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2024-10-13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共12篇)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篇1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野菜,如苜蓿、五叶、苦菜、地软等。我们是吃故乡野菜长大的,对野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提起野菜,一股股淡淡的香气便迎面扑来,让人回味无穷。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当属故乡的苜蓿和五叶。无论身处何地,日夜思念故乡的野菜,更思念故乡的亲人。那浓浓的乡情,时时牵动着我脉搏的跳动,都会令人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每年春天,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燕子在枝头上舞动,发出“唧唧”的欢叫。苜蓿破土而出,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体,沐浴在阳光中。它与小蚂蚁谈笑风生,与蜂蝶做着游戏,在晚风中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快乐成长。在太阳温暖的怀抱中,戴上了小绿帽,渐渐枝繁叶茂,小小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它用热情的双手抚摸着笨拙、粗糙的泥土。在广阔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吹口哨,吹醒了悠闲的妇女,呼唤来活泼可爱的孩子。

妇女和孩子们斜挎着竹篮子,三五成群的去野外掐苜蓿,我和母亲也加入其中。孩子们你追我赶,有说有笑,快乐极了!我牵着母亲结满老茧的大手,走在陡峭的山坡上,母亲身体略胖,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我俩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路边的小草向我们点头微笑,招手欢迎。

母亲一路讲述着自己过去的经历。她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粮食不够吃,需要采摘野菜,添加食用。春天靠吃苜蓿,维持生活。母亲灰蒙蒙起床,上山掐苜蓿。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由母亲承担。她必须眼疾手快,一刻也容不得歇憩。中午回家之后,把新掐来的苜蓿,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案板上,再把玉米面箭头子(西北一种面食)放在锅里煮,煮一会儿,又把苜蓿放进去继续加热。待煮好之后,与玉米饭一起放在盆子里,放些盐、醋、葱花,看上去五颜六色,令人口水直流。每人盛满一碗热气腾腾的午饭,狼吞虎咽地尽情享用。母亲说着说着,眼睑里早已噙满了眼泪,哽咽着,顿时失语。苜蓿勾起了她伤心的往事,不禁失声大哭。我偎依在母亲的怀抱,用稚嫩的小手为她擦去泪水。从母亲的哭声中,我深深体会到母亲的心酸与苦难,在漫长的岁月中,母亲不知经历过多少委屈和艰辛。看到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母亲的泪痕,闻到母亲的下锅饭菜,是那样色味俱全,美味可口啊!一朵朵苜蓿在盆子里游来游去,红绿相间,我多么想吃母亲的苜蓿饭菜啊!

母亲还告诉我,小时候我的小嘴很馋,不喜欢吃玉米面和苜蓿。每天给我做的是白面饭。有一次,家里农活忙,没有单独给我做饭,我们一起吃玉米面饭。母亲给我一碗,她们出去干农活,回家之后,发现我把玉米面饭一颗一颗的放在门槛上玩耍。我的行为,令人母亲哭笑不得,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母亲是多么坚强,养育我们是多么艰辛啊!

每年春天,一看到苜蓿,我就想起母亲。想起她泪流满面的脸庞,令我泪眼朦胧。在那样缺吃少穿的年代里,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美味佳肴,养育子女,充满着许多心酸和泪痕。苜蓿的味道,全是母亲的味道,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这味道足以我用一生去品尝,我的母亲是多么可敬可爱啊!

随着春风吹拂,太阳的普照,小草渐渐长大了,在山坡上随风舞动。一排排五叶树在山坡上站起来了,向守卫边疆的解放军,它们身上有防身武器,树枝上长满刺。一朵朵五叶含苞欲放,它们露出红红的小嘴牙,像害羞的小姑娘,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在太阳温暖的怀抱中,沐浴阳光地洗礼,展开一朵朵嫩嫩、绿绿的花瓣,中间是绿色的,边上有一层薄薄的白叶。在五叶枝头上,眯开眼笑。暖风的吹拂,它们偷偷成长,摆脱妈妈的怀抱,去寻找属于一片蓝天。五叶的树枝长在山坡上,掐五叶很危险,既要受到五叶的煎熬,又要担心自己的安全。

我和母亲每次掐五叶,都在十一点左右。种完葵花或土豆之后,休息片刻,我们拖着疲劳的身体去掐五叶,在太阳的普晒下,五叶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我们口干舌燥,腰酸背疼,看到山坡上嫩嫩、绿绿的野菜,向人们招手,在微风的吹拂下,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特别惹人喜爱。我和母亲忍受疲劳,去山坡掐五叶,五叶枝头有刺,为了保护小手,母亲让我先用一只手按住五叶树,另一只手掐五叶树上的小花瓣。我小心翼翼地掐着五叶,看到一朵朵嫩芽,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激,眼前一片片绿色的希望。

母亲是掐五叶的能手,她眼疾手快,从来不怕刺。看见她缓缓地弯下腰,双腿跪地,两只手一左一右,动作娴熟地掐着五叶,速度一点也不显得缓慢。母亲掐过的地方,枝头光秃秃的。她精疲力尽,手指上留下横七竖八的血纹,还流着一丝丝血;脸上被五叶刺划成一道道伤疤,与汗水混合在一起,发出痒痒的疼痛。母亲忍受着疼痛,坚持不懈的掐五叶。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五叶,她宁可让自己多忍受痛苦,也要让我们品尝到新鲜的野菜。

看到母亲的模样,我心中好像打开“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顿时涌上心头,心如刀绞,难以呼吸,泪水早已迷糊了我的眼睛,母亲是多么坚强和伟大啊!

农活忙完后,五叶越长越大,长成长长的嫩嫩的小苗苗,漫山遍野全是。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挎起笼子,带上一小袋子,去山坡上掐五叶小苗苗。一根根排列整齐,左一簇,右一簇,笼子里摆放有序,像一排排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笼子里左顾右盼,谈笑风生,层次不齐。一大笼子重重的,一个人无法提起来。笼子掐满之后,再往袋子里掐,她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有时蹲在地上,戴上手套,双腿跪地。从一个山坡走向另一个山坡,东奔西走,倍受疲劳和太阳的煎熬,收获却是满满的。她从远处的高山上,把五叶带回家。当我接过笼子时,没提住,嫩绿的五叶洒落一地,母亲连忙佝腰捡拾。我看到母亲头发乱蓬蓬的,脸红彤彤的,嘴唇贴满一层层白白的裂痕,她口干舌燥,四肢无力,有时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看到母亲衰老的脸庞,疲倦的身体,我心里在滴血,埋怨母亲说:“五叶,我们吃几顿就行了,干嘛,掐那么多,累坏身子,怎么办?”母亲脸色苍白,面带微笑说:“我们吃不完,可以晒干,冬天还可以吃啊!”我多么佩服和爱戴我的母亲,她为了家人的生活,日夜操劳,付出了成倍的精力和心酸,用勤劳的双手去开拓未来的生活,用泪痕去书写自己的人生!

母亲吃完饭之后,稍作休息,又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找来一块塑料纸,把五叶倒在上面,一层一层摆放好,让暖烘烘的太阳去晒。待到日落西山,五叶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干枯衰老,耷拉着脑袋,没有了嫩绿的光泽,水分也蒸发了。两天之后,变成干干的枯叶。母亲用报纸包好,放进大袋子里,悬挂在房子的椽头上,微风一吹,在空中旋转。我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了母亲的艰辛,想起母亲血痕累累的双手,想起母亲背五叶的身影!感叹母亲的生活充满苦涩!她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用柔弱的身体支撑着整个家,母亲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故乡的野菜,全是母亲的身影,充满着思念的味道,那味道铺满整个生命,足以让我一生去品尝,充满着幸福的回忆和难忘的记忆。一想起它,我泪眼朦胧,心情沉重,母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时时翻滚。母亲血痕斑斑的双手刺痛着我的心,飞向遥远的地方,寻找母亲的足迹,母亲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我,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用笑脸和坚强面对生活。

故乡的野菜,是一种牵挂,是一种流逝的岁月。时时与它在梦中相遇,让我回味野菜的特殊味道,在野菜中思念母亲,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体验深深的母爱,品味伟大的母爱!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篇2

关键词:精神家园,文化困境,自我性

引言

陈丹燕的欧洲旅行散文结集出版, 共四本, 历时十六年完成。其中《咖啡苦不苦》、《木已成舟》、《今晚去哪里》分别讲述了欧洲的咖啡馆、博物馆和小旅馆, 而《漫卷西风》主要记录了作者奥地利、德国之行的片段与感受。这样一套从装帧到内容都充满了异国风情的丛书, 是很容易被归入当下流行的都市小资之列, 或者贴上行走文学、小女人散文的标签。然而陈丹燕的旅程并不是轻巧的享受, 她在长长的游走与追寻中, 提出了“身份危机”、“精神家园”等严肃的命题, 她的旅程是一代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 充满了纠缠、困顿、突破、崩塌与重建。最后, 陈丹燕的精神家园从那个用人类文明修补成的“欧洲”意象转为自己的内心。这种从个体经验出发, 站在历史的角度关照人类, 最终回归自我的转变, 有时代的原因, 也是对人类到达精神彼岸的失望。

一、梦想的彼岸——虚构的“欧洲”

陈丹燕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北京, 八岁时迁居上海。童年时期文化环境的截然改变, 造成了陈丹燕对“故乡”的疏离, 形成了精神上的最初困惑。随后, 上海充满殖民文化印记的生活对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大凝重的欧式建筑, 飘荡着周璇细嗓子的西洋咖啡馆, 脸上刻满风霜的圣约翰毕业生……上海成为了整个欧洲文化融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缩影, 在陈丹燕的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她对欧洲的态度:一种对源头纯粹文化的向往。而到了八十年代, 在陈丹燕上大学期间,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与自由的时期, 解禁了的西方的文学、音乐、绘画、影视等艺术作品大量涌入, 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西方先进的文明、富足的生活, 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最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中闪耀的高贵的、美好的人性, 深深的温暖了那个时代饱受伤害的心灵, 于是“欧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心中的天堂。

成年后的陈丹燕在刚有能力实现青春梦想的时候, 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去欧洲的旅程。“一个人, 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 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 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 远走他乡……从长崎, 到了慕尼黑, 然后是柏林、罗马和巴黎, 还有萨拉曼卡以及波尔图、圣彼得堡和克拉科夫, 当然还有维也纳何托斯卡纳” (《旅行》) 。在悠长的欧洲旅行中, 随时准备与一流的大师偶遇:茨威格、但丁、歌德、萨特、加缪、施特劳斯、梵高、克里姆特、安徒生……寻访他们去过的咖啡馆, 徜徉在他们走过的街道, 观赏他们留在博物馆的人类文明的杰作。陈丹燕深深为欧洲散发出来的古老文化气息所折服, “把在漫长暗夜里的成长中接触到的欧洲的碎片, 一点一滴修补成了一个精神故乡” (《木已成舟》) 。

这个“精神故乡”显然不是指地域上的欧洲, 而是欧洲大师们所创造出来的伟大丰富的人类文明, 这种文明最吸引人的特质在于它的杰出性。无论是音乐、绘画, 还是文学、建筑, 欧洲艺术的成就足以代表人类艺术中最辉煌的篇章。陈丹燕满怀崇敬, 在博物馆中“一步, 一步, 从无数被人类小心收藏起来、认定那是最值得纪念的东西面前走过, 把它们装进自己的心里, 看这个世界和自己, 是怎样从木变成舟” (《木已成舟》) 。杰出与强势的欧洲文明彻底征服了个体的精神感伤。其次, 欧洲文明中强烈的宗教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包容也是吸引她的重要原因。陈丹燕在这种“至高至善至美”的力量中感受到类似于子宫的温暖, 从而把欧洲文明作为自我精神的母体, 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由此看来, 这个家园是人类精神的历史凝聚通过欧洲杰出的文明与丰富的艺术样式表现出来, 它是崇高的、伟大的、宽容的, 而“欧洲”只是这种无形智慧的有形载体, 成为一个“充满意义和意象的存在”。[1]

二、“异乡”——永恒的困境

把“异乡”作为故乡最惊世骇俗的是三毛。三毛对撒哈拉沙漠是“投奔”, 而陈丹燕只是“旅行”, 这本身就把主体与“精神故乡”对立起来。如果说《咖啡苦不苦》《木已成舟》集中表现了作者对欧洲文明的拥抱与呼应, 那么在《今晚去哪里》和《漫卷西风》中, 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对欧洲文明作为归属的怀疑, 是“旅行者接触异文化后通过比较对自身文化作出的确认”。[2]

在克莱姆斯安静的河岸边, 陈丹燕带着席慕容的书, 看她如何在风沙滚滚的荒漠里隆重的回家, 想到“何处是我的故乡呢?” (《漫卷西风》) 陈丹燕的欧洲家园在某个时刻轰然倒塌, 她意识到“这是别人的码头, 我坐在这里看书才是打扰。” (《漫卷西风》) 对于欧洲文明的固执坚守, 最终证明她只是“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 (《漫卷西风》) , 这种滋味对于一个骄傲又敏感的崇拜者是最致命的打击。但是, 精神家园的崩塌并没有让陈丹燕失望或者崩溃, 因为她发现即使在欧洲这样物质发达精神丰富的地方, 人们内心存在着同样精神危机。

怀着八十年代电影院中的记忆来寻找少年时的偶像, 蓝色的施塔恩贝格湖依然闪耀着金色的阳光, 旁边是飘扬着蓝白相间的巴伐利亚旗帜的宫殿, 但是里面没有什么王子公主的完美童话, 背叛、谋杀、死亡像伊丽莎白皇后的棺木一样真实。她不得不承认“那些美好的人和事, 原来都是假的。” (《漫卷西风》) 陈丹燕的德国房东海伦娜也生活在巴伐利亚金光四射的蓝天下, 住在开满了郁金香的花园房子里, 丈夫是踏实的政府公务员, 两个女儿也都健康可爱。他们定期去教堂做礼拜, 在社区做义工。海伦娜的生活富足、安宁、自由, 成为“我”艳羡的榜样, 但是, 她却疯了。这种实实在在的荒诞让陈丹燕想到《等待戈多》和《变形记》中的绝望气息。还有什么不满意呢?为什么弗拉基米尔疯了, 没有胡萝卜的爱尔特拉岗仍在努力并充实的生活?当我们像陈丹燕一样在庆幸自己要的只是胡萝卜时, 却陷入另一种沉思:如果人类是幸运儿, 不用思想所以幸福, 那么几千年的文明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如果不论物质和文明怎样丰富, 人类还是在等待戈多, 却等不到戈多, 那么精神家园就成为永远到不了的彼岸。

三、回归自我的“文化小散文”

“有时我要长风万里, 有时我要归于内心, 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 就渴望当一个透明的人, 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 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旅行》。陈丹燕最初的旅行“常常为的真是一时之快, 只是想要看到欧洲的山水, 想要吃德国冷牛肉丸子, 想要再看看柏林东区的老教堂……”[3]但是, 随着旅行的深入, 在十六年的跋涉里, 一步一步把“欧洲”填补成自己的“精神故乡”。又在这漫长的追寻中惊觉自己是永远都进不了别人家门的“异乡人”, 最终只能回归自我的内心, 完成了一段心灵的旅程。这段旅程展现了陈丹燕作为知识分子追寻精神家园的历程。

从历史到自我的思想轨迹代表了当下许多散文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自我性”。这与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化大散文”的姿态恰恰是相反的。在余秋雨、贾平凹等的散文中, 作者以历史为切入点, 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描写的文化现象之外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4]他们的思想轨迹是向外的、发散的。散文从“大”转向“小”, 不是指格调、品味的大小, 只是在时代的发展中, 文学从态度上更为关注个体和自我。正如范培松先生在八十年代末就提出散文要“写出‘个性’”, 要有“多层次多侧面的自我体验”。[5]这种“个性”除了关注点的内化, 还表现在语言风格上, 是“有一种绘画从中世纪向巴洛克过渡时的那种繁复”。比如在陈丹燕的《蒙马特:红玫瑰咖啡馆》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褐色的、带着新青年风格的靠背椅, 简陋的围着三张桌子。桌上的红色玻璃拉丝花瓶里, 插着用了许多日子、被客人的纸烟熏黄了的假玫瑰花。墙上贴着粉红色的墙纸, 不知为什么挂着一张白色波斯猫的照片, 那是一只俗气的猫, 有银行职员太太般的表情。”首先是色彩的堆积, 短短的三句话中充满了褐色、红色、烟熏黄、粉红、白色等多种颜色, 营造出一种斑斓的视觉效果;其次是多重形容词与长短句搭配使用, 行文琐碎但细腻深入;还有关于女人和猫的巧妙的对比, 使文字陡然生动起来。另外, 在叙事的方法上, 陈丹燕的散文中呈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伤, 她自己称之为“惆怅”而不是“怀旧”。这种自我抒情化的情绪消解了历史、文化所负载的沉重, 平静又日常的叙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解构为私人化的情感, 带有都市女性的自恋情结。

结语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吸引一个人十六年长途跋涉的不是最后的结果, 而是在追寻中心灵得到的满足。这种满足让一颗虚弱的心渐渐充盈, 有了重量。用沉甸甸的收获去抵御生命中时刻存在的不能承受之轻, 然后就变得宁静与安然。如果人类的心灵家园是到不了的彼岸, 那么陈丹燕对个体归属的探寻是不是更有现实的意义?正如车前子先生对其散文的评价:“陈丹燕的书不仅是给小白领看的, 在文学上的意义我相信不久自然会被人体味出来。”

参考文献

[1][4]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J].小说评论.2005 (4) .

[2]尹德翔: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J].中国图书评论.2005 (1) .

[3]秦道红、陈胜乐:论文化散文[J].文艺评论.1993 (2) .

[5]范培松:新时期游记功过得失谈[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3) .

[1]陈丹燕:漫卷西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陈丹燕:木已成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陈丹燕:咖啡苦不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陈丹燕:今晚去哪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范培松:重塑“自我”灵魂的狂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王尧:文字的灵魂[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7]摩罗:我的故乡在天堂[M].广东:珠海出版社.2006.

故乡的野菜 篇3

这个节季,地里麦苗返青,各种野菜也正是颉颃互竞、头角峥嵘的时候。儿时生涯固然清淡,却还不至于贫寒.是以吃野菜的时候,算来,也是有限。有限的记忆在岁月的荡涤中越发清晰突兀,反倒是当日生活的常态,于今回想,总觉得有些模糊暧昧,无从辨识了。生活的主次好坏原无一定,推衍来说,人世的起伏升沉也是一样。这么想着,无论是远处的青山隐隐,还是眼前的屏幕键盘,都是可欢喜的存在,足以让人展眉解颐了。

故乡的野菜名目繁多,大半无从稽考,我的博物知识又从来有限,只能就记忆所及,罗列一些出来:水萝卜棵、面条子棵、荠荠菜、金金菜、银银菜、七七牙、猫儿眼、驴尾巴蒿……

前面五种还算得上野菜,后面三种则确乎只是杂草了,而且是极不招人待见的恶草:七七牙有锯齿易伤手,猫儿眼据说吃了会变瞎,放羊赶牛的都躲着它走,驴尾巴蒿我似乎并没印象,只是在地方电视台的农药广告中,听所谓农业专家者用乡音扯着喉咙说可以除掉这样那样的杂草,驴尾巴蒿是他说得特别抑扬铿锵几近声嘶力竭的一个名目,当时还很有些少年意气,听着只觉鄙俗不堪,很皱了几下眉头,但由此,记得反倒更清楚些。现在想来,倒不失风味十足。

五种野菜,多是下在面条里吃的,只荠荠莱偶作它用。荠荠菜在很多地方只叫做荠菜,上海乃至江南一带的小吃中,荠菜馄饨是很出名的一种,几个月前,秋天的时候吧,北大南门的老上海城隍庙小吃连锁店就打出招牌,说上海地区连日大雨,荠莱供应不上,荠菜馄饨暂停出售,据说还很招致了一些怨言,足证这小吃的风靡了。然而,在我的故乡,荠菜确乎不曾用做馄饨馅,下面条之外,就只是蒸了吃了。做法很简单:择好洗净,切成小段,拌上些面粉,拿到笼上蒸熟,待热气散去,和入油盐调料及蒜泥即可。这最末一步很关键,若热气未散即放蒜泥,不出蒜香不说,还会捂出蒜臭来,乡里谓之“死蒜气”,最是让人吃不消的极冲的一种味道。

下在面条锅里,实在是野菜的正途,最让远方游子念念不忘的也正是这类吃食。儿时乡间还是古风,一日仅两餐,早饭上午十点左右,午饭下午三点左右,恰合“朝食”“晡食”之说。午饭,或者也不妨说是晚饭,通常是面条。面粉和成面团,反复揉摁使富韧性,操一杆长约60厘米大擀杖,将面团擀开来,成圆形,薄薄的,摊满大案板,再对折数次,成一多层不规则长方体,拿刀切成细条,宽窄随各人口味而定,抖散开来,便可入锅了。锅都是大铁锅,固定在灶上,灶膛里燃上些秸杆棍棒,风箱一拉,呼呼火起,不多时水便沸腾了,面条下锅,滚俩来回,洗净的野菜、葱花随即放进去,加些细盐,出锅前再滴上几滴麻油,香味那叫一个扑鼻啊!做这种面条,未经漂白加工的面粉、井水、手擀、铁锅、柴火灶,缺一不可。油盐之外,还不能多放调料,非如此不能得个中真味。下在面条里野菜的味道也很有些不同,面条棵口感滑爽,水萝卜棵和银银菜则有些涩涩的香味。我最爱的,就是银银菜了。

细玩这些野菜的名字,也很有些意思。大约来说,人到非吃野菜不可的时候,定然是没有足够的正经粮食吃的,看见野菜,便每每能生发一些联想:象萝卜缨的叫水萝卜棵,叶片细长的叫面条棵。实在不象什么的,也名之以“金”或“银”,富贵堂皇,讨个口彩。农人生活的艰难与其并不因艰难而沮丧的种种情形,便大致可以见出了。

想来,足有十多年不曾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往田地里徜徉,拿小铲子于田埂垄头剜取野菜了。那些阳光、那些风影、那些乡音、那些食物的味道,却每在这个时候袭上心头,赚我一些感怀与笔墨。

春来野菜香优美散文 篇4

竹林寺的竹子泛青了,招隐寺的杜鹃红了,八公洞的林子也绿了,山林间不时地看到三三两两的城里人拎着篮子提着袋子,拿着铁铲、小刀,领着小狗,哼着小调在河岸边土坡前寻觅着什么。大家在大自然中不仅仅收获了野菜的清香,更让压抑了一冬的心情在天高云淡中得到释放。所以在竹林间不时地看到孩子们追逐着、嬉戏着,在春风中尽情地撒着欢。

说到挖野菜,从小我就对野菜顽强的生命力有着很深的印象。

在故乡挖野菜,首先得能找到野菜生长的地方。野菜一般生长在荒郊野外河岸沟边、山洼里或者田埂上,特别是坟茔地最多,长得也旺,就连行人常踩的乡村道路旁以及边沟上也生长着野菜。

记忆中野菜发芽返青也分先后,最早的是野蒜,这是一种有着葱一样辣味的蒜科野生植物。“三月三,野蒜朝天钻”,三月的春风已刮,休眠一冬的小蒜就耐不住一冬的寂寞,顶着上一年枯萎的黄叶冒锥儿。刚开始,人们只能凭着枯萎的黄叶寻找到它,等到新叶钻出后,就容易找到了。那时,各家各户一个冬季的主食几乎全是杂面窝头,只有到了开春,才能吃到用野蒜做馅的包子,包子馅里虽然没有肉,但味道还是很鲜的。再过几天,婆婆丁、芦蒿、野芹菜、荠菜、马兰头便开始发芽,于是,苍白了一冬的餐桌上便添了几分绿色,用野莱做馅、做酱、做汤,家家户户厨房里常飘出野菜的香味。

野蒜大批钻上天的时节,也正是柳条返青柳芽初绽鹅黄色的时候,田野里的油菜花也招摇灿烂起来。挖野菜的孩子们总要采上一大把招摇开放的油菜花,或者折一枝娇艳的桃花呀杏花呀,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插入清水瓶中欣赏几天。也有手巧的折几枝柳条做柳笛,演奏一支只有自己才懂的曲调。在这脆生生、清亮亮的柳笛声里,童年的记忆已是一片春光了。

挖野菜的真正乐趣不仅仅是满足了孩子们贪玩的愿望,也使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比如野蒜味辣解表热治伤风感冒,婆婆丁味苦败火去毒,三月的荠菜胜仙丹等等。

离自己挖野菜的日子,转眼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虽然镇江一年四季在菜市场上都能买到芦蒿、马兰头、香椿芽之类的野菜,但那是农民们用温室种出来的,几元钱就能买上一斤,吃到嘴里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或许,缺少的是那用钱也买不到的、挖野菜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吧。

故乡的记忆优美散文 篇5

我的故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村庄,一条弯弯的小河从庄前流过,两座无名小山相对而立,乡亲们叫窑背山和对面山,几孔窑洞几间石板房,错落有致地安放在山脚下,一条沿河公路把农家小院串起来,构成了故乡的一幅简笔画。

我们村有两样东西是许多村子没有的。

一是苹果。30年前,陕北还没有大面积栽植苹果,我们村已经有了果园,那时还是生产队,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家家有了苹果,果园就在窑背山上。那时流行元帅系列,“黄元帅”“红元帅”苹果远销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那可真牛。

二是蔬菜。我们村离镇上五华里,把小河水引到滩地里自流浇灌,种出了绿油油的韮菜、芹菜、黄瓜,红红的西红柿,让人眼馋。每逢集市,村里人拉着驾子车去镇上卖菜,换回毛毛钱用小包装着。可牛了。我爷爷是务菜高手,生产队蔬菜组组长。三五天分一回菜,黄瓜、茄子堆成垛,在老槐树下分菜,那可真壮观。家家户户提筐端箕领菜。孩子们围着菜垛子蹦来蹦去。务菜是我们村的传统,近70岁的父亲至今仍在种菜。

乡亲们搞副业的同时,也搞农业,坝地里种玉米,山上种小麦,粮食也没少打。我们村评上了省级文明村,村里办起了文化活动室,科开还扭秧歌,真热闹。

孩子们有自己的天地。夏季最好玩的就是游泳。大中午,三五成群跑到潭里,脱的一丝不挂,往河滩里一泡,那可真叫舒服。水性好的,站在石岸上表演跳水,有的还比赛憋气。玩的花样可多了。玩水的老滩有男女之别,不知情的跑错了就闹笑话。小时候,河水似乎很大,有沟就有水,现在溪流好像小了许多。几条小沟都没水了。冬天的河里也好玩——划冰车。那时,冬天特别冷,河水冻得厚。小伙伴们一人一辆冰车,冰车是用木板订的,腿上有钢条,放在冰上,小孩盘膝坐在上面,用两根铁棍一扎一划,向前行进。玩这个也有技巧,用力要均匀,手和身体要配合。玩久了,技术都娴熟。小伙伴们排成队你追我赶,从上游划到下游,有避开石头、窟窿的路线,领头的要把握路线。村子里有一个大坝,那里划兵车真是鱼入大海,可掉进去就没救了,大人不让去玩。拥有一辆双钢棍的冰车,曾是我童年梦寐以求的事。离家上中学后,还盼望寒假划冰车。

故乡的云优美散文 篇6

每次回到故乡,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自高空飘过,与炊烟一道高升的白云。如故乡的土壤一般原始,如故乡的亲人一般温馨,那些来自大自然最为纯朴的景象,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血脉,在内心深处永远的流淌。

在乡下我的`故乡,没有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和锦绣,但却独守一份自己独有的幽雅与宁静,平淡中增加了几抹艳丽。那些白云,自故乡的高空飘过,飘渺得如同神仙一般割然而至,那些青山绿水顿时有了生机,孤单的羊群似乎也多了几分灵气。

在没有云彩的日子里,炊烟是云彩的化身,漂泊在外的我,好久没有见到故乡云彩的样子,误把农家升起的炊烟当成了云彩。我知道炊烟升起一家人就有了饭吃,白云升起,故乡的庄稼就有了好收成。

我那十年九旱的乡邻们不相信别的,就相信只要天上有云,就定会有雨。农闲时节,在我老家的大柳树下,吃过晚饭的女人们拿出自己的手工活,男人们抽起旱烟袋,看火烧云。黄昏的时候,三三两两的燕雀在云间穿梭。夕阳已拿下帷幕,那些云彩缠住乡村的山路不放。

波动游子心弦的是来自故乡的思念,黄昏的嘴唇对着一朵云彩吐露心事,晕红的羞涩凸起爬满整个天空的脸蛋。故乡的云彩展现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多少年荣归故里,故乡的云变得更加亲切而富有诗意。

故乡小街优美散文 篇7

在小街三道巷,有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史大爷,活了九十来岁,身体挺硬朗的,花白的鬓须见证了他人生的风霜和阅历,同时,他也是小街老巷几十年历史沧桑的见证人,小字辈们总爱围坐在他的身边,听他讲一些小街老巷里的旧闻趣事,老人心灵深处的坦然,豁达、阅历,让晚辈们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难忘故乡情优美散文 篇8

当车子驶出小城徐缓地行进在高速公路上,路旁的雪野里许多去年秋天枯萎的藤蒿,倔强地挺立在寒风中,随风欢舞着,冻僵了的肢体不畏风雪的洗礼,令人赞叹!

视野远处平原百里,偶尔可觅到几行小动物的足迹。我猜想这样大的积雪,它们挪着瘦小的身体,跋涉在荒野之地寻找食物吃,该有多艰难!不时的听到林鸟飞越凌空的欢叫声,我的心也随着飞扬。

一路上大弟逗着趣:“姐,这片地给你,你在旁边盖一栋别墅,二层的,四周用铁栅栏圈起来,在院落里设计一处仿真的自然风景……”我笑大弟异想天开。大弟一边开着车一边调侃道:“没什么,只要想住,努力就会做到。只是北方冬天寒冷,需要取暖,否则我真想盖一栋别墅,咱们住在一起,那该有多热闹。”这让我想到了旧社会大家族的生活,实际上那也是其乐融融的情景,有事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也很不错。

说笑着,高速公里两旁的树丛遮挡了我们的视线,老房子快要到了。自从我十五岁被父亲送到外地读书,随后弟弟们也离开故乡求学在外,一家人从此分分合合,那里竟然成了我们每年小聚温馨的小屋,承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

老屋坐落在山坳里,空间狭小,似乎被那些迎风傲立的树木挤满,当车子驶进狭窄的水泥板路,一路上那些熟悉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叮嘱大弟慢一些开,眼前的景色与我回忆中的差别很大,略显萧条,一些机关单位已经搬迁到别处,遗留下来的房舍成了山民的住所,往日读书声朗朗的校园也贱卖给了山民,成了养殖基地。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慢爬行着,这时大弟掏出一副墨镜戴上,遮住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我疑惑大弟的举动,大弟解释说:“自从咱家搬走后,只要我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很留恋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时间久了这里的人都认识我,大过年的不想打扰谁。”听了大弟的一番话,我内心百感交集,那些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再也不可能重新来过。

车速很慢了,但我依然感觉,没等我来得及仔细辨别那些似曾相识的景物,那些触痛我回忆的旧建筑物已经一闪而过。真想叫大弟停下车,我一个人静悄悄地行走在那走过多年的山间小路,搜寻旧时的记忆,往事如过往烟云在我的脑海出现,一股酸楚蔓延在脑海,却又说不清是为了谁。

行至山庄中段,大弟有意识地停了一会,上坡处是商店,小时候每当冬雪降落,那些被猎人枪杀的野猪、黑熊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知道消息的山里人纷纷围拢过来,等待分割一点野味解馋。

也曾与大弟合伙买不同版本的小人书,躲在被窝里看,几年下来竟然买了整整两大箱子,搬家时被母亲当做礼物送给了亲属的孩子。今年春节问起母亲这件事,母亲似乎有些后悔,应该留下来当作我们共同的回忆。几年间家搬了无数次,一次次那些当时被认为无用的东西,都已经没有了踪迹,母亲唯一留下的是她的衣柜。每次回娘家进了屋,看到衣柜,都会想起那一连串的木质家具。我的书桌和衣柜毫无疑问的被母亲送了人。

商店东侧的电影院已没有了踪影,陌生人来哪里会晓得这里曾经建立过一个供大家消遣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我被印度电影迷上了,喜欢上了剧情里的印度歌舞。直到今日我也时常在酷狗里搜找印度歌来听,而且百听不厌。

在这里我也喜欢上了越剧和古装剧,倾听荧幕里女子的呢喃细语,如沐春风让人心醉。那含羞带笑、闭月羞花之貌,也曾在梦里千回百转。钦佩剧中人物的温文尔雅,深感那是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车子爬过慢坡,再走一段山路老屋就到了。沟壑下的小河悄无声息得静静流淌在冰层下,杂树闲散地伫立在河的两岸。山坡上还有人家,袅袅的炊烟缭绕在山坳,人工修剪的梅花树林立在寒风中,粉色梅花鲜艳夺目地绽放,枚枚如蝶展翅在枝头。

车子向坡下滑行,路左侧那棵高大的古树已被父亲的学生锯掉,当时很多走夜路的人都说,每走到此处心生畏惧,担心从树上突然跳下一个蒙面人拦路抢劫,古树就这样永远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可我依然记得它高大挺拔的身影,每年的夏季都会从它繁茂的树叶里,传出幼鸟与天空中翱翔的大鸟会晤,那古树是林鸟的家,也是我梦乡萦绕得最热闹的场面,面对空荡荡的,古树曾经站立的地方遗憾潜留在心里。

那片绿草如茵的沼泽,积雪掩盖了它萧瑟的容面。前方,再走一段路就到了老屋,内心的狂喜打着鼓徐徐而来,临近河岸的一户人家不知去向,房子也被拆掉;那间是三舅家的,如今也更换了房主.....狭窄的道路蜿蜒在眼前,原来路并不是记忆中的宽敞通幽。大弟在老屋门前停下,后偏厦子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正要下车想仔细地看一看老屋,被大弟阻止,我只好坐在车子里仔仔细细地搜寻着,像被老屋遗弃的孩子突然又找到家的感觉。前方路两旁备战时留下来的房屋已经夷为平地,荒草毫不客气地长满了那片,人声噪杂的领地。老屋,此时近在眼前,而我仅能静静地贴着它的肌肤,感受童年的温馨,一家人住在老屋进进出出,吵闹声纷沓而来,如今也已成昨日的恋歌。

那条小河,隔着一片草地,就是它温柔的水面,河岸两侧柳树成荫,草长莺飞,现在也寂静得很。大弟回忆着小时候的一些事,而我只能沿着回忆的往事细数人间沧桑之感。曾几何时,自己就像长在藤蔓上的嫩葫芦,整天吵嚷着要离开母体的牵绊走天涯。如今那藤蔓老了,老得哪也去不了,才知道无知的年代才是人间天堂。

大弟一声喟叹,车窗外老屋的主人听到车声,早已经推开大门好奇地窥视车窗里的人,他哪里知道两位异乡的游子想家了,想念这里的一草一木,想念老屋的旧事,温馨如故。

中秋最忆故乡月优美散文 篇9

故乡和月是联系在一起的,看到了月,也就看到了家,看到了家中守望的亲人。故乡的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银色的光辉,淡淡的洒在小小的山岗上。乡间的.小路上是否还有辛勤的农人披星戴月的影子?至今,故乡还传唱着一首古老的童谣:“月光光、照四方,照得禾杆姐姐洗衣裳,衣裳洗得白当当,送给弟弟上学堂……”悠悠童谣展现出的是一幅恬美、圣洁的月色图。

那时节,庄稼已收割完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又在月光下燃起袅袅炊烟,院子里的老桂树正恣意地散发着酝酿了数十年的清芬;那时节,我总是一个人爬到屋后的山头上,静静地守候月华。圆润如玉的月盘缓缓地移动在浩瀚无垠的苍穹,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静默无声地为我照亮登山的小径。透过枝叶婆娑的树木,洒下斑驳的光影,让颗颗夜露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在微风的拂动下,滚来滚去,构成一幅光影绰约的绝美画幅,为我洗去登山的疲惫。

独自站在山头,沐浴着月色,便想起老祖父独酌着母亲酿制的桂花酒时,老是讲述月亮的故事。翘首明月,又看见月宫里那棵影影绰绰的桂树。斫了又合、合了又斫的桂树和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的月儿,还有捣药的玉兔,以及嫦娥,一起被揉进了中秋,秋水一般温润着几千年延续不绝的亲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圆月,载满了思乡之情,就像母亲酿制的桂花酒那淡淡的香气,把天地岁月孕育成今夜的楼台、月色,暖暖地占据着人们的心房。

故乡的野菜 篇10

于是,妻子和我,还有老母亲做向导,我们一起去了山坡。我背着挎篮在前面走,婆媳俩跟随在我身后,有说有笑的。

久雨初霁的故乡,天空格外的蓝。山坡上显得很空旷,没有了夏天的碧绿与浓荫。秋风吹过,落叶纷纷飘飞,如蝶似鸟,似乎在忙着传递秋的信息。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盛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竞相媲美,绽放一朵朵甜美的笑脸。

此时,天高气爽,阳光朗照,我的心情也很爽快,很阳光。我回头征询,问妻子道:“我们要剜什么野菜啊?”她说:“只要苦麻菜和油菜。”我学韩国人说话,笑着用温顺的语气说:“是。为夫遵命。”

对于这两种野菜,以前也多有食用。也记得曾百度过,比较了解它们。苦麻菜,又名苦麦菜、山苦荬,为菊科植物,生于山地及荒野,每年春秋两季都可采摘。其味辛、苦,微寒,清热解毒,含有铁、钾、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营养丰富。虽然有点苦,但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鲜嫩的苦麻菜,去根洗净,放在锅里烧开水浸泡一下,然后用香油、大蒜泥、凉菜调料凉拌,即可食用,无不促进食欲。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神农本草经》说,“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据说还可把它晾干,炒制成茶叶泡水喝,或炒肉吃。油菜,是往年曾种植过油菜的地里自然散落的种子而零零星星生长出来的菜,也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它的医药价值也许没有苦麻菜高,但是将它制成酸菜炒着食用,的确比起苦麻菜好吃得多。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用它来搅苞谷糊汤吃。这种野生油菜有一个特点,就是种过一次之后就不用种植,年年生长,满山遍岭。一般生长在熟地或二荒地里。民间传说昭君姑娘出塞前,曾采药,种下菜籽,并嘱“连发连发连年发”,所以野生油菜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怎么说,它们可都是农家饭桌上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乡村的美味佳肴,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故乡的野菜很多,远不止这两种。说起采摘野菜,就让我油然想起上个世界七十年代闹春荒的情景。那时候,我大概在上中学,家里有八口人,姊妹六个,仅靠父母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自然人多粮少,就不得不忍饥挨饿了。每到春天,就会闹饥荒,揭不开锅。此时,母亲就引我们姊妹几个上坡采野菜或挖山药蛋、挖黄姜、挖洋姜充饥。记得我们曾采过茵陈蒿、蕨菜、马齿苋、水芹菜、刺芽菜、指甲菜、野蒜苗、蒲公英、山蘑菇、韭菜等野菜,或做菜,或搅野菜糊汤,或做成饼。有时秋天下过连阴雨后,也四处采集地皮子(或称地衣、地木耳)回来炒着吃。当然,今日之剜野菜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实在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今日是为了改换口味、调节生活、保健身体,更是为了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忘本。

我们三人并排搜索式向山上找野菜,从山脚下一直寻找到半山腰,可是所见的野菜并不多。母亲说不久前被人寻过了,我们就又去了另一面山坡。换了个地方,果真野菜多了。我们剜野菜的兴致随之提高,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挎篮就被野菜塞得满满的啦,背在身上感觉沉甸甸的。再看看母亲和妻子,她们带的塑料袋子也装得很满了。走到她们跟前,我说:“已经剜得不少了,打道回府吧。”我们就此收兵回家。

回到家里,泡杯茶喝。稍事休息之后,母亲说她开始做午饭,饭后再烧开水烫野菜。我和太太就赶紧下河去洗野菜,因为下午我们还要赶回单位去上班呢。

读《故乡的野菜》有感800字 篇11

向丽珊

野菜,顾名思义是大自然赐予的食物,生长在野外,有着独特的吃味。

记得小时候,伯伯经常带我去后山挖野菜,想起小时看到野菜,忍不住大叫一声来诠释心中的惊喜之感。每当我看见时,就会兴致勃勃地向伯伯说:“看,我找到了好多野菜嘞!”伯伯这时就会笑咪咪的说一句:“小孩子眼睛真尖,伯伯都没你厉害。”当时还小,就觉得好玩,每次伯伯带我去挖野菜,便是我儿时最快乐的时刻。

《故乡的野菜》这是一则短篇散文,今天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回想起小时候伯伯带我去后山挖野菜的那一幕。这篇散文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无比怀念之情,用野菜来抒发对故乡的爱,用真挚的语言打动的人心,由此让我也回想起小时候挖野菜的快乐和惊喜!

第一次挖野菜,是伯伯带我去的。春天,生机勃勃,万物生长。

伯伯说:“春天到了,后山的野菜正肥嫩,伯伯带你去挖野菜吧!”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我不论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所以跟着伯伯来到了山上挖野菜。

早晨的后山,有着独特的魅力,眼前一片亮绿,水滴还趴在绿色的垫子上休息,有的水滴,因为太沉,从垫子上落了下来,滚到了柔软的草地上,又继续趴着。伯伯这时就过来问:“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呢?快和我一起去那边看看有什么野菜吧。” 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来到了另一边的地,看见许多的野菜,便向伯伯一样一样指着问这是什么?伯伯总是会很耐心的说着每一种菜的样子和特点以及做法。

听的最多的便是荠菜,荠菜一般用来凉拌,但我最爱吃的是伯伯做的荠菜羹。味道极其鲜美,一边是鸡蛋,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嫩绿,绝不混淆,吃时搅拌在一起,吃上一碗,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想想儿时,那是真的有趣!野菜和园种的蔬菜相比,他所多的是一种大自然的清香,而这种清香,却填充了我整个记忆和味蕾。

我的野菜情结抒情散文 篇12

我们家乡流传下来最好采野菜的时节,要属五月“端阳节”,据说五月节采的野菜可驱鬼祛邪,除瘴避疫,叫“百样菜”。凡是山间田野的植物花草大都可做菜入药,所以百样菜也叫“百样茶”。

于是每年一到端午,人们便赶前一夜备好网袋子或蛇皮袋置于床头,早早躺在床上,约好与谁结伴,美美想着明朝往哪个山头或哪条沟圳进发。

次日大早,公鸡“喔喔”一啼,便听见村里各家各户“吱吱呀呀”的打门声,“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连脸也顾不上洗、牙也顾不得漱就悄悄上路,好像怕被人采走似的朝各条沟沟壑壑奔去。

瞬间,嘈杂声、喧闹声打破了山的沉寂,鸟儿也被惊得四处扑楞楞飞鸣,好像责备人们惊扰了它们的清梦,鸣虫也忽然闭口,生怕恐怖的灾难会降临自已头上。

满山遍野都是影影绰绰的人影,隔山隔溪有人遥相呼应。

有的问:“阿二麻,你那边有没有啊?”

那边答:“涯这里有是有,就是很单一,全是鱼腥草!”

这边回:“你鱼腥草多采滴,我这里多地胆头,两种草细人子寒烧感冒用得着,回去我们互换些哦!”那边应:“好啊,好啊,就这样讲好个啊!”

有的则边采边抱怨:“涯昨天还看过今朝又被鬼足先登咩!唉!”

有的却为一朵百合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我先看到个!”

另一人毫不示弱:“我还更先看到!我先见先摘,食露水子的植物是阿公的须大家都捋得!”

这时情景有点像“五子夺莲”,人人一个心肝百个肺,常常是顾此失彼.于是就有人打趣道:“百灵喳喳叫空肚,黄哏咕咕得肚饱”!那意思有“蟹蚌相争,渔翁得利”之意。引得满山满坡的人哈哈大笑,笑声在山旮旯里一遍遍回荡。

有激情的热辣山妹子就放声山歌:

五月五日是端阳,家家户户采草忙。

采得菖蒲配雄黄,采得艾叶插门框。

采得莲花并蒂香,采得菱角两头长。

采得葛藤缠阿郎,采得后生心又痒。

后生若是有心肠,摘把粽叶裹衣裳。

衣裳送妹披身上,乐得妹妹喜洋洋!

这山歌一唱啊犹如带路公鸡啼天光,满山会唱的不会唱的,雅的俗的到处是山歌,处处震天响,真个鬼都会被人吓走呢!

家乡的野菜就是如此的诱人啊!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犹深的野菜叫“毛冷”,是根茎滕蔓植物,果实埋土里,形状像“药胡”,藏在花草树木间,一般难觅其踪,但懂行的就只要拔开草芒树叶就可见其节节枝叶上长有“小葫芦籽”。然后顺滕摸瓜揪出“毛冷王”,浑身根须犹如捕获只“小土鼠”,就用根须倒吊着它往家飞奔。

母亲死后,我们尚幼,常常没米下锅,特别是青黄不接之时,左邻右舍都借遍了,又放不下面子去讨饭,兄弟几个只好提着砂锅来到溪畔,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支起沙锅当炉灶,拾些柴火,在溪中舀一锅水,在田坎上扯些车前草、蒲公英、大水前、鱼腥草……

下锅煎滚后撒把粗盐,清香扑鼻,我们兄弟几个围着砂锅,从身边折两段树枝当筷子,戏称“兵”,几兄弟异口同声“一二三!”就像小猪拱食手扒手拽,一不小心碰歪锅,汤流了一地……

大哥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起了“红军长征过草地吃野菜”的故事,见锅歪汤倒,喜欢吟打油诗的我就即兴来了首“顺口溜”:

兄弟合围一孤城,一心想把敌将捉。

谁料冷炮把城摧,城内乱成一锅粥。

水将仓遑把命逃,草兵被我兄弟捉。

恰逢弟兄腹内空,一枪一个挑肚中。

不嫌野菜甘和苦,只道肚饱文章出。

二哥一听哈哈大笑:“不押韵,不押韵!听我的:

黄毛鸡子假老成,胸无墨水作诗魂。

牛头不接驴嘴唇,罚你研墨诗才成!

接着四兄弟笑翻了场,那情那景浸透到了骨髓里了。

家乡的野菜啊!一枝枝一叶叶,一条条一根根!根深蒂固铭刻在心中,把山村的田野装点得格外鲜艳美丽。时时蛊惑游子的乡愁。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在记忆的心壁上烙下野菜的影子,让我像牛反刍那样反复咀嚼回味,几许梦回,依稀浓浓的野菜暗香浮动。

上一篇:晒出我的一份友谊作文下一篇:实习生出科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