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2024-10-06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共8篇)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1

上课伊始,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诱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完成教学任务呢?成功的导语,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手段。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精心设计的导语,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精彩起来,整节课也如高崖泻水,让学生一听倾心。由此可见,导语是否精彩,关系到授课的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我就从导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

1. 导语内容的相关性。

一篇语文课文涉及的作者情况、文体特色、写作背景、语言特色等相关资料很多,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承上启下,让学生既能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又能快速地进入新课学习。

2. 导语情境的趣味性。

导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3. 导语语言的艺术性。

导入环节受时间的限制,语言必须从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泛泛而淡。元代文人乔梦符形容优秀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分别为“凤头”、“猪肚”、“豹尾”,言下之意,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

二、导语设计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实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导语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温旧故,引新知。

用旧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引导出来,温故而知新,使学生既复习旧的知识,又获取新的知识。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引出给“我”讲故事的长妈妈阿长。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普通女工,鲁迅没有为自己的母在教《逍遥游》一课时,我也扔出“包袱”,故意制造玄妙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我这样导入:“报告大家一条好消息。”学生全神贯注地等待下文。我接着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的用火箭把一只大鹏发射到九万里的高空。”学生怀疑地问:“真的?”继而兴奋地议论。这时我显出惋惜的神态:“可这只大鹏已向南海飞去,雷达观测已失去目标。”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火箭是怎样把大鹏送上天的,有的说大鹏为什么要逃跑,有的说哪里的南海,有的说为什么要把大鹏送上天空……我顺势说道:“大鹏为什么要用火箭送呢?”学生答:“飞得高吧?”我接着问:“为什么要逃跑呢?”学生议论纷纷,充满激情。我不失时机地引入:“请打开课本,看庄子是怎样发射大鹏的,他为什么要发射大鹏。”这样,很快就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情景中去,把难懂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变得有趣,易于学生理解。

五、结语再起风波,拓展知识领域

海明威的创作遵循“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在课堂上亲写过专门的纪念文章,却在46岁时,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长妈妈写了一篇专门纪念她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这样的题目特别吗?因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而作为文盲的阿长怎么会与这样一部名著联系起来呢?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带着对“美女蛇故事”的兴趣和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设悬念,激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向学生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解欲望,使其很快地投入课堂学习。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鲁迅先生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为什么他偏偏喜欢《孔乙己》呢?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课的开始我就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对解疑有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

3. 创情境,调激情。

教师可借助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创设一个美妙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我首先用幻灯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生感受北国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然后撤去图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并播放课文上阕的磁带录音,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海的印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接着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和运用。在导入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导入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感情,从而让语文课堂起笔生花。

传授知识,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是水面上的那“八分之一”,为了吸引学生探索水下的“八分之七”,教师应特别注意富有兴味的结束语,引导学生课后探索,拓宽知识领域,强化知识深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上完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相知相恋的美好爱情结局如何,课后请看《红楼梦》,这是当代青年的时髦,也是时代杰出人物的素养”,“读诸葛《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人;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同学们堕泪了吗?回家后一定要孝顺父母”,等等。既是结束,又是启发;既是总结,又是悬念;既是拓展,又是引导深入。几句话,意味深长,诱人探索。

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它不仅是一片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而且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园地,更是学生训练思维、掌握方法、提高技能的实验田。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真正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自觉地阅读、探索和钻研,语文课才能更有活力,更有生机。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2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惠志红 ***

杜甫曾说道:“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古以来,文人们为了写出惊人之语而呕心沥血在所不惜。如同孔子听了一段仙乐,余音绕梁不绝,三月而不知肉味;如同君子见了窈窕淑女,茶饭不能思,为伊消得人憔悴。人们若是读了惊人妙语,或是心旷神怡,或是击节赞赏,或是涕泗横流,或是洗尽铅华„„这一切皆是因为语言丰富的个性魅力。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语言文采飞扬而理性十足,虽是凡人哲语,却能画龙点睛,令学生茅塞顿开,拍案称是,不是一种最有效、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吗?特别是值各地各校在遵循“新课标”的原则下,大力推行“全优课堂”改革之后,课堂上要求老师限时限量的引导与点拨,更需要各位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益求精。我曾经听过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让我更坚定了教师应该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的想法。因此,我想和大家共同斟酌如何锤炼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所用,进而有所得!

经典案例:

贾志敏,上海市特级教师,他正是以他精湛的语言艺术,创设出一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贾老师的语文课,以出色的言语示范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当场诊断、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语感,这种强烈的语言意识,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贾老师能以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整个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特别是贾老师的评价语,富有非常的表现力和感召力。

另外,贾老师还善用幽默的语句,打破课堂中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他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让人轻松愉快!一次上《镇定的女主人》时,贾老师请学生找镇定的反义词,一学生讲慌张,贾老师又问:“那把慌张放入课题,这课题应该怎么读?”该生说:“是慌张的女人!”大家笑了。贾老师幽默的插了一句:“你才是一个慌张的小姑娘呢!”大家笑得更欢了!这学生害羞的吐了一下舌头,连忙改口说:“应该是不慌张的女主人。”后来,这学生举手举得特卖力。到了最后抽读课文时,贾老师还特意指名:“请那位慌张的小姑娘来读!”那个小女孩兴奋极了,有声有色的读了起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的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创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昂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乐学、会学、善学。那么,如何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让自己的课堂“妙语生花”呢?

一、要不断学习。

首先要学好语文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过好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其次,要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听广播,看电视,跟播音员学,听观摩课,跟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老师学,还包括跟学生学,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 .

喜欢什么样的语言表达。

再次,要向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学,善于从我国古典诗文中吸取语言的精华,多积累,增强文化底蕴,教学时才会信手拈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大放异彩。

二、要善于借鉴。

贾志敏老师平常看电影、听戏、看话剧,甚至逛马路都当作是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也应善于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如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中学习语言,这不仅使教学语言词采丰富,而且容易形成课堂教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使课堂语言更鲜活。因此,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知识越丰富,课堂语言就越丰富,课堂教学就越轻松、自如、有效。

三、要勤学苦练。

练,就是要多实践,多读多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练;练,应包括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并根据自己教育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把自己的内部语言转化为适宜的外部语言,不断实践、总结、改进、提高。

四、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修养。教师课堂教学口头语言的锤炼,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修养。“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教师的课堂语言正是“肺腑”、“精神”的体现,是内心的表白,是思想的外观。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3

一、还原生活, 激起灵感

在创作之前, 有个好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获取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主题, 我觉得是多渠道的。在指导小学美术儿童画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挖掘, 还原生活。超市里的无序抢买单、校园里的就餐拥挤、校园外的车水马龙等现象, 都是真实的素材和鲜明的主题。比如在学习《动物明星》的时候, 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flash动画。在动画中, 老虎宛如勇猛的运动健将, 百灵鸟宛如华丽光鲜的歌者, 小熊猫如同淘气的宝宝, 猴子就像机灵的杂技师。整个画面流畅而生动, 学生纷纷被这些动物那有趣的样子所感染, 并发出快乐、真实的笑声。当flash动画播放完毕之后, 我突然对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相信同学们平日在电视上, 或者是动物园里都看过这些动物。那么, 除了这些场所之外, 大家心中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带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动物王国的上空, 用你们手中的彩笔勾勒出心中的动物明星吧!”此时, 学生们的热情和兴趣纷纷被激发出来, 他们开始活跃自己的想象力, 操控手中的画笔, 在纸上勾勒出一幅幅趣味横生的《动物明星大世界》。在孩子们的心中, 老虎就像一个将军, 虎虎生威;兔子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蹦蹦跳跳地收获胡萝卜。此刻, 灵感就像夜空中的烟花, 在生活情境的推动下瞬间迸发而出, 为课堂装点了绚丽的色彩。

二、构思草图, 展开想象

在准备勾勒图画之前, 首先要构思草图。毕竟, 草图就像一个人的躯体, 只有这样, 才可以承装五脏六腑。该如何培养学生构思草图的良好习惯呢?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先构思主题所延伸出来的画面的布局, 这就需要学生们集思广益, 进行讨论交流, 适当地利用一些游戏来实现指导。比如在学习《想象中的怪兽》时, 我首先将一幅简单的怪兽图草图利用幻灯片呈现出来, 然后问:“请大家猜一猜这个是什么呢?”同学们开动脑筋, 展开想象。由于他们平日经常看童话故事和动画片, 所以很快给出了答案。于是我继续提问:“那么大家想一想, 该如何让这个怪兽的草图变得更加细致、更加形象呢?假如当你们勾勒心中怪兽的形象时, 你们会如何事先描绘草图呢?”随着我的提问, 学生们兴致高昂地回答, 而我则趁机将教学带入到实际操作中。期间, 我适当地提醒学生:怪兽应该有什么呢?比如犄角、尾巴、翅膀。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细化自己的草图, 并填上合理的颜色, 从而让课堂指导得以升华。这时, 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构思草图的好习惯, 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良性延伸。

三、内容比较, 优化改善

虽然小学生对儿童画亲睐有加,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是他们所喜爱的。因此在进行儿童画指导教学的时候, 我们要进行内容比较, 优化改善,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当中, 从而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经验, 继而让他们在日后的岁月中勾勒出更多奇妙和充满想象力的图画。比如在学习《天外来客》的时候, 假如我们过于形象、专业地讲授知识, 肯定会让学生觉得云山雾绕。所以, 我们可以变革方式, 针对小学生热爱探索、喜欢挖掘的心理为他们讲述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然后让他们在悬念迭起的故事中发挥想象, 从而勾勒出天外来客的图画。这样一来, 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可以得到展现, 同时还能调动起他们内心的情感, 从而让他们带着对故事的寄托画出自己心爱的事物。这个过程要全面表达作者的创新思路, 充分展现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要求绘图严谨, 做到整体和局部的详细表达, 让欣赏者一眼就能看到作者的想象意图和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4

一、活化形象, 变身扩写

每篇文章都有最能拨动心弦的地方, 此时教师如果可以调动学生全部情感, 让学生进入课本角色跟文本进行对话, 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拨动学生写作的笔头, 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对话文本还可以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 让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 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二、观察插图, 尽情描写

在教材中, 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 就无须再写。但有些图, 文中只是一笔带过, 没有具体的描摹。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有一副插图, 画的是肖邦在钢琴埋头创作的情景。对于这幅图, 书中只用了一句话来描写:“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 点上一支蜡烛, 彻夜地作曲、弹琴……”教师就可以根据设计小练笔, 让学生观察人物的衣着、表情、动作, 以及周围的环境, 把肖邦创作乐曲的情形写具体。这一设计, 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深刻地体会人物的爱国之情, 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范文, 着意仿写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 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 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 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掌握写作方法。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 亦称为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 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 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仿片断, 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局部模仿, 范文较多, 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在仿写时, 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四、感悟思想, 倾心抒写

所谓“情动而辞发”, 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理解与感悟之后, 写就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需要了。在语文课本中, 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教师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至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 胸中喷礴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

五、抓住空白, 充实补写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中国的国画中有留白艺术, 我们很多课文中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 或简练, 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在教学中, 教师精心挑选有价值的“空白点”, 引导学生通过入境体验、合理想象, 填补这些“空白”, 为学生挖掘更多有效的练笔资源。

六、欣赏古诗, 据文改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 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 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

七、辨析观点, 趣味叙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 学生通过辩论, 不仅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 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 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

八、延伸文本, 创意续写

许多课文学生读完以后意犹未尽,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他们总想探寻事情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是教师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继续写下去, 让文本的空白得到填充, 给课文画上一个更为圆满的句号。

初中历史课堂的“巧问”生花 篇5

一、结合学情有效提问

由于每个学生在智力、基础、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个性差异, 所以在接受、理解、消化知识时也必然存在差距, 于是一个班级便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鉴于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更多地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设计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效问题,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 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挖掘重难点精致提问

在备课时, 教师应吃透每一个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抓住目标与重难点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做到有针对性地层层提问,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同时,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教师提问务必做到有的放矢、精挑细选, 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 不能随意提问。只有这样精致的提问, 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笔者在新授《辛亥革命》时, 围绕其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提出了三个问题:“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机关刊物分别是什么?”“同盟会建立之初确立了什么样的革命纲领?”“后来又有怎样的发展?”简单明了地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然后围绕其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又设计了正反两方面的两个问题:“辛亥革命有什么进步意义?”“它又有哪些局限性?”学生通过讨论, 回答提问, 对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辨别、分析的能力, 使他们初步了解了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尤其是运用科学辩证的历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语言精炼明确提问

很多时候,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但随意, 而且提问的表达不清晰、不简洁、不准确甚至模棱两可。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教师平时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自己的提问语言表达清晰、简洁、准确, 让学生能一下子就听懂教师所问, 知道从哪个方向进行思考,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同时, 教师在提问时用词清晰、简洁、准确, 同样能引导学生在回答时也表达清楚, 词能达意。这样, 课堂教学效率会在无形中提高, 也就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四、拓展延伸开放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我们的历史课堂存在不少“问得笨”的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封闭性极强, 学生只能做二选一的选择——是或不是, 好或不好, 对或不对。对于这样的问题, 学生不论成绩好差, 都能大声喊出自己的选择。课堂看似热闹, 其实这样的设问严重约束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限制了其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好的提问不应为提问而设计、为答案的引出而提问, 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而设问, 注重的是学生思维发散与探索发展的过程。所以, 教师在提问时, 应考虑问题的探究空间, 做到给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而不是将提问的目标定在答案的寻求上。

笔者常会在课堂上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在讲授《春秋争霸》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越王勾践的故事能给你启发吗?”“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吗?”问题一抛出, 就炸开了锅, 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说自己更加深刻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了;有人说大丈夫要能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有人说要善于用人;有人说要增强军事力量;有人说要抓住战争时机……开放的设问扩宽了学生的思路, 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 教师若能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学情相结合设计提问, 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提问, 让提问表述更加准确、清晰、简洁, 提问时多设计开放性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魏清, 王建军, 孙立祥.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2005.

[2]代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8.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6

一、读写结合, 激活教材

很多课堂上老师讲得是滔滔不绝, 而学生则一言不发。老师把课清一色地上成“一个人”的阅读课, 没有了学生的读书声, 也没有读写的结合,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那就是要读写结合, 去激活教材, 激活课堂。例如教授《荷塘月色》时, 在“月色下的荷塘”以及“荷塘里的月色”这两个段落, 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用心品读, 领略景致带给人心灵的愉悦,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拿起手里的笔, 去仿写那些优美的语句, 使学生读写能力同步提高。除了仿写外, 读写结合还表现在阅读课为写作提供素材, 例如2011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 在教材中就有《赤壁赋》中苏轼对人生、宇宙的终极思考;《短歌行》中曹操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面对无常的时光对人生价值的考问等, 这些都可以给学生以启发。

二、有点有面, 驾驭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经常完不成教学任务, 认为“课多时少”造成的。不可否认, 语文教材的内容量较以往确有增加, 而课时量相应减少, 但如何巧妙处理, 恰是考验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材中小说和戏剧这类作品篇幅长、内容多, 该如何处理?我认为要做到“有点有面”、“有的放矢”方能实现长文短教。那么“点”、“面”又分别是什么呢?其实“点”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重点, 而“面”则是文章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小说戏剧这类作品时, 要让学生在“面”上了解作品的大意, 在“点”上落实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情节, 概括情节,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然后选择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语段、关键情节、重点手法作为教学重点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 首先在学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情节“沧州遇旧———买刀寻敌———管草料场———杀敌复仇———逼上梁山”, 然后抓住两处精彩点赏析人物形象, 一是沧州遇旧表现了林冲善良安分的一面, 而在“杀敌复仇”部分, 则体现了林冲奋起反抗的特点。一个安分守己、本分的人何以对陆虞候等人痛下杀手, 在这样的对比中追问, 就可以很快地找到本文“官逼民反”的主旨。再则在“火烧草料场”情节中一直在强调“风雪”这一典型环境, 可以和学生探讨, 如果不是风雪夜, 故事情节能否展开, 可以让学生把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的背景换一换, 看会怎样, 引导学生理解“典型环境对情节推动和人物形象烘托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立足文本, 扩展教材

教材是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子, 老师必须要打开这扇窗, 为学生呈现出一个重要的、有趣的、异彩纷呈的未知世界, 绝不能因为教材而教, 局限于教材。例如必修一中的《沁园春·长沙》, 如果仅把课堂的教学目标停留在赏析伟人的伟大诗篇上, 去和学生讲这首词语言上如何的宏伟壮阔、情感上如何的潇洒雄壮, 体现了伟人对于古典诗词如何的传承, 只告知学生这些远远还不够。我认为重点还是要“通过一首词, 认识一个人”, 引导学生对毛泽东这个世纪伟人的再认识, 《沁园春·长沙》大气磅礴,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在意识中重塑或加深对伟人的认识, 从而使学生学习伟人的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少年大气派。学生有了偶像, 有了理想比什么都重要。要从课本中进去, 为学生打开这扇窗子, 而不是在教材里转一圈就了事了。

妙“笔”生花——小练笔课堂感悟 篇7

一、挖掘内容, 丰富文本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 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 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 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 深入理解内容, 深切感受情感。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教学片段: (司马迁遭受横祸, 发奋写作)

师:司马迁可能会在哪些时间发奋写作?

生1:在早晨。

生2:在夜深人静的晚上。

生3: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

生4:在烈日炎炎的夏天。

师:在这些时间里, 他又是怎样发奋写作的?请同学选择一个时间, 动笔写一写。

生1:夜已经深了, 可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仿佛在说:“司马迁, 你累了, 该休息了!”

生2:天刚亮, 司马迁又点亮了油灯, 开始写《史记》。

生3:夏天到了, 烈日当空, 树叶都晒蔫了, 知了在树上有气无力地叫着。司马迁又摊开竹简, 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生4:冬天, 大雪纷飞, 北风呼呼地刮着。司马迁的手冻得通红, 但他还在不停地写着。

二、补充想象, 搭建交流平台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 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 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 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 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 化简为详, 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 可以拓展文本, 深化理解。

《黄山奇松》教学片段:

学生欣赏完黄山奇松, 出示小练笔:

黄山松千姿百态, 有的酷似________;有的宛如_______;有的好像_______……

生1:黄山松千姿百态, 有的酷似龙爪;有的宛如孔雀开屏;有的好像一把把大伞, 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

生2:黄山松千姿百态, 有的酷似一棵棵绿色的石笋;有的宛如张开的双臂, 正在欢迎人们的到来;有的好像两条腾飞的巨龙……

生3:黄山松千姿百态, 有的酷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有的宛如腾越的麒麟;有的好像轻歌低吟的竖琴……

三、书写感言, 倾诉文本对话

新教材的不少课文, 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 巧妙地把握教材延伸点, 引导学生书写感言, 让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达到新的境界。

《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海伦·凯勒》这篇课文给予了我们一笔很大的财富。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感言。

(音乐响起, 师巡视。)

生1: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2: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生3: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 只要不轻易放弃, 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

生4:困难有时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生5:坚忍不拔, 不断努力, 胜利会向你招手。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篇8

一、体验中比较, 自主生成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 也要重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体验, 在体验中进行比较。特别是数学的概念描述较抽象, 小学生学习起来普遍存在一定难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比较及直观感知,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 形成自己的思维表征, 主动地对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结论的来龙去脉形成初步概念。如在教学“克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经常会设计估计物体质量这一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体验“克”是一个表示较轻物体质量的单位。在估计物体质量的过程中, 学生估的结果五花八门, 有的甚至变成了猜, 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失去了价值。那么, 如何让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体验物体的质量单位呢?在处理这一环节时,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两个质量标准:一个是1克的质量, 一个是10克的质量。在学生感受1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的时候, 建立1克的观念, 并以它为参照物进行比较, 另一只手可惦一惦大豆、花生米或图钉等其他能表示1克的实物。同时, 教师提问:“1克有这么重, 那么2克呢?3克呢?10克呢?”通过硬币的不断累加,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克”的重量;当累计到三到四个硬币时, 另一只手可放上一个乒乓球让学生感知其重量, 并提问:“你们如何估计出一个乒乓球的重量大概是4克呢?”此时学生兴奋地回答:“我们是比出来的!”正是因为教师有计划地设计了“比”这一环节, 学生的活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思维也在活动, 体验活动在思考之后有了光彩。其他需要通过估来体验的活动, 如教学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数的认识等内容, 均可以采用比较的策略。

二、新旧中比较, 催生新知理解

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常常以旧知识为依托;新旧知识虽有联系, 但新知识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比较策略, 在正确的引导下, 使旧知识对新知识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比较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催生对新知的深入理解。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此前, 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这节课我就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已有的经验, 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验证。当我把准备好的各种梯形图 (若干普通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发给各个小组时, 他们不由分说地开始进行分割、拼接, 热情十分高涨。原以为学生会照着书中的样子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 但结果却让我很意外、惊喜。有的小组想到了用书中的方法, 有的小组却呈现了多种方法。教师提供新旧知识对比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主动经历了“比较———发现———认识”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对于梯形的面积公式不再需要死记硬背, 已深深地理解其与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不同, 在今后的应用中对面积公式不易混淆。

三、质疑中比较, 生成多样思维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质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由于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又不注意分析思辨, 那么已学得的知识则会对学习新知识造成妨碍, 产生干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应用新知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是从何而来、如何而来。所以, 在教学中我合理运用比较策略去创设让学生主动生成疑问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主动提出“为什么”, 自发地去比较、去发现、去解决心中疑问, 锻炼观察能力, 生成多样思维, 从而使知识更加清晰、巩固。

四、辨析中比较, 深化本质认识

数学中很多知识点, 既相互联系, 又有本质区别。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不注重相关知识点的辨别分析比较, 忽视它们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就会使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混淆, 形成思维混乱。因此,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概念与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比较, 自然生成知识的异同, 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实质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比较策略应用简便, 适用范围广, 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在应用时不只是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点, 还应该关注相同点和联系, 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和规律才更加全面。但是教师在运用比较策略时, 一定要看准时机巧妙应用, 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切忌不确定性的盲目比较,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体验、交流不断感悟, 才能让学生思维开花, 智慧生成, 提升综合能力。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数学概念、形成逻辑推理能力不可或缺的策略和方法。比较策略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再是孤立、零碎的, 而是全面、系统的。在新课标背景下, 小学生在面临全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时, 由于学习能力及辨析水平都处于初始阶段, 在课堂中巧妙应用比较策略, 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上一篇:学校体育锻炼下一篇: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