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2024-07-30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共8篇)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1

效益,这样公司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

创新不只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是用到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设计人员从头脑到设计作品有一个创新呢?除了看一些现有资料和相互之间的探讨之外,我们应该多看看实际作品,因为资料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看不到整体,我们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设计者的真正想法和他的设计理念,只有身在其中看到整体的布局,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设计思路。只靠我们几个人的思路是不行的,这样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必须要走出去多看看别人的作品,看的多了思路也就宽了,设计也有创新了。

班前例会必须落实,不能走形式,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掌握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人员任务,更合理的安排人员和工作,有效的利用个人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了解每个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设计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谁能干什么,谁适合干什么,分配工作是要充分考虑,做到合理分配,保质保量的提前完成设计任务。以前我们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管他能干什么,拿过来就干,这样不但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还很容易耽误工程进度和工程前期的谈判工作。以后我们必须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人才资源,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和实际结合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到施工现场,只有对实际施工的了解,我们设计时才能够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景观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知道怎样的比例才是最合理最美观的,同时也减少了设计和实际施工中产生的冲突,保证施工的进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求我们设计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学习施工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设计出更符合实际、更美观的作品。

由于公司想正规发展和艺都网站的成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工作空闲或休息时间学习新的技术知识,为公司的发展和艺都网站的建设做出贡献。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接触的工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我们现有的电脑已经不能及时做出工程所需的图纸,因此,我建议公司再更新几台配置好的电脑,以便我们做出能够让甲方满意的效果图。

以上是设计部20xx年的工作计划,请公司领导点评,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2

关键词:课程设计,专业知识,知识运用

一、引言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最好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来的信息, 而是在个人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 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经验和新知识;因此, 教师安排的课程设计十分重要,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 主动地建构经验和知识体系。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 课程设计既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 又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因此, 课程设计理念是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使相关课程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一门课。在安排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把握“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够用”即理论上不必过于看重“高、深、全”, 讲清基本理论就行;“会用”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会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安排相关科目的课程设计, 可以使学生熟知相关科目要素的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通过学习有组织的题材体系, 学生就能有效而经济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

并且, 课程设计的安排使得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增添了“活动与探究建议”,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科目或专业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本身也是课程设计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就将以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这一课程谈谈关于如何安排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 能源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能源短缺也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 而太阳能的利用是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众多的工科院校都设置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一专业, 并开设有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这一课程。这一课程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大领域进行了叙述; 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热发电及光伏发电系统等, 对上述内容分别从原理、类型、结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和国内外典型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而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

优秀的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 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更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认为, 优秀的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相关课程的一个总结新的教育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相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教训。在整个教学计划中, 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 在设计中学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 即自己确定方案, 选择流程, 查取资料, 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 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 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 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 课程设计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 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查阅资料, 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 ( 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河从生产现场中搜集) 的能力;

(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 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

(4) 用简洁的文字, 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5) 团队协作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对于不同的课程, 其课程设计任务的安排也不相同, 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动本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的工具软件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质料, 学会优秀的团队合作来完成布置的课程设计任务。而在高校工科的课程设计中, 其任务大体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进行数值计算, 确定所需的设备和方案的布置, 进行小组讨论, 拟定可行的系统或者方案;

(2) 利用相关软件 ( CAD, Solidwork等) 画出系统图;

(3) 简要介绍设备的名称、用途、基本结构、动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4) 运动部件的动作顺序、各动作要求和控制要求;

(5) 对设计的方案或系统进行效益评估;

(6) 编制说明书。

在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的课程设计中,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组进行, 第一组课题为太阳能浴室热水系统的设计, 其中第一组的设计要求: 进行系统热负荷计算, 确定太阳能集热器规格、数量和布置方案, 确定管路的布置方案, 进行管路选型设计和阻力计算, 确定储热水箱、水泵、喷头等的选型设计, 进行辅助热源的选型计算, 进行管路的保温设计, 对系统的节能效益进行评估。要求编制设计说明书, 绘制该浴室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图和集热器的摆放布置方案图。

3.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设计的书面总结, 也是后续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 通过说明书, 可以清晰地反映本次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和成果以及参数等的准确性, 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封面 ( 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

(2) 目录;

(3) 设计任务书;

(4) 相关参数的计算过程和系统设计。

在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的课程设计第一组课题中, 相关参数的设计包括:工程概况、热水系统负荷计算、集热系统的设计、辅助热源设计、管网设计、保温设计、热水系统节能效益评估、系统设计方案图和集热器摆放布置图、参考资料。

4. 课程设计的步骤

在中国高校的工科教育教学中, 课程设计的步骤主要可以概括为: 动员和布置任务, 阅读指导书和查阅资料, 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 考核和答辩。一般工科的课程整个设计是由论述、计算和绘图三部分组成, 论述应该条理清晰, 观点明确; 计算要求方法正确, 误差小于设计要求, 计算公式和所用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后果。设计后期的答辩, 及时了解学生能力的补充过程, 也是提高设计水平、交流心得和扩大收获的重要过程。

5. 课程设计时间要求

鉴于好多高校的课程设计教育教学这一模块都安排在学期的期末部分, 考虑到高校的期末考试等诸多因素, 因此课程设计的安排者应该根据课程设计的难度和学生的时间做出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和调整, 课程设计期间其时间段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启动、中期检查 ( 分组进行) 、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考核四个时间段。

四、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在课程设计的安排过程中, 指导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思考有关信息, 兴趣与课题相结合

课程规划工作者在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领域时, 需要思考社会的目标和需求、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知识要求等信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他们同样需求思考这些信息。在掌握和了解这些宏观的信息的基础上, 课程规划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集中掌握和了解有关某一课程领域和某一学生群体的专门信息。例如, 学校教师把“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作为一项主要的课程目标, 于是, 教师们就要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我们这个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了哪些特殊兴趣? 在已有的和可能形成的特殊兴趣中, 哪些特殊兴趣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学术性向、就业方向或休闲方式? 在我们的学校和社会中, 哪些特殊兴趣可能得到发展? 因此, 老师必须把学生的兴趣、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课题的社会实用性相结合起来安排课程设计课题。

2. 确定课合适的程设计方案

课程规划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各种课程设计方案, 其次才能确定恰当的课程设计方案。在确定课程方案时, 课程规划工作者不应该只考虑和选择一种课程设计方案, 因为任何一种课程设计方案都不可能涵盖广泛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以“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为例, 课程规划工作者必然制定许多与此有关的次要目标和课程类型, 因此要针对性地确定若干恰当的课程设计方案。

3. 及时了解课程设计进度, 正确指导的督促

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以前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没有见过的困难, 而有一些他们往往不能依靠自己来解决, 这不仅仅会影响课程设计的进度, 还会打击学生课程设计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老师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沟通, 发现问题所在, 并帮助解决。另外,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 依赖其他的小组成员, 甚至出现只挂名不参与的情况, 因此, 老师的及时抽查也能督促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减少消除以上不良的行为。

五、结束语

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补充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也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好实践时机。通过课程设计, 接触社会, 深入实际, 亲自动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去分析、研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 2004.

[3]张磊.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王斌华.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案和选择[J].外国教育资料, 2004, (5) :20-25.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接待过客人吗?

2.接待时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这一节课咱们就到小明家看看他是如何接待客人的。(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启发谈话:看图说一说妈妈要求小明做什么。

2.想一想:平时帮妈妈沏茶时需要做哪些事情(同桌交流)。

3.(课件出示:小明沏茶过程的图片及文字。)引导观察后让学生将看到和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学生口述沏茶过程,估计所需时间。)

4.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他理一理程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同桌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先摆一摆,然后算一算各种安排方法及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同桌摆放。鼓励学生探索最省时的沏茶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5.展示学生不同的沏茶方案。

6.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选择最合理的沏茶程序。

师生小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节省时间。如沏茶这件事,在烧水时就可以洗茶杯,找茶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少。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2.你从图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3.想一想,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4.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一只平底锅每次可以同时烙两张饼,所以烙两张饼的时间和烙一张饼的时间是一样的。)

5.我们同时烙两张饼(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边用课件出示表格。)

6.如果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饼,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让学生先用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然后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说完之后,把自己设计的方案填在记录表中。小组交流,并算出所需时间。)

7.展示学生不同的烙饼方案。

8.引导学生讨论、比较、选择最合理的烙饼方法。

9.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并说明所需最短时间。

10.拓展延伸。

(1)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教师小结:烙4张饼的时候,我们可以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钟。点击课件展示。)

(2)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烙5张饼的时候,可以先烙2张,再用最佳方法烙3张,所用时间是15分钟。点击课件。)

(3)想一想,如果要烙6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点击课件。)

(4)想一想,如果分别烙7张、8张、10张饼,最佳方法是什么?最快需要几分钟?(小组讨论,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5)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依次出示烙7张、8张、9张、10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所需时间。)

(6)请学生仔细观察表格,说说自己的发现。(每增加一张饼,所用时间增加三分钟;饼数乘3,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

(7)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烙11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如果要烙12张饼呢?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告诉我们:做某一件事时,合理安排程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联系生活,巩固训练

1.讨论完成课本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画面出示“做一做”第2题的图)小红感冒了,吃药后要赶快休息。她现在要做这些事:找杯子倒开水需要1分钟,等开水变温需要6分钟,找感冒药用1分钟,量体温需要5分钟。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程序,请你先想一想,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2.讨论:课本第114页“做一做”第1题。

“美味餐厅”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我们来看一看(画面出现“做一做”第1题的图示)这一天餐厅里来了3位客人,每人点了两盘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过程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其主要特点: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入手,根据教材的难易调整了教学内容(例1、例2)的顺序,精心设计了先沏茶再烙饼的生活情境。上课伊始,老师用“接待客人需要做哪些事情”这一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话题把学生带到接待客人的具体情境中。小明帮妈妈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设计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感悟优化思想。整个教学过程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生活中沏茶的问题到探索烙饼的最佳方法和所用时间,学生都在思考、实验、交流和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力求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如,借助学生交流的成果,直观再现烙3张饼的最佳程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在拓展到烙多张饼时,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使之发现:从第二张后,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饼的张数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并请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然后用这一发现快速计算出烙11张饼和12张饼的最短时间。这些活动让学生分享探索成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验证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受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作者单位

楚雄市西城小学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4

一、前期工作

1、教师申报课题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23日 填写课题申报表(填写人:指导教师本人),审核时间2011年11月20日—2011年11月23日

2、确定选题阶段(2011年11月24日—2011年12月2日)

学生动员大会:2011年11月24日(第13周周四)下午2:00学院四楼报告厅 填写选题表(所选课题将与毕业论文题目保持一致)

3、开题阶段(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16日)填写任务书: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16日 填写任务进度表、开题报告: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16日

二、中期和后期工作

1、设计作品阶段:2011年12月17日—2012年4月6日

毕业设计具体要求:

提倡真题设计、原创设计;提倡学科交叉、组合、完成系列设计;提倡设计形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强调新款与创意;设计与制作工艺精良,力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作业量规定:展板规格为标准0号图纸,尺寸为90㎝×120㎝,形式按指导教师要求执行。

包装类:15—20件/人,附招贴1—2幅面/人。

广告、图形类:4—6幅面/人。

环境、展示类:制作模型,附综合图纸2—3幅面/人、设计标书(A3)。

装饰、绘画类:最多2人一组,作品规格、大小不限。

动画短片类:每2人一组,每组短片须5—8分钟。

工业产品类:5件以上/人(小件),板面1—2幅面/人

1件以上/人(大件),板面1—2幅面/人。

2、学院毕业设计中期检查阶段:2012年3月15日—3月19日

3、指导教师审查设计作品:

研究生:2012年4月23日(不合格作品4月24日返回修改,4月26日上交指导教师再审)。

本科生:2012年5月7日—10日(不合格作品5月11日返回修改,5月13日上交指导教师再审)。

4、系部审查电子作品阶段:

研究生:2012年4月27日,不合格作品4月28日返回学生最后修改。

本科生:2012年5月14日,不合格作品5月15日返回学生最后修改。

电子光盘作品要求:

以班级为单位交,每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为:学号_姓名),内含:

a、本人登记照一张,jpg格式(不小于1M)。

b、个人简介一份(包含出生年月、任职、获奖简介),txt格式。

c、毕业设计作品:必须包含完整制作文件,以及转化的JPG格式文件(300dpi以上)。

d、作品设计说明,字数为300—500(txt格式)。

5、展板上交系:(地点:艺术设计大楼展厅)

研究生:2012年5月3日—2012年5月4日

本科生:2012年5月17日—2012年5月18日

负责收件人:平面设计系:柳林;环艺设计系:王梦林;工业设计系:石元伍;广告系:欧阳超英

装饰设计系:姚建平;动画系:张爱华

6、展览(地点:艺术设计大楼展厅。)

研究生:学术分委员会审查展板阶段:2012年5月7日

布展时间:2012年5月8日—2012年5月9日

展览时间:2012年5月10日—2012年5月17日

撤展时间:2012年5月18日—2012年5月20日

本科生:学术分委员会审查展板阶段:2012年5月24日—2012年5月25日

布展时间:2012年5月28日—2012年6月1日

展览时间:2012年6月5日—2012年6月12日

三、毕业论文工作

(一)本科

1、撰写、修改论文阶段:2012年3月1日—4月30日

2、论文中期检查阶段:2012年4月15日—4月16日

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中期检查学生情况表

3、论文定稿阶段:2012年5月4日—5月10日

4、毕业答辩时间:2012年5月11日—5月14日

5、总结评优阶段:2012年5月24日—5月28日

填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上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成果等。

注意:毕业论文袋在后勤文印中心自行购买,毕业论文袋中必须有毕业设计作品的A4彩色打印稿和光盘。

另所有表格均可以在艺术设计学院网站中下载(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2)。

(二)研究生

1、论文文字重合比检测:

在2012年3月10日前向所在学院(中心)提交学位论文电子文档, 重合比必须小于等于20%的论文。

(word文档命名规则:分别以“学号+姓名.doc”命名,如120090001张三..doc)

2、论文盲审阶段:2012年4月1日—4月20日

3、毕业答辩时间:2012年5月1日—5月30日

艺术设计学院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5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0901班毕业实习和毕业

设计计划

一、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意义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已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各类专门技能,为了检查同学们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特安排为期11周的毕业实习和为期5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计算机多媒体设计相关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三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考察、立题、收集素材、设计方案、技术制作等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掌握技术的深度。通过实习工作、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来考核教学质量,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质量,特制订本计划,以规范这项重要工作。

二、实习安排

1、实习方式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联系商业广告、装饰装潢、新闻传播、多媒体和网络软件开发和管理、网络维护、印刷出版、教育技术等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工作。

依据学校毕业实习管理要求,学生本人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并开展毕业实习活动。也可以有学校安排实习岗位。

2、实习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习时间为:从2012年2月27日(周一)至5月11日(周五),共计11周,进行毕业实习。随后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注:此时间可能会根据学校的毕业安排有所变动,以通知为准。)

3、毕业实习的主要要求

培养爱岗敬业,扎实努力,勤于探索、创新的工作态度;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初步培养独立从事专业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接受实习单位交给的任务并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

4、实习注意事项:

1)务必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不参与传销活动,不从事非法和违反道德的活动。注意人际交往学习,注重专业

技能学习和提升。

2)至少每星期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第一周请及时和指导教师联

系汇报实习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汇总后进行实习考察。联系

方式变动后请及时告知指导教师。

3)分组要求及老师的联系方式,见附表安排。实习完成后,请填

写实习材料,电子版发布在班级qq共享中,格式见范例。

4)5月13号应返回学校,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如果实习单位确实

需要,而实习单位又能提供毕业设计的环境,可以在实习单位

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但须取得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设

计指导老师的同意。在5月13号,统计返校学生名单,便于

安排毕业设计环境。(注:此返校时间可能会根据毕业安排有

所变动,以通知为准。)

三、毕业设计

1、毕业设计形式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以作品为主要形式,如平面设计、三维制作、网站、动画、影视媒体、设计方案等。提倡考虑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设计作品。

2、毕业设计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习时间为:从2012年5月13日(周一)至6月15日(周五),共计5周,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工作,以及毕业文档的整理工作。请及早进行。结合毕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更佳。(注:此时间可能会根据学校的毕业安排有所变动,以通知为准。)

毕业设计答辩的初步时间定于6月11号左右,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毕业设计文档要求

毕业设计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

1)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版)。说明作品的需求、工具和方案的选择、作品的设计、作品的制作以及测试等。不少于4000字。

格式及模板见附件(教育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说明书格式要求)的格式要求。

2)毕业设计总结(电子版)。填写总结书模板,见附件。

3)毕业设计作品(电子版)。请提交源文件和发布版格式。

4、毕业设计要求

1)毕业设计作品和专业相关,体现专业特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和专业素养。

2)毕业设计期间,及时和指导教师联系,解决问题,刻苦钻研,提升专业能力。每周教师的指导时间不少于2课时。

3)毕业答辩的分组、时间以及安排,另行通知。

4)评分表和评分标准见附件。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6

05级各班:

根据教务发[2009]24号文件《关于做好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遵照《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现将我院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论文提交时间

6月1日提交论文正式稿和相关资料。相关资料包括答辩申请、毕业设计档案袋、论文评审书两份,其中一份为指导教师评审,要求指导教师填写评审意见并打分。

二、答辩时间安排

首次次答辩时间6月8-9日全天,二次答辩时间6月15日,成绩报送6月17日。

三、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要求

1、评阅论文(设计说明书)必须实行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背靠背”地进行,指导教师不得给自己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评阅。

2、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的评审意见书应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评阅并签名,不得由初级职称的教师单独签名。

3、评阅意见书中教师须对评语进行写实性的评价,不能只写“同意答辩”。

4、学生答辩前须给出其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不得在答辩完后再给评阅成绩。

5、凡毕业设计(论文)有抄袭他人行为者,一经核实,成绩以不及格论处且不允许参加二次答辩;指导教师应承担相应的指导责任。

6、有条件的指导教师可试行请校外相同专业的教师与我院专业教师对换交叉评阅论文。

四、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1、参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UDC001.81 GB7713-87)的要求;

2、每位学生必须用论文(设计说明书)专用纸;

3、页面设置:

自定义:210mm×297mm(或A4)边距:上:40mm,下:25mm,左:25mm,右:23mm

4、正文字号为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行间距。

五、注意事项

1、各毕业生必须按时提交论文及相关资料,对于未按时提交论文及相关资料一律不允许参加答辩。相关资料不齐全的论文一律不予接收。

2、设计(论文)专用纸、封皮、评阅意见书、诚信声明书、档案袋可由班级近期统一到教材科领取。

3、学生设计(论文)原本中封面后首页应装订进“学位论文诚信声明书”,其余各种材料均放入专用档案袋中。

4、每位毕业生需在档案袋上除填写基本信息外,依次填写以下内容: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装订稿、答辩申请、评阅意见书2份。

5、毕业答辩首次未通过的学生可申请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通过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6、具体的答辩安排将于答辩前通知,相关事宜可到学院办公室咨询。联系电话:85583176,联系人:董汉军

平面设计工作计划安排 篇7

一、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的联结

根据传统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贫困阶层不可能成为商业性金融的融资对象,因为他们缺乏储蓄能力,且农业具有特殊的产业性质,不能满足以利润为目标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造成农户融资难问题,从而使得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进而制约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构建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就成为必然。

中国乡村社会中存在特有的“圈层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向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延伸,然后再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向外辐射扩展,由此便形成了中国农村圈层内部的友情借贷与熟人借贷。该“圈层结构”决定了村庄信任仅限于圈层内部小范围的高度信任,这种特殊的信任结构有碍于普遍信任的建立,同时该信任范围决定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界限。农户在自身拥有的资金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首先会向圈层内部的友情借贷求助或寻求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迫不得已会选择高息的非正规借贷,当信任范围超出圈层边界时,非正规金融便不再存续。

相较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在信息搜集、甄别以及监督贷款投向方面的成本较小,且具有地域优势。但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仅限于圈层内部范围,当其组织规模与成员范围扩大、社会关系网络扩大,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和地域优势便逐渐减弱,导致其克服道德风险的能力也相应下降,当降至一定水平时,其优势不再显现。非正规金融的边际贷款成本呈“U”型走势,即先下降后上升。而正规金融存在规模经济,即正规金融的边际贷款成本随着借款者数量的增加不断下降。如图1所示,非正规金融的边际贷款成本随着借款者数量增加而不断下降,当降至E点时,其效率最高,信息优势发挥至最大化。跨越E点后,边际贷款成本随着借款者数量增加而不断上升,直至越过M点后,非正规金融对于正规金融而言,便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可见,E点为非正规金融边际贷款成本最低点,即最佳贷款规模点,此时非正规金融贷款效率最高,而M点为正规金融相较于非正规金融而言所具有比较优势的临界点。因此,在非正规金融贷款规模小于M点时,其边际贷款成本相较于正规金融借贷更具优势,而当越过M点后,其优势不再存在,此时,正规金融借贷更具比较优势。可见,图1中,EM段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信任半径,在此区间内,可充分利用正规金融的规模优势与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以此到达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也即EM区间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区间。

综上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正规金融存在一定的规模优势,而非正规金融具备信息优势。但依据厂商中间层理论,在最终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若存在一个中间层,则能够有效地解决前两者直接面对时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风险配对等问题,中间层分别向二者要价以及出价进行交易,则能够改进整个市场的效率。对此,本文可将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层,正规金融机构基于风险考虑,往往会对能够提供足够抵押的大的放贷者进行放贷,而在非正规信贷市场中间层又可利用自身具备的信息优势获取,这就避免了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村分散农户直接交易的高成本,即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

因此,我们设想通过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之间构建合理分工,从而使其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使农村信贷市场的资金沿着“正规———非正规”渠道重新返回农村信贷市场,这对于农村各参与主体而言会存在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德布拉吉·瑞等人通过对菲律宾的调查发现,政府往往将非正规放贷者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资金放贷的渠道,从而形成了一种垂直联结的合作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推断:一个合理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往往存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间的合理分工,正规金融部门对非正规金融部门实行放贷,而再由非正规金融放贷者将贷款放贷给农村的信贷需求主体,由此便形成一种垂直联结模式。

二、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模式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模式的实践及效应

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向政府当局提出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时要注重乡村中介的内部优势,鼓励其与正规金融机构形成合作关系。其中,泰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形成的垂直联结模式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在菲律宾稻米种植区所形成的垂直联结模式,稻米的销售商往往是非正规放贷者,这些非正规放贷者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然后将其放贷给稻米生产者,稻米生产者在稻米成熟时将稻米销售给销售商,同时还贷。〔2〕

在1986年,亚洲太平洋地区信贷协会(AP-RACA)正式采纳垂直联结的建议,其付诸实践后立即产生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被称为“世界农村金融市场实验室”的美誉。泰国等实施了PKBK工程,而后拉美和非洲相继采用了该模式。而金融联结最成功的典范当属印度,1992年印度开始实施“自助小组-银行联结项目”的金融联结战略,在此之后,印度的金融联结则开始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两部门间的垂直联结模式还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正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由联结前每笔(100美元)3.68美元降至每笔2.19美元。〔3〕研究进一步发现,借款者交易成本缩减得更加可观,交易成本由联结前的9.40美元下降至5.70美元。同时,垂直联结模式还能够解决农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改善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等。〔4〕可见,垂直联结的绩效斐然,改善了农户的贷款条件,扩大了农村金融覆盖面,并提高了农村地区贷款的广度和深度。

在我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雏形起源于吉林梨树的“股权信贷模式”,该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社+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模式,农户间自愿构建合作社,并以合作社成员入股农村信用社,从而以小组联保名义获取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合作社充当小组金融的作用,小组内成员间相互具有连带责任,发挥杠杆效应,获得多倍的资金供给,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和信用社三者的良性互动,后来为了减少养殖农户的风险,强化双方合作的基础,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又加入了“信用社+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机制,目前已经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多方共赢的四位一体模式。

另外,在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以后,我国正规金融与小额信贷组织的联结构成了“批发+零售”模式,即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将资金批发给有能力掌握小额贷款技术、对借款者信息完全了解的小额信贷组织,再由小额信贷组织向农户或小企业主发放贷款,从而构建一种“大型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组织+农户”的三位一体联结模式。该联结模式虽然在我国刚开始,如果试点效果比较理想的话,将会促进我国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合作。

受吉林梨树的“信用社+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机制启发,目前国内许多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新模式,如村级产业发展互助基金转型为村级产业发展互助担保基金、农村信用社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江西遂川金融部门探索实践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基金,是由农村社区农户与微型企业入股和政府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筹集起来的互助性资金,主要针对社区成员提供贷款,贷款门槛较低、手续简便,便于满足中低收入农户小额短期的融资需求,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但该模式下提供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农户及小微型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江西遂川金融部门探索将互助基金转变为互助担保基金,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基金担保+农业信贷+政府贴息”模式,通过互助担保基金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担保贷款,从而获得多倍于互助担保基金的贷款。

1992年云南禄劝县政府与香港乐施会联合成立项目执行办公室,于1999年在贫困偏远山区开展社区发展基金试验,社区发展基金通过农户联保的形式进行放贷,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推动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培养了社区成员的信用意识。但社区发展基金内部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因此,在2007年,项目执行办公室与农村信用社展开合作,项目办将社区发展基金存入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对该社区内成员发放贷款证,从而农户能够得到多于社区发展基金5倍的社区联保贷款,贫困社区的贷款覆盖面提高到90%以上,该联结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偏远山区的融资难问题。

通过江西遂川案例和云南禄劝案例可以得出评价农户信贷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点:其一是农户信贷的可获性是否能够提高;其二是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能否增加或增强,即实现信贷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

显而易见,在金融联结的实践中,各参与主体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帕累托改进。鉴于农村信贷市场上正规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非正规金融部门依托其村落或生产合作社,与村落成员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关系,相互之间信息较通透、知根知底,无需抵押担保,而通过关系型信任即可获取贷款,该种通过重复博弈交易所形成的信任合作机制大大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在金融联结下,非正规金融也可通过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实现其规模效应,同时还能够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技术指导,使其风险控制与经营管理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实现金融联结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非正规金融部门具有的较高的监督效率以及较为灵活、低成本的运作特征。基于该原因,非正规金融部门对组织成员间的监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其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效率。可见,农村地区的金融联结是合理且有效的,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扩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界。

2. 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理论探讨及实践经验表明,农村信贷市场上各参与主体通过金融联结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帕累托改进,因而金融联结已被证实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农贷模式。〔5〕其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中低收入农户贷款难以及农村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困境。这种双重困境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导致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信贷配给,因此对我国来说金融联结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实践中,为应对传统农贷存在的缺陷,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金融联结形式,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6〕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7〕等通过提供担保形式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从而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可见,金融联结已成为解决农村农户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我国应基于各国成功实践经验,通过制度创新推行金融联结。

第一,构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一直处于政府限制打压格局。在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非正规金融广泛盛行的今天,应充分考虑将非正规金融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当中,学习并吸收内化于农村乡村社会中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实践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8〕对此,我国需大力引导并鼓励非正规金融合理发展,构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联结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二,转变正规金融机构的传统观念。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他们向来对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存在一种特定的判断,认为农户的信用度低,从而会损害其利益。他们认为,贫困农户的贷款更多的是社会部门的事情,需要政府的慈善救助而非贷款。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实践表明,提供给农户的贷款在合理的微观结构设计下同样存在利润可言,甚至其风险可能低于商业贷款,从而有助于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展及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借鉴印度的垂直联结模式,为改变正规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传统观念,印度采取了相应的金融战略,创新传统农贷模式,构建金融联结以实现金融普惠。〔9〕

第三,对于金融联结应重视微观结构设计,考虑区域差异。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实践经验表明,金融联结的发展在不同地区绩效差异明显。如在东南亚、南亚、智利等拉美国家金融联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非洲地区金融联结成效较差。同时,印度南部地区的金融联结相较于北部与中部的成效更佳。〔10〕可见,金融联结的发展及绩效情况都离不开经济、金融发展等一系列条件。同时意味着,金融联结的成效取决于农村金融体系内激励机制、风险控制等运行机制的设计。〔11〕所以,我国应重视微观结构设计并基于不同地区差异来实施有效的金融联结。

三、农村金融联结激励机制设计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掌握的基本原则应该考虑两方面:一是该模式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农户的信贷可获性;二是该模式是否能够实现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及深度。

同时,理论与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存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间垂直联结的信贷分层结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间的垂直联结模式,对于正规金融而言,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解决了其面向农户进行筛选、审查等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对非正规金融而言,与正规金融的合作可利用正规金融充裕的资金解决其受限的资金规模;对农村借款者而言,金融联结扩大了农村资金供应量,扩展了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对于各参与主体而言,均呈现为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因此,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结达到了三方共赢的效果(见图2)。

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联结模式中,非正规金融能够较容易获取借款者的风险偏好、信誉表现,其工作重点是筛选、监督借款者和贷款的收回,设计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激励机制的原则是非正规金融需要根据正规金融的相关利益行事,而正规金融要相应给予非正规金融绝对的金融补偿。

1. 选择农村金融联结的主体

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结模式中,非正规金融在信息、担保等方面的优势可降低正规金融机构面对农户与中小企业产生的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违约风险。对此,选择非正规金融时需考虑:非正规金融筛选、监督借款者及执行合同的能力,并能使用社会资本全面掌握借款者的信息,从而对借贷行为起到约束效用;非正规金融覆盖的人群、业务范围及潜在借款者的数量;非正规金融的财力情况,以防止发生违约风险;非正规金融的信誉度,在利益驱使下以防止非正规金融与借款者之间发生合谋骗贷。

2. 确定贷款利率、规模和联结期限

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在实践中既可以由正规金融确定,也可以由非正规金融来确定。由于非正规金融较正规金融而言,对借款者的信誉情况、偿还能力等更为了解,可根据借款者的风险情况和偿还能力等来确定贷款利率及规模。此外,贷款合约中应确定二者联结期限,使非正规金融拥有稳定的未来预期,并且应考虑尽可能长的期限,以避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间达成合谋。

3. 对非正规金融的奖罚方案

在金融联结中,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代理人,为其进行客户筛选、风险监控及贷款回收等,正规金融需向其提供一定手续费。为确保贷款偿还、激励代理人选择高质量的借款者,并且为避免非正规金融与借款者之间发生合谋骗贷,正规金融应基于贷款偿还情况对其提供的手续费给予一定奖励或处罚,在贷款偿还的情形下给予奖励,否则将要受到处罚。

4. 对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方法

在农村金融垂直联结模式中,正规金融必须将非正规金融纳入其可控范围,才能够有效地监督其行为。对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方法具体流程为:1正规金融机构给非正规金融授予贷款权;2非正规金融依据借款者情况,对其分配相应的贷款权限,并确定贷款单上的贷款规模、期限、利率等;3借款者凭贷款单到所在地正规金融机构支取款项并备案;4借款者向正规金融机构偿还贷款本息,并收到正规金融机构对其开出的现金收据;5借款者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出具现金收据,核销其贷款权限;6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根据借款者的贷款规模及偿还情况核销贷款权限,并结算利润。

5.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利润分配方法

正确处理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能够激发二者联结的积极性:1分期支付非正规金融的利润,且留存部分利润作为风险准备金;2非正规金融在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抵押物后,正规金融机构才给予其相应的贷款权限;3依据非正规金融发放贷款的偿还情况构建评级制度,从而能够直接影响其贷款权限和利率,针对偿还情况较好的非正规金融,可以设置更低的贷款利率,并扩大其贷款权限。

四、农村金融联结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农村金融联结模式仅在少数地区试点,现今仍处于萌芽期。为了促进金融联结的实现,应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以及监管部门的多方支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联结的实现。

1. 确定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地位

我们应该将非正规金融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将其纳入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中,构建两部门之间垂直联结的农村金融体系。承认其法律地位,既是不同层次借贷主体对资金需求的必要,也是各国试图限制打压非正规金融未果的经验启示。给予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其生存空间,而且通过特别法的形式赋予不同形式非正规金融专门的法律地位,让非正规金融浮出水面。这样既能够降低其在规避法律管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又能够减少其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交易可能带来的危害。因此,法律制度应允许非正规金融按其信任半径大小的规律演变发展,当贷款延伸至信任半径较大的非正规金融形态,可用法律手段进行管制和规范。当其规模发展至信任半径边界或突破该界限时,需对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加强监管,此情形下,可准许正规金融的介入,从而实现非正规金融向正规化趋势的演化。因此,应对非正规金融的活动内容、范围、风险处置方式及审批流程等进行规范,并非对高利贷等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进行取缔,而是通过法律手段来整合使其规范运作。也就是说,可适当放松金融管制,使非正规金融浮出水面,并与正规金融在同一范围内竞争,从而为农村金融联结提供政策依据。

2. 区别对待不同的农村非正规金融

对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助性借贷应在法律上给予足够空间,鼓励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其形成的特殊契约给予足够保护。虽然农村中小企业的集资活动会存在一定风险,但对于农村中小企业而言,毕竟该融资方式是目前可供选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不可对其进行强行取缔,如果政府对其进行强行取缔势必会加重民营经济融资难现象,导致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断层。对此,需做好事前的审核控制工作,以减少风险,引导社会资金理性投资。而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所进行的间接融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资金需求,但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规模较大,一旦发生风险将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因此,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对这部分非正规金融活动给予重点监管和严格管制。

3. 构建非正规金融制度体系

为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门垂直联结模式的实现,在既有正规金融体系下,应构建非正规金融制度体系,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一,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场准入机制的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确立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消除对非正规金融的歧视,使其成为信贷市场竞争的平行主体;二是杜绝非法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入信贷市场。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可内生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产生,从而可满足农村借款者的资金需求,又能够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

第二,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在非正规金融制度体系构建之初,不仅需要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还需要设计好合理的退出机制。只有建立了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非正规金融组织才能更好地形成其内部成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金融监管当局根据退出机制标准或规范,对于非法经营、风险大且危害性严重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可进行关闭或重组。

第三,确定合理的产权制度。明晰、合理、安全的产权制度对权利主体的有效保护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交易费用,并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有效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得到相应回报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防范及抵御机制等,建立规范的业务操作体系,从而解决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问题。

第四,建立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非正规金融发展需以市场规则进行运作,允许其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基准范围内浮动,从而有利于非正规金融灵活性的发挥,实现农村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

第五,建立非正规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提高非正规金融部门的信用,能提升借款者对非正规金融部门的信心。一旦发生风险,有利于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维护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建立与二元金融体系配套的监管体制

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初期阶段,可赋予正规金融机构相应的监管权。正规金融机构可以在金融联结过程中对非正规金融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若发现非正规金融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经营活动时,可对其进行终止,并终止与其合作,将其行为上报给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或法制部门,以防止风险的再次发生,并将其行为通报给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监督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追踪、预防和预警,建立区分不同对象、行为的动态监管体系。

5. 建立共享的信用体系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而言,良好的信用环境和透明度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存在金融联结时,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可弥补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的不足,能够降低正规金融搜集信息的成本,完善农村借款者的信用档案。因此,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发掘合适的非正规金融部门,并对其进行培育,同时对农村金融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追踪,以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信贷共享率,从而可使监管难度降低,减少金融联结中产生的交易成本。

摘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间的联结合作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扩展农村金融服务边界。因此,本文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实践经验,结合经验启示探讨两者之间的最佳联结模式,从农村金融联结主体的选择、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联结期限、奖罚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及利润分配方案的确定方面设计了金融联结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金融联结,激励机制,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刘西川,黄祖辉,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直接识别与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09,(04).

[2]Floro M.S,Ray D.Vertical Link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01).

[3]Puhazhendhi V.Transaction Costs of Lending to the Rural Poor: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and Self-help Groups of the Poor as Iintermediaries for Banks in India[M].Brisbane,Australia: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1995.

[4]Ayyagari,Demirguc-Kunta,Maksimovicv.Formal Versus Informal Finance:Evidence from China[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2007.

[5]Maria Pagura,Marie Kirsten.Formal-informal Financial Linkages:Less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Small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6,(17).

[6]左臣明,马九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基于吉林梨树的实证考察[D].中国人民大学,2005.

[7]韩俊等著.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8]刘丹,张兵.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成因:基于农户内生性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5,(06).

[9]吴成颂.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模式与制度安排[J].农业经济问题,2009,(05).

[10]Gajanan Joshi M.Access to Credit by Hawkers:What is Missing?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India[D].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Columbus.Ohio: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5.

你的“时间安排计划” 篇8

“时间?我们没有时间!”听太多的准初三生说过这样的话。可你听说过另外一句话么?“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怎么样?言外之意是只要你安排得好,时间总是有的。海绵里的水总也挤不尽,可我们上哪儿去找那块神奇的海绵呢?

来,看看你的双手,瞧!那神奇的海绵不就在你的手中吗?神奇的海绵就是你的“时间安排计划”!你会说:我制订过计划!可我说:你没有执行它!因为,你从没真正认识到一张时间表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好处。那好,来看看吧——

每个人都可能偏心眼儿,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会一再追加时间,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打游戏、发呆、做白日梦……对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潜意识中就容易拖拉或者减少时间。要是有了一张明确清晰的时间表,它就会像一位公正的法官,把时间合理分配给每一件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一个人的自制力再好,如果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他也会感到疲劳,再勤奋的人也会偷懒,这时安排好的时间表就能起到调节的作用。通过设置好的工作、休息与娱乐的时间安排,交叉安排科目,使懒惰无法成为事实。

每天学习的功课都要复习,学习新课之前更要温故而知新,这既便于及时巩固和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又为第二天的新课程铺平了“道路”。还有,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临时抱佛脚,所有这些都可以靠安排好的时间表来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要我学”“逼我学”,这是很多同学经常感受到的痛苦。给你发布命令的是老师,逼着你学习的是家长,如果你很想变被动为主动,你的时间安排计划就能帮助你。试一试,当你严格按照时间表的安排做事,父母、老师看到的是一个工作效率很高的孩子在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命令”与“逼迫”便会自生自灭。你已经把原来的“要我学”“逼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了。

复习语文、外语、历史,每天花时不必太多,需要长期积累,分散多次进行复习的效果会更好。一门功课,与其单一集中复习两个小时,还不如分开用四个半小时的时间。这类科目大量集中学习反会引起疲劳和厌倦,如果时间单元不很长,在单位时间内又能尽最大努力,那就会像短跑冲刺一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同学说过,好不容易有一点点玩的时间,可玩得那叫难受。一会儿想起作业还没完成,一会儿想起英语单词没背,弄得自己心神不宁。要是遵守自己的时间计划表,那情况就会大不同了。它会告诉你每件重要的事情都已经有了合理的安排,应该做的事情时间还没到,免除了心里的牵挂,可以专心致志做好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时间安排计划,会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我们的心态也会平和,那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

好了,“时间安排计划”的好处我都说了,也许你不信,“真的有人会这样做吗?”请你去问一问身边学习成绩很好、工作效率极高的同学,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一定与他们抓紧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有关。一天24小时,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这一点你总不会怀疑吧?

那么,你可以开始行动了。先去制订你的“时间安排计划”,一定不能让它停留在纸上,落实在墙上。你知道么,飞机起飞的时候是最耗油的,同样开始行动也是非常困难的。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更想跃跃欲试,那就起飞吧!只要坚持,定会收到成效。

“哦哦哦,没那么简单吧!我,就是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你说。

上一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浅谈习作方法之写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