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2024-11-01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精选10篇)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这个核心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利用生动的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燃烧现象提出问题,根据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获得事实证据,掌握关于燃烧的核心科学知识点,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生成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可能提到的内容增加实验项目,让学生对关于燃烧的一些说法进行适当的怀疑,然后加以验证。在充分把握教材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对燃烧已有的经验知识,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

以学生合作探究习惯为主题,在课上注重了让学生通过了自主探究——自主实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获取知识,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乐趣,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简单而有兴趣的生活入手。抓住了孩子好表现,好展示的心理,从探究实验引入,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燃烧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探究过燃烧现象。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目标,又是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经过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做第一个实验,在没做之前让学生动手先脑,先设计实验即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再按实验去做。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知道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燃烧蜡烛的实验。首先知道蜡烛燃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有新物质生成——水,第三个环节探究蜡烛燃烧的秘密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次实验,发现蜡烛的燃烧有白色的物质生成(水,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结论:蜡烛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第一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比较出色,第一个环节为第三个环节做了铺垫,学生在实验中也很容易理解,引导学生在掌握了燃烧的秘密之后,将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人们利用燃烧可以做哪些事情,燃烧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利于弊,探讨我们如何使用燃烧,并提示安全用火标志图,是学生产生更深的体验,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简单和直接地引入使学生从细微的生活琐事入手,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加强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更好的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了“注重事实与证据的意识”。 在主体参与下,使他们不断地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篇2

1、风在( 吹 )、水在( 流 )、人在( 行 )、鱼在( 游 )、、、、、、我们生活在一个( 运动 )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

3、( 搜集资料 )、( 制作卡片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 爱护 )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 类别 )、( 编号 )、( 来源 )、( 作者 )、( 题目 )、( 内容摘要 )、( 摘录时间 )等。

二、动物运动会

1、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我会模仿青蛙跳,你会模仿小鸟飞、兔子跳、乌龟爬、青蛙跳。

4、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5、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没翅膀的;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生的。

6动物通过运动获得食物,逃避天敌的伤害,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

7、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

三、生命在于运动

1、你最喜欢的运动是跑、跳绳、散步,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我们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要提醒家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4、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经过长期运动,身高和体重都会增长,肌肉会变粗。

6、游泳运动员的( 肩膀 )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 上臂 )比较粗。

7、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 慢 )。

8、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 锻炼 ),就会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车

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小吊车臂是怎样工作的?答: 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3、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答: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手臂的运动是肌肉收和放的结果。

6、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根据苍蝇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建筑结构屋顶、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根据竹叶发明了筒形叶桥、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

7、飞机的飞行与鸟的运动方式相似,超声定位仪是在蝙蝠的启示下发明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示制造的。

8、机器蛇的作用:可以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

9、( 仿生学 )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10、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 绳子 )有关。

11、10月,我国第一条(蛇形机器人)研制并实验成功。又称( 机器蛇)。

12、在( 飞机 )的发明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对鸟类进行了研究。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3、请你说出3个地图上的标识功用?〇一般城镇、⊙首都、◎省级行政中心。

4、影像地图是把航天相片和简要的图例符号以一定的数学法则综合表现在一个图面上的新型地图。

5、在地图上有许多图形和符号,称作( 图例 )。

6、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这些图能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

7、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

8、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来指示,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

9、( 日本 )制造的一种电子地图,专供驾驶员使用。

10、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 明显的 )、( 熟悉的 )参照物,标明( 位置 )和( 方向 )。

六、做沙盘

做校园沙盘的步骤:1、明确小组分工2、对学校的建筑布局进行观测3、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4、准备所需材料。5、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学校的沙盘模型。

七、动与静

1、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2、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电线杆来说,你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座来说,你是静止的。

3、当你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座位为参照物,这列火车是静止的,看窗外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

4、当你背书包上学时,对于地面来说,你是运动的,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来说,你是静止的。(√) 5、物体的动与静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6、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7、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8、如果选择扇叶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 运动 )的;如果选择底座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 静止 )的。

9、在观察电扇时,( 不要 )将手伸入保护网。

八、快与慢

1、妈妈和我同时从家中出发去学校,走的是同一条路,结果我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比妈妈快,妈妈的速度比我慢。

2、在百米赛跑中,张明得了男子组的冠军,李超得了亚军,小亮得了第三名,说明李超比张明跑得慢,比小亮跑得快。

3、如何判断物体速度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4、时间相同,经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距离相等,用时越短,速度越快。 6、你有几种方法让小车动起来?推、拉、磁力、用遥控器遥控、重力、电力。

7、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1、地面的光滑程度2、与是否负重有关3、推或拉力大小有关。 8、在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是刺尾雨燕。

九、推与拉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推和拉都是力。

2、你知道下列现象那些属于推、哪些属于拉吗?蹬车、拍球、提水、捏闸、拔河、踢球、拔笔帽。属于推的是蹬车、拍球、踢球。属于拉的是提水、捏闸、拔河、拔笔帽。 3、力有什么?大小和方向。 4、如何解释纸蝙蝠受推拉后的现象?拉纸蝙蝠翅膀时,耳朵向下;推纸蝙蝠翅膀时,耳朵向上。

十、常见的力

1、下列关于重力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在正确答案下边画上横线。A、重力只存在于地球上

B、重力把物体拉向地球C、重力把物体向外边拉D、物体距地面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大

2、你能给下面的力进行分类吗?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扭力、弹力、浮力、摩擦力、压力。与物体有一定距离的有:磁力、静电引力、地球引力。

3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1、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 力 )。

2、当你双手向相反方向扭拧物体时,用到的力是( 扭力 )。

3、当你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弹力 )。

4、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 磁力 )。

5、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浮力 )。

6、使头发贴近梳子的力是( 静电引力 )。

7、当你放开手时,橡皮会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是(地球引力 )。

8、摩擦两只手会觉得发热,这是( 摩擦力 )的作用。

9、当你按压面包时,由于受到(压力 ),果酱会从四周外流

10、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11、英国科学家( 牛顿 )发现了地球引力。

13、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4、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 相互)的引力,人们称这种引力为(万有引力)。

15、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

16、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 小 )。

17、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近,受到的重力越( 大 )。

19、工人叔叔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

第11课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1、( 力 )能够使物体运动起来。

2、( 力 )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前进的车轮是(转动)、拉抽 3

第3 / 6页

屉是(平动)、被敲击的鼓皮是(振动)。

第12课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力)还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

2、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阻力)。

3、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时候是(有益)的,有时候又是(无益)的。

5、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第13课 我们的地球

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充满生机的星球。

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3、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假设一(地球是平坦的方体);假设二(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4、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5、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

7、(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

8、在东经120度、北纬40度附近的一个重要城市是(北京)。

十四、太阳和影子 1、阳光下任何不完全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4、在你居住的地方,一天之中,在14点时,气温最高。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影子的变化?影子钟、旗杆、大树、房子等物体 6、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的长度变化有什么关系?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投向西方,影子较长;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投向北方,影子最短;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投向东方,影子较长。 7、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早晨,太阳在东方,温度最低;两点温度最高;傍晚,太阳在西方,温度缓慢降低。 8、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看大树,看影子,看太阳,看指南针,看向日葵的花盘等。

9、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10、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长短)来确定一天中温度高低的变化。

11、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

12、日晷由(晷针)和( 晷盘 )组成。

十五、昼夜的形成 1、地球每天都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的转动。每转动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你生活的地方转到了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就是夜晚。 4、日心说是谁提出来的?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来的。 5、在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为什么?上海先被太阳照到,乌鲁木齐后被太阳照到。因为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伴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从东方升 4

第4 / 6页

起来。所以,上海先被太阳照到。

6、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考虑。

十六、昼夜与生物行为 1、“花钟”是利用不同的花开闭时间的不同来报时的,你观察了太阳花,开花的时间是中午12时。 2、通过查资料知道,鸡、狗、蝴蝶等动物总是白天出来活动,猫头鹰、萤火虫、老鼠等动物总是夜晚出来活动。 3、昼夜节律指生命活动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动。 4、请你把知道的有关动植物行为随昼夜变化的情况写一写。猫头鹰、蝙蝠、猫等动物晚上出来活动,白天睡觉;夜来香是晚上开花,白天合拢;向日葵是白天开花,晚上合拢。 5、花钟是谁发现的?花钟是林奈发现的。

第17课 交通工具

1、二百多年前,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2、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变得越来越便利。

3、交通工具分类可以有:航行在(水中)的,行驶在(陆地)的,飞行在(空中)的。

4、选择交通工具需要考虑(时间)、(价格)、(舒适程度)、(是否便利)等方面。

5、1769年法国人制造的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6、1886年德国人制造的(四轮)汽车。

7、19美国人制造的(T型福特)汽车。

第18课 交通与生活

1、(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快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3、在现代城市里,人多车多,(交通堵塞)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

4、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交通运输不便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5、海产品运输过程中采用了(海运)、(陆运)、(空运)及(人工)运输方式。用到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采用了打捞、(保鲜)、冷冻、(包装)等技术。

第19课 展示会

1、定期整理搜集到的(学习资料)是学习《科学》课的重要方法。

回答问题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你听过这首歌吗?请你看图思考,回答问题:①以什么为参照物时,竹排是运动的?答:以青山为参照物时,竹排是运动的。②以什么为参照物时,青山是运动的?答:以竹排为参照物时,青山是运动的。

2、我们做过小吊车,你能根据小吊车臂的升降原理来推想人上臂肌肉的运动状况吗?试把你的推想说一说。你的推想:人的上臂具有类似小吊车的结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具有类似牵引绳的运动方式,因此,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反之,前臂向外张。

3、回忆试验,然后填空。

在《让小球动起来》的实验中我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是:(至少写出3种)吹、弹、拉、拍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笔算下面各题。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

二、综合练习。36页第1题。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谁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课堂作业设计

36页第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4

本篇文章作者峻青用浓郁的色彩,在如画的景色描绘中寄托出了自己炽热的情感。通过抓住富有秋天特征的大海、蓝天、柿树、苹果、葡萄等事物,生动具体地描绘五彩斑澜的秋色世界,表现了秋天的丰收、成熟与繁荣。而在他的描绘中着重通过对秋天各种水果颜色、形状的描写,突出秋天瓜果遍地、景色迷人的特点。作者通过对柿树与枫叶的对比,更突出了柿树的鲜红与内涵的丰富,蕴涵着柿树的成熟与收获。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黄澄澄的大金帅,红玛瑙似的山楂果,绿莹莹的、红玫瑰似的呈现多种色彩的葡萄„„如此绚烂的色彩,组成一幅美丽而迷人、成熟与繁荣的秋天景象。作者采用了大量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得各种水果水灵灵的呈现与读者面前。文章最后一段,道出作者之所以喜爱秋天,就是因为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丰收和欢乐”,表达出作者面对丰收的景象内心的快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这一丰收季节的赞美。

该篇文章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从感官上认识秋天。提示学生实际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自然界给予人的色彩、味道、神韵,把学习理解课文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丰收和欢乐。”之后,跳出作者的感悟,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秋天。用看得见的画笔描绘,用直通心灵的语言表述,或是默读体味秋色的魅力,或是朗读读出秋色的绚烂,总之,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字7个,会写字8个。理解“逊色驰名中外绚丽繁荣等”生字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略读课文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美丽而迷人的秋色,感受秋天成熟与繁荣的景象。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秋天里的景色。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秋色 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通过你的观察,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诉大家吗?(学生畅谈)

师:有一位叫峻青的作家也观察了秋色,想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读文识字。1、明确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对读不好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可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1)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2)说一说文章所描写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作者之所以喜爱这样的秋天,是因为它表示着——和——也意味着——和——。你同意作者的这种感触吗?

如果同意,请在课文中找到这样认为的理由;

2、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如:体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柿子红得像一片火;苹果逗人喜爱;山楂缀满枝头;葡萄如水晶和玉石雕刻,晶莹透明。读中体会作者的比喻手法。把各种水果水灵灵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3、如果还有别的想法,请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理由说充分。你眼中的秋色是什么样子的? 描绘出最令你感动的秋天的场面。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读关于秋天的文章、古诗句。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5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人读来回味无穷的散文。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作者把自己对雪的感触娓娓道来,让你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这雪声、雪情、雪景当中。让我们的心灵在被陶冶与涤荡之余,能够潜心静气地去思考和回味。

文章开头,作者从我们熟悉的雷声、雨声、风声、涛声谈起。生活中,这些声音即使不曾用心留意也能感觉到,而下雪的声音却是要静静地用心去感受。“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这一句把我们的耳,我们的心带到了茫茫天地间,让我们屏气凝神地去感受这天籁之音。

作者在描写下雪的声音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雪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声音,而是和匆匆而过的“春风拂面”和“鸟儿展翅飞逝”的声音来比较。不急不躁,不轻不重,像亲密的朋友在耳边呢喃细语,像轻柔、舒缓的音乐伴随着雪花飞舞,掠过每一位钟爱它的朋友。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时,需要展开丰富地想象,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细细地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啊,下雪的声音,与其以耳倾听,不如以心感受。”是啊,也许用耳听只是时隐时现的自然之声,而用心感受的则是一个充满了无限的爱,充满了无限的美的世界。知识与技能目标: 1、1、学会17个生字,会认字8个,会写字11个,理解“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情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谁来读读课题? 你都听过什么声音?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

这节课我们不光用耳朵来听,还要用心来感受下雪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2)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反复诵读课文,中间可穿插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感悟。

2、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你喜欢下雪的声音吗?你觉得哪写的美?

(1)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2)小组交流补充;(3)讨论怎样读好。

3、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 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

4、在生活中,你有过“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的体验吗?

5、指导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胸、窃”等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写下你用心感受的体验。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有三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读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每步的算理。

4.怎样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进而使学生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试一试

出示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四、本课小结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7

北塔小学 邓向群 2018/9/6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蒋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5人,男生30人,女生25人,学生分别来自周围六个村庄,有一名是新转学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教材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第二单元“了解商场 学会消费”,第三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以家乡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教育。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讲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了解商场 学会消费”,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周围的商业场所和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们,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劳动。

第三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

五、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六、课时安排

1、可爱的家乡

4课时

2、富饶的物产

4课时

3、日新月异的变化

4课时

4、我为家乡作贡献

2课时

5、家庭的日常消费

3课时

6、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

3课时

7、学习选购商品

3课时

8、做文明顾客

3课时

9、尝试买与卖

2课时

10、家庭生活的安全

2课时

11、学校生活的安全

2课时

12、活动场所的安全

2课时

13、交通安全你我他

2课时

14、交通安全宣传日

2课时

七、预期达到的目标: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8

2. (便民店)多设在居民区附近,农村的(代销店)也属于这一类。

3. 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食用。不到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摊点买食品。

4. 条形码是物品的(编码),由一组按一定规律并行排列的(黑色线条)和(位数字)组成,它储存了商品的许多信息。

5. 商品使用条形码不仅能防止(假冒),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提高了结款的(速度)和(准确度)。

6. 如果条形码印刷(粗糙)(模糊),颜色不对,就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

7. 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价格),选择同一件商品时应该(货比三家)。

8. 买东西需要支付(货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货币,我们不仅要学会(使用)人民币,更要(爱护)和(保护)人民币。

9.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伪造)货币,世界各国的货币都有(防伪标志)。

10. 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是对商品(质量)和商业(服务)进行监督的社会团体。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能够较为顺利有效地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 同一种商品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价格不同。一天当中,蔬菜的价格,早晨(高),傍晚(低)。

12. 学校是我们幸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13. 放学之后应(直接)回家,去什么地方应与家长(打招呼)。

14. 交通标志主要有(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三大类。

15. 匪警电话号码是,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或),火警电话号码是()。

16. 外出活动或游玩,(安全)二字记心间,遵守(纪律)守(规则),珍惜(生命)保(平安)。

17. 游泳是一项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游泳时一定要到(游泳池)或(安全)的水域。

18. 交通警察的任务是指挥(交通),保证道路(顺畅)和大家的(安全)。

19. 过马路时应红灯(停),绿灯(行),一(停),二(看),三(通过)。

20. 乘车时要先(下)后(上)。乘公共汽车要(站稳),不要向一边(拥挤)。乘坐火车时将行李放在(行李架上)。

21. 第 / 页

22. 过马路是应(走人行横道)。马路上出现交通事故应(打事故电话)。

23. 交通灯的红灯表示(停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黄灯表示(已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

24. 永不下岗的交警是指(交通标志和设施)。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9

《温度计》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的单元教学内容中的第二课。属于观察实验活动课。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自主、合作、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有关热的科学知识。第一节课《冷与热》时,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即身体感觉物体、环境的冷与热,用手去感受水温的冷与热去认识冷与热的现象。《温度计》一课在前基础上,继续进一步学习热的知识:学习探测热的仪器的科学理论知识,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应用温度计,使学生实现用理论研究科学,用实践来证明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

(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实验

(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

(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

情感与发展:

(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

教学重点:

温度计(气温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日常应用。

教学难点:

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探温计内的弯曲位设计)

教学准备:

活动(一):普通气温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

在烧杯内倒入不同的温度的水: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二):气温计的应用

活动(三):体温计的应用〔名括传统型、掌上探温计和耳窝探温计(后两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准备)〕(重点提醒:传统的医用体温针是用水银做,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烂,若打烂了要清扫好现场,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因水银有毒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

(1)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书本P2的图片和P6的图片,利用第1课《冷与热》教学内容,用身体感觉到环境的冷与热以及用手去感受冷水、温水与热水,这些全

(2)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P7的图片(但事先把课题覆盖着)。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天气的冷与热,但如何知道具体温度呢?

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

(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

A、 认识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及其单位和符号的表示法

B、 认识和学会温度的读作与写作(包括0度以下的的读作和写作)

C、 如何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计的度数(使用P9的讨论)(学生可试做)

讨论后教师小结:(1)玻璃泡不能位容器底及侧壁,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即煤油柱或水银柱的上升的进度稳定后)。

(3)以平视的角度读数

实践应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小组所用的温度计(把准备好的三种温度计分派给小组)

A、 根据小组所用的温度计填写P9的表格

B、 选用哪一种温度计测水温?为什么?

C、 什么叫量程。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课后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掌握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进行计算;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与上节课内容的不同点是:除数是两位数,计算时要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来计算。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三种休闲鞋及各自的单价。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通过计算“2号鞋的单价是1号鞋的几倍?”列出算式69÷23,让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竖式计算,利用估算的经验,使学生了解“除数23接近20,可以把它看作20来试商”。活动二:通过解决“买一双3号鞋的钱能买几双2号鞋?”的问题,计算150÷69,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 意图说明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引出鞋价问题,呈现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帮小明妈妈估算是多少倍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估计。

2、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了解23接近20,可以把23看做20来试商。

3、用竖式计算

重点使学生理解除数23接近20,把它看做20计算比较方便。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3的书写位置。

三、尝试应用

(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集体订正。

五、综合应用

第1、2题,是实际应用题。

第3题,按题目要求,先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讨论:

这是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给学生尽量多的交流机会。

六、小结。 从生活情景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自主解答就是要考察学生估算时的想法和算法。鼓励思维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索,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通过自主探索使新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拓展练习

1.先计算在验算

78÷23=152÷36=227÷32=328÷82=

2.()最大能填几?

78×()<77451()<32646×()<280

64×()<32739×()<36138×()<245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上一篇:施工管理时间总结下一篇:郑州日产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