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2024-10-01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共10篇)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参加这次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方法。下面,我结合所教学科以及所带的九年级(1)班的实际情况就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出各位老师的优秀的做法,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分析

(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分析

1.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标准要求。对学了什么,应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学习具有盲目性。

2.学生对数学学习不主动、自觉性差,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被动消极的,同学间常出现抄作业现象,学习具有依赖性。每天的数学作业交来,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字迹很潦草的敷衍的写几个题就是照抄,若不抄袭便交不来作业,做作业只是为完成任务。

3.大多数学生无上进的心理,缺乏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愿培养,学习中思想常常走神或坐在座位上发呆。

4.班上成绩稍好的几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满足,遇到难题不专心研究,不去努力思考,致使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甚至下滑。(二)我班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分析

1.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甚至陷入迷茫,两极分化严重,优生和中等生数量太少,几乎听不懂的学生人数众多。

2、学生对数学课几乎都有一种近似“麻木”的心理,学生学习上信心不足缺乏持久动力,在上课时不活跃,回答问题不积极。

3.数学思维简单,形象思维难建立,抽象思维无基础,针对问题常常随口而出,答非

所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4.学习的交流、讨论中往往人云亦云,不能树立自己的观点,见解,思维上养成了惰性。

5.成绩稍好的会的嫌简单,稍难又嫌烦,总不想动手,形成了手高眼低的现象。对于较繁的式子,较困难的图形就不于理睬,放置一旁,再遇类似问题,似曾相识,动手就难以解决。

上述情况,使我在执行教学计划的时候非常困难,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努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要考虑保证进度,按进度计划施教。这级学生是在本学期开学重新分班后组成的新集体,新的学生、新的形势同时给我提出了新的挑战。我没有其它选择,只有横下决心,努力拼搏,争取创建一个新局面。

二、实施的措施

1、针对学生的实际现状,我首先给学生做了学情分析,一有闲暇时间,我便给学生讲解到校学习的必要性,给学生加油打气,以鼓舞士气,凝心聚力,使他们扭转思想,端正态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明确目标、明确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到抓紧抓严抓实抓细,力争使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2、备课

首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学生因素,以学生为主,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思考如何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滋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毕业班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在目前的新课讲解过程中,补充一些其他各省市的和生活相紧密结合的、富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精选习题进行讲解,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了课堂气

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进行,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另一方面,如果仍凭老经验来上课,必然是行不通的。像九年级的数学,我们教师对于每节课都比较熟悉,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真的没有备课,相信也能把课上下来。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上课内容却都是陌生的。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的安排学生能适应的教学方法,把我们教师的第n遍课当作自己的第一次上。

3、从课堂入手

大家都知道“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句话。对于九年级,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重视。就目前我带的班级而言,学生就已经明显感觉到不适应,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叹:九年级主课多了,副科少了;作业多了,休息时间少了;呆在教室外面的学生少了,老师来教室的次数多了.......因此,我们教师就必须从课堂入手,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仍然是课堂。使得有限的课堂45分钟,发挥无限的效率。这才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1)、不能考虑全班每个学生。从开学到现在我了解到,至少每个班有近10个左右差生他们的数学都能考到个位数,上课完全就是听天书。怎么考虑他们。所以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总想着怎么照顾全班学生,只能以多数学生为主要对象,更直接的说就是直接考虑有点基础或者想要学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

(2)、差生不能放,但要慢慢来。目前的差生,不是单纯的成绩方面,态度也是一样的差,比如现在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他们一点都不做,所以就不交,理由很直接就是不会。然而我们都知道,不做作业,上课的内容就不可能得到巩固,但他又不会,给他讲解,他连最简单的计算、连接一条线段都要想半天,所以当务之急只能先安排把好同学的作业给他抄,让他写一遍有一点印象,总

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可有些差生竟然以差为荣,以不会为资本,若某天他作业又没交上,你问他他会在课堂上大声地说:没借到抄的作业,因此没有做也就没有交,所以,对于差生我们真的只有也只能慢慢来。

(3)、课堂上要逼学生。以我们数学为例:由于要迫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其实学生自己真正的思维空间很小。尤其我们现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的学习,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所以多数学生都会出现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稍微改动一下就无从下手的现象。能力得不到根本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要相信学生,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抓住时机,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去讲解,去展示自己,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的变革,当然开始阶段学生肯定不能适应,经常会导致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所以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去逼,相信在逼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爱学生,唯有真心关爱、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相互友好信任的 “朋友式”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才肯去学你的课程。其实有时我也很困惑,我是真心对学生好可是有时学生真的不领情。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为什么学生就不明白呢? 后来我读了一篇文章使我彻底明白了,原来是方法不恰当。文章中指出良药并不一定就是苦的,既然利于病何不做成胶囊,把苦味裹在里面。要想和现在的学生搞好关系,真得和他们斗智斗勇。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事指正,谢谢大家!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篇2

关注课堂教学规范性,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

在开幕式上,仓江主任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以加强中小学学校体育,尤其是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和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身体素质为目标。”在教学中,要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以规范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实际情况是,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往往容易被一线体育教师所忽视,教学设计不规范、课堂组织不完整、教学语言口语化、教师行为随意化、课课练的缺失、不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进行分析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是否得到有效锻炼。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授课教师基本都能够规范地、高质量地完成技能展示和示范,如《纵叉》、《肩肘倒立》、《跨栏跑》等课堂中,执教教师都能够以规范、标准的动作完成动作示范,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奠定了基础。另外,授课教师基本都关注到了课课练内容的安排和处理,有效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30米快速跑》一课中,执教教师在基本部分后半段安排了仰卧起坐、上举哑铃、平举哑铃等身体素质练习,有效补偿了30米快速跑内容对上肢和腰腹锻炼的不足;在《肩肘倒立》一课中,执教教师安排了两头起接力、单脚跳垫子接力、两头起和单脚跳混合接力等内容的素质竞赛练习,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的体能。

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同时,就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充分落实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也引领了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的方向,在27节展示课中,不仅引入了《击剑:基本步伐、弓步、左右防守》、《腰旗橄榄球》、《拉丁舞》等新兴运动项目;也有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如《珍珠球》就是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这些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丰富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搭建研讨与交流平台,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本届教学研讨活动,主要设置了专题讲座、展示与观摩、点评与研讨三个部分。开幕式结束后,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于素梅博士做了题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谈体育教学困惑”的专题讲座,于素梅博士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运用等不同角度出发和与会教师共同探讨了目前体育教学过程的12个困惑,并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具体解决思路和方法。与会教师均表示,这样的讲座内容贴近他们的教学需要,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为一线教学提供引领和指导。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与于素梅博士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在展示与观摩活动结束后是点评与研讨环节,即三省各推荐一节优秀课,做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陈述,其所在地市教研员进行点评;于素梅博士针对两天的教学展示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由到会教师进行提问与交流。在点评环节,于素梅博士结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分析点评了本次活动对理念的落实情况,针对一些课堂的具体细节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同时,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指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点评与研讨,使与会教师进一步明晰了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及其在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一些具有共性的课堂教学细节问题。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篇3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孟庆欣、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研训部主任王英奎、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部主任薛中国、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培部主任胡学功及来自东北三省各市、县(区)、体育教研员、主管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等近千人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就提高东北三省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三省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5月9日,研讨会在兴城市第二高级中学报告厅隆重开幕,会议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研训部副主任仓江主持。兴城市副市长王建华同志致欢迎辞,他代表兴城人民欢迎来自东北三省的与会教师和领导,并简要介绍了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及兴城市近几年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实施课程改革的有关情况。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孟庆欣同志致开幕辞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了举办东北三省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辽宁省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展望,希望东北三省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能够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认真总结与研究课程改革的成果与不足,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研讨会设置了体育教学研讨课观摩、专家专题讲座、东北三省科研成果评比、观摩体育大课间活动、研讨与交流几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专家讲座——很接地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做了题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谈体育教学困惑》的专题讲座,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等12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的困惑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于教授的报告为与会的东北三省体育教师理清了教学思路,同时为今后更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奠定了基础。8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与会教师以记录、照相和录像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互动。老师们普遍反映,于教授的报告比较接近老师们的实际需求,较好的解决了老师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很接地气。

展示课——展现扎实的教学功底。本次研讨会展示了来自辽宁、黑龙江、吉林等东北三省的14节小学课、5节初中课及8节高中课,分别涵盖了田径、体操、球类、民传、课程开发等方面,包括跨栏跑、垫上技巧、篮球、搏击操、腰旗橄榄球、击剑等多个项目,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小学阶段的各类课程。此次研讨会呈现“三高”特点,即:参加展示课的教师组织水平高、学生身体素质高、观摩教师的热情高。一些传统项目的教学课展示的比例加大,例如田径、球类、技巧等,这些项目的课,多年来证明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发育是十分有效的,问题是我们要在方式方法上改进,简单地说就是要降低难度,简化规则,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获得最佳效果。

由于本次研讨会各省做课教师熟悉学生的时间短,师生之间少了必要的沟通了解和相互熟悉过程,这无疑增加了做课教师展示的难度,但是大多数教师克服了这一难题,充分地展现出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展示课教育教学的任务,受到了与会同行的认可。研讨会上每一节课都是经过团队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的,都十分精彩。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场地的布置、器材的种类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教改成果。当然,有些问题还需要一线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使新课程改革更进一步落到实处,使体育课堂熠熠生辉。

大课间展示——精彩纷呈。活动期间还分别展示了兴城市中小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兴城市第二高级中学太极操、兴城市南一小学国颁操和篮球操、兴城市曹庄乡中心校独轮车,老师和学生们精彩的表演获得了观摩人员的赞赏,得到一致肯定和好评。展示课后,大会进行了点评交流环节,三位上课代表和指导教师分别阐述了执教思路和课的设计亮点以及课的指导思想,观摩教师提问,与上课教师互动交流。

本届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是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阶段举行的一次交流与研讨活动,与会的东三省体育教师代表和有关领导都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通过观摩这27节优秀体育课,激发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学习热情,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理清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使之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这些展示课具备以下几个看点: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有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范畴和掌握的程度,符合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

2.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工处理运用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组织严密顺畅。营造创设学习情境,依据目标进行启发、引导、指导、调控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4.方法手段科学严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为原则,讲解清楚、简练,示范标准、规范,技术传授准确无误。

5.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重点确定准确,能突出重点,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善于利用教材各相关因素为解决难点做铺垫,并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突破难点有创新。

6.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设计科学规范,对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突发事件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7.运动负荷适量,符合学生身心规律,练习密度合理。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研讨会教学反思 篇4

1、命题指导思想

2、积累运用。

3、阅读理解——古代诗文。

4、文学类文本阅读。

5、写作表达。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篇5

为什么不组织一次类似于记者招待会形式的九年级把关教师招待会呢?

流程可以是这样:

首先,由教委的英语教研员把这几年来(包括黟中在内)成绩在前几名的或是公认的资历较深的英语教师找到谈一谈,让他们准备一下,由他们来解答我们九年级英语教师所提的有关教学的问题。

其次,让我们的英语教师带着一个目标、一些问题去参加我们的这个招待会。就这些问题我可以举出我自己的一些例子,我如果要去参加这个会议的话,我会带着这些问题去:黟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是怎么培养的?学生每天花多少时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教师安排还是学生自主安排?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是多少(一星期多少节课)?课后用什么时间为学生补缺补差?教师用的是什么辅材?要求学生背书吗?每天背多少的量?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背书量有没区别?作业的量如何?作业是分类的吗(比如有作文本,听写本,练习本等等)?还有上夜课有用吗?如果课时多,课也上完的,多余的课用什么教材?比如九年级的课马上就要上完了,黟中和二中将用什么教材上课?还有语法上的疑问,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在开会之前收集一下,可以自己收集,也可以向学生收集,问问学生有什么语法上的疑难,如果到了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已学的.某一语法还有疑惑,说明这位教师对这一语法的讲解方法还有所欠缺,须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点真经。

九年级教学研讨会材料 篇6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如下: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主动识字?如何让学生写字时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呢? 现将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教学总结如下:

识字教学

一、教给识字方法,体会识字乐趣。

在教学中根据识字内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掌握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学会独立识字。现介绍几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识字方法。

1、动作演示法

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理解字义,还能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

又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并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省时又省力。

2、实物演示法

通过实物演示,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轻松掌握汉字形、义的目的。如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得出毛笔的上面(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因此“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又如学习“灭”字时,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再如学习“尖”字时,出示一支削好的铅笔,学生一看便知:一头粗,一头细就是“尖”。

3、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很喜欢。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方法来识记字形。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另外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也是常用的识字方

法。

4、比较法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

5、自编谜语法

如学习“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讲故事,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碧”。

又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6、自编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歌”哥哥欠我一首歌……另外,也可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加强记忆:如学习“家”时,我就问家里有谁?学生纷纷回答后,我就指着家对学生说,包盖就是我们住的房子,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我,按顺序不同的笔画代表不同的家人,虽然很牵强,但学生对这个字印象特别深,没有写错的。

7、触类旁通法

汉字中最常见的字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个特点告诉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见到提手旁就要很自然地想到手,见到木字旁就要很快地想到树木,见到三滴水就想到水,见到目字旁很自然的想到眼睛……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达到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二.拓展识字范围,提高识字积极性。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在课外生活中自主识字,在阅读运用中巩固识字。如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牌、商店名、车站名、服装袋、网络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活资源。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可在识字王国里展翅飞翔。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写字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3)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象比喻。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3、做写字歌韵律操,通过《写字歌》韵律操的练习,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就不把写字当成负担了,而是把写字当成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写字态度也就端正了。只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才能把字写好。

二、严格训练,培养习惯,贵在坚持。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三个

一、执笔姿势)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2、夯实写字指导的“七字诀”

在小学阶段,写字教学必须落实以下“七字诀”:一是“看”,即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书本上的字就是最标准的楷体,对于书本上给出的生字,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这是把字写好的前提,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如,给出的例字是什么结构,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它的左右两边的高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这是对例字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有了骨架,就要把血肉充实进去,例字的某一个部位位于格子的哪一部分,分散在具体哪个小格中,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这样一来,这个字的基本模型就搭建出来了,基本“拷贝”不会走样。最后,还要勾勒出经脉。那就是找准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如,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有了这样一个间架结构,把字写漂亮应该问题不大。

二是“范”,即范写,教师要亲自动笔给学生进行示范书写,教师的范写很重要,这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或让学生说着笔顺,老师范写):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模仿,因此,在他们的眼中,老师的板书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的字如果写得好,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相反。总有人说,谁教的学生,他的字就会像该教师写的字。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成为学生的“活字贴”。对于易出错部分,老师可用彩笔写,让学生加深印象,以免写错。

三是“书”,即书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看范写还远远不够,让学生用手在空中书写,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记住字的笔顺、字形,体会汉字的造型美;对于易出错部分或笔画,可领着学生多数空几遍。

四是“描”,即描红,让学生在已经写好的汉字上描画,记住字的笔画,规范书写汉字的笔画,强调描红要和书上的一模一样。

五是“练”,即练写,要求学生写字时认真书写,一个字一气呵成,不改不划,写得美观。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书写技能(个别学生写了擦,擦了写,甚至擦坏本子,既费时又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力争写一字,对一字。写好后,把所写的字与书上的字相比较,查找差距,养成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在学生写字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感到写字是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

六是“巡”,即巡视,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

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通过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并帮助其改正。通过巡视,教师对学生的书写做到了心中有数并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七是“评”,即评价,既评价学生所写的字,又评价态度和习惯。运用比较的方法和展示好的作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将书写好的同学的作业本在班内传着展示,或将好中差的作业本在实物投影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优点和“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比较之后找到规律,再让学生书写,效果会更令人满意。学生在改写过程中,也是对字的笔画、结构的再发现、再改进。在点评过程中,我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如“某某同学写字姿势好”、“某某同学运笔方法正确”、“某某同学写字点画到位”、“某某同学写得结构严谨”等等。这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方向明确,扎扎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切实提高写字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小练写出一手好字,从而终身受益。

3.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很多老师会有同感,有些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写字都很工整,而有些学生,只有在书面作业时,才会认真。我经常告诉学生,要练一手好字,很重要,但觉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次写字,都要写出最棒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收获,没有好的写字态度,是写不出漂亮的字。在平时的写字训练中,每次写字指导,我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要突出,哪些笔画有变化,都要注意到。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只有认真把握每一笔的落笔位置,才会把每一个字写美观、匀称。班里刚开始有几个学生老是靠着田子格的下部分写,上部分空出很多,看起来很不协调。我经常对他们说“要上留天,下留地”,严格督促他们,后来这种情况有了好转。

另外,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毅力,要持之以恒。相比来说,有一点像煲汤,好料,好火,好功夫,慢慢来。快了,再好的东西也出不来好味道。4.杜绝错别字。

在教学中,学生的错别字最令老师头疼。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最易出错:1.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土—— 士”、(声)“甲——由”;2.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笔形不同,如“处——外”、“已——己”“常——带”;3.字或偏旁的状 态相似,或笔画相似,而结构单位局部不同,像“床——麻”、“因——困”;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像“陪——部”等。“浇”、“烧”、“晓”这类字的右上角都没有“点”,很多学生写时带上点。歌

学生毕竟年龄小,写错字很正常。这就要求老师平时要做好记录,哪些字常被写错,哪些学生常写错哪些字,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隔三差五的让学生练一练。另外我还给学生讲写错别字闹出笑话的事(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

歇写成喝。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及错字带来的危害(错别字还给国家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八十年代,乌鲁木齐某厂请曰本一厂家印刷包装袋,设计的图纸上却误将“乌”写成了“鸟”,结果印好后的包装袋全部报废,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之巨。),让学生从心理上提高对字的重视程度。《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已经出炉,最引发争议的是针对语文试卷中作文考试的第六条——“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的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中国考网.CN-山东:高考作文错1字扣1分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今年高考,对于平时比较马虎、文字功底差的学生是个考验。对分厘必争的高考,这会拉开很大的距离。错字扣分,意味着教育部门开始动用高考指挥棒,从根本上改变错别字比例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开展丰富的写字活动,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上树立写字标兵,表彰写字能手,定期举行作业展览,请“能手”介绍经验。也可在组与组之间展开写字比赛,学生的荣誉感都很强,谁都不想给本组拖后腿,个个认真书写,充分调动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做到适时鼓励,以树立他们写好字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讲话。”在教室黑板报和教室外墙报设 “写字评比专栏”或“写字作品展园地”,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定期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孩子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在成长,在进步,体会到了汗水没有白流,体验到了写字的乐趣。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兴致高昂。

总之,要把写写好,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勤学多练,长期抓,反复抓,做到持之以恒。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是这个理。我们县教研室的领导一直很重视写字教学,几年来优质课评选在短短的半小时内要求有写字教学地指导,语文考试也专门设有书写分,要求每天练字不少于15分钟。可见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一般。只要老师们坚持不懈领着学生把字练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相信不久的将来,桓台的写字教育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烂漫!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学案例 篇7

【案例描述】

上课铃响了, 老师首先问学生想不想听故事, 学生都说想, 老师便声情并茂地讲起了马德堡半球试验的故事, 师又问, 想感受一下当时的热闹场面吗?学生当然愿意。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从计算机网络上下载的马德保半球实验的动画, 学生观看时, 异口同声地发出赞叹声, 老师抓住时机问:“是什么力量压住了半球?”学生思考后认为只有空气, 由此教师引出大气压强, 并发问:“通过观看动画故事, 你除了相信大气压存在还有什么收获吗?”少数学生说除了大气压还觉得大气压挺大, 教师顺水推舟:“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导出了下一环节——求大气压的值。教师向学生叙说是托里拆利试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但由于水银有毒是中学生试验的禁用品, 因此不能亲自做试验 (学生面露惋惜之情) , 教师迅速调出托里拆利试验的影片, 学生惊喜万分, 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实验上, 就这样, 学生迅速记住了大气压的值。在谈到大气压的值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的关系时 (该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 教师出示早已准备好的动画, 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不管玻璃管的粗细怎样变化, 也不管玻璃管怎样倾斜, 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就这样在几秒钟内很轻松地突破了难点。轮到谈大气压的应用了, 学生只能说出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远远不够, 老师便播放从计算机网络上下载的工厂里工人利用大气压吸玻璃锡纸的图片, 让学生满足地笑了。

【案例评析】

教学时, 如果仅仅靠教师一张嘴, 一支粉笔, 往往会出现教师口干舌燥, 学生云里雾里……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征, 通过有声的画面, 再现生动的形象, 则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意境中, 案例中引入大气压时, 便体现了这一点, 为新知识的传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九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心得 篇8

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同学们进行数学推理、数学运算的基本原理,是形成和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石。那么,九年级学生怎样开展基础知识的复习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注重基础,紧抓教材,根据教材的要求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其次。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学习安排上统筹,要想搞好基础知识,我们就必须开展系统的复习,在回顾旧知识中引导同学们弄清知识结构,由结构探寻性质,由性质思考方法,由熟练掌握方法到最终形成能力。在第一轮的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让同学们温故知新重组和构建新的知识网络,我们可以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情况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同学们在复习中首先回顾概念、重申定义、探索基本方法。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中巡回辅导、了解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引导同学们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总结,弄清内部结构。最后,再让大家通过合理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许多数学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经常强调的问题,大家总是记不牢固,针对此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设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来引导他们学习。切忌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机械地套用教材,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习题中有出租车计费的问题,而要是农村学生的话可能没有坐过出租车,对这种计费方式不容易理解,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我们将上述问题改为:父母出去打工,每月基本工资400元,再加上实际工作量的提成,给出详细数据来计算每月的实际收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无形中渗透了德育理念,一举两得。

三、展开训练,提高素质

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是提升数学技能,增强数学能力的前提。初中数学中运用了不少技巧性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转换思想。实际上,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解答习题过程中,我们总习惯把错综复杂的关系转变为和已知数据的关系而求得解答,这就是所谓的转换思想。变换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处于“换一种观点来观察问题”的跳出圈外思考的状态中,找到较简捷方便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思维的流畅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譬如:学习平面几何时,我们会发现经常用到平移、对称、旋转、相似变换、等积变换等思想。在代数中,也有很多地方体现变换思维。像因式分解和解方程中的换元法,它的本质就是变换思想。代数一词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来时转换思想的体现:字母代“数”、字母代“式”就是最典型的变换思想。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掌握了这些巧妙的方法,才能将抽象的数学方法和问题化繁为简,并彻底解决。

四、分层教学,关注后进生

1.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导开展课堂教学的准绳,兼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初中教材针对各个层面的同学也设计了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比如教材中的习题和复习题前面的A组试题是每位同学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而“想一想”选做题、复习题B组则有较高要求是能力拔高为目标的,为基础较好的同学设置的。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体现和兼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以按照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区别对待。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习题课”可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基础教学目标   ①让同学们能够根据图形正确描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   ②让同学们能够巧妙运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较高教学目标   ①让同学们能够熟练地解答典型的直角三角形应用问题;   ②让同学们掌握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一些常用技巧,掌握添加辅助线和运用分析法去探索和解答难题。

这就要求优秀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练习,后进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完成基础训练,中优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指导他们积极尝试“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训练。

2.分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能对同学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及时了解,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乐趣。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能不能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学有所得。针对后进生我们可以设计基础性习题;对于难度系数较高、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则由基础比较好学生发挥,如此设计可以使课堂提问兼有普遍性和针对性;我们还可以采用构建学习小组以集体讨论并鼓励后进学生归纳总结解答问题的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样后进生通过在大家协助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以及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太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该过程中由于优秀学生负责本组的学习和讨论并对后进生进行帮助和指导也感到有压力,不能有丝毫放松,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提高自身能力的效果。

九年级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篇9

信宏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研讨九年级中考英语复习,下面我仅就我校多年复习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集体备课实效化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们非常注重集体备课,并能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注意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具体的做法是:1,每一个知识点备一次,每次都针对这一知识点,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材的《大纲》和《中考说明》,时刻了解中考动态,以确定这个阶段的重点难点,使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直击中考。2,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然后大家讨论补充,最后形成学教案。每次备课都有有教材分析、有教法研究、有质量分析、有教学反思等。3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注重在基础知识教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4除了正式的备课时间外,我们还不分时间与地点,有问题随时随地讨论研究,并得到解决,有时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有时是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有时是一个考点的分析,有时是一点教学体会的交流。总之,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更注重内容与实效.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全体备课组教师在交流中、切磋中、争论中不但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在稳步提高着我校的英语成绩。

二、教学计划清晰化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本学期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了解教学情况,我们不但制定了备课组的英语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及每周的周计划;同时,对九年级的英语历次的考试情况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真分析本教学班在校内及与其他学科比较所处的位置,制定了本教学班的英语教学计划;

三、措施具体化: 全体老师都根据本科的计划,采取了具体的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使工作细化,具体化。如培优扶差的落实: 确立培优扶差的对象,进行课堂教学的小分层,作业的分层,课后的个别辅导,一个一个小目标的落实等,老师们可是费尽心机。

1、复习过程可概括为忆、清、析、练、判、评、记。

忆。通过师生、生生间相互提问,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再现,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

清。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析。基础知识找优秀学生归纳总结。教师仅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疑点,从而使学生较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

练。练,不仅仅局限于对有针对性、典型性题目的操练,更要重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判。不管作业,还是试卷。做到发必判,判必评。力求全批全改。

评。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每堂复习课应留出几分钟学生思考与反馈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记。学生自己及老师都要做简要的记录,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学生课下及时复习,教师及时督促检查。

2、强化阅读 , 写作的训练:

在回归基础的前提下, 对阅读与写作进行了强化训练。训练对策:阅读训练: 每天坚持读1-3段文章, 分题材, 每阶段重点练会一种题材, 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做题技巧, 总结不同题材的规律。

3、强化听力训练:

坚持每天一次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利用学生休息甚至吃饭的机会,放听英语小品,在家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4、既重视培优又注意辅差,分层教学。

把学生整体分成三部分:优秀生、潜能生、学困生;把作业分成三个等级:A等、B等 C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成绩、品德、学生性格入手,本着“与智者同行,你能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顶峰”的原则,把优秀生集中在一组,做教师留的A等作业,老师利用自习课为他们答疑解惑,为顺利升入珍珠班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着“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就不会偷懒”的原则,把潜能生和学困生分到一组,形成一帮一的团队,分别做b等c等作业,既使潜能生有即将被人追上的危机感,又给予学困生力求上级的力量。从整体上创造了具有稳定环境的良好阵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进步。

四、反馈分析及时化

反馈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好的经验,并找出提升的空间。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考试的得与失,每次都对各题型的得分失分的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白教学的差距在哪,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从而找到提升的空间,达到整体进步。

五、复习资料精准化

复习题同组教师一起商定,最后组长把关,不盲目做题,争取做了就有收获,有提高。每组题量化细化,每一套题都有梯度,努力使A等同学吃的饱,B、C等同学吃的好,各得其所。效果显著。

六、方法指导灵活化

每次练习后,同备课组老师一起对各班各类层次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的知识或技巧的疏漏,有针对性的对各题型进行做题技巧指导及得分策略指导。培养学生寻找规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中有目的地思考、学习,通过方法与规律的掌握,使其能触类旁通。

七、步子小型化

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每周都引导学生给自己定本周的学习计划,周末有总结。定计划时注意引导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最大限度的切合自己的实际。以求让大部分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逐步提高成绩。

八、关系融洽化

力求做到同科教师、同班教师、师生及生生关系融洽化。使同科、同班教师、学生成绩同步上升。

九年级历史复习研讨教案科技革命 篇10

(2010-05-19 15:33:42)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篇

杂谈

九年级历史复习研讨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已有的知识,为学业考试顺利过关打下基础; 通过复习研讨,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概况、主要发明、影响等基本知识;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历史知识的归纳、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导入—回顾---讨论---启发---分析---探究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科技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落后就要挨打。教学重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主要发明、影响 教学难点:对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知识的分析和探究 教学用具:教材、学业考试历史指导丛书、复习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篇: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雪灾,雪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便?由此导入“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

二、复习篇

A、基础扫描(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用对比法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动力革新:机械师瓦特改进蒸汽机,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火车的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晚期)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家及其发明:电话、电报、电车、电灯、汽车、飞机。特点和影响:a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成就: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以及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

特点:a、技术革命群体化;b、科技社会化;c、发展进程高速化。d、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B、排忧解难(学生质疑,教师辅导)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分别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历史复习)

C、经典回顾(回顾2007年中考经典题,让同学接触中考,感悟中考)D、同步训练(有目的地选相关内容,作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标志是()的发明。史蒂芬孙发明了()。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灯的发明者是()、有线电报的发明者是()、无线电报的发明者是()、有线电话的发明者是()。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新能源:电力和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者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飞机是美国()兄弟发明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了 蒸汽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影响:

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使机器大生产得到广泛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同()紧密结合。

②在()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③在一些()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影响:①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② 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③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7、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其主要领域是

()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技术革命()化 科技()化 发展进程()化

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是指()国。

10、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社会出现了两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

(1)两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上一篇:招商以及招商会策略下一篇:关于创建安全标准化示范企业工作汇报