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

2024-08-24

统一战线(共8篇)

统一战线 篇1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统一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中可以大有作为。这是因为统一战线汇集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先进科技知识,熟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统一战线成员大多分布在科教文卫第一线,处于科技、文化发展前沿,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促进者,又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一、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努力做文化建设的宣讲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是继我们党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著名论断之后,提出的又一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新阐释、新论述和新判断,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新提升。从中国发展的大格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所构成的统一体。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发展的方向。之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因为有了这个精髓,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了先进性、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而才能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正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灵魂与动力。

高举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是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近年来,在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的领导下,我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根据统一战线成员不同的思想实际,设计主体班次培训学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既注重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性、又鼓励他们做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深入。同时在培训教育中注重各阶层人士文化认同的差异中寻求统一,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共识,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和引领,从而有效地扩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极大地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努力做文化建设的实施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这强调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统一战线工作要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发展文化事业献计出力。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围绕文化建设中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路径方式的选择等深入实际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引导他们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改革创新与发展繁荣等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要注意发挥其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大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的力度,加强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利用其组织资源优势,通过“同心行动”等主题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和中西部地区开展经济、教育、法律、医卫、文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文化领域的人才智力优势,创造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组织统一战线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厂等活动,着力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协助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大力开展,使人们尽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美好生活。要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多做调查研究工作,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把我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鼓励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三、发挥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做文化建设的传播者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思想内容,而且取决于其传播能力。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这是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对宣传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我们要利用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文化联谊等活动,籍此弘

扬中华文化,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增进理解与共识,为祖国发展、和平统一、民族振兴作贡献。中华民族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在于有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并深深溶入民族灵魂和血脉之中,在世界上几千年来唯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它具有巨大的吸纳性、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民族自我认同、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凝聚,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逐渐形成了一个发源于中国、传播于四海的中华文化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切入点,构建大中华文化圈,对于增强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球华人来说,其种族血统、文化根基、民族感情,都存在着共同点。统一战线要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领域,努力挖掘、整理、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统战功能,为构建大中华文化圈、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而显现“法宝”的新作用。

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统一战线 篇2

“统一战线”思想运用在企业营销中, 就是要摒弃“你死我活”的竞争思想, 转向互利双赢的新竞争思维。善于整合外部资源,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以达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中小企业, 这是突破瓶颈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对于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 如果采取关门主义, 孤军作战, 则很有可能被强大的对手轻易击败或吞并;反之, 若能在“借力”上做好文章, 则有可能实现飞跃式发展, 从而改变在竞争环境中的不利地位。一言以蔽之, “统一战线”战略的特点就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善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与竞争对手对抗, 以此达到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建立竞争优势的目的。

事实上, 企业要成长, 不外乎有三条路径:其一, 企业内部扩张。这是大多数企业比较重视的一种方式, 其弱点是发展速度较慢, 且当竞争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往往缺乏适应能力。其二, 并购。这种方式需要大量资金, 而且容易出现企业文化冲突等管理问题, 失败率较高。其三, 品牌联盟。这一战略与“统一战线”的思想是一致的, 既实现了和其它品牌的战略联盟, 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又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因并购而导致的企业文化冲突的风险, 不失为企业发展的较佳选择。

“统一战线”思想运用之一:与非竞争品牌联盟

非竞争品牌, 顾名思义, 即除了竞争品牌之外的所有品牌, 这些品牌只要对我们的战略发展有益, 都可以为我所用。按照联盟的方向, 我们将与非竞争品牌的联盟又进一步细分为纵向品牌联盟与横向品牌联盟, 亦即“合纵连横”。

与上下游品牌的联盟, 是一种纵向整合式的合作。例如, 当年英特尔启动“Intel Inside”计划, 第一次打破电脑配件制造商只和电脑制造商沟通的传统, 建立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的模式。为了抵御竞争对手, 英特尔公司推出了奔腾系列芯片, 制定了耗资巨大的联合促销计划, 团结并鼓励下游计算机制造商品牌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 inside”标志。对参加该计划的厂商购买奔腾芯片给予3%的折扣, 在计算机的外包装上注明“Intel Inside”标志的厂商, 则给予5%的折扣。一时间, 市场销售的IBM、DELL等名牌计算机, 除原有品牌外, 都加上了“Intel Inside”的标志。次年, 英特尔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上年增加63%, 取得了巨大成功。除此之外, 沃尔玛与宝洁、可口可乐与麦当劳、百事可乐与肯德基等纵向品牌联盟也为合作双方带来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有目共睹。

横向品牌联盟指的是同一层级品牌之间的合作。对于不同行业的品牌, 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 而可能有的是一种互补关系。对于那些有共同目标消费群的品牌而言, 1+1>2的联盟效应更易显现。例如, 2006年耐克公司和苹果公司宣布首次将运动与音乐结合起来, 推出了创新的“nike+iPod”系列产品, 赢得年轻一族消费者的青睐。其实, 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早就注意到, 拥有iPod的5000万人中, 有一半的人是在锻炼身体时使用它。于是, 他便不失时机地将这些喜欢运动的人拉到iPod的平台上, 取得了非凡的市场业绩。除此之外, 动感地带 (M-Zone) 和麦当劳 (McDonald's) 两个“M”的联姻以及索尼和爱立信之间的结盟都是这种联盟形式的成功典范。

“统一战线”思想运用之二:与竞争品牌联盟

“统一战线”的思想告诉我们, 企业不但可以与非竞争品牌合作,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还可以与竞争品牌结成联盟, 利用竞争对手的优势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当然, 在发展自己的同时, 竞争对手也得到了实惠, 实现了共赢。

成立于1994年的宅急送是国内第一个提出24小时门到门服务的快运公司, 这是对以往“港到港”发货方式的革命。这种方式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可是这种以速度和服务取胜的方式依赖的是完善的运输网络。业务发展初期,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宅急送的运输网络, 坦克兵出身的公司老总陈平毅然采用了“统一战线”的策略, 与中国邮政、京铁快运和个体快运机构等大大小小的业内竞争品牌结成了联盟。只要能给宅急送送货, 货物上标上宅急送的标志, 就与他们合作。几年以后, 当中国邮政和京铁快运看着迅速成长的宅急送开始恐慌, 宣布不再为宅急送送货的时候, 宅急送已经长大, 拥有自己的庞大网络了。时至今日, 当年实力弱小的宅急送已成为知名快运品牌, 在华北、华东、华南设有三大物流配送基地, 4个运转中心, 业务涉及38个航空口岸, 191条航线, 近1500个航班, 518条物流班车线。

类似的案例还有温州打火机、宁波电子、文具等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很有特色, 但规模往往不大, 品牌知名度不高, 资金有限, 缺乏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的经验, 单打独斗难度很高, 被强大竞争对手一举击败的可能性极大, 走与竞争品牌结盟的路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原来分散的中小企业可以借此“统一战线”减少市场壁垒与阻力, 提升发展的速度。

事实上, 江浙民营企业背后往往有一个将同行业企业集聚到一起的“民间协会”, 通过民间协会, 江浙民营企业就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而是一个团结起来的整体, 他们既相互竞争, 又彼此通力合作, 行动一致。当他们需要去开拓一个新市场的时候, 不管是在国内, 还是在国外, 都可以实现统一作战。因此, 他们在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不难发现, 竞争品牌之间的战略联盟使他们整体发展壮大的同时, 也给个体企业谋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其一, 注意筛选合作品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就是要我们从纵横两个方向尽可能多地建立品牌联盟, 以促使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甄别、没有选择的联盟, 而应事先通盘考虑合作方的公司理念、品牌形象、渠道网络和目标消费群等因素是否与本品牌相匹配, 联盟是否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才可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否则1+1<2, 得不偿失。

其二, 保持“竞”与“合”的统一。从“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来看, 我们在实施品牌联盟战略的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企业自身品牌的独立性, 特别是在和竞争品牌的“竞合”中, 不但要考虑如何与其合作, 还要考虑如何与之竞争, 争取在合作的过程中, 要不失时机地发展壮大自己, 等到因竞争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导致合作关系结束之后, 单独发展才会更有基础和实力, 品牌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战略对于企业营销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企业的一切利益相关团体都可以成为我们团结的力量, 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其它行业的企业、同行业的竞争者以及非营利机构等等, 都在其列。通过优势互补, 实现联盟双方或多方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最大化, 从而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企业族群之间的竞争, 因此企业必须具备“统一战线”的战略思维, 拒绝关门主义, 善于整合各方资源, 大力发展互利双赢或多赢的品牌联盟,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统一战线民族不朽 篇3

在两位主要作者中,李济深曾因反对蒋介石先后三次被永远开除国民党党籍,从“福建事变”以来便与中共建立联络并多次支持中共主张。其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亦表现于此批材料中。

另一位作者胡鄂公为辛亥功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与李大钊相友善,曾将李氏转移到前苏联公使馆以躲避张作霖的追捕,而且上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照顾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他的公开身份为《大中华日报》创办人士、《时事新报》总经理等,但实际上,他即便不是一位地下党员,至少也是思想上极其亲共的民主人士。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批材料亦可视为中共通过做国民党反对派和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证据与说明。

对这批材料的解读可从一通周恩来致胡鄂公的亲笔信札入手。兹录全文如下:

南湖兄左右:不晤数载,甚以为念。现尊友寿康兄来,得悉近状,并审前年遭人陷构,幸应付得法,始脱于难,远道闻之,尤为欣慰,目前我国所遭际之大难,非集中全国力量,不足以谋挽救。年前弟等已发宣言,吁求全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响应者已渐蔚成国论。现更发布致国民党公函,附陈审阅。兄为政界前辈,年来奔走,已着显效,尚望底此交游,力说各方当道,赞助弟等主张,迅停内战,早成合作,以共赴国难。他日抗战胜利,民族解放,我兄推挽之功,将不朽矣。专此,敬颂时祉,不一。弟周恩来。九月廿三日,陕北。

此信作于1936年9月23日,恰为“两广事变”与“西安事变”之间的关键阶段,是了解这批材料的关键,乃至对了解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在时间序列上,周恩来选择1933年为起始。当年,李济深联合十九路军陈铭枢、蔡延锴、蒋光鼐在福建发起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曾向中共寻求合作,共同抗日反蒋。作为中共情报人员的胡鄂公曾参与联络事宜,但最终因中共的“关门主义”而不果,且自身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即信中所谓“前年遭人陷构”。但是,这年1月,中共曾发表宣言,首次提出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等三个条件下,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议,可视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雏形。

在下一个时间节点,即1935年8月1日,王明等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为抗战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即周信中所述“年前弟等已发宣言”),明确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嗣后,毛泽东等国内领导人于同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之后,是“现更发布致国民党公函”的时间,时在1936年8月25日。这天,中共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不再将国民党作为批判对象和假想敌,而是明确表示“准备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候派出自己的全权代表同贵党(指国民党)的全权代表一道,开始具体的实际的谈判,以期迅速订立抗日救国的协议,并愿坚决遵守这个协议”,意味着中共准备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族存亡而斗争。这是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完全成熟的阶段,而且“逼蒋抗日”的方针确实通过“西安事变”得到了实现。

这批资料的开篇,就是胡鄂公、宣侠父、胡兰畦、陶行知、杨东莼等中共地下党员或左派进步人士奔走于香港、广州、梧州等地,穿梭于李济深、陈济棠、李宗仁等人的势力范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时间约从1936年2月至同年9月29日,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即为“两广事变”的发生和结束。

自1931年蒋介石囚禁国民党元老、理论领袖胡汉民于汤山以来,两广就以拥护胡汉民为由,成为半独立的状态。1936年5月胡汉民去世后,蒋介石再无所顾忌,遂发布五条针对两广的建议,迫使两广地方势力铤而走险,以抗日反蒋为名出兵北上。战事甫起,中共即对两广的军事行动表示声援,而李宗仁、李济深等亦曾派钱寿康(即周恩来信中的“寿康兄”)前往陕北,面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足见中共与地方势力联络之密切。

然而,还有更甚于此者。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年9月,李济深等人曾发起“中华民国抗日救国各政团各民众团体联席会议”,参与准备会的出席代表有李济深(民族革命同盟)、李任仁(广西救国会)、杜畏之(中国工党)、詹天籁(十九路军)、何思敬(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华南区总部)、胡南湖(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王公度(广西救国会)。其中李济深与詹天籁代表的十九路军与中共早有往来,且李氏当时的秘书宣侠父乃中共地下党员;杜畏之和何思敬皆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者于1937年前往延安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再加上胡鄂公(号南湖),七人之中已经有四人与中共有或深或浅的联系,可见共产党统战工作之成功,确如周恩来所说—“年来奔走,已着显效”。

而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果,无疑是和张学良取得共识与和解,促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并和平解决该事件,最终促成统一战线的建立。但是从1936年12月26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1937年8月23日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期间还有漫长而充满变数的半年多时间。这批材料中李济深分别写给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学良、杨虎城的信正是写于这个阶段,是对统一战线将成未成时期局势和人情的真实反映。在写给中共、张学良、杨虎城的信中,李济深表示“极盼示以后此(指“西安事变”)如何达到联合全国力量”;而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李氏认为蒋介石“前此过分持重政策,实未足餍国人之望”,“亟盼改弦更张”。居间奔走的,仍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胡鄂公。

此外,透过这批材料,我们亦可见出中共提倡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何以会“蔚成国论”。“目前我国所遭际之大难,非集中全国力量,不足以谋挽救”,固然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原因,但国共两党不同的行动方针亦是促使地方势力和民主人士青睐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因。

抗战爆发之前,蒋介石长期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非惟不能团结各方,更导致了连续不断的内战,以致于“卢沟桥事变”后各方仍心存顾忌,不能竭诚合作。抗战爆发初期,李济深在致宋哲元、韩复榘、阎锡山、刘湘等地方势力的信中,皆有这么一句话——“揆之中央当局已往之措施,颟顸有不能不令吾人过虑者,即故作紧张之宣传,装腔作势以避国人之责难,暗示意于当其冲者求妥协,或诿迫于当其冲者不得不妥协,更或陷之于孤军抵抗,而结果必至于屈辱妥协”。抗战初期,韩复榘在多次击退日军后、因猜忌蒋介石意欲消耗自身力量而下令全线撤退,导致山东失守,居然不幸为李济深所言中!适足以说明地方势力对蒋介石之忌惮及对其抗日决心的怀疑。

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篇4

3 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方法思想

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和自我教育。

第一,坚持平等相待,充分尊重统一战线中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及其广大成员。统一战线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自愿联合。统一战线中各方成员,无论人数多寡、历史长短,都代表和联系着各自的群众,都各有自己的社会历史作用,都享有在宪法范围内的组织独立、政治自由和地位平等,都应该受到尊重。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种领导主要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去实现,而不是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强制人家服从;更不是干涉、包办、代替其他党派、团体的内部事务。只有坚持平等的原则,才能真正互相尊重,实现真诚团结,共同前进。

第二,坚持民主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加强党的领导。民主协商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主要方式,是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统一战线开展工作和活动的主要方法。通过民主协商,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民主协商的要旨在于决策前

的充分协商和讨论。民主协商的特点是:尊重各方,照顾少数。协商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使参加协商的各方面人士全面了解有关情况,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和酝酿。协商中要从善如流,凡是能够采纳的意见都要采纳,不能采纳的要说明情况和原因。

第三,坚持求同存异,正确对待统一战线中的各种差异和分歧。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我们既要善于求同,又要正确对待“异”。统一战线中有各种不同的异,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异”,无关宏旨、无碍大局,可以存而不论;有的“异”,是非短长还有待反复比较和实践检验,可以长期讨论;有的“异”,对改进工作、减少失误大有好处,与其说允许存在,毋宁说应当欢迎;有的“异”,涉及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立场,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错误行为,决不能迁就、妥协和退让,要进行必要的斗争。

第四,坚持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素质。统一战线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着光荣的传统,也曾受到“左”的严重影响。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统一战线内部必须坚持“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自”、“三不”方针。这是搞好统一战线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学习与讨论、交流与恳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深化自我教育。同时,还要提倡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参政议政的能力。

第五、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基本策略原则。对于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有联合,有批评;对于各种不同的同盟者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联合,有各种不同的批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第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战略目标,率领同盟者前进并取 二是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及领导。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事科技统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要设立专门机构与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过问统计数据的质量。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教育及培训,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素质。

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科技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以便能对各种科技统计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运用各种不同的调查方式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全面报表等多种方法,定期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应在统计活动中采用,使统计标准规范的统一性与调查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并积极探索适用于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统计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建立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制度,加快建立和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尽快研究制定并建立起高技术产业的年报和季报制度。

四是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建立科技统计信息网站,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改进科技统计的数据采集、处得胜利;同时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和要求,在有的情况下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这种妥协和让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4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现实意义

4.1 统战工作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坚决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4.2 党在建立统一战线时,也不能实行“左”倾关门主义。4.3 高举伟大的旗帜,树立远大目标,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去凝聚人心,团结绝大多数人,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4.4 在做统一战线工作时,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

4.5 在做统一战线工作时,要从大局出发,不能意气用事,要特别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4.6 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形势的变化去调整统战对象,善于平衡各种力量的利益,善于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不断扩大和巩固统战阵营。

4.7 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首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策。关于“长期共存”,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最终消亡相联系的;关于“互相监督”,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4.8 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9 要十分重视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4.10 要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曾使我们由弱到强,终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今天处于执政地位,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相信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统一战线思想策略,正确判断形势,恰当采取措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国内力量,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可以获得胜利。

理、加工手段,逐步推广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效率。重视各类统计信息的集成,增强及时发现和揭示科技发展新问题、新趋势的能力,使科技统计充分发挥好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五是加强科技统计软科学研究。长期以来,科技统计领域存在重调查数据轻数据分析的现象。目前虽已有所改变但还应大力加强。在当前形势下,科技管理和科学决策对科技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软科学研究能够为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科技发展的取向的预测、科技政策研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数量依据。

总之,科技统计是科技管理和科技规划与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技统计工作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科学制订各项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科技统计,没有科技统计数据,没有对科技统计基本的数量分析,就根本谈不上对企业科学的管理。

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范文三

刘永明同志在《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发表的《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制定“联共”政策的内因》一文,对于进一步研究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形成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刘永明同志在结论部分作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最早初步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的论断,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并构成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和三大法宝之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是由国民党人最早提出的。结合刘永明同志在《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发表的《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一文关于新三民主义就是新民主主义的论断,可以看出,把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提出的“联共”政策看成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形态,恰是刘永明同志的文章所要阐明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

在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实际上存在着国共两党两种不同的统一战线思想。只有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阶段,而国民党人的统一战

线思想不过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表现。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统一战线思想。当然,这个统一战线思想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由于建党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因此在一大时曾主张在中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拒绝与一切党派和政治团体建立联系。中共一大之后,在列宁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初步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开始懂得中国社会的前途虽然是共产主义,但当前只能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在制定并通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同时,又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提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7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开始产生。

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初议之时,曾经遭到共产党人的坚决拒绝,他们担心加入国民党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平等地位就会倾斜,中国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将受到限制。当国共党内合作已成定局之后,1922年11月在共产国

际四大上,中共发言人曾经表示,“我们打算在组织群众和通过宣传说服群众方面和国民党竞争”,并对“把群众团结在我们周围”【注:参见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第45--46页,三联书店出版。】充满了信心。这表明在确定国共两党党内合作之初,共产党人就有过争取领导权的思想。

众所周知,中共虽然在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策略时,曾经忽视了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但在三大之后,党内主张无产阶级应处于统一战线领导地位的人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明确。三大过后仅两三个月,瞿秋白就发表文章强调,无产阶级应当做“中国国民运动的主干”,“改造国民党”以“造成运动的中心”【注:瞿秋白:《自民治主义到社会主义》,《新青年》1923年9月第2期。】。1923年11月党的三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进行讨论决议案》中又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应努力站在国民党的中心地位”。这一时期邓中夏等人也反复强调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党的四大总结了建党以来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和对领导权问题的探讨,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并充分肯定了农民的作用,提出了在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团结、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策略原则。至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已初具形态。中国共产党能在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统一战线的组织

国民党内,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一再要求限制共产党员的作用,这实际是向无产阶级争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此共产党人当然应该有个统一明确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党内多数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陈独秀也认为,“社会各阶级中,只有人类最后一个阶级--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而且是国际帝国主义之天然对敌者”【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620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这使得党内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达到统一成为可能。

党的四大以后,爆发了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这个政治风云急剧变幻的时刻,各个阶级都作了充分的表演,这十分有助于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这一时期,党内许多人如瞿秋白、恽代英、肖楚女等分别发表文章,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至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发表,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已基本认清了在统一战线中各个阶级应处的地位,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初步形成。

这一统一战线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依靠工农、联合并警惕资产阶级,为建立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统治的国家而奋斗。

孙中山先生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渝、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先生在五四运动前的多次反清起义和护法战争中,曾经联合过会党、清军、防营、巡捕和农民起义领袖,并在这些联合中逐步形成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的统一战线思想。 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俄国在东方寻找国际盟友的行动,使孙中山在对帝国主义感到失望之后,看到了苏俄也是自己可以联合的力量之一。刚刚建立的共产党即公开申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也使孙中山在艰难竭蹶之中发现了新的可以联合的力量。加之陈炯明叛变对他的惨重打击和共产国际与中共领导人对他的热情帮助,促使他在统一战线思想中又加进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内容。

这些新内容的增加虽然表明了孙中山先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革命家气魄,但并未改变他原有的统一战线的核心思想。正如他在确定“联共”政策之后对他的党员所说的那样:“能吸收多一个同志,就可减少一个反对党”【注:《孙中山选集》第539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这一方面固然反映出孙中山先生欲联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结成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国民党自然处于领导地位,其他参加者,包括共产党人在内是不可能与国民党份

享领导权的。在“联共”问题上,孙中山把与共产党合作的政策标为“容共”,本身就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这既显示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高度,又反映出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限度。他所以只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国民党的核心力量在统一战线中居于领导地位。

在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受启用,不是因为他们是共产党组织的代表,而是因为他们分别被看作先进的青年。虽然孙中山先生本意并非像有人所说,是为了“以民族主义的观念去感化盲从苏俄的中共党徒”【注:沈云龙:《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台北版。】,但他的确是想通过接纳这些先进青年以增强国民党的力量。既然他宣布“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注:司马璐编著:《中共党史暨文献迁粹》第三部第28页,香港自联出版社发行。】,那么他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就会存有戒备之心。他曾对挚友刘成禺说:“虽然共产党员都加入了国民党,你以为,这是真心诚意的吗?我知道,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注:刘成禺:《先久德录》,《国事观刊》第1期,1974年12月。】因此,当国民党右派邓泽如等提交了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一封信之后。他在上面批注道,共产党人“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注:邓泽如:《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在自己的组织内接纳了一批立志在将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人物,这种戒备之心是可以理解的。 在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工农是处于被同情和被扶助的地位。孙中山支持过农民运动,甚至表示要组织农民、武装农民,并宣布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但最终都未获得彻底的实施;他也支持过工人的罢工斗争,努力改善工人的待遇,但并不期望工人运动打破经济斗争的界限。这是因为,孙中山认为工农大众属于“不知不觉”的一类人,需要“先知先觉”们去“唤起”和“扶助”,而不能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注:李侃:《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教训》,《人民日报》1981年9月25日。】。无怪乎曾经对国民党极为热情和信任,以至要把中共的一切工作归到国民党里去做的马林,也不无感慨地说,孙中山“直到临死的时候,从来没有真正吸收群众运动的思想,他接受它,但并不真正热心”【注:《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第30--31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既然如此,在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中,他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军事实力。孙中山在革命中始终看重实力,辛亥革命前的多次起义都是依靠联络和发动具有现成实力的会党、新军来进行的【注:北酞:《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文物天地》1981年第5期。】。所以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时说:“武昌革命军起,而革命之功于以告成。革命党人以一往直前之气,志身殉国......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注:《孙中山全书》第1册第27页。】。在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之后,对会党的联络减少了,却把有军事实力的军阀看作依靠的主要力量。因而当陈炯明叛变后,他才那样地痛心疾首,怒斥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尽管如此,当直系军阀曹锟在北京发动政变之后,孙中山又联络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企图建立讨伐直系曹锟和吴佩孚的孙段张三角联盟。难怪曾援助过孙中山国民党的苏俄波波夫上校竟将孙中山描绘为一个旧式的军人,认为他除了使用军事方法、依靠军队之外,再也没有拯救自己国家的其他办法【注:马丁·威尔伯:《孙逸仙,一个受挫折的爱国者》第111页。】。陈独秀也批评他专做军事行动【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616页。】。孙中山晚年虽已打破了对军阀的幻想,决心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因而成立了黄埔军校,但也没有放弃从新旧军阀中招降纳叛以扩大自己的势力。遗憾的是,这些军阀和孙中山不过是同床异梦,他们根本拒绝与民众结合,更谈不上变成民众的武力,甚至黄埔军校不久也变成了新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

综上所述,孙中山先生在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是以国民党为领导,依靠军事实力,容纳共产党,扶助农工,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我们应该看到,大革命时期产生两种统一战线思想,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给中国革命染上的特殊色彩。

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这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呈现出更加错综复杂的状态:政治上帝国主义的奴役与民族解放的要求冲突,封建专制与民主自由争斗;军事上军阀混战和革命战争并起;社会思潮上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同行,整个中国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开始,并逐渐形成巨大的革命潮流,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活动仍在继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还在进行着旨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新的时代虽然给予新的生命力,但他毕竟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而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对三民主义体系作了加工改造,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孙中山纲领的最高点与中国共产党纲领最低点的重合,晚年的飞跃并未彻底改变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体系。他实现联俄容共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但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作

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在斗争中取得领导权,以便能够在民主革命胜利后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正是由于国共两党各自的最终奋斗目标不同,所以为实现各自的奋斗目标而采取的统一战线思想也就迥然各异了。

由于国共两党有着各自不同的统一战线思想,所以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矛盾,出现磨擦,甚至会形成争夺领导权的激烈斗争。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斗争的激化,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是必不可免的,一些人会向左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真正投身于人民革命的洪流之中,如宋庆龄等;一些人继续坚持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如邓演达等;一些人则与人民决裂,投身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怀抱之中,如蒋介石、汪精卫等。正是由于蒋汪背叛了孙中山的包括三大政策在内的统一战线思想,把国民党变成了实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新军阀联合专政的工具,才导致了国共分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通过以上对大革命时期两种统一战线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刘永明同志关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最早初步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的论断是错误的。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不可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正如季诺维也夫在评论孙中山时所说:“人们可以也应该把孙中山看成中国革命一定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者,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孙中山主义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思想,中国无产阶级的思想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注:《季诺维也夫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提纲》1927年4月14日,见托洛茨基《中国--被扼杀的革命》。】毛泽东也曾告诫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在同资产阶级组织统一战线时,一定要“反对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纲领、政策、思想、实践等等看做一样的东西,忽视它们之间的原则差别的错误”【注: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71页。】刘永明同志难道不正是在统一战线思想问题上模糊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原则差别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 《中共党史研究》199004

看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还看了:

1.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论文

2.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关于九月三日阅兵仪式的大学生思想汇报

4.9.3阅兵党员思想汇报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计划 篇5

一、统一思想,科学谋划统战工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贯彻有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注重总结,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学习成效,努力实现统战工作新突破。

一是突出“同心”引领,在结合上下功夫。把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放到年内统战工作的全局之中,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把县委、政府工作作为统战工作大局去调研、探讨,为大局服上务、服好务。

二是突出经济统战,不断提升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统战调研工作为抓手,真正把工作中的弱项、空白找出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逐一确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集中解决影响统战工作的突出问题。

三是突出文化统战,努力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开展有内容、有声势的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统战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突出和谐统战,不断规范统战工作行为。明确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努力实现统战工作良性循环。

二、夯实基础,加强统战工作队伍建设。

按照“思想更新、工作更实、成绩更好”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抓好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结合统战工作实际,组织各项活动。重点围绕提高统战干部履行职能的素质和技能,引导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基层统战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领导,规范统战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考察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做好“经济统战”工作

一是积极拓宽国内外统战渠道,引导和发动更多有识之士投资,提高服务质量,重抓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在保持和发展现有非公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与我县经济建设。定期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加强对项目发展的跟踪服务。

四、加强民主党派工作

进一步坚持完善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等会议,向他们通报历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情况,并请党派成员列席商务系统重要工作会议,使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具体落实。

五、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树立党员正确的民族宗教意识,以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为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六、服务企业,加大统战工作信息宣传。

一是深入开展统战理论调研工作,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工作中心,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研,对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各项统战工作的开展;

二是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工作。确立统战工作为商务工作服务的宗旨,更好地宣传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等在商务系统发挥作用情况,及时报道商务系统统战工作动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面总结回顾统战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所取得的新成绩,夯实基础,创新水平,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

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篇6

唐征贵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

一: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领导人民推进的一切事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化解一切影响团结稳定的消极因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而强大的力量支持。

二:巩固个壮大统一战线,是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必要要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台湾问题,始终把实现完全祖国统一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要看到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然任重道远,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反“独”促统的重要作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促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合作更深化、感情更融洽,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三: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

统一战线涉及的政党、民族、宗教等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的重点领域。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外交往广泛、反渗透分裂作用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思考 篇7

1. 统一战线为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是指导全国各族人民工作的重要方针, 同时, 也是最广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夙愿的真实反映。因此,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不但是我党奋斗的目标,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任务,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 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只有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 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才能团结一切力量办大事。实践证明, 统一战线这一重大法宝正是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能够团结一切力量, 不断巩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 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团结社会各个阶层群众,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实现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大联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实现“四个全面”伟大战略不断奋斗。

2. 统一战线为构建“四个全面”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的实现必须依靠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果生产力没有发展, 经济没有繁荣, 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 “四个全面”战略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 能够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统一战线可以加强与社会新阶层的联系, 并将社会新出现阶层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的阶层, 而这些新的阶层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拥有着将近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 直接或者间接贡献给国家的税收超过了三分之一,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 可以在政治上积极引导新阶层人士的爱国、敬业、奉献精神,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充分调动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 将他们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为“四个全面”建设贡献力量。

其次, 统一战线工作可以引导其成员为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意见支持。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当中, 网罗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精英, 包括了很多有成就的民主党派代表和党外先进分子, 统一战线应从政治上对他们进行关怀和引导, 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行使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权利, 构建建言献策的平台,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3. 统一战线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提供政治保证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从群众来, 一切到群众中去的优良群众路线, 正是依靠这一路线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革命的胜利, 也势必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形势下, 统一战线工作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在团结不断分化和成长的新社会阶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有效团结各个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 联系各自群众, 代表各自阶层利益, 反映各个团体要求, 有助于我党更加全面地掌握社会各个阶层的动向, 更加准确地体察群众心理, 激发各阶层群众的政治热情, 加强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 不断汲取各阶层智慧, 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更大支持, 为实现“四个全面”伟大战略提供牢固的政治保证。

二、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

1. 为实现“中国梦”而凝聚人心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

实现伟大“中国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崇高追求, 是我们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出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 是全体中华民族子孙的整体利益, 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一个人的个人发展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家好才能个人好。因此, 在当前的统一战线工作中, 必须加强我党和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的思想政治建设, 充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到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之中, 实际上就是要以伟大“中国梦”凝聚各族同胞, 加强各个党派成员能够自觉坚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而提高“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自觉性。同时, 加强各民主党派领导群体的自身建设也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 应该建立健全干部发现机制, 为民主党派发现和培养优秀储备干部, 确保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和谐的政党关系。

2. 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证了不同历史时期任务的完成。在进入新时期,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国内局势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就对统一战线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逐渐明朗, 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一个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社会各个阶层的改革都在不断深化, 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在现代传媒和网络发展的今天, 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国内各阶层矛盾凸显, 各种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错综复杂,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恐怖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 更应该发挥统一战线协调能力, 协调各阶层社会关系, 化解各种矛盾, 团结一切力量促进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3. 统一战线的阶层构成将更加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计划经济体制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 单一的公有制向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用发展, 随着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多种新阶层, 同时原有的社会阶层也有了新的发展。因此, 统一战线的对象将会更加复杂, 内部阶层构成也会更加多样化。

4. 统一战线工作将会更加社会化

伟大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个人的梦,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需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中国人的努力奋斗。中国梦的实现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力量, 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需要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并且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统一战线将网罗全球华夏儿女形成共同力量, 从事统一战线的工作人员也会越来越多, 统一战线工作将会呈现出越来越社会化的趋势。

三、新形势下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路径选择

1. 加强资源整合, 提高统战工作的能力

统一战线是我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总结出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团结和领导人民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何利用统一战线理论指导新形势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政治资源, 不断巩固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血肉联系, 始终将党建设成为最受人民喜爱、最凝聚人心的政党, 这也是党长期领导执政的社会基础。同时, 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矛盾交织的凸显期, 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和社会各个阶层的相互关系, 处理好各党派、各民族和各宗教以及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关系, 统筹兼顾、积极引导、形成合力, 使得全社会的各阶层、各民族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这正是统一战线的优势所在。长期实践表明, 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不仅可以有效地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整合, 维护社会秩序, 还能将各种新兴的、分散的社会力量吸纳到现有的政治体系中,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利用统一战线整合多元文化。利用统一战线这个组织平台, 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工作。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同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着大量的不同思想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 必须利用统一战线平台, 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允许各种观念和文化长期共存,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融合,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三是利用统一战线整合经济资源。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全国各个阶层、各族同胞的重要手段, 通过统一战线平台, 可以整合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有效资源, 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提供帮助。通过统一战线平台, 既可以将经济建设和智力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又能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 提高全国劳动者素质, 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 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

(1) 应该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民主和监督权利。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领导应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正确认识各个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重要性, 充分尊重各个民主党派实施民主监督的权利。发扬民主, 鼓励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对我国的政策方针和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对各个民主党派人士在中共党委召开的各个会议上通过正当的渠道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我党都应该热情欢迎, 认真对待, 要不断巩固民主意识和公仆意识, 提高民主党派的监督自觉性, 在多党合作的基础上履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权利。

(2) 不断加强组织间的联系, 积极拓宽党的情报渠道。只有不断加强与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联系, 才能对各个党派的发展情况充分了解, 反过来, 民主党派只有加强联系, 才能对党的大政方针有全面的认识, 才能更好地实行监督和民主协商。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党政部门应该积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 对其大政方针和政策及时通报, 主动邀请各个民主党派参加各种会议, 及时向各个民主党派传达会议文件, 拓宽各个民主党派的知情渠道, 保证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利。

(3)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形成民主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 我国民主监督的制度还不健全, 民主监督的可操作性不高, 因此,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运行机制, 必须从以下三个环节予以加强:一是知情环节, 必须坚持重大问题和重大情报向民主党派通报, 积极和各个民主党派开展协商, 拓宽民主党派知情渠道, 保障民主党派的知情权;二是应该注重信息沟通环节, 及时将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传达到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中;三是要注重反馈和采纳环节, 及时对民主党派提出的建议进行反馈, 是否采纳应予以说明, 通过不断探索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机制更加健全。

3. 加强党外先进代表人才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 社会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 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参与, 就很难保证建设事业的成功。因此, 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 将最广泛的人凝聚起来, 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因此, 必须加强党外先进代表人才的建设, 团结一切力量,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一是应该加强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力度。例如, 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 应该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 强化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人士的联谊交往, 逐步将港澳台和海外统一战线中的新一代年轻力量充实起来。二是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机制。在具体的统战工作中应该放宽眼界, 在新的群体和新的阶层中积极寻找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 把握统战工作队伍结构和思想的新常态。三是应该加强统一战线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创新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制, 对于党外人士的综合评价应该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整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推广,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加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对指导“四个全面”战略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必须加强统一战线综合理论研究, 积极引导民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与,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而努力奋斗。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关注的重点。统一战线理论是我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革命和建设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的理论,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而努力奋斗。本文首先讨论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紧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特点, 最后提出新时期加强统战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统一战线,“四个全面”,作用,特点,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卫敏.对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 (2) .

[2]刘书生, 吴树林.把握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特点, 不断提高党的统战能力[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4) .

[3]郭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协商民主研究, 2014 (2) .

统一战线 篇8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庭人员如何达成一致?

4个老人、2个家长、1个孩子是多数现代家庭的模式,平时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两代人之间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在孩子的教育上,很多家庭常会出现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有近五十年育儿经验的桂林市新艺幼儿园园长徐玉珍介绍,这种分歧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很大,不过,在处理这些典型问题时有方法可循。那么这些隔代教育导致的家庭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孩子的教育应该如何协调?本报记者请教了相关专家。

情景一:爷爷奶奶很“小气”

何女士宠爱孩子,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还报了兴趣班,但如果这些被一向节俭惯了的婆婆知道,肯定会心疼得唠唠叨叨。因此何女士要求幼儿园老师帮瞒着老人。平时,何女士的孩子也很大方,会把自己的糖果等东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但是婆婆就会反对:“你怎么这么傻,我们家的东西怎么可以给人家呢。”这也让何女士很担心婆婆的“小气”思想会影响孩子,让孩子变成斤斤计较的人。

解决方案:借老师之口“教育”长辈

徐玉珍老师介绍,和别人一起分享是一种良好品质。因为公公婆婆们以前的生活很艰辛,他们小气可以理解,同时有的公公婆婆们的观点顽固,很难沟通,确实应该像何女士一样适当瞒着公公婆婆。

此外,也可以借助老师的力量来解决。徐玉珍老师建议,当奶奶不允许孩子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时,家长可以教会小孩如此告诉奶奶:“这是老师上课时说的,自己的东西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情景二:奶奶溺爱会宠坏孩子

3岁的小强和别的小朋友玩时,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妈妈看到总会批评他没礼貌,但如果是奶奶看到这种情况,通常是一声不响,还认为“拿点东西没关系。”就算是小强打了其他小朋友,奶奶还在反过来维护小强:“别人孩子比我孙子大,怎么还会被打?”李女士生怕孩子被奶奶带得越来越没规矩,但是又不能当面反对,十分为难。

解决方案:分析后果,沟通提醒

婆婆认为孩子打人是长了本事,以后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徐玉珍老师建议,孩子的爸爸和婆婆沟通更好,和婆婆分析这件事情的后果,如果孩子打人被其他更大的小孩反击时可能会受伤。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習惯。

徐玉珍老师建议,孩子虽小也有自尊,也许孩子是故意拿着别人的东西,应及时制止,但是应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玩具,可以先和孩子沟通:“你的玩具哪里来的,是不是忘记还给别人了?如果你很喜欢,妈妈给你买。”公公婆婆常常不自觉地宠爱孙子,家长们也要常常和婆婆们沟通,提醒他们,孙子的教育也要严格。

情景三:老人观念太陈旧

桂林市民陈女士很郁闷,孩子一岁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医生说孩子的精细动作不够好,智力发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家长平时在家多做练习,比如教孩子拿杯子喝水等,并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评估。陈女士工作忙,平日小孩由婆婆带。婆婆却说:“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自己喝水,现在太小,没有必要教。医院也不必去了。”陈女士十分困惑。

解决方案:中间人“搭桥”化解矛盾

徐玉珍老师介绍,孩子的精细动作是应该进一步加强,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评估。婆婆的观念比较老旧、顽固。媳妇儿和婆婆沟通需要有中间人,比如说孩子他爸,或者是奶奶平日很信任的人。只有得到婆婆信任的人才能说服奶奶。徐玉珍老师说,或者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让孩子取得明显进步后,婆婆看到了自然也会接受家长的教育方式。

情景四:孩子到底给谁带

“孙子只要一和你在一起,就会生病,说什么也不能给你带孩子,一个晚上都不行。”“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带就怎么带!”“我给孙子出钱上学,他是我们家的根!”……3岁小明的家里,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发生婆媳大战。小明妈妈喜欢带上儿子一起搓麻将、打牌、喝酒,但小明第二天上幼儿园后通常会感冒、咽喉发炎。几次下来,小明奶奶坚决反对媳妇带孩子。而小明爸爸每天忙着做生意,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小明因此也左右为难,不知道听谁的话,常常和老师说:“我不想回家。”

解决方案:在最有利孩子的立场互相配合

徐玉珍老师介绍,这样的家庭很多,有的确是家长做得不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建议小明暂时由婆婆带。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和小明妈妈谈谈,做好小明妈妈的思想工作,让小明妈妈转变思想观念,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和婆婆一起互相配合教育小孩。

在公园里,爷爷奶奶正陪孙女玩耍。专家表示,隔代教育可能会产生分歧,需要更好沟通。

(摘自《南国健报》)

上一篇:排水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退伍老兵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