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精选6篇)
畜牧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规模扩张”、“提质增效”两大引擎,全面带动产业发展。坚持“三区支撑、四化同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产业晋档升级,狠抓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势推动我县畜牧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全县牛、羊、猪、禽存栏分别达到5.5万头、16.8万只、26万头和680万只(其中肉鸡340万只、蛋鸡34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肉牛1.71万头、生猪30.5万头、肉羊8.05万只、肉鸡172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3万吨、5.27万吨和4.6万吨;畜牧业产值15.6亿元。
“十二五” 期间,牛、羊、猪、禽存栏分别增长4.2%、20.9%、18.2%、103.6%,畜牧业产值增长192.8%,建设石羊集团肉鸡产业、蒲城九龙源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6万只生猪养殖园区、金粟山30万只现代蛋鸡养殖园区、绿生源肉牛养殖园区、犇犇奶牛养殖园区5个,建成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10个、市级26个;机械化挤奶站12个;饲料生产企业5个,年可产销各类饲料55万吨;屠宰企业3个,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被评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十二五’动物防疫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县”、“全县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力推动肉鸡产业发展,被评为“全省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县”; 发展“绿色、环保、可循环”现代循环农业,实施 “全省种养结合示范县”建设项目;构建动物防疫网格化监控管理体系,实现抗体水平“高标准”、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率先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市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县”;依托“全市布病净化试点县”创建项目,通过“布病净化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了我县肉羊、奶牛布病全净化,为全市布病净化工作提供经验;突出“全省畜牧投入品监管试点县”创建项目,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兽药经营管理软件系统,实行兽药经营诚信等级评定,逐步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加强机构建设、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推动蒲城畜牧兽医理论体系初步确立,创建“全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县站”。
二、畜牧产业稳步发展
1.以园区建设为核心,逐步壮大产业集群。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完善实施方案,指定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现代畜牧业星级园区创建工作。金粟山养鸡专业合作社30万只蛋鸡三星级园区建成2万只蛋鸡舍2栋、1.5万只蛋鸡舍2栋、1万只蛋鸡舍6栋、购置自动化控制软件及设备,配套建设蛋库、饲料库和生活办公区;蒲城九龙源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6万头生猪四星级园区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舍13栋,已投入生产,6栋标准化养猪舍正在进行土建。
2.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园区种养结合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9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883万元的100.4%,建成龙池镇绿生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万吨有机肥、荆姚镇鑫绿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吨有机肥和龙池镇东社养鸡场千吨有机肥等3个有机肥厂;建成蒲城石羊畜牧发展有限公司600立方沼气等6个大中型沼气池; 11个种养结合示范点流转土地2200余亩。新建养殖场项目,完成投资5257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000万元的105.1%,累计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36个,其中肉牛场8个、蛋鸡场7个、生猪场12个、蛋鸭场2个、奶山羊场4个、肉羊1个、肉驴场2个。
3.以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高标准推动示范创建。成立组织机构,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会议,建立领导包联制度,制定县镇村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技术人员包场指导,定期巡查,在确保创建工作达标达效的同时,示范带动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桥陵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洛滨阜民养羊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市级初验,报省畜牧兽医局审批。苏坊双力奶山羊养殖合作社、石羊禽业养殖服务有限公司、孙镇洛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苏坊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等4个养殖场顺利县级初验,报市畜牧兽医局局审批。
4.以产业链条延伸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专人负责,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联系经合局、经发局、畜牧局等部门与相关镇积极开展叩门招商,先后洽谈、对接招商引资项目4个,分别是:总投资14.5亿元的河南牧原集团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金粟山30万只蛋鸡养殖园区建设项目、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奶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同富兔业100万只肉兔养殖园区建设项目。
5.以产业体系完善为核心,规范种畜禽生产管理。完善种畜禽场登记、备案、验收、审核机制,对全县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养殖企业,逐一进行登记备案。根据《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严格养殖档案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和生产程序。对陕西石羊蒲城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7个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现场初验和上报审核。
三、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控责任。专题召开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层层签订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县、镇、村实行防疫责任承包,建立了行政技术双包联责任制,明确了“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处理谁”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将包联人员信息公示上墙。
2.开展集中免疫,规范防疫措施。加强动物免疫工作事前部署安排,事中督促指导,事后验收总结,做到不漏一针一畜。在强制免疫中,坚持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并建立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统一“三方签字”“四方确认”格式,全县完成动物免疫“三方签字”59583份,动物免疫“四方确认”845份。应免牲畜口蹄疫的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密度、建档率均达到100%,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
3.加强抗体监测,确保防疫效果。强化督导措施,20对各镇动物防疫考核中,免疫抗体监测分值增加为30分。县级兽医实验室春秋分别监测血样1085份和1012份,其中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89%、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87%、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75%、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0%、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6%、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8%。全县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较去年明显提高。
4.规范档案管理,推行标准建设。组织专家统一为养殖户设计印制了养殖档案,按照档案内容,由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指导养殖场户逐项进行整理和规范,并要求各镇全面建立动物免疫电子档案。
5.强化监督检查,杜绝防疫隐患。为了保证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免疫不及时,防控措施不到位,档案填写不规范,各项制度不健全,给予现场纠正,对存在有安全隐患和存在防控死角的单位和个人下达整改通知书,今年共检查督办8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120余份,确保了全县无一起疫情发生。
6.规范疫情测报体系。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任何单位或人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按程序及时报告。同时完善县、镇(办)、村三级疫情监控体系,一旦发生疫情,立即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全年共接到举报4起,经专家组采样调查检测,均属普通疾病,同时专家组全程指导治疗、防控。
7.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1-10月,卫生系统共通报布病患者37人,较年通报大幅下降。县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羊血清18000余份,共扑杀、无害化处理阳性羊60只;牲畜结核病原学检测牛血清200份,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5月份,经统计,全县共存栏犬2.8万只,春秋两季共免疫犬2.7万只,扑杀、无害化处理伤人犬1只,全年无疑似狂犬病人出现。
8.完善动物疾病旬报月会商制度。根据《蒲城县“动物疾病旬报月会商”制度》要求,多次对镇(办)动物疾病“旬报”工作进行督导,确保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并将纸质表格上报更新为电子表格上报,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组织专家对区域动物疫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测流行态势,提出防治意见,科学指导防控工作。全年共收集旬报527份,进行专家月会商10次,疾病分析报告10份、调研报告5份。
9.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举办了“渭南市第一期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及兽医实验室技术培训班”、“蒲城县首届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以竞赛为载体,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防疫人员、兽医实验室人员的业务技能,筑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基础。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亮点突出。
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主线,以强化动物卫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1.强化组织保障,规范管理制度,着力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进行。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加挂县饲料工业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工作,全县现有兽药生产企业1家、兽药经营门店53家、饲料生产企业5家、屠宰场3家、生鲜乳收购站点12家、规模养殖场户723家、城内宠物门诊11家,总计从业人员达8300余人。制定《蒲城县畜牧兽医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蒲城县畜产及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蒲城县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蒲城县生鲜乳监管法律汇编》、《蒲城县畜禽定点屠宰厂规范运行管理办法》、《蒲城县畜牧业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蒲城县跨省调运种用动物、乳用动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8项制度、20多个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2.强化示范创建,规范经营管理,切实加强畜牧投入品市场监管。立足“全省畜牧投入品监管试点县”创建,制定《蒲城县畜产及投入品生产经营活动诚信等级评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对兽药、饲料、生鲜乳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要求,进行等级评定。首批打造20家省级兽药经营示范店,通过整治经营环境、规范档案管理、强化设施设备、严格资质审核、加强培训教育、信用等级评定、兽药GSP验收、签订承诺书、张贴监管公示牌及兽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全面强化了兽药经营门店综合水平,实现兽药经营管理规范化整县推进。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建立监管人员包联制度,实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监管措施,全面规范饲料添加剂监管,同时加强安全生产巡查,确保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健康运行。制定《蒲城县2021年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生鲜乳收购点进行全面排查,规范生鲜乳收购资格审查,换发新版带有二维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可追溯。坚持畜产品抽样监测制度,对陕西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瘦肉精”监测600头份,检测兽药残留709头份,出厂肉品合格率100%;配合省、市不定期抽样监测兽药产品25个,生鲜乳样品8份、猪肝、牛肉、羊肉、鸡肉及鸡蛋等样品50余份。
3.强化养殖环节监管,切实规范畜牧投入品使用,依法履行检测义务。制定了《蒲城县动物养殖环节专项整治方案》,规范兽药饲料的使用,杜绝违法使用违禁投入品,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建立养殖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不按规定佩带畜禽标识和建立免疫制度、养殖档案,出栏动物不申报检疫,违规引进饲养动物,拒绝动物疫病监测,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全面展开监督执法工作,将养殖环节不接受动物疫病监测和“两病”(结核、布病)检测及瘦肉精兽药残留检测、不履行免疫义务、出栏动物不申报检疫、调入动物不履行检疫报告义务、引进动物落地不隔离观察、违法使用畜牧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列入依法打击的范围。
4.强化检疫管理,规范报检制度,积极推行电子出证。紧紧围绕“全市签约式动物产地检疫试点县”,强化产地检疫,细化目标责任,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产地检疫报检率,实现了出栏动物检疫申报率100%。全面提升屠宰检疫管理水平,强化驻场检疫人员责任意识,严格屠宰检疫规范,有效地防止不合格动物进入屠宰、运输环节,坚决杜绝不合格肉品进入销售加工环节。建立了严格的检疫证明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制定《蒲城县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电子出证工作,规范动物检疫提供了制度保障,年底全面实行动物检疫A、B证电子出证。
5.强化屠宰监管,规范制度建设,打造标准化屠宰企业。建立官方兽医包联屠宰企业制度,落实监管责任,细化监管任务。开展官方兽医和肉品品质检验员技术能力培训活动,20余名品检品控人员通过学习考核合格并颁发证书。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屠宰监管措施。先后组织有关人员赴延安学习屠宰检疫电子出证管理与肉品批发市场肉品复检管理等先进经验,组织业务骨干和屠宰企业管理人员赴河南双汇集团学习自动化屠宰生产与动物检疫管理先进工作方法,为完善我县屠宰监管措施提供了宝贵经验。规范屠宰企业档案管理,参与全市屠宰厂比规范赛档案活动,积极谋划,精心准备,协调电视台编制《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品质宣传片》,参赛企业受到省、市专家一致好评,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全市第一名、六合牛羊屠宰场获得第五名(牛羊屠宰场第一)的好成绩。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迎接西安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现场会观摩,成为蒲城畜牧产业一张名片。
6.强化专项整治,规范案卷评查,着力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日巡制度的基础上,组织了“动物养殖环节专项整治活动”、“打击私屠滥宰扫雷行动”和“畜产投入品经营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养殖场户1467余个次,检查屠宰厂场39个次,检查饲料生产厂51个次,检查兽药经营门店78个次,检查生鲜乳经营站点32个次,共办理案件86起,其中立案案件55余起。没收销毁不合格动物 267头(只),动物产品3.2吨;没收销毁假劣兽药 163件,不合格饲料2.6吨。规范了各类与畜牧兽医有关的经营行为,有力保障了各项防疫、检疫、检测和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实行季度案卷评查制度和重大案件委员会集体审查制度,案卷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中排名第一。
五、紧扣党建第一要务,践行“两学一做”,深入助推产业脱贫攻坚。
1.以“抓党建促发展”为核心,筑牢基层组织堡垒。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农业局党委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抓早动快,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布置机关楼道学习教育专题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党总支印发《蒲城县畜牧兽医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知》学习资料60余份,局系统党员人手一册。积极参加农业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电视知识竞赛活动并荣获集体二等奖。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手抄党章评比活动”、赴省廉政教育基地—潼关县“四知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平县习仲勋故居和陵园、红色革命圣地—铜川市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接受廉洁奉公和革命历史洗礼,参与活动党员干部写出深刻地学习感悟,并张贴公示,夯实“两学一做”学的基础,全面推动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2. 落实包联责任,立足产业发展,强势引导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一是落实包联责任,精准调研。局班子成员组成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10余次深入联武村开展工作,与村“三委会”成员进行座谈,探讨产业扶贫方向,结合联武村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苏坊镇联武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填写信息调查表,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及脱贫意向;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扶贫工作队,每周定期入村开展工作,制定《脱贫攻坚任务分解表》,逐户确定包联帮扶负责人,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时间,为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二是立足项目建设,抓好脱贫攻坚示范点。积极策划包装苏坊镇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种养结合项目,拨付项目资金10万元;联系县农技中心能源办,协调配套建设150立方沼气池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3万元,争取扶持资金20万元;衔接上级主管部门,策划包装苏坊镇西部奶山羊产业三星级园区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苏坊镇奶山羊养殖小区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技术指导,规范养殖档案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立足产业发展,规划畜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制定《蒲城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深入调研全县产业发展情况,由县委办、政府办组织各镇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奶山羊产业优势村干部50余人赴陇县参观考察奶山羊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工作,县畜牧兽医局形成《关于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意见》,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全县,有效地发挥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强势拉动作用。
3.持续加强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邀请包括县委办、政府办等业务相关部门及服务对象在内的17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对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畜牧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4.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全系统信访情况进行排查,对信访积案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做好疏导稳控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5.狠抓“五城联创”工作。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利用“蒲城畜牧瞭望塔”公众微信平台,与“五城联创”微信公众平台联动,加强工作宣传力度,形成创建工作氛围;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参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00余份,扎实开展好爱国卫生月宣传、违规散养家畜家禽、国卫复审病媒生物防治等活动;开展好“奉献社区”党员红袖章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对朝阳路东段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组织夜间巡查,并及时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报送信息30余条,及时传递创建工作信息,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畜牧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篇2
在畜牧产业发展中, 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调服务上水平, 产业上台阶, 坚持“勤奋、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 以标准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为重点,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不断强化技术服务, 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努力为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1 狠抓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行业新形象
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是服务农民群众的主要窗口, 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部门工作的最高目标和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在工作中, 眉县积极适应畜牧兽医工作新形势、新要求, 强化服务理念, 教育职工诚信服务, 求真务实, 形成了一支业务精, 作风实, 勤政高效的干部队伍, 推动了全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扎实开展干部职工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和“学先进、树新风”活动。坚持政治业务学习两兼顾, 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教育, 引导职工开展“换位思考”,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 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良好形象。二是扎实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围绕“强化服务, 提高素质”这一主题, 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积极利用有利条件, 鼓励干部职工进修学习。县站先后有23人次参加了省市短期业务培训, 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省市专家教授来县举办技术培训班, 不断提高县乡站干部职工技术服务水平。三是扎实改进工作作风, 抓好工作落实。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 落实提醒督办工作制度, 不断强化大局意识, 建立了日常工作分工负责, 重点工作集中调配和突击攻坚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 诚信服务, 相互支持, 协同推进的工作气氛。四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的工作例会, 通报行业和工作动态, 解决存在问题, 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并加强督促检查, 做到有安排有结果。
2 狠抓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努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坚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扎实开展技术培训。以大场大户、示范村为重点, 全面系统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基本知识培训。两年来, 先后举办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班15期, 培训1200人次。二是突出标准化硬件建设。对规模养殖场建设从项目立项, 规模设计, 实施方案制定, 到开工建设, 严格把关。按照陕西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验收评分标准, 把引种、防疫设施、粪污处理、养殖场绿化美化等作为标准化硬件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指导实施。三是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重点推广了玉米带穗青贮、奶牛DHI测定、TMR饲喂和发酵床养猪、程序化免疫等多项新技术, 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四是开展技术人员包场联系制度。从养殖场规划设计、良种引进、动物防疫、饲养管理和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推行技术服务到场到户。五是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标准化养殖技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 包场包户, 示范点建设, 玉米带穗青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制作宣传版面, 印发宣传技术资料、技术手册,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使养殖场 (户)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过项目带动, 使全县标准化养殖得到突破性发展, 全县建成部省级标准化养殖场4个, 其中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个已经挂牌, 2个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全县共有各类畜禽养殖大场 (户) 235个。规模化养殖饲养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57%。
3 狠抓饲草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饲草商品化生产
按照“立草为业, 草畜配套, 贮草于民”的工作思路, 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 一是培育发展饲草专业合作社。在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 积极探索粗饲料供应的新途径。2009年以来, 引进培育了兴平万盛环保农业有限公司、宝鸡生虎饲草专业合作社、青化柳林牧草公司和青化神牛饲草专业合作社等4个专业商品饲草企业, 采取订单种植, 机械收获、专业化生产, 市场化经营。另外, 还组织全县奶牛养殖小区和农户, 成立了奶牛、肉牛饲草专业合作社15个, 使草业成为富民兴牧的新兴产业。二是下力气抓好青贮窖建设。在市兽医局指导下, 县局县站领导积极联系土地、电力等部门协调解决用地、用电中的具体问题, 抽调县乡畜牧兽医站8名技术人员进驻草业公司, 从青贮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各项制度建立、青贮机具购置调试等方面全力做好指导和服务。同时, 积极联系市县农机部门, 帮助争取农机具补贴, 协助草业公司、养殖场、农户筹资购置饲草收割加工机具。三是开展专用青贮玉米种植对比试验工作。共筛选出雅玉8号、耀青2号等4个优质高产品种, 平均亩产在4000kg以上。四是强化技术指导, 确保青贮质量。针对个别养殖场 (户) 在饲草青贮和使用过程中因技术操作不规范, 造成霉变而废弃较多的实际, 县站在每年8月初, 采取领导包片, 技术人员包奶牛养殖场 (小区) 、草业公司等办法, 举办技术培训班, 印发技术资料, 深入现场, 从青贮窖、机具、线路维修到青贮全过程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4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充分利用动物防疫冷链和动物卫生监督项目, 高标准建设县乡村技术服务体系, 有效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一是建成设备先进、功能较为齐全的县级兽医实验室, 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二是为县乡村配备了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及办公设备350多台 (套) , 通过项目建设, 极大改善了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硬件条件, 全系统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5 狠抓动物防疫, 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一是全面认真落实省市动物防疫工作技术规范和免疫计划。以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重点, 规模场程序免疫和平时补针为补充的免疫机制, 突出抓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县站采取领导包片, 技术人员包乡镇的办法, 每年举办2次防疫员培训会, 与大场大户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 包抓人员从村防疫员补助款落实、冷链设施运行状况、疫苗保管发放、规范免疫操作程序和建立免疫档案等多个环节进行督察, 保证免疫效果。防疫结束后, 督促做好日常补针, 保证免疫密度, 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二是加强动物防疫监管。健全动物标识和疫苗采购及发放台账, 严格防疫检查, 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和检测, 把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作为衡量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指标, 实现防疫效果评估从密度型向实验室检测的科学转变。三是不断改进兽医实验室工作。
6 狠抓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区畜牧业工作总结 篇3
区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我区畜牧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文秘114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我区“五大中心”战略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猪鸡、上质量,增牛羊、扩规模,大力发展草食畜,突出发展奶牛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畜禽良种繁育、畜禽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进程,促进畜产品竞争力增强、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20xx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同比去年增长14.85,畜牧业新增纯收入1256万元,为农民提供总收入达到3.2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16元,同比去年468元增长了10.3。
一、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同比去年增长4.3;蛋类总产量12165吨,同比去年上涨了24.5;奶类总产量10000吨,同比去年增长23.2。生猪存栏90000头,同比下降3.2,出栏155000头,同比下降4.4;鸡存栏120万只,同比下降6.9,出栏鸡125万只,同比增长0.6;羊存栏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栏110000只,同比增长17.5;牛存栏14000头,同比增长22.8,其中奶牛存栏5600头,同比增长30.6。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
二、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扭转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被动局面,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总体上看,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全面上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1、生猪产销两旺,市场价格看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的走势与以往不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活猪价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猪价格21.5元/千克,猪肉价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禽肉产品消费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仔猪短缺等。目前,农民养一头商品猪可获利250元,效益明显高于往年,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
2、家禽业恢复稳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区家禽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随着禽类产品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鸡蛋价格已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鸡价格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涨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养殖业继续保持突飞猛进,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农户养一头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产稳中渐升。今年以来,肉牛市场价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涨,同时随着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农民养肉牛的积极性很高,去年我区新建的肉牛小区今年开始大量补栏,肉牛存栏达8000余头,同比增长了18,农民养一头肉牛可获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产平稳过渡。今年我区实行了禁牧政策,对我区养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羊饲养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生产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据统计,舍饲养羊农民出售一只羊可获利70元左右。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今年我区畜牧业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势区域布局三大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治禽流感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今年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区动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10万元防治经费,购置了7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5吨消毒液,150套防护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编织袋等,对我区重点防护区的鸡群全部进行了免
役,鸡舍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确保了我区鸡群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据省市按排,我们对辖区10个乡镇64个疫点村的28500只羊进行布病检疫,检出阳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扑杀深埋处理,消除了传染源;三是在继续加大对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同时,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免疫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确保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今年全区检疫动物:猪84626头、羊47250只、牛867头、禽629300只、其它动物2479头(只),动物产品:肉类7845吨、种蛋255万枚、皮2400张、毛类50吨、奶类200吨。共检出动物疫病8种:口蹄疫、羊布病、鸡新城疫、猪瘟和猪丹毒,染疫动物7145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2、以发展奶牛业为重点,抓了畜牧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了畜禽结构调整,按照我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奶牛业作为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将成为我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二是抓了畜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抓龙头企业建设,特别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畜产品结构调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1800余吨,民信屠宰厂年加工猪肉达5000余吨;三是抓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蛋白质和经济效益产出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紫花苜蓿和青贮饲料专用玉米的推广力度,以种植制度改革来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区优质牧草种植保留面积已达6万余亩。
3、以示范小区建设为重点,抓了畜禽标准化规范生产。
我区养殖小区(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小区数量增加。今年新建完工的小区(园区)6个,全区累计达60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8个,肉牛养殖小区10个,瘦肉型猪养殖小区20个,养鸡小区6个,肉羊养殖小区5个,综合养殖园区4个。新建成张庆乡演武村第三养殖园、长凝镇众旺肉羊育肥场、乌金山西沛霖肉羊育肥场、东阳镇逯村奶牛养殖小区、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养殖小区、张庆乡北胡乔村奶牛养殖小区;二是小区标准高。今年我区新建和续建的养殖小区标准都有所提高,养殖小区建设正在和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修文镇陈侃村和张庆乡北胡乔村两个规模在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每个小区投资60万元配备机械化挤奶站,购置国内先进的上海利拉伐鱼骨式挤奶机14组,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新建成了东阳镇逯村规模为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明年完成挤奶站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每个奶牛养殖小区内舍饲间、草料间、运动场、青贮池都按统一标准建设,突出围栏隔离,道路分设(奶牛专用道不与人车混行),集中挤奶,沼气照明,小区内建立防疫室,专门有一名业务技术强的兽医为小区服务,小区采用合作社的管理办法,入区奶牛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建档管理。长凝众旺肉羊育肥场和西沛霖肉羊育肥场成为我区舍饲养羊的新典范、新亮点。我们在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上,采取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上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奶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范生产,制定实施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使养殖小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4、以基层中心站建设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组建畜牧兽医中心站是深化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改革的具体尝试,根据省市要求,我区投入了15万元配套资金,保证了今年我区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的建设任务的完成,新建面积650平方米,每站化验室50平方米,配备了显微镜、冰柜、超净工作台等诊疗设备,以及电话、传真机、电脑等通信设备,明年完成张庆中心站的建设。畜牧兽医中心站建成后将使我区基层兽医服务体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将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以冷配中心建设为重点,抓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今年我们把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我区畜牧业提档升级、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关键环节。一是成立了区冷冻精液配种中心,张庆、修文、乌金山、庄子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冷配中心对全区18名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发放了上岗证,实行了统一供精、供液氮,规范了技术操作;二是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品种改良技术。列入我区畜产品优势产区的乡镇,品种区域化优势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肉羊优势产区的乌金山、北田、庄子、长凝、东赵、什贴六个乡镇良种肉羊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今年依托奇尔公司、长凝众旺肉羊场和西沛霖肉羊场,对广大农村开展羊的胚胎移植、人工授精服务,为我区市场提供良种肉羊500余只,人工授精1500余只。奶牛、禽蛋和瘦肉型猪优势产区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四个乡镇良种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我们把养殖小区(园区)作为推广品种改良技术的载体,推广奶牛胚胎移植30头,推广猪优良杂交组合,二、三元杂交猪和双杂交猪已占到全区的60以上。
6、以世行贷款项目为重点,抓了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
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自20xx年实施以来,到今年年底,项目建设提款报帐已完成,共891万元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直接收益农户469户。项目户数完成情况:养牛生产新增母牛户209户,育肥户146户,奶牛户114户;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新增母牛户5672200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04200元,育肥户6790560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743680元,奶牛户8440985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124320元,养牛生产共完成投资20903745元,利用世行贷款共计891万元,县站完成投资117924元,乡站乡站完成投资273000元。项目区完成情况:七乡(镇)28个村,其中庄子6村112户、张庆3村36户、郭家堡7村142户、修文4村100户、东阳4村55户、什贴2村7户、北田2村17户。项目区牛发展情况:母牛1045头、育肥牛1451头,奶牛473头。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强了项目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省世行项目办共对我区世行项目进行了两次大检查,三月份进行世行项目采购后审检查,四月份进行世行项目检查,对我区世行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了我区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省市财政及业务部门的支持,大力引进畜牧业推广项目,今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建设项目,此项目争取到国家资金80万元。
7、以创立名牌为重点,抓了龙头企业建设。
畜产品走向市场,被消费者接受,需要有多方面的效应支持,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效应就是名牌效应,所以创立畜产品名牌就成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现有的品牌:“博瑞”乳品、“鲲鹏”饲料、“亨通”饲料和“泽榆”猪肉予以积极扶持,一方面是培育全市乃至全省的饲料产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区有生产规模较大饲料加工企业10个,全区年产各种饲料达10万余吨,到20xx年底产量将达50万吨,届时,我区不但发展成一个饲料生产的集散地,还将成为一个饲料原料生产的重要基地。二是培育各种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博瑞”乳品有限公司,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扩大其市场知名度,积极争取项目,改进生产设备,扩大奶源基地规模,进一步增强了其品牌效应。目前“博瑞”乳品和“鲲鹏”饲料已经申请绿色产品认证,而且“博瑞”文秘114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乳品已经通过了iso9001:20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8、狠抓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帮助农民增收。
今年我们围绕职能创新,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推广技术,搞好服务。一是分析养殖形势,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科学引导;二是组织科技下乡12次,培训养牛、养羊、青贮技术16次,培训5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其中种草技术资料5000份,青贮秸杆技术资料5000份,动物防疫宣传资料20xx份,养牛培训手册1000本;三是推广了em发酵秸秆等畜牧业实用技术,幅射面超过60,全区共推广利用em发酵液2吨,同时积极参与全国胚胎移植高新技术在我区的推广;四是现场指导人工种草和秸杆科学加工利用,全区今年完成人工种草8000亩,秸秆青贮氨化完成10万吨。
9、狠抓机关建设,使机关工作出现人心思上、争先创优的新局面。
今年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地开展了“三项治理”和“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靠领导班子成员的优良思想和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机关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机关财务管理、车辆定点维修和加油、定点接待等制度,使机关各项工作更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加强机关学习,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工作。正是有全局上下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工作,不仅保证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使区畜牧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层畜牧业执法体系不健全,基层畜牧工作和动物检疫人员缺少。我区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只有17名,每个站平均不到2人,对贯彻“两法三条例”特别是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动物检疫人员不足,对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偏小,名牌产品少,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
3、动物疫病控制体系不健全,动物疫病检测设备简陋,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市场信息服务严重滞后,民营流通体系不健全,难以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接轨。
4、当前的动物疫病形势仍然严峻,禽流感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国时有发生的其它疫情,将对我区畜牧业发展产生威胁和不利的影响。
5、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品种改良参差不齐。食草型牛羊发展相对滞后于食粮型猪鸡;猪、鸡、奶牛良种化程度较高,肉牛、肉羊良种化程度较低。
6、养殖小区(园区)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健全,缺乏动物防疫、治疗、配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以及粪便等排泄物对养殖小区(园区)产生威胁和不利的影响。
五、20xx年工作要点
根据省、市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重点扶持奶牛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20xx年全区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为目的,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禽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强动物防疫为保障,大力推进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程,促进全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xx年底,全区肉类总产量要达到17000吨,禽蛋总产量要达到13000吨,奶类总产量要达到13000吨,奶牛存栏达到8000头,畜牧业收入3.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收入的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600元。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力争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70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布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大的疫情;二是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重点抓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出栏必检、有宰必检;三是建立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在区畜牧局防治站建立疫情测报站,在5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四是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省、市要求,20xx年我区重点建设张庆畜牧兽医中心站,同时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配套设施,每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化验室5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2、大力推进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20xx年,我区优势畜产品区域化生产将初步形成,比较优势逐步显现,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
奶牛优势产区:郭家堡、东阳新建两了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同时新建两了机械化挤奶站,张庆、修文新建两个人工授精站,优势产区内实施奶牛胚胎移植500头,种植青贮玉米10000亩。
瘦肉型猪优势产区:张庆、修文新建两个人工授精点,扩建张庆郝村华利种猪扩繁场,为全区提供优质种猪500头,张庆、修文新建两个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养猪小区。
禽蛋优势产区:张庆演武要逐渐形成禽蛋交易市场,张庆新建规模为5万只以上的养鸡小区,张庆、修文各新建两户万只以上的养鸡大户。
肉羊优势产区:乌金山、长凝、北田新建3个人工授精站,乌金山、长凝新建两个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肉羊育肥场。优势产区的六个乡镇,每个乡镇新建规模在200只以上的养羊示范户(场),每个乡镇实施羊胚胎移植50只、人工授精200只。
3、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小区建设重点做到“五统、四通、两化、一加强”,即“五统”: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范生产。“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两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一加强”:加强小区管理。
4、强化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我区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提款报帐已完成,20xx年的工作主要是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和项目农户的后续建设(包括续贷和转贷),以及部分农户贷款资金本金、利息的回收。要逐步完善区乡两级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列入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的乡镇,要加强项目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奶牛和肉牛的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和社会化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使项目初步见到实效。
5、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xx年我区要建立现代化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场”的畜禽良种繁育结构,二是建立“区冷配中心—乡镇冷配中心站—人工授精点”的畜禽品种改良网络,三是建立“区胚胎移植示范基地—胚胎移植场(点)”的胚胎移植网络,四是建立“区畜禽繁育改良站—乡镇中心站”的畜禽良种技术推广体系。围绕我区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良种肉羊、高产奶牛、优质商品瘦肉型猪的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把养殖小区(园区)作为推广新技术的平台,做到统一供种畜禽、统一改良品种、统一购置冻精、统一规范技术,加快牛羊胚胎移植生物技术的运用。
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4
2012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中国农谷‛旗帜引领下,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标杆‛目标,突出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生产规模扩大、产业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中国农谷”建设畜牧业发展主要成效
(一)2012年以来中国农谷建设畜牧发展成效
农谷建设开启以来,全市畜牧业发展潜力充分释放,产业活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两大创建‛主导,‚一高三新‛引领,院士科技把关,结构持续优化,多渠道投资、多环节增效、多方面保障的产业格局。
1、产业基础显著增强。生猪出栏由2012年的400.02万头发展到2015年408.91万头。牛出栏由2012年的14.4万头提高到2015年的19.7万头。羊出栏由2012年的50.42万头提高到2015年的62.3万头。禽蛋产量由 提高到17.23万吨,2015年畜牧业产值123.5亿元,较2012年增加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75%,扩大 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牧业产值达6408元。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均成功创建全省现代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钟祥市、京山县获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2、科技支撑极大强化。先后建成了陈焕春、吴常信、李德发三个‚院士工作站‛,境内大型畜牧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建立产学研平台,带动全市实现科技培训规模养殖户全覆盖,强化了畜牧科技支撑。荆门第一个禽类地方品种‚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验收,开展了羊全混合日粮配制技术、天然巢蜜生产技术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壮大了黑山羊等本土山羊品种,新引进了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等一批优秀外来品种。养殖设备加速提档升级,‚一条全自动生产线饲养万只蛋鸡‛、‚四人管理万头规模猪场‛等高度智能化、设施化养殖技术开始使用,‚智慧农场‛管理系统、远程视频诊疗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开始推广。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猪、禽养殖稳步发展的同时,草食畜禽加快发展。全市生猪、蛋鸡规模养殖率分别达到86%和88%,居全省前列。生猪养殖更偏规模重质量。牧原200万头生猪产业园西引河一场、五三陈湾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全市万头猪场达到75个。牛羊等草食动物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牛羊年出栏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千头牛场达到24个,万只羊场达到12个,我市草食畜牧业开始从全省标准领先向档次领先转变。2014年成功承办农业部、财政部‚南方十省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启动现场会‛,2015 年又承办了‚全省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会‛,成为了全省草食畜牧业的样板区,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省局的充分肯定。蛋鸡养殖设施化率更高。全市万只蛋鸡场达到465个,其中10万只以上蛋鸡场达到11个。土鸡等生态养殖规模保持全省前列。以梅花鹿、孔雀养殖、蜂业等休闲观光畜牧业开始发力,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举办了中国农谷〃蜜蜂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4、畜禽种源加快夯实。着力打造畜禽种业‚一个研发基地、两个共建平台、三个配套系、四个核心场‛,即引进建设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谷‛研发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共建框架协议、与华中农大动科动医学院签订中国农谷生猪良种繁育技术体系项目建设协议,搭建两大所(院)局共平台;开展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配套系、荆门景阳黑头羊配套系、肉蛋兼用型鸭配套系培育建设;建设国家级西门塔尔肉牛核心育种场、湖北龙王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省一流黑安格斯牛核心育种场、全省最大山羊良种繁育场,强化了种源保障。
5、产业化发展提档升级。畜牧业增长方式实现了由单一养殖向产业化经营的转变,产业活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共发展亿元以上畜牧龙头企业28家,培育国家级产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驰名商标企业1家、全省生猪行业五强1家、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719家。2015年牧业加工产值308亿元,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牧业产值比2.5 :1,保持全省领先。
(二)2016年中国农谷建设畜牧业发展成效
1、五三陈湾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投资1.5亿元的五三陈湾1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现存栏能繁母猪3500头,今年已出栏生猪4.5万头。公司繁育区和育肥区各修建一个万方黑膜沼气工程,安装1台250千瓦沼气发电机组,可解决全场养殖用电。同时铺垫了两个万方黑膜防渗沼液储存池,面向产业园南侧的千亩猕猴桃基地铺埋1500米沼液输送管道,并购买1辆大马力的沼液运输车(预计购买3辆),罐体改装后一次可运输10立方沼液沼渣,解决了养殖园区粪污处理难题,推动了高效生态种养业发展。
2、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遗传资源鉴定取得新进展。湖北神地黑羽绿壳蛋鸡扩繁场已于2015年底动工,总投资2800万元,目前已投资200万元完成育种场建设征地合同签订、土地平整、育种场规划设计(6栋鸡舍)和设备订购等前期工作。荆门黑羽绿壳蛋鸡地方品种标准已制定,目前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遗传资源地方标准正在征求专家意见。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遗传资源已通过农业部组建的家禽专家组的现场鉴定,有望实现我市畜禽地方品种零的突破。
3、‚两头猪‛育种产业龙头初步形成。金农谷农牧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谷’研发基地‛,开发 ‚金农谷大白猪新品系‛。目前,存栏大白等核心群645头。湖北龙王公司不断完善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新增550㎡种公猪舍、400㎡种猪测定舍、600㎡种猪销售选猪舍各一栋,开展杜洛克等良种猪选育扩繁,今年销售杜洛克等种猪5500头。
4、‚三头牛‛繁育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汉江牛业现存栏西门塔尔母牛达750头,成为华中地区唯一的原种西门塔尔肉牛繁育基地,目前正在做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申报准备。华中农业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的100头安格斯母牛现长势良好,部分母牛已配种,是全省最大的黑安格斯牛繁育基地。沙洋汉江牛业、荆门华中农业、湖北劲牛牧业等三大良种肉牛繁育中心,拥有纯种西门塔尔、安格斯、地中海牛2000多头,纯种牛饲养数量居全省第一。
此外,荆门景阳湖北黑头羊选育工作加快推进。省农科院派博士团队常年驻场开展种羊选育及生产、繁殖性能测定工作,目前黑头羊选育繁殖已进入3世代,黑头、白身等外貌特征基本定型,生产性能逐步优化,现存栏湖北黑头羊核心群700只。
二、主要措施
(一)高位推进中国农谷畜牧建设。农谷建设开始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部、省、市级政府和部门领导多次深入调研,促进了全市畜牧兽医工作开展。农业部畜牧业司、兽医局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省局盖卫星局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经常到各县市区调研畜牧业生产情况,推动了全市畜牧业发展。局领导走遍了全市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和加工企业,对生产情况了如指掌。
(二)高起点谋划中国农谷畜牧建设。依据‚中国农谷‛建设总体规划,我们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制定了两个规划(方案)。即《‚中国农谷‛畜牧业科技金融创新方案》和《荆门市‚中国农谷‛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制作了农谷核心区、杨竹流域、荆三角、畜牧业示范区产业发展现状图和规划图,拟定重点建设项目,优化扩充畜牧产业布局。积极开展对接,省畜牧兽医局与荆门市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国农谷‛畜牧业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参与《中国农谷‚三区三中心‛建设规划编制》,围绕‚一谷双核‛重点区域,重点建设生猪、肉牛、黑羽绿壳蛋鸡种业中心和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园。
(三)高标准实施中国农谷畜牧建设。通过强力推进创建畜牧强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我市近年来新增了一大批建设标准高、规模大、设施先进的养殖场,农谷核心区陈湾公司新建的10万头生猪产业园运用德国技术、欧美工艺建成的种猪繁育区,其标准化程度和设施化水平居全省首位。钟祥牧原200万头生猪产业园项目西引河一场单体规模达到40万头,规模全省之最。湖北天越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万只羊场。汉江牛业成为目前全省母牛标准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养殖场。
(四)高效服务中国农谷畜牧建设。2012年以来,我局先后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畜牧科技推广实施计划‛,采取专家结对包联、建立服务档案、立体跟踪问效等方式,服务‚中国农谷‛重点项目建设。以‚转作风、送科技、创业绩、促跨越‛为主题的服务基层‚四双‛(双百双包双联双争)活动,全市选派100名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深入规模养殖和龙头企业服务100天,上门指导,跟踪服务,以联带片,切实为企业解难答疑。包联活动中,坚持一周一督办,一月一汇报,促进全市畜牧工作开展。
(五)高速落实扶持政策项目。利用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农谷建设。先后有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肉牛品改推进、生猪标准化改扩建、畜禽‚菜篮子‛产品等惠牧政策在全市实施。中国农谷建设中我市已争取中央生猪标准化改扩建项目资金 万元,‚菜篮子‛产品扶持资金 万元,节能减排资金 万元。省级财政竞争性分配畜牧业项目资金 万元,用于标准化‚四级联创‛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养殖场粪污治理等。带动社会投资 万元,激发了养殖场(户)创业热情,促进了畜牧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2012年以来,在中国农谷建设中,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优质种源需外地引入,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不足。目前我市肉牛等种源需依赖外省甚至国外引进,本地畜禽遗传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起步较晚,黑羽绿壳蛋鸡、黑头羊等优质地方品种资源价格优势不明显,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二)畜牧产业发展较快,‚接二连三‛相对滞后。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位居全省前列,但缺乏产业延伸,畜禽精深加工、精品名牌打造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市场的拓展不够。
(三)农牧种养结合不够,发展遭遇‚环保‛瓶颈。由于化肥增产、使用便捷、节省劳力等比较优势突出,农户使用畜禽粪便有机肥意愿不足,导致农牧种养结合不够紧密,造成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四、今后五年及明年工作计划
(一)今后五年工作目标
1、畜产品供应稳定增长。全市出栏猪500万头、禽6000万只、牛25万头、羊100万只,肉类总产65万吨(其中:猪肉40万吨,牛羊肉12万吨,禽肉12万吨,其他1万吨),禽蛋产量25万吨。畜牧业加工产值与牧业产值之比达 3.5:1,草食畜禽在畜禽结构中的比例由10%上升到20%左右,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畜牧业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示范场达到1000个以上,标准化率提高15-20个百分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全市畜禽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畜牧业组织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智慧畜牧业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3、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推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畜禽种业核心竞争力。生猪、蛋鸡、肉鸡全部实现良种化。牛羊种苗自给率达到70%以上。
4、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畜牧业新增投资200亿元以上,培育产值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40家,过10亿元的5家以上,过50亿元的1家。争创2个中国驰名商标。畜禽深加工量占出栏量比重超过40%。创建家庭牧场等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800个。重点打造以神地科贸为龙头的禽蛋加工全产业链、以牧原、雨润为龙头的肉类加工全产业链、(二)今后五年工作措施
1、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产业内生动力。一是以标准化创建为抓手,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促进基地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做大做强特色畜禽种业。围绕生猪、牛羊、地方鸡、蜜蜂等优势产业,支持畜禽种业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建议加强对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黑头羊、抗病意蜂等新品种或配套系培育,重点支持国家级西门塔尔肉牛、生猪、黑安格斯牛等核心育种场建设。三是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围绕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大力开发有机肥,把有机肥生产利用作为‚中国农谷‛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鼓励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液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实现畜禽排泄物的就近或异地综合利用。增强‚中国农谷‛畜牧业持续发展能力。
2、增加产业发展投入,营造融合发展环境。为一二三产各参与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优先安排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他们提供项目申报、实施便利。对具有产业领军作用、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二是提供政策融资支持畜牧产业龙头发展。加大对三产融合型产业龙头,尝试降低贷款门槛,或对有实力、善经营、守信用的业主提供贷款担保或贷款贴息,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大生产、加工、物流、电子商务等全产业链扶持,形成完善的产销渠道。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畜禽优势产业效益。设立畜禽种业发展基金,支持育种企业加快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建设,培养‚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畜禽种业企业,实行新品种鉴定推广后补助政策。支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节能减排、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基地建设。
4、推广畜牧重大实用技术,加强指导服务。优先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推广计划,重点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高效生态养殖、粮改饲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农牧循环种养、粪污综合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2017年工作目标
围绕中国农谷‚三区三中心‛,提升种业水平,建设生猪、黑羽绿壳蛋鸡、良种肉牛、良种羊繁育基地。推进养殖污染治理
(四)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
1、湖北神地蛋鸡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存笼5万套的黑羽绿壳蛋鸡扩繁场、存笼蛋鸡100万只的智能层叠式蛋鸡产业园、蛋品深加工厂、万吨冷库、年产35万吨蛋鸡饲料厂、年产10万吨乳猪功能性蛋粉饲料厂等项目。
2、湖北钟祥牧原百万头生猪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重点建设高标准设施化猪场,年出栏生猪200万头;沿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全产业链,上游建年产45万吨、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10万吨有机肥厂等;下游采取新建或并购方式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开发猪肉深加工产品。
3、荆门市万头母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依托汉江牛业、华中农业、湖北劲牛等企业,建立良种母牛繁育基地,打造国家级西门塔尔、黑安格斯肉牛核心育种场。主要扩建高标准母牛舍,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母牛,配套建设饲料加工、秸秆利用、牧草种植等基地;招商引资或龙头企业自建肉牛屠宰加工厂,依托湖北劲牛牧业建设中南地区一流的高端水牛奶加工基地。
(五)工作措施
1、围绕“一只鸡、两头猪、三头牛”,做大做强畜禽种业。围绕‚一只鸡(黑羽绿壳蛋鸡)、两头猪(湖北龙王杜洛克、金农谷大白猪)、三头牛(汉江牛业西门塔尔、华中农业黑安格斯和劲牛牧业地中海)以及种羊(景阳黑头羊)等畜禽品种,支持湖北神地、汉江牛业等种业企业、畜禽合作联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育繁推‛一体化平台,保护和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引入国内外优良畜禽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优质高效新品种,着力提升核心科技竞争力,打造一批国字号种源工程,壮大种业品牌。
2、围绕种养加一体,加快布局畜禽全产业链。一是加快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挥蛋鸡、生猪产业优势,通过招商引入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规模养殖场抱团组建大型合作社,大力培育带动力、竞争力强的龙头主体和产销联合、利益共享的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畜禽全产业链。二是实行农牧旅对接。立足地方畜禽品种,以大型龙头企业和特色畜牧业原产地为基础,推出一批畜牧业文化活动,建设一批休闲体验畜牧业园区,拓展产业功能,推进畜牧生产、产品加工、餐饮旅游、休闲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
上半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篇5
一、畜禽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2、生猪存栏19018头,完成任务19850 头的 95.8%,出栏10051头,完成任务2头的45.7%。
4、肉类产量1020吨。
二、动物疫病防制情况
1、完成猪瘟防疫注射16317头,猪“w”苗注射16317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16317头,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
3、完成禽“d”病疫苗注射40371只,(其中鸡34085只,鸭6286只),鸡i、ⅱ系苗注射34085只,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
4、应免畜禽免疫户口册发放率、免疫档案登记率、免疫户口册持证率均达100%。
6、狂犬病防制。半年来,我乡狂犬病防制工作主要在公路沿线和乡政府及村民委所在地开展,共完成狂犬苗注射327只。
三、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显著成效
1、浓缩料推广完成25吨,完成任务60吨的41.7%。
2、青贮料推广89吨,完成任务250吨的35.6%。
3、秸秆氨化料推广44吨,完成任务128吨的34.4%。
5、扶持重点15户,完成任务28户的53.6%。
6、畜牧科技培训1035人(次),完成任务1850人的55.9%。
7、猪人工授精894窝,完成任务2048窝的43.6%。
四、主要工作措施
1、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的发展,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关心,全站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得全乡上半年畜牧业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乡党委政府与县主管部门年初分别对我站下达目标责任,乡畜牧兽医站又与村兽医员签订责任书,站上职工分片负责挂钩,使之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抓示范、建样板、树典型。我站在全乡5个村民委中实行每个村民委建两个防疫示范村,使之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相邻村寨的发展。在防疫示范村中,耳标率、持证率、免疫密度均达100%,大大地提高了我乡防疫覆盖面。
4、依法治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我站积极组织学习动物防疫法和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工作中,遇到疑难及时向群众解释并依法办理,严历打击假冒劣质兽药、饲料上市坑农害农。做好动物疫情监则工作。
5、加强科技培训,是提高人民群众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助于群众转变观念,加速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化养殖的转变,经过15期的培训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很难了解外界新的畜牧信息知识。
2、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扶持项目资金极少,畜牧业生产综合服务滞后。
3、群众科技意识低,投入少,甚至怕投入,严重制约了我乡畜牧业的发展。
4、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站上人员少,导致一些工作很难开展。
5、村级防疫和畜牧站基础设备落后,特别是冷藏设备,给每年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六、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党委政府配合,取得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物资,改变防疫工作中所需的冷藏设备,抓好防疫工作,确保我乡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和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3、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和引导群众利用科学饲养,提高其科技意识,我站更好地为群众搞好畜牧生产服务。
4、抓好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示范作用,扶持好重点户、专业户的大力发展。
畜牧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篇6
12月23日至25日,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项目《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2011年度总结会议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国土处处长黄铁青和亚热带生态所所长王克林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大气物理所、植物所、沈阳应用生态所、亚热带生态所、新疆生态与地理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青藏高原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烟台海岸带所、城市环境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单位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骨干及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蔡祖聪首先总体介绍了2011年项目执行情况及2012年度工作目标。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2011年预算经费执行情况和2012年的年度工作计划, 与会人员结合各课题工作进展围绕项目如何出成果、出人才和政府决策咨询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期间,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亚热带生态所畜禽健康养殖中心研制的体外、体内反刍动物C H4排放测定系统。随后, 蔡祖聪在对各课题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明确提出项目要加强数据积累和数据库建设, 特别是林地、草地、农田和湿地的相关数据积累, 而且希望项目承担人员应拓展研究思路, 在研究土地利用与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 也应关注农业生产环境和国家粮食安全。
最后, 黄铁青结合各课题和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项目组科研人员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希望科研人员应强化研究方法和过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力争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 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并通过提交高质量咨询报告, 为国家在土地利用与畜牧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服务。
【畜牧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推荐阅读:
乡镇畜牧业工作总结07-29
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总结06-27
畜牧业年终/年度工作总结11-15
畜牧防疫工作总结07-15
镇畜牧工作总结09-26
畜牧工作总结及计划05-24
畜牧站半年工作总结05-28
畜牧执法个人工作总结06-15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总结07-23
2022年畜牧防疫工作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