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的爱情诗歌

2024-06-16

念的爱情诗歌(共12篇)

念的爱情诗歌 篇1

念的就你

想的就是你

缠缠绵绵在一起

心灵感应

在每一个夜晚

思念中回眸

潇洒的男人

激情飞扬

动力着浪漫的人生

无论岁月荏苒

心存你一人

象鱼儿离不开水

象红花配绿叶

又象蝴蝶恋花丛

爱情的甜蜜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让秋色更迷人

让山川河流

景彩添画

魅力光芒万丈

从相识相知至相守

你就是我要等待的那个人

情趣味甘甜

精力更充沛

阳光帅男人

魅力争上游

永保青春耀

幸福花万朵

快乐翩跹然

谱歌奏鸣曲

韵律诗意

情切切意绵绵

就在这个浪漫的季节

让我们彼此怀念

爱情天梯是如此的奇妙神秘…………

念的爱情诗歌 篇2

关键词:中西诗歌,比较, 方式,内容

爱情, 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古今中外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与追求, 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人民都能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的文艺作品的基础。不过,同时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中国和西方却是大异其趣的。对中西方爱情的情趣及其成因作一番比较分析是很有兴味的。?一般地说,中国的爱情诗和西方的爱情诗的不同情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如《静女》、《溱洧》,屈原的《湘夫人》、《山鬼》,李商隐的《无题》,但就某一个具体作家来说,则真正以大量爱情诗著称的则很少。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哲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五十首《别离》,诗人宣称他心甘情愿做他爱有的奴仆。“既然是你奴隶,我有什么可做,除了时时刻刻伺候你的心愿我毫无宝贵的时间可消磨,也无事可做,直到你有所驱遣。”大有恋爱至上的味道。

第二: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 赞美爱情, 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 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 悲欢离合。因此, 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伯兮》)就是一首妇人思念征夫的诗;又如“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写出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反观西诗,以勃郎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地爱你?》为例:

我是怎样地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怡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和黄泉,

去探索人生的奥妙, 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 我爱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摄生食物不能间断。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白朗宁夫人不仅热情讴歌了爱情,甚至毫不隐讳的表示她对白朗宁先生的爱胜过对上帝和宗教的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英国教会才对这首诗一直持反对态度,也许因为这首诗曾引起过争议和贬斥,所以这首诗才更加风靡世界和倍受欢迎。

第三:中西诗歌的另一个显著不同点是,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古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当然中诗中强烈抒发情感的作品也有,如《诗经》里的《君子于役》以及两汉乐府的一些篇章,但整体说来是占少数的。先看两首中诗: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李昌绪《春怨》)

这首诗反映了妻子怀念远征的丈夫, 但诗人并未一语道破, 而是描写客观, 寄托内情, 婉约曲折。对彼此的爱情不著一字, 但思念之意尽在其中。

“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醉花阴》不点破情,而相思之苦却跃然纸上。

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两首英国爱情诗:

Western wind, when willth勃郎宁夫人的十四行诗ou blow

Anonymous

Western wind, whenwill thou blow

The small rain down can rain?

Christ, if my love were in my arms

And I in my bed again!

这是一首英国较早的民谣 (ballad) , 也可称之为离情诗, 言者盼望自己的爱人, 犹如大地盼春风 (西方的WesternWind相当于我们东方的春风) , 万物盼春雨 (前两行) ;他 (她) 如饥如渴地盼望自己的爱人回到自己的怀抱 (”inmyarms”) , 回到自己的“床头” (“inmybedagain”) 比起中国那些含蓄的爱情诗来,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思是何等的明白而直率!

再看一首英国诗人彭斯(Robert Burns)的一首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

啊,我的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

它在六月里初开;

啊,我的爱人象一支乐曲,

它美妙地演奏起来。

你是那么漂亮,美丽的姑娘,

我爱你那么深切,

我会一直爱你,亲爱的,

一直到四海枯竭。

一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

到太阳把岩石烧化,

我会一直爱你的,亲爱的,

只要生命之源不绝。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让我和你小别片刻,

我会回来的,亲爱的,

即使我们万里相隔。

他的感情奔放、炙烈,袒露的爱的表达让每一位读者立刻感受到灵魂的震撼。人们不需揣摩就可领会他的意思,他的情感是明朗的,一泻无余。

第四:西方的爱情诗往往不屑于自然的烘托,而中国的爱情诗则常常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托物起兴,融情于景。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就双双取悦于“河之洲”,来与青年男女之情。又如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言辞归雁南翔。”秋气清凉,草木枯萎,燕归雁翔,君在他乡,其思君盼归之心,不言而喻,尽在辞中。再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与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 常常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直接进行内心告白。如拜伦的《雅典的少女》一诗中开头第一句就是“你是我的生命, 我爱你。”;马洛的《牧羊人》的开头“来吧, 和我生活在一起, 做我的爱人”;还有勃朗宁夫人的《我是怎样地爱你》的开头:“我是怎样地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等等。

第五:爱情是个诱人的主题,美轮美奂的爱情诗令人目不暇接,常叫人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我们在绚丽多姿的中西爱情诗中探幽揽胜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中国诗作者男性假托女性之口写诗的甚多。如: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上部》 (朱庆馀)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买卜人。《望夫词》 (施肩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无名氏)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杜甫)

在中国,夫妻、夫妇、子女、男男女女等词序表明男先女后的原则不可颠倒,过去出嫁的女子要在姓氏之前冠以夫姓;在汉语中,不少坏字眼,也多以“女”字作偏旁部首,如:嫉妒、奸淫等等。可见,女子地位低下。同时文人骚客十分看重功名事业,追求“立功、立法、立言”之三不朽。择偶得命于父母媒妁之言,嫁后须“主中馈”“奉箕帚”,妇女受教育的条件很差很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就必然导致女性诗人的甚少。再加上男司外,女司内的分工,妇在家则“入厨下”,夫在外则“寄寒衣”,因而妇女一般内心痛苦,这个内心痛苦复杂情感的领域,自然为男性诗人所发觉,所利用。因此,中国爱情诗诗人常假托女子之口,来唱对男子,丈夫的恩爱情深,抒写远离的相思情苦,渲泄被遗弃的怨和恨。在西方,宗教色彩浓烈,加上又受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影响。妇女地位比之于中国要高得多。比如在古代希腊传说中,人类本是一种四手四脚,圆脑袋,两张面孔的球状生物。万神之王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过于强大,危及自已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君权统治,便举起雷电,手杖,将人类一劈为二,但分开的一半却拼命扑向另一半, 想重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爱情,因此西方男子传统称自已的妻子为“我那更好的一半”故而,女子的个性理想、智慧、才干,以至学识,常是男子景慕的对象,这样,就使得西方爱情诗多是男性对女性的仰慕,如本琼生的《致西利娅》。

以上重点探讨了中西爱情诗不同的几个方面, 但这些不同点并非是绝对的。我读英国诗常常联想到中国诗;读中国诗又常常想到英国诗。这种联想反映了文化的沟通, 情感的沟通。正因为有这种沟通, 我们才能彼此欣赏异国的诗歌。我们是中国读者, 了解中西爱情诗的异同, 就能更好欣赏西方爱情诗, 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从而更好地丰富与发展我们民族的诗歌艺术。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陈学斌, 刘彤.中西爱情诗之诗学差异及成因[J].赣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2006.

诗歌里的爱情(外二篇) 篇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般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

——泰戈尔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混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风》陆游

时间:(陆游礼部会试失利,回到家乡。)莺红柳绿的春天

地点:沈园

人物:陆游、唐婉、赵士程

背景:唐婉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

陆游:“如今你已为人妇,我……”

唐婉:“什么都不用说了,士程还在那儿等我呢。”

(此时唐婉心中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涌上心头,泪珠儿似断了线一般,不住地流,流进了陆游的心里。)

陆游:“婉儿……”

(唐婉正与赵士程在池中水榭上进食。她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

陆游:“唉,这真是讽刺啊,讽刺啊……”

(画外音:这是一场真正的爱情悲剧。昨日情梦,今日痴怨绕尽心头。陆游和唐婉毕竟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红藉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

时间: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地点:木兰舟上

人物:李清照

背景:赵明诚出外求学,李清照独守空闺

李清照:“我的郎君,你何时会归来?同我共赏皎月,同我吟诗作对,同我双双泛舟? ”

(李清照独自登上兰舟,想借泛舟而消愁,排遣心中对赵明诚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并非悲歌当泣,她只是不想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而是设想对方也思念着自己。)

李清照:“唉,青春易老,时光易逝……”

(李晴照不由得感叹青春韶华的脆弱,回想起自己与夫君如胶似漆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李清照:“……”

(低头欲语,眉头紧锁)

(李清照还是幸福的,虽然与赵明诚有短暂的别离,但能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她对明诚的爱,这爱是旖旎,纯洁,而又心心相印的。)

说了一遍请再对我说一遍说我爱你

即使那样一遍遍地重复

你会把它看成一支布谷鸟的歌曲

记着在那青山和绿林间在山谷和田野中

如果它缺少了那串布谷鸟的音节纵使清新的春天

披着满身的绿装降临也不算完美无缺

爱四周那么黑暗

耳边只听见惊悸的心声

处于那痛苦的不安之中

我嚷道再说一遍我爱你

谁会嫌星星太多每颗星星都在太空中转动

谁会嫌鲜花太多每朵鲜花都洋溢着春意

说你爱我你爱我一声声敲着银钟

只是要记住还得用灵魂爱我在默默里

——《请再说一遍我爱你》[英]布朗宁夫人

时间:1844年

地点:英国

人物:布朗宁夫人和她心爱的“他”

背景:“他”比布朗宁夫人年轻六岁,但他们却互相爱慕,企图冲破世俗的枷锁。

布朗宁夫人:“请不要再说这样不知轻重的话,你我是不可能的。”

“他”:“我要说,我要说。我要每天送给你鲜花,带给你欢乐。我要让你每天都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布朗宁夫人:“不,我父亲是不会允许的,那些美好的场面就请你将它们留在你的梦境中吧。Farewell(再见)。”

(画外音:布朗宁夫人最终和他结婚,但她固执的父亲至死都没有宽恕她,接着又是丈夫死去的噩耗。布朗宁夫人在丈夫死后曾说:“除了爱,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我嗒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最美妙的声音

片断1

最美妙的错误&最美妙的声音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爸爸又唱起了他最喜欢的那首歌。“是‘长亭外,我都跟你说了无数次了。”我不耐烦地对爸爸说。“是吗?我觉得‘长城外更好听。”爸爸强词夺理道,“我都唱了几十年的‘长城外了,就别改算了。”唉,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现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歌曲被翻唱错的原因了。“唉,真是‘长亭外啊。”爸爸翻了翻那本破得掉皮的音乐书无奈地说。自那以后,爸爸很少唱歌,并不是因为他怕唱错,而是因为他失去了唱歌的那份心情。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一个思乡的人,所以他才会唱出‘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他是用他的心,用他的感情在唱歌。“长城外”,这是一个最美丽的错误,也是一个最美妙的声音。

片断2

最殷切的守候&最美妙的声音

小A是一个聪明却又调皮的学生,他从B中学转到了C中学。B中学的班主任对小A很好,总是嘘寒问暖。但小A仍是一个调皮的学生,他不交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小A到了C中学后仍然是那样。有一天下了晚自习,小A想起了自己在B中学时,他的班主任对他很好,今天又是教师节,不如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她。他看了看手表,呀,都10:50了,老师恐怕睡了吧,但是错过今天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又有点可惜。于是他下定决心拿出手机给老师打电话。“嘀嘀……”电话里仍是忙音。“喂?”电话那端传来了一个疲惫的声音。“喂,老师。”小A兴奋不已。“哦,有什么事吗?”老师问道。“老师,是我啊。”小A感到些许的失望。“哦,是你?21号。”老师听出了小A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你在那儿还好吗?作业有没有按时交?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啊?”“我还是老样子呢,还有作业没做完,不过我正在努力改进呢。”小A俏皮地说,“老师,时间也不早了,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小A回到寝室,突然手机又在振动。小A一看屏幕,是老师的语音留言,他打开听了听:“要做完作业再睡觉哦。”这是一份最殷切的守候,也是一个最美妙的声音。

片断3

最动感的声音&最美妙的声音

当代的高中生除了繁重的学业外,还有一大堆的精美音乐CD。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总是能听到最新、最潮的音乐。他们会随着音乐摇动手臂,伸展躯体,这音乐给了他们灵感和动力。音乐,给了他们最动感的青春,最美妙的声音。

声音让我说,说出最美妙的声音。

身陷《围城》

钟书先生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

《围城》,我实在没看懂多少,也没看出多少深意。但看小说又何需注释呢?于是,很多读者每对一本小说发生兴趣,就对作者也发生兴趣,并把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当作真人真事。有的干脆把小说的主角视为作者本人。高明的读者承认作者不能和书中人物等同,不过他们说,作者创造的人物和故事,离不开他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感情。这话的确很对。可是杨绛先生曾经说过: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创造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要从创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经验是颠倒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经过创造,就好比发过酵而酿成了酒,从酒里辨认酿酒的原料,也不容易。我有机缘知道作者的经历,也知道酿成的酒是什么原料,很愿意让其他人看看真人真事和虚构的人物情节有多少联系,而且是怎样的联系,因为许多所谓写实的小说,其实是改头换面的叙写自己的经历,提升或满足自己的感情。这种自传体的小说或小说体的自传,实在是浪漫的纪实,不是写实的虚构。而《围城》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尽管读来好像真有其事,实有其人。

钟书先生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可能会稍有真人的影子,但事情都属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是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而唐晓芙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方鸿渐失恋后,说赵辛楣如果取娶了苏小姐也不过尔尔,又说结婚后会发现娶的总不是意中人。这些话都很对。可是他究竟没有娶到意中人,他那些话也就可释为聊以自慰的话。

作者游雪窦山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天风如海水,屹立作山势;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我常观乎山,起伏有水致;蜿蜒若没骨,皱颇波涛意。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固哉鲁中叟,祗解别仁智。

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辛酸亦有泪,贮胸敢倾吐;略似比山然,外勿改其度。相契默无言,远役喜一晤。微恨多游踪,藏焉未为固。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

小说里只提到游雪窦山,一字未及游山的情景。

范小姐、刘小姐之流想必是大家熟悉的,不必再介绍。孙柔嘉也是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给了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给了方鸿渐。她和方鸿渐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型的夫妇。孙柔嘉聪明可喜的一点是能画出汪太太的“扼要”:十点红指甲,一张红嘴唇。一个年轻女子,对自己又羡又妒又瞧不起的女人,会有这种尖刻。但这点聪明还是钟书先生赋予她的。

杨绛先生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钟书先生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实事。可是钟书先生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不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

诗启一念的诗歌 篇4

尘封了哀怨

一束白蔷薇黯淡

脑海如胶片镌刻着如初的影像

心酸无奈木然

雾霭迷蒙了双眼

令心褐暗

瞬间变成孤岛冷艳

从俊美到憔悴到苍白以致绝望

那束蔷薇

从此沉睡

多少花开总无语

都说是无关风生水起

是你如花的娇艳

媚了红颜

还是相思的紫帕遗落了花海

诗启涟漪

花开花落

雅香犹在情已不堪

那份绮念已入怀

凄楚中

满地花瓣色艳如生

风烟总寂寞

乱红自飘零

诗启一念

梦怡春娴

一袭素衣淡然愁闲

念已成习惯

有人落魄有人眷恋

有人舞墨有人弄箫长亭站

花开花落总关情

在爱情里爱情诗歌 篇5

因为爱情就是一切

拥有爱情本身就已足够

在爱的大千世界里

一样有蓝天,海洋,群峰,森林

草原,布谷鸟,玫瑰,百合请美美地享受里面的一切

紧闭阀门——像一块石头

别让它们流失

谁,若想在他的世界里添加其它元素

那么他的世界必将毁灭

像夏日过于成熟而爆裂的石榴

火山爆发,天空布满乌云

海洋受污染,森林,草原燃烧

鸟儿被折断翅膀,花儿受到摧残

因此,在爱情里,只有爱情

休想容下其它的东西

因为爱情就是一切

爱情的春天爱情诗歌 篇6

记得前世的那年那月那时,

在七夕我们许下山盟海誓,

下辈子我们仍然相爱相知……

这纷繁的红尘喧哗的人世,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爱人你,

第一次相遇便有爱的默契,

幸福从此萦绕弥漫着四季……

多少次微笑着依偎我怀里,

春风吹来了千万年的相思,

情不自禁滚落幸福的泪滴,

我们异口同声说出我爱你……

多渴望我们的.生命像旭日,

永远都是青春阳光的样子,

在岁月轮回中年轻一辈子,

用我无限热忱爱你守护你……

早已经读懂了生命的凄迷,

每个人都有划上句号之时,

多么幸福我们能相伴相惜,

认真爱过今生再牵手来世……

我们一起种的玫瑰最美丽,

最爱我们一起写得爱情诗,

入我怀抱再次轻轻的吻你,

爱的深情中多想没有别离……

与你重逢一眼认出了是你,

爱过千生万世的爱人同志,

从青年爱到夕阳下的默契,

我们一起欢笑永远不哭泣……

亲爱的月下桂花递我醉意,

你的爱意是我永远的希冀,

等风雪绽放梅花我们一起,

念的爱情诗歌 篇7

当今学生现代的爱情道德观已与古代传统的爱情观有着明显差异, 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代爱情诗歌, 并接受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呢?

一、激情导入, 将学生带入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崇高的艺术境界中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课堂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师的饱含感情、富有激情的导入, 会激活整个课堂, 激发出课文较深层次的生命活力,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 从而使晦涩的诗歌被学生所喜欢, 使诗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所接受、所延续。

英国哲学家赫士列特曾经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教师激情的导入不仅是教师激情的语言, 更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调动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 学习新课时, 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导入, 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 使学生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如在学习《诗经》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春华秋实, 是自然规律;少女怀春, 是人之常情。中国人谁不喜欢读爱情诗歌、传爱情佳话。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家喻户晓;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 传唱至今。这不, 走进《诗经》, 我们会发现这里也有这么多的爱情诗!读了它, 我们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会知道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 同时也会明白: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爱情也不都是甜如蜂蜜的, 欢乐是美, 忧愁是美, 悲戚是美, 分分合合都是美。这样充满激情的导入, 让学生对爱情诗歌充满向往, 在憧憬中全身心投入, 既感受到诗歌中关于爱情的真挚情感, 又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二、用实实在在的课文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爱情的忠贞感人

鉴赏古典诗歌, 必须读懂字面意思, 了解诗在写些什么, 才谈得上欣赏、分析、评价。我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时候, 需要借助于文言的基础来读, 如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文学常识等。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词, 既要立足词语本意, 又要结合具体语境, 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抓住本意, 由浅入深, 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精选这个词语的“良苦用心”。此外,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爱情诗歌中, 诗人内心的情感往往融入意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表白, 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读者品味咂摸, 含英咀华, 自然也会受到艺术上的熏陶感染, 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价值。此时, 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 而且是饱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 却句句是情, 字字含意, 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的情感之流。

例如, 《迢迢牵牛星》这首爱情诗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呢?我们抓住文本来分析, 其原因之一是牛郎织女的勤劳与刚强的感人。在一起生活时, 他们男耕女织, 相敬如宾;在被银河隔离后, 他们还是继续辛勤劳动, 刚强地活着, 为的是不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和爱情的追求。我们看织女被银河所隔后虽然悲痛欲绝“泣涕零如雨”, 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在中国人眼里,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的织女形象和她那勤劳与刚强的品质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原因之二是, 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感人。世界上有哪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几千年, 还想着有团聚的一天?“七夕”喜鹊们到银河上搭起鹊桥, 让牛郎织女相会, 这哪里是喜鹊, 分明是中华民族对“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的同情, 分明是对世上所有爱情忠贞不渝者的赞美。秦观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出所有中国人对纯真爱情的理解!在诗歌中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借助意象, 让学生领悟爱情诗歌中美好、真挚的感情, 读懂中华古老爱情的忠贞, 提高对爱情诗歌的审美感受力。

三、抓住诗歌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爱情诗歌的表达技巧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之所以能感动人,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融情入景, 借景抒情, 采用比兴的手法, 因此, 在阅读这首爱情诗歌时, 我们应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当作重点来学习。借蒹葭、白露、河流等景物的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为霜、未已、未晞等, 写出一个人在深秋的早晨来到河边, 周围芦苇苍苍, 脚下霜露重重, 勾勒出冷寂又略带感伤的气氛, 通过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 让整首诗歌意境朦胧, 幻想迷离, 引人遐想, 反复咏叹, 以重章叠句的形式, 写出追寻者的执着精神。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要抒发情思, 驰骋想象, 感染读者, 耐人寻味, 最常见的就是用赋比兴的手法。诗中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歌情境交融的意境相结合的方式, 启示后继的中国诗人, 对形成中国诗歌意蕴深远的特点起了重大的作用。爱情诗歌中特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 (尤其是女性) 体态服饰的刻画, 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感往往密不可分, 修辞是外壳, 情感是内核。“修, 洒刷之也, 藻绘之也。”善于抒情的作者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常见的用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借代、对偶等。不同的修辞, 表达情感的效果也有不同。在爱情诗歌中, 朦胧唯美、缠绵悱恻的爱情更需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来给它增色。

四、抓住最凄凉的悼亡词, 引导学生理解古典爱情诗歌的感人至深

在流传至今的古代爱情诗歌中, 就其内容而言, 有男女热恋, 有夫妇相思, 有妇女被弃, 其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悼亡词。悼亡词是对亡人的深挚情感、痛切怀思, 而绝非一般酬唱应和、无病呻吟、虚伪矫情之作。这就使悼亡诗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真情实感吸引世人的目光, 并为之倾倒。诗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呼唤, 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首悼亡词里字字句句都渗透了词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 让学生借悼亡词来感受古人爱情的真挚, 让人读了之后情到深处泪沾巾。

发自内心的情感从何体现?古人的爱情观远胜今人, 他们不会有那些轰轰烈烈的爱的誓言, 因为他们的爱情比今天要纯洁得多, 他们将爱情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所以, 这份感情是通过生活的细微体现出来的。在词中, 我们能看到:妻子对镜梳妆, 夫妻对望, 这无不充满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意、浓浓的情意。正是这份情感, 让我们带着和词人一样的心境来读这首词, “忆君情悲满, 肝肠尺寸断”。它留给读者的不是爱情的欢乐之美, 而是爱情的凄凉之美。读了它, 我们一定会真正感受那生死不渝的纯洁爱情之美。

五、抓住最悲凉的爱情故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悲剧的真正意义

什么叫悲剧?鲁迅说, 悲剧就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或喜或悲, 悲剧往往更加扣人心弦。悲剧给人的是一种别样的美, 这种美是幽暗的、不快的, 甚至是阴冷凄婉的。悲剧, 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我们要通过古代爱情诗歌让学生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在赏析悲剧美时, 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方面去赏析。

《孔雀东南飞》究竟“悲”在哪里?悲在刘兰芝聪明勤劳, 知书达礼, 却被焦母歧视与驱逐;悲在焦仲卿逆来顺受, 忠于爱情, 却得不到母亲的理解;悲在刘兰芝的长兄自私凶狠, 见利忘义, 将亲妹妹往死路上逼去;悲在刘兰芝与焦仲卿相亲相爱, 却被专横的家长制活活拆散、双双殉情。这首悲情诗引人步步去思索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

悲剧的美在于内涵, 不在故事本身, 而在于读者本身, 在于悲剧激发出的情感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这份思维既有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又有对这个悲惨结局的深深思索, 这种在道德和情感上的双重思考才是美的所在, 也是审美的核心, 更是悲剧真正的含义和本质。

正念的力量 篇8

2016年5月28日上午11:09,携程官方网站和App出现宕机,用户无法登陆,12个小时以后,携程才公布:“经携程技术排查,确认此次事件是由于员工错误操作导致。由于携程涉及的业务、应用及服务繁多,验证应用与服务之间的功能是否正常运行,花了较长时间。携程官方网站及App已于 28日 23:29 全面恢复正常。”

2016年2月6日上午10点,铁路订票网站“12306”发生崩溃,显示“页面无法打开”,瘫痪持续1小时,期间乘客无法订票……

越来越多的企业依赖中心服务器的平台运营,一旦电脑系统发生问题,整个组织就会陷入瘫痪。在日趋复杂的世界中,各种突发事件正越来越多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从龙卷风到恐怖袭击,突发事件影响之大,总让我们感觉措手不及。但是,突发事件也可能以更微妙的形式出现:比如组织内部一个小小的失误,最后酿成大错,动车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的小小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直接导致了2011年甬台温铁路列车追尾事故;抑或只是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例如工程师发现在火箭发射时泡沫塑料散落和碎片撞击不可避免,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却假定这个风险是可接受的,结果导致了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灾难。

凡此种种,让我们不禁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类不期而至的偶然事件?与其他组织相比,为什么一些组织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确保高绩效,而另一些组织却事故频发?

卡尔维克(Karl Weick)与萨克利夫(Kathleen M. Sutcliffe) 两位教授的《应对突发事件》一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提出正念(mindfulness)是一些组织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 ,这些组织也可称为高可靠性组织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HRO)。

作者将HRO型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成功归因于他们坚定不移地采用“正念”的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换句话说,HRO型组织要根据最新情况、组织的意愿和能力,调整当下期望,并对之不断细化、区分,以正念的方式引导自己,以便能更迅速地留意到萌芽中的突发事件,并及时阻止其发展。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HRO型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键区别在于最初阶段,即突发事件仅有一丝苗头的时期。通常,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有蛛丝马迹可寻,但绝大多数组织采用的是弱迹象、弱回应的方式。然而,正念的思考方式则可让我们看到隐藏在弱迹象背后的深意,并及时做出强有力的回应。这种违反直觉的行为方式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

呼唤正念

HRO型组织在建立正念,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应用以下五种方法。

从失败中寻求警示。不同于普通企业沉迷于成功的喜悦,HRO型组织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失败。他们对疏忽、错误都高度敏感,因此即使是小小的偏差(如门没关好、出现多余的螺丝),他们也不放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只要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都可以提出质疑并及时报告,让问题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所以,与一般组织相比,即使HRO型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更艰难,条件更苛刻,他们也能及早警觉、快速回应,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高的绩效。而那些最终酿成大错的组织则相反,例如福岛核电站危机调查中,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他们一直在篡改核电站的运行、检查数据。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的数据先后28次被篡改。

拒绝简化事件。HRO型组织痴迷于复杂化看似简单的事件,就像他们执着于深究失败的原因一样。因为他们深知简化会产生盲区,所以 HRO型组织用尽“洪荒之力”推敲简单的事情。虽然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化繁为简的本领,但简化需一分为二地看待。只有对组织所处环境、组织的结构和组织能力有充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出好的简化决定。例如“哥伦比亚”号发射失败后,NASA立刻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委员会,并邀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道格拉斯·奥舍诺夫(Douglas D. Osheroff)加入,希望来自学术界的外来者,能重新检验航天飞机的上千关键点。

从突发事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 HRO型组织中不乏各种能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人才。意外来临之时,他们会尽量避免让自己在庞大的压力下失去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几乎每一场意外,都自带解决问题的线索。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冷静行事、果敢决策,从突发事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保护组织和自己的周全。

预想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限制。HRO型组织明白秩序和预测的重要性。其人员也会按要求例行公事。但是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突发事件不可避免,没人能完全掌握技术、了解环境。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组织的管理者即兴发挥、灵活应变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好的策略不完全依靠规划。与其规划好再做,不如边做边思考,在实际运作中不断修正。通过实践,管理者会发现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尊重一线专业人员的意见。管理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只通过规定、计划、章程和固定标准来实现。当各方意见相左时,哪里才能找到真正值得聆听的声音?卡尔维克与萨克利夫认为:一线专业人员的意见值得听取。绝大多数组织中的高层往往认为自己对整个组织的发展、动态最为清楚,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高层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但是若缺少来自一线人员的声音,其看法将远不够全面。 HRO型组织也有将人员进行金、银、铜分类的等级标准,在HRO型组织中,处于一线的铜级人员往往被当做金级人员来看待——不仅因为他们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构成,更因为他们是整个组织发展的驱动力。这样做才能确保言路畅通,形成流畅的决策体系。

卡尔维克与萨克利夫以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UP)为反例,指出核电厂等高可靠性组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以异于自下而上的管控模式,应对突发事件。他们认为以坦诚的“正念”不断了解事件的进展是关键。接着,他们也强调了质疑、询问、更新信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卡尔维克与萨克利夫以核电厂为例,详细描述了HRO型组织产生“正念”所必需的五种行为,并指出传统的管理做法是如何破坏正念的。例如组织中常用的战略规划,如果有先验的预期目的,在规划时反倒缩小管理者的认知范围,使他们疏于留意规划之外的变化,不利促进新的学习,当新的突发事件出现时,不能更好地应对。

nlc202309082053

事实上,“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图与各种规则可能毀掉正念。我们经常可以在不同的组织或者部门听到:“按照规定,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人们常常把各种规章条文当作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最好理由,却忘掉了这些条文背后的根本理由。

盛放正念

如何通过故事在组织内建立“正念场”?卡尔维克的组织心理学理论认为组织意义与行为有一个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的“认知”和“经验”是彼此相互塑造的。组织成员习惯于保持稳定,抱着熟悉的事物不放。但不期而遇的危机破坏了熟悉的认知,一旦过去的经验无法解释新的当下时,我们就必须直面新的处境,修正自己过去对事件的解读和反应。这时,正念与反省可以一点一滴地厘清原本不确定的现实——这正是卡尔维克所称的制定(enactment)过程。这一制定过程不是线性的。在危机中,人们往往必须冒险尝试一些可能错误的途径,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要让组织其他成员理解这些出路,就要进行有方向的意义建构,从而避免其他成员错误地解读事件,为此,在组织内讲故事将是有效的盛放正念的途径。

第一,坦诚地讲述组织内失败的案例,建立坦诚交流的“正念场”(Edmondson, 2011)。例如脸书COO 谢莉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就经常公开谈论她尝试过却没能成功的事情,以及她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在她看来,天才也会犯错,也会被问题卡住。她往往用真人真事引起大家的共鸣。她还鼓励公司其他管理人员这样做。这样,公司和员工都在不断学习中进步,她的这些犯错故事反倒成就了今日脸书的公司文化。

对失败案例进行坦诚地讨论,可以转变成正念的正能量。又如最近阿里将“内网秒杀月饼”的事件公开,对4名在内网中采用技术手段作弊的员工进行劝退。该故事在知乎、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褒贬不一,但阿里的CEO张勇解读这个故事时表示:做这个事情的员工是安全部门的,他们的职责是用技术去保卫亿万用户的安全,所以我们在这个事情上采取了“零容忍”。事实上,这一故事也在阿里内部与外部引起巨大讨论,阿里的领导层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员工认识到网络安全是没有边界的,让所有互联网企业认识到对抗黑灰产应当是共同目标,从而建立正能量与标准。我们也曾在本刊提出“主动试错”,从而在错误中汲取教训,提升组织的可靠性。

事实上,正念召唤对未来的想象。阿里CEO张勇认为:“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安全的技术、安全的保护一定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大数据对商业的拥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拥抱,全方位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样能够超前地预测下一个风口,为下一个风口做好安全的准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通过“月饼门”这一突发事件,阿里将数据安全提升为一个新的紧迫要求,建构出新的组织意义。

第二, 通过正面故事的细节,推动“正念场”。例如Pinterest的CEO西尔贝曼 (Ben Silberman) 就非常善于在每次开会时讲述故事的细节,让大家了解公司各岗位的员工是如何让公司和顾客成功的。通过引人入胜、如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让大家清楚公司的使命,参照故事中的人物去行动。他所讲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从凡事细微之处见真章:让顾客满意有很多方式,比如,秒回邮件、优化解决方案、添加色彩、更换配饰等等。公司可以通过邮件或会议的方式,反复讲述这些成功的故事。这样,每位员工对公司的长期愿景都会有清晰的认识,并自觉与自己的岗位职责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故事是建立和维护正念的非常手段,它可以使组织内视,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文化传承。通过故事与复制故事,组织成员参与了组织的持续的结构形成过程,从而自觉地体会到故事后面的组织逻辑与模板。故事建立起情境和组织的系列“语法”,为员工的正念行动指明了方向。

第三,通过有感召力的故事,为“正念场”注入活力。例如鞋类电商Zappos.com最近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推出“我不是盒子”的宣传活动,把客户服务和组织的正念结合起来。Zappos.com打造了“盒子之家(Box Home)”这部很吸引人的短片,它很好地抓住了#ImNotABox#宣传活动所传递的情感。

“盒子之家”把焦点落在一个年轻男孩身上,他因为同情所在社区里一个无家可归的男人,于是用积累的电商盒子搭了一间富有新意的临时过渡房,里面有各式各样家居用品,为这位无家可归者递上温暖。通过这个故事,Zappos.com希望对观众提出挑战,当他们打开Zappos.com的鞋盒时,不仅往里看,更能打开心扉看自己。

Zappos THINK是Zappos.com内部体验宣传活动的团队,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故事活动,宣扬组织文化。这个团队的组织者凯利说:“无论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Zappos鞋盒伴随他们左右,我们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也喜欢的东西。每个鞋盒都是一段独特的故事,代表着一个特有的目的。我们不仅想让客户知道我们真的很关心他们的需要,还希望激励人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站在新的角度看世界。我们希望人们最后会说:‘这可不仅是个鞋盒。’”

这类故事也可以鼓励员工用开放的思想和态度重新审查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例如达美航空与携程肯定都有备灾系统,但为什么这些系统没有及时启动?故事可以帮助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从新的角度审视组织,从而建立起高可靠组织的“正念场”。

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往往怪罪环境的恶劣、领导者的无能、当初规划时的忽视或者技术的不可靠。而正念盛放的组织却放松下来,忘掉环境的噪音,仔细欣赏周边蝴蝶扇动的美丽翅膀,倾听泉水掉在青岩上啪嗒的声音……

重新思考,重新想象。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正念的方向。

管理工具箱:检视你的组织的“正念场”

下列语句是否符合对你的工作单位、部门或组织的描述?请在每个题项后面填上与你的结论相应的数字:

nlc202309082053

1=完全不相符,2=某种程度上相符,3=大部分相符

1. 正常情况下,一周时间内,我们工作中极少出现例外情况

2. 每天我们都面临类似的状况、问题或事情

3. 本公司的员工很难获得他们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

4. 公司期望员工以特定的方式、无偏差地完成他们的工作

5. 员工经常在各种巨大的生产压力下工作(如时间、成本、成长或利润压力)

6. 压力往往导致员工走捷径

7. 工作环境中存在隐藏错误的诱因

8. 意外问题出现时,员工几乎没有裁量权,来自由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

9. 很多员工缺乏应对意外问题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10. 关于正在讨论的问题,员工极少参与以检验假设

11. 如果你犯了错,对你往往是不利的

12. 很难向他人寻求帮助

得分: 将数字加起来。如果你的分数超过24,表明你的组织目前的负念程度高,你应该积极考虑怎样才能提高组织的正念能力。如果你的分数在14-24之间,表明你的组织的负念程度为中等。分数低于 14,则表明你有很强的正念能力。

评估贵单位怀疑、查问和修正的倾向

下列有关你的工作单位、部门或组织的陈述,请回答“同意”或“不同意”

怀疑:

1. 问题出现时,周围的人都迅速否认

2. 当有人表示怀疑或担心时,人们都急于否定

3. 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很少尝试找出事情没有如我們所愿那样进行的原因

查问:

1. 当意外发生时,没能广泛地分享信息

2. 出现意外问题时,相关人员很少花时间来汇报意外发生前他们的所见所闻

3. 当事情没能按预期进行时,人们很少尝试吐露他们最初的假定

4. 用现实来检查我们的假设,这很少见

修正:

1. 如果事情没能按我们的预期进行,很少见到人们会修正他们最初的假设

2. 结合修改后的假设和理解来改进我们的做法和程序,这样的事很少见

得分:计算“同意”或“不同意”回答的个数。回答“同意”的个数越多,说明贵公司怀疑、查问或修正的倾向越小;因此,负念的程度越大。

你可以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开始思考如何提高你的组织的正念能力。

爱情的诗歌 现代诗歌 篇9

在茫茫人海中,爱与被爱,都是幸运的。如果彼此相爱,心有灵犀,就该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心跳;如果是一相情愿,或者一方已没了感觉,就放手他(她)走,就当是过眼烟云,花开花落。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

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画廊里的美少女》

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

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

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

《插曲的尾声》

爱情三步曲爱情诗歌 篇10

我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我们走到了彼此的心里

我们手牵着手流浪

我们被别人叫做情侣

我们总是闻着花香

在月光下约会

好像有人把它叫做

花前月下的情结

月光从来就不是皎洁

因为总是充满情人的眼泪

书上的故事

总没有现实的精彩

爱情的神话

就像一杯老黄酒

我们彼此倾诉忠肠

好像这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一样

一切的声音都消融了

只剩你的呼吸和我的心跳

我们走过了四季

我们忘却了流言

我们有着精神的相依

我们即将踏上永远的征程

我们走在红毯上微笑

我们喊出了爱情的誓言

我们走过了青春

我们迎来了晚霞

我们用着苍老的手彼此抚摸

我们望着满头的白发

默默的微笑

我们从没有轻言后悔

一善之念的回馈 篇11

哈尼族有位著名的接骨医生,他的医术很高超,自配的接骨草药有着神奇的疗效。接骨医生的医术却并非祖传,而是一次善良之举,让他成为神医。

有一年,他背着背篓去采药,在一处断崖旁没有抓牢,失足跌下了悬崖,好在悬崖不太陡,他只是摔断了一条胳膊。

医生挣扎着起身,寻找带来的那把柴刀。柴刀离他不远,忍着痛走过去,却发现柴刀落下来时,恰好砍中一条蜈蚣。医生捡起那条断成两截的蜈蚣,放在已经有点压扁的背篓里,因为蜈蚣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胳膊上的疼痛阵阵袭来,医生坐在草丛里,准备休息一下再走。这时脚边竟然又爬过来一条蜈蚣,圍着他转来转去而不肯离去。医生很奇怪,蜈蚣见人总是要逃掉的,这条蜈蚣却不怕人。

因为手臂疼,医生没有去捉那条蜈蚣,而是歇息了一会儿往家走。奇怪的是,每次他坐下来休息,都会看到那条蜈蚣爬过来。医生蓦然想起,背篓里那条断成两截的蜈蚣,一定是它的伴侣。

医生心生善念,从背篓里把那条断成两截的蜈蚣拿出来,放在草丛里。那条蜈蚣急忙爬过去,围着断成两截的蜈蚣嗅了嗅,竟然转头爬进草丛,医生奇怪地坐在那里观察着。

不一会儿,那条蜈蚣又爬了回来,嘴里噙着一片嫩绿的叶子,它用嘴把断成两截的蜈蚣首尾相连,然后把嫩叶覆盖在那条蜈蚣连接处的上面,自己静静地守候在旁边。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那条断成两截的蜈蚣竟然连在了一起,慢慢地蠕动了几下,然后和那条蜈蚣一起爬进了草丛。哈尼族医生顾不得疼,马上在附近寻找起那样的嫩绿叶来,那是一种长在细藤子上的叶子。哈尼族医生就用那种叶子给自己接骨,一段时间后,竟然痊愈了,那种神奇的草药就是现在的接骨草。

哈尼族医生因为一善之念,放走了一对蜈蚣,却无意之中得到了一种治疗断骨的良方。

(摘自《广西老年报》图/百度百科)

当代我国消费伦理观念的问题探析 篇12

1.1 当代我国消费伦理的失范现象

1.1.1 不合理的公款消费

在中国出口增长乏力以及受通胀影响而无法持续提高投资水平的背景下,消费被认为是拉动经济的新增力量,由于遏制公款消费,影响了整体消费。然而,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中国需求不可能由一种畸形的消费来维持,这既不可持续,也是市场价格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般个人消费有两个理性约束,首先是量力而行,即消费支出受个人收入限制;其次是把钱花到刀刃上,讲究消费的最大效用,这种理性的消费决定了他所能接受的价格结构,这个价格结构又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偏好。

1.1.2 奢侈性和浪费性消费

奢侈性消费指的是为了不必要的服务或物品而过多地支出,它有浪费的一面,也可以说成是浪费性消费。过度的奢侈消费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奢侈消费对社会发展的消极的一面。随着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加快,“一次性”的用品越来越多,卫生筷和饭盒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另外,水电资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大的浪费。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浪费行为比比皆是,细细算来都会令人瞠目结舌。

1.2 消费的伦理失范所带来的代价

1.2.1 生活质量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大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超时工作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身体透支使得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在城市中,高楼大厦遍地都是,它们占据了孩子们玩耍的场地,占据了老年人健身的场地,狭窄的公共活动空间迫使人们忍受着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

1.2.2 环境的破坏

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消费,而消费品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它是人类消费的根源。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和自然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然,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口过度增长必然要求相应的消费,而生产快速增长也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近些年科技迅猛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人类越来越需要大自然,却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它。这些破坏表现在全球气候恶化、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危机等。我们一些不当的消费行为正在消耗着自然资源和污染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1.2.3 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健康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健康的身体对人类来说很重要。现如今很多人通过消费来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健康的消费直接面对的就是贫困的消费,生活贫困的人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在战争时期,由于粮食缺乏,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营养不良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反,事情都有两面性,不一定富裕的生活就会有个健康的身体,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经常过度饮食,不注意营养均衡,还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导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各种癌症的出现,如今肥胖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加上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从而就迫使人们买一些健康补品和营养品,这样补的过多反而会破坏体内平衡,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无节制的食欲和对美丽的盲目追求,其实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健康,反而增加了损害健康。人们如果真的想要健康的身体,就要摒弃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1.2.4 价值观念的转变

人们在追求更高层次消费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现如今的婚姻关系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结婚被人们标上了车子房子的记号,大多数人认为结婚就必须把车子房子备齐,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感情。幸福的生活不是只要有车子房子就能幸福的,而感情渐渐地被放到了最最次要的位置。婚姻的攀比行为和婚姻仪式的铺张浪费都暴露出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2 当代我国消费伦理观念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受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在政治等级上了戒备森严,使有社会地位的贵族们对个人消费品的占用和享受来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封建帝王们奢侈的物质生活已被大家所接受,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一思想主线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也跟着富裕起来。客观上刺激了人们在消费生活中追求物质的激情,以物质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当代的消费伦理冲突还和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有关系,由于长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左”倾思想的束缚,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比西方国家生成的晚。在物质纵横的今天,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也就日渐凸显了。

2.2 现实社会因素的制约

在我国体制转型期,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过渡和不确定性造成大量的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和调整,在医疗、住房、养老、教育体制方面等都在进行中。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和城市收入分配不均,与劳动脱节,造就了一些劳动缺乏为基础的高收入者。在公共服务、医疗教育落后的地区,城乡建设扩大建设等因素中,容易引发人们对体制的不满。住房问题和教育差异等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一些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购买相对低价的房屋等待升值,导致一些地区的房价不断攀升,影响了普通居民的利益。而教育的不公平也是很多人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2.3 异化消费引起伦理的失衡

所谓“消费异化”是指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注重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使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在消费中,人们无视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的真正需要,只专注于去满足占有物的无限的欲望。贪婪的欲望,随着物质产品的不断获得而越发膨胀,异化了的消费目的永远不会被满足。

3 当代我国消费伦理观念问题的具体对策分析

3.1 提倡节俭适度的消费观

当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体会到与大自然的斗争的艰辛和创造物质财富来之不易的同时,最朴素的情感和消费伦理:节俭观就产生了。强调节省、勤俭、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和豪华奢侈。这一朴素的消费伦理观念源于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当生产力发展到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时,节俭消费的伦理观虽然一度受到过度消费的冲击,但在人们普遍感到资源匮乏、生态恶化时,当一些人将超过身体需求几倍几十倍的脂肪、蛋白质毫无节制地吞进肚子里,换来“三高”和肥胖症,严重地损害人们的健康时,节俭精神的回归就成为必然。

3.2 鼓励和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

鼓励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量入而出,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3.3 努力解决落后农村地区消费不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国13亿人口,近60%生活在农村。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当务之急,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农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时,才能适当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其次是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乡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可以直接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再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力争双赢的局面。

3.4 加强政府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政府在制定刺激消费政策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生产发展为消费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要考虑消费对生产的影响。推动生产的发展,要努力实现生产方式向节约型转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要发挥好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消费方式的调控作用。调控消费方式主要指采取税收,价格等政策。激励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消费行为,限制浪费资源的消费行为。抓紧完善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消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对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环境的行为追求法律责任。

工业文明的兴起,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1世纪,人类发现自身并没有成为自然的主人,反而成为自然的敌人。人类开始反思自我,回归自我。人类终于认识到作为道德主体的“我”,其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自然是其权利,维护自然的可享用性,维护物的多样性则是其义务。这样,人类就必须节制自己的享乐,转换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终人类寻找到一条可行的、可操作的道路,即走可持续的消费伦理模式,树立生态化适度性的消费伦理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21世纪,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和谐一致;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将更前进一步。

摘要:消费伦理是构成经济伦理的一个环节。消费伦理的原则是引导人们树立先进、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对消费的伦理评价与经济评价不尽相同。人们的消费伦理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的现象并存,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消费决定生产使资源环境安全失去保障,大众消费的理性不足而感性有余,不顾自身能力的盲目消费。

上一篇: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下一篇: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