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

2024-09-17

新课标高中物理(精选10篇)

新课标高中物理 篇1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物理 1

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5

2.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P5

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贝尔发明电话。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P7吴健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P94

4.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P7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P46

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P47、48近代力学的创始人。P49

7.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P56

8.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P68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P68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P69

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P68

10.美国 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 “天线” 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P94

11.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P94

物理 2

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P32

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 “本轮” 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P34

3.哥白尼(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P35

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P35

5.第谷·布拉赫的观测结果为哥白尼的学说提供了关键性支持。P35

6.哈雷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36

7.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引力。P36

8.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P40

9.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比较精确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P40

10.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各自独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德国的伽勒在勒维护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P42

11.梦想成真(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P44

12.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指出,对于一个质量为 M 的球状物体,当其半径R不大于2GM 时,c2

即是一个黑洞。P42英国学者米切尔也提出过相似的见解。P46

13.德国天文学家 F.W.贝塞尔根据天狼星移动轨迹,推测有一个看不见的伴星在围绕天狼星运动,后来的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想,这是最早的白矮星。P51

14.牛顿的科学生涯P51

15.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显现出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P55

16.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测定了热功当量的数值。迈尔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数值。亥姆霍兹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P81

物理 3-1

1.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P2

2.公元一世纪,我国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瑁的壳吸引轻小物体。P2 在《论衡》中描述的“司南”使人们公认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P80

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P2

4.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P4P37

5.法国学者库仑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出库仑定律。P6

6.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有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它电荷受到电场给予的作用力。P10 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P14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7.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把光现象与电磁现象统一起来。P14

8.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P38

9.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P80

10.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P81

11.安培发现,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P81

12.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推动者。P84

13.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P87

14.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他的电子论。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P95

15.美国物理学家 E.H.霍尔观察到霍尔效应。P103

物理 3-2

1.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P3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P14

2.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楞次定律。P11

3.在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15

4.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P19

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同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新课标高中物理 篇2

在人教版必修1中关于速度的叙述有这样几句话:在以后的叙述中, “速度”一词有时指平均速度, 有时指瞬时速度, 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的“速度”, 有时指速率, 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因此当我们遇到“速度”这个术语时, 要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它的含义。这样的叙述看似模糊不清, 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感觉没有规律, 但实际上却非常准确, 因为它非常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在生活中, 人们对“速度”的使用频率很高, 在不同的语境下它的含义不同, 因此需要辨析。正如教材中的例子:一位同学沿操场跑道跑了一周, 回到起跑位置, 他的位移是0, 但我们仍会说到他跑步的速度。很显然, 这里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因此我们说既符合实际又符合理论, 教材的叙述更加准确。

在本套教材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它的意义在于“从常识走向科学”。在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17页“说一说”栏目中引用了物理学家费思曼讲过的一个笑话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位女驾驶员因超速驾驶轿车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这位太太说她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而这位太太却反驳说:不可能!我开了还不到一个小时, 怎么可能走了60英里呢?警察解释说按照刚才的行驶速度下一个小时里会驶过60英里。这位太太仍感觉不可思议说: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 根本就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

显然, 这位太太根本理解警察的意思, 也就是说她的头脑中没有速度的概念, 但从生活常识上说她肯定有快慢的概念。那么这里就体现了“从常识走向科学”, 快慢是常识, 速度是科学。因此没有速度的概念也就不会有物理学了, 不是吗?

关于这一点在教学中也就很好处理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着手认识自然生活现象, 探究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并以此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应用到现实世界中, 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 教材的实用性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基础性自不必说, 无论在哪套教材中都离不开必要的基础性。本套教材从整体上反映了课程的时代性, 并且还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当然也关注了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比如, 在物理选修2中在讨论有关机械与人的问题时, 不仅展示了现代机械人的发展情况, 还特别分析了机器人的一些奇特功能。在系列1、系列2、系列3中分别从几个角度介绍了传感器及其现代应用, 探究了在生产和生活中电磁技术的现代应用。再如, 在《选修3--3》中从液晶的发现入手, 讨论了液晶的特点以及液晶在现代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解释了利用液晶显示数字的基本原理。在《选修3--4》中介绍了激光以及激光技术应用, 如商业中常见的激光条形码扫描的基本原理、激光全息照相原理等。还有在《选修3--5》中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光电池的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通过强调学科渗透与关心科技发展体现课程时代性的样例。

教材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其眼界的拓展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比如, 在《物理1》中用农村的伸臂桥和城市赛车讨论了平衡与稳度的问题;以城市的办公家具为例讨论了物体的受力平衡, 以山民用的丁字杵来讨论增加稳定的原理。除此之外, 还用大桥的引桥、手拉行李箱和乡村的石拱桥来帮助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以挑担子、飞机的着陆过程等为例解释机械功;用诸如举重、帆船、盘山公路和开瓶器等事例来解释功和能的关系等。这些例子适合不同区域, 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 可见时代性与实用性非常的鲜明。

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既照顾了学生基础的共性, 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力发展以及将来的就业需要, 丰富了课程本身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比如, 三个系列的教材都涉及了与物理实验有关的栏目, 选修1系列有“观察与思考”、选修2系列有“动手与动脑”、选修3系列则有“实验与探究”。这三个系列中实验栏目的共性很明显:实验现象得到展示、实践操作有具体的要求、有助于对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探究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三个栏目又各有特色:选修1系列的“观察与思考”突出对实验现象的思考;选修2系列的“动手与动脑”强调训练实验操作技能;选修3系列的“实验与探究”栏目则注重在探究过程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再有, 选修1系列还有一些特色栏目如:“物理与社会”、“科学人物”等, 特色课题如:“主题研讨”等, 侧重体现了物理学的人文功能、社会功能;选修2系列也有一些特色栏目和特色课题如:“设计与制作”、“动手做”等, 偏重技术应用、实践操作的功能;选修3系列的“专题探究”等特色课题, 则突出物理学中物理实验的深入探究功能。这些“特色”的设置突出体现了物理学的实际应用性和时代特色, 教材广泛地渗透了科学技术和社会观念。

教材的实用性与时代性的完美体现奠定了教与学的实效性, 来源于实际, 应用于实际;突显时代特征的同时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彰显着物理学随时代而进步。新特色的教材不但意义深远, 而且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在课程及教材改革史上必然会留下亮点。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材特色鲜明, 紧紧依托实际, 从生活生产中来, 又应用于社会, 其内容与栏目的设置集中体现了物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 彰显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紧跟时代步伐, 其时代性与实用性又紧密结合。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篇3

关键词: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在教学上取得新突破呢?

一、教法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法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灵活性、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比如在教授必修2万有引力理论应用的成就时,在一个班先给出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然后答疑点拨;在另一个班要求学生预习后,写出这节课的内容提纲,然后分小组集体讨论;在第三个班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微机室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认识人类认识未知天体的历程。对于教材涉及有关天体、航天类的例题,有所选择性地布置给学生自学,共性的课堂上统一解决。

二、学法的引导化

高中物理难学,尤其是处理实际问题更是无从下手。基于这一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处理具体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将现成的解题步骤抛给学生,先通过一些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在质疑中进行归纳、演绎,概括出实质性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才是学生真正自己的东西。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促进学生获得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的实际化

有问题才有思考。在习题课教学上,把培养能力迁移作为宗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意见,然后归纳解题方法,提炼解题策略,优化解题过程,多让学生体验感悟,而不是生硬地教给学生所谓解题“宝典”或“秘籍”。比如,在解决必修1超重、失重问题时,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类问题是来自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如对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然后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总结出解题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四、能力的实践化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教授选修3-1《磁现象与磁场》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时,列举了音响中的喇叭、录音磁带以及在上海投入使用的磁悬浮列车等等,从各个层面介绍了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也就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大增了。通过教学实践的改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五、发展的个性化

传统教学不顾学生差异,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很大。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上取得突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 篇4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2.1.4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函数的奇偶性是考察函数性质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数学领域进行观察、归纳,形成函数奇偶性概念。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二、确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学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力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三)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五、说课过程: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1、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对称美,再让学生举例。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同学们谈到的与轴对称的函数展开研究。 先思考一个问题:哪些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试举例。

然后以函数f(x)=x2和f(x)=︱x︱为例,学生动手作出图像,让学生回想,初中时怎样判断图象关于

轴对称呢? 此时提出研究方向: 今天我们将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

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

得出等式 比较

, 再令

,得到

) 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成立.最后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给

出偶函数定义,不准确的地方教师予以提示或调整.

(1) 偶函数的定义:(板书)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D 且

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接着提出新问题: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它的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值规律是什么呢?然后多媒体展示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函数 f(x)?x和f(x)?1

x的图象让学生观察研究。

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结论,再鼓励学生给出奇函数的定义.

(2) 奇函数的定义(板书)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D 且

f(-x)= - f(x) ,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三) 学生探索、深化概念:

设计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问题1: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中有“任意”二字,说明函数的奇偶性是怎样的一个性质?与单调性有何区别?

问题2:—x与x在几何有何关系?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有何特征?

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且0在定义域内,f(0)??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f(x)有何特性?

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多媒体显示)

问题4:结合函数f(x)?1

x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任意一个奇函数f(x),图像上的点P(x, f(x))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什么?点P’是否也在函数f(x)的图像上?由此可得到怎样的结论?

(2)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能否判断它的奇偶性?

学生通过交流探索问题4可以把奇函数的性质总结出来,然后教师发动学生自己研究一下偶函数图像的性质(教师板书)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 (2)f(x)=x5

(3) f(x)=x+1/x (4)f(x)=1/x2

选例1的第(1)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例题让几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1) 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再判断f(-x)=-f(x) 还是 f(-x)=f(x).

结合例1的答案,发动学生思考: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型?(多媒体显示)

例1完成后,要求学生做练习,及时巩固,教师做好巡视指导

练习: 教材第53页,练习A第1题

下面来学习例2、例3

例2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它在y轴右边的图象如下图,画出在y轴左边的图象. (多媒体显示)

1例3 研究函数y?2 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像 x

课件演示例2,板书例3.

例2 例3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后为研究函数的性质带来的方便。根据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只研究函数在y轴一侧的图像和性质就可以知道在另一侧的图像和性质。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反思。

作业:层次一:教材第52页习题2-1A 6、7、8题 层次二:教材第53页习题2-1B2、3、4题 层次三:补充题:判断按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通过分层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学有余力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篇5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的感受 篇6

-----严瑞东 怀乡中学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无疑是对高中数学教师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给予高中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基本设想,最终要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去实现,此时,就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就是说,这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而且要改变高中教师习以为常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通过一年的新课标数学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地学习,我体会有以下四点: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课堂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听讲——死记硬背——大量练习——再现数学知识”这一模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式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对数学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以至于竞争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知识面窄、技能单

一、丧失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针对原有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重视他们判断能力的培养,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多种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比较轻松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

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即教师将由传统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下的数学知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将改变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强调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要的主体,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内容的垄断者,而是和学生平等地参与学生数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业习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过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但这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则强调教科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参考,加上现行的教科书有6种版本,这就要求教师要经由文本来“教”书,而且会“编”书。也就是说,对教师能力上的要求提高了,教师不仅要随时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力度、深度、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课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当好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它和各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段函数”时,有一道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要很清楚,还有在“向量”中,教师就要对物理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把向量和物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会更加顺利,效果更好„„教师要掌握这些联系,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打破只掌握单一狭窄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一局面,还掌握其他知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已经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作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有很多难学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如函数的图象变换。曲线的坐标变换等知识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处理,如计算机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及方向的转变

新课标高中英语师生互动艺术探索 篇7

如何培养适合新时期发展的人才, 让学生走得更高更远, 是教师在课堂教育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于传统英语教学的一个极大挑战, 我们要培养出能说, 能写, 能听, 能读的全面人才, 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育上多下功夫。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导向, 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 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贯彻这一理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优化英语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平台, 让学生参与教学,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把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全面英语能力的最佳园地。

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交流。因此, 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根本, 最重要的形式, 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机会, 是教师课堂艺术的关键。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 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科学地挖掘学生接受知识深层次的潜力。

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能力, 挖掘学生潜力”的观念, 尊重学生, 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 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 教学互动有不同形式:师生互动行为是其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 师生互动, 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 也是彼此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所引起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意味着师生双方间的相互承认, 意味着师生在互动机会上的均等, 权利和道德上平等。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和老师协同动作完成某个教学环节, 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 掌握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 正是通过师生的双向合作, 以此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参与中完成接受知识的任务。有效的师生互动, 应该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知识互动。并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之间的平行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会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学生收放更加自如, 表达更加流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情感基础。生理学研究表明, 当师生之间产生融洽、亲密的情感时, 这种积极的情感往往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也叫做;亲其师, 则信其道。反之, 如果师生之间情感冷漠, 就会抑制大脑皮层活动的积极性, 使得教师机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人的认识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情感反过来也能调节人的认识活动。实践证明, 积极的情感常常能推动人的积极认知活动, 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人的认知活动。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 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个:认知、情感, 和教学质量。其中, 情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之一, 也是影响师生互动效果的因素之一。学生情感的发展不是自发的, 它需要关爱, 启发, 教育, 培养, 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 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应过着一种积极的、有血有肉的, 甚至可以是说是沸腾的生活。否则, 学生就会终日处于冷漠、惊恐的环境下, 常受到无端的指责与呵斥, 他们就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得益于教师具有亲和力和人格魅力。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 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 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 主动思考, 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缺乏亲和力, 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 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的亲和力, 应该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亲和力的高低, 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情绪, 从而影响到互动的质量。反过来说, 如果一名教师极具亲和力, 他在教学中的互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和幽默的情趣上。知识是水, 魅力是舟, 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 而智慧和幽默又是双桨。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奠定了师生互动的情感基础。

把握恰当的契机是师生互动的成功保证。解决疑难问题时互动, 可以起到释疑、解难的作用;解决重点难点时互动, 可以让学生顺利的找到突破重点难点之法;在学习困难时互动, 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给学生提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学生对结论有争议时互动, 可以使学生明确事物的本质特征、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课堂气氛沉闷时互动, 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中给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 全面提高动作质量;学生需要启发时互动,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更好地利用学生的愤悱状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节奏, 及时有效地实施追问, 往往会使我们的英语课堂绽放异彩, 获得超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课堂追问就是在把握恰当的互动契机, 它要求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 再次激活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质疑, 促进师生互动和深入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没有追问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课堂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 又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而课堂追问是在提问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它把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方法、所要形成的技能, 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 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一环紧扣一环地追问。课堂追问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激发其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有利于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然, 追问仅仅是寻找互动契机的一种方法;设置高质量的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 常常会创造师生互动的有力契机。古语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 因此教学离不开辩疑。…例如, 在Epidemic…through……history一课, 我给出了辩题:Who…can…solve…the…problem?…The…patient, the…doctor…, or…scientists?…在回答问题的同时, 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生物, 化学等。并且, 告知学生, 全球每一项重大发现的公诸于世, 首先要用英语。一个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知道知识是相关的, 学习知识要全面, 要做复合型人才。在学习Futurology一课时, 辩题是:How…do…you…look…into…the…future?What…should…you…be…equipped…to…be…faced…with…the…future?…学生尤其对辩论的形式很感兴趣, 他们在课下积极讨论准备, 课上各抒己见, 激烈地争辩;有说服力的观点, 使课堂气氛活跃, 同事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打算, 一个计划, 一个安排。树立了理想, 启发了志向。

创新灵活的形式是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语言学习离不开交流, 灵活的互动形式能够促进语言的交流。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出版的《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谈到教师角色时, 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师生关系间的深刻含义。它指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接球一样, 一方把球抛出去, 另一方把球接住, 然后把球抛给对方或他人——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师生之间合理互动的过程。语言的交流也像抛球接球一样需要默契的配合。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法新探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

“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一、重新整合并灵活、科学地使用教材,以求更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特别注重选文的思想品位和文化内涵,吸收了最新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部分加大了文学教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分量。课文后专门安排了迁移运用、质疑解难等能力训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写作部分强化了口语交际的知识,增加了多角度观察、思考的内容,把口语表达作为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教师教学用书》也改变了过去以分析讲解课文为主的做法,重在为教师提供备课中的参考资料,尽量不规定结论性的东西,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安排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篇章”的束缚,根据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从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以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诗歌”单元,我们设计了三个话题:一、“天地情怀”,包括《毛泽东词两首》、《死水》、《赞美》。二、“人生感悟”,包括《再别康桥》、《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异域诗风”,包括《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激流》。

首先通过了解诗人经历和写作背景,体会伟人的胸襟和情怀、感悟和忧患,或者感受诗人的人生观、生活观和爱情观,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其次通过分析诗歌的情境,达到“诗如其人”的认知目标;再次研究诗人是如

何表达这些胸襟和情怀、感悟和忧患以及人生观、生活观和爱情观的——即诗歌的表达技巧;最后引导学生思索我们应具有怎样的宇宙观、社会观和审美观,并要求学生写出“学后感”。

二、积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收集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从不同层面,以不同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散发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我给学生下载了一幅“欧洲风景画”——“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以及河上的石桥和石桥上的一对情人,再配上萨克斯独奏曲《回家》,然后我轻轻的朗读诗歌的第一节。虽然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却营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意境,对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提供了帮助。

其次,精心挑选和有效利用《读本》和其它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依然以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三个话题分别补充诗歌作品《预言》《大堰河——我的保姆》、《雨巷》《相信未来》和《孤独的收割人》《西风颂》。这些诗歌不作讲解,学生自己研读,然后举行一次小型的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以适当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朗诵以上诗歌,较好的表达感情。

三、以人为本,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有生命、有个性、有自己主张的客观存在,在学习和研究中,应该是独立的主体性地存在;而教师应该居于指导者和参与者的地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要尊重学生在研究和学习中的独特感受,要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学习,使学生的领悟、意会、灵感等非逻辑的个体认知活动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和基础。

学生的素养和智力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例如基于学生素养和智力的差异,分组学习和研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不同情况的学生在不同层面和深度上对课程完成学习和鉴赏等学习任务。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1)鼓励质疑问难。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学生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增进他们的知识。他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并尝试着去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展开问题,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的能力。

2)鼓励争辩。教师应明确信息时代自己已不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要时刻注意理性霸权和老师权威在个性教育中的消极作用。课堂教学既要激励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和辩论,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争论问题。

3)鼓励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但要求他们说出根据,绝不是胡思乱想。

4)鼓励相互评价。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最能说上话,最能表达个人的想法,最能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并提高自己。但要注意引导学生一定要真正表达个人的看法,不随大流,不受人左右。

新课标高中物理 篇9

(一)、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1.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2.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3.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7.反复:写

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

二、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人称等):

1.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2.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三、表达方式类:1.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2.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叙述方式 :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描写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都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7、写景技巧: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抒情、议论作用

1、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蕴藉。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新课标高中物理 篇10

高中生物备课组

高中生物课时目标的分解及其意义

一、课程标准分解的含义和必要性

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其内容标准中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故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学期/模块的目标、单元/课时的目标。分解课程标准时应该充分解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标准的涵义。

课标分解(狭义的课标解读)实际上就是对课标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和细化。把笼统的、不易操作和监控的课程标准,依据学情、教材等细化分解为具体的、便于及时调控和测评的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课标分解?

1、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开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能够从专业角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探寻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在我国中学教科书开始多样化的背景下,课标的分解和细化显的尤为重要。现行的中学各学科教科书有很多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各有特色,在内容、选材、观点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能够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必须能够把课程标准分解细化为明晰的学习目标,这是新课程对老师的基本要求。

3、课程标准的表述比较概括和笼统,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理清两个概念(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1、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我们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2、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特别是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要实现的行为变化,故也称为学习目标。这种课时教学目标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研究重点,也是课标细化分解的关注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一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具体结果与普通要求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的分类和概念界定

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分为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部分,是多少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可达到的并且是可测量(量化评价)的结果;体验性目标则主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是学习者表现的机会和心理体验,是难以量化评价,但是可以进行质性评价的,也是可以为课堂观摩者所体验到的;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学习目标的内涵界定为:学习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学习内容、行为表征(行为动词)、学习环境(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程度)五大要素。行为表征应用外显的、可以观察、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

四、课标细化分解的宗旨

1、目标对课标负责,要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对目标负责,要基于目标设置教学活动。

3、评价对教学负责,要基于教学进行课堂评价。

这三重负责里面,有四个关键词,课标、目标、教学活动以及课堂评价。可以这么说,解读课标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匹配。目标与课标匹配,教学与目标匹配,评价与教学匹配。如果用两句话概括,就是课标、目标、教学、评估互为一体,是解读课标的奥秘所在。陈述的目标(就是写在教案上或学案上的目标)、实施的目标,落实的目标和评估的目标一致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法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解读新课标上明白课,落实新课标上有效课。

五、课程标准分解的具体步骤(以生物学科为例)

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从一条内容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说明细胞的分化”,从句型结构来看,这是一条“内容型目标”;行为动词:“说明”;核心概念:“细胞的分化”。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式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如“细胞的分化”:同一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析细胞分化的时间、原因、过程、特点、意义。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如分析细胞分化,“简述”细胞分化时间,“简述”分化原因,“阐明”分化过程,“解释”分化特点,“总结”分化意义。

六、规范陈述学习目标的五要素

1、行为主体---学生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2、学习内容---核心概念

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意、态度、价值观。

3、行为动词---可观测的行为

它是行为目标最基本成分,应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行为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测量的特点,陈述的方式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

4、行为条件---学习的过程

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

5、行为结果---可观测的学习结果或质量标准

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回答出一种,也可以多种。

七、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评判学生如何令人满意地走在达成目标的路上。换一句话说是老师在寻找学生是否达成目标的证据,学生能不能给我这种证据,如果不能的话我必须针对目标进行调节。课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点:交流性评价,也就是课堂上口头评价,我们最常采用的就是交流性评价。选择性评价,出纸质测验题,当然也可以是口头题。论述性评价,简答题、开放题、论述题、比较题。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能够评价出其他评价方法评价不出的学生的能力,以及创作成果的兴趣。

八、课标细化分解文本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首先要分解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其次是开发促进学习和证明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评价方案;第三步才是规划学习经验和设计教学活动。具体结构:(1)课标细化分解的基本依据(初中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学情等)(2)学习目标陈述(3)教学评价及样题

(4)教学过程预设或教学设计(5)教后反思

九、课标细化分解流程

我校课标解读工作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个体研读——学科组内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实践反思

1、个体研读:是课标解读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通过独立钻研课标,提升专业能力。

2、学科组内互助:在学科年级备课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力争做到备课组内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和建议离开”。

3、骨干教师引领:帮助教师解决课标研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教师优化课标解读方法,深化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研读成果。

4、实践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以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

分解课程标准是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的一项专业活动,只有参与分解的过程,教师才能完整理解课程标准;只有实现合理的分解,教师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理解、细化并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从事课程标准分解的专业活动,才能形成学科的“大观念”,才能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我校教师要利用周五大教研的时间,发挥好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共同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分解,聚焦课堂,深入贯彻和落实我校“生本化有效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第3节

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2.教学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学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3节 DNA分子的复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教学难点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2.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

(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教学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2.教学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来由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2.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上一篇:杜校教学楼粉刷、门窗油漆工程合同书(2011冬)下一篇:大黑猫的故事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