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随笔(精选12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随笔 篇1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随笔300字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他的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
它的内容是:在印度,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经常考试不及格,作业乱七八糟,还翘课。他的父母十分无奈,在校长的建议下只好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那里的老师更严厉。他受着老师的吵骂和家长的漠不关心,还有同学们的排斥嘲笑。使他整天低着头,没有自信。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美术老师,发现了他语言阅读障碍的毛病。老师开始帮助他,一个学期后他赶上了其他同学,还凭着自己画画的长处赢得了大奖、、、、、、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十分感人,我认为有些同学在某些方面有障碍,我们不应该只顾着去排斥,而应该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发展他们的长处才能是他茁壮成长。但是自己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这些问题。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作文进入读后感大全:duhougan/
【1】 【2】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随笔 篇2
很多家长会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读完文章后不知所云,阅读时常常不能正确的断句等,而实际上,这些儿童的智力水平并不落后,有些甚至智力非常优秀。我们的伊桑就是这样。
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笛声,在笛子欢快的调子中,孩子们追求自由的天性最终释放了出来。细心的尼库巴发现了伊桑的不同,通过他的观察和家访,他发现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尼库巴发现伊桑的作业本上拼写的错误有的还反复重复着,计算一团糟。在伊桑家里发现了他构思有新意的画,还发现了一本“渐渐消失的男孩”的伤心故事书,他深深地被伊桑打动,他感受到了伊桑那种被忽略的辛酸,感受到了与别的孩子相比的困惑和无助……
尼库巴告诉伊桑,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等等一些做出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他自己也是这样的。这使伊桑感到了一种自信和尊重。尼库巴还让伊桑的父母了解阅读障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尼库巴单独帮助伊桑一点点学习阅读和数学。他主要是从伊桑的兴趣入手采用艺术治疗(绘画、手工制作、沙盘或音乐)的方法教他学习,用耐心和爱心为伊桑构建着自由与保护的世界。伊桑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后绽开自信又快乐的笑容。
实际上,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一是孩子的语言接受能力的落后,例如:伊桑的世界充满奇异的想象,与这个现实的世界毫不相容,所以他听不懂词语的意思,无法理解,而且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让他感觉压力巨大,老师的“权威”、父亲的怒吼、同学的嘲笑让他也无处寻求帮助,久而久之他也难得深究,懒得深究,继续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当3*9=?这样的题出现在眼前,他想象的翅膀带他驾着飞船抓住地球(3)撞向冥王星(9),结果将冥王星撞了个粉碎,于是很满意的写下答案3(地球)……二是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
最不可忽视的也是作品中更重要的体现在以下因素上:
一.家庭影响。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中,语言交流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孩子能够更多接收到听觉、视觉语言刺激,而恰恰是这些语言符号在阅读技能的获得上举足轻重。而不良家庭文化环境中,家长不重视与孩子的语言沟通,长此以往,必定会不利于其阅读技能的发展。
在伊桑的家里,父亲做事严肃,“站好每一班岗”,哥哥则是个学习的好榜样,“时刻警惕”“不甘落后”,他们都“竭尽所能,照章办事”,他们深知这个社会生存的法则。而伊桑“从梦中醒来迈入音乐的天堂,时间停滞,幻想肆意延续,与蝴蝶嬉戏玩耍,与树木交流心事”。父亲对伊桑只有严厉的苛责,更谈不上与他谈心交流,面对父亲的怒吼,伊桑充满恐惧,很难说出话来。
二.学校教育问题。大课堂的教学让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阅读课上,英文老师权威式的咆哮,让本就阅读困难的伊桑无所适从,来到“特殊学校”,一样的“灌输式”教学,伊桑被认为是“低能儿之王”受尽了冷落和嘲笑,他愤怒的奔跑,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我们的伊桑是不幸的。在心理学上,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因为你只能看得见、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他们就像星星一样,遥不可及。然而我们的伊桑又是幸运的,他碰到了这样一位注重孩子自身发展的老师。他带伊桑摆脱了无助与彷徨,让他知道了就算是星星的孩子也可以绽放出异彩,遨游于浩瀚的宇宙。
但在现实里,大部分孩子没有这样幸运,老师逼着学生达到他的知识要求,家长逼着孩子承担他们的野心。这是教育吗?不是,这是悲剧———孩子的梦想被摧毁。
《地球上的星星》 篇3
影片是一部感人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八岁男孩伊桑从被家人和社会摒弃到才华显露被认可的曲折经历。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然而无数次和学生一起欣赏完影片,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不止这么多。
一、五彩斑斓的童真世界
八岁的小男孩伊桑瘦弱、露着两颗可爱的大门牙,有着大大的眼睛,眼睛中闪烁着孩子特有的光芒和神彩。在他的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沉浸在捕鱼、和狗狗追逐嬉戏的乐趣中,把成绩单扔给狗狗当玩具;他津津有味地注视着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他喜欢画画,把颜料浸在水中,用手指绘出五彩斑斓,惊喜于色彩的变化……正如优美动感的背景音乐所唱的那样,“不做时间的奴隶,他们无忧无虑,同蝴蝶相会,同绿树谈天,他们花时间把风聚拢,在细雨中读着优美的故事,在天空的画布上描绘着未来新世界”。
影片一开始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精彩的童真世界,在那里,儿童仿若“自然之子”,与生俱来地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界中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欢乐和趣味。
在受到大孩子欺侮之后,身体上的伤和内心的委屈使得他一口气跑上天台,呜呜地抽泣,然而当看到天台上落下一只风筝时,便破涕为笑,捡起风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回到家里,等待他的是爸爸的怒喝与巴掌,还有威胁着要送他去寄宿制学校。面对爸爸的斥责,倔强的伊桑坚定地认为打架并非自己的错误,“死不悔改”,然而面对爸爸的出差,他误以为是因为自己的淘气爸爸才离开家的,伤心地向爸爸检讨自己的错误,并祈求爸爸不要走。一颗多么善良敏感的童心啊!
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被恼羞成怒的老师赶出教室,走出校门,小伊桑也能很快进入快乐的世界,外面世界的一切都如此新鲜有趣:阳光照耀着他,墙上的画页充满着乐趣。大街上的棉花糖、泥工、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白灰等等深深吸引着他的眼球,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
二、“问题学生”的遭遇和转变
伊桑成绩不好,和优秀的哥哥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哥哥是每门科目都拿第一的尖子生,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和哥哥相比,伊桑显得十分笨拙,完全不像一对兄弟。
从起床上学的那刻起,伊桑似乎什么也做不对。暖暖的阳光照进来,早晨的风轻轻地吹着,忙碌的一天早早就开始了,伊桑依然沉浸在美妙的睡梦中,就要迟到了,妈妈急忙地替他穿衣服,而他依然沉浸在摆弄魔方的世界中,在妈妈的推搡和拖拉下最后一个上了校车,引来校车司机的一阵数落和不满!
到了学校,“一句老话,整洁最重要……保持学校的干净整洁是我们的职责”,伊桑因为鞋子上的灰尘而被阻拦在教室外面,尽管他不停匆忙地擦着鞋子,然而还是被惩罚了。
课堂上,字母和数字是他讨厌的敌人,伊桑连最基础的拼写都不会,当老师叫他站起来找出形容词的时候,他一个也读不出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伊桑无可奈何地大声地发出一串奇怪的声音,并说“书上的字母在跳舞”,惹来同学们的嘲笑,恼羞成怒的老师气愤地叫他“不要脸”的孩子,把伊桑赶出了教室。伊桑孤单地站在走廊上,路过的高年级同学们嘲讽地说:“怎么又是你呀?”站在走廊上的伊桑最终还是经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奔向了自由的天地,同时也犯下了更大的错误!最终学校容忍不了伊桑,被送往了寄宿制学校,尽管伊桑苦苦哀求父母,但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在新的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伊桑依然是老师们痛恨的“懒惰又愚蠢”的学生,再加上额外的远离亲人的创伤,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不再和任何人说话,彻底地把自己封闭起来。
当我们都在担心伊桑的命运的时候,剧情发生了转变,新的年轻的美术老师尼库巴出现了。尼库巴一出场就体现了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笛声。他引起了孩子们和观众莫大的好奇,在欢快的笛声中,小丑装扮的老师笑哈哈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大多数孩子活泼开朗、追求自由的天性得以释放!然而伊桑依然不为所动,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
聪明的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伊桑的与众不同,找来了他的作业本,仔细阅读,找出其中错误之处,很快尼库巴老师就判断出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因此,他不顾路途的遥远,亲自去伊桑家里家访,并发现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尼库巴采取了很多措施,帮助伊桑重拾自信。结局是伊桑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当评委亲吻他并给他颁奖的一刹那,全场的人都站起来了,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伊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老师的怀里!
三、独一无二的伊桑: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单就影片立意来看,《地球上的星星》几乎没有什么新意,之前的教育三部曲(《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诠释了经典的教师形象,但影片依然能带给观众诸多的感动和思考。
(一)什么是科学的儿童观?
所谓的儿童观,是指社会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和看法的总和。古往今来,关于“儿童是什么”的答案多种多样并与时俱进着。然而,在面对伊桑这样脑子充满着幻想的孩子时,又有多少老师依然会秉持着这些儿童观呢?影片中的大多数老师表现出的是愤怒和不解,认为他种种表现的根源是愚蠢和懒惰。
儿童观是一种观念,但绝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拿到教育实践中去检验,需要我们在和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深刻地去反思和体味。例如,我们承认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在和其相处的过程中,还会有“我是大人,你只是孩子”的感觉吗?
(二)面对问题孩子,怎么办?
伊桑是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特殊学生,遭到老师的嫌弃和讨厌,影片中的大部分老师对其都是批评和愤怒的态度,向校长告状和抱怨,没有一个老师静下心来去听伊桑的解释,没有人去认真分析伊桑作业本上那些错误的共同之处,更没有人关注到其在美术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根据此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受罚。
倘若有老师在面对伊桑时,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相信他会关注到伊桑的美术特长;倘若老师多给伊桑一些关注的话,他可能便会察觉伊桑的问题,也不会任由伊桑自暴自弃,以调皮捣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当然教育没有倘若和假如,因此,老师在面对特殊儿童的时候,一定要多一点关注,多问一些为什么,唯有如此,伊桑们才能渐渐走出问题的阴影,才能真正像星星般发散出应有的光芒。
(三)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教师,自古以来,被戴上了无数闪亮的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记得实习期间一个园长曾经对我们说过:“问问自己,你爱孩子吗?如果爱,才算具备当老师的一个前提条件!”工作以后,也无数次地问自己,怎样才算是具备了教师应有的爱心!无法一一道尽,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教师的爱心是建立在对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的,没有理解,没有接纳,谈何师爱?
影片中的大多数老师让观众痛恨,他们不了解伊桑的问题所在,却对其横加指责!电影来源于现实,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没有这样的老师呢?还有多少像伊桑一样的孩子不被理解,不被接纳呢?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反思!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4
人无完人,孩子的成长也必然会遇到障碍,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和关爱,而父母往往看到的是孩子表面上的叛逆表现,而不是去寻找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
我作为小家伙的家庭老师本该扮演的这样的桥梁,却愚蠢地扮演了另一位教条主义者。英语上,我要求她背会所有的课文;语文上,我要求她把所有的错题抄正,并强迫每周抄写好词好句;数学上,我要求所有错题都重做抄正;行为上,我要求她每天回家就做计划(适宜自己的,我甚至规定了每样计划的时间(经过长期统计))而且我亲自监督或者父母监督。这些看似有效的措施从未奏效过。小家伙的口头禅是“我忘了”、“我永远不会”、“我不要”,尽管我不只一次和她沟通过父母的辛苦,要她懂事。
看影片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她的问题:不爱学习、不懂体会父母老师、遇到困难就不愿意努力等等,既态度问题。一般的程序:她因为完不成我的任务被罚,然后开始哭闹,父亲开始揍他,母亲开始和父亲争论,然后一起揍她,她哭的更凶,然后再揍(当然是我离开以后才这么干),表面上我不让父母揍孩子,但是结果却是我造成的。
电影教会我:第一步不是惩罚,而是研究孩子的错误模式并找到错误节点。和影片里头的伊桑不一样的是,注意力难以集中才是她最大的困扰,一旦注意力难以集中就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作业、考试便无法按时按质量完成!就算勉强盯着她完成了,过两天我不在她又恢复原状,这本不是她的错。而是我的疏忽和束缚的错!第二步不是剥夺她的所谓没用的业余时间,而是帮她在其它方面首先建立信心(尤其是她的爱好方面),帮她找回自己的梦想,有信心和梦想才会把坚持当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持续并劳逸结合地做下去。第三步不是强迫她去得高分,人无完人,她总会走出自己的路。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5
几天前看了一部宝莱坞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心情仍激动不已,对印度的大学教育也起了看法,他们把大学填鸭式的教学比喻成谋杀大学生的罪魁祸首。本人对男主阿米尔 汗崇拜不已。很巧的是,最近老师组织观看了另一部也是宝莱坞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再次感叹导演的高超的镜头把握感和剧本的厉害之处。然而在这部电影中值得一提是我们小主人公 —依夏。此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依夏因为具有阅读障碍,成绩总是很差,而哥哥的总是校里最好的。所以依夏总被爸妈和老师批评。无计可施的爸妈决定送依夏去一所寄宿学校,可来到这里依不见起色,他再次成为大家朝笑的对象,开始变得对生活失去热情。当阿米尔 汗扮演的老师出现后,发现他对画画很有天赋,却要放弃画画了。于是他积极帮助依夏拜托困境,为此展开了一次全校的画画比赛,最后依夏不出所望拿到了冠军,同时也找到了对生活的热情,还解决了家庭矛盾。
对于依夏这个孩子是很希望的,他对事物有自己不同的视觉和感情。影片的开端是描述一个快乐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希望。然而不过十分钟,镜头一转,一个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演变成了沉默,暴力的小孩。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改变了他,又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自信。教师又该怎样面对所谓的“差生”?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在一堂英语课中,小依夏上课不是那么的专心,眼睛望向窗外观察小鸟的喂食。很不幸,呗老师点中,叫他读一段文章。小依夏顿时就紧张了,回答的语无伦次。老师当然很不高兴,当众批评了他。我不知道这老师又没有听到依夏的解的释,他说:“它们在跳舞!”。我当时就在思考,如果当时这老师停下来认真问问他,情况会不会就不一样了?显然,老师没有,反而当众朝笑他,引得学生的哄堂大笑。小依夏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我想在我们求学过程中,对于这一幕大家并不陌生,或许你是被朝笑辱骂那个学生,或者是朝笑他人中的一员。面对上课不听话的,淘气的学生,教师最不可取的方法就是当众批评。要知道不过人处于哪种年龄段,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强的。他们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和关注,这种方式无疑是把这个学生推得更远,没有丝毫正面效果。既不能叫他全心听你课,融入进去,也不能改善他以后的态度。或许他以后再你课上不会喧闹,但无声的抗议不是更严重吗?
毫无疑问,依夏是老师眼中严重的差生,成绩不好,学校态度也一塌糊涂。面对这类学生,老师家长更应该耐心观察,多于孩子沟通,绝不能强制镇压。只有用心沟通才能找到根本问题。或许有人会反驳了,当今一个班就有60,70个学生,老师哪有足够精力去一一过问?是的,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问题所在。我一向不喜大班政策,为了节省所谓的资源,把七八十孩子挤在一个环境下。社会,教育局也应该采取措施,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怎能为了眼前利益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再来说家长,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溺爱使得你们的孩子任性自私,面对孩子的霸道和无情,家长们难道不该反省自己吗?一味向孩子灌输读书万能的思想,使得学习利益化。在生活上无限宠爱关怀,但面对孩子的学校逆反心理却只是教条主义,只有好与不好,使得孩子丧失学习的乐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们应该在学习上多关心孩子心理而不是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常常听到家长老师抱怨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了,淘气了等等之类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他们是一张白纸,被画成什么孩子全守大人和世界的影响。因此,希望教师和家长用心培育,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爱因斯坦或者是李嘉诚,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们!
再来说阿米尔 汗所扮演的老师,一个成功老师的案列。他用耐心和自信打开了依夏的禁闭的心门,找到了关键问题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下,孩子由于自尊和匮乏的知识,甚至在长大成人后才发现自己的阅读障碍(一个小学生,不能阅读,失去了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又不跟外界交流,自然也不明白自己的问题)该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回到现实生活中,可能
不止这个一个问题。对于缺少自信,甚至是自卑的学生,身为教师第一首要任务就是给孩子建立孩子的机会,经常夸奖鼓励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比对孩子的不足指指点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不认为孩子第一任务就是成绩,而是成才!人们常说心总是偏的,博爱不来。老师欣赏优秀能力强听话的学生,正常的。是的,我们不能避免这个想法。但是,喜欢好学生和关心表现不好的学生并不冲突。
我们在观看完电影心里都在感慨,很庆幸小依夏找到了伯乐老师,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才华也没有被埋没。反观我自己,现在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常在思考,我又什么兴趣?有什么长处?画画?下棋?答案是沮丧的。我不知道自己的爱好,自然也不能发展成优点。将 来我也将成一名人民教师,我也将尽力用心关心我的学生,成为他们的伯乐!
很喜欢影片中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地球的星星,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小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也不能否认他们也有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来的光芒会更加耀眼!
余珊珊
11431056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6
当静下心来回忆整部电影时,好多感人的画面在脑中荡漾:
画面一:满眼含泪的尼康老师对自己的女朋友说:“他有危险了”,“他的眼神在呼救”。这是老师第一次提及并说起这个孩子,一个堂堂的大男人能在一个女人面前流泪提起,相比给他的心带来了多大的伤痛。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位有大爱的老师,如果没有深埋的大爱是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如此担心的。
画面二:看完伊翔绘画画本后那张满含悲痛的脸庞,“为什么送他走”?一双疑惑的眼神盯着孩子的父母。是呀!这么一个不愿意离开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要送走呢?为什么要让他确失父母的爱呢?仅仅是因为孩子吗?所有的疑问都印刻在了老师的脑中。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呀!既拥有老师的职业职能,能洞察出孩子调皮、成绩差的内在因素(读写障碍),又有母爱一样的关怀。
画面三:和校长讨论伊翔。这位所有老师都抱怨、都认为有问题、头疼的孩子,在尼康老师的眼中却是:很聪明,智商超乎常人,只是认字和写字有点问题。为什么他只关注孩子的长处、优点和特长,而别的只看到孩子一些负面现象呢?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所关注的和所期待达到的目标。
画面四:全校绘画大赛,老师会场搜寻伊翔
画面五:……
还有好多的画面都让人无比的激动和感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7
“他的自信心全被击垮了,他以不服从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他这是在与世界斗争。与其承认‘我不能’,不如说‘我不想。’”
——《地球上的星星》台词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偶尔也会出现像电影中小男孩伊桑一样的“问题学生”。实际上,这些孩子也很聪明,善良,感性,可爱,但是他们不适应传统的体制内教育,不接受传统的评价,因而产生厌学,逆反,冷漠,逃避的情绪。归根结底,这些孩子之所以“有问题”,并不完全是品德原因,而是身体或者心理有问题,把生理有缺陷当做品德问题来教育,这样的结果只能把这些孩子一步步推入“问题学生”的行列。如今社会,“自闭症”、“多动症”等学生案例愈来愈多,对待这些孩子,我们要用专业的方法,来理解和关爱他们,不仅仅是从心理学角度,更是要从生理学甚至是医学方面,对他们进行治疗,引导以及纠正。
来自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8
《来自地球上的星星》是讲述得是一个很有内容且会带来许多思考的故事,也是蛮让人难过的一部电影。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伊桑,喜欢幻想,和一般的孩子不同,不喜欢学校的制度和念书,总是不按牌理出牌让他被视为坏学生,有很多的心情却不会表达,家人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造成的其实是反效果。
看到后面,真的懂得如何教导他的老师,带着他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时,看起来好温馨…不过,要这样因材施教实在太难得了。很喜欢他对于「关心孩子」的一番简单解释,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道理,可是大部份的人只是知道,却做不到。
后来,眼睛几乎一直都湿湿的,《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看见一个人的美好,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幸福不是不存在的,只是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它不是来自强求。
影片用伊桑的故事讲述了一类人的经历,有些人可能和伊桑一样幸运,被解救了出来,有些人却可能被吞噬在无情的现实社会里。但无论如何,都是时候该重视起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注了。正是因为很少有人会耐下心来寻找、欣赏那些非正常人身上的优点,才造成了诸多我们未曾见到的悲剧发生。那些我们忽视,甚至蔑视的人,但当他们的理论公布于众时,世界震惊了,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那些人可能就出现在我们当中”。平凡的我们虽然没有伯乐那样的能力可以发掘千里马的潜在能力,却可以用爱温暖他们,帮助他们,而希望多一点的人可以拥有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也需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美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也许他们看起来很平凡,但是我相信每个平凡的学生都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也许我们对学生的忽视会造成学生一辈子的遗憾。所以,我想,不管学生的缺点如何,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通过耐心的引导,每个学生都会走上正确的道路。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9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名叫伊夏的小男孩,他很喜欢画画,但是因学习成绩太差,父母不得已把他送去了寄宿学校。然而,伊夏的成绩还是没有起色。但是,一个新的美术老师的到来却改变了他的一生。美术老师不忍心看着这么一个画画天才天赋就这样消失了,于是他叫伊夏读写、语法。最终,在一次画画比赛中,伊夏以惊人的画作征服了观众们,也让自己重新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美术老师的一句话:“这样的孩子不敢说自己不会做,因此,他只能用暴躁、不听话去面对。”是呀,就是因为这样,让伊夏被别人所误会。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习美术老师,多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及时地去表扬他。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更不能用显微镜去看我们的缺点,那不是刺激我们幼小的心灵吗?拉姆老师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爸爸、妈妈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会得到鼓励和帮助。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爸爸、妈妈们应该相信这一点。还给我们一片蓝天,带走你们给我们的乌云,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看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10
其实整个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画画比赛上校长宣布伊夏打败了尼克的时候,尼克从紧张到喜悦的心情都,他是真心希望伊夏能够得到冠军,倒不如说他希望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也能够得到这样的嘉奖,他对伊夏的父母说的话,也正是他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出口的话吧。虽然不知道他是怎样好起来的,是不是也遇到了看见他的人,但是因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再看到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心疼。
这让我想起来我生命中的“尼克”老师,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我和老师聊起来最近的生活和内心的一些困惑,老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看起来是个坚强的女生,但其实,你也只是有一个坚强的外壳而已,我以前也是这样,所以现在看到这样的女孩子会很心疼”。当时,听到这句话,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了。以前也有人这么说,但是,她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她说得很认真,她让我知道,她确实经历过跟我一样的事情,也让我相信,她是真的明白我此刻的感受。
伊夏的父母也在这件事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他们也开始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不同之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电影 观后感 篇11
Every child is special.伊夏
我所需要的只是自由。
哥哥约翰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3*9=3他的想法。
老师认为伊夏是启智儿或是畸形儿。
他要被送去寄宿学校。
“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就是真的。那如果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就不是真的。但有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其实不是真的。而且,,我们看不到的。”
尼克老师,绘画老师,唱歌跳舞。但是学校的校训是秩序,规矩,劳动。
这些孩子是地球上的星星。
他画了一张画,爸爸妈妈哥哥和自己。却发现自己离他们是越来越远,直至有一天完全消失在他们的生活视线内。
伊夏有认字障碍,诵读困难。字母全都在跳迪斯科。
家长:强迫孩子去承受自己追求野心的负担。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 篇12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桑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同龄伙伴将其看作另类的男孩。这个男孩儿三年级上了两次,考试仍得零分。在英语课上,那些原本平静无痕的字母却仿佛变成了调皮的孩童,他们不断的在男孩的眼前跳动,却总能先一步避开男孩的捕捉,令男孩万分无奈。因此,男孩的作业做的一塌糊涂。老师多次以罚站、罚跪、向家长告状等方式来惩罚他,可他却依旧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变本加厉,从一开始的一塌糊涂,到最后慢慢地转变为交白本。忍无可忍之下,校长命其父母劝男孩退学。虽然男孩有一个疼爱她的母亲,可是也没能挽回局面,而他那暴躁的父亲,除了打耳光、谩骂和无奈,更是没有任何办法。
几经波折,男孩最终在一所寄宿学校落了脚。可惜的是,这儿的生活并不比原来的学校好,相反更加差劲。慢慢地,男孩变了。从一开始爱笑、无忧、爱幻想的“天使”,变成了颓败、阴郁、无思考的“人偶”。
然而,就在此时,男孩迎来了一个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作用的老师。
这个老师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优秀教师,他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即便是残疾患病的孩子,在他的眼中似乎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美妙之处。他用音乐点燃了孩子们的绘画激情,让孩子的大脑与身体一同运动。他的出现令这个如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的校园渐渐泛起涟漪。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发现了男孩的特别。他几次想与男孩沟通,可当无果而终。后来,他从男孩的朋友那儿得到了有关男孩的消息。他急切地寻找男孩的作业,当他一本又一本翻开时,他明白了。这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随后,他来到了男孩的家中,却发现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男孩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在知道这一切之后,老师绞尽脑汁的寻求方法。在课堂上,老师用爱迪生、爱因斯坦、达芬奇等小时候同样有着阅读障碍的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男孩的信心,并采用各种方法,来改变男孩对于字母的敏感性。这些,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美术老师的职业范围,可这点牺牲,却从此改变了男孩自卑、自闭的性格,并在老师举办的绘画大赛上,一举夺魁,画下了令全校为之惊艳的作品。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随笔】推荐阅读:
地球上的星星读后感900字06-13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08-06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08-31
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07-18
教师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07-25
松树上的星星读书笔记06-17
《来自星星的你》高中观后感09-21
《奶奶的星星》读后感10-22
随笔:我们的地球05-20
南宽坪的星星读后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