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共10篇)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1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一、二单元知识集萃
△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
蓝蓝的天空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增添生机
谱成赞歌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 一片花瓣
一首歌曲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对翅膀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展开花瓣
露出莲蓬
闻到清香 △
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
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华秋实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满面春风
阳春白雪
雨后春笋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2带有“花”的词语:
花容月貌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百花齐放 昙花一现
落花流水
奇花异草
火树银花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
近义词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 ——
剪
似 —— 像 △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机灵——笨拙 快乐——痛苦
微风——狂风
细 —— 粗
新 —— 旧 △
词语搭配
橄榄色的头巾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的外衣
赤褐色的衬衫 舒适的列车
特殊的客人
冻僵的燕子
美丽的村庄 锋利的斧头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各式各样的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
鸣声清脆
羽毛美丽
眼睛透亮 森林郁郁葱葱
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空气清新甜润 遇到麻烦
濒临死亡寻找燕子
冒着春寒 盯着大雪 踏着山路 △
词语积累
1带有“鸟”的词语:
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鸟枪换炮 笨鸟先飞
鸟尽弓藏
一石二鸟2形容天气情况的词语:
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阳光明媚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天高云淡3带有“雨”的词语:
暴风骤雨
倾盆大雨
春雨如油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疾风暴雨 △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透亮——光亮
摇晃——摇动
寻找——搜寻
展览——深蓝
△
反义词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陡峭——平缓
舒适——难受
减少——增加
扩大——减少
惊弓之鸟
笼中之鸟
百鸟朝凤 天寒地冻
雨过天晴
一叶知秋
鹅毛大雪大雨滂沱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春雨绵绵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鲜艳——暗淡
容易——困难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消失——出现
裸露——遮盖
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四单元语文知识集萃
△
词语搭配
堵窟窿
坐马车
修羊圈
乘火车
骑骏马
登楼梯 接受劝告
欣赏音乐
观赏舞蹈
离开同伴
得到帮助 伤口愈合 画得准确
变得整洁
显得严肃
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
和颜悦色地说
△
词语积累 1寓言成语: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井底之蛙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庖丁解牛
东施效颦 2形容惊慌、紧张的成语:
胆战心惊
心惊胆寒
大惊失色
担惊受怕
惊慌失措
惊恐万状
惊魂未定
心惊肉跳
惊恐失色 3表现态度的成语:
暴跳如雷
怒气冲冲
和蔼可亲
和风细雨
横眉冷对
声色俱厉
斩钉截铁
模棱两可
趾高气扬
冷若冰霜 △
近义词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街坊——邻居
劝告——忠告
能手——高手
孤单——孤独
本事——本领
教诲——教导
审视——注视
叮嘱——叮咛
发现——发觉
△
反义词
发现——隐藏
悲惨——幸福
能手——生手
愈合——开裂 熟悉——陌生
相信——怀疑
三年级下学期第五、六单元语文知识集萃
△
词语搭配
异口同声地回答
快乐地交谈
骄傲地举起手
获得赦免 不约而同地说话
躲闪的目光
稚拙的礼物
轻柔的声音 停止哭泣
掩盖痛苦
接到消息
河流干涸
草木干枯 △
词语积累
1由反义词组成的成语:
起死回生 顾此失彼 古往今来 深入浅出
声东击西
朝令夕改
朝三暮四
三长两短
异曲同工此起彼伏 2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的成语:
千钧一发
十万火急
心急如焚
刻不容缓
火烧眉毛
迫在眉睫
急如星火 △
近义词
骄傲——自豪
索性——干脆
依然——依旧
期待——期望 追逐——追赶
祝贺——祝福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颤抖——发抖
啜泣——抽泣
呜咽——哽咽
竭力 ——尽力
防御——防备
干涸——干枯
赶紧——赶忙
一瞬间——刹那 △
反义词
稚拙——老练
肯定——否定
痛苦——欢乐
掩盖——揭露 迅速——缓慢
神气十足——垂头丧气
异口同声——七嘴八舌 巨大——微小
端端正正——歪歪斜斜 △词语搭配
日夜不停地走
美丽可爱的世界
密切的关系
预防疾病
皎洁的月光
美好的遐想
灿烂的阳光
神秘的月球
探索奥秘 付出努力
找到信息
访问网络
欣赏音乐 △词语积累
1带“日”的成语:日积月累
日理万机
日新月异
日上三竿
指日可待
日月如梭 夜以继日
日久天长
日落西山 2与“月”有关的成语:
闭月羞花
春花秋月
披星戴月
成年累月
花好月圆
花容月貌 日积月累
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月清风 3带数字的成语: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四分五裂
六神无主
五光十色
七上八下 千军万马
十万火急
五花八门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朝三暮四 两全其美
千方百计
四面楚歌
十拿九稳 △近义词
传说——传闻
实际——事实
估计——估算
奥秘——秘密 奇异——奇特
明显——显著
皎洁——明亮
神秘——神奇
新鲜——新奇
功能——作用
到底——究竟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反义词
实际——虚幻
远古——当代
美好——丑恶
皎洁——灰暗 节约——浪费
保护——破坏
三年级下学期第七、八单元语文知识集萃
△
词语搭配
红彤彤的晚霞
欢乐的浪花
快乐的小朋友
收拾背包
做工精致
行动方便
表示无奈
说明处境
景色壮观 构思新奇 遗憾的神情 仔细地挑选 出售工艺品 游览大瀑布 △
词语积累
1、ABB重叠式叠词:
绿油油
黑乎乎
灰蒙蒙
金灿灿
黄澄澄
黄灿灿
黑黝黝
白茫茫
白花花
红彤彤
2、ABAC(含有“无”字的词语:)
无缘无故
无影无踪
无穷无尽
无依无靠
无声无息
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时无刻
3、AABC(带重叠词的成语:)
洋洋得意
彬彬有礼
赫赫有名
跃跃欲试
头头是道
姗姗来迟
振振有词
井井有条
心心相印
孜孜不倦 △
近义词
收拾——整理
防止——预防
周围——四周平等——公平精致——精美
凝视——注视
安心——放心
芬芳——芳香 游览——游玩
壮观——壮丽
陈列——摆放
诚恳——恳切
反义词
漆黑——雪白
犹豫——果断
精致——粗糙
端正——歪斜 清晰——模糊
常见——少见
沉甸甸——轻飘飘 △
词语搭配
田地荒芜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得到收成清澈的泉水、五彩的云霞 △
词语积累
1、来自古诗词中的成语:
春色满园
万紫千红
红杏出墙
飞流直下
2、带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
胆战心惊
情同手足
迫在眉睫
唇齿相依
肝胆相照
狼心狗肺 目中无人
目不转睛
唇亡齿寒
3、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后羿射日
天衣无缝
天女散花
鹊桥相会
开天辟地
为虎作伥近义词
荒芜——荒凉
漂亮——美丽
打扮——装扮
发动——动员 收成——收获
急忙——赶忙
难过——痛苦
立刻——立即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反义词
稀少——众多
明白——糊涂
浮——沉
熄灭——燃烧
危险——安全
顺——逆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2
一、全面解读教材, 读准教学目标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童话故事。从文章内容上看, 文章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讲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铁罐自认为坚硬, 看不起陶罐。后半部分是讲许多年之后, 陶罐出土成为珍贵文物, 铁罐却化为泥土, 不复存在。从表达形式上看, 课文主要通过两者对话发展故事情节, 这是本文表达特点。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从教材选编意图上看, 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明白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于以上的全方位解读, 我将教学确定为以下几个目标:
1.随文认读“陶、懦、辩、恼、耻”等生字, 从语境中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利用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 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并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练习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二、多“变”熟读文本, 读出课文框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有所感悟,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笔者通过“三读”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读”:自由读课文。以自由读开启熟悉文本之初, 学生通过初读, 认识人物角色, 了解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二读”:轮读课文。以开小火车的方式, 每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以便进行之后的教学调整。
“三读”:默读课文。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主要意思从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最终将两部分内容结合, 即是课文主要内容, 从而总结得出此概括方法为“段意归并法”。
该环节主要以“多种变化的读”为主, 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段意归并法。笔者紧紧围绕“生本课堂”原则, 充分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体验, 集体参与, 有效互动。
三、分层朗读感悟, 读到言语收获
为什么要选择对话作为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呢?一方面是因为课标年段目标要求, 三四年级以句段训练为主, 对话学习打破了篇的限制, 适合进行片段训练。另一方面考虑到教材特点。课文中有不少神态描写作为两者对话的点缀, 这使文本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 使人物特点鲜明可见, 人物态度跃然纸上。
(一) 关注语言内容, 感受人物态度
对课文第一部分 (第1~9自然段) 的对话学习, 充分体现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1.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
文中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呢?轻声读, 请细读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 出示关键词, 并引导理解:懦弱 (找近义词) 、轻蔑 (表演) 、恼怒 (释义) 教师引导:铁罐第一次是傲慢的说, 第二次是轻蔑的说, 第三次是恼怒的说, 到第四次, 铁罐可能会怎么说? (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2. 体会陶罐的“谦虚”。
面对铁罐这样的奚落, 陶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用同样的研读方式体会陶罐的语言。
3. 分角色朗读对话。
对话内容的学习,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 换位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层层牵引, 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积累, 这是“生本课堂”。
(二) 聚焦关键词语, 体会人物品质
第一部分对话 (1—4自然段) :
课件展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 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们抓住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词句, 就体会到了铁罐傲慢的性格, 陶罐谦虚的性格, 以及它们的情绪和态度。
(三) 揣摩言语内容, 合理补充提示语
在逐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得出感悟的过程中, 同步出现以下表格内容。对于段落中没有出现的神态和语气关键词, 其实学生在说感悟的过程中已补白。
在表格的清晰对比下, 学生对两条脉络的把握十分清晰。教学的导向,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关注写法, 而不是关注情节。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以生命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在生本课堂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技能,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对教学的组织起到把持、调控的作用, 在不违背生本理念的前提下, 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教育与教学, 2012, 06.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3
《2011版义务教育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们能说出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和动作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使学生对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C 部分的Story time,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 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1.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
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已知起点
(1)话题方面: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动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动物介绍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
(2)知识方面: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
(3)技能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在视听时抓住细节信息。
(4)态度方面:
多数学生喜爱并重视英语。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4)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2. 语言技能目标
(1)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2)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3)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演:能为故事配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 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
(二)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 Free talk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日常会话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好课前预热。
2. Lets chant(播放三年级上册第39页的歌谣)
文本如下: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导入,为学生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3. Puzzle
为学生们讲述“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从而引出单词apple, nine, ice, milk, arm, leg,并让学生们根据图片所代表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核心词:animal。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 核心词的引出,使师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 目标词汇的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类名称。笔者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设计意图:将小动物的名称呈现于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同数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故事中的目标语句:I know all the animals!
2.真实情境的创设,对已知语言进行有效复习
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帮助学生们复习第三单元已学的语言知识,并为”故事中”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故事主要人物的巧妙引入
巧妙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故事中”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动物bear引出Zoom,再由Zoom引出Story time,这样的设计很轻松的由“故事前”过渡到了“故事中”。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
4. 故事文本的呈现
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1)问题的呈现
Question: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story? (Except Zoom and Zip)
(2)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看动画,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先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们更积极的熟悉故事内容,进行思考。
(3)问题的升华
Does Zoom know all the animal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
(4)再观动画,完成目标词汇的输入
让学生们带着第二个问题,再次观看故事动画,并由此问题的呈现,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功能性语言的使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帮助学生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并在适当时运用句型:Its … It has …来帮助学生熟悉动物的体态特征,在形貌相似的动物之间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做动作,如:Act like a gorilla. /Act like a monkey…
设计意图:此部分的设计突出了英语课堂的特色,让学生们愿说、敢说、并有内容可说。给学生足够语言可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Step3. Practice
1. 认读单词比赛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他们的词汇认读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认读能力。于是笔者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此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故事中出现的八种动物单词的记忆。激烈的音乐,从听觉上调动了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快速出现的动物图片,在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迅速认读单词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跟读、模仿
设计意图:在故事文本的处理上,笔者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地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 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进行配音。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 4. Production
Group Work
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了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笔者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Good to know & Homework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价内容
1.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2.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二)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1.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 Great! Super! Wonderful! 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
2. 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
3. 奖励制度
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把表现出色的学生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4. 小组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4
--1.show me your pen. 让我看看你的钢笔。
2.open your pencil--box. 打开你的铅笔盒。
3. close your book .关上你的书。
4. carry your bag. 背起你的书包。
Unit 2.
1.Show me green. 给我看看绿色。
2.Show me red. 给我看看红色。
3.Show me blue. 给我看看红色。
4.Show me yellow. 给我看看黄色。
5. Black, black. Stand up. 黑色,黑色,站起来(起立)!
6. Orange, orange. Sit down. 橙色,橙色。坐下。
7. White, white. Touch the ground. 白色,白色,摸摸地。
8. Brown, brown.Turn around. 棕色,棕色,转个圈。
5.I see green. 我看见绿色。
Unit 3.
1. Close your eyes. 闭上你的眼睛。
2. Open your mouth. 张开你的嘴巴。 3.Touch your nose. 摸摸你的鼻子。
4. Touch your ear. 摸摸你的耳朵。 5.Touch your face. 摸摸你的脸 6.Look at me. 看我。
7.This is my face, 这是我的脸。 8. Clap your hands. 拍拍你的手。 9.Touch your head.摸摸你的头 。
10.Wave your arms. 挥挥你的胳膊。
11.Shake your legs. 摇摇你的腿。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复习资料总结 篇5
答:警察、环卫工人、司乘人员、老师、售货员、电力工人······
2、假如没有清洁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答:我们的生活会变得非常肮脏、杂乱,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
3、我们怎样对待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的工作?
答:生活中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工作都很辛苦,我们应尊重和感谢他们的工作。
4、你们周围的阿姨、叔叔工作辛苦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答:工作辛苦。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
5、当别人感谢你时,你的感受如何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篇6
1、加法: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2、减法: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加减法的验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7
在第一堂课上, 执教的女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 分别在黑板上挂上木罐、银罐、金罐和七颗钻石,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姑娘做了件什么事。一个小男生说, 故事讲小姑娘用自己找到的水, 救了小狗、妈妈、过路人这三个人。还未等小男生说完, 教师马上“敏锐”地更正道:“小狗不是人。所以, 故事主要讲小姑娘用水救了两个人和一条狗……”
无独有偶, 第二堂课上, 一位男性青年教师切出了大块时间, 和学生谈小姑娘的木罐之变, 并且特别强调罐子变化的层次性、递进性。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由于小姑娘施爱对象的不同, 罐子变化的珍贵程度也不同, 救动物 (小狗) , 木罐变银罐;救亲人 (妈妈) , 银罐变金罐;而救陌生人 (有个过路人) , 金罐里冒出七颗钻石。”……
这两个教学片段有一个相似的观点, 那就是人是人, 狗是狗。无论是前一位女教师, 还是后一位男教师, 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文本解读错误———童话逻辑就是生活逻辑。
众所周知, 童话是以假定的手法创作的非写实性儿童文学, 象征、夸张、幻想特别是拟人, 是童话创作的基本逻辑, 也是童话之所以为童话的标志性特点。试想, 要是童话不拟人, 不让小狗小猫说人话、做人事, 那故事还能算是童话?童话中的小狗小猫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小狗小猫。童话里的小狗小猫, 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价值, 他象征、代表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如果能理解到这一点, 我们就不会去特别“更正”小狗不是人, 去特别强调小狗是小动物。反过来, 我们会去肯定小狗就是人, 小动物就是特别需要我们去爱护、去关心的弱小、困难之人。
造成教师这种对于文本的误读,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教学, 就是听说读写教学, 这种功利主义、应试主义的教学理念, 造成了不少教师普遍缺乏儿童文学教育的理念和素养。因而, 即使教材中选入了诸如《七颗钻石》这样的童话故事, 不少教师还是简单化地把它当做识字造句、思想教育的一般性文体, 进行所谓的语言文字训练罢了。
其实, 作为一种非写实性儿童文学样式, 童话拥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美学特色, 童话教学必须正视这些基本特点, 努力做到三扬三忌。
一、扬童话逻辑忌生活写真
什么样的文本, 就有什么样的写作逻辑。童话逻辑指的是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规律。这种逻辑对应着儿童万物有灵、物我不分、自我中心、任意组合等心理特点, 成为孩子喜欢甚至痴迷童话的依据。在一个成功的童话中, 童话逻辑重点表现在童话世界各种假定性事物的存在方式上。其实, 文学都是假定的, 和小说等写实性文学相比较, 童话的非写实性与小说等写实性文学在“假定”度上有大小、深浅不同之分。小说等假定度小, 或者说浅, 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 甚至比较近似现实;而童话的假定意识强烈、夸张, 所呈现的艺术世界或艺术形象远离现实, 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现实生活中, 狗是不会说人话的, 而童话让狗像人一样说话;在现实生活中, 猫是不会自己拿着鱼竿去钓鱼的, 而童话让猫像人一样去钓鱼;在现实生活中, 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 一个人不能永远地生活下去, 更不可能死而复生, 可是在童话里, 可齐天地, 可无生死。说到底, 童话逻辑是一种情感的逻辑, 即“上帝说要有光, 于是便有了光”的那种逻辑, 追求的是情感的真实。童话正是借用这种贴近孩子心理实际的思维、情感逻辑来对谬误实施保护, 而这一点也只有具有缪斯天性的孩子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在孩子们看来, 童话中动物开口说话、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睡美人睡了一百年美丽如初等如同生活一样自然,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因此而大惊小怪。
可惜我们成人总是爱好遗忘, 遗忘了自己曾经的纯真和稚朴, 而且又喜欢用居高临下之势审视儿童, 用自以为既严谨又严密的因果逻辑、事理逻辑去指责儿童的纯真、超然。出现了案例中的“小狗不是人”, “狗是动物;人的生命比动物重要, 救动物, 上帝奖励银罐, 救路人, 上帝奖励七颗钻石”这种成人化的解读。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童话逻辑, 根本无须用成人逻辑、成人价值去“更正”孩子的“谬误”, 去灌输同样是生命, 人比动物重要, 他人比亲人重要这种成人价值观。因为在童话里, 狗就是人, 是有思想、有情感、能说会笑的人;在童话里, 王子与小鹅, 国王和小狗, 他们的生命一样重要。至于罐子质地之变, 笔者认为无需特别强调, 孩子也不会像守财奴一样去关注什么金的银的。如果一定要解读, 要深究, 笔者以为罐子之变是对小姑娘坚持行善的累积性肯定, 如同我们肯定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和长期做好事, 因行善的偶然性和一贯性不同而给予的奖品不同, 是一个道理, 而不是人比动物珍贵的价值观呈现。
二、扬审美情趣忌道德规训
任何文体都有其特定的审美品质。由于童话的本质是幻想的, 是以假定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 因此童话必然显示出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审美特点。当代童话, 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束缚, 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实际, 大力倡导童话的游戏精神、荒诞意识。如读《巨人的花园》, 小朋友感受到荒诞美、隐喻美;读《去年的树》, 小朋友感受到诚信美、凄凉美;而读《从现在开始》则能让人感受到故事的稚气美、怪异美。这就是童话, 她能凭借幻想的翅膀, 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上活动, 使常见的和罕见的、熟悉的和陌生的、真实的和想象的各种人物、事物、现象、概念, 发出不平凡的奇异的光彩。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利用形象, 利用故事, 利用儿童天性, 积极做好故事演讲的组织、引导、后勤工作, 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等多种儿童感兴趣的审美活动, 熟记故事, 激发想象, 鼓励学生自主感受、自由表达。让他们用自己丰富而真挚的情感, 去体味故事带给他们的真善美事物的感动、假丑恶事物的愤恨。
教师切忌拿童话作为教训孩子、灌输成人价值的工具。如有的教师拿到一个童话, 首先想到我要用这个故事给孩子带点什么“道德礼品”。曾经听到有位教师在教学《两只狮子》时, 不去关注对两只狮子不同生活方式的具体化想象, 不去理会孩子喜欢编故事、说故事的心理, 而把重心放在我们应该向那只勤劳的狮子学什么问题的纠缠上。如生活中你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咱们班哪些同学是第一只狮子, 哪些是第二只狮子等等功利性的拓展和讨论。尽管童话教学也有健全人格教育的目的, 也有品德教育的使命, 但必须审美化地进行, 春风化雨式地熏陶, 而不是机械式地猛灌猛塞, 否则容易毁坏了孩子对童话的爱恋。
三、扬文学本质忌机械认知
现行语文教材中, 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专家形象地把儿童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比作是一张纸的两面, 可见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之高。我们知道, 文学是语言艺术, 是以审美的方式, 以语言为手段, 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的。作为儿童文学门类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儿童性的童话, 因其生动的故事性、鲜明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情感性, 特别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及学习语言的规律, 符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童话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张扬童话的这些文学属性, 将童话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 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能力。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 在学生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后, 我们可以抓住小鸟问树桩、问门先生、问小姑娘这一情节, 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充分想象。不但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加深对小鸟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形象感受, 同时, 也能更好地达到在具体语境中习得认知、学习语言、丰富情感的目标。
遗憾的是, 在实际教学中, 经常发生教师喜欢脱离已有故事, 脱离既有语境, 开展所谓的语言文字训练。笔者曾经听到一位青年教师在上《七颗钻石》时, 对孩子最感兴趣的故事内容, 就是不讲不读。硬是从故事里, 抓出“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一句中的“竟”字和“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一句中的“端端正正”一词, 花了足足20分钟的时间, 请学生给“竟”字找近义词, 给“端端正正”贴上AABB式标签, 然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找AABB式和ABAB式词语。然后, 如获至宝似的将学生所找的词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当堂记背。也许这位教师压根就不了解童话的文体特质, 不知道具有这些特质的童话应该怎么教。因为在他心中, 学生能在考试卷上找近义词, 给词语划类型, 那得分就是他的教学GDP, 就是他的“七颗钻石”。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8
1、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在家里做了些什么?还应该做些什么?
2.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说说你自己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3、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规则?
答: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我们的安全、促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有序的社会。
4、在家、在学校、在社会我们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你觉得自己做到了吗?给大家举例说说吧!
答:在家,我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在学校,我认真学习,帮助同学;在社区,我爱护环境、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
5、我很想竞选班长,但我怕同学嘲笑,对吗?
答:不对。因为很想竞选班长,哪么就应该敢于参与,大胆尝试一下,树立自信。
6、邻居家的小姐姐,练琴到晚上十点多,影响了小虎休息,若你是小虎,你会怎么做?
答:有礼貌的去找邻居说明小姐姐晚上十点多练琴,影响人们的休息,与她商议,是否早点练习,早点休息
7、我的倡议书
针对你们学校的卫生情况,代表三年级大队部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一起来爱护环境,清洁校园。时间就在今天。
范文:
爱护学校环境卫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你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成才吗?你想在窗明几净,温馨如家的教室里学习吗?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可是,在我们的校园里,地上随处可见纸屑、瓜子壳,糖果纸,塑料瓶等。为了还大家一份久违的干净,我们要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不再把食物带进校园内。
二、以爱护教室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教室的清洁卫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三、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并提醒乱扔垃圾的同学。
四、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主动捡起来,放在垃圾桶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9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的整体情况还比较好,但得拔尖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还有些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学生无论做题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两个班都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容易形成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复式统计表,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中安排的课时尽量减少。
四、总复习时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复习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既复习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既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了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各单元复习:
1、复习位置与方向时,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第一单元,总结出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再结合教科书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再做一些关于第一单元知识的习题。习题做完以后采取同桌之间互相批改,老师再收上来查阅,对于那些没有过关的同学采取相应的帮辅措施。
2.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然后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
3.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据,对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
4.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5.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复习估算和笔算。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6.复习面积时,先让学生回忆课本第六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再针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相关题目的训练,争取每个同学都能达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运用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数的联系。
8.复习解决问题时,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六、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班级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题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按时、认真地完成习题,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 篇10
结合“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学案阐述“变灌为导, 主体内化”课堂教学实践过程。
【课前准备】
选择的学案是人教版七年级 (上)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法及其简单应用。课前, 教师布置了三个任务:
1.让每一学习小组围绕复习主题, 画出《一元一次方程》章知识框架图;
2.每位同学完成教师精心编制的学案中的基础部分;
3.把以前作业中 (或其他地方) 的疑难问题写下来。
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 达成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画知识框架图, 完善知识结构;
2.通过个人课前完成部分学案, 为课堂上小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还为小组交流留出充足的时间;
3.通过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推敲问题的意识, 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埋下伏笔。
【课堂导学】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通过“情境”的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以及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当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体现。在本学案的情境教学中, 首先安排5分钟的小组知识框架图展示, 并让小组代表上台对知识框架图进行讲解。这个过程, 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 互动的积极性也很高, 展示出的结构图不仅完整而且很有创意, 有图表形的、椭圆形的、树枝形的等。通过知识框架图的展示, 可以让学生弄清本章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 记忆更清晰牢固。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二) 自主探究, 习得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 从教育的角度看, 是通过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 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 教师通过媒体呈现教学目标, 学生结合目标, 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心、口、手、脑、眼、耳等感官,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习得知识。比如在阅读题目时, 指导学生学会动手用红笔圈关键词, 在碰到疑难问题时, 用铅笔作标记等。在本学案的课堂上, 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拓展部分的两题:
(1) 若1与 (x2+x) 的差等于 (x2+x) , 求7x2+3+7x的值;
(2) 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笔直开往山谷, 驾驶员按一声喇叭, 5秒后听到回响, 已知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是多少米?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
(三) 小组交流, 汇报成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 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 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为了让小组学习更加有效, 讨论时让所有学生站起来讨论;为了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 教师对每组讨论的问题进行划分。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主要解决以下四个任务:
(1) 解决自主习得期间个人疑难问题, 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自学成果;
(2) 重点突破本组指定的内容;
(3) 在黑板上展示本组合作习得的成果;
(4) 组长汇报解题思路和归纳注意点, 并接受其他各组同学的提问。
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的精彩表现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在小组汇报环节, 学案中的基础题部分学生讲解的很好, 当分析到拓展题 (1) 时, 学生碰到了困难, 教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安静。教师耐心地等待着, 目光不停地在教室里搜寻着。终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会, 让我来分析。先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 这类方程我们没有学过, 一开始我觉得好像不能求解, 但我想既然老师安排了这样一个拓展题, 肯定能做, 所以我结合已知和结论再仔细分析了一下, 实际上只要运用整体思想求出x2+x=……就可以求出最后结果了。”
学生如此的表现正是我们所盼望的。而在“科学+自主”的课堂中, 教师仅仅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而学生的精彩表现则层出不穷。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
(四) 点拨析疑, 完善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作了明确的界定,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三者”的确定, 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明确规定。“科学+自主”的数学课堂是一个灵动的课堂, 教学目标、课程资源、学生发展均呈现动态生成的态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总会有预想不到的资源生成。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 教师不仅要全方面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还要大范围地收集学生解题中的典型错误或呈现出的思维亮点, 及时有效地进行再备课。当学生经历了自主习得、合作交流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析疑,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点拨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 在点拨时, 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要说, 学生说对的教师不重复。教师的语言用到点子上, 提倡质疑问难, 真正体现主导作用。
比如学案中拓展 (2) 的教学处理就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让学生分析解答过程, 然后教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作适当点拨, 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 (1) 画线段图:
(2) 等量关系:声音的速度×5=2× (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汽车的速度×5)
(3) 列出方程:340×5=2 (x+72×5) 。
教师点拨: (1) 你认为列方程要注意什么问题? (2) 汽车在哪里听到回响?
小组继续展开讨论, 最后学生给出了正确解答过程:
(1) 画线段图:
(2) 等量关系:声音的速度×5=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5,
(3) 列出方程:340×5=2x+20×5。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敢于、善于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所以, 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 更不能替代思考, 而应该通过关键点拨, 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 使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明辨是非, 获得成功的体验。 (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
(五) 自我评价, 总结提升
课堂教学结束时, 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 去自主小结和自我评价, 可将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刚开始学生小结可能不完整, 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帮助修改完善。例如, 可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学会了……
———我发现生活中……
———我想我将……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自主探究的内容及时回顾和总结, 长期坚持下去, 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本学案的课堂上, 学生小结不仅声音洪亮, 而且非常到位。比如一位学生小结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我们巩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简单的实际应用。” (从知识方面小结) 另一位学生小结道:“在解答拓展题 (1) 过程中, 我们深刻地体验到整体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从数学思想方面小结) 这样的结果, 不仅让教师赞叹不已, 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欣赏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 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产生后续学习的激情。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六) 检测评价, 反馈矫正
在自主小结后,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 精心设置针对性强、质量高、有层次性的检测题。这样既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和应用, 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 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学生完成后, 通过同桌或学习小组交叉评定, 对诊断中反馈的错误结果教师及时进行矫正, 对正确的结果及时表扬强化,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本学案中, 教师出了单数组和双数组的课堂检测题, 不仅有效检测了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而且使检测达到真实性和公正性。 (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课后反思】
1.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离不开学案的编写。学案, 就是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提纲, 学生自主学习的帮手;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有力武器, 它将改变教师由设计怎样教“教案”, 到设计学生怎样学“学案”, 使备课过程与思路发生根本的变化;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依托。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 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力求使学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性和创新性。
2.学习问题的产生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大大压缩”了教师的空间, 教师讲课的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减到10分钟, 甚至更少。看上去教师的教学变轻松了, 实际上, 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极大挑战。教师除了需要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之外, 在课堂中, 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自主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细心捕捉在交流过程中反馈出的信息, 及时进行再备课。不论哪种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都要及时关注学习问题的产生与利用, 教师更应重视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熟悉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应用背景、设计要点和操作技巧, 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祖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2, (6) :33-34.
【人教版三年级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09-1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05-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阅读06-1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07-03
掌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08-1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0-02
人教版三年级词语盘点10-0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四字词语09-2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09-2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