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会计

2024-11-06

资产会计(共9篇)

资产会计 篇1

个人信息

姓名:unjs

目前所在: 天河区 年 龄: 24

户口所在: 韶关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58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50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会计:

工作年限: 3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广州珠江帝景酒店 起止年月:-11 ~ -11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酒店/旅游

担任职位: 应付会计兼资产会计

工作描述: 1、编制月份应付款计划

2、负责应付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工作

3、定期进行应付及预付款项的对账

4、分析应付款项的账龄及偿还情况

5、负责审核采购部提供的报价单和采购订单以及员工的日常费用报销

6、月末编制记帐凭证,协助完成报表

7、固定资产的入账,管理,盘点

8、工资的核算

9、公司税费的申报

离职原因:

广东诚通报检代理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3 ~ 2008-1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服务业

担任职位: 出纳

工作描述: 1.协助会计完成各种报表

2.负责员工的各类费用报销

3.办理公司的银行各类相关业务

5.发票的购买和日常管理

4.负责公司的各项证件的年检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8-07

专 业 一: 财务管理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0 2008-07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 CET-4 -

-03 -12 暨南大学 会计学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性格稳重,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本人从事会计工作两年以上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从事关于财务的暑期实习工作,并且在实习工作中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同,因此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实习单位提供的。现在从事会计工作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凭着自己良好的工作能力我在酒店从一个小小的收货员,到财务助理兼资产核算员,再到应付会计和资产会计,随着每一次职位的变动,我的会计专业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人有会计证、英语四级证书熟悉个人所得税电子报税, 地税网上申报, 我在银行办理汇票电汇支票往来款, 大量现金收付都有很深厚功底, 熟练操作Office2000-Word / Excel、E-mail收发邮件、网上下载文件都能较好运用。

对税务查帐工商年审程序劳动年审程序都有所了解.

资产会计 篇2

一、林木资产核算的基本内容

(一) 林木资产的特点、会计分类和计量属性

林木资产具有生命力, 分布广、成长期长、内容多样、难以计量等特点。应将其归属不同类资产进行会计核算: (1) 按经营目的划分:商品林, 公益林; (2) 按林种划分:用材林, 经济林、薪炭林, 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3) 按初始起源划分:人工林 (除公益性的) , 人工林 (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营造) 、天然林 (停止采伐) 。

历史成本法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操作更简单、更高效, 并考虑了林木资产生长期间发生的全部支出的优点, 是核算林木资产时经常使用的方法。《生物资产》准则也规定使用成本法计量。

(二) 核算期、支出资本化范围的确定及计量

1. 自行营造林木资产初始计量

公益性林木资产的核算期, 为林木郁闭 (指郁闭度达0.2及以上) 前的年限。因此, 在此阶段前产生的支出项目必须进行核算, 这些支出项目包括的费用支出项主要有林木土地购买费、调查设计费、造林费、抚育费等一些必要支出。而在此阶段后所产生的费用就须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核算期, 进行此阶段核算的目的, 就是达到经营管理者的预定收益的要求。所以, 该阶段的核算项是产生在从林木营造开始到预定收益前的期限。其主要支出项包括林木土地购买费、造林费、营林设施费和良种试验费等一些必要费用。通常情况下, 核算期是3年, 3年内发生的支出资本化, 3年后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核算期和支出资本化范围可参照公益性林木资产处理。

2. 外购的、天然起源的林木资产初始计量

林木资产初始计量包括外购的和天然起源的林木资产。其中, 计入外购的林木资产成本项, 主要由以下项产生:林木实价、运费、关税等相关的其他支出。天然起源的林木资产按1元的名义金额入账。

3. 林木资产的后续计量

生产性林木资产主要是达到生产管理的目的, 期间产生的项就须按期计提折旧, 但须合理设计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采用合理的折旧方法。将当期的费用项目分类目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中, 不计提折旧项是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

由于自然灾害、病虫或是市场变化等因素, 在生产性林木资产中, 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因上述原因而产生的可变现净值或低于生产性林木资产预定的账面价值, 须将产生的差额分别计入计提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 并按当期损益计入, 减值准备一经计提, 不得转回。而消耗性林木资产因上述因此产生的账面价值, 应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公益性林木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三) 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界对林木资产核算对象做了大量研究, 以小班或林班按树种核算是大家首推的。小班与林班相比其优点是小班更细致准确, 但在实际工作中, 以现阶段科技和管理水平, 将小班作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对象工作量太大。而以林班为单位, 业务部门可通过GPS卫星定位和计算机提供林班生产资料, 财务部门借助会计电算化手段实现管理目的。

二、林木资产主要业务核算

(一)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核算

设置“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外购或自行营造的消耗性林木资产按应计入的金额或实际发生的支出, 择伐、间伐或更新性抚育采伐而补植林木类发生的后续支出, 借记本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天然林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郁闭后的发生的管护费用等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 发生减值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贷记“存货跌价准备”。日后恢复的, 作相反会计分录。

出售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账面余额,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本科目。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二) 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核算

设置“生产性林木资产”科目。外购或自行营造的生产性林木资产, 按应计入的金额或达到预定目的前发生的支出, 择伐、间伐或补植林木类产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生产性林木资产达到预定目的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的处理同消耗性林木资产。

生产性林木资产处置时, 实际收益当计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已计提的折旧项当计入借记“生产性林木资产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 由其他因素产生账面差额当计入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提减值准备的, 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三) 公益性林木资产的核算

设置“公益性林木资产”科目。外购、择伐、间伐或抚育采伐以及天然起源的会计处理与消耗性林木资产处理方法相同。公益性林木资产不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摘要:随着我国林木资产市场逐步扩大和完善, 人们迫切要求对林木资产价值量进行准确核算。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作为依据, 结合林木资产的特殊性, 对林木资产部分会计业务的核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资产准则,林木资产,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魏远竹, 陈钦, 陈念东.论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通讯, 2016 (4) :28-32.

[2]马经旺.林木资产会计处理问题之我见[J].中国总会计师, 2016 (5) :38.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篇3

关键词:资产减值;计量;对策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运用是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但发展以来,企业执行减值政策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并未达到资产减值会计预期目的,资产减值政策甚至成为一些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和实践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对新准则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一、资产减值的涵义

对经济学来说,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但在有效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导致商品的预期收益等于商品的生产支出加合理利润,即其市场价格。因而,购入时的资产价格代表了当时对资产在其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但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在购买时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与其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异,而这个差异即资产的减值。正是基于此,在会计学角度看来,资产减值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差异。

由上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

二、目前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多,较难掌握。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确认起点、计量标准等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至于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数量标准,《制度》并未涉及,需要会计人员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加以解决。“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更具有不确定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因而,就难免出现违规现象甚至故意操纵利润现象。

(二)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准确确定

对于计提多少减值准备,准则中规定按照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相比较来确定,账面价值容易找到,但可收回金额不容易计算,要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并依据相关的数据来估计确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也比较困难,确认方式多样。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按两个基础确认,一是按单项计提;二是企业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但以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对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实施有较大的难度。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全部资产、现金产出单位等方式进行。

(三)外部监管难度大

一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允性难以衡量。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应收款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二是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客观地讲,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形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减值进行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较低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偏低。具体表现在:第一,专业水平低下,文化素质偏低,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障碍;第二,公司财会基础较差,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结构不合理,会计核算不规范,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缺少心理准备和实践经验;第三,职业素质较差,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没有积极性。

三、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

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利润操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关。现行退市政策上由两个步骤组成: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这一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连续”二字,在现行退市政策下,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条款加以修改完善,除了以3年连续亏损为依据外,还应辅以其他指标。如企业经常性净收益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或基本停产状态,或资不抵债等指标,以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的外在诱因。

(二)提高资产组划分的可操作性

尽管前面提到资产组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中的种种弊端,但不能否认的是,资产组的划分是大势所趋。为此,准则制定部门需要颁布大量且详细的指南和解释,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支持。同时,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也要通过发挥积极的监管职能,发现并制止企业利用资产组的划分问题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此外,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企业内部资产组的划分工作。

(三)实行财务人员严格自律性管理

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水平,首先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这就需要企业、社会相关部门不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使财务人员逐步适应新的要求。在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杜绝本位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徐铁祥,肖俊.对资产减值会计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7).

[4]李金泉.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8,(12).

资产会计 篇4

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 25号文正式发布了《制度》,于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关于资产减值的若干规定是新会计制度的重大突破之一。在此,本文拟从企业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角度,对如何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一)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转回

企业应于期末对8项资产(即短期投资、委托借款、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确认、计量和记录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即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则应在已计提的范围内转回资产减值准备。

1.确认和记录

企业于期未确认各项资产减值。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借记有关损益类科目,贷记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正好相反。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贷方应记科目见表1:

表1 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贷方应记科目表

注:*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当预付账款和应收票据出现新会计制度所规定的特定情形时,也应转入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形下,应当将存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即核销其全部账面价值。此外,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而不得作为增加当期的利润处理。

2.计量

(l)短期投资、委托借款、应收款项和存货等资产减值的计量

短期投资、委托借款、应收款项和存货当期期末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确定

①应按短期投资期末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②应按委托借款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借款减值准备;

③应根据企业会计政策按应收款项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④应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是“等于”或“高于”,则当期期末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为零。)

上述“当期期末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指的是当期期末“X准备”科目应有的贷方金额而并非当期应记入“×准备”科目的金额。因此,对于短期投资、委托借款、应收款项和存货,企业当期应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当期期末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一“×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①若上式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应按该计算结果补提资产减值准备;

②若上式计算结果为负数,实际上是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的恢复,则应按该计算结果冲销多提的准备金;

③若当期期末应计提的“×准备”的金额为零,则将“×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部冲回。这体现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仅限于将有关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减至零。

(2)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的计量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均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在期末,对于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可能出现3种情况:

①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只需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准备”科目的贷方即可;

②可收回金额等于账面价值,不作会计处理;

③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一般不作会计处理,但对于以前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当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时,实际上是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的范围内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即按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不超过相应的“×准备”科目的贷万余额为限)作转回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二)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其他会计处理

1.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或涉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以应收款项进行交换等,应当同时结转该项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其要点是在贷记有关资产类科目的同时,还要借记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实际上是按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是账面余额)结转有关资产。

2.确认资产实际发生的损失和收回已确认损失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长期投资等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长期投资等,如债务单位或被投资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应作为资产损失,冲销已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词,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调整资产科目,并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报告和披露

(一)报告

1.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一般而言,资产减值准备有关账户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备抵其资产价值的方式列示。即在资产负债表上,除固定资产以外,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资产项目按抵减了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直接反映了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便于报表使用者使用。而固定资产项目需分别列示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减值准备和净额,以体现重要性原则。

2.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为了充分揭示资产减值状况,《会计制度》首次要求企业于年末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应根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借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簿记录填列。

(二)披露

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资产减值的有关信息:

1.有关坏账准备的事项

环账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

(1)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40%及以上),应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理由;

(2)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的,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其原因、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

(3)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5%及以下)的理由。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以及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

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篇5

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含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在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当以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为基础。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

比如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以及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都可以确认该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相应计提减值准备。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这两项金融资产均要求按历史成本计价,但需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2.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三、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规定:当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例、1月1日,ABC公司支付价款元从二级市场购入南方公司五年期债券,面值2500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为10%),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12月31日,由于南方公司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该项投资可能发生减值,预计在未来两年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950元;20年末,由于南方公司经营状况好转,财务困难得到缓解,预计未来两年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300元。

ABC公司在购买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该债券投资初始利息调整额摊销表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ABC公司各年账务处理如下:

(1)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500

贷:银行存款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0

(2)2006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据利息:

借:应收利息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2

贷:投资收益 200

借:银行存款118

贷:应收利息118

(3)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据利息:

借:应收利息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20

贷:投资收益 208.20

借:银行存款118

贷:应收利息118

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085+208.20-118=2172.20(元)

2007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950元,已经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2172.20-1950)222.2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22.2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22.20

(4)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据利息:

借:应收利息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9.22

贷:投资收益 217.22

借:银行存款118

贷:应收利息118

20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172.50+217.22-118=2271.42(元)

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300元,应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300-2271.42)28.58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8.58

贷:资产减值损失 28.58

[参考文献]

[1]于晓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资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篇6

1、掌握资产管理制度和核算办法,负责对有关财产使用部门进行财产管理和核算。

2、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和物料的月末,或季末盘点工作,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盘亏的物料,要分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3、分析财产和物料的使用效果,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4、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月末结出资产净值余额,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表,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

5、对于会计材料账与物料库账物不符的,要与仓管员共同查明原因,查明原因后作账务平衡处理。

6、对于取得的领料单、验收单、入库单,要逐日登记材料的收、发、存明细账。

7、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勿耗品的界限,编制固定资金产目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核算

8、年底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报废处理和出售不使用的资产,按会计规定办理手续,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户。

9、对物品的领用,做到事先有控制,事后有监督,月底对领用物品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

健康资产会计探析 篇7

1. 健康会计的含义

(1) 健康会计定义。健康会计是以健康状况为主要衡量标准, 以健康水平为主要依据, 借助于个人日常所呈现出来的信息, 对个人健康变化活动进行综合、连续、动态系统的核算与监督, 向有关方面提供健康及管理健康信息, 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新的会计理念。

(2) 健康会计与其他会计的关系。健康会计是一种个人会计, 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健康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理念, 其会计目标, 会计对象, 会计假设, 会计职能, 基本内容分类等方面有不同于其他会计学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构成健康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①健康会计与宏观会计。宏观会计是以整个社会或国家为主体, 系统地、连续核算和监督整个社会资金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企业会计的发展和延伸。而健康会计在整个社会中带有普遍性, 比如, 心理健康会计、健康与环境影响因素会计等。所以健康会计理论是一门集会计、心理等诸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②健康会计与企业会计。企业会计是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 分析得失,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与健康会计不同, 企业追求在竞争中获取利润而发展, 而个人追求的是健康成才。

③健康会计与家庭会计。一定意义上来说, 健康会计是家庭会计的分支, 他们都是以家庭或个人价值观最大化的会计研究, 要求尽早开始, 重视规划, 及时行动。两者不同的是, 健康会计更多的是以自身为载体的规划;而家庭财务会计遵照“保障为本, 投资为稳, 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调度家庭成员进行家庭财富管理规划。

④健康会计与心理健康会计。心理健康会计指的是在生活实践中, 能正确认识自我, 自觉控制自己, 正确对待外界影响, 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并且可以依据标准自我诊断的会计理论。心理健康会计是健康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左右着健康会计, 也是健康会计的一种引导方法和解决途径。

2. 开展健康会计的意义

(1) 健康会计有助于通过健康报告等提供健康状态的信息, 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 规范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健康会计通过反映职能, 提供有关个人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情况和就业情况方面的信息, 是包括用人单位和其他各方面进行判断的依据。比如, 用人单位为了招聘、择优选用优秀的员工、创造人力资源价值, 会重视有关个人健康情况的信息及其人际关系状态;对社会大众来说, 很多人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朋友, 关注对方的性格、心理等意识形态;对于学校来说, 更多的是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一切, 以个人为载体的健康报告都会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通过提高个体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赢得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2) 健康会计有助于个人加强健康管理, 提高健康效益, 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健康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身体素质、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比如, 健康会计通过分析有关身体素质、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方面的信息, 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分析未来发展前景;可以通过发现个人过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总之, 健康会计通过真实地反映个人的健康信息, 调整健康管理方式, 为个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提高自身健康价值奠定基础。

(3) 有助于考核个人某段时间对健康的维护情况。个人发展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若想求得持续发展, 就要按照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重视健康, 加强管理, 提高健康效益, 接受考察。健康会计信息有助于评价个人发展潜能。比如, 用人单位为了选择最优秀的员工, 会通过对参加应聘的求职者对比, 以反映个人发展态势的信息进行应聘人员筛选;培养人才的学校需要了解学生健康水平和抗挫折能力, 需要将健康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进行对比, 通过反映学生个人以及整体的情况应才施教, 避免对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淆不清。所有这一切, 都需要依赖健康会计提供的信息。

二、健康的资产属性分析

1. 资产的属性

资产之所以能够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 不外乎以下四种理由:

(1) 资产的形成是事后的, 也就是说资产是由过去某种投入而形成的储备; (2) 资产所有权属于一个组织或企业, 即其被一个组织或企业拥有或控制; (3) 资产的价值可以用货币计量, 而且价值的确认时间是事后; (4) 从本质上讲, 资产是一种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经济资源, 而且预期它可以带来大于投入的收益。

2. 健康的资产属性分析

健康之所以能列为健康会计上的资产, 健康的资产特征主要表现在:

(1) 健康资产是由个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形成健康资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每个人的家庭、学校、社会关系的差异呈现出每个人健康资产量和质的区别。

(2) 它为某一特定的个体所拥有或控制, 使个人受益的期限较难确定, 因为影响个人的因素比较复杂。个人拥有健康资产, 控制着健康资产的数量和质量, 重视健康资产才能提高自身未来的服务潜力。

(3) 它蕴藏着未来收益, 即具有未来服务潜力或效益, 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也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健康评估等程序在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录用职工, 是在衡量个人能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是否可靠。

(4) 它可以用货币计量。健康既然是个人培养、调节后得到的, 就有其成本价值, 这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健康资产也有流动性, 在一个人成长发展中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得到重视, 健康便会损失。健康还长期反映生活、工作、婚姻, 人际呈现的状态产生价值。健康的成本和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总之, 个人健康是一项特殊的资产, 从理论上看, 与传统的资产概念不矛盾, 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为某个实体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从现实看, 将其作为一项有服务潜力的健康资产进行会计上的处理也有其必要性。

三、健康资产会计理论框架

健康会计等式的公式为“健康资产=健康负债+健康净资产”。健康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健康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它揭示的是各健康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健康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 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个人作为健康会计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

健康资产=健康负债+健康净资产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健康资产收入-支出)

首先, “健康资产=健康负债+健康净资产”揭示了各健康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 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在健康负债不变时健康资产与健康净资产同方向变化, 健康净资产不变, 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 而当健康净资产与健康负债都变化时, 健康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健康资产和健康权益是一物的两面, 是对立的统一。有一定的健康资产, 同时就有一定的健康权益;反之, 有一定的健康权益, 就有一定的健康资产。健康资产同健康权益的关系是: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 互相平衡。

再者“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健康资产收入-支出) ”这一等式综合了健康状况和健康管理成果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个人健康的健康状况与健康管理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健康资产会计计量与核算

1. 健康资产会计的职能

健康财务会计主要有核算与监督的职能, 健康管理会计主要有预测、分析与决策职能。

(1) 核算与监督。健康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 是运用心理健康测试表等计量方法对健康某一方面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利用健康测试反映健康的“财务”状况。心理健康财务会计一旦建立起来, 其会计核算反映的是连续的、全面的、事后的某一个人健康的总体情况。

健康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 主要表现在监督健康投资的安全和完善, 对健康投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使其按照预定的健康发展方向使用, 并监督其使用效果。健康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健康投资的全过程的监督。

(2) 预测、分析与决策。健康管理会计的预测、分析与决策职能, 主要表现在预测健康价值, 预测健康的需求量, 分析健康收益, 健康的管理决策。

预测职能是在制定健康管理或投资决策前, 通过预测健康供给和需求、预测健康价值等, 确定个人对健康投资、个人健康价值, 为制定健康管理决策服务。预测健康价值的目地是为了确定健康发展方向及评价收益。

分析职能是根据健康供给和需求预测、发展规划等信息, 对健康投资进行效益分析, 确定投资方案, 并对健康投资结果和利用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确定健康投资效益, 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以前健康投资效益, 总结健康管理经验, 发现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健康的管理方法, 提高个人健康投资效益等。

决策职能是在健康投资预测和健康投资效益分析基础上, 根据个人健康状况, 制定健康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决策。通过决策确定健康投资规模, 决定健康需求策略和投资方向, 使个人的价值得以保值和增值。

2. 健康会计账户设置

(1) 健康会计账户设置的原则。设置健康会计账户是健康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健康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设计和选用健康会计账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健康会计账户应根据健康会计科目设置。②结合个人自身的健康管理特点, 选用和设计个人健康会计所需健康会计账户。③健康会计账户体系的设计, 应有利于加强健康会计核算、加强调节管理和健康会计账目结算。④健康会计账户设置应为提供信息需求者所需要的健康会计信息服务, 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2) 健康会计账户内容。为满足个人健康管理要求, 健康会计账户不仅要能提供总括的信息指南, 还要能具体反映健康问题。比如, “健康应收账款”账户可提供个人全部健康情况形成、可收回的总括信息, 但不能提供具体健康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化情况。为满足各方面要求, 健康会计核算还需要提供一些详细的信息内容, 要求在反映总括信息账户基础上进一步分层细化, 形成相对明细的账户, 以便提供各类健康管理活动的详细资料。为满足内部健康管理需要, 保证健康会计核算的准确, 个人在健康会计核算中既要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户, 进行总分类核算, 又要设置和登记明细分类账户, 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五、健康资产披露与评价

1. 健康资产负债表

健康资产负债表反映特定时点健康全部资产、负债及其他构成情况 (见表2) 。

健康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单列健康资产项目, 在该项目下分为流动健康资产和非流动健康资产, 两者之和等于健康资产账面额。健康资产负债表的权益方由健康负债和健康净资产构成, 其中健康负债分为流动健康负债和长期健康负债;健康净资产分为健康资本预测、健康福利、健康股本和健康分红。健康资产负债表满足健康会计恒等式, 即健康资产=健康负债+健康净资产。

2. 健康会计损益表

健康会计收入、费用要素填制健康会计损溢表, 将个人健康收益分为健康收入和非健康资产要素实现的价值, 分别计算其创造的价值。根据损益表计算个人的健康净收益, 将健康资产费用和非健康资产费用区别开来, 作为健康收入的减项, 并将健康资产损益、本期健康资产实现价值分别记入个人健康收益, 最终计算出个人健康的净收益。个人健康净利润分配可以分别根据个人健康的要求, 编制健康分配表 (见表2) 。

六、总结

健康会计是以财务会计方法为参照, 以提供健康会计信息为主要目的, 进行健康成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健康财务会计是通过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编制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最终编制财务报表, 进行健康成本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汇总等工作。健康财务会计是由健康成本会计和健康社会保障会计两部分组成。由于健康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健康资产成本, 所以健康财务会计主要是健康成本会计。

健康会计信息往往是健康需求和健康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健康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个人和用人单位、学校各方的重要纽带。用人单位、学校可根据个人披露的健康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个人健康管理则通过披露健康会计信息传递个人的创造价值、持续发展和健康问题等信息。用人单位、学校、个人自身作为个人健康的关键因素, 是健康会计信息的需求方, 他们彼此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现代社会环境下, 更多的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要求满足自身经济需求, 是一种以健康状态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创造自身价值。健全完善的健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可以保证用人单位、学校各方获得真实、充分的信息, 以利于做出正确决策;也能让个人有效调节健康水平, 迎合发展需要。从教育监督角度看, 还能为学校通过健康会计信息对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监管提供依据, 以引导学生信息披露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总之, 健康会计有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本积累, 它是管理会计的一种, 能为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发展研究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文贤, 高伟富.人力资源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阎达五, 徐国君.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J].会计研究, 1996 (11) :19-24.

[3]李靠队, 张华, 徐惠珍.人力资产的构成、时间难题与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2.2:62-69.

[4]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第2版) .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准则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41-02

1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主要内容

①资产减值含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②资产减值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如探明的矿区权益的减值)。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有些是不能转回的。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③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资产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降低;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损坏;资产已经或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计划提前处置。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低于或将低于预期。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发生减值的迹象。

2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①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采用了资产组概念,规定“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

②扩大适用范围。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在扩大减值使用范围的同时,明确“生物资产、存货、投资、建造合同资产和金融资产等,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③在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上要求更加明确。一是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二是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④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比现行制度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计算等分别作了较为详细操作指导规定。

⑤新准则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公允价值很大程度是靠人为判断,中国目前还无法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人为调整利润的行为屡屡出现,所以对公允价值采取限制使用的态度。

⑥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计算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应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⑦新准则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用公允价值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

3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发展对策

①增强资产减值准备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较为原则化,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则比较全面和具体。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在估计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明确区分外部和内部两类信息来源并做出了系统的提示,还明确要求在进行资产减值判断时,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而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迹象的提示过于笼统,也没有对市场利率或市场其他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对资产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规定。而我国会计制度不要求按现金产出单位进行减值测试,只规定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也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特别是计提存货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确认和计量有一定难度,因此,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或者独立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指导企业会计实践。

②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如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存货可变现净值及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既要大力宣传和解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又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同时,会计人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努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③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是根据外部和内部的信息来源来估计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可见,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而目前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还不够完善和透明,资产减值程度难以合理确定,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旧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并统一提供公正合理的各种资产信息和价格信息,使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也可增强其可操作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④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新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应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但从我国会计实务来看,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不提、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甚至将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年度间的转移作为新的粉饰手段,自1999年开始要求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四项准备”的实践已证实这一点。因此,必须按照《会计法》规定,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总之,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环境越来越规范,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与会计关系分析 篇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涉及到资产评估事业。因而资产评估与会计实务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资产评估与会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也有在概念、意义上有着很多的不同,谈论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的认识两者,同时也能够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既看到了两者的深层次联系,也能看到在具体的事务和操作当中了解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区别。在研究两者关系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资产评估中,因会计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能够更有效的避免资产评估中,因评估人员作弊带来的损失;能够更有效的对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保障;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为资产评估服务。

关键词: 资产评估;会计; 相互关系

1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由中介机构独立、客观、公正、不受任何方约束的情况下完成的评估工作,是对资产重新评估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市场化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评定价格也是一种虚拟价格。因此,资产评估需要规范进行。在社会大发展的今天,商品经济模式逐步完善,资产评估出现了:现实性、市场性、预测性、公正性、咨询性等特点。

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根据我国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要求,资产评估常用的方法,可分为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清理价格等四种。

2.1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法也叫重置价值或现行成本,是指在现时条件下,按功能重置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是反映资产在使用的各各不同的过程中全部费用的价格。资产在全新的情况下,如果社会物价水平不变的话,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资产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消耗,损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重置成本和历史成本产生了差异。重置成本法的基本方法是,资产在全新的情况下,减去利用重置成本法计算出的已使用年限的累积折旧额其公式:

被评估资产价值=重置全价-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经济性陈旧贬值或被评估资产价值=重置全价×成新率。

以重置成本作为资产评估的价值标准,克服了通货膨胀,技术革新等因素所造成的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公正客观的反应资产的实际价值。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方法忽视了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且重置成本法在实际操作中,主观性所占比重较大,在对整体性、大规模的资产评估并不适用。重置成本的方法需建立在资产续用的条件下,如果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改变用途或中断运转,则无法适用重置成本法,应采用其他的评估方法。

2.2收益现值

收益现值是指资产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贴现现值之和。收益现值的本质是本金的市场价格,是剩余价值的本金化。在当今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在投资时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得收益。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投资者想要得到更高的收益,就需要提高收益率或加大企业的投资。也就是说投入的资产越多获得更大收益的可能行就越大,由此可看出投入资产与收益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收益现值的方法,实质上是以收益现值作为资产评估的标准,也就是说投资者并不将资产作为一般的买卖的产品而是将资产的投入当做收益能力来进行买卖。在预期收益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资产现值=收益现值=预期收益/适用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也叫资产回报率(ROA),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

这种方法在在国内主要用于技术型资产评估,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资产的价值和收益的大小来决定的,基本不考虑成本的问题。因此这种方法也就存在着一些弊端,一个是资产未来的收益率和收益额难以预测。二是以收益率作为标准的评估,不以资产本身作为实体,这样的方式评估起来难度较大。虽然收益现值的方法存在着缺陷,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收益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是一种常用且科学的方法。

2.3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是指资产在公开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这种销售可以是实际的销售,也可以是虚拟的销售。这种方法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应为企业之间应当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进行竞争;其次,交易的双方并不存在垄断或一方强制性交易等,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再次,交易的双方应当对交易的对象有着充分的了解;最后,交易双方是在独立,自愿的条件下进行交易。资本的现行市价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资产本身的再生产成本价格;资本现时的生产能力、损耗状况、质量因素;市场供应的需求情况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现行市价。在我国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尚处在一个不完全的程度,在资产评估中现行市价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除土地、房屋的评估以外,大多数的评估采用此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2.4清理价格

清理价格是指企业停止经营或破产后,要求在一定期限内以变现的方式处理其资产,以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权益条件下所采取资产价值,也就是在非正常市场条件下资产拍卖的价格。企业在停产后首要面临的就是清偿债务的问题,而这种清偿经常运用的是现金的形式。因此决定了清理价格具有较快变现的特点。但由于被评估方在评估过程中处于被动,所以清理价格往往低于现行市价。清理价格可分为:强制清理价格,有序清理价格和续用清理价格。以清理价格作为资产评估的标准,称为清理价格标准。

3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从产生的历史来看,资产评估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新兴的边缘类学科。而会计学的由来以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从产生的历史时间来看,会计学要早于资产评估学很多产生。因此有些人认为从资产评估学的产生条件与演变方式来看,应隶属于会计学,但笔者认为两者并没有隶属的关系,本文更倾向于将二者归纳为管理学的大学科下的两个分支学科,主要是因为二者之间除了密切的联系之外,也有着很多的区别。3.1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3.1.1会计计价方法和会计数据是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在某一时点的现实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估,而资产评估的主要信息基础来自会计资料和财务情况分析。没有了会计资料这一基础提供者,资产评估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不具备评估的意义。因此会计材料和财务状况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资产评估来说影响非常大。

3.1.2资产评估的结果可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我国《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规定我国资产占有单位在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制经营,与国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企业清算时应当进行资产评估。会计实务中,在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后账面价值应当根据资产评估的结果调整企业的账面价值,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也可以参考资产评估的结果。另外,企业经历联营,重组和兼并等情况时,会计建账,调账时资产评估应为重要的依据。

3.1.3资产评估的主要对象是资产,资产也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业务来看,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会计工作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几类。这些对于资产的阐述对于资产评估来说都是必备的依据和基础。二是,从资产评估的概念来看,资产评估的对象是会计要素也就成为了必然。因此二者保持着一个密切的关系。

3.2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区别

3.2.1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在基本理论上具有差异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学科。在对会计学的学习和应用中能够看出会计学中的例如:账户管理,复式记账法,编制财务报表等实际工作步骤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属于一个成熟的学科。而资产评估,主要是多学科兼容的现代经济边缘学科,特点主要是现实性、公允性、市场性。从学科理论的角度来讲会计学要比资产评估学系统,法律法规比资产评估的规定要具体、详细。资产评估理论在不同的地方有着较大的分歧,理论与实践存在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资产评估准则不能像国际会计准则一样被普遍应用的原因。

3.2.2资产评估的结果具有多样性,会计计量结果较单一

在资产评估中,资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会影响到资产评估的结果,但由于会计具有客观性,所以会计对同一资产的处理的数据应当是准确、客观的数据。比如,造价相同的房屋,位置在市中心和在郊区或远离市中心的山区,其资产评估的结果差异可能会很大,其价值的体现在于房屋的实用行,而会计处理中,这个房屋的价值,不论在城市的哪里,其价值是等同的。又比如,同一资产在持续使用的条件下,资产评估的价值会高于准备清理的同一资产的价值。在会计学中,这样资产从进入生产环节开始就已经为其订立了价值,而一般情况下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3.2.3资产评估较会计计量更重视资产的贡献性

在生产过程中辅助资产或资产的某一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整个资产中所发挥的做用。这是资产评估对资产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定义。如果失去这一部分辅助资产或资产的一部分,可能会对整体的资产造成损失。这是从资产的贡献性角度对资产进行评估。而会计计量中,资本以其实际成本进行入账。这就好比“牛”与“牛肉”关系,资产评估重视“牛肉”在“牛”身上的质量,这种方式确定使得“牛”在买卖的过程中提高它的价值,而“牛肉”是对“牛”分而置之,对“牛”本身的要求并不很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以记忆深处为题的短篇作文下一篇:初二英语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