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理念(通用8篇)
司法为民理念 篇1
试论现代司法理念之司法为民
郑小兵
内容提要:本文从回顾司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理念入手,阐明了司法为民的含义,并从理论的深层次探究了司法为民的内涵,从操作的层面论述了司法为民的要求,最后归纳了实践司法为民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全文约9780个字。
关键字:司法为民 理念
一、司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理念
司法为民理念是最高法院为呼应新一届党政领导提出执政为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国人民法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发点和落脚点。探究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层次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司法界的体现和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字即市民、公民的意思,它是一个社会的、法律的概念。而最能体现市民价值的东西就是权利,权利是“人”的核心,“以人为本”即以权利为核心。“以人为本”中的“本”字即中心的意思,主体的意思。①“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权利为中心,以人为主体,它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是世界的主体,赋予人自身以这个世界的主体、世界的中心的荣耀。②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我国历史上儒家学说中“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先生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三民主义都曾闪烁过“以人为本”思想 见徐国栋著《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载于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 见李永军著《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载于2002年第4辑《中国法学》,第67页; ① 1 的火花。直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执政以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民为本”的思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随着人们对这种理念的了解和接受,“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慢慢地被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制度化,使它成为依法治国的最高价值追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的政治局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一届领导层亮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之后进一步阐释为“情为民所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简称为“新三民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强调,“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以说,“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新一届领导层执政理念的一个高度概括。的确,在新一届领导层执政一年来,以其亲民、爱民的形象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赞扬,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和协调发展等执政理念,把“以人为本”的重心放在社会的底层,放在关心社会上大多数百姓的这一个层面上。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新发展观被视为中共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升华,是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④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 ③④③ 见万鄂湘著《人权入宪的重要意义》载于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两会专刊。
见《解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论以人为本》载于2003年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二、司法为民的含义
“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司法为民应是在司法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文明关怀,规范维权,平等护民,正义为民的法律精神。其根本目标是要求司法机关通过应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伸张并弘扬社会正义,进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司法为民的宗旨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司法活动中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努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司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法律本性的回归。⑤法律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法院公正司法,本身就是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得到满足。司法为民是法院提出公正与效率主题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法院的公正高效的审判维护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真正达到司法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在实践司法为民的过程中,社会对“民”的含义存在不同理解,进而对“司法为民”这一宗旨产生了误解。例如,司法实践中,有人往往认为法院被动受案就是冷漠的衙门作风,主动上门就是热情服务,甚至认为主动上企业的门,无条件减免企业的诉讼费用,这些就是司法为民的措施。有的办案人员跟企业人士频频接触,也被说成是热情服务,一旦企业遇纠纷并进入诉讼,另一方 ⑤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忠梅语,见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第4版; 当事人就会对办案人员产生一种不中立、不公正的印象,这就无法达到司法为民的目的。
作为一种司法理念,司法为民是指司法的原则、制度以及程序的设计,都应以符合公民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满足其愿望为归宿。司法为民理念中的“民”字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其含义既包括平等主体的原告被告,也包括刑诉被告人,是依法进入诉讼的所有当事人以及与之相关的公民,这里指的“民”不能简单理解为“人民”。同样,对“司法为民”一词也要作理性思考。我们不能把“司法为民”的理念完全等同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政治术语。
三、司法为民理念在理论层面的深刻内涵
2003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响亮地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执政为民的内容之一,其宗旨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在司法领域内的延伸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于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就是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发展,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新实践。树立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新理念,是人民法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
1、司法为民思想突出“人本位”的主体价值理念
纵观学者们对法律本位的研究,不外乎义务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这三种。义务本位是最早形成的,中国数千年的文化 都是以义务本位为特征的,人性长期受到礼教的压抑,个人观念、权利观念极为薄弱;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私权观念的增强,在资本主义初期,权利本位又成了法律社会的主流。权利本位,即法律以充分创设权利和保障权利为己任,法律设计、法律施行和法律教育均以权利为线索和中心,唯有权利才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义务是因为权利而存在的,义务不过是实现权利的手段和途径,权利是一切法律活动的中心和灵魂。再后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一种社会本位理论,它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体现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的一种调和。而无论是义务本位、权利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理念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主体,那就是“人”,可以说人就是法律的本位,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要人来实现的,人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才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一切法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人”来进行,“人本位”理念是较高层次的法律本位理念。它侧重的是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的人性化,它是一切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律以权利为其本位,它的一切制度都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充分地享受权利,使人们能更安宁、美满地生活。“人本位”的主体价值理念体现在诉讼中,就是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这可从两个层面把握,第一个层面,公民和当事人不是司法之客体或手段而是主体,不能将公民和当事人臵于被处臵、被压迫甚至被凌辱、任由宰割的地位。第二个层面,公民和当事人是第一位的主体、中心主体或者说最主要的主体。⑥也就是说,仅仅使公民和当事人在司法中不成为客体是不够的,⑥ 见左为民、朱桐辉著《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 更要使其成为司法主体中的主体、第一位的主体。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使当事人应成为诉讼活动的实质参与者和主要支配者,整个程序都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和尊严,保障其行为自由。
2、司法为民在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价值取向
在目前中国的司法改革实践中,司法改革为谁而改?如何来改?这关系到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即在国家与个人这两者之间,谁为第一性的问题,是为了使国家更好地维护阶级统治,维护整个国家的权威,还是为了还政于民,给百姓创造一个宽松、人性化的司法环境?司法为民,关键在司法,本质在为民,为民才是司法的根本目的所在。民也就是人,社会的主体是人,司法就是为了使法律得到更好的落实,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生活在一个较好的法治环境之下,因此,司法改革的各项制度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人”字来设计和安排,人才是司法的核心。司法改革就是要建立一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人性化的司法体制。在司法为民价值理念下的司法改革,也就是赋予和保障公民主体性地位,在司法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维护其尊严,让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避免沦为客体的司法价值观。⑦在司法改革中如何来体现司法为民呢?对此,日本学者小岛武司是这样描述的:“法院所面临的任务是适用法律,而此举的终极目的则在于针对其顾客——诉讼当事人的需求而提供其所需的服务。法院若忽视其向当事人提供合乎需求的服务而自我地从形式上去限定案件处理,则不免有本末倒臵之嫌。”
⑦见左为民、朱桐辉著《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 司法改革中司法为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民决定司法制度的构建,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依民主政治的要求,主权在民,司法权的运作亦应由公民决定和行使。因此,司法制度的建构、司法程序的内容,当由公民以表决等直接或间接方式最终决定。第二,司法体制设臵以及相关制度的建构应便利公民。司法机关和法官的行为应当具有经济性。司法制度之设计和改革应当便利公民、不辜负民众的期待,便利公民接近司法,即赋与和保障公民的诉讼权,使其首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司法轨道。便利公民参与司法,使公民在司法程序中能低投入、高效率地行使权利。第三,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性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司法制度的理性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角色,即公共服务理论。这种理论将审判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将公民和当事人视为消费主体,法院和法官为服务者。这种理论实际上蕴含了“公民为司法的根本”这样一种深层理念,这一理念并不单纯是人们对司法指导价值观的逻辑整理,而是人们对理想司法的态度和意向之明确表达和弘扬,是将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公理向司法制度的引入和巩固。
3、如何理解司法的服务性
司法服务的中心词是“服务”。根据《辞海》的解释,“服务”就是为…工作。“为人民服务”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曾经根深蒂固于全中国百姓的心底,一度更成为考量我国家机关和全体公务员工作态度和行为作风的基本标准。就审判机关而言,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审判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坐地问案”、息讼定争到我国审判机关协同各界展开“三五普法”等等,“服务”的思想、意识一 7 直持久地作用于我国的司法机关和人员。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尚书》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文化要求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官员都要一心想着人民,处处为民作主”。⑨
理解司法的服务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单纯的专政工具向亲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型司法机构转变。二是从“官本位”的司法机构向“民本位”的司法机构转变。建立服务型法院,使人民法院更好地担负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国家权力本位”向“社会权力本位”转变,使专政型、管制型法院向调节型、服务型法院转变。树立服务意识,摒弃衙门作风和“官本位”的思想,全力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为人民群众营造宽松平和的诉讼环境。虽然司法公正要求法官保持与外在权力和关系的距离,但决不意味着司法远离社会的需要,法官仅成为不晓人情事理的裁判机器。相反,司法更应当贴近社会的需要,亲近民众。司法不是高高在上的高层建筑,司法应当关注民声,审判应当贴近发展。强调司法的公共服务性质,在诉讼中应当做到,司法机关和法官应当贯彻为公民和当事人服务的宗旨,将工作重心放在为公民和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上,以服务质量高低作为评价其行为的标准。为此,司法机关和法官不仅应支持和促进当事人的意志与行为,最终使公民和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救济,而且还要使公民和当事人受到体面和尊严的对待。故法官的角色和行为型态要有亲和性,这样才会使当事人感受到在一个公正、透明的“法的空间”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提高 见四川成都高新区法院院长王平著《论司法服务的现代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中国司法制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郝铁川,载《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山东法学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⑧⑨
⑧ 8 裁判的正当性和信任度,避免司法游离民众意愿。“司法为民,关键在司法,本质在为民”这句话对司法为民的宗旨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司法为民是司法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表述,它最简练又最明确地概括了我国司法权的基本属性,体现了司法权运行的价值取向,就是为民造福。司法为民的理念要求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法院工作为人民服务。
转变司法观念,树立“法官是人民公仆”、“法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起群众观念,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从制度设臵到审判作风、工作作风,乃至法官的具体言行,都能体现出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服务于民的宗旨和要求。树立亲民观念,增强公众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亲近和依赖,最大限度地实现严肃执法与热情服务。正确把握司法与为民的内在本质,处理好认真贯彻执行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与依法满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要求的关系。亲民、便民只是其基本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实现涉讼公民的基本权益。
四、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大力推行审判公开,确保司法公正
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保证。公开审判是现代各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将一切案件的审判过程结果公之于众,将审判臵于社会和民众的参与包括舆论的监督之下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共同特征。推行审判公开要改革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必须严格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当庭宣判率,逐步实现大多案件能当庭宣判;提高审判案件的透明度,应允许旁听人员作记录,根据案件的性 质允许记者对社会关注的案件采访、录像、拍照等。其次强调判决书的说理性,说明哪些证据能采用,哪些证据不能采用,为什么要适用该法律,并详细解释法律依据,使一般的老百姓也能读懂判决书。
(二)关注弱势群体,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能够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是人民法院必须履行的职责。人民法院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民事案件,经审查认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可以先行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决定,待案件审结后再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对援助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费的减免。在审理涉及婚姻家庭、赡养、继承、抚养、收养等民事案件时,对家庭暴力的受侵害方的合法权益,要依法充分予以保护和照顾。还要加强对涉农案件的审理,打击和制裁坑农、害农行为,坚决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完整统一。要依法及时审理涉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政案件,减轻农民负担。及时审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坑农害农案件,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件的审判。
(三)要注重调解,调判结合
人民司法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典型特征,司法便民、司法护民和司法为民就是群众路线在司法活动中的生动体现,指导人民调解和注重诉讼调解是在司法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有效手段。诉讼虽然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救济手段,但并不是惟一和最好的方法,应该把人民调解这一由人民群众创造 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化解矛盾的机制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运行,让这些群众性的解决矛盾的机制在人员配臵、运行程序、法律依据等各方面都符合法治的理念和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诉讼替代作用,既缓解法庭的社会压力,更有利于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实现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在处理民间纠纷中的良性互动,实现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两种调解方法的有效衔接。
(四)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司法须公正,司法更为民,司法为民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司法公正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和诠释,两者内涵丰富关系复杂。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始终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反映了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一心为民”揭示了人民司法工作的本质和核心,阐明了人民法院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回答了为谁司法、为谁服务,如何司法、如何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要求在人民法院工作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体现了司法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司法的人民性是我国司法的基本特征。“为民”,不是单纯为哪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正”与“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司法成为全面的司法、协调的司法、“两个效果”相统一的司法,是在司法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实现公正司法,是构建和谐法院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 会发展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审判司法又是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公正司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这也是构建和谐法院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以公平公正作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公正高效的司法裁判,社会公众不可能有法律信仰,人民法院不可能有司法权威,广大法官也就不可能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坚持一心为民,是构建和谐法院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执政为民要求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它回答了为谁司法、为谁服务,如何司法、如何服务的根本性问题。司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但和谐不是不要正义,不是不顾原则。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必须是公平的和谐,正义的和谐,不论是判决也好,调解也好,都不能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不遵守法律,不讲原则,没有标准,和谐也不会长久,甚至司法的软弱会助纣为虐,导致更多纠纷的发生。
(五)要从实体上更要从诉讼程序上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是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诉讼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诉讼权利是法律赋予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基本权利和行为手段。在诉讼活动中,法官的审判权力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构成诉讼活动的整体,推动着诉讼的运行,决定着诉讼的结果。司法实践证明,法官在诉讼活动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可以收到三方面的诉讼效果:一是当事人可以获得权利受到保障的心理满足,进而转化为积极参加诉讼活动的动力,主动提供证据和发表意见,有利于法官准确地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二是诉讼双方当事人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相互对立地举证、质证和进行辩 论,有利于法官居中问案,兼听则明,公正裁判;三是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并与审判权力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既有利于审判权力的有效运行,又能够防止审判权力的滥用,保证诉讼活动正规公开的推进和合乎逻辑的作出裁判,使当事人不论胜诉或败诉都心中明了,能够促进息诉服判和裁判结果的及时执行。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既要积极努力推进,又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严格依法进行。要注意四个环节:一是坚持合法性原则。诉讼权利的内容和范围是法律规定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任意扩大范围,不能迁就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注意不能把属于司法文明和司法礼仪的事项列入保障诉讼权利的范围。同时,还要防止司法过分主动,防止超越法院职权和本级法院的管辖范围。二是注意坚持全面性原则。要在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诉讼活动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能忽视任何一类诉讼,特别要防止在诉讼权利保障方面偏重民事诉讼,轻视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问题。还要注意平等地保障各类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不能厚此薄彼。三是坚持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一致性。把握好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价值取向,使之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作出公正高效的裁判结果,有利于裁判结果的有效执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四是法官既要积极履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职责,又要主动地接受当事人对法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
(六)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是司法为民的现实要求
在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人民法庭在现实基层司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强人民法庭各项基础工作,是一个亟需研究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派往集镇和乡村 的基础司法单位,是为了基层和农村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便利和服务的产物。其主要职责是审理农村民商事案件,配合开展法院执行工作,实施对民间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便于人民群众诉讼,是我国建立人民法庭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创造和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优化整合审判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民法庭设臵的合理性和人民法庭工作的规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司法改革的力度、人民法庭的发展速度和广大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将减少人民群众讼累与保障当事人诉权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既便于当事人诉讼又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地审判案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依托审判职能,就地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实现司法审判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良性互动,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也就成为摆在法庭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五、实践司法为民所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实践司法为民,要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对法院的需要,要树立“司法为民”、“审判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具体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审判独立与司法服务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的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审判独立,强调法官中立衡平的地位为核心。提出建设服务型法院,可能会使大家产生一种“改革回潮”的担心。实际上,服务型法院与审判独立是并行不悖的。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强调的是法院、法官“只向法律负责,忠于法律,只接受监督而不接受命令”,在个案审理中不受任何部门、团体、个人的干涉。而服 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则是指法院不仅仅是“人民的法院”,而是“为人民的法院”。也就是说,法院不仅仅是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法院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展现法院的人民性,提高法院公信力,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建立服务型法院并不是要把法院变成别的机构,而是在完全保留和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的属性。
(二)处理好依法审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的各项职能作用,为实现社会公正、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放到审判工作的突出地位。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运用司法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过程,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法院、将司法作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是为地方保护服务,要克服狭隘服务观念,从促进建立安全宽松、和谐稳定、平等诚信的良好投资、生活环境入手,从宏观上提供司法服务。
(三)处理好为当事人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关系
衡量服务型法院的价值标准是“人民满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三统一”,归根结底是统一在“人民满意”基础上的,人民法院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全部 审判工作中,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人民法院的工作。在此,我们有必要区分人民满意与当事人满意。法院直接服务的对象是当事人,为人民服务当然要体现在审判中,体现在当事人身上,而且是双方当事人身上,不管是胜诉的和败诉的当事人。离开了为当事人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空的。为当事人服务就是要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公正的司法救济途径。但是,法院提供服务所要满足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包含着为当事人服务,但不能简单归结为为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服务。
司法为民理念 篇2
关键词:司法为民,司法改革,实践
一、司法为民的提出
司法为民是中国现代司法理念中最具有时代特点的理念, 简而言之就是让司法服务于社会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在司法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 宣扬法律权威, 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公正审判, 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诸多社会矛盾纷至沓来, 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日益增多, 这些现象反映的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增强, 维权意识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司法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 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新需求, 对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性提出了新期待, 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司法需求。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2003年8月24日, 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提出要确立司法为民思想。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指定10项制度, 实施23项便民利民措施, 以落实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根本宗旨。2005年, 又确立了“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司法为民”的提出, 不仅是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 同时也是司法制度自身发展日益完善的深刻体现。“司法为民”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司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新和发展。
二、司法为民的思想内涵
司法为民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人民司法的本质和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人民的利益。任何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因此, 社会主义司法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实现人民的利益。 (2) 公正与效率。司法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最高目标, 效率必须是高效的, 与公正相辅相成, 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公正与效率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 揭示了人民司法活动的职责所在和内在规律, 也是司法为民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 (3) 亲民、便民、利民、护民。亲民是人民法官要从思想感情上亲近当事人, 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深入体察民情, 了解百姓疾苦;便民是司法工作要便于人民参与;护民是人民法院要公正高效地裁决案件,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利民是司法工作在保证公正的同时, 保障当事人的利益。司法的实践工作要体现这些价值, 才能实现重点在“司法”, 核心在“为民”。
三、司法为民的实践内容
为使司法为民思想和措施在司法工作中能得到切实的落实, 必须做好三个方面:
首先, 加强司法为民的思想建设。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将司法为民思想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为民、便民、利民作为人民司法的价值核心, 不断加强人民司法的思想建设。
其次, 建立司法为民的制度保障。主要有:一是对民事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 减少诉讼条件的限制, 降低诉讼成本, 扩大诉讼范围, 使人民群众更容易参与司法;设置简易诉讼程序, 推进人民法庭的便民建设, 使人民群众更方便的运用司法。二是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制度。在诉讼过程中保障经济困难的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 能够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是人民法院必须履行的职责, 也是实现公正平等的必要制度保障。三是加强各项司法服务设施建设, 方便残疾人等参加诉讼, 这些设施是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 能起到便民、利民的作用, 也体现了司法文明。
最后, 明确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快捷方便的审理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正的裁决。从接访、立案到诉讼指导、保全、查询、执行都有相对应的办理窗口, 为当事人提供快捷、方便的司法服务。二是审判公正公开, 接受群众监督。公正是司法为民的核心和灵魂, 确保公正裁判, 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 重视内部和外部监督, 审判公开使公众可以了解和熟悉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和原则, 对当事人也是有益的法律学习, 另外还要规范对申诉信访工作的管理和运行, 使公众可以参与和监督法院工作。三是加强法官职业素质的培养, 提高工作能力。法官应当严格依法办案, 自觉抵制各种干扰案件公正审理的社会关系和方式,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审判行为, 定期对法官进行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培训, 提高法官职业技能。
四、多方面推进司法改革
当前, 我国的司法改革正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 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司法现代化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伟大目标和必由之路, 但现代化在吸收外来先进诉讼模式的同时, 必须符合中国现有国情, 符合当前司法活动运行规律的基本要求, 进行中国特色的改造, 否则必然会脱离实践, 产生负面影响。司法为民是贯穿法院工作的一条根本主线, 也是审判工作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 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 围绕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司法权威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好文章。
1. 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 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终极目标。因此,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是要在审判工作中努力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 通过为人民群众调解和裁判纠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 司法效率
司法为民注重提高司法效率, 要求人民法院在考虑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下, 要不断完善审判程序, 注重审判方式的合理运用, 对速裁案件加大投入, 确定合理的受案范围, 减轻当事人诉累, 推动巡查办案模式;及时化解社会的矛盾纠纷, 坚持“调解优先, 调判结合”的基本原则, 加大调解力度, 消除原被告对立情绪, 减少对抗, 促进双方在宣判前达成调解协议, 促使败诉方履行义务, 节约诉讼成本, 达到双赢。调解不成时, 也要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的基础上及时判决, 严格落实审限制度, 最终做到又好又快的审判裁决。
3. 司法民主
要实现司法民主, 首先要保证当事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都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其次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加强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实现。再次要建立与群众利于交流的沟通渠道, 倾听群众的呼声, 对群众意见要做出合法合理的回应, 对待不足要勇于积极纠正, 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最后要司法工作公开, 认真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媒体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和批评, 这也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4. 司法权威
在司法改革中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即人民群众对法治权威的信仰。在司法为民中, 培养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仰, 一是要使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 积极参与和理解司法工作, 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是法院要依法公正地裁判每一个案件, 以此赢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只有这样人民法院的公信度才会提高, 司法权威才会建立。
5. 司法便民
司法机关要大力推进司法便民措施, 着力加强立案信访场所建设, 保障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参与诉求、解决纠纷的作用, 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实现, 方便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利, 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对一些弱势群体,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帮助, 便于他们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司法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实践的同时, 要牢牢以司法为民为宗旨, 将行动落实到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
参考文献
[1]熊先觉.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2]张柏峰.中国的司法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3]李步云.论法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治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司法为民保平安 篇3
记者:中共山东省委作出建设“平安山东”的决策后,全省各级各部门都积极参与到“平安山东”建设中来,您怎样看待人民法院在建设“平安山东”中担负的职责?
尹忠显: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制裁犯罪、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做好这些工作,既是建设“平安山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平安山东”建设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全省法院必须牢记自身担负的重要职责,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建设“平安山东”的工作实践。
记者: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为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部署,着重做了哪些工作?
尹忠显: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平安山东”作出部署后,全省法院迅速行动起来,立足审判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参与,努力为“平安山东”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省法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参与“平安山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具体部署,并将严惩刑事犯罪活动、审判处理和执行好各类民商事和行政诉讼案件、进一步深化法院改革、畅通以诉讼解决纠纷的渠道、加大法制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作为人民法院参与“平安山东”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为全省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省法院还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各地法院也都制定出台具体的方案、措施,积极参与平安市、平安县、平安乡建设活动,使全省法院参与和推进“平安山东”建设有了思想和组织上的保障。
记者:省高院对全省法院负有监督指导职能。对于全省法院参与“平安山东”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你们是如何把握的?
尹忠显:我们确定了人民法院参与“平安山东”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公正与效率”主题和“司法为民”宗旨,立足于法院工作实际,全面做好各项审判、执行和信访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群体性事件、缓解社会冲突,切实承担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司法职责,保障和促进“平安山东”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在“平安山东”建设中,人民法院必须按照司法工作规律办事,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一是坚持全面发挥职能的原则。强化惩罚、保护、调解等职能并重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和其他领域的综合治理。二是坚持依法履行职责的原则。坚持立足审判和执行工作,着力抓好审判执行这一主业,通过严格公正的司法活动,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三是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坚决摒弃狭隘的地方和部门利益,统一执法标准,维护司法的统一和权威。四是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司法功能的最大价值。
记者: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建设“平安山东”的当然之意。人民法院在这方面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尹忠显: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平安山东”的首要任务,也是人民法院参与“平安山东”建设的基本手段和首要职责。人民法院在“平安山东”建设中将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创造一个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突出“严打”斗争的重点。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各种恐怖犯罪、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以及爆炸、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等犯罪案件,要重点加强审判,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二是提高“严打”案件的审判效率。对属于“严打”范围的重点案件,凡基本犯罪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的,要快审、快判、快执行,确保对严重刑事犯罪打得准、打得狠、打出成效。三是严格执行刑事法律政策。在“严打”斗争中,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罚原则,依法正确地定罪量刑,确保罚当其罪;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恩威并用,既依法严惩犯罪,又依法保障人权,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罪犯,依法给予从宽处理。四是积极参与“严打”集中整治行动。与有关部门搞好配合,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本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走势,采取集中打击、专项斗争、专项治理、重点整治等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打击突出犯罪活动,增强打击效果。
记者:依法审理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人民法院将如何通过这些案件的审判,体现“司法为民”宗旨,服务“平安山东”建设?
尹忠显:及时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建设“平安山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能否处理好这些案件,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平安山东”建设。各级法院将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的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努力畅通通过司法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切实加强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案件的审理,既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审理好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及劳动报酬等案件,防止引发不稳定因素和影响稳定的事件。审理好各类涉农案件,依法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加强法院信访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申诉信访中反映的问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记者:通过审判工作开展法制宣传,参与综合治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通过正当渠道解决矛盾纠纷,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全省法院将采取哪些措施?
尹忠显:全省法院将继续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依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庭审直播、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报道、组织集中宣判和执行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社会关注、人民关心的各类典型案件的庭审、宣判、执行全过程的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增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正当渠道反映矛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做好司法建议工作。对审判、执行和信访案件中发现的违法犯罪或矛盾纠纷发生的形式、手段、特点及原因等,进行定量、定性、定向分析,从中总结归纳出规律和对策,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工作决策或制定政策方面的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具体工作的建议,帮助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预防违法犯罪、矛盾纠纷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三是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和帮教工作。坚持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少年法庭”审判方式,积极稳妥地开展对青少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工作;对被判处缓管免以及两劳释放人员和少年犯进行跟踪帮教,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防止重新犯罪。
R eporter (R): What has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Supreme People’s Court (SPSPC) has done to carry out the arrangement concerning”Secure Shandong” promulgated by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Yin Zhongxian (Yin): After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proclaimed the arrangement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all the courts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been mobiliz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vement by various mean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ffective legal guarantees and serv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e Shandong.”
The Supreme Court has employed both television and telephone meetings to dispose of working affairs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Secure Shandong.” For this purpose, all criminals will be seriously punished; and all civil and commercial cases, including lawsuits concerning governmental personnel, will be fairly tried. Reforms will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courts to make the channels for lawsuits more smooth. Moreover, the supreme court has issued a series of official documents enfor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Secure Shandong” made by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In addition, courts at every level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have formulated various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the construction movement of“Secure Shandong.”
R: The Supreme Court has the power to exert supervision and instruction over all of the court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So,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goals, tasks,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concerning the cour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Yin: In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all of the people’s courts must handle their cases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must adhere to correct principles from beginning to end. First of all,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can b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courts into full play. By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s of punishment, protection, and adjustment, the courts shall vigorously participate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social order and security as well as other areas.
Secondl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courts shall enforce its duties by laws. The courts shall concentrate on trial work to enforce the laws of the land. Through strict, impartial, and just legal procedures, the courts shall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national policy that the country shall be governed by laws.
Thirdl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justice shall be protected. The courts shall rise above their narrow local and departmental interests and enforce the laws according to unified standards with a view towards promoting the uniformity and authority of laws.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the legal effects and the social effects shall be unified, and with the prerequisite that all cases shall be handled according to laws, the maximum value inherent in the new directions of China’s legal system can be realized in practice.
R: It is an important duty for the people’s court to handle both civil cases and administrative lawsuits according to the law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various conflicts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So, through handling such cases, how will the people’s court serve the people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Yin: In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it is a fundamental duty for the people’s courts to timely eliminate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people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Most civil cases the courts handle are conflicts among ordinary people. Whether these cases can be well handled will exert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verall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Secure Shandong.” Therefore, people’s courts at all levels will do their utmost to handle these cases well.
法院司法为民标语 篇4
一心为民 乐在其中
爱岗敬业 公正廉政 诚实守信 执法为民
www.wenhuaqiang.net/goods-10262.html 【更多法院标语】 常怀爱民之心 常修为民之德 为人民服务 解百姓之忧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崇法秉正 厚德为民 热情接待群众 真诚服务人民 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
为民服务永不忘 公正文明记心上 树正气一心为民 讲纪律令行禁止 思民 爱民 为民 利民 安民 富民
廉政勤政 执政为民 坚持“三个至上” 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 执政为民贵在民富民安 从人民盼望的事情做起 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权为民所用生威 情为民所系生望 利为民所谋生德
“四措施”落实司法为民 篇5
彝良法院:“四措施”落实司法为民
2013年彝良法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多措并举,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打官司难、执行难问题,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各项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切实做好立案工作。高度重视“立案窗口”建设,全面推行立案审查、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二是切实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以“院长接访”为轴心,创建“信访文明窗口”,力求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答、有诉必理、有求必果”。积极办理县委、人大、政府、政法委等部门或领导交办、督办的涉诉信访案件并及时回复,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认真做实执行救助和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2013年共救助19人,金额为5.5万元。四是认真做好彝良“9.0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抽调10名干警驻村参加恢复重建工作,“党建帮扶”援建2户。截止2013年6月底,县法院包保的虎丘、岭东两村民房修复加固、民房恢复重建工程已全部完成。(袁述盈)
论人大监督与司法为民 篇6
司法为民的提出是法律本性的回归。法律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法院公正执法,本身就意味着会给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一种利益。这种利益就是由司法公正所带来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司法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使每一个当事人,走进法院的时候,有一种非常信任、非常安全的感觉,让每个当事人感觉到我们的法院是真正为人民的。所以,提出司法为民,是司法理念的进步,是司法文明更深层次的体现。
“公正与效率”与司法为民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个世纪主题。司法机关掌管国家的司法大权,公正是它的生命。效率对于公正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我们通常会说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正可言,或者说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公正与效率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就是司法为民,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公正的审判,通过有效率的审判来维护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能否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关键在于国家法制是否完备、统一,司法裁判是否公正、高效,人民的利益在司法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要做到公正、高效,以实 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不断推出和落实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并切实将其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才能真正落实和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本质要求。
在现代社会,司法不仅是人类解决各种冲突和纷争的权威手段,而且也是体现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从这一意义上说,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只有通过司法的公正才能得以具体实现。因此,司法公正既是司法机关应当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关键。实现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人民法院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主题不动摇。司法公正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主题,人民法院就得把司法为民作为全部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这是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是检验是否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社会的要求,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必须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想法,了解群众的呼声,走到群众中去,只有代表了群众的利益,才能换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司法为民落实到实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为民。
法治的历史告诉我们,法律只有经过具体操作,才能使其宗旨得以逐步实现:法治的现实也告诉我们,法律只有准确按照其宗旨去具体操作,才能使其宗旨得以准确实现。
现阶段的人民法院工作有着显著的时代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把握其运行规律,对于人大对法院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大有裨益的。法院行使其基本职能有其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其难于自我解决的矛盾。一是法院必须严格按照内容繁多的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活动,并且基本上得公开进行这些司法活动。但是,法律没有完全做到,而且也难于完全做到使司法程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具体过程,每一个过程的具体环节都使每一个人都感到那么尽善尽美;有时一方觉得方便有利的程序而另一方会认为不公平。况且这些司法程序也都是从事司法工作的具体的人在操作,事实上也难于作到尽如人意。
二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实体内容去衡量事实,作出裁判,且必须向社会公开表态(公开宣判)。当然,这也还需要加以认真说明。法律本身有其时代性,一定时期所制定的法律从来都带有当时的思想、观念和政策的印记。同时,法律制定得再具体、再细致,相对争议事实来说,仍显原则,法律不可能针对具体的争议事实作具体的规定。因此,法官在将适用于一般事实的原则应用于特殊的事件时,由于法官个体的认识能力、法律素养、品格修养有别,裁判的观点会出现差异。另外,现实当中实际存在着的故意或过失违法审判,司法公正的防线也许会在这里受到突破。
三是在纠纷发生以后,并且是在当事人已经实际向法院寻求支持或救济时方才介入。“不告不理”,这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法院工作模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事人(公诉机关)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不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当事人(公诉机关)请求法院处理什么事情时,法院就只对所要求处理的那一件或一部分事表态。法院职能的发挥,都是在起诉(公诉)所提出的要求的范围内。
四是在法律体制上本身就赋予了法院公平正义化身的地位。一般来说,在我国,纠纷或争议发生之后,往往都经过了一番协调、调解或者讨价还价,非到万不得已不打官司;就是刑事公诉案件,也是经过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若干道程序的筛选后才到法院的。事情的处理和评判,已经是到了最后的阶段才到法院,一旦法院作出判决,除法院系统以外的任何机关都无权以自己的名义将它改变,最终的裁决权在法院。这就是被称之为“司法最终的原则”。正因为有了“司法最终”的原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法院说了算”的印象,使得以法律为准绳仿佛变成了“以法院为准绳”了。
现行体制对于法院的监督来说,从所涉及的方面和所进行的方式来说,已经是比较丰富了。有系统的监督,即上下法院依照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制度中具体运作的监督;有公众的监督,即参加诉讼的各方当事人和诉讼当事人之外的有关或者无关的其他群众的监督;有执业的监督,即参与诉讼的律师基于法律赋予和其委托人授予的具有执业意义的监督;有舆论的监督,即各个新闻媒体具有反映群众呼声,评价是非曲直、沟通法与情的联系、增加司法透明度的对法律自负其责的监督;有法律的监督,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对法院具体案件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监督;有自身监督,即法院内部纪检监督部门对各项具体审判业务工作的监督;有民主监督,即政协对法院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情况的监督;有法治监督,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系统的监督,法律的监督以及执业的监督,可以直接通过各个诉讼法所规定的一审程序,上诉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来实现;自身监督可以通过与社会所建立起来的渠道和各种内部制度的监督程序来实现;舆论监督、公众监督以及民主监督往往通过对系统监督的影响,对法律监督的影响以及对法院自身监督的影响,并通过这些监督的运作来实现。由于人大的法治监督其本质上是权力机关的监督,故其有着与其他监督不同的特点:其行使监督权的宏观性,即每年通过代表大会对法院院长提出的工作报告的审议,对议案和建议案回复的审议、人大常委会对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的审议等,其行使监督的民主性,即经过检查工作、视察与信访工作以及审查规范性文件等,发现问题,提起调查程序,对调查结论讨论决定并责令办理等;其监督的不直接具体处理案件的原则,即重大有影响的 案件不直接处理,而是提出意见交法院按法定程序办理或者提起质询程序等。与此同时,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选举和罢免重要领导干部、任免重要审判干部,对选任干部述职评议的方式,对法官尽职的情况和履行职责的成效的社会形象进行考核评价,从而监督法院的工作。
以上常见的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活动,对法院工作的促进,对法院司法权的制约,对法院审判干部的锤炼,都发生着重要影响,以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近年来,人大工作有了不少新的举措,与人民群众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联系,对所任免的领导干部有了更为科学的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模式;而法院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的推进,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近年来,法院收受的案件大幅度增加,复杂程度普遍上升,反腐败任务日益繁重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需要权力机关的支持和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监督所不能替代的。坚信当前通过与人大积极主动的联系并积极开展活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法院实现有效的监督已经具有了可靠的连接点。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体现,是落实司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保证,是人民法院主动争取人大代表理解与支持的有效形式,是事关人民法院全局的重要工作。在现行体制下,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丝毫不能削弱,必须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
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与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自觉性。一要切实增强法律观念。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都是依法进行的。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他们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是履行法律职责的具体表现。自觉地执行和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是人民法院必须履行的法律职责。监督与接受监督都要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二要不断强化服务观念。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离人民群众最近,最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强化服务观念,通过联络代表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民的血肉关系,这是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司法为民举措的重要体现。三是要树立整体观念,做到全国法院上下“一盘棋”。认真负责地办理好全国人大代表的来信,是各级有关法院不可推卸的任务,关系到全国人大代表对这些法院工作乃至全国法院整体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人民法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把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切实增强做好代表联络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形象意识,在工作中要做到热情、诚恳、耐心、细致、文明、周到。要积极探索开展联络工作的新方法,解决联络工作的新问题,总结联络工作的新经验,使联络工作不断有所创新和突破。
司法为民理念 篇7
一、有利于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经济领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人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 社会发展由此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 为解决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各种复杂社会矛盾, 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我国政府必须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在当前我国社会加速转型这一时代背景下, 在执政为民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及时化解当前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相反,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来有效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 势必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从而不能及时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 也势必导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因此, 执政为民理念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利于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
二、有利于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成事之基, 制胜之道, 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演说, 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并写入党章。从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在党的八大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1]20世纪末, 世界风云多变,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严峻局势,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胡锦涛同志坚持“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工作原则, 带动了中国政坛勤政为民的新气象。目前, 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相关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各级党员干部永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本色。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久经考验而不衰, 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执政为民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要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下, 建设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使我们的政府更加亲民、爱民, 更好地肩负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一直是近年来政府改革的主要议题。当前, 我国政府在精简机构和提高效率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 尤其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准则, 我国政府改革进入了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崭新的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各级政府在行政理念、政府职能、政府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和阻力, 如在行政理念方面, 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在政府职能方面, 还存在着“越位”现象;在政府体制方面, 层级过多、上下级重复管理等问题尚未得以解决。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 中国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世贸组织所要求的公平贸易、市场开放和政府透明化的原则, 改革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 完善统一、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制度,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以此来掌握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促进中国经济在入世后保持健康可持续性的腾飞。只有确保我国经济总量在参与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得以稳定提高, 我们才能为国家富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才有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讲, 在执政为民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人民在国家事务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以往社会制度的重要体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何更好地实现13亿中华儿女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毋庸置疑,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我国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民逐渐成为国家的主人。但是, 毕竟当前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政府决策也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我国政府仍然存在着不能及时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和不能及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决策时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以确保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从而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服务型政府建设将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决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确保了政府决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充分体现了人民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更好地实现了人民群众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权利, 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五、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我党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在制订实现小康社会的量化标准时指出:“从八十年代起, 到本世纪末, 用二十年的时间初见成效,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小康社会,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800~1000美元, 说准确点是800美元或稍多一点。”[2]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总体进入小康社会, 但是,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社会。为此,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增长, 还要注重防止两极分化, 更要确保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在执政为民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民生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在执政为民理念下加大力度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 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一直是动员、鼓舞我国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人士的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政治口号和奋斗目标。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团结, 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的共同参与和团结一致的顽强拼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实现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 从而使人民群众更加信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也必将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中国力量,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的中国梦。因此, 在执政为民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17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37页。
司法为民理念 篇8
“治庸治懒治散”
乔健当选西宁市中院院长后,旋即深入各基层法院调研,结合中央和最高法院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认真摸排和梳理全市法院干部队伍现状。
2013年1月5日,西宁市中院率先在全省组织召开了全市法院“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教育活动视频会议,乔健以《反对“慵懒散”,倡导“学思行”,实现“能勤正”》为题作讲话,要求全市法院着力推进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正气工作。这意味着以“强化作风纪律、整顿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主题,以问案、问事、问效、问责为手段,着力解决责任不到位、工作不主动、协调不顺畅、办案不公正以及干警“不在岗、不在行、不在状态”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西宁市中院对这一专项教育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归纳整理“慵懒散”问题21个,制定了《“治庸治懒治散”问责暂行办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制定12项措施,建立和完善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活动内容上,西宁市中院一是以“治庸提能”为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制定了全市两级法院《2013年共性目标考核办法》,出台了《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若干规定》《法官审判(执行)绩效量化考评补充规定》等多项制度,全面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落实检查考评机制;二是以“治懒增效”为重点,树立人民法院“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形象,修订了《加强干警考勤管理规定》,形成雷厉风行、说办就办,不误时、不误事的良好干事氛围;三是以“治散正气”为重点,强化纪律意识,制定了《作风纪律院长巡查制度》,成立督查组,不定时对立案窗口、庭审情况、干警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全市两级法院把学习教育作为扎实推进活动的基础工作来抓,从“四查四看”入手,深刻自我剖析,即查工作职责看履行能力,查工作质量看高标准坚持,查工作心态看服务态度,查工作纪律看规章制度遵守,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增强活动实效。
西宁中院整治“庸懒散”专项活动行动早、出实招,见实效,出台的措施抓住问题症结,有效解决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顽疾,使全市法院队伍工作纪律明显增强、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得到了市委、市纪委的高度肯定。在全市整治“庸懒散奢”专项活动推进会上,西宁中院还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躬下身子、立起公信”
为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的期待,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实现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作为价值追求和工作目标,乔健以巩固“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于今年3月发起了“躬下身子、立起公信”司法实践活动,并创新了司法为民十项举措,使全市两级法院逐步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全流程配套、多点位协同、信息化支撑的司法便民利民体系。
3月14日,市中院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全市法院“躬下身子、立起公信”司法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乔健作了动员讲话。随即,市中院制定下发了《活动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细化落实15项措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3月20日,市中院联合城北法院在大堡子镇晋家湾村举行了司法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进行了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巡回开庭、慰问贫困户等活动。各区县法院在辖区同时开展了法官进军营、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和公众开放日等活动。
5月15日,市中院召开了《司法为民十项制度》新闻发布会,通过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向社会进行辐射。一个月后,中院组成了督查组,就全市法院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助推此项活动深入开展……
《司法为民十项制度》是西宁两级法院“躬下身子、立起公信”司法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最大亮点。
这十项制度包括:一、完善诉讼服务,其中在立案服务方面设立便民诉讼联系点,推行限时立案、优先立案、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等方式;二、加大司法救助,确保困难群众能打得起官司;三、完善信访机制,建立涉诉信访工作信息通报平台,重大、疑难涉诉信访案件实行听证制度和领导包案处理制度;四、规范院长接访,推进院长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下访、回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五、加大巡回审判,建立定期巡回审判机制,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六、加强司法调解,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城东法院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诉调对接工作试点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并审结案件108件,平均审限2.13天;七、规范小额诉讼,制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的指导意见》,最大限度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八、完善司法公开,推动法院向社会公开一切依法应当、能够、可以公开的内容;九、健全执行机制,在发挥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执行工作网络、启动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法院内部立、审、执协调工作机制;十、开展“法官六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
“躬下身子、立起公信”司法实践活动展现了西宁法院不断改进司法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提高精细化服务、提升司法公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今年1-6月,西宁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2468件,结案10011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29.1%和33.5%,分别占全省法院案件数量的54.2%和53.5%。乔健带领的西宁全市法院队伍,正为建设“平安西宁”、“法治西宁”,为西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益发挥着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 全照立
【司法为民理念】推荐阅读:
坚定党员信念 践行司法为民07-23
小小检察室谱写司法为民大文章11-22
詹红荔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践行司法为民11-15
凸显执政为民理念奏响民生改善强音07-20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12-04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践行执法为民思想09-29
司法理念司法独立05-29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主持词07-30
现代司法理念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