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4-07-20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共8篇)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1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05年7月,本人毕业韶关农校畜牧兽医专业,2005年7月到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端芬种猪场任技术员,从事母猪育种工作,2006年10月至今在凤岗镇技术推广中心下属畜牧兽医站担任动物检疫员,从事动物检疫防疫工作,至今从事畜牧兽医技术工作长达11年,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坚决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积极加强对党的理论学习,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应用于日常实践工作中去,积极与同事讨论研究总结,并组织同事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思想道德的学习与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踏实工作,求真务实,为全镇人民吃上放心肉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对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总是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工作期间,我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三、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方面

本人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较为突出,具有较丰富的技术工作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畜牧养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精通动物防疫、动物检疫技术规程和标准,并能将理论知识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实践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检疫的第一线,2005年-2014年因工作需要一直在凤岗镇伟德田畜禽批发市场从事检疫防疫工作,2012年参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知识竞赛获得第二名,2013年参加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举行的“放心肉知识竞赛上”取得较好成绩,并考核均称职(合格)。平时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四、继续教育学习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十分注重继续再教育学习,2008年-2010年报名参加信阳农业高等学校的兽医函授班并取得优异成绩毕业和201年-2013年参加佛山科技学院的畜牧兽医自考,并一次性全部通过考试。参加多次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每年按时完成继续教育。认真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技能和新方法、新品种、新技术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五、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方面 1、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在台山市长江食品公司端芬猪场从事母猪育种工作,能熟练的掌握公猪采精、母猪查情、人工授精、母猪妊娠期的疫苗保健,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期间参与了长江食品公司的“染色体分离母猪选择性生产的实验”并取得相关成绩。2、2006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在凤岗镇伟德田畜禽批发市场从事检疫工作,三鸟的检疫、防疫是我工作我的重点,为了防止各类染疫动物进入市场,我对进入市场的家禽严格把关, 严禁从疫区调入家禽进入市场,对来自非疫区的家禽坚持先进行彻底的车辆消毒后,经过查验,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认真查验是否伪证、内容填写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数量与实际到达的货物是否相符;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如发现有不符合规定地按照“动物防疫法“处理。再经过仔细的临床检查,做到从源头杜绝染疫动物进入市场.并每天做好详细的记录,总结之后输入电脑,以便查找.为了及时掌握禽群的健康状况,我每天上班时间进行巡场检查,并做好巡场记录。对发现地可疑病禽及时进行临床检查,有必要可解剖做病理学检查。06年10月至14年5月,每年完成抽样送检1200份、活羊检疫约2000余头、每年完成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检测200份,查出使用假检疫证明一宗,并第一时间收集证据,配合市执法部门很好的完成此次关于使用假检疫合格证明的处罚,处理填写不规范检疫证明30份,监督市场进行每日一消毒,每月实施一次停业休市大消毒,每年无害化处理各类三鸟10000余羽、羊20余头。成功战胜了2013年的H7N9禽流感对我镇的影响,确保我镇的食品安全。2014年-2016年期间在我镇屠宰场从事生猪的检疫工作,每年共检疫生猪约10万头,完成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伦特罗:7000余份,无害化处理约20头。

3、作为参加者之一,参加实施了2010年凤岗镇伟德田畜禽批发市场活羊屠宰场的建设实施(东莞市首张活羊屠宰证),负责凤岗镇活羊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的监测、疫病控制及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工作。每年监测项目顺利完成,确保我镇食品安全。

4、作为“六味降脂口服液防治大鼠高脂血症的实验”主要参加者,参加了这次六味降脂口服液防治大鼠高脂血症的全程实验,通过该实验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六味降脂口服液防治大鼠高血脂症的实验研究》,就养殖健康存在问题与同行探讨,思考解决对策,养殖业的发展。

5、作为“科特壮促进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初步实验”的参与者之一,全程参加了这次实验,通过实验总结经验,配合刘敏同志撰写论文《“科特壮”促进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初步实验》

六、履行业务工作职责表现方面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发展畜牧兽医食品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协助单位制定全镇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发展规划、计划、具体措施并贯彻实施。

2、积极收集国内外行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3、加强动物检疫,确保全镇畜产品安全保障,每年参与开展“兽药残留”监测、“瘦肉精”监测达1000份以上

4、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每年兽医日在我镇体育中心设置便民宣传栏,发放动物检疫防疫宣传海报,回答民众咨询。

名:

****年**月**日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2

生物技术专业伴随着生物产业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多数高职院校在生物技术专业设置上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论证不够, 专业定位不明确, 涉及领域过宽;课程体系设置仿照、雷同多, 同质化现象严重;学校间缺乏特色与差异化, 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局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开始开设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2005年被遴选为省级改革试点专业, 2009年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项目。面对生物技术产业大发展的机遇, 以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南, 把职业教育的五要素[1]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 以立足地方、依托学校、服务社会、创建特色为主导, 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建设, 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1 专业定位的确定依据

1.1 立足地方

河南省是畜牧业大省, 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2 000亿大关, 跃居全国第一。河南省畜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1.2 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基础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畜牧兽医为基础, 集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其中畜牧专业、兽医专业开设于1957年, 是国家级示范专业, 部分专业教师及毕业生活跃在畜牧行业的各领域, 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1.3 专业定位的切入点

现代生物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准确、无毒、无不良反应、无药物残留等优点已经受到畜牧业的广泛关注,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提升传统的畜牧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技术专业要办出特色, 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学校, 找准行业产业链条的切入点, 服务畜牧兽医行业, 才可形成学校办学集群优势。

1.4 专业定位

根据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十多年的办学积淀, 经过广泛调研, 确定专业定位:以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兽医业为方向, 培养具有分离纯化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生物制品制备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四大专业核心技能, 能够在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和动物疾病生物诊断等岗位就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专业特色的建设

2.1 培养方案的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 是学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 是专业特色的最基本体现。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 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2.1.1 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分析

基于调研的成果, 分析专业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剖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方法等信息, 对所需知识进行优化、序化, 确定专业岗位所需技能, 见图1。

2.1.2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具体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3]。以就业为导向、以品德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构建了以“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品德培养+能力拓展”五教育模块课程体系, 见图2。

2.2 “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抓手, 对专业建设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4]。特色课程是依托地方独特资源、根据专业所处行业, 以具有独特内容或形式满足教学需要的课程活动[5], 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彰显专业建设的差异化。精品课程与特色课程是专业建设的一体两翼, 我们一方面以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为龙头, 狠抓教学改革, 以此推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使课程体系趋于动态、多元、开放, 提升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 围绕畜牧兽医行业需求, 以《动物生物制品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为引领, 着力打造专家型教师, 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体现同类专业间的差异化, 彰显专业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3 培养专家型教师, 打造专家型团队

专业建设一方面要培养优秀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

专业特色的建设, 需要专家型教师带队, 专业特色的积淀, 专家型团队成员合力的凝聚。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一方面要求老师讲师德、讲教学、讲交流、讲实践、讲“多元化”、讲发展、讲团队, 形成了“七讲”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专业课程发展需要, 给教师进行职业成长规划, 搭建教师成长的科研、教研平台, 形成团队研究实力, 建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稳定校外兵团, 初步形成了“培养专家型教师, 打造专家型团队”的锻炼平台, 见图3。

2.4 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 是凝练专业特色的载体。在专业教学实践中, 笔者以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理念, 活化和多元化校企合作,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具体体现在:①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炎黄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 针对岗位技能需求, 建立实质性订单培养班7个, 校企共同管理、共同授课、共同考核;②与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针对学生品德培养, 举办天宇品德班2期;③与郑州天一高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瑞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炎黄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研发实验室;④灵活调整教学时间, 结合企业季节生产, 给学生搭建生产实习锻炼平台, 生物技术专业110名学生参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期5个月的甲流疫苗生产;⑤学校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⑥创建校企互融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⑦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授课、共同管理;⑧与行业企业结合, 针对专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

2.5 专业社会服务平台的搭建

2.5.1 建立了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专业共享资源库

建设了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网站, 包括专业的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模块、实践知识问答、视频、图片资料及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建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建设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动物生物制品制备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门系级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了毕业生资源库, 可以帮助生物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网上进行查询、咨询、交流;以建立学校合作发展联盟为契机, 加强行业企业资源库建设, 为充分利用校外办学资源、加强产学合作提供信息保证, 实现了技术教育的网络互动。

2.5.2 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与技术服务平台

学校与郑州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动物疾病生物诊断中心, 与河南炎黄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动物生物制品研究中心, 2010年成功申报了生物工程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多年来, 围绕动物生物制品的生产与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与应用、动物疾病的生物诊断, 积极参与河南省科普项目、扶贫项目, 开展技术讲座, 切实解决养殖户的实际生产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发应用性研究项目, 实现成果转化4项;依托本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为其他兄弟职业技术学校进行骨干教师培训;依托本校生物制药国家级实训基地平台、生物工程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平台和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站平台, 开展接收兄弟院校老师的合作研究和技能鉴定培训工作, 形成了专业社会服务平台。

3 实践效果

3.1 形成了行业影响力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团队第一带头人边传周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 微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 河南省优秀专家, 河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优秀专家,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曾主持多项省科技厅和省科普项目, 经常为养殖户、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预防兽医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 专业教学团队中有3名教师领办企业, 4名教师兼职企业技术顾问, 6名兼职教师来自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 充分体现团队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形成了以名师为带头人、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为骨干、以校外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家型教学团队。2010年, 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3.2 成为动物生物制品类企业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基地

学校与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鹤壁神康疫苗制品公司、河南炎黄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畜禽用生物制品类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工作, 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体现差异化办学;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研究项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互融, 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近年来, 共承担的校企合作项目6项, 其中2项项目已经实现了成果转化。

3.3 建立了培育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

学校现已成立动物疫病防治社团、畜禽环境健康社团, 一方面通过开展讲座、走进养殖户、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等系列活动, 宣传专业、稳固专家思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 通过老师带队走进企业、为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开展行业现状调研等活动营造专业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立足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3.4 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专业以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动物疾病生物诊断为主线, 弥补了学校原有畜牧兽医专业办学的空缺, 有效补充和完善了办学产业链, 促进了学校办学集群优势的形成, 利于畜禽生物技术类行业引领专家的培养、动物生物制品类企业多元化合作模式的构建, 提升了专业的行业影响力, 为学校办学品牌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4 体会与思考

4.1 培育专业特色重在理念转变

专业特色具有多元性特征[6], 并非是一流大学的专利。在创建专业特色的过程中, 如何发挥“长板”、弥补“短板”, 如何形成学校办学合力、凝练特色、脱颖而出, 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2 培育专业特色贵在践行

专业特色的凝练, 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围绕专业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创新形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专业特色;另一方面需要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带队, 需要实践能力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支撑以及行业享有高知名度企业的认可和融入, 提升专业特色。

摘要:针对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立足河南农业大省资源优势、学校畜牧兽医龙头专业优势, 以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养殖业为方向。通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 明确了专业定位;通过培养方案的开发、“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专业社会服务平台的搭建, 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 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促进了学校办学集群优势的形成。

关键词:高职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特色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建设, 吴小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融入职业教育五要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6) :134-136.

[2]王辉.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7) :66-67.

[3]盛秋生, 周萍.基于滚动计划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教论谈, 2011 (21) :37-40.

[4]卢杉, 张冬梅, 王保华.强化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J].焦作大学学报, 2011, 25 (4) :108-109.

[5]王树婷.地域特色课程资源支持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价值探讨与实践[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0) :180-183.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畜牧兽医 多媒体 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9-0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会带来许多科技优势,以及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1.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全面运用于畜牧兽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述牛羊病防治、禽病防治时,各种牛、羊、禽疾病的病理变化等用大量的图片代替了原先老师的板书或者口授。在进行动物解剖学课程讲授时,我们完善现有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力求每一章节教学课件都做到图文并茂,按照教材制作《动物解剖学》网络教学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视频,并全部上网,同时将本课程的图片动画以及与组织胚胎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在本校的网页上公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校园网进行浏览和学习,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点和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2.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1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增强直观性

畜牧兽医课程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要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课本内容僵化,特别是一些图片资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致使学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使呆板的课本知识生动起来。例如我们学习“口蹄疫防治”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阅牛、羊、猪口蹄疫的相关图片资料,把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图片粘贴下来,组成一系列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临床特征,播放口蹄疫防治方面的教学短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口蹄疫的危害和防治知识。课后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这方面的各种资料并上传到网上,相互交流探讨,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2.2加大信息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在保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病理学是兽医基础学和兽医临床之间的桥梁,它以兽医解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要大量获取上述课程资料,多媒体教学可以即时调出所需图片、动画、视频及文字内容,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由于教学时间充足,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入更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

2.3信息广泛,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程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在于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以及产品都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疾病知识方面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比如在讲“禽流感”一节内容时,可以补充2013年春季发生的“H7N9”的相关知识,“H7N9”是一个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它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趋势,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并把这些资料上传到学校的教学教学网上,便于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和学习。课后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上传到网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深化所学知识。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但这些知识对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工作是相当有利的,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疾病发展的动态和防治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它资料不可比拟的,也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传播新知识、新内容,培养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以宁.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4

——**畜牧养殖技术专业协会

**畜牧养殖技术专业协会,于 年 月经镇党委和 县科协批准成立。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县科协的领导下,遵守协会章程,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紧紧围绕“引导会员学科学、用科学,打造品牌提质量,开拓市场增效益”的宗旨,积极开展协会的各项工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协会所在地碧城镇慨况

镇位于 县城东部,东与**县接壤。南与**镇相连,西邻**镇,北邻**镇,距县城42公里,距省会**98公里,距州府**12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87.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碧城海拔1844米,年平均降雨量700—98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6度,霜降期105天,年平均日照2550小时。全镇有耕地面积45775亩,其中水田3637亩,旱地8903亩。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平坦,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油菜、山药、辣椒等农作物的生长。

二、协会基本情况:

在县科协及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帮助下,**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的成立,使**镇优质畜产业发展迈向了新的起点,是**科技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种养殖水平高,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研究 “三农”问题,把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结合碧城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品种改良,支持引导**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进行畜牧业的养殖、销售,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加快带动农民增收的步伐。

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但分散的产业经营和农民家庭单一的经营,是难以提升规模产业化、市场准入化、农民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要达到农民增收,就要建立一个群体的组织,在这样的发展时期建立了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该协会是为“三农”搞好服务的必然产物,是农业组织体系中主要的组织,是对家庭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缺损的重要补充,是广大农户连接市场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服务网络和载体。

**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07年8月,有会员112人。协会理事会3人,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秘书长1人,监事会3人,监事长一人,监事一人,秘书长1人,会计、出纳各1人。协会负责整个养殖方面的猪舍建设设计、防疫等科技指导示范服务指导,生猪的收购销售。协会以**有限公司为依托,实现“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培强生猪及大生畜的养殖规模,实行政府促动、公司带动、科技推动、协会联动、市场拉动为一体的产业联合体。

三、协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发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资金、技术、资源优势,很抓会员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大力推广生猪优良品种的改良。由于我镇境内的气候温和,属东片区的农业大镇,粮食作物丰富,适应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但由于养殖技术的落后,农户抵御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养殖产业忽上忽下,农户失去信心。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后,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农户管理粗放、防疫意识差,部分农户的母猪以步入衰老期、产仔率低,品质参差不齐,随着近年养殖户的不断减少、养殖数量下降较严重,严重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协会积极聘请省内外及州、县畜牧技术人员对协会会员和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引进推广新品种,筛选扩繁本地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把先进的技术及管理传授给农户,提高生产率。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对一些进入衰老的、达到淘汰的母猪群和劣质的母猪给予更新,对一些饲养条件差、没有技术规范、防疫管理不达标的会员,加强培训指导,在春、夏、秋、冬、四季动物防疫当中落实技术措施严加管理,有效的提高了会员生猪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生猪、畜禽产业的发展,至2012年,带动全乡3600户农户从事生猪、畜禽养殖。全镇大牲畜出栏2805头,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牛1834头,增长0.99%,猪出栏86739头,增长5.65%,肉食市场进一步丰富,自给有余,大量畜产品还销往**、**乃至省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打造优质品牌,开拓营销市场,提高果农经济效益

**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养殖业收入就成为群众致富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两个村委会,相当部分农户生猪一项收入超万元。但由于养殖产业周期长、价格不够稳定,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会员刚把猪养出来市场价格就下滑,特 别是2008年市场价格在每公斤7元左右。

协会理事会在**会长的组织带领下,想会员所想,急会员所急,多方筹集资金,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协调众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料厂,加大对会员所用饲料的欠款额度、收集信息、寻找市场营销渠道,加强市场营销网络,拓宽销售领域,扩大向外的市场流通;组织开展销售协调会议,按会员家中饲养的猪的大小来安排那些是该出栏,那些还不应该出栏,这样就不会让会员一起蜂拥而上,造成互相低贱卖出,提高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在**、**等城市建立屠宰场的业务关系。

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流通;自2010年以来和**大型的肉食品加工企业---**集团建立销售关系,解决了会员卖猪难的问题。

二是严把生猪质量关。

组织收购外调的生猪都经过严格的防疫检疫和检查,不让带传染的猪和病猪、死猪流向市场,确保生猪质量,保证了与客商的长期供销合作关系。

三是组织开展生猪养殖安全教育。

要打造一个优质产品品牌,提高产品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执行国家食品安全的要求,所以协会所投向市场的生猪自打入**、**等城市的屠宰场。深受客商的欢迎,在2011年12月的生猪瘦肉精的抽样中,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没有检查出国家不允许添加的任何添加剂。四是协会与养殖户签订生猪收购合同。

协会利用**发展有限公司饲料基地为依托,做到饲料按会员饲养的规模核定一定的数量供给,困难的会员还提供仔猪,使会员的饲养在产前、产中、产后得到一条龙的服务。对所签订的生猪一律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如果会员觉得可以卖也可以自己卖,打消了农户养好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客商的收购要求。仅2012年,协会收购生猪4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利润110万元,带动农户3600户,农民增收800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协会会员营销户年平均纯收入64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84元)多1816元。

四、取得的效果

1、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专业化服务困难、标准化管理无法进行、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合作思想意识淡薄。通过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思想统一起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在不违背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经营,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协会通过提供信息、技术、防疫、饲料、兽药、仔猪、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及时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变“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改变粗放经营方式,提高科技 含量,发展“优、良、新” 品种,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协会采取实行统一挂牌、统一种疫苗、统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保险、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等八个统一;提高会员的效益,推动了畜牧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分散的农户养殖,无法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程控制,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素质不高,没有食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成本高,无法落实。通过协会,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八个统一,才能有效地推动了畜牧产业带的形成。

4、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民主管理是协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员通过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共同管理协会的事务,协会与会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些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培养了农民参与管理经济生活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的政治文化建设。

五、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是由于协会成立时间不长,经验积累较少,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二是协会地处农村,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难以聘请到专业的科技指导示范及开拓市场人才,导致市场面窄;三是协会经济实力薄弱,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常因周转资金不足而导致工作开展困难。

六、协会下步工作计划及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为此,国家制订若干惠农政策对农民进行扶持。然而光有扶持是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意识,农村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肩负着我镇的畜牧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养殖新品种的开发、新科技传播、推广和服务。协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发展畜牧业养殖的科普宣传、新品种推广养殖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请行业的老师专家进行现场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养殖户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省、州、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农民朋友的好评。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技示范与新品种推广,认真履行协会的职责、义务,今后,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开展工作。

1、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向外聘请一些专家及优秀人才,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确保所传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提高服务技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及和谐社会做贡献。

2、进一步办好科学技术培训,协会采用请进来传授,送出去的培训的方法,增强培训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在设施上增加培训教室和培训器材,多途径引进培训师资。在培训方面,要扩大规模,每年争取农民技术培训12场次以上,继续扩大科技知识覆盖面,不但是要知道、还要懂、更要会用。通过培训,提高农民了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为农村经济和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增加和订阅农村科 普读物、科技书籍,以提高会员及农户的科技知识。

3、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根据市场走向,用优良品种替代淘汰品种,有效避免市场风险和产品需求。继续扩大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农户养殖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养殖质量,积极申报无抗猪(在养殖时间不加任何抗生素)的农产品认证,进行无抗猪产品的养殖与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无公害、有机、无抗等食品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开发放心、安全的无抗猪肉产品是我们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5、建立养殖优良的原种猪种源基地,力争在2013年底完成万头猪场的建设,提高仔猪品质与质量,使辐射带动面积更为宽广。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养殖业的发展,既保证协会和客商的货源,又使农户的收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总结 篇5

从七月份到xx县xx镇畜牧站实习以来,本人在畜牧站各位领导,前辈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边学习边实践,有问题及时问,实际操作不过关,及时请教师傅和前辈,努力学习,知难而进,在实习期间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认真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各项业务知识,力求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xx县动物防疫条例》以及有关畜牧兽医法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坚持看《中兽医》、《动物药理和毒理》等书籍,通过不断学习,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完善,及时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使本人工作业务有了很大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而且还立足本职,切实做好了职责范围内的畜牧兽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师傅们的充分肯定。现将实习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动物防疫工作

自今年7月到站实习以来,本人一直在xx镇畜牧站从事畜牧兽医实习工作。坚持按照上级春秋两季突击免疫、常年补针的工作要求。几个月来随同师傅做其所分片包干的凤凰村、白果、付

家坝社区三个村的动物防疫工作,在跟随尹师傅实习的这段时间实现了这三个村社区的“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保护率达85%以上”的防控目标,通过努力,本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这个季度处于全镇前列。今年入秋时,我已能掌握各季节打什么预防针,和准确找到预防动物的针刺部位,能很好的做到家畜和家禽的预防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知道了,实践大于理论,起初我由针刺时找不准部位、不敢下针到能准确找到预防动物的针刺部位,又快又准的注射预防药物,虽然我的专业技能有进步了,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掌握、和强化技能,面对困难时要知难而上。

二、检疫工作

每个月屠宰场都会定期屠宰,我每次随站上的前辈前往屠宰场进行猪肉的卫生检疫,期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在第一次去检疫时我有很多地方不知道,而且检疫合格的标准是什么我也不清楚、需要检疫的部位有哪些,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却不灰心,我仔细听前辈们在检疫过程中说的检疫重点,并记录他们检疫的部位和检疫要求,回到站上,我赶忙查阅书籍,记录不懂之处,然后求教师傅,将不清楚的地方和自己理解的说与师傅,请师傅帮我指出我不足的地方,和理解错误的地方,每次检疫回来都将自己的心得写下

来,作为以后的工作参考。经过两个月的检疫实习我已能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对猪进行检疫,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2个月来,经本人检疫检出有问题的生猪4头,有问题猪肉100斤,并对这些问题猪及其产品的屠主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且按有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死猪肉的上市销售,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养猪技术

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型养殖业的崛起,收到广大养殖大户的青睐,在xx镇的“城市之乡”农业发展园内就有一个小型猪场,园区环境卫生一流,猪场的卫生符合环境卫生标准,我在场内负责几头商品猪和两头野猪的喂养的,起初对商品猪的喂养不是很了解,在尹师傅的指导下,我一步一步的对养猪开始进行实践,养殖其实有很多的学问,我在喂养猪期间遇到太多太多的问题,例如:猪在遇到各种病时,治疗期间喂养的食量是多少,每天分几次喂等等等等。同时在喂养新进的野猪时,我起初也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请教养殖场的专职养殖员,每天观察投食时间,野猪的活动规律和习性,慢慢的掌握了一些。通过实习期间所学到的养殖技术,我发现自身专业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因此在以

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人工繁殖技术

输精技术是项非常考验自身功底和操作的技能,在养殖户眼里,一个兽医是否称职,他的繁殖技术就能看出来,如果人工受精技术把握的好,母猪在发情期间受孕几率高,怀胎数量多,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产仔数量多,能多赚钱,反之如果人工受精技术掌握的不好,时间把握的不准确就会降低母猪受孕率,怀胎数量也少,从而影响养殖户的生产效益,同时也耽误了这个季度猪的繁殖。所以在起初,我随尹师傅实习期间,我认真观察师傅人工繁殖技术时的操作顺序,记录要领,掌握猪发情期间的繁殖时间和在什么时间段人工受精对猪的受孕最好,同时有的母猪在发情期间并不是都温顺,要轻拍它的后背,在进行人工受精,通过这4个月的实习,我已掌握了人工繁殖的技术,能再最合适发情期间对母畜进行人工受精。通过这段时间实习,我发现我的繁殖技术还是很粗糙,确实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工作工作中,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五、学习和提高

畜牧兽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该项工作必须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4个月工作中我一

直抓紧空余时间进行学习,通读和熟悉有关专业知识,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正参加xx县农发局组织的畜牧兽医学习,积极参加畜牧站安排的学习。多4个月来我一直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因为有尹师傅的带领和指导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上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我已具备了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技术水平、以及应变能力等各方面都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刻苦学习,力争把专业技术水平提得更高,并创新开展工作,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xxx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6

畜牧兽医专业始建于1975年,前身商丘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畜牧兽医专业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校企合作四年来,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是规模的扩大: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畜牧局两中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与实训,2006年为完善学校实习就业基地,便于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投资480万元人民币在学校实验楼建立了20多个实习实训室,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等到显著增强,畜牧兽医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国家示范性专业、河南省试点专业。三是办学水平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畜牧兽医专业的特色之一。

一、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好举措。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工学结合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职业教育已被推上了教育产业的大市场。当前经济社会对人的就业要求,以及自我提高的需求方面都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就业的人,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来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我校把办职业教育“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统一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面向企业需求的办学方向上来,统一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上来。紧紧围绕市场、企业发展的需要,主动与企业厂(场)家携手合作,建立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的“产学一体”职业教育新模式,改变了“黑板上教学,教室里养殖”的局面,让育人、用人两张皮变成企业与学校一条心,真正把学校办成企业式的学校,办成市场型的学校。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做法

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的作法有如下几点:

1、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

现代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办学,是实行工学结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也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企业参与共建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于2006年成功地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台湾正源牧业集团、商丘森澳达动物药业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开展工学结合、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成立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团队组织机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定、修改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以上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保障。

2、以集团化合作办学为主,联合多家企业参与,形式多样。

我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学校向企业提供培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智力和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同时企业提供实训设备与一线技术人员,做到人、财物双向流动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我们与多个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定向培养学生,实行订单教育。

3、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扎实操作技能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授模式,推行案例教学法与模块实训教学法。一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靠市场和企业需求,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二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和企业共同设立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设计和规划课程设置,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的共性,又体现了我专业的特色。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或企业技师到学校任教,或者直接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上课或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强化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的制度,增强教师“双师型”素质。四是以实训基地为保障,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基本以企业为主,创建了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于一体,多功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以教材改革为抓手,借助企业之力,开发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模块化、直观性。六是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单元模块实验。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感知体验、教学训练、岗位实习、顶岗实践,实现与企业“0”距离对接。采取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七是以企业评价为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检验办学水平。八是以学生成才为目的,在校企合作中,强化精神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渗透,学生体验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效果是校园内不能达到的。

4、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除开设“正源班”、“森澳达班”外,又尝试开设专业技能培训班,长短结合、适时办班,在工学结合的广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其效果如何有待实践检验。

5、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结合 “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案例教学与模块实训。“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形收集信息,经过消化过滤后交换意见、制定计划,完成课题,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职教新模式。切实让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过程。

6、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模式的基本概念

顶岗实习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临近毕业近一年时间,学校借助于校外企业行业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使学生全方位熟悉相关岗位能力群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技能诸方面达到预期的要求,在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2)顶岗实习模式

① 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承担工作岗位的全部工作要求,同时,撰写顶岗实习报告。

② 确保指导教师职责到位,认真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的准备工作,每次实习前均须选派指导教师先期赴实习厂落实实习安排和实习内容,并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修订实习任务书。

③ 严格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效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使学校和企业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而且取得了“多赢”的效果,获得多方认可。一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获得了学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二是推动了专业课程改革,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了师资培训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了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双证书”制度实施,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学生学习有了目标,毕业有业可就,专业能够对口,无后顾之忧。企业感知克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企业实习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对社会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困,促进了社会稳定。五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步打算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认识上、政策上、条件上、运行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必须完善。一是拓宽企业在学校办班的规模,不仅在专业上要拓展,在规模上要扩大,加大定向培养,“订单式”教育力度。二是完善“企业班”的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有效方法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学分制。三是要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手段,使其能茁壮成长。四是精心打造品牌,融入职业教育大环境,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上与国际接轨。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7

1 我县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的现状

我县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是从建国初期的兽医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初步建立了一支有较强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 服务体系也逐步健全。全县现有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28个, 其中县畜牧兽医站1个, 乡 (镇) 畜牧兽医站22个, 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1个, 动物卫生检疫站1个, 草原站1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30名, 其中乡 (镇) 站92名 (聘用制人员18名) , 县上38名;具有本科学历的40名, 大专26名, 中专42名, 高中及以下22名。取得高级职称的4名, 中级职称的64名, 初级职称的62名。基本形成了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体系,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 我县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多以文盲、半文盲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县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的素质在新老交替中得到提高, 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随着大中专毕业生的加入以及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 逐步提高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的文化结构。现在, 全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 除亦工亦农的外, 都有中专以上学历。

(2) 服务职能不断增强。

服务范围从原来主要以“看病”为主逐步发展成为防疫、检疫、监测及诊疗等综合配套服务;从传统的中医诊疗技术发展为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兽医诊疗技术;从原来的门诊治疗发展到疫病监测、疫情防控、兽药经营、冷配改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 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为畜牧科学养殖和规模生产作出了贡献。

(3) 管理日趋完善。

随着国家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 各项新政策的出台, 增强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形成了县、乡二级管理网络,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培训、交流等方面明显加强, 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建设奠定了基础。

2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从畜牧业生产发展看。

我县的畜牧业正处在从分散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转型期, 规模化生产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同时, 由于环境污染、货物运输的频繁致使疫情传播途径多, 疫情发生的概率增高, 大大增加了防疫工作的复杂性、艰苦性和可变性。在疫情监测、动物免疫、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逐步形成全方位、高效能的疫病防控体系, 才能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狠抓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建设, 才能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

(2) 从促进“农民增收”看, 畜牧业是农业的“中轴”产业, 也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 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保障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2006年, 我县生猪出栏8.63万头, 牛出栏1.59万头, 羊出栏21.84万只, 如果我县牲畜的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 可以增加生猪0.086万头, 牛0.016万头, 羊0.22万只, 增加畜牧业收入180万元。也就是说, 牲畜死亡率降低1%, 农民每年可以实现增收5.3元。同时, 由于畜禽发病率、死亡率降低, 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增收潜力很大。而发病率、死亡率的降低, 依赖于现代兽医技术的应用普及, 依赖于畜牧兽医的高质量服务, 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刻不容缓。

3 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年龄结构“老化”。

我县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30名, 其中40岁以上的人数就达54人, 占总人数的37.7 %, 50岁以上也有13人, 点总人数的9.4 %, 而40岁以下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63人, 只占52.9%, 队伍结构趋于“老化”。

(2) 人员严重“不足”。

由于诸多原因, 我县乡 (镇) 畜牧兽医站人员缺乏, 技术力量薄弱。全县22个畜牧兽医站中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站就达7个, 人员的严重不足, 使许多业务工作开展难度大或无法开展, 畜牧兽医人员既要进行门诊治疗、疫苗注射、品种改良、市场检疫等诸多业务工作, 又要进行科技服务、草业、疫病检测普查等, 业务量大, 任务繁重, 导致技术人员力不从心, 顾此失彼, 对许多工作的开展留下隐患。

(3) 专业知识相对不足。

从总体上看, 我县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的专业水平是相对提高的, 但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有的技术人员连基本的疫苗保存方法、常规的治疗程序和简单的检疫方法都不太熟悉。同时, 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 缺乏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专业素质提高缓慢。

(4) 创新活力不足。

受传统思想和旧体制的影响, 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有的创新和活力, 制约了队伍的素质建设, 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抱着业务工作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 致使专业观念淡薄, 学习氛围不浓。

4 对加快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建议

(1) 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利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七个民和”建设为契机, 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 增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妥善解决好自收自支人员的待遇问题, 使他们能安心工作。三是要着力营造公平、公正, 能上能下的用人环境, 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 有计划地向社会招聘一批政治思想坚定, 热爱畜牧事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充实到畜牧兽医工作一线。

(2) 狠抓培训工作。

鼓励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以自学、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每年要对畜牧兽医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 考察学习, 拓宽视野, 提高对畜牧业服务的综合能力。

(3) 创新服务方式。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19-01

一、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1.现有的实验教材需要不断更新。现有的实验教材虽然经过多次更新,但实验项目和内容还不能满足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介绍的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课中逐步被淘汰,新的仪器设备在教材中又没有介绍;有些实验由于内容重复或实验手段的更新近来已经不适宜开设;而社会有需求的,目前已经具有的新实验方法,很多还没有纳入实验指导书中。以上情况说明,为了适应课程的发展及培养高质量畜牧兽医合格劳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进新的教材,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2.中职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需要端正。虽然大多数中职生学习态度端正,重视专业教学,但仍有部分中职生上实践课时表现出怕脏、怕累、怕辛苦,有的干脆不来上课;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专心做实验,得过目过,马马虎虎。还有的中职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按照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按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做,结果配置的实验药品达不到要求,实验所得的数据不准确、不完整。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中职生对实践课不够重视,是由于实践课是附属于本门理论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实践成绩只是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占的比例也不是最大的。

二、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教学改革

1.转变“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务必要明确“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这一概念,在课前设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课堂教学主要介绍基本知识,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听课、问答、讨论、设计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学习。以《猪生产学》为例,课堂讲授占课程总学时25.7%、现场教学占31.4%、媒体演示占11.4%、讨论分析占8.6%、作业训练占5.7%、论文写作占5.7%、专家报告占11.4%等。

2.推广现代教学方法,试行网络和或明天教学。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目前《畜牧学各论》的品种介绍、设备观摩、养殖场建设、人工授精、饲料配合、家畜、家禽的饲养管理等均可用多媒体或录像教学,鲜活生动的画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改革考试形式。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畜牧兽医专业考试的形式,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际操作、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的考试形式。

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及格五档记入成绩,控制优秀比例,优秀生的评定在选修和考查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按主干课程的成绩计算。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三、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1.对所使用教材进行优化。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也要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校方也应责成专人做好教材的审查工作,避免因教材质量低下而影响本校的教学效果。

2.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的引入,能使深奥、概念抽象的动物病理学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技术联系更紧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知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吸收转变,这样能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例如,将一些常见的病理变化与临床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动物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临床诊断学等相关知识进行纵向或横向联系,学会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灵活运用。既巩固已学知识,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临床诊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亲身感受临床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断的全过程,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带来的乐趣与帮助。

3.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与专业和就业有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就业能力。技能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本专业强化技能训练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将畜牧兽医的必备技能单设畜牧兽医技术课程,以保证足够的课时安排实训;②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实践训练课与理论课之比为7∶3),把重实践、重技能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③将单项技能或综合技能引入学分制,学生达到规定学分才能毕业;④将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实习顺利进行;⑤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记入学分。

4.增加学生到基地或生产单位实习操作的机会。过去上动物病例解剖实验课时,通常是指导教师一边解剖一边讲解,学生则在一旁观看,这样学生一是没有动手的机会,二是由于实验经费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做大动物解剖的实验次数不多,导致学生对这些实验不太熟悉。要实现教学改革,可安排学生到校内宠物医院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多接触病例,要求学生做好病历记录,解剖记录、学习治疗用药。回校后,由教师组织大家进行病例回顾,分析讨论病例中诊断、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等。实习过程中,有时碰到新的典型病例,可让学生采取病料回学校进行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之后确认。通过这种走出实验室实习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复杂的各种禽畜病例,与学生的共同分析讨论、诊断和处理,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炳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中运用项目教学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3).

[2]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1,(26).

[3]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上一篇:秦市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总结下一篇:古代经典搞笑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