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精选9篇)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1
《治理方案》附件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评审申报表》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承诺书》
3、《受理登记表暨评审事项通知书》
4、《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专家评审评分表》
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
8、《编制单位主要编写人评审专家执业信誉记录表》
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备案登记表》
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主要工程统计表》
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备案审查责任表》
1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
1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14、《野外综合情况调查表》
15、《社会环境调查表》
16、《水文地质调查记录表》
17、《地质灾害调查记录表》
18、《矿区含水层破坏情况调查表》
19、《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情况调查表》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2
结合编制多种矿种和露天、地下开采方式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实践和体会, 提出了对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1] (简称“规范”) 的理解, 并对编制时应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规范”可概括为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含经费估算) 等3个技术环节。
1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该章内容来源于勘查单位编制的勘探 (或详查) 地质报告 (或储量核实报告) 资料和编写人实地开展的地质环境调查, 应全面、详细地加以引用和阐述。
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1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确定方法有三种:
a) 依据地形条件定性确定。高至局部分水岭, 低至沟谷底部, 有地表河流时可至河流对岸;
b) 参考《三下采煤新技术应用手册》圈定出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范围;
c) 利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圈定矿山地下开采地下水的疏干影响范围。
2.2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技术
根据“规范”技术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分别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4个方面进行评估, 但二者的评估技术和方法又有区别。
2.2.1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灾种界定
对矿山地质灾害应评估灾种, 国土资发[2004]69号[2]和“规范”技术要求稍有区别。国土资发[2004]69号中列入应评估的灾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大灾种, “规范”中列入应评估的灾种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 去掉了泥石流、地面沉降2个灾种。按“规范”界定的灾种进行评估较妥当, 因为这里所评估灾种是针对编制“方案”进行界定的。实际上地质行业标准DZ0238-2004地质灾害分类分级中地质灾害灾种多达几十种, 但国土资源部门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3] (国务院令394号) 主要是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中的六大灾种, 其它有的确实是地质灾害, 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门管辖范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4] (国土资源部令44号) 已将其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 比如地震、海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砂土液化、黄土湿陷等;有的编写人甚至将地下开采矿山突水、突泥、围岩岩爆和尾矿库安全也在“方案”中进行评估, 但作为编制“方案”来讲不在地质灾害评估灾种之列, 而是属于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畴。
2.2.2 现状评估技术
评估方法是按“规范”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中的规定, 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评估。
a)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现状评估只回答评估区内有无地质灾害, 对其不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
b) 含水层破坏现状评估。是从矿山采矿活动业已导致含水层各要素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用水水源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评估。评估方法按照“规范”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中的含水层影响要素一栏进行判定;
c) 地形地貌景观现状评估。“规范”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对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分级未给出具体量化标准, 但可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个别条款的补充规定》要求进行判定;
d) 土地资源现状评估。应根据实地调查得到的现状条件下矿山采矿活动占用和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面积, 对照“规范”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中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的程度分级量化标准, 评估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
2.2.3 预测评估技术
预测评估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a) 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应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采空区处理方式等, 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发 (或加剧) 和矿山工程建设与生产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种类、可能性、危险性、危害程度, 预测评估要求做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b) 含水层预测评估。应从采矿活动可能造成采空塌陷使隔水层断裂导致含水层结构破坏、采矿时遇导水断层导致含水层破坏、井巷工程穿越不同含水层时止水效果差或失效、矿坑排水可能引起地下含水层疏干或水位下降、废水排放与弃渣受大气降水淋溶产生的淋滤液可能对含水层污染引起水质恶化、矿山闭坑后因改变地下水流场状态造成地下水串层污染等方面进行评估;
c) 地形地貌景观预测评估技术。应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终采时所形成的边坡高度、采矿场形态或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可能形成的塌陷盆地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影响和破坏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d) 土地资源预测评估技术。应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最终占用土地类型、面积, 按“规范”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中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量化标准, 预测评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含经费估算
3.1 防治工程
该部分内容是“方案”的核心和重点, 应该从预防和治理两层意思来理解。预防和治理都要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4个方面来考虑。
3.1.1 预防
a) 地质灾害预防。具体预防措施要看有无必要和技术上的可能;b) 含水层破坏预防。主要是防治其破坏污染, 相应工程措施要根据其结构、地下水赋存条件, 结合矿山采矿工程进行;c)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防。应采取“边开采、边治理”方式, 要及时对矿区地表植被进行恢复;d) 土地资源破坏预防。严格按批准土地面积使用, 严禁超标占用, 并提出有效措施避免采矿造成土地资源污染或破坏。
3.1.2 治理
a) 地质灾害治理。 (a) 地面塌陷治理。对塌陷区未达到稳沉状态的, 宜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 否则治理后仍会遭到破坏;达到稳沉状态的, 可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平、回填整平、挖排水沟、植被重建等综合治理措施, 估算治理工程工作量, 说明具体治理技术方法, 便于矿山企业操作; (b) 地裂缝治理。要依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如可分别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覆粘性土或填充、灌浆、再覆粘性土等措施; (c) 崩塌、滑坡治理。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及危岩体以恢复场地, 或修筑拦挡工程、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或隐患; (d) 泥石流治理。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
b) 含水层破坏治理。可采用施工防渗帷幕、防渗墙等工程, 堵截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溢出和径流路径, 减少矿山疏干排水量;
c)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山丘地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可采用边坡加固、种草植树等工程措施, 以修复生态;而平原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则可采用清理废土石、采坑回填及整平覆土复绿造景等工程措施重建生态;
d) 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结合治理区地形地貌景观治理进行, 一般要求恢复为原来土地的利用功能。
3.2 经费估算
“方案”中应说明经费估算依据、费用构成和取费标准。估算依据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各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各省工程造价信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部署图、防治与监测工程技术手段及工程量等。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恢复治理、监测等) 和间接费用 (勘察、设计、监理等) 。估算方法的依据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工程量及工程技术手段、定额和工程造价标准等, 估算结果尽量与保证金公式计算结果相近, 避免悬殊过大, 便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操作。值得注意的是, 矿山生产过程中为维持正常安全生产采取的工程措施, 其相关费用列入生产成本, 不计入“方案”经费估算内。
4 结论及建议
结论是对“方案”的概括性总结。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拟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经费估算结果等, 要写入结论;不是本次“方案”编制工作得出的结论不要写入结论, 如任务由来、矿山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议与结论不能混为一谈, 建议是编写人对矿山企业有关问题的提醒。
5 结语
探讨了对资质单位编写人在编制“方案”时有关技术问题的认识, 提出了编写人在编制“方案”时应抓住3个主要技术环节, 即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含经费估算) 。上述编制技术问题在编制工作中经常遇到, 目的是为了编写人员共同提高编制技术, 把“方案”编制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4]69号文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S].2004-03-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S].2004-03-01.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3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影响评估;恢复治理;保证金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84-02
从2009年开始辽宁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制度,遵循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基本原则,该制度是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工民建、矿山建设等常规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工程实践,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葫芦岛市西北部的南票区是以煤而兴起的工业区,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至今各井田煤炭资源基本枯竭。各小矿井大多进入残采、复采阶段,形成规模较大的采空区。采矿活动破坏了区域性生态环境及自然地貌景观,形成了各类地质灾害,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活动。
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1.1 现状评估及其范围
建国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采,部分矿井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并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域。目前,南票煤田内大部分小型矿区都在进行复采和残采,根据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结果,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四大类:
1.1.1 地质灾害。地下开采所造成的采空区引起的局部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及井巷垮帮冒顶。进行复采的小型矿区大部分都在沉陷区域内,由于地面沉陷尚未稳定,所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发生的规模,确定矿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1.1.2 地下水资源。采矿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包括地下水资源浪费、区域地下含水层破坏等物理破坏,其中地下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最大。南票井田中的小型矿山大多位于剥蚀丘陵区,区内地下水主要以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为主。
1.1.3 地形地貌景观。矿山建设和生产已经对矿区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并形成了新的堆积压占和挖损地貌。特别是在工矿广场内修建的办公室、井口等建(构)筑物、用来运煤的矿区道路以及矸石堆、煤堆等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1.1.4 土地资源。地下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或毁损土地,主要为工矿用地的部分,影响程度分级由占用和破坏的土地类型及面积而定。
综合以上四方面因素,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确定现状评估的级别(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现状评估的面积为矿区面积与现阶段的影响面积之和。
1.2 预测评估及其范围
预测评估应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矿区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毁损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估。
预测评估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与现状评估的分级标准相同,面积为现状评估的面积与地表岩移影响范围面积之和。
2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2.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前的防止上,同时要积极治理和恢复已经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上,通过对矿区现状和预测的评估,可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的方法和措施。
2.1.1 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对开采沉陷区,未达到稳沉状态的,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稳沉状态的,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建等综合治理措施。对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填充、灌浆等措施。
2.1.2 含水层破坏治理:主要的防治措施为定期对矿山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防止污染含水层。
2.1.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丘陵山区可采用边坡加固、采坑回填、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等工程措施,以修复生态。
2.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为及时掌握矿山开采过程中所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程度及危害,同时准确掌握方案中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和效果,矿山要进行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具体监测工作如下:
2.2.1 地质灾害监测。对地面塌(沉)陷、地裂缝,采用人工监测等方法进行监测,其余采取人工定期监测方法即可,在矿山生产工程中随时进行监测。
2.2.2 含水层破坏监测。定期对矿山废水进行监测,监测矿山排水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2002)Ⅱ类水域标准要求,防治污染含水层,可采用人工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的方法进行监测。
2.2.3 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监测。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在评估区内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已遭到破坏和将会遭到破坏的地段进行现场测量。
3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3.1 经费估算
许多恢复治理和防治工程都是在矿山闭矿后才能实施,当矿山闭矿后如果矿山的法人能履行职责对本矿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进行恢复治理,则在验收合理后返还所交纳的保证金额。如果矿山的法人不履行职责,当地国土部门将用所交纳的保证金,组织人员来进行恢复治理工程,以确保矿山在闭矿后之前所破坏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与治理。
所以保证金的计算和收取显得尤为重要。煤炭型地下开采矿山保证金的计算公式:保证金交存总额=单位面积交存标准(取0.25元/m2·年)×影响面积×有效年数×影响系数(取1.5)。根据现行的实际情况,往往还要结合现行的价格标准以及市场价格对整个的恢复治理工程进行估算,所得的金额作为恢复治理工程的总费用。经费由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三部分组成。所交纳的保证金额为工程费用与公式计算金额两者的最大值。
3.2 进度安排
方案编写日至闭矿期间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回填地裂缝。闭矿后到恢复治理工程结束:拆除井口设施,回填井口,平整;拆除工业场地废弃的建筑物,排矸场堆放的矸石清运后,清理地表,平整,穴状客土,植树、种草、后期管护。
4 结语
重视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的现场调查和测绘是有效开展本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对合理有效制定恢复治理防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收取保证金制度是为矿山闭矿后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尽量减少因为开发资源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唐辉明,等.工程地质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1.
[2] 陈昌彦,朱志刚,王维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
防治学报,2011,22(2).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4
知
【发稿时间:2010-2-24 8:54:13】
【作 者:】
【主 题 词:】
云国土资办〔2010〕8号
各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强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全面建立并认真执行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编制、监督检查等制度,做好“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等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方案”编制
(一)时间和情形要求
1.自2010年3月1日起,采矿权申请人在办理采矿权许可证时,应当编制“治理方案”,并按权限规定报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原施行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审查备案登记不再单独进行。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在三年以下(含三年),采矿权人在申请延续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审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在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采矿权人应当在两年内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审查。
2.2010年3月1日前,已申请并在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或已完成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审查备案但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应当在划定矿区范围批准文件规定的预留期内,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
3.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的,或者申请延续、转让采矿权时“治理方案”时效性已过期的,以及矿山排土场、废石场等重要设施位置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编“治理方案”,并及时完成审查。
(二)资质要求
1.“治理方案”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符合《规定》要求的资质单位进行编制,原则上应当由同时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2.“治理方案”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
3.由国土资源部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甲级资质。
4.由省国土资源厅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乙级及其以上资质。
5.由州(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编制“治理方案”的资质单位应当具备丙级及其以上资质。
(三)技术要求
“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应当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的规定。同时,“治理方案”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还应符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6〕11号)。开发利用油气、水汽、地热水及砂石粘土类等矿产,其“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可按DZ/T223—2009的要求编制方案表。
二、“治理方案”的审查
(一)权限规定
1.由国土资源部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均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2.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或者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级的“治理方案”,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3.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的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三级的“治理方案”,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若变更采矿权属扩大矿区范围的,按前款要求办理。
4.由州(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审批登记发证的新立、延续、转让、变更采矿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三级的“治理方案”,均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5.2010年3月1日前,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登记发证并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生产矿山,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二级的“治理方案”,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三级的“治理方案”,由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查。
6.现阶段州(市)国土资源局不得将本级评审和审查权下放到县级国土资源局。
(二)专家库建设
1.“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应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生态环境、土地整理、工程预算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构成。专家库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熟悉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以及相关部门、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技术规范、标准。
2.省国土资源厅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建立完善省级“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各州(市)国土资源局要在原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库的基础上,参照以上要求建立完善“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后方可开展评审工作。
3.入选或调整后的专家库名单要及时向社会公告。省、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健全专家考核制度,专家评审必须客观、公正。
(三)专家评审
1.省、州(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理部门主管矿山地质环境的业务部门负责评审的组织工作,委托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承担具体的专家评审组织工作。
2.承担评审工作的单位应当根据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地质环境条件、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等特点,在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采矿权人申请人或采矿权人按照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的“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专家评审结论,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附件1)。
3.专家组应对“治理方案”的规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治理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是否合理,措施和工程布置是否合理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充分合理等。
(四)审查备案 1.资质和项目备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有关资质管理的要求,符合《规定》的资质单位与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签订“治理方案”编制合同后10日内,应到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附件2)。
2.成果审查
(1)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资质单位编制完成“治理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后1个月内,应及时与负责保证金管理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按权限规定到相应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成果审查。
(2)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的“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附件3)及其符合规定的审查报件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审查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3)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专家评审结论进行审查,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上签署意见。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评审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规定,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评审结论是否获得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是否符合要求等。
(4)同意审查后的“治理方案”文本、图件及其相关材料,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送项目所在地州(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矿山地质环境的业务部门进行备案、备查,并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规定,随采矿权申请登记报件材料一并报送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采矿权审批的必备要件。
3.审查报件材料
采矿权人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在报送“治理方案”审查时,应当提交下列报件材料: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审查表。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专家评审意见书(附件4)。(4)经专家评审通过的“治理方案”文本(报告书或表)及附图。(5)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编制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6)《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7)延续、转让、变更(不涉及矿区范围变动)的,应附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8)新立、变更扩大矿区范围的,应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复印件。
三、监督管理
(一)组织领导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治理方案”编制、评审、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管,督促采矿权人按照经审查批准后的“治理方案”开展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依法依规定期报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恢复等情况,并对“治理方案”中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制度建设
为切实提高“治理方案”工作质量,加强对“治理方案”编制、评审等情况的监管,建立野外工作抽查核实、方案报告评奖等四项制度。
1.野外工作抽查核实制度
承担评审工作的技术单位,根据提交的“治理方案”项目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抽取适当项目,进行野外调查核实、检查。在评审中对“治理方案”有疑义的,也可进行野外核实。若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各资质单位每年总抽查数量不少于提交报告的2%。
2.报告评奖制度
为提高“治理方案”编制资质单位工作积极性,加强“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每年举办“治理方案”报告评奖活动,对获奖报告编写单位进行奖励,并通报表扬。
3.业绩通报制度
为实现“治理方案”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社会对治理方案工作的监督,每年对“治理方案”报告评审结果等情况进行通报。
4.评审专家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评审专家聘用制度,建立专家个人信息管理,接受社会监管,加强对专家的日常考评,努力建立健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附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备案表(附件1-4).doc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0年05月30日 星期日 09:06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以下简称《规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方案”的编制
(一)自《规定》施行之日起,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治理方案”,并不再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应自《规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规定》施行之日前已经申请并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在取得采矿许可证后一年内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
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治理方案”。
(二)“治理方案”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符合《规定》要求的资质单位进行编制。其中,由国土资源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甲级资质;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由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发证的矿山,编制单位应具备丙级及其以上的资质。“治理方案”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
(三)“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的规定。其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还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要求。油气、水气及砂石粘土类等矿产,“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可按规范要求编制方案表。
二、“治理方案”的审查
(一)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按要求编制完成的“治理方案”,应按采矿权审批权限,报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和审查工作。主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业务部门负责评审组织工作,并委托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承担具体评审工作。
(二)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专家库要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工程预算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库成员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熟悉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名单要向社会公告。
(三)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在报送“治理方案”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 “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见附件1); 2. “治理方案”报告书(或表)及附图;
3.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4. 缴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四)承担评审工作的单位要根据矿山的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地质环境条件等特点,在专家库中选定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专家评审结论,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表”(附件2)。专家组应对“治理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是否符合资质要求;“治理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是否合理,工程部署及措施是否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合理等。
(五)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专家评审结论进行审查,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表”上签署意见。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评审程序是否合理、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评审结论是否获得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修改、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是否符合要求等。
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采矿权申请人将“治理方案”报告文本等有关资料,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规定,随采矿登记资料一并报送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六)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审查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三、监督管理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治理方案”编制、评审、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督促采矿权人按照经审查批准后的“治理方案”开展治理工作,并对“治理方案”中包括监测方案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附件: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论文 篇5
一、矿山地质背景。
1、地层岩性。
举例煤矿区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端,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矿区南部出露大面积下石盒子组地层,上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内零星出露,矿区中部、北部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矿区处于太行山复背斜与沁水复向斜之间,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山带沁水板拗太行块隆西侧、晋获褶断带西北侧。
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处于沁水盆地中段东部,属高平―晋城盆地三姑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存在碳酸盐岩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碎屑岩类裂隙、松散岩类孔隙3个含水岩组。
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该煤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井保有资源量约6000×104t以上,生产规模约为90×104t/a,矿区面积近700hm2。部分地区煤层已进入残采期,但在矿井改扩建期间,企业利用煤矿现有生产系统准备开采该区残存煤资源。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该煤业有限公司为再整合改建矿山,目前处于整合后基建期。通过近年调查与监测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但矿山开采潜在地裂缝、塌陷影响区范围内存在耕地、有林地、其它林地、草地等多种用地类型。该区煤层已大面积采空,地表也曾发育裂缝、塌陷,煤层开采已对其上覆地层造成较大破坏,该煤层之上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统下石盒子组、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亦可能遭到破坏,如隔水层破坏,储水结构发生变化,同事部分地区浅水井已出现明显水位下降。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严重。
四、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认为:煤矿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影响目标为旱地、有林地、其它林地等,造成的危害主要为耕地减产和林木损毁,若保安煤柱留设不当将对区内居民及工业场地建筑造成较严重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煤层采空后,可能将在矿区南部沟谷边坡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威胁对象主要为沟谷中园地、耕地、林地等。矿山新建工业场地占用土地面积约13hm2,其中占用旱地约10hm2,占用其它草地约两公顷。
矸石堆放占用土地面积约3hm2,土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矿山开采将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潜在地质灾害,其中重度地质灾害区约占矿区面积的70%,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严重。通过对各开采煤层垮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分析,矿区内各煤层大面积采空后,会对可采煤层上覆含水层造成较大破坏,甚至影响到第四系孔隙水。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结合矿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矿山开采方案的确定性,总体工作部署分为近期(近5年)和中远期(5年后至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包括:
(1)地灾防治,如土地塌陷和裂缝填埋、崩塌、滑坡治理等。
(2)含水层修护。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6
广西鼎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广西有色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在2011年6月31日取得“广西鼎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屋矿区双计英金矿”采矿证后,我公司立即投入了各项立项和矿山生产巷道开拓及探矿等工作,前后总投入已逾1亿元人民币,尚需建成选厂即可进行生产。由于近两年来受国内外行业急剧下行和黄金价格持续下滑的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资金周转举步维艰,目前矿山处于全面停工状态,我公司正在加紧融资和寻求战略合作者,以尽快全面完成矿山建设并投产。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7
1 矿山概况
该煤矿位于鸡西市东南12km处, 井田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3.9℃,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9.4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E601) 为780mm, 标准冻土埋深为2.0m。矿区最大的河流为黄泥河, 由西向东蜿蜒穿过, 水量丰富, 流量34m3/s, 最大洪水位标高为204.98m。其次, 在矿区西部有二道河, 呈南北向, 水流较小, 为季节性河流。该矿为立井分水平开采井下煤层资源, 现有主副两个立井, 4个分区式回风斜井。矸石山内现存矸石和炉渣。设计剩余服务年限为33年。
2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该煤矿地层自新到老有第四系全新统;新生界新近系玄武岩;中生界白垩系鸡西群穆棱组和城子河组;太古界麻山群。该井田内的构造比较发育, 断裂发育断层较多。构造裂隙含水带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 发育规律较差, 因而未来矿井开拓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 防止突然出水造成事故。该煤系风化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冲积含水层为矿床间接充水含水层, 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该煤矿含煤40余层, 可采13层, 其直接顶底板岩性为煤页岩、砂页岩、页岩和少量的细粒砂岩及凝灰质砂岩。
3 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3.1 地质灾害。
该矿山为生产矿井, 开采薄—中厚煤层, 煤层埋藏较深。井田内地下现已形成多处采空区, 根据野外实际调查, 未发现地面塌陷迹象, 因此, 矿山受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较轻。
3.2 水资源 (含水层) 的影响。
矿山开采不直接破坏矿区的煤系风化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冲积含水层, 水层联系不密切, 不会对其产生影响。矿井开采主要对构造裂隙含水带影响较大, 其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 致使构造裂隙含水带亦呈季节性充水, 采矿和疏干排水对其产生较严重影响或破坏。因此, 矿山活动对水资源 (含水层) 的影响程度为较严重。
3.3 地形地貌景观破环。
该煤矿五十年代开始投产至今, 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广场, 工业广场主要设施有:主井、副井、厂房、综合办公楼、材料科、机电科、选运科、变电所、加热室、仓库、锅炉房等。开采过程中筛选产生的矸石经由提升系统排至矸石山。工业广场以及矸石山的占地破坏了地表植被, 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用途,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 造成了较严重的不良影响。
3.4 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区目前所占土地类型大多为耕地、次为林地及荒草地。该矿工业广场和矸石山占地类型为荒草地, 改变了原来土地用途, 已完全转变为工业建设用地。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为较严重。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4.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应重视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恢复治理工作, 使矿山服务期满后, 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规划期内主要的保护目标为村庄和工业广场。严格按有关规程留设保护煤柱、积极探索建筑物下采煤技术。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生前, 可采用“充填法” (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空区) 、“崩落法” (利用深孔爆破的方法将采空区围岩崩落) 等方法预防灾害发生;若灾害已经发生, 可采用以废治害的办法, 将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回填到地面塌陷区内, 并上覆植被, 使其恢复原来的土地用途。不稳定斜坡治理的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 在滑坡体前缘及两侧修建挡矸墙和排水沟, 并进行防渗处理。
4.2 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
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 对矸石山内矸石进行清运, 对工业广场内井口封闭, 并拆除工业广场, 覆土恢复土地功能。
4.3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主要是对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地下水资源, 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采用简易测量工具或专业测量仪器定期对土地、植被资源的侵占和破坏情况及土地治理恢复、植被重建情况进行测绘。监测方法可采用全站仪 (水准仪) 、钻孔深部应变仪、照像、人工观测等方法监测。
结束语
该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工业广场及矸石山的建设破坏原生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主要有:地质灾害治理、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及监测工程。
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设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方案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与实际基本相符, 任务指标符合实际, 并且可以运作实施。各项资料收集、测量、工程量计算基本准确。方案设计符合国家方针政策, 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投资结构合理。该方案设计内容能够使矿山及周边的生态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矿山通过植被恢复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摘要:黑龙江省鸡西市某煤矿多年来进行开采活动, 已形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急需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途径方法, 本文阐述了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现状, 并分析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探讨
参考文献
[1]代宏文.澳大利亚矿山复垦现状、矿山废地复垦与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宋书巧, 周永章.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1, 10 (5) :43-49.
[3]刘润斌, 陈凤杰.山西某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及对策[J].山西煤炭, 2014, 10-0077-03.
矿山环境治理的恢复策略 篇8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策略;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对矿山环境治理给以了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得矿山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因此,对矿山环境质量的恢复策略进行探讨,对于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矿山环境受到的影响
根据我国采矿情况来看,矿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因此,矿山环境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量土地被占用和破坏
从相关数据来看,我国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达到了1.5万平方千米以上,基本上是我国建设用地和其它破坏用地的50%,给个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带来极大影响。而采矿带来的土地占用和破坏主要是由露天采矿、尾矿垃圾和矿渣等造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地下水和地表水遭到破坏
在进行采矿时,要将矿井的水排干才可以进煤矿开采,致使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严重破坏矿区水源系统的均衡。由于泉水干枯、水源逐步枯竭等,河水出现断流,地表水下渗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土地塌陷等情况,导致水荒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的生态平衡,使矿山环境受到巨大破坏。
(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采矿会引起山体结构发生变化,使斜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最终出现断裂、垮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巨大人员伤亡,最终影响矿区的正常生产。
(四)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矿震等严重
由于采矿会对地质结构产生较大的扰动,使地质出现剥离现象,并且煤矿的搬运和堆积都会给地质结构地阿卡一定影响,致使大量植被和山坡土体受到破坏,而废渣和废石等会造成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土地沙化和矿震等恶劣情况。例如:我国四川自贡的盐矿平均每年发生的大小不等的地震有45次左右。
(五)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和废气
采矿时会产生大量的尾矿、煤粉尘和易挥发的气体,使大气受到严重污染,最终产生酸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采矿产生的废水和废液等,给水源平衡带来极大影响。
二、矿山环境治理的恢复策略
(一)制定和完善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
随着环保与节能政策的不断推广和实施,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一定控制和改善,但是,矿山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在进行矿山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条例,认真贯彻和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方针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加强矿山工作人员和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人员对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重视,使矿山环境治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真正改善,使矿山环境质量得到完整、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管理机制建设
想要提高矿山环境治理的工作效率和实施效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管理机制的建设,将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定到人头上,确保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有序、顺利进行。尤其是水利、林业、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的相互协调工作能力必须快速提高,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使环境治理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构建。采矿企业在进行采矿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节约生产资源,以确保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三)提高矿业准入要求,规范矿业生产秩序
早期矿区的开采秩序比较换乱,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开采效率。因此,矿山环境治理必须提高矿业转入要求,对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在秉持开发与保护原则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严禁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并且必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惩处。为了保证国家和合法权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矿山环境治理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规范矿业生产秩序,从而使矿山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发展,避免更多矿山环境遭到破坏。例如:让企业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企业不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职责时,将其作为治理恢复的资金投入,并且,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合格后才能将保证金退还企业,以保证矿山环境治理得到真正落实。
(四)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废弃矿山矿地治理机制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关于生态补偿》的相关条例,国家加强了矿山环境治理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矿山环境治理和恢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健全废弃矿山矿地的治理机制,通过不同部门的相互协调,促进矿山生态环境循环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在组织相关人员制定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编制治理相关方案之后,可以实行治理工程投标操作,并在工程治理完成后进行及时验收,以保证矿山环境得到真正改善。现代化建设中,矿山环境治理需要坚持“谁投入,谁得益”的原则,采取多元资本投入的形式,建立有效治理资金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增强本地居民参与矿山环境治理和恢复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从而促进区域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恢复策略,才能取得有效成效。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以确保矿山环境治理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王顺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财税处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4,05:90-92.
[2]马嘉铭.矿山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3]陈国庆.我省首个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保证金已顺利返还[J].资源导刊,2012,11:32.
[4]赵维全,王昆,刘明阳,胡引翠.矿山环境治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测绘通报,2012,S1:670-672.
[5]许珍.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 篇9
发布时间:2012-04-08 发布单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文章来源:(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5号,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使用和管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采矿活动的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本办法所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采矿权人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而缴存的备用资金。
第三条保证金的缴存、使用和管理,按照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由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条缴存保证金的代理银行,由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财政部门确定。保证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第五条保证金的缴存标准,依据采矿许可证批准面积、有效期、开采矿种、开采方式以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计算方式、标准由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六条保证金可以一次性缴存或者分期缴存。采矿许可证有效期3年(含3年以内的,采矿权人应当一次性全额缴存。采矿许可证有效期3年以上的,可以分期缴存。其中10年(含10年以下的,首次缴存金额不少于保证金总额的40%;10年以上的,首次缴存金额不少于保证金总额的30%;余额部分逐年平均缴存,并在采矿许可证
届满前1年全部缴足。第七条采矿权人进行矿山建设前,应当持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缴存保证金通知,在代理银行缴存保证金;向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矿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在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时缴存保证金。
第八条代理银行应当将采矿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缴存保证金的数额、时间等情况,书面告知出具缴存保证金通知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
第九条采矿权人进行矿山建设前,应当与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书;向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矿许可的,采矿权人应当自取得采矿许可证之日起60日内,与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书。采矿权人在开采过程中,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
第十条向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矿许可,未获得准予的,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已缴存的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全额返还采矿权申请人。采矿权人分阶段或者一次性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的,可以向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工作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环保、监察、煤炭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矿山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合格的,其保证金按照下列规定返还:(一实行分阶段治理的,自验收合格之日起20日内,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
财政部门,按治理面积向采矿权人返还保证金及孳生利息;(二实行一次性治理的,自验收合格之日起20日内,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将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全额返还采矿权人。验收未达到治理恢复标准的,不予返还保证金,并责令采矿权人限期治理恢复。
第十一条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矿权人可以向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提取部分保证金:
(一实行分阶段治理,治理费用超过应缴存保证金总额50%的,可以提取已缴存保证金总额的30%;(二实行一次性治理,治理费用超过应缴存保证金总额50%的,可以提取已缴存保证金总额的40%。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提取保证金申请之日起20日内,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不同意提取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返还保证金或者准予提取保证金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书面告知缴存保证金的代理银行,并向采矿权人出具支取保证金通知。
第十三条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方式或者主采矿种的,采矿权人应当与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书,并按重新核定的保证金数额缴存保证金。
第十四条采矿权人依法转让采矿权的,已缴存的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可以一并转让,由受让人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保证金不转让的,采矿权转让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保证金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办理;采矿权受让人应当与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书,并缴存保证金。
第十五条停办、关闭矿山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停办、关闭矿山之日起6个月内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需要延期的,可以向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6个月。
第十六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情况加强监督检查;采矿权人应当向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年度报告。
第十七条财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保证金监督管理制度,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采矿权人未按照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或者经责令限期治理恢复后仍未达到标准的,由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通知代理银行将其已缴存的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划入财政非税收入归集户,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恢复。治理恢复费用超过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剩余部分,返还采矿权人。
第十九条采矿权人未按照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的,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财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缴存标准核定采矿权人应缴存的保证金的;(二未按照规定返还或者准予提取保证金的;(三侵占、挪用保证金的;(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因基础设施或公益事业建设开采砂石、粘土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采矿权,仍在采矿
许可证有效期限内的,采矿权人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6个月内,依照本办法规定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书,并缴存保证金。
关于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缴存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7-13 发布单位:政策法规处文章来源:
新国土资发〔2009〕204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5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新财建〔2008〕483号要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编制了《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和支取工作程序》,决定于2008年7月启动国家和自治区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
(一采矿权人在办理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申请时,一并办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手续。
(二采矿权人在办理采矿权转让申请时,已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一并转让,后续保证金由受让人在办理采矿权变更申请时负责缴存。
(三2009年12月31日后到期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每周三、周四在厅办文大厅集中办理。各地要积极协助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做好此项工作,负责将厅2009年7月31前制作并下发的《关于办理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核定手续的通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保证金缴存承诺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开户和缴存通知书》,在2009年8月31日前送达至采矿权人。
(四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采矿权人自领取采矿许可证之日起,60日内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申请并办理矿山保证金缴存工作。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支取
(一保证金原则上在采矿权人阶段性或一次性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后,方可支取已缴存的部分或全额保证金及滋生利息。
(二采矿权人分阶段或一次性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前,须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各地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立即转发至所在地各矿山企业并依据《办法》中规定的采矿许可证颁发权限,参照《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和支取工作程序》,立即启动地、州、市和县(市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
四、各地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缴存保证金的矿山,依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进行处罚。
附件: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和支取工作程序 二OO九年七月三日 附件: 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缴存和支取工作程序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缴存程序
(一采矿权申请报件汇签时,计算各矿山应缴存的保证金金额,作为采矿权申请审查内容之一,提请厅长办公会或专题会审议。
(二采矿权申请登记批准后,对新立、延续、变更矿山制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开户和缴存通知书》、转让矿山制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过户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一式3份,经主管厅领导审签后送财政厅汇签,并加盖双方公章,1份财政厅留存,1份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存档,1份交厅办文大厅(过户通知书财政厅不汇签、不留存,1份抄送交通银行自治区分行营业部;同时制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保证金缴存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文本一式2份,交厅
办文大厅。厅办文大厅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采矿权申请人领取《通知书》和《承诺书》。
(三采矿权申请人凭《通知书》到交通银行自治区分行营业部办理保证金缴存或过户手续。
(四采矿权申请人将1份《承诺书》签字盖章后交厅办文大厅并凭银行缴存或过户凭证等有关要件领取采矿许可证。
二、保证金的支取程序
(一采矿权人分阶段或一次性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后,以书面形式向国土资源厅提出验收申请。
(二国土资源厅接到申请后,会同财政厅对治理恢复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20日内制作《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支取通知书》(以下简称《支取通知书》一式4份,经主管厅领导审签后送财政厅汇签,加盖双方公章,1份财政厅留存,1份送达采矿权申请人,1份国土资源厅存档,1份抄送交通银行自治区分行营业部。
(三采矿权申请人凭《支取通知书》到交通银行自治区分行营业部办理保证支取手续。
(四验收不合格,国土资源厅以书面形式通知采矿权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仍按以上程序办理保证金支取手续。
乌鲁木齐市
截止2012年4月,乌鲁木齐市发证矿山190个,其中市发证矿山113个,已缴存保证金矿山88个,未缴存矿山25个,缴存比例77.9%缴存金额约1383.8万元;各区、县发证矿山77个,已缴存保证金矿山57个,未缴存矿山20个,缴存比74%,缴存金额约639.6万元,全市累计缴存金额2023.4万元,累计缴存比例76.3%。
阿勒泰地区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方案】推荐阅读: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问题07-30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01-17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承诺09-0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08-0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12-06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08-10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