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

2024-07-17

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精选12篇)

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 篇1

《地球上的水》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区域被美丽的蓝色海洋所覆盖,但实际上相对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算多。

②美国地质勘探局勘测结果显示,即使我们将每一片海、每一条河与每一个地下湖的水都聚集起来也只不过形成一个蓝色的小水泡挂在地球的旁边。这个水泡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仅约1384千米。

③地球上的水有98.5%存在于海洋中,还有3.5%存在于大气中的云、水蒸气和河流、湖泊、冰盖、冰谷与所有生物的体内。由此可知,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都是存在于海洋中的成水,而为我们人类(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而提供的水却只是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

④总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不多的,人类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1.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2分)“挂”字形象地说明了水泡的小(1分),突出水资源的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1分)。

2.(2分)作比较、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淡水资源的匮乏(1分)。

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 篇2

多媒体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便于视听和接受等,更重要的是现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一、视觉冲击,启发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背景一:

教师在课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球上哪儿有水?”学生说到“海洋、湖泊、河流……”等地方有水,教师抓住时机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并着重指出“冰川和地下暗河也有大量的水”。

分析:书本上水分布的图片比较少,只有三、四幅图片,内容不够丰富,而地下暗河和冰川也是学生鲜少接触的地方,这些都和现代孩子的认知需求有差距。课件中提供大量地球上水的图片,除了记录和补充学生思维的作用外,也提供巨大的信息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地球上水分布知识的理解。

背景二:

在学生为水的美丽和实用而惊叹的时候,教师适时提出问题:“那我们缺水吗?”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不缺,有的学生说缺。在学生存在争论之时,教师展示干旱的大地、干涸的河床、干枯的生命等色彩清晰、充满震撼力的大幅图片。

分析:这些色彩清晰、充满震撼力的图片顿时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图片的启发作用比语言的提示更直观、快捷、震撼力和认知程度更强、更深。是啊,我们缺水,为什么?地球上大部分是咸的海水,而我们需要的是淡水。

二、创设情景,增大容量,突破难点重点

背景:

在认识淡水资源匮乏这一环节,教师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那淡水到底少到什么程度?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告知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地球上水的97%,淡水只占3%。而3%是多少?播放课件中的图例(圆分成100份,只取其中三份),帮助学生建立了3%的概念。

问题二,那3%的淡水都能利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的学生想到冰川,说离我们很远,有的说只有3%了还不能利用吗?……讨论后,教师播放了短片《珍贵的淡水资源》,打一个比喻“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的话,淡水只相当于一勺水,而我们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并用滴管将一滴水轻轻地滴在每个学生的手心里。

问题三,这一滴水就能完全利用吗?我们的身边有水污染吗?学生们在充分讨论交流后,播放短片《水污染的危害和成因》。

分析:这个环节中教师大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用得到位、很恰当。

(1)“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清晰的概念。教师从学生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他对此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建立了3%的概念。

(2)通过《珍贵的淡水资源》短片,教师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详细地了解到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占了所有淡水的绝大部分,这些是我们难以开发利用的。而我们目前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只有浅层地下水、河流、湖泊等的水,占所有的13%都不到。而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3%。这些数据的出现显然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水”三者之间的数量差距感到震惊,他们没有料到可利用的淡水会少到这种程度。节约用水、珍惜水的情感油然而生。教师再用一个比喻加强这种情感,加深对水资源匮乏的理解,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看着手里的水滴时,那种宝贝式的呵护不言而喻。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

(3)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震撼,当了解到“‘一滴水’也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的匮乏在孩子们心中无限扩大。《水污染的危害和成因》的短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活灵活现的生活现象,丰富的信息量,让学生充分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及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人类污染水的行为。从内心深处感到水的珍贵和稀少,产生节水护水的情感。

地球上的水 篇3

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复杂系统。在各种地理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愈来愈依赖于海洋,因此有关海洋的知识如盐度、温度、洋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等都是高考命题的新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频发,影响全球大气、水热输送,导致全球气候反常,水旱灾害不断,这更使水问题成为高考关注的焦点。而陆地水特别是淡水资源,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历年高考中经常会遇到以“水”为主题的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水循环、大江大河的治理、水资源紧张、地下水位的变化等问题。

一、解题分析思路

1.认真审题,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

认真审题,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准确完整地回答好试题的关键。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有以下三个切入点:

(1)文字背景材料

信息往往提示答题的范围、方向,解题的思路,因此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仔细阅读。而把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关键在于抓住所有有效的字词,仔细推敲。

(2)地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地图语言直观表现出来的信息,叫显性信息;由显性信息经逻辑推理或合理猜想得到的信息,叫隐性信息。因此一张貌似简单的地图所含有的信息量可能是惊人的。

在提取信息时注意:分清主次,用尽量短的时间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按照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哪些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试题的设问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生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中的逻辑性和条件限定,对问题回答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指向。

2.调用知识点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信息进行分析。

3.注意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土壤养分循环等过程实现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且各要素之间是整体协调的,即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准确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利于实现答题思路的完整性。当然,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如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以及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等。

二、解题规范

在地理高考试题中,题型有选择题和综合问答题两类。对于选择题,一方面运用所学原理去解答,另一方面注意运用排除法;而综合问答题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且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在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考生要进行答案的构思,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正确阐释。在回答综合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准确

一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二要言之有据,三是不说废话,不离题。

2、思路开阔

思路开阔,能够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答题时,确定了答题方向之后,要着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防止出现遗漏。

3、逻辑严密

要做到逻辑严密,就要联系题干与答案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将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使各知识点环环相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境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试题所指向的问题。

三、典例剖析

例1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这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解题思路]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水循环环节的理解能力。图1以地表水体及③为界,将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社会循环,这正是第一题的切入点。地表水体与水汽输送之间的水循环环节为蒸发,其余①为降水,②为地表径流,④跨流域调水。在社会循环中,人类的排水活动若不对污染进行回收处理,则会导致当地环境污染。

[答案]1.B 2.D

例2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水,它在全球的热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读图2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____。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2.图2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_(方向)流动。在图3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2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____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上升流现象?在图3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环保教案 地球上的水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要爱护水资源。

3、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重点难点:

1、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2、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 具: 图片

实践活动检查 设计一张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的很多神奇之处,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提问:除了我们说过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

2、(出示教材36页“地球的主要水域”图片)讲解:这是整个地球展开的地图,有颜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海洋,请同学们给海洋图上蓝色。

3、学生涂色

4、讨论: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5、小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上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谈话: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

2、学生讨论

3、讲解: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而淡水绝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4、体验活动:

5、交流:做了这个活动,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办法

1、交流:说说自己周围水的状况。

2、提问:你们周围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学生讨论

4、讲解: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中排放有毒气体,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5、(出示一杯污水)你们能想办法将这杯水变得干净一些吗?

6、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过滤的方法。

五、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2、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节水、护水呢?

3、学生交流

4、小结

(六)作业: 设计一张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后孟小学

2018 年 5 月

地球上的水教学反思 篇5

1、让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中亲身体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2、要利用儿童常见而在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活动引导体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关心生活。

3、注重启发引导,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及环保知识

在收获的同时,也有失败,我在教学之后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

1、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让学生课前去观察,收集信息,学生学习兴趣会更好。比如,在这课教学之前,我如果让学生去调查一下家乡的引用水情况,也许就会有学生发现有的水源被污染了,意识到要保护水,让孩子亲身体验,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在导入设计时,不但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要的是教师的设计要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上的水》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知道我国淡水资源匮乏,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教学中共设计了五个活动:1.认识地球上水的存量巨大。2.知道可用淡水资源极少3.介绍水资源的污染和主要原因4.了解净化水、淡化水的方法 5.教育学生节约用水。通过水资源危机,渗透了科学、社会、技术相互联系的思想,深化学生对水的全面认识。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自身有害。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2.了解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1.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增强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教学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烧杯、汤匙、滴管、净化水淡化水简易装置。学生准备: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水的神奇功能,它会向上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还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2.水一直被我们人类尊称为“生命之源”,可见水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水的问题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话题就是“地球上的水”。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水都在哪吗?空气中有水吗?(学生回答)2.出示课件,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美丽的水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景,激发学生胡学习热情感受地球的美丽。] 师生小结:地球上水的主要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等)3.由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于是有人就给地球起了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名字吗?(水的星球)

4.出示地球仪,同学们面对地球仪,呈现在你眼前最多的是什么颜色(蓝色)蓝色表示什么?(海洋、水)

5.地球上真的有那么多的水吗?看教材36页地图,比较地图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学生给海洋部分涂上蓝色,涂后谈感受。

小结:地球表面有70%被水覆盖。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看地球,整个地球都是蓝色的。

6.课件展示“从太空看地球”的图片。我们国家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分布,并利用实物模型“地球仪”,可以更深刻的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的水很多。](三)体验淡水资源的宝贵

1.谈话:既然地球表面大多数被水覆盖,为什么我们还缺水,有哪些水不能用?

(学生回答:海洋、咸水湖、冰川的水不能用。)

2.出示课件“水资源比例图”,了解可用淡水资源的比例。小结:只有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3.讲述:如果我用一杯水来表示“地球上的水”那么猜猜

淡水能有多少呢?(一杯水中的一勺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又有多少呢?(一勺水中的一滴水)

4.给每个小组发一支滴管,请同学们体验一滴水的“分量”。活动之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饼图表示地球上水的总量,以及咸水与淡水胡含量。通过体验活动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帮助学生建立“水资源匮乏,必须珍惜水”的观念。]

(四)了解水污染

1.谈话:虽然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以让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得可怜。可就这么仅有的一点淡水资源也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2.提问:同学们知道水污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小结: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3.提问:水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课件播放水污染图片。

师生小结:水污染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五)了解净化水、淡化水方法,提出节水的必要性

1.过渡语: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人们在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淡水。

2.出示一杯污水,学生参与意见,演示净化水实验。3.出示淡化水简易装置,演示并讲解淡化水原理。

小结: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些珍贵的淡水。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的行为,令人心痛。

4.小组交流并汇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5.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数据,学生充分讨论节水、护水的方法。6.讨论并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

[设计意图: ]

(六)结束新课

讲述: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珍惜生命。从今天起,从现在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呼吁学生珍惜水资源,节水、护水从现在做起。]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篇7

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结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增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0%。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的确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的确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也不知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一喷发,因为熔岩温度高,把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只有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什么是冰陨石?就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成分是冰。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均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降落到地。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融化掉,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地球一年之中可从冰陨石获得10亿吨水。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定事实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同样存在偏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最终答案。

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 篇8

1.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① B.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有关 C.环节③与地形起伏无关 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答案 B 解析 由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且甲地为海洋,可知乙地为陆地,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降水,③为径流,④为蒸发。水汽输送这一环节人类基本无法改变,径流与地形起伏有较大关系,蒸发要吸收热量,故会使甲地降温,降水的形成一般与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有关。

(2012·潍坊高一质检)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A.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3.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A.珠江

C.松花江

答案 2.C 3.B 解析 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方式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4.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①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

②夏季,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形成丰水期

③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 ④所有流经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黄河凌汛是外流河上的自然灾害,属海陆间循环;塔里木

B.塔里木河 D.长江 B.地下水 D.湖泊水 河属内流河,不注入海洋,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坎儿井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也不注入海洋,也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并不是所有流经沙漠地区的河流都不注入海洋(如尼罗河),也就不一定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读下面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6.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水土流失

B.滑坡

C.咸潮

答案 5.A 6.C

D.凌汛

解析 我国华南地区的河流夏季处于洪水期,一般情况下,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冬季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在河口地区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

C.c→a→b→d

8.水循环中的()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海陆间循环应包括海洋和陆地及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第8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B.e→f→h→d D.d→a→b→c 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9.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答案 A 解析 “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B.降雨补给 D.湖水补给

11.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答案 10.B 11.A 解析 图中①类型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图中②类型春季补给量最大,与气温变化有关,应为积雪融水。

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A.雨水

C.地下水

B.冰雪融水 D.湖泊水

13.下列四条曲线中反映甲河流域流量变化的是()

14.造成乙河下游只能补给地下水的原因是()A.该河下游始终处于丰水期 B.该河下游主要流经山区,地势高

C.该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悬,河水水位高 D.该河下游河床下切较深

15.我国在西部地区积极推行集雨工程(收集雨水储存于水窖),该工程主要改变()A.降水

C.地下径流

答案 12.B 13.C 14.C 15.D 解析 甲河源头是靠祁连山的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出现断流现象。乙河为黄河,其下游为地上河。修水窖集水,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B.蒸发 D.地表径流

(1)图示区域河段的河流补给主要有哪些类型?该区域涉及哪些水循环类型?

(2)该地区的特殊地貌景观——黄土沟谷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作用?人类活动在里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

C.蒸发

B.下渗 D.地表径流

答案(1)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2)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影响地理环境的特征;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表状况而影响了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地表径流及其他环节。

(3)D 17.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而图甲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为什么?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4)甲图表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循环能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地球上的水阅读答案 篇9

晋江市养正中学地理组 徐玲玉

一、课标: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

2)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1)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趋动本节课的三大知识点

2)主题研讨:晋江缺水,南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

3)学生DIY节水标志,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4)学习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培养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三、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设计理念:

1、课堂学习环境:网络教室,三人共用一台电脑,这样的座位安排方式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探究的交流空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前让学生自行组合,取长补短,便于交流合作,尽可能实现课堂上思维的撞击。

2、交流平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2645162)

优点:制作较为简单,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讨论的功能。

新浪博客资源:“情境导学”“知识大餐”,“主题探讨”,“学生DIY”,“视野拓展”

3、课前博“课”:

布置学生相应的预习,组织学生进行了附近水资源的调查,全班同学以合作的形式设计了10份的节水标志放到博客中进行评价,利用周未的时间让学生在家里浏览学习博客资源。

4、课堂系统将以学生为主导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充当引导,学生主讲。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八、课后视野拓展:如何利用南极的冰山?

九、板书设计:

数量

水资源危机

《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篇10

隔世的水之湄

王乘风

①生命诞生在水之湄,注定一生如水。

②穿过一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在遥远的辽河岸边。一片小渔村稀稀落落地散在水湾里.像天上落下的星星一样暗淡无声,只有袅娜在低矮草屋上的炊烟生动着肃穆的冬季。

这里便是你生命的摇篮,成长的收获便是懂得了生活的沉重。母亲因病辞世,父亲未老先衰。三个妹妹恋你如母。十几个叶生叶落的春秋过早地在你细小的肩头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一家人的衣食冷暖是你四季不息的奔波。素衣淡衫,虽掩不住家境的窘迫,却也有流动的青春在衣角翩翩。若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若不是生命的大逃难,你也许会在水湄岸边与隔岸少年共一肩风雨。

③洪水过后,小渔村成为一片白茫茫大地,你随父亲逃向了更北.少年逃向哪里无从知晓.从此一水两地,音讯杳然。

④从辽河岸边到黑龙江畔,两岸水系养大了十七岁的女儿身。忽然有一天,那个曾经的少年挑着一路风尘在柴扉外叩响了你的心弦。于是你知道,排山倒海的巨浪冲不掉一句轻如云烟的诺言。宿命无边。你将十七年的岁月绾在流苏一样的长发里,与这个命里的人义无返顾地共赴未知的人生。

⑤抛却了生之故园,离散了手足亲情。你虽不能用语言阐释爱情,却知晓如何取舍生活。水湄边一别,此后八十载似水流年,你使一个家族从此枝繁叶茂,衍生不息。

⑥以十七岁的年轻担起四代同堂的重担,你无言。你用一生的付出回报千里相寻的牵念。前世遗落一个梦,今生拾起一段缘。虽有生活的风风雨雨濡湿双眼,却也有尘埃里开出的桃红柳绿斜陈面前。只是在无数个万家团圆的夜晚,你层层叠叠的心事,坠落了窗前的一弯沧桑月,点亮了拂晓的满天星。

⑦水湄边长大的.女子,水一样的柔情,凄美如斯,情深如许!

⑧水湄边走来的女子,骨子里流淌着水一样的性格。水一样的宽容,水一样的善良.水一样的执着,水一样的不舍.

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憔悴如竹的瘦弱身躯,总是在坎坷和磨难之后.留给命运一个挺拔而不屈的背影。几十年的风刀雨剑,曾吹乱过你的发髯,也曾吹落了如水的红颜,却吹不乱心海里朴素而执着的信念。一双晚清时被缠过的小脚,虽然细步纤纤,却坚定地从水边走向田畔,从世纪初青丝长发的少女走向世纪末鬓染霜自的老妇。近百年的阳光、风雨,近百年的雪白、霜寒,一个弱女子从生命的每一寸肌肤里流淌出的尊严、勤俭.使你在生命的彼岸独享后世儿孙不尽的怀想和思念。

⑩你姓杜,无名。水湄边走来的心思如绵、貌美如花的无名女子,是我的祖母。

⑾祖母千里相随祖父,共人生风雨整整旧十年。祖母五十七岁那年(1962年的春末夏初),祖父抛妻别子,抱病归去。此后又凡四十年,祖母用别样的情怀守望着祖父和二人共建的家园。。也是春未夏初的时节.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终于应祖父四十年的等待,与天堂中的祖父——那个命中的少年从容地共沐夕阳。

⑿水湄边走来的祖父祖母,用一个世纪的心血建树了一个家庭;用质朴而又无字的人生信条为后人树起做人的楷模。

⒀一脉水系,一脉血缘,隔世的水湄之人,我骄傲的祖先!让我用心灵流出的泪水.为你们洒一路真诚的眷恋!

⒁农历乙酉年五月廿九日,是祖母辞世三周年祭日;腊月廿二,是祖母冥寿九十九岁纪念日。特敲此小文,以为祭!

⒂祖父,祖母.天堂一路走好!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第7期)

【问题】

1.请用简沽的语言概括祖母的爱情故事(不超过60个字)(3分)

2.请说说“水之湄”具体指什么地方?第六段中“层层叠叠的心事”具体指什么?(3分)

3.第一段中祖母“一生如水”围绕这一比喻,全文具体写了哪些方面?(5分)

4.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第9段中划线句子言简意丰,极具概括力和诗意,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含义是什么?体现了祖母怎样的性格?(4分)

6.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歌颂了祖母伟大的一生,除了第九段划线的句子,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个句子?请摘选出来,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简要的赏析。(4分)

示例:一片小渔村稀稀落落地散在水湾里.像天上落下的星星一样暗淡无声,只有袅娜在低矮草屋上的炊烟生动着肃穆的冬季。

赏析:“袅娜”“生动着”均为形容词作动词,强调动态,用语灵活形象;写出了炊烟缭绕之优美及其带给严冬的生气。

【参考答案】

1.祖母与祖父从小青梅竹马,因突遭大水逃难,便天各一方,音讯全无。多年后祖父找到了祖母,祖母便随祖父定居他乡,繁衍生息。

2.具体指辽河岸边或黑龙江畔对“生之故园”的眷恋,对“手足亲情”的思念等

3.写了身体如水,生命如水,柔情似水,性格如水,红颜如水等

4.悼念祖母,表达了对祖每不尽的怀念,真诚的眷恋,无限的敬意和深挚的赞美之情。

5.含义:祖母以她那残弱的瘦小之躯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练。耕种劳作,默默奉献,平静的走过一生。

不幸的地球阅读答案 篇11

②地球的不幸在于它原有的占陆地三分之二的` 76 亿公顷森林,到 20 世纪 80 年代已不足 28 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 1800 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大面积被毁,自然就大大地降低了地球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__A 。目前全世界约有 9 亿以上的人生活在 __B 对健康十分有害 __E 的环境中。

③地球的不幸还在于全世界每年要产生 3 . 3 亿吨有害废物,排放 200 万吨铅、 7800 吨砷、 11000 吨汞、 5500 吨镉到大气层中,这些均超出其自然背景值的 20 - 300 倍,严重污染了空气,以至于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温室效应也日益。

④地球的不幸更在于人们不仅污染了陆地。天空,还污染了海洋。

每年人们要从船舶倾倒 600 万吨废物到大海 . 从船上扔下 500 万个塑料集装箱,漏油 40 万吨;目前地球上已有 10 %的监测河流受污染 ,70% 的人使用不到安全的食用水,水源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⑤ __A 从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到水资源被污染,这一切人类都被追究为罪魁祸首 !__B 这就是地球的最大不幸一人满为患! __C 生态学家、科学家们指出:地球最多只能养活抓亿人口,而到对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 102 亿,到 2500 年,地球上每一平方米土地上就有一个人!

_D 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生存的孤岛!

(6)无须再说地球的不幸!让我们用欧文的话结束全文。 60 年代末,美国宇航员欧文登上月球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 我们的地球是那样的伟大而美丽,又是那样的微小和脆弱……请告诉他球上所有的人们,只有我们的地球是温暧的、有生命的,请好好地照料地球,珍惜地球!(原 文有改动)

1 .“二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一句是从第二段抽出来的,请将它还原到第二段 a 、 b 、 c 三处中最合适的一处,。( l 分)

2.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话号里(直接在正确答案上打 / )。( l 分)

①明显 ②加剧 ③强烈

3.结合语境,解释“孤岛”的含义。( l 分)

4.文中②③④段与第⑤段从结构关系上看,它们是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 ,(2) ③④段分别从森林_________与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地球不幸的状况,第⑤段则是指出造成地球不幸的原因。 (2 分)

5.在“只有我们的地球是温暖的、有生命的”一句里,“只有”一词在句中起_______作用,这句话与第⑤段 a 、 b 、 c 、 d 四句中的________句形成呼应。( 2 分)

6.要减轻地球的负担,解决地球上人满为患的矛盾,人类应采取什么对策?( 2 分)

7.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____ 、 ____ 、 _____ 、__。( 2 分)

8.欧文说我们的地球是“伟大而美丽”的,指的是在宇宙中只有我们的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同时又说它是“微小和脆弱”的,是强调地球___十分有限。 (1 分)

《地球“鼻孔”的威力》阅读答案 篇12

如果把地球作为有生命的物体来看,火山就像是它的鼻孔,岩浆算它的血液,地震就是它的脉搏了,所以我认为火山是地球有生命的象征,它是地球的灵魂。

火山就是地下的岩浆喷出地表以后形成的一些钝状或者锥状的山体,这种地质体就构成了火山。火山构成有三个要素,一是岩浆,二是岩浆喷出地表,三是在地表形成地质体。

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之分,通常来说,有过喷发记录的火山是活火山,没有喷发记录的火山是死火山,现在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叫做休眠火山。除了活火山和死火山,还有泥火山,尤其是前几年在新疆白杨沟发现了泥火山以后,有媒体曾把泥火山和火山相提并论,其实泥火山不是我们地质意义上的火山。泥火山是由泥形成的,有时候也冒火,但不是岩浆的冒火,而是喷出来的像大气这类的天然气,能够点燃,但不能称其为火山,因为没有岩浆。泥火山是地下泥土形成的,地下气体压力增加,地表承受不了,喷出来形成泥火山,像一个山体的状态,虽然叫火山,但是泥火山很凉,像冒水的`地方,看着冒气泡,实际上手伸进去,会感觉比较凉。中国泥火山很少,到目前为止只在新疆北江的白杨沟或者是杜山谷这些地方发现了泥火山

通常火山喷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心式,一种是裂隙式。中心式火山喷发,就是一个锥体火山孔,岩浆和一些火山灰从中间喷出来。裂隙式,就是在地表有一些大的断裂,沿着断裂的岩浆冒出来,形成裂隙式的喷发,像一条火线,但有的火山喷发会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喷发火山带

火山喷发是有级别的,现在科学上把它分了八级,这个八级是按照指数来分的,10的三次方就是1000立方公里,也就是说一次喷发的量是1000立方公里的定为八级,100立方公里定为七级,依此类推。火山喷发出许多的喷发物,包括火山岩,岩浆等。岩浆根据所含的二氧化硅量,分为低性、中性、中酸性和酸性

地球是八大行星当中火山最多的一个星球。从分布来看,地球上大概有2/3以上的火山在太平洋沿岸上,在一些大洋中脊或者是东非大裂谷或者地中海,也有一些火山。中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是在1951年,西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中的阿什火山。但中国的火山很多,尤其是在中国的东部地区。从东北到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到海南岛,到广东这些地方都有火山分布,还有青藏高原,特别是北部可可西里到昆仑有很多的火山。

火山的形成或者是喷发,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火山是十大自然灾害当中的一种,被联合国排在第六位,火山喷出来的火、气、灰、岩石,以及放出来的毒气和一些冲击力量会造成一些灾害。火山喷发还会引起崩塌、地震、海啸,还有一些冲击波,所以火山的灾害是很大的。但是另一方面,火山也给人类和自然界创造很多的财富。比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火山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它贯穿于地球的整个时空,联系地球各个层圈,在地球形成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生命起源可能也有关系,没有它就没有地球。火山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财富,也带来了灾难。地质学的许多领域和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问题都与火山有关。火山研究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项科研工作。

1.通过阅读本文,你知道了有关“火山”的哪些重要知识?请你列举至少四项

2.从第②段关于“火山”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火山构成有哪些要素?根据这些要素衡量泥火山的话,你觉得泥火山属不属于火山?为什么?

3.文章最后说道:“火山研究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项科研工作。”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4. 把火山比喻成地球的鼻孔,妙在何处?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从分布来看,地球上大概有2/3以上的火山在太平洋沿岸上,在一些大洋中脊或者是东非大裂谷或者地中海,也有一些火山。

6.文章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法说明的?

8.火山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

1、什么是火山,火山构成要素,火山分类,火山喷发的方式、级别,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的形成等知识。

2、三个要素,一是岩浆,二是岩浆喷出地表,三是在地表形成地质体。

泥火山不属于火山 。因为 泥火山是由泥形成的,没有岩浆。

3、火山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

上一篇:讲爱国奉献下一篇:南新中心小学后勤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