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评价

2024-07-07

地质环境评价(共12篇)

地质环境评价 篇1

0前言

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矿山的利用和开发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矿山的开发提供必要资料。矿山环境地质的相关问题基本都可以联系到对矿山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关问题的表现形式、严重程度和种类和资源种类、开采规模以及地区地质环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天然石油气、金属矿和煤矿都属于较为常见的矿山资源,许多开采地区都在西北方,主要地形是山地型。

1 矿山环境地质的概念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是指在对矿山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用环境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人为地质、自然地质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关系,进而分析探究出产生矿山环境地质的原因。通过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消除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局部地质环境是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对矿业开发活动区域以及周边地质环境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地质环境影响探究。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常常会影响到矿山的地质环境,并且造成许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只有明确问题的产生原因,才可以得出合理的问题评价,并且科学的预测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会给矿山地质带来的危害程度,利用相应的问题研究成果来制定问题解决和预防方法,进而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1]。

(2)地质环境质量探究。通过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的状况,来科学预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而后制定科学的矿山建设方案,确保建设地点远离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而确保矿业开发活动的正常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属于派生词汇,当前许多论文中混淆了这两个专业术语,比如,在一篇论文的前半部分写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探究”,在后半部分却写到“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探究”,作者混淆了两者个关系,分不清两者区别。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矿业开发活动和影响,其调查对象是矿业生产中的矿山环境地质。根据关注点的区别,开展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并且进一步分为轻度、重度、严重、极严重这四个等级。

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2.1 矿山的环境地质问题概述

在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类别划分,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明确研究重点和分类原则。下文采用的分类原则是矿区开发所造成的后果,进而分成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种类型。

(1)地质灾害问题。在矿矿山开发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裂缝、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和滑坡等等[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和不和开采而打破了原来的系统应力平衡,矿山地区的应力变化比较大而且十分集中,所以能够产生多种地质灾害类型。(2)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随意的排放废渣、废水、废气,这破坏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利用开发煤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但是许多开发商并没有处理、净化这些废水,而是直接把不符和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湖泊和河流中,这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影响了这些水所灌溉的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受害的其实是人类自己。(3)生态破坏问题[3]。生态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采矿区吸水过度造成水位下降,进而产生河流断层,破坏地区的水资源。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随意堆放废气矿石,占用了大量的有效耕地,同时由于矿石露天摆放,所以污染破坏了居住区周边的环境。

2.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特点

矿山开发利用是引发或者加剧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许多矿山开发和利用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种种问题的发生和出现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殊性。

(1)问题重复多次发生,过度的矿业活动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陕西省的潼关,矿山的废渣随处堆放,因此引发了后果严重的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果进一步开展开采活动,会加重问题。(2)问题种类多样。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的种类多样性会引发深远并且严重的危害。(3)矿山开采方式和矿产资源的不同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矿山环境问题。如果,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出现裂缝和塌陷问题,那么在平坦的地区就会出现积水问题,这会破坏建筑物以及良田[4]。

3 矿山环境地质需要深入探究的内容

矿山环境地址是环境地质研究中的新内容,当前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有限,所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体系。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中需要应用到矿学和水文学的知识,所以需要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不断的更新研究方法和内容。以下是具体的研究内容:(1)预测方式。地质环境会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需要收集各类价值高的资料信息,以此来避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2)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合理的判断矿山的环境质量,并且科学合理的评价调查的最终结果,以此来作为图件编制的依据。(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类别。

4 结论

综上,矿山环境地质属于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个分支部分,当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所以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当前,对于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这两个概念,常有出现混淆的情况,笔者在文中进行了阐述和澄清。进而探究了矿山环境地质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参考文献

[1]武志高.浅谈山西省煤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2):52-53.

[2]王可丽,徐毅.浅谈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煤炭技术,2014(06):48-49.

[3]王永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现状[J].科技传播,2014(04):75-76.

[4]张洁,蔡逸涛.云南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5(05):27-28.

地质环境评价 篇2

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部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议.蒋正华副委员长高度重视,亲自出席今天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

作 者:田凤山  作者单位: 刊 名:国土资源通讯 英文刊名:NATIONAL LAND & RESOURCES INFORM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F3 关键词: 

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内在联系

引言:地质环境是指表面坚硬外壳的物质,即岩石圈。地质环境是地球的演变而来的产物。太阳能在岩石的风化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参与相关地质循环的物质活动。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沼泽,地震、火山、地热害虫。因此,研究环境地质自燃发展规律,对科学防控地质灾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1.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意义

所谓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就是指什么样的地质环境能导致什么样的地质灾害,我们加以终结,推出合理的应对方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主要以自然、资源和社会三大属性进行分类,这也是认识与研究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内在联系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本前提。

2.地质灾害的危害与特点

2.1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其包括火山喷发和地震等12种常见破坏形式。发生于1976年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悲惨的地质灾害,数据统计显示,此次地震死亡242700人,受伤69人,无疑是一个让人悲哀的事情;再如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瞬间带走了几万人生命,同时带来了无数人的泪水和感人事迹,一个人的失去,实质是对一个家庭的摧毁。

2.2地质灾害的特点。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认识,根据灾种范围的不同,业界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把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归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岩爆、地裂缝、地面沉降、泥石流、海水入侵、部分洪水灾害、土地荒漠化、冻土冻融、海岸侵蚀、地下水水位升降、矿井突水溃沙煤与瓦斯突出、水土环境异常与地方病、水库渗漏、水库及河湖塌岸、水库淤积、特殊土类灾害、冷浸田等近30种灾害;二是发生在在岩石圈内以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崩塌、地震、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十几种。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与可防御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突发性和渐进性、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区域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3.环境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3.1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主要由山区沟谷中的融水、冰雹、暴雨等形成,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泥石流大多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利用而造成。 其爆发具有突然性特征,浑浊的流动固体随着山沟而前翻后涌、咆哮奔腾,可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将泥沙石块冲到沟外,在堆积区域形成漫流。泥石流可能对矿山、公路、铁路、水利工程以及农作物等造成严重威胁。以我国地质构造与分布情况来看,发生泥石流的频率高、规模大、后果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西北山区;川西地区;陕西秦岭的大巴山区;白龙江流域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等。

3.2地层下陷的形成。地下水的过度抽取,为地层下沉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层的重量主要受到土壤中颗粒的有效应力而支撑,因此抽取地下水时,会造成地下水压的降低,再加上原本应该是水压承载的重量,全部转移到土壤颗粒中,增加了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因此压缩量土壤的面积,降低孔隙率,该过程即压密现象。另外,各种人类活动,如开采石油、地热、天然气、建设高楼大厦等,也会造成地层下陷灾害。

4.地质灾害的防治

本文主要以通过改善环境地质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

4.1泥石流的防治。第一,修建犹如丁坝、挡墙和护坡等构造物在泥石流区,以此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建筑物的冲击和破坏;第二,注重泥石流地区天气和水文预报工作,进行定点观测研究,确保其及时性和精准度,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泥石流预防预测工作;第三,利用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与环境地质的关系,通过提高泥石流频发区植被覆盖率的方式建立天然保护屏障,抑制或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

4.2地面沉降(沉陷)的防治。我国目前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陷现象,特别是华北平原和珠三角地区,已被划分为重灾区。地陷的发生不仅对城市设施造成破坏,阻碍了城市建设任务的实施,而且导致土质污染,农田常年积水,渍害严重,使得农作物减产严重,形成很大的潜在危害。对于地面沉降防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借鉴于美国经验,我们可以从基岩标、分层标和水准测量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传统技术和方法,将地下水和底面沉降监测工作始终作为防止底面沉降的基础任务,同时要求我们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并适当增加地面水的补给。

结语:总而言之,现代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研究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现在看似先进的技术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的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立足于地质勘察与研究技术的标准化与多元化发展方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着力研究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1]文栋臣.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J].科技与企业,2012,(10):129-130.

[2]姚艳华.浅议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联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地质环境评价 篇4

关键词:铅锌矿,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

0 引言

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区位于云南省镇康县凤尾镇140°方向平距约10km处,行政区划属镇康县凤尾镇管辖。区内属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羊尖山次级地表分水岭西北部。地貌上具有山峦起伏,溪流纵横,草茂林密,残坡积物薄等特点。

地形总体呈南东高北西低、东高西低,最高为矿区东南的小关山附近,海拔2536m,最低为小河边沟与镇康老县城附近凤尾河的交汇处之火烧桥附近河床,海拔920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1616m,一般为600~1000m,属剥蚀深切割高中山地貌类型。

芦子园铅锌矿区位于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南部(如图1),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晶宁-孟连褶皱带与福贡-镇康褶皱带的接合地带,南汀河大断裂北西侧、镇康复背斜的核部[3]。矿区属镇康复背斜的次级构造单元———芦子园背斜,该背斜核部位于芦子园南东侧,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其中北东向组断裂主要有5条(F1、F2、F3、F4、F5)矿体主要发育在该组断裂的裂隙和层间破碎带中,另北西向组断裂主要有6条(F6、F7、F8、F9、F12、F13)对矿体和地质体起破坏作用,属成矿后期的破矿构造(如图2)。

1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1 水文地质条件

1.1.1 水文地质基本情况

芦子园铅锌矿区位于小河边铁矿区南部。主矿体出露于矿区中部,含矿地层为寒武系沙河厂组二、三段(∈3s2、∈3s3),矿体基本沿北东向断裂展布,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7°~82°。区内平移、逆冲断裂十分发育。其断裂的性质、特征、规模及产状的变化、岩石裂隙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对地下水的富集、运移都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矿区属剥蚀、切割山地貌,矿界内南东边最高标高为2350m,最低标高为北西边芦子园沟出口1180m,相对高差1170m。

1.1.2 矿区的含(隔)水层(组)划分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1.1.2. 1 含水层组富水性划分原则

矿区本次野外调查在三条主平硐口观测涌水量、矿坑内观测岩溶出水点流量及周边地表观测泉流量,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用钻孔单位涌水量与平均泉水流量给出含水层组富水性划分标准如表1。

1.第四系;2.奥陶系火烧桥组第二段;3.奥陶系蒲缥组第二段;4.奥陶系蒲缥组第一段;5.寒武系保山组第二段;6.寒武系保山组第一段;7.寒武系沙河厂组第三段;8.寒武系沙河厂组第二段;9.寒武系沙河厂组第一段;10.寒武系核桃坪组;11.板岩;12矽卡岩;13.辉绿岩;14.铁矿体和编号;15.铅锌矿体和编号;16.地质界线;17.地层产状;18.断层和编号;19.见矿钻孔和编号;20.勘探线和编号

1.1.2. 2 含(隔)水层(组)分述

主要介绍对矿区影响较大的含(隔)水层(组):

(1)寒武系沙河厂组(∈3s)含水层。分布在芦子园复背斜核部,厚1301.76m,为矿区含(控)矿地层,将其分为三段叙述。

寒武系沙河厂组二段一层(∈3s2-1)大理岩夹板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在矿区本部大面积分布,为Ⅱ号矿带的赋矿层位,岩性为灰白色大理岩夹石英片岩、大理岩化灰岩及粘板岩透镜体,局部可见辉绿岩脉侵入及阳起石矽卡岩,主要呈北东向展布,地层厚度大于242.28m。地表岩体强风化,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面溶蚀现象较为明显,根据前期施工钻孔分析水位埋深为128.8m-160.10m。坑道揭露段溶孔、溶隙、溶洞发育,局部溶隙、溶洞出现股状涌水、片状出水、潮湿或稀疏滴水等现象,在坑内施工探矿钻孔,钻孔或多或少均有涌水现象,向下深部施工的钻孔,都具承压性,承压水头高最大为56m。

寒武系沙河厂组三段(∈3s3)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矿区的控矿地层,岩性为薄-中厚层大理岩及大理化灰岩,地层厚度405m。在该含水层钻孔及坑道揭露段溶孔、溶隙、溶洞发育,在坑道揭露段,溶隙、溶洞出现少量涌水、滴水等现象,分析该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沿溶隙、溶洞等通道向下覆含水层径流,该含水层透水性强,为矿床间接充水含水层,依据实际调查统计,出露该含水层的泉点有8个,流量为0.022L/s-15L/s,平均流量2.61L/s,含水层的富水性依据出露在该含水层的泉点及岩性推测判断,推测富水性弱-强。

(2)寒武系保山组一、二段(∈3b1、∈3b2)相对隔水层:分布矿区本部的西侧,呈北东向延伸,岩性主要为灰绿、褐黄色薄-中层状粉砂质粘板岩夹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地表强-弱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多为泥质全充填,富水性差,厚1125m。在矿区北测∈3b1地层中测有1个泉点,富水性贫乏,为相对隔水层。

1.1.3 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一个地区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手段[5]。矿区属高中山深切割地貌,地形高耸,地下水排泄条件好,同时基岩裸露的风化带上经剥蚀淋滤作用,岩石易溶成分减少,所以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化学成分简单,主要成分为残留难溶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2+型水,详见表2。

1.2 矿坑涌水量预测

(1)预测中段的目标。矿山目前的开采活动主要在1238中段、1360中段及1206中段,现矿山巷道开拓系统已基本完善,当地地形地貌有利于1238m以上矿坑的自然排水,下部矿山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为1206m以下的中段,坑道排水采取机械排水,若机械排水不急时或安装的机械排水设备的能力不足,将对矿山生产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及危险,为矿山在生产能够较准确的估算坑道的涌水量,便于矿山的生产设计,安装足够能力的机械排水设备,为较准确的预算坑道的涌水量,本次矿坑涌水量用两种预算方法,在1206m中段的基础上,下推二个中段至1146m中段的涌水量。

(2)坑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富水系数法:芦子园铅锌矿、铁矿及铜矿已开采多年,主井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充水因素,比较综合地反映了未来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各充水因素,对整个矿区已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本次矿井涌水量预算以芦子园铅锌矿、铁矿及铜矿主井作为比拟依据,可采用富水系数法进行预算。

预算公式:

式中:KB—富水系数;Q—生产矿井排水量(米3/天);P—矿井的开采矿石量(吨/天);Q1—设计矿井预计涌水量(米3/天);P1—设计矿井的开采矿石量(吨/天);由涌水量的预算结果及选用参数如下表3。

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2.1 地表(下)及其它有害元素组分

①矿区地表、地下水污染现状。

目前矿山的部分选矿废水、生活废水及矿坑涌水及混合季节性地表水流入下游,矿区尾矿库上游地表水水质大部分项目达到Ⅱ类水标准,极少数为Ⅲ类,而尾矿库下游地表水水质有所下降。

(2)地表(下)水污染来源。

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污染来源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地表(下)水产生污染。二是选矿过程中产生“三废”对地表(下)水产生污染[7]。

(3)矿区岩矿石有害元素及放射性。

通过化验检测矿区主要有害元素含量一般为0.01-0.3%,属正常范围,矿层中无有害人体建康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

2.2 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矿区及其附近居民点多,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中等,矿山地下开采暂无造成地裂缝及地表塌陷,而生产产生的废矿渣无序堆放,局部引发小型泥石流,生产废水(渣)的排放,选矿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均给矿山职员及附近村民带来轻度的负面影响,矿区地质环境现状中等。

2.3 尾矿库地质环境

根据矿山的生产规模,矿山每年产生近40万m3的尾渣量,矿山于2008年在矿区北西边芦子园沟下游沟谷利用自然地形建有一个三级尾矿库,库容约200万m3,现有库容量使用年限1年,该尾矿库分布标高1120-1214m,建有三道混凝土坝高40-60m。该尾矿库已建成使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渗漏等等情况,潜在危险性较小。另外,尾矿坝附近斜坡稳定,可能导致坝体毁坏的地质灾害目前尚不存在,因此,形成溃决型泥石流的可能性不大,潜在危险性较小。

2.4 地质灾害

矿区地形较复杂,沟谷切割强烈,植被中等发育,在矿山生产活动的影响下,矿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目前矿区范围及周边主要有14个滑坡和4条泥石流及9个崩塌及1个潜在不稳定人工斜坡,地质灾害中等发育,潜在的危险性中等。

2.5 环境评价

随着采矿活动进行,矿山疏干排水及开采面积的不断增大,造成地面塌陷、泉水枯竭、河水断流、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可能性大;形成冒顶、岩爆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大;地面沉降引发新的塌陷、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诱发地震及加剧现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安全问题较严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开采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

3 讨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及建议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现状地质灾害点(滑坡、泥石流、潜在不稳定斜坡)以及矿坑冒顶、采空区陷落变形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点,进行长期动态观测记录,分析和掌握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作出预警预报,视其规模及危害,及时采取必要的工程处治措施。

(2)加强环保意识,严密规划,有序生产。

(3)矿山大面积回采时预留足够的安全矿柱,采空区及时回填,避免采矿中采空区陷落、变形引发地质灾害。

(4)对采、选矿中的“三废”作好规划,做到有序堆放和达标排放,以免造成大气、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废渣应设挡墙进行拦挡,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5)对尾矿库进行专人监测管理。

4 结论

(1)水文地质条件。

目前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应属溶蚀裂隙、溶洞岩溶水直接充水为主的中等偏复杂类型,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有向复杂类型转化的可能。将来矿区开发,应加强矿井涌水量预测,及时进行地下水的排放、疏干等工作,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2)工程地质条件。

目前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随着矿山开采面积的不断增大,深度的不断增加,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有向复杂类型转化的可能。勘查工作尚未查明中小隐伏断层和褶曲发育情况及其对开采技术条件(水、工、环条件)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矿井开拓过程中加强矿井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编录及异常情况的记录、归档,以便随时查阅总结,较精确地预测矿井涌水量,更好地进一步指导矿井生产。

(3)地质环境质量。

目前矿山地质环境中等,但今后随着矿山进一步的开发建设,如果不注意地质环境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将逐渐恶化,可能向不良类型转变。建议矿区废矿渣应选择适当场地堆放,不应顺坡堆放,也不宜直接堆放于冲沟中,否则可成为诱发泥石流的隐患。

参考文献

[1]蒋成兴,卢映祥,尹光候等.云南省镇康县芦子园铅锌铁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矿物学报,2011(S1):204-205.

[2]董文伟,陈少玲.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J].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3]杨小峰,罗刚.云南镇康地区芦子园铅锌矿床控矿因素浅析[J].地质通报,2011,30(7):1137-1146.

[4]孙瑞华,李壮.苏家庄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5:0074-0076.

[5]牛建立,段琦.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2):39-43.

[6]凌志敏,张新群.矿山环评之矿坑涌水量预测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0(1):0170-0173.

某煤矿矿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篇5

某煤矿矿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矿山开采及拟建工程特征,预测矿山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对评价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并划分出地质环境影响等级分区.

作 者:夏志国 XIA Zhi-guo 作者单位: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广州,510080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2)分类号:X196关键词:地质环境 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 环境预测

地质环境评价 篇6

关键词:煤炭;地质;环境;生态保护

煤炭开采目前已经成为对于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一种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在此过程当中会对于整个勘查区域的水文、生态乃至于地应力系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青海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随着国家西部打开发战略的开展,青海地区的煤炭资源也开始快速的发展,由于青海地区本身地质环境相对较差、身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且环境地质问题也更加的多发,对于整个地区的环境改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总的说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土壤、水体以及大气污染;第二,生态退化,主要包括植被以及土壤的破坏以及压占,整个地下水环境遭到破坏,地表以及地下的水量快速减少,地上的人文景观以及地形地貌都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第三,地质灾害频发,例如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问题越来越多。

煤炭的勘探以及开采的而过程当中所产生地质问题,总体上成因较为复杂,牵扯到众多的学科,问题形成的原因也相对比较的复杂,而且进行处置的困难也相对较大,需要多学科进行综合的预测和评估。

1.在煤炭地质勘查阶段进行环境地质工作开展的基本意义

地质勘查本身是整个采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为整个煤矿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将环境地质的研究纳入到了整个煤矿开采的相应工作当中。目前我国已经将环境评价那位一向根本的法律制度。如果我们将环评的基本要求与地质研究工作进行衔接,其不仅能够为环评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而且对于未来矿区的总体发展以及远景规划的满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最终达到防治环境污染以及加强生态保护的目的。

2.煤炭地质勘查阶段对于环境地质工作的基本要求

2.1积极的做好污染问题的评价与调查

2.1.1大气污染。首先对于勘查区之内的范围进行监测以及调查,主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所在的位置、污染的类型、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另外对于煤共生的温室气体以及CH4等的排放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大气污染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该地区未来的环境状况进行预期,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建议。

2.1.2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对于矿区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详细的调查,主要的调查包括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环境的调查。调查清楚各类污染源的状况,例如:废水排放的基本位置,废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方式,并且对于废水当中的有害物质的成分等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对于水环境对于煤矿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对于煤矿建设过程当中因为煤矿矿井的地面水的水质变化、流量以及水位,并且对于地下水的补、迳、排等基本的状况进行评价。

2.2按防灾健在的基本要求来做好环境地质灾害的评价与调查

2.2.1区域稳定性以及原生地表物理地质现象

区域稳定性方面主要是研究该区域内的历史地震的资料进行收集,对于该区域地震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于地震对于矿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佳宁研究。主要的勘查过程包括:分析泥石流、身体滑坡等勘探区周围发生的相关地理现象为主,通过对其畸形系统性的评价。最终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2.2.2因矿井排水疏肝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

因为矿井的排水疏干导致的地理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浅覆盖层岩溶地面的塌陷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地震的产生、地下水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枯竭。在相关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地下水水位的东财检测、以及水疏干的塌陷检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地下水位的下降与排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地下水位的未来下降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根据疏干塌陷的发育状况以及演变规律来预测疏干塌陷的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提出进行塌陷发育控制以及地下水资源枯竭等相关问题的参考建议。

2.2.3因采掘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

由于采掘的原因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踩空塌陷、地面变形以及后生地表的物质现现象(泥石流、山体滑波、山体崩塌以及岩溶充填泥沙质溃塌)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地面建筑物甚至是整个地形的破坏,从而对于整个煤矿的建设以及生产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勘查阶段收集煤层厚度、产状、顶底板岩性特征等资料。调查生产矿井开采深度、规模、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地面塌陷范围、深度,塌陷引起的各种变形形态,是否形成陷落盆地,塌陷区与采空区的相互位置。调查塌陷对煤矿建设、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掌握生产矿井采空区的范围、深度,地面塌陷的范围、深度,塌陷区与采空区的相互位置,提出防治地面变形和防止建筑物变形的意见。

2. 3按矿区生态修复要求作好景观系统建造工作

勘查阶段综合考虑,把煤矿区作为涉及社会、经济、人文要素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投入必要的勘查工程量,用好各类勘探技术方法和手段,做好景观生态系统的建造工作,充分体现资源观、生态观、工程观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矿业。

3展望

傳统的煤炭地质勘查成果是为建井提供地质报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探矿权的地质勘查单位要适应煤矿从粗放型开采向精细型开采的转变,树立终生服务煤矿的理念,关注源头摇篮生态、开发过程一直到闭矿环境恢复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驰,梁爽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M]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 (5) :13一14

[2]夏玉成,孙学阳,汤伏全煤矿区构造控灭机理及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曹代勇,陈江峰,杜振川,等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4]徐水师,王冬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构架[J]中国煤炭地质,2009(6):1-5

谈地质美学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篇7

1 地质环境的功能

1.1 提供地质遗址

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固体地球表层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给人类所提供的环境, 同时, 也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即地质遗迹。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 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 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标准地质剖面, 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 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地质构造形迹, 如横贯我国中部的商丹缝合带;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 如安徽黄山奇峰;特大型矿床, 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地质灾害遗迹, 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我国地域辽阔, 地理条件复杂, 地质构造形式多样, 地质遗迹丰富多彩, 是世界上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的石林、安徽的黄山、广东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 都以其独具的特色,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1.2 维持环境平衡

地质环境是地球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地球环境系统是指围绕人类的地球各种自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 其概念的本质是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个自然要素在其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因此, 地球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属性。

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其他环境互相影响, 互相依存, 共同维持着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和谐统一。

2 地质环境是地质之美的承载基础

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姿多彩, 千变万化的地质遗迹, 每一种地质遗迹都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地质美感。

地质剖面遗迹, 又称地质断面遗迹, 是沿某一方向, 显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 (或推断) 切面。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地质剖面都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留下来的证据, 因此这些地质剖面都是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地壳变迁和生物演化奥秘的一把钥匙, 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遗产。根据地壳上所保留的各种地质事件记录, 来解释当前的各种地质地貌现象。地质剖面以其科学精密的记录方式, 向人们展现了自然界亿万年的浩变与沧桑。这种时空的变迁与延续, 正是地质剖面遗迹所展示的独特的地质美一历史之美。

古生物化石遗址, 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 所经历的变迁与进化, 保留下来的化石遗址, 它见证了地球上的生命体所经历的漫长又复杂的进化过程。孕育、产生、发展、强大、衰老、死亡……周而复始, 生生不息。这便是神秘又强大的生命之美。

地质构造形迹, 是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 大的上千千米, 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 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 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不论是气势磅礴的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还是微妙的矿物晶粒变形, 都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穷动力, 这种地质美学的展现, 便是运动之美。

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波纹状的岩石带, 是一片经过19亿年地质作用, 由沙丘演变成的岩石结构。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1km崎岖不平的山地, 翻越高达350m的岩石地带。当你攀登过一座岩石顶部, 会看到一组新的岩石波纹, 颜色较前者更深, 结构更为宏大。波纹岩是由花岗岩构成的, 其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洗礼, 将波浪岩表面刻画成凹陷的形状。波浪岩表面的线条是由于含有碳和氢的雨水冲刷, 带走表面的化学物质, 同时产生化学作用, 在波浪岩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红色、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波纹岩的附近还有原住民遗留下来的史前壁画, 画中似鸟似兽的生物代表原住民传说里的人物还有守护神。

巨型水晶洞拥有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晶, 位于墨西哥南部奇瓦瓦沙漠, 奈加山脉下350m处的银与锌矿内。洞内高耸着壮观的晶体, 有如松树, 长度超过7m。晶体清澈, 多面, 由于含有硒元素, 呈现出半透明的金黄和银白色, 令人惊叹叫绝。由于淹没在矿物质丰富的水当中, 水晶长得很快。这些水的温度稳定, 通常保持在58℃左右, 在此温度下, 无水石膏与水结合生成石膏, 长期积累从而形成了洞穴中的水晶。

景观遗迹, 是地球表面最直观、最丰富多变的地质遗迹。其中高山之雄姿, 江河之奔腾, 溶洞之神秘, 瀑布之飒爽, 湖泊之柔美, 溪水之欢畅……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奇丽多姿的地质之美。

地质灾害遗迹, 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 (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 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 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 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 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 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灾害过后, 原有的地形地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有的残缺不全, 有的支零破碎,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地质之美一残缺之美。

如此繁多的地质之美, 都体现在地质遗迹之中。而这些, 都是由地质环境提供的, 所以说, 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

3 地质之美是地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地质美作为美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种类, 是由地质学与美学相耦合而生。美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以及可愉悦性。地质美具有其他形式的美的共同属性, 但同时更多的表现在于它的多样性。

地质美的千变万化, 都基于地质环境的包容之中。无论是巍峨耸立的崇山峻岭, 峰峰相连的延绵群山, 还是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 壮丽优美的峡谷瀑布, 都是由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和千百次的地质构造运动所形成的。而地质美, 正是人们对于地质环境的直接感官认识。因此, 我们可以说, 地质美是地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摘要:地质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类别, 主要研究的是地质环境中的地质景观的美学价值、地质景观的类型和本质, 以及审美对象与地质景观的关系等。根据地质遗迹的种类和不同的景观特征, 我们可以将地质美分为不同的种类, 以此来更好地研究地质美本身, 以及地质美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地质,美学,地质环境,关系

参考文献

[1]朱裕生, 等.地质美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朱裕生, 等.地质美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8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9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地质环境评价 篇10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人们对于地质资源得到过度开采和利用,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人们对于量的耗竭, 也造成了地球本身的自身素质也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地下岩土结构变更, 性质改变, 这也是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所在。

1 浅析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的动力地貌现象。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山区, 有些山区山高陡, 且岩石破碎, 在遇到暴雨或地震的时候, 滑坡非常容易产生而人类工程活动, 如采石、修路、依山建房等, 也成为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

1.2 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此外,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造成了大量崩塌的发生。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 由暴雨、冰雹、融水等水源激发,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为突然爆发, 浑浊的流体在陡峻的山沟中前推后拥奔腾而下, 将大量泥沙石块在很短时间内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在宽阔的堆积区。

1.4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两种。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区岩溶洞隙上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 向下陷落后在地面形成的塌陷。隐伏岩溶的发育是形成岩溶塌陷的基础, 导致塌陷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度抽、排岩溶区地下水。

1.5 地裂缝。

地裂缝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包括地震地裂缝和活动断层蠕动产生的地裂缝,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类工程活动原因而引起的各类地裂缝, 多为采矿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所致, 其中资源型城市又是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区域。

1.6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或人为超强度开采地下流体 (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造成地表土体压缩而出现的大面积地面标高降低的现象。面沉降的特点是生成缓慢、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止难度大。由于长期干旱、过量开采地下水、采矿及地壳变形, 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 所以解决此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总体来讲, 地质灾害的涉及面非常广泛, 一旦发生影响深远, 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 它是地质环境改变的产物, 只有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 剖析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关系

从前文讲述的地质灾害的种类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因为岩石层等受到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但是反过来讲, 正因为地质灾害不断的发生, 才使得地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换, 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

大家都知道, 现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了活跃期, 地壳活动频繁, 地质环境的改变必然会连带地质灾害的频发。强降雨的不断发生会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 导致地表松散堆积, 最终形成泥石流。而且随着雨水的不断下渗, 岩土体的含水也会日渐饱和, 随着自重的不断增加, 自身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久而久之软弱结构面将失去平衡, 最终伴随的将是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然, 这些灾害都是很严重的,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可预期其后果。

当然, 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必然引发地壳活动的不断改变, 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只有在保证地质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当地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 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将降低。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 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就要保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

目前正处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年代, 全世界都在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 都在为改善地质环境做多方探讨, 其实, 这是一个趋势, 作为中国人, 我们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 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才能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既然地质环境跟地质灾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那么解决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可以为地质环境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重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规划工作。

作为工作人员, 我们在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 首先自己应该心里有数, 要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 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预测,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地制宜, 做出合理的规划, 找出最好的防治方法。工作人员应准确划分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 对于易发区做重点安排, 要准确区分出轻重缓急, 做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案和防治部署。

3.2 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与预报强度。

由于地质环境不断变化,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检测力度, 尽量让有情况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在重点防治区, 更要加强预报力度, 并对周围的人群做相应的工作, 让他们知道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在必要时刻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对于像滑坡这样的灾害, 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措施, 组建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这样可以促进岩体稳定, 达到有效抑制滑坡现象的目的;总之,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一样的问题。同时, 要学会总结, 没发生一次情况, 就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的根源, 制定相应措施, 力争同样的问题不会重复发生。

结语

现在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自己欠缺考虑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力度和措施采取了相关的方法对防治地质灾害和降低灾难危害等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 但从长远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 关键在于加强人们思想的认识和觉悟, 从根本上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最近几年的地质灾害频发, 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协调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乱砍滥伐, 能源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原因很容易对地质环境的改变产生影响, 最终会造成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是有必然关系的。作为地球, 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 加快提高自身觉悟,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地质换进恶化的程度,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协调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降低灾害发生几率, 减少对于人类自身的危害, 保护地球,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3) .

[2]韩金良, 吴树仁, 李东林, 等.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 2007 (1) .

[3]冯自立, 崔鹏, 何思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3) .

[4]孙再鸣, 袁敬, 孙强.地震滑坡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建筑, 2010 (12) .

地质环境评价 篇11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

1 三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回顾

1.1 长江三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的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峡工程的勘察试验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是长办和全国许多部门的地学工作者共同进行和完成的。来自全国的地质、地理、地震等有关专业的钧多个部门、上百位的专家学者及数以千计的科技工作者不间断地进行了30多年的调查研究。

开展研究工作的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或独立或合作地对相关地址条件进行了较长时间跨度和多角度的全面研究。虽然研究工作可能相互独立,但最终所得出的结论在大的方面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4- 6]。也没有明确的意见认为三峡工程在地质条件上是不可行的或者有十分困难进行处理的地质缺陷。

总的结论认为:“三峡工程地质地震工作的研究程度高,资料丰富,无论广度和深度,均可满足宏观决策的需要。从总体上综合评价,三峡工程的地质地震条件是好的,适宜兴建巨型水利水电工程。”

1.2 三峡工程地区属弱震构造环境

到目前为止,经过在三峡大坝选址区进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遥感图象解译和详尽的地面调查,还没有发现这一地区(大坝、水库及其毗邻地区)存在着可能引起强烈地震的深大断裂或其它异常的地质背景。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及震中分布图上,中国的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带)都离三峡地区有一定距离。

1.3 三峡工程产生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三峡地区在本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基础地质研究,40年代始进行专门性的三峡工程地质研究。先后有来自全国的地质、地理、地震等专业40余个部门,上百位专家学者,数以千计的科技工作者参加,采用多学科、多种先进技术方法对三峡工程的地质地震进行了研究。国家科委先后组织过两次全国规模的三峡工程重大地质地震间题的科研攻关,一致认为三峡工程地质条件是可行的。三峡工程是一个难得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弱震区。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三峡工程坝址可能出现的地震烈度不到Ⅶ度。三峡工程产生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水库区的滑波不会影响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坝址公认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

2 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的影响

2.1 蓄水后的地质灾害事件

一是库岸边坡岩体或岩块的崩落、滑移。三峡库区库水位常年处于145m- 175m之间,库岸水位的周期性升降使得库岸边坡长期处于水的渗透及侵蚀作用之下,而“浸泡-风干”的周期性循环作用又比单纯泡水或暴晒对岩石造成更大的损伤作用,使得完整边坡岩土体不断产生裂缝,而已有裂缝不断变深、变宽,部分岩体在干湿作用下逐渐被风化、软化、崩解;同时,在库水减少过程中,卸荷作用会使边坡岩体产生回弹效应,从而形成卸荷裂隙带,进一步加深了库岸边坡内的裂隙。部分裂隙贯通,同时伴随着已经存在的软弱结构面,则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質灾害现象。

二是古滑坡或倒石堆的错落和滑移。随着库水位的上升,古滑坡的地下水的水位也随之上升,水位的上升使得地下水对古滑坡的浮托作用增加,同时滑坡的抗滑力降低。再者,由于地下水和库水的长期浸泡,滑带土被软化、泥化,滑带也由非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基质吸力丧失,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库水位骤然下降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又增加了滑坡的重量,在一系列作用下,使得已有滑坡更容易发生错落和滑移。

2.2 库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1)塌岸直接影响着库岸边坡形态,该库岸边坡区域地形越发陡峭,则客流切割作用越强烈,也越容易产生塌岸。相对二样,陡坡型土质岸坡最易发生塌岸,上陡下缓型岸坡其次,缓坡型土质岸坡最不易发生塌岸。同时,若岸坡上植被完好,岸坡物质紧密,裂隙发育较少,则岸坡稳定性越好;相反,岸坡物质松散,岩体裂隙发育较多,则岸坡更易发生塌岸和库岸再造。一般条件下,相对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更易发生塌岸和库岸再造;

(2)地质条件是影响水库库岸再造和引起塌岸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峡库区塌岸主要分布于土质岸坡侏罗系红色岩层为主的红层岸坡和岩土混合岸坡中。同时,在三峡库区进行145m- 175m试验性蓄水时,沙土质岸坡的边坡活动较为强烈,塌岸现象发生较多。

(3)在三峡库区蓄水过程中,库区蓄水水深也是影响库岸边坡活动的一大影响因素;部分水域地势浅,在三峡库区蓄水阶段,蓄水水深增加较多,在这一部分区域,往往塌岸崩滑体变形较多,在其它蓄水水深增加较少的地方,则塌岸崩滑发生的较少。

(4)水库蓄水及泄洪作用也是滑坡的一大诱因。库岸边坡在蓄水水位线以下时,边坡土壤当中的孔隙水压力较大,而泄水时库区水位线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较大的降低,然而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变化,且邊坡外部的静水压力则突然丧失,从而造成土体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则常常导致边坡的失稳和滑坡的发生。

(5)对于边坡本身就具备产生滑坡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库岸边坡,降雨也会成为滑坡的诱因之一。此种类型的边坡,其坡体内部一般具有软弱滑移带,在强烈连续降雨条件的刺激下,雨水不断进入边坡土壤当中,使得土壤的孔隙水压力增大,从而导致滑坡。

2.3 三峡水库对地质灾害影响的综合分析

nlc202309081752

三峡库区整体上来说地质环境相对稳定,且远离几大地震带,且经过大量勘察研究表明,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针对三峡库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塌岸、古滑坡错落或滑移等。引起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有滑坡本身的不稳定因素,也有水库蓄水、泄洪对滑坡造成的冲蚀、卸荷等作用。而决定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则需要考虑到岸坡植被覆盖情况、岸坡土质紧密程度、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库区蓄水水深以及降雨等一系列原因。

3 防治措施

科学的监测和分析手段是制定合理减灾措施的前提,为了减少由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可以在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采取如下一系列措施:

(1)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水在整个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最大诱因,雨水以及库水位的涨落都会导致滑坡的发生或者库岸的塌岸,水对边坡的侵蚀以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建立有效完善的排水系统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具体又包括排除地表水、地下水及截断地下水的工程等。我们可以采用在坡面上设置排水孔和排水沟等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排除地下水,减小土壤孔隙水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库水位骤降对岸坡造成的破坏。

(2)采取固坡抗滑措施。滑坡简略上可以分为滑体、滑带、滑床三个部分,一般滑带为软弱夹层或裂隙带,滑体为滑坡滑动的整体,滑床则为相对稳固的边坡基体部分。滑坡之所以会滑动,则是因为滑体和滑床之间产生的软弱结构面或裂隙,其提供的抗滑力不足以抵抗滑体本身由于自重等原因产生的下滑力,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滑体则向下滑动,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有效提高边坡抗滑力是很有必要的。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措施有抗滑锚桩、抗滑板桩和抗滑挡土墙等。抗滑桩的原理为通过锚杆或锚索穿透整个滑体固定在滑床上,从而使得滑体与滑床为一个整体,有效增加边坡抗滑力。挡土墙一般为在坡体表面建立墙式立面,从而通过墙体支撑住滑体,有效防止滑体发生滑移。

(3)增加植被覆盖。众所周知,植物根系的固结作用可以使砂石及土壤较松散的山体有效固结,从而提高山体的稳定性,对于库岸边坡也是如此。有效利用植物根系的固结作用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由于库水位的升降作用,库岸边坡长期处于“浸泡-风干”的干湿循环状态当中,并不是单纯的水生生态系统或者陆生生态系统,且库区的地质灾害又进一步恶化了相关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该区域进行生物植被的繁殖具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实际情况,已经有较多专家及学者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生物繁殖措施。目前比较有效的做法为在库水位170m以上种植杨树、柳树等生命力较强、易生长且能够短时间承受水淹的树种,而在库水位170m以下种植灌草类如香根草等生长快、适应强、根系发达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4)防止波浪侵蚀。风浪或船型波浪往往携卷着巨大的能量,库岸边坡有一部分区域属于易受波浪侵蚀的高频地段,波浪对这一部分边坡的侵蚀作用不容忽视。采用护岸及护坡工程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库岸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防止波浪的侵袭。现在常用的护坡方法有干砌片石、浆砌片石和预制板或混凝土等。

4 结论

(1)三峡库区在三峡工程正式投入建设之前,大量的地质勘查研究显示三峡坝区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三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整个地质勘探工作经过半个世纪,历经多个阶段,引起无数中外地学工作者的参与和关注,其参与人数与勘测规模都是空前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研究结论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2)三峡工程在进行试验性蓄水期间,在部分库区段产生了较强的灾害体演变现象,这事新建水库初期蓄水会产生库岸再造等现象的通常规律,属正常情况。三峡大坝的建设的确使库区地质灾害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大坝的活动性具有活跃期、强烈期、衰减期及准稳定期四个阶段,目前属于活跃期。

(3)大坝的建设使库区的灾害集中爆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灾害的破坏程度。科学进行的水电建设能够减轻滑坡、崩岸等地质灾害。其中,在三峡大坝建成后进行试验性蓄水初期,部分库水段产生了较强的灾害体演变现象,这正是促使潜在的崩滑体集中释放,而这种集中释放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后期地质灾害的大爆发。在进行试验性蓄水阶段,三峡库区各项监控密级且完善,应急措施准备完善且充分,因此,部分地质灾害的提前释放反而是对地质环境的一种缓解作用,可有效避免在后期發生较大地质灾害。

(4)三峡工程是一个难得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弱震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三峡工程坝址可能出现的地震烈度不到Ⅶ度。

参考文献

[1]陈德基.长江三峡工程地质研究综述[J].人民长江.2003.34(8):16-20.

[2]陈德基.三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工程地质学报.1993.9

[3]陈德基.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R].

[4]刁承泰,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

[5]涂建军,陈治谏,陈国阶,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2,20(6).

[6]周彬,董杰,葛兆帅,等.三峡库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发展途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

[7]杨达源,李徐生,冯立梅,等.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初步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2,8(2).

[8]沈玉昌.長江上游河谷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9]杨达源.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J].南京大学学报,1988,24(3).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2

1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1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边界线较长, 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 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 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 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 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 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 预测其危险程度, 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 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 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 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 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 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 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 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 危害较为严重, 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 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 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 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 迅速做出回应, 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 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 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 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 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 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 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 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 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 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 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 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 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 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 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 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 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 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 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摘要:地质灾害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 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地质环境的利用还是地质灾害防治都需要深入研究, 以便为其地质开发和灾害防治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情况, 根据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利用, 提出了构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期最大程度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提供相应的经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传正, 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12 (05) :1469-1476.

[2]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06) :129.

[3]陈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优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4 (01) :402-404+401.

[4]李粮纲, 徐玉胜, 江辉煌, 刘晓朋.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04) :28-31.

上一篇:产品周期理论下一篇:特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