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精选9篇)
劝学导学案 篇1
云梦隔蒲中学余国福2011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揣摩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
4、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5、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6、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一、课前准备
(一)补充省略部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了解文学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字,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国的创建者。(3)吕蒙字,三国时国的名将。
(三)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卿今当涂掌事()治经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涉猎()孰()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停顿。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自以为大有所益(4)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二、合作探究:
1、译——准确把握重点词句意思 温馨提示——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解释上文中加粗的词语。
2、重点语句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析——把握课文内容。(1)、整体把握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
一、孙权学,吕蒙学;
二、鲁肃学,结友而别。(2)、问题研究
a.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b.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c.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e.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f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g、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四、写作亮点: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话(孙权说了两句话,鲁肃和吕蒙各说一句),就让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不同的口吻,并可以揣摩出他们的神态和心理。如孙权,作为国君,在对部下、爱将的劝说中,既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温和、现身说法的启发性态度。吕蒙开始用军务繁重来推脱,后来在孙权的要求、指点和鼓励下,“乃始就学”,体现了他的转变,在大有长进之后,他说的“士别三日”一段话颇有见地,充满自信。鲁肃是个忠厚长兄,看到吕蒙“论议”上的长足进展很是高兴,“大惊曰”,他惊异的神情和后面的话表现了他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五、悟——体验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1、2、3、4、5、六、、积——重点知识积累。
1、重点词语归纳。(1)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通。邪(yé)::通。
(2)一词多义
⑴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⑶之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②忽啼求之()
③或以钱币乞之()⑷若 ①孰若孤()⑵见 ①见往事耳()②关山度若飞()
②见藐小之物()⑸当 ①当涂掌事()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但当涉猎()⑶古今异义古今 博士:
往事:
及:
大:
孤:
更:
过:
但:
⑷解释人称的用法。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非复吴下阿蒙()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归纳文中两个成语,解释并造句。①解释: 造句: ②解释: 造句:
七、拓——拓展延伸。
1、请写出两句读书名言并注明作者、出处。(1)(2)
2、请写出两个名人勤学故事。(1)
(2)
3、说说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主要经历、小故事(不少于三个)。(1)人物:故事:(2)人物:故事:
八、个性化备课
九、教学反思:
余国福
劝学导学案 篇2
针对这个导学案到底要怎样才能使用得好的问题, 我们数学组展开了讨论、交流,我将它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
教师在上课之间就应将导学教案发放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导学教案进行预习。 在学生预习的阶段,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对预习环节进行设计,将预习要点、方法和要求告知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积极的引导, 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导学教案独自地进行教材的自学,使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教材知识进行“ 同化”,通过“ 自奋其力”达到“ 自致其知”。
二、反馈
每个小组要在上课前对本小组内的预习情况进行统计, 其中包括: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大部分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将这些统计好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对难题进行讲解。
三、导学
运用“ 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应该给学生主动合作、讨论、探索知识的机会;( 2)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要让其体会到新知识,并能够将其掌握,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教师要让学生对结论或规律进行概括;( 4) 对于知识结构体系应该让学生亲自构建。 通过导学教案的运用,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老师既不能当“ 传声筒”, 又不能当“ 甩手掌柜”。 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非常重要。
四、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问题和疑惑时,教师要进行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并由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中心,理清问题的思路,教师要想学生展示解题思维, 这样通过一道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就能够从旧知识当中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并掌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五、拓展
《劝学》学案 篇3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既继承孔子学说,又摒弃其消极成分,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以入室弟子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之故,在历代遭到一些学者的怀疑(认为他不属于儒家)与抨击。荀子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主张治理天下既要依靠“法制”,又要重视“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一书共32篇,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所记。文篇有标题,这是对《论语》《孟子》等语录体文章的发展,也是先秦说理文臻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意在劝导与勉励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学习。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本文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的艺术风格。课文节选《劝学篇》中的四段文字,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即劝勉、鼓励的意思。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1) 一般生字靛青(diàn)跂而望(qì)舆马(yú)跬步(kuǐ)
驽马(nú)锲而不舍(qiè)金石可镂(lòu)
(2) 多音字木直中绳(zhòng)槁暴(pù)参省(xǐng)假舆马(jiǎ)
(3) 通假字虽有槁暴(yòu)知明(zhì)生非异(xìng)
2. 解词
(1) 实词
劝:劝勉已:停止中:合于槁:枯
挺:直金:金属的刀类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跂:提起脚后跟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彰:清楚假:凭借,借助 致:达到绝:横渡
跬步:半步骐骥:良马锲:用刀雕刻黄泉:地下的泉水
跪:脚寄托:藏身用心:使用心力
(2) 虚词
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连词,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顺承,相当于“于是”“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表示“……的人”。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助词,帮助判断,且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3) 通假字(古今字)
■:通“煣”,以火烤木,使其弯曲暴:通“曝”,晒干
生:通“性”,天赋,资质有:通“又”知:通“智”,智慧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因此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靠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所见的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资质(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智慧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心境(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2. 明确主题
【明确】 本文是《劝学》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但也可以看出,作者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论述了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逐步培养而得的,勉励人们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品德,获得教养。所选四段融为一体,既可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又能体现原著精神。
3.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别从意义、作用、态度三个方面予以论证。第二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用一系列比喻论证观点,进而推出只有广博学习、不断反省,才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的结论。第三段,論述学习的作用。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借助外界条件,最后得出结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第四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一重在积累,二持之以恒,三专心致志。
(三) 重点研习
1.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举例说说本文设喻论证的特点。
【明确】 (1)通俗易懂:为了论述“学不可以已”,作者运用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喻,形象地论证了学习不能停止的重要性。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2)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阐释得更具体明白。③博喻铺排:第三段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既从不同的侧面论证学习的作用,又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体现了节奏美。(3)形式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进一步论证。
nlc202309041113
2. 哪几个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系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分别调到“取”与“青”的前面)(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与“强”系定语后置,翻译时最好分别调到“爪牙”与“筋骨”的前面)(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这是一个复杂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是主语,“■ 使之然”是谓语,且谓语是对主语的原因解说,翻译时要补上主语)
3.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日参省乎己”的“日”,名词作状语,译为“每日”。(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上”与“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在地上”“在地下”。(3)“非能水”的“水”,名词作动词,译为“游水”。(4)“用心一”的“一”,数词做动词,译为“专一”。
【课后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与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不积跬步(guǐ,半步)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 锲而不舍(shě,遗弃)
D. 金石可镂(lòu,雕刻)
2.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所表示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 从名词活用方面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重点突出。
B. 本文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阐释得通俗易懂。
C. 本文运用“蚓”“蟹”两组事例,意在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
D. 本文多用短句来阐明道理,使行文有气势,语言简明,节奏感强。
5. 下列关于荀子与《荀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荀子名况,号卿,是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也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B. 荀子的入室弟子韩非、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所以他也是先秦法家学者。
C. 《荀子》现存32篇,内容丰富,体系初具,包括了作者对哲学、政治、经济以至文学的研究。
D. 《荀子》观点鲜明,善于运用比喻阐明道理,论证周密,形式灵活,具有专题学术论文性质。
6.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 把下面《劝学》中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并举例分析其中比喻论證的特点。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A.跬kuǐ;B.驽nú;C.舍,停止)
2. D(A、B、C项表转折,D项表修饰)
3. B(B项名词做动词,A、C、D项名词做状语)
4. C(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比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5. B(不能据此推断他是法家学者)
6. (1) 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2)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 君子的天赋资质(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4)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使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7.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有多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地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开头登高山、临深涧等比喻,既通俗易懂,又连喻铺排,颇有气势。从反面譬喻推出观点,与第二大句正面譬喻类推观点构成正反对照。
《孙权劝学》导学案设计 篇4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资治通鉴》,提供了《孙权劝学》的导学案,快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导读指导】
一、有关文中人物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二、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请君入瓮 口蜜腹剑 桃李满天下 冰山难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学习步骤】
一、朗读课文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自检:A,好 B,还需练习】
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小组互读,检查朗读情况。【组内竞赛: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
4.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二、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掌握字词,初步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 )以军中多务( )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自以为( )大有所益
及( )鲁肃过寻阳 即更( )刮目相待
蒙乃( )始就学 权谓( )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但: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过: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孤: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 )学—— 鲁肃( )学
2、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3、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就你对课文的了解,完成下面的板书。
对部下既 ,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性格特点
孙权 劝 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性格特点
吕蒙 学
敬才爱才, ,对朋友的进步 。
性格特点
鲁肃 学
5、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合作,理解探究
深入理解课文,探究人物人格魅力。
1、品味孙权的话语,你认为孙权说话的技巧在哪里?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什么心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2、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后,为何“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文言文阅读练习)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见于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
1、读文段,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解释下列词语。
及: 就学:
惧: 自若:
3、根据短文意思用竖线断句。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
4、根据短文翻译句子。
(1)母愤因以刀断机。 译文:
(2)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译文:
(3)学何所至矣?
译文:
5、你认为“孟母”为何“断机”?
【课堂反思】
我的收获:
《劝学》学案 篇5
使用日期:2008年9月17日——2008年9月19日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3、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课前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1.輮以为轮槁暴须臾跂而望舆马(yǘ)跬步.......
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
三.作者介绍(结合课下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课堂练习:
一.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5.用心一也.
二.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解释下面加点的实词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金就砺..则利,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解释下面加点的虚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輮以为..轮,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吾尝终日而.思矣,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蟹六跪而.二螯,五、选择题
1、下面短语中加线的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虚情假意B.假公济私C.假模假式D.假日经济
②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功成名就B.功名利禄C.功败垂成D.功德无量
③例:金就砺则利
A.功成业就B.避难就易C.按时就寝D.束手就擒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A.德才兼备B.备而不用C.关怀备至D.攻其不备
2、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吾尝终日而思矣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蟹六跪而二螯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列句中“焉”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风雨兴焉B.不复出焉C.圣心备焉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七、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
②正反设喻,如
③反复设喻,如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
七、名句默写.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
背诵《劝学》全文。
《劝学》学案答案
课前预习:略
课堂练习:
一:
1、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2、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3、水:游泳,名词作动词
4、去掉
5、一:专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二:
1、介宾短语后置
2、判断句
3、判断句
4、定语后置
5、省略6去掉 三:
1、君子: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已,停止;
2-----9略
10、利,锋利,在这里指走得快。
11----16略
四:1:于,比2: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指把······当作3:递进于
4:修饰5:从这里,兼词6:假设7:并列
五:1:①;B②:A ③:B④:A
2:A3:B4:A5:A
六:1: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曲程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2: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4: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5: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七:(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 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才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步论证。
《劝学》学案及答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等词义
2.背诵课文前三段
三、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 学习过程:
(一)1.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槁暴( ) 金就砺( )则利
须臾( )之所学 跂( )而望矣
假舆( )马者 假舟楫楫( )者
蛟( )龙生焉 不积跬( )步
骐( )骥( )一跃 驽( )马十驾,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
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 )之穴
(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三)把握概括主旨
(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学不可以已( ) 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暴( ) 金就( )砺( )则利
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 )行无过( )矣
2.翻译重点句子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②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③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1.解释加点词语
终日而( )思 须臾之( )所学
跂而( )望矣 登高而( )招
而( )见者远 假( )舆马者
而致( )千里 非能水( )也
而绝( )江河 生( )非异也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文段分析思考
①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②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
4.背诵第三自然段
(六)学习反思
(七)当堂检测
1.默写课文第二段
2.准确背诵前三自然段
拓展阅读:《劝学》答案
阅读题: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出错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虽有槁暴 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效果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8. C(加:更。)
9. B(A.从;被。B. 就。C. 表修饰;表承接。D.兼词,于之;语气词。)
10. C(博学:广泛地学习。圣心:圣人的心境。须臾:片刻。寄托:寄居。)
1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比喻论证)
12.(1)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广阔。
《俗世奇人》导学案 篇7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学习在与人沟通时敏捷巧妙的用语。
(一) 畅所欲言———引出“好”:
请同学们举例解说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 (看谁思维最活跃, 能谈出不同的理解)
但是, 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 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 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二) 感知内容———讲述“好”: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 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 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看谁复述最精彩, 敢于超过冯骥才。)
(三) 重点探究———品析“好”:
称杨巴是“好嘴”, 其实文章中作者只让他说了一句话。请认真揣摩杨巴的这一句话, 分小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提示:体会这个“好”字, 可选择的角度很多, 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 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 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 (话不在多, 而在敏捷巧妙, 看谁能与杨巴比。)
(四) 深入研读———评价“好”:
“手艺再高, 东西再好, 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 七分说, 死人说活了, 破货变好货, 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 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 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 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敞开心扉, 大胆表白)
(五) 拓展延伸———想象“好”:
请大胆想象, 写一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的相识。模仿文章的“津味”语言风格讲述, 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领, 语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 (尽情想象, 放飞思维。)
二、《泥人张》导学案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一) 导入课文, 引出奇:
王叔远他能把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 形象地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故事。请同学们展示你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
(二) 整体感知, 复述奇:
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下面我们自由朗读文章, 然后请同学简要复述故事的情节。
提示: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
(三) 了解情节, 把握奇:
1、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 “泥人张”会怎么样呢?2、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 飞快的捏出“满脸狂气”的海张五, 但海张五并不服, 道一句“贱卖都没人要”。故事并没有结束, “泥人张”又会怎样呢?引出问题: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 (开动你聪明的小脑袋!)
(四) 分析形象, 探究奇:
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辅助问题: (1) 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 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 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3) 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 小组讨论: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比一比, 赛一赛!)
(五) 品味语言, 欣赏奇:
品味文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天津风味) , 幽默传神,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友情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具有地方色彩等入手。
分小组品味语言, 三组各分一个问题, 组长负责讨论完成并交流。 (看哪一组最出色!)
问题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 没第二, 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 众人不能相比”。
问题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 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 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问题3:品析句子“胖女人发怒了, 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长了, 陷在肉里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来, 叉着腰, 跺着脚, 唾沫星子乱飞。”
提示:抓住“短短“、”瞪“、“叉”、“跺”等词语
(六) 课堂小结, 回味奇:
《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 妙在情节、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 历久不绝。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回味俗人之奇。 (看谁朗读最入神!)
(七) 拓展延伸, 表演奇:
也谈“导学案” 篇8
一、如何处理好“导学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通过和学生及使用导学案的同行们的交流,我发现不论是在高一还是高三,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忽视了对教材的解读,特别是在预习环节中,很多学生只是满足从书上找到相应预习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抛开教材,直接将教辅书上相关的内容抄到导学案上,然后照着参考书上所提供的例题,“依样画葫芦”完成自我检测部分的习题,期间根本就没有阅读教材、主动思考的过程,当然也更谈不上积极反思了。而到了课堂上,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关注于对导学案上相关内容的处理,以至于也没时间去解读教材,从而更让学生觉得数学教材没什么用,在复习时更不愿意看书,认为只要掌握了导学案上的内容即可,从而陷入了对导学案的完全依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尽可能将教材中的内容反映到导学案上,矛盾似乎得以解决,但如果导学案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罗列,这毫无意义;而如果不是,它就必须是教师在仔细研读教材之后,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加工筛选过的结果,那么这与让学生自己去研读教材,然后带着他们自己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走进课堂,到底哪个的效果更好些,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呢?
事实上,对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教材中除了介绍新的数学知识,还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展现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及数学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面临升学考试的高三学生来说,高考中每年都会有一定量的课本改编题出现,教材对高三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认为导学案只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来指导学生学习的讲义而已,如果以导学案代替教材成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难免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
二、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学案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通过问题情境、数学建构等多个环节的设置,层层推进,为学生设计好一整套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成功突破重难点,顺利掌握所学知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实际上,还是经常会有学生提出类似“为什么要这样去解,那样解释为什么不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还是生成问题的主体未变。导学案中提供给学生思考的学习提纲,虽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但实际上是以另一种形式规划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模式,学生实质上还是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学习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所要做的依然只是理解教师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当然,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此模式下学生更多进行的是主动理解型的有意义学习,而非以往的被动接受型的机械学习。然而,即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去内化新知,他们的思维仍然是沿着教师设计好的路线,跟着教师在走,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
就拿“基本不等式”这一课来说,我认为,与其在一开始就设计好详尽的预习提纲和练习,倒不如直接让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先进行一组针对性的易错题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不提供任何帮助下的情况下充分暴露问题,然后大家再一起来进行错因分析和解题反思,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深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记忆也更加深刻。而这样一来,是否使用导学案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及设计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制定并完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案”。
三、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随着导学案的使用,不少学生都用导学案代替了传统的笔记,以导学案上现成的知识小结代替了传统的复习提纲,但我以为长此以往,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并无裨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在走出高中校园之后,没有了教师整理设计好的导学案,而又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具备阅读、反思、整理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设想,一个在高中对教师的板书只会全盘照抄,却不会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摘要,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连复习提纲都整理不好的学生,如何能具备这样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呢?
四、如何更有效地体现“因材施教”
一个年级里的每个班级,每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一张统一的导学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呢?简单地将问题设为难、中、易三等,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对那些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选做题就等于不做题,与其做不出来信心受损,不如直接放弃来的干脆;而对那些自视过高,喜欢挑战难题的学生来说,基础题也等于免做题,于是容易造成基础不牢的后果。所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导学案并非万能,并不是所有课型、所有年级都适合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所选择的使用。那么究竟哪些课型,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宜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呢?导学案具体应如何设计和使用才能尽可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扬长避短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思考和探讨。
劝学导学案 篇9
【学习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重点、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
1.司马光
2.《资治通鉴》
3.孙权、吕蒙、鲁肃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后来有了一个“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关羽认为东吴大将吕蒙是一个武夫,有勇无谋,掉以轻心,而失去荆州。”轻取荆州的吕蒙,难道真的是一介武夫?让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再来评价吕蒙其人。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读课文自主完成: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及断句(熟读)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及鲁肃过寻阳。
(2)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A、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刮目相待、当涂、治经、见事。
B、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C、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翻译全文。
(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①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③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3.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学生提出自学中的疑问,全班交流解答,落实自主学习目标。
(2)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3)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A、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师点拨: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气、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跃然纸上。
B、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下该文对你有何启示?(提示: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点拨讲解
1.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点拨: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2.板书设计
四、练习测评
①《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②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③模仿表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五、布置作业
1.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写篇300字读后感。
2.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参考答案:
(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①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②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就学
③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A、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下该文对你有何启示?(提示: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