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

2024-08-19

《孙权劝学》教学(共7篇)

《孙权劝学》教学 篇1

一、教学分析

1. 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讲述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 用语不多, 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 人物个性鲜明, 跃然纸上, 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 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新课标主张, 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 并使学生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通过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为人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 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鉴于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审美意境, 以发展学生感悟、理解文本的能力。

/张国

3. 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使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元素带学生进入课文, 领会文意。音频有利于听觉型学生的学习, 图片和视频有利于视觉型学生的学习。

教室布置:让小组合作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习活动, 这可以发挥“动觉型”的学生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弄清文意,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做到能当堂背诵;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 揣摩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验, 让“读”贯穿课堂始终, 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通过探究交流, 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课文中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 品味人物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

四、教学过程

视频激趣了解常识

1. 教师播放《司马光砸缸》的视频。

2. 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本文常识与人物的资料,

教师用幻灯图片简单介绍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及孙权生平。

设计意图:以视频来营造气氛, 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重要信息的印象。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提出朗读课文要求,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记, 给生难字词标上注音、解释。

2.读准字音, 幻灯片展示。

3. 听读 (音频) , 学生范读, 领读。读准字音、读通文义、注意停顿和语气。

4. 对照注释, 疏通文意。

5. 翻译指导, 复述全文。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发现问题, 教师运用幻灯片与音频手段帮助学生纠正读音、停顿和语气, 通过幻灯片指导朗读与翻译的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也为后面的学习环节打下基础。

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全班齐读课文。

2.合作探究:播放人物对话的动画, 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人物性格。

3.师生小结, 板书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通过播放人物对话的动画, 让学生对文中人物间的对话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教师适当指导。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图文结合的方式也便于学生理解。

精读课文赏析特点

1.分组合作:找一找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解释并造句。

2.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3.师生小结本文的主旨。

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 完成本文的教学重点, 以幻灯片的形式完成成语解释和造句, 以及文章主旨与写作特点的小结, 省时有效。

拓展延伸课堂反馈

1.师生感悟:学完课文,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得到哪些启示?

2.通过“勤学小博士”, 拓展知识积累。

3.课堂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以师生感悟的的形式,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让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延伸。以与文本关联的格言警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积累。反馈练习可以快速地检测学生对文本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再次回归文本。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够将这些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背诵全文布置作业

1.师生齐背全文。

2.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以背诵的形式固化文本, 作业设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多媒体的应用上, 强调的是有用和有效。

1. 运用视频和图文并茂的形式, 直观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的朗读和翻译作出指

导, 使学生掌握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正确读译。

3. 通过播放人物间对话的动画, 使学生感知人物

对话的语气、口吻、情态和心理, 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 有效地突破本课的难点。

4. 成语的解释与造句是本文的重点, 借助多媒体

的展示,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以幻灯片展示本文的写作特点与板书内容, 快捷有效, 省时省力。

5. 多媒体展示知识拓展和课堂反馈, 有利于拓宽

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 有利于快速检测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 突显重点, 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提高了课堂效率, 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学)

《孙权劝学》教学 篇2

 宁安镇范家学校 语文教师 孟秀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 】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设想】

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 投影片

【教时】 1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语设计

师:老师这几天遇到个难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帮我想个办法?

生:愿意。

师: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考什么清华北大,学不学无所谓。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其实,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生:想。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认定目标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生:先熟读课文,然后对着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资料书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

(学生回答。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导学达标

竟读课文、自主强化

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学生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及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的基础上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

(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读懂。)

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这节课老师还准备了最好的奖品,将给课堂上表现最优秀的同学,可不要错过机会哦!

(学生单读、小组齐读。句意、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好的字词句也画下来,我们共同欣赏。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

师;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但当涉猎”怎样解释?

师:谁来帮他解决?

生:只是应当博览群书。但,只。

生:“蒙辞以军中多务”怎样是什么意思?

生: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辞,推托。以,用。这是一个倒装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蒙以军中多务辞”。

生: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而别?

生:鲁肃佩服吕蒙的才略。

……

师:刚才老师还让同学们把你最欣赏的字词句划出来,我们共同欣赏,谁先来说说?

生:“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师:你能不能读出孙权的这种坚决的语气?来读读看!(生读)读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生@:那为什么不让他“治经为博士”呢?那样岂不更好? 生:因为吕蒙,他是一员大将,读书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生@:那他学识渊博岂不更好?

生:因为它原来才疏学浅,学好那是不可能的。

生@:那这样严格要求他,岂不更好?

师:同学们,韩维哲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争论好吗?

生:“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师:你赏析得非常好,能不能语重心长的读一读?(生读),读得非常好!

生:“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师:你能不能读出鲁肃的这种吃惊的语气,来,试一试!

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师:那你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读出吕蒙的这份自豪?试试看!

生:“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师:这点发现非常了不起!

(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三 编课本剧,体验感悟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演?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师:通过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生:我演的是孙权,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很严肃的,同时他对吕蒙也是非常关心的,对他寄予厚望。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

生: 我觉得鲁肃是一个敬才、爱才的人。

生:我觉的吕蒙身为一员大将,能听从首领的规劝,努力读书,并才略大长,这种学习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四、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

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生:多读点历史书,了解历史,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学生联系课文及与学习有关的名言和具体事例再次谈自己的看法。)

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生:可以先给他讲讲吕蒙的故事。

生:老师,你让我们背课文的时候,不是你自己先背下来吗?你让我们读书,你自己不是也在读书吗?你也可以像孙权一样,用现身的说法来教育他好好学习。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师: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一定会采纳。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 评议总结、积累巩固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

(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

师:大家谈得非常好,愿不愿意也听听老师的意见?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其实老师的总结也是受同学们发言的启发。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为读书教育。与此同时可作适当的板书)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还要把它积累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下面利用最快的时间把这篇短文背下来,看谁记的最快?开始!

(5分钟后检查,时间允许,可指名背,时间不允许,可集体齐背)

师:一节课很快下来了,根据这节课的表现,大家看看我应该把奖品送给谁?(学生们自己推选出很多人选),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我也不知道把奖品送给谁了?就送给大家吧!猜猜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什么奖品?(出示带有书和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的幻灯片)

老师就把这书连同这些名言警句一块送给同学们,(学生齐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示相关名句可拓开学生思路,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容量。)

作业设置

《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写手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文章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文章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文章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即事说理,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质疑探究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 卿(qīng) 岂(qǐ) 邪(yé)

遂(suì) 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文章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文章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文章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者描写手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善劝自信 爱才

好学 勤学 敬才

《孙权劝学》教学 篇4

【实录片段一】

读顺句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是关于三国的《孙权劝学》。早读时已经预习了吧?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屏幕, 看是否能读顺句子。 (出示无标点的原文) 大家自由读一读, 能读顺吗?

(学生开始感到惊讶:怎么没有标点符号?既而兴奋地开始大声朗读, 时不时同桌或前后同学互相争论, 快速查找资料, 看文章下面的注释, 然后相互指正。)

【课堂思考】

课堂开始或是检查预习或是熟悉新内容, 朗读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环节。通常学生预习后, 对文章有些感觉了, 再用无标点朗读, 对学生来说, 富有挑战性。一篇陌生的课文让学生自己去读准、读通、读顺是一种挑战, 对有点感觉后的课文, 进行无标点阅读, 又是一次挑战。学生虽然进行了预习, 但对文章还没有烂熟于心, 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于是就会引起争议, 而这恰恰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进行争论的时候, 争论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一方面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 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一方面积极思维, 评论对方的见解, 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争论, 错误暴露出来, 得以纠正, 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而记忆正确的知识也得到了检验和应用, 并得到巩固和强化。这种情况下, 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由于材料呈现的方式不同, 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 兴致勃勃地朗读, 进而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就为穿越课文的玉米地找到了第一个通道。【实录片段二】

读懂文意

师:能够把句子读顺了, 说明我们基本读懂了课文的意思。接下来大家能否把一句话一句话的意思搞懂呢?现在咱们看着文言文用自己的话一句一句说下去, 把故事说一遍。如果遇到困难了, 怎么办?

生:看《词语手册》。

生:同学讨论。

生:看文中注释。

生:举手问老师。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好, 开始吧。

学生自由说故事。

师:有问题吗?或者开始不懂, 后来问了同学或查了资料明白了, 也可以提醒一下同学。

生:“卿言多务, 孰若孤?”这句话不会翻译。

师:整句话都不会还是有几个字不会?

生:有几个字不会。

师:会的自己解决, 不会的大家帮助一下。

生:主要是“孰”的意思不懂。

师:谁知道?

生:可能是“谁”的意思。

师:怎么推断的?

生:我知道有一句话叫“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它的意思是人不是圣人, 怎么会没有过错的呢?这里是“谁”的意思, 估计“孰若孤”里也是“谁”的意思。

师: (很赞赏地) 你能用另外的名句来解释推测这篇文章的意思, 这种学习方法很好。这就是知识迁移, 这就是举一反三, 这就是闻一知十。 (众生自发鼓掌鼓励)

【课堂思考】

以上教学片段中,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故事, 给我们两点思考。

1.把疏通文意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当下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字一句精讲, 学生一点一滴记录;课后学生一字不差背解释, 教师一人不漏抓过关, 弄得学生除了能拿到几个分数外, 一点兴趣也没有。如此学习, 所谓的成绩提高也只是短期效应。因而, 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非常必要。著名教育专家格林在去年的《中国教师报》专访中提到:在影响教育价值的诸多因素中, 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 那就是人的主动性, 它是人的素质核心, 是一个人的“脊梁骨”, 没有它的支撑, 人是无法“站立”的。要让学生真正“站立”起来, 教师必须从课堂开始, 从具体的每一节里实施, 把学生的主动性“激扬”出来才行。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 从不进行串讲, 既为学生快乐也为自己轻松。事实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探讨中学习, 记忆深刻了, 能力提高了, 何愁考试成问题?

2.把学习的方法传给学生——让学生会学习。当学生互相讨论质疑, 互相解决问题时, 问一句:你是怎么推测的?把学生的思路理一理;当学生自觉运用迁移能力理解句意时, 表扬一句:用另外的名句推测本文意思的学习方法很好, 把学习方法引一引。如此引导点拨,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学习文言文时该怎样查找资料, 可以用什么方法, 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所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 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 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 那么, 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课堂上不经意的引导和点拨, 正是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优秀的学习方法的途径。

读懂文意, 这为穿越文言文争取了主动权和掌握了基本方法。

【实录片段三】

读丰故事

师:你知道东吴时的阿蒙是个怎样的人吗?你来猜一猜。

生:阿蒙可能不爱读书。

师: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课文中有一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意思是,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可见, 军中事务其实不多, 他不想读书才这么说的。

生:他可能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鲁莽之人, 本来就不爱读书。

生:这不可能,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鲁莽之人怎么可能掌管事务?他可能是不会读书。

师:当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这样说:“蒙识字不多, 报告军情只能口传。”“初虽轻果妄杀, 终于克己, 有国士之量, 岂徒武将而已乎!”当初是“轻果妄杀”一“武将”, 后来勤奋读书, 并非“武将而已”而是成为一位极其出色的军事家。

生:我从孙权的还有一句话中推测, 吕蒙还可能怕学习太难了。孙权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意思是, 我哪里想要让你研究儒家经典, 成为掌管经学的学官!我只要你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孙权的意思是读书不难的, 他要求并不高。

师:对啊, 老师也是这么猜测的。

师:吕蒙这么想时, 他的神态会怎样?会有什么动作?心里又在说什么?

生:我想他可能说, 我不读书照样可以带兵打仗的嘛。

生:他可能说, 我是一员武将, 读书干什么呢?

生:他会向孙权摆摆手说, 读书就算了, 现在我用心带兵打仗, 没心思读书啊!

师:老师也揣摩了一下当时吕蒙的神情, 出示 (教师片段写作) :吕蒙一听, 眉头紧皱, 心想:以我今日的地位与成就, 读书之事岂不多此一举?我的信条是———江山就是马上打下来的。再说, 我从小就没读过书, 现在让我读, 那该有多难啊!但主公平时待我不薄, 可不能伤了他的心!于是支支吾吾地说:“军中的正事杂务实在有点多, 没时间读书啊!”

师:文言文简简单单一句话, 我们可以把人物读得如此丰满。现在我们试着也来“读丰故事”。同学们自由地读下去, 读着读着有感觉了, 画面出来了, 就赶快拿起笔来, 描绘出此时此景。

学生自读自写。

师:看同学们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现在来展示一下。

……

师:文言文其实可以这样读:展开你想象的有力翅膀, 让文字变得有温度, 让语言变得有声有色, 让人物一个个鲜活起来。把简单的故事读得丰满有情趣。但是, 想象有一条原则, 知道什么原则吗?

生:要符合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课堂思考】

文言文教学往往会出现就事论事, 句子什么意思, 就翻译成什么意思的现象, 有的甚至把它“碎尸万段” (钱梦龙语) , 这样其实根本没有开掘文本的价值, 一篇文章的丰富内涵、人物形象, 远非几句干巴巴的翻译能够涵盖的。它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空白, 让读者在回味咀嚼时, 细细地咂出味道, 慢慢地品出韵味来。这也是古代作品得以绵延千古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用心灵去感动心灵, 文言文也不例外, 从情感体验出发, 叩响语言之门, 唤醒沉睡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让它在体验的碰撞与交流中苏醒过来并与千年之后的人们产生共鸣, 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于是,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 努力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 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现一现最感人的画面;说一说最喜欢的人物;写一写最有趣的情节;笔者冠以“读丰故事”。让简洁的语言丰富起来, 让文字后面的画面灵动起来。每当此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兴致勃勃地讨论, 心驰神往地想象, 奋笔疾书地写作, 声情并茂地交流……文言文教学充满了活力, 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 文本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再也不必担心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同时, 从情感体验出发学习文言作品, 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人物形象, 把握情节脉络, 而且还有助于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不必担心不着边际天马行空。

另外, 教师在这个生命体验的过程中, 自己要扮好首席读者的角色, 在对作品深入解读的基础上, 应该阅读相关作品, 在更大背景下去观照人物性格。如笔者上课前, 重读了《三国志》, 重点阅读“吴书”中的“吴主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 对孙权和吕蒙、鲁肃的性格为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再把现代的劝学故事:毛泽东劝许世友读《红楼梦》的故事引入课堂, 课堂就更有活力。再如, 教《陈太丘与友期》《咏雪》前读一读《世说新语》, 教《狼》前, 读一读《聊斋志异》, 教《关雎》《蒹葭》前, 诵一诵《诗经》, 教《陈涉世家》前, 看一看《司马迁》……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从容地相机引导, 帮学生打开一扇扇阅读之窗,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把故事读丰满, 这一尊重学生生命体验的教学环节, 是学生穿越本文时, 最适合自己的也是最有效的佳途。

【实录片段四】

读简故事

师:课堂的最后10分钟, 我们再做一次尝试, 能否把刚才读丰的故事读简单, 就是看着现代文, 说出文言文。

例: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生: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师:你说事务多, 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生:卿言多务, 孰若孤?

(起先, 不够流畅, 于是前后同学、同桌之间自发地互相讨论、纠正, 查看原文, 学生们背得不亦乐乎。渐渐地声音整齐起来)

【课堂思考】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 很多教师会安排背诵课文, 让学生能够巩固课文, 笔者也不例外。但是, 笔者采用实录片断中的形式, 让学生思考着背诵:看着现代文, 说出文言文, 谓之“读简故事” (这个名称是相对于“读丰故事”而言的) 。换一种形式背课文,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喜欢新鲜, 喜欢挑战, 这是天性。看课本背诵, 学生的视觉与思维容易疲劳, 会出现有口无心甚至产生暂时的休眠现象。而看现代文背原文, 学生必须时时认真思考:这句话, 用文言文来表达该怎么说?积极的思维不仅可以加快记忆, 而且可以帮助大脑全面发展。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伦斯·C.凯兹表示, 找到使用大脑退化部分的简单途径不仅有助于维护神经细胞, 也有助于细胞上的树突和轴突接收传递信息。用新奇的方式思考和观察世界有助于改善大脑不活跃部分的功能。

同时, 看现代文背原文, 加强了文言文表达形式的体验, 对培养语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从文言文入手解读现代文, 在丰富想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又回到原文上来, 且不是简单地重复。这样教学完成了一次螺旋式的提升。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5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体协助教学,课堂容量,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这节课我为了充分地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以“体验式的教学行为和理念,组织了较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自我“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者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整节课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读上下工夫、让学生自我体验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节课的体现是突出的。特别是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的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体验”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到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语气。

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忽视。在这节课中,老师始终站在点拔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时间与精力对难点进行突破;正是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启示。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上缺少的朗读。朗读一直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以教师范读,教师点名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读和评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 能够直观感受。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吕蒙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二.板书虽然简洁但是却忽略了对重点词语及句式的板书,文言字词讲的少。三.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孙权劝学》教学 篇6

关键词:导入新课;设悬念;拉家常;讲故事;引名言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新课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它虽然是在课堂的开头几分钟进行,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新课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设悬念、拉家常、讲故事、引名言导入新课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下面我就以《孙权劝学》为例来谈谈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设悬念导入法

所谓设置悬念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与新课有关的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的一种导入方法。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全神贯注于新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可以说,要想新课伊始就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设悬念导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下面所举例子绝大多数都穿插运用了这种方法。

例1: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伤仲永》,知道了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明白了“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的道理,那么一个人如果学习了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生答:进步),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看看课文写的是谁通过学习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例2:同学们,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他曾厌倦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

二、拉家常導入法

所谓拉家常,就是师生之间互相聊聊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让学生产生零距离的亲切感,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例3:同学们,老师这几天遇到个难题,让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你们愿不愿意帮我想个办法?(生答:愿意)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工夫学习,我劝他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考什么清华北大,学不学无所谓。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生回答)其实,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15课《孙权劝学》,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例4:同学们,平时你不学习或不做作业时,你家人都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你们家里人都会苦口婆心地劝你们“还不赶紧做作业啊”,“作业不做,学习不好将来就没有好工作”。而在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大将,他曾经追随周瑜大败曹操于赤壁,曾经为孙权立下赫赫战功,他就是吕蒙,孙权十分信任他,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不爱学习。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学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劝说的,劝成功了没有?

三、讲故事导入法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如果说:“我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听教师讲故事。

例5: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就是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例6:同学们,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一位同学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后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叫《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学《资治通鉴》里面的一篇选文《孙权劝学》。

四、引名言导入法

教师引用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言简意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既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例7:同学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是在告诉我们要抓住青春,努力学习。可是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战功卓越却不爱读书,在吴主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终成文武双全的将才。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孙权劝学》。

例8:同学们,中国有一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增广贤文》)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作者单位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坡中学)

《孙权劝学》教学 篇7

一、“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必要———两段距离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自古文人政客便习惯于在读史中总结规律, 自省得失, 更不必说许多史书在文学意义上具有极高的品鉴价值。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有多篇选自著名史书的文言文, 涵盖了先秦至汉朝最重要的几部史书著作, 如《资治通鉴》《左传》《史记》《三国志》《战国策》等。

对于此类文言文的教学, 主要难点在于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甚远, 具体表现有二:一方面在于“言”的距离:古代书面语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另一方面便在于“文”的距离:史书类文言文距今久远, 初中生受限于知识面和阅历见识, 对于文本发生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都不甚了解,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论世”策略, 给予学生阅读情境的补充,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且历史人物在史书中往往不是单一章节出现的, 我们总是需要在前后勾连的历史事件中挖掘人物性格, 否则难免有“只见树木, 不见树林”的遗憾。所谓的“知人”, 不仅仅是了解史书作者的创作立场, 更重要的是补“知”文中历史人物的相关生平背景和思想, 以此辅助理解人物性格, 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误区———两种过度

“知人论世”教学策略是一把双刃剑, 若不慎使用, 则反而会成为一种教学桎梏, 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过度倾向:

(一) 机械呈现, 轻描淡写。

常见教师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朝代、创作或编写者, 加之有了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 让课堂伊始就使“知人论世”成了理所当然。形式之机械、时机之固定, 让学生往往有味同嚼蜡之感。久之, 这样看似固定实则过度死板无序的材料呈现, 严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大锅乱炖”, 用力过猛。

既然教材中史书类文言文所渗透的历史材料这么丰富, 那么可以把搜集到的材料一股脑儿都让学生了解吗?这样“大锅乱炖”的做法一方面忽略了学生阅读接受度的学情特点, 另一方面容易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 脱离文本研读。“知人论世”应该是为文本理解服务的, 若用力过猛, 本末倒置, 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兴趣点的无效转移。

由此可见, “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在语文课上似乎很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更甚者成为教学有效开展的绊脚石。

三、“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运用———两个原则, 三点引入

要使“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应用在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并画龙点睛, 充分为文本解读而服务, 我认为, 需要依循有效和有序两个原则。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1]。它包括了两重含义, 一是有效率, 即以最精当的材料“知人”和“论世”, 不过分挤占课堂教学时间。二是有效果。即通过“知人论世”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推进课堂环节, 辅助实现教学目标。而“有序”, 则可以理解为在“知人论世”教学策略的运用中, 层次递行,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先, 循序渐进地呈现有关材料。那么, “知人论世”到底应该呈现什么?要如何呈现?下面以《孙权劝学》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有序地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出自史书《资治通鉴》。此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学下刻苦学习, 终有成就之事。结合单元目标, 我在进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时, 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为“感知人物性格, 掌握劝学方法, 感悟‘好学’与‘善劝’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了“分析劝学原因—揣摩劝学方法—探究劝学成果”的教学中心环节。因为这是一篇文短言丰的文言文, 在寥寥数语的对话中勾勒出了孙权、吕蒙和鲁肃三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课下注释给了我们如下批注:“孙权 (182-252) , 字仲谋, 吴郡富春人, 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 (178-219) , 字子明, 三国时吴国名将”[2], 而鲁肃, 教材则无任何介绍, 至于文章的创作背景, 课下注释更是只字未提。若要全然依附课下注释, 则感知文中人物性格恐怕只能浅尝辄止。因此, 要想深入解读文本, 实现教学目标, 就必须有效有序地运用“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

(一) 引入方式:拓展渠道, 抓住重点。传统“知人论世”的引入方式是教师单向引入。在新课改实施后的今天, 我们更渴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如果条件允许, 就可以在课前先鼓励学生自行收集资料, 拓展“知人论世”的来源渠道, 既提高学生挖掘文本的兴趣点, 又培养“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3]的能力;若条件有限, 则不妨利用导学案先让学生写下对于文本理解的难点, 教师提前做好课堂准备。

在“知人论世”的呈现方式上, 讲究抓住重点信息。如在分析孙权“劝学原因”时, 学生能很快抓住“卿今当涂掌事”, 但位高权重之人不只吕蒙一人, 孙权为何如此偏爱于他?从文史资料中, 可查到吕蒙在孙权手下屡建战功, 备受器重。因此, 可以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的方式, 用“别部司马→击破黄祖水军, 被封平北都尉→斩杀敌军都督, 被任命为横野中郎将”引入吕蒙备受器重的原因, 学生便可豁然开朗。这样的引入方式有别于原文照搬, 而是抓住了重要的“知人”信息, 又对三国这一历史背景加以“论世”, 把史料由繁变简, 节约了课堂时间, 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二) 引入内容:契合文本, 把握主次。“知人论世”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本的教学策略。所以, 任何文言文的“知人论世”都要准确把握“知人论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知人论世”的内容必须与文本紧密契合。例文中既然吕蒙当涂掌事, 那么是否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呢?课文没有直接点明,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记载:“吕蒙字子明, 汝南富陂人也。南渡, 依姊夫邓当。……蒙年十五六, 窃随当击贼, ……”“蒙少不修书传, 每陈大事, 常口占为笺疏。”由此看出, 吕蒙年少无学, 有勇无谋, 却又因屡立大功备受器重。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孙权会苦口婆心地对吕蒙劝学。再说在“探究劝学效果”的环节中, 选取了《三国志》中“肃意尚轻蒙”这一背景材料, 恰与文中鲁肃大惊、遂败蒙母、结友而别的情节形成了对比, 更是体现了吕蒙好学的成就, 从而看出孙权劝学的成功。契合文本的史料引入既丰满了吕蒙的形象, 又为下文中分析孙权这样一位关爱部下、善劝又平易近人的君王形象和吕蒙率直、爱才的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 有效辅助实现了教学目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史料甚多, 在运用“知人论世”策略时引入材料的内容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小心斟酌、大胆取舍, 反之很容易造成阅读疲劳, 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客为主, 是为无效。

(三) 引入时机:先后有序, 需时及补。“知人论世”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还讲究引入背景的时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引入背景资料的先后顺序。对于“吕蒙勤学是否真的学有所得”这一问题, 首先引入的是吕蒙“濡须大战献巧策, 袭破蜀将关羽, 占领荆州, 立下大功”。这一作战史实, 再引入孙权对他的评价:“子明少时, 孤谓不辞剧易, 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 学问开益, 筹略奇至, 可以次于公瑾……图取关羽, 胜于子敬” (引自《资治通鉴》卷) 。

既有序“知人”,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又有效研读了吕蒙形象, 证明了孙权劝学的成功。

其次, 传统的“未知先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需时及补”则更可以应教学所需, 填补疑问空白, 更有效地推进课堂进程。如在例文中, 不妨将对作者司马迁置后———孙权劝学的良苦用心, 劝说的艺术, 为后代的皇帝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正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引入时机的调整不仅总结了上文, 而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明白了读史书的重要意义, 强化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知人论世”教学策略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阅读中必不可少, 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应机械教条地使用, 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斟酌引入“知人论世”背景的内容、方式和时机, 使“知人论世”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呈现内容, 有效推进课堂。如此, 方能让学生在知人论世中品文出味, 读史出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淳,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七年级语文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108.

上一篇:世纪末建筑史研究下一篇: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