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记》读后感(亲子共读)(共10篇)
《穿越记》读后感(亲子共读) 篇1
《穿越记》读后感
刘沁怡&妈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情。
但如果要写出,并且要写好读后感,就不不见得是一件轻松的时。
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着听完一首歌、看过一部电影以后,它们的全部或一部分内容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动,进而想到很多很多自己以前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产生感触、联想和体会,这就是读后的感觉,记录下这些感受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通常包含引、议、联、结四要点,初学者可简单使用三段法。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开门见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内容打动自己,简明扼要、开门见出,别绕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中心思想)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体的感悟过程。既然是感悟,那就要重点说明有哪些具体的内容打动了自己,找到感点,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地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来。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以书中主人翁的行为做镜子,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对照,发现差距,找到改进的方法。
读后感虽然是启蒙文体之一,却是归属于议论文范畴,而议论文是高中阶段作文中的重点。写好读后感,既可以锻炼小朋友的逻辑思维,也为将来的议论文奠定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后感就是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真实的感受来。叙述要简洁、议论要真实、结合自身要得体,写读后感有三大忌:
一忌大量引述充字数;
二忌夸张说大话;
三忌乱用经典大人话。
这样才能感人。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悦读乐写一班刘沁怡和她妈妈的精彩感悟。
《穿越记》读后感
刘沁怡 阅读乐写一班
最近几天,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穿越记》的故事书,它是日本作者那须正干写的,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这本书写了三个男孩“八谷飞、阿慢、博士”,通过学校音乐教室里的一面镜子穿越到了两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过了几天古代的生活,还在那里制作了能够“腾空而起的飞机”给古时候的人看。我的感受是现代的小孩子很快乐、很自由,还感受到他们几个很勇敢,勇于面对困难。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感到有趣的段落是他们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毕竟阿慢比较有经验,八谷飞也乖乖的言听计从(把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螺旋桨两头分别截去一厘米),博士把从裤衩上抽出来的橡皮筋接成一条长绳。“没了橡皮筋裤衩可就穿不成喽!”博士自言自语地说,从博士自言自语的话当中可以看出博士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们最终成功地做出了飞机,让江户时代的人们亲眼看到了“像鸟儿一样飞翔的飞机模型”。
这本书令我回味无穷,我今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勤于思考,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退缩,要用于克服困难。
《穿越记》读后感
刘沁怡妈妈
这几日女儿一写完作业就捧着一本书入迷的看起来,这本书的名字叫《穿越记》,作者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那须正干。看着女儿对它如此痴迷,我也不禁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花山第二小学来了一位美丽的音乐教师——诺林。学生八谷飞从此爱上了钢琴,他叫上好友阿慢、博士去音乐教室找诺林老师的时候,发现了神奇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他们三人穿越到了两百多年以前的江户时代。书中谐趣温暖的校园故事、甜蜜忧伤的成长烦恼、惊心动魄的冒险传奇让我看到了三位少年的正直善良、乐观坚强、永不服输的精神。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八谷飞,这个少年生性活泼,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冒失鬼,最喜欢的情节是当我看到阿筱领着八谷飞他们三人正准备到田沼先生府上求救时又遇上了麻烦,一大群捕快一下子就将三人来了个五花大绑,这时的我紧张了起来,就好像是我遇到了麻烦需要求救一般,惊心动魄的场面扣人心弦。我赶紧接着往下看,这时天空一道橙黄的光束向他们射来,这又是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诺林老师派来了救兵,这时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迫不及待的要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太有趣了,一个下午我就将这本书认认真真使我看完了。书中的故事紧张热闹、刺激搞笑,书中的三位少年正直善良、勇敢坚强,这样永不服输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任何人学习的呢?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得好书,喜欢读书的小朋友们,我向你们推荐读一读这本书。
背影读后感(亲子共读) 篇2
读《背影》有感
C395 谢湘
我的眼角依然闪着泪光,流转的时光,将褪色的过往映在我的心头。就如一部倒叙的电影,曾在幽幽暗暗中反反复复寻找一双温暖的大手。那双手扶起我的柔弱,待我急不可耐地拥入他的怀抱,面前却是遥不可及的渺茫。他的背影说:“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哪怕自己一个人。”稚嫩的心灵,似懂非懂;坚定的话语,耳熟能详。
合上书,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还在心中荡漾。细细品味,父亲对朱自清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浓厚。文中,朱自清多次描绘父亲的背影,那臃肿、蹒跚、艰难的、熟悉的背影,包含的是如此强烈的爱。作者到徐州奔丧,看着狼藉的家,想到去世的祖母,不禁簌簌流泪。而这时,他父亲却劝我道:“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其实父亲何尝不比儿子悲伤呢,他祸不单行,丧亲、失业等惨淡的事情并不能让他怨天尤人,他一如既往爱护儿子。其实他可以让别人送儿子去火车站,可是因为放心不下,便亲自去送,即便是儿子已二十来岁,北京也来往过几次。其实他可以不去冒着生命危险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但因为爱,他还是做了。尽管步伐是多么地蹒跚,铁道是多么地危险,月台是多么地难爬。那肥胖或许令人发笑的背影,在爱的衬托下是多么地辛酸。那明明是那么难以完成的动作,在爱的掩藏下是那么轻松。犹如一把把锋刃刺穿他人的情感,连鼻尖都透露出淡淡的忧伤。离开时,父亲又是走得那么轻松,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其实父亲的心中对儿子又何尝不是眷恋,何尝不是不舍呢,只是为了不让儿子伤心。“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令儿子悲酸而惆怅的背影,背影愈远但心愈近,儿子体会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
我的身边,也有那么一个背影。随着岁月天平的倾斜,时光沙漏的坠落,背影不像从前一样健壮,十几年的风雨下,多了几分沧桑。他牵我的手带我看过日出日落,告诉我要像夸父逐日一样,告诉我舞台下的光彩夺目需要千辛万苦的努力;他牵我的手闻过春日气息,告诉我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要做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人;他牵我的手带我尝过花蜜的甜,草露的甘,告诉我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
那只是属于我的背影,在我生病时房外焦急来回踱步的背影;那是属于我的背影,在我贪图眼前成功沾沾自喜骂我、气愤无奈的背影;那是属于我的背影,在我深夜挑灯奋战关灯之后悄然离去的背影;那是属于我的背影,拿着我的高分试卷颤抖的身影……
我要拥抱他的背影,在我落寞无助时,是他给了我坚持的信念;我要拥抱他的背影,在我懵懂无知时,是他给了我深省的哲理;我要拥抱他的背影,在我百感交集时,是他给了我释怀的轻松;我要拥抱他的背影,在我伤心欲绝时,是他给了我依靠的肩膀。
读《背影》有感
谢湘家长
《背影》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所作,回忆发生在八年前,记录了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在车站告别的感人一幕。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在那悲凉的气氛中,通过父亲吃力地爬到对面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细微动作刻画,展现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使儿子极受感动,这印象铭刻心中,永生难忘。八年之后,作者已在清华任教,但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形象便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足见作者当时感受之深了。该文写作技巧是如何的出神入化,是如何的脍炙人口,早已有公论,在此不再赘述。让我读后心中久久难以平静的是那种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
很多事情,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有更深的体验及感触。作者与父亲这种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于我犹如感同身受!
记得我自读初中一年级起,便离家到镇内中学就读,学校离家大约五里路,由于当时乡下与城镇之间未开通公交,每次去学校总是由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去。将要出门时,我总不敢直面母亲,“妈,我上学了……”话没讲完,瞥见母亲眼里已经满含了泪水,我就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跟父亲说再见时,虽然他努力表现得很轻松的样子,鼓励我用心学习,但我还是极力避开他那慈爱的目光,生怕不争气的眼泪忍不住再次流淌下来。
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源于少年的我对父母之爱的难以割舍!而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如此的伟大而又无私,则是我已为人父之时。此时,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润了儿身,瘦了娘亲,长了儿身,老了双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惜父亲已经老了,留下的只有永远难以磨灭的既熟识又陌生的背影!
小时家贫,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像一头老牛拉破车一样,吃力地拉扯着我们一家六口人艰难度日。多少个漫长的黑夜,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父亲独坐床沿,手中握着那管一尺多长早已摸得溜光的水烟筒,若有所思,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我有时被烟熏醒,也不敢吱声,生怕惊扰了沉思的父亲,而父亲沉重的背影,却像铅块一样压在我幼小的心里让人喘不过气来。
经过时光沙漏日久经年的无情打磨,父亲亲切的音容笑貌渐渐在记忆中淡去,而那沉重的背影,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从父亲身上发出淡淡的汗香和着那水烟的独有味道,常常在我脑中萦绕不去。
亲子共读家长读后感 篇3
在孩子的推荐下,一本《草房子》作为亲子共读书目,这真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阅读书籍,看完以后让人回味无穷。
或许是把太多的职业色彩带入了家中,经常以管理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已踏入六年级门槛的女儿对我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反感,说我总搞“霸权主义”而我苦心一片呕心沥血,对此我也深感委屈。孩子逐渐长大,依旧任性、倔强,做任何事情有始无终,不能坚持,更不能理解父母的心,使我倍感挫败。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然而很快,随着裕园开心阅读的展开,在学校掀起的课外阅读高潮中,女儿读了一些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淘气包马小跳》及杨红樱的非常系列等,尤其是读了《爱的教育》后,思想稍有些改观。寒假中在老师的建议下,女儿读了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之一《草房子》,没想到竟然得到意外的收获。女儿非常喜爱这本书,拿起来读便爱不释手,她喜欢桑桑的调皮善良,喜欢纸月的纯洁,喜欢秃鹤的后天努力,喜欢温幼菊老师充满爱心,《草房子》中的部分情节恰是描写老家苏北,因此和女儿时常就书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做些交流品评,有时意见不统一时,就文中的某章某段某个情节再一起读,无形中母女的关系渐渐融洽。尤其是读完后的某一天,女儿扑进我的怀中,向我真诚的道歉,说自己真正懂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对我说,平常桑桑调皮恶作剧,经常挨爸爸桑乔训斥甚至责罚,然而在生病后爸爸却不辞辛苦远去他乡背着他寻访“名医”,她看到了桑乔的内心的焦虑,内心的忧愁,她更体会到了桑乔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由此她想到了作为她妈妈的我。在邱二爷去世后,她却不计前嫌,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杜小康,在家庭破产的情况下,如何帮助父亲放鸭,父病后如何做小买卖帮助家里等。由此她想到了自己,我心中的忧虑终于解除了,女儿理解了“爱”,她理解了作为妈妈我对她的一片爱心。亲子阅读就像朝露,滋润着我们母女的心灵,使我们的心越走越近。此后当我们共同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交流书中的内容时,我发现女儿说出来的话让我很惊奇,很多的东西是我没有想到的,而且对于书中的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了,我会鼓励她大胆的说出或者写出自己的想法,和她交换见解,我们一同沉醉于书中,梦着书中人物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青铜葵花》去年我已读过,但为了陪女儿,我再次捧起了它,快乐的阅读之旅,洒下我们一路的欢声笑语。“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会让孩子更有效充分吸收书本中的有益知识,增强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习如何理事。
以书为媒,以阅读为平台,搭建父母子女间沟通的桥梁,这是我亲子阅读最大的收获。一本书,一条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搭载上这条船,走遍世界,以书为侣,亲子共读,扬帆远航。
亲子共读读后感(范文模版) 篇4
临近六一儿童节之际,在儿子的热切要求下为他购买了他喜欢看的课外读物 《查理九世》。书本到手就被封面的悬疑画面所吸引,我也大致了解了儿子为什么喜欢看这个系列的书。这也是探险类的书籍,男孩子都喜欢看。
在一个阳光明美的午后,怀着好奇的心情也跟儿子一同观看这本书。《查理九世》。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男孩子-------墨多多。其实他的名字叫“墨小侠”。因为他的问题特别多,所以人家都叫他“问题多多”或“墨多多”。他以前是一个一遇到难题就会害怕的男孩子。可当他和他的小狗“查理九世”、扶幽、胡沙、尧婷婷一起去世界各地冒险的时候,他却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冷静的孩子。
在书本中,几个小伙伴与“绅士狗”---“查理九世”在一起患难与共,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们的每一段经历都有无数的谜团等着我们去解开。他们在旅途中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可最后缺总能化险为夷。整套书籍有22本,每本说一个故事。故事情结扣人心弦,维佳看的都放不下来。我和他一同翻看也被那故事情结吸引了。一边看一边跟维佳讲解故事主人公的勇敢和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这同时也给了他一定的启发。作为家长也非常高兴孩子能够认真的去看一本书,书本中传达给孩子一些我们平时没法教导的东西,书本让孩子能够通过主人公发生的事更深切体会到一些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书本里的那群孩子是多么天真可
爱,那只名叫“查理”的小狗又是多么的聪明机智。从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那么就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这样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5)班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5
多年来养成了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习惯。一来我本人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阅读,二来以为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会产生很多共同语言,说说书中人物的性格、说说他喜欢的主人公处事方法对与错。当然想获得他的信任,想成为他无话不谈的朋友也是目的之一吧。20xx年初为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要看完儿子一本一本从书店买回家的全套《哈利、波特》。要知道这些价格不菲的书全是他表现良好挣来的。我不得不坦率地说当时自己是硬着头皮强迫这样去做。可是那天一旦捧起,即被JK、罗琳女士吸引,感动。《哈利、波特》这本书让我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很多个深夜里我还在灯下捧读它。在工作之余认真为此书作笔记。热热闹闹的魔法世界当然不是吸引成人的地方。做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尤其是一个十岁男孩儿的妈妈,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迷茫、困惑,一个男孩儿要长成一个优秀的男人,一个敢于担负的`男人是要经历磨练。
失去双亲的小哈利让我庆幸自己和爱人还健在着,也庆幸自己的孩子生活中不少爱、不少关怀。拥有友情的哈利让我不断和孩子交流他在学校是否有因为他难过而难过,因为他快乐而快乐的朋友?如果有,我祝贺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那我会鼓励他像哈利那样做人、处事,朋友就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不去主动交朋友,也会有同学愿意在他身旁。在魔法学校的很多年里,哈利处在一个受坏同学的调衅、不得不面对老师的误解、被仇恨包围甚至被魔鬼追杀这样一个逆境里,我告诉我的孩子,这就是生活。很多时候父母老师会尽所能为他创造一个无污染、相对安全的环境,比如爸爸会主动减少抽烟的次数,会因为他的在场主动避开去阳台上抽烟。比如学校会加强防守以防坏人伤害同学们幼小的生命。但到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很多无奈要他自己去面对,去解决,去担负。这就要求我的孩子要像哈利那样从小就做个有勇气、有智谋、敢于正视困难的男孩子。
亲子共读主题活动家长读后感 篇6
亲子共读主题活动家长读后感
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为配合学校组织的这项课外作业,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与儿子共同读完了一本《快乐男孩的故事》儿童文学作品,感触很深。
刚开始,小孩对读书很不感兴趣。因为有很多字词都不认识,尽管有拼音注释,但对于拼音都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读书实在是很困难。起初不得不边教拼音边读书,前几个故事基本是由我读完的。但慢慢的儿子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书中故事讲述什么事善良,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智慧,书中语言通俗优美,内容简洁洗练,插画鲜亮生动。通过观看书中的插图,儿子开始询问这个图是什么意思,那个图的人物又在做什么等问题。
渐渐地儿子对读书产生了一点兴趣。对我印象很深的是读完《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后,他开始尝试着自己读书。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开始边读拼音边认字,但一个故事读下来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且不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得不在读一遍,讲述故事的内容给儿子听,通过讲述故事内容来吸引儿子对读书的兴趣。
慢慢地经过锻炼,儿子对拼音和生字也认识得越来越多,读书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学到了新的生字,对拼音有所掌握,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孩子。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浓郁了,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让我与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绪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家长的我能有这些领悟,还要衷心感谢学校,老是的用心良苦开展这样的“亲子共读”活动,你们不止给予了孩子们的关爱,而为我们家长增长教育儿子知识搭建了平台。
亲子共读主题活动家长读后感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
亲子共读征文家长
女儿、侄女今年都9岁,就读于盐城市第二小学二(6)班。
去年入学后,班级语文学科范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完成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的阅读任务。
范老师还精心编制了阅读书目,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分批推荐给我们。
亲近文学让人优秀,崇尚阅读是人生大事,老师的良苦用心与我们不谋而合。
游历名山大川,塑造自我心灵;阅览人世铅华,读书促进做人。
因此,我给女儿取名“阅雯(文)”。
自然,看着老师的推荐书目,我们如获至宝。
或许是好奇心的驱使,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两个孩子一写好作业就缠着我给她们读书,我当然乐此不彼。
阅读成了我和孩子们的第二道晚餐。
我们如此如醉,深深沉浸于皮诺曹的一次次的冒险中:揪心于它的冒险,快乐着它的安然。
读到精彩之处,我还模仿皮诺曹的腔调,尽情演上一段。
当领略《时代广场的蟋蟀》时,两个孩子一会儿是听众,像兔子般竖起耳朵,虔诚地听着;一会儿又自告奋勇,扮演起蟋蟀柴斯特和小猫亨利,甚至还为角色争抢不休。
此时的家俨然一个活脱脱的动物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的好奇心不断降温。
加之自己白天工作繁杂费神,每晚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晚饭过后已经不想多动一下。
然而,听着他们断断续续屡屡读错的字音,心中的负罪感油然而起。
毕竟才一年级,初识拼音,不能运用自如。
即使顺着拼音念,囫囵吞枣,也言不达意,故事索然寡味可想而知了。
于是,待我稍许休息,还是我读,她们听。
这样,《夏洛的网》又在小小书房里继续编织,小猪威尔伯的欢声笑语又在孩子们心中荡漾开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读完了7本故事。
茶余饭后,我提起某个章节,侄女和女儿凭着记忆都能“口落悬河”。
偶尔我故意说错一个细节,她们会和我争得面红耳赤。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孩子的言语能力大有长进,我为范老师的引领深感谢意,也为自己和两个孩子的坚持不懈暗自欣慰。
当然,最令我欣喜的不止于此。
原本,两个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卡通画、动画片、奥特曼、零食儿等等。
而今,多数晚上,我们三人都会捧起书,伴随着淡淡的书香,陶醉在故事的精彩中。
两个女儿从我的朗读里认识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想象出马加洛的善良美丽、赞美着开朗乐观的小豆豆把握命运的钥匙……我呢,从她们的口中,了解到课堂上她们如何积极发言、课后怎样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学校里老师多么地呵护关爱她们……阅读之美更近了,父女之情更亲了,我们的约会更快乐了。
每天中午回家,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傍晚下班,琅琅的书声正荡漾在我耳畔。
亲子共读心得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共读有感
每当我家那个小灵精独自一人在房间里默默看书,做作业时,我只要有空就会悄悄的溜进她的房间,在书柜里拿一本书看起来。这样看起来,我们都在认真学习样。其实我是想给娃树个榜样。如果我们其他家庭成员,看的看电视,上的上网,想打牌的去打牌,她会安心在家学习吗?为了给她们一个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必要时要把爱好放一边。
在这几年陪着孩子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许多小问题。从孩子才上一年级起,我担心她跟不上学习,什么都管着她学习,到现在的慢慢放手。让孩子去认识和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偶尔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了解到她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什么是她喜欢的,爱好的,什么是她讨厌的和不愿意接受的。有时孩子题出的问题令我抓狂。与其说如何教育孩子,还不如说,她们有时也是我们家长的老师,还教会了我们许多没见识过的新知识。
有一次,小家伙放学回家,情绪不对,不高兴呀。或许她今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小矛盾,或许今天考试了题没做起……看见她无精打采的坐那做作业,我就想了个办法,在书柜上找了本《幽默与笑话》,坐她旁边读起来,读到特搞笑的我就哈哈笑起来。小家伙,没一会儿就被我逗乐了。心情好了,作业也认真完成了。后来自愿告诉我今天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这比我去问她有用多了。
在这期开学那天,我想给小家伙个惊喜,去书店给娃挑选了几套书送给她,其目的是鼓励她多看,多学,长长见识。其中有套《森林报》被我买重了,我又只好带着小家伙去书店去换她喜爱的了。在换书过程中,我又发现个新问题,嘿,小东西,现在买东西不像小时候看个封面就要叫着买,现在看得可仔细了。她会选什么类型,作者是谁,内容是不是她现在可以看的,再决定买。看起来比我在行多了。当时我还挺惊讶的,我的小灵精又有进步了,好像又长大了,变得比以前更懂事了。心中突然多了一点小感动。
亲子共读共读有感 篇7
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这次亲子共读让我感触万千,让我受益颇多,同时也对我的女儿有着一种歉意。
说实话,我的女儿一直是比较喜欢阅读的,很多的课外阅读书籍都会深深地吸引住她,让她一遍遍的津津有味的阅读。还经常模仿文中的小主人翁向我们家长交流,她希望我们家长也能进入那充满童话幻境的故事中,和她一起达到书中所描述的故事实现在现实中。可是我和孩子妈妈有时总是以一种不厌烦的姿态和语气对她说:“怎么总是看这些书,多点时间去看你的语文和数学书不行吗?”唉,想起女儿当时的那种失落的表情现在心里难受极了。其实我们扪心自问,当时那样回拒女儿,一方面是想她多些时间看教学书籍;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我们家长以自身工作和生活等原因为借口对孩子的童真的一种摧毁呢?
类似这样的事件回想起来很多,比如孩子时常会问起她所阅读的书籍中一些人物,我能回答得上的不多,好比马小跳,海尔兄弟,小豆豆啊等,说起这些小人物我觉得茫然。
从去年开始我就尽量的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去阅读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比如《三字经》《弟子规》《马小跳》《格林童话》等,逐渐的我似乎也进入了角色,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童真的场景和充满天真的字词,不由得我也回想到了我的童年。相对照女儿如今的童年,我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自己童年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啊!为什么现在不多陪我的女儿一起去读更多的书籍感呢?为什么不让女儿从中得到更多的童趣学到更多的知识领悟到更多的道理呢?
和女儿共读,我发现自己原来朗朗上口的一些诗词,如今有些记忆模糊了,文字所寓意的意思有时也不能随口而出。比如和女儿共读的《弟子规》吧,每一句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心里明白可是在女儿面前却不能言表清楚,于是我就和女儿一起去思考分析,去引导女儿领悟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所要说明的道理。每当一句诗词我和女儿共识的时候,女儿那天真灿烂的笑脸和那句:哈哈!我明白了!让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同时感觉到自己的脸上似乎有些暗暗地发烫:多么育人育德的话语啊,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的会做到或者努力的去做到,却是要我们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啊!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语重心长的对女儿说:“蕊蕊,读懂这些道理需要我们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到啊”女儿睁着大大的眼睛甜甜的半懂不懂的脆脆的回答我:“嗯,我会的,老师也是这样对我们说,爸爸你真棒,你和我们老师说的话都是一样的啊!”看着女儿这副天真无邪的表情,听着孩子这童趣妙然的话语,我的心都醉了!
是啊,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父母和老师就是孩子的左右翅膀,孩子能否飞得更高更平稳就看一双翅膀配合得好不好了。亲子共读其实不也是一个老师和家长配合得平台吗?
亲子共读让我这个读书没万卷,下笔易走神的爸爸也啰嗦的感叹出此一番啊!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和我一样的对此有着各自的感悟同样的感触只是难以尽述!
亲子共读,读有所感!
亲子共读,读有所乐!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全书采取日记体形式,生动地描述了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课堂内外生活。日记从10月份开学第一天开始,至第二年7月份结束,共计一百多篇,这一百多篇日记,记录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感人的小故事,叙述了国家民族之爱,亲子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谊,不仅表现了高尚纯真的人性之爱,而且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去爱,告诉父母、教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爱。全书把爱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这次亲子共读活动中,我和陈毓读过之后,我们深有体会。这么天真的孩子,他却让我们在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我们读到《我的妈妈》这则日记时,我想起了发生在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件事:有一次,上学的时间到了,天还下着大雨,走在乡村的泥泞小路上很容易摔倒,特别像我这么大的小孩,这时妈妈毫不犹豫的给我拿起书包,背着我赶到学校。其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没有得到妈妈多少教育,但妈妈的高尚品德一直影响着我们。妈妈总是惦记别人,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她总是热心帮助,而且从没听过妈妈一句抱怨。妈妈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别人。从妈妈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好品德。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多么朴素的语言啊。我也是用这句话来教育我的儿子陈毓。正是母亲的教诲,我才有今天的品德;正是母亲的教诲,我才这么自立、自强。我感谢自己有一个好母亲。虽然她没为我们做太多,但她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
爱为教育奠定基础,教育使爱得以升华。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包含了尊敬、同情、诚实、纯洁、无私等最高贵的品质,而如何去爱,如何培养爱,也是一门大的学问。如果你还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希望借鉴《爱的教育》这本书,从爱出发,从《爱的教育》出发。
亲子共读有感
恩仪妈
从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和女儿共同学习,和孩子一起读书,感受故事内容的精彩,词语的优美,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我们一起看过的书有《淘气包马小跳》《中华上下五千年》《稻草人》《夏洛的网》等,我觉得有益的书籍能让孩子知书达理,懂得感恩,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读书也能让我们全家氛围融洽,一起看书,一起讨论,有问题一起提出来,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在书中寻找答案,并握手言和,一家人其乐融融。
陪孩子一起阅读,才发现自己的成人思维,真的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总是发现孩子学得太慢,一个问题有时要讲三四遍,自己急得不得了,但后来静下心来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这些孩子还真不容易,并暗暗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脑中,要保持孩子的童真。至少在陪孩子阅读中我体会到了对孩子要有耐心,用孩子的思维体会孩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孩子一起读书有很多好处,我们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我们和孩子贴得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
亲子共读《战马》 篇8
要和平不要战争
——读《战马》有感
吴蕊言小学三年级学生
战争,可以剥夺所有人的所有东西,包括生命。战争可以把活蹦乱跳的生命变成一具具冰凉的尸体——这就是我读了《战马》这本书之后最真实的感受。
《战马》的主人公是一匹名叫乔伊的马,它的鼻子上有一个白色的十字架,四只蹄子是白色的,其他地方都是枣红色。它是一匹很漂亮的马。可是,这匹漂亮的马却在战争中经历了许多生离死别的磨难。
《战马》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可以让所有像我这样热爱生命、反对战争的人为之哭泣。它让我们懂得了战争的残酷,让我们不想再有战争,让我们想阻止那些挑起战争的人停止战争。
乔伊的主人艾伯特说过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它的那些图案是被泥土盖住了。”是的,要是没有战争,那些那么湿的泥土一定是一亩亩良田。可是,战争来了,良田变成了战壕和沼泽;树木变成了黑色的棍子;一座座美丽的村
庄变成了一片片的废墟;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变成了“万人冢”;我喜欢的艾米丽、托普桑、上尉也长眠在泥土里了。
还有乔伊说的那一段话:“我们打赢了,我听说是这么一回事。可是马尸遍野,还有的马伤势严重。仅这一次战役中,我们就牺牲超过了四分之一的士兵。”更让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就是一扇地狱之门。
看了《战马》之后,我强烈地希望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永远没有战争,永远只有和平,所有的人永远都相亲相爱!
与痛比肩的爱
——观读《战马》有感
妈 妈
这是一本讲述战争残酷和展现人与动物之间非凡之爱的故事。乔伊原本是一匹在乡间干活的漂亮小马,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走上了战火纷飞的一站战场。在战场上,乔伊挨饿受冻、九死一生,经历了重重危险。幸好,尽管战争很残酷,但是乔伊一路走来都有人照顾,并幸免于难,最后,在大家,特别是艾米丽爷爷的帮助下与为专程寻它而参军的主人艾伯特一同回到了故乡。
我和女儿一同读了迈克尔〃莫尔普戈的《战马》,一起观看了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同名电影。
或许,迈克尔〃莫尔普戈创作的《战马》是儿童文学作品,书中展现得更多的是人性的美好的一面。艾伯特、上尉、艾米丽和爷爷、德军士兵对乔伊的照顾和关爱;乔伊和托普桑之间相互扶持的友谊都让我们为之感动。最让我动容的是,托普桑死后,乔伊独自在战场上飞奔,在两军战场之间的“无人区”被铁丝困住,为了这匹神奇地出现在“无人区”的马,英军和德军停止了战争,并各自派出了一名士兵来“营救”它,最后还用猜硬币的方式,友好而和平地决定了乔伊的归宿。而对战争残酷的一面,相对而言呈现得就要弱一些。对第一场战争,书中只用乔伊的话说“我们打赢了,我听说是这么一回事。可是马尸遍野,还有的马伤势严重。仅这一次战役中,我们就牺牲超过了四分之一的士兵。”,对上尉的牺牲,也只用乔伊的话说: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上尉。整本书都用乔伊的眼光去呈现它在战场上经历的、看到的和感受的一切。在乔伊的眼里,没有正义或不正义的一方,没有敌军我方的区别,有的只是对主人、朋友的牵挂和不舍,对枪林弹雨的害怕,对时时刻刻都要面临的死亡的恐惧。
而电影除了呈现人性美好的一面外,对战争残酷的一面展现得更直接更形象。第一场战争场面,遍地是马和士兵的尸体,上尉瞪大眼睛,手持长剑的特写镜头,让女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虽然在书中她已经知道上尉会在战争中“消失”,但是,上尉消失瞬间的镜头鲜活地呈现在她面
前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哭了。乔伊在艾米丽家被德军强行拉走、乔伊在战场上艰难无比地拉炮弹、托普桑无比眷恋地闭上疲惫的眼睛,一个又一个镜头,让女儿一次又一次痛哭,一次又一次扑进我的怀里紧紧搂着我,一次又一次地说:不要,不要,我不要上尉死,不要托普桑死,不要乔伊离开艾米丽。当电影放到乔伊被坦克追赶,在战场上惊恐地四处飞跑,被铁丝网一层层的缠绕,直到最后被无情的铁丝网紧紧的裹着无法动弹的时候,女儿不敢再看下去了,她穿上鞋,躲进卫生间,直到两军派出的士兵成功地解救了乔伊后,她才走出来。因为她害怕电影把乔伊的结局改写了,害怕乔伊和托普桑一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虽然,书和电影的结局都是美好的。战争结束了,美丽的夕阳下乔伊和艾伯特回到了故乡,回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农场。但是,无论是合上书还是看完电影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沉淀的还是那种难言的伤感。那些鲜活地消失在眼前的生命,蹒跚着孤独背影离去的艾米丽的爷爷——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倾其所有买下了乔伊,最后又把它送还给了艾伯特,虽然,艾伯特和乔伊回到了故乡,但是,这个坚强的老人,却注定只能一个人,孤独终老。
亲子共读感悟 篇9
说来惭愧,作为家长,我本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很庆幸的是,我家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平时出门只要去到有书的地方,他拿上一两本书,可以一个人静下来呆上几个小时,一页一页地认认真真地看。作为家长,我可能没有像大多数合格的家长一样,在进学堂之初就很认真地规划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读书,反倒是孩子自己拿出书来,拖着我陪他读。渐渐地,每天睡前读一本绘本成了我们家的必修课,即使是晚睡,这个功课也会照常完成。而且我会说故事名,然后指着字让他一个个地读出来。因为孩子喜欢读书,我们还给他订阅了《巧虎书》、《幼儿智力世界》,《幼儿智力世界》里的走迷宫他很是喜欢。
在我看来,孩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家长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孩子们喜欢家长陪伴着的这种温馨的感觉,在如此环境下,他也觉得读书会变得更有意思。呵呵,其实孩子们从内心上来讲是非常期待和家长一起读书的呢。
现在经常听人讲说,这个时代,孩子们读书,家长们也在跟着一起读书;孩子们在成长,家长们也在跟着一起成长,我觉得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很多我和孩子一起读过的书,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和年龄阶段需要的,很多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但是都非常有深意和寓意,孩子们从中能懂得不少道理,学到不少知识。孩子们很多好习惯的养成跟正确观点的形成,不就是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与肯定吗?而作为陪读的我,也从这些故事中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而我的这些额外收获,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甚至是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技巧都是大有益处的。
古人有云,“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这也足见养成孩子读书习惯的重要性。因为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能提升孩子们的知识面,在书中朦胧体会到大千世界的奇妙,慢慢地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亲子共读有感 篇10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许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期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食,觉可以一日不睡,但是!书不可一日不看!”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正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名著是人类文学中的精华,也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心灵智慧雨露的滋养,获得健康的成长。我读过许多名著,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已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700种,对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笛福也因此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
该书据说是受一名水手的海上探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该书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且还成功的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典型人物。作者赋予了鲁滨逊种种优良的品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小资所应有的一切特征。他写了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经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终于在太平洋上
不幸罹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孤岛上瞬间便几十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曾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鲁滨逊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这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孙同困境对抗的过程,而这些困境又是几乎每个人都曾体会到的:黑暗,饥饿,恐惧,孤独。鲁滨孙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
如果我是他,当船遇到暴风中失事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难和波折,因为我没有自信。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积极自救,因为我没那个能力。
【《穿越记》读后感(亲子共读)】推荐阅读:
《穿越天空的心灵》读后感06-01
《穿越天空的心灵》读后感读书心得07-11
亲子共读孩子读后感07-06
小学亲子共读读后感07-16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08-23
穿越时空隧道旅行记作文08-26
电影《星际穿越》的观后感优秀感悟10-23
顶管穿越07-22
穿越方案07-03
穿越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