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读书

2024-08-06

青年与读书(共9篇)

青年与读书 篇1

与青年学子谈读书①

陶富源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要读高层次的书,要读专业书,特别要读专业基础书、专业经典书和解决专业问题的书。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要弄清书中涵义,分辨是非得失,掌握来龙去脉,注重举一反三。读书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选择;思考;笔记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是读书。因此,今天很高兴与同学们来谈谈读书问题。下面主要谈四点。

一、人为什么要读书

从上小学到上大学,同学们在学校读书已有十几年历史了。现在还来谈为什么要读书,是不是显得有些迂腐,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一点也不。据我观察,就是那些读了一辈子书的人,其中没有弄明白读书价值的也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做一件事与自觉意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并不是等同的。那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一)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我是农民的儿子,记得第一天上学时,父亲曾经对我说:“到学校好好念书吧,不然就是一个睁眼瞎。”当时我对这句日常话语所蕴含的深意并不理解。后来长大了,才逐渐开窍,才知道人生的缺陷有两种:一是生理的缺陷,有这种缺陷的人是生理上的残疾人;二是文化的缺陷,即不识字、不会读书,有这种缺陷的人是文化上的残疾人,俗称文盲、睁眼瞎。人生的一半是生理,一半是文化,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是对生命的那一半的文化能量的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中,除了物质的满足以外,还需要文化滋养的就是人类。而获得文化滋养的主要手段是读书。在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人的专利。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那他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样,他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我的老家,在解放以前,那些能读书、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被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乡下农民尊称为“先生”,是颇受敬重的。解放以后,随着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几乎每个村子都兴办了自己的小学,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从此可以上学读书了。但到了1958年,小学毕业生在乡村已经不那么吃得开了,初中毕业生被社会所重视。在那时,小学毕业考初中可不容易。1958年夏,我所在的小学毕业班50多人,被录取升入初中的仅有3人。可以说,一直到文革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都被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文革以后,恢复了高考,各地陆续恢复和兴办了许多大学,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从专科生、本科生比较受到社会看重,到硕士生,然后再到博士生更多地受到社会的欢迎。

从上面的简略回顾可知,社会愈向前发展,愈重视读书人,愈重视读书多的人,愈重视读书有成就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读书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事。

(二)读书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在生物进化史上,狗的资格比人老,在地球上有人以前,狗就早已存在了。当然那时的狗是野狗。自人类起源以后,部分野狗变成了家狗,变成了人类的工具。但狗还是狗,其基本属性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相对于狗,人的发展却是十分巨大的。这是因为,狗与其他动物一样只有生物遗传、生物进化,而人除了有生物遗传、生物进化以外,更重要的,人还有社会遗传、社会进化,即一个人或一代人能够通过社会劳动、语言交流、书本学习、网上 阅读,继承别人和前人的文明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先有劳动,然后在劳动基础上产生了语言,继而产生了文字、书籍。语言、文字、书籍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和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使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进入了人类原始社会。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以文字为基础的书籍的产生,以及作为写书人和读书人的脑力劳动者的产生,其队伍的扩大,作用的日益突出,作为一个重要原因,推动人类由原始的渔猎社会,经过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原始社会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没有读书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因而原始社会发展缓慢,其生产率大约每万年提高1-2%。农业社会有了读书人,其脑力劳动的政治、文化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农业社会的生产率每百年提高近4%。工业社会的读书人已经突破了古代的学而为官的局限,而大量活跃于生产第一线。知识的学习和创造已经日益突破统治阶级所垄断的狭隘的上层而逐渐普及于平民百姓,因而工业社会的生产率大约每年提高近3%。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一些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为主要动力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因素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80%。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而提倡人们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也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总之,要通过读书,传承知识、积累文化、开发智力,来推动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有人曾写过一本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其中有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等。不过书写出来,一定要被人读,才能发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经过世人的学习和宣传,促进了世界的改变,这是人所共知的。据统计,《共产党宣言》共出版了70多种文字的1000多个版本。它传到中国是1920年,是陈望道先生译出的第一个中文本,从此它开始改变着中国的命运。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当白崇禧把这本麻纸本小册子送给蒋介石时,蒋如获至宝,并下令全军团以上军官人手一册。这本书很快又在美国出版,震惊了世界。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就是沿着《论持久战》的思路走向胜利的。1952年,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一书,论证了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新概念。当时只发行了2000册,但广大地质工作者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于十年后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总之,读书事关个人,也事关社会,事关人类。因此,自古以来,莫不强调读书,莫不强调学习,而一切成才者也莫不重视学习,莫不善于学习。大学生是我国各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几年的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特定的学习、积累和准备的时期,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刻苦读书,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决不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于漫不经心之中,消磨于玩乐戏耍之途。如果是那样,就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社会。

二、读书要善于选择

懂得了读书的意义,接下来的问题是读什么书。对此,我认为要善于选择,要选择高层次的书,要选择专业书,即专业基础书、专业经典书、解决专业问题的书。

(一)要读高层次的书

有学者曾概括说,人们读书,大体要满足六种需要。下面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转述如下:

1.追求刺激。一般人的生活可以概括为“三平”,即平常、平静、平淡。因此,一个人总想改变这种“三平”的生活。而在现实中,这种改变要受到种种限制,作为一种缺憾,人们只好从书中去寻求满足。因此,什么书新奇就读什么书。于是那些奇闻逸事、宫廷秘史、明星绯闻之类的书,人们就特别感兴趣。

2.休闲娱乐。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产生了一些轻松的作品,比如养花种草、养鸟养鱼、武侠言情之类。休闲娱乐需要的满足,覆盖面比较广,不仅有闲阶层靠消遣读物打发时间,就是专业人士也忙中偷闲,偶尔翻翻,放松神经。

3.日常信息需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天气预报、自然灾难、市场行情、作物收成、政治变动、国际关系等的信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这些信息的需求是书、报、刊等传媒的基础,特别是报纸存在的基础。

4.知识需求。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通过“十月怀胎”形成了人这个生命体,这一过程是用10个月,走过了生物发展史上从单细胞到人的几十亿年的发展历程,然后又用20多年的专门读书学习时间,走过了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这几百万年的发展历程。以后直到终老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就要靠出版书、报、刊,特别是书籍来满足。

5.审美需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激发、启发和提高的。为了满足审美需要,人们就要读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之类的书,同时以此为手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6.思想需求。人的精神的最高层次是理性的思考,也就是探求规律、揭示真理,提高人类活动的理性自觉。这种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们去阅读理论学术书刊,去学习各门科学理论。

满足上述六种需求的读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型的,即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的,是为了长远和根本的提高。上述前三种需求的满足属消费型;后三种需求的满足属积累型。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功夫,才能改变人生,创造辉煌。就是说,要多读高层次的书,少读低层次的书。读高层次的书,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读专业书,特别是要注重读三种专业书。

(二)要注重读三种专业书

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分支学科总数已达30 000多门,而且还会不断增加。有人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知识的这种急速增长之势。相对于知识的无限增长,而人生有限。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我国的人均寿命已延长至72.5岁,但毕竟还是太短了。就人生来说,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人生的继承期,二是人生的创造期。人生的继承期是指人的少年、青年时代,一般指25岁以前。人生的创造期主要是指人的中年时代,一般指25-55岁。人生如果不在少年、青年时代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到中年时代就难以有所作为。因此,要在有限的人生中通过读书,有所成就,对大学生来说就必须懂得限制自己,主要要读专业书。读专业书也很有讲究。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而且出版和书写的条件也大为改善。仅就中国而言,一年之中出版的图书也会成千上万,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你钻进图书馆,一本一本地读,可能一辈 子也读不完。因此,对专业书也有一个选择问题。哪些专业书应该读呢?我认为应该读三类专业书。

1.读专业基础书。即通论、通史之类的书。比如,学文学的要读文学概论、文学史一类的书;学哲学的要读哲学概论、哲学史一类的书。这类书一般有多种,我的体会是,从中选一两种比较好的来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读这类书呢?读这类书是打专业基础的,读了这类书就能掌握一根主线,不至于星星点点,连不成一片。

2.读专业经典书。即读该专业的“经典著作”。什么叫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记载着人类文化精华。为什么要读经典?读经典能目睹一种大家气象,通过读经典与古往的智者、贤者进行对话、交流,会引起心灵的震荡,从中体悟到人类智慧的灵气,享受到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愉悦。

因此,我劝同学们要读一些经典。怎么读呢?一本书拿来慢慢地啃,来回反复地读,要

达到烂熟于心。有些段落、句子能随口成诵。见识什么叫经典,这是构筑一个人学术素质的根基,因而至关重要。同学们会问,读一个学科的经典著作选几本书为宜?按我的经验,三五本即可,烂熟于心的经典著作一两本即可。这就是你的看家本领。

三是读解决专业问题的书。即为了解决一个专业问题去读书。这个专业问题也就是你在一段时间里研究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去读书,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诸家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供自己权衡取舍,从中推求结论。围绕一个中心去读书,如果一本书中只有一章或一节与您所研究的问题有关,那么就读这一章或这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即可丢手。围绕一个中心去读书,读的书愈多愈好。总之,能搜集到的资料要尽量搜集。

以上三类书,就做学问来说,是不可不读的。读第一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总体把握;读第二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高端把握;读第三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专题把握。怎样选书呢?可多留心报刊上的书评,也可向专业老师和有经验的人请教。

三、读书与思考结合在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读。在我看来,书要读进去,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思考什么呢?这里有四个方面:

(一)弄清书中涵义

要弄清书中的某一概念、某一句话、某一段文字,以至全文或全书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遭遇来进行理解。《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国内有人撰文,对这句话的后半句提出质疑,认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岂不是文化虚无主义?其实,这种质疑是一种断章取义,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发现,“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是指私有制关系,与之对应,“传统的观念”是指反映私有制关系的私有观念。共产主义革命要与之决裂,这是毫无疑义的。

(二)辨明是非得失

要把书中所论放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加以验证、比较、对照,做出是非得失的判断。几年前有人写过一本书并在香港出版,说某位伟人之所以能升到权力的最高端,是通过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实现的。对这个观点,我不以为然。我的人生阅历告诉我,要成就一番事业,何况是伟大事业,没有“两下子”,人家会服你?搞歪门邪道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决不能成就大事。我相信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因此,我说,这位作者不懂历史。

(三)掌握来龙去脉

从积极意义来说,要研究正确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有哪些事实或理论根据,在证明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值得学习,从中能不能引出一些新的观点。从消极意义来说,要研究错误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它失足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失足,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等等。弄清一个结论的来龙去脉,相对于辨明一个结论的是非得失,是进一步的、更为重要的工作。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于1996年写了《文明的冲突》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一见解。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文明将会由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唱主角,从而构成21世纪的世界冲突图谱。这个见解提出来以后,东西方不少学者提出了异议,我也不赞同这种观点。为什么不赞同?因为它失足于离开现实利益冲突,孤立地讲文化冲突。事实上,世界上一切冲突归根到底是利益冲突,没有单纯的文化冲突。我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我的专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但我也读康德的著作、黑格尔的著作、费尔巴哈的著作,我的灵魂深处还烙印着孔子、孟子、荀子的 背影,如果互相冲突,而不是相见而观、愉快互补,那末我的灵魂岂不是一个寸草不生的战场?“文明冲突论”不能成立,那么鼓吹这种论调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是为了转移世人的视线,是为了掩盖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争夺。

(四)注重举一反三

古人说,隔行如隔山,但又说,隔行不隔理。就做学问来说,不同学科的理论之间有相同、相近、相似、相通之处。因此,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获得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启示。古人把举一反三叫“开悟”。开悟是通过亲身体验,从与一事物相联、相近或相通的事物中,把握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认知方式。比如,青春的可贵是从老年衰朽中体悟出来的,对牙齿健康的珍惜是从牙痛中体悟出来的。又比如,豪猪身上长满硬刺,因而在天寒地冻时也不能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致使有的豪猪不免会冻死。这种情况也会给人以启示,一个人如果浑身长刺,那么他也就享受不到人间的温暖,其结果肯定是不妙的。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就要求读书不能读得太快,不能狼吞虎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造成消化不良。另外,不能尽信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做书本的奴隶。有所学,有所思,必然有所得,就要动笔记下来。

四、学会做读书笔记

(一)做读书笔记的意义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理由有三:

1.积累资料,以备查用。一些资料用笔记下来,可以备查,以帮助自己在说话、写文章时用起来方便。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是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对于应记之事总有遗漏,对于已记之事总会遗忘。笔记的作用之一就在于能补记忆之遗漏,能救记忆之遗忘。唐弢先生晚年写《鲁迅传》的时候,想起一个材料,鲁迅曾经说过他的父亲喝醉时老打他的母亲。所以,鲁迅从不喝醉。但这段话在哪里,因当时没有写笔记,一时难以找到。后来竟花了半年时间去大海里捞针,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这句话在萧红回忆鲁迅的文章里。因此,他一再告诫,必须做笔记。

2.训练思维,学会表达。记笔记可以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激发起来的思想,通过整理而达于条理,通过概括而达于清晰。就语言而言,用于思考的是“内部语言”,用于说话的是“口头语言”,用于写作的是“书面语言”。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习惯所说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其实不是很精确的表述。实际情况是,“内部语言”具有相当程度的朦胧性、散漫性,要经过加工整理,才能变为用于交流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仍缺乏准确性,仍具有相当程度的散漫性。因此,口头语言要经过加工整理,才能变成具有条理、又分寸准确的书面语言。所以,很会想问题的人,未必有很好的口才;有很好口才的人,也未必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写读书笔记,把学到的东西思考一番,把思考的东西整理一番,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捕捉灵感,促进创新。灵感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和产生的思想成果。灵感来得突然,逝在瞬息,如流星划过夜空,倏忽不见。因此,对于灵感必须即时捕捉。所以清代学者章学诚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做笔记,那么因读书而激发的智慧珠滴就会不能保留,而落入思维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 踪。著名学者许征帆也说:“许多大学问家都很重视写读书笔记,把它作为品评别人思想成果,磨炼自己的聪明才智,抒发自己的心得创见的理想场所。”人们作文,尤其是写长篇巨制,都必须通过写读书笔记做必要的准备和积累,非如此则难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充实性,也难以保证科研的创新性。

(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那么如何做读书笔记呢?关于做读书笔记各人的做法不完全相同,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笔记方式的选择。做笔记可用笔记本或活页纸,也可用卡片。这几种选择各有优劣。我是选择用笔记本记笔记。为便于保存要选择硬皮封面的笔记本,纸

页线条行距以较宽为宜,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大一些,便于日后翻阅、查找。(2)应该分门别类。要准备几个笔记本,记录不同的内容。如哲学笔记、经济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另外,对摘抄的某段内容还要拟出和标上一个醒目的标题。一个笔记本记完以后,还应该在这个本子前面预先留下空白的几页上,按照所记内容的顺序,编出一个目录。(3)注明出处。抄录资料要完备,出处要详明,不可贪图简便。没有出处的资料,其准确性、真实性会大打折扣,以至丧失使用价值。(4)留下评议空间。一页笔记纸,不妨在其1/3处左右对折一下,该纸的2/3部分用于抄录,1/3部分用于书写对抄录内容的随感。应该说,除了专门为积累知 识而作的摘录以外,读书笔记的内容主要是你的科学思想的最初表达,即对所摘内容,评是非之处,议得失之理,或赞成或反对,或发挥或批判。(5)笔记要复习。记下的笔记,每隔一段时间要拿出来复习一次。就我来说,大体是一年复习一次,目的是为了温故知新。(6)把笔记中的思维成果写成论文或著作。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要把与青年学子谈读书笔记中的点点火星,使之燃成一团火,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就写作过程而言,就是把笔记中的 创造性思维成果,先写成片断,由片断而成整篇,再由多篇到专著。

总之,要树立信心,勇于去做。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这是治学的根本途径。一切大学问家,你在看他的结果时,似乎高不可攀,当你回过头来看他的起点时,就会发现原来是同样的渺小。路是人走出来的,学问是人做出来的。治学无奥秘,贵在坚持,贵在积累。只要这样做了,必然会有所提高,有所成就。

注释:

①该文是作者在多所高校给大学生所作的讲演,此次发表,作了整理修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章学诚.文史通义:第三百三十三卷[M].[4]转引自李昂.读书方法探寻[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5:

青年与读书 篇2

课本课本, 一课之本。教师首先要熟读教材, 这里的熟读是一种延伸性的熟读。比如说, 教三四年级语文的, 必须往前延伸, 熟读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同时还必须往后延伸, 熟读五六年级、甚至初高中的语文教材, 逐步使自己对整个教材的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理清主要的脉络。

2. 参读教辅书。

一是《课程标准》, 这是指导性的, 必须认真研读, 深刻领会, 这是认知性阅读。二是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资料, 参读此类资料, 才能加深对学科与教材的理解, 这是理解性阅读。三是个人撰著的教育书籍, 青年教师不妨有选择地集中读一些, 研究名家们是怎么教学的, 这是经验性阅读。四是学科专业报刊, 专业报刊往往能及时反映学科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动态, 介绍该学科的最新思潮, 这是新闻性阅读。

3. 横读大学科。

教师除了要熟读自己学科的书籍外, 还要横向阅读毗邻学科的书籍, 尤其是大学科的书籍。比如教数学的, 理科是它的大学科;教音乐的, 艺术就是它的大学科。某一学科与它所属的大学科中的邻近学科总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认识这些学科的特点与性质, 对自己的学科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自己的学科教学, 它可以使你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4. 纵读专业书。

知识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 而背景是由广度和深度构成的。对自己所教的专业, 纵深线越长越好。自己所教的这一点、这一段知识, 到底处于什么状态, 对背景了解越透彻越清晰, 教学定位就越准确。

5. 广读人文书。

与青年谈读书 篇3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吧?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诱惑的能力定要比别人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对万物好奇、兴味淋漓了。你每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要问,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甚至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不值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得上“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切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冒险小说和游记,神话和寓言,生物故事,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其中代表性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和《海底二万浬》,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大仲马的《三剑客》,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法布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骚塞的《纳尔逊传》,房龙的《人类故事》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词选》《红楼梦》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布朗宁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的,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自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即可。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及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这种方法收效较大,不能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究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吧?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

你的朋友 孟实

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篇4

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

本文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他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涕泣陈辞”,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陈独秀提出了六项标准帮助青年判断“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巨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体现出他们瞩望于青年但又必须改造青年国民性的深刻意识。该文在“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均有重要的影响。

读书心得: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青年的重要性:“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有蓬勃的朝气,青年易于接受进步的思想,青年敢于与陈腐的势力,不畏强暴,现在的青年,将会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那些现在的社会支柱,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多半十分顽固,难于接受新思想,纵使他们支持民主与科学,也因为没有青年那样的热血,不愿挺身而出反对桎梏中华民族上千年的;而林则徐这样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避免不了本身封建性的制约及对世界认识的不足,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最终他们也只是默默支持着原来体系的运转。要改变当时的社会,不能寄希望于已然陈腐的一代,“惟属望于新鲜活波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只是陈先生悲哀地发现,当时的青年“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于是他越发认识到唤醒青年的重要性,提出了对青年的六点要求。

第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这点集中体现了民主的思想。欧洲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破坏君权,否认教权,均产兴说,女子参政。启蒙运动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深为进步知识分子接受与推崇,而这自由的观念,也与中国封建制度冲撞最深。传承数千年的宗法制,忠孝节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遵从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从遵从对象处得到一丝奖赏就欢天喜地,殊不知所谓该与不该,荣与耻,都听命于他人,沦为奴隶。我很赞同陈先生说的:“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青年应该远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不应止步于这些努力的荣光。

第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看中国当时的情况:“大梦未觉,固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曲拙”。封建帝制推翻了,而僵化的封建体制、封建文化继续深深影响着中国,并逐步将中国带向灭亡。

陈先生表达的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只有不断变革,才有进步,然而他的观

点不免有些极端,“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这里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巴比伦人亡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当我们将所有的文化根基摧毁,我们又以什么自居,纵使我们学的最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我们也只是丧失了传统被文化殖民的民族,我们现在的及将来的民族已经灭亡。巴比伦人灭亡了,但他们创造的文明依然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当初灭亡的是巴比伦文明,那现在那些巴比伦人的后代应该被称作波斯人、阿拉伯人、罗马人„„随便什么,总之不会是巴比伦人,因为他们找不到什么来证明自己是巴比伦人了。所以我觉得,一个民族固然要进步,他的落后的文化应该摒弃,但不能将他的文化全盘否定,有很多精粹是应该传承的,像我们的儒家文化。

第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这一点着重于激励青年“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退隐是弱者不适竞争的选择,然而进取又谈何容易,当整个社会都陈腐朽败,那些进步的、超前的声音注定以悲剧收场。王安石主持变法,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当时最反对他的,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在变法失败后的八九百年,他一直背负着祸国殃民的骂名,直到近代;大思想家李贽,提出了许多超前的想法,却也只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狂人是疯子是异类。不过,即使不能在最前方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该逃遁为恶社会征服同化。

第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辩证的看待自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封闭只能让自己慢慢落后,最后沦为被侵略的对象。日本主动开放国门后,走上了迅速富强的道路,学得西方最先进的制度和技术,积累下足够的力量打败大清王朝;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开始腾飞,到今天,经济总量已雄踞全球第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实现;相比朝鲜,仍然处在封闭当中,他们全力发展核武,发展军事,而他们的人民,还要靠他们的仇敌—美国的粮食救济才能生存。可见,主动融入世界的潮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当时的青年还是现在的青年,都应该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去学习那些先进的思想,再回来改造业已落后的文化。

第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陈先生倡导“厚生利用”,反对迷信,“诳人之事,虽祖宗时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这里也有一些极端,迷信应该抛弃,但信仰不能。人们所信奉的上帝、佛祖、安拉,救赎、轮回,虽然没有人真正见过,但这给了许多人无穷的精神力量,甚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失去信仰,那是不可想象的,有宗教等教义确立的道德约束崩坏,社会秩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第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里陈先生提倡纯粹的科学,抨击阴阳五行,“气”,及无理由的信仰。显然,这也有些极端与片面了,古人提出阴阳五行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其中也隐含着对立统一等科学的世界观,“气”也是在当时条件下提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但那样的认识在那时已经是一种突破,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太苛刻的要求古人。而且宗教存在的价值这里也不用赘言,不能将他们一竿子打死。温总理说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科学固然重要,但再先进的科学,也都是在实现着人类那些曾经不切实际的想象,飞机多少年都被认为是一种妄想,今天我们抬头便可时常看见航班飞过;计算在今天的发展更是我们曾经的想象都无法达到的。我们既要崇尚科学,也要有无穷的想象。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篇5

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很多的新书,让我们利用暑期好好阅读,我拿到的就有这本《致青年教师》。书中写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常识,作者在冷静地辨析教育现象,把自己遇到过的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和大家分享,让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我是来欣赏同行的》,参加过很多次听课,也聆听过很多专家的点评,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专家的点评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观点可能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到新的东西,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也会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作为一名教师,在师范是必练的基本功就有粉笔字。记得我才进师范时,三字中从没接触过毛笔字,看到别人写的毛笔字特别是隶书,真的很羡慕。轮到自己拿起毛笔,横竖都不听话,写出来的甚至都看不出来是什么字,老师对我们这些没练过字的学生说的一招我现在还记得,就是用毛笔画圈,一个接一个,连着画,看线条的粗细是否能做到大体相同。对一个不懂书法的人来说,我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但练着练着,再去写字,感觉有点能握住笔了,每个暑假,包括到现在我都有练字的习惯,毛笔字的练习影响了钢笔字和粉笔字,所以我的三字写出来是差不多的,粉笔字更好一些。曾经带一届学生带了三年,而那时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有很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转动的、整块的(有大小之分),每天下午都会为明天的课准备小黑板,可能学生受我的影响,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的字体越来越和我相似,这时我才看到小处对学生的影响。

生而有涯,知识无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时间内好好工作、读书,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把教师做成播种幸福的职业,愿我们共享生命与职业的欢欣和幸福!

青年读书倡议书 篇6

青年是未来是希望,青年是活力是后劲。读书改变人

生,学习成就未来。青年时期是学习的大好,作为站在工作和事业起跑线上的我们,更要勤奋好学,多吸取知识营养,在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把自己培养成为忠诚党的事业、勤于学习实践、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青年。为此,我们向全镇青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我们倡议青年人要多读书,读书可以充实人生。读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身知识、能力和观念的有机转化,达到完善自我,充实人生的目的。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人生的重要一环。青年人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来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把读书学习作为胜任本职工作、提升精神境界、促进个人成长进步的一项重要途径。

我们倡议青年人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成就精彩。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感知不到外部世界的精彩,生命涵义的丰富。要摆脱平庸,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我们都是凡人,每天面对着繁杂的工作,过着琐碎的生活。只有书籍,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传递,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早一天读书,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读书,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我们倡议青年人要多读书,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我们沿着阶梯慢慢的向上攀登。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多读书能够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多读书能够使我们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我们倡议青年人要多读书,读书可以增长才干。时代在变化,我们的工作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结合,把书本知识与幸福戴南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寻找促进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实现戴南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成就幸福快乐、精彩、高尚的人生,全镇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使工作生活成为阅读学习的过程,让终生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成为戴南的风景和文化。

戴南镇青年后备干部文秘培训班全体学员

青年与读书 篇7

胡也频, 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他原名胡崇轩, 190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24年曾参与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 稍后与女作家丁玲结婚。1930年加入“左联”, 同时被选为执行委员。1931年2月8日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生前著有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和《一幕悲剧的写实》, 短篇小说集《圣徒》、《活珠子》、《消磨》、《牧场上》、《往何处去》、《四星期》及《三个不统一的人物》, 戏剧集《鬼与人心》、《别人的幸福》, 诗集《也频诗选》等。

1925年4月26日, 胡也频曾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上发表了《无聊的通信 (七) 》一文。该文表面上是谈翻译问题, 其实却是借翻译来对“青年必读书事件”中的鲁迅进行间接的声援。胡在其中写道:“吴老先生之说要救中国第一非译书三十万册的精确不磨之论, 的确看透中国之万重黑幕。”接着他说, 鲁迅的译作《工人惠绥略夫》“只售二三百本”, 似乎证明中国人不喜欢看翻译的东西, 其主要责任不在译者, 而在于“中国人受传统思想仍然是根深蒂固了。”鲁迅的另一部译作《苦闷的象征》需再版来满足读者需要, 这似乎又表明中国人有了点觉悟, 注意接收外来的东西, “但鲁迅先生之青年必读书十部之意见, 却又大受非议!”胡也频这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他对鲁迅的支持态度。他认为那些对鲁迅先生之青年必读书十部的意见, 是一种“非议”。他甚至表示“极希望自己将来能翻译如吴老先生所谓三十万册中的一部分书, 医治医治将不堪药救的我们可怜的中国!”胡也频极力倡导翻译外国东西, 并将其作为拯救中国的良药。他希望中国有更多的翻译家出现:“在中国现在这般情形里面, 我也和你一样极希望产出许许多多像猪八戒般的成仿吾先生。”因为只有翻译家多了, 翻译的东西就多了, 这样才能让不懂外文的国人多看[4]。其实, 他这是在间接地支持鲁迅的要“多看外国书”的号召。

值得注意的是胡也频对成仿吾的说法。成仿吾先生早年翻译了不少东西, 对其成绩胡也是肯定的, 但另一方面, 他却在其名前加上了“像猪八戒般”几个字, 似又在表示他对成的嘲讽和不满。这又是为何呢?笔者认为, 这可能与此前成仿吾对鲁迅的批评不无关系。上世纪20年代初, 以郭沫若、成仿吾等为代表的创造社同仁和鲁迅之间曾有过“火药味”极强的论争。特别是成仿吾1924年1月在《创造季刊》2卷2期发表的《〈呐喊〉的评论》一文, 其中对鲁迅的评价简直令人眼镜大跌。他说:“前期作品中, 《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 而结构极坏;《孔乙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头发的故事》亦是随笔体;惟《风波》与《故乡》实不可多得作品……《白光》一篇使我联想到达夫的《银灰色的死》, 可惜表现实在不足, 薄弱得很。《兔和猫》与《社戏》都是作者幼时的回忆, 饶有诗趣, 只是《鸭的喜剧》实不能说是小说, 倒是一篇优美的随笔。《不周山》又是全集中极可注意的一篇作品。”“我们中国人有一种通病, 小说流行的时候, 便什么文字都叫小说, 这是很容易使人误会的事情。作者是万人崇仰的, 他对于一般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 像这样鱼目混珠, 我是对于他特别不满意的。”[5]大家公认是佳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成仿吾却不看好, 相反并不怎么出色的《不周山》却被他认为是佳作。鲁迅先生后来在《呐喊》重版时, 故意抽掉了《不周山》一篇, 以示不满。平心而论, 成仿吾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 可他对鲁迅《呐喊》诸作的评价, 丝毫看不出他的文学素养何在?显然, 是因为完全出自他狭隘的门户之见, 其看法更多带有个人情绪化的成分。估计是成仿吾对鲁迅的酷评让胡也频颇为不满, 于是他上文中借翻译问题对成的相貌特征捎带地讽刺了一笔。

胡也频对鲁迅的声援之声虽然微弱, 但鲁迅一定感知到了。因此, 当胡也频、殷夫、白莽、冯铿和李伟森等左联五烈士1931年2月8日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杀害后, 鲁迅曾先后写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 深情地称颂烈士们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同时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出了有力的声讨。

参考文献

[1]鲁迅.青年必读书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王世家“.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资料汇编[J].鲁迅研究月刊, 2002 (1) .

[3]鲁迅.华盖集.题记[A].鲁迅全集 (第三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胡也频.无聊的通信 (七) [A].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二辑[Z].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

青年与读书 篇8

一、 一句智慧语录,一粒思想种子

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充满智慧的语言,那是我们青年教师读书社团的成员收集并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智者语录。

“青年教师读书社团”要求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习,我们用每周一句“智者语录”进行引领,在青年教师的心中播下一粒粒思想的种子,让这简短却蕴含教育哲理的语言唤醒他们的心灵。

如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没时间学习的想法,校领导与老师们分享了名师的心得,让教师们体会到很多现状是可以逆转的,很多困惑是可以在瞬间被智者解答的。

因为阅历的问题,年轻人最容易产生抱怨的心理,校领导赠与社团老师们这样几句话:

1.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方法不好。

2.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题。

后来,青年教师们通过读书收集智慧语录,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语言,点燃了读书社团成员的智慧,帮助他们形成了健康乐观的职业心态。

二、 一张教育面孔,一部教学专著

为了让更多在阅读中成长的名师成为青年教师们崇拜的偶像,我们确立了“一张教育面孔,一部教学专著”的阅读策略。王崧舟、窦桂梅、魏书生、华应龙、管建刚等一张张名师的教育面孔开始走进青年教师心中,一张面孔,一个故事,一部名著,成为教师的囊中宝物,边读边品味名师的成长,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建立自己教育信仰的大厦。

教育思想其实都是一些朴素的道理,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比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在这个教育信息轰炸的时代,教育理论专著丰富了教师的思想底蕴,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读书,还应不断实践和反思。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用的读书。读书让农村青年教师有了自己的思想。现在老师们能独立解读教材、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了。读书让农村教师上课更游刃有余了,成为了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一条捷径。

三、 一个培训计划,一条成长之路

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为此,我们的教师读书社团除了看书学习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基本功训练来帮助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传统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是我们培训的内容,但是面对生本教育的新理念,我们拓宽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如解读文本的能力、解读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等等。我们制定了 “四个一”培训目标:写好一手字(教师粉笔字、钢笔字书写能力);读好一篇文章(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朗读能力);上好一堂课(教师解读文本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写好一篇文章(教师写教学反思的能力)。

每周进行一次粉笔字、钢笔字展示交流;每周由一位教师进行朗读能力展示;每周由一位教师上教研课;每月一次读书体会及教学反思交流;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青年教师读书社团的老师们越来越觉得,读书学习、基本功训练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远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书能让农村青年教师改善专业结构、生成教育智慧、构建专业精神。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 篇9

《久居小城》描述了作者对多年来唯一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厌倦和期待着能到另一片天空去享受人生的渴望,一天他终于如愿以偿的离开那文居的小城,来到了一片幽静、寂寥的小乡村。

那里的夏天,绿色植物一直绿到天上去。冬天,褐色的大地陌生而又被深深鼓舞这,使许多久居小城的人,会猛然感到这种外界的空气与张力,以及难以割舍的东西,去服从更大的田地,这,也许是每个小城人都有的感觉与准备。

总之,《青年文摘》使我受益匪浅,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好文章有待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回味。如今我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晚上入睡前若不读一篇就会睡不踏实;白天在家与学校往返的路上,若不读一篇就会觉得这一天都虚度了。可见,它是我多么亲密的伙伴。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二:

一直以来我都是《青年文摘》的忠实读者,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读那些厚厚的著作,比起那些,我更喜欢读文摘,尤其喜欢看“青春风铃”这一部分,它所描述的爱情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周围的一样,读着它就好像在读着自己的生活,那么形象生动。它让我觉得爱情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虽然很多情侣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彼此,不可否认,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然而那又是一件很值得让人回味的事情。遗憾也是一种美,没有什么是十分完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显得更加珍贵吧!我始终认为要想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才能得到它。无可置疑,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坚信最后迎来的将会是晴天。我讨厌那些把爱情当儿戏的情侣,一个人的一生能谈几次恋爱呢,人的一生能有几个青春呢,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数,不需要我说。但话说回来,爱情本来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没有谁能给它下一个特定的定义,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吧。不管怎样,我始终相信那份属于我的真爱就在不远处。

《青年文摘》里面最真实的应该是那些人物传记吧,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让我坚强,让我佩服。在那些人当中,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奉献的伟大人物,也有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坚持,努力而永不言败的勇者……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重头来过,又不会死人,比起很多人,我幸运多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所以每一次我都挨了过来,不管你们信与否,我都觉得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来自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你们遇到挫折时,想想那些同样经历过像你这样痛苦的人吧,别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就不可以呢?相信自己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相信自己就一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永远到达不了那辉煌的成功殿堂。

《青年文摘》里出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文章,例如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那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章,在文摘里面,你可以一下子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和道理。真的,因为《青年文摘》,我的人生旅途才不会显得那么孤寂和忧愁,因为它,我的生活才能在它的指引下拥有更多的快乐回忆,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拥有更多的勇往直前的勇气。因为有它,所以我会好好活下去,把人生的每一天都活出精彩,我要打造属于我的天堂。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三:

你看《青年文摘》吗?第一期第一篇文章你看了吗?

有个女大学生叫殷利园,7月刚毕业,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在上大学前,她知道自己不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行动,努力。大学里她努力学习,除了拿过两个二等奖学金,其余都是一等,努力实践,敬业做家教,毕业时挣了近两万元。她是班长,团支书,党员….她是一个传奇。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回乡创业,她从练摊开始,熬夜自制荷花T恤,白天骑上自行车,戴上草帽在旅游景点出售。凭借智慧,做起出售旅游纪念品的生意,开了网店。在别人花几千元减肥时,她这样累掉了10斤肉,白皮肤晒成了黑煤球。她是一个神话。

殷利园说:上一个一般大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一年的时间去赌一个不可知的未来。不可否认,她是一个强者。

上一篇:学校礼仪培育活动方案下一篇:大班体育:笼垫飞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