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2024-10-15

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共9篇)

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篇1

作文教学教学设计

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文中生动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探究作文中生动语言的一般写作技法,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2、能力目标:在明确生动语言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生动语言的写作。

3、情感目标:欣赏经典语句,感悟生动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要点】:品味 什么是生动的语言,探究如何能使语言生动,实践 尝试写生动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把一篇优秀的作文比作是一棵苍翠挺拔、生机勃勃的大树,文章主旨就如同树根,文章构思就如同树干,文章素材就如同树枝,那新鲜活泼、鲜嫩碧绿的树叶呢,就是文章行文的语言。一篇文章,如果有较高的立意、有精巧的构思、厚实的素材,是否就能成为一篇好的习作呢?当然不能,还需有精妙的语言为文章添枝加彩,还需有传神的语言为文章着墨增香。语言,承载着主旨,体现着构思,诠释着素材,对文章至关重要。好的语言,让人舌底生香,如沐春风;而乏味的语言呢,就如同残枝败叶,让人味同嚼蜡。那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称得上“靓”呢?请看——

〔出示课题〕

首先我们要具体感受一下,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生动的语言呢? 品一品——什么是生动的语言?

二、展示优美片段,体会靓丽语言的特征。

各种树开花了,万紫千红的。地上还有些不知名的野花,引来了很多的蜜蜂,蝴蝶也飞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朱自清《春》

你读了之后又什么感受

对,读后我们好像感受到的是一个百花竞放,蜂围蝶闹的春天!那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小结:我们通过品味朱自清的《春》可以发现像这种运用具体可感的细致生动的语言来描写从而达到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语言,就是生动的语言。

2.探一探——如何能使语言生动?

既然生动语言有这样大的作用和魅力,同学们一定都盼望自己拥有一支生花的妙笔。那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起来呢?从刚才的精彩片段中你又什么启发吗?

学生总结,巧用修辞

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这是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的语言,同学们看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组: 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描写不生动不具体不细致)那让你改一下可以怎么改呢?

可能同学们的建议长了脚,传到了这个学生的耳中。这位聪明的同学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对这段文字做了如下修改: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在看下面这个句子

爱心是阳光会给人温暖,是清泉会给人力量,是歌谣会让人感到慰藉,是甘霖会让心田受到滋润.改一改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涉者以奋斗的力量;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心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奉献爱心能给以人无穷的力量,使文章形成整齐的气势之美。)

总结归纳语言扮靓方法第一招、●巧用修辞

来一点“形象”

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文章中适当的插上几枝,那就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但是修辞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千万不能抓来就用,不能强按,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那么如何把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显得形象生动。拟人,能把人或物描绘得更加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夸张能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应用指导: ●比喻利于形象; ●拟人利于生动; ●排比句式整齐; ●夸张增强渲染力

除了修辞,你还能想到别的办法让你的语言靓起来么? 看老师带来的下一组材料能否给你带来灵感。第二组:

春风又吹江南岸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的原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绿”比“吹”好在哪里呢?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词,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突出春天来临,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也饱含了诗人的满怀喜悦之情。)

那汽车声,火车声,拖拉机声,山石爆破声,还有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

评一评,改一改(这一句是用来表现声音的,但不够具体,形象,怎么能让它形象的)

那‘嘟嘟’的汽车声,‘呜呜’的火车声,‘突突’的拖拉机声,‘轰轰’的山石爆破声,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

《葛洲坝工地夜景》

(借助拟声词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而且如闻其声,如观其景,似交响乐,令人陶醉)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色,一会儿黄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利用色彩词突出了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的特点,给人以色彩美、动态美,增强了震撼力。也饱含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总结归纳语言扮靓方法第二招、●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

我们必须学会精选字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寻找最合适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同样是鸟儿在鸣叫。

“窗外的小鸟在唧唧喳喳乱叫”表示的就是一种烦躁不安的心情,“美丽的鸟儿在婉转地歌唱”表达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愉快之情。

同样的是月亮,“弯弯的月亮”渲染一种浪漫、美丽的情怀

“一轮残月”代表的却是一种凄凉与伤感

你看,语言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魔方,只要你用心的嫁接、组合,她就能幻化出璀璨的光芒。请同学们看下面几组材料,我们是否还有新的发现。第三组

散步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雨后春天,望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致,感受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氛围,体会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农家风情,你怎能不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呢?

——《诗意的散步》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牵挂》 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

总结归纳语言扮靓方法第三招、●巧用诗词 来一点“诗意”

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许多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因此,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会使你的文章流光溢彩,但名句、诗文的运用,可以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是指引用时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处,我们刚才的用得都是明引;有时也可直接将引文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属于“暗引”。

【例】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学生练笔]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挑选几句,将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是亲情的关爱;“。”是友情的牵挂; “。”是恋情的思念。

同学们表现得真非常好,你们的语言也靓丽起来了一样,老师越来越欣赏你们了。看下面几组材料,看一下我们还能总结出那些扮靓语言的方法。

看下面这组材料又有什么特点 第四组:

材料1:我们其实挺美,但或许因为我俩皮肤“太好”的缘故,痘痘喜欢在她脸上站岗,雀斑喜欢在我脸上安窝,这是我俩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就是,她属于“细竹竿”型,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属于“圆木水桶”型,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材料2:同桌“海拔”不高,3的开方颇不足,2的开方稍有余,符合中国国情——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身材却率先进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行列。大概“富态”的人多惰性,同桌一般不与人发生“反应”,除非有强烈“催化剂”的“高温催化”。

材料3: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当我在下课铃响0.1秒之后,手捧我那刚买的新碗狂奔向目的地时,地上的一颗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了它的肉体,还是故意与我过不去,偏偏要不识时务地跑到我的脚下来,害得我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时,与大地母亲接起吻来,直到嘴肿得老大,更可气的是,我那刚买的新碗不幸英年早逝。

(这段文字巧妙运用‚肉体‛、‚接吻‛、‚英年早逝‛等新鲜词语,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生活场面。读之,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作文的亮点。)

总结归纳语言扮靓方法第四招、●巧用幽默 来一点“个性”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少学生的佳作,语言幽默诙谐,生动俏皮,让文章情趣顿生。在中考作文中,如果我们在把握好文章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采用“大词小用”、“褒词贬用”,“行语移用”、“成语活用”„„等方法让我们的作文充满幽默情趣,从而使文章新颖别致,增强感染力。

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作文语言扮靓方法

●巧用修辞

来一点“形象”

●精选词语

来一点“感情”

●巧用诗词

来一点“诗意”

●巧用幽默

来一点“个性”

其实,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人类自发明语言开始,就在不断的改进她,丰富她,让她春光无限,魅力长存。我们今天讲解品析的,只不过是冰山之一角,大海之一滴。如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都在以其特有的品质演绎着有别于其他的特性,怎样用语言表达出来,需要我们在作文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究、去摸索。但是在实战中我们只要灵活运用这四招,必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五、当堂练笔:

练一练

尝试写生动的语言

选取你欣赏的一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任意选取下面一个材料写一个作文片断。

材料

一、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 90 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材料

二、每当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各得其乐,教室内外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场面。(课间十分钟的场面)

材料

三、我看看闹钟,已是5:35分!要迟到了,我急忙起了床,向教室跑去。

材料

四、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材料

五、以‚风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六、教师寄语

同学们,唐代诗人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言的锤炼绝非一日之功,想通过一节课、45分钟便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并且妙语连珠,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我们平时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日积月累,笔耕不辍定能成功。正所谓———

饱读诗书多积累,走向生活勤观察。留心处处皆学问,行文千遍笔生花。

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篇2

先贤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深刻的立意, 新颖的素材, 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呢?

一.首先要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 激发学生对优美语言的喜爱,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

其实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 因而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千姿百态, 各不相同的。而由这些个性各异的人写的文章当然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这些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当我们用模式化、肢解的方法来分析文章段落, 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方法来搞阅读鉴赏, 就会把生动活泼的语言搞得枯燥乏味, 也会倒了学生的胃口, 而写作时则用一些千篇一律的老话题来规范学生, 这样就掩盖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珍惜学生对文章独特的感悟, 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给学生一个不同的发展空间, 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个性化写作, 特别是语言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运动, 是一种对话活动, 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 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生命状态是不同的, 一个个学生就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个体, 他们有着不同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因而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拘泥于既定的规则,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让他们学会欣赏美的语言。

二.再次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 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积累和借鉴。

提高语言修养, 首先要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接受好的语言的浸染, 积累语词, 掌握句法。例如课外多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这些文章都是思想的大师、文学的大师、科学的大师所写的。这些大师都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代表着时代进步, 影响历史进程的、影响人类思想的顶尖级人物。他们留下的文章, 他们自身的历史、传记, 他们的言论, 都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一些东西。跟大师对话、关注大师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观照, 而在阅读这些名著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文章语言、形象的碰撞, 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这些体验和敏感一经积淀, 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而积累起深厚的语言底蕴。

其二在平时的阅读中, 碰到好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熟读成诵, 即便是写作时直接引用, 只要用得恰当, 也会如金豆豆放在银盘子里, 使文章顿时生色。

其三是模仿借鉴, 防词、仿句, 这就带有创新的成分了。比如你觉得“他脸上蒙上了一层严霜”这句好, 你就可以依葫芦画瓢, 仿写出“他满脸霜花”“他的脸上像是结了一层冰”这样的句子来, 这就比“他满脸不高兴”要有表现力。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创新, 创新基于积累和模仿, 是模仿的升级, 它摆脱了语言“母版”的制约, 化蛹为蝶, 到了这一境界, 写作就不再是苦差而是乐事了。

(二) 学会“新语言”, 善于运用“流行语”

语言新能产生魅力效应。有新异刺激的出现, 能在人们的大脑中产生强烈的兴奋, 从而吸引人的注意;流行语, 它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和歌词。流行语, 是你熟悉的信手拈来, 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流行语, 是大家熟悉的、有共同理解的土壤, 容易引起共鸣。文学大师的语言为什么最能打动人?因为他们多运用人们口头上流行的语言, 那是最生动、最活泼的语言。例如:“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令广大球迷狠之入骨。”《感悟规则意识》, “假球”“黑哨”这些词是时下社会流行的, 既简明, 又很有分量, 对某些丑恶现象进行的最精妙的而且是老百姓都认同的概括。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新语言”、“流行语”的运用必须注意取舍, 要选择一些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并且为大部分社会大众认可的, 一些所谓的“网络语言”, 时髦的“流行语言”诸如“弓虽”、“稀饭”之类的还是不应该出现在考场作文中的。

(三) 巧用修辞手法使作文语言丰富多彩

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在作文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比喻, 生动、鲜明;比拟, 形象逼真;排比, 贯通一气;对偶, 整齐优美;设问, 发人深思;对比, 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 修辞手法各有各的精彩。如: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一个排比, 三个画面, 渲染了时序的变迁, 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勾起了读者对时间的感叹。于是当说起珍惜时间、爱惜生命的话题时, 人们自然就会记起朱自清先生《匆匆》中那生动优美的语言了。

(四) 抓住事物特性、多层次多角度描写使作文语言“绘声绘色”

所谓“绘声绘色”就是指在写作上,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摹与刻画, 使读者对描摹刻画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绘声绘色的关键是从诸多方面, 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 调动读者的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 使读者视之可见, 闻之可觉, 触之可得。能够使读者从视觉上的“刺激”转化为心灵上的“刺激”, 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可读性”。请看一篇学农归来的随笔 (片断) :“走在碎石子铺成的蜿蜒小路上, 尽管已把脚步放的很轻很轻, 可还是能感觉到脚底有些微微的痛痒。小路一边有条小河, 河水染成了一种柳树绿――浓浓的, 仿佛是一层层茂密的树叶覆盖在上面一般, 让人看不清河水里究竟有什么。一阵微风吹过, 轻轻托起了河水边的花絮, 或是在空中舞动旋转, 或是在河面上静静的漂浮着, 或是渗着河水, 慢慢的沉下去……就像听见美丽的奥菲利娅吟唱着情歌, 最终消失在湖底一样透出些淡淡的凄美。也许大自然就是这样, 在创造的同时, 也在悄无声息的消失。小路很长, 一路上都能看见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斑斑驳驳地印照在崎岖的路面上, 阳光很柔很暖, 还夹带着香气,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香气, 来源便是那些村边的小黄花……”

文章的语言“刺激”着读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的感觉器官, 似乎让读者也进了这个“乡村世界”。

(五) 洞幽察微, 多锤炼意蕴深厚的语句

文句有意蕴主要表现为句子含有丰富的内蕴, 追求警策性、哲理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使句子增加厚重感, 让人读后产生思想的享受, 以及联想的收获。

河南有一考生的《煮咖啡》, 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 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 主张两者结合, 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 论证周严, 富于哲思。甘肃一考生的《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仅紧扣话题, 而且具有哲思, 引人遐想。词汇丰富, 语言华丽, 对话题主旨进行了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阐述是这篇作文的突出特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富含哲理的语言这两篇考场作文获得了满分。

阅读两位考生的作文发现, 要写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语言并不难。文句的意蕴大多数也只是在常见的对象身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道理, 或者具有启发性的深刻内涵。要写出文句的意蕴, 只需要常常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 只需要常常优化自己的语言习惯就行了。教师在平时还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人生, 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生活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你才能言人所未言, 对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 你的见解才能入木三分。见多识广, 你才能洞幽察微, 写出意蕴深厚的句子来。

结语:语言出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必须历经艰难, 方能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当然我们提倡锤炼语言、亮丽语言, 不是单纯地耍嘴皮子、玩技巧、搞文字游戏, 而是要牢记“辞以意为主”, 意在辞先。意是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思想感情为基础, 单纯地锤炼语言, 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摘要: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光亮与否, 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 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 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 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 才能感染读者, 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篇3

【关键词】语言 文采 词语 句式 修辞 意蕴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确,读好文章如饮醇酒,久而弥笃;读差文章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如何让考试文章打动阅卷老师,让作文分数高上去?除了平日有意识地阅读积累借鉴外,作文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精当选用词语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词语用得好,能如“夜光在壁”,令满屋生辉。要用好词语,首先要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1.选用含义具体、富有形象的词语

汉语的语汇量相当丰富,一句话有百样说,要选择一种最贴切最有表现力的说法。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外延越大,词语的含义就会越模糊,表现力就会欠缺。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那雪正下得紧”,也可把“紧”改成“大”。“大”字宽泛模糊,而一个“紧”字,意境全出。既写出了雪下得大,下得猛,下得密,又烘托渲染了环境,预示着环境对人的步步紧逼。因此,写作时我们可以从文体出发选用那些含义具体、形象丰富的词语,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巧用巧借词语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每个词语都会有些固定的搭配。这种“中规中矩”地谴词造句自然无可厚非,但有时能打破这种规矩,改变词的适用对象、感情色彩,会收到“石落波起”的效果。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首句:“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这里“纺着疲惫的歌”就是一种反常搭配,用习惯搭配“唱歌”,就不能写出那种周而复始,那种破旧。

3.活用词语

词语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现代文中也可根据语境适当地运用。如鲁迅的《社戏》中,“我同时便机械地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己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子。”“胖”形容词活用,可让人感受到肉的蔓延,已充塞了所有的空隙,文句间充满了诙谐。

二、灵活运用句式

句式又称句型,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一般包括长句与短句,变式句与常式句,整句与散句,完全句和省略句。作文中主要要用好变式句与常式句,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

常式句是句子语序正常的句子,它适合表达严谨的意思。变式句其实是倒装句,能使语言灵活,具有特别的效果。如:“怎么了,你?”突出了水生嫂急于事情真相的心理。又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定语的后置,写出了祥林嫂临死前的悲惨遭遇。

整散结合、长短交替的句式也可点缀在文中,能让文章内容饱满,富有气势,更好地表情达意。象《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不朽的名篇都是整散结合句式使用成功的范例。

三、巧用各种修辞

修辞的种类多,作用也不尽相同。修辞如同菜肴中的佐料,用得好,让文章增色、增味不少。

1.排比

排比能使内容集中,气势增强,能让论述透辟,条分缕析。排比句可用在文章的开头,增强文章的文采;可用在叙述论证之中,增加文章的容量。比如:一篇高考作文是这样开头的:“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排比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语言深入浅出,情感澎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比喻和拟人

比喻和拟人都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朱自清是善用比喻的大家,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个比喻,写出了荷的婀娜、风致。又如:张晓风《春》的开头,“春来了,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嗤嗤的一声,将冷脸变成花面”。将雪拟人,写出了冬的严峻,雪的消融,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此外,反问能强化表述的语气,在议论文和散文中经常使用。反复的用途也很大,它能体现文章的层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诗经》中许多的诗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每一节都用“周总理,你在哪里”,反复呼告强化感情。引用能增加语言的厚度,让表达隽永,它在展示文化积淀,论证观点,表达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让文句有意蕴

好的音乐能绕梁三日,好的文学作品同样能“言有尽而意无穷”。作文时也应让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辞约意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让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有意蕴,因此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就很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立片言以居要

可以在文章的重要的地方引用名言,写下警句。如很多同学喜欢在文章的开头写题记,引他人的诗文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喜欢在文章的结尾写上一首小诗。只要不牵强附会,与文章整体的风格相吻合,都会收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效果。还可以在文章的关键地方,如散文议论抒情的地方,议论文总结的地方,写上一两句深刻隽永的句子。象吴伯箫的《猎户》的结尾,“天晴了,太阳很好”,言简意丰,寓意深远。

2.创设含义丰富的形象

用具体的美的形象表现生活的哲理,这样的“美”会更美,哲理会更有意蕴,且两者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如我国古代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的形象抒自己的心志;王维的《酬张少府》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以画面作答,韵味悠长,耐人寻味。

总之,要让你的文章面孔生动起来,除了坚持阅读积累,让你的美由内而外之外,还不要忘了调动各种手段给你的文章适当地上妆。

让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6 篇4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优美清新,如沐春风;有的气势逼人,酣畅淋漓;有的幽默诙谐,让人捧腹;有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当我们在那些精彩的文字间流连陶醉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自己哪天也能写出这样的语言,该多好啊!今天这堂课,老师将要和大家一起走进写作殿堂,探究语言,让我们的写作语言也靓起来。

第一招巧用修辞

例句:

1、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戏的瘦猴,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像刚出笼的馒头,又白又胖。(比喻)

2、手机没有发言权。(某会议室墙上关机提示语)(拟人)

3、茶和水的第一次交融,那简直是一次激烈的拥抱,鲜艳而浓香四溢。(拟人)

4、如果赐予我广阔的蓝天,我会在遥远的天际翱翔;如果给予我清澈的碧水,我会在深沉的海底漫游;如果赠送我巍峨的高山,我会在险阻的峭壁上攀登。(排比)

5、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比喻、拟人、夸张)

6、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比喻、排比)

7、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比喻、排比)

8、如果赐予我广阔的蓝天,我会在遥远的天际翱翔;如果给予我清澈的碧水,我会在深沉的海底漫游;如果赠送我巍峨的高山,我会在险阻的峭壁上攀登。(排比)

9、理想是风,牵引着生命的小船到达成功的彼岸;理想是雨,滋润着人生的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理想是路标,指引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作出无愧我心的选择。(比喻、排比)总结:常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练习:仿写句子。

参考答案:青春,比朝霞更加鲜艳;青春,比玫瑰更加芬芳; 青春,比宝石更加珍贵;青春,比金子更加辉煌。

第二招恰当引用 例句:

1、正因为扩招才让“旧时王榭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我要为扩招政策叫好。(古诗文名句)

2、今天考,明天考,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考试中自得其乐”乎。(古诗文名句)

3、美,不仅是动人心魄的辉煌事迹,它常常在平凡中诞生。四季是平凡的,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是美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也是美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又何尝不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更是美不可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朴素的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是幽静的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高洁的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奉献的美。只要你留心,你会发现,从一个真诚的微笑,到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温馨的抚摩,都有美的存在。让我们在平凡中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吧!(古诗文名句)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古诗文名句)

5、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使我们只是一片树叶,也应该“化作春泥更护花”。(古诗文名句)

6、我们只有抱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才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古诗文名句)

7、作业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天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望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从此无作业。(古诗文名句)

8、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古诗文名句)

9、我梦想,我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繁茂的松林里,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古诗文名句)

10、赵编辑给他打气:“不过,好在现在出版社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不妨拿到别的地方试试„„”(俗语)

11、“„„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它的机会!”(俗语)

12、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会是不容易改掉他的坏毛病的。”(歇后语)

13、老班教物理,一进门就吐出五个字:“这节课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哎,多难的题!我又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这“牛顿”和“焦耳”急得我“顿”脚抓“耳”。我与一张铅印试卷照着面,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只见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老班,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考试真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啊!终于挨到了铃声响,告别“牛顿”,我们这群“鸥鹭”飞出了教室,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欢呼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假期没自由的是我,房间关禁闭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古诗文名句、歌词)

总结:常用引用方法:引古诗文名句、引俗语、引歇后语、引歌词。

练习: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王勃、范仲淹、鲁迅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参考答案: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使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第三招新词点缀

例句:

1、“老王家的孩子总是穿得古里古怪的,头发还染成黄色的„„”“你不知道,人家那是

2新新人类。”

2、初三的寒假,我迷上了网页设计,整宿整宿的不睡觉,可谓走火入魔,入魔过了头,母亲免不了要大发雷霆,喝令查封电脑。

练习:用“给力”造句

第四招推敲字词,例句:

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蹬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翻下床来),拿过(拉过)衬衣,穿(套)上鞋子,几步跑(蹿)进厨房,找出(抽出)牙刷,挤(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刷(戳)了几下,然后拿起(扯下)毛巾,在脸上洗(抹)了几把,飞快地跑(钻)出屋子。

练习:读下面一段话,根据小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修改文中的词语,使之更能表达感情。

爸爸妈妈又出门了,每天都是这样,当别人吃完饭,一家子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却总是匆匆收拾完碗筷就赶去店里,将我一个人留(扔)在家里。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惨白)的光芒,像一只大大(失神)的眼睛看着我。委屈、难过,我趴在桌上哭出了声(痛哭起来),感觉像被全世界抛弃了!。

第五招幽默诙谐

例句:

1、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各种增白剂反复“揣摩”,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将“单括号”改为“双括号”。(双关)

2、这条路啊,下雨时是“水泥”路,天旱时是“扬灰”路。(双关)

3、新班头“海拔”不很高,3的开方不足,2的开方略有余,身材也符合中国国情——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有点少年老成,许是脑瓜过分聪明的缘故,头顶上“草木”稀疏,更显其老气横秋。新班头朋友无几,但和牛顿、焦耳“交往”甚密,光学、力学常挂嘴边。(双关)

4、“离中考还有10天。”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紧了,也不知道这一天上了多久的课,只以为老师全部串通好了。“ABC”刚走,“范仲淹”又来了,刚对“范仲淹”挥手送别,“弦切角”随风而至。(《初三:痛并快乐着》)(双关)

5、妹妹的胆子可真大,就是一只猫也会把她吓得赶快跑到妈妈的身后躲起来。(反语)

6、钓鱼虽然乐趣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但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反语)

7、作家冯骥才访问英国时,一个非常友好的华人全家来访,双方相谈甚欢。突然冯骥才发现客人的孩子穿着鞋子跳到了他的洁白的床单上,而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发现。这时冯骥才的任何表示不满的言词或表情,都可能导致双方的尴尬,倒是幽默帮了大忙。他微笑着对孩子的父母说:“请把孩子带到地球上来。”(大词小用)

8、一次,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宴请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忙含笑问:“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着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引得宾客为之大笑。(曲说)

9、有一个饭店老板,脾气非常暴躁。一天,有位客人来吃饭,刚夹了一口菜,嘴里便道:“好苦,好苦!”老板大怒,不由分说把客人绑了起来。这时来了另一位客人,问老板为何绑人。老板回答:“我店的饭菜明明新鲜可口,这家伙偏说是苦的,你说该不该绑?”来客说:“可不可以让我尝尝?”老板连忙送过刀叉。容人吃了一口,对老板道:“你放了这个人,3把我绑起来吧!”(含蓄)

10、马来西亚柔佛市的交通安全标语:“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饱览本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好的急救医院;上了100公里,祝君安息吧!”(铺陈)

11、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有一次住院,一个老朋友听说了,就打电话过来问,启功接过电话慢慢地说:“我已经‘鸟呼’了。”对方不明白,启功又说:“只差一点就乌呼了!”听了这话,对方和他身边的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析字)

总结: 常用幽默方法:双关、反语、大词小用、曲说、含蓄、析字。

练习: 我们班共54人,37个男生,17个女生。男女生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要是哪个男生敢和女生说几句话,准会被其他男生取笑,甚至会给你编上一段故事,说你和女生关系如何复杂。

我们班谦谦君子37人,姣姣淑女17人。在这“37”和“17”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要是哪个男生擅闯禁区,准会被男同胞挤眉弄眼,甚至眨眼间就会炒出一则“爆炸新闻”,给你侃上一段比函数还复杂的关系来。

第六招言有意蕴。

例句:

1、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块铀矿,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头里沉睡下去,也可以释放出惊天动地的能量。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世上厮混下去,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2、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浪,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练习: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第七招化抽象为具体

例句:

成绩公布了。哈,100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练习:我非常高兴!

让景物描写靓起来 篇5

三星中学 李思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句连接

从小到大,我们学过的诗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也常常会被诗歌中那优美的意境深深地打动,有些诗使我们过目不忘,有些诗也被我们熟读成诵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呢,那老师来考考你,看谁抢答的快又多!

PPT 诗词

老师还真难不住你们,但你们是否发现,老师挑出的这些诗句,她们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啊?都是景物描写的诗句。

对,这些诗啊,都是诗人们通过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才为我们展现出了如此美丽的景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诗人情景的交融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当然,景物描写,它不仅体现在诗歌中,许多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它的身影,有几个片段老师很喜欢,但是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她们吗?我请几个同学读一读他们,大家边听边猜,是哪部作品中的?你比较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

PPT四个片段描写 赏析 朱自清《春》,作者触觉,嗅觉,视觉角度来写春风,将无形的风,通过各种感觉描写的具体化,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春风的温暖。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鱼描写的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又侧面的烘托了水的清澈,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的源头描绘的生动形象,也是动静结合的手法。

3修辞手法等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晓月比作云,体现出晓月的白和薄,一个贴字生动形象的再现了晓月的特点。

恩,不错,通过我们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看来大家都知道了该怎么去赏析优美的词句,老师始终相信,会赏析的同学,她也一定具备写作的能力,老师不要求你们一下子洋洋洒洒的长篇描写景物,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一点点的来,其实景物描写他也是有着具体方法的,只要掌握了方法,想写出优美的词句也是可以的,那咱们就试着讨论,学习下如何能让眼前的景物靓起来。(板书:让眼前的景物靓起来)

讲授

一、要写出优美的片段,就要先写出漂亮的句子,咱们先看一句最基本的写景句子。

1、西边的天空有一道彩虹,弯弯的,长长的,象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 请同学们看看这句子有什么特点?老师帮你把它划为三个部分,就这个句子,你能看出每小段写的规律吗?(自由发言)这句话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句话是叙述,就是让人们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大体轮廓是什么样的,要求是写清楚具体的事物。

第二句话是形容,形容这个事物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它,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的。

第三句话是比喻。把这个事物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去了解此物。

一般来说,有了这三句话。你对某样东西的介绍就比较清楚,也比较生动了。这种方法咱们就称它为“描写三段论”。

(板书)1、描写三段论

事物

+

特征

+

相似的事物

2、老师再给你举一个例子。

教室东边是学校的操场,平坦,宽阔,长满绿绿的青草,(远远望去)象一块巨大的地毯。(物 + 特征 + 相似的事物)3、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1)天空漂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象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物,特征、相似的事物)数量

天空飘着雪花,白白的,软软的,就象从空中散落下来的一团团棉絮。

(重量)

(2)雪后的屋顶,银灿灿,亮闪闪,就象是童话世界里的城堡。

雪后的屋顶,闪耀的耀眼的光芒,就象是一匹白色的绸缎的抖落下来。

3、有时候三段论也可以简化为两段(1)西边天空弯弯的长长的彩虹,象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2)教室东边平坦、宽阔、长满绿绿青草的学校的操场,(远远望去)象一块巨大的地毯。

4、“三段论”的每一个单句也可以分别增加修饰成分,变为一组复杂的描写。如:西边的天空有一道弯弯的、长长的彩虹,象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教室东边平坦宽阔、长满绿绿青草象一块巨大地毯的操场上,同学们正快乐地追逐嬉戏

你看!一段象样的景物描写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二、、那么是不是会了“三段论”就能将景物尽收眼底了呢?其实还不行。请看我们非常熟悉的朱自清写的《春》片段。

片段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文字中你能找到三段论的影子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除此以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难发现这是一段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除了写人们的视觉感受以外,明显地还涉及其他感受。如听、嗅、味、触等感觉,这种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的方法叫“五觉法”,所谓“五觉法”就是(光、色、形、声、味觉、嗅觉、触觉)进行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请再看一段文字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听潮》这段文字用了“五觉法”中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描写的。作者三段论,紧紧抓住听潮时看到的飞沫基本特征加以联想、想象,把景物惟妙惟肖的再现在我们面前,不由得叫人惊叹。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法写景的方法就是:用“五觉法”+ “描写三段论”使景物描写靓起来。

三、实践。

1、用“三段论”和“五觉法”动笔写写吧:(1)看幻灯片写一段景物描写(2)晚归

2、小组交流,习作展示:1、2、3

3、下面是老师用三段论写的一段写景的文字。(幻灯片)。

阳光透过叶子斑驳的洒落下来,叶子金黄灿烂,走在铺满大道的落叶上,“咯吱咯吱”,仿佛在唱着一首歌唱秋天的歌.透过金黄色的层层树叶,你可以看到万里晴空的蓝天.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微微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上少许的白云飘逸悠扬.四、结束语: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让我们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展现生活中一切活生生的美景吧!

五、作业:修改完善今天景物描写片段,整理成文,誊写在随笔本上。

板书设计:让眼前的景靓起来

1、描写三段论

2、五觉法

事物 + 特征 + 相似的事物

妙笔生花—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篇6

图1

图2

图3

这样的模版拼图看上去很棒吧!边框与图片的配合更加统一,每个格子的图片也互相呼应,拼图变得更加有整体有型,

将这样的拼图PO上微博可是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哦!最重要的是看似很耗费心思的效果其实只要掌握以下两个技巧就可以制作出来了!

其一是拼图的时候不需要每个格子都用人像照,适当穿插一些色调相近的美图、英文等,这样更能塑造个性的风格。那其二呢,就是选择与原色调相近的边框颜色,就会使拼图整体更加统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软件实际操作步骤:

第一步:启动“美图秀秀”软件,进入“拼图”菜单下,选择“模板拼图”样式。

图4

第二步:跳转到“模板拼图”界面后,选择适合的模板,导入相关的图片,再根据图片的基色选择能与之呼应的边框颜色,就大功告成啦!

图5

让《〈论语〉选读》课堂靓起来 篇7

事实上,从《〈论语〉选读》开课以来,笔者在校内外听了一些同事的随堂课和公开课,发觉《〈论语〉选读》的教学现状的确有些不容乐观。现将看到的两种主要课堂类型作简要分析:

一、以梳理文言字词句和疏通文意为重点的梳理式教学。日前,听了同事教学《仁者爱人》一课,这节课分成三大环节:(一)弄清字面意思,采用问答的方式讲解12处,约花时17分钟;(二)归纳字词句知识,师生从找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到点明活用词的类型及其活用后的意思,再到归纳本文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探析细致,约花时19分钟;(三)概括整章内容,分析了三个问题且以教师概括为主,约花时9分钟。从这个简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把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定在梳理文言字词句和疏通文意上。当然疏通文意是深入理解文本和联系现实扩展延伸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是机械地疏通文意,而不能有机融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和联系现实,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丧失研习《〈论语〉选读》的兴趣。这样的选修课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多了一本文言文的教材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已。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型。《〈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理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有些教师也认真阅读了选修课程模块教学指导意见,但是没有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其精神,或者拘泥于自身的教学习惯,以致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的教学思路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有的教师教学思路不可谓不清晰,教学流程不可谓不顺畅,但整堂课学生只是尽配合教师回答问题的义务,根本没有创造性发挥的机会。只有师生的一问一答,没有生生的交流。这种忽视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导致学生对《〈论语〉选读》选修课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丧失。

以上两种课型,是目前《〈论语〉选读》教学呈现的主体课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影响学生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使得选修课的设置初衷面目全非。

当然,《〈论语〉选读》教学现状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

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准。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学习《论语》是我们精神上的寻根,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论,《〈论语〉选读》应是‘定篇’的定位,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1,1]可是我们的许多教师还是将教学内容定位在对字词句式的把握这一层面。

其二是对浙江高考卷中《〈论语〉选读》试题的出题形式没有很好的把握。“任何一个模块的教学评价内容是多元的,比如《〈论语〉选读》,即使明确是文化论著,也可以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文化常识等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在文化这个层面上还有经义和体悟之分,也就是说是考查对内容准确理解,还是考查阅读感悟。”[2]的确,评价是多元的,但从出题的形式来看,以2009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为例,试卷考查了对《论语》片段的理解,要求“考生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所选的两段话内含孔子的教育原则,有启发式、举一反三、身教重于言教、潜移默化、无言之教和有言之教相结合等,这考查体现了注重《论语》文化层面的特色。高考是根据模块的内容确定考试内容,我们教学也应该将这高考的评价方向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方向。因此这考题倒是给我们提出了“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经典,如何重读经典”的新命题。

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把握《〈论语〉选读》呢?

首先是把握《〈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内容的价值。不是文本所有的内容都可进入教学视野的。教学内容的价值应有一定的导向性,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首先它应具有情感价值。教学的内容要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思考、探究、质疑的活力。”[3]《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总体来说情节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于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把握《论语》中有趣的细节,设计有趣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在观摩名师执教《克己复礼》一课时,执教者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北极星辰,‘居其所’,而他的弟子们‘众星共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那个时代形成了教育界斑斓多彩的星空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克己复礼》这一课中,涉及了五颗星,即颜渊、子路、有子、子夏、宰我,你猜孔子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按你所猜的孔子对弟子们的喜欢程度排个序,并说明理由?”话一说完,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从弟子们提问的内容、说话时的态度、孔子与之对答时的评价,甚至从注释各个角度展开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排序,但学生由这个趣味性的提问展开了对文本的探究,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如有学生说,孔子对子夏不太满意,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认为孝乎?”可看出,可能孔子认为子夏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务,有酒食,先生馔”,但没有做到“色”,即在父母面前没有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如果子夏做到了孝,孔子只答“色难”就可以了。从此类的解读中可看出学生的思维是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在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的同时也牢牢吸引了学生对《论语》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知识的掌握。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学作品的创作,绝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拼凑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和所感。读者阅读,是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论语》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但在阅读作品时,我们还是可以深入揣摩孔夫子的内心世界,获得对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真切体会。

其次注重课型安排的多样化。《〈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已推荐了六种课型,并且说明“六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结合本人的实际操作和同行的经验,我另向大家推荐两种行之有效的课型。(一)是电视讲座课。毕竟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论语》的研究不是那么深入,作一次生动、深刻的解读讲座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幸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了几位知名大学教授讲《论语》,我们一线教师可从网上下载,给学生开一个间接的讲座。在《克己复礼》的课后,可以给学生看看中国政法大学方加尔教授的讲座《孔子眼中的“礼”》;在《君子之风》的课后,可以给学生看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这些深入浅出的讲座可以丰富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二)是学术散文朗读课。有关孔子《论语》的心得、论著汗牛充栋,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此类学术散文的名家朗读录音给学生听,让学生借助于感性的文字材料增进对孔子和《论语》内容的理解。比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课后,可以让学生听听鲍鹏山先生的学术散文《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节选部分)的录音朗读,它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孔子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和殉道精神。多样化的课型有助于激发学生选修《〈论语〉选读》的欲望,让教师在学生期待的眼光中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熏陶。

最后注重对话交流多元化。新课程早已实施,对话理论和互动理论也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是以师生单线对话交流为主,极少出现生生的多向对话交流。其实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由于个性气质、生活经验、阅读积累的差异,其阅读的体验肯定会有所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文本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同时及时横向关注他人的体验成果。因此,尊重学生的体验,特别关注生生之间的交流,是阅读真正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例如,笔者在执教《君子之风》一课时,针对大家都比较敏感的“利”与“义”的话题,让学生随意发言,以期引起争论,并展开对话交流。有学生认为“小人喻于利”太绝对化了,例如国家领导人都是将国家利益放在至高位置,但他们并非小人。有学生认为,当代社会谁不是在被“利”牵着鼻子走,学生也在为了获取“知识之利”而不断努力。有学生认为利有公私之分,读书求知识也不单单为个人,是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甚至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学生认为孔子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反对求利的是后世的儒家,孔子认为在义和利相冲突时,主张重义轻利。

学生的回答在探讨和争论中一步步接近真相,才把对孔子的“利义之辩”的理解引入更高的水平。笔者认为,正是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才能激发起他们积极思索,积极发言的兴趣。正如学生课后所说的:“这种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形式,使大家处于一种主动上课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听课的状态。”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新课改的追求,但是课堂上沉闷而无生气也决不是选修课课堂的特点。新课程特别是选修课更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使课堂“活”起来,“活”得有质量。

另外,教师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古代经典联系实际,关心现实,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命题,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论语〉选读》课堂是我们师生共同感受经典魅力的舞台,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期待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让《〈论语〉选读》课堂靓起来。

参考文献

[1]周良华.《为政以德》教学简案.语文教学通讯, 2009 (6)

[1]胡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其性质和功能.语文学习, 2009 (6)

让文章的语言“靓”起来 篇8

其实有文采的文章,无非是遣词用句贴切恰当,句式选择、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大都恰到好处,这其中自有方法可循。因此要指导学生选择那些有文采的经典文章,围绕这几个方面,反复读,把出彩的语言画出来,反复揣摩体会,弄明白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还要把感受深刻的地方记下来,反复推敲,并在练笔中加以运用,熟能生巧,最终内化为己有。

下面具体谈一谈。

一、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多种修辞并用,效果更佳。现以排比、比喻、引用三种常见的修辞为例。

排比句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气势充沛,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一个学生写的《花季》是这样结尾的:“花季的我们有灿烂的笑容,花季的我们有满满的爱心,花季的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花季的我们有道不尽的遐想。我们爱生活,爱自然,爱一切的一切,哦,花季的我们,我们的花季。”这种以排比句为形式的结尾,一唱三叹,构成语言的回环之美,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观,能使文中的叙述和说理显得形象生动。如高考作文《理性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感情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月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本色阳光下的真实之美。”你看,使用比喻,把非常抽象的概念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通俗易懂。更为可贵之处在于把比喻同排比合用,达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言警句、人物典故,是提升文章内蕴和语言文学性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显示你的文学修养,又能为你的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二、准确选择修饰语

准确选择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摹状词、色彩词等),能让文章熠熠生辉,充满画面的立体感。例如:

原句: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

改句:马路上吱吱呀呀(拟声词)地过来一辆小车。

原句: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

改句: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几铲(数量词)煤,那红(形容词)火苗就腾腾地(摹状词)窜起来了。

虽几字之差,文句便大为改观。这种具体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给人一种形象美,文章也不再干瘪瘦削,而显得细腻丰腴了。

三、恰当运用叠字

鲁迅《马上日记》这样描写北洋军阀横冲直撞的声势:

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少顷,又是一辆,又是一辆,又是一辆……车中看不分明,但见金边帽。

这些叠词不动声色地把北洋军阀的人多车多、来势汹汹的气势描绘出来了。

四、句式多变,彰显参差美

多种句式结合使用,可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给人以参差美。除陈述句外,还可运用感叹句、双重否定句、倒装句等。

五、运用幽默语,给人以艺术美

幽默语如同跳动的音符,能为文章增添不尽的趣味,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它妙趣横生,诙谐之间个性尽显。例如:

1.不知什么时候,我竟成了家里的“国宝”。

2.现在哪个青年不爱美,我是“血可流,头可断。发型千万不可乱”。

怎样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教案. 篇9

一、导入 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然而,许多同学却是经常谈“写”色变,一篇作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先贤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于是乎,每次考试之后,很多同学只能望“分”兴叹: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美起来呢?这是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让语言富有魅力,提升作文语言。方法与过程:仔细推敲,引导与品味,比较与鉴别

价值与情感:热爱祖国语言,喜爱亮丽语言

三、欣赏《还珠格格》片段(1)分析紫薇:诗一般的语言,蕙质兰心,才思敏捷(2)分析小燕子:想表现自已,但缺少文化,天真、鲁莽,心直口快(3)村儿里某哥们儿,傻直傻直的,尽说些不中听的大实话、不吉利的话,且经常是在村里人办红白喜事儿、生孩子、办满月的场合,弄得大伙儿办事儿时都怕他来。一次,某村民给孩子办满月,大家都来庆贺、喝喜酒,这哥们儿也来了,主人生怕他又胡说八道,赶紧给他上菜、敬烟、敬酒,大伙儿也都跟着紧张兮兮的。结果还不错,这哥们儿吃完、喝完,从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就高高兴兴地走了。大伙儿都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一扭脸儿他又回来了,主人忙上前问他:“怎么回事儿”?他看着大伙儿,对主人道:“大伙儿作证,这回我可什么都没说,以后你们家孩子要是死了,可别怪我啊!”主人晕倒。(4)、生活启示:

1、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及创造美的思想

2、优美的语言是才华的体现。

(四)、语言美之技法 美酒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有独特的芳醇,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反复锤炼才会有无穷的魅力。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名作佳句来寻找锤炼语言的金钥匙吧。(1)合理选用生动形象的文字(2)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幽默诙谐中显现才情 技法之一:(1)合理选用生动形象的文字 善于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具有视角冲击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具有修饰性作用的词及四字格词语。范例:(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越长越多了。(3)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潜滋暗长,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2、感悟比较:填亮词(1)天啊!快迟到啦。我急忙下床,穿上衣服和鞋子,刷了牙,洗了脸,上学去了。(2)实战演练:描写起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慌慌张张地拽过衣服,套上鞋子,几步冲进卫生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刷几下,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两把,火烧火燎地跑出屋子去。

技法之二:巧用修辞张扬个性 使用比喻、排比、引用、对偶、拟人等修辞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投影展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枝出来玩耍,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的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溪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拟人)

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比喻、排比)。(这段文字,巧妙地将名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排比运用,构成了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构成了文章的文采,有感染力。)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引用)(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于比喻、描写。其实,直陈的效果,不能引人联想和想象,审美效果一定很差。③实战演练: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以“美”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注意恰当运用修辞。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的浅绿;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这几个句子的铺排,由于有了比喻、描写、排比的运用,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十分形象,有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不但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可以调节音节,增强语言音乐美,使语言更富感染力,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引用、化用诗词名句。

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牵挂,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技法之三:幽默诙谐中显现才情 借助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行文生动活泼、新颖别致,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范例:1.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条长裤,是用尿素袋制成的。”小明还没说完便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2.因为遗传,她体检时努力踮起脚尖,身高也不足1.53米;由于变异,她长出了两颗小虎牙,分别叫葡萄牙和西班牙;她的招牌表情便是笑,至于招牌动作,则是男生们都会做的“酷”……

三、方法小结:今天我们总结了使语言美起来的方法(板书:),当然增强语言的魅力还有多种手段,(句式整散结合)而且要注意恰当地综合运用,才能使文章文采斐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多同学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进行写作训练:请你描写一下星期五下午放学时的场面。提示:①写三五句话;②选好一个角度,仔细观察;③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放学铃声刚响过,同学们如同被禁锢于鸟笼而得以放飞似箭一般冲出教室。顿时,整幢教学楼都在颤抖,似乎天花板随时有被踏破、坠落的危险,此时,同学们共同的目标:冲向车棚。百米跑的冠军们自然有优势,但别的同学并不甘示弱,竭尽全力。大家此时早已饥肠辘辘,早一点回家,便可以早一点吃上晚饭。平日里的纤纤女生,此时完全成了巾帼英雄,脚下生风,欲与男儿试比快。由于自行车排得又挤又密,拿车自然遇上了不小的麻烦。他们可有办法呢:看准自己的车,拼命往外拉,顾不得别人的车了;更有的人,竟用脚向自己坐骑两旁的车子踹去,请它靠边站。车棚的一幕,多么轰轰烈烈!此时充当斯文,发扬风格,那就大可不必了。你若在一边等着,很有可能“倒车事件”的受害者便是你。推车族的每人都抱定同一个目标:早推到车便是胜利。到手者手推车把,飞速离开。于是推车族“一心只想往前飞”,不管自己的坐骑如何伤痕累累,踏车的频率越来越快,归心似箭嘛。抬腕看表,共用5分钟时间,学校已人去校空,不能不佩服推车族的神速。此时,车棚里,静悄悄的,只留下那些残局。我由于在教室多做了几分钟作业,真苦了我的老车。待我来到车棚,正姿态丑陋地卧着迎接主人。忠告: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

1、广泛阅读,用心积累

2、善于模仿,勤于练笔

3、反复推敲,斟酌字句

4、关注生活,留心妙语

三、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请就“感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上一篇:营业员下一篇:成长的烦恼作文85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