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特征

2024-10-16

地质环境特征(共12篇)

地质环境特征 篇1

摘要: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第四系黄土层 (Q3m) 广泛分布, 以黄土高原地貌为特征。但受后期流水的侵蚀作用, 地形切割强烈, 冲沟发育, 地表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局部沟谷两侧因洪水冲刷出现小的崩塌, 其破坏性不大, 地质环境相对较恶劣。目前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 居民点较少, 多以农业种植为主。地表未发现危害性较大的污染物, 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较好, 空气清新。

关键词:煤矿环境,地质特征

勘查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 区内环境地质灾害主要为沙尘暴。

1 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随着区内外不断的勘探开发, 矿井和公路、铁路的相继建成, 煤炭外运使运输繁忙, 人员流动增多, 固定人口和建筑占地等不断增加, 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尤其是矿井开采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

1.1 煤矿开采对植被、水土流失的影响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地表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脆弱, 煤矿开采时, 必然会造成大面积毁林毁草, 致使水土流失, 从而引发土地沙漠化。另外, 矿井开采, 使地下水位下降, 大片植被死亡。为此, 建议建设单位做到:矿井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提高植被覆盖率, 拦洪截流, 减少水土流失。

1.2 矿坑疏干排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矿井为了正常生产, 需长期疏排矿坑水, 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井泉干涸, 植被枯死, 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另外, 矿井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如不处理, 可造成地下潜水和土壤污染, 直接污染其附近水源, 望设计部门考虑防范措施。

1.3 煤矿生产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开采, 矿井必将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 使煤层顶板失稳下沉, 出现地裂,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等地面变形, 重者可使地面建筑物、公路、管道等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也可使矿井产生冒落, 冒落裂隙带如沟通地表, 尤其是沟谷地带, 地表水及大气降雨可直接顺裂隙带流入矿井, 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在采掘中应注意保护建筑物、公路等地面设施。保安煤柱应留设, 采空塌陷区应及时回填, 恢复植被。

1.4 固体废弃物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煤矿主要固体废弃物为井巷掘进的废石及煤矸石, 废弃物堆放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有:

1.4.1 侵占耕地、减少土地资源, 污染土壤。

1.4.2 废弃物中有害元素因降水的长期淋滤往往富集在水中, 污染水资源。

因此, 煤矿生产时废弃物堆放尽量少占耕地, 堆放处应铺设隔水的粘土层, 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1.5 新增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矿区开发建设中,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生存环境恶化造成植被减少,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地表物质大规模扰动, 形成大量易流失的堆积物;运输干线及其两侧、工业广场等地的施工, 植被遭到破坏,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排弃的土石堆放在缓坡、洼地, 要压埋原有灌丛草地, 植被覆盖率下降, 废弃的土石易风化成为沙源物质, 若倾入河沟又成为固体径流, 造成入河泥沙量的增加, 裸露的地表易沙化。工业广场建设, 煤矸石堆放等可以通过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和科学的工程措施以避免土地沙漠化和新增水土流失。

2 煤炭的绿色开采

绿色采矿是形成矿区绿色家园的重要技术组成, 在技术上涉及到开采塌陷区的复垦和景观化、瓦斯抽采、保水技术、矸石利用、煤巷充填支护和煤炭地下气化等。下面就本区煤炭保水开采谈一下初浅的认识。

未来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表现在对其进行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燃疏干、破坏和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建议未来开采时采用保水开采即研究开采前后岩层的水文地质变化:

1) 开采的岩层是否有隔水带, 开采对地表和地下水系的破坏形成的漏斗, 随着雨水的补给, 下降漏斗能否恢复, 表明上覆岩层隔水性能强弱;

2) 矿井水排出和矿井水如何利用等。为了保证生态稳定, 如何在复垦时建造地面隔水层。

3) 地下水是否全部流失还是保存在更深的岩层内形成地下岩层积水而后再利用;开采后地面形成塌陷, 但并不积水, 此时就有可能造成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 甚至地下水的流失等等;

保水开采以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破坏, 合理利用资源, 形成一种资源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开采技术。

3 地震与矿区稳定性

据了解, 本区至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 近年来也未发生过较大的有感地震。根据内蒙古地震台观测资料记载, 1976年4月4日, 在距本井田约220km的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一带, 发生了6.3级地震, 地震强度约4.5~5级, 烈度为Ⅵ度, 地震波及鄂尔多斯市一带。

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 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按GB18306标准划分, 属地震活动微弱区。区内还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灾害性地震, 区域稳定性尚好。

本区地形南高北低, 沟谷纵横, 具侵蚀性高原低中山地貌特征。区内沉积岩厚度大, 地壳稳定, 新构造运动缓慢, 自燃状态下没有不良自燃现象发生。因此, 本区的稳定性较好。

4 地质灾害

据调查, 区内无大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现象发生。区内松散层分布较广, 主要以第四系黄土层为主, 厚度3-5m, 黄土垂直节理较发育, 固结性差, 加之地表冲沟极为发育, 地形高差及坡度大, 沟谷多呈“V”字型, 沟深、壁陡, 每逢雨季受水流冲蚀, 较大的沟谷不同程度都有小的滑坡、崩塌等现象发生, 水土流失严重。基岩主要出露在各大沟谷中, 主要为志丹群地层, 因风化严重, 孔隙、裂隙发育, 胶结疏松。据野外观察, 仅见小范围坍塌、滑落现象 (面积多小于200m2) 。区内较大的艾来五库沟、哈达图沟在暴雨时有洪水爆发, 因汇水面积较小, 山洪量小, 不会对矿区造成危害。

5 矿区水环境

区内无地表水体。区内各含水岩组地下水经抽水试验资料证实, 单位涌水量<0.01l/s·m, 属弱富水性含水岩组。目前, 区内水环境还保持着原始状态。

未来煤矿初期开采, 矿坑排水所形成的降落漏斗较小, 水位下降幅度较小, 随着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展, 矿坑长期疏干排水, 降落漏斗也不断向外扩大, 地下水位就会不断下降, 长此下去, 势必会导致区域地下水位整体下降, 造成井、泉干涸, 水源地水量减少, 水质恶化、植被枯死等后果。另外, 矿坑排出的污水如不及时处理, 还可造成地下潜水和土壤污染, 出现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 建议建设方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选用水质良好, 便于防护的水源地做为生活用水。未来开采过程中对排出的矿坑水进行水质净化处理, 用于生产和生活, 在保证正常的生产情况下, 回灌地下含水层可有效地防止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做到矿坑水的排供结合, 综合利用, 从而减缓煤矿供水水源的不足。

地质环境特征 篇2

临江大松树金矿地质特征

临江大松树金矿区赋存于老岭成矿带中部花山组片岩与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带附近,依据物化探资料和槽探、钻探见矿情况,介绍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

作 者:许家玲 于永斌 王晓华 汤 XU Jia-ling YU Yong-bin WANG Xiao-hua TANG Yong  作者单位:许家玲,XU Jia-ling(吉林省通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吉林,通化,134001)

于永斌,王晓华,汤,YU Yong-bin,WANG Xiao-hua,TANG Yong(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130061)

刊 名:吉林地质 英文刊名:JILIN GEOLOGY 年,卷(期):2009 28(1) 分类号:P618.51 关键词:金矿   地质特征   大松树  

地质环境特征 篇3

关键词:特兰图煤田;地质特征;草原环境保护

1. 引言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的民族经济地区开放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有现存世界上最著名、最美丽的大草原,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保护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其延伸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和就业的保障。特兰图煤田就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草原核心区,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当地牧民报矿,后历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勘查发现的特大煤田,至今还未开发利用。该煤田埋藏浅、赋煤面积广、煤质好、煤炭资源量大。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优势的煤炭资源必然将被利用,那么它所占据的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也势必将要破坏。本文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介绍结合当地草原植被环境,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为决策者对特兰图煤田开发的同时,如何合理的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所见地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白垩系下统的梅勒图组、大磨拐河组、第四系。梅勒图组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主要由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等组成,厚度约200米。大磨拐河组为研究区的含煤地层,全区发育,总体呈西厚东薄的形态,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等组成,厚度平均约400米。第四系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主要由一套坡积、冲积、洪积、湖积形成的砂土、粘土、亚粘土及泥砾、砾石等松散堆积层组成,厚度约20米。

2.2 构造

研究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之次级构造单元拉布大林—贝尔湖断陷中北部,为一北东向断陷盆地,受盆地边缘断裂的控制,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特征见表1。

2.3 主要可采煤层

研究区共含6个煤层组,35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主要可采煤层3-2煤层全区大部发育,可采面积59.87km2,面积可采系数为42.44%,大部可采;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是向东北、东、东南方向煤层变薄尖灭,煤层在发育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总厚度1.89m~116.44m,平均50.87m,厚度变异系数0.714;可采煤层厚度1.50m~115.35m,平均49.31m;结构简单—复杂,夹石0~20层,多数1~5,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碳质泥岩;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属较稳定煤层,埋深平均97.34m;赋存标高在660m~320m。

2.4 煤质

各煤层水分平均值在3.60%~15.50%之间,灰分平均值在8.64%~33.85%之间,挥发分平均值在40.27%~48.83%之间。本区各煤层硫分含量平均值在0.16%~1.37%之间。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在20.62MJ/Kg~26.26MJ/Kg之间。为低中灰—低灰、中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褐煤或中低热值长焰煤。

3. 研究区草原生态环境概述

3.1 地形地貌

特兰图含煤盆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北部,属低山丘陵草原区。按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属剥蚀低山丘岭地形。盆地西缘一般海拔高程650m~800m,东缘一般570m~670m,相对高差100m~250m,中部地势平坦辽阔。

3.2 草原植物特征

草原植物主要以羊草为主,一般占植物群落的20%以上,其次为裂叶蒿、日阴菅、贝加尔针茅、野艾蒿等,另有少量的柴胡、驴蹄草、小白菊等稀有草本植物。

3.3 水系

煤田西北有额尔古纳河(界河)流过。煤田内零星分布有季节性湖泊,湖水较浑浊,主要用于牛羊饮用,盐碱化较严重,湖水来源为冰雪、雨水。另有两处泉眼,一为斯格尔基泉,在煤田东北部,为上升泉,泉水无色无味,透明度好,口感微甜;另一个泉在煤田西南部,为下降泉,该泉处于低洼沼泽地段,两边地势高,流出的小股水流汇集成小溪,在下游3公里外断流。

综上所述,煤田内草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动物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地下水资源丰富,但该区降雨量小,地表腐植土较薄,生态环境脆弱,总体具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典型的草甸草原特征。

4. 建议及思考

4.1 建议

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部分适宜露天开采),但当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建议将该草原区列入呼伦贝尔市生态红线,永不开发。如若开发,建议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配置齐全,自身能耗低,污染处理和废物回收率高的大型现代化环保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在开发前应配套相应的煤炭就地转化设施,如: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环保能源。

4.2 思考

煤炭开发要加大力度,这是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煤炭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更不应该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面临着开发,一旦过度或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或生态系统失衡,随之出现草原沙化,将导致生态环境整体恶化,那么这片美丽的草原将在我们手中逐渐消失,我们将难逃历史的罪责。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留给我们呼伦贝尔的决策者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特兰图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

[2]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盆地群煤炭勘查开发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3] 徐永,杨小锋,赵彦博.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北部侏罗纪煤田地质特征及其找煤方向研究[J].西部资源,2012.(06).

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篇4

煤矿区测水组以中部的一层砂砾岩底面为界, 将其分为上、下两段。其上段底部的分段砂砾岩中的潮道沉积为含砾石英砂岩或砾岩, 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较高, 可见板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分段砂岩作为一次海侵地质事件, 为煤矿区的测水组上下段的对比标志。煤矿区的含煤段为测水组下段, 含煤7层, 其中3、5煤全区可采, 4煤大部分可采。根据地质特征测水组下段可分为3个亚段。

1.1 第一亚段

1.1.1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黑灰色, 薄层状, 含黄铁矿结核, 局部有鲕粒, 夹不可采的1煤层, 见水平层理。平均厚4m。

1.1.2 粉砂岩夹细砂岩:深灰色, 薄层状, 发育双粘土层构造, 平均厚14.58m。

1.1.3 2煤层, 一般厚0.42m。

1.1.4 砂质泥岩:灰黑色, 薄层状。夹石英砂岩及薄层细砂岩, 含少量豆状菱铁矿结核, 见似层状黄铁矿结核和菱铁矿结核结核, 水平层理, 平均14.59m。

1.1.5 3煤层:一般2~3个分层。结构较复杂, 厚0.2~9.6m, 一般1.48m。

1.2 第二亚段

1.2.1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深灰-黑色, 薄层状, 发育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平均厚2.0m。

1.2.2 石英砂岩:浅灰-灰白色, 中厚层状, 中粒结构, 平均4.6m。发育纵向交错层理、流水波痕、树干化石、泥砾、泥质团块和冲刷面。

1.2.3 砂质泥岩:灰黑色, 薄层状, 水平层理, 平均厚1.77m。

1.2.4 4煤层:煤层不稳定, 一般厚1.5m。

1.2.5 石英砂岩:浅灰-灰白色, 中厚层状, 发育双粘土层构造, 平均厚5.30m。

1.2.6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 灰黑色, 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平均厚2.73m。

1.2.7 5煤层:结构较简单, 一般厚2.14m。煤层较稳定。

1.3 第三亚段

1.3.1 砂质泥岩:

黑色, 薄层状及片状, 波状层理, 含粘土质泥岩, 含丰富的拳头大小的菱铁矿结核, 俗称B层菱铁矿。平均厚13.11m。

1.3.2 6煤层:一般厚0.15m, 全区不发育。

1.3.3 薄层状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 黑灰色, 水平状纹理, 可见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尤以Chon-dritrs痕迹化石发育, 这种痕迹化石常使原始水平纹层被扰动而形成“皱纹状层理”。中部含似层状或透镜状菱铁矿, 俗称A层菱铁矿。底部夹煤线为7煤层, 一般厚14.00m。16) 砂质泥岩:中部多为含铁质细砂岩, 节理发育。产Chondritrs痕迹化石, 底部渐变为泥岩, 过渡到钙质泥岩。平均厚10.00m。

2 测水组下段沉积相

从矿区测水组下段这一含煤岩系中可识别出的沉积相有潮坪、泻湖、潮道, 它们构成障壁-泻湖沉积体系, 成煤环境为泥炭沼泽。

2.1 潮坪相

潮坪相以粉砂岩为主, 发育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在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内发育双粘土层构造。潮坪沉积中的痕迹化石主要有Lockeia和Fucusopsis。碎屑岩潮坪主要发育于测水组下段5煤层以上, 尤以3煤层以上层段最发育。

2.2 泻湖相

以黑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为主, 发育水平状纹层, 有时可见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尤以Chondires痕迹化石发育。这种痕迹化石常使原始水平纹层被扰乱而形成所谓的“皱纹状层理”。球粒状菱铁矿层和菱铁质结核在泻湖沉积中常见。泻湖相在5煤层以下比较发育。

2.3 潮道相

潮道相包括发育于泻湖和潮坪中的潮沟。潮道沉积一般呈透镜状产出, 厚度数米到十余米, 横向宽约数百米, 其典型特征是砂体底部发育冲刷面, 砂岩粒度向上总体变细, 发育大型潮道侧向迁移交错层理, 即纵向交错层理。测水组下段潮道砂岩的这种层理一般为曲流潮道形成, 其特征是纵向交错层理的倾斜层是向下弯曲的而且延伸不远。5煤层和3煤层之间发育有潮道砂岩。

2.4 泥炭沼泽相

测水组中的煤层以低灰、低硫为特征, 煤层横向分布比较广泛, 尤其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3煤层和5煤层, 这些煤层的基底多是泻湖相泥岩或潮坪相粉砂岩。

3 沉积环境演化及聚煤作用

根据以上地质特征, 煤矿区测水组下段沉积环境的演化自下至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石磴子顶部测水组下段底部不整合面至5煤层底板, 代表一次次级的海侵海退旋回,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夹少量薄层砂岩及7、6煤层两个极不稳定煤层。5煤底板 (下部) 泥岩中含有密集发育的Chondritrs痕迹化石, 波状层理及水平状纹理。可能是海侵达到高水位时期的慢速沉积。其中、上部6、7煤层段为高水位期海平面下降期的沉积。第二阶段:从5煤层底板至3煤层底板。沉积物主要有潮道相砂岩及3、5煤层底板的根土岩。这两煤层底板的根土岩是典型的古土壤层, 代表全区稳定分布的暴露面。顶面以3煤层底板古土壤层为代表暴露面。4煤层仅在局部有分布, 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能是次一级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和局部构造活动的产物。5煤层本身代表海侵体系域沉积, 它是在第一阶段上部进积、暴露之后重新海侵期主要聚煤作用幕的产物。第三阶段:从3煤层底板至测水组下段顶部, 包括3煤层、2煤层、1煤层等层段。煤层之间为潮坪相含砂泥互层层理的细砂岩和粉砂岩, 局部有潮道相砂岩。3煤层是第二阶段上部进积、暴露之后重新海侵期主要聚煤作用幕的产物。3煤层顶板潮坪相砂岩和粉砂岩的底面代表该层序中的最大海泛面。其顶部沉积多已被上覆的海侵冲刷面所切割。

从上述沉积环境的演化可以看出:该区在石磴子组沉积末期, 发生大规模海退, 在测水组沉积初期整个地区形成了广阔的泻湖海湾环境, 陆源碎屑物从东北方向注入本区, 形成了含Chon-drttes痕迹化石的粉砂岩及泥岩, 局部地区形成一些小型沿岸砂坝, 有些地区发育泥炭沼泽, 形成了不稳定分布的6煤层和7煤层。随着沉积物不断注入并充填到泻湖中以及持续的海退, 地区大面积露出水面, 发育了以5煤层底板根土岩为代表的古土壤层。由于东北部陆源碎屑物供应充分,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形成潮道相砂岩, 这次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大, 仅在矿区的西部及北部 (一井田及其扩建区、芙蓉井田) 为泥炭沼泽, 形成了以潮坪为基底的4煤层。煤厚0~4.77m, 一般1.5m。煤矿区东南部的良溪区段为海侵期的潮道、潮坪和泻湖环境, 4煤层不发育, 而北部的芙蓉井田及西部的一井田4煤层较发育。

随后的海退又重新使该地区暴露出水面, 发育了又根土岩为代表的古土壤, 之后的海浸则使本区大面积沼泽化, 形成全区稳定分布的3煤层。其中有多次小的海进和海退, 全区形成了3煤层的多个分层。一般2~3分层, 煤厚0.2~9.6m, 一般1.48m。3煤层形成之后, 新的海侵使该区重新发育一些潮坪、泻湖以及小型潮道沉积, 这一次海平面抬升幅度较小, 本区时有古土壤和泥炭沼泽发育, 形成分布不稳定并且较薄的1煤层和2煤层。在下段沉积末期, 整个地区重新开始了大幅度海面抬升和大规模海侵, 在地区形成了测水组分段砂砾岩为代表的海进障壁砂坝和海侵潮汐水道沉积组合, 分段砂砾岩的底面是海平面抬升和海侵引起的海侵冲刷面, 该海侵冲刷作用以入潮口、潮道形式冲刷了下伏潮坪泻湖沉积物, 不但冲刷下伏1煤层和2煤层, 有的地区甚至还冲刷到下部的3煤层。分段砂砾岩作为一次海侵地质事件, 为煤矿区的测水组上下段的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4 结束语

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测水组下段, 含煤7层。测水组下段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体系中, 沉积环境主要为有潮坪、泻湖、障壁砂坝, 成煤的泥炭沼泽主要由泻湖或潮坪演化而来。3煤层为潮坪沼泽中形成的;4煤层以以潮坪为基底形成, 仅在矿区的西部发育, 东部不发, 5煤层为潮道沼泽中形成的, 3、5煤层为全区稳定分布的可采煤层。6、7煤层为泻湖沼泽中形成的, 因6、7煤层段为高水位期海平面下降期的沉积。为极不稳定煤层。测水组上下段的分段砂砾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壁岛, 其底面侵蚀至下伏沼泽和泻湖沉积中, 使测水组下段局部地区1、2煤层缺失, 为极不稳定煤层。

参考文献

[1]杨起, 韩德馨, 中国煤田地质学[M].

[2]王双明,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篇5

在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方面,体现出多个时间段,其中最强的是燕山期。

成矿期主要包括:中新元古代成矿期、海西期成矿期、印支期成矿期、燕山大规模成矿期。

在中新元古代成矿期有一定量的古火山岩存在,它们和金矿、铜矿具有紧密的关系。

古火山岩主要是中元古代晚期和青白口纪火山沟弧型岩相互结合,进而使一套深海火山浊流或细碧角斑岩得以形成。

在海西期成矿期,也有有色金属局部矿化现象一定量地存在着,甚至已经形成的矿层具有工业意义。

在印支期成矿期,在动力的作用下主要形成了变质热液成矿,如变质热液型金矿、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锡矿等。

在燕山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成矿,矿期主要集中出现在180-100Ma 之间,同样也有侏罗纪晚期和白垩早期的数次火山运动和岩浆侵位,这也是该期内成矿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有色金属的找矿前景

某地区北部因为有火山岩浆运动多次发生,基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造山作用的影响,构造岩浆叠加频繁出现,进而使成矿的效果更加显著。

金、铜等有色金属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岩浆的活动为它们提供了热源水源和矿质。

按照上述分析,预测该控制矿带内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以及矿化类型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海相喷流沉积层控型铜矿,而且具有较为光明的勘察开发利用前景。

同时,加速勘查大型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地质,是应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韩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综述[J].矿产与地质.(06)

2.李宪臣,胡文岭.大兴安岭北段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硅谷.(12)

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篇6

其矿化的分布比较稳定,层控的因素显得比较突出。我们通常认为找矿的标志就是铜、铅、锌、钨、钼、铋、金、银等元素的异常结合,以及白钨矿的重砂异常。本文就将针对安徽某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的标志,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钨钼矿床地;找矿标志;矿石

1 区域地质背景

安徽某钨钼矿床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区域上处于下扬子台坳的次级单元皖南褶断带与皖浙褶断带的交接处。矿区主体构造为复式背斜褶皱带中百川向斜,整个矿区及外围均被花岗岩闪长岩基所包裹,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广德-休宁地层小区。

区域内主体褶皱受到断层破坏被分割成数段,总体呈北东45°-55°方向延伸,向斜北东段开阔,南西段紧闭,向斜轴部地层为南华系雷公坞组至震旦系皮园村组。区内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其中北东向比较发育。断裂两侧岩石破碎,角砾岩、裂隙、褶曲发育,该断裂控制花岗闪长岩体的分布,是区域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并同时控制其次级断裂的形成。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雷公坞组(Nh2l):砾石成分主要以石英为主,砾石大小不等,分选性较差,砾径0.2-20cm之间,一般0.5-2cm,呈次棱角状,含砾率10%-20%,越到底部砾径越小,含砾率愈低。该矿段内地表出露厚度不一,一般330-380米。

休宁组中段(Nh1x1):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1-1岩性为灰绿、黄绿色细粒砂岩及灰绿色粉砂岩;上部Nh1x1-2岩性为土黄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休宁组上段(Nh1x2):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2-1岩性为紫红色薄层粉砂质、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厚约100米;上部Nh1x2-2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夹土黄色薄层泥岩、紫灰色—灰白色泥质粉砂岩、含铁锰质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最顶部为紫黑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厚约50米。

蓝田组(Z1l):为灰黑色中厚层黑白相间的条纹状硅质灰岩、深灰及灰色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及“肋骨状”白云质泥灰岩或灰岩,地表出露厚约300米。

2.2 构造

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其中北东向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对矿床起破坏作用。

北东向断裂:F2断裂长约3500m,向北北西陡倾70°-80°;F4断裂为平移断层,沿沟产出,呈北东50°,向北逐渐转成20°左右方向延伸,倾向北西,倾角30°,区内全长1.5km,向南西延伸至区外;F8、F10为一组近平行的北东向断裂,呈北东35°方向延伸,倾向南东,倾角31°,F8断裂延伸长约1.4公里,F10断裂区内延伸长约2公里,向南西和北东均延伸至区外,区域上表现为正断层。

南北向断裂:F9断裂呈近南北向延伸,区内全长约900米,该断层为张性平移断层;F1断裂为平移正断层,呈近南北向延伸,区内全长1.6km,该断裂地形切割强烈,沿断裂陡崖发育,断层面可见明显的擦痕。

北西向断裂:F7山脚尖断裂,该断层表现为平移断层,呈北西310°方向延伸,倾向南西,倾角81°,区内全长约900米,断裂带内充填有石英脉,围岩为休宁组粉砂岩,硅化蚀变较强。

2.3 岩浆岩

区内燕山早期岩浆岩活动强烈, 旌德岩体分布较广,基岩出露面积约五分之三。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白色,具中粗粒结构、不等粒粒结构、似斑状结构等。

上金山岩体为成矿关系最密切的岩体,地表出露形态近等轴状。侵入接触带部位形成蚀变带宽数十米至几百米,内接触带具较强的硅化,局部有云英岩化等蚀变,外接触带具有广泛的矽卡岩化、角岩化等。岩性主要以灰白色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呈中细粒半自形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矿物成分主要有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呈半自形板柱状,钾长石呈不规则板柱体,石英呈它形粒状不均匀分布于其他矿物之间,黑云母呈棕褐色,片状,部分沿解理面蚀变为绿泥石。岩体内接触带中普遍含稀疏浸染状辉钼矿及石英脉型白钨矿。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体主体均被雷公坞组含砾凝灰岩地层覆盖,仅局部地段出露地表,矿体保存程度较好,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薄透镜状,相互近平行分布。区内层控矽卡岩型矿体12个,其中主矿体有M8,次要矿体有M10,另有零星小矿体10个。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石类型

根据成因及矿物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矽卡岩型钨矿石、矽卡岩型钨钼矿石、石英脉型钨矿石和石英脉型钼矿石。其中前2种类型为主要矿石类型。

3.2.2 矿石物质组分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白钨矿、辉钼矿、黄铜矿、斜方辉铅铋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石、石英、帘石、透辉石、透闪石等。

白钨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在0.05-1.2mm间,一般是含量愈高,矿物粒径愈大;因白钨矿是透明矿物,与之相伴的矿物一般是石榴石、透辉石、帘石等脉石矿物;其矿化程度常与帘石的蚀变程度正比,当无绿帘石蚀变时,多数无白钨矿化。

辉钼矿:在矿石中含量较少,片状、片径小,最大达0.6mm,一般0.02mm左右。辉钼矿总是在金属矿化不强的部位出现。

黄铜矿:矿石中少见的有用矿物,在矿石中普遍存在,但含量甚少,粒径变化亦较大,为0.01-0.6mm,一般0.05mm左右;主要呈他形晶,分散分布,多于闪锌矿中。

斜方辉铅铋矿:一种少见的铋矿物,多数矿石中不可见;他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0.2mm左右。

闪锌矿:局部较富集;他形晶,粒状,粒径0.05-1mm;其中常有黄铜矿析出。有黄铜矿出现多有闪锌矿,有黄铁矿不一定有闪锌矿。

黄铁矿:他形-自形晶皆有,粒径变化在0.01-1mm间,主要为小于0.1mm的细小颗粒或胶状与其它金属硫化物矿化及钨矿化关系皆不密切。

矿石矿物组成及含量具体见表1。

3.2.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四类: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四种类型。

4 矿床成因

根据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各种矿物之间相互穿插、交代关系,安徽某钨钼矿床主要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南华系休宁组中,矿体与围岩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异常的沉积层位中。

5 找矿标志

①在1:5万水系沉积物和重砂测量异常中,往往有W、Mo、Cu、Ag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出现,同时伴有白钨矿的重砂异常,这类异常区是寻找钨钼矿床的重要靶区。

②区域复背斜的鞍部和两翼,次级褶皱所形成的层间剥离、层间破碎带是矿液的运移通道和成矿物质的赋存场所,是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构造标志。

③区域岩体分布着多个燕山早期中酸性小岩株,近年来围绕这些岩体发现了多个层控矽卡岩型钨钼矿床,该类钙碱性高度分异的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体是寻找这类钨钼矿床的重要标志,岩体即为矿床的成矿母岩,为成矿提供部分矿质来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热能。

④围岩蚀变也是寻找本类钨钼矿床的主要标志之一,常见的蚀变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等,矿体多赋存于矽卡岩中,往往这类矽卡岩的边界即为白钨矿体的边界。

参考文献:

[1]赵文广,蔡晓兵,狄勤松,等.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0):1544-1547.

[2]黄明然,赵刚,张伟春.内蒙古某银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有色矿冶,2012,28(1):1-5.

[3]张云政,瓮纪昌,云辉.竹园沟钨相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中国地质,2009,36(1):166-173.

[4]乔立斌,张玉成.甘肃小柳沟钨钼矿区钨钼矿控矿特征与成因分析[J].甘肃冶金,2008,30(6):44-48.

[5]金小燕,雷泽恒,曹志军,等.湖南汝城高坳背钨钼矿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3,49(3):453-457.

[6]傅建真,徐生发,汪明辉,等.安徽东源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矿产勘查,2011,2(5):501-511.

[7]古明星,古林,李坊洲.江西大余樟东坑钨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深边部成矿预测[J].中国钨业,2012,27(2):6-9.

地质环境特征 篇7

拟建公路为运煤专用线路, 为减少大型运载车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拟沿城市边山地带新建运煤专用公路, 线路总长43km。而边山地带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加上该线路邻经城市边山煤矿采空区,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对公路工程沿线进行周详的地质环境调查, 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 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一定依据, 为尽可能减少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 工程概况

拟建线路位于太原市西部, 沿边山总体呈近南北走向, 线路里程K0+000-K43+076, 全长43.076km, 拟建工程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 设计行车时速为60m/h, 路基宽12m, 全线共设置长380m的隧道1座, 总长3945m的大桥11座, 总长378m的中桥5座, 总长29m的小桥2座, 涵洞共计45道;分离式立交7处, 天桥14处, 通道20处。

2 地质环境特征

2.1 拟建线路评估范围的划分

线路沿程地形地貌复杂,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拟建公路属“重要建设项目”, 沿线边山地带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点多, 影响范围不仅限于线路两侧, 工程建设还有削坡、架桥等复杂工程有可能对周边也产生影响, 原则上线路工程评估范围以线路中线向两侧外扩1000m为限, 评估面积约86km2。

2.2 地质环境特征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 将线路评估范围划分为低山丘陵区、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冲积平原区 (见图1) , 其中低山丘陵区长占线路总长的50.2%, 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占线路总长的20.9%, 冲积平原区占线路总长的28.9%, 线路K0+000-K9+800与K37+000-K43+076段评估区呈现平原区的气候特征, K9+800-K37+000段评估区呈现山区的气候特征。评估区内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主要河流有汾河、虎峪沟、玉门沟、九院沙沟、冶峪沟、风峪沟等, 除汾河长年有水外, 其它河沟均属季节性河流。

评估范围位于太原断陷和西山向斜次级构造单元内。区域地层走向以NE向为主;断裂构造以走向NE、NNE向平行排列的高角度断裂为主, 次为NW向断裂带;褶皱构造不甚发育, 以走向NE和近SE向舒缓褶皱为主。评估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下古生界奥陶系, 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

评估范围内大面积为黄土 (Q3) 覆盖, 汾河、虎峪河等河沟中, 为全新统 (Q4) 冲积、冲洪积碎石、砂卵石、亚粘土。评估区线路西侧长约16km地段出露有软硬相间的灰岩、页岩或砂岩、泥岩。总体上岩层产状较为平缓, 岩体结构为软硬相间, 软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差, 易软化、泥化, 被水侵蚀掏空, 降低抗滑力, 从而使上覆岩体产生滑动或使上部硬质岩石形成临空面, 形成危岩体或石质崩塌。

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1 泥石流灾害

拟建线路紧邻边山布设, 沿途跨越多条沟谷, 较大的沟谷有风峪沟、冶峪沟、九院河沟、虎峪沟、玉门沟等。据调查, 1996年8月4日, 由强降雨诱发, 九院沟、虎峪沟、玉门沟及风峪沟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 曾造成西山部分矿井坑道进水, 设备被淹, 并有人员伤亡。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 当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8.16亿元。

泥石流发生有两个必备条件, 一个是降雨量, 一个是物源。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表G.1, 5条沟谷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均为中度易发。对照《规范》附录B中的表B.1, 评估区具备爆发泥石流的降水量条件, 强度较大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 雨量大, 来势猛, 持续时间较长, 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水的作用一方面是浸润饱和山坡松散物质, 使其向下滑动的摩擦阻力减小, 另一方面水流对松散物质的侧蚀掏挖作用产生滑坡、崩塌等, 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来源。而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 采煤引发的沟谷边坡土体松动, 产生了崩塌、滑坡, 也增加了泥石流物源, 在河道处进行的城市建筑对河道产生堵塞, 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建设工程在沟谷处往往是以桥梁形式跨越, 均位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堆积区或接近于堆积区 (图2) , 每座桥梁的造价均大于500万元。泥石流可能冲毁位于沟谷中的桥墩, 使桥梁发生破坏, 对建设工程产生危害, 其危险性大。

3.2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1) 崩塌

经调查, 评估区现状发现有5处典型崩塌, 其特征见表1。与线路距离较近, 可能对线路产生影响的是B5崩塌。该崩塌属人工切坡, 因坡度过陡, 临空面大引发崩塌。目前坡体较为稳定。

工程建设中有多处挖方, 其中可能产生崩塌、滑坡的典型高挖方路段有6处, 见表2。在线路K26+000-K36+800段沿线路西侧低山丘陵区断续有高低不同的边坡挖方工程, 而线路东侧断续分布有不高于10m的填方边坡。

在线路K22+158-K22+538处拟建长380m的隧道一条, 隧道高5m, 宽12.5m, 为拱式单道隧道。隧道最大埋深43.4m。

(2) 滑坡

经调查, 评估区现状发现有8处典型滑坡, 其特征见表3。可能威胁到线路的滑坡为H6和H8滑坡。H6位于拟建线路黄坡大桥的北端, 为土质滑坡, 现状条件下危害性小, 当修建桥梁时, 对坡体开挖可能导致滑坡复活 (图3) , 从而可能威胁到施工人员及设备或直接威胁桥体工程。

上述已有边坡崩塌、滑坡或开挖、填方边坡, 组成岩性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 下部为中更新统粘土、亚粘土和基岩。在降水、重力、振动等因素影响下, 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建成后, 边坡部位上部松散地层极易沿层面发生崩塌、滑坡。可能对现场施工人员构成威胁, 或在公路建成后可能阻断交通, 并威胁过往车辆。预测建设工程在上述路段地质灾害危害性中等, 危险性中等。

3.3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线路K14+800-K16+300、K19+900-K20+400及K20+400-K21+500处穿越煤矿2、3号煤层采空区。据调查访问, 已出现的地裂缝、地面塌陷距拟建公路最近约50m, T1采空塌陷区位于K15+400左200m处, 采深约230~260m, 塌陷区面积约4000m2;T2采空塌陷区位于K15+800左500m处, 采深约320~350m, 塌陷区面积约5600m2;L1裂缝位于T2塌陷内, 线路K15+800左500m处, 裂缝走向135°, 长约150m, 宽约1m。开采时间为1994~2005年和2006~2008年, 目前采空区、地裂缝、地面塌陷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拟建公路构成潜在隐患。公路建成后, 在运煤车辆动载荷作用下, 采空区有可能发生残余变形, 危害公路的正常运营。线路下伏煤层如若继续开采, 地表变形量、变形影响范围会更大, 预测线路在K14+800-K16+300处及K19+900-K21+500遭受采煤引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性大, 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3.4 综合评价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中表8-1, 将线路评估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三个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A) 为线路K4+000—K7+000与K10+100—K26+000段, 分为2个亚区, 占线路总长的43.9%, 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其中挖方引发的边坡崩塌滑坡危险性中等, 地裂缝地面塌陷危险性大, 泥石流危险性大;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B) 为线路K26+000—K36+800段, 占线路总长的25.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挖方引发的崩塌、滑坡,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C) 为线路K0+000—K4+000、K7+000—K10+100及K36+800—K43+076段, 分为3个亚区, 占线路总长的31%。

依据《技术要求》8.3.3将公路工程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的路段划分为基本适宜区, 危险性中等区的路段划分为基本适宜区, 危险性小区为适宜区。

4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一般是在工程详细勘察之前做的工作, 对所调查到的地质灾害点往往处于宏观定性评价, 所提防治措施是警示性的, 评估成果不能完全满足灾害治理工程的需要, 需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勘察、治理设计等相关工作才能获得较准确的各灾害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为治理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该所遭受或引发的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对拟建线路下伏煤层采空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应分别对待, 对采空区进行详细勘查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治理, 对压煤区留设保护煤柱。

对沿线路边山工程切坡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按相关规范 (GB50330-2002) , 切坡时留安全坡角, 高陡斜坡应分台阶开挖, 修护坡、排水沟等。

对线路沿线泥石流沟谷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 主要是按相关规范 (JTJ024-85) 设计、施工桥梁, 修固定排水沟渠, 在沟谷汛期应加强监测, 排查隐患, 疏通沟谷堵塞物。

5 结语

(1) 、该运煤专线公路工程, 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量繁多, 沿线已有地质灾害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有工程建设高挖方典型路段6处, 总长2780m;沿低山丘陵区线路还断续有15m以下挖填方路段, 总长10.8km, 建议应对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 以便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地质灾害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2)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中应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 尽量减轻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 尽可能避免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沿线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堆渣, 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 (GB18599-2001) 对固体废物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堆放、贮存、处置, 以免造成次生危害。

由上可见, 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必要的,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工程运营后都提供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为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起到了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0221-2006) [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2006) [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9

[3]刘传正, 地质灾害勘察指南[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4]金太平,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野外工作方法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17)

地质环境特征 篇8

鹤岗市处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带, 为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大陆性气候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 夏季凉爽、多雷雨, 秋季冰雹多、霜雪早, 冬季漫长严寒。

区内水系较发育, 有常年性河流及季节性小河。其中较大的河流包括:阿凌河、那打河、鹤立河、小鹤立河。

本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城镇规模较小, 经济不发达。工业 (矿业) 农业相对较发达。但个别地区工业污染较重, 生态环境总体较好, 但局部有恶化、严重趋势。

1.1 生态环境系统概述。

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它与农学、环境学、资源学、地质学和气象学等学科关系密切。通过野外调查研究, 区内所见主要的生态系统有以下几种类型:1.1.1森林生态系统。在本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其植物群落为落叶阔叶林, 又称夏绿林, 是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主要有分布桶子沟林场附近的小面积原始森林和分布在鹤岗西、西北部的东风经营所、格金河林场、红旗林场、十里河林场等地的次生林。该生态系统内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平均气温8~14oC, 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mm。由于冬季寒冷整个植物群落中的植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树木仅在温暖季节里生长, 入冬前树木叶子枯死并脱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起着重大的作用。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 形成了内部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各类生物群落与环境系统相协调、群落中各个成分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保持着系统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 应全面认识和评价森林系统的价值和作用,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砍伐与种植的关系。1.1.2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水分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气候和地貌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空气湿度又大, 地表可常年处于过湿状态, 这种状态改变了土壤通气状况, 抑制了土壤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破坏了土壤、大气、植物之间的正常物质交换。在缺氧的条件下, 土壤中矿物质的潜育化过程和有机物的泥炭化过程共同作用, 形成湿地。本区湿地主要有两块, 主要是分布在鹤岗市东南部的新华及鹤立镇附近, 一为将军山湿地, 一为元宝山湿地, 主要类型为苔草沼泽湿地, 湿地发育过程处于贫养 (高位) 沼泽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 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在提供物种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保护环境等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1.3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静水生态系统和流动水生态系统。静水生态系统是指那些水的流动和更换缓慢的水域, 如元宝山水库、五号水库、新一水库、卫星水库、等。流水生态系统是指那些水流流动湍急和流动较大的江河、溪涧和水渠。如梧桐河、阿拉河、那打河、鹤立河等。由于本区水域开发程度较低, 所以是有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较少, 生态系统保存较好。1.1.4荒漠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干旱的地区, 其气候干燥, 蒸发强烈, 由超干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本区虽无荒漠, 但局部地区已具有荒漠化趋势, 应急找预防, 否则将变为荒漠。

1.2 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 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性地质事件。鹤岗市作为一个矿山资源型城市, 以矿业开发为主, 其地质灾害也以矿山灾害为主, 并伴有其它类型的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洪水灾害、冻土冻融、水库淤积、水库及河岸塌岸、特殊岩土地质灾害等。1.2.1矿山灾害及主要类型。本区大型鹤岗煤矿的采掘历史悠久, 因而各种矿山灾害类型较多, 矿山灾害频发, 对本区造成的危害最大。1.2.1.1矿区地面塌陷与地面裂缝。据鹤岗提供资料, 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塌陷土地面积20m2, 按这一数据估算, 鹤岗矿务局一年要有2万多平方米土地塌陷。而且因投资限制没有能力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补救, 造成矿务局和农民的矛盾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矿区塌陷灾害破坏土地资源, 影响农业生产, 对于农田的破坏十分严重.而在各类矿山中, 煤矿的开采量最大, 所以造成的塌陷最为严重。.在建筑物、水坝、桥梁、和铁路、公路之下通常不允许开采固体矿产资源, 否则就可能引起地表塌陷, 破坏正常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安全。更为严重的是将影响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危机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1.2.1.2矿区荒漠化。鹤岗市此类类型最为广泛, 主要位于工矿开发区附近, 在分布特点上往往以工矿区为中心, 荒漠化土地程度呈同心圆向外逐渐减弱, 影响范围与矿山开发规模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一致性的观念和因地制宜的环保措施, 而造成了乱挖、乱采、乱堆现象。由于采煤造成采区内矸石山遍布。煤矸石堆积如山,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均可造成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加强煤矸石以及周围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1.2.2其他地质灾害。露天边坡失稳;矿区疏干、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泥石流;洪水灾害;水系、土壤、空气中有害元素过量等等。

2 资源开发与环境综述

鹤岗以煤炭资源丰富著称, 煤炭总储量达30亿吨, 煤种主要为气煤和1/3焦煤, 储量、产量和商品量均在全国占重要位置。鹤岗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同时其他自然资源也很丰富, 而且独具特色。如黄金、大理石、石灰石等矿产, 储量丰富, 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森林资源丰富, 原始森林景色宜人, 林区内生存多种野生动植物、中草药和各种山野菜等。区域内江河、池塘、水库众多, 盛产各种鱼类, “三花五罗”、鲟鱼、鳇鱼等驰名中外。

从本区目前的情况看, 生态环境的主要重点问题是解决好地下矿产、土地 (农田) 、水源、天然林等自然资源间的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 改变以往一味追求煤炭产量, 而忽视其他产业和行业的开发和建设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体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开采与合理利用资源,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从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看,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也是广大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科学地开采和保护资源不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变废为宝, 搞好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煤矿生产发生的固体废弃物数量较大, 如变废为宝成为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二次资源基础。二次资源利用具有资源消耗与资源再生的双重性质, 一方面消耗了矿山排弃的物质, 使废物资源化, 如煤矸石发电、制砖、生产硫酸铝、利用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和白碳黑。另一方面就是采掘造成的地表塌陷和断崖残坡得到治理, 其结果获得了坏损土地利用功能的恢复、水的净化、空气的洁净, 即获得了生态资源效应, 这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煤炭是可以洁净利用的资源, 污染环境不是煤炭本身的问题, 而是人的开发利用问题, 落后的煤炭开采、利用技术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 关闭那些不符合产业规则, 生产手段极端落后的小煤窑是在必行。

四是确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还煤城绿水青山。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人, 所以矿区居民中积极倡导生态文明, 提高生态意识, 使之自觉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完善环保机制, 增强生态功能。要坚持规划先行, 合理开发, 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的前途下适当开发人文景观。

五是尽早开展我省矿山地质灾害的详细勘察工作, 掌握其现状, 研究其成因机制。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网点, 以掌握其发展趋势, 制定防治规划,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摘要:鹤岗是我省四大煤城之一, 采矿对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从而导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根据工作区的环境地质, 旅游地质类型进行现状调查, 对该区国土资源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环境特征 篇9

一、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分类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 (景观) 分类系统, 桂东地区140个重要地质遗迹可分为4个主类和10个亚类, 占总主类的57.1%, 占总亚类的25%。在4个地质遗迹主类中, 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占绝大多数, 数量和所占比例分别为71个、50.7%, 63个、45%;在10个亚类中, 以山岳地貌 (31个、22.1%) 、河流及地貌景观 (26个、18.6%) 、岩溶地貌 (22个、15.7%) 、瀑布景观 (16个、11.4%) 为主 (见表1) 。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桂东地区构建地质公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特色评析

(一) 类型多样, 丰富多彩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类型多样, 丰富多彩。包括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工程景观4个主类和古人类化石产地及遗址、岩溶地貌、峡谷地貌等10个亚类,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桂平西山的花岗岩地貌, 白石山的丹霞地貌, 紫云洞、碧水岩、罗丛岩等喀斯特地貌, 大藤峡、临江冲山冲峡谷等峡谷风光, 贺州温泉、汤水温泉、南乡温泉群等泉类景观, 郁江、黔江、桂江等河流景观, 这些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为桂东地区旅游的开发及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 形态典型, 景观奇特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形态典型, 景观奇特。奇特的玉石林、紫云洞、罗丛岩等喀斯特地貌景观造型奇特, 错落有致;临江冲山冲峡谷、天书峡谷、大桂山大峡谷、大藤峡山俊、峡幽、洞奇、水清;南乡温泉群、贺州温泉、培才温泉规模巨大, 泉水清澈;皇殿梯级瀑布群、白霜涧瀑布群、十级叠水瀑布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三) 分布集中, 开发潜力大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主要集中在八步、平桂管理区、钟山、昭平、桂平、藤县、岑溪, 地质遗迹数量占桂东地质遗迹总数的70%以上。藤县和岑溪是以太平狮山、白霜涧瀑布群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八步和平桂管理区是以玉石林、紫云洞、贺州温泉、姑婆山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钟山和昭平是以临江冲山冲峡谷、碧水岩、十里画廊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桂平是以西山、大藤峡、白石山等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它们均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的集中、合理分布为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地质遗迹是特殊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的性质、功能与一般旅游景观有所不同, 因此, 地质遗迹定量评价与一般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方法也不同。本文根据《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规范》中的“地质景观评价指标”确定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方法, 据此对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 具体评价结果如下:

桂东地区140个地质遗迹中, 评分大于80分的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有12个, 占总数的8.6%, 这些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开发保护价值, 是打造桂东地区旅游品牌的龙头产品;64~80分和50~64分之间的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分别有62个和66个, 各占44.3%和47.1%;总体来看, 桂东地区140个地质遗迹资源的评分基本属于正态分布, 64~80分和50~64分之间是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表明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是桂东地区最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桂东地区自治区级以上的地质遗迹有74个, 占地质遗迹总数的52.9%, 它们为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四、桂东地区地质公园开发思路

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发育分布特征, 各个地区地质遗迹的数量和质量, 按地质遗迹地的组合形式, 建立不同级别的地质公园。另外对一些地质遗迹资源相对匮乏、等级较低的县区, 如苍梧、蒙山、富川、平南等预留发展区, 一是与其他发展区域相匹配共同构成桂东地质公园合理的旅游开发体系, 二是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的长远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一) 构建桂平世界级地质公园

建议依托西山、白石山、大藤峡等地质遗迹资源和已建立的桂平国家地质公园, 整合其他地质遗迹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古建筑、古民居和太平天国文化等资源申报“桂平世界地质公园”, 打造桂东地质公园旅游世界品牌, 展现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独特魅力。首先, 这一组合带是桂东地区高等级地质遗迹资源分布集中的区域, 且桂平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此;其次, 桂平市有十分丰富的地貌景观, 包括沉积的砂岩地貌、丹霞地貌、侵入的花岗岩地貌、重力成因的崩塌叠积地貌、中山地貌和流水作用的侵蚀峡谷地貌等, 俨然一部桂东南地区全面的构造地质演化史;再次, 桂平有悠久的历史, 文化遗存丰富多样, 特色的石山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秀美的峡谷沉淀着历史的底蕴, 古建筑、民居都深刻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 传统工艺、民间艺术都蕴含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这些文化景观用以点缀此地质公园, 能够很好地解决地质公园景观单调问题, 实现大众旅游与专项旅游市场完美的结合。

(二) 构建八步—平桂国家级地质公园

建议以姑婆山等为核心, 捆绑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浮山歌节等申报“八步—平桂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首先, 八步—平桂管理区是贺州市旅游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 不仅应成为发挥重要枢纽作用的桂东地质公园旅游中心城市, 也是地质公园建设及旅游开发的关键区域;其次, 八步和平桂管理区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岩溶地貌、峡谷地貌、山岳地貌、泉类景观、瀑布景观、湖泊景观、河流及地貌景观应有尽有;再次, 姑婆山和大桂山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及其相似, 它们均属于寒武系, 呈东北—西南走向, 且都褶皱成山。岩溶、瀑布景观、石林等景观, 某种意义上与山峰具有一定的关系, “无山不洞, 无洞不奇”说明山和岩洞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讲, 因为峰丛山体庞大, 山腹肥厚, 可以容纳大型的溶洞和地下河, 所以岩洞几乎都位于峰丛山体内。石林一般位于山坡上, 而瀑布温泉的源头一般来源于某山峰。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使它们被捆绑在一起共同为地质公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三) 构建昭平—钟山国家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江河为核心, 整合温泉、瀑布、溶洞和古镇文化资源申报“桂江—富江群国家地质公园”。首先, 该地区河流及地貌景观丰富, 桂江、富江、思勤江、富群江均流经于此;其次, 该地区是桂东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与古镇文化结合最好的区域;再次, 尽管黄姚古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更偏向文化景观, 但是古镇整体上看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镇内山水岩洞多, 地质遗迹丰厚。

(四) 构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选择地质遗迹与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如藤县、岑溪、梧州市区、贵港市区等) 开展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建设, 它们与世界级、国家级地质公园共同构成一个品类齐次、级次有序、分布相对均衡的完整的桂东地区地质公园网络。

1.藤县—岑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白霜涧瀑布群、向东涧瀑布群为核心, 整合太平狮山、龙母文化和中和窑址, 申报“白霜涧—向东涧瀑布群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藤县和岑溪地理位置优越, 藤县处在广州至桂林、柳州, 广州至桂平、南宁、百色或河池这两条华南旅游黄金线上的中间位置, 岑溪东邻珠三角经济圈 (距广州265km) , 西接泛北部湾经济区 (距南宁268km) , 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重要陆路通道, 它们为地质公园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次, 该地区是自治区级地质遗迹资源中的佼佼者, 且藤县为龙母的出生地, 龙母文化源远流长, 中和窑址历史悠久, 人文旅游资源的存在很好地解决了旅游线路单一问题。

2.万秀—蝶山—长洲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西江、鸳江为核心, 捆绑全国第二大内陆岛—长洲岛、梧州骑楼、龙母水灯节和大型浮雕《鸳江情》等申请“西江—鸳江群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梧州市作为珠三角的后花园, 可以发挥梧州市作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面向珠三角客源市场的窗口和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其次, 龙母水灯节、大型浮雕《鸳江情》是梧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们与江河的有机结合, 可以极大地增强江河旅游、节日及浮雕的吸引力。

3.覃塘—港南—港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郁江为核心, 整合南山寺的佛教文化等申请“郁江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郁江是本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次, 贵港西邻南宁, 在市区建立地质公园可以发挥贵港市作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面向南宁和东盟客源市场的窗口和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五) 桂东地区地质公园开发预留区

桂东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预留发展区包括苍梧、蒙山、富川、平南四个县, 预留发展区的设置一是与其他发展区域相匹配共同构成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空间体系, 二是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的长远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摘要:基于对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的系统调查, 将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分为4个主类, 10个亚类;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类型、形态、分布的特色评析和定量评价, 并对其进行定级, 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分别占8.6%、44.3%和47.1%。充分考虑地质公园建设与桂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联, 提出在桂东地区建立桂平世界级地质公园、八部—平桂, 昭平—钟山国家级地质公园、藤县—岑溪, 万秀—碟山—长州, 覃塘—港南—港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和一个预留发展区的构想。

关键词: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桂东地区

参考文献

[1]王兰生等.四川攀西地区地质公园开发的设想[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 (6) .

[2]胡海驰, 郝革宗.贵港市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议[J].广西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6) .

谈地质遥感影像特征 篇10

《中国卫星影像图》 (1:400万) 色彩斑斓, 是中国陆疆全域的真实缩影, 宏观性很强, 所包含的地理、地质、农业、林业、环境、资源等各种信息十分完善, 特别是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所包含的地质构造与矿产信息更为丰富。根据这些图像解译出的1:400万《中国陆地遥感影像构造解译图》, 其反映出的大地构造轮廓清晰, 深大断裂带明显, 稳定地块边界显示较好, 造山带的特征展示完善。据此编绘了《中国陆地遥感影像构造解释及分区略图》。

遥感图像上判读出的断裂带共93条, 其中与地质构造图上大致吻合, 相互印证的断裂有50条。

2 环形构造的分布特征

根据环形构造解译标志, 在1:400万《中国卫星影像图》上共判读圈出332个环形构造, 其中直径大于50 km的环形构造90个, 小于50km的环形构造242个。在全国范围内环形构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东部地区的密度比西部地区大。这可能反映了滨西太平洋区域的环形构造比较发育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与所使用的解译图像的精度有关。东部地区主要使用了TM图像, 解像率高;西部地区主要使MSS图像, 解像率低。

现将解译出的环形构造按活动造山带和稳定区分成两大类。

2.1 造山带 (活动区) 环形构造特征

在造山带 (活动区) 内有环形构造310多个。这类环形构造成因主要与岩浆侵入、火山作用、热液蚀变以及混合岩化作用等有关。其规模与形态一般变化较大, 受造山带断裂构造控制明显, 在大断裂的交叉部位往往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群体环形构造, 呈母子式或宝塔式出现。环形构造的复杂程度反映了岩浆侵入活动的复杂状态, 如安徽铜陵。在大的剪切带上受横向断裂切割, 环形构造呈串珠状分布如内蒙古土默特旗。在造山带 (活动区) 的环形构造上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关系非常密切。有关环形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按构造分区重点说明如下。

2.1.1 东北区 (环形构造共48个)

在大兴安岭南部林西黄岗地区存在大型复杂环形构造, 成矿条件好, 已发现有大型铁、锡矿以及铅锌、银矿, 是寻找内生金属矿的重点地区。

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的接合部位佳木斯一依兰一带断裂密度大, 发育有环形构造, 是寻找内生金属矿床与金刚石的重点地带。

2.1.2 华北区 (环形构造共74个)

北部阴山、燕山造山带与内蒙古地轴, 近东西向断裂发育, 与北东、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交叉纵横, 形成多处环形构造, 其中白云鄂博西部的环形构造处于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大断裂交汇处。应特别注意, 多伦一张家口一带有多个环形构造, 是找金、多金属矿的远景区秦皇岛西北部之环形构造是一个很好的成矿机构;辽东地带有一系列的成矿环形构造发育, 应引起注意。吕梁山、太行山区, 断裂密集与成矿有关的环形构造发育。郯庐断裂带上有三处醒目的环形构造, 是寻找金刚石的重点地段。

2.1.3 扬子一华南区 (环形构造共121个)

华南地区以湖南、江西、福建三个巨大的环形构造最明显, 可能是地幔热柱引起的岩浆热液活动在地表的遗迹, 与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巨环的内部或边缘伴生有多处次级环形构造如洞庭湖南部的多环状构造与内生金属成矿直接有关。

下扬子的长江中下游黄石、安庆、铜陵、南京等地环形构造密集, 是我国已知的铁、铜、金成矿带, 仍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上扬子的川滇黔地区渡口一六盘水一带, 环形构造成串分布, 应予重视。

东南沿海地区有一系列火山机构成因的环形构造, 如浙江的芙蓉山、福建的石牛山等环形构造, 都与成矿作用有关。

海南省解译出与成矿有关的环形构造21个, 特别是西部昌江一白沙一乐东之间的大型菱环状矿田构造, 是找金与多金属矿的重要靶区。

2.1.4 西北区 (环形构造23个)

该区的环形构造主要分布在西准噶尔、阿尔泰山、天山等造山带, 尤其是阿尔泰山与西准噶尔交接部位, 断裂密度大, 环形构造发育, 是内生金属成矿极为有利的地区。

2.1.5 秦祁昆区 (环形构造共10个)

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南北向活动构造带上和东部的秦岭大别地区。金昌地区分布有多个环形构造, 其中龙首山东端的环形就是与全国著名的金川铜、镍矿床有关的构造, 对其余几个环形构造亦应引起足够的重枧。

2.1.6 特提斯一喜马拉雅区 (环形构造共40个)

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和三江地带。

近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与近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处多发育有环形构造, 地面有超基性岩体分布, 是寻找铬矿的有利地段。金沙江与雅砻江之间, 甘孜一巴塘大断裂东侧, 分布有一串三个环形构造, 是对成矿十分有利的构造带。

川西大金川上游, 阿尼玛卿山东部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有一直径约160km的大环形构造, 不同遥感图像上均有显示, 其成因有待查明。

2.2 稳定区环形构造特征

在构造稳定区已解译出22个环形构造,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范围内, 其成因机制有待深入探讨。这些环形构造大多与煤、油、气、膏、盐等能源矿和非金属矿产的富集有关。

2.2.1 松辽坳陷区解译出10个环形构造。

其北部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 直径300 km的大环与直径120 km的小环相套, 分别是已知的大庆油田的范围和萨尔图油田区;南部西辽河一带有三个环形构造互相切合, 直径分别为140 km、120 km和100km, 是潜在的油气远景开发区。

2.2.2 在满洲里, 呼伦湖南部有两个直径分别为80 km的小环形构造, 是生油盆地的显示。

2.2.3 内蒙古地轴以北之西拉木伦河以东那日图一带的陆相断

陷区, 有一大、两小三个环形构造, 直径分别为240 km、110km和65km, 都是寻找煤、油、气有希望的地区。

2.2.4 华北断陷区, 北部直径100余公里的盘锦环形构造是下辽河与辽东湾油田的范围;

南部直径80km的淮南环形构造, 亦是一个与煤、油、气有关的构造。

2.2.5 鄂尔多斯台坳, 南部的陕北大环直径达340~360 km, 是我

国稳定区内规模最大的环形构造, 对其形成机制说法不一, 从遥感图像分析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圆形地块。北部的河套地区还有直径分别为260~280km、120 km的大小两个环形构造相交接。上述地区是我国煤与油、气田的新的特大型能源基地。

2.2.6 在阿拉善台隆的东南部, 有一直径260km的大型稳定的环形构造, 地表为腾格里沙漠所覆盖, 推测其为寻找能源的有利地区。

摘要:《中国卫星影像图》色彩斑斓, 是中国陆疆全域的真实缩影, 宏观性很强, 所包含的地理、地质、农业、林业、环境、资源等各种信息十分完善, 特别是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所包含的地质构造与矿产信息更为丰富。

关键词:地质,遥感,影像,特征,环形构造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横断山区锡矿带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横断山区锡矿带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篇11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稀缺贵金属;勘探开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16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86

随着时代进步,改革开放促成了社会经济生产的稳步增长,国家对于地质勘测开采领域实施方针调整,以表政府政策对于矿业开采的支持与期望。金矿大致可分为岩金矿和沙金矿,两种地质成因不同,也比较复杂,对相关地域地质的勘测调查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以及科学化的技能技术,对金矿的勘测开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产技术的创新研究,并且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技术的经济发展。因此,对金矿地质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探究分析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1 金矿的大致形成

金矿可以看作是由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从下地幔处带上来的物质,或者是以岩浆侵入式的带入地壳浅出,从而形成岩金矿。金矿脉含有不同比例的天然金,是与其他成分物质混合形成的,通常有石英石、金属硫化物等物质组成矿脉;而天然金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磨砺,使得除金以外的杂质氧化、风化、通过水流影响形成金块颗粒,从而形成沙金矿。

2 金矿地质特征

影响金矿形成的地质因素有很多,大多都与地域环境有密切关联,由于产出矿脉受到地层岩性的制约影响,与NE断裂层方向保持一致,并且在平行面呈上沿串珠型的持续分布形式。地域之间的差异是常年累月的地质作用积累的结果,大部分矿脉的机构错综复杂,在各地层间穿插分布,而在硅化带中产出的矿体,大致呈喇叭状的分布。

从矿石特征的角度分析,金矿可分为热液石英岩、硅化粉砂岩、硅化泥岩和硅化角砾岩等,各种成分的岩石随机分布,散乱无规律,没有明确的区分界限,因此金矿的地质特征也变得多样性、复杂性。而与之对应的金矿地质结构相对简单,呈轴线斜向分布,具有向东延伸分布的结构特点,在与轴线相近的地域会出现低角度的矿产逆断层。矿产形态可分为断裂型以及层控型两种,断裂型大部分在接近矿产轴线的逆断层中产出,而其形态特征与断层的大同小异,可大致分为透镜、似板两种形态,在矿脉产出时,会时常出现分支复合现象,而分支复合与断裂断层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断裂层消失,该现象也将会销声匿迹。

而与之相对的层控型矿体有碳酸盐以及强化硅形态,产出的位置一般在轴线的底部或者淋漓破碎的地域,是层间性质的矿脉分布,产出的矿体形状多为层片状、透镜以及鞍状。层控型矿体具有丰富的开发资源,是主要的开采矿层。

3 成矿分析

3.1 金矿成矿类型及勘测实例

金矿的成矿类型主要有砾岩型、绿岩带型、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卡林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矿等。

以福建德化勘查的金矿矿产地为案例,在冬洋区的勘测地圈非常广阔,金矿整体矿径达百来米,金矿资源储量的厚度为三米左右,甚至最深厚度一度达到了十几米,其金矿含量也超过了千吨计量,如今该矿的北面矿产仍在进行金矿勘测开采作业,专业相关人士表示,经过深入勘测检查,福建德化的金矿资源矿产将会成为超大型矿物储地。这同时也是继马坑、建瓯、泰宁大型矿产被勘测出来后又一个超大型资源矿产区。

经过对福建德化金矿的地质研究检测,该矿床属于斑岩矿床构造,在福建东西部属于火岩区地质首例发现,该矿产的勘测发现将对金矿相关研究产生重要意义及思路指引。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金矿所属地相关部门以资源为依据,加大研究创新的力度,实现技术以及理念认知的创新,稳固金矿勘测开采的现有资源,为我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构造影响等提供保障与研究

依据。

3.2 地质流体对成矿的作用

不同形体的流体特征以及成矿机制在金矿形成矿物资源的过程中,地质土层的流体结构对金矿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形成金矿的各种元素组成受到地质以及环境等影响,呈现分散不均匀分布现象,从地质的土层构造以及流体结构的联系来看,金矿在形成的演变中地质土层构造是土层间的主导环节,其掌控着地域中地质土层的耦合。土层间的流动构造会进一步为地质流体提供转移流通的途径,而大部分流体矿质经过环境的影响,地质结构的挤压,会在土层一定的位置积聚沉降从而形成金矿的初始地位。

3.3 成矿地质结构的影响

地表的变化以及层级结构是成矿产出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地层结构间的变化形态来看,地幔历史阶段处于部分隆起的特征变化,从而导致了部分地域处于塌陷、断接的地层状态,该地层的相关活动变化会造成比较复杂的地质影响,致使地域断层处出现相应的沉积物。另外,通过地表岩浆以及火山活动等外因影响,该地层的沉积物会出现沉降压实的现象,从而,地质结构的变化对于金矿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为金矿的积累、元素活动创造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3.4 金矿形成的预计勘测

金矿形成的预计勘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地域地质类比以及已有矿周边寻索,地域如果被勘探出存在矿产资源或者已有矿产在开发利用,该地域可作为类比对象与另处地域环境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断出另处地域是否存在金矿资源的可能;(2)含量数据分析法,在进行实际开采作业前,可对该地域采集相关样本,分析其中的含量数据,建立相应的处理模型,利用模型可以见微知著,分析出该地域大致的物质含量以及金矿的存在;(3)矿产建造测试,金矿矿产资源在大自然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构筑了重要的稳固部分,而同种矿产地域有着相类似的地质环境与形成机制;(4)金矿矿体模式是矿产资源勘测检验的一种预测方式,这种方式的步骤为对该矿产资源的关键特征与共同特点加以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矿系统,即矿床成因模式。

3.5 金矿地质构造探测分析

勘测分析金矿地质构造需要对隐伏花岗岩体与变质岩系的接触界线及不同标高岩体的分布范围进行圈定,并且通过电磁、重力效应等科学依据分析判断矿床土层的结构组成以及构造的形成规律、形态倾向、分布状态等相关因素。根据勘测的数据处理分析,已有金矿资源地质构造形成过程以及环境物理寻求金矿的具体构造形成。因此在金矿勘探前需要对当地地质构造实施全面的勘测分析,准确把握金矿矿物开采的具体数据与总量,而且需要根据该地域的环境条件,金矿形成的影响过程以及研究调查金矿资源勘测数据以及勘测结果分析。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消费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需求,金矿的勘测开采技术必然需要相应的创新提高,在传统的采金基础之上,结合当地实际地质、成矿因素分析,探索出创新型利于生产发展的开采方案,同时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的开发理念,为社会经济产出贡献更多的效益,金矿矿产资源对该地域的地理环境也会形成相应影响,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植被退化、生物种群减少等现象,相关安全可持续生产的政策颁布,可以相应地减少大肆开采的局面,对稳定当地环境形势以及提高绿色覆盖率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为人类生活生产创建有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君.内蒙古幸福村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J].黄金科学技术,2012,20(2).

[2] 李凯成,田泽鑫.新疆哈巴河县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西部探矿工程,2014,26(2).

[3] 陈明.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究[J].低碳世界,2014,(17).

[4] 夏斌.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首次发现大量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J].矿物学报,2010,(3).

作者简介:宋贵常(1966-),男,内蒙古卓资人,崇礼紫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地质工程师。

浅谈地热资源地质特征 篇12

中国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其在全球构造所处部位的控制。全球性的地热带一般都出现在地球表面各大板块的边界附近, 低温 (小于90℃) 和中温 (90~150℃) 地下热水的出露和分布, 与板内的一些活动性深大断裂和沉积盆地的发育与演化有关, 高温地热田则是特定构造部位的产物, 它与岩石圈板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不少都与近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仅赋存于一些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认为: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部, 中国大陆主体受印度板块 (包括缅甸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夹持, 在上述板块的碰撞和俯冲机制作用下, 形成了今日的青藏高原隆起、塔里木及准噶尔等断陷大盆地和以华北为代表的新生代断陷伸展构造及许多复杂而有序的板内断裂格式。这一构造格局, 对中国地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藏滇及东南沿海两个明显的地热带和高热流值分布区。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大地热流值 (单位时间内由地球内部通过单位地球表面积散失的热量) 的概貌, 对了解中国地热资源的形成和赋存的地质背景, 判定区域地热资源的潜力有重要意义。从总体上看,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西南高、西北低, 东部地区略高, 中部地区则处于过渡区的特点。这一特点与中国地热田及地热温泉出露点的分布情况作一比较, 正好反映出大地热流值高的地区也是地热温泉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中国的地质构造条件, 决定了中国的地热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是在构造隆起区 (浅山区) , 沿主要断裂构造出露并受其控制的地热温泉;二是赋存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前者主要以热泉的形式直接出露地表, 可开发的地段限于在地表有地热显示及其相关构造分布的地区, 其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地热资源靠循环于断裂带中的地热水所提供, 称对流型地热田;后者埋藏于地下深处的各热储层中, 地热靠地球内部的传导热提供, 通过开采热储层中的地热水得以利用, 这类热田称传导型地热田。

2 地热资源分布的基本规律

前已述及, 中国地热资源以赋存于构造隆起区裂隙带中的热水和赋存于沉积盆地深部热储层的热水两种形式存在, 两者的形成与分布有各自的规律, 简述如下:

2.1 构造隆起区的地热资源

构造隆起区的地热资源状况, 可以其热泉天然露头的多少、放热量的强度及露头出露的条件来揭示, 依据地热温泉天然露头分布的统计资料, 中国地热温泉不论其数量和放热量均以中国西南部的藏南、滇西、川西地区以及东部的台湾省为最多, 水热活动也最强烈, 中国出露的沸泉、沸温泉、间歇喷泉和水热爆炸等高温热显示多集中分布于此区;其次是东南沿海的闽、粤、琼诸省, 这些地区大于80℃的温泉很多;西北地区温泉稀少;华北、东北地区除胶东、辽东半岛外, 温泉出露也不多;滇东南、黔南、桂西之间的碳酸盐岩分布区, 基本上为温泉空白区。上述分布状况联系中国的地质条件分析, 可看出以下特点:

2.1.1 地热活动强度随远离板块边界而减

弱中国西部的滇西地区及东部台湾中央山脉两侧, 分别处于印支板块与欧亚板块、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边界及其相邻地区, 均是当今世界上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具有产生强烈水热活动和孕育高温水热系统必要的地质构造条件和热背景。靠近此带, 地热活动强烈;远离此带, 地热活动逐渐减弱。我国西南部的地热活动呈南强北弱、西强东弱;东部区的地热活动呈东强西弱之势, 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2.1.2 高温水热区与晚新生代火山分布相

背离此特征先后为佟伟、廖志杰等所指出。从中国晚新生代火山群与现代高温水热系统的地理分布可看到, 中国高温水热区不但远离晚新生代火山分布, 而且绝大多数晚新生代火山区为低温水热区, 如中国晚新生代火山分布较多的吉林、黑龙江两省, 不仅无高温热显示, 而且黑龙江省至今尚未发现大于25℃的温泉, 著名的五大连池火山群, 尽管非常年轻, 却只出露冷矿泉。吉林省的几处温泉, 分布于白头山和龙岗火山区附近, 泉水温度40~78℃, 通过地球化学温标测算, 也未呈现高温热储的可能性。表明中国近期火山活动不完全是孕育高温水热系统的必要条件, 远离火山活动分布的高热流板块边缘地区, 则仍有可能形成高温水热系统。

2.1.3 碳酸盐岩分布区多以低温温泉水形

式出露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出露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5%, 达120×104km2, 在其分布区大于60℃的温泉比较少见。这主要与碳酸盐岩地层具可溶性, 出露区岩溶发育, 水循环条件好, 深部地热水循环至浅部, 其热量可为浅部的低温水所吸收有关。

2.2 沉积盆地区的地热资源

指地表无热显示的, 赋存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热水资源。中国的不少沉积盆地, 尤其是大型沉积盆地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具以下特点:

2.2.1 大型、特大型沉积盆地有利于地热水

资源的形成与赋存大型、特大型沉积盆地的沉积层厚度大, 其中既有由粗碎屑物质组成的高孔隙、高渗透性的储集层, 又有由细粒物质组成的隔热、隔水层, 起着积热保温的作用。大型沉积盆地又是区域水的汇集区, 具有利于热水集存的水动力环境, 使进入盆地的地下水流, 可完全吸收岩层的热量而增温, 在盆地的地下水径流滞缓带, 成为地热水赋存的理想环境, 也是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的有利地段, 尤其是在沉积物厚度大、深部又有粗碎屑沉积层分布的地区。华北、松辽等大型沉积盆地的中部, 均具备这样的条件。与之相对应的规模狭小的盆地, 特别是狭窄的山间盆地, 整个盆地处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循环带中, 为低温水流所控制, 对聚热保温不利, 在相当大的深度内, 地热水的温度不高, 如太原盆地。

2.2.2 低温背景值, 决定了盆地一般只赋存

低温地热水大地热流是沉积盆地热储层的供热源, 区域热流背景值的大小, 对盆地地热水的聚存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大地热流背景值, 尽管有所差别, 但均属正常值范围, 介于40~75m W/m2之间, 这就决定了在有限的深度内 (3000m) , 不具有高温地热资源形成的条件, 而只能是低温 (小于90℃) 、部分为中温 (90~150℃) 的地热水资源。

2.2.3 可供利用的地热水资源, 主要赋存于

盆地内河湖相淡水沉积层中中国东部的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沉积了数千米的沉积层, 这巨厚的沉积层尽管都赋存有地下热水, 但并不可能全部开发利用, 其底层和中层为含有较高盐分的地下水封闭系统, 因水中含盐度高, 热储层渗透性差和水的补给循环差, 形成不了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储层;其上层为分布广、厚度大的河湖相淡水沉积建造, 以其高的砂岩层比值, 构成富含低矿化度低温水的半封闭 (开放) 系统, 成为中国东部的主要热水赋存层位。该层位在华北、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以上第三系储层为代表;在松辽盆地, 则以中、下白垩系储层为代表。

2.2.4 盆地基底赋存有碳酸盐岩的部位, 往

往形成重要的热储系统经近年来的勘探证实, 在盆地基底隐伏有碳酸盐岩的地区, 尤其是在盆地中部构造隆起部位隐伏的碳酸盐岩, 通常分布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这是由于中国中、新元古代和下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沉积厚度大, 层位稳定、分布广泛, 岩溶裂隙发育, 水的连通性较好, 盆地内的隐伏碳酸盐岩与盆地周边的同类岩层有构造上联系和一定的水力联系, 是周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的汇流排泄地段或滞流区之故。还由于碳酸盐岩热储层比较稳定, 在同一构造部位的隐伏区找到了地热水, 在其相邻地段也较容易找到地热水, 如北京城东南、天津王兰庄、河北牛驼镇、昆明市区等重要地热田都属这一情况。

摘要:从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以及分布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地热资源地质特征。

上一篇:电子商务应用问题下一篇:指纹门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