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2024-09-2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1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叶城一小刘越镁

一、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则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由事及理的阅读理解思路,以读促思,思中生悟,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体验。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直”“大吃一惊”“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

2、通过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学习对事物乐于观察、乐于思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难点: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本课特点,我开发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课件贯穿始终。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具体形象的感受。从引导学生提问、学习字词到重点段的学习,课件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游戏:听力大考验。要求:根据声音做出相应的动作。

2、师出示课件:播放苍蝇、拨电话、喝水的声音。3、由大雁的声音引出:你们听过大雁的声音吗?这就是大雁的声音。古时候有个人根据这个声音判断出是谁发出的,并且根据这个声音判断出大雁的喜怒哀乐,他就是更羸。

4、师:这个人是不是很牛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更羸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第10课《惊弓之鸟》,学生齐读两遍。【设计意图:游戏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故事,自由读课文,开动你的小脑筋,想想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开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聪明的小朋友,谁来回答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学生回答:更羸和魏王。

【设计意图:读书要原原本本地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精读课文。】

2、谁来介绍一下更羸?学生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3、全班齐读这句话,师问: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4、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更羸是射箭能手?生答:有名。5、师:有名可以换成哪个词?还可以换成我们学过哪个四字词?指名答。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在谈论更羸的同时,我首先从“射箭能手”入手,再从“有名”二字入手,引出重点句的研读,“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更羸这个射箭能手太厉害了,书上是如何说的?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及时评价。

2、谁来读更羸说的话,喜欢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如果把更羸的语气、表情、动作加上就好了。3、师:现在我就是魏王,谁来指着大雁对着我读?喜欢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读,师评价。

4、大家一起指着大雁对着我读,全班齐读更羸的话。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渡:真有这样奇怪的事吗?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请看大屏: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2、师:“信不过”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3、课件出示魏王的话:谁来带着怀疑的语气来读一读魏王的话。指名读,然后再齐读。

4、过渡:有,当然有,不信你瞧好了,更羸是怎么说的?请用笔画下来,指名回答。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过渡:那就试一下吧。(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接着读第五自然段)

2、谁来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价。3、师:谁再来读这段话?指名读。

4、师:这里有一个字“嘣”读(bēng),“嘣”就是弦发出的响声。师边板书边正音,学生跟读。

5、过渡:呦,声音太小了,大雁没听见,所以没掉下来。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个词“嘣的一声”(课件点红)。

6、哎呦,声音这么响,吓我一跳,难怪大雁掉了下来。请大家再来读读这段话。

7、师:这里有两个“直”字,仔细读读意思一样吗?直往上飞的“直”字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根据情况学生可以做做动作。

8、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讲的也是“直往上飞”的意思,请同学们赶快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答,全班齐读这句话。(他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9、师:直掉下来的“直”字是什么意思?指名答。师接着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大雁直往上飞,结果又直掉下来吗?指名回答。

10、师:这两个“直”字的意思一样吗?生答:不一样。我们学习的很多汉字中,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也都不一样。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不仅可以做动作来理解,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11、教师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做动作仔细体会两个“直”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阅读一篇文章,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深入阅读文本。我重点让学生通过“更羸拉弦,大雁受到惊吓,落下来。”接着用动作演示配合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直”字的不同含义。这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学习课文的第六至八自然段。

过渡:真有这样的本事?刚才魏王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这只大雁果然掉了下来。看看魏王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1、(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师:“大吃一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指名答后,师顺势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

3、指名读后,再全班齐读一遍。4、师:我们来想想之前魏王是怎么说的? 5、课件出示魏王的话,生齐读。师:这两个句子,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第一个句子有两个问号,第二个句子有两个感叹号。6、师:你能读出这两个符号的语气吗?生再齐读一遍。7、师:我听出来了,同学们把这两个符号的语气读得非常好,再来读一遍。

师:孩子们,不仅文字会说话,符号也能传情呀!我们在朗读课文时不仅要做到字正音准,标点符号也要仔细琢磨,好好品味。

【设计意图: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人物内心,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而我将这一部分放在学生理解了魏王的话后,就是想以此让更羸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得鲜明做好铺垫,让他们从中得到更深的启示。】

8、过渡:真有这样的本事?我也觉得奇怪,要是别的大雁,更羸也能这样吗?生答:不能。这只大雁是怎么掉下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9、师:更羸这么有本事,大家佩服吗?师生分角色合作朗读课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的第九自然段。

过渡:更羸是怎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想:更羸说了几句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开始吧。

1、师:谁来读第一句?生读后,师问:你读懂了什么?生答后,师及时评价。

2、师:课文的前面更羸也看到了这只大雁,谁找到了这句话?指名读。课件出示(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这句话中,师:更羸看到这只大雁?生:慢慢地飞来。师:更羸听到这只大雁?生:边飞边鸣。再全班齐读。

3、师: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想到......生:想到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师:更羸听到这只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想到......生:想到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像这样的句子,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就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下面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练习一下刚才的句子,赶快试试吧。指回答后,其他学生再齐读一遍。

4、师:更羸分析后得出的推理和结论是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边说边板书:因为更羸根据观察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所以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又因为心里很害怕,所以就拼命往高处飞;又因为拼命往高处飞,所以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又因为伤口又裂开了,所以可怜的大雁就掉了下来。

5、结合板书,师:这就是更羸一步步地分析、推理,最后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从这可以看出更羸是个怎样的人呢?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观察、分析)

6、师生合作读第九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句子,从而感受更羸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达到了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的统一,这样也把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7、师:前面更羸也做了观察,请看大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里有一个词(课件“仔细”点红)“仔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指名学回答,师及时评价。

8、师:更羸这一看可不是随便地看,他这一看就心中有数,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看到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更羸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遇到事情时,我们也要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了这个小故事,你知道“惊弓之鸟”的意思了吗?指名回答后,师归纳总结。

9、师:大家猜想一下,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在飞边边鸣,当它一听到弦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下来,指名回答后,师小结这只可怜的大雁最后不幸成了魏王的盘中餐。

六、拓展延伸。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到现在,人们还再使用它。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类似“惊弓之鸟”的现象呢?请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七、作业。

积累有关“鸟”字的成语。

八、板书: 10 惊弓之鸟

裂开

↗ ∣

高飞 ∣ ↗ ∣

害怕 ∣

↗ ∣

嘣—→弦响 ↓

观察 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2

看样子, 得试试教材快教, 体验体验“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酣畅淋漓。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教学为例, 我们确立了“ 描其形, 刻其神”的主题教学思路。

首先, 第一篇课文《 燕子》,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课文已能读通。 第一课时两找:一找描绘燕子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二找描写春天的词句, 用横线画出。 任务靶向明确, 学生都能完成。 然后表扬学生, 告诉他们本课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学生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趁热打铁, 老师问“: 大家都可以拿100 分了, 敢不敢挑战120 分的任务? ”大部分学生信心满满, 跃跃欲试。

“ 120 分的任务就是背诵课文第1、3 自然段。 ”话音刚落, 心急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嚷嚷开了, 部分刚开始不想挑战的见无所事事, 最终也纷纷加入了背诵行列。第一课时就如此轻松地上完了, 下课后布置学生“ 画燕子”。 不用担心他们回家后不行动, 因为那是150 分的任务。

第二课时, 首先检查背诵, 表扬学生。 师疑问状, 课文题目叫《 燕子》, 但是为什么描写春天呢? 班上总会有些性急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春天才有燕子。 ”

教师笑而不语, 并不急着告诉答案, 而是话锋一转“: 来, 我想看看大家画的燕子。 ”师巡视, 第一次故意找两个画得一大一小的“ 燕子”, 让学生观察、比较, 说说哪只更像是从课文里走出来的燕子。 经过比较, 他们发现小的燕子比较好看, 符合文中“ 燕子” 可爱的形象。 进而引导学生一起诵读“ 一身 () 的羽毛, 一 () 俊俏轻快的 () , 加上 () , 凑成了……”。

此时, 教师迟疑地问:燕子除了同学们说的“ 可爱“” 乖巧”“ 漂亮”外, 作者笔下的燕子还有个最大的特点, 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 活泼机灵”。 教师表扬, 趁机发问:从同学们画的燕子中, 可以看出燕子的可爱, 那么, 从哪里能看出燕子的活泼、机灵呢?

学生读书、思考、交流, 找到燕子的动态描写, 总结出写景状物“ 描其形, 刻其神”的方法。 当然, 顺便让学生体会了一下情景烘托的妙处, 也就是前面问到的为什么要描写春天。

巧合的是, 本册第二组课文第一篇《 翠鸟》, 前三自然段是对翠鸟的描写, 学习完《 燕子》, 这里顺便把《 翠鸟》 第一课时也提前学习了。 学习任务也相当简单:哪里描其形? 哪里刻其神?

动物如此, 植物呢? 莫不如是。 接下来, 对本册教材中的文章作了适当调整, 即先上 《 荷花》, 古诗放在后面学。 有了前面的铺垫, 《 荷花》的学习变得简单轻松起来。 仍然是找:如何描其形?如何刻其神?当然, 背诵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学习, 貌似难点也变得不难了。

这里教师横生了一个小环节, 那就是让学生分天背诵高尔基的《 海燕》, 一天背2~3 节。 居然有家长说自己都想背, 还有家长亲自诵读示范并录像, 这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 古诗两首》, 学生既然已经体会了《 荷花》神奇的想象, 拟人之类的手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 该放手了, 一天一首, 家里诵读, 大声读注释, 能找到译文的读译文, 背诵古诗。 真令人难以置信, 一下子省了两课时。

多出来的时间做什么, 做个类似“ 主题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让学生找找之前学过的写景状物的文章, 分析分析哪里“ 描其形”, 哪里“ 刻其神”? 或者预习一下后面要学的 《 猫》《 白鹅》, 未尝不可。 再动手学以致用, 写写自己的家乡。

至于略读课文《 珍珠泉》, 则采用课内略读课外拓展的策略。将二年级《 泉水》, 老舍的《 趵突泉》和《 珍珠泉》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 形”之不同“, 神”之各异。 课堂只闻读书声, 未闻孩子捣蛋贪玩音。

第一组课文就这样“ 快走踏清秋”的学完了。 回头想想, 好像保底的任务也完成了, 顺便还来了两次“ 突袭”。 最让人惊喜之处, 在于没有了之前的那种“ 纠缠不休”, 课堂顺畅多了。

当然, 要保证快教的效果, 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充分的预习

三年级, 给家长、孩子们提出的预习要求是:

( 1) 给生字注音。 这是为了避免学生将两年学的拼音还给老师, 以加强巩固。

( 2) 在文中圈出生字词。 之所以不再要求学生写生字, 一是节省时间让学生读书;二是根据以往经验, 写字的多少跟记住多少不成正比。 既然这样, 不如在读书中多认字。

( 3)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这样的要求, 可能许多人会诧异, 不是默读的效果好吗? 默读的确有益于人的思维, 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更多的是借机偷懒装样子。

2.精准的解读

课堂快教起来, 老师需要具备一针见血、 一剑封喉的功力, 这需要老师见课文之所见, 见作者之所见, 见编者之所见, 见读者及学生之所见。

3.精准的提炼

一组课文的快教, 取决于教师对单元的整体构想。 如果能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则教师自然如快刀斩乱麻般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4.无穷的拓展

为什么不说合适的拓展而说无穷的拓展, 意思是提醒大家快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因此, 要尽可能地突围教材, 尽可能地拓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3

《2011版义务教育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们能说出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使学生对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C 部分的Story time,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 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1.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

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已知起点

(1)话题方面: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动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动物介绍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

(2)知识方面: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

(3)技能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在视听时抓住细节信息。

(4)态度方面:

多数学生喜爱并重视英语。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4)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2. 语言技能目标

(1)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2)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3)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演:能为故事配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 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二)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 Free talk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日常会话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好课前预热。

2. Lets chant(播放三年级上册第39页的歌谣)

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导入,为学生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3. Puzzle

为学生们讲述“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从而引出单词apple, nine, ice, milk, arm, leg,并让学生们根据图片所代表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核心词:animal。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 核心词的引出,使师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 目标词汇的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类名称。笔者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设计意图:将小动物的名称呈现于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同数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故事中的目标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2.真实情境的创设,对已知语言进行有效复习

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帮助学生们复习第三单元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为”故事中”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故事主要人物的巧妙引入

巧妙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故事中”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动物bear引出Zoom,再由Zoom引出Story time,这样的设计很轻松的由“故事前”过渡到了“故事中”。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

4. 故事文本的呈现

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1)问题的呈现

Question: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story? (Except Zoom and Zip)

(2)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看动画,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先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们更积极的熟悉故事内容,进行思考。

(3)问题的升华

Does Zoom know all the animal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

(4)再观动画,完成目标词汇的输入

让学生们带着第二个问题,再次观看故事动画,并由此问题的呈现,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功能性语言的使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帮助学生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并在适当时运用句型:Its … It has …来帮助学生熟悉动物的体态特征,在形貌相似的动物之间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做动作,如:Act like a gorilla. /Act like a monkey…

设计意图:此部分的设计突出了英语课堂的特色,让学生们愿说、敢说、并有内容可说。给学生足够语言可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Step3. Practice

1. 认读单词比赛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词汇认读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认读能力。于是笔者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此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故事中出现的八种动物单词的记忆。激烈的音乐,从听觉上调动了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快速出现的动物图片,在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迅速认读单词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在故事文本的处理上,笔者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地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 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进行配音。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 4. Production

Group Work

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了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笔者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Good to know & Homework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2.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1.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 Great! Super! Wonderful! 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

2. 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

3. 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把表现出色的学生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4. 小组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4

1、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远道而来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师生鼓掌。

2、听到了吗?老师们也给了你们掌声。老师猜想他们是在为你们的热情有礼鼓掌,也为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会有出色的表现而鼓掌!

一、导入新课

1、你得到过掌声吗?谁能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掌声告诉大家?

2、你们说得很精彩。我发现在你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或面对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把掌声送给你们,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掌声是世界最美的语言,它具有神奇的魔力,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这是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告诉我的。想知道她的故事吗?(生答)就让我们走进英子,去聆听她的故事。

3、伸出你们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掌声”,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拼音扫除障碍,读准字音。

2、大家和文中的生字宝宝成了好朋友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课件: 小儿麻痹症 忧郁 姿势 骤然间 落下残疾 犹豫 讲述 歧视

3、火车火车就要开了,谁来?

4、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指导“落”的读音,比较“忧郁-犹豫”,学习“痹”“骤”。 “落”在这里读lào,你还知道另外的读音并组词吗? “忧郁-犹豫”:哪个同学的眼睛最亮,能一眼发现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音和字形都有相似之处的词?可它们的读音不一样,字形不一样。“忧”与我们的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你能用它组词吗?生答,师总结:“犹”在古代指一种猿类动物,这种动物行动缓慢,现在你能猜出“犹豫”的意思吗?(生答) 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生答,师总结:“痹”,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疾病,所以是病字头。“田”好像人的头,“一”是腰,竖撇像残疾的腿。所以得过小儿麻痹症的人走路是一瘸一拐的。“骤”拆开是“马”和“聚”,好比一群马儿相聚,飞快奔跑的样子。

5、一起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生齐读。 过渡:学好了生字再来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会读得更流利,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一)忧郁--开朗

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说出英子由忧郁变得开朗(你很用心,能透过文字发现英子的改变)板书:忧郁 开朗

3、从哪里看出现在的英子很开朗?根据回答,出示课件: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是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4、找得很准,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英子的活泼开朗?(游戏说笑)能想象英子和同学们游戏说笑的场面吗?(跳舞)同学们可能会教英子跳什么舞呢?英子跳得怎样呢?

5、多阳光的英子啊!来,用朗读告诉大家英子很快乐!齐读。

6、这么快乐、这么开朗、这么热爱生活的英子以前就是这样吗?生答,出示课件: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7、这段话让你最有感触的词语是什么?(默默地)英子为什么默默无语?她在想什么呢?(早早地、最后)她早早地来,又最后一个离开,这是为什么?走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平常的事啊!英子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样子,是一天两天吗?(不是)你怎样看出来的?(总是、又总是)

8、透过这两句话,透过这些打动你们的词,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来,请你读出英子的孤独;请你读出英子的伤心;请你读出英子的自卑。(个别读)

9、同学们的体验多么丰富啊,请带着丰富的体验来读这段话!齐读。

10、这样难过、孤独、痛苦、忧郁的英子是怎样变得开朗呢?板书--- 过渡:默读2、3段,让我们轻轻地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去经历她的心路历程。

(二)体验掌声

1、一天,开故事会了,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时,英子当时怎样做的?根据回答,出示课件: 英子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2、她愿意上台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她不大愿意上台?(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

3、现在大家就是英子,请你告诉我你的心里话。 英子,你在犹豫什么? 英子,你为什么慢吞吞地站起来? 英子,你的眼圈儿怎么红了?

4、谢谢你们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为难的英子,一个痛苦的英子,一个无奈的英子。请女同学来读这句话。(评价)

5、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请注意,她是怎样走上讲台的?(一摇一晃)同学们嘲笑她了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6、生答,出示课件: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7、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8、让我们用朗读告诉英子我们的真情,男同学读。

9、是的,英子一定听懂了我们掌声中的话语。掌声里,她的泪水流了下来。这是伤心的泪水吗?是害怕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激动)

10、出示课件: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11、谁在讲故事?谁的普通话说得很好?谁的声音那么动听?

12、英子,就是那个曾经默默坐在教室一角的英子,女生读--;就是那个早早来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英子,男生读--

13、如果此时大家在现场,你将怎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师生齐鼓掌)这时,你想要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表扬、欣赏、赞赏)

14、英子的同学与大家有着相同的心声,出示课件: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5、掌声里,英子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一摇一晃走下了讲台。你能想象英子当时的内心感受吗?生答(自信、开心)

16、同样的路,同样的姿势,却走出了不一样的心情,一切都因为?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掌声!齐读课件: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升华情感

1、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了英子的生活。几年后,上了中学的英子来信了。出示课件: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谁读?

3、英子告诉我们,是什么给她极大的鼓励?是什么使她鼓起勇气?是什么让她微笑着面对生活?

4、掌声让英子刻骨铭心,英子感谢这掌声,珍惜这掌声!把英子的感激之情化作我们的朗读,告诉在场所有的人!齐读。

5、孩子们,掌声是什么?学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心里都有了答案。拿起我们的笔写一写吧!

6、生交流。

四、延伸总结

1、生活中,像英子一样遭受不幸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大家的掌声,大家的关爱,他们创造了奇迹。

2、播放课件画面,配乐介绍。

3、课件画面集中在起,小结:

一次发自内心的掌声,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热情的拥抱,都能传递爱的音符。来,伸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学会用掌声表达爱,让生命因爱更加精彩!(师生鼓掌) .

教案配套课件见:/xiao/89620.htm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5

颍上县城关二小:李铮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语境中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呼吁”等词语的意思;读懂第二节中写燕子濒临死亡原因的句子。

2. 联系上下文说清政府“呼吁”的具体内容;能体会作者按“先总写在具体”的写法来描述人们救护燕子的过程;感受瑞士人民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然流畅,语速适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理解“专列”,引入故事。

1. 揭示课题,理解意思。

板书课题,理解“专列”,了解课题意思。

2. 学习第一节,重点理解“特殊”。

(1 )出示第1、2句,指导读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用找近、反义词的方法理解句中 “特殊”一词的意思。

(3)因为人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所以让人心生疑问。

出示句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跋涉,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指导读好问句。(了解了“专列”的含义,给学生留下了质疑,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为什么用专列送燕子?读课文整体感知,按要求找到对应的小节。(出示表格)

2. 交流校对。感知课文将结果分两部分写的特殊写法。

三. 抓关键词,读懂句、段,感知写法。

1.抓“麻烦”一词,了解事情起因理清第2节中句子关系。

(1) 为什么要启动燕子专列救助燕子呢?读第2节,划出具体原因。

(2) 读句找原因,理解词语,理清句子间的关系。

原因一:长途跋涉

引导了解“跋”与“涉”的字义,理解“长途跋涉”一词的意思,感受燕子迁徙路途的艰辛。

板书:累

原因二--饥寒交迫

联系上下文,引导了解燕子“饥”与“寒”的原因。

板书:气温骤降 几乎…….

指导书写:骤

(3) 理解词语:濒临死亡;朗读句子,体会燕子遇到的种种麻烦。

(4) 圈划关键词“麻烦”,引读第2节,了解这一小节就是围绕“麻烦”一词,写清楚了故事的起因。

3. 抓“呼吁”一词,结合语境想象“政府呼吁”场景,练习表达。

(1) 怎样救助燕子,将散落四处的燕子送到专列上呢?

板书:政府呼吁

(2)组织讨论广播台向居民发出呼吁,要说清楚哪些内容?

生交流,师帮助梳理,引导理解“呼吁”一词的意思。

(3 )指导学生根据填空说清呼吁的内容,语句连贯。

各位听众,请注意!现在想你播报一则紧急消息:由于--,请大家--。【这样设计有机地将前后文的学习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同桌互相练习。

四. 总结,布置作业。

1. 小结。

2. 布置作业

(1) 抄写、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将“政府呼吁”的相关内容写清楚。

五.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长途跋涉(累) 政府呼吁

濒临死亡 人们寻找

饥寒交迫(气温骤降 几乎……) 专列启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6

1.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和好如初。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防御、毕竟、不料”等词语,会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及内心的感受,以及父亲的话。【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再处理,今天你们也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

2、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意大利学生身上的──“争吵”吧(板书课题)。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质疑导向

齐读课题→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问?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①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

②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

③结果怎样?父亲对这件事满意不满意?

2、学生自读。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五、先学后教,明白争吵的原因

1、出示目标:自己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在书上画上不同的记号。

2、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蒂吗?

3、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1)、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了吗?

(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这样的心里就是嫉妒心理。同学们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4)、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5)、“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板书:报复)

(6)、“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

(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8)、老师总结危害: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9)、克莱蒂的恼怒使他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蒂,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0)、学生自由发言。

(11)教师总结: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4、分角色朗读1——4小节,注意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六、课堂小结,当堂练习

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是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方的人。

七、课堂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提示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 探究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小结提出本节课目标:

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第二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走入争吵现场、背后,找到自己还未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3、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出示:阅读提示:找找“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句子,并想想你从感受到了什么,用

一、两个词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4、指名交流

(1)请同学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2)随机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3)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4)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5)感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6)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7)交流读后感想,学习升华

①完整地朗读课文。

②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拓展学习

1、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2、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和别人争吵过吗,你觉得该怎么对待“争吵”?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

4、5题

五、作业

1自己和同伴间发生过争吵吗?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争吵,写清楚争吵是如何化解的,自己的感受。

2、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设计】

15.争吵

争吵 争吵后

↙↘

我 克莱谛 重归于好

故意 报复 不小心 微笑

火 骂 气 缩

宽容待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7

2.运用诗句积累、资料交流、说话练习等形式感受月亮的神秘,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3.激发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学习重点:

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感受月亮的神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明月图)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望着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2.皎洁的月光引起了小朋友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古代的诗人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怀,写下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诗句。来吟诵一下你课前收集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吧!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来读一读。

3.多么动人的诗句,多么美丽的月亮!(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指名读。“遐想”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来理解吗?找近义词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一样,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对于月亮,人们充满了好奇。齐读第一段。

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月球之谜》。“之”是什么意思?“谜”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在书上标一标: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反馈:说一说有哪些月球之谜。

3.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受“奇异”

1.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终于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默读第2段,划出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2.读句子,说一说:月球上有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补充资料,认识环形山。

4.月球上没有美丽的嫦娥,没有洁白的玉兔,和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是怎样的景色吗?如果你是登上月球的那个宇航员,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

大家好!我登上月球后,看见这里的天空____________,表面却____________。我的周围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我没看到____________,没发现____________。在我看来,月球是____________。

5.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关于月球的资料,现在请你做一次整理,选择你认为最奇异的一点一会儿再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交流。

小组内交流关于月球的资料,组长组织好发言顺序,要求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全班交流。听了同伴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并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难点与关键

1. 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写有两份账单的小黑板。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去干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引出“账单”(板书),让学生书写“账单”。师讲解“帐”(我们的祖先曾用“贝”作钱,所以“账”和钱有关)

2.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我充分利用题目利用题目中“账”的偏旁来了解字义,同时也为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迅速抓住了文眼。)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了解大意

A.当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你的问题自学课文

补充:

1,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检查反馈

(第二学时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为刚开始学习说课文主要内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所以教我把这项任务分解成两步: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你的问题自学课文。1,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是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品读第一份账单

1.有一个小男孩,他不光见过账单,他还会写账单,他多聪明呀,一起看看他的账单吧。(出示第一份账单)

1、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账单,找出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读彼得的账单,思考:从这份账单中看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3、既然彼得这么听话为什么给妈妈开出这样一份账单?

4、自由的有感情的读这份账单

三.品读第二份账单(重点部分)

1. 当彼得的愿望实现时,他的心里美吗?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示第二份账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出示第二份账单,学生自由读妈妈的账单

3、对比两份账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结合自己的经历想一想,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补充:《母亲的价格》片段

6、既然母亲的工资可以和公司的大总裁相比,那妈妈的账单上为社么写“0芬尼”呢?妈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

7、最后师生合作饱含深情的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

(选取了课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把两份账单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先让学生读读两份账单,想想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细读,发现彼得为妈妈做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都是要花很多心血,而且一做就是十年。有了这个基础,再来探讨妈妈既然做了那么多事,而且一做就是十年,为什么要在账单上写0芬尼呢?对比读账单是让学生感受妈妈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四、图文结合,提升情感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彼得羞愧万分的话吗?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彼得羞愧万分?有感情的读

3.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通过前面对两份账单的深入解读与比较,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定会掀起许多波澜,他们也许会被文中妈妈的无私奉献所感动,也许会为小彼得不懂事的行为而羞愧,也许会想起了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当学生内心充满情感积淀时,我适时把小彼得“请”到了学生面前,让他们倾吐心声。此时学生简单的话语,体现出他们对金钱和亲情的价值有了正确的判断。)

4.说说你们帮妈妈干过什么?

5、写一段自己最想对妈妈说得话

6.播放歌曲《母亲》。

(在学生感受了彼得妈妈对彼得的爱之后,再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写出自己写出自己最想对妈妈说得话。把从课文中体验到的母爱与学生的生活勾连起来,让学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母爱无私、无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9

楚雄市北浦小学

甘清梅

《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义深远,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

本篇课文循循善诱,饱含哲理,字里行间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课文脉络清晰:先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的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我引导学生用心看、仔细找、反复读、大胆说。通过直观看杨桃图片、杨桃实物;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反复朗读关键语句段落,感悟文本,大胆交流练说,联系实际表达见解想法。在分析重点段落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换位体会,亲身体验,升华感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教学重难点: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这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夸父追日。(指名读,齐读。)

3、质疑课题:夸父是谁?为何追日(追赶太阳)怎么追?最后追到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章。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波浪线把能解答三个问题的有关语句画下来。

2、交流画好的句子。(顺便检查画的是否准确,读得是否准确、通顺。随即指导读词“虞渊”“瀚海”“渭河”“颓然”。)

为什么追?——每天夜里,……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为什么?)怎么追?——于是夸父拿着手杖……夸父就追到了 追到了没有?——第三节、第四节有关语句。

3、能不能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连起来回答这三个问题?(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段,感受夸父追日的强大精神之柱

1、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段,划出句子。2、交流:

课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⑴指名读。

⑵引读:

师:是呀,夸父对光明是那么的渴望,当夜幕降临,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阳,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⑶同学们,来吧!让我们一起读出夸父的心声,呼出他对光明的渴望? 生齐读:“我不喜欢……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⑷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 课件出示:我看到了一个()的夸父。(勇敢向往光明)

四、品读第2~5段

过渡:是呀,在字里行间,我们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动了,更被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让我们再次随着这些神奇的语言文字走进故事2~5节。

1、默读2~5节,边读边思考夸父还神在哪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划出有关句子。2、交流句子一:

课件出示:“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跑步速度快)

⑵抓“一眨眼”“像风似的奔跑”体会夸父速度快:

爸爸的汽车在告诉公路上行驶,如果以每小时100公里来计算,两千公里得开多少小时。(20小时)

整整要开20小时,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吧。⑶还有哪里看出夸父跑得快。(像风似的奔跑)

⑷此时,所有的感受只在一个“读”,来,一起读出夸父跑步的速度。⑸创设情境:

夸父,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这么急? 预设:因为太阳就要落山了。

3、是呀,因为夸父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个目标:

课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生齐读)

4、不知不觉中,一个“神”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头,夸父还“神”在哪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

⑵拓展黄河、渭河资料,抓关键词“霎时间”体会夸父之渴。⑶指导读。

5、是呀,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顾疲惫去追赶太阳,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支撑着他。

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的夸父。6、夸父还“神”哪里?

出示:“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塞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⑴指名读,夸父遗憾什么?

(没有追到太阳、没有把光明留住。)

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望都化作这最后的奋力“一抛”上,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

(这一抛,抛出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这一抛,还抛出了鲜美的桃子。)⑶引导:孩子们,传说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个首领,这个部落特别奇怪。一年中只有两个月,天上是有太阳,其余的十个月,人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夸父是那么想把太阳留住。那么这一抛,夸父还想抛出什么?(根据生回答板书:希望、光明……)⑷指名读。

⑸难怪大地和山河在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连太阳也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送给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让我们带着满心的敬意读读夸父的最后一瞬间。(齐读)

⑹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一抛还抛出了什么? 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的夸父。7、练笔升华:夸父,我想对你说……

写一两句话,佩服夸父的决心及毅力、还有做事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永远秉持着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艰难的精神;追求光和热,锲而不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生命不息,追赶不止;学习上也应该有夸父不断追赶的精神,使自己不断进步。

五、拓展延伸

《夸父追日》这则神话故事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想学看看这本书中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吗?

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读一读,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古文的意思。探讨: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夸父是一个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气魄非凡、为理想勇于追求,有献身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英雄人物。

所以,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 这些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六、小结:本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

一起朗读:有一天我也要起程 像夸父一样长跑 追随心中的太阳

旅程寂寞而又漫长 黑暗、混沌并不能使我慌张 瓦砾、荆棘困不住我的步伐 疲累

也不能叫我缴械投降 内心总燃烧着一团火焰 我知道 太阳如启明星般 在前指引我方向

七、板书设计: 32*夸父追日

向往光明

追赶太阳

神奇 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流畅的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通过阅读课文,得到启发,并联系实际生活。【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联系实际生活。【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对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角色帽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么?为什么?

2、那我们以前学习过什么寓语故事么? 参考答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3、大家来说说什么是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寓言是用一个短小生趣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的意思

4、好,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新的故事,第九课《寓言两则》,看看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寓言故事又教会我们什么道理,请大家翻开书34页。

生字词学习

1、现在请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听听那些读音不正确,也检查了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2、让学生现场标注生字词并组词,表扬提前做的同学。

3、齐读一遍生字词。

4、学习多音字“圈”,羊圈(juàn)、圆圈(quān)(板书:圈 juàn、quān,)

5、重点学习难字“窟窿”,书画多,意思是“洞”,使用拆分法学习;读音要注意轻声,齐读一遍。

6、解释“街坊”的意思,也是轻声,点学生读,齐读。

7、解释“盘缠”的意思。

8、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读,全班再齐读一遍生字词。

解题《亡羊补牢》

1、现在我们先学习第一篇寓言《亡羊补牢》。(板书:亡羊补牢)齐读两遍课题。

2、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亡羊补牢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呢?是“死了羊要补好牢房”的意思么?

参考答案:学生会否认,说“亡”是丢失,“牢”是羊圈,意思是说丢了羊才来补羊圈。

整体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亡羊补牢》,加深学生对课文印象。

2、让学生用自己话简单的表述课文内容,点出成语是概括整个寓言故事的精华。

3、观看视频《亡羊补牢》。

4、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个寓言故事。

重点段落学习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参考答案:1-4段讲亡羊,第5段讲补牢。

2、齐读1-4自然段,思考:故事里牧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请同学们在找出文中相关句子。

参考答案:两次。PPT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重复提醒多音字:圈。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因果关系。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4、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养羊的人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羊被狼叼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第一次丢羊)

参考答案:气愤的骂狼等,学生自由表达,没有固定答案。

5、牧羊人丢了羊,街坊是怎么劝告他的?指名读,引导读出劝告的语气。

参考答案“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5、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6、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参考答案: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指导学生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板书:毫不在意)

给这个句子加上“因为„„所以„„”再读一次。

7、老师不明白了,第一次丢羊街坊劝他修羊圈,他为什么没有修?,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参考答案:展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第二次丢羊)(1)指名读第4节

(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让学生想一想。参考答案:因为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参考答案: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9、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参考答案:展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板书:后悔——修羊圈)

10、那么为什么他第二次丢了羊,就去修补了羊圈呢,他又是怎么想? 参考答案:再不修可能要丢第三只羊等,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回答。

5、学了这篇寓言,你想对牧羊人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提高升华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 参考答案:不能。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参考答案: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

参考答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结果——再也没丢)

6、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7、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指出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板书: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8、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总结

学习了这篇寓言,同学们是否跟之前有不同的感受了呢,现在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板书:未为迟也)

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说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述《亡羊补牢》的内容和寓意)

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南辕北辙)

1、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重点段落学习

1、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讨论

1、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

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参考答案:不是车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车上的人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车下的人告诉车上的人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人不明白。)

(同时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

2、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体会寓意

1、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2、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

①分担角色

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课堂延伸

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上一篇:县乡换届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安仁县关于制止耕地抛荒的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