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1
彭阳县第五小学:郑永霞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74页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2、过程与方法: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常用面积单位模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实践经历,探究新知
1、面积的含义。
(1)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桌子有桌子表面,课本有课本的表面,我们的脸面有它的面。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
学生:用手摸脸、桌面、书面,感受物体的表面。教师: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个大?②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练习本的封面比较小。我们就说;练习本的面积比较小。
(2)出示图形:
教师:观察这3个图形,说说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教师: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3)概括面积含义。
教师: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将这两句话合起来,用一句话来表示,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最后归纳面积概念。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
(1)出示一组图形(教材71页图),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2)教师: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我们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叠的方法,我们要学会用其它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面积的大小呢?(方格纸量)小组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学生:第2个面积大,因为它含有15个小方格。而第1个只含有14个小方格。
老师:如果我们不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行不行?如果用统一大小的小圆片行不行?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得出不行?
教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认识。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是 多大呢? 引导学生明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然后要求学生: 第一:打个手势,来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第三: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个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不方便。最好用大一点的面积)。
②平方分米的认识。
教师:比平方厘米打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明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示意图,怎样要求学生做到:
第一,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 学生:不妨边。要用大一点的面积单位。③平方米的认识。
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教师:什么样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刚好是1平方米? 教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要4个人,4双手合围才能做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也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估一估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学生说面积单位时请全班学生打手势来表示大小。
四、巩固加深
课本第74页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2
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能力目标:
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3.情感目标: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相片一张,药盒、树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幼儿园要举行涂色比赛,请你帮帮聪聪小朋友,他该选哪张纸?(出示三张大小不一的纸片),说说你的理由。
2.提问:你所说的“大”是指纸片的什么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物体,请大家看一看放在你们面前的有哪些物体?
(课桌、铅笔盒、课本、练习本、药盒、树叶)
(2)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再摸摸课本、练习本等物体的面。(3)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4)物体都有它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哪是物体的表面?
(5)比一比,课桌和黑板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桌面和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练习本的表面和药盒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你怎么知道的?(板书:观察)(5)(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表面在哪?比一比,哪片叶子的表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重叠)
(6)刚才我们用观察和重叠方法,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2)这些平面封闭图形一样大吗?
(3)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哪部分?(指名学生摸)(4)明确: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3.概括面积含义。
(1)根据板书整理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整理完成面积概念板书)
(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也可以分开解释为: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2)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3)阅读课本概念。4.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发给三名学生每人一个画好格子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对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他们各自手中长方形内的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展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国际上规定这个统一的标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73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完成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①各自比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给下面物体的面积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数学书封面()操场()黑板()教室门()邮票()文具盒()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比划一下)2.先观察、欣赏75页数学游戏:图案设计大赛。
3.课后作业:设计比赛: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五、课堂作业: 1.填空: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教室面积大约是48()书签面积约有60()手帕面积4()球场面积400()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3.选一选。(1)()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①指甲②粉笔盒底面③课本封面④方凳面(2)度量操场的面积应选用()作单位。①平方厘米②平方米③平方分米 4.判断对错。
(1)课桌面的面积约36平方分米。()(2)床的面积约4平方厘米。()(3)方桌的桌面大约有1平方米。()
5.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数一数,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面积 同学们,我们的家里都有电视机吧,想想看,是我们教师里的黑板大还是电视机的屏幕大呢?
二、认识面积的概念
让同学们来分别摸一摸桌子面和椅子面,说出哪个面大?
再来让同学们拿出数学课本和练习本来比一比,说出哪个面大,哪个小?
向同学们提问,桌子的面、黑板的面、书本的面,都是些什么形状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得出结论,都是封闭图形。然后,对面积下定义。
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1拿出两个事前准备好的长方形,老师来示范,比较大小,但是这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用重叠法比较不出大小,怎么办呢?问学生,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老师鼓励学生使用数格比较大小。最后,老师总结方法,得出结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为了测量面积的方便,我们通常选用正方形来表示面积,那么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1)拿出几张事前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大的正方形,分别让同学们去测量它的边长,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让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2)让同学们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想一想生活中身边的哪些物体可以用这个单位去测量的,例如橡皮,指甲,邮票。
(3)再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请同学们站上去,然后得出结论,这些面积单位在生活中常用到,所以是常用的面积单位。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巩固练习
1(苏教版 做做想想 第三题)比较下面四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2(人教版 做一做第二题P74)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2)先在纸上表示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再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人教版 做一做 第二题 P75)先估计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再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北师大版 练一练)第二题 写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格面积是1平方厘米)5(苏教版 练习八)第二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6(北师大版 练习二 第一题)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五、拓展练习
1(北师大版 练一练)
2米=()分米 3分米=()厘米 500厘米=()分米 400分米=()米 22222222
30000米2=()公顷 20分米2=()厘米2 2(北师大版 练习二 第二题)
2米=()厘米
700分米2=()米2 150厘米=()分米 40分米=()米 150厘米=()分米 2米2=()厘米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4
灯塔镇中心小学
叶秋
一、教学目标
(一)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多样性策略,感知用正方形测量、比较的优点。
(三)通过方格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二、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51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准备
课件、油画棒、塑料方格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小正方体、硬币、剪刀、尺子、两片树叶、正方体。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树木、小草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树叶经过昨天一场大雨洗礼之后变得更绿更清新可爱了,于是,我做了两片树叶,可还没来得及涂颜色,想请2个同学做一个涂色的小游戏。看谁涂的又快又均匀,准备好了吗?开始!(生涂)
师问:大家猜猜,谁先涂完?想一想,为什么***先涂完呢? 生:***的树叶大,***的树叶小。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树叶的表面有大有小,树叶的面小,涂的就快,树叶的面大,用的时间就多,非常感谢这两位同学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师:那我们把刚才涂的有大有小的树叶的表面就叫做树叶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二)通过比较、观察、实际操作,初步感知面积的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1)摸一摸,说一说
师: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物体,我们来找一找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好吗?
谁来说一说你摸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比一比
师:数学书和课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摸文具盒的上面,再摸尺子的面,哪个面大呢?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想和你击掌庆祝一下。同学们,观察我们两个人的手掌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手掌面一个大,一个小,老师的手掌面大,学生的手掌面小。
师:老师的手掌面大,你的手掌面小,那是因为老师是大人,你们是小孩,等到你们长大的时候,你们的手掌也许会比老师的还要大。
师:刚才我们看到、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每一个表面都有它确定的大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 大小)
师:接下来,老师想再考考大家,看会不会把你们难倒。准备好了吗?(出示长方体)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师拿一个长方体,你们认识老师手里拿的这个物体吗?(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其中一个面的面积。如果把这个面描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长方形)原来这个面的大小就成了长方形的大小,那长方形的面积在哪里?(长方形表面的大小)这条边线是什么呢?(周长)师撺掉一个边,问:还能找到长方形的面积吗?(不能)为什么?(它不是封闭图形)那什么样的图形才有面积呢?(封闭图形)
(2)画一画。同学们在纸上用尺子画一个图形,画好后用彩笔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展示。涂好的是它的面积,但那条边线是什么?(周长)
(3)电脑博士也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2、3)看画面上有什么?这些图形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师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全班齐读意义。(4)接下来要考考大家,看看咱们班的同学谁是最棒的!下面哪些图形有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4)
3.探究比较物体表面大小的方法(1)比较大小相差悬殊的两个图形。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面积的含义,看!(出示课件5)这2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那个面积小呢?
生:左大,右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结:对,我们在比较差别较大的面积的大小的时候,用眼睛看就可以确定大小。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还真不错,下面老师还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动手能力。大家有信心吗?(有)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6)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生:正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小。生:一样大。
师:噢,现在有三种答案了,那么到底谁猜的对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比一比。
师:好,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币、小正方形、塑料片和尺子,动手比一比。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比之前呢,要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小组用什么方法比较?然后再选择方法和材料比一比。(学生讨论后动手操作)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1:我们组是用剪拼的办法来比的。演示操作过程。师:真棒!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师:请你们组来汇报。
生2:我们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我发现长方形里面能摆8个硬币,正方形里面能摆9个硬币。所以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我发现两个硬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师:所以,用摆硬币这种方法呢,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师,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生:我们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长方形中有8个格子,正方形中有9个格子,所以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种方法,与刚才的摆硬币的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生:这种方法很严密,没有空隙,这样很准确。
师:你也很了不起,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语言表达也很清晰、完整。掌声送给他们。
(学生在介绍方法时,教师做适当的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方法真多,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在比较面积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方法,但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同学们刚才就做的很好。师:我们随电脑博士一起看一下他是怎么分析的呢?(演示课件7——9)
(3)强化用来度量面积的小方格的大小必须一样。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出色,老师奖励你们休息一下,放松一小会。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男生闭上眼睛,(出示课件10)女生观察它的面积是几。女生闭上眼睛,男生观察它的面积是几?
那男生和女生谁说的面积大呢?(男生)一起来看大屏幕。原来这两个图形方格一样多,面积却不一样大!学生惊讶,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看来度量面积的大小要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用来度量面积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同,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度量面积时必须采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
4.设计图形,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大小
师:试一试自己设计图形,看谁最有创意!(出示课件11)(1)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2)学生独立设计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三)结合实际生活,巩固所学
师:老师想带大家去数学城堡里闯关,闯关成功后会有礼物等着你哦!大家想要什么礼物呢?(------)可老师想,一个信任的目光,友好的微笑,找到一位好朋友,得到大家的掌声会比任何礼物更令我们开心,对吗?想得到大家的掌声吗?加油!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书上50页第1题,出示课件12)
学生:用观察法比较。
2.动手做。剪下附页2中图4,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与同 伴说说你的比较方法。(书上50页第2题,出示课件13)
学生:用分割裁剪法或画格法。
3.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书上50页第3题,出示课件14)
师: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图3最大,有12个格子。
师:有哪两个面积是一样的,再找一找什么不一样。生:图1图4面积一样,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师:这说明,面积一样的图形,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形状。4.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书上50页第4题,出示课件15)
师:从第一个图形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图形形状一样,面积也一样大。
师:再观察第二个图形和第三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
5.哪个图案面积大?(书上50页第5题,出示课件16)师:同学们的眼力真厉害,现在到展示你们聪明才智的时候了,这两个图案你能知道谁的面积大吗?这可有难度了?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教师利用课件配合)6.找一找,说一说。师:在我们的教室就有许多的物体,你能从中找到两种物体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生:奖状的面积比黑板的面积小。生:文具盒的面积小,课桌的面积大。生:门的面积大,凳子的面积小。……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回忆下,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出示课件17、18)
(四)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太棒了!时间过得真快呀,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那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19)
生:这节课我认识了物体的面积。生:学到了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牢记。(出示课件20)“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周长求长短,面积求大小”。
(五)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面积
课时
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力目标
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分。www.xkb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板书设计: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观察比较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常用的面积
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主题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6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建立和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课刚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到面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面、观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时,还让学生比较,什么才是封闭图形的面积,什么图形才有面积。让学生更深刻了解面积的概念。
二、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进行充分的数学时间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出示两个面积一样的长方形,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再利用学具动手探究,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两个长方形的摆的图形形状不一样,比较不出面积的大小,摆的图形一样,才能比较出两个长方形的大小。通过活动,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学生经历和提议了同意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后,再出示1平方厘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再找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厘米,使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接着轻松地学习了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7
教科书P70-P7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3、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图形卡纸、用来拼摆的小圆形、小正方形、小长方形。两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白纸。
一、创设情境,认识面积。
1、师:假如老师今天要在班里举行一个涂色比赛,看谁能最快涂完一张纸?(出示:)你会选择哪一张纸来涂?为什么?
(小的那张。因为它的面小,能很快涂完,容易赢。。。。。。)
(1)、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大,这张纸的面小,要很快涂完,应该选择面小的这张纸,是吗?我们同学都很聪明。
(2)、引入:这是这张纸的面,那其它物体的面又在哪里呢?如:数学书的面。。。。。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子呢?你还能说说我们课室其它物体的面吗?并动手摸摸。(顺带复习周长)
(3)、比较各物体的面的大小。
师:那么,数学书的面和桌子的面比较,谁大谁小?数学书和黑板呢?
2、引出课题:
师:我们刚才比较这些物体的面谁大谁小,实际上是在比较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纸条帖)
二、学习面积的概念。
师:那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71,读一读什么叫面积?用笔划下来。
1、学生自学教科书P71“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积”了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
你们都看懂了吗?有没有什么疑问?
引出学习“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举例说明。
(1)、“物体的表面”
师: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课桌、窗子、书本。。。)
问:那么,你们说,课桌的面积和书本的面积比较,谁大?谁小?
课桌的面积和黑板的`面积比较呢?
(2)、封闭图形。
师:那封闭图形又是什么呢?谁能举例说明你认识哪些封闭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3)、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观察法)
师:这就是两个封闭图形,大小不同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大小我们可以叫它们的面积。谁来说说,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小结,读概念。
(4)、比较面积的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积?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现在大家桌面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纸,到底它们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小组内想办法比较一下。(小组活动)
汇报。
师问:你小组比较的是哪两个图形?怎样比较?
小结:红色纸条和绿色纸条或绿色纸条和橙色纸条可以用重叠法比较。但红色纸条和橙色纸条用这种方法比较,得出的结果,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么,到底谁的结果对呢?现在,请同学利用手上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摆一摆,验证一下。
汇报。
要点:为什么不用圆形?用正方形合适还是用长方形合适?为什么?
小结:你们在比较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用的学具大小要一样)
引入: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的单位。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5)、学生自学教科书P73-P74的内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问:你学到了什么?
汇报、交流。
板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让学生边汇报,边从自己的学具中找出相应的学具展示说明或用手比划)
(6)、举例说明。
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
(计算机的键盘、手指的指甲、)
(7)、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
师:那1平方米又是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这就是1平方米的面积,大家猜猜,这里面能站几个人?
来,验证一下。(学生出来示范)
三、巩固认知,应用新知。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教室该用作单位。橡皮该用()作单位。
笔盒该用()作单位。黑板该用()作单位。
2、完成P761
3、估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2页,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准备:每组一张蓝色纸板(长:12厘米、宽:6厘米)、红色纸板(边长8厘米)、黄色纸板(长:11厘米,宽:4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前置孕伏。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用一张硬纸板剪一个图案,大家都做好了吗? 生:做好了。
师:有谁想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学生展示。)
师:你做得真不错,老师能把它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吗?(留下两幅作品,一大一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智慧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那这些图案在今天的课堂上能不能用上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同学们请准备好,上课。
【评析:这一片断中教师通过布置前置性的作业:用一张硬纸板剪一个图案,即为面积的学习建立了表象,也为面积的学习做了铺垫。】
活动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这是刚才大家展示的两幅作品,现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幅作品的面上进
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幅作品?为什么?
生1:我想选择小的那个,因为它的面小。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哦,大家都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一起看。(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
师:这里有一些规则的图形,还有一些图形的边是不规则的,这些都是平面图形。它们有大小吗? 生:有。
师:你能举例比较一下其中任意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生1:长方形比正方形大。生2:圆形也比正方形大 生3: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大。生4:平行四边形比正方形也大。
【评析:从学生前置作业和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出发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小结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发现了这些封闭的平面图形是有大小的。大家看:长方形(长方形闪烁一次),圆形(闪烁一次),不规则图形(闪烁一次)等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也就是说这些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除了封闭的平面图形有面积,那物体有没有面积呢? 生:有。
师:大家真善于思考。物体也是有面积的。比如:我们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还能再举例说明别的物体的面积吗?
生:文具盒… 生:桌子… 生:窗户… ……
师:(拿出一个皮球。)皮球有面积吗?
生1:没有。生2:有。
师:(指着生1。)来,你说说为什么皮球没有面积? 生1:它是圆圆的,不是平平的,所以我觉得没有。
师:哦,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再来听听别人的想法。(指着生2。)来,说说你的理由。生2:物体都有面积,皮球也是个物体,所以它也有面积。
师:对啊,刚才我们说过物体都有面积,所以皮球也是有面积的。可是皮球是圆圆的,它的面积是指的哪里?
生:就是它外面。
师:这是一个曲面。皮球外面这个曲面的大小就是皮球的面积。像数学书、黑板、皮球等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什么叫面积吗?
生汇报完后师小结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评析: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多种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活动三: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既然面积有大小,我们来比较-下怎么样?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纸板,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蓝色纸板和黄色纸板的大小。
师:大家比较好了吗?。来,请这位同学下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是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来比较的,比较的结果是蓝色纸板的面积大。师:很聪明,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面积的大小。师:大家都是这样吧? 生:是。
师:再来比较一下蓝色纸板和红色纸板。(半分钟。)怎么样,比较出来了吗? 生:没比较出来。师:怎么回事?
生:重叠法比较不出来,想撕又怕给撕坏了。师:那这种情况下该怎样比较呢?
师:有些同学有想法了。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学具,大家也可以利用这些小学具试试,看能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学生合作。)
【评析:教师有意安排了两张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纸片,抓住了“那这种情况下该怎样比较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学具,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小学具试试,看能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到底谁的面积大的欲望,这样设计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师:现在有结果了吗?哪个同学下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生1:我是用小正方形来测量的,这张红色纸板一行能摆4个,摆了4行,一共摆了16个正方形;这张蓝色纸板一行能摆6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18个正方形,所以蓝色纸板大。
师:这个同学用同样的正方形量出了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是用小长方形来测量的,蓝色纸板一行能摆3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9个长方形;红色纸板一行能摆2个,摆了4行,也是摆了8个长方形,所以蓝色纸板大。
师:你们为什么不用圆形来测量呢? 生:因为圆形摆在纸的面上,周围还有空隙。
师:看来我们要选用没有空隙的学具,还要注意选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表示面积单位。
【评析:本活动通过学生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师:为了研究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面积单位啊?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最小的正方形(师同时也出示1平方厘米的学具)。人们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规定为1平方厘米?字母记作cm²。(板书。)
师: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跟我们哪个手指的指甲大小差不多?(大拇指的手指甲。)你还能找出一些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吗?(1分硬币、衬衫上的扣子、电灯的开关等。)和老师想得差不多,我们看看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课件出示1分硬币、衬衫上的扣子、电灯的开关等。)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我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估一估,大约有几平方厘米?
师:怎么啦? 生:太小了,没法量。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想,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你们认为呢?
生:肯定有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长度单位有厘米,比厘米大一点的有分米。面积单位也有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平方分米。
师:多大面积是1平方分米?善于思考的同学在头脑中肯定想象出了1平方分米的大小,谁来说说看?(学生试着说。)
师:大家拿出学具中的大正方形,这是一个边长1分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字母记作dm²。(板书。)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演示电灯开关,烟灰缸,粉笔盒,光盘等。)
师: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我想测量一下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可是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量太不方便了,老师该怎么办呢?
生1:用平方米。生2:用大的正方形。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学生在想的同时,教师展开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师:睁开眼睛,与这个正方形比一比,是这么大吗? 生:哇,真大。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面积是1平方米。用字母表示是m²。(板书。)老师测量了我们教室的竖着摆,大约能摆8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横着摆,大约能摆6个平方米的正方形。大家算一算,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48平方米。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师板书课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活动四:巩固练习。
1.测量以下三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用什么作单位。(1)测量橡皮表面的面积。()(2)测量课桌表面的面积。()(3)测量黑板表面的面积。()
师:根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非常重要,选不好会闹笑话的。
小明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写了一篇让人啼笑皆非的日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写的日记。
2.小明的日记。
清晨,我从面积是2平方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牙刷刷牙,吃完早饭来到学校,在100平方分米的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看到鲜艳的50平方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旗杆上,心里真高兴。回到50平方米的教室,坐在40平方厘米的课桌前准备上课。
你能找出日记中的错误吗?
师:哪个同学来读一下?(找一个学生朗读。)
师:大家为什么笑啊?你能帮组小明找出日记中的错误吗? 生:2平方厘米的床不对,应该是2平方米……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可千万不能犯小明这样的错误。大家能做到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了。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练习题,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看谁填得又快又对!
3.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6()。(2)作业本的面积大约3()。(3)单人床的面积大约2()。(4)谋桌面的面积是24()。(5)黑板面的大小是4()。(学生交流。)
活动五:小结,结束全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定义。
难点:理解面积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初步感知面积含义
1、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两片树叶(一片大,一片小),请大家沿着树叶的轮廓画一圈,(2)学生动手画
(3)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
(4)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就让学生给小树叶涂上颜色。(5)涂完后,从数学的角度说说涂的感受,根据课堂的生成,如果学生不能说到有关面积的主题,接着问:现在,我们如果来进行一场涂色比赛,你会选择哪片树叶,为什么?
(6)总结:同学们,刚才涂的这个面,就是树叶的表面(板书:表面)
(设计意图: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
2、物体表面的大小
(1)教师出示手掌,这是手掌面,谁来和老师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2)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和数学书封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比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大?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比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通过这些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这些比较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物体的 大小)
(设计意图:在“摸一摸”、“找一找”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体会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且是可以比较“面”的大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联系现实生活,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轻松地感受到什么是“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揭示面积的含义
(1)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板书:面积)
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
问:课桌面的大小叫什么?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叫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今后再说面积的大小,就可以用上“面积”这个词。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面积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老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3)板书完整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认为哪些词语特别关键?(表面、大小、面积)
读这些词语该怎么读?让我们再读一遍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出示一个黄色长方形,一个面积稍小蓝色长方形,请同学们拿出这两个图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通过观察、重叠的方法能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2、出示课本第83页图形,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图形,我们用重叠的方法试试,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
看起来,我们必须想出一些好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们借助这些工具,想出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操作前,请大家看清活动要求。(工具:剪刀、硬币、有格子的透明纸若干)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可以用观察、重叠的方法直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必须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先看看有哪些学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比较过程。看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3)比较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现在你们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大家都同意吗?谁愿意来把你的好办法,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生:剪一剪,拼一拼。
生:摆硬币,数一数。
生:摆格子,数一数。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课件出示这三种比较方法。这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些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时感受到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优势。
小结:这种数方格的方法能又快又准的比较出图形的大小。今后,我们将重点研究这种数方格比较面积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体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策略的多样性,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感受到数格子的方法在比较中的优势。)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85页练一练
2、智力闯关
3、比一比
课件出示几组图形,请学生分别比一比每一组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最后,出示一组方格数相同,但面积大小不同的图形,请学生比较。
思考:为什么方格数相同,而面积大小不同?讨论交流。
小结:在利用方格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不仅要看方格的数量,也要看方格的大小,下节课,我们还会接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比较的过程中,再次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到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优势,以及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前提条件,同时,揭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研究的欲望。)
四、创作图画,求异创新。
师:看来大家对面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咱们来轻松一下吧,请大家拿出方格纸,自己创作一个面积有12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每个人画的图形面积都是12个方格,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学生自己评价,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10
1.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
2能灵活应用弧长的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问题,并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扇形面积公式进行一些有关计算;
4、通过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抽象、理解、概括、归纳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1°圆心角所对弧长= ;
n°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n倍;
n°圆心角所对弧长 = .
归纳结论:若设⊙O半径为R,n°圆心角所对弧长l,则(弧长公式)
例
1、填空:
(1)半径为3cm,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cm;
(2)已知圆心角为150°,所对的弧长为20π,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
(3)已知半径为3,则弧长为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
(在弧长公式中l、n、R知二求一.)
例
2、如图,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半径为10厘米,求这个扇形周长
例
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曲线DAlBlClDl„„叫做“正方形的渐开线”,其中中、、、„ 的圆心依次按A、B、C、D循环,它们依次连接.取AB=l,则曲线DAlBl„C2D2的长是______(结果保留π).
(二)扇形的面积
(1)圆面积S=πR;(2)圆心角为1°的扇形的面积= ;
(3)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是圆心角为1°的扇形的面积n倍;
(4)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 = .
归纳结论:若设⊙O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S扇形,则
S扇形=(扇形面积公式)
提出问题:扇形的面积公式与弧长公式有联系吗?(教师组织学生探讨)
S扇形= lR
想一想:这个公式与什么公式类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小组协作研究)
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类似,只要把扇形看成一个曲边三角形,把弧长l看作底,R看作高就行了.这样对比,帮助学生记忆公式.实际上,把扇形的弧分得越来越小,作经过各分点的半径,并顺次连结各分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小三角形,那么扇形的面积就是这些小三角形面积和的极限.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公式. 例题与练习:
1、扇形的面积为 cm,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cm,则圆心角为______度.
2、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210°,弧长是28π,则扇形的面积为______.
3、已知扇形的半径为5cm,面积为20 cm,则扇形弧长为______cm.
4、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
22思考应用
问题:正方形的边长为4,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求所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反思:①对图形的分解不同,解题的难易程度不同,解题中要认真观察图形,追求最美的解法;②图形的美也存在着内在的规律.(3)求面积问题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公式法,和差法,割补法等.
作业与练习、1、如图1所示,矩形中长和宽分别为10 cm和6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2、如图2所示,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3如图,在边长l的正方形中,以各顶点为圆心,对角线长的一半为半径在正方形内画弧,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
4.探究活动: 已知由若干根钢管的外直径均为d,想用一根金属带紧密地捆在一起,求金属带的长度.
请根据下列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并加以证明.
提示:设钢管的根数为n,金属带的长度为Ln如图:
当n=2时,L2=(π+2)d. 当n=3时,L3=(π+3)d. 当n=4时,L4=(π+4)d.
当n=5时,L5=(π+5)d. 当n=6时,L6=(π+6)d. 当n=7时,L7=(π+6)d.
当n=8时,L8=(π+7)d.
猜测:若最外层有n根钢管,两两相邻接排列成一个向外凸的圈,相邻两圆是切,则金属带的长度为L=(π+n)d.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11-12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10-25
数学:24.4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07-08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1-03
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10-2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8课时 估算教学设计名师教案11-1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备课07-29
2017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word教案.doc07-1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09-27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学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