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精选8篇)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悄然离而去。在这一年中,在公司领导及各位班组成员的帮助与支持下。按照公司及车间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将2011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狠抓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相对于整个公司来说,生产车间安全隐患较多,比较容易出事故。身为一班之长,虽然能力有限,但肩负着全班十几名员工的生命安全的重任。因此,对于安全工作从未放松,严格要求员工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牢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排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安全隐患,因此本班组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2.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品质
随着公司各种产品日益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公司高层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深知作为车间班组长,自己的工作直接影响车间的工作质量。出于对公司的负责任,我在质量控制方面一直不敢有所松懈,积极与检验的同事及时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件,缺陷件从不轻易放过。同时加强员工对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自检互检工作,确保不让一个问题件从本班组流入下一道工序。
3.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力度
由于工程车内饰一般成立的时间不长,故在班组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规范执行正激励制度的措施。对于班组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嘉奖,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则坚决惩罚。由于采取了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的考核办法,使班组成员的执行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提高了班组的凝聚力。
4.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一名优秀称职的班组长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争取工作的主动性。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
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年以来,虽然在不断的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下几点表现较为突出: 1.班组管理方面
2011年虽然班组管理加强,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的标准化作业情况有待改进;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等。员工管理不好,是领导的错。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就没有高素质的员工,也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着重解决提高班组员工综合素质的问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安排有关标准化作业知识的培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员工的工作技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组织班组成员集体学习工作相关内容,不仅提高工作技能还要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
2.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就是说要讲全面质量管理,要按照目标要求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同时质量检查又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变被动为主动。虽然目前公司从上至下都开始重视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班组之间的配合,我认为要想做好质量工作,必须把握“严、细、实” 的原则,要严格管理,认真细致,狠抓落实。
3.安全生产方面
安全管理没有做到位,力度不够;安全培训不到位;检查不到位。很多时候,由于员工的劳动强度较大,体力消耗较多,因此在完成当天的产量,做整理现场的工作中出现忽视安全的现象,更是有在劳保用品没有穿戴整齐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现象。首先:在组织班组日常安全培训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员工时刻将安全生产牢记于心;其次:在安全检查方面没有做到全程跟踪全程检查,所以我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培训的力度并改进相关培训的形式并强化班组安全员的责任感,使班组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2012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这一基础上,我必须拥有新的高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认真提高业务水平,为公司和车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以下几点是重点发展方向:
1.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管理知识;2.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真正做好领导的助手;3.加强与车间兄弟班组的沟通合作,加强管理,努力使班组形成团结一致,勤奋工作的良好氛围;4.全面完成车间交给的各项任务。并且日升日高,不断挑战新的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对于我的帮助,在新的一年,我会再接再厉。希更加优秀的工作业绩回报各位领导的关心与厚爱,谢谢!
杜坤林
2011年12月29日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2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日前就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座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苗圩谈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认真落实工业和通信业安全生产职责的同时,不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取得实效。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推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危险工序和工艺环节的应用,在高危行业领域通过“机器换人”来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利用互联网技术助推安全管理和技术升级;把高危行业列为技术改造的重点支持领域,鼓励企业对现有装备设施、工艺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苗圩还就加强两个部门沟通、合作,共同推动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切实落实民用船舶及民用飞机制造业安全监管等工作提出了意见。
杨焕宁围绕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介绍了安全监管总局开展的相关工作,并就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等工作谈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给予有力支持。杨焕宁同时建议两个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联系,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有效;运行工程师;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10.00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10-001-02 收稿日期:2012-03-16
质检部门的生产运行工程师主要负责生产厂相关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的检查、验收、办理入库手续与出具质量证明单等质量监督验收管理工作,及时传递不合格品的质量信息;负责对产品的包装、标识、包装重量进行现场检查;负责原料、成品质量合账等统计与填写;负责周报、月报的统计与编写和上报。以上这些工作职责要求运行工程师不仅要掌握业务范围内装置工艺知识,还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分析原理、质量指标,更要掌握数理统计等专业知识、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据笔者近五年来在运行工程师岗位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认为掌握以下几点可以有效提高运行工程师工作效率。
一、提高沟通技巧,加强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等人员的沟通
运行工程师日常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和各生产厂相关人员有工作往来,需要协调处理一些问题,如安排分析临时样品,与工艺运行工程师协调工作等等,这都需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处理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沟通技巧呢·首先向同行学习;其次查阅有关提高技巧方面的培训课程从中去学习;另外从相关沟通案例中去学习,将所学应用于工作中,随着岁月的积淀,沟通技巧就提高了。
二、掌握装置工艺知识、应急响应处置等安全知识
运行工程师需要深厚的装置工艺知识来判定异常质量数据与工艺异常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了解各装置的简单工艺知识,工艺关键控制点等,那么就要学习一下工艺调度手册了。
基层车间的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应急操作卡的报警程序都提到了运行工程师的职责,那么只有掌握应急响应处置等安全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出回应,有效控制事故。
三、掌握异常数据的判别知识才能更好地制止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的报出
在查阅LIMIS数据时,除了关注不合格数据,生成报告单外,还应能够通过异常数据的判别发现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如何进行异常数据判别呢·异常的分析数据存在几个问题,如数据不全,测试值太大或太小,数据之间缺乏相关性,数据不规范等,在碰到异常数据时,要认真进行如下分析:取样问题,操作计算错误,数据录入错误,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如仪器设备工作状态不正常,测试环境不符合要求,试剂纯度不满足要求,玻璃仪器精度不符合要求等等,与分析人员一同查找原因,判别异常数据,制止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的报出。
四、利用办公室Excel软件进行质量数据统计
办公室普遍使用的Excel软件在质量数据统计中应用广泛,可以用其绘制质量控制图,帮助工艺区别造成质量波动的异常波动和正常波动,以便及时调整消除异常波动。
在Excel软件中,描述统计分析主要是指表现数据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也就是数据集中趋势、数据离中趋势和数据分布形态的分析。Excel中主要由均值、中位数和众数这3个指标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均值指的是算术平均数,由“插入函数”中的“average”来完成;中位数是由“插入函数”中的“median”函数来完成的;众数是由“插入函数”中的“mode”函数来完成。数据的离中趋势是由“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两个指标来反映的,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分别是由“插入函数”中的“stdevp”函数和“stdev”函数来完成的。数据分布形态的分析主要由偏度和峰度来反映,前者描述的是数据的对称程度,后者描述的是数据分布的高低。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分别是由“插入函数”中的“skew”函数和“kurt”函数来完成的。点击“插入”下拉菜单中的“函数…”项,从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以上提到的各个函数。另外,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各个函数名”来快速计算各个要求数值。
如何用Excel软件绘制质量控制图·在Excel文件的“插入”下拉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在 “图表类型”列表中选择“折线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数据点折线图”,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单击文本框后面的方框按钮,然后选择从单元格J3到单元格J13的数据。然后单击“下一步”,打开“图表选项”对话框,单击“标题”页面,在“图表标题”中输入“质量控制图”,在分类(X)轴中输入“样本数”,在分类(Y)轴中输入“样本均值”。打开“网格线”页面,去掉网格线;打开“图例”页面,去掉图例。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得到所需的质量控制图。
以上是excel软件统计在质量统计的运用方法之一二,其他的运用方法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去摸索归纳。
五、质量数据的波动的原因及分布的统计规律性
质量波动分两类 ,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波动,正常波动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数据波动,散差的数值和正负符号往往保持为常值,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带有方向性,出现差异大的差数。
(一) 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
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
1.偶然性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5M1E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2.系统性原因。
当影响质量的5M1E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
(二)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
对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误差接近零的产品数目要多些,具有较大正负误差的产品要相对少,偏离很大的产品就更少了,同时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的产品数目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质量数据规律性的分布,即以质量标准为中心的质量数据分布,它可用一个“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对称”的几何图形表示,即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2011年财务部门工作总结 篇4
2011即将过去,财务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及全力支持下,在圆满完成财务部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较好地配合了各部门的工作,做好资金调度,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种业务等,使财务工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财务部这一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及不足作以下总结: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1、财务核算工作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核算口径的统一、账务日清月结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对财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年度采用的用友软件,有些核算口径与其它公司不太统一,在日益扩大的业务量面前,逐渐显得滞后,为了使各种款项的收付更加清晰明了,向领导提供的财务数据更加及时准确,财务工作每天做到日清月结,及时核对银行、库存现金。2011年对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培训都熟练操作金蝶软件,使财务核算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以前核算口径不一致的根据总部要求已作科目调整。
(2)保证核算工作准确性。
本着“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审核各项记账凭证,认真登记各类总账,保证各项财务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各级领导,按时完成各月的财务结账工作,并按规定编制各类财务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针对2011年全年财务工作的进展情况,对2011年财务数据时行复核,分析,对比,并编制2012年财务分析报告及2012年财务预算报告。
(4)整理以往年度财务凭证及账册
2011年财务部有针对性的对以往年度的凭证及账册进行了重新整理,合并及归档,财务部的每位员工,本着以公司大局为重的原则,不计个人得失,不分公私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加班加点完成财务整理工作。
2、财务管理工作。
制度属于企业的硬性管理,任何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规范各项经济行为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2011年财务部在深化资产管理,费用控制,工资发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对原制度加以完善,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使每一经济活动的进行都依法合规,有理有据,充分合理。
二、资金调度和信贷工作
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公司为了保证其他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资金需求日益紧张,公司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财务部根据公司发展要求,为确保各业务的顺利推进,与领导一起筹划,合理安排调度资金,确保企业经营能顺利推进。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向金融公司申请了贷款用于采购车辆,缓冲了资金压力。但是金融公司利息较高,本公司最后两月使用了银行承兑汇票,缓解了流动资金的困难,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了公司的经营净现金流。
资金调度工作主要方面:
1、本公司采购车辆先由盈丰总部代开具承兑汇票给信贷金融公司,本公司只需付部分保证金给总部,余款资金回笼时再还总部。
2、二网收取整车保证金,精品采取赊购方式。信贷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1、各类银行信贷关系的深化。本公司2011年依托集团公司等有利条件,与安徽金融建立新的信贷关系,精确各项财务数据,完善各项贷款手续,为贷款的顺利下放创造条件。
三、财务检查工作
2011年,在盈丰总部和修理厂的组织下,本部财务部对以往年度及今年的往来进行了清理,对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进行了盘点并建立了低值易耗品账。
四、税务申报及稽查工作
首先,纳税申报工作是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准确及时的进行纳税申报是我们企业的义务,此项工作要求我们财务部于每月的15日之前完成,其次,2011年7月份,我公司正式接受白云区国地税的检查,财务部的同事一起配合,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与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在当月顺利结束此次检查。本公司全年累计上交税款243万元(其中包括上年的113万)。
五、账外资产清理工作
2011年对本公司的工作用车及试乘试驾车进行了清查并由个人账户“姬天刚”名下转到了资产账,另外按车辆购入日期起计提折旧,作了账务处理。
六、及时核对办公室报送的考勤情况,编制公司员工工资的发放表,交按时发放
七、做好财务资料的归档工作
对公司各项工程合同、销售合同、凭证进行了归档,进一步保障了会计资料及附属资料的完整性,确保每一经济活动的进行都有据可依,有协议合同、凭证可查。
2011年工作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部分财务人员素质离岗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个别财务人员工作态度较差,部门内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财务部门整体形象。
二、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职能部门之间资料传递不及时,离规范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成本分析和控制薄弱,对项目成本没完全起到控制作用。
四、往来清理较薄弱;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税负较高等 针对以上2011的情况,财务部做以下2012年计划:
1、做好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强化成本分析及时准确提供成本报表,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决策。
2、做好部门内责任分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并为每个工作岗位设定相应考核量化指标。
3、加强税务筹划,努力降低公司税负。
4、继续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加强材料核算
6、启动会计核算制度,对公司的各项会计业务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予以明确,规范公司会计核算。
力争2012年度完成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的起草工作,并在2012年度初步统一公司的会计核算行为,使会计核算能及时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是公司财务部门比较辛苦的一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当清醒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丝毫不敢懈怠。唯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5
工作总结及计划
一个学期的工作接近尾声,虽然来到纪检部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在纪检部的每一天都过得相当充实。纪检部在姜老师、主席团及部长副部的带领和所有干事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完成这个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且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学团各项工作。
现将我部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常规工作:
1、(1)例会:每周二下午5点在B205召开例会
为不断巩固部内成员的关系,加强部内成员沟通,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分配每个成员本周的工作。我们每周二都会召开例会,针对每周的工作做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对出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对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与此同时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当然,例会也制定了相关的内部制度,工作计划,学习相关的文件等,做到与时俱进,资源共享。本部人员能及时做好会议记录及团情快讯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做好考勤工作,确保日后学生干部综合评定有据可依。
(2)每周一至四与学习部配合完成对11级学生晚自习考勤的检查。
为保证11级新生晚自习出勤,我部门协同学习部每周一至四对大一新生晚自习出勤进行登记、汇总。我部门与学习部详细分工、制定值班表,顺利完成每周工作。
(3)对学团成员考勤的检查。
为督促学团成员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保证学习,每月末我部门对学团成员的考勤进行登记、汇总、上交。(4)与秘书部交接各部会议记录考勤表
我部门隔周在系办与秘书部完成各部会议记录考勤表的交接。
2、部门活动:
学生干部培训:
学团在新学期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让44名新成员更快更好的了解学团工作环境和氛围;为了新成员能及早上手学团工作;为了将学团的良好风气和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我部于11月15日在B座报告厅举办学生干部培训,并取得圆满成功。具体工作如下:(1)培训前的各项准备:
学生干部培训是我部这学期的大活动,为将此次活动办好,我部干事在部长副部带领下,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在例会上,将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具体分工,合理安排。在培训之前和秘书部、网络部共同彩排多次。我部主持、演讲、PPT放映人员都充分准备。并做好申请教室、邀请嘉宾等各项准备工作。
11月15日我部人员提前到报告厅准备,在11级新成员和嘉宾到场前将座位安排、现场布置等工作完成。(2)11级学生干部培训:
11级学生干部培训于11月15日在B座报告厅举办。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学生干部培训圆满完成。无论是从舞台布置,形式新颖程度,幻灯片的效果还是主持、演讲都是较为成功的,没有出现严重的失误,这与我部提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学生干部培训成功举办离不开我部门每一个人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团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希望11级学生干部能通过此次培训熟悉学团的工作,为将来在学团奋斗做好准备。
协助性工作:
1、第二届“闪耀青春,秀我风采”中文演讲比赛顺利举办,我部门积极配合拓展部工作,干事集体出动做好分配的分内工作。
2、为增强学生体质,体育部主办冬季体育节,我部门派出干事积极协助。
3、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由学习部主办的创意大赛开赛,我部门应邀协助学习部完成启动仪式。缺点和不足:
在完成各项工作的时候由于我部成员的考虑不周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不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部门会更加的细心,完成工作会更加详细的安排、分工。
我虽然来纪检部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我已经深深的爱上纪检部的工作环境,到纪检部让我学会许多东西,也让我看到自己方方面面的不足。今后,我一定会学习学长学姐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相信纪检部的明天会更好,我们11级的会团结在一起,向你们学习和你们奋斗。加油,纪检!
宋沛亮
2011年房地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6
(二)今年尚未完成的工作。仁和·宁远郡项目由于目前对已批准的总体规划做了较大调整,造成一期“玫瑰苑”和“紫荆苑”项目的《建筑规划红线图》未能及时取得。调整后的总体规划待逐级审批,手续正在办理当中。另外,宜居25#商住楼由于用地性质不符,需要申请变更用地性质后重新申报,现仍在办理当中。
二、今年的工作体会。
(一)前期工作,重在实效。今年公司的在建项目开工时间相对都比较紧促,这就要求前期办理手续的速度也必须跟上各项目的节拍。但是,相应的工作又比较滞后,比如规划设计方案的修正和施工图出图基本上都晚于开工和办证时间,大多数时候都是先出放线图,再出基础图,而后再出施工图。从而留给前期办理手续的时间非常有限,着实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但同时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促使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加强业务沟通和办事效率,压缩时限,克服困难,多跑、勤跑,积极催办。同时,提高办事预见性,加强工作配合协调,确保办事成效。做到每周有计划,每天有落实。一年来,前期部共办理大小项手续400多项,为完成目标任务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二)加强内部联系,做好对外协调工作。针对今年的工作,前期部全员达成一个共识:既以完成目标任务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自身严格要求,加强团结,加强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与公司行办、工程、财务、预算、营销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和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在公司领导的大力帮助和部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与政府、州、市、合作区等相关局处的大多数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保证办事渠道和谐畅通。并以我们扎实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公司在外部树立了良好形象,也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前期部全员在今年的各项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求真务实,乐于奉献。
房屋拆迁工作一直是房地产行业最为敏感,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某某同志在今年的工作中,以维护公司利益为前提,从大局出发,忍受住个别拆迁户的冷言冷语,甚至责骂,克服种种困难,放弃多个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反复走访和协商,先后完成了金融大厦和宜居25#商住楼项目用地的共37户的拆迁安置工作。为保证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今年前期手续急需办理且部分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某某同志能够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发挥与相关部门多年建立并保持的业务关系优势,想方设法进行协调和沟通,采取先申报审核后补办手续的办法,先后及时地完成了“宁远郡”等多个项目的施工图审核、质量监督审核以及消防审核,为能够提前完成前期手续和推进前期部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两点建议。
(一)由于规划方案是前期办事的源头,不仅关系着计划目标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且也关系着前期办事的实际效率。特别是在规划方案确定并批准实施阶段,应尽量避免做较大的调整。否则,不但会造成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的多次重复,对完成计划目标也极为不利。同时会给人造成我们工作不够严谨之嫌。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建议公司加强规划方案谋划的前瞻性和规范化管理。
(二)施工图审核是前期手续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前期各项手续的办事效率和各项规费缴纳的准确性。同时也是工程招标和后期办理房产审核手续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公司加强设计出图的实效性和约束力。以保证工程招标等工作能够步入实质性规范管理的轨道。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7
一、基本模型与模型均衡
本文假设两大经济部门的劳动力是同质的 ( Homogeneous) ,每个劳动者都 有一单位劳动时 间,劳动力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在均衡时,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所获得效用相等; 需求是非位似的 ( Non - Homothetic) ,消费者有一个固定的农产品需求,消费者在满足农产品需求之后会把所有收入花费在工业品上; 假设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2( Household Production) ,家庭可以生产工业品,而且家庭生产的工业品和工业部门的工业品可以完全替代。
( 一) 消费者
由于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劳动收入是消费者收入的唯一来源,每期消费者都有可能供给一单位劳动; 假设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可以进行家庭生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是有弹性的,并随着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 也可称为农业部门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而变化; 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是无弹性的,消费者需求函数是非位似的 ( Non - Homothetic) ,消费者要求消费最低水平的农产品c以保证生存,消费者在满足农产品的需求后会把所有花费都用在消费工业品上3。因此,可以假设消费者效用函数为4:
cM表示消费者所消费的工业品数量。由于假设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可以在家庭生产工业品,假设劳动者把lt的劳动供给市场,0 < lt< 1 ,1 - lt的劳动进行家庭生产,则生产函数为:
chM表示家庭所生产的工业品数量。为了计算的方便,本文假设家庭生产的工业品和市场买入的工业品是完全可替代的5。如果假设家庭生产的工业品和市场购买的工业品是不完全可替代的, 只会增加本文的计算复杂程度,并不会改变本文的结论。所以,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效用函数为:
cmM表示农业部门消费者通过市场所购买的工业品数量。
( 二)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按照Acemoglu ( 2002) 的做法,假设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都运用中间产品和劳动力进行生产, 生产函数为如下形式6:
其中,YAt、YMt代表第t期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产出。xjt( i) 为第t期第j = M,A部门,第i个中间产品使用数量,At、Mt为农业和工业部门中间产品种类,代表了两个部门的技术水平。生产函数前面的系数是为了计算方便,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假设劳动力总量L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在t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为ut,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为1 - ut,两个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可以表示为LAt= utltL,LMt= ( 1 - ut) L 。因此,为了计算的简便而假设两个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是相同的。
假设农产品和工业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中间产品厂商是垄断竞争的,每个中间产品厂商只生产一个种类的中间产品,并且设定中间产品的价格为 χjt( i) ,j = A,M ,可把工业品的价格标准化为1,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At。最终产品厂商最大化利润,有如下中间产品需求函数:
xAt( i) 、xMt( i) 代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第t期对第i种中间产品的需求量,从 ( 4) 式可以看出中间产品的需求量,随着中间产品价格增高而降低, 随着部门的劳动力增加而增加,农业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还随着农产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 三) 中间产品部门
中间产品部门运用资本生产中间产品,一单位资本生 产一单位 中间产品。 根据Krugman ( 1979) 的做法,可假设中间 产品厂商 有固定成本,为AtF和MtF7。假设资本租赁价格为外生给定,为了计算的方便而假设r = 1 - β 。固定成本不影响厂商的决策,中间产品厂商最大化:
因此,可以得到价格水平为 χAt( i) = χMt( i) = 1,中间厂商的利润水平为:
自由进入条件使得每个中间产品的厂商的利润为0,可以得出每个部门生产的中间产品的种类为:
引理: 农业与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随着在本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而提高; 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增长率、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率有关,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相同。
每个部门生产的中间产品的种类会随着部门的劳动力的增加而提高,农业部门的中间产品种类会随着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而增加。根据中间产品的价格,可以得出农业和工业部门对每个种类的中间产品需求数量为:
把 ( 8) 式代入 ( 3) 式,可以把生产函数简化为如下形式:
最终,每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可以转化为部门劳动力的线性函数。根据 ( 9) 式,工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成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与本部门的技术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相关,还与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向市场提供的劳动供给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供给lt增加,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会增加。
( 四) 农产品市场出清
根据农产 品市场出 清条件, 如果有可以得出农业部门劳 动力份额:
通过 ( 11) 式知道农业技术进步、每个农业劳动力提高劳动供给,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提高都会降低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产品价格提高能够降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比例,是因为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供应农业生产的每个中间产品数量会增加,在农产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劳动力比例降低。所以,根据 ( 7) 和 ( 11) 式可以得出如下方程:
因为,并且也可以把At表示成ut,lt的函数:
通过对上式求导,可以得出这是因为ut和lt对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At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根据 ( 7) 式,随着ut和lt的增加,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会提高; 二是ut和lt的增加会降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降低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综合来看,ut和lt的增加所引起的价格降低对农业部门技术水平所产生的负的影响超过了其正的影响,随着ut和lt的增加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会降低。
( 五) 劳动力市场均衡
农业部门的劳动者通过把时间分配在家庭生产和劳动供给,以便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即:
根据上面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得到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最优家庭生产时间为:
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最优家庭生产时间,随着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增加了劳动供给的收入; 同时, 家庭生产的产出随着投入的增加是边际递减的, 劳动者会增加劳动供给。由于无法确定农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家庭生产时间的影响,因为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既会提高劳动供给的收入,又会降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减少劳动供给的收入,但无法确定哪种力量更大,农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家庭生产的影响也无法确定。
把 ( 12) 和 ( 13) 式代入 ( 14) 式,可以把 ( 14) 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 15) 式定义了lt和ut之间的关系,可以把 ( 15) 式写成更简单的形式:
经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出成立。本文假设劳动力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在市场均衡时,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所获得的效用是相等的,即:
上式左边是农业部门劳动者所获得的效用, 右边是工业部门劳动者所获得的效用。根据 ( 17) 式,可以得出均衡的价格水平为:
均衡的价格水平随着农业部门技术进步而降低,随着工业部门技术进步而提高,但是无法确定农业部门劳动者家庭生产时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在均衡的lt,ut和pAt知道之后,再探究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演变的。 根据 ( 10) 式,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可以表示为:
根据 ( 7) 和 ( 15) 式,可以把 ( 19) 式写成如下形式:
假设 β2( 1 - ut) L - F( 1 - β) [1 - l( ut) ]α> 0成立,否则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出现负值。 根据 ( 20) 式,很容易得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ut逐渐降低,工业部门劳动力比例1 - ut逐渐增加。 根据 ( 7) 式,工业部门劳动力增加会导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提高。另外,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会引起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提高,进而引起农业部门劳动者家庭生产时间的降低,也就是农业部门的劳动者会逐渐增加劳动供给。所以,从 ( 20) 式可以很容易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逐渐缩小。根据 ( 20) 式:
若成立,β为两个部门的劳动力产出弹性。
命题: 在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的条件下,随着工业部门劳动力比例逐渐增加, 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随着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 农业部门的劳动者会逐渐增加劳动供给,减少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农业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会逐渐减小。
为了更清楚地看清模型的含义,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数值模拟。为了计算方便而把劳动力水平L 、人均农产品消费c和厂商的固定成本中的F都取1,取其他数值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定性含义; 同时,取 α = β = 0. 5 ,时间t从0期到第50期。假设在0期经济中有90% 的劳动力都在农业部门, 即u0= 0. 9 ,并且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以每期5% 的速度递减。所以,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在第t期为ut= u0( 1 - 0. 05)t。根据 ( 12) 式、 ( 15 ) 式和农业 部门劳动 力比例ut= u0( 1 - 0. 05)t,可以得出1 - ut,pAt和lt的运动轨迹,如图1至图3所示。
随着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的降低,从图1和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逐渐增加,进而引起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会随着工业部门技术水平提高而提高。 家庭生产函数是规模回报递减的,家庭生产的工业品和市场提供的工业品是完全替代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者通过向市场提供劳动可以获得更多收入,从而可以消费更多的工业品。所以,随着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农业部门劳动者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1 - lt越来越少,根据 ( 20) 式可以很容易得出工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之比越来越小。图3给出了工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之比的变动轨迹,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工、农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逐渐缩小。
二、模型分析
在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并且在技术进步是部门偏向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农业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会逐渐趋同的结论。本文出现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趋同的一个重要假设, 是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如果农业部门的劳动者不能进行家庭生产,即lt= 1 ,根据 ( 20) 式可以得到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一固定常数,1 /β 。在农业部门劳动力可以进行家庭生产的情况下,根据所假设的家庭生产函数, 劳动者一定会把部分时间用在家庭生产。但是,随着工业部门劳动力逐渐增加,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导致了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市场提供劳动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劳动者也会减少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
中间产品厂商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大小,决定供应给两个部门中间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而中间产品的种类也就代表了两个部门的技术水平。伴随着结构转型 ( Structual Change) 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逐渐降低,而非农劳动力比例逐渐升高。随着工业部门劳动力比例的逐渐提高,中间产品厂商会增加向工业部门供给中间产品的种类,工业部门技术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根据 ( 18) 式,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进步会引起农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进而引起农业部门劳动者减少家庭生产的时间。根据 ( 20) 式,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的降低最终导致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所以,本文中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是由于外生的扭曲引起的,而是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时间分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
三、结论
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工业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在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即使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不变,劳动者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劳动生产率较高部门的流动会增加经济总产出价值。本文对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逐渐缩小提供了一种解释: 通过假设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在这个两部门模型中内生化了农业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 劳动力是同质的,技术进步具有部门偏向性 ( Sector Biased) ;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逐渐增加,导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提高; 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进步提 高了农产 品的相对 价格 ( Terms of Trade)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会减少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并增加劳动力供给,进而缩小了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
本文的关键假设是农业部门劳动者可以进行家庭生产,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实际上与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最优时间分配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但是由于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可以在两个部门自由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所以,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效用水平会有差异。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工业部门划分;先进生产力;重工业;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加工业;自主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2-0039-05
Industrial Department Alloc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Promotion Mechanism
LI Han-lin
(Gan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Gansu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heavy and light industry allocation can not reflect structure relation of modern industry and can also not accurately reflect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law and its importanc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partments and advanced productivity, industrial depart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such two departments as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f creative productivity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by using advanced productivity, among which processing industry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heavy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light processing industry. This allocation is helpful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ing of intrinsic relation of industrial departments, especially their relation to advanced productivity, and is also helpful to implementing and promoting national self-strategy.
Key words: industrial department allocation; advanced productivity;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equipment manufacturer; processing industry; self-strategy
我国传统的经济理论对于工业部门的划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两分法,即把工业部门在大体上分成两个大的部门:一个是重工业,另一个是轻工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划分方法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现代工业的结构关系,也不能准确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重点。为此,本文基于工业生产力推动机制,根据各工业部门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对工业部门进行新的划分,划分为装备制造业和加工业两大类,其中加工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这样的工业部门划分,将更加有利于国家制定和调整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推行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国家战略。
一、工业部门传统划分方法的缺陷
对于工业部门的具体划分,中外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基本的划分标准是相同的。这个标准主要是“重”与“轻”的区别。这里的“重轻”一般是指投资规模、加工强度、劳动强度等。但是这种传统的划分方法并不能说明各工业部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更不能体现其与先进生产力的推动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1.工业部门划分的依据
我国目前的工业部门划分理论和工业部门的实际划分名录,是在借鉴苏联的工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我国工业部门分类目录中,将整个工业分为12个大类、44个部门和160个细分类。关于工业部门,国内绝大多数工业类词典和经济学辞典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都认为,工业部门是“生产性质相同的许多工业企业的综合”[1]。工业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产品用途相同,二是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相同,三是工艺过程的性质相同。也有观点认为,工业部门是“由社会分工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许多工业的综合”[2]。
2.工业两大部门的划分
我国目前出版和使用的经济学类工具书和教科书中,对于工业部门的分类一般是按照工业品的最终用途作为划分标准的,这样就可以把工业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与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两大部门,“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中,又可以进一步加以分类。如:可以分成为重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和为轻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从工业原料的供求联系、加工深度以及劳动对象的性质来看,又可以把整个工业划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两大类”,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采矿工业、采煤工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等。[3]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正式把工业部门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并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权威性的诠释。重工业“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燃料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轻工业“主要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造纸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工业等。”[1]《经济学辞典》等对于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划分方法与大多数辞典也是相同的[4]。
3.近年来关于工业部门划分的讨论
“两分法”既不能在理论高度上说明工业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工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试图创新工业部门的划分理论,但是并没有提出有创新意义的观点,许多研究只是在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之间、信息工业与现代工业化之间、生产力的国际化、工业部门的发展主体转变等方面进行。比如有学者认为,工业部门的结构转变,是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转移,而后在基础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重心又向加工组装工业转移。这种向加工业转移的现象无论在轻工业还是在重工业都会发生,这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从工业部门结构转换来说,即从以原料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进入以加工组装为重心的高加工化阶段。工业资源结构,即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结合关系,也是与工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同步进行的。因此,从资源结构变动看,工业化过程又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三个有序的发展阶段。[5]
4.工业部门两分法的根本缺陷
把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区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从形式看比较简洁,从内容上看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严重的缺陷,无法说明工业生产力的推动机制、发展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到底是由哪些部门主要推动的?工业生产力的创造和创新到底是从什么部门开始的?谁最能够代表工业生产力中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等等。
二、生产力、生产力要素与先进生产力
要使工业部门的划分能体现工业生产力的推动机制及发展机制,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推动机制及其与工业各部门的关系等问题。
1.生产力的内涵和属性
生产力也叫社会生产力,通常指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和序言中都讲过,人是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引发者、调整者和控制者。生产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生产力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问题;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属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6]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我国学术界提出的。1961年孙尚清先生提出了“生产力组织学”的问题,主张把生产力运动规律作为这门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1962年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建立“生产力经济学”的倡议。1980年11月在贵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在国外,对生产力的研究则主要反映在工业区位理论当中。[7]
2.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讨论
相对于生产力的概念而言,对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问题争论比较大。自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两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者之后,对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和争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现代经济学家也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问题进行了不间断的讨论和争论,有的提出“三要素”,有的则提出“四要素”、“五要素”等有发展意义的观点。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各个要素在生产力当中的作用及其在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当中的作用和功能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为他是生产力当中的动力机制。劳动者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在生产力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下,生产效率主要依靠劳动者的数量。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在整体生产力的发展中已经从属于机器和设备了。虽然企业的发展也要讲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但是要知道,在现代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要素在整体上也是从属于技术性质的生产线的。至于劳动对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等,一方面他们是现代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另一方面他们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却远远不及机器和设备。
3.先进生产力及其关键构成要素
对于先进生产力问题,从2001年到现在我国已经研究了许多年,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比如,先进生产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有时代性、相对性和综合性三个鲜明的特点;先进生产力具有智能化、全球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当然,还有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商品化程度、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先进生产力的。应该说,这些研究无疑是对先进生产力的认识深化,但是其中又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就是,把先进生产力抽象化、理性化了。实际上,不论是主张“两要素”还是主张是若干个要素,在生产力的诸构成要素当中,生产工具始终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工具实际上就是“先进生产力”问题。
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构成要素还是生产工具。实际上,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的主要尺度,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为什么生产工具在生产力诸要素当中位居重要地位呢?这是因为,生产是聚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载体,生产工具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工具的知识产权是“行为主体以智力劳动的方法在科学、技术、文艺领域里创造的精神的专有权”[8]。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在1967年7月的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规定了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合称为工业产权。还有发现权、发明权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所以说,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总代表。
三、工业的部门结构及其与“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重工业与轻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是根据工业部门的投资规模、技术层次、生产特点、工艺流程等划分的,而这些划分方法只能说明各个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而不能说明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为此,需要重新认识工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工业各部门与生产力推动机制的关系不是一致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业部门与生产力的关系来分析工业生产力的变化规律。换一个方向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分析和区分工业部门及其关系,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我们认为,工业部门的划分理论和实际工业名录,应该具有比较简明地说明现代工业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功能。这实际上是对工业部门理论与生产力理论的关系的重新认识问题,这需要创新思维。
1.工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效率是有明显区别的
这种区别是认识先进生产力与一般生产力的关键。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也有区别,不能把二者简单混同。工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区别:一是工业生产力应该是讲作为整体的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推动机制问题,而工业生产效率则是讲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出效率问题;二是工业生产力是讲原因,而工业生产效率是讲结果;三是工业生产力是讲工业的生产过程是由什么手段和方式推动的,而工业生产效率则是讲整个工业的发展结果和对国家的贡献。
2.工业的“先进生产力”是装备制造业,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工业部门
不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还是从我国的工业部门划分理论来看,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工业。机械工业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工业、工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建筑和筑路机械制造业、生产用其他机械制造业、生产用金属品工业、日用金属品工业、机械设备即金属品修理工业、其他机械工业等11个部门。机械制造业的这些部门和行业,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开发了新一代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又武装了其他工业部门,提升了这些部门的生产率。
3.加工业中的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有区别的
加工业当中也有技术创新问题,但是这方面的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有区别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本源性的技术创新,而加工业中的技术创新则是派生性和部分性的技术创新。一般理论认为,重加工业是指采掘业和冶炼业,是加工自然物质的过程,将自然物质转化成可以进行多种用途的原材料;而轻加工业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轻工业,也包括为农业和农村生产机械设备的工业。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第一推动力始终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技术创新。所谓本源性的生产力,是指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性生产力问题;所谓派生性的生产力,则是指非整体性、非本源性的生产力活动。所以说,在整个工业部门的划分当中,如果把全部工业部门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个部门,则不能从工业生产力的第一性上思考工业的发展动力问题,也就把先进生产力问题覆盖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划分当中了。
4.工业部门的先进生产力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本源
对于工业部门当中的先进生产力问题,不能单纯认为是决定工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而应该定位于全社会发展的直接生产力、本源生产力和推动生产力。工业当中的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工业为主)以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成为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直接、最高效、最强大的推动机制。这是因为,不论是在工业还是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使用得最多的机器和设备,都是由工业当中的装备制造业提供的,没有第二个提供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业虽然不属于工业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几乎全部的活动当中,所使用的主要机械和设备,都是由工业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农业是工业在区域上的延伸。农业的先进生产力如此,社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也是如此。
四、基于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的工业部门划分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工业部门划分法不是很科学的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和标准不能说明工业各部门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里,我们提出根据各工业部门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来进行工业部门的划分,即划分为创造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和运用先进生产力的加工业两大类,其中加工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
新的划分方法是依据不同的工业部门在整个工业经济的运行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这样,在现代工业部门的大框架下就可以把整个工业部门划分为两大部门:一是装备制造业(即生产工具制造业,为便于与常用的工业部门分类相衔接,采用“装备制造业”的提法),包括机械制造、专用设备、专用生产线、大型生产工具、自动化设备、研究开发机构等行业;二是加工业,其中重加工业包括煤炭采掘业、石油和天然气采掘业、有色金属采掘业、黑色金属采掘业、冶炼业、重型机械加工等,轻加工业包括纺织业、食品生产业、服装制造业、小商品制造业、皮革制造业、化肥制造业、农药制造业等(见表1)。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各种机器设备、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大型生产工具等,重加工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开采矿石、冶炼矿石、发电供电力、生产建材、建设建筑、水利建设等,轻加工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纺织品、小商品、农产品加工、零部件、农业机械、修理机械、电工电器、计算机、软件生产等。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划分是基本的,实际上的行业划分更复杂。
从现实来看,虽然工业各部门都有生产力和效率的问题,但是这三个部门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是从研究与开发的意义上看,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是面向全社会的,是最基础的研究与开发,而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是改进已有设备功能和提高设备效率的。二是从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上看,装备制造业在创造生产力,而其他两个是运用和实践生产力。三是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上看,装备制造业是主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其他两个则是被动地发展生产力。
五、采用新方法划分工业部门的战略意义
中央和国务院在2005年制定国家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就以国家战略的形式提出了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也简称自主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对产品核心技术的发明权、控制权和收益权问题。实际上,自主战略也就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战略问题。
我们认为,实践国家的自主战略虽然整体上是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工业,或者说是本源生产力工业,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问题。国家的自主战略应重点突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就是振兴先进生产力。因此,要把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放在装备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政策、技术政策和人才政策进行倾斜,以适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客观需要。
为此,我们建议在国家的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中,用新的基于与先进生产力关系的工业部门划分方法取代传统的工业部门两分法,这有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工业部门的内部关系,特别是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也有利于国家自主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参考文献:
[1] 简明工业企业管理词典[K].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2] 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 赵贺春.中国工业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
[4] 赵宝林,王化中.经济学辞典[K].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5] 姜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6).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 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科学学科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2011生产部门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11公司企业生产部门年终工作总结10-23
生产部门员工月度工作总结08-03
交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08-25
生产调度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07-24
生产部门实习心得12-05
生产部门管理办法08-17
生产部门改善计划报告08-18
生产部门经理求职简历09-14
生产总监年度部门规划10-20
消防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