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2024-10-3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共15篇)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篇1

1.条理性。指的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首先,在文章思路、组织材料、叙述顺序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其次。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各段之间要层次分明,也要重视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开头语往往是总起句,结尾语往往是总结句。

2.准确性。指要求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包括时态、语态、用词和句法等,要准确、地道地表达。必须要牢牢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或习惯表达,避免中式英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中英用法的差异,养成用英语思维写作的习惯。

3.流畅性。指根据整篇文章思想的需要,有效采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使文章层次清楚、行文连贯。

4.简洁多样性。简洁性就是语言简洁,不重复。多样性就是能随情景内容的变化写出句式多样的语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标准。

5.思想性。新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增加了情感因素,在准确流畅表达写作要点的同时,适当增加句子的感情色彩,增加一些人情味,使文章读起来更亲切,完全达到与读者进行交流的目的。

6.美观性。指的是卷面书写规范、清楚、干净、整洁。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篇2

一、植入法

这是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同学们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短语之后, 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 按照句子的结构特点, 直接用英语套用相应句型。

例:Don't get the idea that there's such a thing as a free ride. (不要以为有免费的午餐。)

二、还原法

即把疑问句、强调句、倒装句等还原成基本结构。这是避免写错句子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例:It was 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that he married me. (他是因为爱我的钱才同我结了婚。)

还原为非强调句: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he married me.

再如:So fast does light travel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光速很快, 我们几乎没法想像它的速度。)

还原为正常语序:Light travels so fast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三、分解法

就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这样既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明了, 又能减少写错句子的几率。

例:There are students here from all over thecountry.Many of them are from the North. (从各地来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北方人。)

四、合并法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一个复合句或较复杂的简单句表达出来。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最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例:Our camping trip turned into an adventure when we got lost. (我们迷路了, 这使我们的野营旅行变成了一次冒险。)

五、移位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 根据表达的需要, 某些成分需要前置或后移。

例:The man who told me this refused to tell me his name. (告诉我这事的人不肯告诉我他的名字。)

who told me this为修饰the man的定语从句, 应置于其后。

六、分析法

指根据要表示的汉语意思, 通过进行语法分析和句式判断, 然后写出准确地道的英语句子。

例:Seen in this light, the matter is not as serious as people generally suppose. (从这个角度看, 问题并不像人们一般料想的那样严重。)

分析:分词短语作状语时, 其逻辑主语应与句子主语一致, 由于the matter与sec之间为被动关系, 故see要用过去分词seen。

七、意译法

有的同学在写句子时, 一遇见生词或不熟悉的表达, 就以为是“山穷水尽”了。其实, 此时我们可以设法绕开难点, 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来。

例:You can go with us or stay athome, whichever you choose. (你可以同我们一起去或是呆在家中, 悉听尊便。)

为了更好地增强英语句子的表现力,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避免使用语意弱的“be”动词。

1、把句中的表语转换为不同的修饰语。

例:The trees are bare.The grass is brown.The landscape seems drab.

可改为:The brown grass and bare trees form a drab landscape. (转换为前置定语)

或:The landscape, bare and brown, begged for spring green. (转换为并列结构作后置定语)

2、将作表语用的形容词或名词变为行为动词。

例:The team members are good players.

可改为:The team members play well.

3、在以“here”或“there”开头的句子中, 把“be”动词后的名词代词变成改写句的主语。

例:There is no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可改为:No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exists.

(二) 多用语意具体的动词, 保持句意简洁明了。

例:She is a careful shopper.

可改为:She compares prices and quality.

(三) 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例:The organization has been supported by charity.

可改为:Charity has supported the organization.

(四) 避免使用语意冗长累赘的词语。

例:My little sister has a preference for chocolate milk.

可改为:My little sister prefers chocolate milk.

(五) 避免使用陈旧词语或难懂的专业术语。

例:They will not agree to his proposals in any shape or form.

可改为:They will not agree to any of his proposals.

参考文献

[1]单其昌主编:《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

浅谈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篇3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英语水平;写作技巧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不仅对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高考时写作时间有限,所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英语作文的主要考察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是否可以将所学知识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命题形式以书信应用文为主,如邀请信、建议信、求职信、感谢信、问询信、求助信等,考生要依据题目写出相关作文,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考英语写作分数在高考英语分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整张试卷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写作成绩不高,那么高考英语的总体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写作能力强的人,阅读能力一定很强,一定有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这么说,得写作者得天下。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分析

在全国卷高考英语中,掌握正确的英语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总体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写作技巧,从而帮助考生提高写作成绩。

1.认真审题,拟定提纲

进行作文写作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写作主题。因此,若想写好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首先应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立意,知道写作要求和写作的内容,在进行写作之前要将基本的提纲拟定出来。如果考试时时间有限,考生应尽量拟一个简单的腹稿,切勿随性而写。以2016年英语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目“假定你是李华,暑假想去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已写好申请书和个人简历(resume)。给外教Mr Jenkins写信,请她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format)”为例。首先,考生应明确题目的立意是写一封信;其次,考生应当考虑写作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拟出相应的提纲(提纲内容应当包括:写信目的、自己的个人简历、希望得到外教的帮助以及对其表示感谢等)。在写作时,一定要考虑书信的格式,避免出错。由于临近高考时,学生复习时间比较紧张,教师可以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提纲式的写作练习,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节约复习时间。

2.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考生在经过审题和拟定提纲之后,已经将文章的基本构架搭建完毕,随后就要进入文章的写作阶段。在这一阶段,考生应保证文章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以前文中的201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为例,在写作中会涉及自己的写信目的、自我简介以及感谢,这里的写信目的和自我简介是题目最为重要的两部分,考生在写作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这两部分上,合理分配文章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出来的文章更具层次感,条理清晰,让阅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实现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

3.结构多样,句式丰富

在进行全国卷高考英语写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一类考生在写作时多运用简单句式,而另一类考生则喜欢使用复杂的句式。这就会使阅卷老师在阅卷时简单单一感或是复杂疲倦感,因此合理的写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考生需要合理分配好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比例,做到繁简交错,运用适当。例如,“Although I feel tired,I still continue to insist.”和“Tired as I am,I still continue to insist.”在这两句话中,前者是让步状语从句,后者是由as引导的倒装句。再如“Hearing the voice,she was so scared.”和“When she heard the voice,she was so scared.”在这两句话中,前一句是由非谓语动词做时间状语引导的句子,后者是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因此,考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可以将句子的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以达到丰富句式的特点。

4.转接自然,通畅连贯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就是全文通顺、流畅。因此,考生在进行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过渡应当自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有and,also,as well,as well as等,表转折对比的过渡词有but,however,yet,instead等,表结果的过渡词有so,thus,such…that等。其次,要在书写过程中做到起承转合,在文章的开头要有引导性的语句,中间要增加一些承接的句子,在结尾处进行总结,从而使阅卷老师看到文章的整体性。

5.字迹工整,重视书写

高考英语写作中,字迹工整对于分数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字迹来判定作文得分的档次。因此,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加强英语书写的练习,保证字体的工整性,从而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不是一天就可以炼成的。对此,教师应当在平时让学生多对写作进行练习,夯实基础,并通过不断对词汇、范文的积累,以及大量的英语阅读,特别是英语小说和剧本的阅读,以实现英语作文成绩的真正提升,最终在高考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之林.浅析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71-72.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篇4

写作短文时,要注意审题,对写什么和怎么写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很多考生动笔就写,错了以后再涂改,严重影响卷面整洁,也影响了成绩;其次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尽可能运用较熟悉的词组、短语或成语;第三要力求变换各种句式,当然,也不能片面追求花哨文字,拼凑错误百出的句子,使成绩大打折扣;行文连贯是阅卷教师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要有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为了使文章结构严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考生应该在句与句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另外,考生很容易出现句与句之间不使用连接词的错误,这是英语写作中的大忌。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技巧 篇5

1.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首先要看准文章的写作体裁,其次才能定时态、定人称、定格式(因为不同的文体的格式不同),然后再考虑语言、语气的运用。

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用书面语;而应用文,如书信、口头通知、便条等多用口头语。记叙文、日记等一般可用过去时,而说明文、通知等一般要用一般现在时或将来时。如果是看图写文,看懂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根据每幅图写出一至两句话。因为每年高考书面表达一般控制在10句话、120个词左右。

2.连句成文。每句话写好后,用适当的连词连接起来,使之上下连贯、呼应、通顺、简洁,即可形成文章。

3.查错漏。完稿后,检查一下有没有时态、语态、拼写错误并逐一加以改正。

4.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任何一种形式的书面文字材料,都要求书写规范,拼写准确无误,字迹清晰,按书写规则、大小写和移行要保持正确,切记不要有“铁丝网”、“地雷”、“篱笆”之类的东西,卷面一定要讲究干净。

不同的书面表达形式有不同的格式,如书信、日记、通知等各有其特殊形式,都要按要求书写规范。书写时除了注意移行规则外,还应注意字母写得圆滑饱满,有15%左右的倾斜度,每行写10个单词左右,词与词的距离要小、行与行的距离稍大些,写10行左右,这样的字段既符合要求,也显得短小精悍。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好,要用最流行、最回味的语言和语句去写,这样更会得到评卷老师的好感。只有这样考生才会得到满意而有理想的高分。

二、一篇好的作文应具备的几个要素

1.生动、具体(有细节支撑)。

The animal ran at his prey(猎物).

With a great roar,the tiger dashed through the jungle toward its prey.

2.恰当运用高级结构和高级词汇。

(1)使用习语、短语、成语。

After supper,I used to take a walk along the river bank.

(2)倒装句。

Only when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ill we have a clean environment.

(3)介词结构。

In spite of a lot of difficulties,we accomplished our task on time.

(4)非谓语动词――简捷、生动,富有。

I enjoy lying on grass on a clear night,watching twinkling stars in the sky.

(5)各种复合句

W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a variety of activities,which are very beneficial to our growth.

(6)强调结构

It is a variety of school activities that make our life colorful.

3.语篇的连贯性。

文章的连贯性和紧凑感是很重要的。句子作为最小的表达意思的语言单位,如果只是被随意地整合,是无法达到有效表达的目的。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可以使用连接词、分词短语、复合句等。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有机联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使文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结构严密紧凑、衔接自然。

4.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性很重要,它是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同时这是不让别人理解引起歧义的关键因素。语言的逻辑性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要想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除了天赋外,训练是唯一的手段了,当然,拥有扎实的知识体系结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Regardless of tiredness and tough work,we went home with satisfaction,...

――Regardless of the tough work,we worked in high spirits,...

5.交际语言得体――根据题材选择语言。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篇6

(一)掌握技巧:(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

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s)——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前后呼应,祛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确定主题句

主题句是对全文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它能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主题句出现

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而后,全文对主题句所提出的内容进行解释,扩展。写主题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归纳出你要写的文章的几个要点

②提炼出一句具有概括性的话

③主题句应具有可读性,抓住、吸引读者。

(二)巧用连接词

要想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就要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On(the)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later, next, finally,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m now on, from then on,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furthermore, in fact, actually

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but also, as well as, both„and, either„or, neither

„nor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now that, as, thanks to„, due to„, therefore, as a

result(of), otherwise, so„that, such„that

表示条件关系

as(so)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however, whoever,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whom)

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

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to)„just like,just as,表示目的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表示强调

in 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obviously, above all,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know, As we all know, as has been stated, as I have shown, finally, at las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这是你应该牢记的口诀: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

英语组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篇7

鉴于此, 我们需要学生对高三阶段阅读的所有材料多加关注、合理运用, 让学生在创作时着力从材料的新颖性、典型性、丰富性方面做文章。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的教学应做出如下改变:

一、总复习阶段, “阅读”与“作文”教学可以适当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但长期以来, 我们只就阅读教阅读, 为写作而练写作, 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如果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关照作文教学的需要, 从不关注学生作文兴趣、作文热情、作文能力的培养, 写作教学只能是落到千篇一律、干瘪乏味的窘境。实际的情况是, 针对高三学生的作文训练更是窘上加窘, 很多教师认为已经到了高三了, 再抓写作是徒劳的。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其实在高三复习的最后一年里, 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相当丰富, 既有来自课本的经典诗词、名篇佳作, 又有来自题海中的题材颇广、文体各异的阅读材料, 其中不乏时下最流行的、学生们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或信息, 我们怎么能放过这些好素材, 与学生每一次的阅读体验失之交臂呢?如果能让“阅读”与“写作”牵手, 相辅相成, 互为体用, 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能, 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品位, 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张扬个性、舒展自我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阅读”教学重品读, 看经典如何妙笔生花

(一) 回归课本, 重读课本。很多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传世之作、经典之作, 是作者在那个时代发出的最强劲的生命律动。而作品中凝聚着的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特深刻的情感态度、人格魅力、价值取向, 这些将是撞击学生心扉, 对学生人格产生持久影响的重要信息。

(二) 在阅读训练中, 可选取若干阅读材料精讲, 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反观自己作文的问题。除了材料、内容可以积累, 也可让学生在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锤炼等方面有所体悟, 将美好的阅读体验融入创作中。在讲阅读题时, 我经常亲自朗读, 让学生在听读中找出并谈谈它们最喜欢的语言和技法, 让学生与作者或作品人物进行辩论、倾诉或询问, 待学生沉醉于、感慨于作者的精神圣殿之时, 也正是教师引出探究话题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对作品中“情”和“理”进行深入体会、探寻, 也是教育、培养学生人格的过程, 更是作者的人格性灵与学生碰撞交融的过程。我们不妨借机将作者与读者、历史与现实完全打通, 让学生随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一起律动, 让学生“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三、魅力阅读, 从课前3 分钟演讲开始

高考复习十分枯燥, 节节课直接做题讲题会让学生厌烦, 效果也不好。不如好好利用课前3分钟, 发动学生课前演讲。同学们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 分析文字的优美, 构思的精巧, 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90后的孩子更喜欢谈论世界,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了视野;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 寓庄于谐, 寓教于乐, 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更从短小精悍的语言中体会到小小说的特点。学生的精彩演讲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逐渐养成了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

最有趣的是原创接力, 让学生自己选择他认为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们从内心里还是争强好胜的, 被选中也是一种荣耀, 展示的习作要拿得出手, 就必须尽最全力去用心磨出一篇精品。这些文章有的是学生内心的抒发, 有的是对高三压力的宣泄, 有的是对自己、对同学的激励, 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呼唤, 这里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里有团结友爱的写照, 是学生生活、心理的浓缩。学生的习作在这里最先找到读者和听众, 像《弈》《布娃娃》《且听风吟》等作品均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后经修改都发表于《镍都报》。

四、平时练笔与大作文升格相辅相成

“读”和“写”是语文能力一体两面, 所以在积累阅读的同时, 还要倡导学生解放手脚、不限题材的周周练笔, 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用文字抒写阅读体验、记录青春、成长经历和感悟, 每周集中点评展示,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学生有质量高的作文, 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修改, 在合适的题材下升格成为大作文。如果学生学会发掘阅读材料中可以训练的写作因素, 尝试品析、模仿。久而久之, 学生的读写热情会普遍提高。而且一旦他们学会了独立发掘文章的鉴赏点, 并不断训练, 那么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 还有文学欣赏力, 书面表达力的飞跃。

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篇8

关键词:高考英语写作 应试技巧 阅读量 专题训练

高考英语写作,就是我们所谓的书面表达,需要考生在试卷设定的情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有自己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高考英语的写作既需要学生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学生能独立思考,拥有组织语言的能力,不但拼写句子正确,还能运用准确的语言。英语写作在整个高考英语试卷中占了大概五分之一的分值,需要学生和教师加以注意。同时,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全球化进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某些局限性,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通病——会做题,但是在写作题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英语考试写作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因为高考英语作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需要在15~20分钟完成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写作文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解题步骤

(1)学生在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整个作文采用的时态和人称。

(2)确定主体,然后将整片文章的结构确定出来。

(3)考虑文章需要什么例子,可以用到哪些出彩的句子。

(4)在草稿纸上大致写出自己的构想,看看内容是否连贯,有没有遗漏。

(5)完成写作并检查。

2.注意事项

(1)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中职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按照中文说话方式,把英语单词逐个填写到英语句子里,这样写出来的英语作文是“外国人也看不懂,中国人也读不明白”,这种受汉语影响的英语作文是高考英语考试最忌讳的。所以学生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运用英语的语言思维,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

(2)注意审题。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之后一定要仔细审题,然后确定文章需要用到的时态和人称,整理写作

思路。

(3)书写认真。高考判卷都是采用机器录入的方法,特别是判卷老师在连着好多天阅卷之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疲劳,所以对于书写工整的卷子印象分比较好。学生在试卷的书写上一定要细心,尽量避免大面积的涂改,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

二、提高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的方法

1.扩大阅读量

中职学校的教师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课本上的文章进行精讲,然后再让学生接触各种体裁和内容的文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就会不自觉地在文章中模仿一些漂亮的英语句子。提高阅读量之后还会相应的提高词汇量,从而扩大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量。

2.平时勤写多练

客观来说,中职学生的英语底子一般比较薄弱,需要平时注意积累。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每天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内容,让他们练习,从易到难,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练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挑选不同体裁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批改完学生的作文之后,要让学生间互相讨论,然后由老师指导,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纠正。

3.进行文体专题训练

高考作文有不同的类型,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文体的专题训练。即根据每个文体的不同特点,专门练习某一种题型,也可以事先挑选出一些范文,让学生参考学习。学生也需要在课下对不同文体的范文进行背诵,加强对不同文体特点的感知,并且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在学生学习不同文体之后进行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小结

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语言功底,还要得当地运用写作技巧,并且适当地背诵范文和例句,提高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还需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写作,并真正能驾驭英语作文,培养语言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正凯.从高考英语写作题型看有效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2).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篇9

分析:议论文以说理、思辨见长,但它并不拒绝美。只有美,才能先声夺人,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本例开头选用优美意象和典雅的书面语,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文采斐然,灵动飘逸。

富有文采,一是要选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形容词和动词;二是要借助修辞手段,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等,当然,修辞的运用要根据表达需要,要恰如其分,不可勉强为之。

常用的开头方式有: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如广东考生的《成败皆因常识》的开篇: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

2.概括复述式

此法指文章开始便对文章的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在记叙文中就是对人物、事件作简介;在议论文中则是用精练的语言引出所要议论的问题,特别适合给材料作文的开头;在说明文中则是对所要介绍的事物作简要说明。例如 年高考作文《 把握爱的“度”》的开头先简洁概述材料,然后再由此角度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好心的游客最终让更多小龟处于危险的境地,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爱,为何有时是一种伤害呢?只有把握好爱的尺度,才会让爱成为一种助力。

3.叙事感怀式

这种方法开头主要从自己感悟较深的某件事写起,在记叙或描写中引出话题。所写事件可以是文章写作的中心;也可以不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只是起到引子或铺垫的作用。这样的开头有一种真实感,也便于抒情或议论。如湖北考生的《站在老家的门口》一文的开头: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作者站在老家门口,目睹岁月印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读者的情绪也为作者所描写的情景感染,这样的开头能不打动人心吗?

4.蓄势强化式

所谓“蓄势”就是指写作中通过侧面烘托、对比强化、排比铺陈等方式,积蓄起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气势,为后文思想感情的喷涌而发作准备,从而使得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的表现。

①铺排咏叹

在文章的开头,利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格组成整齐句群,创设出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浓郁的氛围,给人一种新奇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感染。如20湖北考生的《站在文学的门口》的开头: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读这样的文字,想必你早已心旌荡漾,浮想联翩。我们佩服小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典雅绮丽的语言功底。对文学如此的热爱,如此深厚的语文素养,走进文学殿堂指日可待。

②佳句点染

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言警句作为开头的引语,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出一种哲理氛围或画意诗情,使文章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重庆考生的《在自然中生活》的.开头:

有没有那样的恬淡,所遥望的远方“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有没有那样的潇洒,“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有没有那样的诗意,“春风不解,行人面”?自然,论释着生活中最纯净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不凡。

引用名家诗句,以追问开篇,简洁地点出观点――自然,论释着生活中最纯净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不凡。如此诗意的开篇,早已让读者心旌荡漾,浮想联翩了。

③对比强化

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开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强与弱、大与小等对照起来,可以鲜明地凸显出主体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为下文蓄势。如2008 年上海满分作文《 他们》一文的开头: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鲜明的对比,让我们读得“心惊肉跳”,不能不激起我们强烈的“关注”心理。

5.悬念设疑式

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是进入故事的跳板。悬念式开头往往可以使文章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占得先机,因为人的大脑在潜意识中具有一遇到疑问就想要思考的习惯。一个高质量的悬念或直击话题内核的疑问,不仅可以显示你的睿智,还可以激活阅卷老师的思维、激发阅读的欲望,引人深思。例如20上海优秀作文《他们》的开头:

他们是被贫穷放逐到这个城市的流浪者。

6.类比起兴式

所谓“类比起兴”就是先以细节化的语言描写其他事物或景象,意在引出所要描述的对象、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所要阐述的话题。这样的切人往往由远及近,形象生动,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如2009年陕西考生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形状》一文的开头:

青松伸开自己的臂膀,在山巅拥抱蓝天;小麦和同伴紧紧相偎,密密地铺满原野。雄鹰张开翅膀,拍打着阳光,追着风翱翔;骏马伸颈嘶鸣,飘舞着鬣鬃在草原上奔跑。我们年轻的心踩着阳光的节拍,在挥洒我们个性的风采。我们的青春有自己倔强的形状。

7.引用佳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陕西考生的《新“少年中国说”》的开头: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而梁公的意气风发,终于没有能在我辈身上重现。望着眼前的试题,我想象着梁公气吞山河的豪情,挤出一丝苦涩的笑。

我们这批孩子是如何成长的?

开头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入题,感慨深沉,颇见匠心;第二段一个独立问句,既是过渡,又为文设疑,可谓精妙。

第5讲作文结尾的技巧

高考作文写作经典技巧 篇10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 轻视。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名词要注意 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 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

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特别强调: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特殊意义。深入准确地挖掘这些含义,往往会适使文章立意深远深刻。

(二)命题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

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有些命题本身 就是话题,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谈意气”(06湖南)等等,这样的命题与话题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而有些命题就不能仅仅把 它看作话题,因为它已经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了,如“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等,这样的命题作文,立意必须严格服 从题目的指向(作文的标题也不得改变)。

值得指出的是,如以“一枝一叶一世界”(05年浙江),“雕琢心中的天 使”(06广东)为话题作文,尽管话题即观点,但也可以反过来立意,“一枝一叶未必一世界”“心中的天使不需雕琢”(保持人的本真美)。广东省作文评分标 准中对这样的立意是认可的(05年“纪念”也可以立意为“无须纪念”),因为它符合“在话题范围内”的要求。

(三)材料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

请比较下面两则材料并加以区别:

材料1:“一只老鸟指着开着门的鸟笼对它的几个孩子说“进去吧,我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家。”“不,我们要上天!”它的孩子回答说。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2: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带有个性的脸颊,他们开 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请你结合成长中的 亲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话题,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于材料的“功用”不同,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一则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学们必须找准材料的“焦点”,审清“自立”这个题旨后才能构思写作;而后一则材料,仅仅为我们提示了一个内容指向,其写作范围也要比前者大得多。

英语四级作文写作技巧 篇11

自2007年6月起,英语新四级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第一部分是写作,测试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求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和提供的提纲、情景、或图表等在30分钟内写完至少120个单词的文章。出题的方式和涉及的话题越来越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接近,越来越强调实用性,而且常常和当时社会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写作要求是: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无严重语法错误。

2.四级作文写作技巧

A.审题布局,理清结构

拿到作文考题,先要仔细分析作文题目,不是直接开写。要写出一篇相对成功的文章,要树立一个框架意识,各段的安排必须合理,否则即使语言运用得再好,也很难得高分。一般来说,四级作文都是由三个段落组成,有时也可以是四段,其结构和内容必须根据文章主题和提纲中给出的段落提示来确定,不能随意安排。以2012年6月的作文为例: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On Excessive Packaging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目前许多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建议。

分析标题和提纲可知,本文应该是说明与议论相结合。根据提纲,写作时指出目前许多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并说明该现象的典型表现;然后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发表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建议。

据此,文章分为三段,开头段交待全文主题:目前许多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中间段围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论述;结尾段提出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建议。这三部分缺一不可。这样段落层次分明,构架清晰合理,要完成一篇文章结构完整的四级作文便不难了。

此外,每个段落的结构也要求具有完整性。一个段落必须有若干个扩展句,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开。如果只有主题句而没有扩展句来进一步说明和阐述主题,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全篇各个段落都要为一个中心思想服务,而且每个段落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句来展开,如果有游离于中心思想之外的段落或句子则会使文章零散杂乱。另外,句子的结构杂乱也会造成段落松散,从而导致文章主题不明确,令读者不知所云。

B.突出主题、句式多变

长句短句错落有致。真正优秀的文章应做到长短句搭配合理,难简结合,平实中见功力。很多考生缺乏写作训练,往往在作文中忽视运用长句或是长句运用不当,因此在平时训练时,考生就应该有意识地在每段中都设置出1至2个有特色的长句,如并列句、排比句、主从复合句等,使文章错落有致、行文流畅并体现出语言功底。

主动被动合理运用。按照汉语的写作思维,我们习惯于表现动作的执行者,但当把我们这种思维应用于英语写作时,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缺陷,因为英语的native speakers在写作过程中更注重表现事情本身,所以在他们的文章里,使用被动语态或者不体现动作执行者的句子更多一些。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并不是要一味地追求被动语态的使用,在什么情

况下用主动,什么情况下用被动,这与陈述对象有密切的关系,英语写作中强调叙述对象的一致性,所以在实际写作中,一定要合理运用主动和被动。

倒装、强调适当穿插。强调句式是一种突出重点的有效旬式。另外,倒装句式也常用于达到强调的目的。因此,在写作中适当穿插使用强调句和倒装句,不仅可以突出强调重点部分,而且能够丰富句式,起到修饰作用,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比较结构巧妙使用。比较结构是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句式,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对各种类型作文的写作都大有裨益。

句与句间衔接紧密。英语中十分重视句与句之间的形合,在写作中即使上下旬之间的意义联系紧密,逻辑关系很明显,也不能省略连接词或过渡词,否则就不符合英语的思维与表达习惯。恰当地使用连接词,尤其是表示从属关系的连接词(如who,Which,that,because,since,although,if,unless,as等),不仅能丰富句型,而且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使句与句之间衔接更加紧密,意义更加连贯。

C.出现亮点

遣词用语准确地道。词语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句子的优劣,也势必关系到段落主体思想的表达,进而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所以“把恰当的词用到恰当的地方”成为写作的至理名言。在写作中选择准确的词汇、使用地道的语言,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到位,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点睛”的作用,成为作文获得高分的亮点之一。

开头结尾突破常规。文章开头段除了要表明主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具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四级写作阅卷往往是根据第一段确定文章的分数档次,如果能在开头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语句,对于提高整个文章的分数档次会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文章的结尾也同样不容忽视。结尾篇幅虽然不宜过长,但却也是决定文章成败的点睛之笔,因此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某种突破常规的写作手法,让考官在读到结尾时能眼睛一亮。

适当应用修辞手法。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会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并且引人人胜。英文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平行结构、修辞问句等。

恰当使用警句格言。一篇好的作文在有了合理的结构和布局之外,如果能有一定的文采,会锦上添花,而体现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恰当地使用警句格言。

【例】 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traveling ten thousand miles and reading ten thousand books is the top ideal for people. Travel does broaden our mind. It enables us to appreciate beautiful scenery,value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the country visited and learn its history.

3.结语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篇12

题目是我们整篇文章里第一个跃入评卷老师眼帘的内容,也就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感觉,如果足够吸引人,老师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比如说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外观,其次才会了解它的各种性能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如果这个东西的外观不符合你的眼缘,那么这个东西的内在条件再好,你也未必会选择它。

所以,标题尽量做到简洁明了,突出主题,不能出现错别字,更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写工整

字迹是否工整,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看到工工整整的一篇文章,即使老师的批卷批的有些烦躁,也会耐心下来继续读下去,但是如果你的文章字迹潦草,全篇各种涂抹,会让老师本来烦躁的心情更加烦心,你的文章直接变成中等文或者下等文,没有人会愿意继续深究你是否文采卓然。

所以对于作文来说,书写非常重要,练得一手好字也是写好作文的头等大事,建议大家平时可以练习字帖,每天只需写一页就好,日积月累你的书写一定会大大进步的。

内容充实,素材新颖

很多同学的作文都像是流水账一样,废话连篇,用“小学生日记”来形容也不为过,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篇13

【第一种方法】

1.要读懂材料。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2.要联系实际。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徐徐展开生活画卷,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

4.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5.避免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是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

【第二种方法】

1.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浅析高中生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 篇14

【关键词】 高中生 英语写作 技巧 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1-029-01

纵观近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其分值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从高中英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普遍得分率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写作技巧,以下本人浅谈对此认识。

一、增加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的运用

“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则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肌肉。”对许多学生来说,最难的是词汇积累和扩充,词汇学习往往成为初学者的拦路虎,因此,词汇学习是语言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第一个层面表现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错误、中式表达等。因此首先要在句式的基础训练上下功夫,做到句子结构准确,表达无误,并培养自己一句多译的能力,进行不同句式结构表达训练。

第一,要会听。我们应该做到在出色地朗读之前就能毫无困难地听懂对方所说的一切。为此,一开始就要听正常语速的语音材料或节目,既可泛听也可精听,泛听主要是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了解故事大概。精听以不放过每一个词为目的,一旦听到不熟悉的词,要试着根据发音拼写出该词,必要时可查词典以确认词形并知晓词义。

第二,要常读、常背。因为单词只有存在于具体的短语、句子或段落中,甚至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具有一定的语义,故单独记忆单词效果不佳。我们提倡在语境中学习词汇。

第三,要多看。多看英文小说、诗歌等,特别是英文报刊。这样,我们不仅能熟悉常用词汇,而且能学到活的、新鲜的、地道的词语。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验,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是扩大词汇量的关键所在。

对于重要的、关键的词语,可以通过一个名句,一句格言来记忆,这样记得灵活,记得持久。对于一些非常用词语,可以通过笔记本、卡片、词语杂录本等,平时有空时随便翻翻,化陌生为熟悉,也不失为好的方法。

二、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的重要性。学生写作时必须经过“阅读、积累、模仿、表达”四步曲。

重点对话和短文,应要求学生熟读、背出、默出。对于课本上的文章,要记住重点语句,重要的语法知识的运用,背诵文章。因为背诵成篇或成段的文章有利于词汇和语法的巩固,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当然在教学中应杜绝单纯的背记,应坚持"背诵和活用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加强课内外阅读训练。

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动笔,养成用英语写信、写日记的习惯。对于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哪怕开始时只能写一两个句子,若能每天坚持,也不失为一个好习惯。

进行英语写作,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写作:(1)通过听写,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书写的准确性。听写内容由单词、词组、句子、对话到短文,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2)通过连词成句训练,训练学生组织句子的能力。教师用简笔画、图片及给定的单词或词组,让学生根据情景,通过想象,连成句子。(3)通过填空形式,练习多种语法知识、短语及表达法的运用。这种题型在新编初中教材的Workbook中常见,这就为学生练习提供了方便。(4)通过重新排列句子顺序,培养学生组织对话或语段的能力。(5)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新教材的Workbook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材料,书中生动活泼的卡通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用口、笔头表达思想的欲望。(6)通过教授四种句子种类,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语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7)通过模仿英语的语法框架、句型结构和措辞炼字,培养学生写作时的思想统一性及语言组织的连贯性。要求彻底领悟英语作文的结构,在写作中,注意常用英语惯用句型。

三、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习惯

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用英语给亲人、朋友、老师写信,用英语写日记,或用英语写便条,写留言短信,还可以用英语与老师谈心或反映情况,或给老师写每周情况报告或总结。只有将所学内容适时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经常用英语的同学,让他们在班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我会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视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写作上畅通无阻。

随着新课改和近几年的高考评分标准的完善,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写出行文通顺、流畅、有文采的佳篇妙作来。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打造绝活 篇15

1、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光靠硬拼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固然是写作的前提,但讲究“技巧”更是取胜的关键。

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形势,然而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考生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我们在实际应试写作中怎样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呢?

(1)扬长避短。考场作文都有一定的“突然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有时命题也可能恰巧命在考生的薄弱环节上,这就需要考生沉着地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比如作文试题要求记叙文,而自己却擅长分析议论,那么可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在记叙的过程中时而来一段精辟的议论,这样,不仅可使文采飞扬,而且还能起到画龙点精,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自己长于记叙描写,而考场作文却要求写议论文,那么采用以事例来证明论点或夹叙夹议,使作文既形象感人,又富有气势;如果自己长于想象,写记叙文可由远及近,由点到面地联想,将文章写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写议论文则可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联想,让文章八面来风“,写得既有广度,又具有力度。如1982年上海一位考生,在考前一直准备读后感的写法,可一上考场发现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命题作文,当时就 慌了神,可又静下心来一想,此题目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这次作文虽不是写读后感,但提出了其中点睛之笔,而写读后感不正是要抓住文中的名句或观点集中议论谈感吗?正是本陌生的作文马上熟悉起来,挥笔而夺取了上海市作文高分的宝座。

在文章的表现方法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文中,也可根据试题的宽余度,做到扬长避短。一篇文章的”表现“是综合性的,我们在此从三个侧重点来分述。

首先要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上海卷几乎每年是文体不限,全国卷也有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淡化文体,这样就给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了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记叙文,有人擅长议论文,也有擅长杂文,每位考生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说明任何一种文体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具体到考生,应该说肯定会有一个最佳的选择。当然,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每个人文体特长也是有位移的,但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

其次,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但更要适应学生自身的表达特长。同为记叙文的顺序和线索,有人爱以时间,有人好用空间,有人却擅长时空结合。而《琐忆》、《谁是最可爱的人》,则是用材料的性质来安排结构的。也会有人按认识发展的顺序,如《荔枝蜜》,更有人擅长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不一而足。从文章的结构的基本环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来看,也明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个考生,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

(2)避实就虚。高考作文虽然就其原则来说,是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让人人有话可说。然而在实际中也总有照顾不到每一位考生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应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绕开正面,攻其侧翼。例如1985年高考作文是要求就某学校被化工厂污染一事,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有些山区考生对此犯了难,因为他们对环境污染的情景没有具体感受,如瞎编一通,只会破绽百出,如什么师生戴着防毒面具上课,人人都得了肺结核等等,夸大事实,不切实际,给阅卷人造成虚假之感。有位山区考生,面对这一难题,没有采取正面进入的策略,而用大量篇幅描写学校没有被污染前的美景,写得真切、具体,很有体会。由于考生避开了难写的正面,从侧面入题,由本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顿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面,同样给阅卷人以美感,进而夺取了考场作文的胜利。

2、藏拙露巧,急中生智

1)藏拙露巧。考场写作是平时作文的检测。平时作文基础好,考生大多在考场上能”逢凶化吉“,而平时写作基础不大好的同学,在考场上尽量作到藏拙露巧。字写得不好,起码要做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使阅卷人看得清,不厌烦;篇幅拉不开,记叙文就增加描写或插叙成份,议论文就采用事理结合,正反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社会与自然结合,作文与政史地数理化结合……。不会写命题作文,就始终抓住题目的题眼来发挥;不会写材料作文,就抓住材料中的一个关键句去创造,写出事情的先后经过;写不好议论文,就起码写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安排不好结构,起码可以采用”三段论“……总之要尽量将自己的不足隐蔽起来,将自己的长处暴露出来。让阅卷者不识你”庐山真面目“,这样才能做到”遇难呈祥“。

2)急中生智。在文章中运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只记得有此名言,却不知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如果随意而写,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败笔。

例如1989年高考作文要求写封信,不少考生在末尾用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语,而说到出处,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列宁的教导,有的说是鲁迅的名言,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这话出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之口。

再如,1997年的全国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举例时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明代爱国名将梁启超的句句。更有甚者,有的考生居然写王若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挺胸堵机枪等;有个考生为了论证”助人为乐要付诸行动“,列举了雷锋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例。”希望工程“是出现时间不长的资助贫困地区学生上学的社会公益事业,雷锋已牺牲30多年,怎么会捐款?试卷中还出现了焦裕禄支援西藏、毛泽东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白居易说”安得广厦千万间“等知识性错误,运用”模糊语言“去解决。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古代有位名人说过“;现代的名言,就用”现代有位名人说“、”有人曾经这样说“、”某位领导人曾指出“;外国的名言,就用”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这样就可以使阅卷人只看到鲜花而看不到枯枝败叶。

3、比猫画虎,借鸡下蛋

考场作文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求质量高。考生要在短时间内,写出质量高能够引起阅卷者情趣的文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了。

”学生学生,学了就生。“模仿可以生出好作文。”《文选》烂,秀才半。“说的是半个秀才,也是模仿出来的。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现代作家巴金的《家》《春》《秋》模仿的是《红楼梦》。其实,古来文章一大仿,就看你仿得象不象,看你能不能仿出新意来。

模仿不仅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也是考场作文不可缺少的方法技巧。例如1988年一位夺取高考作文满分的考生在总结经验时说:”考前我背了60多篇文章,考什么我都不怕“。1990年一位考取南开大学的考生说:”考前我看了一篇谈猫吃老鼠又吃小鸡,应如何看待猫的文章,在考试中让写玫瑰有花又有刺,应如何看待玫瑰的作文,我模仿了人家的观点和写法,结果取得了38.5分(满分40分)的好成绩。

高考作文的命题是面向大多数的,要让大部分考生有话可说,命题不会太偏太怪。高考作文的题目似乎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

例如:1990年上海的《时间啊!时间》可模仿高尔基的《时钟》的写法,86年《树林、森林、气候》可模仿《义理、考据、辞章》的结构,91年联想“圆”的情景,作文可模仿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关于日出地景状,92年的记叙文可模仿“小鞋匠”的心理描写,93年的情景作文关于赞叹新树皮、老树皮的对话可模仿《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的写作手法。有的考生面对题目抓耳挠腮咬笔杆,脑子里放着现成的文章不用,非要到九霄云外去寻找橄榄枝,认为山鸡野猫香,结果写得满纸学生腔,文句不通,文理不顺,得不到高分,这岂能怨人?不过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背默别人的文章或将准备好的若干篇习作不符题意地生搬硬套。这两种情况属于抄袭、投机,是绝对不足取的。而模仿却是经过消化、吸取、借他人之法为已所用,是“比猫画虎”,“借鸡下蛋”。“比猫画虎”,画出的是虎而不是猫;“借鸡下蛋”,借来的是鸡,下来的却是蛋。模仿,它贵在继承和创新。

考生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文章默写出来充数,别起炉灶这是自考,这类作文,不仅“内容”不应得分,“结构”和“语言”也失去了意义。这类试卷不入等次,全文给“0”分或酌情给最低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大教研反思下一篇:活动策划公司运营机制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