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共7篇)
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 篇1
绪论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
研究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包括:①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②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地质学基础及社会学问题;③如何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四个科学问题(1)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2)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3)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4)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总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1.环境与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地质环境是一种空间概念,在实际应用时常加前后缀,如××地区地质环境调查,以说明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观察对象的地质学色彩,调查意指对这个特定空间实体和现象的描述、刻画;环境地质用于学科的定名,如环境地质学,它将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质学本质,或指某些环境问题的地质学机理分析,既包括自然地质作用,也包括人为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本质。简言之,地质环境可以理解为研究的对象,环境地质则是对这个对象的分析研究过程。
地质环境系统:根据地质环境系统的尺度层次,将人类地质环境分为全球地质环境和局域地质环境。
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大圈层构成。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称外三圈,地壳、地幔、地核称内三圈。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
①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②开放性 ③层次性 ④演化特性 ⑤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
组成要素:地质环境系统位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叠置的地球浅表层,其内部有空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它们代表了地质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时空结构:P18(了解)
2.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
(1)影响因素种类、个数的改变;(2)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改变;(3)作用强度速率的改变;(4)影响因素排列次序的变化。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
(1)稳定阶段(2)失稳阶段(3)稳定态重建阶段
3.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1)按地质作用的类型分类:原生地质环境问题,次生地质环境问题;(2)按地质作用的驱动力来源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3)按地质过程的动力学形式分类:突发的,渐进发生的。 地质环境问题的环境地质学分类
分类方案:(简答)P39图,大体划分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 突发性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和渐进性的地质环境问题; 第二层级 一般性和专属性地质灾害;
第三层级 适当注意到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地域类别; 第四层级 各种具体问题的形象表述。 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在同一地区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可以同时发生;(2)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可相互影响;(3)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个短暂的渐进性变化过程。 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途径
(1)对地质环境系统的外部输入加以控制;(2)人为改造地质环境系统的局部结构。 我国地质环境问题多发的原因
① 构造运动活跃 ②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③特殊的气候条件 ④人口过多、资源不足
分论——若干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
1.地震
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1)板块边缘地震带:台湾地震带,西藏-滇西地震带;
(2)板块内部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1)发生频度高,强度大,范围广,损失惨重(2)西部强于东部,在东部地区北强南弱(3)灾害损失表现为东重西轻(4)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地震的活动特点
①重复性 ②迁移性和填空性 ③累进突发性
2.崩塌
崩塌的形成条件
(1)斜坡体系统结构:坡形,岩性,分离面及其组合特征;(2)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地震,降水,风力、水力、冻融作用,植物的根劈作用,人为活动。
3.滑坡
滑坡的形态因素
①滑坡体 ②滑坡床 ③滑动面 ④滑坡周界 ⑤滑坡后壁 ⑥滑坡侧壁 ⑦滑
11滑坡裂缝。坡台阶 ⑧滑坡舌 ⑨滑坡洼地和滑坡湖 ⑩鼓丘和土垄○ 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
(1)产生滑坡的内在因素:岩土体的岩性结构,坡形;
(2)激发斜坡失稳的外部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地震的影响,人为活动的影响。
4.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发育区的分布及危害
分布:我国泥石流的发育地区大致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一线,即地势的第三级台阶边缘为界,以西的广大地区为高发区。
危害:(1)泥石流造成的直接危害:①房屋损毁,人员伤亡 ②威胁铁路、公路行车安全 ③破坏农田、水利设施;(2)泥石流引发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内部条件包括特殊的地形和松散岩土物质积存状况,外部条件主要是能够激发堆积物运动的水动力条件。至于人为活动诱发的泥石流,是人为某些活动恰好在无意间孕育了泥石流暴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而已。
(1)泥石流形成的内部条件:地形,松散岩土物质的积累状况,泥石流沟谷演化对泥石流时空发育特征的影响;
(2)泥石流形成的外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人为活动。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原生植被、培育植被,适当设置梯田工程、坡面蓄水工程和截留防冲工程;
(2)泥石流的工程治理措施:治水,治泥,水土隔离,拦挡坝,停淤场,排导工程,穿越工程,防护工程。
5.地面塌陷
我国地面塌陷分布的特点
(1)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北方岩溶地面塌陷区,南方岩溶塌陷区;(2)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的现状:
6.地面沉降
我国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
(1)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地面沉降(2)华北平原区的地面沉降(3)汾渭地堑盆地的地面沉降
7.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1)存在海水与陆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通道;(2)海水压力大于陆地含水层的水头压力。 海水入侵的原因
(1)海平面上升:海水量增大,海洋盆地容积的变化,滨海地区地面沉降;(2)陆地地下水水头下降;(3)其他:提引海水进入陆地冲洗污染物,进行陆地海水养殖,修建盐田等。
8.地下水污染
正确地理解这个定义,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1)污染现象普遍(2)污染程度发展快:表现为污染源由少变多,污染区不断扩大,速度快,污染程度不断加剧;(3)污染组分复杂;(4)污染原因多种;(5)污染造成的危害巨大: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影响人体健康、产品质量下降(工、农、牧)、损害设备、增加处理费用、破坏生态平衡、水资源减少。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污染后可能物理性质变化不大,无色无味,肉眼难以观察到(不像地表水可根据生物死亡、畸形变异,作为指标);
(2)污染过程缓慢:污染是个长期积累过程(滞后、延迟现象突出),流速小、水交替过程缓慢;
(3)难以治理:因流速慢,更新交替周期长(地表水半个月,地下水1400年);涉及范围广,治理工作不能立即见效;难以发现,一旦发现,要靠其自净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
9.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
(1)分布广泛: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一线以东的季风区。极强和剧烈侵蚀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花岗岩丘陵及砂页岩丘陵区。我国水土流失区大致分为西北黄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五大区域。
(2)危害严重:在水土流失的侵蚀区,由于水土物质和养分的流失,土层变薄和肥力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和耕地减少。在堆积区,泥沙物质的沉积,易导致河道、水库、湖泊产生泥沙淤积。在径流区和堆积区,由于养分的输入,易造成地表水体的水质下降。产生的直接危害有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石漠化,间接危害有水体泥沙淤积和水体水质下降。 水土流失的发育条件
(1)外界作用:降雨,人类活动;
(2)内部结构:坡形,土壤及母岩的性质,植被覆盖。
10.土壤盐渍化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发展最快是山东省、其次黑龙江;(2)分布区域广: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一线以北,即北纬33°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内蒙古,其次是山东、新疆和河北;(3)危害严重:危害农业和畜牧业,危害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安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
(1)外部条件:地形,气候,地表径流,土壤冻融,人为活动;
(2)内部条件: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矿化度,包气带岩性结构,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
地质环境股2011年工作总结 篇2
一、地质灾害情况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共56个。按灾害类型分为,有滑坡42处,占75%,崩塌3处,占5%地面塌陷2处,占4%,不稳定斜坡9处,占16%,威胁人口10408人,威胁资产70469万元。
二、防治责任书签订及“两卡”发放情况
根据地质灾害属地管理权限,今年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已由县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签订。“两卡”的发放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中已明确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发放,今年共发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26份,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208份。
三、开展地质灾害十年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72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云南省沧源县地质灾害十年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已上报市国土资源局进行评审。
规划编制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规划》编制经费不到位。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 篇3
一、知识点
第一章
1、环境、环境污染的定义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与某个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环境污染:它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人类生活条件的一种现象。
2、了解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从技术原理上的分类(隔离、分离、转化)
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生物污染控制、面源与移动源污染防治技术。
隔离(扩散控制)、分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化学生物反应)隔离:是将污染物或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途径,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分离: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他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第二章
1.环境工程“三传”原理:传质、传热、动量传递
2.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和2个辅助单位;物理单位间的换算
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2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面角(球面度sr)
物理单位间的换算(见课本22页)
3.量纲;MLtT量纲体系;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 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
MLtT量纲体系在SI中将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的量纲作为基本量纲,分别以M、L、t、T表示。简称为MLtT量纲体系。
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见课本26页)
4.衡算系统;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衡算系统:衡算的空间范围
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非稳态系统: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封闭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的系统;开放系统:物质和能量都能够穿越系统边界的系统。
5.压力单位换算(见课本24页例2.1.1)
第三章
1.流体携带的能量 ;牛顿黏性定律;黏性系数;柏努力方程及应用
流体携带的能量:内能(物质内部所具有能量的总和,来自分子与原子的运动以及彼此的相互作用)、动能(流体以一定速度流动时,便具有一定的动能,其大小等于从静止加速到速率为v时外界对其所做的功)、位能(流体质点受重力的作用)及静压能。
牛顿黏性定律(见课本63页)
黏性系数(见课本64页)
柏努力方程及应用(见课本59页)
2.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现象及条件
边界层理论:(1)当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时,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在此区域内,流体的流速很小,但速度分量沿壁面法向的变化非常迅速,即速度梯度很大,依牛顿粘性定律可知,在Re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对于μ很小的流体,其粘性力仍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因此它所起的作用与惯性力同等重要。这一区域称为边界层或流动边界层,也称为速度边界层。在边界层内不能全部忽略粘性力。(2)边界层外的整个流动区域称为外部流动区域,在该区域内,法向速度梯度很小,因此粘性力很小,在大Re情况下,粘性力比惯性力小得多,因此可将粘性力全部忽略,将流体的流动近似看成是理想流体流动。边界层分离现象:物体表面曲率较大时,往往会出现边界层与固体壁面相脱离的现象,此时,壁面附近的流体将发生倒流并产生漩涡,导致流体能量大量损失的现象。
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存在黏性作用和逆压梯度。(但不是充分条件,边界层分离与否取决于流动的特征以及物体表面的曲率等)
3.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 :摩擦阻力(产生原因:流体与物体的接触表面上存在剪切应力;影响因素:边界层内的流体状态及边界层的厚度)和形体阻力(产生原因:流体流过表面是曲面的物体时,物体表面的压强分布沿程发生变化)。
4.沿程阻力:流体流经直管时的阻力(见课本76页)
局部阻力:流体流经管件(如弯头、三通、阀门等)时的阻力。(见课本92页)
5.分支管路/并联管路的特点、规律、计算
分支管路的特点:(1)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总管的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2)由于存在分流,所以主管内各段的流量不同,阻力损失需分段加以计算;(3)流体在分支点处无论以后向何处分流,其总机械能为一定值。(见课本100页)
并联管路的特点:对于不可压缩流体,若忽略交叉点处的局部阻力损失,应有(1)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2)各支管中的阻力损失相等;(3)通过各支管的流量依据阻力损失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见课本101页)
第四章
1.热量传递的方式及表述、白体/黑体/灰体/镜体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①热传导(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②对流传热(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③辐射传热(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
黑体: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物体吸收的物体;白体: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以漫反射的形式被反射出去的物体(平面反射则为镜体);透热体:落在物体表面的辐射能全部穿透过去的物体;灰体:如果物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则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率与外界无关的物体(气体不能看成灰体)。
2.热传导规律及传热影响因素;对流传热及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辐射传热的规律及传热影响因素;会解释温室效应
热传导规律及传热影响因素:
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1)物性特征:流体的物性将影响传热;(2)几何特征:这类因素包括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寸、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3)流动特征:包括流动起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该流动状态(层流、湍流),有无相变(液体沸腾、蒸汽冷凝)等。辐射传热的规律:如果辐射传热是在两个温度不等的物体间进行,则辐射传热的结果是热量由高温物体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当物体与周围环境温度相等时,辐射传热量等于零,但辐射与吸收过程仍在不停地进行,系统处于动态热平衡状态。
传热影响因素: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相对透明,但是他们往往吸收那些由地球辐射出去的长波,所以在大气中积累的温室气体,就像一床包裹在地球外表面的毯子,搅乱了地球的辐射平衡,到之地球温度升高。
3.传热边界层理论;逆流与并流的传热效果比较;保温层的临界直径
传热边界层理论:
逆流与并流的传热效果比较:见课本158页例4.4.2
保温层的临界直径:见课本143页
4.管式换热器的类型、强化换热器的途径
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强化换热器传热过程的途径:①增加传热面积:减小管径、异形表面、加装翅片;②增大平均温差:改变两侧流体的相互流向、提高蒸汽的压强可提高温度、增加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数。③提高传热系数:提高流体的速度、增强流体的扰动、在流体中加固体颗粒、在气流中喷入液滴、采用短管换热器、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污垢。
第五章
1.吸收/解析、吹脱/汽提、吸附/再生、离子交换、膜分离定义
吸收:指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气体与溶剂充分接触,其中易溶的组分
溶于溶剂进入液相,而与非溶解的气体组分分离。
解析:被吸收的气体组分从吸收剂中脱出的过程。
吹脱:利用空气作为解析剂。
汽提:利用蒸汽作为解析剂
吸附:当某种固体与气体或液体混合物接触时,气体或液体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能以扩散的方式从气相或
液相进入固相。
离子交换:依靠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可交换离子与水中带同种电荷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离子
从水中除去。
膜分离: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为分离介质,当膜的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时,混合物中的某个
组分或某些可透过膜,从而与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分离。
2.传质机理
传质机理包括分子扩散(由分子的微观运动引起的物质扩散;静止流体及固体中)和涡流扩散(流体质点强烈掺混所导致的物质扩散称为涡流扩散;远大于分子扩散,随湍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3.传质边界层理论
具有浓度梯度的流体层称为传质边界层;质量传递的全部阻力都集中在边界层内。
第六章
1.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及类型
原理:是将含有颗粒物的流体置于某种力场中,使颗粒物与连续相的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沉降到器壁、器底或其他沉积表面,从而实现颗粒物与流体的分离
类型:包括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惯性沉降和扩散沉降。
2.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的比较;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离心分离因数
比较:与重力沉降相比,离心沉降有如下特征:
(1)沉降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外,即背离旋转中心。
(2)由于离心力随旋转半径而变化,致使离心沉降速率也随颗粒所处的位置而改变,所以颗粒的离心
沉降速率不是恒定的,而重力沉降速率则是不变的。
(3)离心沉降速率在数值上远大于重力沉降速率,对于细小颗粒以及密度与流体相近的颗粒的分离,利用离心沉降要比重力沉降有效得多。
3.离心分离效率的指标:临界直径和分离效率;粒级效率与总效率间的关系、分割粒径 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性能指标:离心分离因数。(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Kc)
临界直径:临界直径是指在旋风分离器中能够从气体中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分离总效率:总效率是指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全部粉尘中被分离下来粉尘的比例;
粒级效率:粒级效率表示进入旋风分离器的粒径为di被分离下来的比例。(有公式)
粒级效率与总效率间的关系:η0=∑χm iηiη0总效率ηi粒级效率 χm i粒径为di的颗粒占总颗粒的质量分数
分割粒径:粒径效率为50%时的颗粒的直径
第七章
1.表面过滤/深层过滤的定义并且会分类;
表面过滤:采用的过滤介质(如织物,多孔固体等)的孔一般要比待过虑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径小,过滤时这些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截留,并在其表面逐渐积累成滤饼,此时沉积的滤饼亦起过滤作用。因此又称为滤饼过滤。(特点:①过滤介质层用织物、多孔固体等;②过滤介质的孔一般比待测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径小;③能形成同样起过滤作用的滤饼;④能形成架桥现象;⑤过滤流体中颗粒物的浓度较高、过滤速度慢。实例:真空过滤机、板框式压滤机、慢滤池、袋滤池等)
深层过滤: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过滤介质的过滤操作中,由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过滤介质层通常都较厚,过滤通道长而曲折,过虑介质层的空隙大于带过滤流体中的颗粒物的粒径。(特点:①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且较厚;②过滤通道长而曲折;③过滤介质层的空隙大于待过滤流体中的颗粒物的粒径;④待过滤流体中颗粒物含量少。实例:水的净化、烟气除尘、快滤池)。区别自己;体会。
按推动力分为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和离心过滤
2.深层过滤中颗粒的运动;深层过滤机理
深层过滤中悬浮颗粒物的运动行为:(1)迁移行为:流体中的悬浮颗粒运动到滤料层空隙表面的行为。作用力①扩散作用(布朗运动)②重力沉降③流体运动作用力(惯性力)(2)附着行为:①接触凝聚,②电化学作用,③吸附,④分子引力。(3)脱落行为:①流体对附着颗粒的剪切作用,②运动对附着颗粒的碰撞作用。
深层过滤机理:流体中的悬浮颗粒物随流体在流经介质床层的过程中,附着在介质上而被去除。因此深层过滤实际上是流体通过颗粒过滤介质床层的流动过程,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规律是描述深层过滤过程的基础。
3.恒压过滤/恒速过滤
恒压过虑:最常用的过滤方式,过滤过程中过滤压差自始至终保持恒定。
恒速过虑:指在过滤过程中过滤速率保持不变,即滤液量与过滤时间成正比。
第八章
1.吸收的定义、类型
定义:是依据混合气体各组份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的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过程。
类型:
(1)按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的作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2)按混合气体中被吸收组分的数目:单组份吸收和多组分吸收
(3)按在吸收过程中温度是否改变: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
2.吸收的基本步骤
(1)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至气液两相界面的气相一侧,即气相内的传递
(2)溶质在两相界面由气相溶解于液相,即相际传递
(3)溶质由相界面的液相一侧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传递
3.物理吸收的热力学基础(气-液平衡、亨利定律)及应用
气-液平衡: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气象溶质与液相吸收剂接触,溶质不断地溶解在吸收剂中,同时溶解在吸收剂中的溶质也在向气相挥发。随着气相中溶质分压的不断减小,吸收剂中溶质
浓度的不断增加,气相溶质向吸收剂的溶解速率与溶质从吸收剂向气相的挥发速率趋于相等,及气相中溶质的分压和液相中溶质的浓度都不再变化,保持恒定。
亨利定律:在稀溶液条件下,温度一定,总压不大时,气体溶质的平衡分压和溶解度成正比,其相平衡
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这一关系称为亨利定律
应用:(1)判断传质过程的方向
(2)计算相际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3)确定传质过程的极限
4.双膜理论
吸收传质过程的双膜理论要点:①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在分别有一层虚拟的停滞气膜和停滞液膜。溶质分子以稳态的分子扩散连续通过这两层膜。②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在瞬间即可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 存在平衡关系。③在膜层以外,气、液两相流体都充分湍动,不存在浓度梯度,组成均一,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每一相中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虚拟的膜层内。
第九章
1.吸附分离机理 吸附分离的机理是位阻效应(由沸石的分子筛分性质产生的,当流体通过吸附剂时,只有足够小且形状适当的分子才能扩散进入吸附剂微孔,而其他分子则被阻挡在外)、动力学效应(借助不同分子的扩散速率之差来实现)和平衡效应(流体的平衡吸附)。
2.吸附剂主要特征
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①吸附容量大(吸附剂表面积);②选择性强;③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④适当的物理性质(流动性、适当的堆积密度,阻力小,机械强度);⑤价廉易得。
3.吸附的过程及控制
过程:(1)吸附质由流体相扩散到吸附剂外表面,称为外扩散
(2)吸附质由吸附剂外表面向微孔中的内表面扩散,称为内扩散
(3)吸附质被吸附剂表面吸附
4.固定床吸附器吸附传质过程、穿透曲线
过程:见P326图
穿透曲线:以流出流体量或流出时间为横坐标,出口流体浓度为纵坐标得到的浓度变化曲线称为穿透曲
线
第十章
1.离子交换树脂的(按活性基团)分类、结构、交换反应;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速度影响因素;
分类:(1)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等孔型
(2)按合成树脂所用的单体:分为苯乙烯系,酚醛系和丙烯酸系等
(3)按其活性基团性质:强酸性,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是具有特殊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空间网状结构骨架(即母体)和附着在骨架上的许多活性基团构成。活性基团遇水电离,分成两部分:①固定部分,仍与骨架牢固结合,不能自由移动;②活动部分,能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移动,并与周围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进行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的动力学过程:①边界水膜内的迁移;②交联网孔内的扩散;③离子交换(速度很快);④交联网内的扩散;⑤边界水膜内的迁移。(总体速度由②步或④步控制)
离子交换速度的影响因素:①离子性质(化合价和离子大小);②树脂的交联度(交联度大,受孔道扩散控制);③树脂的粒径(粒径小,速度大);④水中离子浓度(浓度大,受孔道扩散控制);⑤溶液温度(温度高,速度大);⑥流速或搅拌速度(提高流速,加强水流紊流,增加液膜扩散速度)
2.膜分离特点;渗透和纳滤;浓差极化现象
膜分离特点:(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与其他方法相比能耗较低,能量的转化效率高
(2)膜分离过程可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
(3)通常不需要投加其他物质,可节省化学药剂,并有利于不改变分离物质原有的属性
(4)在膜分离过程中,分离和浓缩同时进行,有利于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5)膜分离装置简单,可实现连续分离,适应性强,操作容易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反渗透和纳滤:反渗透和纳滤是借助于半透膜对溶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溶质的截留作用,以高于溶液渗透
压的压差为推动力,使溶剂渗透透过半透膜。反渗透和纳滤在本质上非常相似,分离所依据的原理也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所分离的溶质的大小和所用压差的高低。事实上,反渗透和纳滤膜分离过程可视为介于多孔膜与致密膜之间的过程。
浓差极化现象:浓度差的存在导致紧靠膜面的溶质反向扩散到主体溶液中,这就是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
3.电渗析基本原理和传递过程;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机理
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①同性离子迁移;②电解质的浓差扩散;③水的(电)渗析;④压差渗漏;⑤水的电解;⑥反离子迁移。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机理:阳离子交换膜中含有大量的带负电荷的固定基团,这种固定基团与聚合物膜基相固定结合,由于电中性原因,会被在周围流动的反离子所平衡。由于静电相斥的作用,膜中的固定基团讲阻止其他相同电荷的粒子经入膜内。
二、公式与计算
1.单位换算
2.稳态反应系统的衡算P38
3.连续性方程P54
4.柏努利方程、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复杂管路)P59P98
5.Freundlich方程及接触过滤吸附(单级)计算;脱色方面的计算
6.恒压过滤计算
7.Stockes方程
8.单(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
三、考试题型
1.填空
2.名词解释
3.选择
4.简答
5.计算
期末环境毒理学考试复习总结 篇4
【选择题】
1.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 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
15.外源化学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C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16.外源化学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17.外源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
A.微粒体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18.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
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
1.毒物是 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
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4.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B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5.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D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
变化的最低剂量
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C
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7.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9.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
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D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3.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D
A.LD50 B.LD0 C.LD01 E.LD100
1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1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16.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D
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17.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 A
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
18.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
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19.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A
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
20.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21.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D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22.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D
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预测毒牲大小 C.推测毒作用机理 D.以上都是
23.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D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
1.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
A.大鼠和小鼠 AB.果蝇 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D.鸟类
2.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3.急性毒性是 C
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 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
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 快速出现中毒效应
4.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
好选用两种动物是 A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猴
5.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D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 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
6.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
A.灌胃 B.喂饲 C.吞咽胶囊 D.饮水
7.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D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
8.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
A.设备简单 B.操作方便 C.消耗受试物少 D.以上都是
9.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以上都是
10.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 C
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 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D.一次或14天内多次
11.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 B
A.雌雄多少都可以 B.雌雄各半 C.全部为雄性 D.全部为雌性
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C
A.1天 B.1周 C.2周 D.3周1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
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 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
14.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E
A.环境毒理学3~6个月 B.食品毒理学3~6个月 C.工业毒理学1~3个月 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
E.以上都对
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D
A.成年动物 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16.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
A.血象、肝、肾功能 B.病理学检查 C.灵敏指标的检查 D.特异指标的检查
17.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 D
A.确定阈计量 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 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 D.以上AB正确
18.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
为最大无作用计量 D
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 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
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名词解释】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
1.生物转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2.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
3.代谢饱和:
4.靶器官
5.贮存库
1.毒物
2.毒性
3.剂量
4.效应和反应
5.危险度和危害性
1、近交系
2、突变系
3、杂交群
4、封闭群
5、悉生动物
6、清洁动物
7、急性毒性
8、亚慢性毒性
9、慢性毒性
1.致突变作用
2.致突变物
3.化学致癌物
4.化学致癌作用
5.直接致癌物
6.间接致癌物
7.终致癌物
8.引发剂
9.促长剂
10.进展剂
11.助致癌物。
12.发育毒性
13.生殖毒性
14.胚胎毒性
15.致畸作用
16.致畸物
1、酸雨
2、光化学烟雾
3、可吸入颗粒物
4、农药残留
5、生物富集
6、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7、电磁辐射
【问答题】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内容?
研究对象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化学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1)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将抗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蓉儿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3)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主要内容:(1)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及其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3)环境化学物及其转化产物对人和哺乳动物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特殊毒性作用和机理;(4)环境化学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申请毒试验以及致
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和致畸变试验等(5)各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6)环境化学物在其他生物中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出体外以及其毒性作用的规律和预防措施,也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1)体内试验(2)体外试验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
1、阐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机理。
2、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些途径?分析影响吸收的因素?
3、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
4、简述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5、何谓肠肝循环?
6、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是什么?
7、如何理解生物转化的复杂性?
8、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
3、什么是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主要有那些类型?
4、如何判断化合物的联合作用类型?
5、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6、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作用有何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何实际意义?
7、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8、试述化学毒物对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
1、实验动物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2、剂量分组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3、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
4、简述几种常用的检测LD50 的方法。
5、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能否对受试物作出全面评价?为什么?
6、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有哪些观察指标?
7、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组的原则。
8、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实验三者在实验设计方面有何区别和内在联系?
1、遗传损伤有几类?具体有哪些类型?
2、简述DNA损伤修复与致突变作用的关系
3、致突变试验根据其终点反应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4、试述化学致癌物分类
5、致癌试验在动物选择、剂量选择、动物数量及观察指标选择的特点?
6、化学致癌机制有哪几种学说?
7、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
8、剂量对致畸作用有哪些影响
9、研究致畸性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胚胎毒性和母体毒性?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0、致突变性与致癌变、致畸变之间有何联系?
1、SO2、CO和NO2的毒性作用有何异同?
2、机动车数量增加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3、悬浮颗粒物的大小与污染物的毒作用有什么影响?
4、金属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5、试述Hg、Cd、Pb毒性作用的分子机理。
6、金属的环境标准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7、为何要禁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
8、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性机制有何异同?
9、如何科学应对生活中的农残问题?
10、何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为几类?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和野生动物有哪些危害?
12、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13、简述多环芳烃的致癌机理。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篇5
4矿物和结晶质矿物的概念
5总结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内容: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影响颜色的因素、结构和构造)
6地质作用的概念
7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包括的内容(只记标题)
8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定义
9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0说明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各自的特征、形成过程及说明的问题
11标准化石12 标准剖面古生代包括哪几个纪及其代号14中生代包括哪几个纪及其代号
15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倾斜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的定义
17如何应用三点法求岩层的产状要素(见课堂笔记-)褶曲要素的内容及概念19褶曲的分类(横剖面)
20断层要素的内容及概念21断层的分类
22张节理的特征23 剪节理的特征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成煤控制因素)25 煤层总厚度和有益厚度的概念煤层的定义(见课堂笔记)27 含煤岩系的定义影响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因素和后生变化因素及其特征29近海型煤系的主要特征30 内陆型煤系的主要特征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及其沉积物的分布特征P35
32煤田地质勘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提交哪些成果及其与煤矿基本建设的对应关系P183或课堂笔记
33岩石的空隙性有哪些34潜水的定义
35承压水的定义36矿井充水水源有哪些
37矿井充水通道有哪些
39复习潜水完整井、承压水完整井、承压水转无压水完整井、矿井(巷道、采面)涌水量计算公式及涌水量计算例题
三量的定义
41瓦斯含量的概念42相对瓦斯涌出量的概念
43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概念44能利用储量的概念
重力的定义
地磁三要素
说明华北地区古生代地史演化古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成煤作用关系分析
编绘煤矿综合地质图件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如何计算可采储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 篇6
按地下水的赋存空间类型,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_拉裂、蠕滑_和_弯曲倾倒_。斜坡破坏的主要方式有_崩塌__和_滑坡_。
2、斜坡按组成物质分为岩质斜坡、土质斜坡和岩土混合斜坡三类。
斜坡从形成开始,坡体便不断的发展变化,首先变形,逐渐发展为破坏。地质构造对地下硐室围岩的稳定有重要影响,一般在进行地下硐室选线时,应尽量使轴线与构造线方向__垂直或__大角度相交。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顺向坡、斜向坡和逆向坡三类。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因素为___坚硬性和__完整性
5、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系统由岩块强度、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五类指标组成。
6、矿区地面防水措施主要有:(1)截水沟(防洪沟、排水沟);(2)河流改道;(3)整铺河床;(4)水库拦洪;(5)修防洪堤。
三、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降落漏斗:抽水井附近漏斗状的地下水位下降区。承压水:赋存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岩爆: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以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破坏现象。
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富水性、含水层及隔水层的性质与空间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运动特点,以及动态与均衡等特征。滑坡:滑坡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边坡岩土体沿某一剪切面发生剪切滑动破坏的现象。
造岩矿物: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对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岩体:又称“工程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它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崩塌:在陡坡地段,岩土体被陡倾的拉裂面破坏分割,在重力作用下岩块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于坡下的现象。RQD指标:在数值上等于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在钻孔中连续采取同一岩层的岩芯,其中长度大于等于10cm 的岩芯累计长度与相应于该统计段的钻孔总进尺之比,一般用去掉百分号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硐室围岩:硐室周围发生应力重分布的这部分岩体。地下水的超前疏干:借助巷道、疏水孔、明沟等各种疏水构筑物,在基建以前或基建过程中,预先降低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以保证采掘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种措施。饱水带:在重力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含水层: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含水、不透水、或者透过和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注浆堵水:将注浆材料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位置,使其固结、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岩层和清除水患的作用
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
结构面: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
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软弱夹层:岩体中存在的层状或带状的软弱薄层。
岩体:岩石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收到变形和破环后具有一定结构的、有一个地质环境的地质体。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地下水的超前疏干:借助于巷道、疏水孔、明沟等各种疏水构筑物在基建以前或基建过程中预先降低采取的地下水位,以保证采掘工作正常和安全进行的一种措施。
四、简答题
影响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地形地貌:深切的峡谷,陡峭的岸坡易于产生变形破坏。对于均质岩坡其坡度越陡,坡高越大则稳定性越差;平面上呈凹形的边坡比凸形边坡稳定性好
(2)岩土类型及性质:不同的岩土类型其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此由不同岩土构成的边坡稳定性不同,一般由坚硬、完整、均一的岩石构成的边坡稳定性高
(3)岩体结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虽然和岩石性质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类型、产状、性质、规模及其组合情况。
(4)地下水作用:裂隙中的地下水可减小裂隙两壁的摩擦力,当其流动时还可产生动水压力和潜蚀作用,更重要的是地下水对松软岩土体具有软化和泥化作用,大大降低岩土体的强底。
(5)其他因素:地应力、地震、爆破震动、气候条件、岩石的风化程度、人类活动等。
2、边坡稳定的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研究内容:边坡变形破坏规律;边坡变形与破坏的演变过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边坡稳定性的分预测和评价;边坡失稳的防治
意义:对已有边坡的稳定性作出预测和评价;为设计稳定而经济合理的人工边坡及制定经济合理的边坡失稳防治措施提供地质依据。述矿坑充水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矿坑充水水源分析:矿坑水的可能来源有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废弃矿坑水等。
矿坑充水通道的分析:矿坑充水通道包括渗入性通道和溃入性通道;后者又包括裂隙发育,而又未充填的裂隙通道;岩溶(溶隙)通道;透水断裂带;勘探钻孔造成的通道;采矿造成的涌水通道;矿坑排水造成的涌水通道。
4、结构面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规模;②几何形态;③光滑度;④张开度及充填物;⑤连通性;⑥密集程度
5、潜水等水位线图的作用有哪些?
答:①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水力坡度;②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泉水出露点和沼泽化范围③提供合理的取水位置④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⑤确定含水层厚度⑥分析推断含水层透水性及厚度变化
6简述结构面成因类型及特征?
①沉积结构面:产状与岩层一致,一般延续性较强,易受构造及次生作用而恶化
②火成结构面;产状守岩浆岩形态控制,接触面一般延伸较远,原生节理较短小,火成岩流间可有泥质物充填
③变质结构面;产状有区域性,延续性一般较差,在深部一般闭合 ④Ⅵ构造结构面;产状和岩层有一定关系,特性和力学成因关系密切
⑤表生结构面 :在地表部位发育,延续性不强,产状变化大,结构面常有泥质物填充
7、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 按其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孔隙水和承压水
包气带水:主要指地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局部隔水层之上的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一般分布范围小,水量少。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特征:(1)潜水面之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因而具有自由表面;(2)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其流动的快慢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3)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4)分布范围大、补给来源广、水量一般较丰富,而且埋藏深度一般不大,是重要的供水水源。但其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5)水体易受污染和蒸发,水质容易变坏。
承压水:指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特点:(1)有稳定的隔水层顶板存在,没有自由水面;(2)埋藏区与补给区不一致;(3)埋藏深度一般比潜水大,但其稳定水位都常接近或高于地表,利于开采;水位、水量、水质等方面受水文气象因素、人为因素及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富水好的承压含水层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8、矿区防水措施主要有哪些?
1,慎重选择井筒位置;
2,开挖截水沟;
3,采区防渗处理;
4,对于影响矿山生产的河流考虑河道移设、铺整河底;
5,修筑防水堤坝;
6,填堵涌道;
7,加强雨季前的预防工作。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有可溶性岩石;
2)可溶性岩石具有透水性;
3)存在具有一定溶解能力的水;
4)水在可溶性岩石中是不断流动的。简述哪些因素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1)地质环境
2)岩体自身特征
3)地下水的影响
4)初始应力状态及工程荷载
5)施工及运输管理水平目前治理斜坡变形破坏的措施有哪些?
1)降低下滑力,提高斜坡抗滑能力
2)消除、削弱或改变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各种因素
3)采区防御和绕避措施
12、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边坡形态(坡角、坡高及坡面形态),大气降水的汇集和地下水的运动,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2)、岩土类型和性质
由于各类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所以影响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及所能维持岩体稳定最大坡角的程度也不同。(3)、岩体结构
岩体结构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岩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类型、产状、性质、规模及其组合关系与斜坡稳定关系十分密切。(4)、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动水压力,以及水的软化与泥化作用。(5)、其他因素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复习题 篇7
一、填空题:
1、2013 年 12 月 31 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 号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 行。
2、(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 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 安全)”的原则。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 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 训,每(3)年至少进行 1 次。
6、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 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 种类型。
7、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以(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影响采区 合理划分因素为主。
8、煤层稳定性以(煤层变化规律)和(可采性)划分,采用(定性)和(定 量)结合的方法确定。
9、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 K 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 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
10、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1、煤矿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 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 类型划分。
12、煤矿必须备齐(地质勘探报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矿地质 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等地质资料。
13、煤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 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 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14、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以查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结构)、(瓦斯赋存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为主要任务,满足工程设 计和安全采掘(剥)要求。
15、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 “(一 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构造、瓦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多项任务。
16、煤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出普查报告,由煤 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7、煤层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伪底和直接底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必要时,测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18、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2)天内 整理完毕,并反映在相关图件或台账、素描等地质文档中。对采掘(剥)工程布 臵有影响或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地质信息),应及时报告矿井总工程师。
19、煤矿地质综合分析必须以完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20、地质综合分析应紧密围绕煤矿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着眼当前,兼 顾长远,立足煤矿,结合区域,广泛采用新理论、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方法。
21、地质预报应按(年报)、(月报)等形式进行,且应根据采掘(剥)工程 的进展及时发出;地质预报应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预报与实际出入 较大时,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地质预报质量;地质预报经(矿井总工程 师)审查签字后生效。
22、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3)年内编写生产地质报告,之后每(5)年修编 1 次。生产地质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23、采区设计前(3)个月应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并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审批。
24、采区开采结束后(6)个月内,应提出采区地质总结报告,报矿井总工 程师审核。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30)日内提出采后(地质总结报告),报 矿井总工程师审核。
25、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揭露岩层的(特征)、(厚度)及(产状)等,(煤 层)、顶底板及(标志层)应重点观测,同时对井巷施工中的(巷道变形)、(冒 顶)、(片帮、底鼓和(出水点)等情况进行观测。
26、掘进工作面设计前(1)个月,地测部门应提出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批。
27、回采工作面形成后,应开展相关(物探)、(钻探)等补充地质工作,查 明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情况,并在(10)日内提出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由矿 井总工程师审批。
28、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依托(信息化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测资料、设计资料和采掘工程(数据库,实现煤 矿地质信息工作的(动态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29、煤矿应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进行地质资料(处理)、(综合分析)和(数字化自动成图),实现地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0、闭坑地质报告应在开采活动结束的前(1)年由煤矿企业组织编写。煤 矿闭坑地质报告(包括图纸资料)应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 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31、煤矿每年年末应根据有关资料,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煤炭(资源 /储量)估算,掌握煤炭(资源/储量)动态。
32、综合分析成果应反映在(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及各类地 质图件上。
二、简答题:
1、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1)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 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2)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 报工作。
(3)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 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 题。
(4)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5)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 值。
2、煤矿必须备齐的图件有哪些?
答:
(1)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2)煤矿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3)煤矿煤岩层对比图;
(4)煤矿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 影图和立面投影资源/储量估算图);
(5)煤矿地质剖面图;
(6)煤矿水平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 25°的多煤层煤矿);
(7)勘探钻孔柱状图;
(8)矿井瓦斯地质图;
(9)井上下对照图;
(10)采掘(剥)工程平面图(急倾斜煤层要绘采掘工程立面图);
(11)井巷、石门地质编录;
(12)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3、煤矿必须备齐哪些地质资料台账?
答:
(1)钻孔成果台账;
(2)地质构造台账;
(3)矿井瓦斯资料台账;
(4)煤质资料台账;
(5)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
(6)工程地质资料台账;
(7)资源/储量台账;
(8)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
(9)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
(10)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4、煤矿有哪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答: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 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 不良地质体。
5、煤矿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煤矿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统一。
(1)观测、描述、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记录簿上,记 录簿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2)观测与描述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达确切、重点突出、图文 结合、字迹清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3)观测与描述应记录时间、地点、位臵和观测、记录者姓名;
(4)观测与描述应做到现场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5)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转绘在素描卡片、成果台账及相关图件上,由 观测人员进行校对。
6、断层观测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 角;
(2)断层带中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 及充水性等;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层位、岩性、产状、错位和牵引特征、伴生和派 生小构造、断层类型;
(4)断层的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5)断层附近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围岩破碎程度、出水和瓦斯涌出情况 等。
8、煤巷素描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
(1)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实 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一帮素描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时,第一分层巷道应做一帮素描图。
(2)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煤层稳定或较稳定时,应编绘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应编录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或底)水平切面图。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急倾斜厚煤层时,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 必要的迎头断面,并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9、地质预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1)断层、褶皱、陷落柱、地层倾角和岩浆侵入体等特征,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等;
(2)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煤质、煤层顶底板及其岩性等;
(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
(4)含水层、隔水层、构造体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 量,老空区、老窑位臵及其积水情况,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钻孔的位臵及封孔 情况等;
(5)露天煤矿滑落层(面)的赋存状态及边坡滑落规律,影响边坡稳定的 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等;
(6)其他致灾地质因素及建议。
10、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1)煤矿概况。煤矿边界、老窑边界和采空区分布等。
(2)煤矿勘查资料。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勘探钻孔和物探资料等。
(3)煤矿地质因素。地层、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地温和地应力 等。
(4)煤矿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5)煤矿设计。煤矿规模、服务年限、井田开拓、采区布臵、井巷和硐室 等。
(6)瓦斯抽采资料。
(7)煤矿采掘工程。井巷、硐室及采空区等。
(8)煤炭资源/储量。
(9)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
(10)相关地质资料。建矿地质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 类型划分报告,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 书等。
11、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推荐阅读:
地质环境股2011年工作总结10-22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地质环境特征10-16
环境地质保护10-20
黄土地质环境06-05
环境地质因素11-28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09-01
地质环境评价07-0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08-04
工程地质环境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