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联课题(共10篇)
社科联课题 篇1
2018山西省社科联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中国共产党章程》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研究
3、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4、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5、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山西发展新机遇新路径研究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基本经验总结研究
8、“四个伟大”与新时代山西实践范例研究
9、山西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
10、山西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
11、山西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的基本经验研究
12、山西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研究
13、我省“三基建设”实施成效研究
14、山西省实施人才战略研究
15、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法治山西建设研究
16、推进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研究
17、“国家五大战略”与山西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8、山西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19、山西建设“示范区”,打造“排头兵”,构建“新高地”战略研究
20、山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21、山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2、“五大理念”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3、山西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研究
24、山西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研究
25、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策略研究
26、山西省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7、围绕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导向,山西配套产业政策研究
28、山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29、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山西研究
30、山西推进田园综合体创建研究
31、新时代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策研究
32、山西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研究
33、山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研究
34、“一带一路”背景下山西智库创新发展研究
35、山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36、加强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37、推动我省“双创”活力突破性研究
38、强化我省舆论引导和互联网管理问题研究
(二)一般课题
1、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重大意义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项事业的成就和经验总结研究
3、山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山西建设研究
5、山西优秀家训、家规、家风对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研究
6、山西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研究
7、增强我省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
8、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
9、山西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热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变化研究
10、扶持和促进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1、推动我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12、增强我省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研究
13、山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14、山西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研究
15、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水平研究
16、优化我省投资环境研究
17、培育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研究
18、山西推动农民大幅增收研究
19、山西省促进就业、提升收入路径研究 20、山西深化金融改革研究
21、山西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研究
22、围绕“三大旅游板块”,发展文化旅游业研究
23、山西发展生态旅游研究
24、山西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研究
25、山西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实证研究
社科联课题 篇2
(1) 预算编制与实际开支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省级及部分市级社科类课题一般要求提前编制预算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虽然课题负责人对项目的研究需要和资金开支方向有一定的把握, 但具体到开支科目时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各地各单位的课题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手续不尽相同, 课题人员既要研究课题, 又要担心费用报销, 还要疲于登记修改调整审批, 过度严格的预算执行很大程度上约束了经费的有效使用。
(2) 票据报销成难题。一是票据真实性。一些科研人员善意取得的票据, 因未对票据进行仔细鉴别、或对票据使用的不了解, 可能存在一些虚假发票、不合规发票等。二是票据合理性。科研人员进行调研等相关活动时, 部分行为无法取得正式发票, 由对方或自行提供其他发票报销, 造成票据不匹配、不合理问题。三是无法提供票据的各类行为。除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支付给个人的费用外, 也存在应该提供票据但实际上无法提供的情况。四是公务卡的使用。课题组成员不是本单位人员或不是公务卡使用单位人员, 无法使用公务卡;很多调研地方不具备刷卡条件;现实情况中也存在商户以各种理由不使用刷卡设备、刷卡多收手续费等各类问题。
(3) 与财政规定的冲突。例如各地财政均有专项结转结余经费上缴的相关规定, 而大部分课题都是跨年, 从立项到结项基本都超过一个年度;财政要求所有的公务出行需订购政府采购机票, 而非机关事业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却无法购买;社科课题中出国调研经费是否属于三公经费各地各部门仍然未达成统一的口径。
二、新的社科类课题经费开支管理方向
财政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16年下发了新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新办法将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为资料费、设备费等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 间接费用为由课题责任单位统筹管理的间接成本、管理费、绩效奖励等。新办法中大大强化了脑力劳动这个概念, 取消了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的限制使用比例;简化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的开支手续;明确了无法取得票据的支出行为的报销;将原先笼统的管理费并入到间接费用范畴, 并可列支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完善了课题结余资金的后续使用, 即使结转也可统筹用于资助项目研究, 而不是上缴财政。新办法出台后, 解开了多年来社科基金课题开支报销管理的困局, 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出台针对当地的各类社科类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有力地推动了社科课题研究的发展, 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对今后社科类课题经费开支管理的建议
(1) 科学管理经费、减少行政干预、淡化细节控制。管理科研经费不同于行政经费, 科研需要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不能关进机关教条的笼子里。科研经费预算僵化的计划管理模式, 与科研项目的探索性特征不匹配。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 放管结合才能务实高效。
(2) 公平列支费用、实质重视形式、完善报销制度、强化报销程序。合理合规公正公平分配单位统筹部分, 按照贡献大小发放成果奖励, 且将该部分绩效奖励区别对待, 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既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灵活报销方式, 更要实事求是, 杜绝虚假发票、无关发票、无关开支的报销。随着电子发票的广泛应用, 很多票据无法取得原件, 报销时更应做好登记备案, 避免重复报销、在多个单位同时报销等违规情况的发生。
(3) 掌控经费原则、加强财政引导、健全专项审计。总体掌控社科类课题经费管理大原则,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制定违规使用课题经费的追责方式, 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各相关检查部门对课题经费和财政统筹经费应区别对待, 例如课题经费中的公务出国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考核范围、课题经费不受零增长限制、课题成员的调研机票不强制执行政府采购等。
(4) 完善信息化建设。将课题立项、预算审批、费用审核、经费统计、课题结项、后续资金追踪等纳入一体化系统, 减少人为干预, 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纵向控制, 注重横向对比, 使经费的投入产出一目了然。
摘要:社科类课题经费的开支管理一直是科研人员和资金管理者的矛盾点, 随着新的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出台, 经费报销难这一局面将有所改变, 从财务角度上来说, 这一类课题经费的开支管理仍值得继续探讨。
关键词:财务视角,社科类课题,经费开支
参考文献
社科人文类课题 篇3
关于做好20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于2011年 10月10日至10月17日受理2011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现将我校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我校申报限额为12项,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学校集中受理时间为10月8日,请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个人材料不受理。材料报送至四方校区图书科技楼1503室或黄岛校区1号办公楼370室。
二、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审查合格的《活页》和《申请书》(各一式7份)、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书。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内容依次为:项目类别(重点、一般、青年和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学科分类(一级学科)、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主管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申请经费、联系电话等。山东商业服务业发展研究、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及莒国历史与莒文化研究专项分别单独提交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
三、按省社科规划办文件要求,承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尚未完成的,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新的项目。
四、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附件:
1、关于做好2011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2011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表
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设计论证》活页
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关于申报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各位老师: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已经开始(详见附件)。因为学校要先进行材料的网上审核,再经过教育厅报到教育部,所以学校要做预留时间,请各位老师9月27日前完成网上提交,各学院在9月28日上午将纸质材料送至四方科技楼1510。
联系人:岳丽宏,电话:85071133,86876959。
附件1:关于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的通知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申报2012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
201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已经开始申报,请准备申报的老师认真阅读申报指南,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进行申请。
一、申报范围:
1.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3.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
二、申报方式
1.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请的方式,已注册申请人请使用原帐户和密码登录,未注册申请人须登录市科技局网站()或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网站
(附件:1.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
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3.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指南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关于申报山东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发展规划处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关于进行2010科技和社
科统计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部门、老师:
教育部2010全国高校科技和社科统计工作已经开始,为能及时、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请各学院、各部门、各位老师将各自2010相关科研资料(科研论文、科研著作、鉴定成果、获奖成果、科研专利、学术交流等)务必于2011年1月16日前填充到学校科研管理系统中(网址:http://211.64.192.48/keyan/)。所有的科研奖励均依照科研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如在系统中查不到相关的信息,科技处将不予以奖励。晋升职称所需的科研支撑材料也来自科研管理系统,如在系统中查不到,人事处也将不予认可。
填充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与科技处联系,联系人:陈栋,联系电话:85071137。科 技 处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关于申报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的通知
为延揽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试行)(实施方案见附件1)。2011该项目的第一次推荐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为当年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外国优秀青年学者,曾在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过3年以上基础研究工作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2.推荐人选要紧密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推荐美欧日俄等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现职青年学者。
二、支撑条件
1.申报高校应为申请人指定联络人,负责向外国青年学者提供政策咨询,科研合作,并协助进行基金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2.申请人应当与依托单位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课题名称以及研究方向、预期目标;依托单位为申请人提供的在研究项目实施期间的生活待遇以及所必需的工作条件;申请人承诺保证资助期内在依托单位的工作时间;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等。其中,协议中的来华期限必须涵盖本基金申请项目的执行期限。
三、名额和材料
1.各校申报数量不超过5项;
2.提交我司的材料应包括: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协议1份;申请人博士学
位证书1份(该证书不得以其它材料或证明代替);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学者);不超过五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申请人认为有必要附上的其它材料(可无);推荐意见表(附件2)1式3份。
四、截止日期
以上材料请于2010年12月20日前报送科技处,并将英文申请书和推荐意见表的电子版发至:tanghw@qtech.edu.cn。
五、后续工作
教育部科技司将组织专家遴选并限额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荐。推荐工作完成后,科技司将科学基金项目受理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通知有关高校,由高校通知申请人通过系统在线填写申请书。该基金实施方案、申请通告均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国际合作专栏:
(/Portal0/InfoModule_396/30990.htm)浏览或下载。联系人:唐洪伟
电 话:85071135
附件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意见表
附件3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申请书
科技处
2010年10月15日附件:
关于申报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通知
各有关人员:
根据省教育厅通知,2010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为做好此次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参评成果时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或著作(“编”、“译”除外)、鉴定的科研成果和人文社科项目结题成果;2009年以前取得的科技类应用成果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也可申报,但须附应用单位的应用证明(加盖财务公章)及相关材料。
(三)教学研究成果,书评,教材类、宣传类、生活类、艺术作品类、资料汇编类、《手册》与《指南》工具书类等出版物不可申报。
(四)知识产权存有争议的成果、已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或同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均不可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今年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仍然采取限额申报,我校名额为22项,学校将根据申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申报。
(二)多人合作完成的成果由第一署名人所在学校申报。在第一署名人出具书面委托证明的情况下,也可由第二署名人所在学校申报,申报时完成人署名顺序不变。
(三)成果署名单位与申报单位不一致的,应由原署名单位出具知识产权转授证明。
(四)多卷本著作、系列论文一律整体申报,不受理其中的单卷或单篇成果。作为整体申报的成果,必须是与书名或论文题目真正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成果。
(五)申报论文必须在学术性核心期刊(增刊与专辑除外)以上发表,人文社科类外文论文应附中文翻译稿。
三、申报材料
(一)评审书
申报参评的成果,须填写《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人文社会科学类)》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自然科学类)》一式3份,并附件材料3份(有关表格见附件)。评审书表格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连同所有附件材料一起左侧装订成册(不加任何封面)。
(二)附件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原件1份)。
2.应用证明(原件1份)。
3.检索证明、查新报告、专利证书及权利要求书(复印件)。
4.论文复印件(论文须提供原件,受理当日审核后即退还,论文原件请勿与其他申报材料一起装订)。
5.著作原件。
6.其他必需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项目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动植物新品种、实验动物、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农药、兽药、肥料、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等项目。
(三)涉密级的科研成果按保密规定报送申报材料。
四、报送时间和地点
请报奖人员将《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附件3份及汇总表于2010年10月26日统一报科研处,并发送相关电子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科技类:送至科技处知识产权科(办公楼1505房间)。
联系人:金建英邮箱:chgk@qtech.edu.cn 电话:85071135
人文社科类:送至科技处黄岛校区办公室(黄岛校区办公楼370房间)或四方科技楼开发科(1503房间)。
联系人:岳丽宏邮箱:yuelihong@qtech.edu.cn电话:86876959
附: 1.学科评审组划分表;
2.《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自然科学类)》;
3.《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人文社会科学类)》;
4.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汇总表(自然科学);
5.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汇总表(人文社科)。
科 技 处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关于申报2010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的通知
各院(部):
2010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已开始,今年实行限额申报,分配给我校的申报名额是12项,科技处收取申报材料的时间是10月8日至9日,过期将不再收取。纸质版材料四方校区送四方校区行政楼1503室,黄岛校区送黄岛校区科技处办公室,电子版发至kfk@qtech.edu.cn, 申报均以院部为单位,并提交电子版汇总。
因为这类型课题属省部级,课题级别较高,今年又实行限额申报,申报难度有所增加。所以,请有申报意向的教师认真设计申报书与活页,各学院对申报书材料提前找人把关,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若申报超量,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对没按要求填报申请书、活页的或材料设计质量差者将不予推荐。具体要求请仔细阅读附件。
附件:
1、关于做好2010年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课题指南
3、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表
4、申请书
5、《课题论证》活页
6、申报情况统计表
7、经费来源证明书
社科联课题 篇4
2017市社科规划系列课题立项名单公示
联系电话:021-24022212
电子邮箱:sskkt@sh-popss.gov.cn
通讯地址:上海市高安路17号301室
邮政编码:20003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7年8月7日 序号课题名称申请人工作单位 系列
一、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上海实践研究系列 1上海推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研究赵
欣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党校2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创新实践研究赵蓓文上海社会科学院3上海推进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实践研究黄
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上海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创新实践研究朱建江上海社会科学院
系列
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研究系列首席专家:周敬青1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不想腐”思想防线研究冯
莉上海社会科学院2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与方式研究邬思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3新时期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周敬青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党校4深入推进上海超大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周建勇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党校5进一步加强上海国企党的建设问题研究王友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6进一步加强上海“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问题研究薛小荣复旦大学
系列
三、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系列首席专家:沈桂龙1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沈桂龙上海社会科学院2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度研究尹
晨复旦大学3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机制研究徐美芳上海社会科学院4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机制研究陈晓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税收政策创新研究邬展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6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研究陈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
系列
四、全面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系列首席专家:骆大进1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研究骆大进上海科学学研究所2上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运行机制研究李
万上海科学学研究所3上海吸收全球创新人才的瓶颈因素与突破路径研究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4上海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法需求研究江利红华东政法大学5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效果评价研究郭俊华上海交通大学6进一步完善上海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问题研究陈
强同济大学
系列
五、上海对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系列首席专家:王
振1上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核心战略地位研究王
振上海社会科学院2上海引领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施
楠上海社会科学院3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江黄金水道协调发展研究汪传旭上海海事大学5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变化走向及对上海影响研究周海旺上海社会科学院
系列
六、持续深化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系列首席专家:沈开艳1上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创新研究马海倩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2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郭
岚上海社会科学院3进一步健全上海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研究姚玲珍上海财经大学4新形势下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雷新军上海社会科学院5进一步降低上海企业税费负担问题研究陈明艺上海理工大学6进一步降低上海制度性交易成本问题研究沈开艳上海社会科学院
系列
七、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系列 1“互联网+”背景下的上海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经验研究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学2超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法律问题研究孟祥沛上海社会科学院3上海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情况跟踪研究罗
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上海促进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田爱丽华东师范大学
系列
八、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系列 1上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研究任帅军复旦大学2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瓶颈问题与制约因素研究饶先来上海社会科学院3上海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与保障机制研究黄凯锋上海社会科学院4上海大都市圈区域文化共融共通问题研究徐清泉上海社会科学院5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立法需求研究蔡丰明上海社会科学院6国际化大都市语境下市民行为文明素养提升研究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7优秀传统文化与上海市民修身行动对接研究王光东上海社会科学院8上海城乡记忆保护与空间生产耦合研究毕旭玲上海社会科学院
系列
九、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首席专家:李江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视野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研究户晓坤复旦大学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研究张远新上海政法学院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研究(A)李
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研究(B)陈海瑾上海理工大学5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张
社科联课题 篇5
* 1.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2.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研究 * 3.新时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策研究 * 4.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臵研究 * 5.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涵、任务与战略研究 * 6.推动高质量发展突破性问题研究
* 7.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研究 * 8.经济发展质量变革重点和路径研究 * 9.提高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对策研究
* 10.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研究
* 11.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
* 12.规范推进政府投资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研究 * 13.宏观调控有度的积极财政政策优化研究
* 14.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事权一览表和相应财政支出责任明细单的设计研究
* 15.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机制研究 * 16.激励和保护创新的机制和政策研究
* 17.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 18.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下的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 19.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 20.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研究 * 21.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研究 * 22.中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与处臵比较研究 * 23.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 24.建立防范处臵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 25.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金融融合及风险管控研究 * 26.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处臵机制研究 * 27.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方案及其模拟研究
* 28.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研究 * 29.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培育机制研究
* 30.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研究 * 3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研究
* 32.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监管体系研究新机制研究 * 3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安全与效益研究 * 34.加快企业资源配臵国际化与风险规避研究 * 35.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研究 * 36.新形势下入境旅游发展研究
* 37.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研究 * 38.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研究 * 39.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研究 * 40.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研究 * 41.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研究 * 42.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研究
* 43.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研究 * 44.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 * 45.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影响研究 * 46.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研究 * 47.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绩效评价制度研究
* 48.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
* 49.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 50.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研究 * 5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研究 * 52.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影响研究 * 53.壮大农民集体经济的途径和模式研究 * 54.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研究 * 55.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56.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研究 * 57.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 58.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 59.2020年后中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 60.我国参与远洋渔业资源永续利用问题研究 * 61.我国能源转型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62.新能源发展补贴政策研究 * 63.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 64.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研究 * 65.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66.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 * 67.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 * 68.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与路径选择研究 * 69.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 * 70.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制度研究 * 71.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保障机制研究
* 72.改革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研究 * 73.促进我国就业质量提升研究 * 74.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 75.我国中高端消费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 76.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的政策研究 * 77.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研究 78.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79.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 80.发展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 81.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研究 82.我国对外开放转型研究 83.建设自由贸易港研究 84.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研究
85.产业升级与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研究 86.人工智能时代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87.城市精细化治理问题研究 88.履行政府收入再分配调节职能研究 89.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90.地方税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91.地方隐性债务问题研究 92.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社科联课题 篇6
1 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2001—2010年社科院系统(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省市级社会科学院)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分析,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历年社科基金立项情况,[2]并依此建立数据库,着重对社科院系统所获立项的数量、立项所隶属的单位(以一级单位为统计对象)、立项的学科等进行较深入地统计,以揭示我国社科院系统在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本研究涉及的项目类别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而委托项目、后续资助及西部资助项目立项要求条件平台不尽相同,因此不列在本次统计研究范围之内。
2 统计分析
2.1 项目在社科院系统的年度分布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军队和党政机关。表1给出的是2001—2010年历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及社科院系统的的立项数,十年间5大系统共获得了13436项基金资助,其中社科院系统获1137项,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每年全国立项数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到2010年全国的立项总数是2001年的2.86倍,而社科院系统每年立项数基本上都在一条线上徘徊,所占全国立项数的比例并不理想,十年中最高一年为2003年,占当年全国立项总数的13.88%,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涉及学术、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每年立项数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是正常的,但所占比例连年下滑,特别是十一五较十五期间有了明显的下降,直到最近两年社科院系统获得的立项所占的份额已降到百分之5-6之间,历史上1994年社科院系统在全国社科立项数的占比曾高达24.4%,接近当年全国立项总数的四分之一。[3]这是一个值得有关方面引起注意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2.2 项目的学科分布情况
01—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学科类别分成22个学科,2010年新新增了管理学,表2给出了十年内全国及社科院系统累积获得项目总数在各学科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社科院系统所获得的立项涉及除体育学以外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公布的23个学科中的22个,尤其在宗教学、人口学、民族问题研究、社会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及世界历史等学科领域所占的份额超过了十个百分点,这些学科可以说是社科院系统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我们的研究人员对这些学科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研究。
进一步分析,表3给出了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全国及社科院系统各学科所获立项的学科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十五到十一五,社科院系统各学科立项数所占全国立项数的比例后5年较前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哲学、社会学、国际问题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占比份额在降低,这不得不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2.3 获得立项的单位分布
表4列出的是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全国各个社科院所获得的立项数。
2001~2010年,社科院系统共有37家单位获得1137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社科院系统立项分布有一定的广泛性,但各省市级单位获项目数量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从表4中看出中国社科院获得478项,占去了整个系统立项总数的42.04%,作为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在整个社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泛,宏观研究和基础研究占有较大比重,在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当之无愧的国家一流水平。排在第二阵营的是上海社科院,接下来为河南、四川、新疆及山东省社科院,在市级社科院中北京市社科院获得16项,其中还包括1项重点项目,超过了许多省级社科院。十一五期间上海、四川、山东、湖南、江西和云南社科院获得的项目数量较十五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四川社科院增长了1.29倍,江西社科院增长了1.25倍,云南省社科院增长1.67倍,上海和湖南社科院增长幅度分别为59.10%和36.36%,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社科院的立项数存在下滑的趋势,有明显下降的如天津、安徽和西藏社科院,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
2.4 立项的类别分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侧重点不同,重点项目是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代表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立项要求和标准会更高。青年项目在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兼有培养中青年专家的目的。[4]表5列出了十年间社科院系统获得的各类型立项数及全国总的立项数,可以看出社科院系统承担的重点项目数占全国重点项目立项数高达14.66%,其中光中国社科院68项,上海社科院5项,四川、天津社科院都是4项,吉林、陕西和陕西社科院都是3项。在获得的青年项目中,中国社科院116项、上海社科院49项、四川社科院13项、新疆社科院10项,说明这些单位在整合社科研究队伍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他们的青年研究者承担起学科研究的重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5 项目负责人情况统计分析
对立项主持人的统计结果发现,十年间社科院系统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主持人共计1052人,主持2个项目的有73人,其中中国社科院有24人,上海社科院7人,新疆社科院6人,四川社科院5人,河南、天津、山东社科院各4人,江苏社科院3人,黑龙江、湖南、吉林、内蒙古、山西社科院各2人;主持3个项目的有6人,其中河北社科院3人、中国社科院、浙江、辽宁社科院各1人。能获得两项以上国家社科项目说明了这些学者以及他所在的团队已经在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累计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具有相当水准的研究水平,他们是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典范。
除了项目主持人及其团队的努力程度和实力水平外,研究者如果在选题上加强规划,规避某方面的扎堆,适当调节热点和冷门方向的投入,对于一些交叉的学科领域,结合申报课题的学科结构和分布,[5]从其它一些学科角度选择申报可能会比较有利。
3 启示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及投入的经费每年保持持续增长,但在很多单位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竞争背景下,社科研究人员申报国家课题的积极性和水平不断提高,以人文社科为优势学科的社科院系统同样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与挑战,从时间发展角度看,社科院系统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量每年基本保持不变,与十年间全国立项数量的增长并不一致,占全国立项数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从学科角度看,社科院系统在某些学科有自己的特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学科的优势地位在逐步削减。地方社科院要在这种研究格局中求生存谋发展,引起各方面的更多思考。
(1)社会科学研究倡导尊重学科发展规律,提倡兢兢业业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各社科院要形成自己的强项学科,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龙头,可以把重点放在围绕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
(2)立项与各单位的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密切相关。各级党政部门及研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视,不断提供理论研究成果是社科院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精品力作的提供更是体现其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各社科院把每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全年的重要工作来抓,诸多单位为了鼓励申报课题,推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本单位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予以大力表彰和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资助,[6]良好的激励机制也促使在立项中得到更多的份额。
(3)深化科研究体制的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协同攻关。研究者在合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提高科研水平和研究深度,同行间不同单位的合作以及跨学科、跨系统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重视相关学科资源、研究力量的配置和整合,积极争取外部研究资源和力量,发挥群体的智慧多出代表学科前沿的精品。
(4)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深入研究,带动培养研究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术才俊在国家社科项目的资助下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成功大大促进学科稳定持续发展。
(5)与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及课题指南紧密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课题指南也是一个重要的引领。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学科融合渗透趋势明显,学科之间的互借互鉴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选题是立项中标的重要环节,应充分了解项目选题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创新性的选题促进学科的发展,通过国家课题的研究推动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把握正确方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求是,2009(13):3-9
[2]历年资助项目[EB/OL].http://www.npopss-cn.gov.cn/planning/yearxm.htm,2011-2-9.
[3]王岳红.全国社科院系统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及对策分析[J].晋图学刊,2005(1):116-119
[4]刘彦庆.“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J].情报科学,2007(9):1430-1435
[5]顾海良.推进跨学科研究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N].光明日报,2011-12-09(08)
社科联课题 篇7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部门、系(部):
为做好2009年度院级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2009年5月15日前,过期不予受理(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也可在质量管理办公室网页-质量记录表式中下载,报送材料时需同时递交纸质文稿一式三份和电子文稿)。
二、选题要求:
1.课题申报项目须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可行。
2.课题选题范围:
(1)人文社科类:应侧重于学院、社会发展热点研究;
(2)自然科学类:应侧重于符合市场需求、结合专业建设、有望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项目或技术开发项目;
(3)有望获得省、部、市、厅级科技项目资助的预研项目;
(4)同我院项目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建设紧密结合的开发类项目。
3.学院重点支持下列选题:
(1)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选题。
(2)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方向的选题。
(3)围绕学院教学工作,在管理系统开发以及教学实训仪器产品开发、改造、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选题。
(4)能为申报市厅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预研的选题。
4、选题要小而精,要求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研究工作。
三、项目类别
2009年度院级科技类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类别,各项目一般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拨付研究经费。项目负责人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应注明类别。
四、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人为该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否则须经2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推荐。
2.已有在研项目且于2009年6月底之前不能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得参加本年度项目申报。申报人只能同时申请一个课题。
3.拟申报项目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项目论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计划切实可行,研究经费预算合理。
4.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半,重点资助项目可放宽至两年。
5.项目组人员一般不超过4人(含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研究无关的人员不得在项目组挂名。
6.鼓励学科交叉,提倡跨学科、跨专业联合申报,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五、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人选定研究方向,确定项目名称,明确参研人员后,填写《项目申请书》(可从科技处网页或“质量管理”网页“质量记录表式”中下载)一式三份。
2.项目申报人填写《项目申请书》后交所在部门审核。申报人所在部门必须对《项目申请书》中所填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并就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申报人的资格等签署具体意见。
3.经部门审核通过的《项目申请书》由项目申报人送交科技处,科技处汇总各部门申报项目并进行形式审查后,移交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对批准立项项目明确项目类别,并参照《南通航院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确定资助额度,公布评审结果。
请各部门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本部门院级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项目的申报工作。
联系电话:85965515E-mail:keyan@ntsc.edu.cn
特此通知
附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书
科技处
区社科联工作年终总结 篇8
(一)开展调查摸底活动,了解掌握我区社科资源。
我们于2006年3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调查摸底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查清资源、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人才资源。我们对全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员进行调查,对各学科各类人才的职业、专业、年龄、职称、研究课题等进行登记,初步掌握了我区社科人才队伍的职业分布、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筛选,对其中69名学有所长、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建立个人档案,形成优秀社科人才档案库。
二是组织资源。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是社科联的依托,我们在区民政部门的协助下,对全区63个各级各类社团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宗旨、主要任务、组织形式、会员结构、运作方式及开展活动情况形成一套较详细的资料。06年9月,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区科协研究商讨社科联的业务管理范围,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淮安市XX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业务管理单位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了区社科联和各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领导关系,为今后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是选题资源。我们对我区社科人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的专题研究以及这些同志因职业或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登记、筛选,对一批对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理论、实际问题的课题进行跟踪,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是成果资源。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年已有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及其获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以后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起点。
(二)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未来几年发展目标
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分别下发了06年、07年《社科联工作要点》,并认真组织实施。06年7月份,又召开了社科联常务理事会,传达省社科联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制定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区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要求社科联工作要做到“四个服务、三个加强”。即:要为理论武装服务、为传承文明服务、为发展实践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业务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我们还先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讨论XX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相关问题、XX区“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重点项目工作方案”、“2007XX·中国象棋国际文化节总体方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学识支持。
07年3月8日,又召开了第一界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06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07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针对刚成立时经验不足,理事中学会负责人太少,不利于社科联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增加了1名常务理事,15名理事,选举产生了新的社科联主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三)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着眼于推进理论学习的运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在全区乡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新跨越”为主题的调研竞赛活动,共收集论文100多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科级领导干部,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和分管工作,立足推进小康进程和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XX的实际,聚焦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形成了一大批调研成果,有不少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
区政协理论研究会、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区计划生育协会等学会都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多篇调研报告被区领导采用和批转。区诗词学会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采风活动。先后到工业园区、古黄河风光带、钵池山公园等地采风,创作出诗词2000多首,从不同侧面讴歌了淮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07年5月上旬又组织三个组分别到丁集、宋集、袁集等乡镇进行以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采风活动,创作100多首诗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好的做法,推动我区“争先淮安,崛起苏北,争当全市排头兵”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中(2006年10月10日—11月10日),我们组织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收到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56条,我们将整理、筛选出的有较高价值的108条意见、建议汇编成册,送到区领导和乡镇、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于组织有力,成绩突出,淮安市“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办公室授予我区“优秀组织奖”,成为淮安市8个县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四)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
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非常明显。怎样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弘扬XX优秀的人文精神,推动新时期XX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社科联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006年8月份,社科联邀请区内部分文史专家学者就《XX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进行研讨,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会议确立了以杰出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社课联的重点课题。
论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 篇9
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同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相比具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对于教义法学而言, 其可以说是社科法学的速记, 而社科法学则更像是一种基础。通过对不同教义角度的出发, 则能够对操作以及思考的相关成本进行大幅度的降低。
二、两者区别
对于部分人员来说, 其开始可能并不能够对社科以及教义两者间的区别进行掌握, 从哲学角度来说, 当人在面对决策时, 往往会具有两种思维方式, 即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面对一件事情, 将其判断为对或者错, 可以说是规范式思维中的一种, 而如果仅仅从判断后将发生的结果进行判断, 则可以将其归类为后果式思维。对于现今社会中的很多人员来说, 其往往会根据规范思维进行日常活动, 当然, 也具有部分人, 没有正确观念之分, 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最终的结果而不择手段, 则将以结果式思维进行事物的考虑。对此, 从哲学角度而言, 规范式思维同结果思维相比在道德层面上具有更高的高度。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在普通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其所采取行为的结果进行思索, 而仅仅根据自身目前所处的情景, 就能够进行应对。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在采取行动时将大大降低采取行动的成本以及思维, 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以及存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即根据事物的正确与否进行价值判断。而对于社科以及教义法学而言, 两者间的关系同上述的价值理念间也具有十分相似的关系。在传统法学中, 不同类型的教义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对此, 社科法学可以说是一种基础。对此, 在实际进行法学应用中, 则可以从社科法学中对理论基础进行找寻, 并以此对操作、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降低。
所谓教义, 是对思维进行简化的一种速记方式, 除了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这部分已经存在的教义进行再次检验。可以说, 社科是教义的重要基础, 而教义又是社科的一种速记体现, 两者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是人们在对存在社会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以及方式所进行的设计, 而教义法学, 则是在权威基础上对相关条例进行设计以及操作。在此种情况下, 即使人员对社会并不存在较为深刻的了解, 在具有一定参考坐标的基础上依然能够进行运作。而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则能够对法学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对社会变化产生适应, 即其所具有的技术性以及知识进行好的研究与掌握。而从学习角度看来, 学习者最好先对社会科学进行学习, 之后再对经济以及部门法进行研究, 即在具有社会科学基础后有效降低后续学习的成本, 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对教义法学的内容以及内涵进行逐渐的改变, 在对以往论述进行取代之后对其进行逐渐的调整。
三、发展前景
在社会的发展中, 两类法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何种情况, 是否会出现一种对后者进行取代的情况呢? 从两者相对关系角度看来, 或许具有较为平实的拿捏。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是从结果思维发展得来的, 由于其在思维过程中将对操作以及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 则因此成为了很多人行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依据。而在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后, 在同社会科学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则能够更好的对两者进行应用, 从长期角度看来, 该种方式也将对决策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而从两者关系看来, 也不会出现一种对另一种完全取代的情况, 这是因为对于前一种情况来说, 对其进行操作时所需的成本非常低。而通过对两者关系的了解, 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法学, 即在面对未来环境时也能够更为从容的应对。
从该种观察角度来说, 对于我国现今社科法学的研究者来说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目前, 已经有学者对教义法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指出, 并对未来社科法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提出, 对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而对于该种情况来说, 可以说也是正在进行时的一种言论,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科法学的方法论进行研究, 以此对教义法学产生有效的帮助效果。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我国学者在此方面已经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对传统教义法学中存在的缺失情况进行了指出。而在第二步中, 则需要获得研究的替代方案, 以此对现有较为笼统、模糊的社科法学进行改变, 即在保证新的方法论具有更高说服力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我国法学界的重要研究依据。
四、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情况下, 对于法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社科以及教义法学的研究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需要能够联系实际, 在对两者间关系做好把握的基础上获得研究成果。
摘要:社科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 在本文中, 将就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社科法学,教义法学,之争
参考文献
[1]邵六益.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J].法商研究, 2015 (02) :111-119.
[2]陈瑞华.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J].中外法学, 2015 (01) :22-28.
县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10
**县地处成都市第三圈层,是一个拥有86万多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县社科联如何紧密结合实际,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围绕中心、制定课题
联系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大建设,构建和谐**”的实际,为实现“超常规、可持续、再跨越”的发展思路和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县的目标,**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省、市社科联的总体要求,在“全城成都”大背景下,紧紧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在年初制定了几十个调研课题,课题涵盖了工业强县战略、新农村建设、天府花园水城打造等“三大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针对**县交通现状,我们制定了“城乡交通全城畅通——**实践”;针对当前农村的各项改革,我们制定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难题”;针对**工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新跨越”等课题。在初步确定后,分别印发给每位县委常委,请他们根据各自分管工作的实际,作进一步修改,最后确定了12个调研课题。分别由县委领导带头,组织课题研究。
二、开设讲座,提高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必须用科学的、前瞻的理论武装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提高广大领导干部驾驭和领导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能力。为此,**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县委要求,认真做好每月月末周六的全县领导干部专题学习会的专题设计和专家讲座的相关工作。到现在为止,已邀请了省、市专家10人到**作专题讲座。市社科联陈家泽教授的《土地资本化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对我县正在进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的淮口镇领导有很大的启示,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路径,从而使淮口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问题同样摆到了**县面前,尤其重要的又是规划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市交委副主任、博士导师王钺教授给我们讲《城乡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住宅建设认识更为深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克服简单复制(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城市规划的作法,要打造四川特色乡土建筑聚落,要因地制宜、要适用。全县社会事业项目灾后重建规划,在听取专家意见,结合**实际基础上数易其稿,最后达到了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深入调研,成果丰硕
破除盆地意识,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整合了县政研室、县委党校、各协学会的社科资源,深入到“三大建设”的第一线,撰写出大量的调研成果。通过会议交流,提案等形式提供给县委、县政府作决策参考,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的作用。今年已收到各级领导干部撰写的“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推进三大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文章168篇,正精选编印成册。
在今年市社科联开展的“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社科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中,**县推荐上报的五项社科优秀成果中,有三篇研究报告获奖:王世录同志的《“股田制”改革刍议》、何立斌同志的《**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张顺强同志的《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修复性司法之借鉴——由一篇报道引发的思考》分别拟评为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已公示);《**镇村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整合机制研究》、《**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与应用》获准立项。
四、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加大社科联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随着全县各项工作的推进,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学者到**指导,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2、形成合力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今年,**县把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科联要主动与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委党校、县农发局、县文明办、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配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净化人们思想,校正道德失范,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3、积极配合县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组织相关单位和广大会员,深入调研**县在推进各项改革中人们思想上存在的障碍,展开大讨论,撰写相关调研文章,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参考。
【社科联课题】推荐阅读:
河南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使用说明10-19
社科联工作总结06-16
成立社科联的通知10-03
社科联党建工作汇报材料10-05
市社科联2021年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报告09-08
社科06-01
社科基金07-06
社科普及12-01
人文社科基地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