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共11篇)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1
感恩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会得到滋润。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快乐的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活动主题
常存感恩的心,人生将无限美好
三、具体活动计划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什么是感恩,何为感恩。
2、以“感恩”为主题创建手抄报。
3、学生办一期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板报。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病例全部选自该院收治并给予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37例;年龄15~83岁, 平均年龄 (46.78±13.45) 岁;骨折原因为:29例患者为车祸伤, 28例患者为摔伤, 5例患者为重物砸伤;根据AO ASIF骨折分型:B2型骨折患者有11例, B3型骨折患者有7例, C1型骨折患者有21例, C2型骨折患者有13例, C3型骨折患者有1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36例;年龄16~81岁, 平均年龄 (47.34±12.38) 岁;骨折原因为:28例患者为车祸伤, 27例患者为摔伤, 7例患者为重物砸伤;根据AO/ASIF骨折分型:B2型骨折患者有12例, B3型骨折患者有9例, C1型骨折患者有20例, C2型患者骨折有12例, C3型骨折患者有10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存在明显的血肿;患者的患肢下臂存在明显的叩击痛;患者骨折部位锐角角度显著;患者患肢体明显短于正常肢体;少数患者骨折部位存在明显畸形骨擦音症状;患者患肢运动能力失常, 有明显的患肢放于胸壁情况。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手法复位, 麻醉时向患者的血肿内进行麻醉药的注射, 首先于患者的桡骨骨折端穿刺并吸净血肿, 然后从患者的骨折端注入0.5%利多卡因3~5 mL进行麻醉。待患者的患肢无疼痛感后, 在C臂X光机监视下, 给予患者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治疗时, 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取坐位, 让患者将患侧外展90°, 一个助手沿患者的前臂方向对患肢进行向桡骨远端的牵引;另一个助手沿患者的前臂方向对患肢进行向桡骨近端的牵引。牵引至患者的桡骨恢复正常高度, 如患者同时存在腕关节的脱位, 则对腕关节进行复位, 然后再对破碎的小块骨进行复位, 以恢复患者的桡骨的掌倾角。如果一次复位不理想, 可以多次反复重复以上步骤, 至患者的桡骨复位成功为止。
复位后, 患者均使用外固定, 病患桡骨复位成功后, 指导其进行力度合适的牵引治疗, 部分病例给予克氏针固定, 同时亦可配合石膏固定;而其中的伸直型骨折病例给予屈腕尺偏位方法固定;屈曲型骨折以及关节面骨折患者, 且伴有腕关节脱位的, 则给予骨折功能性固定。所有病患均给予4个疗程的固定时间 (每个疗程为1周) 。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术后的常规康复护理。
1.4 健康教育
1.4.1 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
1.4.1. 1 复位及固定阶段
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消除患者恐惧、悲伤、忧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复位后进行手指的屈伸练习[1]。
1.4.1. 2 骨折治疗早期 (术后1~2周)
向患者讲解术后患肢的康复要求, 以及方法;让患者和家属注意患肢的感觉、运动、肿胀、血运以及外固定情况, 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处理, 并且要定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复查;根据制定的康复锻炼原则, 于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以恢复手指以及手腕部软组织的功能。
1.4.1. 3 骨折治疗中期 (术后3~4周)
向患者讲解术后外固定的方法以及时间;并按照康复原则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使用小勺或者筷子进行吃饭、自己系扣子、自己扫床等日常生活动作练习。
1.4.1. 4 骨折治疗后期 (术后5周后)
当患者的外固定去除之后, 开始加强患者的患肢关节锻炼, 为患者制定作业疗法或者编制医疗体操, 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 包括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转等活动进行练习, 同时还要加强手指的活动度以及手指肌力的练习;如果患者伴有手部以及腕部的肿胀, 则需要指导患者使用中药洗剂进行浸泡, 宜可进行交替的冷热敷。
1.4.2 组织和实施
1.4.2. 1 责任人的落实
科室内由1名具有多年经验的高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做为科室内的健康教育责任人, 在Colles骨折患者的不同恢复期, 由健康教育责任人与患者进行联络与随访, 对患者的恢复期进行全程的监督, 是否有效的执行术后治疗以及康复锻炼[2]。
1.4.2. 2 编制健康教育材料
由健康负责人制定科室的健康指导通知书, 并在患者就诊时发放, 同时进行仔细的讲解、演示以及咨询工作。如果患者对治疗护理提出特殊的要求, 则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要求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 并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记录于患者的康复指导通知书中, 或者记录于患者的病历中。
1.4.2. 3 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健康教育工作
科室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健康教育工作之中, 利用早晨交班、业务学习以及学术活动等时间, 组织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 统一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从而有效的提高科室内的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4.2. 4 组织患者成立康复交流小组
根据需要, 将适合的患者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复诊, 让患者们组织康复交流小组, 互相交流积极的治疗心态,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争取早日康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见表1。
3 讨论
Colles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但是在经过手法整复以及外固定治疗后, 患者常常由于缺乏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 导致不同情况的并发症的发生, 包括:压迫症状、关节僵硬以及重新移位等。因此, 为了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3]。该组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与目前国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5]。说明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 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 全程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Colles骨折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Colles骨折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的全程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方法 该院采用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12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术后的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 术后恢复情况40例为优, 18例为良, 4例为可, 0例为差;对照组患者中, 术后恢复情况21例为优, 13例为良, 11例为可, 17例为差;治疗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以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Colles骨折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孟飞.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12例小结[J].中药医导报, 2006, 12 (9) :50.
[2]薛俊茹, 党世民, 郭春梅.石膏固定并发症127例分析[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2 (3) :278.
[3]薛俊茹, 党世民.骨关节损伤石膏绷带固定技术失误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 2010, 29 (10) :76-77.
[4]薛俊茹, 党世民, 党省民, 等.Colles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治疗的健康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0) :77-78.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3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外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探索,近十几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各大高校在近十几年内基本完成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工作。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一般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学生心理课程教学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心理咨询较多是面向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在学生中可以较为广泛地开展,但由于局限于课堂,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其成效。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可以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其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力的补充。
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当中,会经历人际交往、学业、自我认知、恋爱、就业、社会适应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心理健康。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可能遇到一些成长性困惑,但这些成长性困惑并非一定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才能够解决,朋友与同学是他们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最好也是最大的资源,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是让他们发挥朋辈心理互助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性问题的解决。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情况,梳理目前高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模式,本研究就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相关内容,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开展的状况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借鉴其他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经验,寻求突破途径,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成效。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现状
以上海高校为例,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基本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基本有如下几个层面:
心理咨询中心层面:大部分上海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归学生处管理。咨询中心通常会定期举办一些直接面对全校学生的活动。同时咨询中心每年针对大一新生选拔各系心理委员,开展培训活动,指导心理委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工作,建立心理健康三级网络机制。
学生社团层面:学生心理社一般挂靠团委,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作为一个学生自主运作的团体,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要,更有主动性。
班级层面:班级是学生归属的基本单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优势
1.课外活动有助于形成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团体,获得人际支持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一部分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团体不仅能够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如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满足自尊、增强自信和力量感等。团体活动不仅具有教育与发展的作用,也有预防与治疗的功能。运用团体活动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有心理困扰的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协助希望不断成长的人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团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同时有助于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学习社交技巧,提高生活质量,更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2.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师资队伍专业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基本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较为丰富的课外活动经验。有抽样数据显示,上海所有高校心理咨询师全部持证上岗,不少咨询师持有“双证”,即同时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上海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证书。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证书者占69.6%,持有“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占77.5%。博士研究生学历占14.7%,硕士研究生占72.5%。
3.大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
进入大学后,学生自主的时间增加,除了学业,能够有更多时间关注于自身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学校在成绩之外,也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学业压力下降后,能够有更多的经历投入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三、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存在的困境
1.教师时间精力的限制
虽然上海市教委10年前就规定专职咨询师与大学生的比例为1∶3000,然而达到这一比例的高校仍然寥寥无几。根据数据统计,上海66所高校60余万大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只有127人。
教师队伍分布情况未能达到良性的结构,目前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是全国领先水平,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队伍的现状需要发展。2014-2015年度《上海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调查研究》课题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以年轻人为主体、以女性为主、职称偏低,从业时间偏短。
2.教师角色冲突
心理教师常常承担多项工作内容,如学生心理咨询、心理相关课程的授课、学生课外活动等,特别是心理咨询有其伦理规范,如果有学生同时是咨询的学生又参加教师领导的课外活动的话,对教师来说,需要同学生建立多重关系,对教师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要求就会比较高。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心理问题学生,对大多数健康学生的发展关注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压力增加,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对于健康的学生的发展性关注的还是比较少的。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开展较少,难以满足大部分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展望
1.保障经费到位,提升硬件设施
目前上海各大高校基本按照生均10元的比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经费,用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目前上海高校中,基本都配备有团体活动室、沙盘、宣泄人、心理剧道具、放松椅、团体活动器材箱等活动设备与器材。场地与设备的配备,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基本保障。
2.重视师资软件
师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资源,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招聘的要求基本都达到硕士以上,心理相关专业,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等专业硬性要求。
但心理咨询中心事务繁杂,很多心理老师反馈需要除了需要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心理咨询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任务之外,还承担着许多行政方面的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够充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的师资投入方面还有待提高。
3.重视新媒体的作用
借助于新媒体的平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也成为许多高校开展心理工作的方法。许多高校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关注微信平台,即可收到心理咨询中心的推送的相关信息。通过新媒体方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4.加强校际间合作
目前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大多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比较少。数个大学聚集的大学城相对有优势,师资、教学资源、学生资源等方面能够互通有无,促进资源的利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以松江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为例,高校能资源共享,不定期举办心理活动,如咨询案例督导、教师培训、学生心理活动以及医教结合活动。给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互动提供了参考。
5.发挥教委等组织机构的作用
教委等组织机构在学校之上更高的一个层面进行管理和协调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目前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是作为教委下属机构,负责管理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曾堂.上海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每周一、四下午第三节课
(二)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开设两项体育活动:跳绳和毽子。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5
一、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
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活动分成低段组(1—3年级)、高段组(4—6年级)同时开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
低段组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棋类(以军棋、跳棋为主)5.羽毛球;6.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折纸为主)高段组课程设置如下: 1.田径;2.乒乓球;3.羽毛球;;4.篮球(基本技术及小比赛);5.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6.棋类(以中国象棋为主);7.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剪纸为主);8足球9.拔河
二、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三、活动组织 1.学校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年级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并确保活动安全!
哈溪中心小学体育课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 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全乡各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时,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各学校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武术操、校操、素质操、健美操、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体操,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轮滑活动等。(2)、学校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田径运动会等;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小学
以体育乐园为主体,突出娱乐性;中学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 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北方冬季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北方冰雪优势开展冰雪竞技体育、冰雪趣味活动、冰雪户外健身活动等。(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全市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教育局坚持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比赛、长跑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 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要稳定在90%以上,良好率达到30%以上,优秀率达到15%左右。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2)每年10月份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测。
6、加强专项督导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教育局督导室与基础教育科将联合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督导评估工作,将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的评比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不开展或不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学校,要在全市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保证活动落到实处,教育局成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梁华富
副组长:孙道岑
成员:李广霞唐世兵陈克文刘大勇左艳艳朱其胜
五、工作要求
六、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强活动的统一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会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要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几年,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本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两不误。各中小学校要科学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使文化课教学和体育锻炼 安排合理,保证文化课教学圆满完成,“阳光体育运动”又有效开展。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
新长宁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现代健康理念,同时为响应我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热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阳光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目标
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力争使95%的学生在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达到及格以上,35%的学生达到优秀。
三、活动口号
“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
四、活动原则
遵循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根据《学校
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规定,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活动时间安排和活动方式
3月份:
1、举行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
2、筹备活动的开展。4月份上旬:
1、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各班进行体操训练及队形队列。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比赛。5月份中旬:
1、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在本时间段内由各班班主任及跟班教师进行活动指导和管理。由各班班主任组织锻炼,根据活动内容合理科学地自行安排。
2、各班主任指派本班学生统一到体育器材室向体育教师领取,请各班主任明确器材名称及器材数量,及时做好登记和归还工作。
6月份下旬:
各班进行学生体能测试。
六、活动管理
学生的活动必须由班主任或带班教师领队,并负责组织指导和维持学生活动的秩序。少总部监督。
七、注意事项
1、如遇雨天,请各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在各班的走廊、及教室进行小范围活动(以练习做操和游戏为主)。
2、各班主任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课外锻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锻炼需求,可自行调节学生的活动时间。
3、踢毽子、呼啦圈、短绳、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请老师提前要求学生自备。
2014.3.5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7
一、计划的基本形式
计划性社团管理模式中计划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从上到下的计划, 即由教师就一个社团在一个阶段中的计划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然后针对这个计划进行贯彻执行。比如:在每学期开始, 笔者都要召集电脑各社团负责学生开会, 商讨制定社团的活动计划, 并进行部署和实施。一种是从下到上的计划, 即由学生根据活动内容提出活动方案和设计, 再进行详细部署。比如:笔者在针对每学期的传统节日, 让社团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自己设计活动方案, 提出设想和规划。
二、计划制定的原则
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其次, 计划的制定要符合整体性。笔者的电脑社团活动计划都有总计划、分计划、阶段计划等具体分类, 并且每个子社团都有详细的活动计划。
三、计划实施的过程
1、计划信息的搜集
在社团活动开展期初, 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是必要的, 这可以使得以后计划的实施更有依据和参考。如:每年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电脑社团都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每次节日开展活动前, 学生们都能根据计划开展活动, 每个传统节日的信息, 学生都是亲自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搜集和整理获得, 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2、计划目标的明确
分析整理完成搜集到的信息后, 社团计划的目标也逐步确立。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 能将计划的总体目标逐步分解为各阶段的子目标, 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社团计划目标结构。如:每年, 笔者都要对电脑社团的计划进行总体目标的规划, 每个学期, 电脑社团根据这个总体计划将活动逐步细化, 各子社团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制定了各社团的目标, 这样就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
3、计划方案的选择
计划方案的选择不仅要保证活动的效率, 同时要保证活动的高效。情况允许的条件下, 主方案形成后, 还要考虑拟选备选方案, 这样才能提高计划的满意度, 活动组织也更富有成效。笔者在进行电脑社团重大活动计划时均制定了主方案和备选方案, 虽然备选方案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 其细节之处可能和主方案不同, 但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 彼此取长补短, 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益。
4、计划实施的调整
尽管计划信息的搜集对于计划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信息一般只能定量参考, 很少能定性分析。随着计划的实施, 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其计划的可行性, 因此, 在计划实施阶段, 还要适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调整, 但是不能偏离其计划目标。笔者的电脑社团活动计划, 后续都有操作性更改明细, 以便于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 计划实施的调整更好地保证了电脑社团活动的开展。
四、计划性社团管理的方法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计划执行后, 笔者指导社团按照相应的计划要求来执行, 根据计划, 建立相应的制度, 从而保障计划的执行。在实践中, 很多校外机构不断优化计划, 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 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新和完善等都是通过计划来完成的。
2、各社团之间配合协助
计划性社团管理, 需要各社团整体配合协助, 才能将个别优势转化为单位的整体优势。倘若只注重发展自己社团, 不注重整体配合提高, 就难以达到整体提高。因此, 在活动中, 笔者首先重视对整个电脑社团的引导, 电脑社团下设的三个子社团之间通力合作, 互相配合协助, 强化集体力量。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和效果。
3、注重活动过程的管理
计划性社团管理不仅要重视活动的结果, 更要注重活动过程的管理。笔者在电脑社团活动过程中, 尤其重视对计划、措施、评价执行和调整等方面的管理, 这些因素对于整个活动的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去年三八节, 电脑社团学生开展“为妈妈做贺卡”活动, 整个活动的计划, 每个环节的措施, 以及最后贺卡制作的评价方式等, 笔者和学生一起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笔者还发现,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很多大方向和目标往往不会被人忽视。但是具体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临时性突发性的情况处理不当, 一些决策性问题处理不够完善等都可能会给社团长期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 重视活动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
4、对活动成绩和成果引导激励
计划性社团管理模式注重以成果获得为目标, 必然体现出对个人计划方案设计、执行的重视, 并体现管理者对个人工作的信任。笔者在电脑社团的管理过程中, 重视对活动成绩和成果进行引导和激励, 社团每逢重大活动和学生获奖, 都给予及时的宣传和报道, 并给予适当的奖励。社团活动尤其是校外学生社团活动, 其成果性体现了社团的层次和影响。管理者注意适当的引导, 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计划性社团管理的实践反思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展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从而形成锻炼的好习惯,保持学生体质健康。长期以来,学生对体育课外活动的认识只限于到器材保管室领取体育器材自由活动,或者是在体育教师要求下进行锻炼,还有部分学生在教室内从事文化学科的学习。这些都是典型的“被动体育”。所以,变革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每个学生在每天都有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投入,不仅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和提高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个人认为,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要重视以下方面:
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根据活动类课程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一特点,在活动形式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安排要有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既可以个别活动,也可以分组、分班活动。一次课外活动既可以安排一个项目的练习,也可以安排两个或更多项目的练习。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生理机能变化的特点,安排一些具有竞争性、游戏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运动基本技能、战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
在以往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大都充当管理者,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学生活动秩序、安全等。研究表明,这一局面必须改观,教师应当合理组织学生、认真启发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与学生在活动中融为一体。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活动、集思广益,自主、自觉地开发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学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不仅是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关键,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素质教育的手段。
另外,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由于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没有指令性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被视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甚至是“课余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在“重智轻体”、“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名存实亡。为了抓升学率,一些学校擅自占用或停止课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体育活动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要使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具有实效性,教师首先必须端正师生对活动的态度。只有重视才会研讨,有了研讨才会改革提高。
三、合理安排体育课外活动课
体育组配合教导处安排好体育活动课。体育活动课严格做到时间、场地、班级、项目等由专人负责。如果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学生活动的项目。为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各班需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体育活动课。体育组事先做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统计工作,根据参加的人数、场地、器材等的数量合理安排,提高场地、器材等的使用效率,由一些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协助,明确职责,使学生有条不紊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四、体育课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健身操、武术、习舞、跳绳、踢毽、游戏以及其他各种小型体育活动皆可。基于以上活动内容,教师就需要有一套好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做到“乐中练”“练中乐”。除传统的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形式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更新、更有趣的活动内容和方式,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熟练带不熟练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帮助、交流、提高。这样不但使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更强化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学习、比赛等手段,这样可以在学生中树立竞争意识,同时避免练习的枯燥性、单一性。
五、以小型体育竞赛引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绝大部分学生参与,集健身、娱乐、培养兴趣等为一体的具有终身锻炼特性的淡淡的活动,会把学生过多的空闲时间引入其中。而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校际等小型体育赛事只是扮演着促使目标积极顺利实现的角色。学校计划的体育竞赛活动内容,在学期初公布于班级学生,时间性和目的性均要明确。班级和学生对此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责任,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训练,并以此带领其他学生加入其中,达到引导的目标。
六、充分发挥体育小组长的作用
体育干部和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又是各班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级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中要善于观察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让他们成为体育骨干,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我校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体育小组长领器材,活动结束后也由他们送还。这样既能帮助器材管理员迅速分发器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活动,又能在活动结束后保证器材的归还。
七、巩固教学,拓展技能
课外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是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的。课堂教学能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它们都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巩固和运用。例如,在篮球的教学中,各种运球、传球、掩护、上篮等技术和战术的配合,学生们虽可以在课堂中基本掌握,但真正地理解和运用,只有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消化吸收。活动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篮球项目单人练习或多人配合练习,经常性地开展三人制球赛等,将更好地掌握该项目的各种技术、技能,从而达到课外活动课促进课堂教学的目的。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9
外二科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学科发展,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具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护理专业技术队伍,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结合我院护理部情况,制订2014年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各层级护士的培训每年完成学分达25学分。
2、全院护士“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80分)
3、全院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90≥分)
4、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合格率100%
5、护士长以上人员管理岗位培训率100%
6、专科培训率≥60%。
二、培训途径及要求
培训原则是紧密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分层级培训与考核。基础护理操作培训由护理部培训考核小组先培训各病区护士长及教学护士,由护士长及教学护士负责培训考核本病区护士,护理部抽考;共性基础理论知识、制度、应急预案、流程等由护理部负责培训考核;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制度、预案及流程、岗位职责等由各病区根据护士层级情况分层进行培训与考核,护理部检查落实情况。
(一)组织参加护理部组织各种护理学术活动:分层级组织护
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每月1次,;组织全院护理病例讨论每季度1次;进行行政查房每月1次。
(二)组织参加护理部每月对N1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18
项护理基础操作)培训1项、N2护士每季度进行急救技能操作培训1项、N3护士每年进行重症监护技术培训1项,培训后进行考核;每年组织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并考核。N0、N1护士每2个月进行理论考试1次,N2护士每季度进行理论考试1次,N3护士每半年进行理论考试1次。
(三)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教学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各1次,护理查房2次;每季度进行各种应急预案演练
1次;专业知识晨会提问每周1次。
(四)科室对N0护士每月培训(护理基础操作)2项,培训后
各抽考1项;N1护士每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18项护理
基础操作)培训1项、专科操作每2个月培训1项,培
训后各抽考1项;N2护士每2个月进行专科技术操作及
急救技能操作各培训1项,培训后进行考核;N3护士每季度进行专科技术操作机重症监护技术培训1项,培训
后进行考核。N0、N1护士每月进行理论考试1次,N2护
士每2个月进行理论考试1次,N3护士每季度进行理论
考试1次。
三、不同层级护士培训内容、目标及方法
(一)、N0级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巩固其专业思想,抓好“三基”(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掌握护理工作职责与程序,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掌握10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2)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达到独立执业水平。
(3)参加各种护理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
2.培训内容
(1)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及素质。
(2)专业理论知识
①“三基”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卫生厅主编出版的《临床护理基础知识问答》等。
②护理工作制度、各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③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流程等。
④院内感染控制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
(3)专业技能
①10项基础护理操作:一般洗手法、无菌技术操作、测量生命体征技术、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协助患者由床上移向床头法、协助患者由床上移向平车法、患者约束法、口腔护理。
②第三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第四部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③徒手心肺复苏
3.培训方法
(1)参观院级新员工1周的岗前培训。主要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质量安全教育的培训、培养爱岗敬业、依法执业的专业思想,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参加护理部为期1周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岗前培训,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参加护理部、科室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技术操作训练等各种形式的学习。
(4)自学及各病区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风险预案、院内感染控制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等。
(5)科室每月进行“三基”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不少于1次。
(二)N1级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常用急救技术、能解决本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2)熟悉专科护理理论、技能及防治疾病的知识,熟悉掌握配合各专科抢救的知识及技能。
(3)参与护理教学。
(4)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
(5)达到N2级护士业务水平。
2.培训内容
(1)专业理论知识
①“三基”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卫生厅主编出版的《临床护理基础知识问答》等。
②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应急预案、主要工作流程、操作告知程序、医疗护理纠纷的防范、沟通技巧、护士礼仪、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危重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急救知识等。
③专科护理常规及专科应急预案。
④院内感染控制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
(2)专业技能
①18项基础护理操作:热水袋的使用、冰袋的使用、灌肠术、膀胱冲洗术、鼻饲术、痰标本采集术、胃肠减压术、动静脉采血术、静脉输液、静脉输血、静脉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给药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男病人导尿术、女病人导尿术、体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
②专科护理操作、各种仪器的使用。
③急救技能(徒手心肺复苏、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
3.培训方法
(1)工作以临床护理为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职责与程序。
(2)参加护理部、科室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技术操作训练等各种形式的学习。
(3)自学即各病区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专科护理常规及专科应急预案等。
(4)参加护理部、科室的理论及技能考试,然后将各项成绩分别记入培训记录及个人培训档案本内。
(5)科室进行“三基”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操作进行考核,每月不少于1次。
(6)鼓励参加护理专业学历教育,如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等形式的大专、本科水平教育。
(三)N2级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2)熟悉对重危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及教学的能力。
(5)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
(6)有意识地提高科研、教学、管理能力,逐步达到N3级护士的任职水平。
2.培训内容
(1)“三基”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卫生厅主编出版的《临床护理基础知识问答》等。
(2)专科护理常规。
(3)急救技能及专科操作。
(4)重病人观察方法。
(5)护理管理知识。
(6)本专科新知识、新技术。
3.培训方法
(1)安排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协助护士长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培养管理能力。
(2)担任护生的带教工作及科研和总结经验或撰写论文。
(3)参加护理部、科室的理论及技能考试,然后将各项成绩分别记入培训记录及个人培训档案本内。
(4)科室进行“三基”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操作进行考核,每2个月不少于1次。
(6)鼓励参加护理专业学历教育,如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等形式的大专、本科水平教育。
(四)N3级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备丰富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
(2)有能力承担并指导本专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3)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4)能解决本科室疑难技术问题。
(5)熟悉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指导低年资护士开展健康教育。
(6)担任护生的带教工作及科研和总结经验或撰写论文。
(7)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
(8)不断提高科研、教学、管理能力,逐步达到N4级护士水平。
2.培训内容
(1)“三基”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卫生厅主编出版的《临床护理基础知识问答》等。
(2)专科新技术、新知识。
(3)重症监护技术。
(4)各系统危重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相关知识。
(5)护理管理知识。
(6)开展护理科研及新业务相关知识。
3.培训方法
(1)有计划地参加市、区举办的相关专业、管理培训班。
(2)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质量控制和管理,具有护理管理能力。
(3)参加护理部、科室的理论及技能考试,然后将各项成绩分别记入培训记录及个人培训档案本内。
(4)参加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护理科研知识,能制定本科室的护理科研计划,开展护理科研工作。
(5)担任护生的带教工作及科研和总结经验或撰写论文。
(6)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
健康教育教育计划 篇10
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是增强卫生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培养大家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档案局(馆)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窗口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制定规划,并且认真组织实施。
二、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今年我们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调整充实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健康教育宣传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县、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宣传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和工作台帐;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单位工作计划,加强各类人员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我局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xxx、xxx、xxx、xxx、xxx等同志组成,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xxx为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同时成立了档案局控制吸烟领导小组,由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成员xxx、xxx为禁烟劝导员。
三、结合重点防治卫生日,认真开展防病健康教育工作
以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4.7世界卫生日、12.1世界艾滋病防治日以及健康教育主题月为主线,认真组织全年的防病及应急性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肝炎、地方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
四、认真组织好各项日常性健康教育工作
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为载体,突出健康教育的地位,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及查档群众的健康行为及卫生意识。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局(馆)健康教育宣传栏及时张贴各种宣传画,每季度更换一次。组织大家学习《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及相关知识并且完成问卷调查。普及科学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群众两率。
一是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学习日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职工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职工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本单位的电子显示屏、标语、专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各种疾病的防治等知识,普及与健康相关的知识。
三是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鼓励、引导职工积极开展健身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篇1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具有针对性、自主性、活动性、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性等特点。本文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做些探讨。
一项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系统性、活动性、针对性、激励性等原则要求的活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确立活动目标
确立活动的目标就是确立活动所要达成的最后结果。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展性目标或调适性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时代特点以及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等,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理论主要有团体动力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学科中有关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购买这些方面的书籍或订阅相关的专业刊物进行学习,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制定明确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为了使活动目标便于实施和检验,在设计活动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做法是:
(1)以心理健康教育大纲为依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没有全国统一、具有权威性的教育教学大纲,各级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很快就将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见面。这份文件正式出台后,各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大纲中应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阶段分目标、各年级的分目标及相应内容,以便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队整体上把握某一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2)活动前进行专项的心理调查
为了使活动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在设计活动前可进行专项的学生心理测验或调查,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如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六年级某班开展的一次“如何给人保留面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事前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学生应激事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①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②通过讨论、评议,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
(3)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
在设计一项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可结合平时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家校联系中、个别心理咨询中.心理信箱来信中所反映出的,学生普遍关心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参考有关书刊中相应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确立具体的活动目标。
二、确定活动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必须以一系列活动内容为载体来实现。活动内容是指活动项目的集合,而活动项目表现为具体的活动单元。因此,活动项目确定得是否适当,活动单元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活动目标的实现。为了使活动项目和活动单元的选择与区分更加合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根据每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关键期,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也可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探索;还可借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进行活动单元的设计
单元设计是指,如何针对某一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制定实施的计划。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
1确定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体现活动的主题,具体地标志着活动的特定内容:在确定活动名称时应注意:
(1)中性表述 活动名称最好不要有太浓的政治色彩、过强的专业性或明显的结论性。
(2)紧扣主题 活动名称要与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密切联系,并且应明确地反映它们。
(3)新颖别致 一个新颖别致的活动名称本身,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作为活动的名称。
2确定活动对象
为了使活动便于实施和提高效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以全班学生为对象,有时也可以全年级学生或同质小组为活动对象。
3确定活动目标
单元活动目标是指一项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确定活动目标实际上就是选择要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心理素质,以及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如针对以“送你一缕阳光”为活动名称的这一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①初步体验人的复杂情感,懂得有些情感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②初步学会控制情绪的—些方法;③尝试一下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情感表达之一——学会称赞,从而使学生获得一次愉悦的体验
在确定活动目标时应努力做到:
(1)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能假、大、空,而要真、小、实: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健全的人格”、“完善的自我”作为一项单元活动的目标,而应把这些抽象的概念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活动目标。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肯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等。
(2)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到来,对公民创新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尽可能地在活动设计时予以考虑。
(3)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使中小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以及各种媒体的信息污染使个别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扭曲。这些问题都急需通过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解决。
(4)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
如,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选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人生坐标等,这些目标如果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设计就太难了,最后只能落空。
4设计活动过程,选择实施方法
一般来说,每一活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起始活动
这个环节一般要有一个“热身运动”,以便创设一种团体活动氛围,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激发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此外还可安排自我介绍、澄清活动目的等内容。
(2)主题活动
这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环节,主要是设计各种由学生(或教师)主持、参加,组织的自主式的小组活动,如小品表演、讨论交流、游戏活动、观看录像等。
(3)结束活动
这个环节一般可安排回顾总结、谈收获和感想、布置跟进性的课后活动、祝福和道别等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有:
①小组讨论法 如配对讨论法、脑力激荡法等。
②价值澄清法 如完成句子、项目选择、假设性问题讨论等。
③角色扮演法 如哑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陕、改变自我扮演、双重角色扮演、魔术商店店主与顾客的扮演等。
④游戏活动法 如竞赛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探索陆游戏、建设性游戏等。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小学中低年级。
⑤讲述故事法 如讲述战争故事、案件故事、创造发明故事、伟人成长故事、富有深刻寓意的东方故事等。
⑥行为改变法 如行为训练法、示范法、奖赏法、心理契约法等。
⑦认知改变法 主要是通过改变非理性的观念改变行为。
上述这些方法,教师可根据活动过程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活动的目标选择使用。
5计划安排活动时间
活动单元设计应对活动的时间做出估计和安排:
(1)对整个活动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估计
一般来说,每一活动以2节课左右为宜。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讨论不够深入,体验不多,练习太少,达不成共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容易走过场。时间太长,活动会偏离主题,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2)对活动过程每个具体环节所需的时间做出估计和合理安排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实施活动时出现赶进度、草草收场等情况的发生。
6准备活动的场所和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场所一般在教室进行,如果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多(1个班级以上),可选择较大的教室或会议室进行。如果是野外拓展训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场所。同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要准备好。如各种印刷品、道具、影视录音、电脑课件等。
7拟订实施的程序
拟订活动的程序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活动团体的组成。
②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
③活动实施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
⑤学生主持人的挑选和训练。
⑥活动过程的调整。
⑦活动过程的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有精心设计好,才能实施得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中小学只有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07-05
年健康教育计划07-14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12-08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计划06-16
大班幼儿健康教育计划05-18
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总结05-29
三年级健康教育计划08-09
健康教育计划书08-21
中班下健康教育计划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