说里郑氏的回归故乡意识特别受到注目。他结束了数十年的流浪生活,想要回到故乡的理由只是“没什么……就是年纪大了,想回去看看”,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他许久以来的流浪生活和监狱生活的痕迹。无论是在茅屋里听了白桦的过去,他喃喃自语道“细算起来,整个世界不都是苦海吗……”的样子,还是听了英达讲述玉子的故事所说的“人啊,时间长了不见也就自然忘记了”。话中可以看出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现实的生活还是有本质认识的。小说的高潮部分是最后场景的悲剧化。向着故乡的郑氏听了老人的话,变得茫然又失望。森浦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森浦。他最后的故乡也失去了的茫然若失在这里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中作家没有直接写出他的姓名,而是详细描述出他的年龄,更加着重笔墨地突出他与自身年龄的不相符合,对于世间疾苦的深刻反省及认识。

相对于郑氏,作家对于英达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个十足的浪子。从被“青州嫂”的丈夫捉奸在床和第一次与白桦见面的场景,可以看出他放浪不羁的性格。比起郑氏,英达的回归意识显得并不那么明显。听了森浦因为事业化的加速建设而面目全非的消息,“太好了!咱们可以在那儿的工地上找活儿干了。”从他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失乡的过程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新的发展和希望。

小说中命名的方法也有独特的创造性。白桦的名字就是有寓意。白桦的名字听起来,读者们都会想到白色的花,可以想象出她纯洁又一尘不染的形象。但她却是在“海鸥之家”难以置信地度过了三年的青春时光。英达背着白桦的场面和三个人聚集在茅屋里讲述各自故事的时候,白桦说:“我虽然叫白桦,可这个是假名……我的真名,谁也不告诉。”可却在小说的末尾告诉了郑氏和英达,她的真名叫李典礼。她告诉他们本名的原因也就感受到他们所给予的温暖的人情和关怀。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再也不想用白桦这样讽刺的名字生活,从李典礼的本名里给读者投影出希望与信任。

三、结论

70年代韩国开发独裁主义促成了产业化的加速。离开了农村的失乡人最终却因为社会的发展,而真正地失去了心灵的归属地。小说里的森浦既可以认为是现实中存在的空间,也是假想中的空间。森浦是交织着这个社会里最底层生活的人们的哀唤和希望的空间,从而真实刻画了生活中劳动者悲欢离合的样子。从对《去森浦的路》中的归属意义进行探讨,可以直视产业化建设对于现代生活的弊端。

参考文献

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诗句 篇3

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唐·无名氏《句》 独树孤舟,早秋寒夜,点染萧瑟的气氛。

●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

唐·张乔《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孤舟万里,应泊犹行,相伴唯星。归程与归心均可想见。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江空。

唐·李益《水宿闻雁》 写夜难寐,起望江空,星月交辉,乡情无限。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贬官岭外,不知家里怎样,此次回乡,迫切地要知道家里情况,生怕家人受牵连而遭到迫害,反而不敢向人打听。但许多人离乡的久了,一旦回乡,心情也会有点异乎平常的.感觉。

●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唐·卢僎《南楼望》 登楼远望,因思念家乡而伤心落泪的许多人中竟没有一个和我同一个故乡的人啊。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唐·杜牧《边上闻胡笳》 离乡万里,边塞无春,对日暮愁云,情何以堪。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唐·杜牧《寄兄弟》 只身远离故乡,梦里归程迢迢,独眠思家不寐,倍觉秋夜漫漫。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唐·杜牧《旅宿》 远梦:此指远方家乡之梦。 侵晓:天将亮。

●乡书无雁到家迟。

唐·许浑《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 乡书没有鸿雁传达,到家乡一定会迟了。

●故园此去千余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唐·顾况《忆故园》 故乡在北边相隔千余里,只能在春梦里夜夜神游。说明除了梦就无法回归,回乡之难,不言而喻。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唐·钱起《江行》 远:远去。 书:书信。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唐·罗邺《雁二首》 写出江楼月夜思乡之情。从对面着笔,其忆更深。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上江上几人还。

唐·卢纶《长安春望》 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的故乡,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心回去呢?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了,但思家的游子,又有几人能够回到故乡呢?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唐·吴融《赴职酬过便桥书怀》 无限乡愁客思,谁个知晓?但有萋萋芳草,渺渺斜阳。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唐·王建《水夫谣》 何所值:有什么价值呢? 去:离开。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王涯《赠远》 雁足:古代以“雁足”为传送书信人的代称。 雁不传书,而新月又吐,时日流逝,相见何时。怀远之情,其何能无!

●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了了:清清楚楚。 眉方开:心情舒畅而眉头才展开。 归期无日,故乡可望而不可即,愁眉岂得展!

●山长水远无消息。

唐·李涉《六叹》 山长水远: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书抵千金。

唐·李绅《端州工亭得家书二首》 远书:远方来的书信。

●秋来见月多归思。

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 归思:怀念故乡的情思。

●十年流水见归心。

唐·罗隐《皇陂》 归心:回家的念头。

●异乡久为客,寒宵频梦归。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

唐·于武陵《客中》 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深切之情。

●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唐·杜俨《客中作》 愁边改:在思愁里边改变。 还:回到。 梦里始得还乡,怎能不愁思萦怀,频添白发!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游子思念家乡的散文:回家 篇4

当我走出乌海火车站时,我没有闻到刺鼻的煤气味。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和星光交相辉映,如同天上的仙境般迷离了我的双眼。

我家住在国税小区,这是乌海市的黄金地带。前面就是广场和公园。曾经的我,在那里度过了很多难忘的美好时光。

当晨曦刚刚爬上窗台,我随父亲走出家门。

我挽着父亲的胳膊,沿着人行道慢慢地走着。小城变样了。我走的时候,最高的楼是电业大楼十四层,如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它们在朝霞里对我这个游子列队欢迎。

公园也变了,一条条用瓷砖铺设的小径,从锦缎般的草丛中穿过,中间地带有湖水小桥,湖水旁是垂柳花卉。 微风拂过,垂柳依依,湖水微波荡漾,感觉特别地凉爽舒适。

我听父亲说,乌海所有的居民胡同都铺上了砖,所以多大的风,也刮不起沙子了,那种“下土”的日子没有了。柴煤禁止入内,只许烧无烟煤。而且黄河水引进城边,分成大小人工湖,四周人工栽树千万棵。因为黄河水的到来,雨水也多了。在城郊又建了一个现代化模式的小区,“滨河小区”。吃完饭叫你弟弟用轿车拉着你逛逛吧,就怕你舍不得走了。爸爸笑着说。

我心里说,难怪发生巨变,这乌海市有了好领导了!几年功夫,竟然把乌海从一个“病秧子“”,变成了纯美的少妇。

我为当年忍受不了家乡的黄沙、缺雨、煤烟味道,而逃离了故乡的行为,脸红了!

湖光山色故乡与蓝莓的散文 篇5

故乡、家乡与蓝莓,这一串美丽的文字,像一句袅袅娜娜的诗。因此,我用一首小诗来描述一下她们的美好:

串串白银南北风,芳菲凝聚两乡情。

陈疃小镇山川美,映照湖光意韵生。

三月分的一天晚上,在网上偶尔欣赏到了蓝莓花开的胜景,那一嘟噜,一嘟噜……剔透玲珑的白色小花,花朵上的小蜜蜂,正在亲吻着花蕊。这优美细腻,温馨可人的美,和着浓浓的乡情,不顾一切的向我扑来,让我感动不已!那只蜜蜂被我的目光有所惊扰,翅膀徐徐而动,仿佛要展翅飞翔。人们正在蓝莓园里辛勤劳作,像极了采蜜的蝴蝶和蜜蜂,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动人的场景啊!

蓝梅花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纯美的花。这次美好的幸遇,使我几天以来,心中一直春光荡漾!此刻我在想:是否阳春三月的每一天,都会美得让人惊奇!

我之所以能欣赏到这么美丽温柔的花朵,是有日照诗词学会会长辛崇发先生发来的一个蓝莓花竞放的帖子,他是我的一位高雅的朋友。他告诉我说:“这是陈疃镇温室里种植的蓝莓,是为了环境的保护,因为蓝莓抗病害较强,不用怎么打药……”我禁不住哦一声,说:“我只知道,我的家乡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兴安岭一带有很多野生蓝莓,怎么也没想到日照老家也能种植蓝莓,真是太神奇了!”我在家乡时经常吃到蓝莓果,蓝莓果干,蓝莓唐……酸酸的,甜甜的,还带着清香的味道,非常好吃!但我从没看见过蓝莓开花,原来蓝莓的花是这般的美丽!今天真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了!

虽然不是亲眼目睹,但当我打开这个意义不同的帖子,扑面而来的美丽和温馨,心里便生出柔柔的感动!仿佛闻到了花儿吐出的淡淡的清香,也仿佛听到她细声细语的述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在网上观赏蓝梅花,一点都不减她美丽动人的仙姿!真可谓是:

日暖蓝莓绽故乡,大棚不锁好风光。

深山怎堪藏龙女,网海赏花嗅远香。

其实,只要你心中有远方,只你要懂得欣赏,无论是浩瀚的网海,还是现实中的大千世界,到处都有迷人的`风光!我一遍一遍地欣赏着这晶莹剔透唯美唯善的,清香飘逸的花朵,竟然是来自我的家乡黑龙江,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这使我想起当年,自己离开故乡来到东北的情景……当然时代不同,我离开故乡仿佛是一种逃离,一种无可奈何……而蓝莓是为了寻找美丽的梦想,或许是为了那抹“湖光山色”而来的。但我相信,她肯定不是为了拥有那一抹美丽的风景,而是为了点缀这方山水!

是的,因着她的到来,我的故乡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这美好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拉近了我的家乡与故乡的距离,仿佛只是零距离;家乡即故乡,故乡也是家乡!

最近又得知山东老家的市场上,已经摆满了闪灼着蓝光的黑珍珠般的新鲜蓝莓果。在欣喜之中,嘴里溢着酸酸甜甜的味道,这种神秘的感觉,使不禁心驰神往了。多么想亲自把那珍珠般的蓝莓果,轻轻地捧在手里,捏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尝一下故乡甜美的味道!此刻的心情,用一首小诗来表达:

网络无形远近天,流光莓果味香甜。

观赏品尝故人意,似在老家山水间。

陈疃镇被称为“蓝莓之乡”,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8万亩,鲜果产量在1400吨左右,产值近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蓝莓还被誉为“引领时代的金果”,可谓是名副其实。为何蓝莓会受人们这般青睐,还被誉为那么高的荣誉?我想,一定是因为蓝莓果经济效益很高,而且营养丰富,并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它有保护视力、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预防脑血管疾病、治疗眼病以及抗癌等功效。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近几年,蓝莓果的市场价格非常客观,新鲜的蓝莓果大约每公斤在50以上,这是种植蓝莓果的价格。东北野生新鲜蓝莓果,价格更是惊人。大约每公斤在100至300之间。它不但经济效益高的惊人,而且对环境美化及保护也有很大好处。蓝莓的种植,对环境美化,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息息相关的。我有时在想,这些蓝色的小精灵,她们自祖国最北部的高寒地区,来到了日照温带地区安家落户,应该算是乔迁吧。这也许是她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梦想!

蓝莓还有很多传奇故事:据民间传说,蓝莓本是长白山天池的龙女,为了百姓安宁与妖怪英勇作战,最后与妖怪同归于尽。后来长白山天池的周围,就长出漫山遍野的蓝莓果……

如今,蓝莓已经是日照水库美丽善良的“龙女”了。她定会护佑日照的山山水水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日照”,那金光闪闪的两个大字,即使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只要一想起,眼前都会亮闪闪,身上就会暖呵呵地!此刻,又仿佛回到了美丽的故乡,在碧海蓝天水汽缭绕之中,观赏那一栋栋高楼,那一座座青山,那一泓泓绿水,那一片片花木……那一草,那一木都深植于我的心田。故乡的一切,都与我有着不可割舍的爱,都与我有缘。缘之所起,情之所系,无论何时,都在心中牢记!

故乡,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无论是想起你,还是扑进你的怀里,心中总会生出绵绵的感恩之情!也总是满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其实,我不需要问我的母亲,你是否还深深地爱着曾经离你而去的那个游子,因为你已经用你美丽的山山水水,用你的文明富强回答了我,这是你对我的最好的回答!

日照,我美丽的故乡,我生命中的故乡——碧海蓝天,山水环绕,绿色香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这一切都是我的骄傲与自豪!

日照,生我养我的故乡,你永远都是心中最美的风景!就让我和蓝莓“龙女”,一起祝福:我们的家乡永远美丽健康、文明富强!

故乡散章之故乡的鸟散文 篇6

带着三爷回故乡的时候,夕阳斜照,映在丹江河面,波光粼粼,几个打渔的乡亲漂在河面上撒网,那片象征村庄的一圈小树苗立在河中间,叔叔伯伯指着小树对三爷说:“那就是咱们的家,全淹了……”

那一瞬间,我看到三爷用手擦着深陷的眼睛,他不时地用手指指这里再指指那里,叔叔伯伯们根据他的手势,给他解释着水下故乡的旮旮旯旯……

这时,一群海鸥盘旋在空中,打着旋来回扑棱着,它们像是欢迎三爷,也像是在怀恋那些流逝的岁月。水鸭子有几只,在河滩边嘎嘎地叫着。我快跑几步,走在了前面,站在了那条被淹了一半的通向村庄的水泥路上,背对着那片在水中央的树苗自拍,我想以水为焦点,以树苗为背景,留住故乡的尾巴。

三爷指着在头顶翻飞的海鸥问道:“这是什么鸟?”接着又自言自语道:“我记得还有很多种鸟的,那种尾巴分叉的叫啥了?”

我说:“那是喜鹊。”三爷笑了,说:“那叫蚂蚁鹊。”

“嗯。”我点头。

那些鸟儿就像故事一样钻进了我的脑海,和眼前的故乡一样,翻滚在我的心海……

喜鹊,是一种体形比较大的鸟,全身黑色,它的巢一般垒在高高的白杨树杈上,我一直觉得喜鹊是不讲究的鸟,巢穴用几只小树枝搭在三角树杈中间,然后衔来一些干枯的杂草铺在窝内就完事了。

在故乡,喜鹊是吉祥鸟,如果看到谁家孩子爬在树上掏喜鹊的鸟蛋,大人都会狠骂几句,不让掏,说喜鹊是益鸟,吃害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谁家门口树上有喜鹊叫,那就表示家里将有喜事临门了。

和喜鹊相反的鸟叫“夜猫子”(猫头鹰),这是一种人人反感的鸟。我对这种鸟没有多大的认识,真正看到它是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天学校系着大钟的榆树上落了一只猫头鹰。去敲钟的老师看到了,我惊叫了一声“猫头鹰!”于是,全校师生倾巢而出大呼小叫,高年级的同学拿着石头砸它,猫头鹰被惊吓到了,腾地一下飞得很高。最后,五年级的一位女老师出来呵斥同学,说猫头鹰也是益鸟,吃虫子的。

从那一天起,我的记忆里就有了夜猫子。村里的老人说,夜猫子要是在谁叫门口笑,说明这家有丧事临门了,因为夜猫子在看笑话;如果夜猫子在谁家门口哭,说明这家将有喜事临门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那时候这样的谬论我很相信,于是就天天祈祷,夜猫子不要来我家门。

万幸,盼来小燕子到我家房梁上落户了。那一对羽翼油亮乌黑的小燕子叽叽喳喳的,每天出门衔泥衔草,它们像一对专业的建筑师,在房屋的第二根梁中间建了一座精美的城堡。那座城堡半圆形,枯草是钢筋,泥巴是水泥,垒砌得天衣无缝。

乡亲们说,小燕子在谁家落户,说明这家人善良有福气,以后会交大运的,所以小燕子从我家低矮的门檐上飞进飞出的时候,我们兄妹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礼让三先,让小燕子先飞进去,生怕一不留神打扰到了小燕子,让它讨厌而离开我们的`家。

也许我们的礼貌让燕子感动了,它们夫妻最终在我家安心落户了。那座城堡建好不久后,四只嫩黄的小嘴从窝里露了出来,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吵闹着。那对老燕子更是忙碌了,嘴里衔着一条条小虫子,嘴对嘴地耐心喂着雏燕。那温馨的一幕,就像是母亲喂自己的孩子吃自己的乳汁。

那时候,它们一家六口住在房梁上,我们一家七口住在房梁下。它们吃父母衔来的虫子,我们吃父母种的庄稼。后来,小燕子长大飞走了,而那个城堡一样的建筑一直留在我的家里。

第二年,两只燕子又回来了,只是再也不见那飞走的四只燕子了。

故乡有一种鸟长得稀罕,头上有一撮毛,白色的,身子娇俏,嘴巴尖尖的。小时候在寨坡上的树林里挖野菜偶尔能看到它的身影,乡下的男孩子性子野蛮,追着赶着,然后大呼:“白头翁!”一群便人围追堵截,又是拿棍子,又是拿土喀拉,又是蹦又是跳,结果搞得人仰马翻,白头翁尖叫一声,飞到了高空,一群人只能望“白头”兴叹了。

一群大雁往南飞,排成人字形。小学课本里有这样的形象描写,在故乡常见到这一道风景。蓝天白云下,它们悠然惬意地飞啊飞,一会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没一个掉队的,像极了训练有素的士兵,我们就给大雁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正规编队”。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麦子黄梢时,“咕咕、咕咕”的叫声,在炊烟袅袅的静谧乡村格外响亮。布谷鸟叫了,提醒乡人们麦子快要成熟了,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麦收前的准备工作了,碾压麦场,磨砺镰刀,缝补粮袋。布谷鸟就像乡村一位勤奋的歌手,它那急促响亮的歌声,那空旷悠远的歌声,每年麦收季节,时刻在乡村四野上空回荡着。

那些年,麻雀是故乡一种最常见的鸟儿。它们喜欢群飞,几十只几百只聚在一起,它们成群成群地站在电线上,像是五线谱上跳动的一个个音符;它们叽叽喳喳的,好像互相谈论着什么趣事。麦子成熟时,正是它们肆虐的季节,一群一群落在麦穗上啄食麦粒。为了避免损失,就必须看护,看护的人手拿一根竹竿,在麦田上四处走动,边走边大声喊着,麻雀听到喊声,忽拉一下就飞起了,落在了电线上,长长的一溜。时间一长,麻雀精明了,和人玩起游戏来,你在东边,他就飞到西边,你去西边,它又呼叫着飞回东边。它们喜欢飞到地面上双脚跳跃着四处觅食,我们就用鲁迅先生教的法子筛子来捉它们,特别有趣,乐此不疲。

后来,故乡的光景慢慢变好了,鸟儿却越来越少了,有一段时间,喜鹊不见了,小燕子也飞走了。我想,它们也和故乡的人一样,都分散到他乡讨生活去了吧。

故乡月优美散文 篇7

是因为相信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才会令我轻轻地拨开那淡而又淡的帷幕,来到这永远拥抱明月的渭河?

哦,故乡月,那格外朗朗格外诱人的故乡月,不是早随着外婆那吱吱低吟的纺车的浅唱溶入远方,溶入遥远而又飘渺入童话了么?

那依稀的童年,那播洒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晚风,那骑在牛背上的顽皮争闹,宛如漆黑的旷野中那若隐若现的神火,时时在我记忆的峡谷中点燃。

还是那条凹凸不平的碎石路,还是那片又矮又旧的土瓦房。

唯有儿时那属于我的皎洁的银盘已残缺,且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翻滚的黑浪。

那杯浸满了邪恶的毒酒如天女散花激起一阵阵歇底斯里的疯狂。那渗透着滴滴鲜血的流盼早不知在哪一天哪一个诅咒和时辰失落?鲜红的大地流溢着混沌初开时的迷惘,疲惫的心灵先是颤抖继而麻木,喧嚣的凄厉挟着绝望的悲哀支撑起血色黄昏,所有的思想都已不再企盼,演化为一片彤彤的枯燥,生命终因失血而变得苍白,自由被一片昏暮中骤然爆响的厮杀声惊散,惶恐中连灵魂也随着落霞一道沉沦……

从此,失望蜂拥着失望接踵而至,苦涩的辉煌凝固了才子之乡后人缤纷的憧憬。

希望的火神险些被中了魔的河水熄灭,渭河中的故乡月也因河水的混浊而变得迷蒙、暗淡。

世界在魔幻般地裂变;人性,也在强力的撞击变化。有的人退却了,面对着荒芜的黄土地;有的人选择坦荡,甘于生命的平庸。

可是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的大厦,高高在擎起一轮圆圆的银盘。这银盘,盛着渭河两岸的万家灯火;盛着长长的、长长的商业街;盛着由黄转绿的酣梦……

该为他们唱一组长长的赞美诗啊,那些不怕与苦难结伴的、那些与惰性抗争的、那些燃烧着不屈气质的故乡的父老兄弟们,是你们大声在向时代宣告:夜雾虽然还未完全荡涤殆尽,但消沉再也不会属于我们!于是,这片神奇但却一度结的土地鼓起骚动勃发出生机……

曾在疯狂的乌云中消沉过的,曾在残暴的劫掠中残缺过的故乡啊,以在伤痛的残骸上构筑起光辉的形象,曾被悲伤堵塞的昨天正被改革的巨轮辗成碎片。

哦,故乡月,曾构成我万缕情思的故乡月啊——

故乡的情怀散文 篇8

由《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故乡》可知,鲁迅先生对故乡有过很多童年的回忆,但他在野外的玩耍并不多,总觉他童年的快乐是呆在百草园居多。而他家的百草园说起来并不是很大,不过是约二百平大小的一个庭院而已,因为去年的夏天,去绍兴的我,终得以实见。记得曾经读书时,由课文中所写的丰富来看,总觉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一定很大,景物也之多,想亲睹一眼的念想渴盼过很久,待见过之后,心中不免生些遗憾的。不过,在那并不很大的方寸庭院中,却也装满了鲁迅先生对故乡许多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

相比之下,我童年历过的百草园便大得没边了,只是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是专属自家的,而我所玩耍过的百草园却是属于整个故乡的。田埂上,坝堤上,沟渠边,荒地里,仿佛故乡的处处,都氤氲着我童年百草园的气息。回忆自是不能少,快乐也多得是。如今只要一阅到有关故乡,或老屋或野花草的文章,便总能勾出些我童年时的印迹。

中年以后,对故乡的回忆很多时候是情不自禁的。譬如,如今菜市上有卖的做菜吃的山芋埂子,一看到就会想起小时候,总喜欢把它们撇成茎皮相连的长穗子模样,挂在耳朵上,美其名曰“耳环”。每年春末夏初时,总能看到菜市上有个别商贩卖红的桑葚,也总会买上一点,并告诉女儿,这是爸爸妈妈小时候最爱吃的野果。女儿拿起一颗只一尝便立刻吐出。我也随之塞进嘴里,很想吃出点童年时的味道,可是酸的没有再想吃的欲望。但第二年还是会受商贩宣称很甜的诱惑,再买上一点,其实就是在买对幼时故乡的一份情结。我知道最甜的桑葚应该是黑紫色的,可那样商贩是很难摘收并运到菜市的.,熟透了的桑葚太容易破碎。

有天,看到两位奶奶在楼下清理野外挖回的马齿苋,我便上前去搭话,跟她们聊得很投机。她们原以为我是不懂的,便向我解释马齿苋的功用,我也跟着说,并说曾经在老家也年年挖的。其中一位奶奶说,她一看见路边有便想去挖。我也便说道:“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带女儿去野外挖一两次荠菜,其实就是想去体验一下儿时挖荠菜的乐趣,也算是去寻找一种故乡的情结吧。”另一位奶奶便笑说:“对对对,就是想寻找一种家乡的情结,这都是乡下出来的人对野菜一种回忆的情结。”是的,和故乡一样的草木,都会情不自禁牵起对故乡的回忆与眷恋,这便是中年以后的异乡人,越来越沉积于心对故乡的一种思念情结吧。

和伙伴们一起挖野菜的乐趣与欢笑,随便就会像阅电影一样的历历在目。釆桑果,寻马泡,摘灯笼泡,还有提茅竽(提di,茅芋即茅针)等等,这些个场景一出现,欢笑自会浮满脑际。那些曾经并不起眼的一个个日子,竟是那般的让人怀念与回味不尽。釆莲蓬,捞菱角,钓龙虾,这些虽有些模糊,可能毕竟曾经是有些听话女孩的缘故吧,经历的少一些,但在回忆故乡时,也总能闪现出于故乡的百草园中,有过轻微痕迹的片断。如果是男孩子,定会有更多游泳捉鱼的乐趣。爬树、捉蝉、逮鸟雀、掏鸟蛋的经历,一定也不会少。对故乡的童年回忆,真的很多。这便是乡下长大的孩子,因为有着童年丰富的回忆,也便对故乡有着无尽眷念的缘故吧。

故乡那广阔无垠的天空下,绿波漾漾的田野中,仿佛到处都飘荡着我童年时的欢笑与旧时的回忆。野草疯长,野花漫开的河岸上,堤坝边,都有儿时伙伴们翻滚打玩的身影,恍惚着、摇晃着,铺满记忆的帘幕。仿佛故乡的方方地地上,都有着我走过的痕迹,每每回味起来,我对故乡都有着话不尽的余味与欢喜。

而如今的故乡变化很大,几乎没了老屋的踪影,就连那野外与沟渠,也被整理的面目全非了。曾经荒芜着的,一些长满野草开满野花的草地,已寻不见踪影了,均被勤劳的故乡人,开垦成了庄稼地甚或一个个菜园。就连我曾经就读过的家门口附近的学校,也踪影不见了,成了葱茏庄稼的乐园。每次回故乡,站在旧时学校大门处的位置,总想挖掘些记忆。睹物思事,睹物思人,而实际上却已无物可睹了,只能对着深远的天空,天空下碧绿的田野,勾勒点偶现的旧时画面,聊以慰藉下回故乡的一片思念之心吧。而其实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仿佛也仅仅局限于回忆中了。

能找寻到些的旧迹已经很少了。似乎仅剩些少数地方的路边,沟边,少量品种的野花草了。家家房前屋后的树木,也没有了过去的丰富。那洁白的刺槐花,塞进嘴里嚼的喷香的画面,还没有忘记;那高高垂吊着的一串串紫黑桑葚桑树下的乐趣,也还记忆犹新;还有男孩子可以揪下果子当武器互掷的苦楝树,也随处可见。总之,记忆中的树木似乎有很多种。那些开满洁白槐花的刺槐树,挂着如豆角似的皂荚树,还有榆树,泡桐树等等,已很少看见甚或看不见了。

现在所见最多的便是能快速成材的杨树,即能早日砍伐挣钱,又能快速成林。我想,如此倒有点像现在人们吃的快餐方便面,为了适应快速效益所需的快捷发展种植法吧。其实乡村的公路两边,种满枝叶茂盛且又笔直挺拔的杨树做为道行树,是挺美的,只是可惜村落里楼居旁的树木品种却所见不多了。

故乡曾经时有湖水泛滥,江水猛涨时,就更加得人心惶惶,也有江水光顾过的历史记录。值得庆幸的是,我记忆中的江水,紧迫时期都被人为地抵抗住了,否则灾难就会更大一些。故乡被湖水淹过几次的伤痛,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我为故乡流过的泪,也还清晰地记得。由此可知,前有江水后有湖水的故乡,压根就寻觅不到高大粗壮的古树的。湖岸内的堤坝边,仅剩的一些个历经风霜的高大柳树,倒给我对故乡的记忆,还留点实质性的遥远回忆的味道。

如今,日新月异的故乡富了,人却变少了,感觉再没有了儿时的热闹景象。能走的人都走了,均去了外地的城里,繁盛着城市大街小巷的身影。留下的老人及为数不多的青壮年,还在为身在异乡的我们,守着故乡的一片天,劳作着故乡的那片地,等待着我们春节回归时的欢喜。

是的,对故乡的怀念与回忆,也仅限于怀念与回忆了。几乎没有了旧时踪影的故乡,再难勾勒出曾经的风貌。唯记忆中的深情,永难抹去,且还愈老愈浓郁起来。快乐地徜徉于故乡各处嬉戏玩耍的场景,也仅仅是在不经意的梦中或回忆中了吧?

搬个小凳,一起围坐在“故事伯伯”家门前,吹着夏夜凉爽的风,听着天上地上、人间天堂的美丽故事,惬意美好着的一个个故乡的夏夜;跟伙伴们一起快乐地打雪仗、堆雪人,在冰冻的地面上玩溜冰,看一个个摔倒而捧腹大笑的场景;去小树林里自拴的绳制秋千上荡秋千,以及玩捉迷藏的乐趣,还有在一棵棵的树干上寻蝉蜕的惊喜模样;再有伙伴们一个个捉蝴蝶、逮蜻蜓、寻知了,摘野花、觅野果、割茅草等等的旧时玩耍及劳作的身影……

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亲切的,可爱的。装满着童年快乐与青春足迹的地方,谁又能轻易地忘记?故乡,一个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它寄予了多少异乡人的思念情怀,只有故乡才知道吧。由古至今,谁又不忆念着自己的故乡呢?

忽想起鲁迅先生在《故乡》中的一句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鲁迅先生既怀念故乡,又伤感于它再不是从前的模样,似早已物是人非了。于我来说,也有着如此的情怀吧?故乡,是越来越远了,越来越陌生了,愈发地生疏起来,唯记忆中的故乡,永远美丽着愈来愈久远的回忆。

故乡小院现代散文 篇9

这是我儿时故乡小院最通俗的一幅生活场景,如今,它经常涌如今我的梦里,美好的令我沉醉,无法自拔。即便梦醒神归,怀念的心弦依旧被牵动着,让我心驰神往之。有时,站在高楼里极目了望,眼里看见的是城市的多彩华丽,脑里跃入的倒是小院的清爽朴实,令我留心回味。岁月静静的流淌,我越来越怀念少时在故乡小院生活的时光,怀念那份朴实和纯粹。

因为机缘偶合,卒业后我来到乌海电业局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活。虽说回到了内蒙古,然则赤峰在东,乌海在西,长度跨越千里,我依旧是那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有句歌词唱作:到不了的处所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处所叫做故乡。从19岁开端,为了妄图,为了前程,我便背离了故乡,远离了小院,从此近十年的时光里,我只能经常的在远方与故乡遥望,与小院遥望,我知道它一贯在原地等我,而我只能遗憾与愧疚,回不去。

我的故乡是美丽的赤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我家的小院便坐落在个中的一隅,于岁月更迭中,安静安详着。19岁以前,我所有的成长故事都缘于那片热土和那个小院,那边曾生活着我至亲的人以及后来的我。

小院淡雅朴实,孕育了我们一家生活的所有故事。

春季里,当院里树木泛新芽,绿意朦朦,柳絮洒满地时,我的父亲便在院中开端补缀汽车,为出车做好预备。我的分娩队长爷爷也早已按捺不住,忙劳碌碌为春耕预备对象、种子。生活的源泉便在这春天的小院里开端了奔驰不息。

“安静湛蓝的天空,淡淡白云与之相依,老房子屋檐上的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已开端慢慢熔化,散落的水滴嘀嗒嘀嗒敲在水泥台阶儿上,声声清脆悦耳,也敲在了我心上。房顶上袅袅的炊烟,悠悠的飘向天空,逐渐地,似乎似乎能带走人的思路。我鹄立在小院儿中间,看见远处起伏的山脉,它不高耸也不伟岸,披着白衣逐渐卧立,模糊着星星点点的绿,美丽又亲切。饱饮了雪后沁人肺腑的空气,双脚还未踏入屋门,另一股诱人的喷喷鼻气已迎面扑来,本来,妈妈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出锅了……..

大年夜大年夜学四年,研究生三年,我在天府之国,美丽的成都度过了我最美好的芳华年光时光。我生活在了多彩繁华的大年夜大年夜城市,步入了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高的学历,熟悉了很多才干横溢,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伙,我开了眼界。我是知足的,知足于本身的赓续晋升,我却也是悲哀的,悲哀于那份强烈的`孤单,独身单身在外埠肄业的悲凉老是在夜深人静时向我袭来,我惦念我家可爱的小院,惦念院里生活着的亲人。过往的回想像彭湃的洪水,直倾泻到我的心上。我想起我与母亲大年夜大年夜手牵小手,在院里种下苹果树,合营浇水,合营培养的美好;我想起夏季午睡醒来时,爸爸为我摘来可口柿子的温情;我想起我与姐姐形影不离的高低学,在院里一路跳皮筋、踢口袋的快活…….想着想着,泪水已在黑夜打湿枕巾。那时,我深深领会到了什么是思乡情切,什么是思家肉痛,当我分开故土,远离小院,才创造那份雕刻在骨子里的对其深深的眷恋。我的小院,是我对亲情的依附;我的小院,是我对故土的情怀。

秋季里,金黄的树叶随风飘摇,逐渐落下,似乎似乎在给小院里满眼的秋收伴舞,庆贺劳动之美,收成之乐。苹果、李子在这时熟的方才好,红的最娇艳。秋叶的黄,喷喷鼻果的红,为小院增长了一份缤纷多彩,我家的小院就如许在秋季里诗意着。

冬季里,小院经常被白雪覆盖,美的纯粹无暇。炊烟悠然飘向天空,明示着一种暖和的气味。炉火很旺,家里很暖,父亲母亲一锅一锅的蒸着我们都爱吃的粘豆包、年糕,爷爷点着卤水豆腐,一家人早早为过年预备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就如许在冬季的小院里漫溢着。

岁岁年年,年年纪岁,我们一家在这小院里繁衍生息着,尽力生活着。而我也赓续的成长,获取着新常识,慢慢懂获得外面世界的美丽与出色,逐渐的,小院带给我的幸福与快活已无法知足我对外面多彩世界的神往,一门心思要走出去,走向更大年夜大年夜的人生舞台。于是,借助高考,经由过程苦读,我成功走出了故乡,分开了赐与我一切的小院和亲人,逐渐的,我与他们越来越远……

故乡小院散文 篇10

“宁静湛蓝的天空,淡淡白云与之相依,老房子屋檐上的白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已开始慢慢融化,散落的水滴嘀嗒嘀嗒敲在水泥台阶儿上,声声清脆悦耳,也敲在了我心上。房顶上袅袅的炊烟,悠悠的飘向天空,缓缓地,好似能带走人的思绪。我伫立在小院儿中央,看见远处起伏的山脉,它不高耸也不伟岸,披着白衣缓缓卧立,隐约着星星点点的绿,美丽又亲切。饱饮了雪后沁人心脾的空气,双脚还未踏入屋门,另一股诱人的香气已迎面扑来,原来,妈妈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出锅了……..

这是我儿时故乡小院最普通的一幅生活场景,如今,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美好的令我沉醉,无法自拔。即便梦醒神归,思念的心弦依旧被牵动着,让我心驰神往之。有时,站在高楼里极目远望,眼里望见的是城市的多彩华丽,脑里跃入的却是小院的清新朴素,令我留神回味。岁月静静的流淌,我越来越怀念少时在故乡小院生活的时光,怀念那份质朴和纯真。

我的故乡是美丽的赤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我家的小院便坐落在其中的一隅,于岁月更迭中,宁静安详着。19岁以前,我所有的成长故事都缘于那片热土和那个小院,那里曾生活着我至亲的人以及后来的我。

小院淡雅朴素,孕育了我们一家生活的所有故事。

春季里,当院里树木泛新芽,绿意朦朦,柳絮洒满地时,我的父亲便在院中开始修理汽车,为出车做好准备。我的生产队长爷爷也早已按捺不住,忙忙碌碌为春耕准备工具、种子。生活的源泉便在这春天的小院里开始了奔腾不息。

夏季里,院里的蔬菜园郁郁葱葱,黄瓜、豆角、茄子、辣椒、柿子比赛似的生长,个个丰满,母亲的劳动成果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切一盘柿子,炖一锅豆角,便成就了落日余晖下的一顿晚餐,温馨的生活气息就这样在夏日的小院里缓缓流淌着。

秋季里,金黄的树叶随风飘摇,缓缓落下,好似在给小院里满眼的秋收伴舞,庆贺劳动之美,收获之乐。苹果、李子在这时熟的刚刚好,红的最娇艳。秋叶的黄,香果的红,为小院增添了一份缤纷多彩,我家的小院就这样在秋季里诗意着。

冬季里,小院经常被白雪覆盖,美的纯洁无暇。炊烟悠然飘向天空,昭示着一种温暖的气息。炉火很旺,家里很暖,父亲母亲一锅一锅的蒸着我们都爱吃的粘豆包、年糕,爷爷点着卤水豆腐,一家人早早为过年准备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就这样在冬季的小院里弥漫着。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我们一家在这小院里繁衍生息着,努力生活着。而我也不断的成长,获取着新知识,慢慢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美丽与精彩,渐渐的,小院带给我的幸福与快乐已无法满足我对外面多彩世界的憧憬,一门心思要走出去,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于是,借助高考,通过苦读,我成功走出了故乡,离开了给予我一切的小院和亲人,渐渐的,我与他们越来越远……

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我在天府之国,美丽的成都度过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生活在了多彩繁华的大城市,步入了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高的学历,认识了许多才华横溢,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我开了眼界。我是满足的,满足于自己的不断提升,我却也是悲伤的,悲伤于那份强烈的孤独,只身在外地求学的凄凉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向我袭来,我想念我家可爱的小院,想念院里生活着的亲人。过往的回忆像汹涌的洪水,直倾泻到我的心上。我想起我与母亲大手牵小手,在院里种下苹果树,共同浇水,共同培育的美好;我想起夏日午睡醒来时,爸爸为我摘来可口柿子的温情;我想起我与姐姐形影不离的上下学,在院里一起跳皮筋、踢口袋的快乐…….想着想着,泪水已在黑夜打湿枕巾。那时,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思乡情切,什么是思家心痛,当我离开故土,远离小院,才发现那份镌刻在骨子里的对其深深的.眷恋。我的小院,是我对亲情的寄托;我的小院,是我对故土的情怀。

由于机缘巧合,毕业后我来到乌海电业局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虽说回到了内蒙古,但是赤峰在东,乌海在西,长度跨越千里,我依旧是那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有句歌词唱作: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从19岁开始,为了梦想,为了前程,我便背离了故乡,远离了小院,从此近十年的光阴里,我只能常常的在远方与故乡遥望,与小院遥望,我知道它一直在原地等我,而我只能遗憾与愧疚,回不去。

家里几经变故,父母也随着哥哥进城生活,故乡的小院便空了,它变成了孤独的守望。但是,我们谁都不曾遗忘小院,每每团聚的时候,一家人聊的最多的还是生活在小院里的故事。那里有我们兄妹几个快乐的童年,父母奋斗的岁月,一家人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辛酸以及喜悦。对于故乡的小院,家人和我拥有同样深的眷恋,因为,我们的根深深扎在了那里,永远不会改变。

今年十一,难得回了趟赤峰,老爸开车带我们回了趟老家。我许久已经没有回去了,老家门前的那条路已由砂石路变成崭新的柏油路,旧貌换新颜,但是那熟悉的亲切感依旧在,因为不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最亲切。

我站在小院门前,思绪万千,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候的一段故事。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疯狂迷恋学习骑自行车,每每放学,扔下书包便推着我家那辆特重的二八自行车,在小院里以及院门前的路上来来回回骑的不亦乐乎,那时人小个子小,但是胆子不小,一脚蹬车,一脚越车子前面横梁,腿短够不着还老是不服气,不断地尝试去征服,一不留神便冲到了院门前的杨树上,再一个不小心被树下的玻璃划破了脚踝,血哗哗的流,正在院里玩耍的姐姐见状跑去告诉了母亲,母亲跑出来二话不说便背起我跑向卫生室,一路上我趴在母亲的背上,听见母亲呼哧呼哧的踹着粗气,我没有流一滴泪,心里感到特别幸福和温暖,那时我只觉得,真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小院,记载着多少温情啊。

时光流转,记忆不散,伫立在小院门前,我似乎又看见母亲站在家门口等我们吃饭的身影;我似乎又看见夜晚我和姐姐坐在门前石头上翘首以盼的父亲汽车明亮的光;我的耳边又响起我和小伙伴们在小院跳皮筋哼唱的歌儿,“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成了我思亲、思乡时美好的回味。

推开家门,院子久不住人,已经有些荒芜,我心备感凄凉。然而母亲亲手种下的樱桃树、苹果树依旧屹立不倒,果实丰盈,他们似乎在用旺盛的生命力替我们守护着这个家,我们走了,它们依旧在,暖流涌上心头,倍感安慰。我站在小院中央,又望见远处的山脉,和儿时的感觉一模一样,就像我未曾离开过。我闭目吸吮故土的芬芳,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熟悉的场景:冰雪、水滴、炊烟、馒头的香气,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是植在我心里永不幻灭的情景,是我对小院一生的依恋,是我深深的故土情怀。

还记得杨学辉先生著作的那部《盛夏菊花》,他用笔尖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深深的思亲、思乡之情,每每读之都会特别感怀。在“游子思乡,梦回故里”一章中,他曾写道“也只有离开她,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们的心属于那里。事实上,城市会因事业的成败丢弃我们,而故乡永远不会,她对于我们的离开是宽容的,而对于我们的回归却永远张开双臂。”故乡的小院于我而言,亦是同样的情怀,它在岁月变换中,坚守着不变的等待,而我也早已将根深植于此,将心托付于此。

故乡情思优美散文 篇11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谁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谁都有自己的出生地,也就是自己的故乡。当我们天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生长的土地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当我们离开故乡很多年以后,我们会感到自己好像缺少了什么,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我们心中总有一种牵挂,总会产生一种思念的情绪,这就是对故乡的情感,也就是故乡的情思。

2

每个人都是这样,都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哪有不思念的呢?那毕竟是自己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生起步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少年,自己的青春时光,这一切都是这样令人难忘,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样情感伴随着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怀着一种最纯真的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情感是人类最普通的情感,也是最朴实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是美好的,是值得书写的。

3

不要以为离开故乡是多么大的损失,如果不是离开故乡,那么就很难产生这样的情感,很难有故乡的概念。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村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感受的,哪里会有什么思念?正是因为你离开了故乡,有了地理概念上的距离,如果说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产生思念这种美好的情感。没有距离,天天都泡在一起,哪有思念?哪来的思念?就像我们远离自己的亲人、远离自己的故乡一样,我们才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觉和意境。

4

儿行千里母担忧,正是因为我们在千里之外,才有母亲的担忧,母亲才想念孩儿子,儿子才思念母亲,我们天天都在自己的母亲身边,母亲还担忧什么?人就像小鸟一样,长了翅膀就要飞的,不会自己飞翔的小鸟那不是母亲所希望的小鸟,不能独立闯天下的儿子,对于母亲来说就是没有出息和无用的儿子,令他最担忧的儿子。

思念是一种煎熬一种折磨,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5

我并没有远离自己的故乡,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距离故乡并不十分远,但也无法天天奔老家跑,特别是父母故去以后这些年一般一个月回去一两次;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让我拥有故乡的概念,拥有故乡的感觉,也由此产生对故乡的情感,心中总有一种牵挂――对故乡的牵挂,心中有一种思念――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的这种情感就这样伴随着我这三十年,我想:这对于我的人生是十分有益的,对我丰富的情感世界是很有益的。

上一篇:初一作文:为梦想打拼下一篇:初中生物细胞分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