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简介

2024-11-06

詹天佑的简介(通用18篇)

詹天佑的简介 篇1

詹天佑,生于1861年3月17日,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

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事业,一度主持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的设计和施工。他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詹天佑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大义凛然,勇敢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高尚民族气节。

詹天佑小时候就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把家里的自鸣钟偷偷拆开,摆弄和琢磨里面的构件。1872年,11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由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不久,他辞别父母,怀着对西方“技艺”的憧憬,赴美留学。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坚定地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6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1881年,他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之后,他谢绝了美国老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了贫弱的祖国。

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把学到的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他竟被阴错阳差地派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船驾驶。1882年11月,詹天佑被派往旗舰“扬武号”任驾驶官,参加了中法战争。战斗期间,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指挥“扬武号”左突右冲,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以尾炮击中法军旗舰“伏尔他号”,使法军司令孤拔险些毙命。同时,他在紧要关头从水中救起多人。

后来,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从此献身中国铁路事业。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严峻考验。当时的滦河铁路桥方案经英、日、德三国工程师先后设计,均告失败。詹天佑认真总结了三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之后,亲临一线与工人们一起进行实地调查,精密测量。经过仔细比较,他最后确定了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完成了桥墩的施工。詹天佑的建桥方案果然成功了。

滦河大桥初战告捷,但他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19,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关键时刻,詹天佑勇敢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举世皆惊,一些人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着测量人员,背着各种仪器,日夜在崎岖的山岭上奔波。一天傍晚,狂风卷着沙石,刮得人睁不开眼。测量人员着急回去,填个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问:“准确吗?”测量队员说:“差不多。”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说着,他冒着风沙,背上仪器重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青了。

不久,铁路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因为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崇山峻岭,需要开凿4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1000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比对各种方案,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体南北两端同时对凿,然后在山的中段开一口井,在井中分别向南北两端对凿。

这样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凿洞时,大量石块都要人工挖,涌出的泉水也要人工挑出。詹天佑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挖石,同挑水。他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当铁路修到青龙桥附近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由于山体陡峭,铁路必须经过一个极陡的坡。当时的铁路机车马力小,要牵引火车爬上这样的陡坡简直不可想象。为了保证火车顺利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从而有效降低了坡度,保证了列车安全上坡。199月25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该工程原计划6年完成,实际只用了4年,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1/5。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主持修建了粤汉等重要铁路,为建设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詹天佑的简介 篇2

师:同学们,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 我们认识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他就是———

生:詹天佑。

师:他, 怀揣一颗爱国之心, 历尽千辛万苦, 主持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铁路——京张铁路。现在, 老师带着大家走近京张铁路, 一起领略它的风采。 (播放京张铁路影片及背景音乐。)

师:看到如此宏伟的工程, 你有什么想说的和想问的吗?

生1:詹天佑真伟大!

生2:我想知道, 詹天佑是怎样修筑铁路的?

生3:他修筑铁路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评析:第二课时的导入, 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承上启下, 通过播放影片, “看”京张铁路, 运用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简洁的导入, 自然巧妙, 收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过程:一枝一叶总关情

1. 初读课文第二部分, 理清思路。

⑴学生朗读第4、5、6自然段, 思考:詹天佑接受任务后, 围绕这条铁路的修筑, 做了哪几件事?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可以批注在课文旁边。)

⑵学生阅读课文后汇报并归纳出詹天佑做的三件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教师板书。)

评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自己阅读, 体现了自主学习;通过给段落拟小标题的形式, 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又渗透了学法指导。

2. 教学“勘测线路”, 感受詹天佑的“爱国”。

⑴詹天佑怎么“说”?

师:詹天佑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相关句子。

生读: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作人员这样说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看出的?

生:我从“经常”这个词语看出, 他不是只说了一次。

师:同学们, 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 詹天佑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 (学生齐读该句话。)

师:看到有些工作人员偶尔粗心, 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他们——— (女生齐读该句话。)

师:同学们, 詹天佑一次次地说这句话, 反映了他怎样的工作态度?

生:一丝不苟,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 我们表扬他。 (集体鼓掌肯定。)

⑵詹天佑怎么“做”?

师:同学们, 持着严肃认真工作态度的詹天佑是怎样做的呢?谁来汇报你找到的文中相关句子?

生读。 (略)

师:每次读这段话, 老师总是非常感动, 我也想通过朗读表达心中那份感动。现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在音乐中静静倾听老师的朗读,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播放音乐, 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 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詹天佑带着工作人员去勘测线路。

生2:我仿佛看到在高高的悬崖上有一个执着的背影, 他就是詹天佑。

师:同学们, 詹天佑为了修筑京张铁路, 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哪位同学能带着刚才想象的画面入情入境地读读这些句子, 用最真挚的朗读来打动自己, 打动别人? (生有感情地朗读。)

⑶詹天佑怎么“想”?

师: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不仅身体上受苦, 也遭遇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学们, 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

师:詹天佑爱他的女儿和家人, 但更爱我们的祖国, 不管遇到怎样的压力, 他没有退缩, 下定决心要修好铁路, 要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现在,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 用坚定有力的朗读, 读出詹天佑的决心。 (生齐读。)

⑷归纳小结, 引出“爱国”。

师:同学们, 回顾第4自然段不难发现, 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把詹天佑勘测线路时的语言、行动和思想作为重点来描述, 就是想告诉我们詹天佑有着强烈的———

生:爱国之心。 (板书“爱国”。)

评析:教师以关键问题引导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勾画有关的语句, 通过分析詹天佑“说、做、想”的语句, 引导学生联想, 再现当时情景, 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感受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3. 教学“开凿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 感受詹天佑的“杰出”。

(1) 教学“开凿隧道”。

师:詹天佑有决心修好铁路, 但在修筑京张铁路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第一个难题就是——开凿隧道。 (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

师: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是最艰巨的工程, 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它们的呢? (出示居庸关山势险峻的图片, 引导学生从文本叙述中分析得出居庸关的开凿方法是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 并画出示意图。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詹天佑又是怎样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每组汇报完后把八达岭开凿隧道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

(2) 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

师:詹天佑不仅遇到了开凿隧道这一难题, 还面临“坡度特别大”的困难, 他又是怎样机智解决的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 看看詹天佑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朗读。)

师:谁来说说, 这次詹天佑采取了什么方法?

生:设计“人”字形线路。

师:谁上台来与老师配合, 演示火车是怎样经过“人”字形线路的? (学生上台配合教师演示, 再请一名学生做解说员, 解说动画演示。)

(3) 回顾第4、5自然段, 引出“杰出”。

师:同学们, 回顾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件事, 你有什么体会?如果让你来夸奖詹天佑, 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汇报并归纳出:詹天佑不愧是一名杰出的工程师。 (师板书“杰出”。)

师:让我们带着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 深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生朗读。)

评析:教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这两部分, 教师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式, 先引导学生分析居庸关的开凿方法, 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从中领悟詹天佑能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的聪明才智。对“设计线路”, 则采用直观操作演示的方法, 再现火车运行的情况, 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 从而体会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三、结尾:似曾相识燕归来

1. 小结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课文的第二部分, 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件事中, 感受到了詹天佑不愧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再“看”京张铁路, 照应开头, 升华情感。 (播放京张铁路图片及音乐。)

师 (深情解说) :现在,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回望京张铁路, 缅怀詹天佑不朽的风采!世纪沧桑, 大自然可以改变很多很多。但是, 詹天佑用生命书写的“人”字, 永远留在了华夏大地! (板书:人字形简笔画。)

师:詹天佑, 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怀念的名字,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詹天佑。)

师: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中国人都肃然起敬的名字, 让我们崇敬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詹天佑。)

师:这是一个让每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的名字, 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詹天佑。)

师:京张铁路虽然默默无言, 但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有骨气!中国人有智慧!

3. 拓展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说吧?那么, 请用最真挚的语言, 最真实的情感, 写下想对詹天佑诉说的话语。

(2) 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像詹天佑一样的爱国志士, 请收集他们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詹天佑童年的故事 篇3

詹天佑于1861年4月26日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他的父亲詹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生活。

詹天佑从小就从大人那里听到许多关于反抗英法侵略者的故事,也看到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些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詹天佑七、八岁的时候,被送到私塾里读书,但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摆弄一些机械。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都成天追着他一块玩。在上学的路上,他经常站在工厂外面,观看里面的机器、运货车,琢磨来,琢磨去,常常忘记了上学。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了神。挂钟为什么会嘀嗒嘀嗒走个不停呀?为什么会打点呀?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样装起来的时候,怎么摆弄也装不好了,急得他满头大汗。父亲看见,虽然有些生气,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么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11岁了,已经在私塾读书4年多了。父亲想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这时,同乡谭伯村匆匆从香港来到南海,說那里正在选拔幼童出洋留学。谭伯村也是一位商人,从小看到詹天佑聪明好学,非常喜欢他,经常用钱财接济他们家。

谭伯村极力劝詹兴洪夫妇送孩子去参加留美考试,认为这关系孩子的前途。詹兴洪却担心儿子年幼,出这样的远门很不放心,而且,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大好。谭伯村表示,经济上他愿意资助,而且愿意把自己的四女儿许配给天佑。这样一来,父亲才决定送詹天佑去香港参加留学考试。

1872年,詹天佑顺利通过了考试,父亲也在清政府的出洋“甘结”上签了字。所谓“甘结”就是一种合同,可以说跟卖身契差不多。比如,“甘结”中规定,必须听从清政府差遣,如有疾病甚至生死之险,概不负责等。

12岁的詹天佑经过半年的出国培训,于1872年7月登上了赴美的洋轮,开始了留学生活。一开始,他进了美国的一个“诺索布寄宿学校”上小学,学英语。1876年进入纽海文希尔豪斯中学(丘屋中学),两年后毕业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詹天佑的故事 篇4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在广东南海。他的父亲詹兴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生活。

詹天佑七八岁的时候,被送到私塾里读书,可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摆弄一些机械。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都成天追着他一块儿玩。在上学的路上,他经常站在工厂外面,观看里面的机器、运货车,琢磨来,琢磨去,常常忘记了上学。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了神。挂钟为什么会嘀嗒嘀嗒走个不停为什么会打点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样装起来的时候,怎样摆弄也装不好了,急得他满头大汗。父亲看见了,虽有些生气,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样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11岁,已经在私塾读书4年多了。父亲想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就在这时,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清朝政府派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儿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詹兴洪的好友谭伯村极力鼓动詹兴洪送儿子留学。谭伯村是中山人,很喜欢詹天佑,认为他聪明坚毅,将来定有所成,于是早早地把四女儿谭菊珍许配给了他,算是成就了一桩娃娃亲。詹兴洪自然重视亲家的意见,同时思考到去国外留学事实上是走洋翰林的路子,很有前途,于是委托谭伯村带上詹天佑到香港报名,他顺利地透过了考试。

詹天佑的爱国名言 篇5

从战后到1888年,几经周折,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正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詹天佑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的把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的简介 篇6

一、认清现状, 思考可能发生的“意外”

教学预设要预先思考设计“意料之中”的事情, 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 创造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等。同时, 还要尽量思考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和问题, 注重教学流程的生成性。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但概括的内容只是浮于表面, 学生欠缺的是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来全面概括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第十册《詹天佑》一课的备课中, 我意识到五年级学生在感知詹天佑人物品质时存在困难。这也从课前预习中能得到了有效反馈和证实。因此, 我把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在了解并概括京张铁路修筑的背景上, 从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嘲讽, 带着国人的期望毅然决然地修筑起京张铁路这一角度,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爱国的精神, 品味文字背后的含义。由于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 大部分学生不能从课文的本身加以体会。以下就是围绕理解京张铁路背景而展开的师生对话:

师:为什么詹天佑修筑铁路让中国人觉得争口气呢?请你仔细读读2~3小节, 借助提示说一说? (出示:中国人认为……, 因为……, 还因为……)

生:如果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话, 我们就不会求助帝国主义。

师:仅仅是这样吗?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就要挟不了我们了。

师:再读一读1~3小节, 想想在这之前修筑铁路的情况怎么样?

生:在这之前没有中国人能修筑铁路, 所以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师:是呀, 这是一个创举。联系上下文, 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这个工程很艰巨, 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

师:仅仅是因为这条铁路是我们自己修建的吗?你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说一说。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 帝国主义就不再过问。

师:还有一个理由, 文章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仔细读读第二节, 你发现了了什么?

生:只有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才不会让帝国主义控制我国北部。

师:是啊, 你答到了要点上。 (出示句子) 这句话中有个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谁来读? (阻挠) 它的意识是? (组织暗中破坏) 。换句话说——中国人拥有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就能?

生:中国人拥有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就能保卫我国领土的完整。

师:看来这不仅仅是修筑一条铁路那么简单呀, 还关系到国家主权!如果用一组关联词把两点原因连起来, 你觉得是? (不但……而且……) 你能用这组关联词来说一说吗? (出示:中国人认为……, 是因为……)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建铁路就能为中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不仅在这之前没有中国人能修筑铁路, 而且这能保护国家的主权。

师:你把要点找准了。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答到要点上。其他同学学着他的样子自己说一说。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停留在“创举”的感悟上, 未能联系到历史背景和民族的尊严的角度来谈。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于是, 在我的追问下, 让学生再静心去读文, 从背景的角度找一找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建铁路就能为中国人争口气的第二原因, 给予他们时间和启发, 学生就能顺利地从正面讲清第二个原因。这也与我当初的预设相符合。可见, 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情, 设身处地考虑到学生的盲点, 通过搭设层层的脚手架, 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教师的充分准备不仅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还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使学生愿意学。这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有效途径。

二、从整体入手, 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重在篇章的学习。年段目标清晰地要求学生具备能理解文章各部分相互间关系的能力, 并对文章的形式作出评价。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需关注考虑和落实到这点。

又如《詹天佑》一课中, 结合了区课题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中, 我意识到我重点关注了学生对于段落的表达, 对此进行了预设充分。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或许有点浅, 学习文本谋篇布局的能力更是高年级应迫切掌握的阅读能力。我可以试着从写作角度, 以开头、结尾以及选材为切入口, 做好学情的分析和难点的预设, 从而让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这样, 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就更强了, 教学设计也就更自然而然了,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锻炼也就更丰富和多样性了。这也令我豁然开朗, 明白了不要拘泥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环节, 为我拓宽了更有弹性的预设空间, 为我接下来的探索开启了一扇窗。

总之,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要从整体上出发, 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生成空间, 因而它必须是精心的而不精细的。相信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去精心预设, 并且注意随时总结教学经验, 我们的预设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会给学生源源不断的阅读感悟和能力的收获。

摘要: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情, 设身处地考虑到学生的盲点, 通过搭设层层的脚手架, 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教师的充分准备不仅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还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使学生愿意学。

詹天佑的简介 篇7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国主义教育,既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动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五千年的文明史,贯穿着“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炎黄子孙不畏强暴,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史。

詹天佑面对外国保持对中国人的嘲笑,在重压之下毅然接受修筑紧张铁路的任务,在修筑过程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化为战胜困难的动力,克服重重困难,凭借杰出的才能完成紧张铁路的修建,对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为国家争得荣誉。如今新的国际环境条件下,软实力更加需要增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国主义要求学校

(1)要抓好学生的人防教育

学校防空知识教育,是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赋予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学校防空知识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平时防灾减灾和战时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好校园爱国主义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一种渗透力很强的性情陶冶。为此,学校那么些在精心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入境而入情,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品读感悟,树民族之魂

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三、教做人之道

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教育者要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教育者同样也要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四、实践体验,立创新之志

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从而提高了工效;为了使火车爬上陡峭的山坡,他又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詹天佑非凡的创造精神。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肩负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的重任。科技创新,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育者要教育好学生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那么我们也能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造。学校也可以根据科技节主题,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大赛及科技社团活动。开展好学生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利用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技兴趣与思维创新品质。科技创新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时时处处渗透着创新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

中国一位领导人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应启迪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在实施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考虑:一是从目的角度来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创新素质?二是就实现途径来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教育创新或改革?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或兼顾以上几个方面。然而,在我们来看,创新的关键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担负着重大责任。那么学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创新是人的本能,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进步,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创造力品质优劣,直接决定了教育成败,也影响着国家、个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詹天佑优秀的读后感 篇8

今天,我读了一篇作文。我很是感动,激动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这篇作文的题目是《詹天佑》。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络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很多国家出来阻挠,要争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在各国人都嘲笑不可能完成时,詹天佑竟然用了四年时间修筑了这条铁路。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达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各国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詹天佑却完成了。

想想我,比如学美术,一开始觉得挺新鲜,经常画,渐渐地觉得枯燥乏味,就不努力了,就像小猫钓鱼一样了。每当看见别人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心里就觉得特别羡慕。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受益匪浅: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詹天佑:中国人的光荣 篇9

詹天佑是第一位中国铁路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地建造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一座最伟大的里程碑。

是中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一年,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开工、京津城际铁路的提前竣工,中国的铁路已经在总里程和运营水平上都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回首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铁轨上用骡马拉动火车的历史,不由得惊叹中国的百年巨变,而对于中国铁路来说,这一切都要从詹天佑开始。

从四书五经到留美幼童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在广东南海。他的父亲詹兴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生活。

詹天佑七八岁的时候,被送到私塾里读书,但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摆弄一些机械。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都成天追着他一块儿玩。在上学的路上,他经常站在工厂外面,观看里面的机器、运货车,琢磨来,琢磨去,常常忘记了上学。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了神。挂钟为什么会嘀嗒嘀嗒走个不停?为什么会打点?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样装起来的时候,怎么摆弄也装不好了,急得他满头大汗。父亲看见了,虽有些生气,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么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11岁,已经在私塾读书4年多了。父亲想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就在这时,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清朝政府派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儿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詹兴洪的好友谭伯村极力鼓动詹兴洪送儿子留学。谭伯村是中山人,很喜欢詹天佑,认为他聪明坚毅,将来定有所成,于是早早地把四女儿谭菊珍许配给了他,算是成就了一桩娃娃亲。詹兴洪自然重视亲家的`意见,同时考虑到去国外留学事实上是走洋翰林的路子,很有前途,于是委托谭伯村带上詹天佑到香港报名,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就这样年仅12岁的詹天佑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开始了海外求学生活。

耶鲁深造坚定铁路理想

一开始,他进了美国的一个“诺索布寄宿学校”上小学,学英语。小小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够用的,于是像诵四书五经似的天天背英语单词,然后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国同学来聊天,加强会话能力。

187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纽海文中学。就在这一年,国内的第一条铁路,即吴淞到上海的小铁路,方才通车。而当时所谓读圣贤书的士绅们,看到这庞然大物,全都大惊失色。认为这怪东西破坏了山水,危及自家性命,居然聚众把铁路全部拆毁,将铁轨投入湖中。

真正激励詹天佑的也正是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一堂地理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播放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19世纪70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国内环境虽然如此昏暗,但詹天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被人“咒骂”的铁路专业。1878年,他在老师诺索布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进入土木工程系,就读铁路工程。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读书之外兴趣也十分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他还喜爱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呀!

詹天佑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数学,曾获得数学奖学金。詹天佑是当年归国的105名留美学生中仅有的两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也是之后最忠于所学的人。

1881年,詹天佑决定回国,彼时的耶鲁大学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一派离别前的狂欢景象。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

“中国已经醒过来了”

詹天佑回到祖国时,各国势力在铁路上的割据已经造成了中国四分五裂,每个国家修的铁轨都不同宽。德国用标准轨、俄国用宽轨,有用米轨、还有用窄轨,甚至寸轨的。法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法国割据势力最强的云南省他们修成半轨,这样既省时又省钱。

詹天佑与沈阳铁路 篇10

漫长的时间隧道进入了1891年6月,封关闭守、腐朽没落、自以为是的清朝政府才开工兴建关东铁路京山段,在山海关成立了北洋官铁路局。中国近代工程技术界的先驱、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同学的推荐下于1895年至1897年,任北洋官铁路局帮工程司,开始参加修建铁路工作。1898年至1901年,他又接任官办关内外铁路总局帮工程司的职务。后来,山海关至新民间的铁路开始修建,詹天佑升任锦州铁路驻段工程司。主持修筑了关外铁路锦州段及营口支线。这是詹天佑投身中国铁路事业主持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线,也是沈阳铁路的第一条铁路线。

查阅历史资料,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詹天佑设计的关外铁路女儿河大桥图纸。这张图纸是1899年詹天佑参与修建关外铁路锦州段第二年设计的。当时,他把家安在铁路工地附近,带着妻子谭菊珍和孩子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里,全身心投入到铁路建设中。沈阳铁路局创办的安全教育基地展览馆里,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就是那段经历的佐证。

詹天佑的简介 篇11

2013年度代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最高荣誉的詹天佑大奖尘埃落定, 该奖项住宅小区类两个项目花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雅世·合金公寓项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中信城 (大吉危改项目) 。

詹天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设立, 是经科技部核准, 建设部认定, 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的共同支持与指导下, 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 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的奖项。每年对建筑、铁道、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选奖励, 本年度共有32项目获此殊荣, 其中:建筑工程12项, 住宅2项。

詹天佑的故事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才不得不求于詹天佑。

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这一胜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此后,詹天佑又领导了京津铁路、萍醴铁路(萍乡至醴陵)等铁路的建筑。这些事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了的回击。

我非常佩服詹天佑,在那个时代里连德国都无法完成这种艰巨的任务,而他却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这项工程。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为中国争得了无数的荣耀。

我眼中的詹天佑小学作文400字 篇13

提起詹天佑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是我国近代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京张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都是他 主持修筑的,他为我国早期铁路的建设呕心沥血。

詹天佑为了修筑京张铁路不管野外的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也不怕坠入深谷的危险。如果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表现了詹天佑意志坚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热爱祖国为国争气的决心。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心。爱国就是维护国家统一,爱国就是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爱国就是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爱国不是一分钟的热情,而是一辈子的`责任。我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长大以后,为祖国做出奉献。

詹天佑曾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显示出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地为社会做出奉献。

求生叔,天佑平安 篇14

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偏远农村田野, 一条小溪沟, 一个身材瘦小的十来岁的少年, 腰上斜挂一个竹编小鱼篓, 手抓一个小木盆, 在小溪低洼处淘水捉鱼。不到半个时辰, 小伙子看那快要装满的鱼篓, 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就是少年时代的求生叔, 每逢周六下午我放学回家路过溪边总能看见他。求生叔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县城中学的细伢子, 由于家里父母年迈, 生活窘迫, 为凑足学杂费和生活费, 他常常下水抓鱼卖来添补家给, 好不容易读完初中, 贫困的家境让他实在没法继续读书, 只好中辍学业, 早务农耕, 养家糊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让他刻骨铭心, 辍学后, 他提前挑起家庭重担。

身背一架老式铁桶喷雾机, 手执长杆喷洒龙头, 一忽儿高, 一忽儿低, 一个壮实庄稼汉在给柑橘树杀虫, 除虫之后又在柑橘树下掘坑施肥。这就是青年的求生叔。求生叔由于勤劳好学研究种植柑橘, 成为远近有名的专业户, 每到秋天时分, 黄橙橙的果子挂满枝头, 一棵柑橘头年就能产出上百斤优质的果实, 村内外数里的农民兄弟向他求教取经, 他乐意传授。村民们更愿意把柑橘地让他承包, 几年下来他每年秋天柑橘产量超过数万斤, 勤劳致富的计划在一步步实现着。他不满足柑橘种植的成功, 还尝试种植烤烟和泡桐树、稻田养鱼和圈养良种猪。求生叔的新思路、新技术、新实践源于他长期订阅农业科技书刊。他视野开阔, 活学活用, 尽管在探索中有困难有失败, 但再多的困难、再多的挫折, 压不倒这位硬汉。皇天不负苦心人, 天道酬勤的日子终于来到, 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 银行的借贷变成了银行储蓄。心中的莲花开了, 黝黑的脸膛放亮了, 好一个青壮年时代的求生叔!

会场闹声阵阵, 笑声连连, 村委会正在改选班子, 村委会当时叫生产大队部。一个壮实的汉子被簇拥上了主席台, 他就是当选出来的生产大队长。党支部书记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大队一种二养的专业户, 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刘求生同志在前天的党员大会上全票当选了党支部副书记, 今天又全票当选了生产大队长, 这是全大队党员和群众对他的信任,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顿时会场内外掌声、欢呼声、鞭炮声震天响, 会后男女老少奔走相告。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和一辆银色的越野车停在村道口, 车里走出了两对年轻的夫妇都带着一个小孩, 这是求生叔的两个儿子带着妻儿回家看望父母了, 求生叔两个儿子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离开农村来到长沙省城, 从事建材销售, 由于头脑灵活善于经营, 几年下来生意红火事业顺利。村里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翘起大拇指说:“求生呀, 你一辈子辛辛苦苦求改变生活, 做梦也想富裕, 如今你的后代求出了好路子, 该享福了!”

“满叔, 我们去吧!”二侄子提醒我该去看求生叔了, 我才打住了追忆的思绪, 赶忙起身和孩儿侄儿一道去登门看望求生叔。求生婶见到我们来了, 连忙招呼我们坐下来, 递上烟茶。此时, 我见到脸色苍白的求生叔从里屋中颤巍巍地走出来, 见到我们时缓慢地抬起手招呼, 激动地说:“你们这么多人看得起我, 实在太感谢了!我身体﹒﹒﹒﹒﹒﹒”还没说完便哽咽了。我起身扶着他说, “求生叔, 我们来看您了, 这只是略表心意。”便掏出现金往他手中塞, 侄子与孩儿也纷纷掏钱向这位可敬的老人表达心意, 求生叔一再推辞, 见盛情难却, 还是收下了。我呆呆地凝视着求生叔那消瘦的脸, 心情实在难以平静。好端端的一位钢打铁铸的汉子, 辛苦操劳大半辈子的求生叔, 年过花甲没几年, 就被病魔缠上患了脑血栓, 好在后代孝顺体贴, 将他接到省城及时治疗, 恢复较快, 还算平安。我欲言又止, 很想与这位“拼命三郎”式的硬汉子谈谈“一张一弛”的养生之道时, 而此时却是多么的不适宜!我拉住求生叔的手, 深情地说:“求生叔, 您垮不了的, 你永远是钢铁汉子, 祝你早日康复, 愿你多多保重!”

詹天佑为慈禧修建“扫墓”铁路 篇15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西逃。到1901年10月,慈禧一行才从西安启程回京。此时由比利时人修建的芦汉铁路(京汉铁路)已经铺通直隶部分,有人建议慈禧改乘火车。一向顽固保守、对火车视如异物的慈禧,因受够颠簸之苦,答应了这一建议,决定到保定后乘火车回京。刚刚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得旨立即准备好专列,车内装扮极尽奢华。火车启动后,不及一日,即到达位于丰台的终点车站马家堡。慈禧这次乘火车尝到了甜头,1902年下半年,提出来年清明率文武大臣到西陵祭陵时,也乘坐火车去。但芦汉铁路并不通易县的清西陵,火车只能坐到高碑店。从高碑店向西到易县清西陵还有近40公里,这一段怎么办?善于揣摩讨好慈禧的袁世凯闻知,立即奏请他要在这一段修建专供皇室祭祖之用的铁路。慈禧当即准允,命6个月内建成这条铁路。袁世凯保荐了在给外国人打下手的詹天佑(詹天佑1881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1888年到李鸿章的中国铁路公司工作,成为该公司唯一的中国铁路工程师),任命他为高易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迎难而上,到1903年2月下旬,这条单线准轨铁路提前两个月竣工。铁路沿途设4个车站,共耗银60万两。

由此可知,高易铁路才真正是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修筑的质量非常高,清王朝为祭陵只使用过两次。除去慈禧用过一次外,1909年春,光绪皇帝死后安葬到西陵时又用过一次。解放后,地方政府对它曾进行过改造,现仍在使用。

六年级詹天佑400字的读后感 篇16

《詹天佑》这篇文章大致讲的是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囯工程师,清政府腐败无能,叫詹天佑修京张铁路。詹天佑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并巧妙的运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修居庸关;还用中部凿井法修八达岭;还用“人”字形修青龙桥。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

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詹天佑十分爱国,不怕困难,用自己的智慧给中国人争了光,我对詹天佑充满了敬意,他那种爱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外国人以前侮辱我们中国人的工程师,詹天佑又为中国的工程师找回了信心。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他吃苦耐劳。无论环境有多恶劣,詹天佑总是不放弃。

像詹天佑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

黄继光在上甘岭的战场上,我军没有子弹了,黄继光做出了一个英勇的决定。他为了给我军开辟道路,大步跨向前去,他死死的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给我军开辟了一条生命的道路。

像我们近代也有这样的爱国人士。

钱学森在美国读博士,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注备回国。回国途中。不幸被捕,把钱学森关在牢房里,他不能休息,半个月就瘦了十几斤。钱学森曾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詹天佑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了解詹天佑如何克服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自然条件的困难。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卓越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詹天佑杰出才华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火车是怎样走“人”字形线路的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事迹及颁奖词。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卓越的工程师,来,我们一齐大声地呼喊他的名字——詹天佑!

二、引导自学二三自然段。

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找出并板书关键词:(杰出、爱国)

过渡: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领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本节课呢,我们就围绕着这句话,细细品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情怀。

2.詹天佑一生最主要的事迹就是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并施工的京张铁路。那么他是在什么样的情

况下主张修筑京张铁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有关段落,读到感动处,可以圈圈画画,反复朗读。

自学后,全班交流。

重点句子:

① “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从背景感受作为中国人的愤怒,指导朗读并评价。

②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从语言的内容和语气感受国人受到的屈辱,指导朗读并评价。

③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从环境恶劣、科技落后、没有经验、经费短缺等方面交流修京张铁路的艰难。教师过渡: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条件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的情况下,引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板书:(毅然接受)

三、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詹天佑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修筑京张铁路,真是件不简单的事情啊。他又是怎样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呢?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1、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他是怎么说的?请用“„„”标出来,他是怎么想的?请用“~~~~~”勾出来,他又

是怎么做的?请用“——”标出来。他为什么能这么做?

3、你能画出“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的示意图吗?试一试。

全班交流:

1、遇到的困难:地势险峻,气候恶劣。

2、重点指导感悟说的、想的和做的,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说的: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做的: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绘图,计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詹天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

想的: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3、请“小小工程师”来讲解詹天佑创新的“中部凿井法”,演示火

车是如何走“人”字形线的。板书:(中部凿井法 “人”字形线)

过渡: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詹天佑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京张铁路终于提前竣工了!板书:(提前竣工)

大家都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让我们无比激动自豪地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詹天佑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完全可以说詹天佑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他颁发特殊的大奖。下面就让我们为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词吧。

交流评价。

五、拓展延伸,选择完成。

1、收集詹天佑的故事,开展故事会。

2、了解我国青藏铁路的施工情况。

3、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爱 国: 毅然接受提前竣工

7、詹天佑

天佑奥运天佑北京 篇18

采写/《小康》记者

8月8日“天遂人愿”

开幕式成功了,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8号不下雨,开幕式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奥运,中国的气象部门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8月8日午后到傍晚,北京地区有短时的阵雨,开幕式活动期间,以阴天为主。” 8月6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在“奥运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让全世界为之紧张。

天气情况瞬息万变,北京周围的西北云系、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两个天气系统正处于对峙阶段,任何一个微妙的变化都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两种天气情况,谁敢保证这场阵雨不会在开幕式期间下?从那一刻开始,气象专家几乎不敢睡觉,一刻不停地监测天气变化。

从全国各地抽调的36名高水平预报员,组成了直接为北京奥运会赛事服务的一线团队,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作为这个团队的队长从8月7日就没有回过家。

8月8日是气象专家们最紧张的一天,当天凌晨,河套地区形成的降雨云系在不断加强,并向北京进发。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示范项目中心也通过雷达回波捕捉到了北京附近的闪电,这预示着天气形势会有较大变化。气象专家紧急召开商讨会,经过“会诊”,北京市气象台发出了“午后会有阵雨或雷阵雨”的预报。

到底几点下?雨会下多大?鸟巢上空会不会下?如果不能百分之百地精确预报,就必须抢先把降水云团拦截在北京至少是鸟巢之外,而人工消云减雨作业能不能发挥作用此时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开幕式的成功,开幕式前4个小时,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向北京及周边地区发布了地面火箭人工消雨作业指令,第一轮作业的北京门头沟区至河北张家口的12个作业点,同时发射火箭拦截降雨云团,十分钟内,共发射火箭60枚,降雨云系迅速减弱。

晚上8点,奥运会开幕式如期举行,气象专家们无暇观看这场盛大的表演,更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此时,降雨云系正在向北京移动,而且已经影响北京郊区,离城区最近的五棵松也有0.9毫米的降雨;21时左右,雷达捕捉到南部有云团向北京逼近,可能影响鸟巢上空。21时35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御准备。此时开幕式刚刚进行一半,情况十分紧急,必须再次启动人工消雨作业,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立即下达指令,调集火箭弹到作业点,发射火箭播撒催化剂。一个小时后,卫星云图显示,降雨云团进入北京后已经减弱,气象专家判断,它可能会产生闪电和少量的降雨,但鸟巢上空不会下雨。至奥运开幕式结束,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共在北京21个作业点发射了1104枚火箭弹消雨。

8月8日,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滴雨未下。这并不是“老天开眼”、“天遂人愿”,而是中国气象工作者近乎完美的气象服务,成全了这场近乎完美的盛大开幕式。

还北京以蓝天

8月15日,早起晨练的人们发现今天的空气格外清新,抬头仰望,天空已还原了蔚蓝的本色,在北京,这是多年不遇的好天气。

好天气带来的好心情感染了每一个人,上班族不再像往日的脚步匆匆,而是“看看蓝天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北京市环保部门称,当日北京空气质量为优,这是8月份以来北京第五个优等级天气。

环境的改变是一点一滴的,由量变到质变,北京市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近十年来,为再现蓝天白云,北京市先后进行了14个阶段的大气治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从1998年的达标天气100天,到2007年达标天气246天,9年提升了40%。今年确定的目标是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56天,截至7月31日,达标天数已达149天,实现全年目标的70%。“没有近十年的持续努力,不可能换来今天的蓝天天数。”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

众所周知,临近奥运,北京多项举措并用:7月20日起,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北京周边有160多家工厂被迁走,停止施工工地的土方和混凝土作业,高井等四大燃煤电厂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再减排30%;奥运期间如果预报未来两天内空气质量超标,北京将再暂停105家机电、化工、家具和建材企业生产或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生产工序;再暂停行驶部分机动车。

北京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的改善,终于得到世界的承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8月12日发表声明称,北京空气质量已经显著改善,最新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2,远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标准,即空气污染指数为50或以下时,空气质量状况就属于优。这是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以及全世界的奥运体育迷有目共睹的。

对于很多人担心奥运之后空气质量会倒退的问题,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对于提高空气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终止。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认为,市民的这种忧虑是可以理解的,说明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拥有蔚蓝的天空、清洁的空气、良好的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不仅仅是为了成功地举办一届奥运会,这些权利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和国家的努力来实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一路畅通

“车少了,路也顺了,要是天天这么顺那多好啊。”8月10日,黄剑锋开着他的双号车跑了一天,因为单双号限行,他必须充分利用时间,多跑几个地方,一天下来,他比平常多见了三个客户。

晚上10点,接上媳妇去东直门簋街吃饭。席间,他约的几个朋友也接二连三地到了场,他们谈奥运,喝啤酒,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坏了,凌晨二点半了,快走,过了三点车就不能开了。”

出了门,媳妇把车开得飞快,黄在一旁倒计时数着时间,结果走到国贸附过,三点十分,车被警察拦住了。

据统计,截至8月10日,北京市交通部门共查处违反单双号限行车14369辆,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到了最后时限回不去而违规的。

黄剑锋说,因为路况好,开上车就不想停下,谁让北京路一下这么顺了呢。

是的,因为奥运,北京不再堵车。

奥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单双号限行后,市民出行大多选择了地铁和公交车。进入8月份,地铁人数虽然比平时多出不少,但秩序比以前好多了,人们都会主动接受安检,先下后上,高峰时一个跟着一个有序前进。

北京市交通委公布的数字显示:8月12日,北京地铁全网运送了410万人,五号线打破纪录运送了71万人,十号线达到了55万人,也创造了这条线新的客流高峰。

地铁移动电视上播放的奥运资讯和节目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单位不放假,不能在家看奥运是体育迷们最郁闷的事。”现在,秦先生的心情坦然多了,每天他要坐一段地铁,换乘一次公交车才能到单位,从南城到北城,秦先生可以在公交和地铁上看精彩的奥运赛事和最近资讯,“既不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看奥运,一举两得。”

通过奥运,北京市政府大力倡导的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理念,得到了更多市民的认可,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也高度评价说,如果要评价北京奥运会,我仍然认为很重要的是出行概念的变化。北京投资了150公里新的城市铁路运输网络,以及60公里长的快速公交运输线,还有新的巴士和出租车,所有这些都是长久发挥作用的,我认为它不仅能为奥运服务,也能更加方便北京居民出行,这就是最重要的遗产。

上一篇:公德心和环境保护作文下一篇:学生个人自我介绍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