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管理体系介绍(通用6篇)
ehs管理体系介绍 篇1
EHS(环境、健康、安全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作用
EHS方针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因此可以说EHS方针是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一个总承诺。EHS方针也是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领域一切活动的驱动力,涉及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并可为公众所获取。
一个积极的、切实可行的EHS方针,将为企业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并为建立更加具体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提供一个总体框架。
方案
EHS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是针对重要的环境因素、重大的危险因素或者需要控制的因素而制定的量化控制指标。目标指标可以是保持维持型的指标,如,控制工伤率在千分之几以下。也可以是改进提高型,如,将某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多少个百分点。管理方案是指实现目标指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主要内容
1、工厂平面图、营业执照;
2、建筑安全合格证/消防安全合格证;
3、工厂应急程序(地震,火灾,化学品泄露,污水泄露);
4、消防疏散演习记录;
5、公司的健康安全委员会架构及健康安全政策;
6、急救员证/药物清单及使用记录;
7、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
8、工伤处理程序及记录;
9、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检验合格证;
10、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工、高处作业等)特种设备操作许可证(叉车驾驶员、锅炉操作工、电梯操作工、行车操作工等);
11、食堂卫生许可证/厨工健康证;
12、环保文件/环评报告/排污许可证;
13、危险废物转移单/危险废物运输商资格证/危险废物处理商资格证;
14、饮用水测试报告/车间空气噪音测试报告//污水测试报告;
15、工人平时常规体检报告/相关工人的职业病健康体检报告;
16、一些化学品的MSDS;
17、化学品储存记录等等。[1]
含义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两体系的整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承诺
答:一是对遵守适用EHS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二是对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三是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管理体系 答: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进我们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它的推行和实施,对增强工厂的凝聚力,完善工厂的内部管理,提升工厂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般来说,在企业应用较多的EHS体系为ISO14001及OHSAS18001,这两个体系有不同的版本,如1997版、2004版、2007版等。每个版本的要求会有所不同,通常是越新的版本其要求越高。
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是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认证这两种体系除了上面所说的作用外,其实很重要的是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因为国际认证体系的PDCA(Plan, Do, Check, Act)循环对于实施体系的策划、实施、检查与衡量(包括纠正、预防)方面,体系已做出了明确要求。如果将其认真落实,一个工厂不愁没有好的EHS表现。
代表
答:EHS管理者代表是指在EHS管理体系中主管该体系的高层管理人员。
作用
答:EHS员工代表,是指员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惯例选举或指定的在作业场所EHS问题上代表员工利益的人。其职责和作用是代表员工就员工所关注的EHS管理体系运行及相关事宜和合理化建议向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参与方针、目标的审查,参与管理评审;并负责回答和解释员工的问题。
内部审核
答:管理评审是指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根据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方针、目标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可能需要进行的修改。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并将有关结果向负责体系相关要素的人员、员工及其代表通报,以便他们能采取适当措施。
EHS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的EHS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等所作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EHS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和监督机制。
元素
健康与安全框架元素环节 描述: 1.现场健康与安全方案 2.健康与安全预期及表现评估 3.危险分析和遵守法规要求 4.员工参与 5.健康与安全专家 6.事故调查 7.健康与安全培训
8.健康、安全和车间整洁检查 9.个人劳保用具(PPE)10.承包商的健康与安全 11.应急准备及防火 12.工作岗位安全分析(JSA)13.高风险操作 14.设施和设备审查 15.工业卫生 16.化学品管理
17.人机工程学(工作环境改造)18.机动车辆安全 19.医疗服务 20.方案评估 21.锁定/加标(LOTO)公司的环境承诺:
1,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2,评估新活动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减少不友好运料使用和排放
4,确保环保为整体经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化学品管理-储存要求 1,指定存放区兼容存放 2,受训授权人员收发和库区管理 3,容器标识及MSDS 4,泄漏预防和控制 5,剧毒品特殊要求
6,泄漏应急处理套装及化学品应急用品配置 化学品管理-使用要求 1,批准的化学品清单 2,容器标识 3,指定区域使用/路线运输 4,受训人员操作 5,有效的MSDS 6,泄漏预防和控制 审核所需的基本文件清单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需要时,3、组织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明
4、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
5、组织机构图
6、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7、地理位置示意图
8、厂区平面布置图
9、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10、重大危险源清单
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2、守法证明等资料。火灾安全要求
1、“三同时”具体要求和实施
2、组织架构
3、消防器材的点检
4、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逃生技巧的教育培训
5、消防演习、疏散演习等
6、火灾安全制度的建立
7、火灾之紧急预案
8、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资料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需要时, 组织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明、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组织机构图、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地理位置示意图、厂区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重大危险源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守法证明等资料。
原因
1、危险源产生原因分析:
(1)存在能量及有害物质: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害物质能损害人员健康、破坏设备、物品性能。
(2)能量、有害物质失控:设备故障(缺陷)、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
2、危险源来自:(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是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对社区的影响及其它地方性环境影响。事情
推行OHSAS18001:2007&推行ISO14001:2004(EHS)应完成的95件事项 前期工作
1、动员大会——召开OHSAS18001&ISO14001(EHS)推行动员大会,最好是全厂人员参与,包括老总。
2、任命管理者代表——最好是企业第二或第三负责人,这样在执行时会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应由老总签发;存档并公布。
3、任命员工代表——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员工代表,最好每个部门、每个车间都有;存档并公布。
4、确定EHS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确定各部门在推行体系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职责。
5、安全生产委员会——确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6、推行小组的成立——每个部门应指派一个代表,成立公司体系推行小组,并起到联络本部门的作用。
各类图纸的绘制
7、工厂地理位置图——包括周围居民区、道路、工业设施、江河、溪流和保护区域等。
8、各部门运作流程图——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流程。
9、生产工序流程图——指生产工序的一个流程图。
10、厂房平面图——便于掌握认证范围,及相关工作的展开,并应统计厂房尺寸、面积;化学品储存位置;地下储罐位置。
11、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管道图——管道从哪里进,哪里出(现场管道设置流向标志),并标出相关井盖,化粪池、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位置。
12、动力管线图——体现工厂动力管线位置。政府相关资料的收集
13、职业卫生影响评估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作业现场(车间)空气质量,包括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噪声、高温等。
15、职业卫生验收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6、安全评价——按法律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17、安全生产许可证——按法规危险较高的企业须办理,如化学品生产、煤矿、建筑等。
18、安全守法证明——由环保局、安监局开出,证明公司最近二年从未受过处罚。
19、消防设施验收合格意见书——由公安局消防大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开出的合格意见书。
20、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如所使用的氰化钾。
21、防雷设施合格证——公司防雷设施需每年监测。
22、收集第三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函、邮件、罚款通知、整改通知单等。
23、收集以往所有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审核报告(包括内审或第二、三方审核)。
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5、废水、废气、噪声检测报告——废气、废水排放浓度;厂界噪声数值。
26、“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7、工业废水排污许可证——由环保局颁发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允许排出的一个资格证;排污登记表;排污费用记录。
28、环保局定期监测报告——环保局定期对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的结果 体系培训
29、EHS体系知识培训和记录(记录表、考试卷)——包括体系的产生、意义、构成;标准条款等。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
30、收集公司适用的EHS法律、法规,制作清单,并评审其符合性。
31、收集客户、监管部门等相关方的要求、投诉,制作清单,记录处理结果,并评审其符合性。
危险识别评价
32、危险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危险识别培训。
33、各部门识别评价其危险源——填写部门危险识别评价表。
34、编制危险识别评价汇总表;不可接受风险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3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培训。
36、各部门识别评价其环境因素——填写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37、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方针目标的制定
38、EHS方针的确定——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9、EHS方针对内宣传——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内宣传,制作标识牌、卡片等。40、EHS方针对外宣传(供货商、客户等)——由采购/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外宣传。
41、EHS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依照上年的数据制订经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相关部门。
文件的编制
42、EHS手册的制定(一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订EHS手册,应包括工艺流程图,EHS组织架构图,工厂地理位置图,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等附件,并包括公司简介,EHS方针,对程序文件指引等内容。
43、EHS程序文件的制定(二级文件)——由推行专员或各部门负责人制定,可与质量体系共用个别程序文件。EHS管理程序包括:特种设备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化学品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消防管理等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废水;废气;废物;噪声;能源等程序。
44、各部门相关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三级文件)——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MSDS;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对水电设施的管理等。
45、记录表格的制定(四级文件)——相关二级、三级文件的表格。
46、体系文件的发行(一、二、三、四级)——将体系文件发行,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文件。
47、文件控制与记录控制——可由质量体系统一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
48、整理公司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清单,并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MSDS——由采购部依照公司化学品清单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的MSDS(包括,但不限于:溶剂、油类、气体等)。
49、化学品存放点安全配置——在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存放点设置安全标志/MSDS/防泄漏容器/吸附棉/灭火器/防护用品。化学品存储应遵守酸碱/固液体/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品助燃品分开放置原则;通风/防爆灯/防爆扇/防泄漏装置/消防砂/温湿度控制/安全标识/危险品标志/增加防护用品/灭火器放在门外/开关插座装在门外/MSDS/专人持证管理。
50、危险化学品消耗量——确定单位时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年或月消耗量。
51、制作内部化学品MSDS——由技术部制定内部化学品的MSDS。
52、消耗臭氧层物质和石棉的情况记录。沟通、参与和协商
53、内部沟通——与公司内部员工的沟通与协调资料,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54、外部沟通——对承包商、参观者等外来人员关于公司安全、环境事项的告知。接受、处置、回复外来文件,并保存记录。
垃圾处理管理
55、垃圾分类标准培训与实施——全厂实施垃圾分类,检查、纠正其正确性。
56、内部危险废弃物清单、交收记录——各部门危险废弃物与行政部的交收记录。
57、危险废弃物回收商的资质证明——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58、公司与回收商签订的回收协议——公司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必须与回收商签订回收协议。
59、与回收商的交收记录——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可回收废弃物的变卖记录。应急准备与响应 60、各种应急措施的制定——火灾;化学品/油品泄漏;中毒;生物危害;伤害事故;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缺水;断电等应急措施。
61、消防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消防演习并组织全厂人员参加实施。62、化学品泄漏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化学品泄漏演习并组织仓库/生产等相关人员参加实施。
63、其它应急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相对容易发生,且易造成严重后果的意外风险。64、消防设施的管理——统一编号,清单制作,检查保养记录(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火警铃,安全指示灯,应急照明灯、消防泵房、烟感、火灾控制柜等);制作平面消防疏散图。
65、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有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签订合同,定期保养,保存保养记录。
对相关方EHS要求
66、与供货商/回收商/工程合同方签订EHS协议——由相关部门与其相关方签订EHS协议。
67、采购部对供货商的安全要求施加——采购部依据客户的环保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采购并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危险品运输人员有证件,并按规定申报。对供应商调查评估中,设置EHS方面的要求;供应商告知书应包含EHS方面的要求。
相关统计
68、公司上年用水、电、纸、液化气、煤、柴油、天然气、煤气等资源能源的统计——收集上年相关数据,不用太复杂,看得出每月用多少就可以了,或单位用量。
69、公司上年每月出货的统计——每月出货总数的统计。70、公司上年产品报废率的统计——每月产品总报废率统计。71、主要原辅材料清单——制作主要原辅材料清单。证件、考核
72、对特殊岗位资格证明的收集——企业负责人资格证书、安全员证书、消防控制室操作证书(五级消防员)、消防管理证书、司机、急救人员、废水处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锅炉工、叉车工、起重机操作工,电梯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锅炉安全管理等)、化学品管理、内部审核员等。
73、公司、月度目标考核方案,其中有EHS方面的内容。职业健康
74、入职职业病体检;职业病体检报告(如发现职业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离职职业病体检;个人职业病监护档案。
设备设施
75、设备管理——有设备维修计划,定期检查保养,保存记录。
76、特种设备证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检测报告;压力表、安全阀附件的检验报告;叉车检验报告;起重机检测报告;电梯使用登记证,检测报告。
77、高压配电房——符合法规、标准要求。通风;防小动物;绝缘鞋与绝缘手套的电气与绝缘半年检测报告;绝缘杆、绝缘垫等防护工具齐全。
78、水、电、纸、油消耗设施的管理——各种管道标识名称、流向箭头,机器漏油漏水用桶接住,设施定期检查保养,保存维修计划及维修、检查记录。
79、现有环保设施及运行状况——确定现有的环保设施,运行记录。
80、大宗物料存储详情——大型储罐存量和存储内容;储罐使用年数、吞吐量;大型储罐相应的警报、通风等保护措施;大型储罐装卸书面程序。安全、环保事故、职业病
81、事故——完整的事故(如:伤害事故、中毒、溅出、泄漏、大气事故性排放等)处理报告,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经过;落实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处理相关责任人。
82、工伤保险——是否按法律要求购买,缴纳费用。相关人员面谈
83、面谈人员不限于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安全部门负责人、人事行政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工程设备负责人。
运行、审核
84、EHS体系试运行——全厂进行EHS体系试运行。
85、内审员培训——对EHS推行小组成员进内审员培训,合格发证。
86、内审方案及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制定内审方案;在培训合格人员里选取审核员/确定审核组长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
87、跟进内审不符合的改善——对内审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
88、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提供相关报告,检讨运行以来工作情况,并提出下次需跟进事项。
89、认证前的培训——对各部门负责人,推行员进行认证前的培训,提醒大家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
90、三个月体系运行记录——至少保存体系三个月的运行记录。91、认证公司预审——提请认证公司预审。
92、跟进预审的不符合改善——对预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93、认证公司正审——迎接认证公司的正审。94、跟进正审的不符合改善——对正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即刻改善关闭。95、认证审核通过发证——由认证公司发证。
含义
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两体系的整合。EHS管理体系只是EHS管理的必须的一小部分。
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认知的不断提高,国家、社会、人民对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劳工安全健康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全人类的共鸣。而HSE管理覆盖了企业的所有部门、员工、设备、设施等,管理复杂度非常高,可以预见HSE的管理者的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HSE管理者的需求,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至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转型。
EHS体系管理系统从业务角度、用户使用角度、管理角度等方面体现了其专业性,模块与模块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用户录入数据、领导制定措施、专家进行评估提供支撑。系统通过数据的批量导入导出为用户提供方便,通过各种样式的统计报表以及形形色色的分析图形为领导以及专家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系统具有很强的提醒报警功能,对于周期性的业务进行提醒,对于超标或超限数据进行报警,使用户第一时间了解最有价值的数据。系统提供强大的工作流程,通过流程节点权限设置规范用户工作行为。
内容简介 EHS体系管理系统为实现企业QHSE标准化管理,把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合,打造一套三位一体覆盖全企业的科学、系统、完善的、标准化的信息化系统,业务模块内容见下图:
职业健康:包括职业卫生监测、劳防用品管理和体检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安委会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管理、项目安全管理、危化品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风险管理、安全观察、项目三同时管理等;
环境保护:包括环境监测管理、环境装置运行管理、指标控制、三废管理和环境辨识等;
检查与整改:包括检查整改设置、检查整改统计、检查整改记录管理、检查整改统计分析等;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管理、设备的检查、设备的维修、设备的保养、设备的停用、设备的恢复、设备的报废;
体系管理:包括文件记录管理、内审管理、外审管理、管理评审、目标指标、相关方管理、法律法规;
人员管理:岗位管理、部门岗位、企业员工、部门人员、外来人员的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组织结构、应用管理、菜单管理、系统参数配置、自定义信息聚集等。
管理效果
EHS体系管理系统的实施,在提升QHSE的管理水平的同时,可节省生产成本。管理方面的提升
由于该系统一方面是以国际上先进的管理体系为基础,同时加入了大型企业HSE专家的实战经验,其系统本身就是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系统的导入就是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工具,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所以系统如果得以成功实施必定会给管理带来质的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管理标准的推行上,主要是通过文件下发,员工培训与会议沟通等形式进行。今后,通过本系统可将集团的标准通过软件形式延伸到各企业,从而提升执行力,减少人为理解因素导致的执行偏差;
通过本系统从对结果的管理转向对过程的管理,实现企业对部门或分厂、车间直至班组的全过程及时的信息化管理;
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以隐患排查为核心,形成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纠正的“闭环”式的跟踪管理。力争使不利因素(次品、职业病、事故、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产生之前就得到控制和迁移;
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零距离,装置、设施的相关信息在生产与管理实现条线共享。建立一个基于QHSE业务领域的从上到下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员工有效的双向沟通平台。从原来的各部门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团队,整合为全公司的虚拟大型团队,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实现整体持续改进和水平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参与的互动式管理模式;
通过实施该系统,可规范员工的HSE工作,加强其执行力,保证HSE工作的“合规性”,从而保护企业和管理层,避免“责任事故”。
节省成本
HSE系统的引入,也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减少外出学习和聘请咨询顾问的投入; 通过该系统可实现所有体系文件的过程管理,发布电子版本,在线实现文档的审批和会签,减少纸质版本的文件打印、装订,降低办公耗材的投入,而减少会议召开次数,可降低会议成本;
消防器材、劳保用品按计划采购,避免浪费; 大量记录台帐无须打印,节省了纸张和存放保管费用;
应对检查和日常工作的台帐、报表整理工作由系统完成,减少因整理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的人工成本;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另外,还可节省培训(网络化考试等措施)费用以及人工开支(个人工作效率更高)。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不仅关系企业直接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毒苹果”、康非石油以及中石化的大火,都对企业形象造成了难以金钱衡量的损失。LV的挎包,不用动物皮革,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样,HSE管理工作良好的企业也可以成为企业的名片。
建设优势
众多功能管控点
该系统每个功能点,都通过大量的研读其体系标准、法律法规后开发实现的,这样保证了其系统的“合规”性,在保证系统“合规”的基础上,为避免人为因素过多,而造成的违规现象,在HSE管理的关键点,从功能上设计出大量的“管控点”,从而避免风险,保护HSE管理者。
该系统的“管控点”众多,比如:
外来施工人员必需经过三级教育培训后才能开工;
特殊作业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并且其作业证不过期的前提下才能特殊作业; 新员工必需经过入司培训、三级教育培训等;检查必需按照QHSE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劳防用品必需按时发放等等;
“管控点”的增加首先保证其作业的“合规”性,能够有效的避免人为风险,更重要的是保护企业和QHSE管理者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基础素材
该系统不仅功能丰富,同时提供了具有行业特征的基础素材,其素材包括检查标准库、法律法规库、施工HSE措施库、事故类型及原因标准库、安全考试库、教育培训资料、劳防用品类型库等等。这些素材收集和整理比较困难,而同时具有行业特征,所以其价制度非常高,其通用性又决定了可以实现“拿来主义”,这样就实现了系统“务实”和“务虚”的有效结合,真正为企业打造一套具有“高价值”的管理系统。
高效的智能提醒
HSE管理非常复杂,人为因素的增加必然带来很多管理不到位的“盲点”,该系统提供大量的智能提醒功能,避免这些“盲点”的产生。比如,劳防用品的发放的提醒、教育培训的提醒、职业健康体检的提醒、设施检查的提醒、消防器材过期提醒等等。
人性化界面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是本系统里一个核心的设计思路,在该系统中功能设计要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系统中实现各功能模块的信息整合、内外部各个应用的界面整合等功能,同时为用户提供界面定制,从而在该系统中实现“信息找人”,而不是单纯的“人找信息”。我们将从功能易用化、操作简单化、提示自动化、界面个性化等方面着手体现人性化的功能界面设计理念。该系统提供初始化界面,但是个人可根据自己所关注的侧重点,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内容和布局的调整,从而达到各专业的用户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信息。首界面的功能模块可新增、删除、拖动等。
ehs管理体系介绍 篇2
如今,EHS管理体系是众多跨国制药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他们要求供应商建立完善的EHS体系,把事故风险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各方面的风险,以保证商业的连续性[1]。
1 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即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中,E代表环境Environment,H代表健康Health,S代表安全Safety。该管理体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环保、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并突出对危险有害因子的识别与风险评价。
1.1 EHS体系法规
国际通用的ISO 14001、OHSAS18001中都对EHS做出了要求,我国目前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也对EHS体系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为员工健康提供权益保障等。
1.2 EHS管理体系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药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要求很高,生产厂房的洁净度、空气中的悬浮粒子等都可能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另一方面,在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气,这些废物的排放也是生产环境的污染隐患。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有机溶剂以及具有较强腐蚀性、还原性、氧化性的化学制品,在化学合成、工业生产中也会产生毒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这也无疑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此外,连续性生产易引发事故,也是制药企业安全隐患之一。
EHS体系以预先进行风险分析为形式,确定生产活动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患措施,防止危害发生。以对环境因素或危险源的辨识为基础,以法规标准为依据,以对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和管理方案的完善为持续改进的途径,确保体系在控制范围内运行,通过三级监控系统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降低风险[2]。
2 EHS体系建立
EHS管理体系需要与我国制药行业公司现行管理原则保持一致,在分析和借鉴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设计和建立。这要求企业所有员工必须遵章守法并担负起社会责任。
EHS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遵循PDCA循环(如图1),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环境、健康和安全是制药企业保持产率、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EHS管理体系强调保护企业经营环境,改进工作场所的健康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因此,全面贯彻EHS管理体系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并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EHS管理体系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包括环境安全健康管理、环境保护、化学品管理、设施及维护、工业健康、应急准备与响应、个体防护用品等领域,涉及范围甚广。因此,执行部门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更要确保有效地执行EHS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如图2所示。
(1)建立合理完善的EHS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明确所需解决问题;
(2)根据现场检查诊断,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差距分析、识别分析;
(3)对管理人员进行法规及现行规章制度培训;
(4)确定组织结构、要素;
(5)制定实施措施;
(6)建立配置管理文件。
通过持续的企业内部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应及时进行纠正并予以完善。每位特定岗位的员工都必须进行完整的职业健康培训,并严格按照已制定和建立的日常管理秩序和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每位员工必须牢记并严格实施EHS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保障公司产品和财产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彻底调查,真实而准确地记录,并充分公开事件的处理过程,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4]。
3 EHS体系审核
3.1 EHS体系审核意义
基于供货稳定性的考虑,当前许多国外生产企业都要求我国药品供应商通过EHS的认证,当然也不排除这其中包含贸易壁垒的因素。生产企业必然会考虑所选择的上游供应商是否会因为环保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停产或无法保证正常供货数量。虽然EHS体系不属于质量范畴,但欧美国家对“安全”、“环保”非常重视,有些国外公司在进行供应商审计的过程中,甚至是先审查EHS体系,通过之后才进行质量审计。
EHS体系审核是通过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判断受审核企业EHS体系是否符合规定审核准则的系统化验证过程,验证过程以文件形式说明,审核程序同样包括将验证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换言之,即通过对企业EHS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审核,验证体系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3.2 审核程序
审核的程序应包括审核的范围(如地理区域、部门、体系的要素等)、审核频次、审核方法、审核能力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审核需按照一定的程序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即具有系统化;审核需保留审核计划表、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审核记录、审核报告等,以确保过程的可追溯性,即具有文件化;审核证据必须真实可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无倾向性,即具有客观性;因此审核是一个抽样验证过程。与GMP审核相同,EHS审核也分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表1以内部审核为例,介绍EHS审核流程以及企业需注意的问题。
EHS管理体系评审需进行跟踪验证,持续改进。对有关管理评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分析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跟踪验证,进行有效性分析。管理评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体系运行的终结,而是下一个运行过程的开始。在管理评审中形成新的目标和指标,制定新的管理方案,并对确定的危害与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新一轮的持续改进。
3.3 E、H、S三方面审核实例
3.3.1 E—Environment
针对“三废”处理问题及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审核过程中可着重检查以下方面:
(1)废水、废液、废气。查看废水、废气和化学废液清单,确认所有废物在排放前已经过适当处理;“三废”处理设备设施是否具备完全处理能力,处理方法是否与环境评估和竣工验收报告中的方法一致,能否达到处理效果。
(2)工作场所异样气味。查看室内空气检测报告,以确定室内空气是否达标,并检查接触该气体的员工、设备是否配有适合的防护用品、防护措施,查看防护效果。
(3)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检查现场是否存在严重的污染痕迹,有无化学品泄漏等;要求企业提供近期由当地环境检测部门编写的“三废”检测报告,查看“三废”排放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3.2 H—Health
药品生产涉及大量物理化学反应,且具有持续性、大批量的特点。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污染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职业病的根源,因而应确保足够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由于制药设备的特殊性,如较高设备的高空作业,在生产厂房内应注意坠落防护,在存在跌落危险的工作地点应设有护栏及其他防护设施。在粉尘和挥发物浓度较高区域,应进行检测。检查检测记录,查看操作人员是否已经配有个人呼吸防护用品,监测报告是否表明有害物浓度低于国家或者当地法规限值;操作人员是否已经过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并能够正确使用等。检查噪声区域的检测记录是否达标,在需防护的地方是否有警示标志,员工是否已配有听力保护措施,并能正确使用保护设施及用品。
3.3.3 S—Safety
由于药品生产中涉及大量化学原料,尤其是易燃易爆化学物,因而制药行业更需关注安全问题。首先要确保所有通向室外的出口(包括紧急出口)无阻碍,可通过查看是否有锁住或堵住的门或封闭区域,出口是否被从内或从外阻塞或上锁等,以确保疏散通道(包括建筑物内部的通道)无障碍。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确保所有区域均设有足够的灭火器和消防设施,并且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保留记录。检查消防验收报告以了解对现场灭火器配置的要求等。
4 结语
EHS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取决于企业主体的重视程度,建立和持续改进EHS管理体系也已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取海外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企业应不断完成自身EHS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等做出系统、独立的检查和评价,以保证EHS管理体系的监督及完善机制顺利运行。企业根据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以及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提出方针、目标以及其他要素的完善方案,以进一步贯彻EHS体系。根据上述现状,我国制药企业应格外重视EHS体系审核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杜绝环境污染、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完善自身生产体系。
摘要: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即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介绍EHS管理体系,具体阐述其审核流程,并举例说明制药企业在接收审核时的注意事项,以期加强我国制药企业对EHS管理体系的认识,完善企业EHS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EHS,管理体系,制药企业,审核
参考文献
[1]周飞,梁毅.探讨EHS管理体系在制药企业中的运用[J].机电信息·中国制药装备,2011(26):29-33
[2]叶有春,盛利.我国制药企业推广实施EHS体系之探讨[J].中国药业,2007(16):18-19
[3]一体化EHS体系方案书http://wenku.baidu.com/ view/d57582ccda38376baflfae13.html
EHS管理体系工作报告 篇3
自2007年4月份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以来,我公司按照二合一贯标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改善员工的健康安全,注重绿色环保,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减少安全、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下面就简要总结一下近半年来贯标的情况:
一、公司认证的目的及作用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思想。二体系标准分别立足于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利用PDCA过程循环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我们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体系认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是体系认证的最根本目标。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准入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保护竞争的公平性而存在的。企业要在市场中经营,管理体系应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就是为此服务的。所以认证工作迫在眉捷,是我们目前管理工作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要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认证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将我们的管理水平提升一大步。
“十一五”是洛铜的重要发展时期,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契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又提出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整合管理体系,使企业经营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快速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洛铜做精做强做大,塑造国际一流铜加工企业,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二、体系覆盖范围:
(一)管理体系涉及部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所属的办公室、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生产部、质量部、技术中心、装备部、审计监察部、武装保卫部、企业文化部、工会等十二个行政管理部门及熔铸厂、铜板带厂、管棒厂、铝镁板带厂、冶炼厂、动力厂、检测中心、机电设备修造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物资配送中心、销售公司等十三个生产部门。
(二)建立体系类型:
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二标一体整合体系;
三、体系策划方案:
为实现公司确立的总方针、总目标,公司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体系内各生产单位所分解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各方面的接口,从而使责任明确。
公司的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是各生产单位根据公司的方针、总目标制定本组织的目标责任制和指标,在公司贯标办的指导和监督下,各生产单位对本系统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组织内的指标,以达到确保公司总方针、目标的实现,相互关联的各级组织的体系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了资源共享。
四、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果断决策,二标一体贯标认证顺利启动
根据公司确定的在2007年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的目标,经研究决定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二个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体系,实现二标一次审核,同时取得二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决定。贯标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贯标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体系就不能有效保持并持续改进。为此公司副总经理任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层带头参加贯标培训,认真学习二个标准,理解并掌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认真思考如何按照标准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并保正其有效地运行和持续
改进。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员工兴起了贯标学习高潮。同时,在整个贯标过程中,公司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不仅是贯标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积极行动者。他们反复进行动员,强调贯标的重要性、必要性;草拟和确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深入现场布置检查工作,为贯标实施排忧解难。
(二)准备充分,基础扎实,为顺利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贯标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方面,思想发动。2007年4月6日,公司召开贯标工作动员大会。公司总经理详细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深刻阐明引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系统论述了推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客观分析了我公司做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有利条件,并对如何搞好贯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之后公司各部门又相继对部门职工进行贯标工作的思想再发动。经过多层次、多阶段、有重点的思想发动工作,全体职工由过去对贯标工作不熟悉到比较熟悉,由过去对贯标工作的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由过去没有纳入贯标的部门对贯标工作不会操作到基本会操作。第二方面,普及培训。在这方面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进行了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贯标工作培训。公司领导标准宣贯培训;程序编写人员培训,公司内审员培训和贯标内部审核现场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和范围广泛的培训,使公司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吃透了二个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实施对公司贯标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使全体中层干部了解了公司所有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从而有效地组织部门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内审员了解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内容和步骤,从而有效实施了贯标工作的内部审核工作。第三方面,文件编制。公司组织了由生产部和各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贯标文件编写小组,小组成员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体系文件编写培训班,对程序文件编写的技巧和要求进行了系统培训学习,同时公司广泛听取和收集各岗位人员对公司以往各项管理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再此基础上实施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撰写工作。在文件编制中,我们根据公司下发的程序文件编写导则和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计划。经过二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工作。此后公司又请咨询老师对所有文件进行逐条逐句的审核和修改,直至最后定稿。第四方面,体系试运行。6月18日公司最高管理者下达体系运行发布令之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6月20日在公司所有部门正式试运行。为了保证试运行的效果,公司成立了宣贯小组对各单位进行了系统的宣贯培训,重点讲解了二个标准和公司程序文件,通过宣贯培训使广大基层操作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广大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贯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从而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五个方面,内部审核。在公司EHS管理体系试运行后,公司组成了四个内审小组,先后两次对各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了严格的内部审核。从审核情况看,大部分单位体系运行情况正常,运行效果明显,但也有个别单位有关领导及岗位人员对贯标的认识还有不足,对标准的理解有差距,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规定要求。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很多同志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刻,所以两次审核共计开出了60不符合项。针对内审中反映出的问题,公司总经理和各副总经理分别召开会议,反复强调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求各单位针对内审中发生的不合格项制订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了纠正时限。经过加工补课,第一次内审中暴露出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在第二次内审过程中,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杜绝了严重不合格项的产生,同时一般不合格项也大为减少。
由于准备充分,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我公司的贯标工作按预定的进度要求,实现了贯标认证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三)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及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
公司的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工艺复杂,所以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较多,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充分与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能否发挥有效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两者的识别的充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1)环境因素的识别:
A、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此方面是我们工作重点。
公司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用量很大,还有粉尘、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产生。所以必须加以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功效。
D、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
E、应引起特别注意的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关系到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确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A、渗透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思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在体系建立之初要求考虑所有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并分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依据物理、化学、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状况
B、把事故、违规违法、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寸,这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包括了公司和其它单位近年来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
C、公司将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小组采用调查表法和活动分析法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发放全体员工手中,予以补充、协调和完善。
公司的危险源在铜加工的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过全面识别,除火灾、爆炸等明显的危险源外,高温、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坍塌、触电、噪声、振动、粉尘等危险源在这次辩识过程中也给予了充分识别。
2、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评价与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是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也是控制的重要对象。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时我们从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所需费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采用的是非判断法、打分法。重大风险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风险程度,二是评价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评价风险程度是基础工作,其对象是在某一具体作业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风险,我们采用的方法为LEC法。评价风险的可承受过程是独立的任务,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义务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及实施管理方案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并分解到各部门,针对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责任到部门,组织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实施效果明显。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通过评审计划的充分性,编制及实施了管理方案。
目标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一,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二。
(四)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确保了贯标工作顺利开展
在贯标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全员参与是做好贯标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体系运作的成效。在启动贯标认证工作之初,公司领导就决定贯标认证培训全员化、文件编写部门化,程序指导业务对口化、贯标责任指导部门化、体系推进专业化,这样就把公司全体员工,各单位、机关各业务部门,体系推进部门通过 “五化”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使各职能部门都能在认真履行好主管程序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以大局为重,做好相关程序的配合、支持工作,避免了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教育工作,主动与公司、咨询单位联系内审员、程序文件编写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贯标启动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这些培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贯标氛围,并为贯标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
五、取得成果
1、持续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详见附件三“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降低经营成本及各类责任风险;
2、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形成信息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有效进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改进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方的关系,激发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并明确职责,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和生产安全风险,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客户及相关方的要求;
3、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根据法规、目标及指标来评估环境绩效,改善,建立了程序监控管理体系,同时识别改善机会,鼓励承包方与供应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4、通过建立保障程序达成预定成效,今后将提供适当资源,以持续达到各阶段的绩效水准;
5、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和国际贸易优势,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为公司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自愿行为,可为公司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7、贯标以来,公司各单位结合生产经营特点,普遍开展了以法律法规、责任意识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管理知识、风险识别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员工培训,以从业知识、岗位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从业人员的持证培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8、加大了治理事故隐患力度,本质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1)源头控制能力增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贯标以来,公司加大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组织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共辨识公司级重大风险23个,重要环境因素10个,已建立档案进行动态监控。
(2)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各级领导亲自组织并带队检查安全已形成制度,班子成员都曾多次到现场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今年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拨出专项经费,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项和综合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查时,主要是查领导责任制、查思想认识、查制度建设、查组织机构、查培训教育、查设备设施、查事故隐患、查违章违纪,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单位都立即组织了整改。
(3)完善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各单位分类编写完善了应急预案,强化了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差距
有些单位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对环境管理要求不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还停留在体系运行前的水平。没有认识到贯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以有助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没有认识到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没有认识到对环境因素、危害因素和过程的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
(二)对标准、体系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
部分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体系文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习,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刚刚建立起来时,大部分人员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了解,只是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对标准和体系文件较为了解;并且有些部门和人员对贯标工作长期不入门,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学习不够,对标准和体系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认为贯标只是个别人的事情;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尚未理解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求,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和学习亟待加强。在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中,都将法律法规的获取、适用性评价、学习和更新等专门列为17要素之一,足以显示其重要性。由于存在怕麻烦、获取途径不通畅等原因,大部分单位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评价及学习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3、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急需改善。各单位对员工培训普遍重视不够,对各部门人员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术、安全技能、法律法规等学习培训有的没有做、有的做了也没记录,与程序文件要求有较大差距。
4、安全环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不符合标准及程序文件要求。部分岗位人员对纠正和纠正措施还没有真正理解,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不是十分准确,对纠正、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没有真正弄懂,对标准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前及实施后都要进行评审的要求,没有认真执行。
5、环境、安全运行控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安全、环境是初次贯标,大部分岗位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理解不深不透,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缺少控制策划,控制措施制定的不全面,没有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造成运行无准则、出现运行偏差。
6、记录控制仍显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对保持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自己履行职责、开展业务活动以及相关体系要素运行等未留下足够的客观证据,与标准、程序要求有一定差距。
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岗位人员对过程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随施工阶段、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进行识别、更新、评价,没有理解标准精髓进行动态管理。
8、个别单位设备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设备检查记录不全面、维修保养记录不全、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不能及时掌握等。
9、过程策划不充分。部分岗位人员未掌握PDCA运行模式,任何工作(过程)都是从策划开始的,对过程输入、输出理解不透,造成输入不全面,输出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不大。
10、安全、环境过程监视测量方面存在不足。对PDCA循环中C(检查)阶段做的很不够,要么未检查要么检查记录欠缺,造成A(处置)阶段输入不充分,不能对策划的结果进行验证,无法根据验证情况对策划过程进行改进,造成PDCA不能真正循环起来。
(三)内审发现问题:
公司为评价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收集信息,为管理评审做准备,先后于2007年7月31日—8月3日,组成3个内部审核小组,共计21人、三位咨询老师,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审核范围内的12个职能部门和13个二级单位和领导层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式审核,审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详见“附件四”),观察项232项,不符合34个。2007年9月19日—9月21日,组成4个内部审核小组,共计21人、1位咨询老师,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审核范围内的12个职能部门和13个二级单位和领导层进行了第二次集中式审核。审核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详见“附件五”),观察项180项,不符合26个 这些问题都在内审末次会议上进行了分析,由咨询公司老师做了运行指导,目前第一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已整改完,第二次审核发现的问题正在按纠正预防措施实施,10月5日前将全部整改完。
七、当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需求
八、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两次内审所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必须按公司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为把二标一体化体系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公司领导要及时主持召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各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积极配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完成各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基层各级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规范个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传和教育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全公司逐渐形成一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运行。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四)进一步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一方面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五)继续抓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我们在体系运行的前一阶段,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考核内容将包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兑现情况,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未能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公司将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业绩表现,对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这些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六)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当前公司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将极大地推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各单位今后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现场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今后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七)继续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每运行一定时间,都要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做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因而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
ehs管理体系介绍 篇4
EHS Document
文件编号:EHS0010
版本号:1 第1页,共4页 Purpose & Scope目的和范围
1.1 本程序规定了和工作有关的事故的报告、调查程序.事故包括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和职业病等,也包括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未遂事故,以及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财产损伤、业务中断等意外情况 1.2 本程序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2 References参考文件
2.1 无 Definitions定义
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潜在安全隐患/险肇安全事故:一个可能引起但尚未造成人员受伤,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 /释放,财产损失,业务中断,有关安全健康环保法律法规的违反的异常情况或隐患。3.3 职业受伤/职业病事故:在工厂内由任何情况引起并造成人员受伤/职业病的事故。3.4 简单急救事故:任何造成轻微伤害或不良健康状况,可由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或持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仅限于一次性治疗,以后只需要观察的事故。3.5 可记录事故: 按照3M Worldwide Guideline for Injury and Illness Recordkeeping以及OSHA 20 CFP Part 1904 应记录的事故。此类事故造成的伤害或不良健康状况,必须由持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需要进行持续治疗。3.6 事故发生工厂:发生事故的实际工厂,无论受伤员工日常工作地点是否是该工厂。但如果事故发生在ORJ工厂外,且与工作相关,事故发生工厂就是员工日常工作的工厂。3.7 事故发生部门:事故实际发生部门和受伤员工所属部门;若是访客或承包商受伤,则包括相应的ORJ的接待部门。(注:在一些事故中,事故发生部门可能并没有过错。4 Responsibility职责
4.1 当发生事故时,公司员工应立即向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报告情况。4.2 事故发生部门主管职责:
4.2.1 应组织人员立即消除引起或可能引起人员受伤的潜在安全隐患,隔离事故区域,抢救受伤者并保护事故现场.4.2.2 通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和EHS工程师有关事故的情况。
文件名称:事故报告和调查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
EHS Document
文件编号:EHS0010
版本号:1 第2页,共4页
4.3 EHS工程师职责:
4.3.1 参加事故调查小组深入现场调查所发生的事故.4.3.2 必要时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完成事故报告, 并通过数据库报告给总部。4.3.3 4.3.4 必要时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并监督跟踪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4 人力资源部职责:
4.4.1 4.4.2 4.4.3 根据国家及公司的有关条例协调和办理受伤员工的善后事项。负责与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
审核事故报告并与公司管理层一起确定事故的善后处理意见。
4.5 行政部负责有可能的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和消息发布。4.6 总经理职责:
4.6.1 4.6.2 4.6.3 审阅事故报告。
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在安全会议上审查安全提案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5 Procedure Description程序内容
5.1 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流程
5.1.1 当发生事故时,公司员工应立即向部门主管报告情况。
5.1.1.1 内部应急联系电话:88185501(5022)。在发生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可就近拨打该号码与行政部联系以获得帮助.5.1.1.2 外部医疗急救电话:120。
5.1.2 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当接到有关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安全/健康/环保工程师和部门经理。5.1.3 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应负责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 填写《事故调查报告》并提交给EHS工程师 5.1.4 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抢救,隔离事故区域以保护事故现场,并组织相关人员尽快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开始.5.1.5 安全/健康/环保工程师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协调,参加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文件名称:事故报告和调查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
EHS Document
文件编号:EHS0010
版本号:1 第3页,共4页
5.1.6 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负责组建事故调查小组,其成员包括: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安全/健康/环保工程师、事故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相关人员等。如果事故涉及到承包商,则承包商代表也必须参加事故的调查。该小组负责进行事故的深入调查,确定事故的根本原因,鉴定事故性质,确定纠正及预防措施。事故调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开始。5.1.7 根据事故的不同性质,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5.1.7.1 如属于可记录的事故,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释放,财产损失,业务中断,有关安全健康环保法律法规的违反则须在事故发生后, 由安全/健康/环保工程师负责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之内,通过Inter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数据库向3M总公司安全部(Corporate Safety)报告事故情况, 并在事故调查结束后通过Inter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数据库向总部报告调查结果 5.1.7.2 按有关法规要求上报的安全事故或职业病事故应按照有关规定通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或卫生防疫行政主管部门.5.1.7.3 如事故涉及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通知技术监督特种设备行政主管部门。5.1.7.4 如事故可能或已造成环境污染,应按照有关规定通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5.1.8 事故纠正及预防措施
5.1.8.1 在事故调查结束后,调查小组应确定有关纠正及预防措施,每项措施的责任人及完成期限。5.1.8.2 有关责任人在接收到3M中国事故管理系统发出的通知邮件后,负责完成有关纠正/预防措施,并将完成情况及证据输入到3M中国事故管理系统中。5.1.8.3 安全/健康/环保工程师负责在事故调查结束后,通过Inter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数据库向总部报告调查结果及纠正/预防措施。
5.2 事故的善后工作
5.2.1 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应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以便对事故的起因作出完整和精确的调查分析;对损坏的公司财物进行隔离封存,以便保险部门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在事故原因已十分明确,受伤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整改措施已得到落实和财产损失已统计完毕的情况下,应及时恢复正常的生产。
文件名称:事故报告和调查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
EHS Document
文件编号:EHS0010
版本号:1 第4页,共4页
5.2.2发生严重事故后,新闻媒体有可能前来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因此在对事故现场封闭、隔离和保护的同时,值班警卫应立即通知公司的管理层和行政部。新闻媒体的采访应由行政部统一接待。行政部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尽快到达现场,了解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收集有关情况的报告,听取管理层的指示以作好接受采访的准备;外来非救助人员进入现场应由安全工程师和公共事务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5.2.3 人力资源部根据国家及公司的有关条例协调和办理受伤员工的善后事项;负责与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审核事故报告并与公司管理层一起确定事故的善后处理意见。5.3 事故沟通
5.3.1 事故调查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应将调查的结果向所有受影响的本部门员工进行沟通。5.3.2 如果事故涉及到访客或承包商,则相应的ORJ代表负责向所有受影响的访客或承包商员工沟通事故调查结果.5.3.3
录.对于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其事故沟通应形成书面记6 Related Records相关记录
6.1 事故调查报告FM9033 7 Attachment附件
7.1 无
ehs管理体系介绍 篇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持续改进并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一种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它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闭环管理模式。国家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必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明确了达标期限。企业安全生产所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必须遵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不同的行业标准及考评办法和评分细则,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企业,规定了不同的达标等级和达标的时期。如工矿商贸、机械行业、氯碱行业、合成氨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等。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EHS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为管理EHS风险服务的,体系只是EHS管理必须的一部分。
二者的区别
1、安全质量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EHS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各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要求的重要体现。
EHS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EHS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2、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EHS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标准,根据各行业不同,它分为不同部分,如机械行业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危险化学品行业分为12个A级要素和55个B级要素,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EHS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3、安全质量标准化有起点要求,而EHS管理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安全质量标准化适用于各类企业,分别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说,考核分不到规定的分值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质量等级。
EHS管理体系用于所有行业,旨在使用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企业是事故低发单位,还是事故高发、频发单位,都可以建立体系。
二者的联系
1、都是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建立EHS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利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通过持续改进,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和整改,降低职业安全风险,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
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以及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职业风险的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方式,降低了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与EHS管理体系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2、都是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对于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所列的考评条款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以及安全健康的有关规定编制的,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就是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底线,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预测、度量系统的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依据,是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条最基本的保障线。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也是建立EHS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通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等活动的实施确保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并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监视检查。这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精神完全吻合。
3、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EHS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安全质量标准化与EHS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各有侧重,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绝对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EHS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和EHS管理体系融合起来,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EHS安全体系和ISO执安体系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联系? 公司实施的EHS体系就是ISO14001和OHSMS18000
三、安全标准化体系和ISO执安体系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联系? 见第一问
四、如何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管理体系有效结合并能够得到具体的应用?
1、管理体系软件上的结合;
将标准化得要素及EHS的要素进行整合,将相近的文件档案进行整合,以EHS管理体系为指导框架进行查漏补缺融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素,可以确保两个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兼容性和互补,避免要素的冲突与不兼容,增强两者融合的系统性与管理效果,利用EHS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等资源,避免重复性工作及资源的浪费。
2、管理体系硬件上的结合;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设备、设施、作业现场有着严格的要求,它的依据是国家和有关部委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作业现场的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安全装置、安全距离、用水、用电、用气等设备、设施及辅助设施的规范性有着具体细致的要求,作业现场设置各类警示标志、人员作业行为、物料的摆放、通道、各类危险作业审批也有严格衡量标准,融合了人、机、物、环、管理的全过程,EHS管理体系对设备设施、作业现场方面要求是通过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找出风险对风险实施管理过程的运行控制,更注重过程的管理,是一种框架式的管理,对各类设备设施与作业现场安全无具体的细化衡量标准。两者在硬件方面可以结合起来应用,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排查隐患、监控重大危险源,同时结合EHS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中对的作业过程管理,将其转变为岗位操作规程,使操作规程对现场有效的控制,从人、机、物、环全方位的管理进行现场的硬件管理控制,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企业在EHS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使得两个管理体系在推行要素和软、硬件上进行相互结合应用,避免产生矛盾,使两个体系能够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使之成为一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统。
五、贵司对这一个环节的介绍有何特别需求或建议?
1、建议对安全标准化分行业进行细化列表,并链接相关行业建设标准及最新考评标准及实施办法;
2、标准化建设方法及日常运行管理要素;
3、标准化考核全过程;
4、介绍EHS体系的具体最新内容,企业建立体系的必要性;
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EHS 篇6
一、当前化学实验室管理留存的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健康、安全、环境认识及要求相对较高.现在的事故分析技术, 以化学实验室的EHS事故特点, 在工厂推广较多的EHS体系为ISO14001及OHSAS18001, 这两个体系的版本不同, 进行事故分析的比较, 找出适合于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事故分析方法, 找出众多事故中由于管理程序文件的问题, 分析基本原因的发生由于管理体系的哪些环节出现问题, 发现其中存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对ESH的认识不足, ESH的设备不足, 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 个人职业健康防护不足, 化学实验室中触及的化学试剂性质不同, 常规的实验服、手套等并不能满足化学实验中个人健康防护的需要, 在很多情况下实验人员的专业防护都不能满足化学实验的需要。ESH管理的每个版本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通常是越新的版本其要求越高。以EHS推动我国的企业发展进程以及社会职责, 成果不错。与企业的EHS文化持续性发展相比, 我们化学实验室存在明显不足。
化学实验室消防设备配置不足, 通风设施的作用不明显, 对有毒物质的检测机制建立不齐全, 比如苯酚的检测等问题, 要对在化学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及以之有接触的人员要加强ESH方面的培训, 个人的防护用品比如防毒面具的使用, 有些化学实验是只给员工配备了一种型号的毒虑盒, 而该员工可能每天做的实验不一样, 会导致防毒面具效果不大, 在这些方面都有待改善.如果将其认证落实, 一个化学实验室将会有较好的EHS效果。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构建EHS的作用
EHS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环境保护, 安全防护, 健康的组织结果及其对社会职责, 生产制造的程序, 和各种资源的结合, 是三位一体的全面管理系统。它包括先进的运作模式, 科学的构成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的动态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管理系统中多种元素。它从功能上讲, 它是一种风险前分析, ESH管理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为管理者作为评估依据。管理ESH的评审制度应根据审计, 客观环境和技术的更新, 不断改进的结果, 并指出修改的政策, 目标是改进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评估应记录在案, 从而提供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EHS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开展, 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并且已经达到了规定的目标, 与世界接轨, 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做到在一个不错的环境了, 安全健康的工作。要建立独立的检查机制, 一个工作时间段后看, 化学实验室的ESH管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改善员工的环境健康安全即是建立化学实验室ESH体系的作用。
三、化学实验室管理建立EHS的原因及改进
目前, 在化学实验室实施EHS管理体系标准化有必要的。在化学实验室引入ESH管理体系可做以下方面的改进: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分析;1.是否存在有害物质:2.是否有辐射。3.消防设施的不足4.职业健康安全的不错5.标准化管理的不足。有害物质将对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产生危害, 改进的措施化学物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如通风橱, 对于做不同的化学实验要根据其不同的实验条件及化学物质配备不同的防毒面具和口罩手套等, 可以建立几个标准。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效果要好, 要经常排查通风效果, 消防设施, 训练员工的标准化操作, 提高实验技能。要定时去医院做体检特别是职业病方面的, 最好是去专业的医院鉴定中心。提高职业健康安全。从而使员工更好的工作, 为员工营造一个更好的化学实验室。
参考文献
[1]李靖, 包存宽.工业园区内构建EHS管理体系框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 (8) :10-12.
[2]孙家军.对壳牌HSE作用机理的系统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04 (4) :168-170.
【ehs管理体系介绍】推荐阅读:
企业ehs管理体系文件08-21
EHS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11-10
EHS变更管理程序01-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介绍08-03
承包商ehs管理制度08-11
iso体系介绍12-22
航运公司体系文件介绍11-30
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介绍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